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2024-06-22

欧洲古典音乐鉴赏论文(共8篇)

欧洲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篇1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据说当时弄出了火灾)、弥塞亚、水上音乐(旋律直白形象)、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快乐的铁匠

帕哈贝尔:卡农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104部交响曲(如45“告别”、82“熊”、83“母鸡”、94“惊愕”、101“钟”、104“伦敦”)、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悠扬变奏,今被引用为德国国歌)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还有《冬》的经典冬雨演绎等等)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单簧管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星星变奏曲、四重奏(如:罗迪、米兰、维也纳、海顿、霍夫美斯特、普鲁士等,还有嬉游曲推荐)

利奥波德·莫扎特(神童莫扎特之父):玩具交响曲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钢琴奏鸣曲、浪漫曲两首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小夜曲、音乐瞬间、多首艺术歌曲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罗马狂欢节序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交响曲(比较著名的有第三“苏格兰”和第四“意大利”)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五分三十秒起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四是最深刻的,很好听,气势磅礴)、匈牙利舞曲(原为钢琴曲,后被改编为弦乐版本,2、6较有名)、学院庆典序曲(少有的欢快)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第一叙事曲、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又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多首练习曲(如:黑键、离别、革命、蝴蝶、枯木、海洋)、多首前奏曲(如:雨滴)、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都柔美至极,唯美)、引子与辉煌大圆舞曲(肖邦极少有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还有“竹马游戏”、“在火炉边”等)、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改编自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每个乐章都好听)、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是著名的炫技“钟”)、24首随想曲(第24首最著名,被众多作曲家改编,其中拉赫马尼诺夫的最成功)、摩西幻想曲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全集,每乐章都很好听)、威廉·退尔序曲、塞维利亚理发师、贼雀序曲

比才:卡门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间奏曲、哈巴涅拉、夜曲、波西米亚舞曲)、阿莱城姑娘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夜曲、小柔版、间奏曲、小步舞曲)

苏佩:轻骑兵序曲、维也纳早中晚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四小天鹅)、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舞曲风格)、第六交响曲“悲怆”(每个乐章都令人难忘)、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忧伤小夜曲、1812序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其他三个乐章也很熟悉)、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一听难忘)、斯拉夫舞曲、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深刻)、母亲教我的歌

德彪西:夜曲(第二乐章“节日”好听)、大海、牧神午后(根据象征派作家马拉美同名作改编、其中的长笛值得一听)、意象集、版画集、儿童园地、贝加马斯克组曲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茨冈、库普兰之墓(共六首、四首有钢琴、弦乐版本)、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有钢琴、弦乐版本)、由拉威尔改编成弦乐版本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色彩斑斓)、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优美舒缓)、水的嬉戏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抒情小品集、霍尔堡时代组曲(前奏曲悦耳)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弗雷:西西里舞曲、梦后、帕凡(孔雀)舞曲 格鲁克:奥菲欧与尤利迪西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第三钢琴协奏曲、双钢琴(OP5,OP17)、练声曲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水族馆”也不错)、骷髅之舞、影子与回旋随想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尔托伊费尔:溜冰圆舞曲、西班牙圆舞曲

伊凡诺维奇: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莱哈尔:金银圆舞曲

约纳森:杜鹃圆舞曲

安德森:打字机、蓝色探戈、快乐雪橇、调皮的节拍器

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流浪者之歌

马斯奈:沉思

多普勒: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蒙蒂:查尔达什舞曲(伦敦小提琴之声有48把小提琴绝妙演绎)

巴伯:弦乐柔版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交响曲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电影配乐)、唐璜 作品20、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玫瑰骑士圆舞曲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维尼亚夫斯基:华丽的波兰舞曲(炫技的)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认识每一件乐器的音色)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协奏曲、第二圆舞曲(法国小提琴家安德烈·里欧协乐团有经典演绎)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深沉)

弗兰克: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有名)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韦伯:邀舞、魔弹射手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和彼得与狼类似介绍乐器音色)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在三分十五秒出现)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和暴风雨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巴达尔切弗斯卡:少女的祈祷 *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 门德尔松:无词歌第20号 * 门德尔松:春之歌 * 勃拉姆斯:第5号匈牙利舞曲 * 门德尔松:猎人之歌 & 肖邦:E大调练习曲 & 韦伯:邀舞 & 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 舒伯特:音乐瞬间 *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 肖邦:降E大调...[01] 01.帕赫贝尔:卡农

02.格里格:“清晨”皮尔金组曲

03.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春” 04.柴可斯夫基:天鹅湖“情景” 05.莫扎特:小夜曲 06.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07.德沃夏克:第九号交响曲“新世界” 08.华格纳:女武神 09.卡尔欧菲:布兰诗歌 10.盖希文:蓝色狂想曲 11.亨德尔:水上音乐

12.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02] 01.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02.莫扎特:第21号钢琴协奏曲 03.巴赫:小步舞曲

04.柴可斯夫基:胡桃钳“特巴雷克舞曲” 05.穆梭斯基:展览会之画 06.莫扎特:法国号协奏曲 07.西贝流士:卡列里亚组曲

08.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09.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10.勃拉姆斯:大学庆典 11.雷可莱:小鼓

12.圣桑:动物狂欢节“天鹅” [03] 01.马斯奈:泰伊思螟想曲

02.拉赫曼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03.巴赫:G骇之歌 04.李斯特:爱之梦

05.萧邦:降E大调第二号夜曲 06.莫扎特:A大调短笛协奏曲 07.佛汉威廉斯:绿袖子幻想曲

08.柴可斯夫基:胡桃钳“糖梅仙之舞” 09.阿尔诺尼:慢板

10.巴赫:耶稣,人们仰望喜悦 11.圣桑:动物狂欢节“水族” 12.瓦德菲尔:溜冰者圆舞曲

[04] 01.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02.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03.麦尔斯:短歌

04.威尔第:曼陀玲协奏曲 05.莫扎特:第25号交响曲 06.柴可夫斯基:睡美人圆舞曲 07.穆梭斯基:基辅城门 08.柯普兰:众人信号曲 09.威廉斯:奥林匹克鼓号曲 10.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11.莫扎特:第41号交响曲“朱彼德” 12.西贝流士:芬兰颂

