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发展方案

2024-08-05

食用菌产业发展方案(共8篇)

食用菌产业发展方案 篇1

2018年产业化扶贫项目

实施方案

(2018年)

项目申报单位(盖章):X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盖章):X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项目主管部门(盖章):X县人民政府

二○一八年七月

摘要

项目名称:X县X镇食用菌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建设项目(2018)

建设内容:食用菌产业化种植项目。

实施地点:X县X镇X个村;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50天(2018年X月X1日-2018年X月X日)

项目投资:总投资1X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X万元、整合资金10X万元。

项目预期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农产品深加工可实现年加工产值1000万元,税收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项目联系人:

联系方式:

项目主管部门:X县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部门:X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项目技术依托部门:X县农业局

X县X镇食用菌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2018年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X镇地处秦岭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差较大,沟壑纵横,植被繁茂,气候凉爽,降雨充沛,野生菌类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香菇、草菇、木耳、灵芝、和羊肚菌等,含丰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及丰富的维生素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营养丰富,被誉为“菌中之冠”。目前已有木耳种植大棚X余座,培养架3X0平方米,X万袋,食用菌合作社5家,年产量1

X吨。全镇辖X个行政村,总人口X8万,其中:贫困村X个,深度贫困村X个,贫困人口X8人,占总人口X%。

全镇总面积X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航测面积)1X5亩,全部为旱地。有林地面积1X.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62亩、林地面积6.58亩,森林覆盖率63.6%。

X镇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于2018年7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筹建。园区位于X县西部,核心区距县城40公里。园区核心区建设面积50亩,规划建设面积1000亩。园区核心区距西安市和渭南市市分别约140公里和160公里。

规划区紧靠正在修建的114国道,X公路从东部和西部穿过。规划区以浅丘及山间平坝为主,农业生产条件总体较好。园区内过去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兼以养猪、养牛等产业为主,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和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园区内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群众从传统种养业逐步过渡到优质高效种养业,现已建成中药材基地1万余亩、土豆育种基地800余亩,核桃等坚果3000余亩。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依靠科技,建设基地;坚持“市场化运作、商品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创新思路,转变方式,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着力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突出重点产业,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注重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聚集、转化,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园区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民增收跃上新台阶。

三、基本原则

1、优势产业原则

立足我镇扶贫产业园区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建设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园区,推动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2、科技先导原则

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结合“三变改革”坚持“三整合、三集中”原则

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推进农业资源聚集,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约束难题。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促进规模化发展;农民向产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投入整合。

4、机制创新原则

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是新时期探索我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扶贫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农业产业化和扶贫产业试验性质。在园区建设中要大胆探索,创新建设机制,完善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探索我镇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5、城乡统筹发展原则

把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

乡村振兴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园区2018建设目标任务

项目建设周期为50天,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1日—8月10日)为期10天。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力争8月10日前,食用菌园区实际到位资金突破300万元,签约业主60个以上,单个合同引资不低于5万元,争取已签约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优先引进性强、带动力强和吸纳劳动力多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引进专、精、特、新、优中小微加工企业;紧紧把握我镇招商引资进入黄金发展期的好形势,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力争把园区打造成X县及商洛东部重要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实现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变化。

第二阶段(8月11日—8月20日)为期10天。着力抓好土地流转整合。上半年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0亩,组建合作经济组织5个,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此阶段主要启动土地流转工作,完成4个村800亩土地流转任务。

第三阶段(8月21日—8月30日)为期10天。着力抓好食用菌种设施大棚安装项目。

第四阶段(8月31日—9月9日)为期10天。着力抓好食用菌菌种生产厂房建设。

第五阶段(9月10日—9月19日)为期10天。着力抓好深加工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申请扶贫项目资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项目建设:

(1)育种厂房500万元;

(2)机器设备300万元;

(3)钢架大棚600万元;

(4)园区步道200万元;

(5)灌溉喷淋设施400万元。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

(一)产业扶持项目

1、食用菌种植园区建设项目

办公区20亩,菌种育种基地30亩。食用菌种植大棚建设8000座,仿野生按5000棒一亩,设施种植大棚1万棒一亩。约500亩。食用菌设施种植大棚喷灌设施,按8000元/亩计算,种植500亩。用于食用菌质量监测中心购置监测设备一套,按GAP种植模式完成监测。建设食用菌深加工厂20000m2标准厂房。土地流转及“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安装等。

