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反思教学

2024-08-31

荒漠化的防治反思教学(通用9篇)

荒漠化的防治反思教学 篇1

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篇,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区域的现状,掌握如何去解决区域的问题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举一反三会分析其他地区的生态问题。下面我来分析我在这节课中的好处与不足。

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借助典型区域案例,进行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区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区域环境治理的对策与措施”这一分析思路,最终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本节课的第一大优点,同时我加入了西南贵州的石漠化案例作为课堂知识的拓展,学生类比应用是我的第二大亮点

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节课在我教学设计时本着先学后教,学以致用的思想,用类比学习的方法通过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危害,措施延伸到贵州地区石漠化的原因危害措施。

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背景,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源。课堂上小组探究合作,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之后老师总结给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以关键字的形式)措施。作为知识拓展,能力延伸,贵州地区的石漠化作为案例分析,学生类比西北区得出石漠化的原因危害,措施。

通过这样的类比学习,当堂知识得到强化,能力得以提升。小组合作探究,活跃了课堂氛围。但也有不足,第一

西北地区讲的不够仔细,学生基础较差,给几个图片太直观笼统,并没有给足学生时间去分析、查阅资料。

第二 时间有点仓促。贵州的石漠化的防治措施没有总结到位。第三

荒漠化的防治反思教学 篇2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湿润、半湿润地区, 与新疆、内蒙古等分布有大面积沙漠和沙地的省区相比, 受荒漠化危害的程度相对较轻。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荒漠化缺乏感官上的认识, 所以在授课中教师需要注意施教方法和技巧[3]。因此,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的教学方针和课程体系的确定, 对于培养和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1 课程体系的确定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 主要讲述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机理, 以及对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首先, 课程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时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 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宽阔的眼界,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其次, 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从绪论开始, 让学生对荒漠化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了解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和本课程的重要性,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分章节分别讲述荒漠化发生机理 (风沙物理学原理) , 不同荒漠化类型 (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等) , 治沙措施 (机械沙障、化学治沙等措施) 和荒漠化治理规划设计等内容。最后, 对于课程中一些可以自学的部分, 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感兴趣的相关资料, 然后再课堂上讲述。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 治沙措施已有许多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 因此除了教材中的知识以外, 还应为学生介绍学科的最新、最前沿的动态, 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 以便适应社会对荒漠化的新要求。

2 课堂教学方式的确定

2.1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教学, 与

传统的授课方式相结合, 得到了大多数科教学者的认可[4]。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丰富的影像资料会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官印象, 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文字的描述, 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中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 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 提出讨论课题, 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此外, 鼓励学生积极查阅文献, 制作课程内感兴趣的多媒体资料, 在课上进行讲述,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动手的好习惯, 而且锻炼了学生当众表述的能力。

2.2 与科学研究和案例相结合

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方向, 把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 使其尽可能了解该领域的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难度适中的科研问题, 将学生分成几个研究小组, 通过查阅文献、动手实践等方法解决科研问题, 并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这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团结,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他们求实创新的热情。另外, 如果时间充裕, 可以带学生们参观荒漠化治理的典型区域, 如辽宁省章古台地区,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对荒漠化的治理有感官的认识, 掌握更多的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方式, 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3 实验教学方式的确定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的重点是通过提出问题, 调查分析原因, 并结合一系列的实验设计解决问题。可以在教学实验上安排一些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 如为某荒漠化地区提出合理的治理模式, 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是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结合生产、科研, 以生产为支点, 以教学为核心, 以科研为支撑, 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等[5]。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讲授, 以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沙丘移动速度的测定可以通过野外实验来学习, 对于沙区公路或铁路综合防沙体系和防治措施的掌握, 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去实地调查, 深刻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

综上所述,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在有限的课时内, 要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寻找到一条适合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的最佳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 本文从荒漠化防治工程的课程特点入手, 针对课程中存在的不足, 整合优化了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了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教学改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参考文献

[1]高国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林业教育, 2012, 30 (3) :41-42

[2]李红丽, 董智.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12) :53-55

[3]苏芳莉, 贾玉华, 郭成久, 等.浅谈提高本科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荒漠化防治方向课程为例[J].中国科技创新 (科技教育创新) , 2008 (11) :232

