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中国第一集观后感

2024-07-05

辉煌中国第一集观后感(通用12篇)

辉煌中国第一集观后感 篇1

天安门广场。

那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那一片爱国赤诚犹如波澜壮阔的黄河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流淌。

“我们曾经被奴役,否则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就不会拥有中华民的伟大复兴。”

这是纪录片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封建王朝,经历过剥削、压迫,经历过惨无人道的摧残。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些都将意味着消亡,就像漫天乌云里终于透射出的一束阳光,照在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照进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心里。

中国共产党,这个1921年诞生的政党,最初只有50多个年轻人,28年以后竟然能够建立新中国;这个军队1927年诞生,八一南昌起义最后只剩了800多人,22年后,竟然能够百万雄师过大江!或许从来没有人想过,星星之火,竟然可以燎原!这一束阳光,居然可以刺破苍穹,散发出让全世界都为之惊愕的光芒!

1840年以来,救亡与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的历史使命。从林则徐的鸦片战争开始,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再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自强,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维新,各种方法试过了,各条道路走过了,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就因为这个党最英勇,最顽强,最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忘我奋斗,最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个党付出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治集团从来没有付出过的重大代价和巨大牺牲,最终为中华民族杀出一条血路,使这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1840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是毛泽东在1949年9月30日宣读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这个声音有些苍老,又有些颤抖,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骄傲,是对革命烈士和人民英雄的缅怀。

作者金一南说,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二十世纪不是一泓平滑光洁的缓流而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惊天动地的激流,奔腾不息的咆哮声至今回响在我们的耳畔。这不动荡不已的历史,你可以说它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满、不安宁,但你必定惊叹它的光荣与梦想,它的热血与献身。

“中国第一农民城”再创辉煌 篇2

龙港以“中国第一农民城”闻名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农民城”在原名方岩下小渔村的横空出世,是温州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一个重要成果。30年来,围绕着龙港的出现到今天的发展,自然是经历了时代风云,有很多精彩生动的故事。

催生“中国农民第一城”

龙港镇的设置应从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镇的1983年10月算起,但其孕育之日却早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就开始了。三中全会的民生政策使当时龙港周边的金乡、宜山、钱库等地出现了标牌证章、再生纺织、塑料编织为主的家庭工业,涌现出大批专业户、万元户。农民迅速致富,袋里有钱,也就有了做“城里人”的想头。

那时的龙港还是不毛之地,一片荒芜的滩涂。说是镇,其实还是个冷清的小渔村,一条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从埠头通往前面的方岩下村,“灯不明,水不清,路不平”,人口6039人,农渔业产值不足400万元。1984年3月,龙港镇在方岩下村挂牌时,镇里只有一个文书、一部电话机,是全县最小的乡镇……

而隔岸相望的,是平阳县繁华的百年古镇鳌江——当年平阳县最具实力的经济重镇。

为加快开发龙港,苍南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赋予龙港镇部分副县级管理权限,并曾召开过一次现场办公会议,要求龙港周边的金乡、钱库、宜山等富裕地区的领导为建设龙港献计献策,出钱出力……

老书记靠“二皮”建城

说龙港“农民城”不能不说到首任镇委书记陈定模。陈定模原是拥有9个乡、141个村、17万余人口的钱库区委书记。而龙港的开发前景使这位基层农村干部热血沸腾,欲去龙港一搏。在得知他将被任命为县城建委主任的消息后,他马上去找到县委书记和县长,满怀激情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去龙港任职,并说我不要你拨款,只要给我政策就可以……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被任命为龙港镇委书记。

1984年6月3日,他从钱库坐船来到暂设在一个旧招待所的龙港镇政府上任,镇里文书问这位陌生人:同志,你找谁?老陈说,我是来镇里工作的……

建镇要有人有钱,要形成产业。但此时的陈定模仅有七八个干部,8000元启动资金。既没钱,也没人,怎么办?陈定模说,当年我是一靠“嘴皮”二靠“地皮”,靠解放思想后的“三大改革”来吸引农民进城。

“嘴皮”就是宣传;“地皮”就是出售土地使用权;敢为天下先的“三大改革”:一是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进城问题;二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解决建城资金问题;三是发展民营经济改革,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

