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正能量励志故事

2024-05-20

明星正能量励志故事(精选4篇)

明星正能量励志故事 篇1

1 不缺少舞台,却缺少讲台

明星习惯了舞台上的闪光灯,习惯了扑面而来的媒体采访,早已熟悉应对机位的切换和辛辣的提问,娱乐圈的生存之道在他们的身上留下越来越深的烙印。但越是浮躁的年代越需要沉静的聆听,其实每个成名人的背后都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泪。

对于80后、90后,课堂早已是熟悉而又厌倦的存在,而娱乐圈内最缺少的也莫过于一个讲堂。《开讲啦》节目形式的突破之处就在于给明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思想和诉求的平台。自开播以来,本节目被冠之以“中国思想好声音,观众正能量加油站”的称号。《新周刊》更授予其“最佳人文节目”的称号。如此殊荣的背后是节目制作艺术和明星自我诉求双碰撞的结果。让节目变讲堂是《开讲啦》节目制作的智慧之处,没有桌椅,没有演讲稿,没有提词器,只有一个弧形的讲台。演讲嘉宾独自一人在舞台中间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相对简单的舞台形式与时下浮躁绚丽的娱乐舞台形成巨大的反差。被邀请的明星们在开讲前反复思考,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不一样的自我在舞台上呈现。艰辛的成功之路,面对失败挫折的心态,或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都会在讲述下变得真切。我们缺少的从不是舞台而是讲台,在这个讲堂里远离追问,表达自己,才能展现出充实多面的明星群体。

2 给明星一个宽容的心态

娱乐之风盛行之时,无论是演艺圈、体坛界还是商业圈、教育界的诸多明星都成为了媒体消费的重点,大家更是用越来越苛求的眼光看待明星们的言行。在公众形象的巨大压力下,他们不得不隐藏起内心的诸多真实,但正能量的传递应是一种真诚的表达。考虑到这一点,《开讲啦》的舞台设置选择了弧形包围,嘉宾在开讲的过程中,不会有主持人与现场观众的打断,开讲嘉宾可以自己控制节奏。这个舞台允许忘词、允许出错,允许哽咽,也允许呐喊。整个开讲过程没有噪音,只有聆听者与阵阵或鼓励或肯定的掌声。而节目策划人,唯众传媒总裁更是坦言:嘉宾在这样的环境包围下,必须真诚,真诚是最好的方法。这种我讲你听的和谐氛围营造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语境。许多大腕在开讲前都坦言自己很紧张,但当他们以真诚的声音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时,这又是一个温暖的讲台。用一种宽松的环境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个舞台时,明星才真的可以放下负担,展现自己内心的真实诉求。李娜《在最好的时间说再见》,呼吁大众给运动员一个宽容的环境;周润发《心平常,自非凡》,看遍荣辱,回归平静;青年舞蹈家刘岩《梦想从不凋零》,即使失去了舞蹈的能力……给明星们一个宽容的环境和心态,退去光环后的他们往往能传递出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

3 用大众视角解读精英文化

以面向青年人的首个电视节目公开课标榜的《开讲啦》可谓全面考虑受众,慎重传播精英文化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就在于用大众的视角打造精英的平台。《开讲啦》的嘉宾都是票选出的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可来到这个舞台,他们便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审视自我,现场的观众是青年大学生,面对的考官也是青年代表。大家渴望的不是成功之道与明星的光环,而是心灵的沉淀。“说人话、不端着、够真诚、正能量”是主办方对节目的定位。平等的分享、独立的演讲以及质疑式的提问成为节目生存的创新力量。没有噱头不炫技,凭原创用真诚,当精英的文化用大众的方式表达,更多人便能在开讲的过程中得到类似的感触与启发。思想性与平等性的高度融合让节目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泛娱乐倾向,净化了心灵,传递出真实的正能量。

时下受众分化已经成为电视水平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分析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如何既满足主流文化,又均衡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成为媒体人要解决的问题。TV2.0时代,受众成为主体,对电视节目的互动性与亲和力要求提高。尽管有限娱令发布,但为迎合受众,娱乐的触角仍旧无所不在。此时能否让明星与受众平等交流,直接关乎着明星正能量的传递结果与实际感召力。

泛娱乐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娱乐时代迷失自我。电视界需要原创的力量与更真实的声音,明星效应的正面传递也需要受众与传播者的多方配合。《开讲啦》的全新尝试正在鼓励我们为明星正能量的传递寻找更多的出口。

