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2024-06-15

最新儿童口腔保健知识(通用8篇)

最新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篇1

牙的基本结构

★1.龋齿是怎样形成的?

(一)龋齿俗称“虫牙”,但并不是由一条条肉眼能看到的小虫子咬的。龋齿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在作怪。我们每个人的口腔里都存在大量的细菌,许许多多的细菌堆积起来,混杂着它们的代谢产物和唾液中的一些成分粘在牙齿的表面就形成了一层菌斑。菌斑中的细菌以糖为养料,能够把糖变成酸。我们的牙齿虽然很硬,但容易受到酸的侵蚀而脱矿,时间长了,牙上就会出现龋洞了。特别是新长出的牙和发育不良的牙,对这种侵蚀的抵抗力更弱,更容易患龋。

(二)根据1995-1998年进行的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是76.55%,龋均为4.48,北京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为75.56%,龋均为4.18。恒牙患龋的情况是,12岁的恒牙患龋率为45.81%,而65-74岁的患龋率为64.75%,可见12岁以前是恒牙患龋的高发期,我国儿童在12岁以前已有近一半的人口患龋病,所以,预防“龋齿从小做起”是非常重要的。

★2.龋齿有那些危害?

(一)得了龋齿,起初可能没有症状。渐渐地吃东西时会感到牙疼,不敢用患侧牙咀嚼。在儿童如果长期只用一侧牙咀嚼,会造成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脸一边大一边小。若经常牙疼得不能好好吃饭,会出现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如果龋齿进一步发展到牙根尖的脓肿,一方面可能波及到乳牙根尖正在生长发育的恒牙,造成恒牙列的一些问题;另外,牙根尖的脓肿也是一个慢性病灶,其中的细菌可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弄不好会引起心脏、肾、关节等重要器官发病。如果龋齿发生在前牙,造成前牙的残冠残根,或缺失,还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容貌,甚至可能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

(二)另外,牙根尖的脓肿也是一个慢性病灶,其中的细菌可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弄不好会引起心脏、肾、关节等重要器官发病。如果龋齿发生在前牙,造成前牙的残冠残根,或缺失,还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和容貌,甚至可能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

★ 3.得了龋齿怎么办?

一般来说,龋齿不治是不能自愈的。在我们知道了很多龋齿的危害后,就应知道发现龋齿要及时治疗。一个小浅洞,简单补一下就行了,痛苦很小。要是等到牙疼得厉害,甚至肿起来再治,可就麻烦了。有些牙坏得没法再治,只好被拔除。

★ 4.乳牙龋齿要补吗?

有人认为乳牙反正要替换坏了不必治,那可就错了。虽然下乳前牙从5-6岁开始替换,而乳磨牙要到12-13岁才能替完。如果乳牙患了龋齿而不治疗,不仅会造成我们上面讲的危害外,当乳牙龋齿发展成根尖炎后,还会影响到颌骨内乳牙下方恒牙胚的发育,造成恒牙发育不良甚至停止发育;如果在正常乳恒牙替换之前乳牙早失,会出现恒牙萌出位置不够,造成恒牙排列不齐,影响孩子一生的口腔健康。所以,乳牙龋齿应及时治疗。只要治疗及时得当,是不会对恒牙替换有不良影响的。

★5.龋齿能预防吗?如何预防龋齿?

(一)只要去除龋齿的致病因素,龋齿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首先,去除牙齿表面的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龋齿的关键。口腔清洁应从孩子出生时开始做起。此时的婴儿虽然没有长牙,家长也应象每日给孩子洗脸洗澡一样为孩子擦洗口腔。方法时,家长洗干净手之后,把食指缠上纱布,蘸白开水为孩子擦洗口腔,每日早晚各一次。随着孩子乳牙的萌出,改用带毛刷的橡皮指套为孩子刷牙。

(二)待2-2.5岁孩子乳牙基本上完全萌出之后,逐渐过度到用幼儿牙刷为孩子刷牙。开始用牙刷刷牙时,可只用白开水或淡盐水,等到孩子学会漱口,可以把牙膏吐出来时,改用含氟牙膏为孩子刷牙。待孩子随生长发育,手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在4-5岁左右(孩子学会洗手绢时),教孩子刷牙,至学龄儿童时,使孩子能够自己刷牙。此时,即使孩子能够独立刷牙,家长也应经常检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儿童一般应采用简便有效的“竖刷法”,即:顺着牙齿的长轴象我们刷梳子一样,不仅刷净牙齿表面,也要刷净牙齿间的缝隙。上牙从上想下刷,下牙从下想上刷,不仅刷净牙齿外面,也应刷净牙齿的咬合面和靠近舌头的内面。每个部位应反复刷8-10次,将牙齿仔细地刷一遍,需要3-5分钟。

(三)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是预防龋齿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在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时营养平衡的前题下,减少糖的摄入量。对婴幼儿牛奶和饮水中加糖要适量,不要放过多的糖,更不能用糖水和甜饮料代替白开水喂养孩子。对1岁以内的婴幼儿夜间喂奶时应少放糖,最好不放糖。1岁以上的孩子,应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逐步过度到夜间不喂奶。2-2.5岁孩子乳牙基本上完全萌出之后,应适时停用奶瓶,改用杯子喝水和饮奶,过度使用奶瓶对口腔健康不利。另外,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点按规律吃饭,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天然食品。因为纤维性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对牙面有磨擦和清洗作用,医学上称为“自洁作用”。咀嚼粗纤维食物,象用洗碗布刷锅洗碗一样,其机械作用能将牙面附着的污物去除,并对牙龈有按摩作用,有利牙齿健康,促进颌骨发育。同时,应孩子减少吃零食的量和次数,少吃饼干、糕点、果酱等精制含糖软性食物。特别是晚上刷牙后不能再吃东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对孩子牙齿有益,对全身健康也是受益终身。