[05] 01.贝多芬:第六号交响曲“田圆” 02.亨德尔:萨巴女王驾到 03.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协奏曲 04.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 05.帕格尼尼:常动曲 06.亨德尔:皇家烟火 07.萧邦:即兴曲

08.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09.艾尔加:爱的礼赞 10.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11.马斯奈:领袖

12.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夜曲” [06] 01.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02.柴可夫斯基:胡桃钳进行曲 03.苏佩:轻骑兵序曲

04.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05.奥芬巴哈:天堂与地狱

06.比才:阿莱城姑娘“法兰都舞曲” 07.克拉克:小号即兴曲 08.鲍凯利亚:小步舞曲

09.普罗利菲夫:交响组曲“基杰中尉” 10.哈尔都量:盖聂“剑舞” 11.马勒:第一号交响曲“巨人” 12.霍特斯:行星组曲 [07] 01.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

02.圣桑: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 03.莫扎特:一个音乐玩笑 04.萨替:第一号吉姆培迪诺 05.萧邦:第三11号圆舞曲

06.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秋” 07.德彪西:月光

08.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 09.贝多芬:第八号交响曲 10.门德尔松:春之歌

11.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 12.韦伯:邀舞

[08] 01.巴赫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 02.拉威尔:波丽路

03.勃拉姆斯:第六号匈牙利舞曲 04.理查史特劳斯:查拉图如是说 05.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 06.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07.华尔顿:加冕进行曲

08.约翰.施特劳斯:香槟波加 09.巴赫:士诺圣母颂 10.德彪西:棕发少女 11.艾尔加:“谜”变奏曲 12.威尔第:阿伊达进行曲

[09] 01.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02.巴赫:第二号管弦组曲 03.萧邦:E大调练习曲“悲伤” 04.西贝流士:黄泉的天鹅

05.海顿:第94号交响曲“警愕” 06.海顿:第101号交响曲“时钟” 07.罗西尼:弦乐奏鸣曲第四号 08.奥芬巴哈:船歌 09.舒曼:浪漫曲 10.克莱斯勒:爱之悲 11.克莱斯勒:爱之喜 12.舒伯特:圣母颂

[10] 01.勃拉姆斯: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02.莫扎特:费加罗婚礼 03.科札特:波斯市场

04.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 05.比才:卡门组曲

06.伯恩斯坦:豪勇七蛟龙 07.苏莎:永恒的星条旗

08.萧邦:第三号波兰舞曲“军队” 09.李斯特:匈牙利舞曲 10.约翰史特劳斯:爆炸波加

欧洲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篇2

复调音乐的产生早于主调音乐, 但在两者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 使得两者的主导地位在后期发生了转变。

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 逐渐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但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 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思想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另一方面, 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突飞猛进, 为后来的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不少启蒙思想家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探寻到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

宗教对事物的发展影响巨大。在当时, 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 复调音乐就是随着宗教音乐的发展而兴盛的, 然而宗教音乐把多声部音乐限制在声乐范围里 (即经文歌、圣咏、弥撒曲等) 而不用器乐伴奏, 直到管风琴产生后才用管风琴音乐作为前奏。由此可见, 宗教不仅仅对音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更严重影响了作曲家们的创作。

二局势发展

18世纪在欧洲广泛开展的“启蒙主义运动”, 作为全欧洲的文化运动, 在思想和行为上展开了人类理性的自我伸张。此次文化运动开始于英国, 勃兴于法国, 继而成为当时波及整个欧洲的思潮——理性精神。然而, 对于作曲家来说, 深受影响的是德国出现的“狂飙运动”——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 它提倡自然、感情和个人主义, 力图推翻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这场运动, 实质上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腐朽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一次有力冲击, 为推进德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德国的“狂飙运动”犹如昙花一现, 但其对当时及后来的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是空前巨大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出现了新的市场;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方式等均有了新的突破;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都开始考虑一般群众而非少数专家和行家的喜恶;小说和戏剧开始描绘具有普通情感的故事, 甚至举止和服饰也受到影响, 音乐和其他事物也一同受到影响。

三新形势的到来

“18世纪中、晚期被认为符合理想的音乐可以描述如下:它的语言应该是全球的, 不受民族的限制;应该既高雅又有娱乐性, 它应该在规范的范围内富于表现力;它应该是自然的、无复杂技巧的;它应该能够立即使普通听众感到愉快。” (1) 正是基于这些, 当时的音乐风格由原来继承J.S.巴赫的巴洛克式风格逐渐接受启蒙运动影响而转向主调音乐风格, 为后来的“古典乐派”的风格特色做了铺垫。

在西方音乐领域中, 自1600年歌剧在意大利诞生到1750年的这150年, 被称作“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紧随文艺复兴的文化艺术大发展之后,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和声方面由教会调式的传统形式逐渐向大小调系统过渡, 在之前扎里诺等音乐理论家将其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 拉莫 (Rameau, 1683~1764, 法) 又在1722年发表了第一部和声的专著《和声学自然原理论著》, 使得大小调式和声体系得以真正确立。

巴洛克时期是复调艺术的巅峰时期, 巴赫更是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 但此时也是大小调和声体系确立的前夕, 巴赫的复调作品中的单旋律已深刻包含着和声内涵的思维, 无论是级进、半音进行还是分解和弦的旋律走向, 都在和声思维的深刻影响下, 出现了逐渐削弱复调音乐特有的各个声部地位相等的状况, 进而显示出主调音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且在巴洛克后期, 出现了更加秀丽纤巧的洛可可风格, 此时音乐主旋律性更加突出, 音响清晰明亮, 更加通俗, 这些都为主调音乐成为主流创造了条件。

