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设计案例

2024-08-26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精选8篇)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 篇1

Colours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依托的文本

作业设计依托的文本是三年级上册

Unit

Colours。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颜色和介绍、问候他人。主题语境是人与

社会,主题意义是:尊重老师、关心朋友、感受多彩世界。文

本内容如下:

单元主题框架:

二、作业设计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语言能力

1-1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This

is

Nice

to

meet

you.1-2.能听说认读单词:

red,green,yellow,blue,black,brown,white,orange。能够语用情境语Ok.Colour

it

brown.描述颜色。

1-3.能正确听、说、读、写字母

Aa,Bb,Cc,Dd

并知道其在单词中的发音。

学习能力

2-1.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

Good

morning.和

Good

afternoon。向别人表达问候并回应别人的问候。能够在情境

中运用句型

Nice

to

meet

you.表达初次相识或被别人介绍而相识相互间的问候。

2-2.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

This

is

…介绍他人。

2-3.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能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书写字母Aa,Bb,Cc,Dd。

2-4.了解彩虹的颜色组成。能够学会唱歌曲

Colour

song。

思维品质

3-1.能够认真观察图片、生活,并能够通过图片文字

能隐性信息判断、描述生活中的字母及颜色等,寻找学过的物品,并用英语描述,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文化意识

4-1.培养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4-2.让孩子了解中西方见面打招呼的文化不同。

4-3.培养孩子合作及规则意识、爱护公物及花草树木的能力。

(二)作业设计目标

通过“Nature

Park”游园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活动、复习本单元教学目标。

第六课时:通过孩子们看到美丽的花园,复述

Zoom

和Zip的小故事,复习巩固有关颜色的单词和问候用语,并感知第三单元将要学习的问候语。能够在教师帮助下表演故事,懂得爱

护花草树木。园长让大家设计“不要摘花”的提示牌,生活中颜色

与颜色融合,培养孩子合作及规则意识、爱护公物及花草树木的能力。培养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对应单元

目标

4-3.4-1)

三、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以教师带领孩子们去参观“colourful

park”为情境线索,基于单元中每课时的小主题,以真实情境为依托,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孩子有整体情景感,待六课时作业完成后,孩子们根据自己这个单元作业完成情况,得到六张积分卡,并让孩子自我评价,同时还能看到这个公园的全景图。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启去

colourfulpark的旅行,每完成一课时的作业,你就会得到

朵小花,单元结束后,你会

朵不同颜色的小花,来兑换下一次游玩的“门票”哦,在6-11

朵,下次游玩,可享受半价优惠哦,你们一定很期待吧?

基础性作业:

1.孩子们往前走,这是哪里?对花园,漂亮吗?用英语

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哦,Zoom

和Zip

也来了,她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请复述

Zoom

和Zip的小故事,并表演这

个小故事吧。

作业时间:15

分钟

2.Zoom

这样做,对吗?我们要对

Zoom

说点什么?公园里的提示牌太少了,园长想让大家设计“保护花草,保护公物”的提示牌,任选一个设计牌,公园会选优秀作品,颁发

“最佳设计奖”,入选的设计牌,会放在公园里,还写上“小小设计师”的名字呢。

拓展性作业:

1.你们知道吗?生活中颜色与颜色融合,会形

成新的颜色,我们来做这样的科学小实验吧?把实验结果涂色并用英语写出来哦。

这次游园活动即将结束,公园还有两项有奖活动,第一项是:为公园做一份“colorful

park”游园手册,并用简单的英文标注哦;第二项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设计

一下你喜欢的公园是什么样子的?

