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2024-05-26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共11篇)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1

一、要当好大学生村官,首先应找好定位、为走进农村做好准备。

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我们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有利于让大学生在农村基层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大学生村官采用合同制,签约三年,客观上让这一职位成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再次就业之间的一个过渡岗位。大学生村官要认识到,服务农民是为了农村城市化后“减少”农民;既要为农村发展出力,也要为自身成长而工作;既要把先进的思想带进农村,又要从农村工作中、从农民身上学到东西.通过三年的农村生活,争取达到“双赢”的结果。相信有了这点认识,大学生村官对走进农村应该有了一定的心态准备。

二、要当好大学生村官,应该了解农村、农民的特点,学会与农民相处融入到农民当中。

要做好农村工作,对农村、农民的特点进行了解后,就要学会与农民打交道。要改造农民首先得走近农民,适应农民的生活

方式,他们怎么生活,我们也怎么生活,只有深刻体会了农村的生活才能对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有迫切要求,积极的接触村民,培养和村民的感情。只有你为村民着想了,村民才会为你想。你在村民身上下多大功夫,反过来村民才会对你付出多少。农村工作就一定要从小事做起,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多问问题,同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农民接受你、看得起你的学问,不要强拗着改造农民,而是要让农民自己改变自己。在融入农村、融入农民的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不能失去学生特有的文化气质,不能放弃“学习”这一给自己充电的行为,因为农民没有学问却喜欢有学问的人。

三、要当好大学生村官,先做好基础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助理,应该以一名“管理人员”的身份而非只是执行上级命令的“技术人员”的身份开展工作。管理的内容包括农村各项基础工作如资料的建档等;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在这些决策过程中监督程序是否完备,虽无决策权但有建议权,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归档;采用适合农民的方式对中央政策、科普知识、计算机、法律基础知识、新技术等进行宣传、推广;协助村两委做好日常的村政事务管理工作等。这些看似平凡、繁琐的工作,正是大学生村官应该做好的最本职的工作。正因为平凡,所以要用心去做,要善于从中发现可“创新”的点,寻求灵活的工作方式,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四、踏踏实实干好小事情。

工作没有大小之分,不论大事小事,“事无巨细,惟有用心”的态度是绝不能少的。还是毛主席说得好:“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我们应该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踏踏实实地去做好、做细、做精的好习惯,这样在农村工作中我们才能有所收获。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投入工作,努力实践,锻炼自己,完善自我。放低要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虚心好学,积累经验,用行动证明,用事实说话,到那时你会觉得路其实就在脚下。尽管如此,我的工作中也不时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来,解决的同时我不仅积累了工作的经验,也增加了自己的阅历。既然我选择了服务农村的道路,我就得拿出建功农村的态度来,真正做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为此我要求自己如下: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放端工作态度,转变工作方法。思想上的不成熟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认识上的缺陷,以后的日子里应不断推进思想,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让自己朝着大胆、创新、理智、主见的道路上不断迈进;态度决定一切,我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踏实勤恳,戒骄戒躁,从零做起,稳步发展;虚心向老干部老同志学习,积极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加以运用,充盈自我,能够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二、放飞自己的梦想,尽情展现在农村舞台。

怀着一腔抱负,满腔热情,投身农村,厉兵秣马,厚积薄发,只为才华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农村发展迅速,我应该紧跟

时代潮流,运用所学不断挖掘有用信息和有效路径,学以致用,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我!

三、注意观察周围,丰富为人处世。

社会经验欠缺的我,不谙为人处世之道,应在这个宝贵的阶段里悉心观察,用心领悟,矩周规值,力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常换位思考,多替他人着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我为人人”,方可“人人为我”。

四、不断给自己充电,做一个领跑者。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2

大学生任“村官”的优势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 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力度。在此基础上, 中央又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缓解农村人才匮乏和知识缺乏状况改革开放30年,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人才与知识匮乏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 多年来农村人才一直外流。大学生任村官, 是实实在在地为农村“输血”。

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的才干不仅要靠读书求学增长, 而且要靠社会实践积累。农村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 是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 可以磨炼意志、锻炼自我、提升能力。大学生只有经历磨炼、砥砺意志, 才能真正成长成才, 才能肩负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央的要求, 各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共党员的比例原则上要达到80%以上, 中部和西部地区可结合实际适当调整。实际上, 不少地方都使用了更严格的标准。大学生文化素质高, 领悟能力强, 他们充实到党的基层, 无疑给我们党的基层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 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增添了活力, 夯实了党的基础, 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大学生任“村官”存在的问题

能否下得去, 思想是问题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田间, 要从小事干起。上了十几年的学最后回到农村工作, 不用说城市学生, 就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他们会不会觉得失望?能否迅速进入角色?要想干出成绩, 首先必须得爱岗敬业, 先解决思想问题。

能否待得住, 生活是问题大学与农村是两个不同的环境, 不论是接触的对象, 还是所做的事情, 都完全不同。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 任村官前一直接触的是学校, 与外界交流很少, 对农村了解得更少。即便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对农村工作也是陌生的。一下子吃住在农村, 是否适应?是否待得下?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大学生能否适应需要观察。

能否干得了, 专业是否对口是问题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发展极不均衡, 富裕的地方比城市还富, 穷的地方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每个村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有的以农业为主, 有的工业发达, 而工业结构也不相同, 发展重点各有侧重。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农村的具体工作有很大的差距, 专业不对口给大学生“村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难发挥作用, 这样势必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是否能流动, 经验是问题当村官是一项复杂工作, 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需要经验, 还要了解民俗、民风、民情, 要有一定魄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达地区农村接近城市思想, 观念较先进, 落后地区农民意识依然很落后, 农村矛盾依然很突出, 有的村派系斗争尖锐激烈, 矛盾层出不穷。另外, 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对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缺乏信任和了解, 大学生到了村上和农民的沟通还需要时间。

高职院校的教育策略

高职院校应如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调整教育教学结构, 为农村培养高技能人才呢?

