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的文化分析

2024-07-16

软实力的文化分析(精选8篇)

软实力的文化分析 篇1

一、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大环境下的价值阐述

(一)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构成及特点

所谓的软实力其是相对于军事、科技、资源、经济等硬实力而言的,其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精神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等文化因素。河北省大力倡导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省的建设。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环境特点:实现了体育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体育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体育、体育活动与文化的融合。

(二)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环境功能

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其也是衡量一个省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对体育基础水平、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力、体育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以及体育文化发展的条件保障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考核的。

(三)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大环境现状

河北省在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就其体育文化软实力在大环境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就比如在地域体育文化发展中不平衡、政府没有明确的定位、体育文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机制制约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而正是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

(四)体育文化软实力培养的原则

加快发展体育文化产业,这是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河北省也在不断地晚上体育文化发展战略体系。积极宣传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将体育文化渗透到社区组织中,从而牢固构筑体育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根基。

(五)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及目标

就河北省而言,加强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助于提高其在全国的竞争力,这也是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河北省也在不断地扩大其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并通过体育制度决策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力扩大群众的参与度,通过对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来更为清晰的认识体育价值、体育情感、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等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二、凝造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环境的路径

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其注重人们基本文化权益的更好保障,为了使得社会文化生活更为多彩,体育文化宣传要以身体锻炼活动为媒介,并秉承促进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培养全民健身意识的一种社会文化文化教育过程,这也对河北省的体育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挖掘和提炼体育文化精华,构筑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由于体育项目是多种多样的,而体育文化也具有广泛性,要想使得体育文化真正的渗透到人们的心中,就需要对体育文化的精华进行挖掘和提炼,并选取一个或多个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的运动或是优势项目来进行文化的宣传,就比如一提到沧州,我们就会想到这是武术的发源地,而保定也因为每年都会举办空竹节而闻名,邯郸有国际太极拳大会等,这些都是立足于城市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并发展区域特色,创新体育文化品牌,从而更好的构建和完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二)充分发挥体育政策制度导向作用,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方向

体育政策制度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倡导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体育政策,深化体育制度改革。体育的发展与体育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而体育文化的贯彻落实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从而实现政策贯彻与执行两者的统一。

(三)加大经济投入,提升体育文化教育科研水平

体育文化软实力环境的凝造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这也决定了体育文化软实力发挥的空间。加大对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不断地提高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这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在营造投资的软环境中,还需要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市场的重点开发,不断提高消费需求,采用创新型的体育市场营销手段,这也能够不断推进河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文化教育科研,这位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后续支撑。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利用科学的方法来促进体育科研的进步,将体育文化深入到科学研究当中,这也是立足于发展优势产业,学校、企业和政府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大对体育文化科研项目的培养。

三、结束语

软实力的文化分析 篇2

关键词:信息全球化,文化软实力,传播力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与特征

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有关, 是国家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国际竞争力, 是基于价值观内容的文化认同力, 其前提是文化价值观必须符合时代进步和环境要求, 而且具备生命力。从概念上来看,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复合的综合能力, 是国家创造价值观念和构建价值观念的综合能力, 这种能力表现在其所创造的价值观念给对象带来的影响力以及影响程度。因此, 文化软实力可定义为: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创新力、凝聚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表现形式的内生性和潜隐性、存在状态的非独立性和相关性、力量来源的开放性和扩散性、作用方式的隐蔽性和非强制性、传播手段的便捷性和渗透性、目标效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等。

二、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硬实力的关系

1.对立关系

从国家权力的层面来看,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权力, 其权力作用的发挥表现在同化上, 也成为同化性权力, 而国家硬实力则是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 又称为命令性权力。由此可见,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硬实力是相对而言的两个概念, 硬实力多指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力量, 多强调力量的可展现性;而文化软实力则多指精神力量, 是通过引导、诱导的方式从理论认识上展现同化的力量。文化软实力一直存在, 但其在国际上以及国家之间发挥直观作用则是从美苏冷战时开始的, 因此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产物, 是伴随全球信息化而产生的。

