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5则范文

2024-09-0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5则范文(精选3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5则范文 篇1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法治教育创新,要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创新到教育环境净化,切实推进制度保障。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国家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新篇章。《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1]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所创新。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法治教育不是指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法律教育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法律习惯、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高校传统法治教育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

教育对象法律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中学阶段虽然也有法律知识学习,但多数是碎片式、应试型的,而且即使经过大学阶段的法律课程学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常识的掌握并不乐观,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不强,比如对“当你遇到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时如何处理”进行调查,52%的学生表示如果情况不严重就自认倒霉不愿意继续追究损害者的责任,而在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维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育载体缺乏独立性,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众所周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后,《法律基础》课程被取消,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这门课程中,法律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2013年新教材修订之后,实体法内容大大缩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法治教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现实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对课程并不重视,法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

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方式比较单一。一方面,受师资不足的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合班上课,课堂大,人数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多是理论讲授,多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传统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受时代影响深刻,传统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在上述局限存在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若要实现真正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调查的问题中,您觉得当前做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选三项)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如下三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遵守制度的守法公民;有利于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避免无端损害他人权益;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救助。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提高人们对高校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推动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大学生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高校决策机构只有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反映出他们的合理要求,该项决策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力基础。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相信学校会严格按制度规定依法治校,因此,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各种校内外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稳定、和谐和法治校园建设。

(三)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个方面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和进程的知识与智慧群体,作为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他们注定是未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塑造者、实际控制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少年懂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权利、解决纠纷,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支撑。当年轻的大学生们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自觉将法治教育的理念外化为行动时,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首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整个社会不再有法治教育的空白地带,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法治变为国民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2]这就需要国家对法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法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法治教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并使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效衔接。高校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明确定位,根据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新的法治教育模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还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和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创新相联系,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它的重任。要坚持把高校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持续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一)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民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管子?任法》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整个社会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全体民众的法治观念。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如此说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的法治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理念具有客观性、根本性、全局性、深刻性等特征,因此,理念更新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全民法治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正是从偏重静态的制度建设到强调动态治理过程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息时代”,必须进行理念更新,应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为目标,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二)队伍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队伍建设是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根本。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教师队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高校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提供更多机会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干部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同伴有更多的了解,与同伴交流也更多了亲近感和认同感,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应坚持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化、规范化,让真正有才能、立场坚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切实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三)制度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加强教育过程实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内容优化是基础,必须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教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接受,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教育方式的多样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利用新技术媒体,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和知识拓展,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放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平等对话,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及时引导,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推进教育环境净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法治教育环境改善首先源自高校本身,要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保证学校事务依法管理;但是说到底,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推进整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净化,只有全社会都遵守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高校法治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4.10.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2]郭文婧,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明网-时评频道,2014.10.25,http://guancha.gmw.cn/2014-10/25/content_13647253.htm.课题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微博时代”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329008)

作者简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5则范文 篇2

一、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新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将形同虚设。”[2]所谓法律信仰, 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无比信服与无限敬畏, 并以之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3]。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法及法律产生的无比信服与无限敬畏, 包括对法律的信仰心理与信仰行为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它表现为大学生对法律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感, 体现出大学生对法治、公平、正义、平等、秩序等法律价值的执著追求。我国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直接反映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水平, 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加强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培育, 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改进高校法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

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要看人民是不是信仰法律。人民群众信仰法律, 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中央领导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 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对法律有了信仰, 群众就会自觉按法律办事。[4]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有效执行。一个社会、一个公民只有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法律信仰, 才能自觉遵守法律, 想问题、办事情都遵循法治原则, 坚守法律底线。当代大学生作为最富时代朝气、最有创新潜力、代表祖国未来的重要社会群体,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法治观念将极大的影响到整个社会全体人民的法治态度, 他们的法治思想和法律素质水平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法治建设水平。因此,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 对于我们正在走向法治社会,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人民来说不仅是必要的, 更是一种必然, 理应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

(二) 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不实现“法治梦”, 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法律与法治寄托着我国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价值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强大的中国力量, 更离不开法治力量的保驾护航。“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律与法治力量的无比强大, 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才能无比强大。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肩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神圣使命。毫无疑问, 加强高校法治教育, 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 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通过高校法治教育, 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不仅有利于推进法律文化建设, 营造整个社会良好的法治环境, 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全体公民的法治信仰水平, 进而为建设法治国家、实现中国梦不断注入生生不息的法治力量和前进动力。