建设地点:X镇X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项目

建设内容

8月1日

8月10日

8月20日

8月30日

9月9日

9月19日

招商引资

完成对象甄选

签订协议

整合资金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

土地整治(开挖、整厢)

水泥柱制作

食用菌项目建设

菌种生产厂房建设

育种设备购买安装

设施大棚项目

深加工长区建设

田棚间步道建设

冷库建设、物流基地建设

食用菌产业发展方案 篇2

成熟冷链物流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即对商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整个过程都进行冷链处理。近年来,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8-2014年我国冷库储存容量复合增长率达35%,2015年冷链市场规模达1583亿元,预计到2020年冷链将达到3479亿元的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可达17.1%。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和冷藏车)建设并不完善,加之预冷环节缺失、经营分散、运输网络落后、缺乏有效信息管理系统等原因,致使我国冷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见表1。

2工程概况

千岛湖食用菌冷库项目,位于杭州千岛湖淳安县,占地约20000㎡,厂区工艺流程见图1。其中养菌房39间,出菇房50间,保鲜库(包括削菇车间、包装车间)4间,接种室、菌种处理室、母种接种室、预冷室、强冷室各1间,菌种室3间。该项目集菌种培育、养殖、保鲜贮藏为一体,实现工厂化生产。本文从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拟通过千岛湖食用菌冷库项目,详细介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出菇房冷库的节能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3冷库结构

按结构类别分类,冷库可分为山洞冷库、土建冷库、覆土冷库和组合冷库。其中组合式冷库具有重量轻、体积紧凑、保温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管理维护简单、安装位置灵活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方案采用组合式冷库,如图2所示。

3.1保温系统

库板和顶板采用100mm聚苯乙烯双面彩钢板,彩钢板厚度为δ0.376mm,聚苯乙烯容重15kg/m3,彩钢表面自动压筋和贴膜,保证了库板的强度和清洁度。库体设平开门一扇,门洞净尺寸为1m×1.9m,上部安装风幕机。室内做保温型地坪,具体做法(自上而下)如下:

(1)面层为内置φ6×200双向布筋整筑层,厚80~100㎜,用C25砼一次性浇筑,抹平压光;

(2)保护层:1:3水泥砂浆,厚20~30㎜;

(3)隔气层:350#油毡满铺,压边100㎜;

(4)保温层:采用厚100㎜的XPS专用保温挤塑板,错缝铺贴压实;

(5)防潮层:采用SBS防潮材料满铺,压边100㎜,底面刷一遍冷底油;

(6)底下为素土时,应夯实后浇筑厚100~150㎜的C15砼为基层,一次性浇筑,抹平压光。

除地面外,所有构件均按统一标准统一成套预制,在工地现场组装,因此本项目具有施工进度快,建设周期短的优点。

3.2制冷、制热系统

根据食用菌品种的不同,制冷系统可以分为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和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制冷系统两类。对于低温型食用菌(要求环境温度低于18℃),宜采用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对于高温型食用菌(要求环境温度22℃以上),宜采用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制冷系统,也可以采用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故本项目采用冷水机组制冷系统,其制冷效果受外界影响小。

在寒冷季节,菌包自身产热不足以维持环境温度时,就需要为菇房制热。制热最基本的方法有:

(1)热交换器:菇房内安装热交换器,内供热水、蒸汽来提升菇房温度;

(2)电加热:在冷风机热交换盘管边装设电加热管,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制热方法;

(3)热泵机组:采用热泵机组系统供热。因系统控制复杂,目前尚未看到成功的案例。

综上所述,本项目采用电加热制热。此外,本系统将制冷系统与空气循环净化系统相结合,将空气压缩机组连接在空调箱的表冷段,通过风机箱的启动循环,经过中效过滤器与末端高效过滤器,将冷空气送到各个角落。

3.3通风系统

为了调节菇房内空气成分,满足食用菌最佳生长要求,菇房通常要装设通风换气装置。通风换气装置最主要的作用是降低菇房内CO2的浓度。

通风换气装置的形式有:

(1)送、排气扇:送排气扇是最简单的一种通风换气装置,通常送气扇(送新风)安装在上方;排气扇(浊风扇)安装在对面的墙壁下方。送排气扇上都要加装防虫网。

(2)带布套的送风扇,排气管:送风扇加布套,排气采用排气管道直接向上自然排风。

(3)加装送风道的新风换气装置:新风采用风管,并在管道上开均匀布风孔;排气扇(浊风扇)安装在对面的墙壁下方。送气扇入口和排气扇出口加装防虫网。

(4)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当菇房与外界温差较大时,采用新风换气机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本项目采用能量回收新风机换气,如图3所示,采用上送下回的送风方式,有利于气流的均匀分布;回气管深入冷库底部,使回气更加充分彻底。在新风与回风会合风段,利用表冷器与热回收芯体,完成新排风的热量交换,使得新风在进入冷库前被预冷而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3.4加湿装置