2.统一关系

无论是文化软实力还是硬实力其在代表国家或民族的竞争力方面具有本质相同的目标, 这使得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 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而文化软实力则是硬实力的导向, 二者在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上具有统一关系。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家展现实力的方式已经不仅仅依靠硬实力, 信息全球化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使得文化软实力在发挥同化性作用上具备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使国家在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上并重比肩。信息全球化使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引人注目, 这是因为在信息化时代, 人们了解和接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样化, 信息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这无疑增加了软实力的影响力, 使得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认知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统一关系时, 既不要夸大或忽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也不应该将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对立起来, 忽视或夸大硬实力的作用。

三、中国文化传播力的理论阐述

文化软实力的构建离不开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文化生产力则包括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等环节, 正是由于文化存在传播特征, 才使得其具备了广泛的影响力。随着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的飞速发展, 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内涵。

全球信息化开创了传播的新时代, 与旧时代相比文化的传播获得了扩大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球信息化催生了全球传播;二是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三是信息全球化推动传播全球化, 扩展了人们关注的视野;四是全球传播凸显文化的软实力。

四、中国文化传播力的现状审视

1.中国文化传播力的国情分析

对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必须借助统一的指标体系,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 评估文化传播力的指标体系包括传播基础、国内传播、国际传播、传媒经济等指标。从这些指标来看,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具有以下特征和现状:

一方面是我国文化传播力的硬件具备较大的优势, 在国家综合实力、经济、科技等方面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传媒大国, 这使得文化传播力在过去20年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软件存在较大的劣势, 远落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传播力软件落后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即传播体制原因、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原因。

2.中国文化传播力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世界范围来看, 欧美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比如英国BBC、美国CNN、美联社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品牌效应。而且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 信息技术的领先优势也使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使得我国文化传播力面临以下主要挑战:一是在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 西方强势传媒对我国民族精神产生极大的挑战;二是西方强势传媒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传播其文化,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理想产生了强烈的挑战;三是西方强势传媒对中国国际形象塑造产生了挑战;四是西方强势传媒通过网络对我国社会信息和舆论环境带来了挑战;五是对我国文化传播的体质和能力带来了挑战。

3.“半岛”和“凤凰”对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启示

信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一体化, 使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渗透入全球文化传播网络, 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体系和话语权, 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这方面, 半岛电视台与凤凰卫视的发展能够为我们以后的相关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半岛电视台的崛起历程使弱势群体的全球化传播成为可能, 借助网络技术的传播低成本和低门槛准入等优势, 半岛电视台不断将触角伸向全球各地, 其在新闻管理制度、媒体投资管理模式等方面给我国文化传播带来了启示。凤凰卫视的崛起则说明, 一个成功的跨国电视媒体必须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采编和播发新闻, 必须为媒体受众提供完整的“新闻大餐”, 必须要有自己的强势评论。

五、中国文化传播力的发展战略

1.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的原则

一是标本兼治原则, 既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又要提高我国文化传播技术和媒介的信息水平。二是软硬兼施原则, 将文化传播的到达力与影响力结合起来, 还要将改革文化传播的体制与演技文化传播规律结合起来。软硬兼施一方面要求加强硬件建设, 比如信息技术水平、文化产品、大众传媒等。另一方面要加强软件的建设, 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媒体, 要发挥网络作用来提升传播的公信力。三是内外兼顾原则, 努力坚持积极防御的文化传播战略, 大力贯彻文化传播走出去的战略。四是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全面提升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的具体对策

