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4-08-1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共8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发,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新实际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有一下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汲取众多发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二是实践意义。一方面,科学发(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展观来源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源的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相关的文章。

三是政治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民主集中。

四是经济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又为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机遇。

五是社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会的良性(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是人文意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

七是国际意义。发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的发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构成了全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保障。

八是创新意义。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全球的发展。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相关的文章。“发展是硬道理”,从地球上有了生物就有发展,但是,传统发展观是理性主义发展观、“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观的深层变革。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表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有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是不是具备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总结世界各类政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时代性课题。去年以来,在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几场重大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首先就是要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但有的大学生认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官者的政事,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等。这就需要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自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老师同学们的帮助转变自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我,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完善知识结构上,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

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都尽可能的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工厂和设立公司,充分利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厂房的租金,这一措施表面上是对发展中国家十分有利,但这只是短期的利益。从长远的来看,大量的工厂运作将会引起环境的污染。事实证明,现在的污染问题已不单是发展中国 通过此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明白更多认识问题、事情的方法。因此,以后我们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实家的焦点了,已升级到全球污染,全球的环境污染的焦点。如何在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护环境?成了全球环境保护专家的关心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2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改变民生带来思想观念新变化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以人为本, 而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宗旨就是改变民生, 加强人民物质及文化水平的发展, 将人民利益最大化, 突出党的领导方针, 进而使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让人民能够更加安居乐业, 使社会更加稳定祥和, 在此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是什么, 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那么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进而促使社会稳定、高速发展。

以人为本改变民生, 这是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的最基本的条件, 实物没有独立存在的, 想要将这一方针真正的落实和贯彻好, 那么这一点就自然成为了前提条件。我们在历史学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得民心者的天下, 那么只有加强对社会民生的改变, 人民自然就处于一种安定团结的状态之中, 所以说以人为本改变民生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此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 坚决破除束缚生产发展的思想观念

1、转变传统的生产意识

在传统生产理念当中, 自产自销与自种自食的观点一直在束缚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我们必须要转变这一点, 这样的传统生产与销售的观念自然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当代生活的需要, 在这里就需要我们进行观点的改变。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深入学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在生产方面, 国家必须加大气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 扩大及改进生产规模, 将传统的小作坊进行取缔, 将现代工业及农业进行全面的改革, 是我们的经济能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此过程当中扩大市场需求, 满足更多人民的需要, 这是我当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之一,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所在。

2、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及思想

“小打小闹、小富即安”这种思想可以硕士用来比喻过去生产者即劳动者最恰当不过, 人们的思想就是在于只要不赔本, 只要有得赚就行了, 不贪图赚大钱, 这样的思想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 面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 数字化及科技化的生产手段日新月异, 如果滋事将传统的理念思想用在当代的科学发展上, 那么到2020年我们还是不会基本计入小康社会的, 这对与我们郭靖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说科学发展观是转变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一个路标, 那么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就是前进中的加速器, 两者只有做到充分发挥, 那么前进速度才会加快。

转变思想, 树立新的生产理念, 这是加强我国发展速度的助燃剂, 在生产中, 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来进行其发展目标的转变。社会是不断进步的, 通过我国民生的不断改善, 发展逐渐的人性化, 这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机遇, 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我们通过转变思想, 将滋生的生产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使人们的五十需求达到最大化, 进而通过国家这侧进行宏观调控, 那么我们的生产与需求就逐渐得到提高, 生产与需求逐渐成为正比, 那么我国经济将逐渐向着我们的新目标迈进。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及贯彻当中的重要作用, 在做科学发展的道路中我们应该深刻的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定不移的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放在头等位置。

3、加大力度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在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这一发展前提的实施及落实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加强生产及劳动者的专业素质提高, 这野生改善民生以人为本的基本要素所在, 只有这样, 在生产过程当中生产者即劳动者的生产观念才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对于我们走科学发展道路才会其到期关键性的作用。加强其基层的培训力度, 提高培训质量, 是我们的生产者即劳动者的思想做到进一步的解放, 这样对于落实及贯彻科学发展观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论

坚持以人为本,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我国实施多项民生工程, 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了社会公平, 改善了群众生活, 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这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清晰主线, 一幅幸福家园的美好蓝图已徐徐展开。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最重主要的部分所阐述的就是发展, 但是在此其中在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当今形势之下, 我们应该做到其发展科学化、领导干部教育提高、群众利益最大化。这样的要求才是坚决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所在。通过我本人对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观来改善民生的实践, 切实找出坚持科学发展道路那么以人为本是基本前提条件, 改善门市是基本手段, 这样才可以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得更好, 国家的发展速度才会逐渐的提高, 人民生活更加的安居乐业。在此过程当中, 我们还要深刻的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要更加的深入, 由党政机关到基层都要开展深入的学习工作, 是科学发展观真正的在广大劳动着心中能够占据主要的位置, 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晓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改善民生为主线[J];大连干部学刊;2010年07期

[2]刘燕燕;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31-02

一、掣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状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无热情,甚至厌学;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师提不起教学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与发展。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对该现象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思考。

