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孔子》后感

2024-08-15

观《孔子》后感(共10篇)

观《孔子》后感 篇1

在被商业化覆盖的今天,看《孔子》如同“心灵的鸡汤”百味俱全。圣人的哲理既高深又朴素,深入浅出,如高山仰止,高不可及。在这个和谐社会的文化时尚自是越趋古雅的时代,不但没有鸿沟,还是人生的航标。它涵盖中华母体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是要感谢敢于制作《孔子》的胡玫导演,和优秀的演员们,《孔子》这样的历史片拍出了激荡豪迈、剑拔弩张的大张力。

【 一】

一开场便是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掩杀,孔子居高仗剑岿然而立,强敌季恒子露出-阴-冷凶煞的真面,万箭冲天,高台上奋力击鼓的孔子指挥重兵倾泻沸油巨鼎,春秋霸道化为一片火海……紧接视听震撼而来的,是心灵的震颤:幻梦昭然的子见老子,生死契阔的颠沛流离,颜回号召圣贤生死相随,跳入冰窟拯救孔子“文明之光”,皓首苍颜的衰老终回……从人心灵深处揪出最热切的感触。

有看点的当然是周润发。发哥演的很是入戏。银幕上的孔子,与卫国谈判时的咄咄逼人、被驱出鲁国的失落、弟子遇难时的哀伤、回鲁国后的激动,都极具说服力,让观众轻易地就进入春秋时代。知天命之年的发哥大气传神地演活了那个中华历史上的千古圣人。

看电影不是看热闹,需要去思考。片中孔子经过卫国,受到卫灵公夫人南子的赏识,暂时在该国开馆授学。两人相见之时,南子虽有情挑孔子的意思,但遭到后者婉拒。片中的南子更像是孔子的红颜知己,感叹孔子怀才不遇的痛苦,并认为外人不了解孔子的内心世界。周迅饰演的南子一角戏份并不多,但层次丰富,从顽皮、放荡、威严到折服,均极具说服力。

【二】

片中孔子的弟子颜回是任泉演的,可谓演技上佳。

电影中,颜回的死让我感触颇深。颜回死得“窝囊”。夫子与弟子行于浮冰上,冰裂,回与负简之车堕入水中。回为救简,数次往来于冰冷的水中。夫子与众弟子高声呼喊亦如未闻。终溺亡于水中。

颜回是夫子的得意门生,是最能领会夫子精神的人。所以,他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拯救记载着夫子精神的书简,他的眼中,这些书简就是万世后的夫子。这里的颜回,不再是那个跟随在夫子身边的学生,而是后世乃至现代无数个追随夫子精神的勇士。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夫子的“仁”,用全部的力量让夫子的财富流传了数千年。很幸运,正因为有着许多个“颜回”,直至今日,这个已经无限趋近于“礼崩乐坏”的年代,我们能宛如跪拜在夫子跟前,聆听着先贤的教诲。谢谢“颜回”们。

【三】

在外漂泊十四年的夫子,带着那多年的沧桑和感叹,带着那讲经论道的倦意和素风,回到了那片养育自己的故土。

人们早已守候在相隔百里之外的城门口,恭迎着在外漂泊许久的亲人们归来。顺着那崎岖的道路,夫子的身影一点点的靠近,映入彼此眼帘的是一些非常熟悉而似陌生的脸孔,那挂满岁痕的脸颊上,抹不去的是那一份思念和牵挂,就在目光相聚的那一刹那,人们激动的眼泪,像泉水一样奔涌下来,像是在无声的呼喊着:夫子,您终于回来了……片尾天后王菲“幽兰

操”沟通人间与天空之美的绝世咏叹,令全片浑然而成一卷悲壮豪迈直入肺腑的史诗篇章。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然而正像有关历史的评论一样,历代以来对孔子可谓崇拜者有之,褒誉者有之,诋毁者有之,嘲讽批判者有之……如今的学界对孔子的解读也是莫衷一是。但是影片把孔子的一些思想精华放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去表现,对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四】

看《孔子》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他终其一生对自己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宣扬自己所信奉的精神、理想和信仰。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观《孔子》后感 篇2

一、孔子养生观的逐步形成

孔子养生观的形成是具有一定时代背景的。远古时期, 人类自身的条件不及许多飞禽走兽:没有翅膀不能在天空飞翔;没有鳃不能在水中长时游动;奔跑速度、忍饥挨饿、耐寒耐热也不如许多动物。想要更好地生存, 只能改善加强自身体质来适应自然环境, 以求获得健康与长寿。为了改善加强自身的体质以求得健康长寿, 也就开始出现了寻求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起初, 先民们为了争夺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生存资源而开始战争, 奴隶社会中便有制度规定, 官吏和普通民众都必须要接受军事训练,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许多原本属于军事训练的内容, 其健身作用越来越被凸显放大。自符号、文字出现之后, 许多强身健体的养生观念逐步被人们收集记录下来。

