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

2024-09-13

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共5篇)

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 篇1

【摘 要】通过研究盲目抵制外国商品对我国国际的影响,研究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盲目抵制 国际贸易 商品 影响。

抵制外货运动是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一种辅助形式。 同时抵制外货运动又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一、盲目抵制外国商品的原因。

尽管经济全球化可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成本,但一贯主张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的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和生产企业,却担心从中国进口价廉物美的商品,使本国市场竞争加剧威胁其本土同行业的发展。

于是,这些国家的政府不顾其本土进口商和消费者的意愿,也不再宣扬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的“宏论”,而动用各种手段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甚至把他们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之上,对“华货”设置人为障碍阻止中国企业和商品进入,同时,却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其本国的企业和产品实行保护。

显然,这种“抵制华货”的行为属于主动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有时甚至是贸易霸权主义行径[1]。

二、盲目抵制外国商品的影响。

许多人在网上发帖子倡导抵制别国商品,只买中国制造。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其中包含的民族主义精神则有些偏激了。首先,我国政府在这件事上的看法是:坚决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而我国决不搞贸易保护主义。可见,抵制外国货的做法,与我国在国际上提倡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2]。第二,抵制外国商品严重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虽然有些好处,但却不利于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又谈何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如果外国的商品销不出去,便会引起国外的商品积压,一些外国公司破产,股市大幅下滑,外币汇率走低,我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提高,从而进一步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受阻,我国为出口而制造的商品积压,一批企业破产或被兼并,出口贸易额下降,GDP增长率下挫。

三、盲目抵制外国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以抵制日货为例。

(一)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目前从环保立法进入了环保执法阶段。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极力要求将贸易与环境两者紧密挂钩, 并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统一环境标准,这将使得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缩小的可能。

(二)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签署的文件不仅包含工业品贸易, 而且还包括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方面的环境保护问题。 如果发达国家在新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中肆意推进环境壁垒,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而提高产品的环境标准,对于实现我国加快出口的战略目标将产生影响,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势必减缓。

(三)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环境壁垒的制定实施必然会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 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 因此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手续并产生相关费用。 产品的外观装潢、出口标签和商品广告也将作大幅度调整。 因此,出口产品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 将使我国目前出口产品日益上涨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3]。 作为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因此受到影响。

四、应对盲目抵制外国商品以改善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的对策。

如果盲目抵制日货打击了在华日资企业,很可能导致这些企业的中国职工下岗,从而损害中国同胞的切身利益。

(一)政府层面上的对策建议。

盲目抵制日货将破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逐步建立起来的良好投资环境,有损我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国内社会和谐环境。

去年中日贸易总额约达1700 亿美元。 中国对日本出口 738 亿美元,其中约60%来自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企业。 截至 年底,日本在中国直接投资累计合同金额为666 亿美元。 大大小小的日本企业、饭店、公司、事务所遍布中国各个城市,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企业层面上的应对策略。

由于低价竞争的价格优势只能在短期内起作用,如果要在国际化竞争中取得成功并获得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规范外贸竞争秩序,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到有序出口。

为此,要促进企业的联合重组,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加强研发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营销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走专业化和国际化经营之路以及履行企业的环保责任等诸多方面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避免国内企业再为争夺产品出口相互打价格战了。

(三)行业协会层面上的应对策略。

要减少“抵制华货”发生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须积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 做好对出口贸易许可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动态管理和引导,实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策略,避免在出口市场上互相“扎堆”过于集中,以根治恶性低价竞销,避免利人不利己反招人算计的“抵制华货”发生。

【参考文献】

[1]叶茂中。论消费伦理与企业力[J].广告导报,(2)。

[2]柳华文。“烧温州鞋”和“抵制日货”[J].中国企业家,(8)。

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 篇2

关键词:进口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三个特点

(一) 外汇储备高

近年来, 我国外汇储备不论总量还是增量都在急剧增长。自1996年末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到2007年的十多年间, 始终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截至2007年9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已经高达14336亿美元, 同比增长45.11%。