首先, 在网络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 提升我国文化传播力需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注重在普及率方面投入较大力量, 提高传媒的全面普及率;其次, 要对文化传播体制进行深入的改革,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文化传播体制, 建立长效的对外传播机制;再次, 要结合文化传播形式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特征深入地研究文化传播的规律, 并借助信息网络作用, 发挥信息全球化的优势, 制定科学合理而且高效的文化传播策略;第四,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萃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传播中弘扬中华符号;第五, 遵循市场规律,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在现代网络信息的引导下创新传播内容的文化包装;第六, 充分重视信息全球化, 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 全面提升传播技术的装备水平;第七, 认识到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加强国际传播实力, 提高我国在国际舆论舞台上的地位;第八, 为新闻传播软力量营造良好的语言和人才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星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软实力的文化分析 篇3

工业化时代的认同,主要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重心日益转向文化层面。我个人认为,文化是一种“准意识”形态,它包括意识形态未及的“细节”的约定俗成的价值判断、生产方式之外的生活方式、正式制度和固化成果之外的行为和过程。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有点象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认同之争,开始从意识形态层,转向潜意识形态层。民族文化与文化帝国主义,开始争夺人们潜意识中的价值认同。

在这一背景之下,文化力,或文化国力,日益成为软实力的主要表现舞台之一。

文化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化国力论》,文化力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和蕴涵的、推动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与物质力的综合结合力。

用什么来衡量文化力的高低呢?文化产品出口,可能是衡量一国文化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直观的指标。因为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与文化、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力不仅体现在文化产品中,也体现在技术、经济之中。例如,游戏、动漫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争夺的不是技术,而是其中的文化力,或者叫软技术。又比如,体验经济、娱乐经济、休闲经济,所有这些以人为本、突出人性的经济形态,都与其中的文化力息息相关。

按这个标准观察和衡量,形势不容乐观。

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渐趋明显。第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内出版社输出和引进版权的比例约为1∶8。第54届书展上,20余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中,国内图书只占786平方米,不足0.4%;参展的34万种图书中,我国图书只有4610种,仅占1.37%。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上签订的82项意向书中,大部分也是“引进”项目。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当我国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以文化产品出口为标志的软实力,却远远不能与之相称。随着数字电视、游戏产业等文化信息产业日益发展为信息产业的上游,软技术、文化力逐渐取代硬技术,成为了产业核心竞争力。软实力上的落后,会直接导致产业的落后。例如,网络游戏市场基本被外国公司开发的软件所占领,DVD的市场节目源也基本依赖海外。

因此从软实力的角度提升高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中我认为一个重要而被普遍忽视的线索,就是对于信息时代认同的研究。卡斯特把认同视为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曾在信息时代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认同的力量》中专门讨论。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把认同当作边缘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多多少少影响了我们软实力的提高。

认同的力量

认同,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问“我是谁”。这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不同时代有不同回答。所有的软实力,都与对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答有关。作为文化的基本问题,人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准确定位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才谈得上其它。

文化产品要做到喜闻乐见,看似是形式问题、技巧问题,实质则涉及认同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不接受一种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麦当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美国文化,迪斯尼文化体现的是美国精神,在形式的接受背后,是价值认同上的接受。软实力就表现在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异国文化的价值观。

准确地适应与把握不同时代的价值认同取向,是文化国力形式的软实力的具体体现。

现代认同的形成: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化时代的认同主要围绕“意识形态级”的形而上价值展开。泰勒在《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中,考察了整个西方思想史后认为,现代人继承的相互冲突的道德观,是现代性境遇中自我把握或定义“善”的结果。当然,泰勒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这种形而上价值面临着被解构的危险。

处在工业化阶段的价值认同,要完成非社会化的个人价值向普遍社会价值的归属,使人们的价值观在社会性主旋律上取得一致。但人们也会发现,随着工业化渐进完成,说教式的、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不易取得人们的认同。发现认同渐变的新方向,就成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信息时代的认同开始转向,到了吉登斯的“晚期现代性”时期,认同的重心已经从形而上的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转向了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吉登斯指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活方式的概念具有特殊的意义。传统的控制愈丧失,依据于地方性与全球性的交互辩证影响的日常生活愈被重构,个体也就愈会被迫在多样性的选择中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进行讨价还价。”当人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个性化社会中时,他可能会象萨特那样,把他人视为自己的地狱,或如他自己强调的那样体验“个人的无意义感”。这是对工业化矫枉过正的结果,是一种不成熟的状态。