[4]佟小刚, 吴发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土力学”课程改革与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 2012, 30 (3) :38-39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篇3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影响和危害的深远性在于它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转。在中国,荒漠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和土地问题,荒漠化面积的扩大已成为土地资源逐渐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地区。本节教材主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荒漠化的形成,在简要说明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对荒漠化进程的影响后,教材重点分析了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这三方面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接下来,教材讲述荒漠化的防治策略,主要介绍了典型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整治模式,以及荒漠化防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以沙坡头治沙工程为例,介绍了我国成功治理荒漠化的措施和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了

解防治荒漠化的核心、内容、整治模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理解针对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采取不同整治措施的必要性;了解西北各族人民积累的防治荒漠化的经验和措施,理解生物治沙的原理和效果;能够分析本地区的人地作用特征,掌握荒漠化的发展、分布状况及其成因,结合区域特点了解荒漠化防治的策略与目前所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阅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饼状图,分析说明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结合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固沙案例,分析说明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技术和经验,掌握因地制宜、综合整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西北地区以风沙活动为主的荒漠化的发展、成因、防治与绿洲化过程,使学生对荒漠化的形成、分布与防治技术有所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增强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策略和实践的考察,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使学生建立攻克荒漠化的信心,树立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人地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策略。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荒漠化的成因

1.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什么是荒漠化?注意区分荒漠化和荒漠扩张有什么不同?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导致土地退化,并最终形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注意: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荒漠或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2.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如何认识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2)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环境具有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西北地区荒漠类多、面积广,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丰富的沙质来源和人类活动有关。首先,该区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心。以乌鲁木齐为例,东距太平洋4 400多千米,西距大西洋约4 300千米,南距印度洋2 500千米,北距北冰洋3 400千米,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风力作用强盛,容易形成荒漠。其次,近200万年来,在内陆巨大的山间盆地和高原盆地中,堆积了厚度在200~400米左右的河流和湖泊沉积沙层,其中乌兰布和沙漠沙层的厚度达1 800米,这些疏松沙质沉积物是形成浩瀚无垠的沙漠的丰富沙源。晚近地质时期(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初期,距今约1万年)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使该区气候更趋干旱,也促使荒漠迅速发展。气候变化如气候脉动(干湿交替)和异常变化、水系变迁,以及战争、不合理土地利用等人为因素,也会使荒漠面积扩大或强度增加。

案例分析:阅读图4.9“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建立攻克荒漠化的信心,说明土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

从图中所示荒漠化土地面积比例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商都县,在强度开垦草原以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固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商都县土地荒漠化的变化说明了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承转: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

(3)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阅读图4.10“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以风力作用为例)”,学习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从荒漠化和人类的关系来看,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不仅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活跃因素,同时人类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按各自比例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过度樵采(32.7%)、过度放牧(30.1%)、过度农垦(26.9%)、水资源利用不当(9.6%)、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0.7%)。其中占比重最大、影响荒漠化发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过度樵采。

小结: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只是产生荒漠化的必要因素,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荒漠化的防治

1.核心和内容

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它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荒漠化的防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说明:不同土地荒漠化过程大体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①发生阶段。气候趋于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土地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②发展阶段。地表植被已被破坏,出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着风沙活动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包括发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面积20%以下)和强烈发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20%~50%);③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着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荒漠化的防治就是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荒漠化土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实践证明: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只要坚定信心,掌握荒漠化的成因和过程,结合当地实际,依法治理,措施得当,荒漠化土地是可以治理的。我国学者在总结典型地区荒漠化防治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荒漠化整治模式。

2.整治模式

首先要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切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半干旱的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因此,应以生物措施防治荒漠化;而在干旱的绿洲区,自然条件更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因此,防治荒漠化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以生物措施为主,辅以工程措施。

再次,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它涉及制定政策和领导决策、技术咨询和科学投入,以及建立基层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行政管理系统,做到各部分分工协作,统一规划和统一领导。

学生活动:结合土地荒漠化的类型、成因和空间分布,讨论这些防治措施的针对性、适宜性及其效果。

三、生物治沙成效显著

1.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技术和经验

我国西北各族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同土地退化和不利自然条件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修建坎儿井等农田水利工程、毛乌素沙地南部的引水拉沙造田、利用水土和植物资源建设人工草场等。现在,科研人员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在植被恢复、草场建设、水土保持方面又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立了一批融科学试验、治理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防治荒漠化试验推广站,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植树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其中,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案例分析:阅读图4.13“沙坡头试验站的流沙固定”,分析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利与弊。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地处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南面是滔滔黄河,包兰铁路在这里穿过。为防御流沙侵蚀包兰铁路,科研人员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建成了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不足之处在于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