持续的贸易顺差是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对外贸易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自2004年5月至今, 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 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809.3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3.3%, 贸易顺差增长83.1%。不仅如此, 我国的贸易顺差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高额的外汇储备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如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不利于开展对外贸易;引发通货膨胀潜在威胁和投资膨胀危险;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等。

(二) 外贸依存度大

自从加入WTO之后, 我国外贸依存度急剧攀升, 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据有关数据统计, 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65%。按照通行的计算方法,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程度较大。

外贸依存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依赖;二是进口依赖。在出口上, 中国部分商品如鞋、服装等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过大, 从而使我国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受到这种低附加值行业不断扩容而产生的阻碍, 增加了实现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同时, 大量的出口、长期的贸易顺差必然导致大量国内资源的让渡, 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而在进口上, 我国部分资源性和高科技产品自给不足, 如原油、电子元件、光纤制造设备等严重依赖进口, 这不利于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中的稳定性, 也使我国经济命脉受制于人。

(三) 出口贸易摩擦多

我国近年来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是导致贸易摩擦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 从我国被反倾销立案的数目:2001年55起, 2002年51起, 2003年47起, 2004年57起, 2005年后更是高发期来看, 我国正面临着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多种非关税壁垒的巨大考验。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 依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 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等行业。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但从整体而言, 我国的竞争力格局依然呈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弱的态势。这部分商品附加值低、数量大、价格低的特点决定了其成为各种贸易摩擦的主角。

频繁的贸易摩擦不仅损害我国和我国出口企业在世界上的形象, 影响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更重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摩擦直接影响到国内的就业情况。如2005年美国对中国7种纺织品设限, 直接导致将近18万纺织工人失业。

二、我国的进口贸易对解决“三高”问题的积极作用

(一) 进口贸易与外汇储备

外贸出口是创汇的主要渠道, 表现为以本国商品为代价交换外国的货币支付。而进口则表现为以本国货币支付换取其他国家的商品。很显然, 扩大进口, 通过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换取所需商品, 是消耗外汇储备的最为直观的方式。

同时, 从我国外贸出口的初衷来看, 出口的目的应该是换取更多或是更有价值的商品供国民消费, 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出口的真正目的是进口。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 在保证防范国际金融风险能力的基础上, 更多是应该在进口上体现。有进有出, 是维持收支平衡最为简单的方法, 也是解决因过高外汇储备引发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

(二) 进口贸易与外贸依存度

进口对于无论是出口外贸依存度, 还是进口外贸依存度的改善都具有积极方面的影响。

首先, 对于出口外贸依存度的改善。出口外贸依存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在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同时, 必须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 加快我国产业升级步伐, 加快提高高科技成果的转换率和商品化率。在这些方面, 适当合理的进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 甚至关键性的作用。从而, 加快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步伐, 也可以大大地降低外贸出口依存度。

其次, 对于进口贸易依存度的改善。进口贸易依存度的改善要基于进口商品依存度结构的调整之上。也就是说, 更好地进口才能够降低我国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这是一个进口选择的问题, 也是一个国家实行怎样的发展导向的问题。要尽量减少重要资源的进口, 这就要求我国企业选择低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 以减少对于战略物资的需求, 从而降低对外进口依赖。同时, 也要减少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 这要求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在逐步形成优势群体后逐步降低依赖, 进而自给自足。

(三) 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摩擦

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TFP) 来实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又称为广义的技术进步, 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创新、技术进步 (狭义)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而我国日益增多的出口贸易摩擦主要是因为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 因此进口在技术进步、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进口国通过进口好的中间产品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 并且刺激国内厂商对该产品的学习促进技术的进步, 从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获得更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减少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机率。