批判和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早期对消费文化持一种批判态度,认为广告文化使个人失去主体性,被动认同于生产者提供的价值参照系;晚期则对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本身不再认同,而倾向于碎片化的自我意识。

认同的力量:网络社会的崛起,使现代性和晚期现代性的认同,无论是建构还是解构都遇到问题。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提出了不同于现代性和晚期现代性的路径。卡斯特把认同区分为三种形式,即合法性的认同、拒斥性的认同以及计划性的认同。合法性的认同产生公民社会,拒斥性的认同产生公社与社区,而计划性的认同产生主体。卡斯特倾向于计划性的认同。他说:“主体并非个性,即使它们是由个体所产生。”用杜罕的话来说就是:“从个体转化成主体有赖于两种主张的必然性结合:一个是相对于社区的个人,一个是相对于市场的个人。”卡斯特强调,计划性的认同,“精确地源于网络社会新的特征”。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更强调生活方式和商品消费的积极意义,强调在互联的整体中发挥个体的主体意识,强调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价值认同的新方向。

认同的空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媒体在价值认同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的麦克卢汉曾认为,媒体就是人本身。人把自身不同于工业化的有机本质,对象化到媒体之中,并在这个中介之中,找回自己真正的存在。莫利与罗宾斯在《认同的空间》中,从认同的角度,讨论传播媒介在文化认同的重组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人们看到,媒体话语权与文化霸权实际上走到了一起。

媒体至上的看法,很容易助长把话语权的掌握看得比话语更重要的倾向。从长远观点看,它并不构成文化本身的竞争力,也不构成一种真正的软实力。真正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有赖于主体自身的判断。

文化帝国主义: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中就认为,媒介并不是现代文化的中心,它只是中性地、平等地扩散。真正对人们的价值认同产生影响的,是全球化,以及不同国家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发达国家借助硬实力的强大,利用全球化,将消费主义文化推广成一种普世价值,消解着穷国的民族文化。

但事情显然还有另一面,在信息化的氛围中,越是本地的,就越是全球的。本地知识,可能成为一般知识的“此在”,因此更有生命活力。不仅如此,东方的知识和价值体系,在物质资源和能源越来越稀缺的大背景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方面,可能取得不亚于西方话语权的价值认同。而这些都是汤林森的盲点。

中国提高软实力,需要改进认同方式

中国处在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历史交汇地带,处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转变时期,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显然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合理选择。从提高软实力来说,这种特点对认同会产生什么样的要求呢?

首先,现代性认同仍然是软实力的主体。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和地区,还处在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变的过程中,通过主旋律使他们认同工业化的普遍价值,仍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对广大农村人口、城市中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人群以及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尚未经受现代文明洗礼的国人来说,越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向他们灌输后现代文化,结果很可能是画猫不成反类犬。通过现代性教育,克服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性,仍是一项必须坚持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我认为出现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本身,已说明我们的软实力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症结在于保守于工业化的传统认同方式,而忽视了信息化的新兴认同方式。对经济和文化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人们输出大道理,效果可想而知。而这一部分经济体、文化体,占了整个社会最重的比重。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是,尽快完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热文化向冷文化的转变(可参考我另文论述),以提高文化竞争力,争取新一代更多的价值认同。在这里,我想强调,引导与不引导,效果将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若不引导的话,新一代自然而然从市场上接受的将是极端利己的解构的后现代文化,即与工业化完全对立的信息化;引导的话,新一代接受的,将是建设性的后现代,即与工业化不矛盾的信息化,是把个人放在互联网整体中的后现代文化。

软实力的文化分析 篇4

提出“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概念,分析其文化功能.“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是一个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和发展,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为主题,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目标,以创新理念为内核、对外开放为发展方向、国际化运作为外在表现形式,相互关联、由内而外发生作用的.新的观念系统,发挥着制度推进力和文化推进力的功能.