二、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破解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见实效的瓶颈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可以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如今,由于高校教育的开放性,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受到社会上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高校领导片面地强调专业课在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位置,一味增加专业课程学时,压挤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这就造成高校的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程度大大降低。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指标,一般分为两大部分进行,一是理论教学进度与课程的考核,对于这部分的考核是有固定的指标作为标准进行衡量的。[1]另一部分就是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而这一板块内容的考核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标准,导致多数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据统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缺席率远远大于专业课的缺席率,主要原因是学生觉得老师所讲知识离自己太远,且枯燥无味,没有多大用途。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实践教学这块短板引起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了四门必修课,需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将四门课程进行整合。通过课程内容的衔接与配合,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史、论与应用的协同性,使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知“理论”,通过实践信“理论”、用“理论”,便于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结合现实应用,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科学发展观研究教学内容的协同性,在功能上给每一门课程进行准确定位,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性作用。

三、以科学发展观的维度,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学生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造成实践教学泛化为课外学习活动的形式。这样的教学过程只会割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刻意地将实践教学定位为教学形式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实践教学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维度,打破具体单一的形式与方法,利用一切机会,师生全员参与,有计划、有目的、持续性地开展下去。

四、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创新实施“以人为本”

部分高校对于“以人为本”理解片面,简单地概括为“以生为本”,一切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就在课时上进行压减,降低年终考核的分数比重。这明显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片面性理解和对学生的一味迁就。应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科学制订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以人为本”制订出适合本届学生的教学预案,在课堂上下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精心组织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应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传统的实践教学视学生为教学客体,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人格与价值,没有摆正大学生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而实践教学没有取得相应的教育人、感染人的实际效果,更不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塑造人的实效,就应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认真遵循“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选择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实例,使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乐于参与的热情。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实践教学手段多样化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大学校园师生的思维模式也因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而出现思维模式的改变。高校将高科技含量的教学设施引进课堂,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将新的现代化电教手段运用到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需要高校教师开发大量的多媒体资源,激活学生的相关潜能。如绵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进行“精彩思想政治一堂课”、“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热点难点解析”、“学生参与式教学”等探究式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数字音像材料的优势,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学生动手动脑,师生角色互换,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当前,网络已经普及到了各行各业。据2012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第24次报告用户调查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28.17%。在校大学生是网民中的重要成员。[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高校教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发新资源,借助网络教学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的独特教学优势,探索出实践教学数字化新途径。

六、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中

对于高校的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定,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对知识接受与掌握的程度,需要通过科学考核的方法来检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调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质量,都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的建立。同时,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建立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历经多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些许效果,但依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在考核的过程中,评价方式方法简单,考核评价标准比较模糊,有的评价机制在操作中难以执行,能被操作的也往往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纯理论讲授的课程不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公正客观地评价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授课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需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

此外,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复杂而特殊的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教学目标,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保驾护航,保障其良性发展。学校要给相关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平台(绵阳师范学院近几年来每年都利用暑假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外出考察),使老师们拥有丰富的、最新的知识储备,讲课有底气,讲课有特色,使得实践教学朝良性化、规范化、制度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天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2] 张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3] 姚红.高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4] 马新平.基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大学教育,2012,(6):64.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4

刘玉堂 北 辰

2012年第6期 ——文化建设

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它不仅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规范和调控作用,而且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导向和驱动作用。引领、推动发展,本来就是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当前湖北大力倡导的发展文化,是符合湖北人民期待,顺应湖北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是推动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发展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对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视还不够,使得我们的一些工作容易流于表面、流于浮浅;使得我们有些同志对推动湖北跨越发展的各项政策的贯彻、制度的执行、氛围的营造等,仍较难把握其实质和精髓,缺乏应有的高度和深度。因此,必须将加强发展文化研究,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来抓。

一、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从价值理念层面提升主体发展意识

思想观念文化构成文化的最高层次,价值观对主体的发展活动发挥着先导作用,思想观念贯穿、影响发展全过程。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带来的思想大解放,就不可能有近代欧洲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带来的观念大变革,就不可能有两汉以来农业文明进步以及一系列科技发明推动的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荆楚地区在从古代至近代的发展中,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就是荆楚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激励发展、鼓励创新的文化观念。荆楚先民创造的辉煌成就,是荆楚传统文化精髓和人文素质的沉淀和积聚,而形成的生生不息又历久弥新的荆楚人文精神,如: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重诺贵诚的守信精神、和众安民的民本精神,等等。我们也发现,荆楚传统文化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发展的观念,如害怕“枪打出头鸟”的保守思想造就的缺乏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依附型人格;“天不变道亦不变”与“以不变应万变”的观念导致循规蹈矩、不思进取的价值观;传统的“出世”、“无为”思想不利于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文人相轻的观念不利于团队协作、官本位的等级观念不利于知识价值的弘扬,等等。这些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湖北跨越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通过构建发展文化,从思想上革除、摈弃或改造这些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因为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不只是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予以肯定,而且也包含着对人们的某些思想观念进行批判。

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湖北跨越发展目标,要有发展文化的引领,要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发展活力的过程中,催生一种内生力量,成为推动发展的恒久竞争力。凝铸助推跨越发展的文化形态,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发展至上”的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作为评判实际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先商后政”的重商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良好氛围;要贯彻“道以通为要,规矩和程序服从效率效果”、“宁愿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的政府工作准则,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要凝成“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共识,推动全民创业、全民创富。通过理性的思考而作出适合省情、有利于发展的文化选择,必将化作开启民智、凝聚人心的强大文化力。