四过渡时期的作曲家

18世纪20年代以后, 巴洛克音乐的风格逐渐发生变化, 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过渡主要发生在巴洛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 通过分析这两个时期的典型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即可看到当时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主次地位的变化情况。此时, 巴洛克风格在法国开始解体, 音乐与其他艺术一起演变为洛可可风格 (典雅风格, style gallant) , 代表人物有弗朗索瓦·库普兰和让·菲利普·拉莫。18世纪下半叶, 德国北部的作曲家如匡茨 (1697~1773) 、W.F.巴赫 (1710~1784) 、C.P.E.巴赫 (1714~1788) 等, 同样为主调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本文篇幅有限, 以下仅对库普兰进行简要分析。

弗朗索瓦·库普兰 (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是18世纪法国键盘音乐之父, 法国最大的拨弦古钢琴与管风琴演奏家, 是库普兰家族中最出色的一员。库普兰被称为“大库普兰”, 也被认为是“在法国, 继音乐家吕利之后, 拉莫之前最重要的作曲家”。

由于库普兰长期担任法国凡尔赛宫的宫廷乐师,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没有重大的社会性题材, 也没有严肃的宗教内容, 大都属愉悦性的音乐。在他的古钢琴作品中, 常见的是刻画宫廷贵妇人的音乐以及对田园景色、生活风俗等充满贵族气息的音乐。在库普兰的古钢琴作品中虽然难以找到哲学般的沉思和深切的情感, 但这些古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仍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他不但是法国音乐风格的奠基者, 亦是欧洲前古典主义时期主调音乐的先驱者。他首创古钢琴标题小品体裁, 为19世纪钢琴小品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库普兰曾说:“我在写作古钢琴作品时, 心目中总有一个具体的描述对象。”然而, 库普兰的标题小品以描写客观形象占多数, 不像浪漫时期的标题小品, 以作曲家借景抒情、抒发个人主观情感为主。

《恋爱的夜莺》是库普兰创作的《羽管键琴曲集》中第十四组曲中的第一首。例一是《恋爱的夜莺》中的第二段落。仅仅从音符的排列来看, 此时的音乐已不是两条相对独立的旋律的流动, 而是由主旋律与伴奏旋律构成。

和声方面, 可见巴洛克音乐主体的复调音乐发生着急遽的变化, 正逐渐被和声体的主调音乐所取代。而且, 整首乐曲的和声进行也很有规律, 上图的和声进行为:Ⅱ-Ⅴ-Ⅶ-Ⅰ-Ⅱ-Ⅴ, Ⅱ-Ⅴ-Ⅶ-Ⅴ-Ⅴ-Ⅶ-Ⅴ-Ⅰ, 形成了前端对称、后面变化的形式。

旋律形态方面, 主旋律清晰, 且伴奏声部为鲜明的和声织体。不仅旋律安排得整齐明朗, 而且在伴奏织体上也体现出一致性。另外, 大量装饰音的运用是库普兰羽管键琴曲的又一特点, 说明此时主调音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而且在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也会发现大量此类作品。

库普兰的名望虽然无法与巴赫和亨德尔相比, 但他是一位成功的作曲家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创作个性和时代艺术风貌的文化底蕴, 努力地将自身的艺术品位及创作兴趣与具有法兰西特色的“时尚艺术”融为一体, 这亦成为他音乐创作的个性化追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库普兰所在时期的音乐形式旋律主次分明、和声安排合理, 这些都透露出当时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过渡。

历史的发展会使很多事物发生变化, 音乐也不例外。欧洲音乐从最早的单音音乐逐渐发展到多声音乐, 而多声音乐又从起初的单声部演唱的格里高利圣咏, 经过音乐家们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最终成功地将格里高利圣咏处理为一种多声部的形式, 遂产生了复调音乐, 但哪怕发展得再鼎盛, 最终其主导地位依旧被主调音乐取代了。

参考文献

[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王凤岐.世界音乐简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3]孙玮.连接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纽带之一——卡尔·菲利浦·艾曼纽尔·巴赫[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0 (2)

欧洲古典家具鉴赏 篇3

然而,历史的存在却不会因为人们的疏于梳理与发现而被淹没,相反,它会以其曾经的强大与辉煌来回应人们对它的忽略。而西班牙古典家具正是这个现象的杰出代表。

当我们将同一时期的欧洲各国的家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话,你会发现西班牙家具在设计式样、使用材料、制作工艺以及表达主题上都与欧洲其他各国有着明显的不同。西班牙家具所表达的是一种既有欧洲文化特征,又有异国风情,并带有多元文化元素的结合体。倘若我们不从西班牙古老而奇异的历史进程中找寻答案的话,那么,就很难理解与解释这一奇特的现象。

从公元前11世纪到5世纪,西班牙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族的入侵。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各处还残留着古罗马的遗迹。

公元6世纪到7世纪,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并建立王国,到了8世纪西班牙受到了由渡海而来的阿拉伯摩尔人的统治。摩尔人在西班牙南部建立了倭马亚王朝。自此以后的700年间(至15世纪)穆斯林文化席卷西班牙。在穆斯林的统治下,西班牙虽地处欧洲却不像一个欧洲国家。公元10世纪,穆斯林定都哥多华,并在此建立了300多个清真寺。摩尔人不仅给西班牙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历史,而且也给西班牙带来了伊斯兰文明与摩尔人的生活方式,据说西班牙著名的斗牛活动就是由摩尔人引进的。

阿拉伯人以他们的智慧创造并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带有穆斯林特征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两个多世纪里都是西欧的文化中心。

正是因为西班牙十分独特的历史进程,使基督教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多元、神秘、奇异的西班牙文化。而这一切也充分体现在西班牙家居设计与家具制作上。

西班牙家具有别于其他欧洲各国最大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伊斯兰文化元素在家具上的运用植物、几何图形都是伊斯兰造型艺术中常用的形态,在西班牙风格的家具上常常可以看到蔓藤花纹、动物以及不同类型的几何图案,从结构和模式上看主要是星星图案、交错的圈、正方形和多边形等等。

铁艺的装饰作用很早就被摩尔人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常见的就是运用到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上。从当代摩洛哥家具中,也会发现大量的铁艺家具。比如:铁躺椅、铁座椅、铁艺屏风还有风格繁多的铁艺装饰门和花园的院墙,这些设计或多或少地保留着摩尔人的风格。