在县委支持下,他们规定: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自理口粮、迁户口进龙港镇——就是说可以成为城里人了。同时还作出“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决定,在土地出让时根据不同地段征收5000元到2000元不等的公共设施费。

当时他们组织了40余人的宣传队,带着龙港镇规划图到附近区镇宣传龙港开发的新政策。1984年7月14日,《浙南日报》头版刊出了“龙港镇也来个对外开放”的新闻,报道龙港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强大的“龙港旋风”席卷了平阳、苍南两县,并影响到文成、泰顺、瑞安等县(市)。

荒凉了几千年的龙港滩涂沸腾了,镇政府“二户一体”进城办天天集市似的挤满了人。农民们用粗糙的手指在镇会议室“龙港规划图”上指指划划,筹划自己的新梦想。大幅规划图换了一张又一张,镇干部喜笑颜开地接待一批又一批前来咨询的农民,一次又一次回答相同的问题……短短几个月内,就有五省十县2万多农民蜂拥而至。人们争着把一捆捆的现金送过来,到原定截止的12月31日人们仍排着长龙争着缴款。镇政府只得将缴款时间延迟到1985年元月1日凌晨。当年申请到龙港建房落户的农民就有5000多户,共收到地价款近1000万元,龙港镇一夜之间搬来了一个“建设银行”。

荒芜的滩涂开始出现一幢又一幢新楼房,一条又一条崭新繁华的街市。到1986年,全镇人口扩展到3万多人,80年代末是10万人口,90年代中期为15万人……龙港还通了公交车,文教卫体事业也快速发展……

作为温州模式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方岩下这个小渔村崛起的龙港在改革开放中名噪一时,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宋平、乔石、李瑞环等先后前来视察,各级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等纷至沓来。此后龙港先后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等金名片。

到1990年,龙港工业总产值达2.32亿元,成为温州市第一个工业产值超2亿元乡镇。199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2亿元,财政收入8301万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市乡镇第一。1995年龙港被国家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后又成为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中国小城镇”试点镇。

至此,龙港实现了从小渔村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第一次跨越。她率先推出的“三大改革”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城镇建设中的人口集聚、建设资金和产业集聚三大问题。

然而正所谓花无百日红,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柳市、瓯北等经济强镇不断雄起,到上世纪末的90年代后期,龙港在全市经济强镇中的排名从第一跌落到了第五,昔日称雄天下的龙港日渐失去光环。

“拆碑牌”再创辉煌

进入21世纪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龙港如何重振雄风?

新一届的龙港领导班子对此作出了回答。

苍南县委常委、现任龙港镇委书记汤宝林日前对记者说:从渔村到农民城是一次划时代的跨越,对此我们不能忘本;但时代在进步,今天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耀中吃老本。龙港的进一步发展在于产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汤宝林曾三进龙港,第一次在1985年,出任当时的无纺布厂厂长;第二次是1992年,出任龙港常务副镇长;第三次是2001年至今从镇长到书记。他对龙港了如指掌。他说,龙港曾经呈现的辉煌注定是短暂的,因为“农民城”龙港说到底还只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集聚,当农民离开土地谋求生存时,必须有替代土地的产业给他们创业机会。恰恰是在这方面,龙港做得还不到位,在现今市场经济发展逐步成熟的新形势下,若没有特色产业支撑,“农民城”“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竞争力极弱的“低小散”行业必然落伍。

2003年3月,龙港的新决策者们作出了一个大胆而令人震惊的决定:“砸掉”了耸立在104国道旁10年之久的“中国农民第一城”的碑牌,因为龙港不能永远停留在“农民城”上。

扬弃与否定是为了更好地跨越与发展。以现任书记汤宝林、镇长李道骥为首的决策团队启动了从“农民城”到“产业城”的第二次跨越。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龙港镇正以城市化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建设为载体,集中精力抓产业集聚提升和城市框架构筑,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逐步升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印刷、礼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大力培育不锈钢、超细纤维、微晶玻璃和陶瓷等新兴产业。同时构筑和实施“六纵六横”的城市交通网络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城市品质工程,使城市集聚功能不断强化。到2007年,龙港常住人口28万,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6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81.6亿元,人均纯收入8902元。今天全镇产值超10亿的企业一家,超亿企业达到了16家。全镇税收从2001年的2亿多元,提升到了去年的7.6亿,乡镇综合实力全市排名已进入前三。