一般食用菌出菇房要求相对温度在80%~95%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只有加装加湿设备才能达到。

食用菌出菇房通常采用超声波加湿器来加湿。常用的超声波加湿器有室内型和室外型。

3.5照明系统

菇房内光照装置,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操作照明灯和抑制照光灯。操作照明灯采用通常的防潮照明灯;抑制照光灯要根据食用菌品种的不同,选择不同光谱的灯管或灯带,布置在库内走道,以能照到所有正在生长的食用菌为布置原则。

通常食用菌都有厌光性,当有光照时,食用菌将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抑制照光灯的作用即抑制生长过快的菌株,让同一培养基上的菌株长度和形状尽量一致,为培养高商品菇提供保障。抑制灯要根据杏鲍菇不同生长时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开、关操作,光照时间和频率由技术管理人员设定。

3.6智能检测系统

每间菇房设一台智能控制柜,柜上设制冷、制热、换新风、加湿、光照、内循环以及超限报警等功能,通过集中显示界面,彻底实现菇房气候环境全方位智能控制。

4负荷计算

冷库制冷量分为机械负荷和设备负荷,总负荷包括货物热流量、维护结构热流量、冷间操作热流量、通风换气热流量、电机运转热流量。以出菇房为例,其规格为9.0×7.7×3.85m3,设计温度为12~16℃,湿度要求85%~90%。出菇房内设4个床架,床架配置尺寸为7.4m×0.7m,每层间距50cm,分五层,底层距地面30cm,每层放料包250包,袋口朝走道,每间可存放5000包,每间第一潮可采收鲜菇1250~1400㎏,每间可采收4~5潮。依据《冷库设计规范》,经冷库负荷计算软件计算,该出菇房冷负荷指标为70w/m3。

5设备选型

根据冷负荷指标,单间出菇房选用全封闭谷轮涡旋水冷压缩机组8HP×1台,当tk=+40℃,t0=+5℃工况下,单台制冷满足库内工况需求;选配菇房专用吊顶式冷风机DL-105一台;选用风量为1500m³/h的全热新风机一台,在杏鲍菇采收期时换气量最大,设置为一小时开启1次,每次10~15分钟,可有效满足菇房内CO2浓度要求。全热交换器其热回收率可达33%~46%,不仅能减少空调主机的一次性投资,还能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一般一年半后能回收成本。设备配置见表2。

6结语

项目自竣工以来一直运行良好,食用菌品质及工厂化生产得到了有效保障,因而很受客户的信赖与好评。在设计中运用了空气幕和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手段,成功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谈向东.冷库建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0

[2]张秀梅.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探析[J].园艺与种苗,2015(11):47-50.

用科技支撑食用菌产业发展 篇3

近年来,北京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北京现代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05年北京食用菌总产量已达36247吨,是1990年总产量3500吨的10倍。生产品种已由原来的平菇、香菇发展到目前的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草菇、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木耳、鸡腿菇、真姬菇、鲍鱼菇、秀珍菇、灰树花、姬松茸、猴头菌、灵芝等20余种。

科研攻关结硕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环保所)是北京食用菌协会的挂靠单位,通过近30年的研究,其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先后获得过北京市政府多项奖励:“食用菌优良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示范”获北京市政府示范推广二等奖,“北京猴头菌1号优良新菌株的选育”获法国专利,“通县食用菌综合技术开发”获北京市政府星火科技二等奖,“木耳代用料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获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档菇优良新菌株的选育与大面积推广”获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食用菌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获北京市金桥工程项目一等奖,“利用北京当地资源种植食用菌技术大面积推广”获北京市金桥工程项目二等奖,“白灵菇和杏鲍菇优良新品种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植保环保所现收集收藏30余种、300多份食用菌资源,是国内具有资源数量较多的单位之一。利用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等技术先后选育出10余个食用菌优良品种,如香菇L937、L867,金针菇9309、金白一号、北京大木耳、北京猴头菌1号、白灵菇12号、杏鲍菇13号、小白平菇、鸡腿菇-农、茶树菇-农、草菇-农等。主要推广到房山、通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延庆、大兴、门头沟、昌平等京郊区县及辽宁、吉林、山东、河北、河南等省,近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2万余亩,使京郊食用菌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2亿余元。

