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环境卫生整治

2024-06-16

村环境卫生整治(共8篇)

村环境卫生整治 篇1

暂行管理办法

二〇一〇年二月

为了进一步改善提升我镇环境卫生状况,确保村村实施垃圾不落地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全镇整洁、有序、优美的卫生环境,进一步推动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顺利开展,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陈区镇村级环境卫生组织实施办法

二、陈区镇环境卫生检查组成员名单

三、陈区镇环境卫生考核办法

四、陈区镇环境卫生补助奖励处罚办法

五、陈区镇卫生考核打分表

六、村环境卫生清洁工作领导组

七、村环境卫生组织机构及职责

八、村村民环境卫生公约

九、卫生村标准

十、村街道卫生清扫制度

十一、村生产生活垃圾清运制度

十二、村沿街农户门前五包制度

十三、村环境卫生监督处罚奖励制度

十四、陈区镇村级卫生专职队伍、清运车辆配置办法

陈区镇村级环境卫生组织实施办法

一、村村成立“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制订村民卫生公约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三、固定清扫保洁人员。合理规划卫生责任区,划定清扫保洁地段,实行门前五包,每天清扫大街小巷,确保村内干净整洁。

四、固定垃圾清运车。户户配备垃圾容器,实行垃圾不落地管理,清运车每天定时收集,倾倒到指定垃圾填埋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五、凡属修建或拆迁的垃圾,由建筑拆迁户负责倒入指定的垃圾填埋场。

六、合理选择固定垃圾填埋场,远离村庄、公路和水源地。

七、制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责成专人对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月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定。

陈区镇环境卫生检查组成员名单

长:冯智义(副镇长)

副组长:李文艺(党委秘书)

姬庆玲(行政秘书)

成员:王

宋秀琴

闫晨光

牛素文

姬兴荣

闫晓春

庞永斌 赵振东

张双龙 李连平

陈区镇环境卫生考核办法

实行村考核与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村考核:

一、村责成分管卫生领导对卫生保洁人员工作日日进行监督,并对工作满意度评价记录,存入档案。

二、每月25日组织支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记入档案。

三、组织相关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打分,检查结果记入档案。

镇考核:

一、成立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小组,对照《陈区镇环境卫生考核打分表》,每月底由领导组组织对各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考核,考核采取明查、暗查、随机查、群众走访的方式进行。

二、考核采取扣分制,满分为1000分,得分作为补助与奖励的依据。分三块进行,垃圾清运400分、街道清扫300分、综合300分。

垃圾清运得分在350分及以上为优秀,300分至349分为合格,300分以下为不合格,其考核等级作为车辆补助的依据。

街道清扫得分在250分及以上为优秀,200分至249分为合格,200分以下为不合格,其考核等级作为清扫人员的补助依据。

总分得分在900—1000分为优秀,700—899分为合格,70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考核结果登记造册,并以文字形式通报各村。每月考核结果由镇政府存档,作为年终评比的依据。

陈区镇环境卫生补助奖励处罚办法

镇政府对各村环境卫生工作实行补助制度。

一、补助标准:

1000口人以下村每年补助8000元;1001口人至1500口人每年补助10000元;1501口人以上每年补助15000元.二、补助办法:

每月考核,季度补助。

1、考核优秀的村足额进行补助,2、考核合格的村80%进行补助,3、考核不合格的村取消当月补助。

三、奖惩办法

季度奖励,年终处罚,根据每月检查结果对各村进行季度排队,对总分在前10名的村进行奖励,分别奖励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分管卫生副职100—300元奖金等级及标准为:一等2个,二等3个,三等5个,奖金分别为300元、200元、100元,对当月考核不合格的村进行处罚,分别处罚支书、村委主任各300元,分管副职100元。处罚款从年终转移支付款中扣除。

四、通报

镇政府环境卫生督查组按季度将全镇环境卫生检查情况在《和谐陈区》报上公开通报。

陈区镇环境卫生考核打分表

村:

项目

序号

考核标准

扣分

实得分

备注

(300)

在垃圾清运前清扫完毕。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大面积清扫,每次扣5分

清扫范围内有暴露垃圾发现一处扣10分

在村内焚烧垃圾,每次扣5分

垃圾不收集,将垃圾随意倾倒扣20分

垃圾

收集

运输

处理(400)

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垃圾清运任务发现一次扣20分

村内大街小巷发现一处未及时清理的垃圾堆,大堆(壹三轮车)扣50分;中堆(壹平车)扣30分;小堆(壹箩筐)扣5分

垃圾未倒入指定填埋场的扣50分

垃圾运输车超重、超高运输,造成路面污染扣10分

综合

评价

(300)

未成立组织机构扣10分,无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责任领导,每项扣5分,无卫生制度上墙扣5分

责任区没有明确划分(牌上墙)扣10分

入村公路大面积坑洼不平扣30分,小部分面积坑洼不平扣10分

入村公路两旁树木未标红刷白扣10分

入村公路路沟有大面积杂物扣10分

所辖公路两侧有四堆之一的扣50分

墙壁、线杆、树干有乱贴乱画乱写扣10分

发现一处残墙断壁扣5分

墙壁粉刷陈旧、不到位、不粉刷扣50分

标语不醒目扣10分

沿街招牌陈旧破损扣5分

乱搭乱建一处扣10分

沿街煤土堆发现一处扣5分

陈年垃圾一处扣50分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检查人签字:

村主干签字:

检查组组长签字:

村环境卫生清洁工作领导组

长:

(村委主任)

常务副组长:

(分管卫生副职领导)

长:

(其他副职干部)

成员:

(各组组长及其他人员)

村环境卫生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1、领导组

2、清扫组

3、清除清运组

4、监督组

5、清洗粉刷组

6、健康教育宣传组

二、职责:

1、领导组职责:负责对全村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规划安排部署,并领导其具体实施。

2、清扫组职责:负责全村大街小巷隐蔽死角及主要场所的清扫工作。

3、清除清运组职责:负责对全村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运,负责对清运出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定点填埋。负责对全村的残墙断壁、废旧厕所、本村区域内的四堆十乱进行清理清除。