XX筑梦中国第一集观后感 篇3

导语:人们共同努力,一起实现中国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筑梦中国第一集观后感(一)我村党支部组织了全村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筑梦中国》第一集《风雨如磐》纪录片。该片以XX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为题材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用大量的实物和图片生动诠释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在参观过程中,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既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夙愿,也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的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也是从那时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主持虎门销烟,并力主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官发配新疆伊犁。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历经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荟萃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精华,却在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三天三夜的大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焚毁了清王朝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惊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

甲午战争当年秋天,二十八岁的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振兴中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这样的民族心声。

《马关条约》签署一年后,谭嗣同写下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喊出了中国人的悲怆和忧愤。

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救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是大势所趋。

在二十世纪初,喊出了新的时代主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暗夜中的长空。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

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仍旧没找到那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历史悲剧有力地证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是不可能推翻封建制度的;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成果的被窃取证明,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同样是不能挽救中国的。

通过观看让我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既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夙愿,也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XX筑梦中国第一集观后感(二)观《筑梦中国》,风雨如磐,沧桑历史,让我既为我国千年辉煌而自豪,又为百年沧桑而感慨,更感到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真切,让全中国人民充满希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不是梦想,而是通过我们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

有梦想的人才能走的更远,而有梦想的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超越。中华民族走过曲折的历史是繁荣一世的辉煌,也有屈辱没落的沉沦。现在的中华民族再慢慢变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文化再慢慢的没落我们的心慢慢没有了归属,所追求的慢慢都是物质金钱权利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没钱的渴望金钱,有钱有势的内心空虚有的甚至拿吸毒来排遣寂寞空虚。总之我们没有一种成就感没有快乐的在世上过好每一天。而新一任的领导人却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的内心有了追求有了动力那就是实现中国梦。

习主席在国家博物馆,在新一任领导人第一次集体亮相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XX筑梦中国第一集观后感(三)《筑梦中国》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从近现代以来一件件史实、史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思想中,映照出国家图存求亡、人民共和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共逐中国梦的现当代中国史。它通过光与影的电视纪录片方式,将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史,立体而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辉煌中国第一集观后感 篇4

抓紧抓实抓细,确保“两不误”。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部门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今年又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脱贫任务需持续跟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好春耕工作,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

鼓励复工复产,保障脱贫攻坚。为了提升经济水平,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要求各企业复工复产要做好清洁消毒手续,工作人员每日测量体温,不聚集、多通风,认真做好复工复产的程序,统筹开展“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落实扶贫政策,提高脱贫质量。脱贫质量仍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如何确保脱贫户不返贫、久脱贫?就要落实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多种多养,提升低保金额,坚决避免返贫风险,提高脱贫质量,统筹规划好扶贫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切实让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

《信仰》第一集观后感 篇5

2012年6月28日,我在网上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找看了短短的一集,但是给我予无尽的思考。

该片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员的核心价值观。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在这部电视剧当我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为了践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持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

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要在未来的生活中秉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将其大洋发扬下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09生物工程党支部 梁振洁

辉煌中国第一集观后感 篇6

1.52亿年前,当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还尘封在历史的角落时,“恐龙”统治地球将近1.7亿年。然而,这样一群不可思议、异常强大的动物,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即将结束时,因为一场至今无法查明的浩劫,突然都死去了。

在恐龙灭亡几百万年后,哺乳类动物占据霸主地位,至今统治着地球。作为灵长类哺乳动物的一种,人类在生物链条的进化中缓缓登上地球舞台的时候,还不是地球的主人,和其他充满野性的动物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物种。刀耕火种的原始人与动物遭遇,没有绝对的胜与负,凶禽猛兽同样有机会杀死任何一个人。

远古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用木炭、红土以及动物的脂肪,精心描绘的壁画和雕刻,栩栩如生地记录了那个时代极其常见的生活场景(图1)。

由于原始人类缺乏对自然与动物的充分认识而产生的敬畏,使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渐渐形成。

人类将动物奉为神灵

原始巴蜀人的敬畏

远古石器时代的中国巴蜀地区,曾是神秘白虎出没的地方。白虎威猛无比,能轻易地伤人性命,它威严的面容、肃杀的眼神、雄武的身姿和凶猛剽悍的猎杀作风,让弱小的原始人类在恐惧中建立了对这种猛兽的神圣崇拜。在祭祀的日子里,无比虔诚的原始巴人,选取健康强壮的族人,将他们供奉给白虎,祈求宽容(图2)。