进口国也通过先进技术设备、关键设备等的进口, 获得加工制造能力的提高, 同时将我国增长方式向节约型上引导, 加快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植力度, 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三、苏州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进口贸易发展迅速, 进口额从1988年的0.0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50亿美元, 并且进口贸易与经济总量同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苏州市年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165.13亿美元, 提高到2007年的5700亿美元。进口贸易是如何带动经济发展的, 本文根据1987~2007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 使用Eviews计量软件对苏州市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 数据与变量

本文所取样本源自1988~2007年度数据, 见表1。

单位: (亿美元)

注:数据来源于《苏州统计年鉴》

(二)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1.平稳性检验

因为数据可能存在异方差性, 所以取GP和IM的自然对数LNGP和LNIM来表示生产总值和进口贸易额。观察LNGP和LNIM的变化趋势 (见图1) 。

由于所有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 需要先检验其平稳性。首先检验生产总值 (GP) 和进口总值 (IM) 序列是否为非平稳序列, 可以通过差分图法检验得出LNGP和LNIM的原序列为非平稳序列, 而其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2.协整检验

为分析GP和IM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可以先做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 然后再对回归残差进行检验, 判断其平稳性。以GP为被解释变量, IM为解释变量, 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 结果见表2。

Dependent Variable: LNGP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14/08 Time: 13:58Sample: 1988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估计的回归模型为:LNGPt=5.909841+0.3411LNIMt+et

为了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 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于残差序列的均值为0, 所以选择无截距项, 无趋势项的DF检验, 估计结果见表3。

在1%的显著水平下, t检验统计量为-10.0320小于其临界值-4.532598, 从而拒绝Ho, 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说明生产总值 (LNGP) 和进口总值 (LNIM)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

从上面的检验可以看出生产总值 (LNGP) 与进口总值 (LNIM) 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对模型进行修改, 以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具体方法是将协整回归中的误差项et看作均衡误差, 再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生产总值的短期与长期变化联系起来。

结构如下:△LNGPt=α+β△LNIMt+β1ECMt-1+εt,

然后在Eviews中生成LNDP和LNIM的差分序列

DLNGP=△LNGP=LNGP-LNGP (-1)

DLNIM=△LNIM=LNIM-LNIM (-1)

生成ECMt-1序列:genr ECM (-1) =LNGP-0.528855*LNIM

以DLNGP作为被解释变量, 以DLNIM和ECMt-1作为解释变量, 估计回归模型式, 结果见表4。

Dependent Variable: DLNGP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14/08 Time:17:54Sample (adjusted) : 1989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after adjustments

最终得到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

估计结果表明:F统计值为1.1023, 说明模型通过了总检验;回归系数也通过了t值显著性检验。生产总值与进口额的变化成正向关系, GP变化不仅取决于IM的变化, 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生产总值对均衡水平的偏离, 误差项ECMt-1估计的系数-1.1619体现了对偏离的修正, 上一期偏离越远, 本期修正的量就越大, 即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

4.结论

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内, 苏州市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从长期看, 进口额每增加一个单位, 生产总值就会相应地增加0.3411个单位。从短期看, 进口额每增加一个单位, 生产总值就会相应地增加0.1321个单位。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短期内上一年度的进口对生产总值的变化起着一定的负作用, 上一年度进口对GP的平均弹性为-0.1619, 这是由于进口消耗了一定的国内资源而引起的, 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定进口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

四、促进我国进口贸易健康发展的建议

无论是第一部分从现实角度分析还是第三部分从区域实证分析都可以看出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有着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 继续发展我国的进口贸易, 成为当务之急。

(一) 积极引导, 合理制定贸易保护政策

进口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实施适当的贸易保护政策, 相反, 政府在引导国内企业做好出口的同时, 应当引导它们主动进口, 从而分享进口带来的潜在的、或许短时间内不易察觉的好处。在保护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要充分发挥大国的规模经济优势, 选择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性影响、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仍处于弱势地位的产业进行有限的贸易保护, 从而避免无效的贸易保护。