植保环保所近年来研发出多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如白灵菇和杏鲍菇关键栽培技术,此项技术可使白灵菇和杏鲍菇产量提高40%左右,亩增效达2万余元。此外还有高档食用菌周年栽培技术、食用菌林地栽培技术、食用菌反季节栽培技术、利用废弃煤矿巷道栽培食用菌技术等,累计在京郊推广面积达2500余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1亿余元。

铺就京郊富民路

根据郊区对食用菌技术的需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举办200余次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为农民讲授各种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菇农1万余人次,大大提高了菇农的栽培技术水平。此外,科研人员还经常下乡进行食用菌技术咨询和指导,累计咨询指导500余次,这些咨询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和菇场,根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就地解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植保环保所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促进了房山、通州、顺义等区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企业的发展,为北京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房山区庙耳岗食用菌生产基地,房山区青龙湖镇庙耳岗村原来是个后进村,1994年人均收入仅为1200余元,通过研究所的技术培训指导,推广了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等多个食用菌新品种和多种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带动了全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目前每棚食用菌年纯收入可达到 1~2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到1万余元,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成为北京市食用菌生产专业村,2006年成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此外还有通州区金信公司白灵菇生产基地、顺义区食用菌协会生产基地、密云县食用菌试验站、怀柔区食用菌生产基地等。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篇4

食用菌行业概述

中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孕育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今世界性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革新,在某些领域一直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产业,注重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成功典范,为世界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做出了有益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是朝阳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菌种、种植、收购、加工、运输和贸易的相关人员已达三千万,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不断增多,年产量持续增长

随着食用菌技术的应用普及,市场需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中国食用菌行业已步入快速成长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二)、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中国农作物秸杆年积累量约3.7亿吨,林副产品产量上亿吨。丰富的农林废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据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1400万t,占全球产量的70 %,总产值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占全球总产值的70%以上,产值590个亿,出口创汇11.2亿美元,综合产值达1300个亿(含餐饮及深加工),安置和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矿区失地农民、林区转产工人2500万人。食用菌生产是我国农林经济中具有较强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食用菌产业在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发新的食品和药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具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食用菌生产大国。1991~2001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出口量及世界产量(鲜重)综合统计资料见表1。目前,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65%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200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为867万吨,加工后的总产值408亿元。

(三)、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国

食用菌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目前,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2002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为867万吨,加工后的总产值408亿元。我国食用菌的平菇、香菇、双孢菇、黑木耳、金针菇、猴头菇、草菇等品种产量为世界之首,目前,我国食用菌年产量达1150万吨(2006),占世界总产量的65-70%,占世界食用菌贸易总量的40%,贸易总额达11.2亿美元,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除产量外,食用菌的栽培种类也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已知食用菌近9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六十余种,例如双孢菇、香菇、金针菇、平菇、凤尾菇、秀珍菇、滑菇、竹荪、毛木耳、黑木耳、银耳、草菇、银丝草菇、猴头菌、姬松茸、杏鲍菇、白灵菇、灰树花、皱环球盖菇、长根菇、鸡腿蘑、真姬菇等。除人工栽培食用菌外,我国还大力发展了以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和以松茸、牛肝菌、块菌、羊肚菌等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业。仅松茸一项,2003年出口创汇就达5,000多万美元。

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食用菌生产开始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产品结构上,发展优势产品,开发珍稀品种;在生产技术上,向机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经营上,坚持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开发保健食品,提高综合效益;在产品流通上,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建立配送中心和连锁店,使小包装鲜菇直接进入超市柜台。在食用菌消费上,努力宣传食用菌文化,食用菌产品已作为健康、时尚食品摆上家庭餐桌;在对外出口贸易上,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出口渠道,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中国食用菌产品正稳步走向世界。

(四)、全国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很不平衡

中国的食用菌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四川等省。全国有两个省年产量超过100万吨,3个省超过50万吨,6个省超过30万吨,4个省超过10万吨。但是,全国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尤为缓慢。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是古田县,该县食用菌生产量大,出口量为全国之冠,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银耳(白木耳)产量占世界的90%。