鸟被奉为族群的神灵,则是因为人类对它们飞翔能力的敬仰。巴蜀地域四周高山峻岭, 多山川河流,鸟是当时人们所知道飞得最高、飞得最远的动物。原始人认为鸟能比翼与天齐。原始人认为是鸟每日在天上驮着太阳游走,飞越最高的山、最高的树,为终日雾霭遮蔽的巴蜀地域带来了光明(图3)。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器物中,鸟的形象占了动物形象的绝大多数,正是远古以来鸟图腾崇拜的遗存。

西半球的敬畏

同样的畏惧和敬仰,也出现在在地球的西半部。

在古老的墨西哥,蛇是随处可见的动物。它们是沉默的杀手,具有欺骗性而且致命,蜿蜒诡异的爬行,迅猛突然的猎杀,都给这里的原始氏族带来极大的恐惧。

在这里,一年分旱季和雨季,蛇在旱季很少出现,但在短暂的雨季来临时,它们就会从沉寂中苏醒,重新在这片大地上四处游走。于是,令人不寒而栗的蛇,成了雨季来临的象征。墨西哥原始氏族尊称蛇为羽蛇神,掌管雨水和丰收,长年祭拜,祈求能够风调雨顺。托尔特克人建造了库库尔坎金字塔,每年春分和秋分两天,太阳直射赤道,白天黑夜等长,由于阳光和阴影的巧合,便在金字塔的支架上映现出一条蛇的形象(图4)。

古埃及的文化中,蛇同样被赋予命运的寄托。古埃及人认为蛇是不会死的,它每蜕一次皮,就是一次重生。所以,在崇尚长生不老的法老坟墓中,壁画里有很多蛇(图5)。

在原始人恐惧和敬仰的复杂情感中,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部落“登基”为神。在古老文明中,各个氏族都拥有自己的动物图腾。当“敬畏”上升到对祖先的崇敬和仰慕时,人类便将动物认作自己的祖先(图6)。

人类将自己奉为万物的主宰神

头脑孕育智慧的人类逐渐将祈求与野性平等的敬畏毁灭。

人类渐渐发现,蛇对人类的恐惧要远比人类对它们的恐惧多得多,动物不再那么神秘和可怕。冶炼技术和铁器的出现是人类崛起的标志,人类与动物势均力敌的时代在烈火对利器的锻造中,不复存在。人对动物战胜力的提升,让动物走下神坛,陆续成为人类奴役的仆人(图7)。

在地球新主人出场的时代,人类将自己奉为万物的主宰神,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健壮威武的骏马已经不仅仅是运输和代步的工具,更成为人类的坐骑;那些未被驯化的野生动物被任意猎取;人类为了装饰自己,获取象牙、犀牛角成了非洲大象和犀牛必须被屠杀的理由。因为这样的猎取和屠杀,目前动物灭绝的速度比2000年前要快1000倍。

当人类摆脱蒙昧,经过野蛮步入文明时代,人的模样逐渐成为神的形象,而动物则更多地成为妖魔鬼怪的化身。奇妙的转变在人与动物之间产生了(图8)。

远古的文明早就告诉我们,动物不是人类的仆人,更不是人类的附属品,而是人类的伙伴。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其实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和权利,都同属于大自然。何况我们人类和其他的物种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唯一的区别只是进化结果不同而已。

当人类有了理性,就开始了漫长的向外部世界学习的旅程。在下一期中我们将了解动物的奇妙身份——

人类的老师

(1)图组:(1-1)这张壁画描绘了在一场激烈残酷的人与野牛的搏斗中,人倒下了;(1-2)鳄鱼吞噬人的壁画充满了人类对动物的敬畏

(2)畏惧的心态,让原始巴蜀人将白虎送上高高的神坛

(3)传说中,鸟被用来指代太阳

(4)春分、秋分成为全墨西哥人祭祀的日子

(5)蛇,既是法老掌管全埃及人生死大权的标志,也是与来世连接的象征

(6)像“龙的子孙”这样的祖先崇拜,使人类对动物的敬畏达到了顶点

(7)图组:(7-1)牛成为人驾驭的苦力;(7-2)蛇成为动物园的展品

第一集励志求变观后感 篇7

坚定人民至上、相信人民、团结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信仰。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为了解决水患,大禹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每当工程开始的时候,他与百姓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开山劈石,夙兴夜寐,团结带领部落人民共斗洪魔,最终取得治水成功。大禹治水为了人民,大禹治水的成功更离不开人民。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今年以来,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到防洪救灾,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战疫情、斗洪魔,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当前疫情尚未根除,防汛救灾任务还在继续,全体党员干部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时刻与人民“战”在一起,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信仰。