比如《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 一主阳动一主阴静, 深刻体现了动静平衡的关系, 并成了古代追求健康长寿方法中的两大原则。《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动静有常的观点, 认为“阳平阴秘, 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精气乃决”, 强调“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 神将守形”的主张, 提倡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养神, 以更加有利于追求健康长寿。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过清静为天下先, 这些观念与中医中的神补不谋而合。中医认为“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的影响是良性的, 而喜怒无常思虑太过都会伤神, 应以自我调整七情, 摆脱情绪的无常来达到养神的目的。现在的研究表明, 这些主张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的确可以通过降低新陈代谢率来达到增加其寿命的目的。古代在强调神静的同时, 也认为“形体宜动”, 讲究“形神兼备”[1]3。凡此种种, 都对孔子养生观的逐步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孔子养生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 孔子强调“动静自如, 张弛有度”的健身观念。他认为“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主张适当的山水运动可以使人精神愉快, 从而得到健康和长寿。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对于山水有着特别的热爱, 既有“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 也有“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慨。为了达到攀登山脉、游渡江河的健身目的, 孔子主张要多进行必要的行走与跑步运动。早在奴隶社会时期, 长跑就是古代步兵非常重视的训练项目, 在儒学大师孔子的养生思想影响下, 跑步运动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民间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健身方式之一, 通过长跑提高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机能, 加快血液循环, 缓解压力, 带来充沛的精力与生命的张力。而今, 在山东泰山一座天门的石碑上, 人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石碑上面刻有“孔子登临处”的字样, 这足以说明孔子是非常重视体育锻炼的。另外, 古籍中曾形容孔子是“趋进, 翼如也”, 也就是说当他走起路来, 就如同鸟儿长了翅膀一样, 稳健如飞。由此可以推知, 孔子伟岸的身躯和强健的体魄, 是与他极力倡导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分不开的。

其次, 除了对山水的热爱, 孔子还善于射箭和驾车, 并将射、御纳入六艺的范围。孔子曾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 而围观者如堵墙焉。孔子经常和学生一起从事骑马、射箭、习武和游泳等活动。实际上, 作为六艺之一的射, 与军事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箭作为古代军事中最实用也最具威力的远程武器, 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射箭运动早在奴隶社会便蔚然成风。射礼分四种, 大射、宾射、燕射、乡射, 并规定射不中靶的人要罚酒, 所以参加射礼的人平时都会刻苦练习。早期的射箭主要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饰之以孔子的儒家礼乐后, 便有了体育竞技的灵魂, 成为一种提高自身技能和德性的健身方式。此外, 驾车也要求驾车者精神高度集中, 强调身体的协调性, 作为一种健身活动, 可以锻炼良好的动作和敏捷的反应[2]42。

再者, 在对《周易》的深入研究之后, 孔子推崇中医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孔子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中庸》) 他还认为“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中庸》) , 着力提倡中庸 (中和) 的思想。如果从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 就能明白圣贤孔子的良苦用心。事实上, 中庸是一种个性修养上的平和状态, 是对个人情绪的高度控制, 是对生命本体的大彻大悟。孔子认为, 若能以中和养其身者, 其寿极命。而作为儒家极为重视的导引术, 即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静结合的一种体育健身运动。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这种强度适宜的健身运动不仅可以加强身体素质, 还对延长人类的寿命有着极其有益的作用。

三、孔子养生观的后续影响

孔子的养生观对中国古代的健身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在没有健身器材的古代, 劳动人民以其天然而独特的方式展开各种健身运动, 除了登山、游水、狩猎之外, 还有五禽戏、太极、蹴鞠、滑冰、踢毽子、马球等运动, 这些运动不仅是古代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 而这些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孔子养生观的影响。

孔子山水游的观念影响深远。正是对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观点的推崇, 古代士人大多热爱游山玩水, 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曾独自穿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杜甫也曾“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 苏轼亲见大江东去的气魄, 陆游六十登山不用扶等等, 这种天然的健身方式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并留下无数情景交融、意境高远的佳作。

