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2024-08-27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通用13篇)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1

根据省、市发改委、市畜牧局《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和县区发改局、畜牧局要求编报实施方案。

二、养猪场基本情况

包括场名、场址、占地面积、职工人数、总资产、总负债情况,XX年6月底盈利情况、猪舍面积、存、出栏数量,其中能繁母猪数量,存在问题等。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改扩建内容:如栏圈、沼气池、污水沉淀池、饲料加工间、防疫消毒室、输排水管道等,写明建筑面积、结构及造价等。(含规划设计平面图)

(二)仪器设备购置:如防疫、消毒、配种及病死畜处理设备,饲料加工及运送设备,水、电、暖改造及配套设施等。

(三)建筑设计、安装等

(四)其他

四、投资估算

(一)建筑安装费用(明细)

(二)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明细)

(三)其它费用

(四)投资规模,其中:申请补助资金、自筹资金

五、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截止XX年底

六、项目达到的规模及预期效益

七、项目建设单位电话、传真、邮箱等联系方式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2

1 严格生猪养殖场的消毒制度

生产区大门口应设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消毒液,消毒药品用火碱效果最好。猪舍门口设消毒池,每周更换2 次消毒液。猪舍每周消毒2 次。更衣室紫外线灯必须长期使用。各种设施每天进行清洁,每周消毒1 次,每月对场区环境进行1 次清扫和消毒。运输饲料的车辆、运输猪的车辆、运输病死猪的车辆出入无害化处理区,要对车体内外、驾驶员及装卸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从场外购入的种猪要经过检疫,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确认健康的种猪经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舍。

2 制订合理的生猪免疫规范

2. 1 免疫疫苗管理

疫苗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运输,并要求包装完好,避免途中日光直射和高温,尽快入库或到达疫苗接种地。疫苗严格按要求温度避光保存,严防疫苗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疫苗失效。疫苗入库应做好记录。免疫前应检查疫苗是否完好,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及生产厂家等内容,超过保质期的疫苗要废弃。

2. 2 生猪健康检查

免疫前应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及免疫史,凡有病、瘦弱、临产的均不接种,待病畜康复、母畜产后再补针。新引进的种猪,接种疫苗前必须休息15 d左右。怀孕猪免疫时应注意保定,以免造成流产。

2. 3 免疫接种操作

注射器和针头用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 min以上,接种时针头逐个更换,不得一只注射器供两种疫苗混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一次性物品用过后应销毁。接种前将疫苗充分混合均匀或稀释,注射部位要用75% 的乙醇棉擦净消毒。疫苗稀释应该按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稀释液。疫苗使用中保持低温并避免日光直射。疫苗采取注射或其他方法接种,必须严格遵循说明书要求。每瓶疫苗启用后4 ~ 6 h内必须用完。接种过程中必须规范填写免疫档案,注明接种畜别、存栏、品种、日龄、性别、接种时间、疫苗批号、注射剂量、补针时间等内容。严禁用“飞针”注射疫苗,避免造成注射剂量不足、注射部位不准。

2.3.1初产母猪的免疫

配种前免疫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猪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疫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活疫苗。

2.3.2经产母猪的免疫

配种前免疫猪瘟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疫苗、猪大肠杆菌腹泻活疫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乳剂灭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

2.3.3种公猪的免疫

免疫猪瘟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乙型脑炎弱毒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2.3.4育肥猪的免疫

免疫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水肿病灭活疫苗、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猪肺疫活疫苗。

3 实施生猪免疫抗体监测

在生猪生产中,为减少猪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猪场的隔离、消毒、免疫,使得生猪体内长期保持抵抗猪病强毒攻击的有效抗体,而要了解猪体内的有效抗体水平,就必须开展猪病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因此生猪养殖场开展免疫抗体监测,了解猪群抗体水平,对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尤为重要。

4 粪污的无害化处理

粪污处理方法要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养殖场要有固定的猪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并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

5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猪尸体危害的过程。坚决不能让病死猪流向猪肉市场,不贩卖、不宰杀、不丢弃、不食用,病死猪必须在无害化处理区彻底解决掉,消除动物疫病的传播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 1 深埋处理

深埋场地要远离居民生活区、禽畜养殖区、饮水源。坑的容积要求达到每头猪1 m3,覆土后病死猪要离地面至少1 m深,深坑铺放生石灰、烧碱等消毒剂,然后放一层病死猪撒一层生石灰,最后再覆土,覆土层厚度1. 5 m以上。覆土后再对掩埋地周边喷洒消毒剂。

5. 2 焚烧处理

养殖场应备有焚烧炉,把病死猪集中运输到处理厂,用焚烧炉进行焚烧。无焚烧炉的养殖场或小规模养殖户,可利用木柴等生态燃料对病死畜禽进行焚烧,焚烧地要选择远离水源、居民生活区、建筑物、易燃物的空旷地,且要在居民生活区的下风处。

5. 3 自然分解处理

自然分解处理,远离水源和居民生活区建造一个容积大的带密封盖的水泥池井,把病死猪投进池井里,再用盖子封紧井口,让病死畜禽的尸体自然分解。如果是疫病引起的病死猪,要混合上生石灰一起投入池井内。

5. 4 化制处理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3

鄂州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辖4个区20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耕地面积2.76万hm2,农业人口10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0.1万人。2007年,鄂州市畜牧业产值达13.8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68%;人均畜牧业产值1 296.16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484元。多年来,鄂州市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将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来抓,尤其在发展生猪生产方面,围绕“洁净家园、美化村庄”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推广标准化规模生产,生猪养殖由千家万户喂养向标准化规模生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发展状况

(1)规模化养殖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生猪出栏80.1万头,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1147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大户14户,规模化养猪户出栏生猪45.98万头,占全市总出栏量的57.4%,同比增长9.3%。2008年第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26.9万头,规模化养殖率稳步提高。

(2)标准化养殖快速普及。鄂州市结合实际,积极推广适合农村中小规模养殖户生产的标准化“150”养殖模式。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舍)、沼气配套、生态隔离、标准化饲养”的建设要求发展生猪养殖,2007年全市共发展69户,新建“150”模式猪舍122栋2008年第一季度,已发展到76户,建成标准化“150”模式猪舍共129栋,现已投产;同时,由于政府加大对养殖小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养殖户进区发展养殖业,到2007年底。全市已建成畜禽养殖小区23个。其中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达10个;2008年第一季度全市又有蒲团上倪、沙窝新湾、花湖永华、段店武胜、葛店张铁、东沟白岩等6个万头标准化养猪小区已动工兴建,预计2008年9月份可全部建成投产。