(二) 制定科学的进口政策并及时完善和调整

在进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既要看到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以出口为主, 又要看到我国贸易收支逆差以及近来一些能够带动出口的经济契机, 如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等。先从鼓励出口到将进出口有机结合起来, 再到进出口的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另外, 还应将出口政策与产业政策、贸易保护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灵活的渠道, 并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随时完善和调整, 以此来最大发挥进口对贸易的积极效应。

(三) 完善进口政策环境的同时真正给予企业鼓励

建立统一的进口管理制度, 提高各部门的办公效率和透明度, 倡导简洁高效的电子办公方式。在进口配额的制定上要适当放宽, 减少行政干预带来的不利影响, 按照效益、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行规范化管理。最重要的是, 在高新技术、先进机械设备等的进口上, 政府要降低税收或是提供补贴来真正吸引企业实施进口。

(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进口贸易的主要对象是高新技术产品, 这些产品是国内企业进行创新, 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企业自身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 自觉切实把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到研发、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外, 作为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扶持和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自律性组织的建立。特别是要保护那些对进口产品消化吸收既而实现创新的企业的知识产权, 这样才能激发企业开展进口贸易, 并从中获得技术进步。而从宏观上, 就体现为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石文.专家认为解决我国外贸高顺差问题要靠扩大进口[J].港口经济, 2007 (2) .

[2]张旭宏.加快进出口结构调整努力减缓贸易顺差过快增长—2007上半年外贸形势和全年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 2007 (13) .

[3]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2) 、 (12) .

[4]王敏.辽宁省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 2007 (12) .

[5]孙晓琴.中国扩大进口的制约因素分析——来自首届广交会进口展的调查[J].对外经贸实务, 2007 (12) .

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盲目抵制;国际贸易;商品;影响

抵制外货运动是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一种辅助形式。同时抵制外货运动又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一、盲目抵制外国商品的原因

尽管经济全球化可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成本,但一贯主张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的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和生产企业,却担心从中国进口价廉物美的商品,使本国市场竞争加剧威胁其本土同行业的发展。于是,这些国家的政府不顾其本土进口商和消费者的意愿,也不再宣扬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的“宏论”,而动用各种手段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甚至把他们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之上,对“华货”设置人为障碍阻止中国企业和商品进入,同时,却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其本国的企业和产品实行保护。

二、盲目抵制外国商品的影响

许多人在网上发帖子倡导抵制别国商品,只买中国制造。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其中包含的民族主义精神则有些偏激了。首先,我国政府在这件事上的看法是:坚决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而我国决不搞贸易保护主义。可见,抵制外国货的做法,与我国在国际上提倡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第二,抵制外国商品严重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虽然有些好处,但却不利于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又谈何各国经济共同发展?

三、盲目抵制外国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以抵制日货为例

(1)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目前从环保立法进入了环保执法阶段。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极力要求将贸易与环境两者紧密挂钩,并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统一环境标准,这将使得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缩小的可能。(2)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签署的文件不仅包含工业品贸易,而且还包括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方面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果发达国家在新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中肆意推进环境壁垒,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而提高产品的环境标准,对于实现我国加快出口的战略目标将产生影响,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势必减缓。(3)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环境壁垒的制定实施必然会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手续并产生相关费用。出口产品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将使我国目前出口产品日益上涨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作为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因此受到影响。

四、应对盲目抵制外国商品以改善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的对策

(1)政府层面上的对策建议。盲目抵制日货将破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逐步建立起来的良好投资环境,有损我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国内社会和谐环境。去年中日贸易总额约达1700亿美元。中国对日本出口738亿美元,其中约60%来自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企业。截至2004年底,日本在中国直接投资累计合同金额为666亿美元。(2)企业层面上的应对策略。由于低价竞争的价格优势只能在短期内起作用,如果要在国际化竞争中取得成功并获得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规范外贸竞争秩序,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到有序出口。为此,要促进企业的联合重组,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加强研发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营销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走专业化和国际化经营之路以及履行企业的环保责任等诸多方面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避免国内企业再为争夺产品出口相互打价格战。(3)行业协会层面上的应对策略。要减少“抵制华货”发生,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须积极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做好对出口贸易许可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动态管理和引导,实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策略,避免在出口市场上互相“扎堆”过于集中,以根治恶性低价竞销,避免利人不利己反招人算计的“抵制华货”发生。

