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

2024-08-15

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精选11篇)

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 篇1

这一学年本人担任2012级会计学专业③④班的班导师。针对这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1、给新生上好入学的第一课。首先,应引导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要进行专业指导,帮新生尽快确立专业学习目标,通过详细介绍本专业的专业特征,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最后,要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内容,增加危机感,增强学习动力。

2、预防新生的松懈情绪出现。针对性地堆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在新生阶段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短期目标包括新学期内每门功课想达到的理想成绩,想争取几等奖学金,参评什么级别的三好学生。长期目标包括是否报考研究生或申请出国攻读学位,想到哪个城市什么级别的单位工作等。

3、大学生,学习很重要,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尽快引导新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经常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长给新生介绍大学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有计划地到教室对各门课程跟班听课,课下听取同学的反映,将学生的意见归纳整理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

4、建立良好的班风,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优秀的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班风对于新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优良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会无形地支配全班同学的行为和集体生活,因此,加强班风建设是工作的重点。

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 篇2

1 新环境中的心理变化与教育

新的环境里学生表现出的心理变化可称为形形色色。学生跨入新的环境, 人生地不熟, 很容易出现的就是留恋家乡, 思念亲人。他们从依赖家庭生活突然转变为独立地过集体生活, 由于缺乏艰苦的锻炼而导致了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均较差, 并会不同程度的产生不安、苦闷等心理现象;开始与陌生人朝夕相处, 免不了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影响情绪, 有的甚至影响理智.行为偏激 (如大打出手) , 而且还容易形成品德不良等问题。他们在确定“新的群体”过程中, 由于不成熟的交往, 导致了互相之间的矛盾激化。这些问题一旦出现, 班导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从心理上帮助教育他们正确对待, 正确处理, 进而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

首先, 积极开展爱校、爱班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利用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让学生体会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友情。这样即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又能缓解想家的情绪, 让他们感到生活丰富多彩。

其次, 坚持正面教育。用摆事实讲道理及“换位思考”的方法教育、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 情绪上的偏激性。行为上的冲动性, 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再次, 运用“共生效应”, 充分发挥群体作用让新生在集体中成长, 在团结互助中提高, 并注意寓科学人生观教育于活动中,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既受集体赞同又使个体满意的理想生活。

2 生活环境的变化与教育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中是众星捧月, 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 家务劳动从不让他们沾手, 有的学生从未洗过自己的衣服、袜子, 从未扫过或拖过地。因此, 在他们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 自私, 不尊重关心他人, 不爱劳动, 不爱护公物, 讲吃, 讲穿等不良习惯。当他们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时, 这些现象都将表现出来, 他们就会感到生活困难, 会有焦虑、烦恼、苦闷等心理现象表现出来。这时就需要班导师以父母的角色出现在他们面前, 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心和爱护。

首先, 在日常生活中, 在宿舍里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理解学生, 把学生的饮食起居、吃、穿、住、行、医挂在心上, 尤其是学生生病时, 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 让他们感到好像父母就在身边一样。同时积极配合宿舍管理工作, 了解他们的住宿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觉回到寝室就像回到家里一样, 有一种温暖的感受。

其次, 提出合理的要求, 教育学生按照一定的生活准则进行独立的生活实践, 教导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懂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立能力。

3 学习环境的变化与教育

新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 都曾经历过一个紧张学习和升学考试的过程。在进入高职院校后, 由于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对专业课的陌生, 使学生感到学习上出现了一道可能的“坎”。因此, 大都不能在短时间内确定学习目标, 思想上容易形成一个“空档”。班导师作为教师, 是学生学习的发动者, 组织者和评定者, 在教育过程中, 必须告诉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同时, 要设法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首先, 介绍新的教学内容, 要求和特点, 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的,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其次, 班导师应积极与其他任课老师取得联系, 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并配合任课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再次, 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分析优势和不足、制定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对有些信心不足, 忧惧羞愧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好一点的成绩, 使他们从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 从而引导他们把愉快的情感同自己的努力联系起来, 使他们产生再努力, 再获成功的期望。

4 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让学生定下职业目标, 并相应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改变学生临近毕业时才考虑就业的思维定势。避免学生一直到毕业的时候, 就业定位都是模糊的, 以至于“临时抱佛脚”导致在职业选择上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 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

首先, 确定志向。俗话说:“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班导师要指导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知道自己大学三年内应该干什么, 如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准备。

其次, 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职业选择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班导师要指引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解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能干什么,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 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再次, 指导学生避免发生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作是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 喜欢就进去呆着, 不喜欢就一走了之。

太过于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以用人单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作为选择用人单位和继续服务用人单位的标准的现象发生。这种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规划”, 不是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真正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 应是将个人职业目标与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规划, 是在满足用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