(3)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到目前为止,全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认证20个,其中生猪产品、产地认定认证达12个。同时。品牌意识也明显增强,湖北省原种猪场生产的“晒湖”牌种猪连续5年在省种猪拍卖会上夺得多项第一,种猪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种猪行业的知名品牌;鄂州市大丰牧业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基地+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建成生猪养殖基地10个,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该公司生产的“四海湖”牌鲜猪肉,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及产地认证,2007年8月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农民满意优质品牌”荣誉称号;多年来被鄂州市民评为“鄂州市人民最喜爱的100品牌”之一。通过执行畜产品认定认证制管理,推进了畜禽健康养殖,促进了全市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2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规划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产业来抓,2007年初,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鄂州发[2007]5号)文件。各级、各有关部门把加快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来抓。各区政府成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场)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等工作。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制订好发展规划,强化措施落实。

(2)部门配合,共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部门发挥优势,搞好协调,提供技术服务,加强督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2007年,争取了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资金100万元、全国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资金200万元,用于扶持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发改部门积极搞好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规划和立项。2007年,市发改委共争取财政资金140万元,用于扶持规模化猪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积极落实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户、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水利、供电部门解决好养猪小区(场)用水用电问题,规定按照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执行: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乡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了《畜禽养殖用地规划》,解决好生猪养殖用地问题;环保部门加大对生猪养殖小区(场)治污工作的扶持力度,2007年共争取国家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资金390万元,重点扶持猪场环保设施建设;经贸、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大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不合理税费的清理;宣传部门大张旗鼓地宣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生猪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协会搭桥,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养猪协会成立于2003年1月,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会员300多个。自成立以来,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为基本职能,协调政府进行行业管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会员和行业的合法权益,遵循民主办会、自主办会原则开展多项活动。一是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对生猪生产按照“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管理”的小区管理模式,普及标准化生产及防疫技术,建立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对会员生猪养殖从圈舍选址修建、粪污治理到饲养管理等实行全程监控,监督养殖户建立生猪养殖档案,实施生猪产品可追溯制,达到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三是推行产业化运行机制。养猪协会以鄂州市大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省原种猪场、鄂州市生猪屠宰厂等企业为龙头,联合武汉正大有限公司、武汉希望饲料有限公司、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等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合力构建生猪产业发展基地,实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运作模式。涂家垴镇养猪户余再军同志在协会的引导下,与武汉正大公司签订生猪产销合同,建标准化养猪“600”模式猪舍2栋。投产以来,年出栏生猪由原来3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3 000余头。协会与企业、政府、社会积极沟通,开展行业调研评估等工作,组建从猪源购买、饲料供应、饲养管理、产品销售完整的产业链,积极解决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最大限度地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4)科技服务,引导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畜牧兽医局担负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科技推广普及工作,成立了以分管生产的付局长谢光明同志为组长,13名具有畜牧兽医专业大学文化程度、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为成员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推广专班,实行包乡镇、包小区(场)责任制,全面推广普及标准化养殖实用技术。通过新闻媒体、科技入户工程、培植示范户等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全方位地提升养殖户的畜牧科技应用水平。2007年,培植生猪养殖科技示范户350余户,幅射带动农户1100余户。2008年第一季度,通过各种方式举办培训班与现场指导达149期(次),培训人员3 800余人。目前,根据区位优势,全市已建成了东沟镇的“猪—沼—鱼(蚌)”、沼山镇的“猪—沼—果”、杨叶镇的“猪—沼—菜”等生态养殖样板镇:蒲团、沙窝乡的“养猪—建沼—供能”等节能环保养殖示范乡。在畜牧兽医部门的推动、示范户的带动、标准化养殖效益的驱动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迅速在全市推广。

(5)以奖代补,激励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鄂州市2007年制订了《鄂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奖代补实施办法》(鄂州农产字[2007]1号)文件,2008年又出台了《关于印发发展现代农业奖励补助标准的通知》(鄂州政办发[2008]2号)文件,明确了畜牧养殖奖励补贴标准,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一是当年新建标准化“150”模式猪舍,经验收合格后每栋一次性奖励1万元;二是当年新建,生猪养殖规模达到1万头以上的养殖小区,经验收合格后除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外,政府再奖励5万~10万元;当年出栏生猪8万头以上的乡镇,经验收合格后奖励5万元;三是对养殖小区(场)当年引进良种母猪达到100头以上的,每头补贴50~100元现金。2007年全市已落实生猪标准化“150”模式猪舍奖励资金122万元,生猪良种引种补贴资金5万元,生猪生产大乡大镇奖励资金35万元。一系列的奖励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3体会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4

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前言

简要说明项目区基本情况,明确方案规模,确定工程补助标准、资金来源,预计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

一、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

1、编制实施方案的依据

2、编制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

3、编制实施方案的原则

4、建设任务

二、项目区概况

1、社会经济状况

2、自然地理条件

3、畜牧业发展情况

4、生猪(奶牛)养殖现状

三、项目建设内容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合计的工程建设内容,例如建沉淀池****个、沼气池****个,改造猪(牛)舍****平方米等。

四、工程进度安排

制定分阶段目标,直至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总工期为一

年。

五、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总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

实行中央、地方和受益场(区)共同负担的原则,说明筹资渠道及规模。

六、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1、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3、环境影响评价

七、建设期管理

1、组织管理

2、资金管理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5

各市、县(市)发展改革委、农委(农业局、农林局、林牧业局):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上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现就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申报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须经所在地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取得畜禽养殖标识代码;优先支持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对苏北地区适当倾斜。

二不得重复申报2007—2010年已安排过中央投资的规模养殖场项目和省财政高效设施农业专项扶持的规模畜禽基地项目。

三申报单位须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经改造后的猪场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具体标准详见附件2。

二、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中央投资优先安排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并达到环保部门相关要求,剩余资金可适当安排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申报范围及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3000头以上四个档次予以补助,不得擅自调整项目补助标准,中央投资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各地要按照不低于1:0.2的比例,安排必要的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

1.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15万元。

2.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30万元。

3.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50万元。

4.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申报范围:各地按照不超过分配项目资金指标1.2的系数组织申报(见附件1),并进行排序。

四、申报要求

一高度重视,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重大举措。切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发挥项目预期效益,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按照特事特办、适当简化程序、加强部门协作的原则,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农业(畜牧)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责任心,认真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二实行项目公开制度,增加项目安排的透明度。各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的申报情况,要以市、县(市)为单位通过当地主要媒体予以公布,保证广大养殖户的知情权,提高项目安排的透明度,加强政策宣传,防止暗箱操作。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公示并确认项目无争议后,才能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三按照有关要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实施方案由省农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审核,省发展改革委批复。

五、申报程序

由各市、县(市)农业(畜牧)主管部门会同当地发展改革部门按照《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附件2)和《2011年江苏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求》(附件3),组织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报市。由各市农业(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将辖区内(包括区、县(市))项目实施方案及附表(附件

4)、基础信息表(附件5)和投资计划建议表(附件6)汇总后,与发展改革部门联合行文(发展改革部门编“农经”号、农业(畜牧)主管部门编“计”字号),以市为单位将实施方案和相关文件于5月15日前上报省(省农委2份、省发展改革委1份),同时发送邮件至ym@jsagri.gov.cn