在西班牙家具中,铁艺常常被用来作为固定餐桌、餐边桌的重要支撑点。它的美妙之处体现在把铁艺当作整个家具的一部分,使铁艺的造型与家具的雕刻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由于木材与铸铁有不同的质感,在同一家具上出现的柔性与阳刚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

在16、17世纪的西班牙家具上,木材、皮革、铁艺,甚至黄金(或镀金)经常大胆地被放在一起使用,表现出了摩尔人的持续影响力。

西班牙家具主题与内容的表达当不同宗教与文化的共融不可避免,那么消解彼此的矛盾产生出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风格也就成为了必然。西班牙家具上所表达的主题与传递出的信息恰好验证了这一结果。

西班牙家具上的雕刻与装饰物品种繁多,从它上面既能看到植物、树、花卉和哥特式尖拱组成的图案,也能看到动物图形、男性与女性造型的支柱与螺旋圆柱,还可以看到C形与S形旋涡以及古代西班牙骑士图案等标志。公元1200~1600年间,西班牙家具中经常出现尚武的图案与造型,这一时期的家具风格追求阳刚与有力的气势,有的甚至表现出野蛮的作风,为了加强这一气势,家具中金属支架、象牙镶嵌也被大量采用。

如果说西班牙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化是受到外族冲击所致,那么,伊比利亚半岛的特殊地理环境是生成这一结果的先天条件。在安达卢西亚摩尔人所留下的清真寺、民居与街道中,伊斯兰文化中经常出现的彩釉瓷砖随处可见,而地中海沿岸国家强烈的色彩感、热情洋溢与自由奔放的特性也都集中体现在了西班牙居所装饰与家具的制作上。

为了保持与室内环境的高度一致,西班牙家具通常涂有油漆,而且这些油漆的颜色也是非常大胆、丰富的,从暖色调的暗红、深红、金色,到冷色调蓝色、橄榄色一应俱全。

欧洲音乐教案 篇4

实习老师:杨尚军 原任课老师:赵峰老师 实习班级:高一381班 教学课题:欧洲民间音乐掠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西欧、西南欧和中欧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愿意运用自己的情感来体验异国音乐的风格特征。

2、能认真聆听西欧的爱尔兰、西南欧的意大利和中欧的奥地利的民间音乐,并积极参加课内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对欧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与掌握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了解交响乐。难点:能了解西欧、西南欧和中欧民歌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走完了非洲和美洲,老师曾经说过,老师要带大家畅游世界的音乐文化,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到欧洲, 欧洲是一片富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土地。作为整体,它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础。千百年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都曾处于世界艺术、人文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前列。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的地位。从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可以说是近现代交响音乐、歌剧、、芭蕾舞剧的发祥之地。欧洲的民间音乐是一个五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具有多元和多样的艺术特征。欧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西欧、南欧、中欧、北欧、东欧五个地区,不同区域的民间音乐既相互影响,有各具特色。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放视频)

二、西欧和西南欧的民间音乐——爱尔兰和意大利

1、意大利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由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我的太阳》,《我的太阳》这首歌是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的,要是学过美声的人都必须会的,这首是出自哪个国家的呀?(学生回答:意大利)

师:好,大家都知道是意大利的,那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意大利(放意大利简介)

师: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意大利的一些旅游胜地,有比萨斜塔、米兰大教堂和科洛塞竞技场,通过了解我们知道,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远动的发源地,伴随着“文艺复兴”远动时期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意大利歌剧也在那个时候产生。正如人们所说:意大利歌剧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放《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一段视频,放完视频放问题PPT)师:回答得很好,刚才的视频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一段声乐片段叫《快给盲人让路》,刚才看了意大利歌剧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简介(放PPT)

师:说到歌剧就不得不提到歌剧中不可缺少的声乐,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声乐中的美声,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然后老师在来介绍美声,加深你们的印象。

(放帕瓦罗蒂唱的《女人善变》)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由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帕瓦罗蒂演唱的《女人善变》,选自歌剧《弄臣》里面的一首歌,我们看一下美声的简介(放PPT)

师:我们来听一下由我国著名演唱家廖昌永演唱的歌曲《老师我总是想起了你》(放视频)

师:我希望同学们要像这首歌曲唱的一样,不要忘了你们的老师

2、爱尔兰

师:听完了这首歌,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出自哪个国家,师是什么类型的舞蹈?)

(放踢踏舞的视频,学生回答:爱尔兰 踢踏舞)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对,是爱尔兰的著名舞蹈踢踏舞,既然来到爱尔兰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放爱尔兰的简介)

师:我们来欣赏我们书本上117页的《即使你的青春消逝》。(放《即使你的青春消逝》)师:我们来看它有什么音乐特点。(放PPT)

师:刚刚看到踢踏舞,我们在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它。(放PPT)

师:了解完了。我们看一下《大河之舞》中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将会出现被誉为踢踏舞之王的迈克.弗莱利,我们来看一下。(放视频)

三、中欧——奥地利

师:逛完了意大利和爱尔兰,我们来到中欧的奥地利看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奥地利。(放奥地利介绍)

师: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的维也纳也被誉为“音乐之都“的称号。既然说到了这么多的音乐家,我们既先来看一段视频。(放视频)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得知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我们来了解一下,维也纳金色大厅和金色大厅里面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放PPT)

师:每年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现在就过去看看吧!(放视频)

师:在视频中我们看到,坐在底下的观众都穿礼服,老师想我们班的同学以后走向社会也会接触到这些场合,老师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些场合的相关礼仪,希望同学们出去以后,不要说老师没有教过你们这些东西,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听和看。(放PPT)

师: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再来欣赏由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的结束曲,我们来看欣赏一下。(放《拉德斯基进行曲》)

四、总结

欧洲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篇5

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

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 教材分析

1.欧洲大陆按照地理划分可分为:南欧、西欧、东欧、北欧、中欧。2.欧洲民间音乐代表曲目:保加利亚民歌《鸟儿在歌唱》苏格兰风笛演奏《优雅》 罗马尼亚排箫:《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