以市场为导向, 更新教育理念, 实施校村联合办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 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 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根据职业和岗位发展需求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高职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 实施“校村结合”, 既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又为农村造就可用之才。

加强教育引导,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高职院校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抓好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 失去这“两个市场”, 学校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源泉。生源市场固然重要, 但没有良好的就业做保障, 很难吸引学生。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日益严峻的形势,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只愿留在城市不愿到农村就业。对此, 高职院校要做好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 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 促使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踊跃投身新农村建设。

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不少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后存在生活适应能力差、农业知识匮乏、工作无从着手的问题。因此, 学校应广泛联系农村, 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 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 教授相关的“三农”知识,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培训。提前深入到农村去调查、实践, 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有志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 为其将来就业打好基础。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注重实效, 改变单纯传播知识的做法,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训, 使农村实用人才真正切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做到学为所需、学以致用。因此, 教学内容及结构要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例如, 贵州省黔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畜牧兽医、农产品检疫检验、果树栽培、计算机、文秘、旅游等适合农村发展的专业, 学院还运用帮扶、接对子等形式, 深入农村帮助农民做实事, 让学生走进农村近距离接触农民, 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现在, 学院已有毕业生当了“村官”, 在农村表现较好, 深受农民欢迎。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 它一旦形成, 就是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 反作用于学校师生。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卓越的品牌。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 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 一种有利于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科研创造性的氛围, 一种鼓励师生干事业、成大业的氛围。高职院校为农村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一定要强。这种综合素质包括很多方面, 其核心是职业技能。这个能力不仅仅表现在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而且表现在追求创新的意识和应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品德”,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 主要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二是“知识”, 即学生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 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和对未来的预见;三是“才能”, 是培养的核心, 它不仅是一般的专门能力, 更是一种综合智能和职业技能;四是“体质”, 即健全的体魄、健康的心理。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职院校要充分领会中央精神, 根据农村的实际需求, 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学习农村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农村、适应农村、服务农村, 成为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领路人”、应用科学技术的“明白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不但给农村带来了新观念、新气象, 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而且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之路, 可谓多赢之举。在目前形势下, 适应社会需求为农村培养可用之才, 应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高职教育,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从“大学生当村官”谈起[OL]. (2006-06-28) http://news.sina.com.cn/o/2006-06-28/10249317999s.shtml.

[2]如何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有事干、干得好[OL]. (2009-05-06) .http://www.tech.net.cn/page/N002/2009050600012.html.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之我见 篇3

时下,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对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我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要端正态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学生村官迈出校门,步入社会,各种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同生共存,既有我们所崇尚的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也不可避免的滋生着腐化堕落、投机钻营、以权谋私等低级庸俗之气。大学生村官们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为官一村,造福一村”作为自己最大的最求,珍爱自己的名誉和前途,守住清贫,耐得寂寞,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保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心无杂念的服务基层群众,正确对待自己的个人待遇。

二是要吃苦耐劳,做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准备。大学生村官是祖国的花朵,成长在象牙塔里,缺少生活的经历和磨炼。参加工作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紧张繁忙的工作节奏和粗糙简陋的工作条件,畏难情绪可能就会抬头。因此,大学生村官们必须端正态度,敢于直面困难,持之以恒的开展工作,锻炼出坚忍不拔的气质。

三是要扎根基层,敢于深入农村当农民,寻求农村群众的思想认同。大学生村官从城市中来,到农村中去,存在着角色和身份的换位。因此要下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进村入户,接触群众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加深与农村群众的感情,掌握农民的需求和思想动态。

四是要戒骄戒傲,培养谦虚低调的工作作风。大学生村官都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容易自视过高,错误地认为农村的干部群众未受过高等教育,是“土包子”、“老古董”。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能够取长补短,不耻下问,始终以平和成熟的心态,保持清醒的头脑,真心向农民群众学习。

五是要实事求是,克服急燥情绪,追求正确的政绩观。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后,往往自视一身学识,急于求成绩,容易导致片面追求数据、盲目寻找亮点的短期行为。要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工作。每一项工作,都要经得起村民的评价,得到群众的认可。

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4

内蒙古阿荣旗大学生村官

【摘要】从自治区选聘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至今,已有三年时间,现在大学生村官群体已被社会熟知,已不再是三年前的那个新兴社会群体。三年中,社会人群对大学生村官也有广泛关注,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三年的村官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当代大学生村官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如何更好的服务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当前这个时期,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水平来或者说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推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近年来,农村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很少,致使农村平均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人才稀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同时,由于就业分配方式的转变及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自1998年高等学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村干部就是农村的“领头雁”,如果他们的“领头”能力不强,就无法带领群众“高飞”。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村发展最根本还是得靠人才。农村天广地阔,需要知识型人才去建功立业。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事实雄辩地证明,大学生当村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开拓者、实践者、带头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新农村是开天劈地的新事物,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没有先进的知识做支撑,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大学生当村官,为农村增加了新鲜血液,带去了缕缕春风。他们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农村描绘出最新最美的蓝图,书写出最新最美的篇章。

大学生村官是人民群众想发展、盼发展的迫切要求。时下最缺人才的地方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还非常落后,农民朋友们的生活还相当困苦,极需大学生村官去改造它、建设它,去帮助农民同胞们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极需大学生到农村去轰轰烈烈地大有作为,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到农村当村官,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舞台,他们的聪明才智将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得到尽有的发挥。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颗颗火热的心,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希望。

大学生村官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现实选择。大学生缺少的是风雨洗礼和苦难磨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跟着群众的脚步。花盆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让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既是一条新路,同时又是一条优路。他们到农村去摸爬滚打,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农村的实情,利于自身的成长。

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掌握必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只有充分掌握和学习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指导农民利用科学知识开展农业生产。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来到了农村基层,首先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业构架,了解当地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如当地的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方式、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等等。只要充分了解了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对不懂的,务必要做到“且行且学”,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使自己尽快掌握必备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进而按照农民生产需求,利用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对农民开展致富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农民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及时掌握农业科学发展的信息,指导生产实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其次,要充分带动农业经济的创新。大学生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仅仅按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来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勇于打破思想,发挥大学生现代思想、现代眼光优势,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勇于带领农民寻找新项目,发展特色产业,找出一条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市场是检验农业经济发展的“试金石”,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工作,还要充分发挥好这个“试金石”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农民对市场需求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但仍因缺乏知识和技术,不能很好的了解市场需求,导致与市场脱节,心有余而力不足,制约了农业生产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资源、知识优势,整合各方面有利因素,与农民实现“互补”,帮助农民与市场挂钩,与现代农业科技挂钩,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一边是“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的豪情激励,一边是日后需要克服的种种艰苦条件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阻力磨难,我的心情是矛盾的。如何不辜负党和农民群众的期望,如何恰如其分地利用自己所学发挥最大的“光”和“热”,在三年的“过渡岗位”中为农民、为

农村留下点什么,担任村官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在一年的磕绊磨练中,我对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一、要当好大学生村官,首先应找好定位、为走进农村做好准备

