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心得

2024-06-22

舞蹈教学心得(精选8篇)

舞蹈教学心得 篇1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1

在文广舞之梦少儿舞蹈培训学校里有一位老师,深受少儿家长的喜爱。短短3年的教学经历,她受到了众多家长送来的锦旗,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孩子除了在舞蹈技艺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在其他各种领域也有了提升。她就是少儿中国舞的指导老师——丁楠。

有一种人天生为舞蹈而生。她们在不明事理的时候却对梦想有着执着的追求,舞蹈的种子在不经意间已种入她们的心田,萌芽生长。她们比一般人表现出更高的天赋异禀,与艺术领悟能力,她们的人生因舞蹈而开启,因舞蹈而精彩。丁楠从5岁开始练舞,二十多年的习舞生涯让她载誉无数,从开始丁楠转型成了一名少儿舞蹈老师,带着对舞蹈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

“舞蹈是个需要长期坚持训练的项目,这个过程艰苦而又枯燥,没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愿意吃苦的毅力是无法完成舞蹈训练的。”丁楠说道。现在的孩子都是独二代,家长视作掌上明珠,千娇万宠许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家长又容易袒护纵容。一开始教学过程经常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和家长的袒护而终止。舞蹈不仅能让孩子的身形高挑挺拔,还能磨练孩子的精神意志。能多掌握一门技能,让孩子的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广大家长会发现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变得能抵抗挫折了。

作为少儿舞蹈培训的老师,丁楠一直对自己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标准。每个孩子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进度各不相同,丁楠特地为赶不上进度的孩子“开小灶”,让他们掌握要领,积极自信。少儿舞蹈培训老师这份圣神的工作,也让丁楠收获了很多喜悦和满足。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就是最大的收获,业余舞蹈培训主要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与感受艺术文化的熏陶。所以不必苛求孩子们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让她们爱上舞蹈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付出就有收获,丁楠的教学态度获得了学校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还有很多少儿的家长慕名前来,点名就要报读丁楠指导的班级。“用心教学,用爱培育,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指导好每个动作,孩子们的进步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2

幼儿舞蹈教学的心得体会我爱跳舞,跳舞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我更爱教孩子跳舞。孩子是天生的舞者,在动听的音乐氛围中,她们能快乐自由的舞动出各种身体姿态。由于孩子们没有丰富的舞蹈经验,其随音乐的舞动也极简单,尚不能称之为“舞蹈”。幼儿舞蹈基础训练的开展,使孩子对舞蹈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认识,儿童舞蹈基础训练主要是从舞蹈基本功及舞蹈技巧两大方面对孩子施以长期的训练。从而大大提高幼儿舞蹈水平。

在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深刻的意识到所训练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幼儿。由于学龄前儿童的一系列年龄特点,致使组织训练时应注意到许多方面。

一、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考虑到孩子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特点。幼儿园内的舞蹈基训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大班幼儿,平均年龄早期4—6周岁,这么一群幼小的孩子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体质相对成人而言较弱;由于年龄小,她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同时她们身体及心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这也就意味着授课的成人——教师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训练内容要符合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

2 、训练的强度、深度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3

现阶段小学生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舞蹈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通过舞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性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比较理想的方式。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与情感。有了对舞蹈这样的认识,我校开设了舞蹈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并且很受学生的喜爱。共有一百多人次参与舞蹈教学活动。并且多次参与社会演出活动及比赛,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教师是将智慧,人性,理念,素质综合在一起的“子集”。与其他教师相比,舞蹈教师具有自身特点: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型的动作趋势,与时俱进的排练符合当前形式的舞蹈作品。为了上好舞蹈课程,我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积极观看各地的比赛和演出的舞蹈碟片,学习各种技法和亮点。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在课程实施中,我对教学内容主要做了这样的安排。首先从基本训练入手。通过基本训练的活动练习,使学生首先学会了使动作做的自然、协调,并同音乐和谐一致。在音乐伴奏下做各种练习,使学生身体得到较自然全面的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动作姿态,力量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和初步欣赏音乐的能力。为以后对舞蹈的表现力以及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在身体柔韧性很强的同学中,我教授了一些高难度的技能技巧,如打前桥、后桥、侧翻、前呛脸,转等,满足了优秀学生的求知欲,做到了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

其次,在基本训练的同时,融进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民族舞的基本风格,基本舞姿造型以及动作韵律特点。如傣族舞、藏族舞,扩大丰富了学生舞蹈眼界和知识。在训练中,我让学生照镜子反复练习表情,这样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像照相一样,怎样做最美,而是根据舞蹈情节的需要作出适合表达主题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为整个舞蹈服务。这样,避免了学生在舞台上暴露出表演呆板、缺乏激情,缺乏表现力和可塑性较差的缺点。再次,教师讲解非常关键。教师要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不断去示范,去讲解动作表情的要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舞蹈教师和语文、数学教师一样,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另外,训练时要严格要求。作为一个舞蹈教师,首先是队员的“班主任”,比如说,哪些孩子的素质好,哪些孩子的素质较差,好的要积极培养成领舞或独舞对象,差的要耐心辅导不歧视;哪些孩子比较开朗活泼,哪些孩子比较内向文静;哪些孩子有小脾气,比较娇气等等。

