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024-06-21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8篇)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1

(2007年4月7日)

同志们: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落实区二次党代会上提出推进“四城”建设的突破之年,也是“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年”,自1月23日全区环境建设现场会以来,全区环境整治高潮迭起。今天召开一季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总结交流各地环境整治的情况,推进全区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延伸。

上午,与会同志就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的农村环境建设整治村(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的“一个工厂”、“一个学校”和农贸市场规范管理、镇容镇貌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村镇主次干道沿线市容环境长效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刚才各镇(街道)、开发区有关领导就各自一季度的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交流,从所见所闻中可知,大家都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及综合整治工作,做到了宣传全面到位、工作层层推进、考核各有特色,全区环境建设整治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下面,我就第一季度全区农村环境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并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全区农村环境建设及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最后,请许书记作重要讲话。

一、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情况

(一)农村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各地以农村环境建设为抓手,通过宣传发动赢得村民的认可与参与,各地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农村环境整治一线,通过进一步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突出重点,由点到面,加快家前屋后零乱小屋(棚)、乱堆物品、垃圾的清理,重新粉刷立面墙面、沟通下水道、硬化道路、清理杆线,加大绿化美化力度等“八项工作”,措施扎实,成效明显。黄桥街道在去年所有行政村中至少有一个以上自然村(组)开展环境整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前期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今年提出了在全街道157个自然村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奋斗目标,一场环境整治的大会战已拉开序幕。目前整治工作进展态势良好,至4月中下旬将有88个自然村完成整治工作,占全街道自然村的56%,全部整治工作在年内结束。与此同时,该街道将整治触角向工厂、家庭、单位拓展,建立了一支由9人组成的环境监察队,每天进行巡查,开展“清洁家庭”、厂容厂貌的评比检查,不断丰富环境建设工作的内涵。开发 区召开专题会议,对新一轮的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把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作为一项政治性的任务,全面发动,强化责任,各村迅速行动,精心布置,紧锣密鼓地掀起了环境建设的新热潮,例上浜村主要领导亲临一线,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精心施工,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村民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建材进行统一收购,对破旧的附房进行拆除、翻修、改造,对村民的自留田重新整合,统一绿化,取缔露天粪坑,合理布点,规划新建2座公厕,同时加强村内卫生保洁,每家每户发放垃圾袋,进行集中收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二)镇容镇貌、城乡结合部和主次干道沿线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

各地继续对出入口及主次干道沿线两侧的市政道路设施、景观绿化、河道治理、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交通设施、建筑立面等方面实施整治改造,阳澄湖镇大力深化镇域出入口和主次干道环境整治活动,对凤阳路等主干道进一步改善,沿线铺设了侧石,两侧绿化内新增木本花卉,着力打造景观道路,同时,切实加强镇容镇貌的长效管理,一是以城管中队为主体,强化镇区环境卫生明查暗访,每周下发明查暗访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二是镇政府组建 了一支专业的水上保洁队伍,解决了以往村与村之间水面保洁工作相互扯皮的弊端,使河道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责任落到了实处。北桥街道加强领导,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除北渔村全面铺开外,其他各行政村至少有一个以上自然村(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并安排能力较强的村干部到试点村(组)一线工作;加大投入,今年1至3月份,投入250万元对镇区主次干道沿线及出入口进行立面粉刷20万平方米,镇级新增环卫保洁队员32名,使镇区所有的主次干道实施全覆盖;加大考核力度,在村书记全年报酬中,拿出1万元进行考核,对区创建指挥部每月一次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街道暗访的问题每处扣1000元,镇容镇貌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元和街道今年以来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专门成立了爱卫城管办,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考核机制,今年对村书记的百分考核中,20分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分值,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评,全年考核三次为最后一名的扣村书记报酬5000元。娄北村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对虎啸自然村实施了全面整治,硬化道路,粉刷立面,疏浚河道,建造驳岸,拆除破旧房屋,平整河塘废潭,将农民的蔬菜地进行整合,请有关设计部门进行绿化规划,由一个破旧、脏乱的自然村改变为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管理有序、村民和谐的新农村。

(三)“五个一”整治试点工作初露端倪。

按照“整治试点、推进全面”的原则,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开展了一个街区、一条道路、一家工厂、一个社区、一所学校的综合整治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各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容貌。太平街道逐步推进“五个一”整治试点工作,加大了道板、沿线绿化美化力度,镇域出入口设置了一批花卉小品,提升了环境面貌,重点加强了一个工厂、一个学校的试点整治,以点带面,拓展延伸。