(四)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强牙齿的硬度,改善牙齿的表面结构缺陷,增强牙齿对龋齿的抵抗力。在象北京市区这样的低氟区,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预防龋齿的经济有效的方法。氟是一种化学元素。适量的氟能与牙釉质中的成分结合,使牙齿表面变得更坚固,这样细菌分解糖所产的酸就不能轻易将牙齿腐蚀了。氟还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活动和生长繁殖。人体一般使通过饮食摄取氟。如果长期坚持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有效地预防龋齿地发生。对不能用含氟牙膏刷牙的低龄儿童,可采用定期到医院涂氟,和用含氟漱口液擦洗牙齿,或漱口的方法,防龋效果也很好。但使用氟素不能过量,过量的氟会引起氟中毒,应避免孩子大量吞服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液。对新萌出的恒磨牙还可以用窝沟封闭的方法预防龋齿。

★6.什么是“六龄齿”?任何保护“六龄齿”?

在乳磨牙的后面的第一恒磨牙,因为在儿童六岁左右萌出,所以又叫它“六龄齿”。刚刚萌出的“六龄齿”并不十分结实,而且未经磨耗的咬合面凹凸不平,窝沟很深,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且不易清洁,所以,它们受到细菌产酸的侵蚀,很容易出现龋坏。我们可以用窝沟封闭的方法,在龋齿发生之前,添平咬合面深的窝沟,使食物残渣和菌斑不易堆积,达到预防龋齿的效果。

另外,由于“六龄齿”萌出的早,又是悄悄地长在最后一颗乳磨牙的后方,常常被误认为是乳牙,龋齿早期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等到出现疼痛时,已破坏得相当严重,甚至在十几岁时就不得不被拔除,遗憾终生。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牙齿。当不能判断是乳牙还是恒牙出现问题时,应到医院请医生帮助解决问题。

★7.孩子替牙时长“双排牙”怎么办?

在牙齿替换时,恒牙已经萌出而乳牙没有正常脱落,会出现“双排牙”的情况。“双排牙”的现象最常见于下前牙替换时。由于没有正常脱落的乳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新萌出的恒牙不能排在牙列的正常位置中,常常在牙列的舌侧,造成牙齿排列不齐。此时,应及时拔除没有正常脱落的乳牙,使恒牙借助萌出的力量,回到牙列中去。

★8.新长出的两颗大门牙靠不拢怎么办?

替牙时常出现新长出的上颌两颗大门(切牙)牙间有大缝,不能靠拢。家长为此非常着急。这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暂时的替牙初期的正常现象,间隙随着两旁的侧切牙和尖牙的陆续萌出会自行消失;另一种情况是病理因素造成的,如:两颗大门牙之间有埋伏的多生牙存在,门牙间的缝隙不能自行消失,应到医院及时治疗。因此,当两颗大门牙迟迟不能靠拢,就应找儿童牙科医生帮助检查,如为异常,需及早治疗。

★9.新长出的牙齿碰伤了怎么办?

发生了这样严重的事故,千万别慌!如果牙齿被整个从牙槽窝里磕出来了,一定要马上找到脱出的牙齿。记住:捏住牙齿的冠部,就近找凉开水或自来水冲掉牙齿表面粘的污物,但千万不要用刷子或其它东西刷牙齿的根面。然后将洗净的牙齿放回到牙槽窝里,再去找医生。

如果您实在没有把握,可以把牙齿泡在新鲜的冷奶牛内,或放在嘴里含在舌下,赶快找牙科医生,一分钟也别耽误。拿在手里和用纸把牙齿包上,使牙齿干燥是不对的。牙齿离开身体的时间越短,再植后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最好在30分钟内赶到牙科医生那里。

牙齿被碰松,折断,那怕仅仅是出现了一道裂纹,同样需要到医院检查。8岁左右是恒前牙外伤的高发年龄,此时,新长出的门牙的牙根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外伤后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10.乳牙碰伤了还需治疗吗?

乳牙碰伤了同样需要到医院检查。特别是外伤一段时间后,出现牙齿变色、牙龈肿胀或牙龈上起小脓包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因为在乳牙根部的颌骨内,有生长发育中的恒牙胚,乳牙牙根病变严重时可影响恒牙胚的生长发育,会造成恒牙发育不良、畸形,甚至不能正常萌出,遗憾终生,所以应重视乳牙外伤。

★11.孩子有吃手指的习惯不要紧吗?

每个人在婴儿期一般都有吃手指的习惯,但到3岁以上还吮指,就是不良习惯了。有这种不良习惯的孩子,会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牙弓甚至颌骨畸形。吮拇指最常见。吮指不良习惯的孩子可在上下牙之间出现一个间隙;手指可上吮出老茧,指甲上出现条纹。吮指不良习惯如果能在替牙前彻底戒除,所造成的牙齿排列不齐,牙弓、颌骨畸形多可随恒牙的萌出自行调整恢复,故治疗乳牙期的吮指不良习惯,重在戒除不良习惯本身。如果不良习惯持续到替牙后,所造成的畸形常需要正畸治疗才能矫正,但正畸治疗前戒除不良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12.乳牙过早脱落需要治疗吗?