二、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从制度机制角度保障主体的发展能力

一个社会的制度是否合理,主要是看它能否激励和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积极性。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共性轻个性、重集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常常导致人们把国家民族兴衰和区域社会发展完全寄托在公正勤恳的执政者身上,由此造成了对制度的轻视,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集中表现为:“中国圣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限制和禁锢个人的潜在能力,而近代西方则创造和培育了旨在解放这些能力的制度和思想。”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是除了资源禀赋与技术之外用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文化既可被视为一种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风尚等内容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它也可内生、激发出制度变迁的因素,并产生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机制。好的制度、体制对于创新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正导向性与激励性。日本学者指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总是朝着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先进的地方转移。实现跨越发展同样有赖于运转高效的动力机制与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更加呼唤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机制。

培育发展文化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通过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为发展文化的培育和凝铸提供根本的制度性保障,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前,培育发展文化的各项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还很不完善,必须下决心突破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进行革命性改造与提升性重塑,确立一系列有利于跨越发展的新制度和新体制。尤其需要在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建立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维护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完善诚实守信的法制环境,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使湖北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走在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前列。

三、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从人文视野营造助推发展的社会环境

任何发展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21种文明,发现其中一些文明消失的原因无一例外地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迁与外部的挑战,不再具有创造活力和发展价值。文化要应对环境的调整,环境中同样富含文化因素。纵观世界各地,凡创新成果多的地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香港,都拥有良好的创新性发展环境,特别是拥有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等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人文氛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实践也让我们获得了相同的结论。上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以惊人的速度得以发展;90年代,长江三角洲亦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台湾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中国整体投资环境被列为最佳的A级城市共有7个,全都集中在长三角。分析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长三角拥有理性、开放、创新和兼容的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其取胜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人可以创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创造人。”文化依附于语言、制度、行为等载体,形成一种人文环境,对人们产生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族群、稳定社会、推动发展的丰沛、厚实的人文力量。湖北建设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保证跨越发展目标顺利实施和尽早实现的人文环境。一个区域发展的人文环境是否优化,取决于长期的政治、文化、法制、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滋养和陶冶。人文环境是区域发展环境的核心和基础,它不仅是衡量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提升精神区位的重要标尺,而且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使人的思维活跃、精神振奋,迸发创造的火花,汇集发展的激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环境象征着一个区域的精气神,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一个地方没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就无法形成凝聚力和影响力,就难以引来大批项目、资金和人才;即使一时引来了项目、资金和人才,也不可能有持续、良性的发展。环境是生产力,更能产生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发展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营造推动发展的人文环境,是当前湖北发展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用发展文化的核心理念营造的人文环境,就如同好的系统软件一样,能够将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和发展要素有机聚合在一起,与时代脉搏形成“共振”效应,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要求。

四、加强发展文化研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用发展文化的价值理念唤起民众、吸引民智、凝聚民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也只有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才能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

在理论上推进发展文化研究,发挥引领作用。从理论层面来讲,文化与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系。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首先表现为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的价值意义。发展战略的提出、经济制度的选择、方针政策的制定,都会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决策者文化素养的制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从文化的视角对跨越发展进行研究,无疑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更高层面来全面检视跨越发展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综合把握跨越发展中各个领域的内在关联,从根本上探索跨越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为跨越发展指明方向。

发展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承荆楚传统文化,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都是研究发展文化的题中之义。建设符合湖北跨越发展要求的发展文化,要立足湖北,着眼实践,积极回应湖北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要加大发展文化的研究力度,如对发展文化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基本内涵、时代意义以及发展文化的重点、难点、着力点的把握;建设发展文化的路径、渠道、载体;发展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都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构建发展文化的学科体系。

在实践上推进发展文化研究,让发展文化深入人心。加强发展文化研究,既要在培育凝铸上下功夫,更要在传播弘扬上下功夫。发展文化这一创新的理论成果只有在实践中发挥引领全省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扎根荆楚大地、深入人心。只有在全体社会成员当中形成关心发展、参与发展、支持发展的高度文化自觉,用发展文化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市场的方法配置资源、增强活力,才能形成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建设发展文化是对湖北文化资源的一次深入凝练和全面整合,是一项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如何寻求一条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发展文化建设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才能创造性地推进发展文化建设实践。当前,要明确发展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对湖北发展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整合,构建起以全省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价值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形象标识系统为基础的,具有时代特征、湖北特色的发展文化体系,使其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并付诸改革发展实践。要把握发展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围绕跨越发展大局,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发展文化功能推动跨越;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使发展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完善;突出主体,兼容个性,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发展文化建设增添活力;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部,有计划、有步骤推进。通过凝铸发展文化,树立当代湖北跨越发展的崭新形象,传递湖北人的气质风采和文化品格。■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5

姓名: 单位: 职务: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7、以人为本,就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8、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

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10、实施“七大工程”是我县工作的大局和重点。七大工程是指:(工业强基工程、特色富民工程、城市精品工程、红色带动工程、生态文明工程、全民创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

11、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健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12、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13、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坚定理想信念)。

1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15、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16、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这告诉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7、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堡垒,把(改革)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1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我县六大主导产业主要是:(蔬菜、草畜、制种、番茄、棉花、酿酒葡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B)。A、中国特色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B)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A、自然灾害B、“非典”疫情C、经济危机

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A)上来。

A、引领中国发展有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以广大人民的长期利益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B)。

A、解放人民内部矛盾B、改善人民生活C、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育(B)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A、有文化、懂技术 B、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C、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

8、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C)。

A、科学制定和实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科学、设计、组织、开展各项执政活动 B、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执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9、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B)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B、增强诚信意识

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C)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科学发展观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社会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是(B)的结果。

A、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 B、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C、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B)。

A、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B、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C、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有效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13、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是什么?(B)

A、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B、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C、资源、资金和政策优势

14、《共产党宣言》发展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B),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拿力、创造力、感召力。

A、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符合 B、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C、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符合

15、当前我国存在着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这与土地、水和资源、重要矿产资源的(B)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A、价格形成机制B、生态补偿机制C、市场准入机制

三、简答题(每6分,共30分)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四个转化”,是哪“四个转化”?

