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2024-05-19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精选10篇)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1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崭新的路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就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就加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是指通过企业计算机局域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使财务人力资源潜能更好地在企业内部、企业与价值链主体间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现的管理活动,是财务流程管理趋于一体化的应用实践。简单地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能更有效地拓展财务管理的空间范畴,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障资金操作的安全性。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信息化发展“蛙跳式”策略的促进下,中国行业信息化建设在“提速”增长期中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部委联合公布的《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显示,52.3%的企业已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信息化应用,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排序仍表现为市场营销、管理、客户管理、生产研发的顺序,仅4.8%的企业采用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就此而言,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整体规划尤其是核心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仍未能全面铺开,主要表现为如下问题:

其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意识淡簿,管理观念滞后。

尤其表现为技术建设的盲目、短视,精力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等硬件建设,企业内部局域网络的整体开发、软件兼容性等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沿用致使erp系统闲置,信息化管理被理解为手工统计汇总的简单计算机化;忽视财务网络安全问题也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其二,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落伍,实用性差。部分企业所选用的财务管理软件欠缺系统的方案论证与量身定制的二次开发,可能会与企业业务流程相脱节,功能模块或辅助性的功能,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以致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与使用效率大为降低,增加了复杂性,甚至会造成财务数据操作的频繁失误。

其三,精通信息化技术与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受自身财务管理能力、理念或自身知识结构老化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的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抱有抵触情绪。而企业在短时间内有无法招录到足够的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人才,人才匮乏的瓶颈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的进程构成了直接的影响。

二、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奠定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是企业高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面对的诸项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创新信息化财务管理理念,健全相应制度措施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孤立、封闭的某个设备终端,它关乎到企业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业务流程信息化、内部控制过程信息化、员工操

作规范化等各项基础管理信息化工程,并要在服务企业发展规划目标的过程中做到持续改进、革新。要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企业规模扩张、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好保持管理基础与繁殖内核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就必须要转变因循守旧的传统财务观,确立信息化管理与协同集中管理为核心思路的管理模式,真正地理解到信息为管理、为经营服务的本质含义,使科学决策、强调信息支持的工作习惯融入到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

具体反映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就是要将企业中心数据库与职能部门的子系统相并联,使采购、生产或销售系统中的物资流变化能实时地传递给财务管理系统,并在动态核算后反馈给中心数据库,使企业经营决策更具实效性、科学性。在企业外部,外联网、互联网的应用也可以使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间形成更佳的动态联系,使企业可就资本、采购或销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反映。

(二)正确定位企业财务管理需求,整体规化信息化系统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能贪新求全,与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相符应是软件开发或选择的基本立足点。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科学评估自身管理需求,联系软件开发与使用环境,与软件开发商进行详尽细致的沟通,量体裁衣地处理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工作。

为适应企业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规模发展需要,财务信息化建设要凸显集中、协调的特征,应满足财务数据跨地区传递、动态监测及会计报表实时合并等项要求,使管理决策人员可实时地查询、处理财

务数据,完成虚拟结算,在实时跟踪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决策。此外,企业也需要有针对性地改进现有管理模式,使财务关系信息化建设符合整体规划的要求,持续优化,最终达到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完善企业培训体系,增强信息化财务管理执行力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经营模式的整体变革,要使财务与业务完成一体化管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无疑要接受更高的挑战,非财务人员也需要接受相应的业务技能培训。因此,企业应及时地更新、完善企业培训体系,鼓励财务人员参与后续专业培训,力争将财务人员培养成精通计算机操作、具有丰富财务管理、业务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加速推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知识化、信息化进程。

三、结语

由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直至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不单单是名词或概念的变迁,更重要的是企业应从会计思想的变革中把握好企业发展的方向,使财务管理信息化能更好地服务企业远景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靳岭.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3

[2]范鑫.服务外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0;12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2

1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紧缺

现代化企业加快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促使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稀缺。传统的财务管理者对财务信息化管理不清楚, 懂计算机的人不懂会计, 这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面临的问题。因此企业要加大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培养, 促使本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更加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能更加促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 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财务管理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 财务管理者水平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 加快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培训, 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1.2 共享数据和信息的能力比较弱

在企业中财务部门是核心部门, 更是一个独立部门, 很多数据都是机密文件, 与其它部门在数据共享性不好, 对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瓶颈问题, 如何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

1.3 财务管理软件不够先进

现在我国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功能比较单一, 一般只有核算与做账, 外国软件功能比较齐全, 但价格比较贵, 我国企业使用的很少, 也缺少这方面管理人才, 我国软件企业研发财务管理软件不多, 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都是政府项目, 更新发展缓慢, 这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1.4 企业管理工作者和领导的认知亟需提高

因为在企业创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不仅仅依靠计算机和网络, 该管理工程是巨大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牵涉到企业生产组织方式、资金运作模式、企业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改革, 倘若搞成功了, 那么就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由于该管理工程涉及到很多的环节, 因此领导务必高度关注, 齐抓共管, 才可以正常地实施。

2 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对策

2.1 强化培训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复合型工作者

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形式:

首先, 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培训, 丰富培训形式, 可以借助于远程教学, 网络课堂, 网络课件, 学习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 及需要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其次, 对财务管理工作者要定期培训, 培训内容要经常更换, 培训知识丰富, 有财务管理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知识, 财务管理软件知识等。

