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写作如何用更绝

2024-06-11

gre写作如何用更绝(共3篇)

gre写作如何用更绝 篇1

上面的这句话在中国考生看来,是既亲切又熟悉吧。但是这种啰嗦的运用从句是非常不可取的,这句话完全可以用一个句子说明白:This is a recent and growing problem in cities in China.

考生要注意,在GRE写作考试中,考试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是否具有和他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如果你不能这样和别人交流沟通,那么,即便是你的句子写的再长,也不会拿高分。

GRE写作如何做到高效表达?

究竟要如何做到convey meaning effectively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但是,这绝对不是完全不用长难句的意思,究竟什么时候该使用长句呢?当我们用简单的话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反复地使用短句反而是啰嗦的,这样不以利于交流。此时,我们就要使用从句,来把分成几个句子表达的意思用一个句子说清楚,从而达到简洁的要求。

所以,考生不要认为写长越难的句子会为作文加分,因为这不是重点,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GRE作文成绩,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作文主旨,这样才能让评卷人看懂也不觉得厌烦。

大家看完了这篇针对GRE作文长难句的文章,是不是有所收获呢?看看你的作文是否有不必要的长难句,有则改之,无则继续努力吧!

★ Gre近义词词结

★ GRE词汇精选:高频形近词

★ GRE写作:30天复习经验

★ GRE写作论证论据素材

★ GRE写作从零开始入门基础知识

★ GRE写作因为打字出错扣分原因

★ gre备考资料之写作常用成语

★ GRE写作易错扣分问题

★ GRE写作ISSUE如何快速确立写作提纲

gre写作如何用更绝 篇2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教学,立足教材

当前, 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提起学语文,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就怕写作文;一提起教作文, 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 就难教作文。目前, 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文不达意、胡编乱造的现象。再反观课文教学, 不难发现, 立足教材的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 部分老师认为教材可有可无, 好像讲课是为讲课而讲, 课文的作用似乎仅是为考卷上的默写、填空等基础题服务。至于作文教学,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规范的体系, 只靠语文老师自身素养和能耐各显神通。

由于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半壁江山, 又受考试功利思想的影响, 每年中高考结束后, 便有大量“满分作文集”、“作文宝典”、“全国优秀作文选”等出现在学生案头。同时, 教师在作文评讲课上往往拿一些“满分作文”、“优秀作文”之类作为例文。当然, 我们不是全盘否定学生佳作的示范意义, 但是就艺术水准而言, 课文基本可以说是篇篇经典, 几乎能使学生从中学到作家那高超的写作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创作的基本规律。这种严重忽视课文教学示范作用的做法, 实质是从根本上遗忘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功能。其实, 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经典文章, 只要细心挖掘, 多为学生提供经典片段, 就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下是我在语文课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肤浅思考与尝试。

1. 捕捉相似之处, 抒写同感

写作教学中, 学生的写作材料来源于自身熟悉的日常生活和校园生活。也许有人会说, 今天学生的生活太单调, 每天吃饭、睡觉、上学、放学, 摄取不到有意义的生活素材, 所以写不出好文章。然而, 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我们很难想象鲁迅的生活多丰富, 但这篇文章却充满情趣, 回味无穷。当然, 关键在于作者是否能对生活有所观察、有所感悟。因此, 作文练习更应贴近他们的生活, 只有学生有话可说, 才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相同经历和感触更是打开话匣子的钥匙。

如对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 学生无不被文章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感动。学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最有感触、最刻骨铭心的似乎还是遭受父亲的责罚。因为在学生成长经历中, 多多少少会受到父母的批评或责罚, 而且交流起来特别投入和兴奋, 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然而通过交流, 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无论父母亲怎样的行为, 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 我趁热打铁叫他们把自己的“挨打经历”写在日常随笔中。比起以往作文要求, 学生似乎更心有感触, 觉得容易多了, 没有了往常的不情愿、闹情绪, 很快认真写作, 无论速度还是作文质量都比以往好很多。

