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2024-06-25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8篇)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篇1

w w

w.5 Y K J.Com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建设

——××镇2005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期,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分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全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18亿元,占全镇总量的70.8%,规模企业比重同比上升了20.8个百分点;全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47万元,其中尖峰公司5219万元、登城公司371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7.51亿元,利税率9%;实现工业增加值1.44亿元,增加值率为19%。

1—10月共引进内资1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11万美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212万元;自营出口99万元。财政总收入2788.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完成年初预算的125.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667.5万元,同比增长48.8%,完成年初预算的73.4%;国税收入2121.3万元,同比增长106.5%,完成年初预算的161.2%。

二、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主要特点

1、加强“三农”工作,强基固本谋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农业经济呈现蓬勃生机。

①切实加大支农扶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扶欠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44.3万元,完成6个扶欠项目建设,投资390多万元,基本完成新浦溪综合治理及6个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今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9500多亩,比去年增长26.7%。

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调整结构的重点放在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上,坚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突出特色调整结构,着眼效益调整结构。目前官亭登城果园翠冠梨项目和董湾粮油基地项目已顺利通过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验收;全镇水果、竹笋、畜禽、特种水产等四大块状经济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清晰,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③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完善镇、村二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成功创建杭州市科普示范乡镇;进一步加强农民业务素质培训,全年“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受训人数1260人。

2、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核心竞争力

××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①立足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是实现强镇富民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兴镇”战略,把培育特色建材产业摆上区域竞争的重要位置,形成了以尖峰登城水泥有限公司为首,登城公司、南方建材、时代墙体、华顿矿业等公司组成的特色建材产业集群,做好建材产业的延伸化、集群化、规模化这篇文章。目前集水泥、砖材、石子、黄沙及石灰石等建筑材料为一体的建材基地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②开发闲置地块,重建发展平台。为了进一步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我镇正在二联规划建设1个工业小区,以引进新型环保、节能、高新企业为主,逐步完善多元化发展格局。目前小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继去年引进2家轻纺企业后,今年又有3家新型企业落户,其中西安1家电缆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设新型电缆企业,预计年底可投产。

③创新方式方法,做好多元化招商。重点选择新型环保、节能、高新技术型企业,优化工业经济发展格局。目前,富源纺织有限公司投资700万元入驻杜邵村,并已竣工投产;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积极与日本外商联络洽谈,在二联村内扩建食品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协议外资111万美元,预计明年4月可动工、8月可投产,能够带动整个××片的农副产品生产销售。

④落实责任,抓好环保和生态镇建设。以抓尖峰公司投产为主,开展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抓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关停了登城、南建两家公司的2条水泥生产线,取缔了2家造纸工厂;全镇生态镇、村规划顺利通过论证并得到专家一致肯定,整个×ד灰蒙蒙”的旧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尖峰公司还被评为浙江省清洁生产示范点。

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①促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镇党委、政府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构建和谐××的基础工程、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来抓,正确处理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开安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发企业岗位150个,转移劳动力就业241人。

②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努力,××镇已基本建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工伤医疗保险,初步形成了制度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以来,全镇共完成基本养老保险864人,完成任务的90.2%;工伤保险749人,完成任务的118%。加强住房救助和残联工作,进一步健全弱势群体帮扶机制,全镇低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共上报2006享受低保待遇对象149户、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户,总人数达246人,救助资金19790元/月。

③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镇党委、政府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踏踏实实地努力办好“实事工程”:一是创建省级“东海明珠”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本月下旬迎接上级验收;二是创建杭州市级体育强镇,并于8月15日顺利通过验收;三是完成新浦辅小综合教学大楼和敬老院工程;四是投资350余万元开展新浦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五是建成客运沿途停靠站点和筹建中心车站,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六是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镇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三农”增收难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三是土地、电力、资金制约要素日趋凸现;四是城乡一体化难度较大,统筹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五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六是少数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办事能力不够强,部分群众思想意识还不能与时俱进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四、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思路及举措

2006年是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基础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镇党委、政府经过充分讨论、科学论证,确定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积极实施“工业兴镇”和“一二三”战略,即一抓新型工业化建设、二抓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抓城乡一体化进程,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根据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实际,力争明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净增1个亿,总量达10亿元;农业总产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振兴××,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抢抓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努力破解“三农”难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实施“工业兴镇”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灵魂,今后几年,是××镇建材行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水平的关键时期,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加快建材产业基地建设,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①巩固和壮大建材产业。重点做好尖峰公司等规模企业的服务提升工作,力争尖峰二期工程顺利上马并竣工投产;

②完善工业小区“一区二点”建设。利用土地修编,在下村和二联区块规划推进工业小区“一区二点”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发挥区块优势大力引进机械电子、生物医药、轻纺电子等低污染、低消耗的新型节约型产业,逐步在我镇形成3-4个分布均匀的支柱产业区块,实现工业经济良性发展;

③积极招商引资,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坚持招商引资“三个一”不动摇,以建材产业为重点开展对口招商;同时有重点地引进低能耗、节约型企业,完善工业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

④争取××江航道拓宽升级。利用得天独厚的××江航道优势,拓宽生机后由6级航道提升为4级航道,届时可通航500吨船只,年货物运输能力将达到800—1000万吨,能直接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实现××乃至新登地区发展的再次飞跃。

⑤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环保责任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督查监控力度,消除事故隐患,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以“三农”工作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生态效益农业为主攻方向,发挥2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水果、竹笋、畜禽、水产等生态效益农业。

二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打响“桃花岭”和“山亚”两大绿色品牌,规划建设以××为中心的农副产品经营基地,进一步扩大销售半径;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抓好农村经合组织和专业市场发展,发挥农业招商引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结合“百千”工程,进一步建设农村公共事业。2006年我镇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进6个整治村和集镇所在地的整治建设,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二)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和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一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集中力量新建和改建一批农村文化设施,逐步完善镇、村二级文化网络;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公民道德、法律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科技、文艺、卫生、体育事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计划生育工作,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挥人大监督作用,落实依法、民主、科学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公正、文明执法。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三)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镇党委、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努力为群众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1、大力实施“五项民心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省级体育强镇创建、××中心小学综合楼建设、阆坞片道路规划建设、集镇配套设施建设和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等“五项民心工程”,为政一方,造福于民。

2、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种形式的就业;大力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3、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认真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四)以加强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自身建设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完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各项工作;积极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先锋工程”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开展“两个务必”和落实“两个《条例》”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作用,为建设××美好明天作出更大贡献。

五、有关建议

1、希望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支持力度,对我镇的工业小区建设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在实地查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予立项和建设资金扶持。

2、希望市委、市政府制订欠发达乡镇的扶持政策上更具针对性,对××的各项事业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矿产资源税的返还上能适当给予优惠政策,更好地改善我镇三产发展环境。

2、以“百千”工程为载体,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的建设成果;

3、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对我镇的建材行业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矿产资源的利用,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行业内耗,提高建材产业的集群、规模效应。

4、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对××江航道的拓宽升级给予充分重视、科学论证,进一步创造××乃至新登地区二次发展的机遇。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文章来 源

w w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篇2

一、今年的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 福建省联社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总社六届五次理事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开局之年”的工作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加强联社建设, 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推进各级联社工作, 继续理顺城镇集体经济管理体制, 强化服务功能, 以明晰产权为重点, 深化集体企业改革, 以集体资产监管为主线, 探索集体资产运营有效模式, 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促进城镇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推动和服务工艺美术发展以及加强联社自身建设等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1-8月份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132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2.55%;出口交货值累计完成37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6.33%;累计产销率为99.36%, 比去年同期增加1.06%。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福建省联社今年以来的工作:

(一) 强化服务功能, 做大做强工艺美术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已有工艺品企业近万家, 从业人员20多万人。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定位, 有效行使联社管理职能, 福建省联社重点抓好工艺美术行业管理。4月28日至5月2日省联社与省经贸委、省台办等10个单位共同承办了第六届中国 (莆田) 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本届艺博会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参与性强, 现场签订了98个订货合同, 签约总额5亿元, 实现产品交易额6380万元, 意向合同金额4.3亿元。4月17日至26日省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委会等承办了第三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 4月28日至5月2日的艺博会期间, 福建省联社与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文化厅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 8月13日-14日, 福建省联社和福州市经委共同主办的“2011年福建工艺美术精品展 (北京) ”在北京国粹苑隆重举行,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李川、中国工艺集团董事长周郑生、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山等出席了活动的开幕式。

10月24日-28日福建省联社还将与相关单位合作, 举办首届福建省工艺品雕刻 (寿山石雕) 职业技能竞赛。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西博会) 、中国旅游工艺品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等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展会。积极参与做好福州寿山石旅游文化城股份公司组建工作。为更好地打造闽都四大文化名片之一的福州寿山石, 福州市政府牵头组建福州市寿山石旅游文化城股份公司和福州市寿山石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通过直属单位省工艺美术研究院认购了部分股份, 目前正在积极参与组建工作。可以说, 寿山石文化城的建设是一项文化工作、品牌工程, 建成之后将为福州带来新一个文化主题品牌, 因此我们从项目启动就介入, 做到早定位、早规划。此外, 我们还委托省工艺美术研究院和相关单位合作初步搭建了“福州市寿山石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平台, 把福建省工艺美术交易平台的框架搭建起来, 加强宣传力度, 切实负起交易平台的使命, 逐步扩大影响力, 争取能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一个响亮的交易平台。

(二)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积极开展社务活动。

联社围绕“指导、维护、协调、监督、服务”的基本职能, 积极开展社务活动。加强调查研究, 为政府决策和成员单位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今年以来省社领导深入各级联社和企业进行调研活动, 重点调研了我省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状况;城镇集体企业困难职工的社保、医保等政策问题等等。力求把握真实情况, 形成调研报告, 上报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至目前为止, 联社系统已核准4566人 (其中属联社系统直接上报的2319人) 无力参保退休人员享受老年生活保障, 还有290人的申报材料正在审核转报中。

(三) 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管和运营, 积极发展联社直属经济。

各级联社继续按照省政府闽政[2004]9号文件的要求, 发挥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各项职能, 认真履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职责。探索建立集体资产运营载体,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 监管和运营好本级联社的集体资产, 努力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认真做好直属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 进一步明晰产权, 为集体资产运营打下基础, 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并实现了保值增值, 有效地保障了联社的合法权益。为了加强对福建省工艺美术总公司的管理, 省社组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对福建省工艺美术总公司进行全面调研, 及时调整了领导班子, 摸清家底, 核实账目, 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福建省皮革塑料工业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原油价格处于高位和自营产品价格一路走低等不利因素, 大力推行企业内部管理改革, 继续扩大经营业务, 增收节支, 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约7500万元, 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省家具工贸集团公司按照“以出口为主、拓展内销与装修业务、尝试发展进口”并举的稳健发展思路, 在出口退税率下降, 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 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 以及欧美国家对我国出口家居用品加大反倾销力度等贸易技术壁垒的重重困难和巨大压力下, 努力拓展外贸业务, 继续做大内贸业务, 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2.2亿元, 各项经济指标都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

(四)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我社机关党建工作以此为契机, 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庆祝建党90周年紧密结合起来,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是召开了庆祝建党90周年暨表彰大会, 评选表彰了省社2008-2010年度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支部书记;二是组织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和书画诗歌论文征集活动;三是开展“七一”期间慰问走访党员;四是组织合唱队参加省里举办的“颂歌献给党、激情促跨越”第二届合唱节比赛;五是开展了领导点评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六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组织全社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廉政准则》学习测试;七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文明和谐机关, 开展四优文明处室评选等活动, 使机关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我省联社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省联社 (含直属协会) 目前建有一个内部局域网络, 拥有商用办公电脑近60台, 服务器3台, 其中一台服务器用于财务管理, 一台用于福建省政务网网站服务器, 一台用于内网信息共享服务器。

我省各级联社领导始终对信息工作十分重视, 由一名联社领导直接分管信息工作。每年都专门召开信息工作会议, 检查布置联社信息工作, 表彰先进信息工作人员。联社目前开办有《福建二轻通讯》和福建省联社网站, 随着工艺美术行业在联社工作的份量加大, 今年经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和福建省委外宣办批准, 创办了拥有CN刊号的《海峡工艺美术》杂志。

为规范全省联社系统的信息工作, 福建省联社于2010年印发了《关于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施办法》, 该办法规范了信息工作, 以及对基层信息人员的奖惩办法, 激发了基层信息通讯员发稿的积极性。

(一) 《福建二轻通讯》出刊基本情况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31日, 《福建二轻通讯》共出刊26期, 编辑出版信息通讯政策法规等文章共计590篇。

《福建二轻通讯》及时地报导了总社、省社、各级联社和各行业协会的近期动态, 各级联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深化集体经济改革和谋划新形势下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发展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我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形势以及国家新出台的有关惠企政策等, 对帮助企业更好掌握国家方针政策, 全面了解集体经济当前的发展形势, 增进各级联社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推进城镇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福建二轻通讯》主要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是传播信息。及时反映、传递中央、轻工联合会、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城镇集体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政策性文件、主要工作动态;及时刊登工艺美术行业最新动态;及时报道省社领导和机关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各级联社开展活动情况。

二是突出重点。去年玉树地震灾害以及闽西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 二轻工业协会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社党组的部署, 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协会积极向闽西北受灾地区捐款, 同时将全省各地市联社、直属企业、各行业协会、二轻系统企事业单位的捐款献爱心情况以及三明、南平地区二轻系统企业受灾、救灾情况收集、汇总, 并及时在2010年第四期和第五期上做了详尽报道。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联社系统向玉树地震灾区及闽西北灾区捐款数十万元。在支援灾区、抗灾救灾捐款活动中, 各级联社和集体企业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

三是传递政策。转载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联社今后工作思路, 当年我省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刊登省联社陆开锦主任在全省联社主任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选摘《福建省工艺美术产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 为各级联社开展工作指明方向。

四是提供服务。在国家及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出台大量惠企政策方面, 我们及时报导了国务院新政扶持中小企业、福建26条新举措力挺中小企业等法规, 明确当年我省经济工作主要任务;刊登了《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设区市统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为各级基层联社和集体企业用好、用对提供政策服务。

全省联社系统现有信息联络员30多名。多年来, 每一位联络员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及时、准确地报送各地联社、城镇集体企业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最新信息和最新动态, 为丰富《福建二轻通讯》的内容贡献力量。

(二) 联社网站情况

目前联社信息中心负责设计、管理的有两个联社网站, 一个对外公网一个对福建省政务内网。

网站全部由省联社信息中心自己设计开发。到今年9月底为止, 联社网站累计共发布了联社动态、协会动态、行业动态、政策法规、行业论坛、统计信息、联社音画、联社视频等文章和多媒体作品近1000篇, 网站总访问量己达22.3万人次, 另外还兼管福建塑料网、福建室内装饰网、福建眼镜网、福建礼品网, 业务指导福建工艺美术网及福建省家具网的运作。