以上是本人对班导师工作的一点浅析, 有不到之处望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 篇3

摘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西部地方院校担任班导师的经历,提出了当好大一新生班导师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西部地方高校 大一新生 班导师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专职辅导员的任务越来越重,很多事情顾不过来。而让专业课教师来担任班导师,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做具体的指导,是全国高校的趋势。大一新生刚从中学来到大学,普遍新奇、迷茫,面临很多诱惑,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而西部地方高校的生源有不少来自经济不太富裕的家庭,或者父母在外地打工,从小对子女疏于教育。笔者结合自己在西部地方院校担任班导师的经历,谈几点看法。

一、尽快了解班上的学生

在第一次见面前仔细阅读学生的档案材料,对每个学生有印象,包括籍贯、家庭背景、高考分数等。第一次见面让学生介绍自己,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如果学生愿意,可以加入他们的QQ群,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动态。还可以多跟学生交流,了解他们所关注、欣赏的流行文化。

二、帮助贫困生

西部地方院校的生源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较大。在迅速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后,结合班上学生的意见,帮助满足条件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学校内的一些勤工俭学岗位,消除贫困学生经济上的顾虑。同时,来自经济基础较差的家庭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也是需要加以引导的。

三、引导学生生活上适应大学

在上大学前,部分学生被家长呵护备至,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常识,包括洗衣服、收拾房间、生活费管理等。作为班导师,可以在开班会的时候做一些经验介绍,也可以把一些有关生活常识的文章发到学生的QQ群里。良好和谐的宿舍生活是高效完成学习和其他活动的基础,但很多学生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和舍友之间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矛盾,班导师要引导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有某些常见的让舍友不舒服的坏习惯,例如,很晚还在宿舍大声说话,衣服晾了很久不收,侵犯别人隐私、不讲卫生等等。某些学生性格上有缺陷,比较偏执,如果班导师本人不能有效地提供帮助,可以让学院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忙。有些外地的学生不是很适应当地的生活,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让本地学生在班会上介绍一本地的一些特点,帮助外地学生缩短适应期。

四、加强学风建设

学习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但是很多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许是相信了高中教师的那句话:辛苦这三年,大学就轻松了。有些学生沉溺于游戏无法自拔;有些学生因为恋爱耽误了学习;有些学生就是单纯地觉得学习没什么用,混一张文凭就行了;有些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是很清晰。本人采取的措施是邀请已经毕业的校友或大四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给学弟学妹做报告,让大一的学生明白所学的专业能找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另外也结合本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庆市科委基础与前沿项目,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人吸纳了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带动了全班的积极性。表现出明显厌学情绪的学生,要及时干预,避免带坏全班的风气。例如,本人所带班上就有一位学生,自己不爱学习,还喜欢去嘲笑那些天天去上自习的学生。

五、指导学习方法

与中学的课程相比,大学的课程知识点多,教师讲课快,每门课时少,如果还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可能就会跟不上。第一次跟学生见面就要告诉学生,大学要培养自学的能力,并介绍一些认知心理学的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思维导图将人大脑本身的放射性思维图形化,可以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结构,激发大脑潜能。大学阶段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但是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记忆的规律,记忆效率较低。以记单词为例,每天早上集中花1个小时来记忆,就不如分成早上20分钟,下午20分钟,晚上20分钟。告诉学生遗忘曲线的规律,学习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而且复习间隔的时间要先短后长。结合记忆规律,可以采用卡片袋循环记忆法:制作7个卡片袋(信封即可),分别写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例如,星期一记忆的知识,当天及时复习之后,把要点写在卡片上,放在星期二的袋子里。星期二复习之后,放在星期四的袋子里。星期四复习之后,放在星期天的袋子里。星期天复习之后,留在星期天的袋子里,等着下一个星期天再复习。如果下个星期能记住的东西,就可以拿出循环系统,每个月集中复习一下。如果不能记住,就继续保留在卡片袋循环系统里。

六、引导学生高效管理时间

很多大一的学生都告诉我时间不够用,尤其是那些热心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学生。一方面,我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另一方面,请部分学生在班会的时候,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和训练,班上的学生大多数都能够自觉地做时间计划,并把要做的事情写在坐标体系里:坐标的横轴代表重要性,纵轴代表紧迫性。每做完一件事情,就删掉它。刚开始大家都喜欢先做紧迫的事情,现在逐渐明白,重要非紧迫的事情一定要舍得投入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非常紧迫的事情逐渐减少。刚上大学时,很多学生整天都把手机QQ挂着,一有消息,马上就要去看,去回复,非常影响做事情的效率,经过多次的强调,现在很多学生也养成了定时打开即时通讯软件的习惯,而不是一直开着。其他的一些时间管理技巧,我在班上也多次强调,例如,做事情要限定一个期限,尝试使用手机上的时间管理软件,一段时间总结一下在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善于请人帮忙,懂得说“不”。

总的来说,通过班导师积极的引导,可以让学生顺利渡过迷茫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庆理工大学教改项目2013YB06