联系人:省发改委农经处郜书明025-86635070

省农委计财处杨曼025-86263715

省农委畜牧兽医局华棣025-8626391

4附件1: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规模.xls

附件2: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doc

附件3: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求.doc

附件4: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实施方案附表.xls

附件5: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评审基础信息表.doc

附件6:2011年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建议表.xls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一日

附件2:

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同时兼顾南方与北方、丘陵山区与平原的条件差别,特制定本标准。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

(一)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

(二)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三)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

(一)圈舍朝向、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

(二)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三)大门口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四)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防疫严格,管理规范

(一)有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二)养殖场从业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三)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记录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

(四)小区内部应尽量推行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其品种应大体一致,外购种猪应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进。

(五)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猪能够使用锅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四、废污利用,排放达标

(一)养猪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GB18596规定。

(二)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应根据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选择达标排放技术模式或综合利

用技术模式。宜采用沼气工程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的地区宜采用达标排放技术模式;具备可利用污水的地区宜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6

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主管单位:^县畜牧特产局 1.1.3、建设单位及法人:共7个。其中:

①^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闫国军;

②^县昌海畜牧良种场,法人代表张福海;

③^县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法人代表周立明;

④^县城关镇

“标准150”模式养殖户4户,养殖业主都正家(带动2户:张林村四组方道维、罗茂秀)、彭友兰(带动2户:漳河养殖小区彭友兵、肖世才)、龚以中(带动2户:姚岗村一组刘传刚、别文合)、张福明(带动2户:文笔峰村三组刘金涛、四组王宝俊)。1.1.4、建设地点: ①^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县清河农场皮家湾;

②^县昌海畜牧良种场,地址:^县九集镇邹湾村林场;

③^县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地址:^县武安镇刘家河村三组;

④^县城关镇 “标准150”模式养殖户4户,具体为:张林村四组都正家、漳河养殖小区彭友兰、姚岗村二组龚以中、文笔峰村三组张福明。

1.1.5、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品猪增加7300头,出栏总量达到15800头左右。主要建设内容是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栏圈改造,水、电、路改造等。

1.1.6、投资规模与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80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123.46万元。其中天添公司中央补助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昌海畜牧良种场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16.4万元;中原牧业公司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69.86万元;4个标准150养殖户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养殖户自筹17.2万元。1.1.7、建设期限:一年。

1.1.8、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单位年可增加销售收730万元,新增纯利146万元,投入与新增纯利之比为1:0.18。项目完成后还可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增加水产养殖收入。

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品猪 15800头,年销售收入1580万元,年获利316万元。

1.2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1.3编制依据

国发[2007]22号文件,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文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改扩建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市发改委、市畜牧局关于做好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工作的通知》。

2、项目所在县生猪发展现状

^县共有10个镇1个区,282个村,1371个组,11.28万农户,农业人口42.45万人。版图面积3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8 万亩。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是南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789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9%;2006年在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和产值计算单位调减的情况下,畜牧业总产值仍然达到765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2006年,南漳生猪出栏62.1万头,年末存栏38.9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3万头,年内人工授精43200头,人工授精受配率75.04%。全县乡村人口42.45万人,人平出栏生猪1.5头,与上年相比生猪出栏增长1.8%,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7877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116208万元的32.6%。

2007年,南漳大力推广“标准150”模式养殖和养猪专业村建设,规模养猪比重达到30%,上半年畜牧生产全面增长,其中生猪出栏增长35.9%,预计全年出栏生猪达到70万头左右,仅生猪一项预计农民人平增收100元以上。当前,我县生猪生产呈现

“三化”的发展态势。

一是向规模化发展。据统计,全县现有50头以上规模养殖猪场户1471户,100头规模的242户,300头规模的135户,1000头规模的72户,3000头规模的29户,10000头规模的2户,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总出栏量的30%。规模养殖场户现有存栏生猪10.7万头,与上年同期对比增加11.3%。全县共有生猪养殖小区16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5个,县级5个。

二是向专业化发展。我县生猪养殖主产区武镇、九集、城关、清河等镇(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一批养猪大村。武安镇的跑马岗、老街、葫芦滩、陈家集和清河王家坡、雷家巷等养猪大村,每村年出栏生猪都在6000头以上。其中跑马岗村,全村现有能繁母猪981头,与上年相比增加199 头,存栏育肥猪13500头,户平存栏生猪21头,其中年出栏肥猪30头以上的农户达到210户,比上年增加50户,全村全年出栏肥猪将达到2万头左右,户平出栏31头,人平养猪纯收入达到1563元,比上年增加547元。

三是向新型模式化发展。全县生猪养殖投资多元化,发展养殖业的有领导、有干部、有工人、有商人,有在职工作人员、有单位下岗人员,有从事其它行业转产的,有外地到我县发展的。并出现了“标准150”模式养殖,“猪-沼-鱼”、“猪-沼-果”生态养殖,和依托协会发展养殖等新型养殖亮点。武镇、九集、城关、东巩等镇现已发展“标准150”模式养殖户17户,预计到年底可发展到100户以上;清河区已发展天添公司等生态养殖户,武镇已建立生猪养殖协会。

南漳规模养猪场以个体和承包经营为主,在栏圈建设、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有县畜牧部门作为技术支撑,全县畜牧部门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5人,助理及技术员职称152人,技术力量雄厚。但目前只有少部分养殖场建立了沼气池,推行了猪—沼—鱼(果)生态养殖模式,大部分养殖场没有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急需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共7个单位,包括三个规模养殖场和四个养殖户。其中:

①^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是2005年4月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12人,其中具有中初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畜牧兽医)人员5人。2006年,该企业出栏商品猪2950头,年末存栏生猪1345头。现有存栏生猪2000头,日产干粪2吨,日污水产生量8吨。该猪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自然隔离条件优越,利于疫病防治。在猪场周围附带有一个350亩的小Ⅰ型水库和1000亩精养鱼塘,为猪场污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于发展猪鱼菜生态养殖模式。该企业占地面积60亩,地势平坦开阔而高燥,距离305省道直线距离6000米,离周围居民区最近距离也有1000米以上,交通便利,供水供电条件良好,布局合理,选址适宜,设施完善,设备配套,并建立健全了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废污实现了循环综合利用。

②^县昌海畜牧良种场。^县昌海畜牧良种场成立于2002年,现有员工10人,中级以上管理人员2人,该厂2005年取得襄樊市农业部门颁发的种猪生产许可证,并于同年获得湖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现存栏生猪1300头,年出栏生猪1800头,日产干粪1.5吨,日污水产生量6吨,粪污处理采取综合利用方式。该场地处^县九集镇邹湾村,该地环境清静,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生态环境适宜,符合兽医卫生条件;该场属县域郊区,北边紧靠305省道,距襄荆高速路入口20公里,达襄樊市区30公里,交通、通信便捷。

③南漳中原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周立明,系浙江农大畜牧专业本科生、浙江大学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高级畜牧师,从事牲猪养殖20年。创办的“宁波市东方牧业有限公司”管理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宁波市十大无公害猪肉生产基地之一。注册商标“东方日月”在宁波、广州、上海等地用户中享有声誉。为寻求更大发展,周立明先生创办了“南漳中原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正养猪场2006年出栏商品猪1800头,现有生猪存栏2200头,日产干粪2.2吨,日污水产水量8.8号。粪水处理选用淅江宁波东风牧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畜禽粪水处理机处理。