4、监督组职责:负责对全村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对村民的不良卫生行为进行监督,向村环卫领导组提出有利于全村环境卫生工作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落实。

5、清洗粉刷组职责:负责对全村大街小巷墙面线杆、树杆等的乱写乱画、非法小广告进行清理清洗,负责对全村主要街道墙面及沿路主要建筑进行粉刷涂白。

6、健康教育宣传组职责:负责对全体村民进行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健康教育培训。负责健康教育栏内容的及时组织更换。负责全村各种宣传标语拟定书写。

村村民环境卫生公约

为优化本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更好地规范村民环境卫生行为,不断提高全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现就

村村民环境卫生制定如下公约: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

2、崇尚文明,树立新风,展示新貌,经常做好家庭环境卫生清洁、保洁。

3、室外保持整洁,房前屋后无杂草、杂物,无乱堆乱放,厕所干净,无臭味、无蝇蛆,生产生活垃圾入池,门前干净整洁,无乱修、乱摆、乱放、乱建,墙体无乱写乱画、乱钉乱挂。

4、室内经常打扫,清洁明亮,家俱干净,摆放有序,养有花草植物。

5、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果皮、烟头及其它杂物。积极消灭四害,彻除根源。

6、主要街道不准随意停放车辆,不准占道修建,建筑废料及时清运,保证道路通畅。

7、搞好四旁植树,绿化美化家园。

8、带头弘扬正气,敢于同一切不讲卫生,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作斗争。

9、自觉接受监督,对不守社会公德,阻挠村庄环境卫生整洁、清洁的家庭,一律提交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实施相应追究和处罚。(有村民福利的村可考虑罚款)

以上公约,希全体村民共同遵守

卫生村标准

一、卫生工作组织管理

1、卫生工作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制度上墙、经费落实,爱国卫生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档案管理规范。

2、卫生村建设工作纳入村发展规划。创卫工作有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整体发展规划。

3、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创建卫生村、卫生巷、卫生户活动。

二、健康教育

1、按照农民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2、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教师有备课教案。

3、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达60%以上,家庭有卫生知识资料。定期不定期举办卫生知识讲座,设有固定的健康宣传栏,定时进行宣传教育。

4、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

三、环境卫生

1、村发展建设规划合理,环境整洁,无残墙断壁,墙壁白化。总体达到四化标准:大街小巷硬化、公共场所净化、主干道两旁绿化、大街两旁亮化。村容美观有序,村上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乱设摊点现象。庭院整洁,物品堆放整齐,有良好卫生习惯。

2、有专业保洁队伍,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村外有定点垃圾填埋场,并定时进行卫生处理;门前卫生责任制度落实,院内卫生达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以上,厕所有墙有顶,厕所有盖,不渗不漏,有排臭窗(管),无蝇(3只以下),厕所内清洁,粪便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公厕清洁卫生,均有保洁人员和制度。

3、防氟改灶达标,改灶率达90%以上。

4、家禽牲畜实行圈养,村内无散放牲畜、家禽。

四、环境保护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环境规划并认真实施,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2、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5%,地面水质达标率达100%。

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故。

五、除四害工作

1、坚持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四害孽生地得到有效控制。

2、科学合理用药,严禁使用国家禁用药物,每年冬春至少灭鼠两次。

3、鼠密度达标,蚊、蝇、蟑螂密度中的1项必须控制在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两项密度不超过标准规定三倍。

六、卫生所达标

1、卫生所集体举办,集体有专用房,诊断、处置、药房三室(建议面积至少40平方米)分开。有固定的医、防专职人员,拥有一万元以上的医疗卫生器械。

2、符合甲级卫生所标准,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巷、卫生户活动。

3、负责医、药、保、教工作全面落实,工作成效显著,资料齐全。

4、定期为村民进行健康检查,档案健全。

村街道卫生清扫制度

1、村主要街道由村环境卫生清扫组负责实施。

2、清扫组人员每天8时前必须按所分区划进行清扫工作,达到五净五无。

3、清扫的垃圾必须送村垃圾填埋场所及时填埋,做到日产日清。

4、各小街小巷实行党员、村民代表按区划分责任制,督促各街、巷农户自行清洁各户范围内的卫生。

5、实行天天有小扫,三天一大扫,每月大清扫不能少于10次,3日、6日、9日„„为全镇规定统一打扫时间,以便检查。

生产生活垃圾清运制度

1、实行垃圾不落地工程,每日

时前各农户将本户产生的生活垃圾用容器放在路两侧,由村垃圾清运车辆统一收集,送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2、暂未实行垃圾不落地的生活垃圾,各农户将垃圾定时投放到固定垃圾池,由村垃圾清运组人员,定时进行清运,各农户不得将生活垃圾随处倾倒。

3、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制度,大街小巷不能有垃圾积存现象。

4、各农户因建筑、拆建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各户自行清运到村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村沿街农户门前五包制度

1、农户必须保证门前卫生清洁,无垃圾、无乱堆乱放。

2、农户必须爱护门前的花草树木,保证其生长旺盛,无人为损毁情况发生,不准在门前树木上乱拉绳索,乱挂杂物,乱搭临时建筑。

3、农户必须保证门前秩序井然,不乱停车辆、乱摆摊点,保证道路畅通。

4、农户必须保证门前的亮化,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5、农户必须保证门前路面、路沿石、路灯、杆线、健身设施等公共设施的完好。

村环境卫生监督处罚奖励制度

1、村环境卫生领导组下设专门的环境卫生监督组。监督采取党员村民代表按月评比和支村两委临时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2、清扫、清运人员一年内出现一次评比不合格,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出现两次评比不合格,扣除总工资的10%,出现三次不合格,立即进行清除解聘,十二次评比合格的奖励工资总额的5%。

3、党员、村民代表按区划分所包责任区,一年内一次不合格提出警告,责令加大责任心,进行整改落实。两次不合格,取消一切基于党员村民代表身份享受的其它待遇。三次不合格的取消本年评模资格,全年合格的村委将按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4、实行门前五包的农户,出现三次抽查不合格的,取消本评为十星级文明户、劳动模范和优秀村民的资格。不参与本入党、宅基地审批等事项。