大一班工作总结 篇4

大(一)班工作总结

・・ 大(一)班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在这学期里我班三位老师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地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等环境使幼儿活泼、健康的成长。下面简单的总结一下各项工作。一、抓好幼儿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常规习惯。本着我班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方面,我们尝试做到以下几点:1、利用课室的大和宽、有目的地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课间的活动。2、三位老师要求统一。3、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学习榜样。4、要严格要求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的进行教育和纠正。5、进行一些自理能力的比赛。6、注意尊重幼儿,并多以鼓励、表扬的形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7、让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坐在老师的身边。通过这些途径,一学期下来,幼儿的生活及学习常规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幼儿少了下课追逐的`坏习惯,因为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和活动的多样性。他们下课喜欢自由选择活动,有看书、有画画、有玩玩具等等,特别是梁永森、朱柏麟这些好跑的小朋友也会停下来选择活动;另外由于上课时我们注意将一些好动、多说话的孩子放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就减少了影响课堂的不良因素,使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大一班班级工作总结 篇5

大一班班级工作总结

一年的工作就要结束了,我们大一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大一班在全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及兴趣,我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长,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给我们,并为幼儿创设了尊重、理解、关爱、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家长充分感受到了教师极其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家长们更加主动的配合我们的工作,确保了全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二、在对幼儿的保教工作上,我们力求以每桩小事做起,耐心细致周到,如: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当幼儿做不到时,教师耐心地引导幼儿做,跟着手把手的教幼儿如何自理,鼓励幼儿你能行,增强了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午睡时对不愿上床的孩子、贪睡眠尿床的孩子决不能吓诉总是细心照顾,及时清洗更换,对生病的孩子更是无微不至,经常对幼儿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全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看在教师的眼里,家长们满意的笑容,声声赞扬,使我们再苦再累也觉得甜。三、教学上,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了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做到了每个教育活动都充满童趣,深深吸引住孩子,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朗活泼的性格,由自理差,什么都不会到能不懂就问,不会就想学,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使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得到领导、同事、家长的肯定。四、班级管理上做了妥善安排好一日生上一页12下一页

班导师工作总结 篇6

时光飞逝,回顾近几年班导师工作的酸甜苦辣,心中充满感激。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让我进一步感受到这一份工作的快乐,进一步了解班导师所需担负的责任,进一步巩固了担任一个好班导的信心,也是你们让我进一步确认了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基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你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思考的火花;我要感谢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是你们兢兢业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是你们每一次班导师会议语重心长的嘱托,让我深深感受到班导师工作的重要与伟大。是工作,是实践,给我提供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生命土壤。我衷心地感谢这一切!

班导师常规性的工作是跟学校学生管理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工作来说,有别于辅导员对于的学生工作,班导师是紧密配合学校学生工作的部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予以引导、对生活自理独立能力予以引导、对人生规划予以引导、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护予以引导、对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等等。

这些工作的落实,充盈着班导师工作全部,体现在开班会、宿舍走访、跟同学的聊天的这些日常工作行为当中。

下面谈谈我对班导师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的第一个体会是: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首先得用自己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尊敬,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

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语气,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当学生非常尊重你、崇拜你时,你说的话,他会非常重视;而当学生在心理根本不接纳你、不认同你、甚至看不起你时,你说的再多,再苦口婆心,他也懒得听,只觉得你很烦。而这种尊敬的赢得,可能是通过你不断进取的精神、你的爱心、你的耐心、你的正直、你的豁达、你所表现的自信心、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到位的点评、一个信任的眼神而得到的。

比如:记住每个学生的面孔,当你能够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也会感动,至少知道你在很用心地对待他们;经常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一些学习、生活习惯,辩证地接受他们的某些思想等。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数落。

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树立人生信心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某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会让他感谢你一辈子;气极之时的一句口不择言,也可能会让他记恨你一生。我一直告诫自己对学生一定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数落。

虽然学生经常会对一些他们比较感激的老师说,您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关心和帮助我们。学生犯错时,你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情绪、性格特征和思想状况,找个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有些心理素质好或非常调皮的学生,他有什么不对,你可能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他也比较容易接受。而有些本来就胆小、自卑的学生,一旦犯错,你就得特别注意和他沟通的方式,要学会很巧妙地给他指出问题。否则他们很容易会因你某句不慎的言语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了伤害,要让他们重新恢复对你的信任会是很费劲的一件事。他们会觉得从此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更低,这也会使得他们将来更胆小、更自卑,见到你就想躲。所以我觉得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找个他能接受的方式,讲究点艺术。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他改进,而不是为了刺伤他。如他不能接受你的批评,那就无法达到效果。