在正常情况下,每一个乳牙的下方都对应有一个恒牙,如果乳牙过早脱落造成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间隙丧失,即:乳牙早失留下的空隙被相邻的牙齿侵占变小,甚至全部消失,致使继承恒牙不能正常萌出,恒牙排列不齐。多个乳牙早失还会造成颌骨发育不良,甚至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为了避免畸形的发生,应保护好乳牙,预防乳牙早失;一旦发生乳牙早失,应到专业儿童牙医那里就诊。

★13.如何预防运动、游戏中的牙外伤(防护牙托的使用)?

据统计,牙齿外伤中2/3是由于交通事故、意外跌倒等原因所致;而剩余的1/3是在体育运动及游戏的过程中发生的。近年来,随着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运动导致牙外伤的病例越来越多。牙齿外伤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尽管现代诊疗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严重的损伤仍然常常导致牙齿“提前退役”,对于面容、咀嚼、发音乃至心理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牙齿外伤的预防就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体育运动和游戏在时间、地点上有很强的特定性,所以,可以有意识地对牙齿外伤进行预防。

防护牙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体育大国兴起的,后来防护牙托的使用从竞技体育逐渐推广到学校体育及日常游戏之中,对专业运动员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牙齿外伤的预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牙齿外伤的预防工作在运动医学领域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只有个别的专业运动员(如:拳击选手)配戴防护牙托,因此,运动导致的前牙外伤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我们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科在防护牙托的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具备了承接制作适合于个人牙弓形态的防护牙托的条件。这种适合个人牙弓形态的防护牙托比起各种市售的预成牙托具有更强的防护效能,体外模型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的牙托可以缓冲30-50%的外力(5--20kg)。

最新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绵阳江油市某小学整群抽查二年级六个班共计2 64名同学,以其家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与调查内容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由研究者结合实际自行设计,并经预实验,由专家多次修改鉴定而成。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知识和观念;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行为的指导护理等。由培训合格的2名问卷调查员,集中组织学生家长当面指导填写问卷方式调查,现场回收问卷。回收前核实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发现错误和遗漏及时更正和补充。

1.3 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对调查问卷中关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监督指导行为的题目采用赋分、计算总分、划分等级的方法进行分析。积分规则为:①6道知识类题目(回答正确得1分、错误0分),得分越高表明知晓率越高;②3道态度类题目(同意1分,不同意-1分,不知道0分),得分越高表明态度越积极;③2道行为类题目(按频率赋分,如回答“每天”3分,“每周”2分,“偶尔”1分,“从不”0分),得分越高表明对儿童刷牙行为的监督指导越好。等级划分规则:①知识:得分≤2分为一般,3~1分为较好.5~6分为很好③态度:得分≤-1分为消极,0~1分为一般,2~3分为积极。③行为:得分在≤2分为极少,3~4分为偶尔,5~6分为经常。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家长264名,回收问卷264份,其中有效问卷2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3%,包括男性儿童135名,女性118名;城市211名,农村12名,3岁以前开始刷牙162例,占64.03%;每天刷牙2次以上115例,占45.45%;使用含氟牙膏122例,占18.22%。

2.2 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知识、态度和监督指导行为现状

见表1。家长对正确刷牙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但对口腔保健措施的知晓率普遍很低,特别是对窝沟封闭防龋的认识不足,知晓率仅41.9%。对帮助指导和监督儿童刷牙的行为意识相对也很差,仅占22.53%、30.40%。

2.3 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对儿童刷牙行为的影响

见表2。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不同的家长所对应的儿童在“3岁以前开始刷牙”、“每天刷牙2次以上”和“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刷牙行为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程度越高,其孩子的刷牙行为越好,“3岁以前开始刷牙”、“每天刷牙2次以上”和“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分别所占的比例越高。

3 讨论

3.1 儿童家长的对防龋措施的了解不够,缺乏对儿童刷牙行为的指导帮助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较高,但是对使用含氟牙膏、窝沟封闭等能预防儿童龋齿的口腔预防措施的认识较低。二年级学生基本都在7-9岁,正是处于窝沟封闭防龋的适宜年龄段,需重点加强对窝沟封闭防龋的宣传,促进采取这一经济有效的防龋措施。有研究表明3岁前开始刷牙,每日2次,使用含氟牙膏,家长监督和帮助刷牙可降低儿童患龋风险[4]。调查发现尽管许多家长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却没有对儿童刷牙行为进行相应的监督指导,说明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行”落后于“知”。建议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综合教育模式,以爱牙日、儿童节、家长会为契机,结合日常儿童保健工作等开展丰富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向家长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让家长掌握准确的口腔保健知识,传授给儿童;帮助和督促儿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刷牙行为。