陈区镇村级卫生专职队伍、清运车辆配置办法

按村总人口确定保洁人数、清运车辆:

一、800人以下的村落实2名清扫人员,801至1500人的村固定3名清扫人员,1500至2000人的村保证4名卫生清扫人员,2000人以上村固定5名清扫人员。

二、1000人以下的村固定一辆垃圾清运车,1001至2000人的村固定两辆垃圾清运车,2000人以上的村固定三辆垃圾清运车,每户要有专门的垃圾收集容器,车辆每天固定时间收运垃圾。

三、以上所到清扫人员和清运车辆仅供参考,各村根据村情可自行调整。、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驻镇及镇属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改善全镇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全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治理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全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武威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和省、市、区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全镇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预防疾病、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结合全区实施的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着力构建整洁、优美、有序的镇区卫生环境,提高镇村文明程度,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整治”的要求,以村为主体,研究和解决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管辖区域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要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培育和建立环境卫生达标示范点,坚持典型带动,以点带面,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全面推广,整体推进全镇环境卫生面貌的根本改善。

(三)坚持宣传动员,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做好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原则。采取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整治环境与完善环卫设施相结合的方法,健全和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全镇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环卫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保洁范围全面覆盖,环卫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力争使大部分村的环境卫生达到卫生村的标准,努力实现全镇环境卫生整体面貌根本改观。

四、整治内容

(一)切实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各村要以村组为单位,以清洁村庄巷道、房前屋后、通村道路环境卫生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彻底清理村民房前屋后的“四堆”(土堆、粪堆、草堆、垃圾堆),填埋“四坑”(污水坑、粪便坑、污物坑、垃圾坑);彻底清除前门乱搭乱建的亭棚、草棚、猪圈、厕所,拆除残墙断壁,消除乱堆柴草和禽畜乱跑乱拴等现象;清除通村道路、树沟、田间地头、集贸市场、铺面摊前废旧地膜、饮料包装袋、饮料盒、食品盒等各种废弃环境污染物;全面整治镇政府所在地和所辖单位内部及周围环境卫生,全面落实各项整治任务,营造镇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加强道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以原国道312线和通镇通村道路为重点,彻底整治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坚决拆除公路沿线的残墙断壁,清理公路两侧河道、水沟渠道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发动群众捡拾和清扫公路沿线的各种废旧地膜、塑料袋、饮料盒,清除白色污染,美化、净化、绿化公路周边环境,着力营造公路沿线的文明卫生良好形象。

(三)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各村要积极发动群众,采用生态学防制法、生物灭鼠法和机械灭鼠法等多种方法,在春季和秋冬季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除“四害”活动,坚决防止和杜绝以病媒生物为媒介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有效清除“四害”滋生地,切实降低“四害”密度,确保把“四害”密度控制在5%的规定标准以下。

五、工作重点

(一)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各村委会要根据实际,确定本村垃圾集中堆放点;村民小组根据人员居住情况合理设置垃圾堆放点;在村组合适的地段设置废旧塑料收购点。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无垃圾散落污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有关标准和要求。

(二)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各村要在开展经常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将每年三月份作为“全镇环境卫生整治突击月”,认真安排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春耕前后、秋收后和“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及重大活动期间集中开展大规模、全范围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掀起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潮。通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改变镇区环境卫生面貌,为全镇居民创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村要按照《武威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和《凉州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方案》精神和镇区环境卫生整治标准,进一步明确环境卫生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清运制度、村民轮流推牌保洁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奖惩制度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各村要组建环卫队伍,做到环境卫生整治有人抓、有人管,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六、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全民动员。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倡导科学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大兴清洁卫生之风,营造建设家园、爱护家园、清洁家园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养成讲卫生、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行为。

(二)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各村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来抓,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要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责任和目标,明确工作时限要求,把环境卫生整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健全队伍,加大投入。各村要进一步抓好环卫队伍建设,切实做好环卫队伍的培训,落实环卫队伍的待遇,充分调动环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各村委会要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筹措环境卫生整治资金,并全部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村环境卫生整治 篇2

罗湖区某些城中村部分污水管道无出路, 直接排入河流或溢流进雨水系统, 混流现象严重, 使大量污水流入河流, 对辖区内的河流造成了极大的污染;部分管渠存在断面偏小、管网负荷大以及局部管段反坡等问题。

城中村生活污水一部分通过出户管直接排至房前的小明沟, 以明沟的形式流入片区内的管网, 另一部分通过出户管直接排到人工定期清理的化粪池, 然后再进入片区的管网系统。由于大部分生活污水采用明沟的形式排放, 实际卫生状况很差, 片区内存在乱倒垃圾, 乱扔废弃物, 地面积存的污染物较多等问题, 若下雨时, 初期雨水污染严重。由于各街道辖区城中村的合流制排水, 污水流至深圳河各支流, 最终流入深圳河, 对深圳河造成严重污染, 深圳河水质日益恶化, 严重影响到穿越区的环境质量及城市的总体形象。

1城中村现状排水体制存在的问题

(1)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不完善。

罗湖区城中村周围的市政道路的部分排水管道存在过流能力不足、管道破损、堵塞、倒坡、错接等情况;部分市政道路仍存在未设污水管道导致污水无出路等问题。

(2) 雨污混流现象严重。

罗湖片区的大量城中村基本没有污水管网, 多数片区只有一套排水管网, 雨、污水混流通过明沟暗渠进入市政雨水管网。

(3) 独立排水户偷排漏排现象严重。

独立排水户主要包括饭馆、发廊、商埔、洗车场、修车场、菜市场、垃圾中转站等。临街的餐馆商埔存在偷排、乱排以及乱接管现象。调查发现, 该类情况也比较普遍, 是重点污染之一, 此外菜市场、垃圾中转站、汽车总站的冲洗水也是重要污染源。

2整治思路及原则

整治的思路与原则是“一个原则”、“两项措施”、“三方面推进”和“四个同步”。

一个原则:坚持雨污分流的原则, 最大限度进行雨污分流的整改。

两项措施: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并重。

三方面推进:市政道路、城中村干道及巷道排水梳理整改, 三个层面共同推进, 做到上下游并重, 点面结合, 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 按照难易程度分批、分类逐步推进。