今年联社网站为配合联社工作重心的要求, 和省工艺美术研究院联合开办了工艺美术之窗, 为增加网站的艺术氛围, 网站增设了联社音画和联社视频栏目。在联社音画栏目中将我国十大传世名画如《富春山居图》等以目前最新的音画形式展示出来, 为联社工作人员和社会大众普及了有关知识。

(三) 《海峡工艺美术》杂志出刊基本情况

由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管, 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学会主办, 台湾中华艺术协会协办的《海峡工艺美术》杂志于今年4月首发以来, 到现在己发行5期, 该刊的发行对宣传国家工艺美术行业方针政策, 发掘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和技艺, 搭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构筑工艺美术精品展示的平台, 推介工艺美术大师, 交流创作设计经验, 开展行业理论研究, 提供行业最新资讯, 极富文化性、艺术性、可读性、收藏性。

(四) 信息工作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福建二轻通讯》、福建联社网站将继续本着“全心全意为行业、为企业服务, 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 维护会员权益, 不断提高我省二轻行业的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水平, 促进行业的繁荣和发展”的办刊宗旨, 紧贴行业发展新趋势, 报道行业动态、市场动态、产业政策动态;介绍各行业的成功经验, 展现会员单位的风采;反映行业、企业呼声, 聚集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刊物和网站的互补功能, 即刊物直观易于阅读便于保留, 而网站信息传送快而无容量、版面的限制以及便于查询等特点, 为城镇集体企业和会员单位提供一个便捷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使其成为联系广大城镇集体企业、联系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的桥梁和纽带,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而呐喊助威。

三、报送总社系统统计情况

总社从2007年开展报送“总社系统联社机构报表”和“总社系统企业报表”以来至今己进行了5年, 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总社及各级联社及时掌握联社系统机构状况及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动态、制定相关政策起到了决策参考作用。目前我省联社网站上己建有全省系统内企业的数据库, 便于联社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有关企业的情况。

总社系统内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不象一些报表统计数据的取得可以不接触企业, 而从统计局的渠道得到数据, 它应逐一向企业要求报送统计数据。由于我们联社系统内许多企业经营状况不是很好, 有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因此, 一线统计人员工作难度很大, 再加上一些基层联社领导对这项工作不理解、支持度不够, 造成一些统计人员工作中两头受气, 受了不少的委曲。尽管这样, 我省各级联社大部分统计人员都能克服困难, 按时保质完成上报统计数据, 因此我省的这项工作也多次得到省社领导的肯定。

从统计数据上看我省联社机构共有76个, 其中事业单位71个、企业单位3个、行政及其它各1个;全省联社编制人数925人, 其中事业单位768人、行政单位59人、企业单位编制98人;全省联社实有人数713人。全省联社全额拨款单位48个, 差额拨款单位11个, 自收自支单位20个。

全省联社系统内企业363家, 其中生产性企业325家, 非生产性企业38家, 合计人数21061人, 其中生产性企业17679人, 非生产性企业3382人。 (这里要说明一下, 这里统计的系统内企业数可能比实有数少, 因为有些停产或半停产企业没法取得数据。)

这几年基层企业己逐渐由手工表向电子表格过渡, 但还有一些企业无法达到用电子表报送, 因此就影响了各级联社数据的汇总。总社从去年开始分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统计, 扩大了统计面, 覆盖了直属经营性的公司研究所等非生产性企业, 这使各级联社领导能更全面了解系统企业情况。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情况分析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功效系数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的重要部分,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为例,来说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情况。

一、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及涉及指标

1.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即先运用功效系数法,将所有考核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转化成无量纲差别的评分值,然后对每项考核评价指标加权平均,分别计算总量水平的静态指数和当年增长的动态指数。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各考核评价指标实施无量纲处理时,其“满意值”、“允许值”分别取全省县(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按照静态指数占40%、动态指数占60%的权数分布加权平均求得。

功效系数(D)=[(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40%+60%

2.县域经济发展涉及指标

涉及评价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款,实际进出口总额,在岗职工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等。

二、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

太湖县隶属于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辖区内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有57.1万的总人口。

2.县域经济发展指标情况

2014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 925766万元,增幅9.1%,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26525万元,增长5%;二产实现增加值428801万元,增长11.6%;三产实现增加值270440万元,增长8%。

工业总产值1767350万元,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96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含房地产)896811万元,增长20.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457万元,增长13.1%。

外贸进出口总额5586万美元,增长46.4%,其中:出口3943万美元,增长38.3%;进口1642万美元,增长70.8%。

财政收入完成62196万元,增长19.4%;财政支出250351万元,增长13.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1140380万元,增长15.5%。

2014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354万元,增长1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6元,增长12.2%。

3.各种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

2014年,在安庆市八县市内比较,分别算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功效系数0.65;工业增加值功效系数0.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功效系数0.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功效系数0.7;财政收入功效系数0.61;外贸进出口总额功效系数0.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功效系数0.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功效系数0.64。

此依类推,算出涉及到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乘权数,相加后即可算出县域综合考核指标,因各个省市按各自的省(市)情,制定的权数各不相同,在此不进行具体的说明。

三、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的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增速放缓。2014年,全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太湖县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和全省、全市一样出现同频共振,开始换档减速。

二是受自身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步伐不快。如2010年太湖县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6.8:42.8:30.4,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4.9:45.9:29.1,而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4.5:46.3:29.2,依然处于较低层次。虽然近几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要加快,而且三产行业结构有待调整。

三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不足。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看,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招工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出现下行,压力增长。从企业运行影响力来看,缺少财政贡献率大、产业牵动性强、辐射广、对经济有突出支撑作用的大企业。

四、加快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习总书记要求县域经济发展不以GDP论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内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县、富县,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快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为立足点,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物质利益。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减少审批层次和行政干预,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三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人口集中、经济集聚、资源集约,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四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建立自主发展创新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五要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利用太湖县的旅游资源,努力做到“活力太湖,美好太湖”,加快太湖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1]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2]太湖县县情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篇4

全力建设生态活力幸福新篁 中共新篁办事处委员会 新篁办事处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7日)

今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篁办事处党政班子精诚团结,抢抓机遇,抢占先机,保持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就我办基本情况、2011年的特色工作、下步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新篁基本情况

新篁办事处位于县城北部磨盘山麓,东邻上饶县,南连葛源镇,西接弋阳县,北界德兴市,辖5个行政村和山黄林场,总面积88.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75亩,林地12万亩,12总人口10417人。办事处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42名。2010年,办事处实现财政总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60元。

新篁生态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有千年银杏、百年红豆杉等珍稀植被,有“横峰第一峰”米头尖、高1366.36米,有阳山竹海等自然景观,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休闲胜地。新篁资源丰富,素有“油茶之乡、毛竹之乡、野葛之乡”美誉,有油茶林4.3万亩,茶油年产量达60万斤。有毛竹林2.3万亩,杉木林1.4万亩;矿产品资源主要有萤石矿、铁矿、花岗岩等,水利发电理论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已开发建设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7000千瓦。

二、今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5月,新一届班子到任一路,取得了以下几点工作成效。

1、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今年6月,研究出台了《新篁办事

到人、末位淘汰”的办法,以“一升三降”为总体目标,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2011,多项指标完成率均列全县前列。教育工作:积极配合县教育部门实施好新篁中学寄宿制工程项目,被列为全县农村学校寄宿制改革试点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力量捐资助学,10月28日,浙江大学EMBA总裁培训班代表来新篁学校,捐款捐物近6万元。维稳工作:今年1—10月,无一起赴京访,无一起赴县以上集体访,无一起刑事案件发生,上半年全市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度达100%,位居全县之首。