3.2 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对儿童刷牙行为有影响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学生健康知识来源中,父母占第1位。家长健康知识水平的高低,健康态度的正确与否,影响子女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形成。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口腔保健的态度越积极,会影响儿童的刷牙行为。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越高,其孩子“3岁以前开始刷牙”、“每天刷牙2次以上”和“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行为比例越高,这与“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受家长影响最大的是刷牙及其相关行为”的结论一致。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孩子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知识的获取,决定孩子是否主动采取正确的刷牙行为,从而影响儿童刷牙行为的建立。因此应加强对父母亲的健康教育。深入学校、社区进行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宣传,努力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与知识,使家长懂得更多的健康知识,言传身教,充分发挥家庭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习惯的影响。此次调查尚未发现家长的监督指导行为对儿童刷牙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都是局限于二年级的学生,7-9岁基本上都已经养成能够自己主动刷牙的习惯了有关。

摘要:目的 分析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江油市某小学264名在校二年级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儿童刷牙行为的影响。结果 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儿童的刷牙行为(P<0.05),家长对待儿童口腔保健的态度影响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和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选择(P<0.05)。结论 儿童刷牙行为受家长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改善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帮助和督促儿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刷牙行为。

关键词:儿童,口腔健康,口腔保健知识,口腔保健态度,刷牙行为

参考文献

[1]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119

[2]郑利敏.陈长香,邢琰.对小学生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卫生职业教育[J].2008,26(23):97-98.

[3]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0-174.

最新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篇3

关键词:课堂健康教育;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行为

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牙龈炎、牙周炎及龋齿的高发期,而这些口腔疾病对儿童的健康生长及发育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对儿童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教育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口腔疾病。为了准确探究口腔专业医生的课堂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以某中心小学2014年9月秋季入学的学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在课堂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学生开展了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性研究,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某中心小学2014年9月秋季入学的学生120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二年级学生60人,男生30人,女生30人,年齡7~8岁;五年级学生60人,男生35人,女生25人,年龄10~11岁。

(二)教育方法

采用课堂集中授课的方式,由口腔专业医生对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课堂健康教育,时间为2小时;其次在课堂健康教育前后要对被教育的120名学生做一份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问卷调查。

1.教育内容

(1)口腔专业医生可充分利用牙齿模型及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牙齿的具体结构、牙齿的类型、牙菌斑及龋齿的含义、坏牙形成原因及口腔细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等内容。(2)口腔专业医生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减少糖的摄取量。指导儿童在晚上睡觉时要养成漱口的良好习惯,避免吃糖分高的食物,如棒棒糖等。(3)可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标准、科学的刷牙教学视频,有效消除牙菌斑的刷牙方式、刷牙时间及刷牙次数。让学生在家选择合适的牙刷,根据牙齿的实际情况对软硬度进行挑选,并建议学生1~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建议使用含氟量高的牙膏。(4)推荐学生定期开展口腔卫生的检查工作,提议至少6个月为1次周期去接受正规口腔医院的健康检查。患龋齿较多的学生建议3-4个月进行1次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口腔内存在的疾病,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2.问卷调查及内容

主要方式:口腔专业教师在授课前与授课后分别为学生对于口腔保健的知识及行为开展问卷调查,并在课堂当场由学生进行填写,且问卷要当场收回,回收率达100%。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牙菌斑就是牙垢、龋齿就是蛀牙、龋齿对于口腔有害、引发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糖分、正确的刷牙方法能够清楚牙菌斑、经常摄取食用甜食和饮料会损害牙齿、含氟量高的牙膏能够有效防止龋齿的出现等。

行为知识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进食后要及时漱口、用温开水或者漱口水进行漱口、每天至少刷牙2~3次、每1~3个月更换牙刷、使用软硬适中的牙刷、牙线能起到清洁牙齿细缝的作用。

3.问卷的评价指标

口腔保健知识、行为问卷各20道题,每答对1题为2分,满分为40分,20分以上(包括20分)为及格,对及格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教育前60人的保健知识及格率为60%,保健行为的及格率为50%;教育后60人的保健知识及格率为g5%,保健行为的及格率为97%,可见,在实施课堂健康教育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实施课堂健康教育前。通过对比可知,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以我国现阶段儿童口腔疾病的现状来看,儿童患龋齿率高达65%~85%,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我国儿童龋齿高患病率的主要原因是儿童缺乏相应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意识;儿童及家长缺乏口腔卫生和疾病防控知识的基本认知与了解,且没有掌握正确、科学的刷牙方法。故对儿童实施课堂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教育,能提高儿童对于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

通过对某中心小学2014年9月秋季入学的学生120人进行课堂健康教育的研究,发现实施课堂健康教育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实施课堂健康教育前,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儿童保健知识 篇4

母乳的质和量只能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6月后必须添加其他食物来弥补母乳的不足,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

(一)添加原则

辅食添加的原则应是循序渐进,也即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同时应少盐不甜,忌油腻。

1、一种到多种

最初给孩子添加的泥糊状食物可选用米粉或自制的稀米粥。从加喂第一种食物的第一天起,就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神态、大便和皮肤。如果孩子精神、食欲正常,无腹泻、便秘和皮疹,可在3~5天后添加第二种食物,以此类推。否则应暂停食物的添加。

2、少量到多量

由于婴儿的营养需求量和消化吸收能力不断增加,食物添加应从少到多。开始时每日加1次辅食;1岁时每日可加3次辅食;2岁时除母乳外幼儿每日可进餐5次。不仅次数增加,每次的数量也应渐次增加。