(四)各类创建活动逐步实施。

为了推动全区环境建设整治工作,今年区城管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包括“洁齐美”街巷、市容环境卫生红旗街道(镇)、安全卫生小区、“天堂杯”市容管理达标路(示范路)、省级卫生镇(村)、苏州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镇(先进村)创建活动以及清洁家庭、健康家庭评比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在一季度市容环境卫生红旗街道(镇)检查中,元和、黄桥、渭塘分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全市其他市区相比名列前茅,对年内创建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这三个镇(街道)继续努力,保持良好的创建热情,取得更大的成效。应该讲,经过大家的努力,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各地的农村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还是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和领导意识还不到位,环境整治活动进展不平衡,总体来说动作还不快,覆盖面不够广,在细节的把握上还有所欠缺,对各项标准及要求理解有差距,环境整治工作与周边兄弟单位、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现象还有存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等,希望各镇(街道)、开发区在下阶段工作中,认清形势,把握重点,吃透标准,大干快上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突出新农村建设亮点。

农村环境建设还应该是下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由点到面、全面推开的总体思路,扎实在点上和面上做好环境整治工作,除了继续做好拆除房前屋后零乱小屋、棚,收购或清除乱堆物品,种好房前屋后绿化,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刷新立面墙面,沟通下水道,铺设路面,清理整治杆线这八项工作外,还应该对属于动迁集中居住区的示范点加快前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下阶段开展物业管理奠定基础。各镇(街道、开发区)要重点着力培育一批高档次、高水平的示范点,重点扶持,加快培育,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使其成为区、镇级乃至更高层次的新农村建设亮点,并在集中实施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全面推进全区农村环境建设工作。

(二)加强老集镇区的整治改造工作。

目前全区各地都有老集镇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口聚居众多,管理还存在盲点和死角。为此,下阶段要集中精力加强老集镇区域的整治改造工作,主要做到:

1、整治建构筑物立面。要保持建构筑物立面及门窗的整洁,做到无污染、无破损、无乱拉挂等现象,临街住宅楼阳台外和窗外不得吊挂杂物,未封闭阳台内堆物不超出阳台护栏高度,临街建筑物外立面上安装的窗栏、空调外机统一规范、安全整洁,遮阳(雨)棚整齐规范。

2、整治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符合城市容貌和设置技术规定,规范统一,与街景风貌特色相协调,无缺损、无安全隐患、无缺字、漏字、错字、别字,使用霓虹灯制作的店招店牌保持其亮化设施完好。无过街横幅,无布幔,无烟草广告,无擅自设置店招、地脚牌、落地灯箱、指示牌等乱设广告现象。

3、整治市政及公共设施。道路设施完好,无破损及坑洼,无擅自占用、挖掘道路;各类窨井盖完好无缺损,各类公共设施整洁完好,定期维护;绿化养护良好,无空缺绿化带,无缺株死株,无黄土见天,无依托树木乱拉乱挂;各种景观灯光、亮化设施整洁美观,开闭正常。

4、整治市容环境卫生。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市容环卫人按照法定义务在责任区内履行市容环卫责任,保持市容整洁、环境卫生整洁、建(构)筑物立面整洁。

5、整治市容秩序。临街无违法建设,无未经批准的道路作业、堆物、搭建(擅自破墙),店容店貌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无乱设摊点、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无乱堆乱放,无占用盲道,车辆停放整齐,各类便民亭、棚、摊点周边整洁、规范管理。

6、整治工地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围挡并保持完好,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工地出入口硬化,配有车辆冲洗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保持周边环境整洁,并做到工完场清。

(三)以点带面推动“五个一”整治工程。前阶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对“一个街区”、“一条道路”、“一家工厂”、“一个社区”、“一所学校”的“五个一”整治试点工作进行了尝试性整治,下阶段要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将这五个方面工作全面铺开。使个个街区规划有序,环境整洁,居民素质文明,背街小巷无破墙开店(门)、暴露垃圾、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涂乱贴、乱停车辆、乱摆摊点等现象,沿线店面文明经营,建筑立面粉刷一新,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绿化种植美观大方,体现出各自特色和地方风貌。条条道路绿化美化,环卫基础设施健全整洁,市政配套工程符合要求,广告设置整齐美观,店面经营文明有序,建筑立面清洁刷新,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基本达到市容管理达标路标准,并将基础好的道路逐步创建为示范路。更多的工厂环境优美整洁,生产安全、文明,绿化覆盖率达标,有丰富的宣教活动,员工卫生习惯良好,无卫生死角、无乱扔垃圾、无丢弃烟头,排污、噪声符合国家要求和标准,落实厂区周边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每个社区软硬设施均有所提高,做到管理有组织、有制度,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违章搭建、无乱涂乱贴、无乱堆乱放,绿化美化点缀环境,居民生活方式健康向上,成为居民群众温馨的港湾,并在其中凸现一批市级安全卫生小区。全区所有学校的内外环境整洁优美,教育秩序良好,师生素质高,人文环境好,学校周边无乱设摊点、无乱停乱放,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四)全面提高农贸市场环境整治水平。

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对照标准,对辖区内已建的农贸市场实施全面改造,同时规划建设管理好村级农贸市场,使农贸市场管理规范,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市场内配置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有活禽销售的要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年内,通过一系列整治工作,使全区的农贸市场全面达标,为居民百姓营造良好的市场购物环境。