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2、五个统筹指的是哪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为什么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必须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5、改革开放作为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是什么?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四、论述题(共35分,可另外附纸)

1、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5分)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结合实际谈谈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20分)

必须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加以贯彻落实。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第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第六,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第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3 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一、填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发展;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以人为本;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7.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可持续发展;9.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10.工业强基工程、特色富民工程、城市精品工程、红色带动工程、生态文明工程、全民创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11.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12.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13.坚定理想信念1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全面协调可持续1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7.改革;18全面协调可持续;19.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0.蔬菜、草畜、制种、番茄、棉花、酿酒葡萄;

二、选择题:1.C、2.B、3.B、4.A、5.B、6.C、7.B、8.C、9.B、10.C、11.B、12.B、13.B、14.B、15.B

三、简答:

1.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2.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4.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5.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四、论述:

1、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 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篇6

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史上的三次飞跃?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是在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实现的。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实践到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机,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3尽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是中国、越南等国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越来越多国家的有识之士都正在探索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新路。

三、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何不同?

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化。三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辨析: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迄今为止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时代发生了变化已经过时,)

这句话是错误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真理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历史的需要,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是指导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真正科学,他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永远不会过时。当代世界变化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否定,而是对他真理性的进一步证明,人类历史的发展终将完成最后的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是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1)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2)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突破其中某些时过境迁的个别结论。(3)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要在创造性运用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这个理论。(4)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品质,坚持与发展的统一,不能以理论的久远来作为判定其科学性的依据。(5)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时候,社会主义在中国却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在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时候,社会主义在中国却赢得了更高的发展速度,在西方势力断言社会主义要灭亡的时候,中国却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中国的成功,即是坚持科学社会理论的伟大胜利,又是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胜利。

四、科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贡献:(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

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2)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论证。(3)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4)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当时代的先锋,推进资本主义过渡到更新的社会主义时代;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

历史局限:(1)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

天才论和英雄史观。(2)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有找到改变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变成为空话,他们是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是从到的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缺乏科学性。(5)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6)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制和努力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集中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

五、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关于多党合作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理论,关于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

六、军事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过程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制度,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实行余粮征集制;2消费品定额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流通;3实行普遍的劳动义务,不劳动着不得食,以迫资本家参加体力劳动,以便更多的人奔赴前线。

新经济政策:用食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贸易自

由;将雇工在20人以下的小企业退还原主,并对国外资本家实行租借制和租让制;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利用外资和技术来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

启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不可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策的实施必须依靠具体的现实情况,不能脱离具体的客观现实;对于一个农业大国而言,解决农民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若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必然会导致危机。

七、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特点和弊病是什么?

历史成就: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这一时期消灭

了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阶级,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得到了巩固,它同当时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形成鲜明的对照。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巩固,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保障,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义十分重大。二是取得了为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不紧为人类的和平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以世界两大强国之一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推动了战后世界名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基本特征:过度集权。经济上: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2

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3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政治上:1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2共产党独掌政权;3党政不分,以党代政;4逆向、一维的权利监督机制;5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文化上:1实行大包大揽的管理体制;2以斯大林的理论观点作为判断是非和衡量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3把学术争论等同于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以大批判、大斗争的方法来推动学识文化的发展。4以文化艺术的单一性取代其多样性。

严重弊端:1经济上的高度集权和僵化是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

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2政治上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3思想文化上的高压政策严重影响了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理论上的教条主义,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八、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历史教训?

根本原因: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

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向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藏了。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主要是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各国共产党自己培植的官僚特权集团,它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代表先进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不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根本利益,结果终于被人民群众抛弃了。

历史教训: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纠正左的错误:改革必须坚持并

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所取得的经验及教训?

教训: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改革,如果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就把它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绝对化,而不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改革,它就在新历史条件下丧失曾赢得的一切;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有丝毫动摇,如果因社会主义存在种种弊端和缺陷而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那就把改革变成了该向,其结果必将葬送社会主义,使整个国家陷入沉重的危机和灾难中;必须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保持高度警惕。

探索:《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

篇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开始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经济上(4点): 1正确处理各个产业部门的关系,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按农、轻、重秩序协调发展;2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强调在中央领导下,适需扩大地方权利,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在所有制基础上,提出以国家经营为主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4是在经济建设重坚持以独立自主、z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政治上(3点):1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和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全面集中制;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承认这会注意社会仍然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强调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3是正确处理与党外人士的关系,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思想文化上: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要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要百家争鸣。

失误(3个):1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2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急

于过度;3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化。

十、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有哪些修正、突破与贡献?