在下一节语文课中, 我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改、相互交流。这样学生改作的目的性就比较强, 操作起来比较顺手。他们根据文中分析, 有针对性地找出其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其他一些传神的词语和语句。当然, 对于那些写得不好的文章, 他们也有目的地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修改和创新。最后, 我让他们推举其中优秀的作品, 编写《初二 (9) 的挨打集》, 再把他们推举到校文学社发表。事后, 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津津乐道, 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感到发表文章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2. 抓住写景之处, 领会达意

写景, 指对自然风景和社会风景中某些建筑、景物等的描写。初中语文教材中, 有大量优美的写景文章。如《社戏》, 月下出航、月下归航都是典型的写景文段,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写出江南水乡的夏夜之美, 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这一夜的戏刻在了作者脑海里, 留在了读者的心中;《醉翁亭记》, 醉翁亭的秀丽风光让学生脱口而出, 景之美无需多言;《我的叔叔于勒》中, 就“在我们面前,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一句, 有着一种难言的压抑和无穷的回味。

从以上课文选例知道, 在文章作品之中, 作者描绘的自然风景其实就是心灵的风景。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 古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 教师在分析文章景物的时候, 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景物背后的形象, 学会“一叶知秋”, 而不能“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但是, 学生作文中的写景, 由于对写景目的和作用不甚了解, 大多是为写景而写景, 忘记创作中写景的目的———服务于文章主旨, 使景物描写与主旨互不相干, 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中看不中用, 这样的写景就成了画蛇添足。

在九年级上册的《孤独之旅》中, 有这样一个问题设计:这个孤单的少年, 他是在怎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呢? (他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 杜小康的成长环境无非就是芦苇荡、鸭群、暴风雨……但是作者却描绘得惟妙惟肖、巧妙贴切, 如“傍晚……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涌”、“围”这两个动词非常传神, 给人以威压感和逼迫感, 芦荡的幽深繁茂反衬出小船的孤小, 突出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

写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教师在文章分析时, 要让学生明白写景时一定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表意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写景在文章中的作用。

3. 感受人物之中, 描绘神韵

回顾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 学生一提起孔乙己, 就忘不了那件破长衫;一谈起鲁提辖, 那三拳仿佛就出于己手, 打得痛快、解恨;一说起《范进中举》, 胡屠户的痛骂便记忆犹新。

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呢?当然离不开作者的妙笔生花, 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把握得十分到位。尤其初中作文教学, 重点是记叙文写作教学。无论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还是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都离不开描写。记叙文中的写人离不开叙事, 没有具体事件, 就不可能有人物真实、生动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通常情况下, 学生作文有一个模仿的阶段, 可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往往是被选作“优秀作文”的学生习作, 却忘记从课文经典部分汲取营养。学生的习作往往会出现重事情经过陈述轻具体细节描写的现象, 导致文章空洞, 或描写不够真实, 有明显编造的痕迹。

其实,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人的经典篇目, 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指导徍篇。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其中很容易定格在读者心中的便是父亲跳下月台, 穿过铁道, 再攀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作者抓住父亲买橘子这一小事, 注意了细节的真实, 同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 融入细节描写的字里行间。这样的细节看似平常小事, 却能反映深广的思想内涵,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处的细节描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这里表现的父亲爱子之情, 使人久久不能忘怀[1]。学生身边多半是小事居多, 对于这么好的课文范例, 某些师生忽视这一作文训练的宝贵资源, 忘了为什么不让学生在自己作文中尝试一下呢?

有专家说:“我们认为理想的状态, 既不是陈义过高而一厢情愿的杜绝模仿, 又不是放任学生照葫芦画瓢地机械仿制, 而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真情实感, 对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做想象性还原。也就是说, 模仿不是对静态例文 (文本) 的仿制, 而是动态地体验该例文的写作过程。”[2]假如学生作文把诸多描写方式巧妙结合, 使文章行文更从容多变, 结构更浑然一体, 那作文教学又何尝会失败呢?

4. 开展辩论之中, 显示才情

有些教师希望学生对所授的知识和理论尽心开展课堂讨论, 因为积极的讨论确实是打开认识大门的钥匙。但是, 要真正而不是形式化的讨论, 仍需要教师的诱导。其实, 这种氛围并不难造就, 造就的根本措施是教师“挑拨离间”。譬如在《愚公移山》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问题设计:

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 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 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 你怎么理解?