(五)重点在“洁齐美亮”上做文章。

一是突出一个“洁”字,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实行环卫保洁全覆盖、全天候制度,达到条条路巷两侧洁齐,个个村庄、单位屋内外洁齐,条条河道洁净。

二是突出一个“齐” 字,加强对主次干道沿线建筑立面墙面的统一规范,坚决取缔乱搭建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涂乱贴、乱停乱放。

三是突出一个“美”字,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市政道路平坦,公共设施整洁、美观。按照“花城”建设要求,在提倡节约型绿化美化的前提下,对路边、村边、河边、单位内外、公园等,除建筑物、农田外,空地全部种树、种花,充分利用绿化、花卉打造美景、美化死角。

四是突出一个“亮”字,加强路灯覆盖率,提高灯光景观档次,采用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提高亮灯率,达到主次道路两侧亮化。

下面,结合下阶段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落实,再提三点要求:

一要提高整治标准,落实措施大干快上。

各镇(街道)、开发区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共同治理、实现长效”的要求,破除自满心理和畏难情绪,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提高整治标准,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周密组织,全面承担辖区内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任务。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凸现各地环境亮点。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落实属地管理制度,针对各自工作范围,形成良好的工作热情和氛围,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挖掘潜力、树立典范,使各地呈现出各有特色的亮点,打造“四城”建设的新景象。

三要巩固整治成效,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各地要切实从注重突击整治向注重长效管理转变,狠抓长效管理措施的落实,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机制,坚持 条块结合、统筹协调、合理分工,把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环境水平进一步提高。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2

一、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统筹推进的现实要求, 也表明这五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主人翁的积极性和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可以说,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一)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 已经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发展格局。同时也面临着农副产品种类多且生产基地分散、冬季气候条件严酷、中西部部分村屯交通条件差等问题。虽然经过农村公路建设的长足发展时期, 但仍有部分村屯存在着农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已经解决了多数农民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但现有的农村砖瓦房大多已使用20多年, 既不保暖也不美观, 需要修缮和改造;农村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滞后, 沼气等清洁能源尚未大面积推广、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亟待改变和加强环境卫生意识等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要想彻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创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有效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从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看, 抓好村容整洁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各个重点和难点都具有这样的作用, 比如做好农村道路桥涵修建修复工作, 可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交通和物流基础,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同时也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做好农村环境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有利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意识、生活习惯, 促进乡风文明、实现移风易俗、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

(三)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聚集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建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村和农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介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其中,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形成社会各方面合力共建新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 促进了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 对农村环境改善客观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投入力度日益加大。比如:林业部门有绿化美化村屯建设任务, 交通部门有农村道路“村村通”、“屯屯通”建设任务, 水利部门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任务, 卫生部门有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农电部门有支持农村电网新建和改造任务。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投入的热情也很高, 军民共建、村企共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很多帮扶项目, 都是帮助农村修路、修桥、绿化美化等,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因此,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就能够凝聚各方面力量, 汇集各方面资源, 合力建设新农村,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量大, 工作环境也较为复杂。此外, 由于受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低、参与热情低, 以及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工作方式方法的限制, 给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阻力。因此,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 并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 从根本上完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吉林省“三化”统筹和农村实际, 应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

(一)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道路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整治农村环境的重要基础, 对于支撑农村民生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 农村道路建设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普及“村村通”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决村屯内主干道和巷道全部硬化的问题, 实现“屯屯通”和“户户通”;另一个是着力解决好中西部农村道路建设滞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 应加强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自然屯通水泥 (沥青) 路建设工作, 条件较好的村屯应争取实现住户到住户、村屯到农田修建水泥路或沥青路。

(二) 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村屯排水设施建设

目前, 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饮用水污染、缺水以及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的问题。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应集中力量, 加大投入, 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积极发展农村饮用自来水, 做好饮用水水源开发和保护。同时, 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善, 生活及畜禽养殖污水不能及时排放, 畜禽粪尿、建筑垃圾、化学药品等往往会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水源。道路排水沟没有进行硬化, 受冬季冻融作用和夏季雨水冲刷而易损毁;河流排水不畅导致洪涝灾害和生命财产损失等问题依然严重。因此, 必须加强农村道路排水沟渠建设和小流域治理, 确保排水通畅,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实现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

(三) 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标准化养殖小区是畜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标志。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现代畜牧业要求的科技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生态化发展要求, 也顺应了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因此, 要重视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加大建设力度和步伐, 尽快实现人畜分离, 加快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解决好畜禽粪尿污染环境问题。