三、今后工作打算

围绕县党代会提出的“7291”目标和“七大战略”,结合实际,确立了“做特产业,做大经济,做优生态,做旺人气”的发展工作思路,按照“全力建设生态、活力、幸福新篁”发展定位,实施“一、二、三、五”举措,即:“突出一个重点,寻求两个突破,围绕三个定位,做好五篇文章”。

突出一个重点,即全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结合自身实际,重点把生态高效农业打造成兴乡富民的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力争在3—5年时间内,将新篁打造成横峰、上饶、德兴、弋阳四县交界最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主要构想是:打造葛业种植示范区,年内完成葛根种植2100亩;打造油茶种植示范区,加大油茶林复垦、抚育、低产改造,力争年改造高产油茶种植面积3000亩;打造茶叶种植示范区,发展茶叶400亩;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区,将山田村打造成山羊养殖示范区,观赏石开采区;提高山羊、蝎子蜈蚣、药材等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区,着力做好高产油茶规模化种植,引进油脂加工企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

诉求,做好下访和接访工作,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最基层和萌芽状态。

做好计生文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全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争创计生工作评比全县先进单位。

做好文化文章。利用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挖掘红十军后方医院、李穆烈士穆等文化遗存,做好红色文化;完善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工程,鼓励和扶持农民创办文艺宣传队,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创新机制,引进现代文化样式,培养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争取文化部门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做好服务文章。服务群众,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服务群众新文章。为群众办证、审批“一站式”服务。服务企业,落实了党政主要领导定期走访、了解企业情况制度,明确了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普通干部专门为企业搞好服务。服务创业,大力扶持农民创业,为他们提供政策、技术、资金、信息等服务,帮助其做大做强。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篇5

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

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战略

奋力实现我新区的崛起

2004年3月,我市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决定,把我市建成皖北中心城市,报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区划调整,我区正式组建。我区位于淮河北岸,南与我市老城

区隔淮河相望,西与怀远县相邻,东北与固镇县相接,地处我市中心腹地。蚌宁、合徐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206国道、307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辖小我、吴小街、曹老集、梅桥等4个乡镇和淮滨1个街道,总面积243平方公里,总人口20.26万人。

区划后的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工业化水平低。除区划时,市委市政府划拨的8户正列举工业企业外,辖区内没有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初,辖区内工业企业的产值为29569万元,占辖区内生产总值的37.4%。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4.2,基本没有什么城市基础设施。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所推进,但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全区耕地16.5万亩,户均耕地4.1亩,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北淝河干流在我区境内长23公里,沿岸低于16.5米低洼地5.8万亩,圩堤防洪标准低,流域排灌体系大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设计排灌能力小,设备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排灌能力很弱文章版权归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所有!,导致全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针对这一情况,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迅速确立了“实施‘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推进‘三个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建设我城市副中心和打造我‘浦东’,奋力实现我新区崛起”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全力推进“三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现将一年多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们立足我农业大区的区情,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着力点,跳出“三农”抓“三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理念去抓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完成一产增加值1.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0%;粮食播种面积15.23万亩,总产6.97万吨,创下了近10年来最好水平;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人均纯收入达2734元,较上年增长30.5%。今年上半年,完成一产增加值完成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午季粮食生产再次获得丰收,总产达28234.8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6%;实现人均纯收入1303元,较去年增长14.8%。

我们按照“确定主导产业、组建行业协会、扶持龙头企业、建立产地市场和生产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确立主导产业。根据我区资源优势和传统种植习惯,确立蔬菜、制种、花卉苗木和养殖等四大主导产业。二是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我们采用政府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助、技术支持等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花园油脂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绿雨集团、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八大集种猪场、梅桥大青豆协会),全区共有“龙头”企业28家。花园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6亿元,日可加工转化大豆、菜籽3000吨,日炼色拉油200吨,日加工棉籽1000吨。八大集养猪厂,年可出栏生猪17000头,带动周边250余户养猪专业户,年出栏生猪25000头,成为我市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安徽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扶持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裔湾蔬菜批发市场做大做强。我们引导原我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股份制改革,由安徽省华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组建我市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总资产1350万元,占地5.4万平方米,以蔬菜、干鲜、副食品、水产品交易为主,年交易量达5.8亿公斤,交易额6亿元,辐射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8个省市、30多个市县。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安徽省十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四是建设发展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我们先后建立了蔬菜、大蒜大青豆、制种、花卉苗木、养猪、水产养殖等7个基地,基地共覆盖土地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8%。五是组建专业协会。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我们组织引导组建专业协

会。围绕蔬菜产业,引导组建了梅桥蔬菜协会、梅桥大青豆协会;围绕着养殖业,引导组建了梅桥养猪协会、八大集养猪协会、养禽协会、水产协会,以及农资经营、农机等8个协会。梅桥蔬菜协会拥有会员300多人,拥有市场中介组织——我市裔湾蔬菜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天宇脱水蔬菜加工厂、科技公司——兴农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裔湾蔬菜运销合作社等4家单位

会员。协会已初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运作体系。该协会的北淝河牌西红柿、辣椒、元葱等蔬菜已远销南京、合肥、上海、南昌等地,年销售量8万多吨,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目前,各种协会已拥有会员3030人。其中法人会员113个,农户会员2917个,农户会员已占全区农户总数的7.3%。六是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梅桥大青豆协会、绿雨集团、八大集种猪场、水产养殖协会、三绿园艺场、北桦花卉苗木公司等成功流转土地1.3万亩,初步实现了规模经营。七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抓住国家治淮工程的机遇,实施小我新排涝站及穿淮北大堤自排涵闸枢纽工程,北淝河小我防洪堤加固及七号引排涵闸拆除重建等淮干应急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小我新排涝站及穿堤涵闸枢纽工程,总投资700万元,改善排涝面积3.5万亩;北淝河小我防洪堤加固工程投资240万元,改善防洪面积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实施了投资20万元的王小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填补了我省的空白。投资290万元湖滩排涝站、曹老集站等4个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汛后即可组织施工,项目实施后,可改善排涝面积9.5万亩;3.5万亩总投资700万元的国家大型小麦基地项目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待实施。另外,我区申报投资10500万元的北淝河低洼地治理项目,已获省批准,待水利部审核。该项目实施后,可治理低洼地5.8万亩。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绿雨集团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成熟的制种技术,实行“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小麦、水稻制种合同,建立制种基地3万亩,带动农户1万多户,几年来共增加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我们还着力做好三项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支持。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补制度改革,确保粮食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去年、今年共发放粮补资金280万元。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在征地拆迁中,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决不用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城市化。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我们把农民就业培训作为重点,制定劳动就业培训计划,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成立劳动力就业培训专门机构,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实施“阳光工程”,先后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1920人次,有力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达4万余人。三是做好农村、农业项目的编制和争取工作。我们抓住国家加大淮河治理、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和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的机遇,积极做好有关项目的编制和申报工作,目前已有投资193万元的我区大刘郢互通立交接线工程、投资180万元的曹梅公路建设、投资716万元的我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投资90万元的曹老集中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投资150万元的18中九年一贯制教学楼、投资1800万元的绿雨世行高科技示范项目、投资12000万元的第三污水处理厂项世行贷款项目投资400万元的蔬菜批发市场电子检测结算系统等13个项目,获得国家批准立项,共争取国家投资2.75亿元。