2.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阅读图4.14“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特征”,学习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特征表现。

a类为肉质植物,体内薄壁组织可储存大量水分,其近地表分布的根系可以在偶然而短暂的降水过程(如暴雨)中收集水分;b类植物一方面利用其近地表根系吸收可能的降水,另一方面根系向纵深发展,以利用稳定的地下水;c类为微叶或无叶型植物,叶片强烈缩小或退化,由绿色茎行使光合作用功能,蒸腾很弱。

科研人员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荒漠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多项治理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延缓了荒漠化扩大的趋势。

课后活动:收集资料,说明中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和土地荒漠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反思 篇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这一课时内容我采取的是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是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的开章第一课,是学生学习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篇,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区域的现状,如何去解决区域的问题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方法尤为重要。下面从本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来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深层次解读教材,合理取舍知识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该标准是借助典型区域案例,进行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而本人教学的主线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分析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区域→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危害→区域的治理”这一分析思路,最终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本节课的一大优点。

2、情境创设,引人入胜本节课开头,我让学生观看了一组图片,把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让学生自己有兴趣去分析西北地区的性状,并且从图片中涉及的知识点可联系去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学生接受知识也更为主动了。首先,按照区域研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该区域的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第二步,让学生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分析该区域,结合教材相应内容,分析归纳、并以图示的方式说出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之后,让学生根据荒漠化发生的每一条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学生理解起来非常顺畅,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夯实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要教会学生知识迁移

本节课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因此,不能只就案例本身进行分析,应该使学生通过本案例的学习,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思路和方法去分析其他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知识迁移。因此,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与整合,把完整的学习思路呈现给学生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关键,同时,注重最后的归纳与提升,最终转化为学生对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清晰的思路是案例教学所必须关注的。

2、西北地区讲的不够仔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应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西北地区的概况。而我只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并没有给足学生时间去分析、查阅资料。

3、活动时间不够,分析不够透彻,应适当放弃几个活动内容,保证学生将重要知识理解清楚。另外,有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进行总结,比如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荒漠化的防治说课稿 篇5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说课教师:李青平

关于 李青平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

地区为例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在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面各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提供借鉴或服务)。

本节教材包括荒漠化的概念,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等五部分。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一)知识与技能:

1.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及问题(荒漠化)产生的愿因。

2.了解区域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3.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重点: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难点:举一反三,培养和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五、教法设计 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结合材料,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荒漠化的概念及基本过程和危害。采用数字记忆法,强调记忆荒漠化的概念(三区、三退、三化、二因)

2.充分利用课本的图示2.1,2.2及材料,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

3.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产生原因。

4.“对症下药”法,引导学生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的对策与措施。

5.通过以上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治理说明和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学法设计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加上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再利用图表材料等相结合来分析荒漠化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注意通过这种“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达到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2、教学安排 2课时

3、教具准备:1。充分利用课本的图示及材料。2。利用多媒体

4、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复习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酒精厂>,生态农业<留民营村>},引入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2分钟).(二)图片展示(西北荒漠化景观图)引导分析,讲解荒漠化的概念,基本过程,强调记忆荒漠化的概念。(数字记忆法)“三区、三退、三化、二因”。(5分钟)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示气候异常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示图示“中国,世界荒漠化的分布”理解其危害性。(2分钟)

(三)结合图2.1,2.2(课本)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重点落实在图上①.西北地区位置与范围。②.地形特征。③.气候特征。④.植被水文等特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荒漠化的自然原因:①干旱是荒漠化的前在因素。②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0分钟)

(四)印证练习结合图2.3完成思考题P17,P18活动。(8分钟)

(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8—20结合图2.5,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①原因:人口剧增,人类本身的不当活动。②.表现:三个过度。

并列表归纳(人为因素表现,分布地区:用多媒体呈现),进一步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15分钟)

(五)小结(2分钟)

(六)布置作业:P21活动(1分钟)