(四) 加强垃圾集中处理

目前, 农民卫生环保意识不强, 乱丢、乱倒垃圾;农村垃圾处理方式较为单一, 普遍以填埋为主;农村保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环卫队伍没有建立起来, 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备设施缺乏, 导致农村垃圾得不到有效收集处理。当前, 吉林省试行推广的“3+5”垃圾处理模式, 为解决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代表3个责任主体, 分别指农户、保洁员、村委会。农户负责门前三包, 对垃圾进行分拣后定点放置;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清扫、垃圾清运和回收;村委会负责保洁日常管理。“5”指5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例如, 剩余饭菜等易腐类垃圾倒入沤肥池或沼气池, 变成有机肥料或清洁燃料;秸秆类垃圾可作燃料或还田;金属、塑料、橡胶、纸等可利用垃圾, 送回收站回收;土建垃圾铺路填坑;废弃电池、医药垃圾、废弃化学品、化纤类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 运送指定地点无害化处理等。要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工作机制, 着力推进垃圾点、垃圾转运车、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建设,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障机制, 实现日产日清、常态保洁。

(五) 加强推进清洁能源开发

目前, 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生活燃料依然以秸秆、木柴为主, 不仅浪费了能源, 也易造成大气污染, 不利于森林植被保护。因此, 应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丰富, 应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建设, 对大型沼气池、秸秆固化、户用秸秆气化炉、户用沼气池、开发地热能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彻底改变农民的能源使用习惯, 创建美丽、环保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 建设清新整洁、优美靓丽的新农村, 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 必须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强化帮扶, 建立长效机制, 强力推动各项工作。

(一)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领导, 加强研究, 科学组织。应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真正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变成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月活动, 进行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 有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不断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建立起专兼结合的村屯保洁队伍, 配备垃圾箱、垃圾转运车、小铲车等必要的清运工具和垃圾处理设施。建立保洁制度, 落实农户包保责任, 保证街路、巷道、庭院、村屯整体干净整洁。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 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

(二) 加大投入强化支撑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高、任务重,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积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重点围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安排。充分利用国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民生改善投资的有利契机, 多争取和谋划农村道路、水利建设、房屋改造、清洁能源、绿化美化等建设项目, 加快环境整治步伐。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 实现集中投入、重点建设。要切实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 解决好“等、靠、要”思想, 真正体现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

(三) 合力共建强化帮扶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3

一、佛山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11月,佛山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大清扫、大整治活动,全力治理农村“脏、乱、差”,全乡面貌显著改善,形象大幅提升。全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呈现出“群众得实惠、政府树形象、干部转作风”的社会效应。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乡上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了环境卫生整治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治方案,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职责。

2.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全民参与。通过悬挂横幅、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和召开乡镇党代会、人代会、村干部会议、党小组长会议、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的深入持久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3.开展集中整治,改善农村环境。(1)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乡整治办的带领下各村组都开展了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和“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整治重点目标的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对村内外的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共组织发动近5千人次干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活动100多次,清除公路、河道、村庄、乡村道路等区域积存暴露垃圾90余吨。(2)整顿秩序“治乱”。整治乡政府驻地广告牌乱悬挂、车辆乱停放、街道卫生难保持等突出问题。采取统一模式,统一尺度,所有广告牌统一贴墙;对街道实地勘察,定位置、划车位,规范车辆停放;与商家住户签定“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卫生有人管,门前绿化有人护。(3)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共新建垃圾池47个。努力改善农村环卫设施基础条件,为长期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4)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为出发点,建设“绿色乡村”。全乡共种植柳树、雪松等各种树木3万多颗,核桃树和油橄榄15647万颗,不仅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同时也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真正做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效果。

二、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德钦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改变农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影响面,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增强公民“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洁我家园”的思想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

(1)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经常性地宣传教育,可以以发放宣传单、建立宣传栏、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势,进村入户,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常态化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使环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完全把村民“要我干”的观念转换成“我要干,干得好”的自觉。

(2)要通过制定卫生公约等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个人家庭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行为,对不卫生、不文明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给予公开曝光,有效促进群众规范个人卫生行为,以巩固垃圾处理成效。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户卫生检查评比、文明卫生户创建活动,促进观念转变,影响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实现全民参与。

(3)以典型促发展。对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2.科学规划,加快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村庄建设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远成果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

(1)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2)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科学的规划配置各乡镇的环卫基础设施,可以由县环保局牵头,对各乡镇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检查,并绘制区域环境卫生设施散布图,科学考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级管理。

(3)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县级的主管部门要帮助各村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派专业人员进行建设指导,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美观。

(4)对已实施的不符合要求的乡、村建设应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以弥补规划滞后带来的种种弊端,规划实施时,城建部门及乡、村两级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使村庄建设科学公道、整洁雅观。

(5)尊重村民意愿,号召全民参与,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村庄的整治与规划必须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规划成为广大村民的共同熟悉。在整治规划与方案中,要广泛了解村民的需要,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设计出村庄整治的最好规划与方案。

3.拓宽资金渠道,建立整治投入机制。

(1)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继续积极争取省、州政府对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以弥补乡镇资金运转难的空缺;

(2)财政倾斜。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安排量化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势,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全力打造“干净、有序、优美”的城乡环境。