作业时间:1

周内完成。

开心的游园活动即将结束,你得到12

朵小花了吗?可以兑换一张下次游园的门票哦。祝贺你。如果得到

6--11朵小红花的小朋友,可以享受半价门票哦。小红花是可以累积的,孩子们加油哦!制作游园手册参考图片:

三、实施过程与策略

在这个大单元的背景下,创设一个具有真实主题意义的大主题、大语境,在不同的主题语境下,布置相应的作业,彼此之间有链接,有层次,既体现基础性作业,又体现拓展性作业,让孩子们对作业有选择、有学科素养的提升,有生活实践的体验,最后单元作业完成直指单元教学目标落脚点。

单元作业评价方式:每完成一课时的作业,学生就会得到2

朵小花(基础性作业1朵,拓展性作业1朵),单元作业结束后,会得到

朵不同颜色的小花,可以兑换下一次游玩的“门票”,获得小花在6-11朵时,下次游玩,可享受半价优惠。小

红花是可以累积的。

四、效果分析

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基于课标、教材、学情,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整体制定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作业课时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开展单元教学评价,践行“教学评”一致性。学生在情境、游戏活动中能将本单元的作业完成,加深了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深度理解,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创新。

五、案例反思

1.对于需要超过

天以上完成的作业,可采用小组合作完成,组内做好分工,每人做自己擅长的方面,有负责绘画的,有负责书写文本的,有负责装订的等。

2.尝试探索以单元作业为主线,将每个单元的综合性作业,和主题作业一起融合,形成主体性作业。尝试用

Mind

map,Picture

book融合作业等形式。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 篇2

鉴于此, 本研究立足于新课程标准, 选取泰州市某乡镇农村小学作为案例, 对该校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以期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以便能够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泰州市某乡镇农村小学作为案例, 对其数学学科的家庭作业设计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本研究选用自编的《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情况调查表》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共计发放了200份, 三至六年级各50份, 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 其中有效问卷为186份。另外, 为了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师对数学家庭作业的价值、设计等方面的认识, 本研究还选取了4位数学任课教师进行了结构式访谈。

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结果

1.学生对作业的价值认识

为了了解学生对于作业完成目的的价值认识, 问卷中设计了以下问题:“你认为完成作业是为了什么?”从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 有58.1%的学生认为做作业是为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32.3%的学生认为是巩固所学的知识, 只有9.6%的学生认为做作业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可见, 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作业的价值在于提高运用能力, 农村小学的学生对作业的价值认识还是比较“高端”的。

2.作业内容、类型、数量的现状调查

早在2013年, 教育部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提出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而四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总量则控制在1小时之内。为了了解农村小学的落实状况, 本研究对学生数学作业的内容、类型、作业量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有45.2%的作业来自教科书, 22.6%的作业来自补充习题册, 24.7%的作业来自统一的课外资料, 7.5%的作业是其他来源 (多为自行加码的课外辅导作业) 。这说明, 农村小学学生的数学作业内容来源是相对狭窄的。调查还发现, 有高达84.6%的数学作业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 实践作业和口头作业较少 (分别为7.1%和8.3%) , 作业形式相对单一。此外, 81.1%的学生表示能够在半个小时以内完成数学家庭作业, 有10.6%的学生表示要花6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事实上, 在三年级的49份有效问卷中, 都表示教师留有书面作业。因此, 部分农村小学的作业总量、内容、类型等方面对于“减负”的落实程度还有待提高。

3.学生对作业的自主性调查

为了了解农村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自主程度, 设计了“你做数学家庭作业前会复习吗”“在做数学家庭作业过程中, 遇到不会的题目是怎样处理的”“你希望你的数学老师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你自己会选择什么样的家庭作业”等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 58.2%的学生在做作业前复习所学内容, 41.8%的学生并不复习。在抽样的186个学生中, 只有4位学生在遇到困难题目时是不做或抄所给的答案或同学的答案, 其余学生表示可以自己寻找途径解决疑难。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是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另外, 农村小学学生的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是比较弱的, 有88.17%的学生希望教师布置练习题, 还有9.68%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怎样选择作业, 要依赖于教师。

4.学生对作业评价的调查

调查发现, 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是否达到教师的标准是非常在意的, 喜欢教师在自己的作业本上打上分数或“优、良、合格”。例如, 有60.4%的学生表示关注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评价, 21.5%的学生不仅关注作业的正确率, 而且关注教师的评语。

(二) 存在问题与讨论

总体而言, 虽然学生对作业价值认识有所改观, 但是学生对作业维度、形式认识的深度不够。例如, 尽管他们愿意选择丰富多样的作业, 不过在面对“希望的作业内容”问题时, 超过80%的学生选择了数学练习类的作业。本次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主能力, 但是缺少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