孔子倡导的室外狩猎、射箭、舞剑、武术等体育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汉朝一统天下后, 孔子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国家主流思想,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孔子的养生观。比如狩猎成为全国性的活动, 射箭也由军事战争活动逐渐向狩猎发展, 既有皇家狩猎时“千乘雷起, 万骑纷纭”, 也有平民百姓单骑逐射的狩猎。通过狩猎健身, 提高体质和意志品德。另外, 剑在古代是步战的主要兵器, 到了汉代末年便已经由原本的生死相搏演变成体育竞技娱乐项目的击剑, 在唐代时舞剑兴盛, 公孙大娘惊动天下的舞姿以善舞剑器闻名于世, 宋朝曾选勇士数百人, 教以舞剑, 技惊四座。这些高超的绝技, 对后世影响很大, 至今的武术套路中也有所见。武术作为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可追溯至原始社会, 是通过战斗逐渐积累的攻防格斗的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在隋唐五代兴盛, 并在宋代出现了民间练武组织。由于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的特点, 可以通过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 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攻防能力, 因而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在民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除了这些源自于军事战争的健身运动, 一些非竞技的健身运动在古代民间也非常普及, 如秋千、风筝、踢毽子等等, 这些运动不仅是古代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 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3]79。

孔子的养生观对后世的中医理论推演和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 古代中医对健身运动颇有研究, 除了讲究药补不如食补, 中医还认为健身运动对预防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古人很早就知道模仿动物的动作可以舒筋活血, 西汉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模仿鸟兽的形态和姿势的动作。东汉名医华陀根据前人理论和经验, 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编了一套动静兼备、刚柔并济的五禽戏。可以活动全身, 使筋骨灵活, 血脉通畅, 并将肢体运动和呼吸调息结合起来, 调整身体的平衡, 达到“能中和者, 必久寿也”的目的。除五禽戏外, 中医还摸索创新出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气功功法八段锦, 体势动作连贯、高雅古朴、舒展优美。八段锦于12世纪形成, 在历代流传中经过不断发展与摸索, 形成了许多各具风格的流派。其中又分坐式的文八段和立式的武八段, 其原理是通过导引行气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健身作用。而太极拳, 则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与武术完美结合在一起, 太极中的禹步为今天八卦步、太极圆环步的雏形。根据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思想, 讲究刚柔并济, 每个动作都圆柔连贯, 每一式都绵绵不绝, 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现代研究表明, 太极拳可有效地锻炼人的大脑、内脏、关节肌肉三个部分的机能, 可强外固内, 疏通经络, 有相当明显的健身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元翔, 张华.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3) .

[2]项红军.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

孔子的饮食观 篇3

主张饮食简朴

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他追求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他说:“贤哉回也!”意即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呀!

讲究饮食卫生

孔子提出了许多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而且阐述精辟,见解独到。这集中载于《论语•乡党》中。如:“鱼馁而肉败不食。”食物陈旧变味了,鱼和肉都腐烂变质了,都不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臭恶不食。”色味不好,不吃。“失饪不食。”烹饪当有度、有节,实喻言行当有度、有节。孔子的“道”体现在饮食之“礼”中,因而,“败”“馁”“色恶”及“臭恶”,实指“无道”,而“不食”体现了“正道”的追求。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其伦理思想的灌注方面,是独具匠心的。在《论语》这样一部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中,讲到不食馁鱼、败肉,表层的含义,这仅仅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更为深刻的喻意是,孔子对周礼崩坏的痛惜及对更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追求。“不时不食。”如果不是进餐时间,不吃。因为吃饭不应时会扰乱肠胃的消化功能。“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应以作为主食的谷物为主,吃肉佐饭,要使肉与饭有一个适应的比例。肉太多,饭太少,油腻腻的,是肉气胜于饭气了,也不相宜。这一点既反映华夏民族的饮食文化意识,又合乎营养卫生的原理,因为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尾产物带酸性,吃肉过多的人,由于小肠液和食物中的碱性中和力长期失掉平衡,就可能患酸血病,血压高的人吃肉过多更是危险。“唯酒无量,不及乱。”其意为只有酒没有限制(当时酒的酒精度很低),但以不醉为度。通过节酒,可以正饮酒之“礼”,进而也有利于道德品行的修养。“沽酒、市脯不食。”市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这当是从卫生出发,与《礼记•王制》所云“衣服饮食,不粥于市”可以互相印证。

“不撒姜食,不多食。”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因为姜味辛,可祛湿解毒,食前吃一点有益于健康和饮食。“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这不仅吃得雅洁卫生,而且能及早进入梦乡,自然这也是符合卫生原则的。孔子不仅讲究饮食卫生,而且讲究饮食艺术。《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如此做,一方面益于健康,另一方面,这与周礼中对人的言行的严格要求是极为类似的。孔子“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他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一个理论观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总结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孔子是位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这种对饮食烹制的要求,就其严格程度而言,并不亚于他对人的道德修养的要求。