(3)部门帮扶。县委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环保、农业、林业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工作,除提供资金外,还可以提供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4)村民参与。不让村民出一分钱不见得是一个好方法。由于没有付出,所以才不会去珍惜环境卫生整治的成功果实。要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村民的亲身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让村民加入到整治的全过程中来,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卫生保洁费制度,使村民构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保障长效管理走得更远。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篇4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xx镇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四个结合”为抓手,扎实推进“三城联创”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是坚持入户动员与多渠道宣传教育相结合。xx镇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一方面要求干部要经常下村、入委、进户,发放《环境综合整治倡议书》,进行面对面的动员。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印发宣传单、书写墙标、悬挂横幅、设立永久性宣传板、组织文艺演出等为环境整治营造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重点整治与全面整治相结合。把国道、省道、县道沿路村屯,以及新农村建设确定的14个中心屯确定为重点整治范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整治,通过异地转移、压缩打包、丝网覆盖的方式集中整治柴草垛乱堆乱放现象。同时,硬化道路7公里、整修路边沟9万延长米、栽植花卉2.6万株,促进了全镇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三是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整治相结合。在城内,通过组织干部义务劳动的方式进行集中整治分担区,并采取站所轮班值周进行日常维护。在农村,先后4次广泛动员群众、组织人员,动用大型机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集中整治。目前,沿国道及林长路的和平、长青、东风、工农、朝阳等5个村正在沿路安装艺术围栏和简易围栏,现已安装1200延长米,其他整治工作也全面展开。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篇5

一、坚持机制创新,夯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 两年来,白桥乡党委、政府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是打造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平台,提升白桥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统一领导、部门负责、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落实部门责任与各村管理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执法相结合、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严格落实部门单位分工负责制,全力做好综合整治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管区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具体负责整项工作的开展,做到组织、人员、办公地点、经费、制度、设施六落实并进行 1

定期调度,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制定下发了《白桥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5个文件,明确整治的目标和任务;实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乡政府与各管区、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整治任务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加大督查力度,定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严格落实限期整改措施;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施以奖代补,对年底在整治工作考核中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确保了整治活动的顺利进展。

(二)做好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为搞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门召开党委扩大会,研究制定乡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召开全体支部书记会议,传达全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通过出动宣传车、标语、横幅、明白纸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全乡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全乡干部群众抓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提高了全乡干部群众抓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也形成“举全乡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建美丽新白桥”的浓厚氛围。

(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综合整治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我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来,通过积极上级扶持、乡镇自筹、村民集资等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并充分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水利项目等项目带动,共投资入资金达5000多万元,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我乡确定了22个项目村,共为项目村配备垃圾箱275个,根据保洁员人数相应配置清扫清运设备,并为保洁员全部配置反光背心。截至目前,全乡已配有2辆垃圾清运专用车辆,40辆环卫清洁车,垃圾中转站的选址工作已完成。

二、坚持重点整治,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我乡按照重点整治、全面推进、村村联动、整体提升的原则,建设精品工程,打造品牌,注重将综合整治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产发展相结合,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

(一)高起点编制城乡规划,抓好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建设要求,邀请专家,精心编制了白桥乡小城镇建设详细规划,并实施了沿街楼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卫生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截至目前,全乡商业街1644米高标准排水设施全部建成,铺设花砖9500平方米,两侧人行道硬化7200平方米,种植绿化苗木近万株,白桥沿街商贸楼和岳桥服务社区改造完成总建筑面积12812平方米,累计总投资达2874万元,初步形成了“两轴、一心、五片”的城镇发展框架。

(二)高标准建设新农村,改善村容村貌。在全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现有各类生态专项规划,加快供水、垃圾收集处理等专项规划向农村延伸。在农村重点实施了以住房改造、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等重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完成了薛园、西董、南董等7个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任务,村容村貌实现了较大改观。

(三)高要求抓卫生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了“三堆”治理,集中对垃圾堆、草堆、粪堆进行专项整治行动和公路沿线环境治理活动。对于柴垛、建材、粪堆、棚子、移动铁屋等群众能自己拆除或迁移的,由户主自行解决,共拆除棚子14处、移动铁屋9座、非法建筑12处,迁移建材经营点3处、大蒜加工厂2处、粮食经营点4处,对东瓜王废品回收站进行清理、整理和遮当;对于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垃圾沟、垃圾堆,采取了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办法,统一进行了集中清理;同时加大依法处置力度,对个别不按照要求进行整治的,有交管所下达了处罚决定,使全乡环境“脏、乱、差”现象有了较大改观。

(四)高效率推进“两创”建设,营造碧水蓝天。以全县开展的“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大力发展了农田防护林、经济林等,实施绿化工程,乡村环境不断提升。通过规划建绿,沿街植绿,社会添绿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化面积,以绿治丑,以绿治脏,两年来,新植树绿化面积达3000亩,并完成20个村的环村林建设。全面推广秸秆过腹进沼还田,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新能源,配套农村厕改等多项农村环境工程,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了质的提升。