参考文献

[1]柳华文.“烧温州鞋”和“抵制日货”[J].中国企业家.2010(8)

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 篇4

就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贸易学家与环境学家展开了长期的激烈讨论。目前国际上较成熟的理论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污染天堂假说等。

(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0世纪50年代,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Kuznets) 经过研究发现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的关系。后来, 这种关系被引用到环境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中, 产生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 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对外贸易的开放, 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深。但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环境污染程度却与经济发展水平反向变动, 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关系。

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 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的发展, 不断地大力开发自然资源,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经济发展初期,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及技术的限制, 科技发展水平较低, 工业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以及转化不完全, 导致资源的进一步浪费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增多, 并且没有先进的废弃物处理技术, 多数未经过处理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地及水资源。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 后, 由于环境污染程度的恶化, 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此时, 人们愿意为环境的治理投入更多的资金, 并且偏向于消费以绿色环保过程生产出的产品, 这导致生厂商不断地改进技术以降低环保生产的成本。同时, 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工业及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更加先进, 循环利用程度高, 也进一步的改善了环境、节省了能源。对一些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 人均GDP在4000-5000美元左右情况发生转折, 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

(二) 污染天堂假说

污染天堂假说是指,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导致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不同, 这就产生了不同的环境治理成本。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 全球产品价格趋于一致, 生产成本就决定了企业利润。发达国家恰好利用了发展中国家低廉的环境治理成本, 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或直接将环境污染型、能源消耗型产品和污染物排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就成为了“污染天堂”。

随着全球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了跨国公司。庞大的跨国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时, 为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 会对国际资源加以整合, 以使成本最小化。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各国对环境问题也更加重视, 环境成本占据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然而,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有限, 国家和政府为了经济利益会暂时放弃对环境的保护, 导致环境治理成本较低, 更具竞争力。在这种大环境下, 跨国公司会考虑各国不同的环境成本, 将环境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到环境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来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

从国家角度来看,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国家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不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的程度, 此时国家不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并且国民在生活得到保障后, 对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发达国家环境成本会不断增加, 这时他们会把一些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与此同时, 发展中国家的首要目的就是发展经济, 为了吸引外资, 政府主动降低政策标准, 外加管制不严, 导致环境成本低廉, 正好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 成为了污染天堂。

(三)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污染天堂假说的联系

从一国发展来看, 当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 国家会主动承接一些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转移出的废弃物及污染型产业以追求经济地高速发展, 此时这个国家是“污染天堂”。随着其经济发展, 到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之后, 政府会加大对环境的监督管理, 国民环保意识也出现转变, 环境成本随之提高。此时, 该国作为“污染天堂”的优势消失, 不再接纳外资污染型产业, 甚至把自己国内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污染天堂”由该国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因此, 基于污染天堂假说来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实质上就是“污染天堂”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过程。

二、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为了探究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笔者运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年进出口贸易总额 (代表中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 与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代表中国环境污染程度) 进行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不断增加, 而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刚开始是逐年递增, 在2006年增加到25888000吨 (对应的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0974 RMB亿元) 时达到顶峰, 随后逐年递减, 到2014年降为19744000吨。这些数据恰好吻合了库兹涅茨曲线:首先, 环境污染程度随着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增加而加深。但当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即2006年, 140974 RMB亿元) , 污染程度反而随着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而减轻。然而2011年数据发生突变, 持续下降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却突然增加, 由2010年的21851000吨增加到22179081.69吨, 2012年后又恢复下降的趋势 (2012年下降到21180000吨) 。综合相关数据:2009年中国工业污染源治理总投资为4426206.90万元, 2010下降到3969768.20万元, 2011年为4443610.10万元, 仅比2009年增加了17403.20万元。2010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7612.19万元, 2011年下降到7114.03万元, 2012年增加到8253.46万元, 之后恢复正常的递增趋势。可见, 2011年政府对环境的监管、治理力度不足。因而, 即使在大趋势的发展下, 也不能忽视对环境的监管, 一旦环境管理滞后, 污染治理投入资金短缺, 就会出现反弹。