摘要:当过度娱乐成为追捧的趋势,闪光灯下的明星成为泛娱乐时代的消费品,当一条条新闻只是关注明星的私生活与红地毯时,如何传递明星的正能量成为媒体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泛娱乐时代,明星效用,正能量

参考文献

好莱坞明星化双乳为正能量 篇2

不只是朱莉,每一个好莱坞明星在慈善界都不是陌生人,知情人曾这样形容:“明星与公益的关系如同彼此的燃料,合力助推着好莱坞的电影电视业。”所以,无论狂热的小镇慈善现场、不分季节总在筹款的部门,还是关注社会问题的激进组织,都和飞驰忙碌的公益明星、电影首映礼和好莱坞的慈善机构关系密切,甚至许多电影首映礼都由慈善机构承办—反正首映晚宴和公益晚宴都是一群黑西装和晚礼服们的觥筹交错,何不以明星的名义让它们合二为一呢?

合适的明星与合适的公益

就像为电影正确挑选演员一样,明星公益也有标准的选角机制,要保证这个明星和此项公益具有化学反应,至少,他们必须是彼此相关或气质相投的。

2001年,朱莉正式成为联合国高级难民署亲善大使。同一年,她收养了一位越南孤儿。2005年,她与布拉德·皮特走到了一起,两个人在生养小孩与热衷慈善上志同道合,他们郎才女貌+无比恩爱+子女绕膝的家庭为其慈善事业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和公信力。朱莉和皮特的基金会每年为全球有需要的孩子捐赠上千万美元的善款。

相比“朱皮”的家庭组合,好莱坞最关注政治的男人乔治·克鲁尼参与慈善则偏重于国际关系。除了入白宫与奥巴马谈心,他更集结了《十一罗汉》中的马特·戴蒙、唐·奇德尔等兄弟组建公益组织,该组织的主要目标是阻止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种族屠杀。克鲁尼甚至亲临该地去视察,并参访了当地的枪击案和酷刑受害者,捐赠数百万美元来帮助该地区。如今他们的工作就是消灭贫穷和不公。

乔治·克鲁尼与英国U2乐队主唱波诺的慈善目标相似,在公益活动上也总是彼此助阵。作为英国最富盛名的乐队,U2的慈善之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1985年7月,U2参与了为埃塞俄比亚饥荒而举行的慈善演唱会,募集到近8000万美元来购买粮食捐助非洲灾民,当时波诺还与妻子留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家孤儿院工作了6个月。之后,波诺与U2更是积极参与爱尔兰自救运动,录制反对种族隔离歌曲《Sun City》,将“抵抗贫困”作为他们的主要慈善目标。“作为一个摇滚歌手,我很想取悦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更想改变这个世界。”波诺说。

其实,明星并没有什么“升职”空间,可变身的渠道也有限,关注和改变世界的公益手法因此成为明星的自我修养。年轻的贾斯汀·比伯曾被诟病完全不关心任何公益,甚至被《福布斯》评选为“吝啬鬼”慈善名人之一,不过据好莱坞的慈善家托德·克里姆说:“比伯是非常‘有慈善心’的。他把自己的时间和努力都用在儿童医院的建设上,这些善举并非要在镜头下才完成。”

公益也要找“笑点”

美国摇滚歌手邦·乔维曾在自己的家乡新泽西开了一家餐厅,名为“心灵厨房”。这个社区餐厅只收现金,菜谱上也没有任何标价,但规定来用餐的客人志愿捐赠至少10美金来支付晚餐,餐厅所有的收入将被用于慈善。这个有趣的举措摒弃了常规的慈善晚宴、当众表演和名人价值,而是极具幽默感地聚敛了普通人的力量,也令邦·乔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最有价值的慈善名人”。

公益幽默感早已成为当下明星做慈善的必修课。2002年,妮可·基德曼本来被邀请主持电影《末路小狂花》的首映,公益活动家希望借电影的主旨来举办活动,起到消除社会不公的目的。当时妮可在罗马尼亚拍摄《冷山》,因为恶劣天气滞留当地,为了不至于将首映礼变成慈善骗局,组织者当机立断邀请了另外一位澳洲的奥斯卡得主:杰弗里·拉什。老爷子在接到通知2天内飞速赶来,在最后一分钟救场。站在台上,他打趣式地化解了尴尬:“大家好,虽然我不是妮可·基德曼,不过我的鼻子和她在《时时刻刻》里的鼻子非常般配!”