通过这样的专业的训练,使学生在舞蹈中得到提高展示自我。经常带领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参加区、市的舞蹈比赛和社区文艺演出,特别是在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文艺演出中作为本县唯一的舞蹈《小花木兰》的精彩演出得到了观众的阵阵热烈的掌声。经过训练与锻炼,舞蹈班的学生都成了班级的文艺骨干,老师的得力助手。

舞蹈兴趣小组的实施,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同时,通过舞蹈教育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培育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来的辛勤工作,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我将会更加努力,将我校的舞蹈艺术活动进行得更精彩!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4

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也使小编获益良多。

此次市舞蹈技能培训班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内容,整个培训下来,感觉与以往的培训班有很大不同,更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专业素质,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舞蹈理论实用性、针对性强,教育教学方式新颖,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成功编排出一个成功的节目,不仅需要在舞蹈的创编、音乐的选择、道具的运用、灯光的协调、舞美的设计等等诸多方面仔细琢磨,更需要在人员的组织、服装的设计、训练的方法等方面下大力气。

原本对于舞蹈的创编方法和编排要领并不熟知的我,通过一位位专家老师毫不保留、热情洋溢的讲解,使我走出了困惑和误区,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本次培训还结合舞蹈的创编给我们欣赏了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另外还安排了多次现场答疑解惑的机会,使我真正懂得了舞蹈训练要讲究科学,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

二、舞蹈技能训练,陶冶了情操,以舞激情,乐在其中。

在这次舞蹈培训中,让我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粗犷豪放、刚柔并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舞蹈要多琢磨、多练习、多体会是找到感觉的关键。我在学习中,看到教师们的优美动作,听着入耳的乐声,我的心为之陶醉。

应该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这次舞蹈技能训练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美、追求美的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舞蹈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它的美更激发了我热爱舞蹈的热情,同时,我更有了一种把这种美的体验传播给学生们的愿望。舞蹈培训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真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最后一次的舞蹈公开课观摩时,市舞蹈团的李南老师给了我许多启发。在她的讲授之中,我认识了她的.学生,感受到了她所带领的舞蹈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李南老师的讲课中,时时体现了她所带领的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她们训练的过程很艰苦,但是现在娇身惯养的女孩子都能够培养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很难得。在这种难得的品质下,学生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扎实的舞蹈技巧,更是令我折服。通过学习,我感触很深,也更坚定了要把自己所带的团队教出一定的特色来的决心。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舞蹈以及其他的很多方面都有很许多新的感悟,获取了许多的经验。也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真的很难得,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来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舞蹈教育教学中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努力奋进!

【拓展阅读】

描写舞蹈动作的作文

老师家,客厅里嘻嘻哈哈,那是老师正在教我们学舞蹈。

第一个动作是“骑马”,只见老师的一只手伸直,另一只手弯曲,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卡在大拇指上,形成一个圆圈。老师说那是握绳子的地方,然后两手翘起,向后拉,我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做着,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

第二步是脚上动作,老师把正在练习的我们叫了过去,我看见老师两腿交叉着,踮起脚后跟,左一下,右一下,摇晃着身子。那是骑上了马,身子晃个不停,有人练习的时候,把两腿弄成了“麻花”,一下子摔倒了,

第三步我们学“放牧”,把刚才学到的腿上动作和手上动作连起来,只是弯曲的手K着腰而已,我转着圈,好像真的骑在了马背上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那感觉好极了。

最后,是挤奶返回,老师抖着肩膀上下舞动,头向上昂起,笑得那么自然开心,虽然胖了点,但做起动作来还满潇洒的,这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敬意。

奶挤好了,我们喜气洋洋地骑着马回了家。

学舞蹈真是太有意思了!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5

有幸参加了本次的舞蹈教学培训,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受益颇多。通过陈萍飞老师的讲课,让我学会了声势、律动、歌表演以及集体舞的创编;在陈怡老师的课上我学会了欣赏舞蹈中的舞蹈元素;在江玲老师的课上我学会了训练学生舞蹈的基本方法;在南师附小音乐老师的课上我们了解到了现阶段小学生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舞蹈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通过舞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性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比较理想的方式。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与情感。舞蹈教育是一种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品。舞蹈教育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简单的创编和欣赏窍门,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表现能力呢?

首先,让学生理解舞蹈音乐,给学生讲解音乐所表现的主题,分重点、难点来讲解,尤其是把音乐的节奏作为难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和乐”。不要抢也不要拖,动作要做得从容到位,使整个舞蹈有张有驰,有起有伏,从容自如。

其次,让学生对照镜子反复练习表情,这样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像照相一样,怎样做最美,而是根据舞蹈情节的需要作出适合表达主题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为整个舞蹈服务。再次,教师讲解非常关键。教师要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不断去示范,去讲解动作表情的要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舞蹈教师和语文、数学教师一样,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另外,训练时要严格要求。作为一个舞蹈教师,首先是队员的“班主任”,比如说,哪些孩子的素质好,哪些孩子的素质较差,好的要积极培养成领舞或独舞对象,差的要耐心辅导不歧视;哪些孩子比较开朗活泼,哪些孩子比较内向文静;哪些孩子有小脾气,比较娇气等等。教师都要了如指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将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努力做好音乐教师的本职工作,努力挖掘学生的艺术特长。通过舞蹈教育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培育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6

幼儿舞蹈教学的心得体会我爱跳舞,跳舞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我更爱教孩子跳舞.孩子是天生的舞者,在动听的音乐氛围中,她们能快乐自由的舞动出各种身体姿态。和她们一起跳舞你会快乐的象小鸟,忘记所有的不快和烦恼.于是,业余时间在xx省舞蹈家协会舞乐天舞蹈策划培训中心当起了舞蹈老师.几年来也摸索出了一些小经验.