大学生村官采用合同制,签约三年,客观上让这一职位成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再次就业之间的一个过渡岗位。大学生村官要认识到,走进农村是为了以后能够离开农村,服务农民是为了农村城市化后“减少”农民;既要为农村发展出力,也要为自身成长而工作;既要把先进的思想带进农村,又要从农村工作中、从农民身上学到东西„„通过三年的农村生活,争取达到“双赢”的结果。相信有了这点认识,大学生村官对走进农村应该有了一定的心态准备。

二、要当好大学生村官,应该了解农村、农民的特点,学会与农民相处

都说农民思想陈旧、落后,责任到底在农民自身还是社会,这里面也许既有长期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农村的家庭观念很强,祖祖辈辈的“养老”靠的都是子女,在农民自治过程中就将面临由此引起的各种“情”与“法”的矛盾,造成管理困难。我就曾听邻村的村官同事提起过一位老太太因为将地产留给长期赡养自己的侄子,老人的亲生儿子则允诺把地分给自己就赡养老人,老人动了心想反悔把地留给儿子而引发了官司,法院最终裁定地归侄子,经这一官司老人的侄子与亲生儿子都不愿赡养老人,老人因此多次上访,但现在的法制社会不讲“情”只讲“法”,老太太无法理解、痛苦不堪,她的多次上访也造成了有关部门的困扰。可见,农村问题琐碎、复杂,不是可以用简单的工作方法就能处理解决的。大学生村官不能空有豪言壮语、满腔热情,还需要跳进农村的框框里去看待农村的问题,经常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农民总体的特点是淳朴热情,宽宏大量。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一直都是主力军,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以发展工业、城市经济为主,农业及农村发展相对缓慢,但农民毫无怨言,宽宏大量地承受住了改革开放的一次次冲击。而对于每个农民个体来说,是有一点“小心眼”的,如果自己的一点小利益受到侵犯,则绝不饶人。但只要尊重农民,跟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心里想明白后就会痛快,也不会在乎利益问题。另外,自古面子是农民的命根子、精神支柱,在工作中千万不能伤了农民的面子,避免工作遭遇阻力。

要做好农村工作,对农村、农民的特点进行了解后,就要学会与农民打交道。要改造农民首先得走近农民,跟农民做朋友,适应农民的生活方式,他们怎么生活,我们也怎么生活,只有深刻体会了农村的生活才能对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有迫切要求。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多问问题,同时给出适合村官身份的意见和建议,让农民接受你、看得起你的学问,不能强拗着改造农民,而是要让农民自己改变自己。在融入农村、融入农民的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不能失去学生特有的文化气质,不能放弃“学习”这一给自己充电的行为,因为农民没有学问却喜欢有学问的人。

三、要当好大学生村官,先做好基础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助理,应该以一名“管理人员”的身份而非只是执行上级命令的“技术人员”的身份开展工作。管理的内容包括农村各项基础工作资料的建档(如:人口、健康、土地承包情况等);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在这些决策过程中监督程序是否完备,虽无决策权但有建议权,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归档;采用适合农民的方式对中央政策、科普知识、计算机、法律基础知识、新技术等进行宣传、推广;协助村两委做好日常的村政事务管理工作等。以上这些看似平凡、繁琐的工作,正是大学生村官应该做好的最本职的工作。正因为平凡,所以要用心去做,要善于从中发现可“创新”的点,寻求灵活的工作方式,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记得今年春节后的一天,上级组织部门急需各村党员的电子照片资料建档,要求全体党员不管年龄、性别都要穿黑西装、白衬衫。村支书急匆匆把人召齐后,发现绝大部分党员都没有西装,白衬衫就更少了,平时下地干活也穿不着。有西装的几位党员都体格较瘦,穿衣臃肿的老党员们或体格稍胖的党员想借穿也不可行。党员们全都挤在未生暖气的党员活动室里,因为着装的问题迟迟未决,一些身体虚弱的老党员开始冷得支持不住,陪同的家属抱怨纷纷,村支书一筹莫展,急得不行。我突然灵机一动,建议书记广播询问一下哪户村民家有特大号的黑西装和白衬衫,这样不论什么体型、不论衣服穿得多臃肿的党员都能穿得上,天气冷,只需要把外套一脱,往身上罩上白衬衫和黑西装就可以了,反正相片只需要领口往上部位,即使整体看上去很臃肿也无所谓啦。书记沉吟一会儿,想起家中老父有一套废弃的特大号的西装、衬衫,立即拿来,先给老党员们披上,拍完即可回家。这样简单的换装程序,让我们这个党员大村也只是花了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拍摄任务。这只是一件工作中小得不能

再小的平凡事件,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灵活处理方式使本来抱怨纷纷的党员们极大地减少了挨冻的时间,且能够积极地配合让你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却一直激励着我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用心,尽量让自己的服务工作令农民朋友们满意。

四、要当好大学生村官,应该积极寻找自己专业与工作的契合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我认为一个大学生村官不管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只要想做,总能找到自己专业与工作的契合点,为村里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在农村完善硬件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交通、绿化、农业设施设备等)、完善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学校、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等)、加强基层民主法制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了给农村、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国家随即又推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国家把你这个大学生放到农村,哪怕你学的是英语、戏剧之类似乎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无直接关系的专业,只要愿意,在新农村建设的任何一个小的方面完全可以做出或大或小的贡献来。即使确实无法用到自己的专业,你在大学学习的其它技能,如计算机网络使用技术、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等等,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块砖、加片瓦。

由于我所学的是中药材专业,通过了解得知目前我村的中药材种植产业还不是重点发展产业,只是在非典时期村民们响应国家号召种植了一部分黄芩、柴胡等。村民们对中药材种植技术不在行,黄芩、柴胡等的种植密度过大,药材的药用部位“根”的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药用要求,存在销售困难,于是我积极联系母校的师资资源,多次邀请母校的栽培专家来到村里,下到田间地头实地为中药种植户讲解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为了村里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老师们还积极地出谋划策,提出了在村里种植天麻的建议。天麻喜凉爽、湿润环境,沙质土生长为宜,且由于无根、无绿叶,不进行光合作用,以块茎潜居土中,无需单独占用田地,可以利用林下的间隙、院子里的空地等一切零碎空间挖坑种植,这对位处深山区、耕地稀有的我村来说是一大优势。我村以林果业为主,板栗、核桃居多,春冬修剪下的大量枝条可以作为培养天麻共生菌--蜜环菌的基质,而不会像从前那样被浪费掉。目前,我正在积极与村书记、主任和老师们沟通,将对村里的土壤、气候、天麻种植的成本与利润、村民的接受程度开展深入全面的调查,撰写可行性报告,如果可行,得到上级批准,可先小范围试种,再行推广。