3.欧洲歌曲的体裁:叙事歌曲、爱情歌曲、节庆歌曲。

4.特色乐器:苏格兰风笛、爱尔兰风笛;罗马尼亚排箫、意大利曼陀林。5.欧洲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的联系:民间音乐是音乐家们创作的源泉。欧洲民间音乐的素材被音乐大师们大量吸收,创作了大量体裁多样、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作品。专业音乐家创作的乐曲,经常由民间歌手和民间队表演。教学目标

1、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

3、探究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系。教学重点

欣赏苏格兰风笛演奏《优雅》和罗马尼亚排箫:《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让学生说出演奏的乐器的名字(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风笛这乐器)

师:同学们在什么地方曾经听过风笛演奏?这项乐器演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经过学生讨论、阅读课本上的相关文字介绍后,开始进入作品欣赏)

1、《优雅》

师:风笛分为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优雅》是苏格兰最著名的风笛曲之一,同学们在欣赏这曲子的时候,想想这音乐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

(学生在第一次的欣赏中,说出了音乐比较的抒情,给予鼓励)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次欣赏,这次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加深学生对乐曲的印象。

2、《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

出示排萧这乐器的图片,介绍这个乐器的特点。增强学生对乐器的印象。师:排萧是一种欧洲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属于吹管乐器。在欣赏时注意它的音色、和演奏的风格。

3、《鸟儿在唱歌》

通过这曲子简单介绍一下欧亚唱法的特点,并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在欧洲的另外一种很有名的唱法“约德尔”。让学生更对演唱形式有更多的了解。

欧洲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篇6

学唱歌曲《学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过程:

一、情感激发

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

师:你们了解红缨枪、红军帽吗?

引出王二小的生活年代,以及抗日英雄王二小。

二、歌曲学习

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

第一段:叙述性段落

1.听音乐故事

2.说一说

3.学一学:(1)模仿演唱。(2)学唱歌谱。

4.唱一唱: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一段。

第二、三段: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师: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在熟悉的音乐中谈我们来听听他的同伴怎么说的。

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2.唱一唱,比一比

全班一起演唱歌曲第二、三段。

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师:二小被敌人抓住了,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住要你带路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2.歌曲学习

(1)说情节

(2)身势创作,激发情绪

3.歌曲表演

(1)表演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演策划表,安排演员角色;教师巡回指导。

(2)表演故事

4.唱一唱

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四段。

第五段: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进一步激发情感

3.唱一唱

第六段: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三、歌曲表演

四、课堂拓展

师:从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对英雄王二小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其实,在我们新中国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欧洲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篇7

早在周王朝时期, 我国就建立了“史官文化”和“乐官文化”并重的文化体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经过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形成, 我国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崇礼尚乐的风尚, 并将“乐”作为王宫贵族子弟的必修课程。而在欧洲, 此时正处于罗马帝国的鼎盛期, 和希腊爱琴文明的衰落时期。而欧洲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当时的音乐形式也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宗教音乐又称为圣乐, 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 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如“格雷高里圣咏”, 就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人搜集整理了各地的圣咏, 编成的圣咏集。所以说,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

在我国, 作为制礼作乐的乐官,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 都是非常有地位, 受人尊敬的。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以治建国之学政, 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 有德者, 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 祭于瞽宗。”这说明, 在我国当时音乐创作者是非常有社会地位的。据《史记·周本纪》云:“故天子听政, 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 瞽献曲, 史献书, 师箴, 瞍赋, 蒙诵, 百工谏……”则表明, 我国的乐师不但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而且是可以参议朝政的。在欧洲社会, 从中世纪开始音乐的创作者一般都是神职人员, 或者是受雇用的音乐家, 他们往往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也不可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这就使得音乐风格有了很大的不同。圣咏歌曲一般是在做仪式的时候演唱的, 旋律平缓, 内容统一。而我国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 除了用于统治阶级祭祀和宴飨活动一类的“六代乐舞”之外, 大部分都是音乐家按照自己的心理意愿写作而成的。如琴曲《文王操》《离骚》等。

为了宗教服务, 圣咏歌曲一般都是用拉丁文演唱。在15世纪以前, 圣咏是没有伴奏的清唱曲, 15到17世纪改为由清唱和管风琴交替进行。17世纪起采用管弦乐伴奏, 并插入独唱、重唱等。因此在基督教圣乐中出现圣咏合唱, 与赞美诗。真正的基督教圣乐大本营是在德国, 由作曲家舒兹 (Schutz1585-1672) 直接传承影响给巴赫 (Bach1685-1750)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宗教圣乐作曲者, 创作了众多宗教题材的作品。有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以及他逝世前几天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巴赫的一生和宗教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了19世纪, 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宗教音乐。宗教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 这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在浪漫主义后期, 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 出现了拉赫马尼诺夫, 马勒等宗教音乐作曲家, 他们把欧洲传统宗教音乐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 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 出现了像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

在中国, 贵族士大夫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从古就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圣人孔子、到“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蔡邕、阮咸, 从唐明皇到杨贵妃, 他们都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第八》) 。仅这句话, 就奠定了音乐文化在我国崇高的教育地位。嵇康的《嵇氏四弄》、蔡邕的《蔡氏五弄》等等。他们不仅善于弹奏音乐, 更主要的是借音乐抒发自己的文人情怀。中国文人讲究弹琴, 认为琴是“圣人之器”, 是文化人必须要会的一门技艺。弹琴不仅可以提现其文人气质, 更可以凸显其内心不可名状的思绪情感, 如嵇康在临死前所弹的《广陵散》。加之古琴的音色深沉, 每当听到古琴声总会使人诧异, 中国文化人何以如此的早熟, 它在少年时代就有了成年人的声音。而在欧洲社会, 为了宗教服务, 从羽管风琴到钢琴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 在这期间, 音乐作品始终以宗教唱诗班演唱的为主。