三、协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我国现在环境问题非常严峻, 影响了民众正常健康的生活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 环境的治理已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 理性对待外资投入, 密切关注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根据污染天堂假说,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大力吸引外资, 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疯狂地进行开采, 使我国的自然资源急剧消耗, 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 我国相对较低的环境标准吸引了发达国家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 大量的废水废气未经过处理排放到空气中, 使我国成为了“污染的天堂”。随着我国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 我们不再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 政府应提高外资企业进入国内的相关环境标准, 对一些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进入, 要理性对待, 严格把控。对进入国内的“洋垃圾”, 我们要进行精密计算, 衡量其带来的经济价值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之间的利弊, 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环境。

(二)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当一国的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 环境污染程度会随之改善。当人们不需要考虑温饱问题走上小康生活时, 人们思想意识就会发生转变, 偏向于选择清洁产品, 减少消费污染产品。相应的, 生产商也会因为人们的偏好转变生产方式, 改进生产技术, 以优化产品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污染排放。因此, 人们环保意识的转变会加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阶段的到来。由于我国经过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文化, 但糟粕也随之保留, 一些落后的思想阻碍了国民思想的进步。而思想、意识的改变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宣传教育, 良性引导居民消费, 鼓励居民消费低碳产品。同时加大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 逐步提高国民环保素质, 从而加速贸易与环境反向变动阶段的到来。

(三)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贸易大门的打开, 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及能源吸引了大量企业盲目地开采以对外输出, 导致国内资源储备急剧下降,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自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出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框架后, 中国便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事实证明可持续发展确实是协调贸易与环境的不二法则。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 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与科学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四) 建立健全环保相关法律,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8.12天津港爆炸事件轰动全国,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监管部门的责任所在。如果对严重污染环境及威胁人们健康的化工品、产业等有一个健全的法律约束, 如果政府监管部门严格依法办事、加强监管力度, 相信类似事件就不会发生。天津港爆炸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之大无法计量, 我们必须吸取教训, 谨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 政府也应加强对污染密集型企业的监管, 对其排放的废气、废水等指标进行严格监控, 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其次, 政府应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环保监测评估体系, 对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商品及废弃物的进出口都要进行精密的计算及严格的把控。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人们开始关注贸易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到底给环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 我国环境状况先是不断严重, 后又出现转折, 环境污染程度逐渐减轻。可见, 只要在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监管, 就可以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污染天堂假说,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赵忠秀, 王苒, 闫云凤, “贸易隐含碳与污染天堂假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成因的再解释”, 国际贸易问题, 2013年第7期

[2]刘华军, 闫庆悦,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CO!排放”,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年第3期;

盲目抵制进口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影响 篇5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措施控制下滑趋势。我国是出口贸易大国, 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GDP总量的30%左右, 由此可见, 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1 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1.1 进出口贸易商品特点

依据2009年我国商务部发布的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报告》, 大致有如下特点: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所有商品出口总体降幅。2009年前三个季度, 纺织品类商品出口达431亿美元, 同比降幅达13.7%左右;服装类商品出口达785亿美元, 同比降幅达10.2%左右;玩具类商品出口达209亿美元, 同比降幅达5.6%左右。机械电子商品出口于2009年第一季度降幅较大, 但随着各国政策的刺激, 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二、三季度降幅逐渐减小。2009年前三季度机械电子商品出口达4862亿美元, 同比降幅达18.6%, 其中第二、三季度分别同比下降15.6%和11.2%。出口方面, 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贸易幅度同比有所下降;但进口方面, 2009年三个季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石油同比增长7.2%, 铁矿石同比增长35.6%, 大豆同比增长11.8%。