此外,为了丰富科技支农方式,我母校的师生还为村里的“益民书屋”捐献了700余册图书,其中不少是中药栽培技术方面的书籍。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为村子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 篇5

----------鹿楼乡罗村村主任助理张富博

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给基层干部队伍和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从校园走到农村,从学生变身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绝非易事。诚然,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农民群众的赞扬,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处理问题不知如何入手,没有很好地做到角色转换,没有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我是2004年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五年多的工作经验和认真总结让我领悟到了如何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一、要树立信心

第一要有信心,有信心才有决心,才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农村工作,条件很艰苦,工作难度很大。如果对自己的事业没有信心,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更不可能取得成绩。这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现状,积极创造条件去改变现状。一开始就垂头丧气,肯定会一事无成。立志于当“村官”,这就体现了年轻人的朝气。这是人生一段崭新的历程,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应当充满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其中。

二、要转变角色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中,社会赋于人不同阶段、不同场合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只有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好自己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与他人和社会的融合。大学生到村任职,从学校到农村,面临

1新的环境和工作任务,首先要转变角色,真正从大学生转变为一个农村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结合我的体会,我认为主要要实现五个转变:

1、社会角色:从大学生到“村官”。进入农村工作,首先就要进入村官的角色。

2、学习方式: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课题。过去,在学校、在课堂向书本学习;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先生”。过去在学校向书本学习知识,称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现在到了农村,就要向群众学习,学真正能够开展工作、创造财富的真本事,做一个洞察社会的“知道分子”。“书上得到终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经历胜过读万卷书。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也认为,“干中学”是最有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

3、思考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大学生过去在校园,跟社会接触少,难免想问题比较简单一点。而村官虽小,毕竟也管着一个村。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精神文明等工作一件不少,各种利益关系、矛盾冲突一件不少。而且,作为一个村官,要去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协调利益,处理纠纷。因此,思考问题一定要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多调查,多观察,少表态,少讲话,切忌意气用事,偏听偏信;要尽可能听取多方意见,兼听则明。更要注意公道待人,公正处事,决不能偏袒一方、打击一方。

4、生活习惯:从城里人到乡下人。大学生村官前面带着大学生三个字,实际上生活、工作都与大学生无关。在农村生活,就得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要正确面对。

5、人际交往:从谈笑有鸿儒到往来有白丁。成为了大学生“村官”,那么交往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学生时期,交往的主要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共同的语言,同样的年华,容易交流,也容易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农村,交往的对象是农民群众,相互之间的了解与磨合不仅要费很多的时间,还要你们填补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村官,一定要融入群众当中去,做群众的自家人,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才能去指挥群众干事。千万不能自命清高,处处瞧不起农民,这样只会让你们处处树敌。“在农村不能嫌老百姓脏,不能嫌老百姓土。要不然是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曾国藩曾以两个字要求自己“敬恕”,即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一个人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成得了多大的事。如果对别人老是横看竖看不顺眼,就会失去很多人。

三、积极开展工作

农村工作是门大学问。据我的体会,当好大学生村官,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做事,一定会迅速提高本领,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开展工作。

1、当好领路人。大学生村官是村官,又不同于一般的村官。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官,虽然一开始只担任助理等职务,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能够做到这一点,群众就会信服你;组织也会对你高看一眼。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认为,第一,要有一条好路子。发展农村经济,一定要做到三个符合:一要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不能做违背法律政策的事;二要符合群众种养习惯和地质条件,入村后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走访群众,了解了村里的地质条件

和资源优势,掌握了群众的种养习惯,知道了村里适合搞什么,群众能够干什么;三要符合市场需要,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卖得出去。第二,你们要想方设想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入手,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让群众觉得大学生村官是能做事、干大事的人。在这方面,可以利用自己各种社会资源,发动亲朋好友。第三,要千方百计形成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有规模效应。

2、当好贴心人。大学生村官要在村里立足,一定要取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这就要求你们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群众放在了心上,群众才会拥护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还得端正认识。把群众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来对待,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才能形成真正的鱼水关系。一方面,要扶贫。另一方面,还要帮富。

四、几点建议

1:“学”

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定要虚心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引工作。农村的工作杂乱具体,许多工作无章可循,要靠前辈积累的经验去做,所以应该虚心学习,多照照镜子找不足。在农村,经验几乎等同于能力,婆媳之间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而争吵,你靠法律是解决不了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律和规章在这种事情上没办法起作用,此时解决问题的经验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迅速融

入角色、开展工作,必须处处留心观察学习他人的工作方法,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而且工作中要不断的发现总结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2:“诚”

村官是“领导”,但这个“领导”是与老百姓血肉同体的,是与老百姓坦诚相见、肝胆相照的。不难见到,有时,虽同为村官,一个村官安排一项工作,群众不屑一顾,而另外一个村官同样安排此项工作,群众就乐意听从。很显然,这就是威信,而这种威信正是来源于村官平时的公平、公正,实干,来源于与人民群众心与心的零距离。大学生村官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只能依靠真诚。也许作为一个大学生村官,可能暂时没有能力帮助群众发家致富,没有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纠纷,但你真心实意帮助他们了,并且边学边干,他们就会认可你。群众是淳朴的,只要满腔热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们,群众就会接纳你,把你看作自己人,你的工作就容易开展了。切忌在人民群众面前指手画脚,打官腔、唱高调、搞花架子,否则就会失去民心。用真诚的心面对工作、面对群众。

3:“韧”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可是信心仅仅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农村站住脚跟有一番作为,必须学会有耐心,要坚韧地面对挫折。刚进村时也许很有信心,带着热情、理想和文化,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然而,有热情,可是也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有文化,可是有时好像无用武之地,群众还会讥笑你“学生腔”;有道德,可是仅仅有道德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6

一、关于岗位职责

(一) 岗位职责的含义。

所谓岗位职责就是为了保证承担一定职务和责任的人完成工作任务而被赋与的一定权力, 使职、责、权相统一的工作规范。它包括职责、任务、权限、完成任务的标准, 以及履行岗位责任的考核办法和相应的奖惩办法所作的明确规定。