4个同步进行:①标本同治、正本与清源同步进行;②截污与治污同步;③工程措施、执法整改与管理措施同步;④系统完善、污染源达标排放与雨污分流改造同步进行。

3工程技术措施

(1) 考虑改旧合流制为分流制。

将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 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 由于实施雨、污分流, 可以将污水全部引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杜绝了污水直接排放对水体的污染。同时, 由于雨水不进入污水处理厂, 处理水的水质水量可维持较小的变化范围, 保证出水水质的相对稳定, 容易做到达标外排。要实施分流制, 对于现状条件的要求较高, 要求城中村道路的横断面有足够的位置, 允许新增管道的敷设。但由于城中村建成年代较长, 地下管线基本成型, 地面建筑拥挤, 路面狭窄, 如若将合流制改为分流制, 存在投资大、施工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 在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对有条件进行雨污分流的片区, 需坚决的进行雨污分流。

(2) 保留部分合流管, 实行截流式合流制。

如果水体环境有足够的自净能力, 大部分城市采取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系, 保留老城区部分合流管, 沿城区周围水体敷设截流干管, 对合流污水实施截流, 并视城市的发展状况, 逐步完善管网, 改为分流制。这种过渡方式, 由于工程量相对较小、节约投资、易于施工、见效快, 已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城中村管网存在的不同问题, 提出的一些整改措施见表1。

4综合整治方案

罗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包括的层面有: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的改造完善, 城中村主干道、巷道下排水管网的改造完善, 有条件的建筑排水立管的改造完善及独立排水用户的改造完善等。根据不同的层面提出以下3种整治方案。

(1) 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梳理整改, 并保留作为改造后的污水系统, 新建雨水系统。

在旧居住片区居民房的巷道内重新敷设雨水管接纳路面及天面雨水, 污水则利用现有排水明沟。

措施优点:将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 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由于实施雨、污分流, 可以将污水全部引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杜绝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水体的污染。

措施缺点:该方案因涉及新建大部分单体建筑内雨水立管, 须要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梳理整改, 并保留作为改造后的污水系统, 实施有一定的难度。

(2) 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梳理整改, 并保留作为改造后的雨水系统, 新建污水系统。

在旧居住片区居民房的巷道内重新敷设污水管接纳各户生活污水, 雨水则利用现有排水明沟。

措施优点:可实现雨、污分流, 杜绝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水体的污染。

措施缺点:该方案因涉及大部分单体建筑内合流排水立管的改造, 有一定的实施难度;因片区街面店铺往往为图方便而就近将废水排入雨水口, 易恢复成改造前的雨污合流, 导致改造工程前功尽弃, 改造后的雨水管沟易受污染。

(3) 现有不具备源头彻底雨污分流的条件局部位置, 以截排的形式作为临时的辅助措施处理, 为最终的雨污分流奠定基础。

措施优点:工程量相对较小、节约投资、见效快、可操作性强, 旱季时可将污水全部送入污水处理厂, 雨季可截流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同时相对分流制而言, 无须改造各建筑单体内合流立管。符合老片区内现状生活情况和文明程度。

措施缺点:①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仍然属于合流制, 由于污水、雨水共用一个管道系统, 在旱季, 会有臭气通过雨水口溢至街面, 影响片区内大气环境质量;②雨季时, 通过截流设施, 只能将部分合流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超出截流水量的污水通过雨水管道排入附近水体, 对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

5实例分析

(1) 建筑单体入户合流立管改造布置, 原合流管改造用作污水管, 并增设伸顶通气帽及立管检查口, 将屋面雨水单独接出, 就近排入附近检查井或者雨水口内 (见图1)

(2) 巷道中仅存在污水管线且有足管的管位新建一条雨水管的情况 (见图2) 。

如图2, 在适当的位置新设一条雨水管, 原排水管线作为污水管线, 并对接入原排水管线的雨水口进行封盖, 实现雨污分流。

(3) 巷道中仅存在污水管线但巷道狭窄且地下管线复杂的情况 (见图3) 。

如图3, 在适当的位置增设雨水盖板沟, 可避免跟巷道内的各类管线交叉, 是一种具有机动灵活性的排水方式。

(4) 对于城中村干道的部分雨水管线由于部分住户的错接乱排, 导致雨水管在旱季有污水存在, 而改造的难度也比较大, 此种情况可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截污井, 对旱季污水截流, 使旱季污水进入城市污水系统。

摘要:通过对罗湖城中村的水环境改造, 实现了城中村的雨污分流。并且针对各种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积累了城中村水环境改造的经验, 为以后的城中村水环境提升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城中村,水环境,雨污分流

参考文献

[1]侯帅华, 贾宝秋.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新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0 (2) .

[2]杨根权, 崔丽琴.浅谈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J].给水排水, 2001, 27 (5) .

[3]王佐成, 李明水.浅析深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8) .

村环境卫生整治 篇3

关键词:村庄整治;实施措施;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1、村庄整治的背景及现状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就是要村容村貌整洁,要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洁,必须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来创造宜居村庄。因此,在本次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中,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来进行本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设计,通过规划的推动和实施,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活居住条件。

义成村位于川姜镇的东北部,南与磨框镇村接壤,东、北分别与海门市和南通高新区搭界,西与姜灶社区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现状居民点位于村域东南部,紧靠金浩路东侧。集居区以内部南北小河为界,分东西两个组团,其中西组团为一期工程,由13幢多层公寓楼组成;东组团为二期工程,由14幢多层公寓和8幢小高层公寓楼组成。居民点内部道路、停车位等已基本建成,主干路沿线已架设了路灯,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活动式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已基本到位,区内环境卫生有专人保洁,基本上做到日产日清。现状绿化参差不齐,其中西组团较差,在绿化内夹种蔬菜较为普遍;东组团则相对较好,但绿化档次不高,品种较为单调,缺少小品等点缀。村服务中心位于集居区入口处,为一层建筑,办公条件相对简陋。(图1)