作 者:何颖 HE Ying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刊 名:钦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ZHOU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2(1) 分类号:G05 关键词:中国-东盟博览会   文化系统   软实力   文化功能  

背后的敌人-文化软实力 篇5

摘要: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大国争雄的角力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关键,应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发掘文化软实力,需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需要系统研究“和”文化,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政府主导和引导,加强媒体宣传,需要充分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文化立法,需要注重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需要利用文化创意拉动相关行业发展,加入国际竞争。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提升

正文:书架上的《时事报告》已经静静地躺了大半个学期,某个晚上百无聊赖的我拿起来它,随便地翻了一翻,有个词语跳入了眼帘,文化软实力,这个有趣的词语不禁吸引了我的阅读兴趣。虽说这个词语不是第一次听,但是联系上最近对中西电影的思考,让我想要对它进行更深层的挖掘。

软实力,用百度百科的标准词条来解释就是“Soft Power,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播力而形成的体系,它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制度体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发展文化软实力就是要继承、培育和发展一种独特的民众精神和品格;三是指包括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会展、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现状实在令人担忧,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针对这个现状,中共十七大报告洋洋洒洒,生态文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解读它们,需要新的实践。报告这一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为此,就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把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和扶植文化产业。要详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回归现实,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瞩目,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则亟待拓展。有数据表明,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

额的76.5%,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和3.5%。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他们知道什么是最中国的、最优秀的、最能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知道什么是全球市场;知道谁在消费中国,谁在了解中国,否则很可能将导致文化生产过剩或者错位。

文化传播机制是一个大问题。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占美国GDP的25%左右。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借鉴西方的模式,如制作模式、宣传模式、广告模式、营销模式、收回成本模式等。

最近几年,一些中国电影逐渐走出国门,在为世界所认知的同时,也赢得了部分海外市场,其中贡献大者如张艺谋、陈凯歌等。但恰恰是这些大踏步走出去赚取海外票房和美元的电影导演,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的作品不仅“媚洋”、“求大”,而且“没有思想”。结果,钱投得越来越多,电脑制作越来越虚假,画面越来越残酷。成本越高,就越期待从市场获得高回报。这在美学上被称为“形式取代思想”——即以形式的视觉狂欢取代了思想的深层感动和内在灵魂的拷问。面对美国文化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中国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处于“失声”状态。

中国文化要出好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号召意义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必须批量生产,规模推出文化精品,这就需要市场的投入。但文化市场也是个难题,因为中国人懂文化的不懂市场,懂市场的不懂文化,甚至是懂文化的看不起市场,懂市场的也看不起酸文人。