2.2 坚持以财务管理作为中心环节的管理理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企业务必坚持以财务管理作为中心环节, 注重控制资金流量的管理思想, 这是强化企业管理, 创建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关键性事项。企业只有真正地搞好资金的监控与财务管理, 才可以增强整体的管理能力。企业需要立足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强化制度约束与创建内部管理机制, 特别是立足于计算机管理的财务一体化建设, 让企业的一系列部门之间可以实时性地获得有关信息, 以共享信息, 防止财务信息与统计数据失真的情况出现。

2.3 强化培训企业管理工作者与领导, 创新制度以及管理

现代化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与领导必须参与及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这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领导, 企业信息化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财务分析报告,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进行创新的财务管理, 提高财务管理的艺术性。

总之,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务分析报告,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务理论分析, 对资金流向起到指导作用, 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付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改革与开放, 2010 (16)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完善路径;研究

一、前言

财务信息化管理是财务管理方面不断对于科学技术进行结合的过程,财务信息化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财务的搜集过程中,从而方便相关资料使用,并通过相关的系统对于自身的信息进行整合,以促进资源的共享以及分析,从而更明确的做出决策,尤其该管理技术可以应用到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中,结合数据所提供的实际状况找出最适合的发展方式。由此可见,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财务信息化管理展开探讨。

二、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大多数企业都广泛的应用到了会计电算化技术从而对于财务信息进行管理,而电算化发展的同时也对于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应不断对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培养以及不断的培训,从而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对于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由于供电系统的普及程度,我国对于相关的信息也有了进一步详细的掌握,因此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我国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这一定的弊端,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从而对于工作质量造成了影响,并且由于信息化系统普及速度缓慢,也使得相关的硬件设备条件欠缺,从而不利于发展。

三、供电系统对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升供电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得到了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但由于财务信息化尚未得到普及,因此还存在着一部分不对其重视的管理人员,从而使得相关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并且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也通常得不到满足。由此可见,在当前尚未得到完善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毫无经验可谈,因此我们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对于财务信息化的理念进行普及,使得管理人员对其有相关的了解以及充分的认识。

2.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中的高端人员数量

供电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因此在工作人员选拔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将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作为挑选的主要对象,由于电算化系统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因此还应对于相关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进行要求。并且在相关人员工作后,企业还应不断的对于员工的再学习进行组织,以进一步对于员工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进行提升,从而使得财务管理信息的水平能够较为稳定的发展。

3.实现信息化软件的统一化,以提升资源共享的效率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念虽然得到了普及,但相关的标准在单位中还没有完善的得到落实。当前大多数企业由于使用的信息化软件没有及时的进行数据的共享,因此造成了相关信息不能及时的更新,从而使得部分建设重新进行,不仅耽误了时间,也使得成本有所降低,甚至造成较多的不必要损失。长时间的信息不对称会使得部门停止对于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因此企业应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可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统一的信息化软件进行购买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将各个部门连成一个整体,通过网络的连接使得各个部门信息的变化及时呈现出来,达到双方信息对称,从而促进企业的相关决策更加科学化,从而在此过程中使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4.发展过程中将计算机作为基础,会计作为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进一步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合理的应用不仅会使得工作的效率增加,准确率增加,也会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到减轻。许多企业都对于计算机进行了应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进行相关财务的管理,从而对于管理模式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和提供。但财务信息的管理在后期还是需要以相关人员的专业分析为主,从而对于合理的决策进行得出。由此可见,在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将计算机作为发展的基础,将会计的决策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两者完善的进行结合后,才能充分的使得财务信息化管理综合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更广泛的应用到供电企业的发展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将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供电企业中进行加强和完善,在发展中不断的将计算机以及相关共组人员进行结合,提升对于供电企业的管理,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对于问题进行发现,并找出合理方法对其进行解决,以促进供电企业今后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进行了相关粗略分析,望读者采纳。

参考文献:

[1]黄妥.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思考 .《经营者》 .2015年2期.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4

一、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笔者将其主要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1.因为企业规模有限,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阻碍

主要表现在不规范管理和资金不足两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工作的开展造成制约。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面应用必然要伴随企业巨大的资金投资,诸多企业本身利润率偏低,资金匮乏。资金限制企业发展,通用性和极度廉价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成为此类企业购买的着眼点,系统性不足是这类软件的突出特征,与企业自身繁杂的业务流程和生产管理方法格格不入。而且其自带的风险性,无法保证企业按时按质的生产效率,企业效益与管理效率受到限制,不仅不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反而会因为进一步加剧这类企业资金匮乏现状,危及到市场生存。另外,脱离于规定要求之外的业务管理和随意性突出的业务流程,是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失败的另一主要因素。因此,加强管理,规范流程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2.因为企业个性化发展,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阻碍