我的第三个体会是:让学生能感觉到你的关心无处不在。

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允许,所以班导师不能时刻出现在同学们身边,但身为一个班导师,又必须让学生们感觉到你的关心是无处不在的,怎么办呢?很简单,需知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班导师不是学生的保姆,但可以通过与学生各种方式的沟通交流,想其所想、及其所及,在学生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出现,以一通电话、一封电邮、一个约谈等方式,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引导者、守护者,给予他们力量。

我的第四个体会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导师心目中的模范生,那么对于那些个人特质较为明显的学生,班导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批判及否定,而是拿出自己的包容及耐心,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选择正确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并发掘他们的特长,引导他们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我的第五个体会是:要主动利用一切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走出困惑。

每个大学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心理人格,如何因材施教,这是班导师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我认为,因材施教必须要建立在是班导师对自己的学生们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那么,如何获得足够的认识呢?关键点在沟通。班导师需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时换位思考,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及接触面,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常联系、常沟通。

同时,现代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并且自作聪明的他们还常常给这个心理问题加上一层伪装,比如说,明明是个挺自卑的人,但表现出来的却是相当的自傲;或者明明内心很孤独、很封闭,但偏偏要当个自来熟、人来疯。过度的伪装及自我压抑,不但使其的心理问题愈加严重,还对班导师的心理引导纠错工作造成了阻碍。对于此类学生,班导师必须付出双倍的耐心及时间,通过细致的观察、频繁的交流找出病因,以温柔的话语,耐心的开导使其恢复健康的心态,让其能以饱满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生活中。

总之,我认为想要做一个好的班导师,就必须凡事以学生为先、以学生为重,这样才能保证班导师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 篇7

高校中的班导师最早源于14世纪牛津大学的导师制, 当时的导师其主要的功能除了担任学生在道德和经济方面的担保人外, 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生活, 密切师生关系。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 本科生班导师制已逐渐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趋势。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传统培养模式上, 学生上课有任课教师, 课后有辅导员, 班导师从一定程度弥补了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的空白。班导师重在“导学”, 也就是从专业方向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在专业学科方向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思考和实践。

班导师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与学生工作体系和教学工作体系共同构成一种新型的学生教学管理模式, 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共同完成培养大学本科人才的任务。

二、班导师的工作体系

针对班导师的导学核心目标, 构建班导师工作体系如图1所示。班导师的工作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 如图1中从里向外四个环形层次所示。

班导师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导学”, 位于工作体系的第一层。

导学目标从三个方面展开, 包括: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学术探索, 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进一步的进行自我提升。位于工作体系的第二层。

上述三个方面的导学目标是班导师工作的大目标方向, 具体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专业认知指导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认可和热爱, 并树立专业志向, 引导学生将专业远景应用和当前专业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学习能力和自我规划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助, 组织学生互助学习;更多的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的规划;科技创新和学术探索的引导主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 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 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探索。这是工作体系的第三层。

这些目标的实现与班导师工作的实践是分不开的。实践体系主要从日常交流、个性带动、互助互动、网络平台、课程跟踪、竞赛指导、探索指引等方面展开。这是工作体系的第四层, 也是班导师导学的具体工作方式方法的实践平台层。

三、分阶段工作实践

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中不同的时间段他们的思想形态和学习需求是不相同的。根据上面班导师工作体系, 结合学生的阶段特点, 班导师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展开, 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 熟悉、认同。第一阶段在学生刚入学初。这时学生远离家乡, 远离父母亲人, 较之中学阶段, 生活环境不一样了;学习模式也不一样。而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和专业方向的不明确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适应感, 出现迷茫情绪。这时班导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 和学生进行尽量多的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定期不定期的召开班会, 到学生宿舍走访, 和个别学生交谈等等。如果有条件, 班导师尽可能同时也是任课教师, 这样在教学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也会发现更多的实际问题, 获得更多地学生认同感。在交流的过程中, 建立起学生对班导师的熟悉和认同, 继而由班导师引导学生建立对专业的熟悉、理解和认同。

这一阶段要完成班导师工作体系中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指导”目标, 实现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认同, 并逐步培养其专业志向。

第二阶段, 巩固、规划。第二阶段是学生在经过第一阶段的适应, 基本熟悉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之时。大学四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也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然而这时在学习方面,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始出现分化。班导师要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助, 同时组织学习积极主动的同学带动, 形成互助学习机制。在此基础上,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 学生也开始认真思考大学四年该如何过, 大学时期的目标如何确定, 大学毕业以后的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问题。这些会成为班导师指导的一个主要方面, 需要引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和学习目标。

班导师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需针对工作体系中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规划”目标。需引导学生总结过去的学习情况, 巩固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找出问题和不足, 逐步培养学习能力;并形成明确的自我规划。