注重礼仪礼教

孔子论饮食,多与祭祀有关。《论语•乡党》云:“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为国君助祭后分得的肉食,要当天吃完,不能留到次日。家中祭祀用过的肉超过三天就不吃了。“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本乡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此“礼”反映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做客时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以示感谢。又《论语•述而》云:“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因为服丧者不会饱食,办丧事者应有悲哀恻隐之心。

观电影《孔子》有感 篇4

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近日来,我看了电影《孔子》,总体感觉还不错。当然,电影是一种艺术,所以电影《孔子》跟历史不尽相同。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孔子》这部电影是由周润发等大陆一线影星出演的,并且表演的都比较到位。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基本上把孔子圣人的一面表现了出来,任泉饰演的颜回,镜头不多,但是把颜回的那种谦卑、礼让的样子表演的也还算到位,当孔子在卫国要见南子的时候,子路的一句“那个女人,您一定不能见!”,把子路的豪爽性格也展现出来。电影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周润发 饰)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权倾朝野,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的家奴免受陪葬,而与之结怨。其后,他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从此,孔子率颜回、子路等弟子开始游历各国。在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的尊重。他见到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并在交谈中展现了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结尾孔子死后鲍德熹的镜头探到窗外,一片淡定从容的画卷,电影就在优美而有意境的画卷中结束。

电影中的孔子虽然一直寻觅“知音”,但结局却知音寥寥。在这里,《孔子》的故事不是一部圣人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孔子众门徒与孔子的关系”和“子见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众门生还是南子,都是在彼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知音”。而惨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们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不以怅然落幕。所以本片着重于讲述“孔子见南子”与“颜回救书简”,孔子明知南子赏识他,亦无法留在卫国;明知颜回落水性命堪舆,亦无法营救——通篇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关于人物的“无力感”:既无法改变时局,亦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命运。

就其颜回落水而死,尽管不符合史实的。但在电影艺术的表现下,却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撼。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不发达,颜回经常是吃不饱饭的,因此身体很虚弱,很早就死了,应该是在孔子周游列国之前就已经死了,孔子对于颜回的去世是很心痛的。而电影里的剧情安排却是颜回一路跟随孔子到了卫国,到了齐国,到了蔡国,最后是因为马车在冰面上行走压力过大,导致冰面开

裂,为了抢救孔子的书籍而被冻死在冰水里的,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在颜回的眼中,孔子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后来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现在才可以领悟到孔子的精神。当我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不过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和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但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电影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孔子“无为”的由来。电影中年轻的孔子有一身鸿图抱负,不认同老子的“无为而治”,而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时局。但迎接他的却是其后的风餐露宿,颠沛流离,几乎就如丧家之犬,理想主义要被挖空殆尽。在电影结尾,孔子的背影一袭白衣,与老子相若无几,他最终领会到“不参政事”以及“无为而治”,“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的内心。”电影看似描摹了一个理想主义失败者的落魄与无奈,实际上是叙述了另外的一番“豁然开朗”:以“传道授业解惑”来终其一生,用“无为”来“有为”,结尾孔子死后鲍德熹的镜头探到窗外,一片淡定从容的画卷,正与此心态相得益彰。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对话,也可在历史上找到印证,史书中有关于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的记载,而电影中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让孔子去回忆他和老子的对话,此情节并无不妥,反而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表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同异。电影讲到尾巴的时候已经立意鲜明,《孔子》从入世到出世,最后希望逃避政治与争端。戏中的孔子领悟到生命中弥足珍贵东西相当多:师生之情,知音之情,家园之情„„而那些党同伐异的斗争并无意义。这也是这部电影为什么显得相当“中庸”的原因,因为他要表达的本身就是“无为”的价值观。因为缺失激烈的矛盾与可看性强的戏剧性斗争,所以电影节奏显得相当缓慢。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圆形的会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场景很像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呵呵,对待公山狃这种小人,最经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的从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观孔子有感 篇5

今天,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内容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但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但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如果;是现在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是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

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和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只是扞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观《孔子》有感 篇6

当我看到孔子将颜回抱在怀里,老泪纵横,一个关于美的话题终于以一方的沉默收了场。在颜回懵懂的年岁里,孔子用他的理想使颜回看到光明;在孔子失意的时光中,颜回用他的执著使孔子鼓起勇气。也许曾经他们是几块腊肉维系的师生,但这时,已相见恨晚,既为知音。

学生单向地崇拜老师,其结果是造就一批精神的奴隶。当一个人变成偶像时,也就只能画在墙上了。这对学生是伤害——没有回应的思想传播犹如没有静脉回流的血液,教育生命又能坚持多久呢?