(五)、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2003年出口创汇已超过6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出口量在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2个:日本、香港、韩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联邦、爱沙尼亚和台湾省。出口值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15个:日本、香港、德国、韩国、意大利、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联邦、爱沙尼亚、台湾省、法国、印度。总之,食用菌产业在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发新的食品和药品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保证安全,食用菌生产开始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食用菌产业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目标,将向以下方面发展:

(一)特色菇业

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市场和技术等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引进或开发1—2个适合当地发展名优珍稀品种,实施产业化开发,形成从菌种生产、商品菇种植、病虫害防治、产品包装和加工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并组建科技、信息以及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和远销组织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最终形成规模特色。

(二)生态菇业

无公害种植技术,把保护菇业资源与环境和菇产品的卫生安全融为一体,最终实现菇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发展生态菇业技术,只有实现无公害种植,才能生产出安全的菇产品,这样,我们的菇产品就更易打入国际市场。

(三)创汇菇业

瞄准国际菇菌产业市场,充分挖掘本地菇菌产品的资源与技术优势,种植一些创汇品种,如白灵菇、杏鲍菇、真姬菇、杨树菇、茶薪菇、松毛菇、牛排菇、金福菇以及优质花菇、蘑菇、滑菇、木耳等。

(四)休闲菇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增多,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对菇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用,而且要满足休闲度假,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应将菇产业种植生产与旅游观光、采摘自食、观赏、盆景等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建立一批环境优美的休闲菇业基地,通过食用菌观光旅游,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了解一些菇业基本知识,欣赏购买新特菇菌,采摘鲜菇菌子实体,体会一下收获的喜悦。与之相关的设施菇业,盆景制作技术,珍稀品种栽培技术和配套相关产品开发技术将得到发展,成为菇产业中的一项新型产业。

(五)保健菇业

食用菌目前主要用于菜肴,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誉称为“山珍”,如洁白肥嫩可口的草菇、味如鸡丝的鸡腿菇、黏滑多胶的木耳、清嫩可口的竹荪、香郁诱人的香菇、肉质细腻的口蘑、鲜美质脆的羊肚菌、水果清香的鸡油菌、鲍鱼海鲜风味的侧耳等,都是享誉古今中外的美味营养食品。但近几年来部分品种发展过快,出现供大于求,深精加工没有跟上的现象。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类的菇产品情有独钟,把食用菌所具有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糖成分等渗透到各种糖果中,或把食用菌直接制成风味食品,使消费者在食用这些产品时,一方面获得美味享受,一方面又获得食用菌提供的营养和免疫保健功能。如木耳糖、灵芝糖、平菇花生糖、香菇软糖、猴头牛皮糖、奶耳蛋白糖及香菇松、香菇笋豆、金针菇干、油浸金针菇、蜜银耳、桔瓣银耳、冰糖樱桃银耳、银耳果冻、咸辣菇条、菇类豆酱等。另外,食用菌还有经过精加工的口服型和外用型的美容制品以及灵芝胶囊、菇菌片、密环菌片、云芝多糖片、健肝片、舒筋散、云芝肝肽等产品。

定西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分析 篇5

食用菌产业在全球发展迅速,与种植业、养殖业相比,有原种足、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既适合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又适合规模化生产.定西市发展食用菌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发展食用菌产业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 者:吕书林 朱宏伟 作者单位:吕书林(甘肃渭源县农业局园艺站,748200)

朱宏伟(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730500)

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篇6

一、大阿镇食用菌目前的发展现状

食用菌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量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

大阿镇从1994年开始摸索种植食用菌,当时种植的品种只有草菇,后来慢慢发展有草菇和金针菇两个品种,从当初的一户种植带动身边农户的种植,鼎盛时期达到100多户种植,占据本县的绝大部分市场,少数还出口外县、外市、外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012年大阿镇共有种植食用菌大户20户,西江村15户,东风村3户,谷山村2户,主要以西江村为主。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草菇和金针菇。

2012年大阿镇共种植草菇50万袋,产值为0.175公斤/袋,批发价为20元/公斤,最高可达30元/公斤,种植成本为1.2元/袋,种植总产值为175万元,纯利润为115万元;共种植金针菇50万袋,产值为0.4公斤/袋,批发价为12元/公斤,种植成本为2.2元/袋,种植总产值为240万元,纯利润为130万元。

大阿镇的草菇目前采取的种植方法是传统的小作坊种植模式,菇农自主生产,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使用简单的菌袋熟料立体式棚栽,根据外界自然条件生产,由于受温度 1的限制,草菇从清明时节开始种植,立冬时节结束,种植期约为半年,草菇的生长期约为1个月,一年可种植5-6批,培养料主要为稻草、营养料、菌种,由于是传统的简单种植模式,产量不是很高。