虽然,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兄弟乡镇相比也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锐意进取,凝心聚力,再创佳绩,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白桥乡人民政府

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篇6

为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服务发展,乡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3月起到明年年底,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建设环境整治,实现经济建设秩序明显好转;加强治安环境整治,实现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实现城乡面貌明显好转;加强诉求环境整治,实现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全乡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形成发展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具体负责整治行动的组织联络、综合协调、目标分解、情况通报、督查督办等日常工作。各科室、各村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打好综合整治总体战;各村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承担好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整治方案,“一把手”负总责,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

(二)加强舆论宣传。要利用标语、横幅等载体,加大对整治行动目的、意义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整治行动,同各类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要积极配合县宣传部门深入挖掘整治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对查办的重大、典型案件,要配合其开展专题报道,达到处理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要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确定专人及时准确收集、整理、及时报送整治行动有关信息。

浅谈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技术 篇7

关键词:鹤城区,农村环境,整治技术,水源保护

为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农村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我市积极响应省厅三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试点工作的部署,共有9个县(市、区)申报成功获得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和后续资金,覆盖全市乡镇14个、行政村61个、受益人口10.3373万人。鹤城区为怀化市唯一的主体城区,系怀化市的经济、政治中心,该区的农村环境问题在全市具有典型代表性,本文以鹤城石门乡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就农村环境现状、整治目标、整治技术、整治工程等进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其他县市区进行农村环境整治借鉴和参考。

1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转发环保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文件精神,以解决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等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基本原则,稳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快实现环境质量改善,怀化市鹤城区人民政府经过多方比较、认真筛选,确定石门乡下辖13个连片行政村为本次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申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经湖南省财政厅与环境保护厅组织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石门乡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被确定为2012年湖南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之一。

示范区所在地石门乡位于鹤城区东郊北侧,下辖金海村、新街村、四方田村、月塘村、塘底村、梨头园村、岩添村、大桥村、阳塘村、双村村、山下村、清水井村和板山村等13个行政村,在地理位置上连成一片,区域内人口21067人,总面积78.63平方公里。产业结构主要为水稻、蔬菜和水果种植、生猪养殖和乡镇企业,人均年收入6081元,经济基础好且群众积极性高。

目前,石门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环境问题:一是饮用水存在环境安全隐患。该乡饮用水源多来自井水,饮用水源取水口基本未采取保护措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丢弃及人员与牲畜随意下水均给饮用水源的安全埋下巨大隐患。二是生活污染加剧。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排放、堆放,污染源量大面广,是农村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造成地表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该乡大部分居民户没有设置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三是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严重。大部分畜禽养殖户未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粪便直排,是地表水水质氮、磷超标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

2 整治目标

在项目示范区进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详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考虑从源头到被污染区域,重点整治内容为农村饮用水、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等方面,主要包括农村水源地保护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程和畜禽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均采用先进可行、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环境友好的关键治污和综合整治技术,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等工作,有效解决示范区内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禽畜粪便等污染环境问题,使示范区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具体指标如下:

3 整治技术与整治工程

3.1 技术选取原则

(1)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政策要求原则。(2)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和分类指导原则。(3)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4)“三结合”原则。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城镇与周边农村污染治理相结合、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相结合的原则。(5)“三低一广一简单”原则。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辐射面广、操作简单原则。(6)“不重复”原则。对已建有污染治理设施如沼气池、户用污水净化池、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系统等,要充分利用,不重复建设。

3.2 整治工程

本示范区项目以饮用水源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石门乡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2)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程(3)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程(4)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

3.3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3.3.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

示范区内农户以井水作为水源,本项目考虑设置分散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保护标志以达到保证井水周围30米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拆除水源地排污口,设置截污和隔离措施,在水源保护区建设防护栏、警示牌、宣传牌,在公用井周边建设防护栏、导流沟、警示牌和宣传牌,在分散饮用水水源地设置取水点保护标志,同时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其具体比例尺见《湖南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环境建设工程技术规范及评估标准(试行)》。

3.3.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本示范区在每个户用井设置分散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保护标志共3433个;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主要是在公用井(17处)设置警示牌17块、宣传栏17块,共建防护栏266m、导流沟435m;在革命溪水库、前进水库、裕鸿水库入口处受人类影响范围设置安全围栏,防止有人进入水库、牲畜来水库饮水,围栏数量为3200m,设置警示牌3块、宣传栏3块。

3.4 农村生活污水整治

3.4.1 生活污水连片处理技术

(1)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

创建邮政企业文化要不断创新, 首先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其次, 要从邮政企业的特点出发, 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 同时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借鉴和吸收国外企业文化的先进成果, 大胆引进、消化和创新。要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必须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 根据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致力于营造富于创新意识和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环境。随着高科技知识时代的到来, 技术创新和竞争不可避免地面临风险, 因此新时代的邮政企业必须能够容忍错误和失败, 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不畏风险、大胆创新的企业文化。