(二)、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化

我们始终把强化二产、壮大工业作为加快我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去年以来工业经济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04年全区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4.6亿元,较上年增长20.0。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从无到有一年增加到4家、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1家。今年以来,增长势头更是迅猛。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55.0%。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我们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主要抓手,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编制了工业园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工业园区起步区规划3平方公里。截至今年6月底,工业园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道路、给排水管网、供电设施已进入园区。正式引进项目36个,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已建成投产的项目10个,上半年实现产值7367万元,占经济总量的5%,对拉动经济总量增幅贡献了7个百分点,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建设的项目15个。年底可望有20个项目建成投产,30个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工业园区已形成汽车配件、电子、纺织、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生态环保型产业,无一家化工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入园。

二是加大对规模企业尤其是正列举企业的扶持。集中精力做好规模企业、“正列举”企业的协调与服务,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制定对“正列举”企业、规模企业财政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004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增加到18家,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较上年增长21.0%。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21家,实现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55.5%,销售(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

工业园区和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全区的经济实力。

(三)、以基础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

作为市区的我区,坚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将始终是我们工作的一条主线。

一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围绕“建设我新区,打造我‘浦东’”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一河五个功能分区”和“一主两翼”的建设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曹老集、梅桥等2个小集镇规划和农村中心村规划。

二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7条道路建设、工业园区10公里排水管网建设、自来水厂建设和小我35kv变电所改造。污水处理厂已报经国家批准立项,下半年将实施。努力推进农民新村等重点项目的落实,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区财政未拿一分钱的情况下,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了区投资发展大厦暨区行政中心。

(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为抓手,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就我区而言,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首先必须解决投入问题。加大投入主要靠招商引资和项目来争取国家投入、外商投资。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作为主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招商引资的氛围。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东向”战略,坚持走出去招商,面向江浙沪招商。一年多来,引进资金7.89亿元。实行项目工作责任制和领导联系挂钩重点项目制度,一季度一通报,半年一巡查,年终进行考核,把项目落实情况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年初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7个,上半年完成3个,正在实施的76个,完成前期工作的15个,完成投资3.71亿元。同时,实行项目动态管理,今年上半年新增项目16个,淘汰项目1个,目前全区安排重点项目102个,计划总投资36.8亿元。

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的好成绩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组建近两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三化”进程有了较大程度的推进。但从整体上看,“三化”的水平仍然还不够高,有些问题仍然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不强,带动力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仅有绿雨集团通过实行订单与农户建立了较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基地规模不大,全区7个基地8万亩,仅占全区耕地的48%。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2、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目前我区的主要农业基础设施大都始建于60、70年代,设计能力低。80年代以来,国家基本没有投入,农民“一事一议”难组织,尤其是跨村、跨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更是难以进行。造成年久失修,设备老化严重,除涝防洪、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今年7月5日-12日的持续降雨,我区区域内降雨量330mm,却造成我区沿淝15.1万人受灾,15.6万亩农作物受灾,绝收田块6.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100万元,损失惨重。

3、农业扶持政策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申报难。我区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雨集团,拥有资金3000多万元,生产基地3万多亩,2002年-2005年累计与10000余户签订了农业生产合同,帮助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未能被确定为省级“龙头”企业。由于申报条件过于严格,造成大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未能获得应有的扶持。二是农业信贷政策不合理。农业企业贷款难,很难得到资金支持。信贷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周期不协调,造成农业企业需要资金时,金融部门要收贷。金融部门可以放贷时,农业企业又不需要资金。三是农业合作组织多头管理。农业、工商、科技、民政等部门都可以管理农业合作组织,造成管理混乱,政出多门。

4、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区刚刚组建,城市建设起步于一片农田,城市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区财政无力投入,造成投入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迅速加强很难实现。

5、招商引资结构不优,农业项目招商难。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周期长,农业项目招商难。去年以来,我区招商引进资金7.89亿元,其中,农业引资额0.107亿元,占总额的1.4%。

6、为“三农”服务功能不强。

三、意见和建议

1、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上与县里同等政策待遇。我区作为一个农业区,同时又是一个新城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更为迫切。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上,不能简单地视同一般的城区,应重点给予扶持倾斜,至少要视同县乡给予同等扶持。当前我省即将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试点,建议将我区列为试点县区。

2、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要集中一部分财力,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交通、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把近二十多年来的欠帐补上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义务教育支出主要应有国家和省级承担。

3、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经济扶持政策。一是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针对我省尤其是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实际,适当放宽“龙头”企业的申报准入条件,让更多的农业企业受到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完善农村信贷政策。要结合农村信用社改革,制定支农信贷政策,保证农村有充裕的发展资金。调整农业贷款的周期,按照农时适时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完善农村合作组织管理政策。将各项农业合作组织归口农业部门管理,避免政出多门。四是制定农业保险试点政策。要逐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五是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土地除是生产资料外,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如不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代替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土地流转就很难进行,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就很难推进。尤其是失地农民,更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六是制定允许农民土地入股政策,促进协会、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既定思路,围绕打造我“浦东”的目标,认真贯彻“东向”战略,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为抓手,稳步推进“三化”进程,推动我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奋力实现我新区的崛起,为我市、我省经济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溪河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篇6

中共大溪河镇党委 大溪河镇人民政府

(2013年9月5日)

大溪河镇位于凤阳县东部,花园湖畔,距凤阳县城27公里。东邻明光市,南部与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相连,北连淮河黄金水道,南洛高速公路和省道307贯穿全镇,距京沪铁路仅4公里,地埋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现大溪河镇由原大溪河乡和江山乡合并。镇行政区划面积88.1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0.4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93户,总人口30697人。

一、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情况

我镇农业基础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近年来,我镇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

1、农业产业

(1)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我镇是农业大镇,小麦水稻是我镇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全镇小麦播种面积64523亩,单产305公斤,总产1.95万吨。水稻播种面积64972亩,单产515公斤,总产3.33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5.28万吨,比2011年增产3.3%,粮食生产获得丰

收。2012年农民纯收入已达7911元,比2011年增长46.8%。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我镇农业调整规划,抓好落实,加快步伐。一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增加农业科技含量,重点落实2.5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暨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和6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茭白、芡实、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面积,2012年全镇茭白种植面积500亩,莲藕1000亩,芡实3100亩。三是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建设,发展订单农业,我镇境内的凤阳县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立项投资4000万元,2012年扩建年产10万吨大米生产线,年产值4亿元。

(3)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畜牧业着重发展养殖大户的规模养殖,全镇共有养猪大户4个,养禽大户7个,大牲畜和家禽存栏量和2011年基本持平,全镇牛存栏量129头,羊存栏量319头,生猪存栏量2356头,禽现有存栏量76200只。

2、工业产业

大溪河镇工业发展基础较弱,但随着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镇内工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镇内有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力生公司、天瑞水泥厂、毛山金矿等发展势头良好工业企业。

3、第三产业

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餐饮业、商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镇辖区内有餐饮业16家,商业零售业100余家。第三产业正变成我镇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新推手

(二)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及财政收入情况

1、现状

近几年来我镇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镇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 3.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62亿元,年均增长达1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比重得到提高,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6%。12年实现财政税收245万元,同比增长42.44%,农民人均收入达7911元。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1582万元(2)财政总收入,完成245万元,同比增长42.44%。(3)粮食产量45641吨同比增长4.7%,(4)共引资项目3个,其中已投产1个,2个在建。招商引资完成达0.6亿元。

2、存在问题

我镇地区总产值中稳中有升,财政收入虽有上升但进度缓慢,主因是我镇三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延伸不足,三产传统服务业多而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3、下一步产业发展建议(1)在三大产业上,抓结构调整