第二课时

(一)讲评作业引入:不管是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还是非洲的萨 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总的来看,荒漠化并非只是现代的产物,只不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荒漠化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5分钟)

(二)结合课本材料,图2.12,2.13列表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 的分布及原因。(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后果)

(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照课本落实,8分钟)

(三)展示图片:回顾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让学 生讨论分析:针对这种情况,如何防治?(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多角度 来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8分钟)

(四)明确归纳(落实在书上)(12分钟)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1.核心 2.内容 3.原则 4.措施(结合案例分析)

(五)完成活动P21(5分钟)

(六)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5分钟)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重点分析>)→ 制定综合治理措施

(七)总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荒漠化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结果,防治荒漠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学习,为把西北地区建得山川秀美做出自己的贡献。(1分钟)

(八)布置作业:练习册(1分钟)十.预估效果: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荒漠化的概念,理解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和防治、综合治理措施。并学会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十一.板书设计:

(一)荒漠化的概念

“三化”“三退”“三区”“二因”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2.气候异常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原因:人中剧增,人类本身的不当活动 2.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核心

2.内容

3.原则

4.措施(5点)(结合案例:沙坡头)

荒漠化的防治反思教学 篇6

导致世界防治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人类过度耕种放牧和滥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加剧了荒漠化对人类的威胁。

近年来,许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土地荒漠化的严重后果。不少国家将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国情制定并实施了防治荒漠化的具体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很严重,荒漠化治理还需各国坚持不懈的努力。

跨国行动:防治荒漠化 篇7

此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委会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与有关国际机构和捐助国广泛接触。

双边合作

环境保护双边合作是中国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中国与美国签署了第一个双边环境合作议定书以来,到目前为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代表中国政府已经同世界上33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环境合作文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双边合作框架。目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双边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与主要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双边环境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加强双边”战略有了新的突破。在防沙治沙方面主要合作国家有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荷兰等,合作方式以无偿援助的造林项目为主。

中国—德国合作造林项目包括 中德财政合作山西北部风沙区生态造林工程项目,援助金额1200万马克;中德财政合作宁夏贺兰山生态造林工程项目,援助金额1200万马克;中德财政合作陕西延安生态造林工程项目,援助金额1200万马克;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治沙造林项目,援助金额1600万马克;中德财政合作辽宁治沙造林项目,援助金额1600万马克;中德技术合作三北防护林监测体系,援助金额662万马克;中德技术合作北京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项目,援助金额400万马克;德国援助山西育种造林项目,无偿援助1072万马克;中德财政合作甘肃天水生态造林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造林总面积57万亩。

中国—韩国合作项目 中韩财政合作密云水库造林项目KOICA,援助金额100万美元;中韩财政合作西北五省造林项目KOICA,援助金额为500万美元,分别在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和贵州等五省区进行;中韩科技合作研究项目“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开发”;项目中方投资100万人民币,韩国科技部投入30万美元;中韩沙地治理项目等。

多边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拓展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有关国际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在中国干旱区开展一些援助活动。其中包括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国际农发基金(IFAD)、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等十多个国际(全球性)政府间组织。其中,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较早,援助规模也较大。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项目 援助青海综合开发项目,在整个青海省实施,共利用外资1470万美元,其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投资970万美元,国际农发基金投资500万美元。项目计划包括建水库、修建道路、植树、技术培训和救助失学女童;宁夏固原地区扶贫及环境保护项目(1995~1999):投资金额2200万美元;青海海东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998~2002),总投资金额1260万美元,主要内容是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经济林果和畜牧生产及培训等。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 合作部门包括内罗毕总部、曼谷亚太办、巴黎技术、产业与经济司、大阪环境技术研究中心、日内瓦化学品中心、瑞士经济与贸易处。环境署是中国政府在多边环境领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长期以来,中国与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在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长江中上游洪水防治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同时我国与环境署各分支机构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参加了由环境署牵头组织的若干重要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和履约工作。