④城关镇标准150模式养殖户。城关镇是南漳养猪大镇之一,这四个养殖大户养场场选址适宜、布局合理,给排水方便,和稳定的电源,生产与生活分开,圈舍相向、栏圈设计等符合标准化栏圈建设要求,防疫较为严格,管理比较规范。2006年,四个养殖户共出栏商品猪1950头,现有存栏生猪1634头,日产干粪1.9吨,日污水产生量9吨,粪水处理以人工清运为主。

4、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4.1、项目建设地点:

①^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清河农场皮家湾;

②^县昌海畜牧良种场位于^县九集镇邹湾村林场;

③^县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位于^县武安镇刘家河村三组;

④^县城关镇 “标准150”模式养殖户4户,张林村四组(都正家)、漳河养殖小区(彭友兰),城关镇姚岗村二组(龚以中)、城关镇文笔峰三组(张福明)。4.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生猪生产是南漳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提出了创建全省生猪大县的号召,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为实施本项目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一是县政府制定了畜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畜牧养殖业以奖代补资金。二是金融部门投资倾斜。县农发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分别拿出1000万元对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三是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养殖户新建、扩建畜禽圈舍所需土地,由所在镇村协调落实,允许农户间以地换地修建圈舍,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优先审批并免收费用,城建管理部门免收城建规费。林业部门对畜禽养殖栏圈建设用木材,优先审批供应。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大户用电实行农业用电收费。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优先向养殖业倾斜,每年落实1-2个畜牧项目。扶贫办每年从国家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畜牧生产。交通部门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保险部门积极为生猪养殖开展风险保险。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每年在包驻村发展畜牧业新型模式养殖户2-3户。四是我县实施了农村沼气推广建设项目。县能源办把农村沼气推广与畜牧养殖紧密结合,对规模养殖大场大户优先扶持修建沼气池,在沼气建设示范村全面推广1511(1个农户养5头猪,建1个沼气池,人平增加收入100元)生态养殖模式。五是畜牧部门对畜禽养殖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提供畜禽产品购销信息。

5、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5.1、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5.1.1、工艺技术方案。①在3个规模养殖场中推广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在4个养殖户中推广“标准150”模式。②建立标准化栏圈和粪污处理、防疫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等设施。5.12、仪器设备选型。①栏圈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标准”为依据,“150模式”标准化栏圈建设面积220平方米左右;②粪污处理以沼气处理为主,选用县能源办实施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所用仪器设备。③生产用种猪从省畜牧良种场引进。

5.2、建设方案及主要建设内容

5.2.1、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完成后,7个建设单位年出栏肥猪增加7300头,出栏总量达到15800头左右。5.2.2、总体思路:建设标准化栏圈,改造水、电、路、防疫设施,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5.2.3、土建工程及其它建设内容:①新建标准化栏圈4920.93平方米。其中天添公司1277.73平方米,昌海畜牧良种场900平方米,中原牧业1879.2平方米,4个150模式养殖户864平方米。②新建沼气池692立方米。其中天添公司160立方米,昌海畜牧良种场300立方米,中原牧业200立方米,4个150模式养殖户96立方米(含1带2)。③标准150模式养殖户1带2农户栏圈改造。其它建设内容详见附表4。

5.2.4、主要仪器设备:给排水设备、供电设备、消毒设备、疫苗保存设备、自动化养猪设备等。详见附表4。

6、规划、土地、环保、节能 6.1、规划和土地:本项目选址都符合城建和土地利用规划,不涉及占用耕地问题。建设单位相关土地使用证明附后。

6.2、环保和节能:本项目建设单位都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可以改善粪水污染现象,保护环境,并能变粪为气为肥,节约能源。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7.1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其中:

①天添畜禽有限公司总投资80万元。投资构为:建安工程33.41万元(空怀母猪舍289.7平方米,单价275.11元,需资金7.97万元;哺乳母猪舍225.9平方米,单价260元,需5.87万元;保育猪舍154平方米,单价248元,需资金3.82万元;育肥猪舍579.75平方米,单价240元,需资金13.91元;种公猪猪舍28.38平方米,单价249元,需资金0.71万元;场内道路绿化300平方米,单价37.5元,需资金1.13万元),环保工程24.05万元(尿粪熟化池2口,单价7.85万元,需资金15.7万元;尿粪沟338米,单价40元,需1.35万元;建沼气池20个,单价3500元,需7万元),引种猪53头10.5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安装5.7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39万元,预备费2.95万元。

②昌海畜牧良种场总投资56.4万元。投资构成为:建安工程21.3万元(空怀母猪舍300平方米,单价240元,需资金7.2万元;哺乳母猪舍300平方米,单价260元,需7.8万元;育肥猪舍300平方米,单价210元,需资金6.3元),环保工程15万元(建沼气池300立方米,单价500元),引种猪50头7.6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安装8.4万元(产床20套,单价1700元,需资金3.4万元;单体限位栏50套,单价600元,需资金3万元;消毒设备1套,单价5000元,需资金0.5万元;疫苗保存冰箱1台,单价5000元,需资金0.5万元;内部供电线路1套,0.4万元;内部供水管道0.6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6万元,预备费2.5万元。

③中原牧业公司养猪场总投资109.86万元。投资构成为:建安工程59.26万元(标准化猪舍1879.2平方米,单价262元,需资金49.26万元;粪污处理设施200平方米,单价500元,需资金10万元),引种猪107头16.5万元,仪器设备购置安装30万元(标准自动化养猪设备5套,单价5.3万元,需资金26.5万元,粪污处理设备1套,需资金3.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6万元,预备费2.5万元。

④标准150模式养殖户(含1带2农户)总投资57.2万元,每户平均投资14.3万元。投资构成为:建安工程21.28万元(猪舍4栋,每栋216平方米,单价200元,需资金17.28万元;1带2农户栏圈改造8间,单价5000元,需资金4万元),环保工程3.6万元(沼气池12个,每个8立方米,每个3000元),购育肥仔猪24.81万元(4户共600头,每头413.5元),仪器设备购置4.71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0.8万元,预备费2万元。

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估算表、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附后。

7.2、投资估算依据

参照当前标准化栏圈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当前种猪价格、当地房屋建设、路面维修等经费测算标准,适当调整后作为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7.3、资金来源及运用

7.3.1、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3.46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80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123.46万元。其中天添公司中央补助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昌海畜牧良种场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16.4万元;中原牧业公司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69.86万元;4个标准150养殖户中央补助资金40万元,养殖户自筹17.2万元。

7.3.2、资金运用。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栏圈建设、粪污处理和水、电、路改造等,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种猪。(中央补助资金使用计划表附后)