(三) 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是时代对高校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校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 是筑牢大学生思想防线, 帮助其树立起法律信仰的重要平台。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实践, 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与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 对当代大学生注重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与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使大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敬畏法律、崇尚法律和信仰法律, 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是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课题, 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四) 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 成长需要价值领航。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离不开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培育。对法律的坚定信仰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当前, 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公民的行为规范须臾不可间断。加强高校法治教育, 增强大学生自身修养的“含法量”, 让大学生从内心拥护法律, 真诚信仰法律, 维护法律权威, 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养成将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从思维方式, 价值判断上自觉确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取向, 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成才。因此, 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对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规范个人行为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自觉成为祖国需要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十分必要而有价值。

二、法治教育是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的基础

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归根结底要靠法治教育, 只有良好的法治教育, 才能使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 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高校法治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培育新的法治理念

正确的法治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做到“守法”、“用法”和“护法”。一是培育法律至上的理念。高校法治教育应当使大学生深刻认识, 法律是法治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规则, 是衡量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 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其特权。二要培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 也是滋养法治信仰的精神基础。三是培育依法办事的理念, 大学生想问题、办事情, 要以法律为出发点, 自觉遵纪守法, 勇于监督法律、维护法律, 敢于同社会上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四是培育大学生公民权利义务理念。引导大学生了解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具体权利和应尽义务, 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 既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又要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 时刻履行对国家、对党、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

(二) 传授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是树立法治精神、培育法律信仰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缺乏法律教育、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的大学生就不可能养成坚定执著的法律信仰。法律知识内容非常丰富, 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 二者对法律信仰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 又掌握了法律的原理、原则, 才能更好地领会理解法律的精神, 养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 当前高校法治教育要从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 构建科学、丰富的大学法治教育内容体系, 在课程内容设置中:既要把法理学、宪法学作为法律基础知识的重点, 让大学生掌握法的本质、价值、功能等方面的法理;又要注重传授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范。例如, 就业保障、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婚姻法、及人生财产安全等法律法规, 为大学生在校生活以及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法律知识储备。

(三) 形成良好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就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 以法律规范为基准认识、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5]法治思维的特征是按照法律规范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思维方式是法律信仰生成的基本路径。法治思维方式体现为法律的权威性和法律的优先性, 表现出谋划工作首先考虑是不是合法, 遇到法律问题必须依靠法律来处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养成, 是建立在良好法治思维基础之上的。高校法治教育突出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训练, 使法律融入大学生的灵魂, 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 自觉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这样大学生才会真正敬畏法律、忠于法律、信仰法律, 在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 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时始终坚持法律至上。

(四) 法律规范的认知

法律信仰的核心是人们内在的心理信念, 离不开公民对法律规范普遍的心理认同。所以培育法律信仰, 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并把他们化作内心深处的自觉。一是让大学生了解知道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这种规范要求公民“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是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二是让大学生了解知道法律规范是人们行为和评价的标准, 它指向人们当前怎么做才不违法, 这是法律规范的标准作用;三是让大学生知道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需要国家强制保证实施, 违背了法律规范, 就是违背国家意志, 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家的法律处罚, 这是法律规范的强制作用。[6]

三、进一步探索高校法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可行性路径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与养成, 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不能一蹴而就, 也不能急于求成, 既需要高校法治教育坚持不懈的努力、润物无声, 也需要高校教师的恒心耐心, 久久为功。

(一) 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培育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最有效的途径。当前,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公共课来实施, 其教学内容的相对单薄和教学方式、方法的相对滞后,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良好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法治素养的提升。有学者批评道:高校法治课程内容与大学生要求脱节, 授课方式基本上是课堂讲解, 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 导致学生对法治教育课程产生排斥心理, 教学效果不理想。[7]为此, 高校法治课堂教学要大胆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 不能停留在过去纯粹法律知识的传授, 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精神的培育和法律价值的引导, 让青年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过程中,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 养成法律行为习惯;在教学方式上, 要由单纯的法律知识灌输向法律问题探讨方式转变, 从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 重点抓住大学生关注的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法律问题等, 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例分析, 增强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手段上,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 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现代化的新平台, 增强教学效果。与此同时, 高校教师要主动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圈子, 充分掌握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这样方能让大学生乐于学法守法, 感受到法律给社会的人文关怀, 也体会到教育者传播法律知识体系的热度与温度, 从而达到树立法律信仰的自觉。