部分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带有自身企业特色的能力和价值观念,以此去实现企业预定的经营目标,企业个性随之形成。此类个性化特征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带来了问题,诸多现代企业以标新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机制为个性化体现,片面认为企业个性化发展可为企业市场竞争带来核心竞争力。也有的企业认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会使企业管理理念出现固化现象,个性发展得以束缚,企业竞争力减弱。但在目前市场状态下,尚未出现满足企业个性化发展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二、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应用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大满足企业个性化发展的系统软件研发力度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多样信息处理功能于一身的系统,要想对它有所开发,就必须知道它的基础结构和基础功能,包括导入、解决、导出这三个功能。企业在面临数据庞大的资料库时,往往需要大费周章地连续进行这三个步骤,而经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现有资料的加工归类后,企业工作量就会相应地减少了很多,会为决策人员进行下一步决策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极大提高了企业运转效率。而企业所要对所持信息进行处理的原因不尽相同,信息管理系统则是能够通过企业导入的信息先自动归类处理,解决一些机械繁琐的事务,在进行下一步深层次加工数据前,置换出初步处理好的信息数据,供决策者根据时下情况自由选择,这样一种颇具人性化理念的设置为决策者定夺方案时留出更多余地。一个健全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具有完整流程的系统,在单个与单个之间形成因果,在多个运行功能之间形成连接的关系,有一个顺畅的运行公式。这样一个运算公式涵盖了诸如信息导入导出和上文提及的各种处理方式,在信息基本处理过后,出于谨慎和专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还备有检验结果的功能,这个功能虽说是一个检验流程,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故与企业生产经营有联系的科目都应当被注入,如生产策划、购买原料、人员调配、管理供货、物流管理等,以解决决策者因信息处理不当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企业信息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运作的系统,一旦企业对其设定完成,就意味着要投入企业运作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开发之初就必须考虑到影响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多种因素,如社会发展、企业运作完成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连接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部分缺一不可,运算过程中一旦遗漏某个环节,哪怕只是毫不起眼的一步,对决策者下一项步骤开展都有不小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每个因素,都要兼顾到开创、落实、处理、分类的每个环节。

2.改进传统企业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

虽然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我们更好的应用。由于当前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经常面临软件风险和用户行为风险,当这些隐患转换为现实危害时,就会对信息管理者构成威胁,缩减管理者在数据库上的应用频率。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切实维护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在网络的条件下进行研究,保证对网络风险存在免疫性。在试运行操作时,因地制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信息管理者的数据和网络安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数据库理论也随之拓展,我们应将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引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实践的科学性,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数据库理论的实际应用性。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它很好的适用性,同时也决定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促使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大价值。

3.健全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关键绩效指标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整体运作而言是一项重要工作,就其关键绩效指标的核算定义有着严格的定式规则,应形成一套无可挑剔的运算理念,类似于SMART法则中的五个元素———具体,可衡量、可企及、可察觉、截止日期。就其关键绩效指标的最终确立前,结合所有情况经行一番细致而多元的思路加工总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仅仅是按部就班地依循着这几个固定的原理,肯定是犯了企业管理之大忌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在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指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时候,都应该灵活运用,切记勿生搬硬套。而关键绩效指标所侧重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对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线路、生产管理等相关环节有重要指示作用或是对其有一定的启发引导作用,都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关键绩效指标在讨论设计之初就应当有对未来的预想,对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的突发状况做人性化假设,直至在最终完成指标之时,都应该事先整理出一套备用的紧急预案,并结合前后步骤做好衔接工作,以期减少无用功的出现。企业生产经营是在一个环境的具体情况下作出具有盈利性质的决策,而这样的.决策会由于周边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不明智的决策者在很多情况都像是:发现了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色,急于找到问题的最终出口,最终弄巧成拙。这样的现象运用到关键绩效考核中就是,我们对于关键绩效的考核方式优化应该全面而冷静,专注于每个产生过程的细节,对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保持广泛性,做到“不以偏概全”,重视在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运转中发现的问题,时刻做出调整准备。企业盈利的很大一部分都由一些关键环节所决定,这些关键关节在企业整体运行中并不占太多比重,却能对企业生产销售起到至关重要影响,这便需要企业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饱览整个运行流程,在了熟于心的同时能准确把握关键地方,抓住要害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核心。对于一些企业盈利微乎极微的产品而言,总是有企业选择习惯性忽视。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在这个信息极度流通、企业竞争者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运作机制时代,一丝一毫利润意识的疏忽可能就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管理运行。对于以薄利多销见长的企业,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专业性高的研究领域,总是有吸引全球各地专家学者来关注的独到之处,也总是不乏一些发人深省的见解。在研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美国学者曾就自身研究经验提出一个大胆猜想,如果企业产品有足够存放空间和宣传商品的地方,在生产营销本金的极度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前提,从前市场上需求度极低的产品,有销路就会有收入。这个设想还提到:产销两旺的主要商品销量并不会比之前那种商品的销量超出多少。这样的假设尽管只是站在一个相对的基础和特定的情况上提及的,但绝非无稽之谈。以上设想还给了关键绩效指标制定的重要启示,首先即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必须有一个度的限定,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不然就会失去效力。其次,整体的综合考虑是重要环节,在一个结构清晰思路明确的信息系统中,没有一个步骤可在优化整体绩效中轻易删改,这种各司其职的组合对整体作用要求更高。

三、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5

【中文摘要】供电行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国家的经济建设需要依靠电力的支持,因此,长期以来供电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动向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供电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企业对设备资产的持续投资行为。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速度的加快,电力企业的设备资产规模迅速扩大,面对如此迅速增长的设备资产规模,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一直是供电企业不断追求的经营管理目标。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供电企业提高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尤其在设备资产管理方面更能发挥良好的作用。ERP系统作为国际认可、很多成功企业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供电企业近些年也开始尝试采用ERP系统进行对设备资产进行全周期的管理。运用ERP是当前设备资产管理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化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电力体制改革和国网公司“SG168”建设为背景,根据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自身特点,将经典的ERP管理思想引入到供电企业设备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当中来,分析了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设备资产管理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并以S供电公司ERP项目建设为实例,讨论了ERP设备管理模块在设