另外, 笔者在该小学调查时, 让该校五年级某班的数学任课教师布置了一次特殊的数学家庭作业, 题目是“写一写你今天在数学课上的收获、疑问”。令笔者意外的是, 有学生听到该作业题目后, 竟问:“老师, 今晚数学作业只有这个吗?那补充习题册不做啦?”此外, 笔者还观察到, 有些学生一听到布置作业, 就“本能”地拿出了数学课本和补充习题册。不仅如此, 当作业或试卷发下来后, 学生就会关注自己的分数或者等第, 还会问其他同学的得分。访谈中也有教师反映, 有些学生之所以成绩时高时低, 是因为往往分数低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得分高就会自满, 认识不到自己薄弱的地方。可见, 如果学生过分重视分数或等第, 就会忽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反思, 这种评价非但不能产生促进作用, 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阻碍。

小学生进入中年级以后, 会进入其逻辑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 已经能够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比较, 这时候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 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品质更好地进入稳定状态。数学课程是训练小学生逻辑思维的主要途径, 因此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也应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数学作业,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动手操作、创新能力, 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 科学、准确地理解家庭作业与评价的意义, 切实促进新课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的实现。

三、教师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一) 访谈中有价值或代表性的阐述

1. 教师对作业设计目的的理解

教师甲:复习巩固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点, 熟练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会挑选一些变式题, 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用一些计算题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学习品质。

教师乙: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有利于我的教学方法的调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上的一些公式靠背是没有效果的, 有些学生公式背上了, 遇到具体问题仍然不会, 所以要通过作业间接地让他们记住公式。

教师丙:教师自己设计作业是非常不错的举措, 可以针对本班的学情设计作业, 设计学生喜欢的作业。不过, 由于新教师刚进学校, 除了教一门主科, 还要兼带一门副科和一些培训之类的事情, 所以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而且学校和家长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以班级或者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 我是想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 但是那样的话, 学生成绩就不能得到提高了。

可见, 教师对作业设计目的的理解多为巩固与复习知识点、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或是检查学习情况;由于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往往只注重成绩排名, 因此教师无心或者没有精力去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2. 教师对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态度调查

教师甲:学生加入作业的设计, 首先使师生关系更和谐;其次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 有效地提高学生薄弱的地方, 也让学生产生自我价值感。但是有可能造成混乱, 掌控不好, 会出现“反客为主”的现象, 所以我平时没有让学生参与过作业的设计。

教师丁:学生和教师设计作业我觉得有利也有弊。现在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 所以师生合作设计作业有利于这种关系的创建, 在沟通交流中更了解学生,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学生参与作业设计会提高作业的完成率。但是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处在发展阶段, 对一些练习的设计不能抓住本质, 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他们的家长又特别重视每一次的考试成绩, 所以作业主要还是我布置的。

从教师的阐述不难看出, 农村教师对于家庭作业设计的先进理念是认可的, 但由于“成绩指挥棒”的影响, 或出于对学生能力的保守估计, 或害怕失去教师的主导地位, 或担心“多做多错, 不如不做”, 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往往都没有让学生参加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 更不必说让学生自主设计家庭作业。

3. 教师作业评价内容与形式的调查结果

教师乙:我主要是采用全批的方式, 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然后用等第或分数来向学生传达他们作业质量的好坏。偶尔会注重数学上的格式或学生字迹是否认真, 字迹难认的作业我会批注提醒他们。

教师丁:对学生的作业我会从书写、质量方面来评价, 我也注重学生与他们自己的比较, 也就是和上一次相比在书写、质量上有没有进步, 我一般用“优、良、合格”的方式评价, 评语偶尔写一写, 如果都写的话就赶不上当天的作业评讲。

显然, 虽然目前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作业的评价工作, 但是评价内容集中在知识点的掌握 (即正确率) 、格式要求、书写质量等, 评价的语言相对简单, 基本停留在等级制上。由于某些年级的数学作业多为当场完成当日评讲, 教师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 往往容易导致评语缺乏。