由于孩子们没有丰富的舞蹈经验,其随音乐的舞动也极简单,尚不能称之为“舞蹈”。幼儿舞蹈基础训练的开展,使孩子对舞蹈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认识,儿童舞蹈基础训练主要是从舞蹈基本功及舞蹈技巧两大方面对孩子施以长期的训练。从而大大提高幼儿舞蹈水平。在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深刻的意识到所训练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幼儿。由于学龄前儿童的一系列年龄特点,致使组织训练时应注意到许多方面。一、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考虑到孩子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特点。幼儿园内的舞蹈基训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大班幼儿,平均年龄早期4—6周岁,这么一群幼小的孩子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体质相对成人而言较弱;由于年龄小,她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同时她们身体及心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这也就意味着授课的成人——教师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训练内容要符合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

2、训练的强度、深度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导读: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也使小编获益良多。

此次市舞蹈技能培训班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内容,整个培训下来,感觉与以往的培训班有很大不同,更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专业素质,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舞蹈理论实用性、针对性强,教育教学方式新颖,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成功编排出一个成功的节目,不仅需要在舞蹈的创编、音乐的选择、道具的运用、灯光的协调、舞美的设计等等诸多方面仔细琢磨,更需要在人员的组织、服装的设计、训练的方法等方面下大力气。

原本对于舞蹈的创编方法和编排要领并不熟知的我,通过一位位专家老师毫不保留、热情洋溢的讲解,使我走出了困惑和误区,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本次培训还结合舞蹈的创编给我们欣赏了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另外还安排了多次现场答疑解惑的机会,使我真正懂得了舞蹈训练要讲究科学,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

二、舞蹈技能训练,陶冶了情操,以舞激情,乐在其中。

在这次舞蹈培训中,让我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粗犷豪放、刚柔并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舞蹈要多琢磨、多练习、多体会是找到感觉的关键。我在学习中,看到教师们的优美动作,听着入耳的乐声,我的心为之陶醉。

应该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这次舞蹈技能训练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美、追求美的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舞蹈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它的美更激发了我热爱舞蹈的热情,同时,我更有了一种把这种美的体验传播给学生们的愿望。舞蹈培训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真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最后一次的。舞蹈公开课观摩时,市舞蹈团的李南老师给了我许多启发。在她的讲授之中,我认识了她的学生,感受到了她所带领的舞蹈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李南老师的讲课中,时时体现了她所带领的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她们训练的过程很艰苦,但是现在娇身惯养的女孩子都能够培养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很难得。在这种难得的品质下,学生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扎实的舞蹈技巧,更是令我折服。通过学习,我感触很深,也更坚定了要把自己所带的团队教出一定的特色来的决心。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舞蹈以及其他的很多方面都有很许多新的感悟,获取了许多的经验。也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真的很难得,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来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舞蹈教育教学中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舞蹈教学心得 篇2

第一, 根据舞蹈作品的风格, 大致圈定舞蹈服饰的基本风格特征。鼎, 国之重器。国之礼器。大禹铸九鼎, 遂有华夏九州。商鼎, 青铜时代的巅峰杰作, 与甲骨文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既然舞蹈作品以商鼎为题材, 而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 一开始是古代的烹饪之器, 然, 自从有了夏禹铸九鼎的传说之后, 鼎就从一般的生活用具直接上升为传国重器, 成为一种国家权力的象征。加上商鼎的外形总体上来说, 气势雄伟, 宏大, 纹饰华丽, 工艺高超, 象征着商朝辉煌灿烂的文明。所以, 在舞蹈《商鼎随想》的服饰设计中, 最首要的风格就是恢宏的气势和顶天立地的庄严;商鼎经历了几千载风风雨雨, 历久弥新, 仍然屹立在中华古老文明的历史殿堂里, 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因此, 商鼎的服饰设计又要突出其历史厚重感以及经历无数风雨之后的历史沧桑感。

另外, 鼎在中国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 在古代生活中还有着其他重要作用。如在奴隶制鼎盛时代, 鼎被作为一种标明身份、地位、等级的重要礼器, 同时, 还作为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那么, 从这个角度来讲, 作品《商鼎随想》的舞蹈服饰风格还要表现出其作为神器和礼器的神秘感和威严感来。

舞蹈《商鼎随想》的整体风格是古典舞中融入了现代元素, 使得舞蹈动作干净整齐, 舞蹈调度灵活多变, 舞蹈意境如梦似幻。所以, 在舞蹈服饰设计风格把握上, 不能太过于写实, 也要融合现代的元素加以整合, 在商鼎的原形基础上进行分解和变形之后, 最终形成抽象化的商鼎形象, 使之更具有时代感和美感, 跟舞蹈作品更加融洽地合而为一, 为塑造舞蹈形象, 表现舞蹈主题发挥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 参照舞蹈作品的内容, 初步确定舞蹈形象的服装轮廓。舞蹈《商鼎随想》的第一部分重点表现商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其大气恢宏, 顶天立地的力量和气势;第二部分则展现了商鼎作为祭祀神器, 灵活多变的神秘、优美;而引子和尾声则重点突出了商鼎的古老、沧桑, 以及历史的厚重感。综合参照以上几点, 商鼎形象的轮廓大致确定为:在色彩上铜色和青绿色并用, 最后用青色点缀。在款式上用无袖连体和马甲。具体为:

首先用青绿色棉布作为马甲的底料, 呈现出青铜器的基础色。接着上面覆上一层金色的丝网, 突出了青铜器金属的质感, 又用青灰色的皮革裁剪成各种商鼎上面的经典图案, 覆盖在金色丝网的上面。但此时虽然有了商鼎的厚重感和层次感, 但缺少形象感, 不够生动。所以, 我在皮革的外围, 都用硅胶覆盖, 造成商鼎的纹饰立体的效果。最后在纹饰上喷上铜色的漆。这样一来, 青绿色带着铜色的青铜器效果就初步呈现出来了。但历史的沧桑感还不够, 所以接着用青蓝色的漆点缀性地喷在马甲上, 制造出了青铜器蓝色的锈斑, 这样, 从整体上来说, 斑斑驳驳的锈斑使得整体效果更加生动。

由于舞蹈服装的设计原则是要显得演员的身材更加修长、挺拔。所以马甲的款式选择刚到腰线的短款。在右边内侧设置了松紧式的搭扣, 使演员能够活动自如。领子采用竖立的青果圆领, 领子四周向外张扬, 表现出商鼎的厚重和张力。肩部则加了两个翘肩, 同样朝外张开翘起, 跟领子遥相呼应。

连体运用弹力非常好的氨纶面料, 通体喷成暗金色, 在腿部印上暗绿色纹饰, 连体脚部为了防滑, 在脚掌处都缝上了真皮的防滑垫。最后, 同样用青蓝色的漆点缀性地喷绘, 呈现出斑驳的青铜效果。

第三, 配合舞蹈动作的特点, 给予最终的润色。由于舞蹈《商鼎随想》中, 舞蹈调度用的较多, 演员流动性的动作较为典型, 所以我用裙子制造出飘逸的效果。裙子运用条状的红色丝绸, 组成不等式的裙子, 左边刚过臀部, 会显得演员身材更加修长, 右边到演员膝盖下方。这样就可以使舞蹈形象动起来裙袂飞扬, 静下来就成为红绸半遮半掩的商鼎形象。为了增加整体的动感, 服装在左肩部分加上了同样质感的丝绸半袖, 跟裙子遥相呼应。而红色正好弥补了商鼎颜色过沉的不足, 显得舞台效果更加抢眼。

另外, 作品中很多手臂的动作, 我用右手的护腕来回应, 护腕设计成了上端翘起, 下端紧贴手臂的款式, 底料跟马甲一样, 表面依旧是加上立体的纹饰, 铜色和青蓝色局部喷漆, 使得护腕能够跟舞蹈动作融为一体, 形成生动的商鼎形象。

最后是头饰。舞蹈中演员头部的动作幅度偏大, 低头、仰头的动作颇多, 所以头饰一定要轻盈并富有动感, 但这种轻盈和动感又跟商鼎整体的厚重感产生了冲突。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采用铁丝网做内里, 外面覆上亮金色的布料, 加局部青蓝色喷漆, 设计成了商鼎变形后的形象。头饰整体柔韧有动感, 高高翘起来显得演员身材更加修长。头饰的整体造型为:中间的主体部分包住了演员高高盘在发顶的发髻, 一高两低的三个腿向上张扬地伸展, 末端运用的商鼎耳部的造型。下面同样延伸出了三条腿, 其中两条盘在演员头部两侧, 第三条向下延伸至演员眉心上方, 凸显出演员脸部的灵动性。头饰在舞蹈中配合演员的头部动作而轻微摆动, 在具有一定的动感的同时, 使得整个舞蹈形象更加生动、美丽。

总之, 舞蹈服饰设计一定要在舞蹈作品要求的基础上, 进行大胆的艺术创造,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仔细观察生活, 用心提炼精髓, 并根据舞蹈作品的具体动作、意境等进行反复推敲、修改、润色。最终跟舞蹈形象合而为一, 为舞蹈作品塑造舞蹈形象, 营造舞蹈意境, 以及增强舞蹈表现力, 发挥到其独特的作用。

注释

舞蹈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舞蹈教学 民间舞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215-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悠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民族文化,润养出民间舞的多情绚丽。不仅汉族地区具有丰富完整的民间舞艺术,而且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兄弟民族,都有他们自己十分丰富多彩的传统和独特的舞蹈形式,它使得中国民间舞的基质长久鲜活,使得各民族舞蹈的生衍浩荡不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民族舞蹈教学非常重视,然而,舞蹈文化的多元化使得我国民间舞受到了现代舞蹈的巨大冲击,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的融合不尽如人意,民族舞蹈的教学质量不高,老师厌教,学生厌学,导致学生不管跳什么民族的舞蹈,风格、情感的表现没有特点、平淡无味。因此,对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利于改善如今越来越严峻的民间舞的生存状态,促进民间舞蹈教学良性发展。

1 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特点

民间舞蹈艺术是一种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形式,发展民间舞蹈教育教学本身是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开始认识民间艺术在未来素质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民间舞教学模式的建设,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系统性

民间舞蹈课程设置在统一明确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指导下,根据循序渐进的自然教学法则,以及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和学年,相应地开设不同的科目和安排不同的课时。民间舞的教学在整个舞蹈教材体系中应以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为主线,兼容其他边疆少数民族的舞蹈,不断补充、丰富其内容,构建具有浓郁少数民族文化的教材体系,确保民间舞蹈教学的整体风格和特色。