8、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8.1、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8.1.1、强化领导,认真组织。县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小组。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局、畜牧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实施的协调、组织,把本项目建设与争创全省生猪大县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确保有计划,按步骤顺利实施。项目技术小组由县畜牧局黄光国局长任组长,聘请市畜牧局高级畜牧师仝允、高级兽医师姚建强等专家为技术顾问,县畜牧局畜牧师(兽医师)韩远宏、郑生国、郭庭发、谢志荣等为成员,负责项目可研报告、设计、工程监理和项目验收工作。8.1.2、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资金使用实行专帐专户管理,接受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审计,并对项目建设实行分阶段检查验收。8.1.3、工程招投标方案。严格按照“工程招标制”,对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标范围土建工程为本县范围内,仪器设备和种猪为湖北省境内;招标方式为议标。8.2、建后运行管理。项目建成后,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模式,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建设单位实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对职工实行工效挂钩、定岗定责、强化成本核算,不断挖掘生产潜力,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8.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各项基建工作,2008年6月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完毕,2008年6月份开始引进种猪投入运营,2008年8月全部完工,达到项目建设设计要求。从2008年9月开始进入全面正常生产。

9、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效益十分显著,建设单位新增出栏肥猪7300头,按每头销售1000元、纯利200元计算,新增销售收入730万元,新增纯利146万元。9.2、生态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对生猪排放物(猪粪尿)进行转化利用,变废为宝,提高商品猪品质,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10、结论与建议 10.1、综合评价与结论

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10.2、问题与建议

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的思考 篇7

1 生猪养殖标准化技术体系

1.1 品种改良繁育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肉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瘦肉型的品种比较受大家欢迎, 一些调查显示, 各大养殖场中瘦肉型品种的生猪占到了养猪数量的90%以上。因此, 对生猪养殖的品种进行改良是生猪养殖技术体系面临的一大问题, 特别是对地方猪种进行品种改良的问题。地方猪种往往生长速度慢, 且瘦肉率较低、生产成本高等等, 这些特点都给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如何解决地方猪种的这些特点是生猪品种改良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 进行生猪优良品种引进是个大生猪养殖场常用的方法, 通过这种资源引进法进行品种改良速度快、成效高, 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

1.2 生猪养殖的饲料和质量监测

饲料养殖是目前各大养殖场进行生猪养殖的基本养殖方式, 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养殖体系来说更是如此。一般来说, 规模养殖的饲料费用大约占生产成本的48%~60%, 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比例。因为饲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大, 一些养殖户就会“偷工减料”, 购买一些不合规格的饲料来进行饲养, 使得生猪的健康受到威胁, 进而又威胁到了人类的饮食健康。通常而言, 生猪养殖的饲料成分基本上为玉米、豆粕和麸皮等原料与浓缩饲料进行混合配置, 在这样模式中, 对玉米、豆粕和麸皮等原料的质量监控至关重要。只有生猪吃得健康了, 人类才能吃得健康。

1.3对生猪养殖的疾病防控要做到生猪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 那么对生猪养殖进行疾病防控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目前而言, 人们对生猪养殖的疾病防控意识都还比较强, 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 一些养殖场对生猪的疾病检控体系不够完整, 导致可能会出现“漏网之鱼”, 最后使得疾病蔓延。一些养殖场会定期给生猪打疫苗, 但是人们对养殖场的消毒就会很容易忽略掉, 对后期对生猪的检查也会较为懒散, 对疾病监控做不到长期坚持, 养殖户普遍认为打过疫苗就应该没问题了。其次, 一些养殖场的专业水平欠佳, 或者聘请的工人缺乏养殖经验, 导致了生猪的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控制。

1.4 猪舍设计与环境控制

生猪生长的环境关系到生猪的健康, 猪舍的建设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合理的猪舍设计有利于生猪的成长, 还有利于最大的发挥生猪养殖的效益。通常而言, 猪舍的设计也是需要精心的设计的, 但是我国目前生猪养殖场的现状来说, 相当一部分的猪舍都是养殖户根据自身的养殖经验来进行设计的, 有专业人员专门设计的养殖场较少。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 生猪养殖的猪舍设计也融合了很多现代科技, 比如说, 现在很多猪场都设有自动控温的设备, 能够自动的对猪场进行分析, 并自动的控制和调整温度, 甚至还配置了自动清粪系统等等, 最大化的为生猪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

2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是生猪养殖的根本, 是以国家标准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文件要求为指导, 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 完善生猪养殖的方案。本文将着重论述两点较为重要的养殖技术

2.1 增产增效技术

这一类综合技术主要是以增产增效为主要目的的技术, 比如说培育高产母猪的技术, 具体的方法为选择最佳杂交组合生产二元杂交母猪, 在后备、怀孕、哺乳三阶段控制母猪膘情, 受胎母猪使用定位栏, 哺乳母猪使用高床、漏缝分娩栏。再比如说仔猪SEW (早期隔离断奶) 技术:通过引进或开发推广消化能力强的优质代乳料, 对仔猪舍进行适度改造, 完善条件建设, 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以及生长速度。此外, 还有猪生产性能智能化测定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 记录猪采食量和每天体重数据, 用于种猪的遗传评估或跟踪猪的生长性能进行饲料、药物、疫苗筛选。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 可有效的提高母猪的产仔率, 大大的提高了仔猪的存活率。据调查, 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使得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 每头能繁母猪年提高肉猪达19头以上, 料重比低于3.2:1。

2.2 配套技术

配套技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 包含的内容较为广阔, 本文主要提出几个较为重要的技术: (1) 后备母猪定向培育技术:人们现在对生猪的品种要求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推广后备猪优饲技术, 对后备母猪进行定向培育。 (2) 妊娠母猪控制饲养技术:母猪的饲养是生猪养殖中较为重要的内容, 特别是对妊娠母猪的饲养更加需要重视, 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做支撑。主要使母猪获得最大限度的泌乳量, 提高产仔数, 同时还要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 (3) 生猪人工授精标准化技术:人工授精是现代繁殖技术的一大突破, 也优化了生猪养殖技术, 充分发挥良种猪的遗传性能, 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 (4) 猪场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对于生猪养殖来说, 后期的猪场粪污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 目前, 主要是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主要原则, 对养猪场污染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利用, 将猪场污物变废为宝和减轻养猪场对环境污染。

3 生猪养殖标准化的相关建议

3.1 让市场推动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

生猪的养殖与市场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菜市场里的猪肉价往往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市场的变化也通常给生猪养殖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的养殖场而言。面对这样的情况, 可以合理利用市场来推动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 市场决定价格。生猪养殖规模化之后才能使得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得以实现。

3.2 技术流程革新提高生猪养殖标准化竞争力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生猪养殖带来了一定的进步, 特别是对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带来了便利。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生猪养殖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 节约了劳动时间。同时一些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也使得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得以实现。此外, 现代技术流程的更新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猪养殖标准化竞争力, 促使生猪产业生产方式产生转变, 并不断取得进步和创新。

3.3 创新养殖模式突破人才困境

当前, 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人才大量的涌入了社会, 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大部分的人才纷纷涌入一些热门的行业。生猪养殖这一个行业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的人才来说, 是很冷门的就业方向。但是随着生猪养殖模式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并且创新的养殖模式也颠覆了人们对生猪养殖行业的看法, 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这一行业, 为生猪养殖带来了新的活力。

4 结语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产业之一, 与人们的饮食健康息息相关, 其疾病的控制也与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生猪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将是新一轮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爱国.现代养猪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猪业.2009 (10) .