(二) 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一, 教师缺少作业优化设计的积极性。在和该所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认识到自主设计作业的意义, 但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 教师缺乏作业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始终没有将理论付诸实践, 导致数学家庭作业仍是内容单调、形式枯燥、题量偏大的状态。因此, 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应该重视作业的设计, 鼓励教师自己或通过讨论进行作业设计。学校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长, 而且还要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这样教师才能自愿地、积极地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

第二, 教师设计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调查显示学生设计作业的自主性不强, 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多数情况下不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 自己包揽这项工作, 学生失去了表达的权利, 情感、兴趣、个性受到了抑制, 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南辕北辙。学生没有参加过作业设计的经验, 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作业设计的能力。

第三, 教师设计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 笔者发现教师并没有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换言之, 所有学生的作业内容、方式是一样的, 忽视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已有知识水平的差异。这种“一刀切”的布置方式适用于班级中等生, 却忽视了班级的学困生和优等生。学困生看着超出自己能力的作业, 失去信心, 自卑, 否定自己;优等生看着缺乏挑战力的作业, 失去学习的激情, 失去动力。所以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要肯定学生有自己的智力优势, 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能力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教师有意识地使作业按“基础、提高、创新”三类排列, 基础类针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 提高类针对绝大多数学生, 而创新类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1]这种分层化作业使得所有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而增强学习动机、提升自信心。

第四, 教师的数学作业评价方式仍墨守成规。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影响着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调查中已发现学生特别重视作业的得分和等第, 这与教师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关。在作业中, 教师很少用语言性的评价, 想获得认可的学生只能关注得分或等第。因此, 教师应摒弃单一的传统评价, 一是要注重学生自评、他评,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二是要注重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三是要注重学生独特个性的评价,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这三者结合起来将成为具有人文关怀的评价, 不仅有利于学生、家长由注重评价结果转为注重评价的过程, 注重能力、个性的发展, 而且能有效消除“学生、家长一拿到作业就看等第或分数”的现象。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遗憾的是, 当前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虽然在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 但是在家庭作业设计的创新与改进方面却仍停滞不前。鉴于此, 本研究立足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选取泰州市某乡镇农村小学作为案例, 对该校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作业;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11-02

所谓分层作业是教师所设计的一种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技能,并提高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作业式学习方法。在农村小学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下,分层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下生活,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为农村小学生设计数学家庭作业的动因分析

1、学生原因

农村小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环境方面显然差于城市同年龄小学生,所以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差。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在我国农村有近80%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为理解能力差而无法提升数学学习成绩。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学校教育能力的薄弱。

2、校方原因

农村小学教师水平有限,只能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教授学生,形成典型的“大锅饭”式教育,不能因材施教。这样目的性不强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不高的教育能力也让小学生无法得到基于数学的思考能力,与现代教育素质培养的原则不符。

3、家庭原因

现在农村小学生中有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多数由隔代人抚养,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在家庭教育方面无法给予小学生太多,所以为小学生设计家庭作业,也是约束和帮助他们能在课外继续学习,而不是被放任不管,保证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积极性[1]。

二、分层作业

1、分层作业的内涵

若要使用分层作业法为小学生布置设计家庭作业,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学内容难度不高,但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为其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分层作业的特色就是以全体学生所拥有的学习水准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以所有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而不同人在数学上可以得到不同发展路径为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层次每个学生的现实需求。下文将举例说明分层作业之于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案例设计及分析[2]。

2、基于“分层作业”的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案例研究

(1)研究目标及目的

选取班中一名数学成绩较为普通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该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思想懒惰,数学成绩一直保持在60~75分左右(100分制),属于刚刚及格的水准。首先根据该学生过往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性格进行分析,并按照实际情况展开基于分层作业理论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此次设计及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在测试过程中对该名学生数学能力的各项考察,同时希望帮助他提升数学的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该研究测试时间为一个月。

(2)测试内容

测试内容主要为小学五年级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内容。实验阶段为1个月,看1个月测试阶段内学生在家庭作业方面的完成情况,评价其作业质量和能力的变化。

(3)研究结果分析

①测试过程分析

实验主要以数学教学为主,内容即为一元一次不等式。该阶段的实验要求依然保持学生平时做数学作业时的习惯,测试中发现该学生在对数学作业态度方面比较潦草,不够认真,作业完成度虽然合格但是错误太多,整体评价不高。下面举例来说明:

为该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布置了三道大题,其难度各有不同,来测试该学生不同的数学解题能力。

题目1:记忆能力考查

该题目组别主要测试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题目为:

1、3x+2≤2x+3

2、5x-2>9x+4

3、1/3 x+3>x

该组主要为该学生巩固当天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让他通过解题能够快速掌握带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同时,也通过解题复习巩固该学生之前存在的乘除法薄弱环节,加深他对不等式性质的深刻记忆和灵活运用。

题目2:理解创新能力考查

题目:自己编写一个解集为x≥2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改题目考查的是该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题目3:综合能力考查

题目:已知条件为x的方程2n-3x=20是非整数,求解n的取值范围。这一题目培养的是学生运用不等式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该学生全方位式的综合考量。

②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所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考察,暴露了该学生的一些数学学习问题,也体现了他在学习方面的一些优点。比如说该同学在第一题的回答上是全部正确的,这就体现了他在对知识记忆方面的能力。

但对于第二,该学生的回答过于简单,过程模糊,虽然结果正确,表明他对当天的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深入思考。

第三题的回答中,学生虽然给出了解题过程但结果却是错误的。本次测试反映了学生记忆、理解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虽然题目很简单,但还是暴露了该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缺陷。通过这样一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该学生有了自己的收获,比如他在不知不觉中就锻炼了自己数学解题的能力。而在教师诸如“希望你完善作业中的解题过程”等的引导性评语引导下,该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数学作业中的不足,以进行自我评价。经过1个月的测试后,该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从原有的60分~75分水准提升到了85~90分,而且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程度改善。这也体现了分层作业“没有暴露问题,就不可能有收获”的教育宗旨[3]。

总结:本文基于“分层作业理论”为农村小学生进行数学家庭作业设计,一方面是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的知识复习,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将小学课堂与课外自然的衔接起来,快速提升农村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从记忆、运用、创新等多个方面锻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同时,也希望其他学科也都能合理运用这种家庭作业的设计理念,提升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 丽.农村小学学困生数学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2(16):95-96.

[2] 晏世华.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38.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4

上传: 王东明 更新时间:2013-12-19 13:33:06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适当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作业是必要的。然而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作业,完全是在老师的监督甚至逼迫下才勉强为之,对他们而言,作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负累。造成这一不良现象,主要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同时长期机械抄记、单调乏味的作业,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的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鉴于这种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做了新的尝试。

案例一:自主设计作业,作业分量好承担

在教完古诗后,我把作业的布置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师:学习完了这两首古诗后,你打算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呢? 生1:我打算抄写这两首古诗,并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

生2:我打算把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说一说,并把其中蕴含的道理写下来。生3:我想根据这两首古诗的内容画一画。生4:我想收集这两位诗人其他的诗来吟诵。生5:我想收集整理其他说明一定道理的古诗。

生6:我想整理跟这两首古诗所说明的道理有关的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设计的作业比老师设计的还要精彩。那么,我们就按照1+X的方法,同学们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份喜欢、力所能及的作业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他人设计的、自己也感兴趣的作业。X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多选不限)。作业量不作具体规定。

分析和反思:

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避免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消损。当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完成不同治度、不同题的作业练习,他们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奈和负重。当然,在学生设计自主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教给学生设计作业的基本知识,对学生所设计的富有创造性的作业要加以评析和表扬。这样的作业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面向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案例二:设计趣味性、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得培养、个性能张扬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训练组的单元主题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等课文,让学生领略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学完这个单元,学生意犹未尽,还沉浸在一幅幅绚丽我多彩的传统文化中。这正是我布置作业的有效契机。

师:请同学们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要自己动手去寻找、去收集、去欣赏、去感悟。你打算如何办好这一份手抄报。