(二) 岗位职责的意义。

岗位职责是领导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是领导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之一;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点保证。领导管理工作中影响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分工不明确, 职责交叉, 或重复管理, 多头领导, 使岗位之间或工种之间的员工莫衰一是或彼此推诿, 相互扯皮, 有的卫生院副职过多而职责不明, 遇事不作主, 一律等待正职拍板, 或凡事提交开会讨论, 延时误事。实行岗位责任制, 明确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具体职责权限, 就能逐步杜绝上述现象, 保证管理活动各个环节的畅通, 提高工作效率。还可克服官僚主义, 增加职工责任感和增长才干。

(三) 岗位职责的内容。

所谓职就是职务, 通常作为卫生院内每个人担负固定任务 (或事情) 的代称, 如是领导职务冠以“长”, 如非领导职务冠以职业名称, “医师”、“护士”等。

所谓责, 就是责任。其一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其二是没有完成任务, 就要追究责任。

岗位职责的中心问题, 就是使职、责、权三个方面得到统一。

(四) 建立岗位职责的基本原则。

1.职、责、权统一原则。院长要对卫生院内所有工作岗位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确定各岗位的任务和内容、权限范围、工作数量、工作性质、责任等, 并制定岗位说明书。2.无缝对接原则。每个岗位要有各不相同的职责, 要对每个岗位的责任制的内涵、外延作详尽规定, 既要避免交叉重叠, 又要避免岗位之间衔接不到位, 导致不安全差错事故发生, 还要避免抽象空洞, 流于形式。能量化尽力量化, 便于考核检查。只有把每个岗位责任制定得具体明确, 各有所别, 从不同方面、不同环节无缝对接协调配合, 岗位职责才严谨科学, 不致使岗位责任制脱节或流于形式。3.奖惩结合原则, 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赏罚分明。

(五) 卫生院岗位职责的制订。

制订卫生院的岗位责任制, 一是可以直接使用原卫生部制订的《医院工作人员职责》 (共97种岗位职责) 。二是可依据原卫生部制订的《医院工作人员职责》,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订出适用于本院的工作人员职责。三是可借鉴本县 (市、区) 管理优秀的卫生院工作人员职责, 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二、关于工作制度

词典对“制度”的解释之一, 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认为, 企业组织的目的, 就是提供一个制度框架, 让每一位平凡的员工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来。卫生院的制度, 是加强卫生院科学管理, 建立正常工作秩序, 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保障医疗安全的若干规定, 是全院职工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一) 卫生院制度的作用。

常言道“执行制度人人管, 制度作用管人人”。院长在领导管理活动中, 要树立制度第一的理念。用制度管人, 让人去管事。实践证明, 凡是制度执行得好的卫生院, 院长威信高, 职工情绪顺, 卫生院工作秩序好, 信誉度高, 经济效益好。

但也有一些卫生院制度非常完善, 但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原因就在于有制度却执行没力度, 仅把制度写在纸上, 贴在墙上, 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 像聋子的耳朵——摆设, 造成卫生院有制度不依, 有章法不循。要解决这个问题, 院长应充分运用手中的奖惩大权, 凡是认真执行制度的, 就要给予肯定或奖励;违反制度的, 就进行批评或惩处。有的院长怕得罪人, 不愿用批评的武器, 不用惩罚权, 结果造成了组织纪律松懈, 工作秩序混乱, 职工怨气大, 效益低下, 人心思散。

(二) 卫生院制度的制订。

制订卫生院制度可依据原卫生部制订的《医院工作制度》 (共有64个制度) , 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补充或增减一些具体内容, 以建立健全本院的工作制度。

这里要提醒各位院长, 不结合本院实际, 照搬别人的制度是没有用的。因为卫生院各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理念、不同的基础, 一味套用他人的制度, 就像不管自己的脚有多大, 硬拿别人的鞋来穿一样, 结果不但不舒服, 恐怕连走路都成问题。好的制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具备合理可行的条件;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三、能够提升群体的凝聚力。

三、执行岗位职责和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 坚持“三化”。

管理职责制度化, 职责制度表单化, 表单计算机化。就是要重量化管理。

(二) 先宽后严。

千万不要让职工认为岗位职责、制度是一种摆设, 没有约束力。交朋友时有这么一句话, “先小人后君子”。管理工作也一样, 一定要利用有力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讲明制订岗位职责、制度的理由和违反岗位职责、制度应承担的责任, 以增强遵守岗位职责、制度的自觉性。

遵守岗位职责、制度者奖;违反岗位职责、制度者罚。经过“循环往复”的奖惩, 最后使其养成遵守岗位职责、制度的良好行为。即使以后不用监督, 职工也会自觉遵守岗位职责, 按制度办事。

(三) 对事不对人。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 某个职工违反了岗位职责、制度, 但由于此人是个技术骨干, 或是由于其他什么原因, 就给他个面子, 免于处罚或下不为例。即使处理也是“高高举起, 轻轻放下”, 来个大过小罚。如果这样, 岗位职责、制度就失去了约束力, 不能服众。要维护岗位职责、制度的约束力, 就要一视同仁, 使其产生“炉火效应”, 谁摸它都烫手, 即使院长也不例外。在某院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醒目的条幅, 上面赫然写着:“岗位职责, 制度大于院长”。就体现了这么一种思想。优秀的院长, 不但应该严格按岗位职责、制度做事, 更应该主动制订、完善对工作有效的各种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制度, 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7

一、大学生担任村官入村服务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服务,是文化知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资源回流农村,服务农村基层,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的重要举措,他们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农民不断转变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增加农民收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调整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发展思路,大学生村官依托党的各项惠农方针政策,运用新知识为广大农民群众传播新思想,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协助村两委及广大群众探索致富新路子,推广新技术,以科技求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带领群众立足本村实际,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旅游、特色劳务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有利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大学生村官是年轻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层次都存在层次落差大,文化水平低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选派大学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不仅有利于提高了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为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开展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村官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选派大学生入村担任“村官”

职务,一方面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文化与专业技术知识紧紧围绕在“发展三农”这个工作大局上来,但面对各项村官优惠政策,部分大学生村官把村官工作只当作是招考公务员或是事业编制工作岗位的一个跳板,对“村官”工作的长远意义认识不到位,开展工作不积极,缺乏主动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由于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校所学的专业与农村发展实际联系并不紧密,加之对县情、乡情、村情认识不深入,在日常的工作表现出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想法、思路过于单纯或是理想化,理论知识很难切入实际工作,理论与实际的脱离成了制约大学生村官能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由于面对目前就业形势,各省、地、县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够让大学生村官扎得了根,落得了脚的政策还不够多,在稳定就业、建立家庭等因素的困扰下,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各项工作不能认真的去完成,思想浮动不稳定,开展工作抵触情绪强等情况也是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村两委对村官工作不够重视。针对西部部分乡(镇)情实际,部分村干部,思想总停留在“刚毕业的学生娃干不了事”这个坎上,对国家政策了解不清、不深,对村官工作认识不到位,因而对村官工作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对分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安排工作不合理,对其想法、意见、建议不闻不问不管,因而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与良好的工作环境,从心理上严重影响了其本人发挥才智,服务“三农”的欲望。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服务“三农”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学习。没有努力付出就没有新的进步,只