在古代, 不论是中国宫廷音乐, 还是欧洲宗教音乐, 起初都有一个共同的功用, 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中国自古就有“八佾舞于庭” (出自《论语·八佾篇》) 的严格要求, 而格里高利派人编撰的圣咏合集, 其目的也是为了统一教会仪式和做礼拜的程序。虽然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并没有像欧洲教会音乐严格的划分声部, 但却以不同器乐的种类 (八音) , 来突出其音响效果, 并且制定了严格的仪式乐器使用范围。比如唐朝的郊庙、燕射、鼓吹、横吹、相和歌, 不仅在使用范围上有严格的区分, 而且在乐器使用和表演形式上也划分明确。首先, 郊庙歌曲一般在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时使用;燕射歌曲是朝廷宴飨宾客时演唱的;而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歌的使用范围就比较广泛了。其次, 郊庙、燕射类歌曲都属于雅乐范畴, 文辞较古板, 音乐风格大多是平缓典雅的。而其它三种歌曲则融合了民族风格, 并且大胆的使用新的音乐风格与器乐表演, 并且在演奏人员上也较之郊庙、燕射自由。唐明皇和杨贵妃曾经亲自为相和类歌曲《霓裳羽衣》亲自谱曲并演出。

纵观古今, 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每个国家的音乐风格都有其名族的特点与性格, 不管怎么说都是音乐史上的璀璨明珠。虽然发展过程与方式大相径庭, 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是人之共性, 了解其特点只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欣赏其美好的音乐, 并将美好的音乐传承与分享。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2年4月.

[2]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2年3月.

欧洲音乐之父 篇8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电影中有场隔离区大屠杀之夜的戏。已经陷入疯狂的德军正在残破的街道上搜索着幸存者,一个犹太人无意触碰到的羽管键琴打破了透露着死亡气息的安静,德军顺着声音蜂拥而去,军靴踏地声、机枪扫射声、女人惊叫声纷至沓来。在这段情节中,没有中弹的画面,也没有流血的场景,有的只是一段湍急汹涌又干净清亮的音乐,那就是巴赫的《英国组曲》中的第2号A小调组曲中的前奏曲。谁让理性沉默,又是谁让人类疯狂,巴赫的音乐给电影增添了足够的张力。而那传说中的古典音乐,其实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不信咱们就818巴赫的那些故事,说不定你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大师不少的熏陶了。

三次跳槽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个被奉为近代音乐之父的男人是从1708年开始崭露头角的,此前他在德国中部城市阿恩施塔特的教会里担任着琴键师。当琴键师的那一年他才十八岁,但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就是爱创作爱音乐爱爱爱,就像咱这很火的那首歌老鼠爱大米一样爱。在他前往魏玛宫庭之前,就已经写了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乐曲,比如《D小调儿托卡塔》。巴赫早年的这段音乐之路终止于一次小小的风波,因为这厮带着自己心爱的女孩跑到教堂里唱歌去了,结果城市议会觉得你这小伙子这么做影响很不好,巴赫自己也知道进退,索性主动辞退了这份工作。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步便退到了巴赫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魏玛时期。

1708年,巴赫出任魏玛宫廷安斯达公爵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兼小提琴师,次年迎娶玛丽亚·巴巴拉为妻。据说这靓女就是和巴赫一起在教会里唱歌的那位,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吧。但这种浪漫的故事看起来倒更像是后人的杜撰,有很多材料都记载着巴赫在阿恩施塔特的时候有点不务正业,曾经尾随管风琴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学习而消失了四个月。旷工回来之后还创作那些前卫的音乐,使其不太受人们的待见,所以不得不寻找自己的下一站。到底哪个是事实的真相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可能人们更愿意去相信那些美好的故事吧。不管怎么说,巴赫选择了离开,在并不遥远的魏玛,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巴赫在魏玛一千就是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巴赫创作了一些有名的管风琴作品,这其中就包括神乎其技的《c小调巴沙加亚舞曲与赋格》。而在魏玛时期,还曾发生了一件令巴赫知名度大为上升的一个故事,那是在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一场比试。比赛的双方是巴赫和一名法国的吹奏家,结果法国人似乎是怕了巴赫,竟然爽约了a这种放鸽子的往事似乎没啥含金量,但放在那时那刻却有点不得了。因为当时的德国政治分裂、经济落后,自然也就没啥文化,主导德国时尚文化的是法兰西风格和英吉利潮流,德国本土文化多少有点土包子,结果巴赫实现了本土人的华丽逆转,一时之间名声大噪。但名气的提升并没有给巴赫换来待遇上的更高提升,从1716年就开始空缺的宫廷指挥一职迟迟没有落到巴赫的头上,心生不平的巴赫开始寻找更优良的雇主,柯登的雷奥博王子宫廷乐长一职对他充满了诱惑。

1717年对与巴赫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摆脱了魏玛宫廷之后,他终于来到了柯登。雷奥博王子可谓是巴赫的知音,他从自己的财政支出中拿出了很大的份额为巴赫组建了一支乐队,而巴赫也用自己最富创造力的时光创作了大量的乐曲作为回应。《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上集等创作于当时的作品都彰显了他的大胆想法和优秀技法,这些也被当做是巴赫在柯登时期的代表作。柯登时期的巴赫除了创作,也未曾放弃旅行和学习,犹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样,音乐的创作也是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得到升华。可就在巴赫在卡尔斯巴德旅行期间,他的妻子不幸去世,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巴赫直到返回柯登才得知了这一消息,面对着入土为安的妻子,不知巴赫的音乐之旅是否又增添了别样的滋味。

不过生活还要继续,巴赫不久之后再婚,妻子的名字是安娜·玛戴娜,她有一项巴赫非常需要的技能:抄谱,而且和巴赫笔迹还很像。两人恩爱异常,在未来的日子里还创造了十三个生命。雷奥博王子也在不久之后大婚,可女主子王妃大人偏偏不喜欢音乐,王子沉迷女色也就无心音色了。无奈之下巴赫只能选择离去,他把目光投向了商业之都莱比锡,这里的风气相对来说更加自由。于是在1722年,当地的托马斯教堂收到了他的职位申请,当时巴赫还拥有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泰雷曼和格罗普纳。莱比锡方面中意的泰雷曼本人无意这个职位,而格罗普纳也因故没能上任,于是巴赫以替补身份得以进入莱比锡托马斯教堂担任乐长,随后又担任了其他三家教会的音乐指导,负责着教学、作曲、指挥及监督教会的音乐活动等工作。巴赫拿着非常少的薪水,而且还不太受这个城市的议会待见,他们想找的是音乐老师,可巴赫似乎不太擅长教学。巴赫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直至逝世。在莱比锡时期,巴赫把宗教音乐推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等作品都诞生于这一时期。