生1:为了办好手抄报,我要阅读有关的书刊、杂志或访问家长,收集有关的资料,一定要办得内容丰富。

生2:我打算利用我的美术、书法的技能,将刊头设计、排版插图跟内容融合一体。生3:我要出的小报主题是“正月十五闹元宵”。小报中要有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以及灯笼的文化等民俗小知识。生4:我要出的手抄报的主题是传统节日习俗,像重阳节、七夕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内容可以是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等精彩之处。生5:我打算出以“有特色民居”为主题的手抄报,收集民居中的图片、各种民居的特点介绍,力求图文并茂,夺人眼球。师:好。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计出一份最精彩的手抄报。

分析和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能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并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想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作业设计案例 篇5

案例名称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业单

案例作者

适用学科 历 史

适用年级 初 中 一 年 级

学校名称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学校(盖章)

一、作业设计理念及作业背景分析(主要介绍作业设计理念、教学进程、学情分析、作业目的等。)

(一)作业设计理念

让作业设计真正成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发挥作业的巩固、诊断、建构等功能!切实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同时提升育人品质。

(二)教学进程

单元主标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学情分析

课标要求是“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知道秦的暴政。”但七年级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及唯物史观均处于培养阶段,单凭课堂教学达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困难,故设计此预习作业。

首先,初中生普遍性格活泼,喜爱类型新颖的事物。辩论型作业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主动性,进而提高作业质量。同时,历史课程每周 2 课时,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准备。

其次,完成作业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唯物史观素养。一方面,学生需要阅读教科书,明晰秦始皇统一前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本课基本史实;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搜集相关材料,深化理解其所采取措施背后的原因,进而对秦始皇形成客观认识,也能够初步引导其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探寻历史本质。

最后,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发表各自观点,进行课堂辩论。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辩论表现,检验其完成作业情况;另一方面,也旨在通过生生互动,从旁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具体方法,深化对本课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思维,以达到课标要求。

(四)作业目的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检测基础知识学习效果,梳理阶段内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阶段内的知识系统和网络,提升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及作业评价方式(主要介绍作业任务要求、作业完成方式、作业分层方式、完成作业平均用时、作业交流反馈方式、作业评价量表等。)

(一)作业任务要求

1、作业内容: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其功过是非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有人说秦始皇的功大于过,也有人说过大于功,你如何看待秦始皇?请以“秦始皇的功与过”为辩题,全班分为正反两方。一组、二组、三组为正方,其观点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四组、五组、六组为反方,其观点为:秦始皇的过大于功。

2、具体要求:

①队员分配

辩论双方推举 4 名辩手,1 名主持人,6 名评委。其余同学帮助辩手准备辩论材料。

②辩论要求

论点明确,重点突出;论据严密,旁征博引;文明礼貌,尊重辩友。

③辩论环节

第一环节:陈词展示,双方一辩根据各自观点进行三分钟论述。要求史论结合。

第二环节:攻辩,双方二辩选择对方辩手进行询问,由反方先开始,总计时为五分钟。要求问题简明且有说服力,不得重复。

第三环节:自由辩论,辩论双方依次轮流进行,总计时十分钟,每队五分钟。要求论据充足,语言简练。

第四环节:总结,双方各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由反方先开始,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要求全面总结本方观点。

第五环节:评委提问,双方评委根据整个辩论过程对辩手进行提问,总计时 5分钟。

(二)作业完成方式

每位同学请根据所持观点,自行收集相关辩论资料,整理辩词,下节课进行团体辩论赛。

(三)作业分层方式

(四)完成作业平均用时

(五)作业交流反馈方式

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作用,根据辩论环节进行评分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指出学生所使用论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还应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六)作业评价量表

三、作业成效及学生作业示例(主要介绍完成作业后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同水平作业示例等。)

四、作业设计反思(主要介绍对作业设计的总结与反思等。)