1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适应时代潮流的大政策;2提出了我国正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3揭示并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4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党的基本路线。5.确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6深刻揭示了计划和市场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7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遵照中国的实际国情建设社会主义。8创造性的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9创造性的提出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式,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的科学构想。10.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创造性的提出了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又要改善党的领导的科学论断,为新时期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必须建立特殊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大力推动法制建设;必须保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必须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和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十一、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1)苏东剧变以后,资本主义全球化主导全球。(2)全球化是指货物和商品与资金的越境流动,经过了跨国化、局部国际化和全球化阶段(3)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但同时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全球化(4)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其原动力是科技革命,主动力是生产力革命(5)全球化同时带来很多负面恶果,如犯罪全球化、污染全球化等。(本质:资本主义全球化主流是把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制度推广到全球,不少发展中国家认为全球化是实质是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化。)

十二、为什么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其必然逐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

(1)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有制经济,因此其基本矛盾仍然存在;(2)资本剥削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3)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依然是资本家阶级,(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依然频繁爆发,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趋势。

十三、我们当今时代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对当今所处的时代应树立什么样的新观念?

变化: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认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的这场科技革命发展不是资本主义朝阳的升起,不是资本主义的起死回生,而是资本主义的回光返照,是资本主义的晚霞。当然这并是不说资本主义会很快死亡,我们应当从这场科技革命中看到共产主义未来的曙光。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是扬弃私有制,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创造了条件。阶级的出现和存在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即生产力发展到能够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但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消除阶级和实现按需分配的地步,这样就必然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所以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高度发展,归根结底它是为了消除阶级对立、阶级差别创造了更充足的物质条件。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要真正实现马克思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就必须达到像马克思所说的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形态。第三.更进一步看,未来科技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为人的素质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准备了前提。

观念:人类社会正面临两种制度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新的时代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协作、竞争将同步进行,互相作用,我们要善于借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东风,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在对外开放中尽快追赶新科技革命的大潮,尽快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期在科技方面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十四、在当今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主要面临哪两大挑战?

在当今这样的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两大时代性的挑战:其一是当代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其二是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这两大挑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能否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只要我们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纠正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左的观念,又防止转向右的方面,善于采取正确的对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就必定达到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

发展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科学社会主义至少在以下三个问题上给予明确的令人信服的回答:第一,为什么被科学社会主义断定为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还带头掀起以信息化为先导的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而使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第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是否仍然处于列宁所说的腐朽、垂死的垄断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阶段?或者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新阶段?第三,为什么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苏联东欧等十几个国家都竞争不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剧变,并且倒退去发展资本主义?

2.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当代世界,民主社

会主义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科学社会主义至少在以下三个问题上给予明确的令人信服的回答: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超越科学社会主义?第二,应当怎样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走向趋势?第三,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为何都社会民主党化并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

十五、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

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1)曲折性:1.道路的曲折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2社会主

义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崭新事业,前进的道路必然会更加曲折。3.人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科学发展观与会计理论的关系研究 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 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 面向未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科学发展观对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具有战略指导作用和深刻影响。《财会通讯》编辑部 (2007) 提出了建立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胡春晖、郑汝昌 (2007) 根据科学发展观, 通过对竞争实质的分析提出人本会计学的概念, 以哲学思想为基础, 确立了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王晓东、田利军、高建立 (2009) 认为, 会计学在发展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现代会计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会计理论中存在与科学发展观内在一致的理论, 本文对会计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2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和谐会计

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会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经提出就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工作的一面伟大旗帜。和谐会计应该是理想和多元的会计, 合作和宽容的会计, 秩序和法治的会计, 公平和诚信的会计, 可持续发展的会计 (张连起, 2005) 。和谐会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需要和谐会计, 要与时俱进建设和谐会计, 和谐创新发展会计事业 (于玉林, 2006) 。维护社会公平和协调利益关系需要和谐会计, 经济方面平等的竞争机会, 社会资源的平等利用权利、收入分配的平等都离不开会计的支撑, 失去了公平与正义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矛盾的激化 (许学科, 2006) 。和谐会计的价值取向就是会计的公正性, 会计的公正性能逐步遏制和消灭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马元驹, 2006)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和谐会计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 科学发展观为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理念、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一定会是和谐会计。和谐会计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联结点在于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宗国恩, 2007) 。会计在发挥自身职能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3 坚持以人为本, 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明确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 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 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 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一部分研究在继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并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劳动者权益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人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人对企业的贡献高于其他任何物质资源, 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可见, 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 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 环境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为保护自然与环境, 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赔偿责任越来越大。2013年1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近10天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 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是对环境会计的再次呼唤。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 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 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通过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并赋以价值和价格, 对其损耗予以补偿, 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 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 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 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 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信息。为相关主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可见, 环境会计的内容和目标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5 坚持统筹兼顾, 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戴维·F·林诺维斯, 1968) 。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的研究可归纳如下:

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的内容。在微观领域中, 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报告各公司组织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职工以及社区的影响。在宏观领域中, 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披露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业绩。社会责任会计将社会责任同会计学有机结合, 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 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社会责任会计将企业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对企业创造的巨额财富与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权衡, 使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可见, 社会责任会计体现了“统筹兼顾”思想, 统筹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坚持统筹兼顾, 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6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科学发展观与会计理论研究的关系如图1所示。

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实务。由于它在西方国家沿用已久, 所以称为传统会计。传统会计的特点表现在以历史成本对资产计价, 强调收益的计量、成本归属和流转观念, 所履行的主要是对投资者的会计责任, 特别是资产的经营职责, 即投资的结果。传统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基础, 会计的发展和创新源于传统会计基本职能在相关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应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会计不断创新, 不仅仅要求会计提供与企业直接相关的会计信息, 还要求提供与企业间接相关、与环境相关、与社会相关等多方面的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则必须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由于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 这些理论内容在我国执行乏力, 严重制约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效果, 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关的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财会通讯》编辑部.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 (11) .