有学习才能促进自身得到不断发展,才能更好的在农村这个舞台上立得住身,站得住脚。首先要正视“村官”工作,广大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有机的组织团体,而“村官”是一种新生职业,农村基层又是党中央为广大大学生提供的加强自身煅炼,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广阔平台,广大大学生村官应放眼长远,端正心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我激励能力,配合村“两委”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扮演好“三农”服务员的重要角色。其次,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仅要学习政策理论,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农村基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村民的知识面有宽有窄,思想认识有高有低,民族风俗习惯又各不相同,由此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就无从谈起转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更谈不上工作上的开拓创新,同时不深入实践就无从取得农村基层工作经验,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多向老同志学习,多和群众谈心,坚持“不知多学,不懂多问,不会多做”的学习原则,不断深化认识,强化学习,深入实践,积极配合村“两委”搞好各项工作,才能更好的胜任“村官”工作。

(二)注重提高,做好五员。切实做好县情、乡(情)、村情再认识,深入村社,了解村俗民风,了解农村发展基础与特色优势等,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想法,全面掌握村上群众的思想动态,同时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层次,不断拓展思想领域,着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农村交际交往能力,努力将无形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转化为有形的实践行为,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盼,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广、思路清晰、头脑灵活等优势,一方面通过深入村社,入户走访等形式让群众了解党的各项政策及重要会议精神,另一方面协助村“两委”干部用好用活政策,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的政策法规知识,切实做好党的各项方针

政策信息的宣传员;及时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发展农业生产,切实当好农民群众的办事员;结合大学生村官专业知识丰富、操作能力强、信息沟通快等特点,借助互联网、远程教育等信息平台,帮助群众及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手,着力当好为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有效信息的信息员;大学生村官是联系乡(镇)村的媒介,起着上传下达,联络协调的作用,及时把上级精神和要求传达给基层党员和群众,同时将本村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群众的意见建议等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充分发挥上下衔接的联络员作用;针对村“两委”干部及部分党员文化层次不高的因素,通过集中学习,个别辅导等形式,切实让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清,学习透,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与开拓创新能力,使之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力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辅导员的职能。

(三)完善机制,科学管理。以乡(镇)为基础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把激励机制与民主测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大学生村官“分类晋档,勤绩联酬”的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度由村两委、当地群众、乡(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评,并建立业绩档案。对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实行“三优先”政策,即发展党员优先、选用支书优先、推荐荣誉优先,并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差,工作能力低,不能胜任“村官”工作的,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从而加大广大“村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进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良性发展。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8

一、当前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临海从2006年开始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至今已选聘526名大学生。据统计,在目前离岗的临海244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28人通过考录成为公务员,79人进入事业单位工作,还有37人被企业招录或选择了自主择业创业。目前在岗的282名大学生“村官”中,有7人通过竞争性选拔进入镇(局)级领导岗位,有67人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7人当选村支书、社区主任、副主任等(摘自2013年1月16日新华网)。

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国家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一方面,很多人通过这条道路,顺利考入公务员队伍,走上从政生涯,没有扑下身子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全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正处在婚嫁年龄,可大多数“村官”没有找到对象,工作不稳定成了关键的原因;而且受两期聘任满后解聘政策的影响,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再度受到动摇,引起“前途恐惧症”,人人危机四起,焦虑不安,是去是留,大部分人没有信心走下去。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不高,生活单调,缺少朋友感到孤独。部分地方出行不方便,他们长时间待在农村,服务于村民,很少关注社会上的其他事务,与社会脱节,任期满后,又要重新回到社会就业,一时之间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大学生“村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一般包括两类:一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经济型工作;二是完成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维稳等各项考核任务和宜传教育、办公办会等行政文秘型工作。其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致富方面的贡献都较为有限。很多地方对“村官”的考核评价领导、“村官”乃至村民都认为,“村官”只有给本村带来经济实惠、拉来项目才算有能力。《中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显示,有86.5%的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做出贡献。然而实际情况只有13.1%的“村官”认为起到较大作用,而有40%的人认为自己未起到多大作用、甚至完全没有作用。

(二)岗位职能设计和本身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大学生“村官”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素质高的新农村建设者,是新时期发展的后备力量,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平台锻炼自身能力的特殊群体。他们给农村带来新思想、新理论,成为农村与外界接触和互动的桥梁。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在意识到自身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深深感到大学生“村官”定位的尴尬,虽然多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但是实际上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和范围,很少能真正参与村务的决策。

(三)思想上难“扎根”。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艰苦,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开展难,理想与现实落差很大。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动机多样化,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工作压力小或者借时间备考公务员等而考虑,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少数。同时随着六年聘期满必须解聘的文件出台,让他们愁上心头,即使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大幅提高也难留住人才,流动性大。

三、大学生村官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一)融入农村,加强学习,走实群众路线。

1.走村串户全面了解村情,深入田间学习提升能力。

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到村任职后要做的就是多走访,多请教,多学习。融入农村,深入田边地角话家常、访民情、解民忧。农村工作对于大学生“村官”是个新课题,也是个难题。必须正确认识,永不自满,在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快速发展的形势面前甘当“小学生”,兢兢业业学业务踏踏实实学经验。

2.关注民生尽显人文关怀,热情服务展现人格魅力。

农村的工作繁琐而复杂,但民生仍是农村工作的核心,大学生“村官”应立足改善民生,在教育、社会保障、临时救助等方面下大功夫,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尤其是要带头发起“关爱女孩、孤寡老人、孤儿、留守儿童”等活动,倾之以爱,传之以情,授之以暖。大力推行“一本、一茶、一微笑”服务,即一个笔记本,一杯热茶,一个微笑。热情耐心地接待群众,详细记录来访登记,并对办理事件做好回访,确保群众满意,以亲和力赢得群众欢迎,筑牢群众基础。

(二)心系农村,创业致富,谋实群众利益。

大学生“村官”要树立扎根基层,奉献农村的信念,立志在农村创一番事业的恒心。近年来,众多惠民政策向农村倾斜,这对广大基层组织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学历最高的群体代表,要发挥宣传、教育、引领作用。更要通过作先进事例报告、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谈心谈话等形式将“创业富民”的思想根植于民心,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为群众谋取更多利益,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所作为。