坚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禹治水时,曾手持规矩,实地查探水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治理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河流。大文豪苏轼也是治水专家。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出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初到任上,正值颍河八丈沟工程开工。颍河与淮河毗连,水系复杂、河患无穷。到底该不该建设八丈沟,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苏轼“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对颍州一带的河道水系进行了全面考察。他寻官问民,查证资料,差人测量,两个月后,取得了准确的情况和数据,并及时叫停这个“拍脑门”工程,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向朝廷阐述了反对建八丈沟工程的意见。后根据颍州实地情况,疏浚清河、治理颍州西湖,兴航运、灌农田,造福百姓、泽被后世。大禹治水、苏轼治颍的故事均彰显了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力戒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办实事,求实效,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今天,我们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即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抗疫防洪双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党员干部要坚定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而获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 篇8

《人心向背》向观众展示了两个面: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壮士断腕反腐败的一面,是刮骨疗毒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的一面;另一个是党性蜕变,深陷腐败旋涡而不能自拔者的一面,是自甘堕落的贪腐官员的一面。对于第一集你有何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一: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时播出,昨晚播出了第一集《人心向背》。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二: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7日晚开播。当晚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其中有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几名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发人深省。

这部大型专题片才刚刚开播,已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揭丑,勇于披露此前公众所不知的高官贪腐细节。在已播出的第一集中,曝光的若干细节就足以令人瞠目: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的周本顺独占一座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军区招待所,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豪宅”里有两个保姆、两个厨师,其中一个保姆专门负责养宠物。另一个贪官白恩培,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等职,在办案中,从白家查获的贵重物品多得让办案人员震惊,其中不乏价值千万的翡翠手镯,仅清理这些东西就用了十几天时间。

有句颇富哲理的俗语“细节决定成败”,足见细节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往惩治贪腐的过程中,公众往往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罪罚、不见细节,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在反腐斗争中存在“讳疾忌医”的心理。

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在反腐中见真章、动真格,在一些部门及官员中曾经比较广泛存在的“讳疾忌医”心病也大为好转。记得几年前,在这场反腐风暴刚拉开帷幕之际,很多人不相信会有省部级官员成批落马,更不信***这样高级别的官员真的会被查办。之所以不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认为“封疆大吏”或正国级官员理应是普通党员的榜样,法办这些腐败高官有可能“破坏”党的形象。几年来,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工作,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中央反腐敢于揭丑,“铁帽子王”之类的各种神话不断被打破,反腐败得民心顺民意,得到群众高度认可,一些人“讳疾忌医”的心病自然也逐步痊愈。

此次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大量披露高官的贪腐细节,将遮丑心理彻底打碎。如果说,中央严惩***、白恩培、周本顺等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这些贪官的腐败细节,则是彰显了直面病灶并刮骨疗毒的勇气。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四年来,中央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见并享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成果。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同时,《永远在路上》更是一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的反腐教材。包括白恩培、周本顺在内,许多落马贪官都是贫苦家庭的孩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出色的工作逐渐步入高位。电视片中披露的细节,向观众更向官员们展示了这些高官是如何从痛恨贪官,到最后变成贪官并身陷囹圄的过程。这种非常规的教育方式,将让很多“边缘人”身临其境般地看清罪与罚的边界,帮助更多官员完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自我教育。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已成为社会共识,警钟长鸣,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观后感三:

乱世用重典,这是一条历史铁律。当一个执政党的腐败分子呈“萤火闪烁”之时,除了扑灭他,别无他法,因为不扑灭,就可能亡党亡国。***、徐才厚、令计划、郭佰雄、苏荣、白思培、周本顺、蒋洁敏......,至今,被打的老虎有150多个,这些官员曾经权倾一时,玩权钱色于鼓掌之间的人物,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腐败没有“软着陆”,只有“硬手铐”。

《人心向背》向观众展示了两个面: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壮士断腕反腐败的一面,是刮骨疗毒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的一面;另一个是党性蜕变,深陷腐败旋涡而不能自拔者的一面,是自甘堕落的贪腐官员的一面。人生没有后悔药,但他们能反思自己,也算是为后来者提供了前车之鉴。

这么多贪官落马,有的被判处死缓,有的无期,有的十多年。今天看到他们流下悔恨的眼泪,留下对党对人民的愧疚。但是,一切都晚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手握大权,何不自尊自重?