全球环境基金(GEF) 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于2002年10月16日~1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是GEF成立以来规模最大、人员级别最高的一次大会。大会完成了GEF第三次增资,获得新增承诺资金22亿美元,同时呼吁各国向GEF提供额外资金。大会批准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土地退化作为GEF新的重点领域,同时批准GEF资助项目33个,增款总额约2.2亿美元,其中中国项目3个,增款金额约2900万美元,占本次批准增款总额的13.5%。同时本届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GEF和中国环境保护”研讨会是本届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洲开发银行(ADB)西部沙漠化治理项目 亚洲开发银行官员在“二十一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年会议”专题讨论会上表示,亚行、全球环境基金及其国际和双边捐助者将在未来五年内向中国提供8亿多美元,帮助中国治理西部地区的土地退化。目前,亚行的援助重点已经开始从城市扩展,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亚行向中国提供的款项中,用于西部开发的部分将不少于60%。目前中国政府在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顺利。1998年至去年上半年,累计植树造林86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7500平方公里,治理退化、沙化、碱化草地26万公顷。

区域合作

中日韩三国合作 为落实1999年中日韩领导人第一次会晤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环境合作与对话的倡议,中日韩三国于当年启动了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在三国间每年轮流举办,以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并于会后由部长联合签署《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中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举办过第二次和第五次三国环境部长会议。会议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的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在沙尘暴监测合作、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三国环境教育网络与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环保产业等多方面开展了合作与对话,并取得了切实效果。

2003年12月13日~14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了第五次三国环境部长会议。在本次会议上,三国环境部长主要回顾了有关环境合作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分享了三国环境政策经验及对未来合作进行了展望,并就可持续发展问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荒漠化、沙尘暴、酸沉降以及环境与贸易等一系列全球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交换了看法,达成了有益的共识。

目前,由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和中、日、韩、蒙参加的亚行“东亚地区沙尘暴防治技术援助项目”已经启动,项目旨在帮助制定本地区沙尘暴监测和预警区域合作框架和行动指南。此外,在中日韩三国“共同研究项目”下的沙尘暴研究项目已经启动,日本和韩国将通过官方援助以无偿援助和提供专家的形式,协助中国建立8个~10个沙尘暴监测站。

东北亚合作 东北亚环境合作会议是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五国政府环保部门间的一个政策对话机制,始于1992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发起以来,五个国家就控制区域性沙尘暴、中俄蒙跨界自然保护区、酸雨问题、海洋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与政策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了合作;会议已经成为五国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之间的一个重要对话渠道。中国曾分别于1996年和2002年主办了第五次和第十一次东北亚环境合作会议。

由中国、日本、韩国、蒙古、朝鲜五国有关部门参加的沙尘暴高级别会议也曾在京召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发言时强调,沙尘暴已经成为影响东北亚地区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只有加强区域间合作才能真正取得进展。

东盟—中日韩(10+3)机制下的环境合作 为促进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在环境领域的合作,在2002年11月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晤上,东盟提出召开东盟—中日韩(10+3)环境部长会议,并得到了中日韩三国的响应。为此,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届会议。

荒漠化的防治反思教学 篇8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三[人教版]

【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地理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地理生活化、生活理论化、理论经常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知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再利用图表材料等相结合来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了解其危害和注意通过这种“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的思维训练达到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和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讲述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而学生正是处于西北地区,所以对于荒漠化的理解稍微容易些。

3、非认知因素分析

意志薄弱、情感偏差、知觉及思维迟缓,要转变差生必须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在教学中要调整对差生的期望值、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教会学生养成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与发展问题,及问题(荒漠化)产生的愿因。

(2)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与发展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2、教学难点

举一反三,培养和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课本,网络图片)

可用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特定的参考资料(课本)

参考网址(中国荒漠化防治网);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列表对比法:从三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典型地区、危害列表比较;

【教学思路】

1.采用图表结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2.“对症下葯”法,引导学生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防治反思教学 篇9

齐实,张洪江,孙保平

(北京林业人学水上保持学院)

摘要:该文在分析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为了实现和满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所采取的专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16(2005)-增刊-0074-0

4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in the Majo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QI Shi, ZHANG Hong-jiang, SUN Bao-ping

Colle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100083, P.R.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major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the authors propose some proper development measure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jects in China.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talent cultivation

一、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社会利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我国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

(一)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我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k㎡.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十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上流失: 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冰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而积就占国土而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摊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我国降水量地区差异和年内、年际变化都很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早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二)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上流失遥感测查.20世纪90年代术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6万k m2.其中.水蚀165万k㎡:风蚀191万k 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上流失面积为26万km2。目前仍有近200万k m2水土流失而积需要治理.按照现在的防