建议成立由县级领导牵头、县有关部门参加的大溪河镇产业

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大溪河镇产业发展工作,合理优化调整我镇产业结构比例。重点扶持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科学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力争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速度增速达30%以上。

(2)加大招商力度,科学编制招商项目

以项目带动第一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打造我镇新农业亮点。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

1、现状

我镇共有劳动力资源19057人,其中外出务工8000多人,返乡创业2000余人。我镇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1)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库的建档工作,摸清了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对外出务工人员一一建立台账。

(2)落实了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对“4050”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在培训。

(3)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并发放小额创业贷款共计700多万元。

2、存在问题

由于政策、资金等相关配套项目的支持少,镇对于返乡创业人员的支持力度不够大。

3、建议

上级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以吸引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

(四)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土地流转情况

1、现状

我镇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主要通过农户之间土地转包以及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两种方式实现。

目前我镇土地流转2020亩,涉及流出户数150户,流入户数28户。流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转包,流转期限3年,二是租赁流转期限5年。

农户间转包较为普遍,表现在亲属和本村村民之间,没有书面合同,流转土地分散,规模小,期限短。

种植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委会,流转土地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流转期限达5年以上,按年支付租金给农户。

2、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土地流转规模低,水平低、特别是农户间流转期限短,欠规范。

3、建议

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力度。

(五)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2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582万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2113元

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2年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85万元,同比下降35.8%,财政收入完成245万元,同

比增长42.44%,3、2012年当年粮食产量完成45641吨,同比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911元,同比增长15.1%

二、集镇建设管理情况

(一)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目前,大溪河镇镇域面积2平方公里,已建成南苑、小侯、丰源三个移民小区,每个小区面积都在5000平方米以上,城镇常住人口6100人。

1、小城镇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已通过大溪河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份进行前期筹备工作,11月份动工。

2、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1)2011年完成了307省道大溪河段的慢车道、绿化带及下水道的改造,总长度在2.1公里,并重新架设了78盏路灯,共投入资金310万元。

(2)2012年完成了长大路及江山街道的下水道工程,总长度5700米,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3)2012年完成了307省道石塘段的慢车道、绿化带和下水道、路灯等改造,总长度1500米,共投入资金150万元。

(4)2012年建成垃圾中转站一座,占地面积7.9亩,投入资金156万元。

(5)2013年建成文化站综合楼和文化广场。综合楼建筑面

积358平方,广场面积2000平方以上。

(6)2012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5户,拨付资金223.6万元。

3、完善进镇农民社区管理化

完善城乡低保体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纳入保障范围979户共1685人,季度发放低保总金额362040。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项医疗保障制度和大病救助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医疗支持。2013年一事一议奖补上报项目30个,合计筹集资金1793340元。

(二)存在问题

1、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严重制约着小城镇建设发展。

2、由于土地指标的瓶颈,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无法落实,严重制约着我镇小城镇的外延式发展。

3、小城镇管理力度不够,由于乡镇建管站缺乏执法主体资格,缺乏执法手段,“脏乱差”现象和违建现象仍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小城镇的规划编制。

2、进一步扩大创建队伍,加大管理力度,购置洒水车和垃圾清扫车,重点治理街道脏、乱、差。

3、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监督管理工作,和县执法部门密

切配合,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严肃查处乱占乱用土地行为。

4、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能够落实相关政策,土地、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环境等相关部门能整合各项资金对口扶持,以扩大小城镇的建设投入,支持小城镇建设发展。

5、建议能够改革现有的行政执法部门的体系,赋予乡镇行政执法资格,以便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三、社会矛盾化解情况

(一)基本工作情况

1、矛盾纠纷情况

2013年上半年,我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50件,除前期存量外新出现44件,调解50件,调处率100%。

2、工作开展情况

2013年上半年,我镇除每半月正常对全镇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进行排查外,对上级重大节点和重要活动期间,还开展特殊时期的专项排查和调处,在重要敏感时期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上访。

(二)农村信访矛盾焦点

1、农村用地和农民建房问题

反映农村集体土地在征用过程中违规操作,违规出租、占用和转让农村集体土地,致使群众利益受损。反映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对危房改造对象分配和改造发放存在不公平现象。

2、邻里宅基地纠纷问题

因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的邻里宅基地纠纷时有发生。

3、计划生育方面问题

因奖扶政策及计划生育手术而带来的矛盾隐患问题也较多。

4、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

该类案件涉及农村土地、荒山、荒滩、鱼塘、草地等多种类型。由于他们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不妥善处理,就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上访、缠访、闹访、缠诉等事件。

5、村集体资产和财务问题

一是反映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问题,如土地、鱼塘承包,集体房屋出租、出售,不实行公开招标,搞暗箱操作,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二是村级财务不公开,村里财务混乱、账目不清,群众对村里财务状况不了解,认为干部都存在滥用职权,贪污公款嫌疑。

6、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主要集中在民事纠纷赔偿、刑事伤害案件赔偿等执行不到位,上访人往往因执行难对司法公正提出质疑,进而放弃法律渠道改为向党委、政府上访求决。另外调解纠纷难,由于双方自身因素、诉讼成本、相关政策法律及调节人能力的影响,调解成功率不高,纠纷当事人转向党委政府和信访部门反映,认为找领导来得快,成本少,实惠多。对这些案件,我镇已多次向信访人宣传解释并告知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他们仍然采取信访途径解决。

7、征地补偿、移民安置问题

有些群众因为对于政策不了解,或是受到利益牵引,在征地补偿、移民安置方面有异议,镇干部通过耐心说服,多数妥善解决。

8、村民塘坝用水问题

入夏以来,连日高温,已经创下历史记录。高温不退,降水罕见,造成干旱,农民种庄稼缺水,为了争取水源,也造成了不少纠纷,均已妥善处理。

(三)基本工作方法

1、建立一套工作机制。首先做到有人办事。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根据案情,确定包保责任人,并限时汇报办理情况。对不能解决或不属于我镇解决的,告知当事人或陪带当事人向有权处理机关反映。做到事有人问,问有结果。

2、做到集体讨论研究。对那些复杂的矛盾纠纷,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方案。

3、包案领导带案下访。根据案情,包案领导深入一线,和当事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4、加强督察督办。对那些久拖不办或敷衍塞责的,由镇维稳办以督查督办单的形式督促办理。

(四)基层工作难点

当前我镇信访工作形式严峻,遇到了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必将影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访考核机制问题

目前,信访机制存在严重问题,上级机关不管信访人反映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属于无理取闹或缠访闹访、甚至以上访为生存之道、发财路子,只要有人上访就登记就交办,办理不及时就催办、督办、甚至严肃批评,更有甚者动辄要求地方主要领导在规定时间内去带人,不在期限内带人的就处理干部,每年还制定严厉考核制度,凡是越级上访的,或赴省进京上访或非访的,达到一定人数或次数,就要处理地方干部或实行“一票否决”严重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耽误了地方经济发展

2、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

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甚至错误的认为“进京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

3、少数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

少数村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极个别村干部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

4、少数人背后怂恿组织上访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包括以信访敛财为目的的不法分子),背后挑起群众与政府对抗,煽动上访。一些上访老户利用与政府的对抗情绪,暗地挑唆,怂恿他人越级进京上访。

(五)在化解社会矛盾上的创新举措

综合上述问题,面对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1、强化认识,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镇政府要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解决,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

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2、突出重点,加大“三种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疏导力度。要认真宣传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