[2]陈瑶生.我国生猪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 (连载二) [J].中国畜禽种业.2008 (09) .

[3]闫振宇, 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01) .

[4]陈清森, 等.广西隆林猪种质特性及保护利用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1 (18) .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8

2010-03-09 信息来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农业(畜牧)局,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农业局:

根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建设项目有关通知精神,现就全省201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经改造后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具体标准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见附件1)执行。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养殖场(小区)。2007—2009年已安排中央补助投资的规模养殖场(小区)不得申报。

二、建设内容及投资补助标准

(一)建设内容

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内容,中央投资优先安排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并达到环保部门相关要求,剩余资金可适当安排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投资补助标准

按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10000头以上四个档次,分别予以25万元、50万元、70万元和80万元投资补助,1万头以上不再安排补助投资。

各市(区)在筛选项目时,应严格按照中央补助标准确定,不得擅自降低或调高补助标准。中央补助投资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各地应按照中央与地方4:1的比例安排项目配套,省上优先审批配套资金已落实的项目。

三、建设任务与投资规模

各市(区)按照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规模养殖情况等综合确定申报项目。申报总数限于中央补助投资控制规模(见附件3)的120%之内。

四、项目申报程序及要求

各市(区)农业(畜牧)主管部门会同发改部门根据分配的中央补助投资控制规模,严格按照申报条件,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生猪生产实际情况,经实地踏查,提出拟建设项目单位名称、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等,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公示并确认无争议后,农业(畜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写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由市级农业(畜牧)主管部门会同发改部门联合上报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汇总提出审查意见,省发改委审批。

请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和农业(畜牧)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抓紧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于3月5日前上报正式文件,并同时将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fgwzj@163.com和nytjhc@163.com。由于申报时限很紧,对按期报送存在困难的市(区),我们将适当调整其中央补助投资控制规模,统筹考虑安排其它条件成熟的项目。

联系人及电话: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9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 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通知

各市发展改革委、畜牧兽医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申报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中央投资计划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我省项目组织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条件及要求

1.申报的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必须具备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的基本条件;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必 1

须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并按要求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经改造后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具体标准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附件1)执行。

2.项目责任主体明确。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具有较强的资金自筹能力。

3.结合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优先支持已通过

验收的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创建场和推广使用自然养猪法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4.围绕品牌创建和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优先支持地方优良生猪品种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5.结合山东省生猪遗传改良规划,优先支持获得省级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且商品猪生产能力符合项目要求的一级以上种猪场。

6.2007-2011年已安排过中央补助投资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和2011年生猪调出大县不得再申报。

二、项目建设内容

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内容,中央投资优先安排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并达到环保部门相关要求,剩余资金可适当安排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

推广使用自然养猪法等健康养殖方式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主要用于猪舍土建、菌种购置、防疫设施等。

三、中央投资补助标准及重点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头以上四个档次予以补助。其中: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投资补助20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投资补助4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投资补助60万元;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投资补助80万元。

各市中央补助投资控制规模按照生猪出栏量和规模养殖、畜牧业振兴规划等综合因素确定,具体补助投资规模见附件2。

各市要严格按照中央补助投资规模和项目补助标准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不得擅自调整项目补助标准。

中央补助投资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地方政府要根据项目改扩建实际的规模大小,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四、项目组织申报程序和要求

(一)严格项目申报程序。按照本通知要求,市、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按程序联合上报省畜牧兽医局、省发展改革委,由省畜牧兽医局汇总提出审查意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项目实施方案。每个项目实施主体均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以县(市、区)为单位合订成册。以市为单位填写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分县)和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汇总表(按养殖场或小区)(Excel格式,见附件3、4),11月24日前联合上报省发展改革委(3份)和省畜牧兽医局(5份),并以Excel格式上报电子文本,发改系统通过亿邮内网上报。省里将于25日进行评审,逾期不报的,将予以削减或不予安排投资。

(二)公开选择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县在选择项目实施主体时,除按照本通知上述规定的条件外,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公示并确认项目无争议后,才能编制上报项目可实施方案。

(三)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的要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项目实施方案必须内容全面、思路清晰、措施可行、实事求是,既达到项目要求的相应深度,又具有自身特色。项目县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附件5,含实施方案的附具要求等)要求,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

(四)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遵循强化责任、加强协作原则,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抓紧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联系人:

省发展改革委于明兵0531-8619176、***

nongcc@fgw.sd.gov.cn(内网)

省畜牧兽医局于洪祥0531-87198075、***

sdxmjcc@126.com

附件: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控制规模分市表(分发各市)

3.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分县)

4.2012年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汇总表

5.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10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同时兼顾南方与北方、丘陵山区与平原的条件差别,特制定本标准。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

(一)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

(二)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三)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

(一)圈舍朝向、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

(二)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设备。

(三)大门口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四)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防疫严格,管理规范

(一)有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二)养殖场从业人员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三)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记录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

(四)小区内部应尽量推行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其品种应大体一致,外购种猪应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进。

(五)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猪能够使用锅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四、废污利用,排放达标

(一)养猪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GB18596规定。

(二)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应根据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选择达标排放技术模式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宜采用沼气工程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污的地区宜采用达标排放技术模式;具备可利用污水的地区宜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11

报告

畜牧局领导: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扶持家畜业发展的若 干意见》(国办发[2005]56号)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 展观,加快生猪生产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步伐,促进农民增 收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特申请在 建设一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一、选址

该养殖场拟建在 空气流通,无污染,适宜发展养殖业,符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标准。

二、投资概况

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计划总投资161.8万元,现有经产母猪110头,年出栏生猪3000头,占地11亩。其中基础设施包括办公室、饲料加工车间、3600平方米高标准生态养殖猪舍及院墙,种植树木绿化,建设沼气池一座,养殖污染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生态养殖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农村生活环境的问题,同 时还能将清理出的废弃原料,作为有机肥用于蔬菜、果树生 产,实现种、养循环发展。

三、标准化建设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养殖用地,严格按生态绿色环保的要求,猪场采用分区饲养模式,实行生活区与养殖区分开,减少污染源。进一步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为全市养殖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此申请,请领导审批。

申请人: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12

河南省畜牧局

豫发改农经[2010] 1816号 文件

关于开展生猪和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

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发展和改革委、畜牧局,各扩权县发展和改革委、畜牧局:

为大力推进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结合国家现有扶持政策,决定从2010年12月15日至2011年1月31日开展生猪和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创建工作,为全面提升我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创建的标准

在原有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基础,通过进一步改造达到以下标准:一是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 1