1.2 精练性

首先要以终极教学目标为核心,课程设置应泾渭分明,主次有别。其次民间舞教材提炼应体现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训练性等“三性原则”的指导下,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元素和核心动律,使之贯穿教材的始终,加上风格化的综合组合来更好地把握它的韵味。这里的“精”,就体现在动作中的文化性,动作的精练就体现在其凝聚了各自民族舞蹈的特点和文化,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掌握好不同民族的风格,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3 整合性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所以舞蹈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舞蹈,这门综合的艺术文化对人的要求更是应该全面和苛刻。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天所产生的知识量足够一个人学习一辈子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目的就应该从教授知识到教授方法。因此,应对民间舞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并制定各自的教学目标,凸显潜移默化的整合性。

2 完善舞蹈教学中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途径

2.1 民间舞教学应保留原式风格

首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民间舞的教学中,我们应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树立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各种精华为我所用;牢记没有吸收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提高。

其次,完善民族舞蹈教学的教材结构。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潜心研究民间舞发展的轨迹,追本溯源,挖掘和发现其原生态动律的遗存,将有益的成分补充进教材内容中,让人们更加完整地了解民间舞发展的源流。

再次,发挥现代媒体的教育功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如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将更多的民间舞资料与学生分享,让他们在欣赏中领会民间舞原生态的风格与特点。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请民间舞蹈的老艺人或传人来课堂上授课或讲座,积极开展民间舞的艺术交流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多层面、多角度领悟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精华;也可以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到民间舞发祥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特色和原生态风韵。

2.2 强化“载歌载舞”的教学模式

在一些传统组合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教动作,同时也可以边唱边跳,最好是有民乐队现场伴奏。如朝鲜族的古格里、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藏族的旋子、云南花灯反崴等,都是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授课的。所以,授课过程中不但学生们很容易地进入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教学语境,而且在歌唱中还加深了动作运动的气息与轨迹的调整,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肯定是非常明显的。它无形中成为课堂中民间舞教学与民间现存“载歌载舞”的形式巧妙的对接,传承了民间传统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加之民间舞专业教师教学的主体性特征,他们以身示范对音乐强化的时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对未来中国民间舞“载歌载舞”的教学特点进行更好的突破。

2.3 开设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

现今舞蹈教学课堂中依然有许多中国民间舞传统组合是以音乐集合法整理、编撰的。如维吾尔族的其克提曼、赛乃姆组合,朝鲜族的古格里、安旦、许摩里、查津古格里等组合。这类组合中音乐或节奏的名称,也就是组合的名称。组合的内容是根据音乐或节奏的特点来编排的。随着音乐的长短、节奏的快慢、情感的内涵调整动作的层次与顺序,同时表达音乐的情感,是这组合编创模式的共同规律。因而,用此种方法编排出的组合具有风格性强,情感表达丰富,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组合新体现的民族地域文化场景中去。

因此要开设、完善相关的音乐课程,来保证民间舞教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没有具体的行动和做法是不符合当前教学形式发展的。在具体的课程中,将《中国民间舞基础乐理知识》、《中国民间舞打击乐》、《中国民族民间伴奏歌曲演唱》等三门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固定下来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4 扩充文化视野和表现技巧

在众多的民间舞中,如何去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掌握体态是最基础的。体态贯穿于舞蹈动作的始终,是舞蹈语汇彼此相连接的骨架,是动作越落的基础。例如,在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挺拔刚毅”是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维吾尔族刚强、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的高度凝聚。但舞蹈中也有很多柔美流畅的曲线动作,这个特征是与它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为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经西域绵延伸向西方,沟通欧、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路。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在文化艺术上也受到很大影响,如维吾尔族舞蹈中很好地吸收了西方芭蕾舞蹈的“挺拔向上”体态,又融入了东方舞蹈的“柔美曲线”韵味,从而结合为现在这样特殊的神态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让学生准确掌握教材、又能跳出其独特风格韵味的关键之一。

2.5 积极开展“以情带动,动中有情”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已不再是纯粹的动作模仿,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情”。在发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间舞动作中,有些人通常只注重其“形”,而忽略了其精神实质——“情”。所以,体现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东西,看多了就觉得乏昧。由此看出,民间舞蹈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体态、元素、动作短句、组合训练,还应该在训练体态的同时,融入舞蹈的“情”,才能让民间舞在教学中产生舞蹈效应。“情”是民间舞生命的标志,是民间舞生存的根基,一旦失去生命的真实,就感染不了观众,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民间舞讲究“以情带动,动中有情”,这就说明“情”与“动作”的关系缺一不可。“情”是人的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间舞教学中的“情”与“动作”就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情”带“动”与“动”中有“情”,要求在“情”与“动作”的融会贯通基础上,强化以“情”带动,为的是让舞蹈者必须从生活的基础上激发情感,从而产生“动”中有“情”的艺术效果,展示出民间舞气度及内在的艺术素养,“情”的贯穿使得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总之,民间舞课堂教学如果贯穿了“情”所发生的效应,能使民间舞在教学中产生质的飞跃。

3 结语

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导入与舞蹈艺术有关的各种知识,以此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舞蹈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个民族的文化,并分析、领悟这种民族文化在其舞蹈中的表現。这样在舞蹈教学中,就超越了表面层次上的动作的模仿,而能达到通过舞蹈动作对民族精神的体悟和表现。真正从“中国民间舞”的意义上继承和弘扬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国民间舞学科所处的特殊地位要正视的,这也是我们舞蹈学生所应达到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俊.探析中国民间舞教学[J].科教文汇,2009(12).