3、从稀到稠

以谷类为例,从稀粥到稠粥,从稠粥到软饭,就是由稀到稠的典型演变。

4、从细到粗

指添加的泥糊状食物的颗粒从细小逐渐变大的过程。如从肉泥、肉末到肉丁、肉片。

5、少盐不甜

小婴儿肾脏稀释和浓缩的功能较差,过多的摄入盐可导致肾损坏,尤其小于8个月的婴儿,食物中不宜加盐。此外,婴儿的食物中宜少加糖,过高的糖量有可能导致腹泻、引起肥胖。

6、忌油腻

主要是指忌油炸食物。因为高温会破坏营养素,且油炸后形成的高脂食物不易消化,有较强的饱腹感,对孩子的进食将产生不良影响

口腔保健

口腔疾病的发生与社会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防治龋齿是儿童口腔保健的重点。此外还有牙龈炎和错颌畸形。口腔保健的服务内容包括:宣传基本的口腔卫生常识,如避免用奶瓶抵压上颌,避免婴儿含奶瓶入睡,在牛奶与饮料中尽量不加糖,多吃对牙齿保健有益的食品等。3岁以上儿童应学会自己刷牙,培养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或1年检查一次。积极治疗已发现的各种口腔疾病。其中,正确刷牙是预防儿童龋齿非常有效的手段。

(一)刷牙的好处 预防因细菌引起的口腔疾病如龋齿和牙周病等,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而刷牙是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方法。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齿表面的菌斑(细菌和软垢),不给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产酸腐蚀牙齿的机会,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另外,刷毛对牙龈组织的按摩可以增进牙龈的血液循环,使牙龈保持健康。

(二)刷牙方法

如果刷牙的方法不对,尽管天天刷牙,也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目前提倡的刷牙方法是:将刷毛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均刷到。同一部位要反复刷数次。此方法可有效控制菌斑及软垢,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形保持正常。刷牙要动作轻柔,反复多次,面面俱到。

(三)刷牙时间

饭后20分钟是最好的刷牙时间,如果没有条件,也应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每次刷牙至少3分钟,刷遍牙齿的每个牙面,以有效地维护口腔卫生。

(四)牙刷与牙膏的选择

选用的牙刷必须符合要求:刷头的大小应适合儿童口腔大小,不宜太大,否则刷牙时不易转动。刷头的形状略尖,便于伸到口腔深处间隙中。牙刷柄要适合儿童手掌大小,握住牙刷能够舒服拉动。因此,一把选好的牙刷应有一样长的毛束2-4排,每排6-8束毛,刷头短窄,且刷毛较软。

目前认为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的效果较好。因为牙膏中的活性氟能促进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再矿化,增强牙齿对龋病造成的腐蚀作用的抵抗力。但是在含氟高的地区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加重氟斑牙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知识及防治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血色素)减少引起。在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对小儿健康和智能发育危害较大。

为什么婴幼儿容易得这种病?主要因为这一时期婴幼儿: 生长发育快。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最快,3~5个月时为初生体重的2倍,1岁时体重为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快速增加,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很容易缺铁。铁摄入不足。引起缺铁的主要原因是小儿铁摄入不足。人乳、牛乳中含铁均很低,但人乳中铁50%可被吸收,牛乳中铁吸收率约为10%。正常足月儿从 母体储存的铁可足够供应生后3~4个月造血的需要。从母体储铁最多是在胎儿期最后3个月,所以早产儿体内储铁较少。如果生后不及时补充,缺铁是不可避免 的。铁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比成人多。未经处理的鲜牛奶喂养婴儿可能因蛋白过敏而产生少量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毫升。

此外,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均可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和增加消耗,促进贫血发生。缺铁性贫血对小儿健康有什么危害?体内缺铁不是很快会表现出贫血,在贫血出现前缺铁就可危害小儿的健康。缺铁除影响血红蛋白生成外,还影响肌红蛋 白合成,使体内某些酶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全身各器官功能。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特别注意唇、指甲部分)、乏力、不爱活动,年长儿会说头晕、耳鸣。还 有食欲下降、少数异食癖(喜食泥土、墙皮等),常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缺铁影响小儿智力发育,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不 振,较大儿童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如何防治缺铁性贫血

儿童眼保健知识讲座 篇5

时间:2014年12月19日下午 地点:闵行区妇幼保健院

主讲人:程紊 具体内容:

* 眼睛的重要性 1.90%信息来自视觉 眼病

1.给儿童身心带来创伤 2.给家庭社会造成损失 3.给升学就业形成障碍

3-6岁:儿童眼保健的关键时期 * 眼保健的重要性

人眼作为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具有结构及功能上的特殊性。特别在儿童,是争取眼健康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就会使用由于内外因素异常所引起的低常视觉功能无法逆转。

 留心孩子眼睛

1.观察眼形,用眼习惯 2.注意异常行为 3.尽早教会查视力 4.发现异常应即求医 * 视力检查的方法

视力检查的距离:被检查者应站在距视力表5米处。

视力表箱的悬挂高度使1.0一行与大多数儿童双眼水平一致。视力灯箱的灯管是否正常等。

检查方法:先右后左,先裸眼后戴镜眼。检查一眼时,另一只眼用遮眼匙遮住(注意勿压眼球)。儿童能看到的最小视标行的全部视标均应查完。视力记录方法: 1.原则上每一行必须全部看清,若0.8一行中有一个未看清,可记录0.8-1 2.视标0.1-0.5每行都要看正确;视标0.6-0.9每行可以错一个;视标1.0-2.0每行可以错2个