禁养区内;二是场区布局合理、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三是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四是已按规定完成畜禽养殖场备案工作;五是生猪养殖场(小区)年出栏1000—10000头、奶牛养殖场(小区)存栏奶牛200头以上。

二、创建主要建设内容

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造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粪污无害化处理、圈舍标准化改造、防疫消毒以及信息化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完整规范的养殖档案、生产记录数据库。

三、创建工作的组织及各省辖市任务

从2011年起,全省计划每年创建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由省辖市畜牧部门组织规模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工作。各省辖市标准化创建场(小区)的任务详见附表。同时,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情况,应选择一个主产县,适当集中连片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

四、创建上报及验收工作

(一)上报工作

1、自愿参加创建工作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向所在县(市、区)发改、畜牧部门提出创建改造实施方案,经县(市、区)发改、畜牧部门初步审核和实地核查后,联合向所在省辖市发改、畜牧部门推荐创建改造实施方案(以前已开展标准化改造的规模养殖(小区)不得重复上报)。县级发改、畜牧部门对推荐创

建改造实施方案的真实性负全责。

2、省辖市发改、畜牧部门审核汇总后,联合向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畜牧局提出本市创建改造实施方案。

3、省畜牧局牵头组织专家对省辖市提出的创建改造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并提出评估意见。省发展和改革委根据省畜牧局提出的评估意见以市为单位批复创建改造实施方案。

(二)创建验收

1、创建任务完成后,由创建规模场(小区)向所在县(市、区)发改、畜牧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2、经县(市、区)发改、畜牧部门初验审核后,向所在省辖市的发改、畜牧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3、省辖市畜牧部门参照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详见附件),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审。验收合格的规模养殖场(小区),由省辖市畜牧部门报省辖市发改部门列入项目储备库,并报省发改委、省畜牧局备案。省辖市畜牧部门对创建验收达标的真实性负全责。

五、有关政策

从2011年开始,凡是国家扶持畜牧发展的项目,优先从各地通过标准化创建验收、列入项目储备库中选择。没有通过标准化创建验收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原则上不予扶持。

六、有关要求

1、认真做好创建前期工作。各地要认真排查辖区内生猪和奶

牛规模养殖场(小区),摸清底数,及时了解和掌握动态变化情况,并按照《河南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和备案程序规定》(豫政办〔2009〕91号)要求,做好畜禽养殖场备案工作。

2、实行公开制度。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各地要将生猪和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创建的标准、建设内容、验收评分标准等,通过主要新闻媒体予以公布,保证广大养殖场户的知情权。创建验收合格的规模养殖场(小区),要在其所在县(市、区)范围内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有不同意见或反映强烈的,要认真对待,查清情况,妥善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

3、加强监督检查。各县(市、区)畜牧、发改部门要督促规模养殖场(小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标准化改造任务。各省辖市畜牧部门组织验收时,要严明纪律、严格标准、认真评审,严禁弄虚作假。省发改委、省畜牧局要对各地通过验收的标准化规模场(小区)进行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取消储备项目资格。

4、各省辖市创建改造实施方案应于2011年1月31日前以发改、畜牧部门联合报送省发改委、省畜牧局。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篇13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重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纳溪发展无公害林下养鸡基地的重要内容

泸州市纳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永宁河与长江汇合处,321国道隆纳高速公路和隆叙铁路穿境而过,距泸州市区12公里,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万人,占总人口的82%。纳溪区森林覆盖率45%,生态环境良好,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当前,我国肉鸡产品安全问题已成了国内养殖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正式启动,目标是用8-10年时间基本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无公害化,这是我国为适应WTO形势,确保畜牧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纳溪作为四川省无公害肉鸡基地,必须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管理模式,生产无公害肉鸡产品。全面推行科学、安全饲养,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低药残、无激素、无公害,尽快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二)项目的建设是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的必然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肉鸡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于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农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农业标准化对于从事传统农业的多数中国农民来说还是一个较模糊、狭隘的认识。因此,在我区实施肉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使广大农民深入了解、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非常必要,成为当务之急。

(三)项目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畜牧业在纳溪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畜牧业产值达10.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1%。畜牧业已成为纳溪挑起农民增收大梁,托起农村经济半边天的一大支柱产业。

(四)项目建设符合各级政府有关肉鸡养殖发展政策

川畜食计字[2009]79号文件,将我区列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区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我区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下养鸡的意见》,并制定了《泸州市纳溪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编制了《泸州市纳溪区2010年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规划》和《泸州市纳溪区2010-2012年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实施方案》。该项目的实施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根据四川省《关于做好2010省级财政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项目工作的通知》(川畜食计字[2010]第23号)精神,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项目实施方案编写纲要》,我们编制了《泸州市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二、2009年畜牧业发展情况

2009年,全区出栏生猪54.5万头,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1020个,出栏生猪25.9万头,占全区生猪出栏总量的46.3%。全区以DLY为主的生猪良种面达到71.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健全,有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站3个;已建成规模养禽场266户,其中,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122户,出栏36万只,全区年出栏肉鸡164.6726万只;全区年出栏肉兔204.38万只,年出栏1000只以上规模兔场350户。畜禽规模养殖综合比重达到46.9%。2009年,全区建立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336户;有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126户;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17户;养兔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36户。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9.3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0.0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全区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844元。2009年完成了全区12个镇兽医体制改革,全年以来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纳溪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建设项目中,计划建立年出栏15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和年出栏300万只林下土鸡基地。

三、申请养殖村基本情况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

生产情况:2009年林下土鸡场存栏商品鸡18万只,年出栏商品鸡35万只。

人员配置情况:4个村有养殖户78户,有管理技术人员4人,饲养人员250人,2009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年利润270万元。

现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状况:4个村现有林下鸡商品鸡舍10000m2。

管理情况: 4个村林下鸡养殖户有完整的生产记录资料、生产技术规程、鸡场制度健全,制定有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岗位责任制、隔离观察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并且制度上墙。常年聘请有畜牧师和兽医师,其技术依托单位纳溪区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

四、指导思想

坚持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肉鸡产业发展,在优化肉鸡结构、规范化饲养、疫病预防上狠下功夫,依托企业发展基地,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不断延伸肉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五、建设规模

(一)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范围内选择98户有一定基础的养殖户实施标准化竹林下养殖生态土鸡,新建标准化肉鸡舍1999个,每个面积12㎡,共24000㎡;育雏中心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购置机动喷雾器40台;4个村98户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该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出栏生态土鸡60万只。

(二)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范围内选择98户,以林下养鸡为基础,种植优质黑麦草喂鸡,提高肉鸡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98个肉鸡养殖户分别种植优质黑麦草153亩,共计种植黑麦草14994亩。

(三)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4个合作社每月要进行成员教育培训和建立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四)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肉鸡养殖4个合作社,各组织2次外地参观学习。