二是加大矛盾纠纷排处力度。要定期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矛盾纠纷排查,力求做到网面要宽,网眼要细,在“全、深、快”上下功夫。与此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本着“早动手、早解决、早息访“的原则,对一些合理诉求,能立即解决的要立即解决,需要分期解决的要约定解决的时间;对一些尽管诉求不合理,但家庭确有困难的,要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给予必要的关心;对一些无理取闹,要进行必要的训诫,讲清政策,讲清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害,让他们早日停诉息访。

三是加大敏感时期管控力度。有的上访人利用敏感时期出去“走一走”,他们中有的怀有政治目的,有的不明真相,甚至出现告“洋状”、非正常上访,以此对政府施加压力。因此,做好敏感时期信访工作,对一些想出风头的人实施必要的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3、明确责任,健全“三种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责任机制”。要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要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包案领导要亲自挂帅,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恶性事件,要追究包案领导的责任。

二是健全“分级负责机制”。“村级防线”是处理信访问题的“第一道关口”,此关口由各片负责,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逐一登记,分解到位,逐级解决,镇党委要将信访工作纳入对片和村全年目标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对凡属村级责任发生越级上访的,取消所在村综合奖评奖资格,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信访工作的有序运作。

三是健全“信访督查机制”。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

四、镇乡队伍建设情况

我镇有镇干部62人,其中公务员(在职在岗)20人,公务员(离退休)14名,事业单位(在岗在职)8人,事业单位(离退休)2名,大学生村官3名,三支一扶2名,选派书记2名,镇自聘人员11名;村干部209人,其中村“两委”58名,村计生

专干17名,村维稳专干10名,村人社信息员10名,村自聘村民组长114名;机关单位(含基层站所)22个。

(一)镇村干部工作现状

1、镇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状态欠佳

(1)传统的家族思想模式给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带来巨大阻力。

(2)镇村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工作方法单一,工作上存在怕群众上访,怕责任追究,以致不愿干事,不敢干事,不想干事。

一是盲目服从心理。满足于“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的工作状态,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安于现状心理。部分镇干部思想比较保守,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不愿或不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消极心理。有的镇村干部精神萎靡,面对差距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消极应付工作,被动完成任务。

2、镇干部工作环境差、待遇较低

镇干部几乎没有周末的概念,遇到法定节假日还要继续工作,配套的奖励措施却跟不上,造成部分镇干部心里有情绪。有时还往往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这些因素使部分镇干部不安心干本职工作,思“城”心切,都想往城里,在工作中只求过得去,“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3、镇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镇干部要管理本地区的多项工作。法律赋予乡镇政府履行职

能的权力却越来越少,造成职权行使“虚化”和“悬空”。乡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村工作既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工作面广,工作量大,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面对各项工作,签不完的责任状、数不清的一票否决,这让镇干部在工作中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闪失。

4、镇干部信访工作任务重

(1)纠纷类型多。主要表现在民事纠纷、家庭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土地边界纠纷、婆媳关系、赡养纠纷、生活实际困难要求救助等等,以及经济纠纷、涉法涉诉等。

(2)越级上访案件较多。一是我镇交通便利,农民维权意识较高,直接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二是部分群众不走信访程序,不事先通过村委员会解决,直接到上级上访。信访案件突发性增强,给基层信访单位的应对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解决信访问题的成本。

(3)调解难度大。一是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因时间较长、涉及面广,或因政策变化等原因难以调解;二是上访人诉求超出政府的能力范围,无法满足其要求;三是信访办职能有限,无法采取强硬措施,只能采用软化办法,导致工作被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镇干部提拔、交流的慢,造成大部分干部对个人前途感觉到无望,工作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干部把本应下村工作为主变成“坐镇指挥”,平时多数时间待在单位,驻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 的状态,村里有要求时也等村干部找上门来,很多时候是镇里布置了工作任务,或是村里出了事,才到联系村去一下,即使下村了,也只是向村书记或村主任作个交代,很少接触群众。

2、镇干部在提拔民主测评阶段出现了严重的不正之风。考核往往以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往往是“只要人际关系好,照样得高分”。造成了平时工作上“不敢碰硬,装老好人”的同志,民主测评时得高分,平时“工作过的硬,踏实能干的同志”得低分的不正常现象。还有些乡镇干部,平时工作根本不干,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左右逢源,到了民主测评时请客送礼,搞贿选。这种不正之风严重挫伤了平时那些埋头苦干,工作过硬的同志积极性。

3、镇事业编制的干部进不了公务员队伍,个人发展机会不大,往往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为民办事不够。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作用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

(三)加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1、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要加强镇村干部为农民服务意识教育,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和依据。

2、在强化培训上下功夫。大力开展镇村干部技能培训。围绕农村政策,先进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以短、专、快的专题培训为重要形式,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训什么人才”。切实提高镇村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3、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在干部管理上,要建立约束机制,实现用制度约束人,要积极营造一股好学之风、正气之风、团结之风、为民之风。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轮流值班制度、制定奖惩激励措施,把干部考勤情况与干部的经济报酬挂钩,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考核能促进和推动武店工作,调动镇村干部的积极性。

4、在关心和爱抚基层干部上下功夫。要正确对待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对于镇干部在农村工作的艰难程度和辛苦程度,各级各部门要给予理解和同情。对镇干部所做出的工作成绩要给予关注和鼓励。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既要严格要求,同时要给予正确引导。武店条件艰苦,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安心在武店镇工作的进行交流,对表现突出的提拔重用,以激发干部活力。

5、在对基层倾斜政策上下功夫。一要加大对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干部的经济待遇到位。二要进一步放权于基层,使乡镇拥有对本辖区的人事管理权、财政支配权、规划决策权、计划协调权、指挥监督权,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灵活运转的管理体制,三要明确地建立一种城乡干部交流的制度。对县直机关中没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年轻人,每年应安排一批到乡镇去工作;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每年应择其政绩突出者,或个人、家庭确有某些实际困难者,调一些到县城的单位。

(四)干部管理培养情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构筑制度法纪防线。完善干部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塑造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形象。实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政务财务公开,加大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各村成立了村级事务监督小组,开展了“阳光村务”建设。

四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风险防控及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认真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

2、干部管理

一是加强镇村干部的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端正思想,心系群众,沉下身子,干事创业。

二是明确了党政班子分工,制定了镇村干部日常管理制度,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工作汇报制度以此来提高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篇7

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比

洛阳市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历了恢复、调整充实、转轨等几个阶段。到2010年,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实现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内在要求, 我省提出了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倍增计划, 从此洛阳市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走上了快车道。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以前, 洛阳市年度职业技能鉴定总数是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2010年以后, 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的大力宣传和各项政策的落实,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程度逐渐提高, 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渴求带来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大发展, 近几年, 洛阳市年鉴定总数始终稳定在4万人以上。另一方面, 大量的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认定为洛阳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技能保障, 对洛阳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010年以来洛阳市的全市生产总值以及地方财政收入, 均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三产专业鉴定数量呈正相关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洛阳市近年来第三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 已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洛阳市职业技能鉴定在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推动三产行业进步, 提高生产率方面效果明显。在三产服务行业中, 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并不多见, 企业效益的提高更多来自于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来源于过硬的技能本领, 显然, 经过严格培训鉴定, 达到一定职业技能水平的员工必将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益。

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鉴定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技术工人队伍的优秀代表和核心骨干, 是创造社会财富和创新技术技能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几年, 洛阳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 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采取扎实有效措施, 大力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以来, 洛阳市新培养鉴定高技能人才3.2万人, 鲁宏勋、张素丽两所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申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洛阳市技工学校学生裴先锋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焊接项目银牌, 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正是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 为洛阳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使洛阳市高技术产业年度增加值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为洛阳地方经济腾飞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全市技工院校招生遇到瓶颈技校招生数量锐减, 对洛阳市职业技能鉴定有较大的影响。前几年技校招生红火的时候, 技校毕业生的年鉴定数量能达到一万人以上, 占到全市鉴定数量的四分之一, 但现在不足六千人。二是由于部分企业未能落实技能人才的相关政策, 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与待遇不挂钩,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加鉴定的积极性。