[2] 惠妮.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教学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3] 石嘉.浅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J].活力,2010(4).

[4] 王敏.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3).

舞蹈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4

课堂导入很新颖,本课她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whatareyoudoing?引出本节课的语法点:此刻进行事态。儿歌调动了学生的用心性,动画形式让语法点变得直观易懂。但遗憾的是学生没有充分参与进来。比如,让孩子跟唱,利用画面句子导入知识等。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此刻进行时,丁老师在授课时重难点突出,学生也掌握了这一目标语言。但学习语言是用于交流,这就需要我们在授课时尽量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必须的情景中体会语言的必要性,在特定的环境中自如的运用语言。我们不就应单纯的学习语法,而就应把语法融入到实际运用中去。如丁老师的homework部分的一道练习:观察课间同学的活动,根据本科资料写一篇小短文,就充分体现了语言为交际服务这一功能。

体育舞蹈心得 篇5

学习体育舞蹈印象最深的就是拉韧带,每个人听到这三个字都会起鸡皮疙瘩。拉韧带是课前热身,也是练习的基础。有良好的韧带才可以把体育舞蹈动作踢到位。我也是深深的受到了拉韧带的折磨,使我自尊心受挫,都让我嫌弃自己的韧带怎么可以那么差。拉一次韧带,要一个星期才可以恢复,欲哭无泪。韧带这关就让我明白了体育舞蹈这项运动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驾驭它。

体育舞蹈主要是学习身体协调为主。可以说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接触过,但又让我充满好奇,所以说体育舞蹈是门需要钻研的艺术。

刚接触的是后我们无从下手,也放不开,到后来要和舞伴配合更是别扭。但是慢慢的,我们也放下了害羞,变得越来越默契。

舞蹈培训心得 篇6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嘉陵江路第一小学梁红颜

7月12日——7月18日全区中小学音乐教师齐聚一堂,在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参加了区舞蹈编导培训活动。

此次开设这样的专题培训,区领导十分重视。开班仪式后,区教育局领导向学员们提出了要求,并希望艺术类教师能坚定信心,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在培养学生艺术特长方面都能争创佳绩。要做到艺术类工作为学校所重视,为其他教师所支持,我们应该加倍地努力和学习,只有用成绩来证明实力。领导在不同程度上,都向我们这些艺术类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同时,又迫切希望能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在这次培训中,有幸请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李园老师为我们培训,她通过专题讲座、播放成品视频和现场编排训练三个方面授课,可谓受益匪浅。李老师执着于艺术的奉献精神更让我深深地震撼,她从小接触舞蹈,凭着一颗热爱的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创作出了许多优秀舞蹈作品。而我们,更多的时候,当我们面临些许困难或者别人的不理解时,我们就会想要放弃,想要敷衍了事。从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更多的成功,而是成功背后那些种种付出。做生活的有心人,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她的许多作品就是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儿童舞蹈首先要适合孩子跳,把握儿童的思维动向,可以立足家乡又富有童趣。一个有一定意义的舞蹈才会让孩子有所启示,才会让人记住它,它才会有生命力。在舞蹈创编方面,李老师有其独到的见解。她就要求、步骤、方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舞蹈创编的过程。还边讲解边做示范,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七天的学习和接触,我能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人,她对于我们的提问、构思,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中肯的意见。

什么是舞蹈的编导:就是一个舞蹈作品的编者和导演。由于舞蹈的特殊性,一个舞蹈创作从一开始就不能不同时考虑,原本是属于“导演构思”中的很多部分,如:形体、表情、台词、场面调度,对作曲、美工和舞美的特殊要求。作为一个舞蹈编导,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现技能和舞蹈创作知识以后,才可能开始创作工作。首先,必须透彻地理解舞蹈艺术特征,舞蹈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舞蹈的类别等,才能掌握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进行编排舞蹈节目,否则将无法入手。

1、感情是动作的信息:编舞首先要弄清的是你要表现人物的什么感情和性格,有经验的编导往往首先按舞蹈结构的线索设计出人物连绵不断的心情、意识甚至潜台词,循者这个脉络去雕琢动作。而富有演员经验的编导,就使自己首先进入角色,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身上活起来。在深入角色的基础上,从自己积累的生活舞蹈素材中物色、提炼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所需要的舞蹈形象来。即把体验感情作为动作的原动力。

2、动作的典型性:这是成功之要点。典型的舞蹈动作不是综合的越宽越好,要有突出的性格和明晰的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设计舞蹈动作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感情。但人有男女老少,古代和现代,这个民族和那个民族之分,他们表达的感情各异,因此动作还要性格分明。性格包括角色的个性及其民族的风采。

3、舞蹈的“意境”:舞蹈的动作不在“繁”与“简”,能突出“意境”则灵。舞蹈作品的“意境”是把主题思想转化为“诗情画意”的艺术构思,是“情”和“意”与“景”和“境”的统一,是人的理想。“意境”是大局,编舞要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围绕着动作去考虑动作。