2、村庄整治的措施

在义成村的村庄整治规划中,着重对村口、建筑、道路、环境、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整治。(图2)

2.1村口形象整治

采用环境营造与入口小品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入口东南侧结合小游园布置景观花木、趣石等,作为村庄入口标示。

2.2村庄建筑风貌整治

集居区为近几年拆迁安置新建的住宅小区,建筑外观质量较好。规划对有损建筑景观风貌的外墙、屋面、阳台、栏杆等进行统一整治,保证建筑外立面的整洁。

2.3村庄道路整治

对村庄破损的路段进行修缮,对现状路幅较窄,不能满足通行需求的路段进行拓宽。并在两侧宜展宽处规划停车场地作临时停车或车辆交汇,以提高道路的通达性。

2.4村庄绿化景观整治

规划强调村庄绿化的乡土特色,尽量保留现有树种,对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种应进行生态维护。主要道路两侧一般种植枝小叶茂的树种。次要道路和房前屋后空地宜种植果树木林等。村口作为绿化的重点区域,宜体现自然、亲切、宜人,体现地方特色与标志性。宅旁绿化应充分利用屋旁宅间的空间,以小尺度绿化景观为主,见缝插绿。游园及公共绿化空间应结合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绿化宜以观赏类乔木与花灌木搭配为主。水旁绿化应结合亲水设施安排,以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为主。

2.5村庄河塘及岸线整治

保留现有河塘水系,并进行必要的整治和疏通,改善水质环境。禁止填埋村庄内部面积较大的水塘。对村庄内的河塘整治应以清淤疏通为主,对河塘边的原有树木禁止砍伐。河塘坡岸尽量随岸线自然走向,宜采用自然斜坡形式,并以生态驳岸形式为主。河塘绿化应尽量保持河塘岸边原有的自然绿化,河塘绿化以亲水植物为主,采用自然生态的形式,营造自然式滨水植物景观。

2.6村庄排水整治

雨水:排放主要采用自然漫排形式,对自然排放有困难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或暗渠收集方式。

污水:村庄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池塘。

2.7村庄电线杆及线路整治

对现状杆线和线路进行必要的规整,在最大化保留现状杆位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杆位调整。

村庄通信线路采用地面敷设,电信、有线电视线路亦为地面敷设。

2.8村庄路灯照明整治

照明采用独臂式路灯方式,尽量结合电线杆布置,在没有条件架设电线杆的位置,可结合建筑山墙布置。建议采用节能灯。

规划保留原有的路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新增随杆架设路灯。满足村庄内无暗点的要求。

2.9村庄环境卫生及环卫设施整治

环境卫生整治主要是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露天粪坑、畜禽散养,破败空心房,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设施。

环卫设施整治应重点对垃圾箱、垃圾房进行布局,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0m。在布局上既要方便实用,又不能影响街道美观,一般采用可移动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房结合村庄规模、集聚形态确定垃圾房位置、容量。

2.10村庄配套设施及活动场地整治

在小区主入口处布置小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村民办事、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在村庄南侧的小游园内设置活动广场,配置儿童游乐场地以及老年活动健身器材。

(图1)     (图2)

3、村庄整治的实施

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引导村民参与和监督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村庄整治规划所有成果应向村民公布,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办法能充分体现极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提倡村民自主实施部分整治项目。

义成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在资金投入上有政府出资和村民个体出资相结合的方式。政府资金的投入,保证主导控制作用,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达到规划预期的效果。村民资金的投入使得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和自身的利益融合在一起,村民自觉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过程中来,监督村庄环境整治的实施。

4、结语

村庄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是改善村庄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乡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给农民得到实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的落实,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将迎来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2008).

[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3]《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苏办发〔2011〕40号).

[4]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标准及三星级“康居乡村”评分办法.

作者简介:

环境整治村总结 篇4

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和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带领全村广大党员、村民根据整治要求和目标,按照整治计划,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基本完成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做到路面平整、畅通,环境整洁优美,空气清新怡人,展现出一个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新村庄。

一、基本情况

###村是由###、###、###、###四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总户数930户,总人口2596人,村庄区域面积3.03平方公里。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158458元。村两委班子11人,党员116人。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自提出整治工作目标后,我村全面部署了整治工作,把卫生整治和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宣传发动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卫生督查到位。

1、抓宣传发动到位。村二委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长及村二委会议等。专题研究和部署环境整治村创建工作,明确创建工作重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广泛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村创建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改善人均环境,提升文明素养,激发

和调动群众支持环境治理,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宣传环境整治村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此项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2、抓组织领导到位。村专门成立创环境整治村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村班子其它成员为组员,明确责任人,做到整治工作和村级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建全整治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治格局。

三、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1、落实安排卫生保洁。一是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制工作。全村共配有专职保洁员4名,半封闭式垃圾站10个,垃圾桶50只,保洁覆盖面达100%。我村明确落实好保洁员工作责任制、责任区、签订协议做到定人、定标准、定路段、定区域、定报酬。二是以提高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整治档次。我村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健康知识,卫生和公民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搞好卫生的自觉性,增强村民的卫生意识和自我意识,通过垃圾桶的配备,村民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保持村容整洁已逐渐成为村民的意识。

2、硬化村内主干道。一是我村投入资金对村里主干道进行修整硬化:上新宅小桥头至白坎头段以及下店农村新建住房主要道路硬化,总长1000米左右;崇新庵朱家至上村新建住房主要道路硬化,总长800米左右;杨宅、黄藤市两自然村各硬化800米左右的新建住房道路硬化村道硬化总长度2600米。二是村干部负责,到各组挨家挨户动员广大农民对自己住宅四周杂草、垃圾、杂物进行卫生清理。村投入一定量资金、劳动力对道路两侧杂草,下水道及水沟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

整治。

3、绿化环境。为保证绿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村委特意建立一个绿化实施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周友安担任组长,全面部署绿化工作,由村长周辛安负责工作的实施,并与村委其他班子人员共同商讨,责任明确。在建立组织的基础上,工作小组首先制定了专项计划任务,对道路、河道、以及公共绿地作了统一绿化部署,共绿化1000平方米,种树500棵。