1.2 进出口贸易总额

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的一个月后, 即2008年10月, 我国统计局公布了2008年前三个季度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9871亿美元, 同比增长26.1%。其中, 出口总额10941亿美元, 同比增长23.3%;进口总额8930亿美元, 同比增长29%。贸易顺差2011亿美元。

而依据我国商务部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个季度, 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6689亿美元, 同期同比下降了21.9%。其中, 出口总额9578亿美元, 同期同比降幅达22.4%;进口总额7111亿美元, 同期同比降幅达19.5%。

1.3 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交易量情况

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 与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贸易量占我国出口量60%左右;而危机爆发之后, 与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贸易量占我国出口量40%左右。显而易见, 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需求相对较弱, 短期内需求不会快速上升。

2 进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

(1) 美国、欧盟、日本需求大幅下降。危机前, 对美国、欧盟、日本贸易总量占据我国出口贸易总量的60%以上;危机爆发后, 三个经济体遭遇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国际市场萎缩, 需求急剧下降。 (2) 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人民币升值, 导致出口减少。由于本次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来, 使美元在国际汇率市场中持续疲软, 加速贬值。由于美元贬值, 进一步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优势, 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低价优势不复存在。 (3) 原材料价格上涨, 出口成本上升。美元是国际流通货币, 鉴于美元的国际地位, 国际原材料以美元定价, 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 这使得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 大大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前6个月, 我国CPI上涨均在7%左右, 农产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有进一步蔓延到制造业领域, 如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因此, 原材料价格上涨, 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上涨。 (4) 遭遇其他国家贸易保护。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 我国遭遇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大量的贸易保护, 贸易纠纷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 因遭遇贸易国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每年损失至少上百亿美元, 贸易国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主要反映在商品认证、技术标准、环保、安全、商品材料等方面。

3 应对策略

3.1 我国政府调整政策, 积极推动出口

针对国际市场日益严峻的贸易形势, 为了使外贸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应该提供帮助, 争取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政策扶持方面稳定人民币汇率, 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支持;应该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减免税费等。金融危机爆发后, 我国增加了3700多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约占全部出口商品的30%, 其中, 纺织产品退税率从11%调整为15%, 有将近一百多种商品达到了17%的底线, 相当于零税。

3.2 扩大内需, 转出口为内销

长期以来, 内需不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遭遇经济危机后, 数量庞大的出口企业普遍遭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原材料涨价、贸易保护等困难, 出口产品提价力度无法超越成本上涨的幅度,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失去了价格优势。为此, 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核心策略, 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国民消费。众所周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和出口国, 冰箱、彩电、洗衣机、手机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出口依存度很大。经济危机爆发后, 受国际市场影响, 出口受阻。推广家电下乡措施既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 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又能够消化我国家电行业产品过剩产能。

3.3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外贸产品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在出口总额上占到相当比例,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技术方面较低端, 市场竞争激烈, 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因此, 出口企业应把握市场机遇, 将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提升上来, 在生产过程中加大科技改革创新的投入和力度, 提升产品档次, 争取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演化, 在国际市场中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将企业向着产业链的设计、品牌、服务等高端延伸。中国世界名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表示, 海尔冰箱、彩电等家电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并占据的高端市场, 靠的是企业竞争力。现在面对金融危机, 更重要的依靠企业竞争力。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 则需要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入手, 占据行业中的核心技术。然后通过先进一流的技术、优质服务, 企业的信誉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春, 李箐.我国对外贸易促进GDP增长的实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2]田卫国, 戚丽利.电子商务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特区经济, 2009, (1) .

[3]李兵.进口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6) .

[4]张汉林.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与调整[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08.

[5]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2) .

上一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诸葛亮传》读后感下一篇:企业落实质量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