音乐轨迹

回顾巴赫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作为一名音乐家他还是比较低调的,一生都在德国的城市之间奔波,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宅男。而他生活的轨迹,似乎也与宫廷、教堂分不开,这和当时的德国社会现状有着很大的关系,18世纪的德国正处于封建贵族割据分裂形态,一个城堡便是一国诸侯。领土还没中国一个省大的德国下辖350多个独立的小国,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巴赫从这个宫廷跑到那个宫廷。看似很风光的职业跳槽,其实也就是从这个县官的府邸跑到那个乡长那里。别看这帮国王公爵的领土都不大,可他们都很讲究排场,所以才会成立自己的乐团。巴赫这种民间艺术家为求生存,也就不得加入打工仔的行列,虽然巴赫也曾有过乐长这样的职位,但其社会地位其实还是比较低下的,这使得巴赫除了在迎合统治者创造那些贵族音乐的同时,也能关注很多民俗的内容。

除了宫廷,巴赫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堂中度过的,这还是源于德国的分裂,使得教堂成为了低下等级人民的庇护所和心灵寄托地,在这里创作圣音也不乏听众。巴赫从15岁离家出走,靠的就是自己的歌喉和音乐天赋进入教堂开始工作学习的。作为一名虔诚的宗教徒,巴赫的很多音乐都在传递上帝之音。其他音乐家对主也许只是一种情感,而巴赫对主完全是一种信仰,他的宗教音乐是对上帝完全的歌颂,是与上帝沟通的手段和桥梁。无论是协奏曲也好,受难曲也罢,在巴赫活着的时候,都没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传诵,自然也没能获得显赫的地位和丰厚的收入,一辈子奋斗下来也就是个养家糊口的水平。

贝多芬较早发现了巴赫的伟大,当他第一次聆听巴赫的音乐时就感慨道:“这不是小溪(德语巴赫是小溪的意思),

而是大海”,而当时代进入到了19世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曲》才让世人感受到了巴赫的不凡,时为现场观众的黑格尔就听了个泪流满面。门德尔松的音乐演出正式宣告了“复兴巴赫”运动的开始,巴赫开始受到浪漫乐派的推崇,并在20世纪之后伴随着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巴赫风格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2011年,在中国大陆,也将奏响五场“完全巴赫”的音乐会,倾听巴赫的貌似都是那些上流社会的高雅人士,好像古典音乐就不属于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似的。笔者觉得古典音乐是上等人的爱好完全是胡扯,所谓的上流社会多半也是由下流的人组成的,聆听巴赫,需要的仅仅是一颗真诚的心,而巴赫的作品,虽然仿佛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上帝之音,但E帝之音正是要传播给人民的,可不是只有那些衣冠贵族。

代表作品

器乐中的欢畅

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与赋格是从1 6世纪就开始独立存在的音乐体裁,也都隶属于器乐。前奏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常以管风琴作为一种开场白式的即兴演奏而来起到引入正题的作用。精通管风琴的巴赫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体裁,使前奏曲与赋格、组曲、合唱等结合成整体出现,从而使其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被誉为“音乐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是一套这样的作品,当然我们依旧可以从独立的前奏曲中听出率性和即兴的元素来;幻想曲呢,是一种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迪斯尼曾推出过一部影响力很大的同名音乐电影,一共收录了8支曲目,巴赫的音乐无一入选,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巴赫在幻想曲领域没什么建树。在古典主义时期,幻想曲是以键盘乐器演奏的搭配着快速变换的赋格结构的曲调,而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托卡塔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大多速度较快、节奏紧促,并对乐器演奏技术有所发挥,十八世纪在德国有了进一步发展,推动发展的人就是巴赫,他将托卡塔自由奔放的特点演绎的更为突出。而赋格则是类似卡农这种有着严格概念的复调音乐的一种固定创作形式,并不是曲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收录了四十八首赋格,是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我们前面所说的托卡塔有的时候用在组曲中也会和赋格搭配,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就是通过这种结合对比,进一步增加音乐的感染力。

巴赫作为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在协奏曲方面自然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于1 72 1年创作给边塞领主拍马屁的

《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其中的经典作品,那个时候也正是巴赫创作的柯登时期,这组作品是他自由发挥其技能的典范之作。巴赫单纯地为了创造纯粹的欢乐而进行创作,几乎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进行编制,最终酿造了充满喜悦感的六首曲子。虽然这是巴赫取悦贵族的乐章,但同样也感动了平民,至今还是世界各大乐团的保留曲目。

声乐里的神圣

除了器乐,巴赫还有许多声乐作品,这其中流传至今的就有200多首康塔塔,康塔塔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一般包含一个以上的乐章,大多有管弦乐伴奏,这种形式就类似于咱们中国的大合唱。说到这种乐曲形式,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教会里面的赞歌,不错,很多康塔塔正是被应用在德国教堂的众赞歌之中。巴赫的康塔塔创作相比前人更加突出独唱的作用,他大量使用独唱的返始咏叹调,甚至创作了独唱清唱套曲,比如说第82清唱套曲《我厌倦了》。巴赫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以合唱和重唱占主导地位的康塔塔,著名的代表有第4清唱套曲《基督背负死亡枷锁》。也许大家觉得巴赫创作了200多首康塔塔,这数量就已经够,惊世骇俗了,可和他同一时代的作曲家泰勒曼足足写了有2000多首。可惜如今回想在我们耳畔的还是巴赫的作品,唯有经典,才能得以传承。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也创作了不少世俗康塔塔,它们大多轻松活泼,有的作品干脆直接运用民间音调,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情趣和城市生活的风情,代表作有《农民康塔塔》和《咖啡康塔塔》等等。康塔塔这种体裁都是带有歌词的,略一改编就是一个音乐剧,如果对德文熟悉的话,你会发现世俗康塔塔的对白有很多乐趣。