治速度.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治理。此外.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水十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三)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血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伞国荒漠化土地总而积为262.2万k㎡:.占国土总而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k m2,水蚀荒漠化20.5万k㎡.冰融荒漠化36.3万k㎡’,土壤盐渍化23.3万k㎡,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四)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的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1997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l 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00m3.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计到那时我国将缺水2000亿m3。此外,城市缺水也相当严重.据1995年建设部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993年5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333座缺水,其中49座是水源缺乏.l 9座是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紧缺。

(五)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

我国森林面积为134万km2.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利两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森林面积只占伞国森林而积的17.96%.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则更少。广大的两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片森林退化.覆盖率还不到1%。虽然我国每年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由于成活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不高、乱砍滥伐等问题.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某些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几十年米一直呈降低趋势.占长江流域上游皿积56%的四川省,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在三峡库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因此,即使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林业部分)》的规定,实现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的人为活动,到2050年实现宜林地全部绿化后,我国森林覆盖率也才达到26%。

(六)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程度居世界第9位。中国的野牛动物和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有l 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牛态类型多为野生动、植物柄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中国陆地的野生动植物有80%以上物种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于天然林牛态系统的破坏.所以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日益缩小:再加上人为乱捕滥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濒临灭绝。拥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5%~20%的物种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状态.包括4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多种野生动物。近几十年来己绝迹的高等植物物种就有200多种:野生动物有10余种,还有20多种濒临灭绝。

从目前全国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人才的需求来看.基层生产单位的需求量很大。可是.事实上.在全国各地的水土保持工作站、研究所、林业技术推广站中.水土保持上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本科生占很少的比例.有的甚至没有。这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手段支撑。从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只有掌握高新技术手段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自1958年原北京林学院成立水土保持专业以来.先后有原内蒙古林学院、原西北林学

院、南昌水利专科学校、山西农业大学、原福建林学院、西北大学、原西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成市了水土保持专业。在国家教育部培养人才目录中,水土保持被列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

各有关院校根据各自的教学科研工作基础、本科生的来源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现有的办学条件等,保持了各自的办学特色。现大体上存在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足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代表的院校。这类学校专业开办时间较早,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较强.在流域管理、林业生态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等方面形成了强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面向全国招生且学生就业渠道多样化。在教学改革中.在保持以往重视专业学术理论水平培养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相应的学时数.加强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综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

第二种类型是以山西农业大学和原西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其招生和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特定的地区.这些地区对实用型人才具有较大需求。这两所院校工程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较强,学牛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以具体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管理为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以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

第三种类型.以原西北林学院和原内蒙古林学院为代表。这类学校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沙漠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较强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工程技术课程及综合性教学环节有所加强.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以西北、东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荒漠化防治为丰。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以培养本地区急需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高级人才为主。

该专业2000年本科招牛的院校和规模丰要包括:北京林业大学(60名),山西农业大学(30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0名),内蒙古农业大学(30名),沈阳农业大学(30名),山东农业大学(60名),西南林学院(30名),贵州大学(30名),甘肃农业大学(60名),福建农林大学(30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30名),西南农业大学(30名)。目前平均每年约招收450名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有扩大的趋势。从就业情况来看.主要渠道包括:水利、水土保持部门;林业部门:其他部门,即水土保持站、研究所、水利规划设计单位、林业站、林业研究所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习(设计)、科研活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目前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普遍缺乏一套严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教学实验室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高校的实验室用房紧张.教学实验室的设施陈旧、仪器设备落后,有的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有的设备受条件限制,数量少,不能保证学牛进行集体实验;有的实验因所需材料的价格比较高,而无法进行。

2.未建立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

传统的教学实习是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这些地方一般较偏远,仅交通费就几乎占去了全部实习费.且条件艰苦.对学生生活的管理更增加了学校负担,因此校外实习很难得到保证。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和生存问题.关心的是经济效益.认为接受学生学习是一种干扰、一种负担,与学校共建基地更是无暇顾及。而学校自建教学实习基地则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难度较大。

3.生产实习难以深入实际.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的生产实习,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得到真正落实,往往以参观、看录像等代替,使学生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被削弱。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工作后适应期延长。