 视力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先教会幼儿辨认视标,才能进行检查 2.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查视力,需先休息 3.强光下运动后勿马上查视力

4.被测眼不许偷看、眯眼、揉眼,否则有误差,若儿童自觉视力模糊,可允许休息后再查 5.遮眼时勿压迫眼球,否则影响视敏度 6.检查时,旁边儿童不能提示、干扰  何为视力

视力为形觉,即人眼能分辨二物体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影响因素很多。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具有良好的近视力及可以矫正的远视力,更为重要。 何为近视力

看近距离目标(进视力表)所测定的视力,亦称动态视力 低常的近视力更具有病理意义  何为低常视力

现测视力是指远视力,即辨认远物的视力。低于正常的视力称为低常视力。正常视力为: 3岁:0.6 4岁:0.8 5岁:1.0 6岁:1.2  低常视力的分析:

低常程度;是否对称;能否矫正;静态屈光  视力低常有哪些原因

远视力低常的原因主要有: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眼外伤及其他各种眼病。

 远视力低常的意义

远视力正常不等于屈光正常,远视力低常不等于近视屈光。小于6岁儿童远视力低常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但要通过检查来确定。人眼屈光状态

正视

远视

近视

散光

屈光参差 人眼屈光变化:远视→正视→近视 初生儿远视为主

正视近视很少 儿童理想的屈光并非正视 4-5岁远视2.0D左右 6岁远视1.5D~2.0D  为什么验光需要散瞳

由于儿童眼的调节作用很强,受其影响,小瞳孔验光结果与用药散大瞳孔所测结果有较大差别。且一定要用阿托品散瞳。这样可使眼中的睫状肌完全放松,最大程度地消除眼的调节作用。从而可以了解真实的屈光状态,验出较准确的屈光度数。阿托品散瞳后会有何表现

可有一时性怕光及视近物模糊现象,一般2-3周可自行恢复正常。使眼处于休息状态,对眼睛没有害处。

 儿童屈光不正处理原则:

阿托品散瞳验光综合分析合理矫正配合各种训练治疗定期复查合理调整 儿童视力障碍的常见表现

1.对周围事物淡漠、不感兴趣 2.眯眼事物、瞪眼凝视但视而不见 3.动作迟钝、不稳,经常跌跌撞撞 4.看电视及读书距离过近、歪头、斜视  什么叫弱视

眼部无明显疾病,远视力小于等于0.8且不能矫正者

多数与屈光不正、斜视有关。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障碍性眼疾 弱视患者视力低下的原因是视力系统没有得到正常的发育  弱视如何治疗

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在视力低常儿童中,一定要注意可能性。特别是单眼弱视儿,往往易被疏忽。

一旦确定弱视,即应积极治疗,越早越好。针对原因,采取综合措施。 幼儿预防弱视比预防近视更重要 1.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更多的眼病 2.幼儿期近视眼比例很少

3.目前无法预防幼儿近视眼发生发展 4.绝大多数弱视是可以治愈的  积极防止眼外伤

玩耍是儿童的主要生活内容。为了保护眼睛,家长和老师必须注意选择不带刃以及没有锐角的玩具,防止眼外伤: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做危险游戏。 儿童护眼常识

1.小儿不应过早过久看电视。家长切记把电视当成哄孩子的工具。2.用眼时要掌握正确的距离和姿势。3.室内照明不应太暗,但也不应太亮。

4.让孩子有足够的室外活动时间,但要注意不要直视阳光。5.防止孩子用脏手揉眼睛,在家也不要混用毛巾等。6.不要接触锐利玩具,避开危险游戏。7.做到膳食平衡,切勿挑食偏食,少吃糖。8.充足的睡眠。

 先学姿势,后学知识

调查显示:近视的发病、屈光度的加深与采用不同的握笔姿势有关。拇指与食指不相碰是正确的握笔姿势,有利于学龄儿童防治近视,保护视力。

因此建议:儿童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应先教会孩子正确的姿势,然后传授知识。 单纯性近视眼的预防要点

1.了解早期眼屈光,以便估计发展方向,分别对待。

2.认识并处理好三个危险因素:①危险年龄—生长发育期;②危险时刻—午后黄昏时;③危险劳作—长时间过近用眼 3.减少朦胧影对视觉的影响 4.放松调节—远眺 5.正确的读写姿势 6.合理营养

 电视电脑对眼有害吗

一般无害;30分钟应休息;间插其他活动;有助弱视治疗 近视眼治疗

无特效疗法

戴镜矫正:实用首选 药物物理:效不确切

激光手术:与眼镜作用相同 配合医生:

检查—散瞳等;治疗—戴镜等;随访—长期性  饮食

1.丰富的蛋白质:瘦肉、禽类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

2.足够的维生素A: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蛋类;胡萝卜、菠菜、韭菜、橘子、3.4.5. 杏子、柿子

充足的维生素C:青椒、黄瓜、小白菜、鲜枣、橘子 足量的维生素B:麦片、黄小米、玉米、瘦猪肉、花生 充分的钙质:虾皮、奶制品、豆类、绿叶蔬菜。闵行区妇幼保健院眼保健门诊时间:

儿童保健知识问答 篇6

一、什么是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是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有利条件,防止不利因素,促进和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的综合性防治医学。儿童保健工作的目的是要增强小儿体质,培育品德优良、智力发达、体格健全的下一代。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儿保门诊对象及什么时候开始检查?