老师单向地崇拜学生,其结果是造就一个人的不思进取与另一些人的麻木不仁。老师会枉然自嗟(也许实际情况并非那样坏,毕竟师长阅历丰厚),自嗟过后就是自我价值的漠视,有以下的典型表现“某某是个天才,不教都能学好;学得不好的,教也没用。”“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辈休矣,且看后来人吧。”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是假,不过不能后浪还没推,自己先趴下,那样反而会绊倒后浪,长江从此平静无波了,而其余的所谓“教不好”的学生则会陷入宿命论的误区,以为自己学不好得该!甚至反以为荣道“没有我等的逊色,怎么会显出你的光辉呢?”“我就不是学习的料!”

因而师生须“彼此崇拜”并且要有“合作”,甚至“合作”是比“彼此崇拜”更高一重境界。在合作中,学生领略到老师的理性与深度,从而变得成熟;在合作中,老师体会到学生的热情与执著,从而变得敏锐。学生在老师的不动声色中探知了梦想积淀的轨迹,沉积的灰烬仍保留着燃烧时不已的热烈,他们学会了坦然,学会了面对;老师在学生的豪言壮语中复苏了昔日青春的痕迹,只言片语仍存有豪言壮语的余音,他们学会了坚韧。而两代人间惊人的相似,心路历程也经历了曲折的蜕变,双方都在对方身上看到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在时空交错的幻觉中,以另一个自己达成默契,那是一种多么欣喜,多么兴奋的感觉!中国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知音。

孔子的天命观与鬼神观之我见 篇7

朱熹在注释《论语》中,把“天命”二字解释为:“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事物所当然之故也。知此,则知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也。”

匡亚明先生在他的《孔子评传》中说:“天是至上神。孔子在最困难、最痛苦、最震惊、最需要支持和信任的情况下,把‘天’字喊了出来,以便减少心灵的负担,增加一点精神力量。”在谈论“天”这一概念时,他引用了《论语雍也第六第十章》作为例证:“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就此,匡氏解释道:“人的遭遇是由谁来决定的呢?传统观念认为,是由天命,即上天或上帝的命令决定的。孔子也说是命决定的,但这个命不是人格化有意志的上帝的命令,而是一种不可知的外在的必然性,它以偶然机遇不可抗拒地降临世间某一个人头上,即所谓时命。”[1]28

至于孔子是否相信鬼神?匡氏说:“孔子顺应当时的潮流,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虽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不认为它们会左右人类的命运。”

无须赘言,仅上述两例就可基本概括众多人所谈论的几种不同的观点。朱熹的论点是天命就是天道,天道的运行赋予万物的生存和生长的条件,这是事物的自然法则。他认为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不致迷惑,其他就不足以谈论了。

从匡亚明先生的基本论点看,他首先肯定孔子是相信命的,并承认人的灾祸是由命运决定的,但他又立新说,认为孔子讲的命谓之“时命”。匡氏的这一观点,大概指的是时气或一时的运气吧?从他引用冉伯牛有病的例子来看,似乎说时运不佳,伯牛才摊上了倒霉事儿。关于鬼神问题,他首先肯定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孔子不认为鬼神能够左右人的吉凶祸福。这不免使人感到费解,孔子既然承认有鬼神的存在,并把天看作是“至上神”,但又认为那神是无所作为、无所作用的。那么,孔子信它们的理由何在呢?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朱熹所言“天命即天道”,从道理上说观点是含糊的。就哲学观点而言,天命属于人的思想观念范畴,而天道则指宇宙或大自然的规律与法则,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到底什么是孔子的天命观与鬼神观呢?

一、关于天命

1.先说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运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第十七》)通俗一点说,孔子认为天有什么可以谈论的?无非是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万物的生衰而已。孔子的观点很明确:天是自然之天;地是自然之地,一切都是客观的自然现象。在孔子的那个年代,从君主到庶民,天神地祇是不可冒犯的形象,而孔子敢于把“有神之天”降低到“自然之天”的如此平凡的位置上,已是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至于孔子不谈论天道,也并非有什么回避,只是限于那个历史时期科学还极不发达,对于大宇宙的种种自然现象,孔子也依然不能做出比较科学的解释,但这种超前意识亦是难能可贵了。