备资产管理方面的应用,对ERP实施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提升和设备资产全周期管理的优化加以分析和验证。最后对ERP在供电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英文摘要】The electric power business enterprise is the importa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illar, there is count for much func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The electric power business enterprise has to be built up the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system of[with] n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ducing a person to increase an effect, the

exaltation labor rate of production, the exaltation management level,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feedback, raise science and accuracy of the decision, the comprehensive process that raises a business enterprise turn, adapting a market economy to

request to produce a characteristics with electric power.Face current compete increasingly vigorous global integral whole to turn a market, business enterprise is realization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of target, by all means information-based begin from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but the ERP Be a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terrace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construction, was pay attention to by more and more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carry out.The ERP gathers the forerunner’s information

technique and the management thought in the whole body, didn’

t make each business process inside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sew to link up smoothly, rais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the business accuracy thus, become the movement mode of the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This text with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reform and the State Grid “SG168” construction for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power supply business enterprise property management of oneself characteristics, lead the ERP management thought of the classic to go into to the power supply 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based construction in the middle,analyze the power supply 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based construction and property management of present condition and main existence problem, and take the S power supply company ERP item construction as a solid example, discuss the ERP

equipments a management the mold piece to manage aspect in the property of application, to ERP implement after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s information-based to manage of promote to manage with the equipments property whole periodses of excellent turn to take into analytical with verification.Carried on summa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business enterprise to the ERP finally, and put forward own suggestion.【关键词】设备资产管理 ERP 供电企业 信息化

【英文关键词】The equivment property manageERP

Power Supply CorporationInfomationization

【目录】ERP系统在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备注】索购全文加: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摘要4-5

研究背景10

路11Abstract5-61 绪论10-141.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11-141.3 研究思1.4.1 设备管理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信息化研究现状11-12

现状12-14

14-151.4.2 国内外供电企业ERP 研究应用2.1 企业信息化概述2.1.2 企业信息化

2.2 ERP 系

2.2.2 2 理论综述14-242.1.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14的内涵14-15统理论概述15-212.1.3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152.2.1 ERP 的核心思想17-18

2.2.3 ERP 的主要作用ERP 的发展阶段18-20

20-21

21-24

212.3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论与方法2.3.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概念和内涵2.3.2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论21-222.3.3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22-24

信息化发展分析24-33

状及问题分析24-283 我国供电企业设备管理的3.1 供电企业设备资产信息化管理现3.1.1 电力行业特点24-253.1.2 供电企业设备资产信息化管理现状25-26

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26-27

理存在问题分析27-283.1.3 供电企业信3.1.4 供电企业设备资产管3.2 ERP 系统在我国供电企业信息化

管理中应用现状分析

性分析28-29

29-30

30-31

31-33

33-44

33-3528-333.2.1 供电企业实施ERP 的必要3.2.2 供电企业实施ERP 的意义3.2.3 ERP 系统在我国供电企业应用现状3.2.4 ERP 系统在设备资产信息化管理中的优势4 基于ERP 的S 供电公司设备资产管理应用分析4.1 S 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ERP)简介4.1.1 S 供电公司ERP 实施背景33-344.1.2 S

4.2 基于ERP 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及原则34-35的设备资产管理应用分析35-40

块简介35-37

37-40

40-424.2.1 ERP 系统设备管理模4.2.2 PM 设备管理模块应用分析4.3 通过ERP 实现资产设备全周期的信息化管理4.3.1 固化管理模式和流程

4140-414.3.2 明晰设备和资产联动关系

设计阶段41-42

424.3.3 设备资产变动管理源头延伸至4.3.4 积累历史数据,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型4.3.5 建立基于ERP 系统的规章制度加强内控机制4.4 小结42-44

44-545 供电企业设备资产管理ERP 应用5.1 S 供电公司ERP 实施效果及分

5.1.2 ERP 在设备资的效果分析与启示析44-495.1.1 总体评价44-46

46-47产管理中的效益分析

竞争力47-48

48-49

49-545.1.3 信息化提升电力企业核心5.1.4 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5.2 ERP 在供电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中的启示与建议5.2.1 ERP 实施过程中风险防范49-525.2.2

ERP 在设备资产管理应用中的建议52-54

54-56

56-58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6

重庆工商大学 管理学院2004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班 韩光飞

指导教师:唐喜林

摘要:信息与能源、材料一起被视为现代经济的三大支柱, 人们在努力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如何开发和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 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 中小企业应重视企业信息资源的建设,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条件和机会,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服务。本文就是在信息资源管理大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策略分析。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中小企业 策略分析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and energy, materials are together seen to three pillars of the modern economy, people at the time of working hard and developi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value the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exploitation to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How develop and mak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will affect the existence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directly.Therefore, win the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should valu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own actual circumstance, make use of various condition and opportunities that the exterior environment provide well, the development makes use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ducting and making policy to provide the ser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This text is a background that manages the big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under, to in the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existent problem carries on the study and strategy analysises.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

Strategy analyze

(共12页)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信息经济的崛起,信息观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信息社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也相应提高。同时,组织内部的信息膨胀,一方面,组织越来越受到过多的信息影响阻碍了其果断的决策与有效的行动;另一方面,组织信息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企业有用的信息却往往不能快速地到达其决策部门,甚至无法获取这些有用的信息,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管理复杂性的日益增强,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普及引发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信息资源管理沿着信息管理发展的脉络在不同的实践领域脱颖而出。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化与工业化交融互动的关系, 给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持。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 它与物资资源和能源资源有同等的、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市场竞争的激烈使企业家们充分认识到, 谁能更多及时地拥有信息资源, 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 一些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大型企业都较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纷纷启动了企业信息化工作。进入90 年代以后,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 从行业看, 金融业、制造业、电力系统等信息化较高;从地区看, 东部沿海地区走在全国企业信息化的前头。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比,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还比较低。据有关方面调