儿保门诊对象主要是出生到7岁的儿童,一般满月就应开始做儿童检查了。

婴儿期(0—1岁):6个月前每月检查一次,6个月后2个月检查一次。

1—2岁: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2—3岁:每半年检查一次。

3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三、儿保门诊都做什么检查?

1、首先问诊:询问出生情况、喂养方式及食用量等。

2、测量: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3、体格检查:全身检查,包括头、皮肤、心、肺、腹部以及动作、反应。

4、评价生长发育:综合小儿营养、体重、身长、头围以及动作发育、语言情绪等,智能发育与其年龄发育情况是否正常,作出评语。

5、育儿指导:把科学育儿及预防疾病知识告诉家长,针对性地在合理喂养、护理、体格锻炼、预防接种、疾病预防、早期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协助其改进育儿方法。

6、必要时进行血液等方面检查。

7、缺点矫治:检查中如发现缺点,指导矫治,并定期复查,观察效果。

四、儿童保健各年龄期有什么不同?

1、胎儿及围产期:围产期指胎儿28周到生后1周。

胎儿保健重点是孕母保健,保证充足的营养,合理安排生活、工作,积极防治疾病,用药慎重,心情愉快。围产期保健重点在预防先天性遗传病;预防异常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生长发育迟滞以及预防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等。

2、新生儿保健:出生到生后28天,重点是新生儿护理、喂养、疾病防治。

3、对0—3岁婴幼儿保健:主要是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营养、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作保健检查,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处理。完成基础计划免疫。

4、学龄前期儿保(3—7岁):继续监测生长发育,随时进行缺点矫治;重视早期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讲卫生、讲礼貌、爱集体、爱劳动的道德品质。加强体格锻炼,注意安全,预防意外。

5、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保证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性情、脾气。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青春期生活卫生和心理卫生教育。

五、有些什么具体的儿保措施?

1、护理:护理是小儿保健的重要内容,年龄越小越需要合理护理。

(1)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每天应开窗通风,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分钟。

(2)衣着:小儿衣着应以汪汪、轻柔、大小适中,易于穿脱为宜,不应过厚过多。婴儿衣裤、襁褓不应包扎过紧,裤子最好用背带,不用裤带,以免影响胸部发育。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①睡眠习惯:自幼训练小儿定时自动睡眠,避免拍、抱、玩、摇着睡,或口含乳头,手指入睡。②清洁卫生习惯;定时洗澡换衣。婴儿口腔粘膜娇嫩,可于哺乳或进食后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不可用布擦洗。③包住习惯,注意培养饮食卫生,定时进食,进食时注意力集中,不玩耍,不强迫小儿进食。④排便习惯,逐渐训练定时大小便。

(4)预防意外。

2、营养:提倡母乳喂养,重礼辅食的添加及断奶期妥善处理。

辅食添加原则:①由少到多;②由稀到稠;⑧从细到粗;④由一种到多种。习惯一种食物启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添加多种;⑤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l—2个月:加果汁、菜汁、维生素A、D

4—6个月:加蛋黄、米糊、稀粥、鱼泥、菜泥

第7个月起可加食鱼、肉沫、肝泥、饼干、豆腐、馒头片

3、教养:促进小儿视、听、触觉、动作、语言、思维、应人应物能力,培养感知、观察、认知、想象、判断等能力,应结合日常生活所接触事物进行教养。在游戏中学习。

4、体格锻炼:应随时利用空气、日光及时锻炼小儿体质,增强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生后2周至1个月就可开始体格锻炼,开展空气浴、日光浴、水浴,随年龄循序渐进。

最新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潍坊市城区,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3个区、6所幼儿园的大、中、小班的700名儿童, 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对选中的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的现场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获取途径, 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1.3 质量控制

先行预调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选拔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人员作为调查员, 进行统一培训, 严格控制调查标准和质量。对完成的问卷当日核查, 及时弥补疏漏差错。调查数据经过手工检错和计算机逻辑检错, 确认数据无误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率和构成比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进行描述;对率或构成比资料选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12份, 有效回收率为87.43%。调查对象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141人, 占23.6%;高职 (包括高中、职高、中专) 264人, 占43.1%;大专及以上204人, 占33.3%。儿童家长中, 母亲参加调查的有419人, 占68.5%, 其他193人, 占31.5%;家庭收入多为每月3 000~5 000元;每天工作时间多在6~10 h之间。

2.1 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来源渠道

从表1可以看出, 87.9%的学龄前儿童家长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获取口腔保健知识, 而通过橱窗、板报获取知识的家长仅有6.9%。说明大众媒体是儿童家长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

2.2 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2.2.1 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有90.2%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 但总体看来, 家长对部分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并不高, 尤其对“儿童正确的刷牙方式应为巴斯刷牙法”、“小孩每次刷牙所用牙膏应少于刷毛长度的一半”、“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及“儿童的六龄齿和窝沟封闭”等相关问题, 知晓率分别为34.0%、43.3%、30.6%和19.8%。

2.2.2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运用SPSS 13.0分析软件, 按家长不同文化程度分组对正确回答频数比较, 得出分析结果。由表3可以看出, 除“刷牙时间应为2~4 min”和“牙膏用量应少于刷毛长度一半”2个问题外, 其余5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随着家长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态度和行为