2.再说命。什么是命,这也是谈论孔子天命观不可忽视的话题。除了相信天命、鬼神和命运的人,把命的概念理解为人类不可抗拒的法则之外,命字的概念主要是:使命、命令和生命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第九》)这句话中的“命”,确指“命运”,但这不是孔子说的话,而是了解孔子的人用来评论孔子与命与仁的基本观点的,说孔子从不把功利、仁和命运联系起来谈,孔子之所以不谈论它,就是认为利与仁与命运是没有内在联系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功利也好,仁爱也罢,都是与命运无关的,一切都是由现实的人来主宰的。冉伯牛有病,孔子去探望,走到窗下,不等进屋就拉住伯牛的手说:“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第六》)笔者认为“矣”字极有可能是“俟”字的传误,“俟”为等待之意。孔子说:“伯牛,你不行了,生命不再等待你了!”这是符合当时孔子心态的。在《论语乡党第十》中有这样的记载:“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其中的“俟”字,有的《论语》版本就误写为“矣”字。可见“矣”和“俟”的传误是可能的。[2]74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第二十》)这里的“命”是使命之意,意思是连自己的使命和天职都不知道的人,怎么能称为君子呢?我们在《论语》中所见到的孔子言论中所涉及的“命”字,没有承认命运的意思,如孔子在评论颜回、子贡时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第十一》)孔子这句话大意是:颜回道德修养差不多了吧,但总是两手空空地受穷。而子贡不受命运的摆布,所以总是囤积居奇地大发横财,这是因为他对市场的了解和判断很准,才每每得手。这是孔子不相信命运的一个极好的例证。

3.说到“天命”。孔子曾经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有人解释为孔子到了五十岁才真正理解到“命运”二字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这种解释未免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孔子过了七十岁,以极其简炼的语言总结了他一生中每一个年龄段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理解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不可以顾名思义,要从孔子全部的思想学说出发,全面地了解孔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结合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个人处境等去了解孔子的天命观。孔子到了五十岁,并非像有人说的那样感到命运为自己带来了危机,不消说五十岁,就是孔子的一生,从来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命运危机给他带来什么惶恐,即便是周游列国的那些困难重重的岁月,在推行自己主张和学说方面,也从来不曾动摇过,何况孔子一进五十岁,不但不是命运不佳,而是进入了他一生中最为政运亨通的一个年龄段,在不到两三年的光景,他就从小司空晋升为大司寇并摄相事,在鲁国大搞了一番事业。在这个历史时期,如果孔子的肩上还有压力的话,那就是拯民救世和挽救鲁国命运给他带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不把这副担子挑起来,日不能安,夜不能寐,这就是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根本所在。

在《论语季氏第十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鉴于前面所述,我们对这一章中“畏天命”三个字,就不难理解了。孔子所说的“畏”并非害怕这个概念,其中的三个“畏”字,盖指敬畏而言。孔子讲的天命,如上述所言,就是他所要履行的使命或天职,这是孔子终生不敢动摇的。一个君子,在使命和天职面前,难道可以轻率吗?这难道不足以让人产生敬畏吗?孔子所说的“大人”,是指那些为国事为人民终生矢志不移的治国贤良,他们一言可以兴邦,一行可以扭转乾坤,这难道不使人产生敬畏之感吗?孔子讲的“圣人”呢?在孔子看来,像尧、舜、禹那样的明君圣主,周公那样的治世贤良就是圣人。他们博学多才,有真知灼见,说的是真理,做的是实事,每出一言都是符合国家和百姓利益的。那么,在圣人面前,难道不足以让人感到敬畏万分吗?孔子把“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三句话联系起来谈论,并把“畏天命”放在首位,可见,“使命感”三个字在孔子心目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一言以蔽之,孔子的一生,以天职为己任,不辱使命,不敢轻率。他从不侥幸所就谓命运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机遇,他所承认的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受客观规律和法则所制约的,使命就在制约之中;顺应这一规律,使命就得以完成,否则就会失败。这就是孔子对天命的根本看法,这就是孔子的天命观。

二、关于鬼神

无外乎有两种看法:一是信,二是不信。这两种看法和分歧,千百年来也不曾有过统一。其原因:一是由于对孔子的言论在理解上、认识上、解释上的不同;二是各取所需,穿凿附会,进而曲解孔子的本意。在《论语》的全部篇章中,孔子确实极少主动地谈论鬼神的,故弟子们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第七》)当然,孔子也并非一个鬼字不说,一个神字不谈。据统计,在二十篇《论语》的数百章节中,除了回答弟子们关于鬼神的提问外,出自孔子之口直接谈论鬼神的主要有如下四条:“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第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第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第三》)“禹,吾无间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第八》)在此我们一一说明。

在春秋末期的鲁国,社会风气不正,官场上大鱼吃小鱼,这是孔子看不下去的,于是讽喻地说,有的人到处烧香不知其神位何在,这种人真是一种谄媚呀!暗指那种走歪门邪路巴结上级的人。至于“祭神如神在”之言,从《论语》的行文上看,并非孔子的话,而是记录孔子“吾不与祭,如不祭”这句话作为引言加在前面的。但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

王孙贾是卫国极有权势的上大夫,在孔子被卫灵公任用时,他向孔子提出的问题,并非请教而是旁敲侧击,其尖酸之意是:与其说你敬奉君主,倒不如阿谀于我,我的品阶高,现官不如现管。孔子听了以牙还牙地说,我孔丘如果有了罪过,犯在你们这种人手里,怕是跪地叩天也是无济于事的。这哪里是谈论什么鬼神啊,而是正邪之间借鬼神二字进行的一场唇枪舌剑的斗争!