五、学校推荐意见

学校盖章

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案例分析 篇6

——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案例分析

一提到作业改革,语文老师的心情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是最由衷,最高兴的。她们高兴的或是语文作业可能要删减了,课后不用再面对那成堆的作业为批改而犯愁;或是课后有研读教材,交流想法,阅读,备课的时间了;或是为学生,为孩子高兴,回家后有愿做、乐做的作业,有玩乐,有读课外书的时间了......。总之,作业改革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心中所需,可谓是顺心意,应发展的改革大事。那么作业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尤其是语文学科,听说读写诵样样都是必须巩固,训练的。作业设计要序列化,层次化,有兴趣,有效率,又要面向全体,突出个性确实难。况且,习惯了程序化工作的我们,有点无从下手。即使作业改革也是个别老师的个性化所为或试探,像六年级个别老师便对习作作业进行了改革和试探。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语文作业中占的分量最重。为此,六年级的几位老师在宋老师的自能体验式作文教学初探的前提下,对习作训练进行了尝试,她们针对学生不愿写,不会写,及教学效果不显著等现象,采取了“一练二改三发表”的反复训练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改变作文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每到练写作文时,四四方方一成不变的作文稿本发至学生桌上。有学生仔细阅读老师或伙伴的评语;有学生迫不及待地看自己得了“优”还是“良”;有学生则眉头紧皱,嘴里嘟囔着又要写作文;甚有学生看也不看直接翻开新的一页待写下一篇习作内容。久而久之,习作失去了“我手抒我心”的乐趣和目的,成了学生、老师的最重负担。“小细节,大作为”。作文本为活页,老师批阅,学生交流、赏读均方便。学生反复练习,反复锤炼,最后,一张张会说话的纸,一张张多彩的纸……打印成稿,装订成册,我们的作文“活”了。跃入学生眼帘,涌入学生心间的不在是篇章,不在是作文,而是学生自己的作文书。有你,有我,还有他,每个学生成了作者,书的主人,学生的习作兴趣怎能不浓?连写作文一般的学生也不愿落后。

二、多诵多读多积累,铺路搭桥提水平。

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是习作的源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习作的涓涓溪流。为让所有学生的习作水平都有所提高。老师向学生们推荐大量的好书阅读(《我是升旗手》《做好学生有点累》等)。舍得用时间阅读好书,阅读学生的好作文,包括一般生的作文。用心为每个学生打造属于他们的空间。他们讲:赏读作文时,优秀作文读完掌声偶尔起伏,好就

是好,已经见好不奇了。当一般学生读作文时,哪怕有一个好句子就会引起共鸣,掌声起伏不断。这就是赏读,就是鼓励,就是提高。读他人的好书,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提炼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自己的文章(或自己的书),学会倾听、赏读、评改和提高。

作文本变了,学生愿写,乐写了。老师的工作好像又有些累了,但更有意义了。这样的改只能是个性化行为。其他作业又该如何改革呢?我们一直想把愿做,乐做作为改革的初衷,想把每个学生放在改革的中心。让作业当作学生学业中快乐的一件事来做。可能有点理想化了。

附几篇学生的习作吧。

生活是灿烂的阳光

文 / 胡志豪

生活就是灿烂的阳光。我在阳光中成长,在阳光中微笑,在阳光中难过,在阳光中体验幸福带给我的点点滴滴。——早晨6::30 一个身影来到我的面前,虽然模模糊糊一片,但我应该经知道是谁了。接着,一只满是茧子的手抚摸着我的额头,硬硬的,有点扎人,我却感到很幸福。“起床了,穿好衣服,出来吃早饭。”于是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拿起妈妈放在床头上的衣服快速穿上,跑出去。饭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一

盘金黄飘香的荷包蛋,正静静地等着我的“吸收”。“头还痛吗?”是妈妈那慈爱而略带疲倦的笑容。“我没事了。”我挥一挥手。三下五除二,食物入 了“胃”,推车出门,晨光在东方升起,心中升起 一片灿烂。

到校了,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有的写作业,有的看书,我走到了我的桌子前,同学们一个 个的问我“感冒好点了没有。”我点点头。在 校的一天中,我过着轻松的生活,同学们 处处帮助我,使我轻松的度过了一天的生活。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 篇7

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素养之一, 与其相关的计算教学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采用机械重复的训练, 只重视计算结果, 而忽视算法的算理、形成以及思维的培养。新课改以来的计算教学又转到了另一个极端, 过分重视算法的多样化, 而缺少计算方法的优化和提炼, 缺乏一定的固定模式训练, 导致学生计算方法掌握不扎实, 计算技能不熟练。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是显然不够的, 因此课后的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以下就针对《新课标二年级下三位数减法 (竖式计算) 》进行了相关的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一、口算。