4、开展河塘整治。完成对黄藤市门前塘、上新宅瑶塘、崇新庵上村厅塘的整治工作。通过清理淤泥、挖深塘底、修建专门排污渠道并对周围堤岸加固硬化,改善水质、改善环境。并对###村所有的山塘水库进行隐患排查,加固池塘提防,提高泄洪能力;疏通长度沟渠,清理渠内垃圾水草,保证水质清澈,水面无漂浮物。

5、确保卫生改厕。清除全村露天粪缸,新建冲洗式公共厕所,全村总户数930户,使用卫生厕所853户,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并有三格式化粪池一个。

6、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在硬件建设上,整修道路,整改公厕,畅通河道沟渠,做到生活垃圾及时处置,解决垃圾随意处置现象。在软件建设上,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

安华镇###村村民委员会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总结 篇5

一、基本情况

XX乡地处XX市东北部,与XX市文成、东兴、清泉和苍溪县云峰等乡镇接壤,辖8个行政村33个合作社,幅员面积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40亩,总人口7366人,其中回族3635人,占比近50%,是南充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乡内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乾隆六年的清真寺一处,距今已有276年历史,它是全乡回民的宗教活动场所。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市上动员会后,我乡赓即召开党委扩大工作会议,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乡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动员会,细化举措,认真摸排,明确任务,严把时间节点,狠抓落实。要求全乡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全力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二是严格落实,按期完成。先后多次召开“两委”干部整治工作推进会和进展情况汇报会,集中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实行驻村领导包干负责,各项目分管领导、驻村乡干部及村社干部齐抓共管整治,会上针对各村整治工作汇报情况,各项目分管领导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整改措施,主要领导作重要强调,会后及时到村督促推进整治靠后的村和项目,有力推进了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制作宣传布标20多条,在各村村委会及要道口悬挂;二是利用各村广播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三是环保分管领导及环保办多次利用逢场天或中午通过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有力控制了我乡辖区秸秆禁烧、污水排放及杂物燃烧等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四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利用群众坝坝会,大力宣讲乡村振兴战略及脱贫攻坚成效,通过感恩教育等形式,赢得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认可;五是充分利用各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分段负责开展村社道路及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清运处置工作,对环境差的个别户集中队伍突击整治并开展思想引导教育,使得辖区环境美好,赢得了脱贫攻坚等各级检查组领导认可和肯定;六是大力宣传河长制工作,乡级河长、河长办及村级河段长坚持巡河检查,发现污染等问题及时督促整治,并适时由河长办统一安排集中保洁船只和保洁员开展河道彻底打捞,使得我乡东河及滥泥沟两河道干净清爽,使得我乡环境山清水美。充分营造了我乡农村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狠抓落实,改善人居环境

政府领导认真研究落实整治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我乡在清真村发展“逍遥谷·康养小镇”,对清真村人居环境实施整村推进;二是在厕所革命整治上:农村户用厕所已经整治61户,卫生厕所达40户(近70%),根据旅游发展需要,在景区即清真村6组和9组新建卫生公厕13座(其中:已建成卫生公厕10座;景区南门卫生公厕2座和亲子厨房卫生厕所1座正在规划建设);已新建客运公厕1座;三是在垃圾革命整治上:规划新改建垃圾池10个(其中:有4个垃圾池正在改建中;清真村6组、9组即景区中心带及东门有4个垃圾池或垃圾箱正在规划建设;清真村3组有2个垃圾中转池即学校后门1个、哈家湾3组社道入口省道205外侧1个正在规划建设);农村垃圾转运设施4台,正在落实配置;已配备清扫保洁人员16人,但人员工资无来源,正在积极向就业局等相关行业部门争取公益性岗位给予解决;四是在污水革命整治上:污水处理站管网设施2处正在实施改造;五是在营造森林整治项目上:在自规局林业部门专家指导下,我乡在清真村旅游主干道两边、峡谷停车场及团结广场附近、产业园区、清真村6组、9组及景区两岸,乃至亲子厨房至景区南门东河旅游环线已规划栽植林木覆盖面积达1000余亩;六是在改造土坯房整治项目上:我乡已实施土坯房改造86户(其中:团结村12户、清真村13户、来龙村28户、灯笼村10户、三湾村6户、青山观村5户、文成村12户、跑道子村10户),仍有34户正在筹备原材料实施改造建设中。

(四)强化考核,跟促推进落实

乡党委政府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对我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督导检查力度。一是督促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对所联系的户,严格落实个人及其户内户外环境卫生整治等7包包干制;二是各驻村领导及乡村干部集中研究落实整治,并包片推进落实;三是充分利用各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护林员等集中开展村社道路及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垃圾池清运处置,实行公益性岗位人员严格考核,采取能上能下聘用原则;四是由各村安排劳务集中疏通道路边沟、清杂排障,以村为单位整治道路及堰塘山体梭坡崩溃泥石流等,畅通辖区交通环境,并纳入季度安全工作考核,年终实行分值量化考核工作经费;五是各村村级河段长坚持日常巡河保洁常态化管理机制,乡河长办结合汛期灾情等特点对河道集中打捞船只和保洁人员开展彻底打捞保洁,使得我乡河道干净清爽,同时政府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村年终考核。

三、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看来,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行业主管牵头部门到乡指导少。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文件只下达整治项目及建设标准,但无资金来源或投资计划文件。

三是乡镇财力薄弱,且市财政运行紧张,市上为解决发展遗留与新发展问题继而捆绑使用全市乡镇财政资金,导致乡镇项目资金和相关工作经费因财政过度紧张不能到账,使得乡镇难于落实一些大额整治项目;部分项目虽已落实整治,但缺乏政策性项目补助资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乡将继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策和方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生态环境。

一是全市上下要继续强化宣教和引导,统筹脱贫攻坚工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努力提升干部群众文化素养,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作风建设。

二是市上要再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来源或下达投资计划文件或财政奖补政策,利于整治项目更好更快推进落实,不给省市考核验收工作拉后腿。