我们再从孔子回答弟子们关于鬼神的提问中,看一看孔子对鬼神的根本态度。当子路提出怎样事奉鬼神时,孔子批评地说,人还没有研究明白,研究什么鬼?子路受了批评不服气,又问老师,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又用同样的语气批评了他:连生还没有研究明白,研究什么死呀?孔子在教育弟子樊迟时说,做你该做的事,还是离鬼神远些的好。孔子认为最为现实的就是务本,不要巴望着有所谓的神灵会给你带来什么好运。以上这几个事例都足以说明孔子是不信鬼神的,并且态度明朗,观点明确[3]58。

孔子一生的根本所信就是真理和现实,他对事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从不违心地迎合他人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我们在孔子的言论中找不到模棱两可的话,也找不到含糊其词的语言;他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也不以他人的好恶来左右自己的好恶。他是不会“信而不言其信”,也更不会因“不信而讳言适众”的。

孔子的学习观 篇8

孔子在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的“十有五而志于学”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二是从十五岁起就再也没有放弃过学习,学习终其一生。第二层意思在《论语》中可以找到许多佐证。

孔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生境界之所以不断提升,“志于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所以,“志于学”在什么时候都为时不晚。只要学,就与不学不一样,就会有收获,就会有进步,你的人生就会更加充实和精彩。这是现代人应当警醒的。

二、乐于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对只有“乐之”才能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基本判断,但孔子看重的“乐”,是由身体之苦而达到的精神之乐。孔子在学习中,正是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也有自己的烦心事,但他能从学习中找到快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粗茶淡饭、简陋居住的条件下,这必定是苦的,但“乐亦在其中矣”就在于有学习之乐。

三、勤于学

学习要付出努力才能有所得,“学海无涯苦作舟”,勤是学习之舟。孔子一生从多个方面勤于学,才得以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1.典籍是吾师。在《论语》中,学习典籍的有效办法有两个:(1)默而识之。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而识之”是孔子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极具效率的学习方法。“默而识之”就是把最经典的东西,刻到学生的心中,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刻上的经典会始终产生影响,熠熠发光而照亮人生。(2)温故而知新。孔子教学倡导“学而时习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和他的弟子,都强调学习要“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就是积累,荀子《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温故知新”的意义。“温故知新”是学习的一种好习惯。

2.他人是吾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孔子眼中,“师”的范围非常广,只要他人有可学之处,便可拜为师。(1)以贤德者为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这段话中所列数人,在当时当地都善言善行。他们各有所长,孔子向他们学习,一定有很大收获。尽可能地寻访名师,可谓学习的捷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名师的耳提面命,其所得往往醍醐灌顶。韩愈在《师说》中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以友为师。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学生去交“益友”,其目的也在于使学生懂得向自己身边的人学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进一步说:“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其实不过是老师对学生的谆谆告诫而已,告诫学生勿交一无是处的“损友”,于学无益,并非现在人们常责难的“你不愿交不如你的,人家如你又何必交你”这种浅薄理解。

3.生活是吾师。现代著名儒学家梁漱溟先生认为:“儒家是一种生活态度。”孔子一生强调要向生活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孔子教诲学生,学习以做人为第一要务,做一个正直的人就是最好的学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所以不论学什么、向谁学,只有服务于生活才叫真正的学习。

四、善于学

学习的道路艰苦漫长,并无捷径可走。但在学习中讲究方法,则能事半功倍。

1.学而思。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中,孔子特别强调学的作用。但只有插上思考的翅膀,学才能更有收获,因而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更说道:“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难,见得思义。”在这段话中,孔子认为,不管办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2.学而问。学——思——问,再到学——思——问,是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循环。思考了,就要交流,就要求教,让自己的思想与别人的思想碰撞。孔子非常注重在学习中发问求教。“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还赞扬那些放下身段求教的人。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部《论语》,记录了许多学生独到的问和孔子精致的答。教与学就是在问答中相长,往往是学生一问、再问、三问,孔子也一答、再答、三答。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学习观也是丰富多彩的。这里仅就学到的、想到的,作一番梳理总结,希望后来者就此探幽发微。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改)