第三阶段, 提高、突破。第三阶段是学生已经完成了前期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任务, 这时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班导师这个时候要鼓励学生多动手, 多实践, 多制作。这些实践最好与各种竞赛相结合, 借助竞赛的平台展示自我, 提高自我。同时对于部分对某领域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同学, 为他们分析该领域以后前景, 当前应该储备的知识和资质, 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突破课堂、课本的局限, 追求更广阔的空间。这一阶段, 各类竞赛、实践、实习大多需要团队完成, 这个时候班导师除了专业知识的辅助外, 更重要的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与人沟通技巧, 也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自己, 发挥所长, 弥补所短, 寻找自己的团队位置, 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一阶段是与工作体系中“科技创新和学术探索”目标相联系的, 不过主要侧重关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向和科技竞赛指导, 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中实现提高、突破。

第四阶段, 提升、发展。在学生一步一步储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时候, 学生开始有更多、更明确的思路和想法, 同时在临近毕业之际, 学生也有对自己更为明确的规划, 这时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强调学生的内涵提升和职业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思考和制作, 提升学术水平;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生产实习、社会实习等机会接触社会, 培养学生职业化的习惯和思维。这一阶段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学要回顾总结大学四年的成绩、经验教训, 也要为以后的深造和就业打好基础, 实现顺利过渡。

这一阶段也是与工作体系中“科技创新和学术探索”目标相联系的, 不过主要侧重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指导, 学科、学术方向探索, 让学生为以后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基础。

班导师工作的四个阶段和大学本科四个学年的划分相接近, 但不完全同期, 两者会有交替, 具体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工作体系的三个大目标方向在四个阶段中会有所侧重, 也会有所交叉, 但总目标体系是贯穿始终的。

参考文献

[1]吴静芳.以效率为视角的高校班导师导学模式.中国大学教学.2008 (6)

[2]唐勇军, 郭钟宁.高校工科类大一新生班导师工作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8)

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大类招生;文基班;班导师;创新

2011年上海大学实行大类招生,所有新生按人文科社类、经济管理类、理学工学类招入学校,在一年通识教育之后,再进行专业选择。为培养创新优秀人才,上海大学又在三大类下设三个基础班,配备最优质的资源,选拔新生中的尖子生进行集中培养。从2011年8月开始,我有幸担任上海大学首届人文社科基础班(简称“文基班”)的班导师,对大类招生改革背景下的文基班班导师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对此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一、大类招生新形势对班导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般来说,班导师由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师兼任,其重要的工作职能是引导学生及早熟悉自己的专业,尽快进入专业学习。但因为大类招生模式的改革,学生们入校第一年接受的是通识教育,并不进入专业学习。那么,大类新生是否还需要班导师,而作为大类文基班的班导师,是否还具备“导学、督学、助学”的作用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大类招生模式的改革,是为了促进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也对班导师及班导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班导师对通识教育有深入的了解。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kafd)教授第—次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提出了对学生进行一种“尽可能综和的”、为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作准备的”、“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1],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在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界限越来越森严的教育现状下,以通识教育建立大学共同的文化语言,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显得尤其重要。班导师只有充分理解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对培养全面的人的意义,才能真正把握工作的方向和重心。

其次,要求班导师有广博的知识视界。大一新生,得到的是通识教育的培养,在各种门类的知识领域畅游,有着开阔的眼界。作为班导师,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就必须跟他们展开全方位的交流。此时,班导师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往往关系到班级工作的成效。例如,作为文基班班导师,一项工作就是主持文基班学生的读书会。为了贯彻通识教育理念,读书会请各领域专家为学生介绍各种知识,从与电影相关的“理解中国电影的几个关键词”,到研讨诗歌的“追踪两岸当代诗的发展轨迹”,再到关于书画艺术的“海派书画的形成、发展和赏析”等,内容可谓五花八门。这时候,作为主持人的班导师应该起到沟通专家与学生的作用,使之展开有效交流。如果自身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就难以完成上述任务。

最后,要求班导师以深入的专业学识进行专业导学。大一新生实行通识教育,但班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导学的功能并未丧失,反而意味着班导师此项工作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在大类招生以前,学生们一入校就分了专业,班导师可以目标明确地向学生们介绍专业特色、传授专业学习方法,导学工作直接而具体。大类招生后学生们专业意向未定,但专业学习始终是大学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们树立专业学习意识、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是班导师工作的一大挑战。笔者通过实践认为,班导师此时导学的工作重心有三:

(1)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体制。大一新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大部分人是很茫然的。而大学学习与中学按部就班的学习模式有很大不同,大学生必须独立自主地学习,要自己做主选择课程,要自由安排课余时间,要自己主动参与各种学生社团活动,不会再像中学那样有老师和家长安排好一切。班导师也不能替学生安排他们的大学生活,但是必须与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交流,告诉他们大学的特色,解答他们在选课方面的疑惑,提醒他们安排好课余时间,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快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大类招生入校的新生们,第一年并不进行专业划分,而是面临一年以后选专业的问题。其实,除了少数新生有明确的专业意向之外,大部分新生对于一年以后选择什么专业都还游移不定。这就要求班导师向他们介绍各相关专业的特点,使他们对可以选择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新生们的专业选择受到个人兴趣、社会需求、家长意志三个因素的影响最大,在这三者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往往无所适从。此时,班导师的引导尤为重要。为此,我在开班会或跟学生个别交流时,都跟他们强调个人兴趣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以期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当班上学生因为坚持个人兴趣与家长意志发生冲突时,我还利用休息日进行家访,不厌其烦地跟家长沟通,以便学生能如愿以偿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