三是市上要督促各整治项目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到乡镇指导相关工作,便于及时协调处理乡镇整治项目推进中的矛盾困难问题。继而有力推进和顺利实施全市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工作。

xx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XXX村,位于我市西南、西宝中线南一里处。全村共380户,1609人,其中党员32名,现有土地面积1150亩,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是2014年办事处确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村。一直以来,我办严格按照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和统一安排部署,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为目的,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为了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专门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其他成员分工负责,责任明确;二是高度重视,始终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经济发展共部署部署、共落实;三是成立专门的保洁队伍,把全村的街道逐个划分区域,分包负责,责任到人,确保环境卫生清理不留空白。

二、加大整治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2014年,我办投资10多万元,对该村村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投资175万元,铺成长3500米的水泥混凝土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近20万元对进村干道和村内街道两边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花坛600多个;投资36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30个,完成了村庄的照明工程;投资20万元对沿街的围墙进行统一粉刷,投资50多万元建设文化墙1500米,全面提升村庄整体文化品位。

三、狠抓长效机制落实,不断巩固整治成效。一是实施长效管理。与保洁员签订责任书,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做到道路天天有人扫、垃圾日产日清;二是不断巡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坚持每天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清理;三是规范垃圾处理费的收取。按照上级要求,我办每户每年60元的垃圾费以规范收取到位。四是开展村民健康文明生活习惯教育,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生活行为,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

村环境卫生整治 篇7

1.1“空心村”内涵

“空心村”是农村空心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国内外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 都产生了农村的空心化、空洞化、空壳化等问题。改革开放30余年来, 我国在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的发展, 农村人口非农化加快, 常住人口持续减少, 导致农村出现“人走房空”现象, 逐步由个体出现、扩张发展为村域成片废弃和整村闲置, 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变为涉及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 产生了大量的“空心村”。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从高空遥感影像看空心村“外扩中空”, 到实地看空心村“远看是房, 近看是草”[1]。

除了空间形态外, 农村还是一个经济社会系统。农村的空心化也不单纯是地理意义上的空心。在经济上表现为大批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 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守望, 农村产业发展凋敝。同时, 在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基本服务和精神建设等要素上也存在“空心化”现象。因此, 从深层次看, 对“空心村”的认识, 要从地理景观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视角进行认识和理解。

1.2“空心村”研究重点

在实际工作中, “空心村”由于存在大量的闲置用地而吸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注意。刘彦随等[1]认为, 若按照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 通过建设完善的农村人口转移机制, 宅基地退出与盘活机制, 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可达933.33万hm2。在国家重视耕地保护和地方政府发展受建设用地指标约束的背景下, 如何从土地利用和土地规划的角度对“空心村”进行整治成为讨论和研究的焦点。

为服务于实际工作的需要, 基于土地管理学、资源学学科视角的“空心村”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主流方向。相关研究在指导和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保护耕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3]。

2 以“地”为主的研究缺陷

以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为重点的“空心村”研究为“空心村”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但由于缺乏对经济社会等全要素的考虑, 加之一些地方急于求成, 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

2.1 忽视对人的权益保障

受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足的背景下, 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成为地方政府在推动“空心村”整治的主要动力。在进行“空心村”整治时, 往往注重“土地”空间上的科学规划, 忽视对“人”的权益保障。一些地方存在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 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基于地理的“空心村”在社会学的视角下, 则是农村老人“空巢化”和儿童“留守化”, 容易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如在人防、物防、技防缺失的现实状况下, 容易出现诈骗、盗窃、人身侵害等案件, 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隐患。这些社会问题在“空心村”整治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产业配套不足

一些地方的“空心村”整治将增加耕地面积作为主要目标, 忽视产业支撑。一方面, 新增耕地缺乏相应的后期维护, 不少地区新开发的耕地由种植油茶林、水果树变成了园地, 甚至被抛荒。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的“空心村”整治, 采取迁村并点、集中建设大型农村社区的做法。但相应的产业配套建设、土地流转制度、特色产业发展等不足, 影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导致部分农村出现就业困难、务工不稳定的问题。

3 未来“空心村”整治建议

3.1 坚持以人为本

“空心村”整治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农村地域特点和农民意愿, 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 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 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宅基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要通过“空心村”整治, 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优化农村居住空间, 提升农村土地价值,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保护乡村特色, 完善村庄公共设施,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重视制度设计

“空心村”并不单纯是一种空间形态, 而是一个农村社会系统, 包含了土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要素。“空心村”的整治, 并不单单是在合理空间规划后进行的复垦、整理等物质活动, 需要系统分析、综合考虑, 需要从制度层面加强设计, 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出台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 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扶持和指导, 并针对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村内集约型等不同类型区域空心村特征, 设计差别化的政策措施, 构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空心村”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

3.3 切勿操之过急

改革开发以来, 得益于经济全球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我国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巨大。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拉动, 低端产品生产的“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等, 保持了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 也带动了大批农民进城, 推高了我国的城镇化率。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率仍存在一定的虚高。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 而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是35%, 全国2.6亿农民工没有市民化。受全球经济波动以及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大量城市农民工可能存在进城失败而返乡的风险。保留的“空心村”是维系其生活的基本保障, 数量庞大的“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 也可以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从资源储备的角度看, 不一定完全拿出来利用。如土地价格极其昂贵的香港, 仍存有大量闲置土地。总体上看, 农村空心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环境密切相关。“空心村”整治也应遵照村庄演进的节律性, 在经济、产业、社会组织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进行有序推进, 不可操之过急[4]。

参考文献

[1]刘彦随, 龙花楼, 张小林, 等.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12) :1498-1505.

[2]姜绍静, 罗泮.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6) :51-58.

[3]陈玉福, 孙虎, 刘彦随.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地理学报, 2010 (6) :727-735.