[2]胡春晖, 郑汝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 (2) .

[3]王晓东, 田利军, 高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会计学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9 (6) .

[4]徐国君, 胡春晖, 孙玉甫.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

[5]周守华, 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 2012 (2) .

[6]尤艳馨, 蒋洪强, 曹国志.环境会计在中国:实践与发展[J].环境保护, 2011 (23)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8

关键词:阅读推广;设计科学;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 G250.7;G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15

Design Science Research Paradigm:A Bridg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ading Promotion

Abstract Reading promotio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library service, but literature survey h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reading promotion field. We are urgently in need of rigorous research paradigm to improve reading promotion in activitie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article demonstrate the design science nature of reading promotion, elaborate the objective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reading promotion research under the paradigm of design science research.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esign science research paradigm can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explanation research paradigm, and it is a bridg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ading promotion research.

Key words reading promotion; design science; research paradigm

1 引言

国家建设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旨在不断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民的文化修养。图书馆作为专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成熟、布点广泛、资源富集、专业化程度高,是整个全民阅读运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推广浪潮中的中坚力量。有关阅读、阅读推广及相关的延伸研究逐渐成为近期图书馆的热门,阅读推广活动也已经由边缘、零星的活动逐步成长为图书馆服务中极具活力与创新、充分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流服务[1]。

对于这样一个图书馆学界学术讨论和社会关注的双重热点问题,国际图联素养与阅读委员会特地出版了相关指南报告,强调图书馆馆员必须通过研究促进阅读推广实践[2]。那么阅读推广需要研究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才能有效促进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呢?什么样的研究范式才能有效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呢?

本文设想将设计科学研究范式引入阅读推广研究领域,以作为主流解释科学研究范式的有力补充,开拓阅读推广的研究视角,推进阅读推广研究范式的进化,从而促发学界通过高质量的研究来更好地推进阅读推广实践的发展。

2 研究回顾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研究经过前期的发展积淀,已经拥有了大批研究成果。郑章飞、张建静、谢蓉等学者也均曾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过梳理和总结。郑章飞[3]梳理了2010年之前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状况,发现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主要包含阅读推广的意义研究、阅读推广对策研究、数字环境下阅读推广途径及案例经验介绍分析等研究,而阅读推广的具体实践主要得益于协学会的政策引导和具体指导,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辐射各层次群体;张建静[4]总结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主要涉及的几个方面,包括阅读推广策略、阅读推广效果评价、阅读行为特征研究、经验案例介绍、阅读推广人研究、国内外阅读推广比较研究、阅读疗法研究等。谢蓉等[5]梳理了国内外阅读推广的研究现状后发现,国外的文献主题主要集中在“阅读”重要性研究和活动报道上,有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性论文很稀少;国内的研究文献也多集中于介绍阅读推广的现状描述、活动介绍、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内容,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理念和模式框架等理论问题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引领下正引起学界的重视。

基于上述早期的探索和研究,学者们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和思考:王波[6]认为,我国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实践的步伐,跟不上实践的要求和发展。国内不少研究对于阅读法案、阅读计划和阅读运动等推广活动大多是蜻蜓点水式介绍,没有普遍调研,鲜有深入分析报道。在阅读推广实践方面,很多研究只关注阅读推广的政策法规和活动现象,没有对阅读推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学术论证。在他看来,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加大调研力度,努力寻求理论支持,开展阅读推广有效性研究,从而建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谢蓉等[4]认为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承载着当下全民阅读实践的巨大需求,他们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体系化做了初步尝试,归纳总结了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理论层次,认为现有的研究主要从阅读推广的要素、模型、过程和元理论这几种不同的视角来解释阅读推广这一研究对象,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除了包含概念、原则和理论外,也应该包含方法、工具/技术和实例/案例这几个层级。 范并思[1]指出,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促进阅读推广实践至关重要,理论研究的缺乏将会成为图书馆人自觉发展阅读推广服务、提升阅读推广内在品质、普遍开展阅读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图书馆人需要从图书馆理论中寻求阅读推广的推动力,要有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7]。这些研究均阐述了阅读推广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需要加强深层次理论研究来促进实践的强烈诉求。

于良芝[8]提出了一种将阅读推广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理念及方法。她认为阅读推广是循证图书馆学(EBL)的典型领域,可以将循证医学的思想移植过来,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应该遵循“循证”的思想,将研究发现作为优先或唯一实践证据,取代直觉感官、传统和流行做法。这样一种尝试,打破了之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态,通过一种确定的研究范式来实现“以研究促实践”。

于良芝的探索成功搭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启发我们应努力探索更多有效促进实践的研究范式,为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架起更多的桥梁,让阅读推广实践不再基于创意和点子,而是基于规范研究的科学成果。