因此,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官方应有文化的高度。第二,熟悉市场,了解西方和全球的市场,知道谁在消费和需求中国的东西,否则就会导致产品过剩或者严重错位。一方面,一些人受“名牌”机制影响,人云亦云,喜好消费那些宣传海报里的商业“大片”;另一方面,相对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文化产品总体上仍属于奢侈品,很多人受经济条件约束却消费不起。这些都制约了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良性发展。第三,中介环节问题,主要是体制性问题,需要有一种弹性的合作性的制度、财务制度等,否则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最后很可能是债台高筑,官司缠身。第四,专业和思想的介入,即邀请一批真正的专家、学者和撰稿人,吸收、改编他们的思想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除了文化传播机制的问题,国民对于本国文化保护意识低下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某些亚洲国家先行一步进入现代化以后还要进而争夺文化领先权呢?为什么在经济领域成功后还会有对文化领域尤其是古代文化领域优越性的图谋呢?为什么有人不断想从文化上做文章大谈分裂中国的“七国论”?对此中国应该怎么办?是继续跟在别人后面作为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还是渐渐地学会同西方他者对话呢?是继续全盘西化使中国文化成为即将消逝的文化?还是在对话中逐渐进入国际文化共识并强调自己的文化特性,从而生出一种真正的文化精神并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精神的一部分,而不沦为博物馆文化?这些文化问题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深深思考!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过西方节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视而不见。中国是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我们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应该是世界各国所学习,研究的榜样。怎么会被历史短的西方文化、或韩国文化替代呢?我认为,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古老文化不能固守本色,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搞好宣传,让外国人来过我们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端午节已成为韩国的合法节日)。所以我们希望,在将来我们看到过春节时,世界各地都挂满红灯笼,在过元宵节时,世界各地都在吃元宵、汤圆,猜灯谜。.在端午节时,世界人都知道那是中国人的节日。那个时候,中国不仅是拥有各种强武器的大国,而且也是文化强国。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篇6

(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文化都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批判继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同时,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保护和发掘文化遗产。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此,我们应当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成为超越民族的先进文化。

(二)积极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传播中国和谐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

文化具有包容性、普世性。这就需要我们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还必须增强文化竞争力,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借助经济全球化平台,利用其国际分工的高端优势,垄断文化内容的传播,输出文化资本,整合全球文化资源,占领全球文化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优势,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加强硬实力同时并重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有密切的相关性,任何软实力都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反过来,软实力可以对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产生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否强大,往往主要依据它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来判断。同时,一个具有强大硬实力的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自然是有影响力和渗透力的。中国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所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和硬实力的建设同时推进,“软”、“硬”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四)大力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视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大量涌入并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构成,社会上还大量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由此带来不同的利益观和价值观。

软实力的文化分析 篇7

关键词:高校,文化软实力,校园文化

一、高校文化软实力及其构成要素

大学一直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领域, 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实力主要是相对于校园面积、图书馆藏书量、在校生规模、各类教学设施、经费投入等硬条件、硬环境而言的,它通过校园精神、学术科研氛围、教风学风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高校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丰富多样,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校园文化

它主要是指在校园这个有限的活动空间内,学生、教职员工围绕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等要素共同打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景观文化、楼宇文化、校园诗社、书社、文学社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特征等等都可以囊括在校园文化范畴之内,可以这样讲,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决定和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未来发展前景,是当前高校建设着力打造的中心环节。

(二)高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简单讲就是对高校“办学的方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办学的宗旨”、“办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等问题的定位和解读。高校的办学理念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骨骼”,支撑着高校的存在和发展。

(三)学术科研氛围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高校承载着学术科研的使命。学术科研氛围好比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头脑”和“心脏”,一所高等院校的科研观念、学术风气、科研信息、科研条件等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学术科研实力,决定着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学术高度,是高校创新实力的具体展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该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四)教风学风

教风学风是师生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教风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育人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行为风范,它既反映教师的才华,也是教师德能的集中体现;而学风则是指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教风学风有助于师生的成长成才, 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血液”,是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重庆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高校文化与异质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深切融合,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当前重庆高校文化建设来看,既有成就也有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校园文化千姿百态,但缺乏亮点与特色

近几年来,在重视校园扩容、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重庆各个高校也日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该校搬迁到新校区之后,重视对校园景观文化和楼宇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其教学楼分别以传统文化中朗朗上口的词汇命名,如行知楼、致远楼、崇礼楼、崇仁楼、行健楼等,在学生频繁出入的场地,也有一些名人事迹的简介和名人名言;各种学生团体、书社学社也应运而起,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但基于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展现的都是这一套,因而缺乏亮点和鲜明特色,不能让人耳目一新, 自然就缺乏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有不拘一格的办学理念,但缺乏深度与广度