剖析贪官堕落之路,不难看出,金钱诱惑、道德沦丧、信仰缺失是他们党性蜕变的主要因素。为什么官至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达到了人生仕途巅峰之时却灵魂坠落到谷底呢?甚至人格人品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了呢?长期监督缺失或者监督有名无实是根本原因。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不仅是对普通人说的,高官也不例外!所以,实施有效监督,合理分配权力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再有第二个***,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周本顺。遏制权力过度集中,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行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素。

《人心向背》的反响是强烈的。平时只是零星地看报道,了解反腐败新闻,今天把这些4年来的成果集中起来,观看之后心中有一个强烈的触动:那就是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扫清前进道路上腐败分子的决心!再大的老虎,只要违纪违法,都没有护身符,都只有一个结局:落马!看《永远在路上》,我感到大快人心,也增强信心!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遵章守纪,更加廉洁行政。

人心向背第一集观后感 篇9

人心向背第一集观后感 篇一

诚意,首先体现在“范围”上——以前在一定范围内传阅的高官忏悔书,现在全国人民可以直接在电视镜头上看了。而且,本集出镜的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三名前高官,有些采访和话语直接来自于审查期间,说明这部片子的素材至少已经积累了好几年。

火力则体现在“料”上。这和此前中纪委与央视合作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片类似,那部片子里,摄制人员跑去了一些落马官员常去的私人会所,曝光了一些内部奢华的镜头。这一次,干脆让不少落马的大老虎现身说法,面对镜头忏悔:

比如,通过今天的片子,大家可以一窥白恩培和周本顺的住处,看到里面的奢华、储存之财物;诸如周本顺有两个厨师一个是湖南人另一个也是湖南人、两个保姆中一个专门养猫、家里乌龟死了周本顺要亲手抄经连乌龟一块儿埋了之类的细节,如果不是这片子大家可能还真不知道;

再比如,今天的片子已经够震撼了,但是片尾还是扔出了好几个出乎意料的镜头:落马后的***、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在被审查时的画面。没有了权力的养分,几个人的共同特点之一大约就是衰老。

“人生就是一场直播,没有重来的机会”,李春城面对镜头时候的感慨,让看直播时候的岛叔也是一愣。

“从小就痛恨贪官,没想到自己最后成了贪官”,这是周本顺;“我都到退休时候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这是白恩培;“将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这是李春城。

贪官的落马各有各的原因,也都有各自的悲哀。但无论曾经如何风光、如何能干,错误犯了就是犯了,纪律和法律的底线践踏了就是践踏了,如李春城所言,“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亘古不变的”。

以从严治党为主题的六中全会即将到来,这部片子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一次“祭旗”与“宣誓”。如侠客岛此前所言,当全党、全社会都认为反腐是只能深入不能后退、谁不反腐就说不过去的时候,反腐就已经走向了不可逆的历程,也就会“永远在路上”。

人心向背第一集观后感 篇二

昨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在片中,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在浙江省遂昌县纪委,17日晚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体纪检干部正认真收看《永远在路上》,大家边看边交流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之所以将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专题片的播出恰逢其时,这是讲好反腐故事的精品佳作,是歌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好声音!当看到***等一批腐败分子的认罪与忏悔之态时,心中顿时想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只有进行时,专题片中的案例鲜活深刻,既有剖析和忏悔,也有深入的点评分析,这既警示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也让广大百姓看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白恩培、周本顺等人突破纪律底线,丧失党员信仰,成为‘阶下囚’,警示意义极强。