五、工作对策及建议

1.不断加强鉴定中心自身队伍的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 提高鉴定中心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 更好地为县区、为企业、为院校服务。

2.积极做好全市企业的人才情况调研。深入一拖、中信、七二五所等大型国有企业, 摸排企业人才状况, 针对企业一线职工实际, 更加有效地开展人才评价工作, 为企业职工多做实事

3.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通过技能大赛这个平台, 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 推动洛阳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鉴定工作

4.深入县区乡镇, 做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争做到全天候服务, 不论星期天还是节假日, 只要群众有要求, 我们就要全力配合

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篇8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政策扶持

近年来,安徽省凤阳县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积极探索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凤阳县出台应对措施,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凤阳县目前有15个乡镇、2个省级工业园,共有198个行政村、26个农村社区、3265个村民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经营收入、固定资产租赁收入、集体资产出让或转让收益、其他经济收入。

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布局看,村级集体经济西强东弱;从强弱看,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强于市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市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强于县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从同一乡(镇)看,乡(镇)所在地的行政村(社区)优于其他行政村(社区),中心村优于其他村,尤其是边远村。

二、凤阳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一)盘活存量资产。组织开展清产核资,摸清资产总量结构,分类搞活资产经营。一是盘活现有资产。引导村级经营实体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库以及机具设备、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等集体财产,通过依法改造、发包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盘活,取得经营收入。二是改进经营方式。对集体所有的小型、微利、亏损企业,通过租赁、联合、入股等方式进行要素重组,增加经营性收入。三是增加土地收益。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用地范围外,经依法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的非公益性项目,允许村级经营实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经营,增加资产收益。

(二)开发集体资源。一是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纠纷调处。对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村集体土地、林地、水面和未利用土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对原发包合同操作不规范、内容与价格有失公平的承包合同,依法按程序重新修订完善,并重新发包,或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进行转让、出租等交易,规范使用行为,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发展产业经济。鼓励村级经营实体采取股份合作、自营、联营、发包等多种方式,开发荒山、荒坡、荒水、荒滩等资源,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有旅游和矿产资源的村,支持村级经营实体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并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利用。三是开发劳务经济。支持村级经营实体加强与龙头企业、城镇企业和单位联系,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劳务输出服务。

(三)挖掘潜在收益。一是开发项目投资建设。鼓励村级经营实体投资经营水利、交通、通信以及城镇建设等项目,推进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进步。对村级经营实体投资建设的服务性社会事业项目,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确定合理价格,实行有偿使用。二是增加集体资产收益。将各级财政资金建设的公益性设施,纳入村集体资产范围,工程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村级集体经济产生的资金收益,纳入村级经营实体统一管理。

(四)发展服务经济。一是开展社会化有偿服务。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创办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服务组织,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为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信息提供、农机作业、物资供应、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运销等生产经营服务,增加集体收益。支持村级经营实体通过创办综合服务、便民服务店或劳务服务队等方式,开展家政、环卫、养老、商贸、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社区服务和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有偿代理服务。二是增加管理服务性收入。鼓励村集体受农户委托统一组织土地流转,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流入方,收取适当的基础设施使用费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或其他公益性支出。

(五)投资实体创收。一是开展经营。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适度集约规模经营。以资产、资源、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有市场前景、有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济实体。二是参与经营。对拥有旅游资源优势或潜力的村,大力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级经营实体采用投资入股方式,开展餐饮、住宿、文化体育、广告宣传、休闲娱乐等旅游设施配套建设。通过经营性收入或股份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项目投资建设支持。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县财政出资新建办公用房,也可用于对外租赁创收。坚持“村民自建、让利于民”原则,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带领村民自建美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和民生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自建项目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

(六)招商引资促收。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发挥自身优势,为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其他产业园开展招商引资、企业招工服务。其独立引进的落户企业,所实现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七)出台扶持政策。

一是財政扶持。积极整合有关项目和资金,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县级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对注册成立的村级经营实体,按照“选择重点、树立典型、逐步推行”的原则,每年重点选择一些村(社区)给予资金扶持,或提供贷款贴息。同时,利用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扶贫开发资金等专项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二是落实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村集体依法开展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大型农用机械、集体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开展应收账单、仓储单、存款单,保险单、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县担保公司积极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入、项目建设、应收账单、仓储单、存款单、保险单等提供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村集体企业参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实现分红增收。

nlc202309081758

三是落实土地扶持政策。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预留部分国有建设用地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城乡建设用地增減挂钩试点中形成的挂钩指标,安排适当指标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经验收确认后,所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获得的收益,全部直接返还村集体经济组织。

四是落实结对指导帮扶。组织开展部门帮村和村企结对、村银结对,把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帮扶重点,从资金、项目、人才、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两极分化”。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创收上千万元,而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几百元。

(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经济发展区位优势,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依靠自然资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三)对财政补助政策的依赖,阻碍了自我发展。少数农村干部群众有“等、要、靠”等惰性思想,主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想意识不浓,完全依靠上级财政补助,村级组织勉强度日。

(四)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村集体成了“无产者”。经过几番村民委员会换届,村级集体资产出现了毁损和流失,一些村集体经济成了”无源之水”。

(五)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片面地认为,村干部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财力,三无能力,力不从心,不如不搞。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放弃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动权。

(六)村级组织人员老化,村干部综合素质亟待加强。部分行政村(社区)的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了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严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七)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当前村干部抓集体经济发展有两怕:一怕担责任,创办经济实体失败后,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遭群众谴责。二怕困难,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发展。

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和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村(社区)为单位,注册成立经营实体,实行村级资产股份化、公司化管理与运作。

(二)创新集体经营体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运作模式,村级经济实体的股东为全体村民,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行使管理权力。公司要设立董事会,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董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法人代表(董事长),公开选聘或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公司总经理。同时,设立监事会,乡镇包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任监事,乡镇包村干部兼任监事长。按照“收入稳定、长期受益”和“参股不控股,投资不经营”的原则,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化服务,兴办种植养殖型、中介服务型、加工增值型、产业综合型和产品营销型经营实体。

(三)规范村级“三资”管理。一是加强村财务管理。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财、财务收入预算、开支审批、现金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台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村不良债务。二是依法管理村级“三资”。涉及“三资”管理重大事项,集体资产处置,重大投资项目、资产资源经营方式确定和变卖等,都要履行招投标规定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强村级审计监督。要把村级经营实体资产管理、收益分配、财务收支等纳入“村两委”经济责任审计重要内容,每年对部分重点村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搞好常规化的财务审计,每年对20%以上村的集体经营实体进行财务审计。四是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网络监管体系建设。对现有“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增容改造,使“三资”网络监管系统更加畅通快捷,保障查询、预警、实时监控等手段的落实,切实提高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构建经营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要以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统筹全县农村产权交易;以乡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为载体,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站;以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为信息网点,设立村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信息员岗位。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集体产权市场评估、信息发布、交易鉴证、交易机构管理等相关制度,集体资产发生拍卖、转让等所有权转移时,由社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三是建立集体产权交易风险保障金和集体产权交易退出等机制,切实防止农村集体产权损失,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作者单位:安徽省凤阳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上一篇:2,3班青花瓷串词下一篇:学校接收证明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