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长江师范学院一直秉承“质量立校, 人才兴校,学科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以“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围绕着办学目标,实施“四步走”行动方案,启动了“131” 发展战略。在办学定位上,明确了以服务涪陵及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在此基础上,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这些目标和思路虽然有可行性,但缺乏新颖性,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

(三)教风学风严谨但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建章立制方面,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教学教育规制和考核考评制度,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自觉地遵守相关的纪律要求,教风学风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考研、公务员考试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由于宣传组织不到位,致使社会认同度偏低。

(四)学术科研有一定成绩但缺乏领军人物

当前,各个高校无一例外都把学术科研与职称评定挂上钩,高校的学术科研成绩日渐显著,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很多的学术科研成果是在拾前人的牙慧,缺乏研究者本人的智慧和独创,而且,在学术科研中领军人物匮乏,导致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后继无力。如长江师范学院的历史学、地方史学的研究比较出名,但缺乏领军人物和突破性的学术科研成就,因而导致学术科研的影响力比较薄弱。

三、制约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成因

制约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急功近利,校园文化创新意识差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各个高校都努力谋求以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吸引大众目光。但在打造校园文化的时候,不想通过长期的积淀和创新来达到目的,往往是通过到所谓的名校考察,他们在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缺乏自己的思路,文化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导致校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独创性和吸引力。

(二)办学较为功利性,缺乏长远规划

在办学目标上,重庆地方高校喊了不少空洞的口号,但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多招生,多一点收益。社会上什么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好,就开办什么专业,甚至捡芝麻丢西瓜,把自己学校一些传统的、有竞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砍掉,而开办一些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专业, 忽略了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和规划。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原来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应用技术学院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师资力量也较强,但在转型过程中把这些专业和学院都砍掉,看到其他院校的土木工程、民用建筑等专业招生容易,学生就业好,就盲目跟风,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立马“转型”成立建筑学院,其实际办学结果可想而知。

(三)奖惩机制不健全,学术科研动力不足

为了促进重庆地方高校学术科研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貌似公开、公平、公正的奖惩政策和项目课题申报评审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机制体制不健全,导致管理部门在发放学术科研项目时人为地向一类名门学校倾斜,而一些处于上升期的二类本科院校在申报科研课题时却明显处于下风,科研经费不足导致学术科研的动力较为薄弱。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和西南大学在竞争同一个科研项目时,如果水平不相上下,甚至有时还略微高一点的时候,败下阵的必然是前者,长此以往,势必制约二类本科院校科研发展。

四、提升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一)知识生成与智慧发挥并重

高校是传播知识与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时候,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生成、传播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使广大学子能够掌握理论,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转换与应用,高校在办学的理念上要有前瞻性和全面性,适应社会所需,超前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兼收并蓄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凝练了忠孝、仁爱、诚信、和谐、万美等思想,这些思想和当前各个高校努力创建的诚信校园、和谐校园、秩序校园的内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交融将促进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研究团体和学术沙龙交相辉映

作为学术科研创新的重要领域,高校要注重文化氛围、 文化气息的培育。一个人走可能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可能则走得更远。高校的学术科研要能够走得又快又远,一方面要重视本校科研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既有高素质科研人才同时成员构成又合理的科研团队,在学术科研上实现“传帮带”; 另一方面要注意借鉴和学习,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 挂职,时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沙龙,让校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相互争鸣,共同进取。

(四)思想更新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

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学生特点和社会的需要,赋予校园文化以灵性,增强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示范力。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上一个层次,要有持续性,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在规制上补漏,既要保持已有的成就还要鼓励后续的研究。