(3)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因为大一不分专业,或许使人以为班导师不再需要进行专业导学。其实不然,此时班导师在进行专业引导上难度更大,更需要技巧。例如,文科大类的学生们虽然没有细分专业,不能进行细致的专业指导,但人文社会科学有一些共同的专业方法和学习思路,这些基本的技能是应该在大一阶段就开始培养的,这就需要班导师归纳总结一些文科专业学习入门之法,通过适当的机会传授给学生。为此,我利用读书沙龙的机会,在与文基班学生一起读书时精心设计读书篇目,带领大家领悟文科的思维方式与治学方法。如通过和学生一起研讨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等大师们的著名学术论文,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学术思路,教导学生们在面对研究对象时,如何开拓纵向或横向的学术思路,进而解决面对的学术问题。这样的学术培养,不仅教会了学生们如何撰写课程论文,更让他们初步窥见了学术之堂奥。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大类招生新形势、通识教育新理念给班导师工作提出的高要求,充分了解新体制下学生们的新特点,班导师才能切实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教导与帮助。

二、文基班学生新特点给班导师工作带来了新任务

我所带的文基班,是由文科大类新生中最拔尖的24位同学组成,他们的特点是成绩优秀、发展全面、思维活跃、多有文艺特长。同时,学校本着精英教育的思路给他们配备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这样的文基班,特色鲜明,但同时也使得班导师的工作任务与普通班有所不同。

这样的文基班具有“自信、卓越”的文化特色。每个学生都相信并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是件好事。但过度的自信,加上学校各个层面都以“你们是精英”的眼光看待之,往往使他们自我感觉过于良好,有“目中无人”的倾向。作为他们的班导师,我发现,他们可能有优异的学业,但是缺乏基本的礼貌。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警惕,于是把“拉后腿”作为班导师工作任务之一。对于这群本来就很优秀的孩子,过多的赞美只会“捧杀”他们。于是,我在工作中多次告诫学生们,细节决定命运,修养体现在向老师的一声问好、给同学的一个微笑中,让他们多注意生活中的礼仪。被敲打过之后,学生们志得意满的神气确实收敛了很多。还有些同学,在进入文基班之后,被赞誉捧得飘飘然,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成绩退步很大。其中有一个寝室的四个女生,期末考试排名均为全班倒数。作为班导师,我及时将她们召集起来谈心,引导她们查找学习退步的原因,得知她们是因为沉迷网络,集体窝在宿舍看网络小说导致了成绩下降之后,狠狠地批评了她们。结果,在下一次考试中,她们的成绩都有了十名以上的提升。经过了这些工作实践,我认为,响鼓也要重锤敲,班导师的责任并不只是鼓励和赞扬学生,批评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总的来说,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脚踏实地地做人和做事。

这样的文基班还具有“开放、分享”的文化特色。文基班的学生本来就具有90后孩子勇于表现自我的特色,更何况,他们大部分人都拥有这样那样的才能和特长。这也使我的班导师工作具备了新的特点,那就是:(1)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积极展开班级自治。要让学生们将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班导师尽量不要在旁边指手划脚。我在参加文基班第一次班会,组织他们选举了班委会之后,便放手让学生们在班委会的带领下,自己开班会,自己组织活动,自己主持读书沙龙,班导师只是作为班级的一员,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完全独立自主地组织了外出参观、野外烧烤等户外活动,也组织了新年晚会、告别晚会等室内活动。这些活动,每个环节都生动活泼、井然有序,学生们各展所长、合作无间,即便是老师出面,也未必能组织得更好,由此可见“放手”也是班导师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2)主动接近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活及心情。文基班的学生,有主见,好恶分明,因此,只有多跟他们交流,多参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更了解他们,也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为此,笔者与学生通过周记进行交流,学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都写在周记中,而笔者逐字逐句阅读他们的心声,再写下自己的感言回馈给他们。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还是中小学强制学生写作文的笨法子。但在我看来,这同时也是大学老师跟学生沟通的一种好方式,哪怕因此增加了不少课外批改作业的负担,我也乐此不疲。在平时的活动中,班导师更是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比如学生们流行围坐在一起玩“杀人”游戏,我也就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当学生们看到了导师也有如此童趣的一面,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师生之间感觉亲近了不少。由此可见“放下架子”能使班导师工作收获更多。(3)鼓励创新,激活学生的求新意识。目前我校注重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一流人才,文基班学生又是我们的重点培养目标,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文基班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在文基班专设“文基金”,以经费支持学生的创新活动。作为班导师,我更是注意把握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如在轻松的班级聚会中,提出如何展开创新活动的问题,学生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开始天马行空的畅想,虽然未必可以付诸实践,但有学生提出要普及环保理念,展开垃圾分类社会调查等创见,却是极具创意又极有现实意义的想法。在平时的活动中,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更是层出不穷,如他们曾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电视疯了》,其新颖、活跃的思想令人赞叹。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放开思路、不断创新”可以体现在班导师工作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 .