(共12页)查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1 000 万家左右,创造了60% 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 , 但在众多中小企业中, 信息化有效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市场反应速度缓慢等, 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我国没有建立内部局域网的中小企业比例达到4214%;在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的中小企业当中, 内部局域网联网终端数在5~20 的企业占3118% , 联网终端在20~ 100 的占1710% , 多于100 个的仅占514% , 真正实现计算机高级应用的企业在全国的1 000 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 , 国内中小企业只有10% 左右实施了ERP和CRM 方案, 6% 左右实施了SCM 方案, 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而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室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 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层面上, 生产控制方面应用很少。

2,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滞后, 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有效利用水平还很低, 更不用说利用信息平台进行业务升级。因此, 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是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

四、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1,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不规范的策略(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全面深入地对企业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确定系统站在发展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可适当超前,但要适度,要注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适当取舍,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求大求全求新,要分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各企业之间避免各自为政,杜绝资源的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

(共12页)享。

(2)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化评价标准

①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将传统的金字塔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简化和扁平化的网络型管理模式,缩短从底层到高层的信息传递时间,从而便于企业精简机构,减少管理费用,降低人事成本,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②设置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对企业信息进行管理。CIO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负责,下设企业信息委员会,成员由企业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兼任。信息主管的职能是保证整个企业的信息流与企业的整体效益目标相一致。信息主管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信息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各部门的关系,发挥好作为总经理信息助手的作用,在企业信息管理中起带头作用。具体来说,信息主管的工作主要是作好信息的“目标、计划、沟通”,包括贯彻公司总管的信息理念与精神;负起整个企业信息工作人员与总部信息流整合、并轨的重任;做出信息发展规划;做好内外沟通、上下沟通、左右沟通工作。企业的模式关键在于企业信息主管根据企业效益目标和总部总裁们的意图,自己去设置,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工作有利于运作,有利于占领市场,有利于全体员工统一在高层决策信息的基础上创造效益,有利于企业效益目标的实现。CIO在评价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时,不仅注重硬件设施,而且更加注重这些先进设备和系统做了什么事,收到了哪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③将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目标与企业信息流相结合,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让他们足以根据自己的岗位实际提出信息服务要求,开展与企业效益目标主动联接的利用信息的行动。既要使企业员工的活动与企业效益目标一致,又要使各个企业员工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工作;既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又保持各自的旺盛活动力,为企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12页)

2,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策略

当今世界,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石,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1)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保证足够资金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投入。这里所说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力的投入。很多企业愿意将资金投在广告等项目中,却对信息管理的价值并不认同。实际上,信息管理的投入产出比要比一般形式的广告工作好的多。因为信息管理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改善企业整体质量的工作。企业领导层要端正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企业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企业的一个摆设。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方面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必须亲自参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一批稳定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业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企业要长期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训,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而且要培训他们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使他们不仅具有处理基础数据的能力,而且还有较高层次的预测和决策能力,以提高信息的价值。

以上政策的实施必然会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进而提高效益,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企业发展形势的变化,我们还应不断继续探索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时提出新的发展政策,调整原有政策,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中小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共12页)3,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低的对策(1)转变观念, 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素养和检索技能

思想观念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而行为方式的不同又产生不同的结果。中小企业的员工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经营+ 信息= 财富”这个公式所蕴藏的含义, 意识到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 信息素养决定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企业员工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 企业经营者应意识到培养员工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可通过派人外出进修或请信息管理专家来企业授课等形式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 树立人人都是信息员的意识, 并随时随地了解有关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信息, 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在加大企业信息化工作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和规章。但企业信息化工作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推动和指引。这种指引主要以依靠市场为导向来实现, 政府可通过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为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建设保驾护航。如挪威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主要大学和26 所地方学院中建立“国家增值信息专家网络”,即TB IC(Technical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Center)。这些大学与当地的研发机构合作, 构成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与商务信息提供者(如商业数据库商)一起构成本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 同时通过Internet, 可寻求全国其他地区的TBIC 的信息扶持, 从而形成多级、分地区的中小企业信息保障体系。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现代化

目前,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规模跃居世界前列, 骨干传输网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利用能力却较低, 大部分企业未

(共12页)建立自己的网站, 一些小企业甚至未上网。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已逐步改变了中小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使中小企业由传统的手工式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自动化转变, 也使得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实现计算机化管理, 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可随时、迅速地获取各类商业信息、技术信息、决策信息、市场信息等。因此, 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依托信息技术, 建立企业现代信息网络系统, 使企业管理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整合, 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4)与图书情报部门联合开发企业信息资源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影响, 其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相当缺乏。而图书情报部门拥有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文献信息资源和高素质的人才, 二者可“联姻”, 相互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如图书情报部门可对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针对各个企业的特点, 开发其需要的信息精品, 为中小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产品, 并且可派出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指导中小企业进行信息资源开发。而中小企业可向图书情报部门购买信息产品, 并借助图书情报部门的人才一同开发企业的信息资源, 使企业信息资源实现最优化, 为企业的决策服务。如挪威的TB IC 网络就是将信息专家和各行各业专家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纳入信息支撑体系, 且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优势。这些信息专家主要来自大学和社会公共图书馆, 他们占有大量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 即可以为企业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这些专家正是中小企业急需但又不具备的。(5)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互联网是打开世界信息资源宝库的钥匙, 谁掌握了网上信息资源,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 是提高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捷径。网络信息资源包罗万象, 浩如烟海, 在于将以往各行其是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半正式信息交流和正式信息