古人的文化软实力 篇8

秦国统一六国,以为各国的历史记忆如果散失民间的话,不利于集权统治,于是下令焚书,百姓私藏违令书籍,都要重罪处理。汉朝建立,竟然连重要的经典《尚书》都没有流传下来。后来听说齐地有一位老先生叫伏生,他还会背诵《尚书》,政府立刻派官员前往学习记录,因为当时伏生已经九十多岁,没有能力长途跋涉到长安来。这就是后来还能够流传的今文《尚书》。为什么国家要花费这么大的力气保留下来一部古书?这就是珍视文化传统。所以,几乎历朝历代,在政权稳定之后,都会出台鼓励民间献书的政策。民间收藏的图书,国家花大成本购进,如果不同意出卖,国家就派人抄写。汉兴一百年,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图书的存在,是文化传统能够流传的一个保证。人类是经验的动物,是理智的动物,认识到文字记载就是积累人类经验,保存人类智慧。

思想家孔子的贡献,人所共知的是教育。他开创的私学教育,在一个动乱的年代,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其实,孔子在保存文化传统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那就是整理古书。通过对古书的整理,让古书得以更好地流传,从而为中国留住传统做出了贡献。孔子的后人,应该很明白孔子的良苦用心,也能体会孔子整理古史的意义,所以也用行动证明了他们不仅是孔子的血脉传人,也是精神传人。汉武帝的时候,就大开献书之路。也是在汉武帝的时候,孔子的后人在事隔多年之后,终于把几代人珍藏的一个秘密公开。在秦始皇焚书命令之后,孔子的后人就把私家收藏的图书珍藏起来,他家的墙壁中,竟然修建了一个隔层,专门用来藏书。孔子家藏书的公开,一时间成为一件盛事,因为传统没有被中断,这让有识之士大大松了一口气,更让莘莘学子的文化传承事业,有了更具体可靠的途径。

献书之外,古代中国的历朝历代,还有一个编书的传统政策。盛世修史是一个方面,此外还要编纂各类图书。国家有类似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编修图书也是国家的工作。编写图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阅读了解以前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保存图书,让文化传统不在自己这个时代失传。宋初编写《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就是给皇帝提供阅读使用,让皇帝掌握更丰富的文化政治资源,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与此同时编写的《太平广记》,在今天看来就是小说合集,这类图书有什么政治意义呢?虽然不如历史那么有政治之用,但是其中同样包含中国智慧。所以,仍然可以看作是一种保存文化以利于传播的努力。至于后来各种大型图书的国家编纂,其实,都可以从保存、传播文化这个视角进行观察。

国家之外,个人对于撰述同样热衷。古人个人写作,有各种形式,文集是一种,或者个人搜集整理,或者后人进行整理。先秦诸子的著作,多是后人搜集整理的结果。而司马迁著《史记》,一开始,纯粹是个人行为。为什么?整理一个时代的历程,“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不想成名于当代,只想流传于后世。这是对历史的一种有信心的预期,同时满怀着对文化传承的高度责任。古代读书人,基本人生轨迹,或者在朝为官,或者教书著述,即使乱世依然手不释卷,其实都是同一种文化态度和立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使生不逢时,也能体现一种可贵的文化人格。

正是因为在朝在野的共同努力,中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重视文化积累,重视文化传承。他们虽然没有如今文化软实力这样的概念,但是,他们都知道这是中国优异于他邦的特点。礼仪之邦的本质特点不就是文化事业发达吗?古代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规定。在金属缺乏的年代,因为金属往往与武器联系在一起,所以各朝代常常规定金属禁运,即不准金属出口。其实,还有一种物品通常是不许出口的,那就是图书。为什么会有图书禁运呢?因为古代把中国图书当作一种独特物品。唐太宗的时候,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和他的大臣要求唐朝供给一些图书。有的大臣就表示忧虑,历史书籍中多阴谋诡计,吐蕃学了也许会不利于唐朝。唐太宗说,不能这么片面看问题,儒家经典中更多的是仁义道德,他们学会了不是更好吗?于是以皇帝的名义赐与大批图书。从大臣的反对来看,在古代中国,很多人把图书看作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

上一篇:夯实农村党风廉政基础扎实落实工作规划下一篇:成语故事100字:一人飞升,仙及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