[2] 徐敏. 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4).

[3] 韩冰,李彧. 大一新生班导师工作探索[J]. 科技信息,2011(5).

[本文是上海市教委教改项目“大类通识改革中的人文基础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大一班种植总结 篇9

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种植区是班级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发挥种植区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功能,拓宽幼儿视野,让孩子进一步亲近大自然,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良好习惯,结合“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大班组开展了“种植区”创建活动,针对“如何指导幼儿学习细致有效的观察?如何挖掘种植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使幼儿获得有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实践和探索,主要从种植环境、植物种子、操作材料、记录指导、家长资源五个方面着手指导。

我班幼儿人数较多,于是要求幼儿每人种植一盆,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做植物生长记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大班幼儿记录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幼儿的记录本封面还可以进行个性化设计,用漂亮的圆点、线条等多种图案进行装饰,突出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特点。

各种植物在大家的期待中一天天发芽、长大了,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变化,如:用眼睛看植物的茎、叶等不同外形特征;用手轻轻地触摸植物的叶子,感知叶子的光滑或毛糙;用鼻子闻特殊气味的大蒜、葱等,体验有特殊气味的植物特征。

因为植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有一些植物很快就能发生变化,有一些植物变化就比较小;相同的植物种子在同一天内种下,它们也会因为光照、水等多种因素造成生长速度不一,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将两种相同的植物(或者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逐步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使得幼儿的观察面更加细致、全面、有效。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家与园的配合。种植活动也一样,我们应发动家长积极参与。首先,可以在家园联系栏里宣传幼儿开展种植活动的重要意义;其次,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植物种子并指导孩子种种子;最后,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参与种子的照顾和管理。实践证明许多家长都做得非常出色,成为我们种植区的“管理顾问”。比如,放学时候常常看到孩子拉着家长的手,在种植区里指指点点地诉说自己的新发现;有的种子因为客观原因没有成活,家长又带着孩子重新种植一盆。这些互动不仅使家长充分体会到了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也拉近了家园间的距离,促进了家园共育。

种植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很多的收获和启示:

通过种植区的干预和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坚持性、责任心,同时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也体验了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对老师来说,种植活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教师必须把对种植区活动的关注作为一种习惯,引导幼儿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获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幼儿观察和记录能力的提高不在于技能的训练,而在于适宜地引导幼儿探究和思考,获得认知、能力、情感的新经验,使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科学的乐趣。

大一班四月工作小结 篇10

一个月在不知不觉间又匆匆的过去了。这个月我班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现总结几点已完成的工作:

一、教育教学方面:

我班能根据月计划完成4月份的所有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能联系日常生活上周围的事物去引导幼儿了解“有趣”的生活与“奇妙”的生活。并在各区域中投放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更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各区域的操作中摸索到深厚货上的各种奥妙之处。而幼儿也都能通过区域活动自己动手操作当中把这个月的学习内容都掌握得较好。书写内容:刀、力、万、干、王、玉、白、百、方、牛、羊、毛。

二、在本4月初我们教师进行了优秀观摩教学公开课听课活动,活动中,我班杨老师的安全课《难忘的游乐场》受到好评。

三、设置区域活动角“动物世界”,让小朋友们分组饲养观察记录小蝌蚪。

四、保育方面:最近的天气比较反常,有时很闷热,有时又变得挺凉的。我知道这样的天气很容易令幼儿生病的,所以,我每天配合保育老师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保持整洁的环境,让幼儿愉快的进餐与舒适的睡眠,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本月有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我班三位老师更是注重幼儿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检查消毒工作,做好预防工作。

大一班导师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班导师制,工作策略

近几年高职教育呈现跨越式发展,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读, 然而, 较普通高等教育, 高职教育是一项崭新的教育事业, 从教学师资、专业设计、课程设置、实训实习, 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面临新的探索与实践。高职生生源复杂,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大难题, 采用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 对学生进行适度管理是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笔者结合班导师工作实践, 解读高职班导师制的特有含义, 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 探究班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提出做好班导师工作的策略。