(三)积极主动,有勇有谋,助推农村发展。

笔者常感慨:转过身,你会发现大学生“村官”的舞台很广阔很自由,尽情发挥、淋漓尽致,空空地来满满地回忆;否则,错过既是永远的遗憾,虚度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而且要有严谨细致、滴水不漏、善于负责的工作态度,更要有自我加压、负重前进、争创一流的强烈意识。因此,除了做好组织安排的本职工作外,更要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积极出谋划策,与村干部共谋本村发展大计。

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建议。

(一)在深化制度建设上。

一是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领导。要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当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来抓。在乡镇街道成立领导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对口联系大学生“村官”,从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支持和帮助,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遇到的各种困难,经常指导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一个对大学生“村 官”进行全面考核和监督机制,建立“村官”工作手册,档案制度,实行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聘期考核相结合,实行评优推荐制。三是逐步落实省里相关文件,切实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四是设计好大学生“村官”分类定岗培养和任期届满后的分流机制。五是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支援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村官”设立创业基金并提供科技、管理、法律、投资等相关信息服务。

(二)在搭建项目平台上。

大学生村官如何适应农村基层工作 篇9

近年来,根据中央统一安排部署,一大批大学生通过公开招考选聘到了农村担任“村官”。大学生村官学历高、干劲足、意识新固然可喜,但要真正适应农村社会和工作环境,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认为,大学生村官要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并有所作为,必须做到“四知”。

一、清醒头脑知责任

作为一名选择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的大学生,在被组织选中的那一刻起,就要下定决心把村官岗位定为自己施展才华、历练人生的难得机遇。面对环境艰苦、待遇偏低的工作现实,要始终坚定信念,扎实工作,真正做到人到村、心入村。一要有深刻的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农村正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农村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到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大有作为,大有前途。二要有端正的态度。荀子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人成就一项事业,干好一项工作,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做。大学生村官要克服心理上的急躁情绪和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立足于基层,扎根于基层,不拈轻怕重,踏实做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三要有清晰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大学生村官身处农村大环境,许多事情和问题都要靠自己去摸索、分析、解决和处理,因此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多看看别人怎么做,多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力求去粗取精,找到最合适的工作方法。同时,要清醒的认识自己到农村究竟是去干什么,怎么样才能干出一番成就,要把自己的远大抱负与到农村

一线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我。

二、主动融入知社情

大学校园与农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大学生村官从“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到田间地头的基层干部之间落差较大,一定要勇敢面对现实,做好吃苦准备,主动适应,多与群众接触,多向同事请教,减少一点“书生”气息,增多一点“泥土”味道,迅速融入农村环境。一要勤于观察。观察是最直接的老师。大学生村官要通过多转、多看、多问,了解所在村的情况,从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到本地特色产业、资源甚至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走访了解,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工作中“干什么”做好准备。二要勤于交往。学会主动与群众“拉家常”。在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口气,掌握说话的方式,不能有傲气,要充分尊重他人,注意礼貌,拉近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觉得你是个可亲、可近、可信的人,在工作中既要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又要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让老百姓打心眼里认同你。三要勤于做事。多做事,多帮忙,是打开工作局面,进入工作角色的一把好“钥匙”。在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不要像水上的皮球,从上面看下水了,在下面看漂在水上,要能做点实事。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积累经验,避免眼高手低;要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协助村“两委”做好撰写材料、整理档案、统计数据、查找市场信息和操作电脑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村干部和群众的信任。

三、正视自我知不足

农村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初到农村,常常为无法掌握具体性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自身专业不对口感到学无所用,这就需要大学生村官放下“架

子”,不断学习、思考和总结,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才干。一要把学习当习惯。大学生村官尽管都有着较高文化水平,较好的知识结构,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面对农村这个陌生的工作环境,大学所学的知识,不一定都能用的上,这要求大学生村官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本职工作需要,努力学习农村政策法规、熟悉农村的惠农优民政策、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知识,成为全能型干部。二要把思考当历练。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不仅是学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宽的眼界,较强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在工作中,不能就事论事、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在实践中要善于研究、勇于创新,调动自己创新意识,在创新实践中,体现大学生的优势,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实现自我价值。三要把总结当积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难免有得有失,要认真记录工作日志,经常对自己的工作“回头看”,及时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寻找方法,在总结中把握规律,在总结中探求答案,在总结中得到提高,尽快成熟,摆脱稚嫩,减少不适,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四、保持形象知使命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10

谯东镇大学生村官当好人口普查“四大员”

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谯东镇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热情高、学习能力强、领悟速度快、计算机操作熟练等优势,积极担任村人口普查工作的“四大员”。

一是当好宣传员,大学生村官们深入农民家中向他们讲解人口普查的相关知识,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普查工作中;二是当好调查员,在普查过程中,大学生村官深入村民家中逐户调查了解情况,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为人口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当好信息员,为人口普查工作提供真实、准确、客观的数据。四是当好讲解员,大学生村官用专业知识协助普查,并为群众解答疑难问题,为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张瑞勇)

如何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 篇11

勇于实践,奋力拼搏,率先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员。建设好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大学生“村官”理应承担起组织的信任与培养,义不容辞地率先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方整合资源,广泛对接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搭建发展平台,为本地区的大发展、快发展、协调发展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引项目。科学分析,合理规划,为地区的长远发展搞好规划,找准基点,确立项目。

在村里的实际工作是写作员、管理员、记录员、讲解员、调解员、维修员、普查员、采购员…… 80%的村助理做的是“非实质性的”服务或文秘工作,但有20%的助理,比如黄腾宇,则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村里的决策。

一、一、村是最基层的单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最终得通过村这一最基层组织来贯彻落实。村官是当地村民的带头人,村官的配置尤为重要,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也不一般,此次选聘村官:实行公开选聘、竞争择优,让整个选聘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组织选聘的大学生到先进村进行“驻村培训”,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开展农村工作的本领。其目的就是把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大学生当“村官”,从城里到农村,从学校到田间,从经济文化发达的都市到相对偏僻落后的小村,这就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虽然现在的条件比知青那个年代要好得多,但对于初出茅庐,优越感较强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有个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尽快接触农村,贴近农民。作为基层组织,要根据大学生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制定和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加强跟踪管理和服务,妥善安排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引得来”是前提,“留得住”是基础,“用得好”是关键。