(共12页)交流汇集在一个网络上, 人们可以同时查阅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

加大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方法主要有: 提供网络导航, 建立学科导航库, 开发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 使用著名的国际联机系统, 使用著名的搜索引擎, 充分利用中文数据库, 重视利用特色数据库。

五、总结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 篇7

1 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背景

⑴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发展战略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给企业财务经营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也使财务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企业当前财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就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创新财务工作理念, 开展财务资源整合, 服务电网建设和企业业务开展, 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务支撑。

⑵财务工作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提升财务管理手段, 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制定“SG186工程”规划, 即构筑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 建设财务 (资金) 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料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等八大业务应用, 建立健全六个保障体系, 对紧耦合业务完成了成熟套装软件的选型。确定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架构是成熟套装软件 (SAP系统) 和集团财务管控模块全面融合, 共同构筑“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企业“SG186”工程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以成熟套装软件实现设备 (资产) 、物资、工程、人力资源等紧耦合业务的管理, 以及对应的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 以财务管控模块补充完善套装软件没有覆盖的业务。

2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做法

2.1 实现集团一本帐管理模式

以ERP系统为基础, 以业务信息系统为核心、以数据信息分析处理为手段的企业管理信息体系, 为实施“一本账”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支撑。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财务核算和分析中形成的, 包括所有的会计凭证上的原始数据和由这些数据经会计核算处理而产生的账簿、报表的全部内容, 以及从这些凭证、账簿和报表所得到的其他认识信息。财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投资决策。因此, 电力企业按照“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实施方案”的要求, 全面落实“六统一、五集中”各项管理要求, 以ERP、财务管控等信息系统为平台, 以财务核算为基础、以相关制度为支撑, 全面保障信息质量的真实、高效,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机制, 防范企业风险。

2.2 建立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集成

财务集约化要求“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要做到“横向到边”, 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 通过建立并应用强大的SAP财务模块, 实现与其他业务模块和业务系统的高效集成, 构建一体化财务运作模式。

(1) 实施应用以SAP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企业门户为主体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支持事先预算、事中流程管控、事后挖掘分析完整的管理循环系统。SAP系统其他模块在突出各自的重点之外, 与财务模块有高度的集成和共享关系, 实现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维护等业务的相互融合;并通过建立财务与营销的跨系统集成, 直接根据营销业务自动产生财务凭证, 实现了对所属单位供电销售收入的实时反映、在线监控, 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建立并应用SAP系统内财务管理模块与业务模块的集成。与物料管理模块的集成, 实现采购订单创建、物料入库、物料出库、发票校验等流程进行全过程管理, 自动完成相关业务的财务核算, 与财务实时保持一致。与项目管理模块的集成, 建立了从概算、工程核算、工程决算到固定资产的全过程控制体系。设备管理模块的集成, 对设备维护成本实现精益化管理, 支持作业成本管理, 实时掌握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信息, 保证了价值信息与实物信息的同步性, 从而实现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及成本管理需求。

(3) 建立并应用财务管理模块与营销业务跨系统集成。财务与营销系统的集成, 直接根据营销业务自动产生财务凭证, 实现了对所属下级单位供电销售收入的实时反映、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 对整体决策提供支持;加强了对电费账户的管理, 统一了营销与财务欠费的口径, 减少了资金沉淀, 加速现金流动, 进一步提高财务核算的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2.3 实现财务协同平台账务处理模块全面应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推进财务信息化深化应用成为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根本保障。加强协同, 能够推进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不断前行。大家要像接受计算机管理、接受无纸化办公一样接受它, 而且接受越快越主动, 越能体现成效。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始终将员工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通过组织财务专责参加协同培训、组织财务人员召开协同平台业务专项会议等方式, 积极部署财务协同平台应用工作, 目实现了协同平台账务处理的全面应用。

完善协同平台各项账务处理模块, 具体业务包括“购售电、输电业务、内部提供技术服务、内部施工、存货物资”五类。从协同平台对“内部工程服务业务及工程施工相关业务”和“内部存货销售业务”等关联交易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实现系统内协同平台账务处理的全面应用。提升系统内对账的准确率, 确保业务发生双方挂账时间一致、金额一致, 有力地促进和加强财务集约化发展, 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增强广大员工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发展力, 有力地保证了“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

2.4 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

统一高效的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是财务集约化建设的有效整体。全力推进SG-ERP信息化项目建设, 将财务集约化建设与“三集五大”工作有机衔接有机融合, 以实现财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财务业务高度融通, 经营数据高度共享。一是突破了权属、账套、区域的限制, 有效实现了会计集中核算, 减少了财务报表的加工环节, 使财务报告能按需灵活“一键式”生成;二是融通了财务业务各环节, 使经营数据高度实时共享, 打通了计划、项目、物资、资产的管理链条, 使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成为现实;三是强化了企业管理中的效益目标, 提升了财务集约化管理水平, 有力支持了企业“两个转变”, 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5 利用信息化手段, 提升预算管控精益化水平

(1) 开发部署购售电分析系统, 提高预算分析质量与效率

购售电业务是电网企业的核心业务, 是经济活动分析的重中之重。根据预算分析的特点, 建立购售电分析系统, 按照由表及里、由总到分的原则, 从不同时点、不同维度对电量、电价、线损等主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全景展示, 增强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化与提升:

一是分析更加深入。通过购售电分析系统, 在准确把握企业购、售电总体情况的同时, 能够及时关注到每一家单位、每一台机组、每一类用户的预算执行情况, 分层次、多维度、穿透式地反映各项核心指标的变化及其成因, 从而使分析工作更加深入、具体、量化。

二是定性更加准确。通过开展同比、环比、与预算比较等多种方式, 可以及时反映电力市场走势, 掌握指标变化情况, 对异动指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提高分析工作的时效性。鉴于线损率变化对企业效益的重要影响, 购售电分析系统设计专门功能, 对线损率波动较大的单位发出警示, 防止出现通过线损率调节指标的不良行为。

三是工作更加高效。运用购售电预算分析系统, 将财务人员从以往手工制表分析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 减少工作量, 提高了分析效率。

四是展示更加灵活。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在通过表格对基础数据开展分析的同时, 以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灵动方式, 直观展示分析效果。对于需要反映影响程度的指标, 系统辅以自动排序功能, 进一步增强对重点指标差异的关注度。

(2) 扎实推进作业成本研究, 拓展标准成本应用范畴

全面搭建起涵盖生产、营销、管理等主要方面的标准成本体系, 开发应用了标准成本管理系统, 为进一步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拓展标准成本应用范围, 推动成本管理向生产一线延伸。将以前年度研究成果部署到SAP系统, 以流程为基础, 以工单为载体, 以单项作业的料、工、费为对象, 开展了一系列成本归集与跟踪分析工作, 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与提升:

一是对接业务一线, 推进一体化管理。将标准成本嵌入工单程序, 推进作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点。基层一线员工在提报作业工单时, 通过挂接标准作业库的对应作业, 可以自动将作业成本信息带出, 进而在实施时将实际消耗与作业成本进行对比参照。通过采取这种方式, 可以在不过多增加一线员工工作量的前提下, 实现标准成本与生产作业的有序对接, 推动成本管理由财务控制向业务管控的转变。

二是拓展归集口径, 优化成本分摊。对于占作业消耗大头的物资支出, 采用全口径归集的方式, 不仅归集消耗性材料, 同时归集装置性材料, 从而实现作业支出与标准成本的全口径比对。对于外包性、租赁性支出, 以及由多个作业同时发生的台班费、一般消耗支出, 在发生后由业务人员进行追踪确认, 并按照既定规则进行分摊, 以维护项目支出的完整性。

三是加强结果反馈, 推动管理提升。通过开展“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差异分析-优化提升”的闭环管理, 进一步搭建资产、作业和成本之间的“三维”联动关系。以标准成本为参照, 对比分析实际成本, 为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和流程提供借鉴;以实际成本为样本, 剖析在集中招标环境下的物资价格走势, 以及应用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对成本支出的影响, 为进一步优化标准成本提供数据支持。

(3) 优化基金模块功能, 确保成本指标管控到位

切实加强对重点指标的跟踪控制, 依托SAP系统部署应用了基金管理模块, 合理搭建科目控制体系, 增强成本指标的实时预警与在线控制能力。主要是有:

一是实现了成本刚性控制与灵活安排的有机结合。按照分层管理的原则, 企业本部直接下达第一、二层及第三层级中的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指标, 并实施刚性控制;各单位按照上层支出总额, 对第三、四层级成本科目进行细化, 分解落实到各业务部门, 并具有一定的调剂权限, 便于各单位内部的综合平衡。为实时掌握支出信息, 设计了按科目、按部门的成本支出情况表, 提高了成本在线分析与实时监控能力。

二是加强了对业务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与监控。针对当前各类专项支出在可控费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实际, 为全面直观反映项目支出情况, 开发部署了专项业务成本支出统计表, 对生产、营销、信息等专业支出进行分类统计与汇总, 可以向前追溯查询到成本耗用环节和账面实际支出, 为实时查询、监控各类支出提供了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彭安福.电力企业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 2004:2-6.[1]彭安福.电力企业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 2004:2-6.

[2]黄东文.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金融经济, 2006 (2) :63-64.[2]黄东文.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金融经济, 2006 (2) :63-64.

[3]朱引芳, 李海航.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分析[J].湖南电力, 2006 (2) :51-52.[3]朱引芳, 李海航.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分析[J].湖南电力, 2006 (2) :51-52.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企业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伴随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内容及管理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而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目前这个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社会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早已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因此,企业在开展其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才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及其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 企业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影响下所存在的问题

如今,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逐渐趋向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在应用这些技术的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突显出来,比如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比较落后这一问题就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造成严重影响。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需求,企业资产结构在目前经济背景下主要是将知识当作核心基础软件、商标、品牌商标、人才储备等,这些无形的资产在企业的资产中的比重与传统的经营形式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企业中固定的投资对象及储备资本主要就是无形资产,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中并没有涉及到较多无形资产,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重视无形资产在其财务管理中的价值及重要性。而该财务管理理论却只适合应用在产业经济时期,在目前信息化的经济时代中早已不能大大企业的发展、管理需求。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知识储备比较落后也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信息时代如何对企业获取知识信息的准确性、速度进行提升。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与低膨胀的形势中,企业财务的负担也随着减少,但各个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却便得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面临发展机遇之外,同样面临着越来越难的市场挑战。企业想要实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其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储备充足的信息知识才能更好的应对财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2 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的对策