根据实地调查情况,项目区范围内山下村、双村村、岩添村三个村具备建设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站条件,共设置3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确定处理工艺为:格栅→厌氧池→调节沉淀池→人工湿地→达标排放。生活污水由化粪池排出后经排水系统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通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物后,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发酵将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有利于后续处理,经过厌氧处理后污水进入调节池,再由提升泵送流入人工湿地,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达标外排。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人工清理运至垃圾中转站。项目区内集中式污水处理站所在地住户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集中处理,按每人每天产生污水100L计算,则山下村纳入本系统户数58户,人口276人,可收集进行集中处理的废水量为30m3/d;双村村纳入处理系统122户共619人;岩添村纳入处理系统117户共592人,可收集进行集中处理的废水量为60m3/d。考虑周边的产业发展和未来需求,增加一定的预留量,湿地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分别为:山下村污水处理站为50m3/d;其余两个村污水处理站为100m3/d。

(2)散户分散式污水处理

项目区域范围内各自然村内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拟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系统———三格式化粪池+人工湿地系统(简称“四池净化系统”)处理农村散户家庭生活污水,并做雨污分流设计。三格式粪便处理设施,一般是与水冲式厕所相配套,由进粪管、分格池、过粪管、盖板等部分组成。根据三个池的主要功能依次可命名为截留沉淀与发酵池(第一池)、再次发酵池(第二池)和贮粪池(第三池)。三格化粪池容积应根据使用人数、冲水量、粪便发酵腐熟的时间以及沉卵灭菌的要求来决定。三格式化粪池的第3池容积应为前两池之和。第1池、第2池、第3池的容积比应为2:1:3。

3.4.2 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程

(1)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本示范区内共建3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地点分别在山下村(规模为50m3/d)、双村村(规模为100m3/d)、岩添村(规模为100m3/d),拟采用预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对本示范区内原有建设于双村村和板山村的2处集中处理设施进行功能提升,主要为管道疏通和氧化塘功能提升。对可以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的金海村、新街村、四方田村和月塘村,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收集管道,以对接城市污水管网,实现集中处理,预计需建管道11000m,总管24000m。

(2)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四池净化系统

由于示范区内大部分住户家中建有化粪池,拟重点对该区域散户建设分散式四池净化系统748座,建设管道7480m。

3.5 农村生活垃圾整治

3.5.1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项目示范区内农村居民大多居住比较分散,主要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三四五”的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模式来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其中核心问题为垃圾分类收集和减量化处理。

(1)三个责任主体

农户和保洁员作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体系的实施主体,村民理事会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监督主体,由村民理事会负责对农户的分类工作及保洁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并负责督导相关奖惩措施的落实。

(2)四级处理体系

a户分类: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户分类,是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关键。由政府或村为农户配备2个分类垃圾桶,由农户进行初次分类:一类是可回收利用垃圾(废品),如玻璃、金属、塑料、纸制品等,投入垃圾桶Ⅰ,平时由农户自己妥善保管,保洁员上门收集垃圾时卖给保洁员;二类是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如废旧暖水瓶、签字笔、废磁带、尿不湿、卫生巾、泡沫品等,投入垃圾桶Ⅱ;三类是可堆肥垃圾,如剩饭菜、瓜果皮等,投入沤肥池;四类是普通建筑垃圾、煤灰等可就地利用的废弃物由各户就近处置;五类是特殊废物如农药瓶、废旧充电电池、节能灯、日光灯管、废药品等危险废物应当逐级上交,由乡镇统一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在保洁员收集时进行二次分类后分装运输,其中可回收利用的废品(玻璃、金属、塑料、纸制品等)由保洁员送至废品回收公司,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垃圾(废旧暖水瓶、签字笔、废磁带、尿不湿、卫生巾、泡沫品、等)由保洁员送至镇垃圾中转站后转运至市(县)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农户将剩饭菜、瓜果皮等可堆肥垃圾可在家附近菜地中建一座简易沤肥池,集中堆放发酵后作有机肥,肥田肥土;煤渣、炉灰、石块、砖头、建筑垃圾等可就地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就近填埋、铺路、填塘,如果集中居住农户附近确实无条件处理的,则由保洁员集中选点处理。特殊废物如农药瓶、废旧电池和日光灯管等应统一收集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

b村收集:由村委会主持成立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每村聘请2~3名保洁员,负责各村的垃圾收运、公共区域和道路保洁、垃圾收费、废品回收等事宜。保洁员负责对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在装车时进行二次分类,可回收利用垃圾运至废品回收公司,不可回收利用垃圾送至镇垃圾中转站。为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加大农村节能减排的实施力度,可为每名保洁员配备小型电动垃圾收集车,在人口密度小、公路状况极差的地区可以配备三轮垃圾收集车。

c镇中转:由政府主导,在各乡镇或连片整治示范区内建立垃圾压缩中转站和以废品回收公司为依托的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保洁员将每天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垃圾运至垃圾压缩中转站,经压缩减容、脱水后由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运送到县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各村、镇、社区卫生所的医疗垃圾由各卫生所密封运至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由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d区处理:经压缩减容、脱水后的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和特殊废物由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运送到市(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分拣减量、就地沤肥、就地填埋、废品回收等多种手段处理后,所需中转运输的垃圾量大大减少,有效降低了转运的运输费用,节约了填埋所需土地资源,延长了填埋场使用寿命。