观《孔子》有感 篇9

一个人痛苦的程度正是他自己所彻悟的深度。他自己因为不被人理解而痛苦,他自己因为礼乐已废道德沦丧而痛苦,他自己因为自己的坚守与艰难的矛盾而痛苦,在某个冰冷的梦深处,他自己是否会怀疑当初的抉择,他自己是否会怀疑自己的道,是否会自嘲无奈,是否会辞穷墨尽,会的,一定会的,只因为他自己是个平凡的人,而历史证明他自己终究不是个平凡的人,圣之所以为圣,圣人之所以能够配得上圣人的称号,是因为——坚守。

当一个人历经磨难,几经沉沦,洗去铅华,孑然一身地回到命运的起点,理想在他自己面前斑驳而落,田野茫茫,长夜无边,从头开始,从第一步开始,这就是圣人的抉择。也许,孔子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正是他自己颠沛流离,周游历国的时侯,磨难与苦厄不断冲击着他自己心中的君子之道,而圣人心中的火焰愈来愈旺盛,孔子的道分明已成为他自己生命的最有力的支柱,道,有的人为了拿起而有的人是为了放下。孔子毅然选择了拿起,尽管他自己的理想终点是放下,可是没有拿起又何谈放下?岁月的年轮伴随着圣人的步履磨平了命运的棱角,孔子的道,孔子对道道的践行从未停止,君子之道,天下大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温暖的生命元素丝丝点点如星星之火温暖着历尽沧桑的心。道的践行是哀痛而又幸福的,起码能用自己留下的足迹来成为儒家之道的千年不变的载体。孔丘从道中领悟出的境界,从痛苦中领略到的境界,让儒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生命内容。当我们回首经典时,依稀能够看到一个高大清瘦的背影,在夕阳下的天涯,莞自哀伤,莞自离神,遍地洒落落魄。想象千年以前,一个圣人怀揣着那经天纬地的礼仪仁德游说历国,最后却在夕阳之下黯然心伤的情景;想象千年以前,一个老者在学生、亲人相继从世间离去而要独自一人面对正义与生死冷暖时,眼眶湿润了。

天边的明月,依旧为他自己指引着回家的道路,而他自己从未回头,他自己的道,儒家的道永远是出发,永远是天下,永远是社稷,这是孔子的人格。用千年的时间积淀而成的道的方向与途径,他自己凭着心中的方向,越走越远,尽管年华已逝,双眼渐渐模糊,风吹拂着苍白的发梢,圣人的抉择,永远都是那么高大,又那么温暖与倔强,具礼乐仁义而天下大同,这是君子如幽兰般无声的坚守,这是对理想最无私的奉献与守护。儒学因为孔子的坚守永远充盈着命运责任的力量,永远都承载着济天下的最终使命,这是孔子的道。从《论语》中便可以窥见老者夕阳之下坚定的沉重的脚步,年迈的心没有因为老而迈向腐朽,正如他自己的精神,正如他自己的灵魂,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渗透,变得更加深厚与明亮,而这坚守道的精神力量已成为儒家精神的根基力量与基础人格。

孔子高大的背影,夕阳西下,高山仰止……在他自己的心中,不知日月,不知天地…

★ 电影《孔子》观后有感

★ 观雷锋电影有感

★ 电影《佛坪》观有感

★ 观百团大战电影后有感

★ 观电影《海洋》有感作文

★ 观电影《青春雷锋》有感

★ 观电影海底总动员有感

★ 观看电影阿甘正传观有感500字

★ 观电影《天堂的孩子》有感

观电影《孔子》有感作文 篇10

颜回在电影中出现的镜头很少,共有五次出现,而且每次的镜头不到五秒钟,只有在他临死前的镜头拍的最详细。

他的死是因孔子的书而死。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正在赶路,冰天雪地。地上、湖里全是冰,当他们要穿过湖时,突然湖上有块冰裂了,车子和书卷都掉进了湖里,这些书卷可都是老师一生的心血啊!颜回不顾一切的一头扎进湖里,奋力抢捞那些书,他一次又一次的把捞上来的书送到冰岸上,然后又一次次的返回湖底去捞那些书。颜回本可以游上岸来的,可以不用去捞那些书,可是他做不到,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书落到湖底……当他再一次扎进水里时,他太累了,最后筋疲力尽,再也没有上来…看到这里,我感动得哭了,我相信同学们也流泪了。

在颜回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无畏的精神,由此也体会到了两点。

第一,他十分尊敬他的老师,因为他可以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去保护老师的书,他认为老师的那些心血比他的生命都重要。第二,颜回是个有信仰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当信仰和生命两者只可取一时,他就会把生命置之度外。而颜回的信仰就是要发扬孔子的思想,而这些信仰都在他的老师孔子的书中。

上一篇:2008年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稿下一篇:早教机构活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