3 阅读推广与设计科学

3.1 设计科学与设计科学研究范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司马贺[9-10]在其著作《人工科学》(1969)中提出了人工科学(Science of Artificial)的概念,意指研究人工物和人工现象的知识,与自然科学相对应。在人工科学中,有关人工物(系统)的构造研究,司马贺把它称为“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认为所有为实现人类期望的“可能性目标”的学科都属于设计科学的范畴,如工程学科、医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各种服务类学科。“设计科学”所指的“设计”并非人们通常认为偏向于外观美感的艺术表现行为,而是一个更为宽广的概念,是所有创造新事物的人类活动,既有艺术创意又要能够精准把控技术构造,完美实现预期目标。设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在一系列限制(约束)下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些约束包括经济的、社会的、人性化的、精神的、美学的、环境的,等等[11]。因此,“设计”可以是“科学”,是观察世界和使世界结构化的一种方法,如工业设计、空间设计、流程设计、活动设计、课程设计等[12]。

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范·阿肯[13-14](Joan E. Van Aken)教授对设计科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采纳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可以打破现行的科学分类体系,根据不同的研究范式将科学分为三种类型:形式科学、解释科学和设计科学。形式科学的使命是对命题进行逻辑验证(如哲学、数学);解释科学的使命是描述、解释和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如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领域);设计科学的使命是为解决问题而设计创造相应的知识体系或产品(如工程科学、管理学等)。

形式科学以命题逻辑为导向,是高度抽象化的哲学或数理推导,是知识的高度抽象;解释科学研究范式以命题求真为导向,研究者以局外者的身份进行外部观察,目的是对物或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预测,研究成果多以“因果模型”(理论、定律……)的形式展现;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研究者以局中人的身份来干预问题,目的是为设计解决问题而开发有效和可靠的人工物(系统),其研究成果多以“技术规则”等知识体系的形式展现,这些规则告诉人们采取什么样的路径来达到预设目标。简言之,形式科学重在逻辑推导,解释科学重在描述(description),设计科学重在施策(prescription)[11]。 3.2 阅读推广的设计科学属性

我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下,信息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学科隶属于管理学,具有管理学的一般特征,属于交叉、应用性学科,同样具有司马贺教授定义和划分的设计科学的一般属性。

从实体角度看,图书馆本身就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满足人类积累和传递知识而产生的人工物(系统)。当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有关对“图书馆”这一人工系统的权变性(适应目标变化)思考和可优化(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不断优化设计)研究逐步发展成一门科学研究——图书馆学。因此,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和技术涉及到广泛的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人工科学特性[15]。认识到图书馆学的人工科学特征,可以解决图书馆学领域中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困境,有助于更科学地把控图书馆学的研究走向[15]。既然图书馆及其系统是构造系统,为实现这一构造系统的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则显然具有设计科学属性[16]。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新兴的主流实践活动,是图书馆组织或个人为促进人们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其实质是为解决阅读问题,通过方案设计、系统重构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物(系统)。对于阅读推广这一人工物(系统)的可构造意义的研究,即阅读推广活动或产品的设计和实现具有强烈的工程学特征,也应属于设计科学范畴。

3.3 阅读推广研究需加强设计科学研究范式

在传统科学分类体系中,管理学属于偏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其科学研究受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影响较大,现有的研究基本上以解释科学研究范式为主。近年来,一些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发现主流的解释性研究得到的学术研究结果往往是描述性(说明性)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学术研究成果往往难以应对实际应用与实践的需求,导致学术与实践的脱节。管理学需要运用工程学领域中的设计科学研究文化,以明确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研究导向[17]。

从文献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阅读推广领域主流的研究范式同样是解释科学研究。阅读推广研究在解释科学研究视角下主要关注阅读、阅读文化、阅读行为及阅读推广活动的调研、对比和评价等问题,即“是什么”及“为什么”的描述性知识。这些研究从形式上看非常“学术化”,逻辑严密、高度概括、表述抽象,是学者们普遍偏好的一种研究范式。阅读推广领域另外有一部分研究是讨论实践经验,以追求实用为导向,往往理论性不够强,让人感觉像是工作总结或感悟,被认为研究层次比较粗浅,不“学术化”。

过分依赖和重视解释科学研究范式下的研究会导致学术研究偏注重分析问题,而非提供解决方案,时间一长,学术期刊上全都是高深的理论和模型,陷入“经院式”的迷宫,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具体实践需求距离遥远,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我们都知道,医生能判断病人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得病,将来会如何发展,有什么危险性是不够的,需要给出治疗方案才是根本。阅读推广也是一样,阅读推广的实践性非常强,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来促进实践,但是仅研究阅读推广是什么,阅读推广为什么,阅读推广案例这个好、阅读效果那个差也还是不够的,强烈需要通过一种研究将“阅读推广如何做”这个过程规范化。

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设计构造人工物(系统)为目标,将设计过程中的创意、判断和经验变得可观察和校验[10]126,实施规范化的工程设计流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学术化的研究实践方案的手段。因此,阅读推广研究需加强设计科学的研究视角,与解释科学研究范式互为补充,分析解释预测与施策研究并重,共同构建科学的阅读推广活动方案机制,真正架起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

4 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下的阅读推广研究

如何规范地使用设计科学研究范式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呢?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下的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流程,我们从它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论、研究流程和研究产出等方面进一步阐述。

4.1 研究目标:设计构造人工物(系统)