人 (%)

人 (%)

2.3.1 学龄前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态度和行为调查。

由表4可以看出, 家长在儿童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需要及时提高。仅有4.7%的家长半年给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 33.8%的家长经常为孩子讲解口腔保健知识, 38.1%的家长检查孩子的刷牙情况。

2.3.2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口腔保健的态度和行为情况。

按家长不同文化程度分组对家长科学合理口腔健康态度、行为频数比较, 得出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越重视孩子的口腔保健行为。由表4可看出, 不同文化程度的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态度、行为, 除了“经常按时检查孩子的刷牙情况”、“半年带小孩做一次口腔检查”外, 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不仅可以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还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 使牙齿排列整齐, 增强咀嚼功能和美观度, 从而受益终生[6]。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正确认识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且要想使乳牙患龋率降低, 在儿童中进行预防保健是能得到最大效益和效果的办法[7]。

本次调查显示, 潍坊城区学龄前儿童家长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获取口腔知识。虽然家长高度重视儿童口腔保健 (90.2%) , 但口腔保健知识仍有待提高, 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8]。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一般, 尤其是对“儿童正确的刷牙方式应为巴斯刷牙法”、“小孩每次刷牙所用牙膏应少于刷毛长度的一半”、“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及“儿童的六龄齿和窝沟封闭”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同时, 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存在很大问题。在被抽查的6个态度和行为问题当中, 有3个问题正确回答率不到50%。

调查结果还显示, 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儿童口腔健康有重要影响, 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同[9]。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掌握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越好, 同时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也越重视儿童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⑴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家长经常关注的媒体形式开展口腔保健知识。⑵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家长, 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口腔知识教育, 通过提高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水平。⑶开展口腔教育的同时应注重把口腔知识转化为健康口腔行为的实际行动。

摘要: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 分析家长文化程度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按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城区700名学龄前儿童, 对其家长进行面对面现场调查。采用构成比、率和χ2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9%的家长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及网络获取口腔保健知识。有90.2%的儿童家长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 但家长对部分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并不高。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越好, 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也越好 (P<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问题, 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 应通过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水平来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水平。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家长,知识,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伟健.流调结果对口腔临床医生的启示——解读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A].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2]原国家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EB/OL].[2012-05-06].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5894/200804/19082.htm.

[3]肖倩, 洪黛玲.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 (5) :528.

[4]Okada M, Kawamura M.Influence of parents’oral health behaviour on oral health status of their school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employing a causal modelling technique[J].Int Paediatr Dent, 2002, 12 (2) :101-108.

[5]张志昱.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3, 38 (2) :145-148.

[6]原国家卫生部.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EB/OL].[2012-05-06].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5894/200909/42773.htm.

[7]杨兰, 陶永炜, 马力杨, 等.甘肃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状况调查[J].山东医药, 2010, 50 (24) :89-91.

[8]白玥, 江虹, 曲美霞, 等.北京市384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 30 (4) :256-258.

美国最新推出保健品服用4守则 篇8

守则1

有需要时再吃

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并非照单全收,吃得少反而会强迫细胞吸收。每隔两三天吃一次,不但可减少过量危险,也可补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慢性病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因为慢性病,如同处于高压状态中,很容易消耗维生素B族;咀嚼、食物摄取有问题的银发族,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孕妇和儿童最好不要随便补充维生素。至于该不该吃叶酸来预防宝宝神经方面的缺陷,建议先和医师及药师讨论后再使用。

编者注:现在很多人对于保健品的认识还停留在送礼、高消费的理念上,有的人甚至认为保健品都是骗人的,其实这些都是对保健品的误解。从美国保健品使用守则上,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该补还得补,只是别盲目补。

守则2

注意药物交互作用

维生素和保健食品经常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建议心、肝、肾有问题的人使用前先和医生讨论。常见药物相互作用有鱼油、大蒜、银杏与阿司匹林同用会有出血危险。

纤维类保健食品(如车前草等)会减少止痛药的药效。因此,最好先服药,等两小时药物吸收后,再服用保健食品。保肝类保健食品(如菇类等)会启动身体解药基因,让药物失效,因此最好与西药间隔3~4小时后再用。

编者注:安全是保健品第一要则。要注意每一种保健品的作用也会受药物以及其他保健品的影响,所以绝不能混而食之。

守则3

不要超过每日建议用量

即使安全性较高的水溶性维生素B和维生素C,也可因排尿少而造成累积过量,如维生素B6太多会导致周边神经病变,维生素C太多会出现肾结石及头痛,因此吃维生素时要多补充水分。

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取,最好在每日建议范围内,且选择复合维生素会比单一补充剂安全。辨识维生素是否过量,可看营养标示的建议摄取量(RDA),美国的USRDA标示为100%,表示完全符合。如果是100%×66,表示建议量是66倍,剂量太高会有危险。

编者注:“每日建议用量”常常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重视,特别是同时服用几种保健品的时候,更容易造成过量。如果我们对每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每日建议用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则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守则4

最好选择小包装

吃营养品也要分散风险,至少每两个月更换不同品牌,不但可增加身体利用率,也可避免产生抗药性。此外,因为用量不多,最好选择小包装。

上一篇:浅谈工龄工资在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应用下一篇:我的未来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