二、列竖式计算。

三、下列竖式正确吗?如果不正确的, 在 (%%) 里打“×”, 并再下面改正。

改正: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五、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组成三个数 (每个数字只用一次, ) 使其中的两个数的差等于第三个数。

【设计意图】

本次作业共设计了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复习学生已学知识——三位数减一位数。复习的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 当然这样的巩固旧知也要重视新旧知识间的相关性。第二部分是本课的新授内容, 这八题包含了本课的所有知识点。横向的难度从三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开始, 逐渐增加难度到退位一次, 再到连续退位;纵向的又将三位数减两位数与三位数减三位数进行比较, 让学生容易发现方法上的类同, 从而掌握解题方法。而题目中的数也较为相近, 这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让学生感受到计算题除了需要方法, 更需要认真仔细。而如果总是一味地让学生去列竖式, 那可能在做了100题以后, 会错的地方还是会错, 那是因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是学生的知识漏洞。虽然老师在上课时都会有意识地强调哪里容易错, 哪里要特别注意, 或者会教学生用做记号等方法辅助解题, 可惜往往实际结果不是很理想。因此, 我设计的第三部分就是将学生易错的题进行罗列, 然后改变练习方式, 让学生反客为主, 做个小老师去找错误, 并能改正。学生这个时候会找得特别仔细认真, 而如果他自己能找到错误, 又能知道为什么错, 那么这个“错误点”他还会轻易做错吗?第四部分的题目需要综合运用以往学过的内容。需要先判断怎么看, 是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上往下看;在此基础上再思考用什么方法, 从下往上看用加法, 从上往下看用减法,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感。同时在这种“颠来倒去”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减法中的被减数就是加法中的和。第五部分为拓展部分, 总有些学生他们掌握得比较快, 这些学生在之前的练习中没有“吃饱”, 那需要有这样一题给他们挑战的机会。而对于其他学生, 适时的开拓眼界也是需要的, 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本次作业分成五个部分进行练习, 难度层层递进, 即复习旧知, 又巩固新知, 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空间。而老师通过批阅练习题也可以较快判断出学生问题所在。这样就为老师的后期教学指明了方向, 使之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作业反馈】

1. 能认真做记号的学生, 正确率较高, 特别是书写也认真的同学, 基本能很好掌握。

2. 个别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 错误原因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不熟悉, 需要加强的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3. 改错能改正确的学生列竖式基本都没有问题, 改错在哪里改不出来的学生, 自己做题时也就错在那个地方。

4. 学生基本都能独立完成到第四部分, 但是第五部分

由于难度较大, 学生理解能力有限, 在解题时困难较大, 缺少方法。

【设计反思】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 篇8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有效性

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是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考虑知识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合理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数学成绩,更好地培养数学素养。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更多的是逼迫性学习,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小学生天性爱玩,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多将趣味性融合进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成绩。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当即演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1)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起立;(2)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起立;(3)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起立。通过这三个问题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调节课堂气氛。

二、设计对比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如,今天课堂学习除法,在做作业时就会认为解题时都是用除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有对比性,将新旧知识进行不断地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教师就可以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体积,接下来再来一题是计算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这样通过两道题的解答,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最终形成的数学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多拿出几套教学方案和作业设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设计出不同的题目难易程度,争取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进而共同进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进行布置,然后将分层后的作业都布置下去供学生进行参考,进行有选择地做作业,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掌握情况来完成作业。

四、设计探究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将生活实际联系到课本中,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以此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养成时刻运用数学方法对生活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在学习“轴对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课本,根据课本中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自己动手操作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之后写出自己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己经历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属于轴对称图形,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五、设计开放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完全依靠书本的定律和公式来设计,要注重课堂练习题和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寻找有价值的数学题型,找出一些具有开放性质的题目。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使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多个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梯形是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而成的,这时有的学生可以通过求三角形和正方形之和算出面积,有的学生直接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用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差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通过三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考虑题目的趣味性、对比性、层次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肖世刚,王学顺.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点滴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2010.

[2]蔡玉军.给数学教学洒一片快乐的阳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

上一篇:龙湖地产管理流程图下一篇:校本培训过程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