4.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下降

毕业论文历来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研与科技写作水平的全面检验.也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普遍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降,主要表现为:论文大多流于形式,数据及重要参数引用的多.经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统计分析出来的较少;试验设计不合理,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论点不明.论据不足:格式和数量单位不规范者居多;罗列资料,抄袭严重:随意改动调查或观测数据,甚至凭空捏造。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缺乏经费,学牛缺乏参加牛产实践和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

经费小足是造成实践教学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由于国家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开展实践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学实践环节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今后的发展对策

(一)增加投入,建设一流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室

从目前水上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必须增加投入,建设高水半的实验室。

1.环境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

包括图形工作站、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遥感图形处理系统、GPS地面定位系统及配套设备。主要用于计算机教学,应用技术培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信息管理.多媒体教学,文字、数据、图形处理,制图,研究生培养,毕业答辩、学术交流等。

2.山地灾害、十壤侵蚀实验室

包括人工降雨装置、侵蚀模拟、侵蚀设备、泥沙径流白动控制系统冰槽、激光测速及其他常规与配套仪器设备、十力学实验仪器,有条件的可配备风洞。主要用于径流、泥沙、土壤侵蚀、土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植物抗蚀、人工降雨实验,并能够满足部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3.林业生态工程实验室

包括综合气候因子自动观测仪器、单项生态因子测定仪器、植物分析仪器、土壤分析仪器、电脑测绘系统及光合与水分测定、土壤蒸散等常规仪器和配套仪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治沙林、经济林的调查和设计及综合效益研究和评价.土壤理化性质、肥料的分析和实验,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科学研究等。

4.水上保持工程实验室。

主要包括电子数字测距仪、自动水准仪激光经纬仪、计算机、日产导轨式绘图仪、绘图台、大型干土晒图机、复印机、KP-80求积仪等。丰要用于地形测量、工程施工测量、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制图以及地体地基的沉降和位移变化监测等:可为各类图纸设计、绘制、成图提供场所,为生产单位规划、设计水上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程。

(二)面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建设一流的教学实习和科普基地.根据该专业的特点,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应包括黄土区、风沙区和山丘区等类型:基地应具备生活、学习、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且应交通方便通讯便利。

1.黄土区实习基地

用于土壤侵蚀地形地貌现场教学,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单项及综合措施规划的实施.水土保持效益调查,流域管理实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水土保持牧草培育与经营的研究和实践,资源开发、生态农业、集水、节水、蓄水、灌溉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2.风沙区实习基地

尽可能在干旱、半干早且有治沙成就的风沙区建一实习基地,用于风沙地形地貌、气候、十壤、植被风沙运动规律等教学实习和调查,单项、综合治沙措施(生物、工程、水力、风力、化学、封育等)的调查、设计、施工及效益调查等实习,风沙物理实验,风沙灾害调查,沙地节水灌溉技术实习与研究,沙区生态农业建设实践实习,沙地防护林、经济林、灌草与护牧林设计施工实习.毕业设计与科研等工作。

3.山丘区实习基地

可用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调查.水土流失调查。减灾、预防措施设计实施实习,水上保持效益调查,流域管理实习,梯田及其他工程措施实践教学,山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经济乔灌草植物、薪炭林、防护林的设计和施工实习.山区综合开发、集水蓄水节水灌溉、山区持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及地质地貌测量等相关科学研究。

(三)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科研信息交流中心

在重点院校设市水土保持教育科研信息交流中心.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主管部门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和生态环境人才的培训:并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国际交流的渠道。

(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培养血向21世纪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必须有高素质教师队伍。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等诸多方而入手.加强教帅队伍建设。

要实现上述目标.从国家来讲.一是要有一个总体的、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以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二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提供资金予以支持,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培养的人才能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服务。从学校自身来讲,要深化改革,面向市场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教学实习基地,培养一流的人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以满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工礼先、罗晶.面向21世纪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改革进展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l 999(增刊):1-5.

2、王志国,周世权.我国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J】.中国林业教育,1 999(增刊):57-603、王贤,周金星.21世纪我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及入才要求

[J】.中国林业教育,1 999(增刊):64-674、罗晶,王礼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比较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1999增刊):70-74.

5、余新晓,肖辉杰.新世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小科教育的改革与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l 999(增刊):82-84.

6、孙保平.张洪江.教学、科研、声场产三结合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J].中国林业教育,l 999(增刊):95-97.

上一篇:温馨提示健身器材下一篇:编辑记者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