在声乐的宗教音乐领域,受难曲和弥撒曲也是必不可少的。前者是从中世纪的格里戈利圣咏演化而来,主要是为耶稣受难的故事而谱写的音乐。巴赫的受难乐形式和康塔塔一样,但歌词取自福音书,叙述着故事的剧情。他的受难乐中一方面吸收了古希腊戏剧中合唱和意大利歌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德国宗教作品和清唱剧的传统,具有非凡的感染力,这其中以《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最为出色。弥撒曲则是一种教堂日常祈祷所运用的赞美歌套曲,作为虔诚的教徒,巴赫用《B小调弥撒曲》表达了自己的忠贞信仰。插一句题外话,莱比锡的教会的唱班可是烦透了巴赫,这家伙的受难曲一唱就是三个多小时,严重压迫了歌唱者的喉咙。

在其他体裁方面,巴赫也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组曲类的有《英国组曲》,奏鸣曲类有《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变奏曲有《戈尔登堡变奏曲》,清唱剧类有《圣诞节清唱剧》等等。巴赫也曾向名师求教,但从未获得过长期指导,巴赫的音乐带有很强的自学味道,体现出了很强的个人色彩。一旦你熟悉了巴赫的那种感觉,就能够举一反三的感触到巴赫的存在。

并不遥远的

上面的一大堆巴赫的代表作名称也许会令我们陌生,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实早就渗入了不少巴赫的音乐。前言中《辛德勒的名单》的那段精彩的运用就是一个例证。在其他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巴赫的身影。在知名电影《七宗罪》中,警察在图书馆里寻找犯罪线索,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响起,和昏暗的视线、老旧的书籍共同营造出浓重的情绪,令人不禁探究起原罪为何。在另外一部电影《英国病人》中,女护士汉娜在战争废墟中发现了一部钢琴,当时她弹奏的音乐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笔者记得导演在这里还幽默了一下,有个扫雷兵提示汉娜德军最喜欢在钢琴附近放置地雷,汉娜笑着说,如果弹奏的是巴赫的音乐,地雷就不会爆炸,因为巴赫正是德国人。《哥德堡变奏曲》在电影中的应用可不仅仅是这一次,《沉默的羔羊》、《想飞的钢琴少年》、《最后的城堡》等电影都曾采用过乐曲的片段。诸如此类应用,可谓比比皆是。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碇真嗣每次拉大提琴基本上都是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动画的主题曲《来吧,甜蜜的死亡》也是脱胎自巴赫的安魂曲“Komm,sOsser Tocl”,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战栗的乐谱》引用了一段《D4,调托卡塔与赋格》,王家卫的电影短片《我走过9000公里把它给你》用的也是大无,《北京人在纽约》中地铁里拉小提琴

的女孩演绎的是《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在不经意之间,其实我们已经被高雅的古典音乐浸染了好多回了’貌似高深难懂的音乐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它们有的缠绵,有的欢快,有的神秘,都是巴赫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对未来的影响

1928年,德国《星期画刊》给爱因斯坦写信征询他对巴赫的看法,爱因斯坦没回信。编辑不甘心,再次致信,爱因斯坦回信说:“对巴赫的毕生事业,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重,并且不说一句话。”爱大师自己就是一个小提琴高手,平时不少对别人的乐曲品头论足,这次却安静了一把。不过很多知名人士都曾评价过巴赫,肖邦对巴赫的《平均律曲集》倒背如流,他认为“巴赫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而一手提拔了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的舒曼则说:“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教者之于宗教。跟他比,我们都是半瓶子。”高尔基说:“如果用山峦来罗列伟大作曲家,那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在那里,太阳在雪白耀眼的尖峰上永远发射炽热的光芒。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

Tips

十二平均律

这是巴赫确立的一种调音方法,他将音高相差八度的两个音符之间平均分为1 2个相等的半音,从而确定一个音级之内所有的半音和全音。此前键盘乐器均按“中庸律”调音,选调和转调几不可能,采用十二平均律后即可以自由选用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而转调,是音乐主题戏剧性展开的决定性因素。在巴赫之前,键盘乐曲只能有几个调,调一多,音就不准。贝多芬能够吸引到莫扎特的注意,就源于其弹奏的《平均律曲集》第—首C大调。

巴赫得到的推崇是绝无仅有的。但回顾盘点巴赫的作为,我们发现巴赫并没有创立任何新的音乐体裁。他只是不断完善再完善过去的音乐体裁,使自己成为了一个西方音乐史上最杰出的集大成者。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终结,在那以后,时代开始属于莫扎特、属于贝多芬,属于海顿。他们从巴赫的创作中吸收养分和灵感,更有许多人依幕演奏着巴赫的音乐成为了世界上一流的指挥家、大提琴家、小提琴家……

晚年生活在莱比锡的巴赫却并不风光,他的收入勉强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由于童年时期常常在月光下抄谱导致巴赫晚年失明,在接受了两次无麻醉手术后,再也经不起折腾的巴赫于1750年7月28日结束了自己的音乐之路,享年65岁。巴赫下葬于托马斯教堂墓地南墙,因为妻子没钱买墓碑,就立了那么一个坟头。巴赫诞辰200周年的时候,巴赫学会想重修巴赫陵墓,结果找不到坟头在哪L又过了九年,教堂扩建推倒了南墙,找到了大量的棺材,人们根据下葬记录知道巴赫的棺材是橡木,由此才找到了遗骨,将其安置于教堂的地下室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托马斯教堂不幸被炸毁·到了1950年,巴赫的棺材再次进行了迁葬,这次埋于修复的教堂的唱诗班站台下,折腾了三百年,巴赫终于可以被埋葬到了自己也许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听到由自己创造的宗教音乐。

上一篇:醉美新乡村作文下一篇: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基于云计算的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