认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学生时期就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人心向背第一集观后感 篇三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昨晚播出后,在本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该片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示了“正风”“反腐”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警钟长鸣,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反腐倡廉关乎人心向背,必须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深感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因此我们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身处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抓常、抓长、抓细,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观看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后,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捍卫党纪、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人的腐败案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一旦思想上忽视廉洁从政的重要性,对腐败的危害丧失了应有的警觉,走向违纪违法,就是一种必然。对于每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时刻都不能放松。而对于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现在,滨海新区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二次创业,顽强拼搏,全力开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进一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以这些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更好履行“两个责任”。加强源头反腐,推进关口前移,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严查严办,有效落实监督责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巡视整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边学边改,见人见事见制;持续改进作风,不留死角,不丢项目。以统筹党务业务队伍融合发展为重点,准确把握“力度统一论”要求,加强党委(党组)一班人建设,牢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鉴史问廉第一集观后感 篇10

中国共产党有八荣八耻,而近年来又建立了廉政准则,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廉政之风,彻查贪官污吏,打开手机,腾讯新闻、百度新闻、搜狐新闻、每天都会有大量关于官员被查、免职的信息弹出,让我们也对这个社会重拾信心。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在廉政建设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经验教训,这些丰富的精神遗产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廉政文化。历史上王朝衰落的教训对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河南主导拍摄这部廉政文化纪录片很有意义。

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我觉得我们要以身作则,身为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像这样出彩的、看过后很过瘾的纪录片,真是很期待第二季,这是我心中真是的想法,而我也将继续关注《鉴史问廉》的后续播出。

片子里提到的阿房宫,是百姓用血汗修建的,也是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从古看今,奢侈浪费的风气必须制止,反对铺张浪费要从政府做起,从咱自身做起啊。

辉煌中国第一集观后感 篇11

(2016年10月18日)

《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专题片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西游记第一集观后感作文 篇12

我对孙悟空的印象有很多,我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神通广大,孙悟空会十八般武艺和七十二变,再加上手里使着一根重一万三千八百斤重的定海神针,一路上几乎都是他降妖伏魔,每次都化解危机。第二,我对他的印象是:忠心耿耿,一路上师父饿了为他化斋,师父渴了,为他打水,不让妖怪动师父一根毫毛,在三打白骨精中师父赶他走的时候,他对唐僧拜了又拜,最后含着泪水回到了花果山。第三,我对他的印象是:胆大心细,不想猪八戒那样,一遇到妖怪就吓得往后退,让自己的大师兄上前对抗,而孙悟空遇到妖精就挺身而出,丝毫没有畏惧的心理,不管敌强还是我弱,他的心细是体现在三打白骨精时,悟空从南山采桃回来看到一名村姑,并没有毫无戒心,而是先用火眼睛睛来看看这是不是妖精,他虽然有时候比较毛躁,但心也是比较细的。第四,我对他的印象是:性子急,孙悟空做事比较莽撞,在大闹天宫时,天庭上的神仙稍微对他有一点不好的时候,它就对天宫乱搭乱砸,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后果,俗话说:人无完人,悟空的缺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它是一只猴子嘛!

其次我来谈谈对猪八戒的感受:

猪八戒好吃懒做而且非常胆小怕事,每当遇到妖怪的时候,总是不敢去和妖怪打斗,让孙悟空去打妖怪,八戒一点也没有恒心,在路上遇到困难动不动就闹着要散伙,总而言之,八戒的缺点很多,但八戒是不是就没有优点呢,第一,他以前是天蓬元帅,武功也比较高超,他会三十六变,在大战流沙河中,就是因为他的水性好才帮助悟空收服了沙僧,其次,他是一个比较搞笑的人物,设想一下,如果在拳路上一路死气沉沉的,严肃无比,师徒四人肯定会感觉到太压抑,而八戒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添加了几分搞笑的话语或者事情,顿时缓解了紧张,轻松了许多,所以说,不要写八戒哦!

接下来,我来说说唐僧和沙师弟,唐僧温文尔雅,而且不怕困难,面对艰险的拳之路,他毫不畏惧,但他也有他的缺点,再三打白骨精时,他错怪悟空,一点也不明辨是非,沙僧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人,他一路上对师父忠心耿耿,保护着师父,不让唐僧受一点伤害,而且他憨厚老实,值得学习。

读完了西游记,我的感受有很多,从中,我明白了我们要勇往直前,面对困难决不退缩,而且要想尽办法解决困难,这样坚持不懈,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上一篇:未来的船作文下一篇:关于提升企业管理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