4、舞蹈的主题动作:2人以上几点着眼,首先设计出符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础动作来,也有人称主题动作—即塑造作品舞蹈形象的代表性动作,这种做法在民间舞蹈中是常见的。各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跳起来有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那么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动作。它们成为舞蹈作品中“舞蹈语言”的基础和反复出现的贯穿动作。最后,对学生的训练模式有所改变。以前,都是学生为舞蹈所用。听了李老师的讲座后,她的一句话给了我深刻的教育意义,那就是:“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确,舞蹈要有生命力,除了它可以有地方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它要是孩子喜爱的,只有学生爱跳这个舞蹈,它才会精彩,孩子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动作都是真实,发自内心的,这样的舞蹈就成功了。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还认真填写了问卷调查,这让我们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困惑都提了出来,从实质上解决了舞蹈创编和排练的困难。

舞蹈教学心得 篇7

1.能够产生优美的体态、动律

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组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同时也促使不同的民间舞蹈的形成。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 要想使民间舞蹈很好的生存下去, 就必须将其“风格性”完美的展现出来, 这主要是由于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 同时还能促使其产生非常优美的体态和动律。

东北扭秧歌是我国比较著名的民间舞蹈之一, 具有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特色, 东北扭秧歌对体态的要求是, 上身一直保持着向前倾, 从而确保身体的重心在前方, 这样在扭秧歌过程中无论是出脚还是抬腿都显得非常有力度, 而且还会使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非常有规律, 所以东北扭秧歌对体态、动律的要求是跟当地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反映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所以教师在东北扭秧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 要教会学生们一定要控制好体态和动律, 从而将扭秧歌的每一个动作准确地表现出来。

2.“舞蹈意念”对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民间舞蹈教学非常重视学生们的感觉, 感觉对学生们学好民间舞蹈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们感觉的培养, 而感觉培养的关键就是对学生们“舞蹈意念”的培养。“舞蹈意念”能够非常准确的反映出舞者的思维、想法, 而这也是只能通过舞者自己才能感觉到、体会到, 由此可见, “舞蹈意念”是一种非常奇妙的现象。很多情况下舞者在完成舞蹈动作时是通过舞者自己的“舞蹈意念”来完成的, 也就是说舞者能够通过“舞蹈意念”将舞蹈融入到自己的灵魂中去, 从而达到完美的舞蹈动作, 这在很大程度上跟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二、针对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方法的研究

1.加强对学生们“舞蹈意念”的培养

“舞蹈意念”是舞者完成一个完美舞蹈动作的必然条件。“舞蹈意念”主要是指舞者通过自己的想象, 在自己的内心最深处创造出一个具备优美动作的一种气质和情感。“舞蹈意念”能够将舞者的舞蹈动作跟灵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从而使舞者的舞蹈动作达到完美的程度。本文以蒙古族舞蹈为例来详细解释说明,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 热情奔放, 语汇新颖, 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 热情开朗的性格,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 步伐轻捷洒脱, 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 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人民多次抗击外来民族的侵略, 善战、敢于同侵略者做斗争, 同时蒙古族人民也非好客, 性格直爽、热情奔放, 只有深入了解了蒙古族文化, 才能真正理解蒙古族舞蹈的意念, 进而跳出优美而又洒脱的蒙古族舞蹈。

2.加强对学生们情感的培养

民间舞蹈在所有舞蹈中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自娱性, 民间舞蹈大多是一群当地人聚在一起来跳的, 他们跳舞不是为了给专家、社会大众看, 只是处于自己喜欢才跳的, 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目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生们民间舞蹈过程中, 要将学生们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 使学生们在跳民间舞蹈过程中充满活力, 而且学生们在学习民间舞蹈过程中, 还能够充分感受到我国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独特的民间真情, 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民间舞蹈的兴趣, 使学生们学习起来更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跟民间舞蹈所蕴含的特殊的民间文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促使学生们跳出更好的民间舞蹈。

3.提倡展现个性

风格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它是一直不变的, 但是人性却随着人的不同而不同。当前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变得非常方便和频繁, 人们也会非常容易的看到其它的民间舞蹈, 所以对于人们来说简单的进行模仿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当前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使民间舞蹈更进一步, 不断得到创新。单纯的从风格上来说, 当有一个新的个性加进去的时候, 就会使其产生新的光彩, 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地经历、体验生活, 才能使自己成为不同个性的人, 舞者要想将民间舞蹈风格演绎的淋漓尽致就必须将自己的个性极致的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所以教师在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对学生们个性的培养, 并且还要让学生们将自己的个性跟民间舞蹈的风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从而将民间舞蹈风格完美的演绎出来。

结语

总之,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 展现出来不同的“风格性”, 民间舞蹈更多地是一种传承,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民间舞蹈的风格让学生们充分了解, 从而使学生们对学习民间舞蹈充满兴趣。

摘要: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将民族文化跟舞蹈完美结合在一起, 而民间舞蹈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创新, 所以就从“风格性”为切入点进行详细的探讨, 在深入分析民间舞蹈“风格性”重要性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其教学方法。

关键词:舞蹈教学,民间舞蹈,风格性

参考文献

[1]李窦逗高校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的教学手法[期刊论文]-华章2014 (24)