一、高职班导师制的含义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每个新生报到后, 学院为其指定一位专业学者作导师, 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品行塑造。在我国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学分制下合理选课。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 高职学生有其特殊性,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有其特殊含义。高职班导师制是在本科导师制的基础上, 结合院校自身特点、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特点而实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实践中, 由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老师担任某一个专业一个自然班的班导师, 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方法、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顶岗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引导和指导。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1. 文化知识基础差, 缺乏求知欲, 自信心不足。

高职学生在高考专科二批录取, 分数普遍偏低, 在高中学习成绩就不好, 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就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积极性很差, 到课堂听课一方面受制于学校考勤纪律, 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考试。部分学生通过积极努力, 仍未考取本科, 不免有种失落感, 情绪调整后踌躇满志考取了高职院校, 又听到社会上对高职院校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评价, 自信心不强。

2. 组织纪律性差, 重索取轻奉献, 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 大多数学生自小就受到家人的溺爱, 形成了“为我独尊”的价值观, 强调个人第一位, 不愿受到集体的约束, 不愿参与班级活动, 缺乏集体荣誉感, 组织纪律性差。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同学口中的集体、奉献是鼓吹, 是唱高调, 是形式主义, 对于他们有意义的是眼前现实的物质利益, 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比如学习是为了考试及格, 及格是为了拿毕业证;帮辅导员干活并积极参加活动是为了入党或赢得荣誉。

3. 自律性差, 自我调控力不强, 自我认知有偏差。

高职院校中学生违纪现象较为常见, 部分学生无视学校规章制度, 旷课、上课迟到、睡觉、看闲书、早退、酗酒、聚众斗殴、网吧通宵、夜不归宿等。部分学生面临来自家人、学习、就业、择友等多方面的压力与不如意时, 情绪波动明显, 要么逃课, 要么泡网吧, 更有甚者打架发泄。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而不能释然, 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 而刻意通过违纪发泄情绪。这些反映了学生心理不成熟, 自我调控能力差, 不能正确自我认知, 最终自暴自弃。

4. 思维活跃, 动手能力, 适应性较强。

高职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不如本科生, 但是他们爱动、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他们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学习生活中善于空想, 却锻炼了思维能力。爱动的性格, 使得他们不安于理论学习, 但对于实际操作的项目却是“信手拈来, 水到渠成”。实践证明, 他们适应性很强, 在实习中能够很快融入工作环境中, 得到就职单位同事的一致肯定及表扬。

三、高职院校实施班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班导师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类特殊群体, 是辅导员工作有益且必不可少的补充。班导师制的实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有利于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结合。

班导师一般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讲授某一门或几门课程, 对学生上课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运用、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有所了解。在开展班导师工作过程中, 教师有更多机会认识、了解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 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管理。

2.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班导师是一份工作, 承载一定的责任。班导师自确定了指导班级, 通过种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最终熟知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 然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生活阅历, 给予每一位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并开发其潜能, 因材施教。

3. 有利于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班导师既是教学工作者, 又是教育管理者。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教师的机制, 导致教师产生无形的压力。具有双重身份的班导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 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需要补充专业知识, 提高科研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 革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手段, 也需要学习现代化学生管理手段, 指导学生社会实践, 关心学生生活, 解决学生心理疑惑, 这一切正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四、做好班导师工作应采取的策略

笔者结合所在学院近年来班导师制的实施情况, 提出了做好班导师工作的策略。

1.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刚刚入学的新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焦虑与困惑, 班导师要具有服务意识, 认真思考如何给学生上好第一课。首先, 班导师引导学生自我介绍打开心扉, 畅谈走进大学的感受, 座谈中使学生领悟到大学生活是步入社会的过渡期, 坚信自己面对新环境, 能够和同学友好交流、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其次班导师要准备专业认知环节, 对系部教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实习、就业前景、升学考试等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接受学生的提问, 使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 激发学习兴趣, 为后续的学习打的基础。

2. 肯定学生成绩, 增强自信心。

班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给予肯定、鼓励、赞赏, 从而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班导师对学生赏识只是第一步, 更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 客观评价自我, 确定阶段性可实现的目标。

3. 了解学生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 具有不同的特点, 班导师应深入到学生中间, 主动接近他们, 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 形成班级成员“小档案”, 在组织学习、课余活动中, 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方式的帮助, 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4.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人格。

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自律性差, 因此, 班导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借助善意的语言, 真情实感地表述客观事实,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班导师给予他们的是尊重、重视、真诚的帮助, 而不是命令、强压式的行政教育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一味训斥。

5. 紧密联系辅导员, 强化合作。

辅导员是教学管理中的核心, 主要负责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笔者所在系部, 每位辅导员需要管理两百人左右的学生, 时间有限, 不能时常和每个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因此, 班导师与辅导员应各司其职, 取长补短, 形成一股合力, 确保学生课内外都得到关怀, 共同完成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五、结语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班导师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班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使班导师制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高职人才的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演讲稿:青春 梦想 责任下一篇:探望病人时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