3.5.2 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程

(1)户用垃圾桶。示范区共需配套4969套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80L,不可回收垃圾收集桶20L),另为双村村配可回收垃圾桶210个。

(2)垃圾池。根据示范区的现状分析,对现有垃圾池41座进行维护和改善,新建垃圾池65座。

(3)沤肥池。4711户未建养殖沤粪池的居民,每户建简易沤肥池1个。

(4)特殊废品收集池。根据示范区农田分布现状,每村建设4个以上特殊废品收集池。

(5)垃圾清运车。为满足示范区生活垃圾的清运需要,共需购置人力保洁车53套、三轮垃圾车13辆、垃圾转运车1辆。

(6)垃圾中转站。石门乡设垃圾中转站1个,位于金海村,其他村的垃圾通过收集,运送到金海村的垃圾中转站存放。

3.6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3.6.1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1)养殖小户畜禽粪便处理工程

根据现场调查实际,示范区畜禽养殖大部分为零星散养,养殖生猪大多为1-5头,产生的污染物较少,根据种养平衡技术原理,只需有1亩左右的田地即能消纳猪粪量,一般农户家均能满足此要求。因此,该类型养殖户可将“种养平衡”技术和“上山下乡”技术有机结合,粪尿全部排入传统的沤粪池发酵,发酵后变成液态肥,到山上浇灌果树、茶园,下乡浇灌稻田、菜地,实现污染物减量排放。

(2)小型规模养殖户畜禽粪便处理工程

由于小型规模养殖户产生的废物量较大,采用沼气池+沼液消化池处理系统,并且根据各养殖户周边环境现状,结合“种养结合”模式或建设一定规模的人工湿地。

沼气池容积应根据发酵原料的数量、一定温度下发酵原料在池内停留的时间和投料浓度计算。

(3)“上山下乡”技术方案

对于山区的养殖散户,粪尿全部排入传统的沤粪池发酵,发酵后变成液态肥,上山浇灌果树、茶园、油茶园等,下乡浇灌稻田、菜地等,实现污染物减量排放。

(4)种养平衡技术

按每万头猪场需要100亩左右农田计算,如使养殖场周边有足够的可以消纳粪污的农田,养猪业和种植业则可同步按比例发展。示范区内养殖畜禽主要为生猪,中小规模及散养养殖户存栏总头数不超过3000头,区内农用土地和林地面积较大,完全可以容纳沼气池建设后的沼渣等的消耗。

3.6.2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

目前本示范区域内1-5头生猪养殖户数为228户, 20-30头生猪养殖户数8户, 80头生猪养殖户2户, 150头养殖户2户, 300头生猪养殖户2户, 400头生猪养殖户1户, 目前仅建10m3沼气池2座, 35m3沼气池1座, 70m3沼气池2座。根据现状分析, 将新建沤肥池228个, 10m3沼气池6座, 35m3沼气池2座, 70m3沼气池1座, 120m3沼气池1座。对已有的2座10m3、1座70m3、2座120m3沼气池进行功能提升。对70m3和120m3沼气池分别配置12m3和45m3沼液消化池, 并根据各养殖场实际情况配套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4 预期成效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8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后,松原市广泛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实施环境整治,绿化村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人畜分离、道路建设、美化亮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组织推动,强化部署

2012年,该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通知》(松新农村办[2012]5号)文件,把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加强部署,统筹安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利用春秋两季各确定1个月时间作为环境整治月,进行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在整治过程中,市、县新农村办同志多次深入到全乡各村(屯)检查,现场指导,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力宣传、广泛动员

为了做好环境整治工作,该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方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四清、四改、两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全省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精神,并对当前松原市各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县乡村在农闲时间利用固定广播和移动广播车进行广播,真正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从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局面。

三、抓住重点,注重成效

一是社区建设有所加强。2012年,全市新建社区53个,市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社区办公室59个,社区卫生室60个,社区警务室72个,图书阅览室77个,文体活动室75个,计生服务站48个,政务公开栏72个,信息宣传栏85个。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环境整治效果显著。2012年建室外卫生厕所6088个,建垃圾处理场183个,购置垃圾箱420个,新购垃圾转运车53台,新增环卫人员207人,植树1536.8万株,种草314万平方米,栽花332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271盏,普通路灯1185盏,建设文化广场73100平方米,硬化道路502.2公里,排水排污工程405.8公里。

上一篇: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观后感个人感想下一篇:我的精读之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