舞蹈教学心得 篇8

关键词:幼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笔者一直都很喜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特色舞蹈,也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传承。它的演绎时而娇羞可人,时而落落大方,时而小家碧玉,又时而粗犷豪迈。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老师,凭借着一支傣族舞蹈《雀之灵》成为了“孔雀公主”,随后她又凭借着对云南民族的热爱以及对舞蹈的追求造就了《云南映像》,并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在杨丽萍老师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所在。笔者是一名幼师生教师,在我们的教学课程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教学的一部分,常见的“汉、藏、蒙、维、朝”是我们教学的基本内容。笔者常常在准备课程时思考如何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和魅力。下面我就在这里简单论述一下笔者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探索。

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1.1 多样性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大民族,所以它的文化也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人们不断在探索民族的大文化,自然地,舞蹈文化也在这文化的探索中应运而生了。每一种不同民族的舞蹈都蕴含着这个民族的风俗、审美、环境等客观因素和社会因素,那么每一种民族的舞蹈也是不同的,所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多样性的艺术特点。

举个例子,舞蹈中常有“一鹰三态”的说法。蒙古族人生活在辽阔无垠大草原,鹰在蒙古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就是蒙古族人豪迈的气概以及勇往直前的勇猛;在藏族人的习俗中,有鹰可以把死去的人的灵魂带往天堂的说法,所以在藏族人的眼中,鹰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神鸟,那么在藏族舞蹈中,鹰的形象就显得高贵和神圣了,舞者都会带着崇敬的心态去演绎鹰的形态;在说塔吉克族,塔吉克族人民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民族文化中融合了西域舞蹈的风格,所以在演绎鹰的形态上与前两者大相径庭、风格独树一帜,虽然塔吉克族人也对鹰充满了敬畏的心理,但舞蹈节奏鲜明,铿锵有力,舞蹈动作更显得轻盈和洒脱。

1.2 继承性

不一样的地域不一样的文化造就出了不一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它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和民风民俗。我认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是承载了我们的悠久历史,每一种民族的舞蹈特色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所以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发展和探索了。

例如,朝鲜族舞蹈。朝鲜族人民是生活的中国东北部的长白山脚下,在大自然的陶冶下,他们朴实而纯善,这种美好的习俗使得他们的舞蹈也带着一种潇洒、典雅的风韵。他们的信仰使他们有一种崇尚鹤的心态,他们认为,鹤是长寿、幸福的象征,这种崇尚在经过长年累月的艺术加工后出现了朝鲜族舞蹈中飘逸脱俗的“鹤步”,沉稳且雅致。朝鲜族在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下,女子的思想相对较为保守,所以形成了女子含蓄、柔美的舞蹈风格。

这是笔者认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重要的两大艺术特色。

2 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

2.1 让学生深刻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

之前,笔者说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两大艺术特色,这也是笔者认为必须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之前需要让学生深刻了解的文化背景,只有在真正了解了民族的文化背景以后才可以从内而外地去在舞蹈中感受这个民族的风格。

藏族是在我们的教学任务中是第一个教授的民族舞蹈。在开始藏族的动律学习之前,笔者会让学生了解藏族人的居住环境、宗教信仰等一些社会因素,让他们明白在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向前曲背等这些常见的藏族舞蹈体态正是由于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虔诚的宗教习俗所演变而来的。只有明白了解以后,他们在学习藏族舞蹈的同时才能发挥自己的二度创作,将舞蹈表达的更完整,风格更准确,神韵更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民间舞蹈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2.2 “采风式”教学,让学生喜爱民族民间舞蹈

有时候舞蹈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每节课有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这让老师和学生都少了很多去感受舞蹈的心情,更多只是去完成一种任务。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笔者认为应该对教学方式作出适当的改变,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不光光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学习,更多的是要发自内心地去喜爱舞蹈,只有真正喜欢,才能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将舞蹈的美好传承下去。

除了常用的“我教——你学”的模仿式教学模式,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专业上来说,应该称之为“采风”。不过,真正的“采风”是指到当地对民情风俗的采集,了解当地的民歌民谣民舞并进行的搜集。但是介于教学条件的约束,笔者认为可以放宽对“采风”的定义,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舞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放开自己的肢体,也从另一种教学上感受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

2.3 创造性教学,发散学生思维提升艺术修养

笔者一直认为民族民间舞蹈是练习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好媒介。它不似现代舞这么随性,也不似古典舞那么行云流水,每一种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都有不一样的动律和体态,如何在舞蹈编创时保持该民族原有的形式和风格特点却又要创作出不一样的形象及精神是需要很丰富的艺术修养的。

“即兴创作”是课堂上最常用的练习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舞蹈要表达的内容,自己最清楚也更容易散发情感。让学生发散思维,即兴创作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创造性教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创作的构思和想法,不拘泥于形式,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从原有的形态和风格中提炼出自己想要的舞蹈形象。

3 结语

舞蹈是幼师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帮助幼师生全面发展,而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更是舞蹈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好平台、好媒介,对幼师生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是重大的。作为一名幼师生舞蹈教师,笔者也需要常常提升自己的舞蹈审美和改善单一的教学方式,规范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从动律、体态等基本入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内容,并又能跳出各種不同民族民间舞的风格韵味。不仅要做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还要不断改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喜欢民族民间舞,只有喜欢了才能领悟民族民间舞的精华所在。这也为他们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琳.“元素教学法”在民间舞蹈教学与创作中的得与失[J].大舞台,2009(4):108-109.

[2]李云萍.将幼师引进民间舞蹈的百花园[J].大众文艺,2010(15).

上一篇:小学生暑假英语读后感下一篇:2022年全县经济工作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