以上4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①已经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组织运行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②成员以农民为主体,所从事的产业符合畜牧业布局规划和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已经带动形成了当地主导产业,成员年纯收入水平比当地非成员农民年纯收入水平高出20%以上;③运行机制合理,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财务管理等制度;④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帐簿,建立了成员账户;⑤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的比例达到60%以上;⑥服务能力较强,与成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了统一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盒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等“四统一”服务。

六、建设布局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

七、建设标准

肉鸡产业

1.选址。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有一定坡度、面向南,向阳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为宜,避免选择周围环境易造成污染的地方建设。

2.水源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切实满足肉鸡生产用水和管理人员用水,保证环境卫生、工具消毒和洗涤。3.林下养鸡技术标准

(1).选址:选择竹林、树林、果林等(最好有草),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风、干燥。

(2).建棚、围栏:鸡棚要求一亩地一个,支架由砖柱或木柱做支撑,固定用铁丝或铁钉,四周砌砖1—1.5米,上面用竹篱笆或竹编板隔,用石棉瓦盖顶,滴水离地面不得低于2.5米。鸡舍内面积不得小于12平方米(即长4米、宽3米),鸡舍内用竹子或木材横隔成梯子状,间隔距离为25公分,中间是走道,主要用于鸡休息或遮风蔽雨(修建标准见附图)。所需养殖场地四周用尼龙网、钢丝网或竹篱笆做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1.8米,每个鸡棚四周要设两个饮水槽和5—6个料槽,供鸡饮水采食。(3).品种:本地乌骨鸡(4).孵化、育雏、脱温:这一阶段是鸡生长发育及防疫的关键时期,主要由育雏中心完成。(5).饲养方法:购鸡苗时最好选在阴天或晚上进行运输,鸡苗个体相对要均匀,鸡在笼内的密度不要过大,防止挤伤和踩伤,在运输途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遮阳。到鸡棚休息1—2个小时后,让其饮水,水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粉,减少鸡群的应激,之后方可喂食。鸡料由玉米、稻谷、麦子、红苕等粮食组成,将其粉碎成碎米大小饲喂。饲喂时加水发湿至手摄成饼,松手即散方可。要少喂勤添,每天喂4—6次,喂量以10分钟吃完为宜。场地内要定期驱虫、定期消毒,如发现病、弱、残的个体,要隔离治疗。每亩饲养密度100—150只为宜。鸡进入林地饲养期最低不少于150天。

3.建设进度。严格按照建设进度流程安排时间加以推进,2010年6月末每个镇养殖小区完成选址工作,并拿出建设计划,确定建设责任人;7月中旬到10月确定养殖户;11月份开始动工兴建,2011年5月末土建工程结束; 6月初开始投雏饲养。肉鸡项目工程建设形象总体进度表

2010年

2011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选址 工作

确定 养殖户

开始动工设施建设

工程 结束

开始 投雏

八、建设内容

(一)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建成并达到肉鸡鸡舍建设标准和要求,经验收合格,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入饲养,新建标准化肉鸡舍1999个,每个面积12㎡,共24000㎡,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50元/㎡,共计120万元;育雏中心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2.25元/台,共计22.5万元;购置机动喷雾器40台,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750元/ 台,共计3万元;4个村98户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共补助省级财政资金4.5万元。

(二)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以林下养鸡为基础,种植优质黑麦草喂鸡。在涉及的98个肉鸡养殖户中分别种植优质黑麦草153亩,共计种植黑麦草15000亩,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20元/亩,共计30万元。

(三)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4个合作社,每月要进行成员教育培训,补助合作社省级财政资金2万元/个,4个合作社共计8万元;为更好的提高社员肉鸡养殖的积极性,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分别补助合作社省级财政资金3万元/个,4个合作社共计12万元,建立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九、资金预算方案

(一)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

338.00万元 1.新建肉鸡舍

2.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

3.仪器设备投资

4.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5.黑麦草种

6.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

7.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38.00万元,其中:

1、省级财政补助200.00万元

2、业主自筹138.00万元 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

1.新建肉鸡舍

2.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

3.仪器设备投资

4.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5.黑麦草种

6.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

7.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泸州市纳溪区肉鸡项目资金预算方案 一

项目

数量

投资(万元)

省级财政(万元)

新建肉鸡舍

240.00万元 22.50万元 3.00万元 4.5万元 48.00万元 8.00万元 12.00万元 120.00万元 22.50万元 3.00万元 4.5万元 30.00万元 8.00万元 12.00万元

24000㎡×100元/㎡

240.00

120.00

19200型孵化机10台

10台×2.25元/台

22.50

22.50

仪器设备投资(喷雾器)

40台×750元/台

3.00 3.00

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2×2.25万元/次

4.5 4.5

黑麦草种 3万公斤×16元/公斤

48.00

30.00

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

4个×2万元/个

8.00 8.00

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4个×3万元/个

12.00

12.00

总投资(万元)

338.00

资金来源

省级财政投资(万元)

200.00

农民自筹(万元)

138.00

建设年限

2010年—2011

效益预测

年销售收入2640万元;新增利润480万元。

十、建成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出栏林下土鸡60万只,年新增销售收入2640万元,年新增利润480万元。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副区长魏光德任组长,区府办、区财政、区发改局、区畜牧局、区农工办有关领导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局。明确项目领导责任人职责,其中组长为项目领导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项目领导第二责任人。其次,成立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建设项目技术指导组,常年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监督。组长:肖世平(区畜牧局局长、高级畜牧师),副组长:田再新(副局长、畜牧师)、李泽平(生产股股长、兽医师),成员:杨邦云(畜牧师)、江帆(畜牧师)、陈孝杰(畜牧师)、胡南(兽防站站长、高级兽医师)、雷宇(检疫站站长、高级兽医师)。其中组长为项目技术管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项目技术管理第二责任人;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人员为项目建设第二责任人。

(二)做好小区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小区用地。各镇要优先安排养殖小区项目用地,养殖小区要建在距离居民区500米以外的闲置地、废弃地等区域。

2.规划选址。各镇要做好养殖小区设计规划工作,明确养殖小区选址、建设规模、养殖规模、建设标准等。

(三)政策保障

1.土地审批。需要办理用地手续的按程序报批,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肉鸡屠宰和深加工项目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给予政策支持。

2.广泛参与。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入驻,同时鼓励域内外养殖技术能手、下岗职工以及机关干部、企事业人员进入养殖小区,与本村农民享受同等待遇。

3.项目带动。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构建肉鸡养殖小区结合起来,对建设养殖小区的村、农户给予重点倾斜。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按照发展规划目标,积极对外招商,引进孵化和加工企业,为全区养殖户提供雏源、拓展销售市场,创造宽松渠道。为肉鸡产业基地提供鸡雏创造条件;引进饲料加工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积极构建养殖基地,加快发展养殖户,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为肉鸡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五)做好培训工作

畜牧、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户饲养水平,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户信心和饲养后劲。利用开培训班、制作专题讲座光盘、宣传手册、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抓好养殖技术培训工作,达到每个小区有一个技术员,每个养殖户有1个明白人。

(六)加强疫病防治

上一篇:李强管理下一篇:高中生作文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