大阿镇的金针菇目前采取的种植方法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工厂化生产就是通过对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条件进行人工智能控制,按照工业产品的标准进行全年生产,从而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把食用菌产业逐渐变为工厂化、机械化生产。金针菇的生长期约为3个月,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培养料主要为棉籽壳、木屑、石灰水、菌种、营养料等,金针菇的种植流程为浸料—拌料—装袋—消毒—接种—出菇—采收—烤干,共8道工序。经过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废包少,质量高,但目前的规模还很小,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二、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气候环境条件优势

大阿镇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20℃,为大阿镇发展食用菌生产创造了有力的气候条件。

(二)资源优势,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阿镇是个农业大镇,以水稻种植为主,稻草资源丰富,稻草的再次利用为食用菌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培养料;同时大阿镇的林区多,木屑资源丰富;为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提

供了很好的资源供应。同时,种植食用菌所产生的菌糠,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还田肥田,可促进土壤营养成分的腐殖质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颗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使水稻、水半夏等农作物增产15~20%,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这充分地说明了食用菌产业在废物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三)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方面,食用菌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端上人民的餐桌上。信丰县现有人口73.6万,食用菌市场基本由大阿镇菇农供应,且远远供不应求。大阿镇离县城只有12公里,离周边的县城、市区及外省也有便利的交通,县城大型蔬菜副食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及周边外县、外市甚至外省等诸多市场,为食用菌产品提供了畅通的销售渠道和空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四)种植技术力量成熟

大阿镇从1994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发展时间较长,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西江月食用菌合作社又在该镇成立,加上技术人员在当地作技术指导,以及通过发放技术资料、种植户之间相互学习等,很多农民已经熟练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甚至有很多农民自己已经成了技术员,为大阿镇的食用菌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经过近20年的摸索,大阿镇的金针菇已形成基本的工厂化生产种植,由传统的小作坊种植模式转变成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有了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四)政府的大力支持

信丰县的草菇产业发展已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

展规划中,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规划中草菇重点扶持的16个县(市、区)之一,而且随着赣南苏区的振兴和《若干意见》的出台,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辐射到大阿镇,促进大阿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镇党委政府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给予极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给本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不足

(一)食用菌种植工艺相对落后,缺乏统一的管理组织。大阿镇食用菌的种植设备比较简陋,大多为菇农们自己搭棚种植,工艺相对落后,没有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种植设备;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组织,大多为自发性的,种植相对分散,没有稳定的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种植模式,规模较小,产量不高,经济效益比较差,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阿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不明显。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不能完全履行其职能,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不到协调、指导的作用。

(三)农民掌握前沿信息的滞后性。

大阿镇菇农多数是在自家种植,很少跟外界沟通了解食用

菌产业发展的有关信息,对市场信息掌握不灵,新品种推广速度较慢,不能够及时更新品种,种植存在跟风现象,产品品种只有草菇和金针菇,品种比较单一。

(四)缺乏大型、综合型、附加值高的食用菌深加工企业。由于大阿镇一直以来都是农户种植为主,自产自销,采用的仍是最传统的工艺做法,大多数仍处于最初级的鲜菇直接销售,缺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没有产品出口权,产品附加值低,缺乏产业链。

(五)食用菌种植资金短缺,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与引导。很多菇农由于资金短缺,大多散户种植,没有形成规模,限制了产业的升级,也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速度,被动性较大,未能形成产、供、销有序协调的发展。

四、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加大对食用菌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现代化菌种生产基地,确保优质菌种的供应。由传统的小作坊种植模式向现代化产业模式升级,做好大阿镇金针菇工厂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扩大规模,形成影响力,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草菇的发展,使大阿镇的食用菌产业形成“农户+工厂”的现代食用菌生产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职能。通过专业合作社建立研究单位、制种单位、种植专业户、加工企业、销售商和政府之间沟通的平台,真正发挥专业合作社的职能,确保我镇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市场、技术及产品的信息畅通和

对称。

(三)制定和完善食用菌无公害标准种植技术,加强对菇农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以确保食用菌产品安全。

(四)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政府可以在土地、水、电等使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积极与农村信用社协调,为菇农提供贴息、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解除了他们建造菇棚和相关设备缺乏资金的困难;完善管理部门职能,对食用菌产业进行协调、监督、指导,制定可行有效的激励政策,扶持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篇7