设计科学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施策研究,设计科学的研究范式植根于工程学(最典型的领域是建筑学和信息管理领域的信息构建),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设计构造“人工物(系统)(artifacts)”来解决问题达到预设目标。“人工物(系统)” 是相对于“自然物(系统)”而言的,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结晶,可以是一种有物理结构的实物、或者是一种软件系统、或者是一种组织体系架构,即在现有的资源下人类通过应用新的信息和知识通过改变秩序来改善现状的解决方案,如:飞机、电话机、汽车、语言、音乐、人工降雨、图书馆、政府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都是典型的人工物(系统)。

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下的研究产出“人工物(系统)”可以是实体性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下的研究产出可以描述为是一组“技术规则(technological rules)” ——是达到预设目标的系统化方法和路径[14], 包含人、组织架构、科学技术和工作体系等复杂成分[18]。

具体到阅读推广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采用设计科学研究范式研究不是强调阅读重要性,或者是阅读保障立法等方面的成果,该范式下的研究注意力是通过研究提供能促进阅读的新组织架构、系统或者是新技术产品等,如改变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新的图书获取方式、阅读辅助工具、新型阅读设备或是一种阅读方法等。

4.2 研究流程

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设计构造“人工物(系统)”为目标,将设计过程中的创意、判断和经验变得可观察和校验。实施一次严谨的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下的研究,有一些规范的流程和步骤可以遵循。一般通用的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下的研究流程包括:(1)发现问题(awareness of problem); (2)提出建议和初步设计(suggestion);(3)完善设计发展成一个人工产品(development);(4)检测与评价该人工产品(evaluation);(5)得出结论(conclusion)[19]。其中,最关键的是发现问题、理论(知识)基础和设计评价这三个部分,形成设计科学研究范式的三个基础研究环[20]。当然,除了这三个核心部分,一项完整的设计科学研究所要思考和解决的事项还有很多完成一项完整的设计科学研究所要思考和解决事项的提要(见表1)。

4.3 研究示例

笔者通过Web of Science平台的SSCI数据库寻找社科领域内使用设计科学研究范式进行研究的科研成果,以检索式[SU=“design science approach” or “design science research”]进行预检,从检索结果中挑选了一篇引用率较高、研究严谨规范的期刊论文,结合设计科学研究范式的三个研究环理论模型[20]进行分解剖析,作为范例来进一步展示设计科学研究范式的研究思路和大致结构(见图1)。

5 结语

设计科学研究范式已经在教育、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等领域被广泛讨论和应用[19]。本文的主旨是对阅读推广中的方法、技术、工具和案例等实践性研究采用设计科学范式的规范研究做一个可行性论证,设想利用设计科学的研究理念来搭建起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促进阅读推广实践研究的发展。

随着阅读推广的实践活动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数量上构成规模化,形制上成为常态化之后,原先靠政策指导、创意和借鉴模仿为主导而生成的阅读推广策划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应该尝试用设计科学的研究范式来进行规范设计和科学检验。有关阅读推广的案例分享与赛事,也可以引入设计科学研究范式的研究流程作为案例写作的推荐格式,从而能更为清晰地展现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论深度和效果维度。

在整个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领域,解释科学范式研究与设计科学范式研究两者应该成为阅读推广研究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两个研究范式,设计科学范式研究以解释科学范式研究得出的理论为基石,解释科学范式以设计科学范式下产出的人工产品为研究对象,他们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不可分割,同样重要。

此次研究又进行了设计科学范式下的阅读推广活动策划试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计划是:实施1~2个规范的设计科学范式下的阅读推广活动策划,与已有的非设计科学范式下的阅读推广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深入论证设计科学研究范式连接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与阅读推广实践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4-13.

[2] IFLA Professional Report No.125:Using research to promote literacy and reading in libraries:Guidelines for librarians[EB/OL].[2015-11-25].http://www.ifla.org/files/hq/publications/professional-report/125.pdf.

[3] 郑章飞.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述略[J].图书馆论坛,2010(6):46-51.

[4] 张建静.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S2):120-125.

[5] 谢蓉,刘炜,赵珊珊.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5):87-98.

[6] 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5,45.

[7] 范并思.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3-8.

[8] 于良芝,于斌斌.图书馆阅读推广——循证图书馆学(EBL)的典型领域[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9-16.

[9] 陈玉和.设计科学: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0.

[10] 司马贺.人工科学:复杂性面面观[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11] 王炼,武夷山.情报研究的设计学视角[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289-291.

[12] 凌峰,刘建一.从设计科学视角探寻管理理论与实践隔阂的解决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1(6):206-210.

[13] 郝英奇,郑江波.管理研究新范式——基于“设计科学”的研究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07(3):238-240.

[14] Aken J E V.Managem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the Design Sciences:The Quest for Field-Tested and Grounded Technological Rul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2):219-246.

[15] 张立公.注重技术进步促进理论发展——从人工科学看图书馆学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3(1):28-30.

[16] 郑学军.图书馆学研究的设计科学属性[J].图书馆,2011(2):56-57.

[17] 刘杰.基于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管理问题研究路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Spring 2009,Vol.13,No.3综述[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3):69-72.

[18] Hevner A R,March S T,Park J,et al.Design Scie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4,28(1):75-105.

[19] Vaishnavi V,Kuechler B.Design Science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Systems[J].Syllabus De,2011(22):9-22.

[20] R H A.A Three Cycle View of Design Science Research[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7,2(19):87-92.

上一篇:瑞士留学需带的东西下一篇:学校学法制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