(二)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杜绝空洞说教, 法治教育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 中央领导指出, “实践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8]事实上, 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法律信仰培育的过程。高校法制教育必须把法治实践教育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抓好法治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通过组织开展法律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信仰, 让信仰指导实践。一方面, 法治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为指导, 从理论高度指导法治教育和法治建设的实践。另一方面, 要拓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 把实习实训、法律咨询、社区服务等作为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进一步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治讲座、开辟法治宣传专栏, 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法制教育。通过亲身经历和一个个鲜活的事例, 使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更多地了解我国法治进程中取得的社会巨大进步, 从而让法律信仰在每个大学生内心落地生根。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校法治教育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体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和深度情感。

(三) 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法治教育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态度, 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整合社会资源,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形成教育合力。一是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依法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让法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使高校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形成良好的法治校园文化, 使每位大学生都成为法治教育的受益者与践行者;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再教育, 引导高校教师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依法办事, 依规管理,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尊重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给大学生上好法治教育课。[9]三是要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以法育人”, 营造良好的学法、尊法、守法的氛围,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促进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生成。四是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法治教育资源,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 让更多的家长、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活动中来, 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生动局面。总之, 只有通过高校教育的精心培育、久久为功, 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 校园环境的耳濡目染, 使法治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 当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成为人生的自觉追求, 大学生对法律的尊重、信任和坚定信仰才能逐渐生成。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其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培育, 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凝聚法治力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教育是青年学生法治精神与法律信仰生成的基础。只有通过法治教育的精心培育、久久为功, 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 校园环境的耳濡目染,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才可能逐渐生成。

关键词:法治,法律信仰,法治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4-10-29.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温和凤.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树立[J].法制与社会2010, (14) .

[4]黄星.当法治成为信仰[N].人民日报, 2014-10-28.

[5]朱国良.在大学生中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

[6]王英杰, 王柏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4-11-21.

[7]杜伦芳.高校法制教育定位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05) .

[8]赵云芬.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12)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5则范文 篇3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国家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新篇章。《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1]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所创新。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法治教育不是指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法律教育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法律习惯、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高校传统法治教育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

教育对象法律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中学阶段虽然也有法律知识学习,但多数是碎片式、应试型的,而且即使经过大学阶段的法律课程学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常识的掌握并不乐观,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不强,比如对“当你遇到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时如何处理”进行调查,52%的学生表示如果情况不严重就自认倒霉不愿意继续追究损害者的责任,而在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维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育载体缺乏独立性,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众所周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后,《法律基础》课程被取消,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这门课程中,法律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2013年新教材修订之后,实体法内容大大缩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法治教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现实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对课程并不重视,法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

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方式比较单一。一方面,受师资不足的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合班上课,课堂大,人数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多是理论讲授,多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传统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受时代影响深刻,传统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在上述局限存在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若要实现真正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调查的问题中,您觉得当前做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选三项)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如下三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遵守制度的守法公民;有利于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避免无端损害他人权益;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救助。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提高人们对高校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推动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大学生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高校决策机构只有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反映出他们的合理要求,该项决策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力基础。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相信学校会严格按制度规定依法治校,因此,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各种校内外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稳定、和谐和法治校园建设。

(三)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个方面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和进程的知识与智慧群体,作为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他们注定是未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塑造者、实际控制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少年懂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权利、解决纠纷,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支撑。当年轻的大学生们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自觉将法治教育的理念外化为行动时,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首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整个社会不再有法治教育的空白地带,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法治变为国民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2]这就需要国家对法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法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法治教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并使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效衔接。高校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明确定位,根据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新的法治教育模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还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和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创新相联系,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它的重任。要坚持把高校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持续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一)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民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管子·任法》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整个社会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全体民众的法治观念。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如此说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的法治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理念具有客观性、根本性、全局性、深刻性等特征,因此,理念更新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全民法治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正是从偏重静态的制度建设到强调动态治理过程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息时代”,必须进行理念更新,应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为目标,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二)队伍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队伍建设是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根本。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教师队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高校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提供更多机会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干部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同伴有更多的了解,与同伴交流也更多了亲近感和认同感,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应坚持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化、规范化,让真正有才能、立场坚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切实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三)制度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加强教育过程实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内容优化是基础,必须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教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接受,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教育方式的多样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利用新技术媒体,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和知识拓展,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放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平等对话,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及时引导,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推进教育环境净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法治教育环境改善首先源自高校本身,要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保证学校事务依法管理;但是说到底,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推进整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净化,只有全社会都遵守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高校法治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4.10.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

[2]郭文婧,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明网-时评频道,2014.10.25,http://guancha.gmw.cn/2014-10/25/content_13647253.htm.

课题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微博时代”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329008)

作者简介:

上一篇:对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思考下一篇:高考文言文阅读提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