1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

我国食用菌传统生产和现代化种植方式并存,年产食用菌的数量超过3 0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3/4,产值2 000多亿元。我国食用菌产值居第5位,仅次于粮、油、菜、果[4]。我国食用菌除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外,栽培种类也较多,为70~80种,其中形成商品的约为50种,年产20万t以上的有14种,产量位居前6位的分别为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蘑菇、毛木耳,这6种菌类的总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5。目前,一系列的珍稀品种如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灰树花、姬松茸等也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增长点[5]。

1.1 我国食用菌产量现状

我国一直有栽培食用菌的传统,在改革开放后,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的产业链条。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产量稳步增长,2000年产量仅663万t,2013年突破3 000万t,截至2014年,产量达3 169.66万t。其中,2003年增幅最大,达18.51%,2012年以来,增长速率有所放缓,2014年增幅仅为4.44%[6,7](图1)。

1.2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现状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逐渐势头迅猛,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量增加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由单纯的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二是从单纯的消耗资源逐渐转变为资源节约和再利用。三是栽培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四是改变以往分散生产的方式,生产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到2004年底,我国拥有食用菌生产厂家的数量达到900多家,生产食用菌的厂家广泛分布在江苏、福建、山东等省份。食用菌生产技术现代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生产企业管理完善、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6 133.96 t[8](表1)。

1.3 我国食用菌产业区域现状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形成了黑龙江东宁县、辽宁省岫岩县、河北省平泉县、河南省西峡县、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浙江省庆元县、四川省金堂县、湖南省岳阳市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但是,从整体发展水平上来看,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西部地区发展尤为缓慢。2014年排在前10位的省份分别是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福建省、河北省、江苏省、四川省、吉林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年产量达100万t的还有辽宁省和江西省[9](图2)。

2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因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全面、均衡,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具有显著的药理、保健功能,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抗肿瘤等,尤其是对癌症、高血压、消化系统的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如猴菇、灵芝)。因此,食用菌产品被誉为“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上帝食品”“健美食品”“长寿食品”等;食用菌生产的原料主要作为农业、林业生产的肥料,发展食用菌产业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延长农业产业结构链,促进广大农民增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1 食用菌的营养优势

食用菌产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矿物质、维生素、抗生素、核苷酸等多种有益物质,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有益矿物质元素,而且味道鲜美,营养全面、均衡,具有“一高”(高蛋白)、“二无”(无淀粉、无胆固醇)、“二低”(低糖、低脂肪)、“四多”(维生素多、氨基酸多、矿质元素多、膳食纤维素多)的特点。与植物食品相比,食用菌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干品蛋白质含量可与肉类媲美。而食用菌干品脂肪含量非常低,完全符合当前人们对低脂、高蛋白食品的需求。

2.2 食用菌的药理、保健优势

食用菌具有显著的药理和保健作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食用菌中含有的大量菇类多糖,是治疗和预防癌症的良药,是人体干扰素的诱导素,能够起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对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安神镇静、保肝解毒、健肠胃、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等,尤其是对癌症、高血压、消化系统的疾病具有独特的医疗效果。在人们更加重视“食疗”作用的今天,食用菌产品作为一类新型的保健食品,将会逐渐被人们所信赖。

2.3 食用菌产业的生态优势

食用菌能分解植物体或有机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与大田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和小麦相比,具有低耗水、低耗养分和高生物转化率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几乎能达到废弃物的零排放,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高。以前农民总是将农林业的生产废料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这也成为困扰地方政府的难题。而发展食用菌产业,将秸秆等农林业边角废料进行合理地利用,可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降低污染、保护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图3)。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从食用菌中获取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减少养殖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物利用率,具有很高的生态环保价值。

2.4 食用菌产品安全、绿色、无公害

大量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和关注高于其他商品。食用菌栽培生产环境要求清洁、无污染,远离工矿区;生长过程中大多不施用化肥和农药,农药残留低;食用菌本身属于微生物中的真菌,对有毒有害物质降解能力强等,使得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无公害性能得到保障。

2.5 食用菌市场潜力大

欧洲市场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是食用菌消费的主要国家,年人均消费量达3 kg;美洲市场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秘鲁等国为主,年人均消费食用菌约为2.5 kg;亚洲市场以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为主要消费群体,日本年人均消费食用菌约为3 kg,中国香港每年人均消费食用菌约4.8 kg;我国虽然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但国内年人均消费菌类量还不足0.5 kg。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的饮食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逐渐被消费者认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选择选择食用菌,食用菌的市场前景良好[10]。营养专家建议每人每天应该消费250 g菌类,照此计算,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国内食用菌的消费市场将会呈现几何数量级的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2.6 政府、社会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食用菌产业成本低、污染小、效益高、市场前景看好,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食用菌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及畜禽排泄废弃物等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践表明,食用菌是改变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产业。因此,受到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逐步认识到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可行性,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将其列入主导产业以采取政策倾斜,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扶持。

参考文献

[1]常明昌.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马同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利用模式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128-1130.