空心村整治应提升为国家战略 篇8

长期以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背景下巨大的人地矛盾压力,使得大规模边际土地被开发成耕地。边际土地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东北北部临界适宜区等。然后,这些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已经达到极限,继续开垦的生态与环境风险巨大。我们通过典型区域抽样调查以及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潜力巨大。山东省禹城市典型调研表明,村庄土地整治潜力在46%—54%,可净增耕地13%—15%。

我国耕地资源潜力重在空心村整治,特别是平原农区村庄具有农业基础条件转好、接近商品粮基地、便于耕作的天然优势。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未来耕地保护压力十分严峻;另一个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边际土地开发的自然和社会风险不断加重。因此,建议国家将未来补充耕地潜力的重点放在空心村整治,通过整治空心村补充耕地,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下去,建立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空心村增地长效机制。

将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上升为国家战略

将以空心村土地整治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农村土地整治为核心,优化配置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空间格局优化。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空心化日益加剧,农村宅基地空置、废弃日趋严重,新增耕地的潜力巨大。由于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呈现快速推进态势,农村空心化也会因之愈演愈烈。因此,应根据城镇化速度和空心村演化“生命周期”规律,科学制定我国空心村综合整治的中长期战略及规划。

学习借鉴引进国外村庄整治还田技术,充分发挥国有科研所的技术力量,积极引入企业与社会资本参与科研,集聚多方力量,在较长时间内研制适合不同类型地区的空心村整治还田实用技术,并逐步推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实现全面提升土地整治质量和效益目标。

空心村整治和土地整理复垦,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项目进行整合,构筑综合性乡村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在村庄整治之前,根据项目区所在的区位、项目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所在地政府和人民的意愿与合理诉求,协调国家、地方和各部门利益,根据土地产出率、单位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能耗等指标,确定具体的农村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土地优化配置方案,确保在较长的时间内充分发挥所整理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围绕空心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研究制定整域性乡村发展总体规划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已相继开展空心村整治实践,但空心村整治普遍缺乏全局性的规划指导。深入开展空心村整治的科学决策,必须全面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未来的方向,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体系。空心村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农田、村庄、工矿用地及闲置未利用地的专项整治,也应包括广义的田、水、林、镇、村、宅区域性综合整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上奠定市、县整域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城乡空间优化新格局。

农村发展转型与乡村系统演化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即“生命周期”,通常表现为出现、成长、兴盛、稳定、衰退等5个阶段。面对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既不可错失良机,也不能操之过急。现在有的地方极力推进农村大拆大建,其实这里面潜伏着一个隐患。比如正处于空心化成长期的农村,现在按照一万人口进行迁村并居,可是这些农民仍要城镇化转移,过不了5年、10年可能还有5000人甚至更多人要转移出去,又将带来新的空心化问题。因此,应遵照村庄演进的节律性,制定乡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指导空心村整治实践。

此外,空心村整治在空间上应有具体考量的标准,比如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须在规划建设用地扩展线之外,确保补充耕地不至于很快成为征占对象。调研中以现有的补充耕地项目验收过后不到三年又被征用了,这是典型的劳民伤财。

空心村综合整治应综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空心村土地整治作为搭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新平台,创新机制和政策,促进空心村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

因此,建议由国土资源部门来牵头、多部门协作,深入研究制定整域性乡村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揭示城乡转型期农村空间形态、组织形态、社会形态的时空特征,整合有相关乡村发展规划,制定空心村整治科学决策、有效管控、有序推进的规划体系。

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推进我国空心村综合整治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决策已经五年了,但总体上还没有取得预期的、实质性的效果和进展,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体制尚不健全、土地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农村土地的资产与资本属性未能凸显等几个方面,因此,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还是当前抓关键、解死扣、破难题的战略之举,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与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

抓关键,就是创新体制,充分挖掘农村废弃土地潜力,有效管控村庄建设用地,推进农村土地管理模式和机制创新;解死扣,就是面对新时期不断加大的“双保”(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矛盾冲突和巨大压力,通过农村土地整治调整用地结构、优化供需关系;破难题,就是通过搭建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的新平台,促进区域资源化整合、城乡空间优化整合和城乡空间优化重构,奠定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基础。

我国目前虚高的城镇化率潜伏着农民难以“安居乐业”的深层次问题,“两栖人口”流动和部分农民工回流,将成为农村建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农村非农收入增加和农民投资消费能力提高,新一轮农村建房的热潮会逐步兴起,甚至会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

还有,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建设用地指标强约束的背景下,建设用地的增量供应少了、企业用地难了,于是不少企业另辟蹊径,以空心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为由,转向与农村集体联合“撤村圈地”,以前期雄厚的资金投入换取广阔的发展建设空间。农民在短期内获利,但其长远的利益受损。有些地方在操作手段上名为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挂钩,因为征地规模动辄几百亩、上千亩,一个市的年度指标恐怕都不够,怎么可能实现增减挂钩呢?这些问题近年来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非常盛行、非常严重。

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改善居住条件愿望的增强,借助土地利用管理机制与宅基地使用制度创新,科学引导合理投资、统筹规划、规范建房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现在推进空心村土地整治恰逢时机,既“节流”,又“开源”。如果今天的空心村不整治,恐怕未来想整治都整不动了,问题就在于未来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更复杂、整治成本更高。今天能够深刻认识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必要性,并准确把握时机、科学推进,是具有革命性、创新性的。再过十年、二十年评价今天的战略选择与科学认知,必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建立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国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试验区

针对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大、农村发展问题多、土地制度创新难的现实问题,创建不同类型区和不同功能导向的、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国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通过探索研究农村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与政策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配套制度。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我们应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通过改革试验,探索协同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改革路径,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与机制创新,优化城乡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十分严重,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问题非常突出,创新农村发展体制与机制,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十分必要、时不我待。同时,还应当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总体上比较粗放,包括城市建设、开发区用地也存在投入少、效率低的问题。

通过资料分析表明,单位建设用地的投资量,美国比中国高出2倍,德国高出6倍,日本和英国则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核心问题在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土地高度依赖性,建设用地的囤积闲置和低效利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城中村”用地散乱、开发区土地空闲、房地产囤地抬价的局面亟须全面扭转,城乡土地利用都要建立集约节约利用机制。

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出发,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深入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相协调的“人地挂钩”、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与保障民生留地开发的“地业挂钩”等系列机制与政策,促进城乡土地优化配置和集约高效利用,成为当务之急。科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力度,必将为实现我国城乡土地统筹配置,提升农村土地利用价值,提高保资源、促增长、惠民生效率,开辟一条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上一篇: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下一篇:周五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