2.1 企业应该将财务管理当作中心工作来促进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

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财务信息作为企业各种信息的交汇点。企业的管理中心主要就是财务管理,且财务管理的中心理念是资金的管理,其是企业中公认的一种共同理念。信息技术及财务管理在目前的一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思想中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是企业对其财务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及监督的主要选择。因而,企业应把财务管理当作主要的工作,进而使企业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企业应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并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及趋势来推进企业的发展。

2.2 企业应该培养高素质的财务团队及人员

企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影响下,一定要转变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及方法,逐渐转向以计算机网络、电子算法为基础的财务管理模式,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更多与信息技术、软件相关的知识,且应善于利用相应的软件程序、数据库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编写,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及实现信息的交流提供便利。

2.3 企业应实现财务及业务的一体化

推进企业的财务及业务一体化是目前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最高水平,企业应该对其所使用的各种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统一,把企业的业务流程及财务管理的信息进行融合,并将新型的技术引用到去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应对其财务、业务中使用的各种一体化的管理软件进行开发,进而使其财务管理的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及实现规范化的管理。软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必须和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形来对其财务管理的相关软件进行开发,进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为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竞争压力。企业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应对其财务管理制度及模式进行改革,把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在其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一新的方向。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柯军辉.刍议财务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10):726-727.

[2] 王淑珍.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42(19):241-242.

[3] 成开玉.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简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85(8):180.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篇9

两化融合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需求的巨大体现,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升,购买力逐渐加大,使得企业的经营必须要满足于社会的巨大需求,这就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两化融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企业就必须在管理模式上狠下功夫,不仅要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背景下,以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带动企业产品与技术的融合,同时也要改变自身发展的局限,抛弃传统的粗糙集中型生产模式,改走以技术为核心的高端节约型发展模式,同时还要树立企业的管理创新理念,根据国家的政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现状,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达到促进企业自身结构升级,增加经济收益,扩大市场优势地位的目的。两化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发展相一致,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同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联系为企业发展综合类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探究也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变革 篇10

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企业管理变革

冯继永

[摘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企业变革,管理变革

引言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经营决策中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和理论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抓住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管理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②企业信息化是依赖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③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④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

1.对企业信息化与管理的认识

就企业管理来说,分三个阶段。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的时候,主要是靠人的经验来管理,这是经济管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它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的,后来发展到用运筹学、计算机等科学的方法及手段来进行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技能对专业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标志着专业化管理阶层逐渐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重组等概念的提出,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就是文化管理阶段。经验和科学都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管理的内涵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国内外成功的企业都开始注意企业文化。

同时,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企业是各种利益股东所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利益是所有参与签订这个契约的各个利益股东的共同利益。企业管理不仅为股东谋取投资回报,还必须为相关的利益股东提供服务。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企业管理中的物质资本地位则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地位相对上升,这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企业信息化是引进信息技术与更新管理思想

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的层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约翰·C·亨德森和N ·温卡特拉曼认为:怎样才能最好地获得信息技术的价值?这是一个创造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新管理思想和新管理方法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把信息技术加在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上面。我们大谈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时,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技术只有在思想的支配下,才会发挥威力。企业信息化只有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信息化应该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1]。

(2)信息化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不应该只是一项工程的实施。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枢纽,收集、存储、传递企业的信息;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台,为企

业构造了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生产经营环境。因此企业信息的实质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够及时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更好地组织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方面的渗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因此,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个的技术方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2]。

(3)企业信息化必须以人为中心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人始终起着决定作用。从长期来看,企业信息化不在于某个项目的引进与否,而在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建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管理环境,获取长远的竞争优势。因此,能否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召唤,能否培养出一批信息人才队伍,将是决定企业实施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企业信息化不是企业细枝末节的变革,而是企业的根本性变革。用“信息革命”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企业信息的切入点应该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产品营销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在单一的区域内进行,而是以全球作为竞争的舞台;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找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在资源配置方面,企业将依据不同地区的税收差异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的技术发展特点来设置技术开发中心,依据不同地区的经营需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等[3]。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信息技术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使得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此紧密相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将从尖顶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型”和“网络型”,原来起上传下达作用的中层组织正走向消亡。这是因为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分工精细、管理严密为特征的科层次等级制,其组织层次繁多,决策速度缓慢。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必须减少垂直层、扩大水平层,精简组织结构,使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组织结构逐步趋于扁平化。这样有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速度和对市场变化的反映能力,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信息交流的极大化,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500强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段平均减少管理环节达到3个之多。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一种基于相互关联的、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以及柔性组织将会应运而生。

(3)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稳定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基本上将被机器所取代,或者被“外包”,最终只剩下脑力的、创造性的工作,使得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创造技术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的从属地位、事务性静态管理转变到战略性、前台式、动态的管理;管理职能从控制转向支持,从监督转向激励,从命令转向指导;提倡信任员工、尊重员工、消除等级、鼓励个人发挥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由过去的对人的管理向人才的开发方向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性化方向转变[4]。

3.以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化环境的出现和升级,改变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企业谋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可以说,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将对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并与其他变革思想和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大量实践经验表明,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管理思想与管理环境的变革;同时,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的普及又不断推动着管理,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需要有新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撑,而新的技术手段的问世,必然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企业信息化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使企业成为未来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三、结论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宏观上看,它影响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和经济规则;从微观上看,它将导致企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行为方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在国家“十五”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针的指导下,信息化将作为工业化的手段,通过对企业微观层面上的一系列作用,实现企业自身管理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赖茂生.《企业信息化知识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 王群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J].管理科学通报.2003(6):1-8

[3] 鲁兴启.互联网与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4(4):92-95

上一篇:三字经全文拼音版下一篇: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