[3]臧峥峥,沈军.东海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1l(16):286-288.

[4]王爽.食用菌成为我国第五大农业作物年产值两千亿元[EB/OL].(2014-09-17)[2016-01-28].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9/17/c_1112520250.htm.

[5]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我国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及消费市场特征分析[EB/OL].(2015-11-16)[2016-01-28].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511/358796.html.

[6]张俊飚,李波.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101(5):13-22.

[7]2015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及细分市场分析[EB/OL].(2015-09-01)[2016-01-28].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2/388513.html.

[8]报告网.2015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EB/OL].(2015-10-12)[2016-01-28].http://bg.yjbys.com/diaoyanbaogao/19648.html.

[9]耿建利.对2014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的分析[EB/OL].(2015-12-18)[2016-01-28].http://www.cefa.org.cn/2015/12/17/9168.html.

食用菌产业发展方案 篇8

关键词:食用菌;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87-1

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腹地,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优质食用菌生产,全县境内有野生食用菌品种200多种。安图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也为人工栽培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人工发展的食用菌具有较好的质量和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目前,已进行人工栽培的有黑木耳、香菇、榆黄蘑、木灵芝、球盖菇等20多个品种。

1发展现状

1.1规模情况

2013年,全县食用菌发展到16000万袋,实现产值4.87亿元。食用菌种植覆盖全县9个乡镇,130个行政村,总计3600余户。全县超过5万袋以上的种植大户1520余户,超过10万袋以上的种植大户200多户。全县各类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个。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建设食用菌专业村35个,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2科技培训

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每年都组织种植户参加食用菌培训班。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科技人员,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定期进行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水平。2013年上半年在明月镇和松江镇分两批有进行了2次比较大的食用菌产业培训,培训乡镇科技人员、种植大户200多人次。上半年共发放科技资料1000余份,组织专业科技人员到种植大户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20多次,深受农民的欢迎,对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的科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3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

到目前为止,全县注册食用菌协会18个,注册资金1000多万,总册农户600户,培养大户26户;涉及全县菌农3000多户。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对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服务,降低了各方面生产成本,维护了食用菌产品的正常市场秩序,促进了全县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安图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发展不均衡,基地规模不大

安图县食用菌主要集中在9个乡镇的二十几个村,仅占全县村屯总数的10%左右;规模化生产基地较少,大部分都是农民分散种植,组织化程度低,这种生产方式虽然投资成本低,但先进技术难到位,栽培硬件设施跟不上,承受自然风险能力弱。

2.2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开拓能力差

龙头企业少且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出口水平低,没有和农户之间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全县食用菌几乎全部出售给中间小商贩,导致市场价格较低,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全县食用菌产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以及宣传力度滞后,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

2.3专业合作组织作用不强,菌农组织程度不高

虽然县内有食用菌协会、合作社、食用菌研究所等服务机构,但由于机制,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整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停留在技术培训、督促种植等单项工作方面,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

2.4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科技水平低

种植户缺乏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自觉性,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不高。县乡科技力量,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要求,农民自繁菌种较多,引发了一些生产安全问题。

3对策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直部门,应制定和完善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推进安图食用菌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积极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提高食用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2增大规模,突出基地建设

要把基地建设摆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发展。今后几年,各乡镇要根据各自实际,发展一批食用菌产业基地村,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园区,努力实现由分散生产经营向区域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由无标准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转变,由单一生产向产业化转变,提高食用菌产业市场竞争力。

3.3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技投入

依托延边特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水平,积极开发新品种,不断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技支持。要加快品种引进、驯化和更新步伐。在技术上尽快形成相对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在设施上加快安全、高效、节能、环保设施推广使用。

3.4积极筹措资金,多渠道增加投入

要加大对食用菌项目发展支持力度,把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投入体系,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警察睡岗检讨书字下一篇:幼儿园《数字宝宝》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