针对这样的辩论题, 教师只管将问题抛出让学生自由发言, 必要的时候“扇扇风”、“点点火”, 班级里只要有两三个对立的意见, 立马会影响一大片。“搬家”与“挖山”各抒己见, 争得面红耳赤, 大家哄然而起, 响成一片。意味着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的“华彩乐章”真正到来。这时候的学生两眼放光, 唯恐自己输了, 恨不得十八般武艺全能用上。结束后, 只要我们留意就不难发现, 好学者多了, 得胜者更自信了, 自然作文能力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总之, 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牢固树立“运用教材教”的意识, 就能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培养出来。学生如果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就能从一片绿叶看到生机勃勃的春天, 从一滴雨水看到广阔无垠的大海。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立足教材的课文教学得到更快更好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蒋荫楠, 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如何用题目来吸引学生写作 篇3

第一、题目要有生活情境。

有了情境才会有感触,有了感触才有话说,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生活情境的作文题目。当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一个陌生的作文题目立刻变得熟悉起来了,学生感觉是让写自己的事情,也很乐意去写。在题目当中创设情境,可以依托自然环境。例如,在一个大雨天,校园里的人在雨中行色各异,正好有一个写作训练计划,就可将作文题目进行修改,让学生以“雨”为题来写作文,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学生写作时很熟悉。也可以以事件来依托。例如以“家长对待自己的态度”为主题,让学生来写。由于现在的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比较少,大多与自己的家长有隔阂,这样的题目,很容易牵动学生情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题目要有丰富的情感。

要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就得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要让作文题目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以《想起来就X》为题目,让学生写一篇令自己后悔、高兴、难忘的事。学生从记事到现在,经历的各类事情都不少了,但是一定会有几件让他们记忆犹新的事情,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具体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来写。由于学生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写作时少了强制性,学生就愿意写。当然,在学生选择自己的写作内容时,教师也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与指导;一些事情也许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极为普通,教师要指导学生去发现事情的深层次的意义。还有些事情写出来有可能会变成其他同学的笑柄,从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从此不再敢写,不再敢说真话。因此教师在指导时要做好工作,以免被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破坏教学效果。

第三、出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题目。

有的题目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写,学生会感觉到难以起笔,虽有千言万语,却无从下手,或者写作时满腔热情,但是写到中途却发现不知如何继续进行。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作文题目把握不准确,从而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写的内容越来越与题目相偏离。如果题目能从学生的内心出发,通过暗示效应来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在写作时就变得相对容易了。例如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学生在审题时就会发现必须得找一个倾诉的对象,一个非说不可的对象,而且要说的话是让自己困惑已久的或者让自己感到委屈的,不说不行的。学生经过这样的反复思量,就对题目中的写作要求有了准确的把握,他们在写作时也才能顺利。但是在引导学生题解带有暗示内容的题目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暗示内容的含义,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那么这样的题目反而会让学生不知道如何动笔了。

第四、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题目。

有一些题目,学生在写作时感觉到很容易去写,但是却写不好,或者写得过于肤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去对题目进行分析,没有发现题目的真正含义,只是就事论事,没有自己的思考。其实无论学生多大,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在题目中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内容,这样的作文写出来才会有深度。例如以“假如我碰到这样的事”为题目,就需要学生去充分的假设,学生拿到题目就得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假设,并得出结论,从假设到结论,学生必须去思索,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学生假设的越多,说明他们思考的就越多,写出来的作文也才会越深入。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去空发议论,而要以合适的想象为前提,而不是任由学生主观臆断,乱写一气。

为学生设计一个好的题目,要注意有趣,令人深思,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特点。一个好的题目,让学生在理解时更容易把握,也更容易激发他们写作兴趣。而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如何去安排材料,如何去谋篇布局,这些教师还是要做好指导,以求写作教学更有效。

上一篇:企划活动部总监助理岗位职责下一篇:药理学复习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