大学生到了农村,虽说担任了一官半职,但首先要当好村民,要有吃苦的思想,在生活上要住得下,吃得惯,闷得住。在工作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在农村这个新的领域

中虚心学习,领教,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把农村当作自己施展才华的天地。把当村官看成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极好锻炼。

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

这是个好事情,以为这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使我们能够适应宽广径的工作。

在村里的实际工作是写作员、管理员、记录员、讲解员、调解员、维修员、普查员、采购员…… 80%的村助理做的是“非实质性的”服务或文秘工作,但有20%的助理,比如黄腾宇,则以某种方式参与了村里的决策。

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生力军。目前活跃在京郊的2000余名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努力工作,被村民形象地称之为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他们有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村里制定发展规划;有的利用自身特长,帮助村里推销产品;有的结合所学专业,在种植、养殖、果树栽培等方面进行试验和探索,帮助村民致富。毕业于法律系的大学生“村官”,还在村里举办普法培训班,创建法律工作室,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担任诉讼代理人,协助村集体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土地承包等合同纠纷。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京郊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有知识、肯动脑、求上进,他们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投入工作,对于尽快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积累基层经验,增长工作才干,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经过锻炼,从中选拔一些表现突出者充实村、乡干部队伍,对于调整村、乡干部队伍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延庆县,现已有6名大学生“村官”被选入村党支部或村委会领导班子。

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林州市委组织部结合“大学生村干部”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创新思路,积极引导,倾心关怀,使“大学生村干部”真正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谈及协助村里搞村貌建设,需要的是我们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例如装太阳能路灯,村民说了,这灯装我家门前,大半夜照得亮晃晃的,让人怎么睡觉?这就需要解释,需要跟村民很好的沟通,让他们理解、支持这项工作。

我一直认为,我们到农村来,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而是通过我们的到来,通过我们工作的方式,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好的影响,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效率,甚至,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比如,可以教他们电脑网络知识,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办公无纸话,不仅提高了速度,还可防止污染和浪费。甚至可以考虑构建网络办公体系,这在技术上不是问题,在条件上也行得通,毕竟现在北京的农村基本上都实现了网络“村村通”,这就可以避免为了一纸文字老往乡镇各个科室跑,既节约了办公成本,也提高了办公效率。如果这个难以实现,那可以教村干部发电子邮件,用QQ等工具传输文件。当然,诸如此类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成行的,需要的不仅是我们的智慧和热情,还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

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 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要搞好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弄清楚,我国广大农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国家对农村长期投入不足,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生产方式落后以及农村管理体制与农村现实不适应等因素外,当前广大农村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得力的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缺少怎样领导农民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从我们零陵区看,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是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普遍较弱。一些家庭往往由于家人患病、孩子上学或突发变故,等原因而导致返贫。为增加收入,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到一些经济发达一点的务工,看家守园的只剩下老弱病残。由于缺少有效的组织,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富而有余。村官怎样组织和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这一个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农村缺乏优秀干部,农民呼唤好带头人

在农村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注意到,凡是发展较快和先富起来的乡村,必然有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特别是有一位好的带头!而这些被称为先进典型的优秀基层干部,大多数是创业后返乡以及了解外部信息较多的人。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领跑者。在当今的广大农村,发家能手和致富能人并不少,但既有智慧,又有领导能力并且又愿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人却不多。

近年来,为整体推进农村发展,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一些地区结合实际,连年派出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皆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选拔优秀村干部,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为改善基层组织干部结构,国家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举措,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这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的干部队伍长期建设,对引导农民以科技文化改变落后现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

是,农村工作由于受当地各种条件的制约,对基层领导者来说,要打开局面不仅要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更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新农村建设急需大批经验丰富的好干部,广大农民呼唤改变落后面貌的带头人。

二、建设和谐有力的班子。

村班子和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抓好了这项工作,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班子建设有了新变化,新起色,村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群众观念、创新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村班子建设要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打造团结协调、群众公认、事业发展的和谐村班子。

要强化“一把手”工程建设。要抓好人才选拔、素质提升、教育培养三个环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的“领头雁”作用。要坚持党员、村民代表两支队伍一起抓。要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整合资源,广开财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规范村干部的行为,激励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要重视村风、民风建设,树正气,保稳定,要多做聚民心、正民风、顺民意的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要牢固确立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发挥好村书记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要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发展,因地制宜,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坚持为民办实事,使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地惠及到老百姓。广大村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提升自身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多做贡献。

三、坚持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相结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新农村,首先需要解决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和一些农民群众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农村党员增强党性观念,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开展“我为新农村建设、为零陵区发展做了什么”和“我带动了几位群众”等活动,在广大党员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上进心,将思想认识统一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工作上来;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党员在增强自身党性观念的同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重农轻商、多子多福、小富即安和等靠要落后观念,树立不进则退、无商不活、苦干还要巧干、勤劳加科技才能 奔小康等新的观念,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四、坚持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与增强群众致富能力相结合。

穷,既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拔掉“穷根子”。为此,村官要坚持把提高农村党员综

合素质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相结合,千方百计地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创新农民致富手段。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促使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二是选派一批上进心强、接受能力强的党员到经济发展快、农村工作搞得好的地区参观学习,拓展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建立以党员为核心、以致富能手为骨干、以专业生产为基础、以共同致富为目的,统分结合、互惠合作的致富专业区,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为农民致富拓宽渠道。

五、坚持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与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相结合。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支部”。农村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就可以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为了增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凝聚力,零陵区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对不能政党发挥作用的支部进行整顿,对责任心不强或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的支部书记进行调整。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办法,促使村支书、村支委切实担起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服务大局的职责。要求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群众性组织的关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努力形成工作的合力。同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民意咨询制度,要求党支部对那些涉及长远发展的重大事情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通过印发征示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这些做法,不仅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也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六、村官如果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一次短期运动,或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或简单理解为推进农村城市化,或仅仅理解为扩大内需的手段,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有害的,有两种认识上的误区急需引起重视。第一,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一次短期运动,急于求成,大哄大嗡大跃进,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赋予其新时期新的内涵。它既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还包括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和谐农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长期的全面的革命,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场短期的运动。

第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任务,是涉及面非常广的庞大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急于求成,大包大揽搞运动都是有害的。一定要从各地农村,特别是农民的具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防止个别地区、个别人把惠及亿万农民的德政工程、良心工程,变成新的强迫命令的“运动”、新的名实不符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要有科学的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作为检验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否、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处理好当前发展现状和长远建设目标的关系,绝不能急躁冒进搞运动。

上一篇:校园环境小组实践措施下一篇:关于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