“没有任何理由说慈善事业中不能有幽默。”好莱坞慈善爱好者爱德华·诺顿也已经厌倦了常规的公益方法,今年他推出了一个大众集资网站:群体崛起。不同于很多慈善活动的严肃,它提倡以轻松幽默的态度做慈善。这个平台培养了新一代年轻活动家,“人们乐于参与真实的,而不是充满通用程式的公益活动,你要明白,捐赠激励机制越离经叛道,大家的参与热情才会越高。”爱德华·诺顿说。

不是流言

“表达爱意的时机不能错过,做男人就要勇敢!”

—王宝强在戛纳《天注定》首映礼红地毯上向妻子半跪示爱、激情拥吻,吸引了全球媒体关注。傻根哪里傻了?

“君子的友谊只要有情怀就会明白,我们和而不同。”

—赵薇《致青春》上映,而昔日同窗陈坤在微博上并未鼎力支持,导致了“友谊生变”的揣测,陈坤对此的回应似乎验证了两人之间却有罅隙,而后,他删除了早年部分和赵薇互动的微博。

“她应该是同意的,但同意和实施是两个方面。人会追求完美,但也要接受遗憾。”

—李亚鹏最近表示自己还想要个儿子,不过王菲能否再做一次高龄产妇是一个问题。

“我跟他根本不认识啊!”

—杨宗纬被问及与出道于同一个选秀节目的萧敬腾是否不和时,很酷地回答道。

正能量励志故事 篇3

小的时候曾经认为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只是时间过渡的必然,现实即是梦想的替身,梦想便是现实的未来的影子。于是经常做着美好的梦,憧憬着未来的多彩。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我渐渐懂得了:

好多的梦想并非努力去做就会得偿所愿,给了太多的期待,而留下最终是失落与无奈。梦想越多,对现实的要求也就期待的越高,也太多的忽视了身边美好的现实的一切。

还记得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要拥有好多的洋娃娃,偶尔从别人的手中接过一个小玩具也能使我高兴好多天。而如今,面对着满屋的娃娃却也再找不到那份欣喜和满足。有的时候问自己:

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想了好久却只有无奈的苦笑。有的时候要求的又何其多呢?更多的是种感觉,对未来的憧憬。

梦想随着我的成长渐渐的成熟起来,已不单单只是几个洋娃娃那样简单,于是在我的生活的定义中现实与梦想也是难以逾越的,也无法去衡量天平中两者的比重,如同感性和理性一样,也许我又一次的低估了自己在这个现实中的位置。

正能量励志故事:我的梦想之旅

小学,老师问我们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那时不管是什么梦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天真的我们在教室里叫喊着自己的梦想,就觉得世界由我们主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那时我也叫着、喊着:“我要环游世界,我要去世界各地游玩。”从此,环游世界就成为了自己追寻的梦想,自那以后,每次看到美丽的图片,总会问这是哪?这是哪?然后默默记下,念叨着我长大后也要去那里。最初的梦想―环游世界,伴我度过了小学时光。

初中,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想干什么工作,同学们有的说想当医生、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航天员。当老师问我时,我说我想当一名去世界旅游的人,那时同学们都笑了,都说没听过这样工作的。老师便问是不是导游啊,我说不是导游,而是可以随便到处去世界旅游的人。老师便说,你想去世界旅游,那是不是也要先有一份工作啊,赚到足够的钱才可以去旅游啊。我想了想说,那我想成为一名商人,因为商人可以赚更多的钱,有更自由的时间可以去外面游玩。从那节课后我的梦想除了环游世界外,又多了一个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经常找一些地理方面的书籍来看,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同时我也努力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做好准备。

高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努力的学习,希望能够考上一所好的财经大学,学习财经方面的知识,为自己成为一名商人做好准备。由于高考失利,自己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财经大学,而且学习的专业是法学,但是我想只要自己想学,没有什么学不成的,我可以兼修经济方面的知识。虽然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但是至少是一所财经大学,我欣然前往了自己的大学,开始了大学的梦想之旅。

大一,我经常去学经济方面的课,而且所选的选修课也都是经济方面的,而自己的专业―法学却处于荒芜的状态,导致法学成绩非常的糟糕,但是我却无所谓。大二的时候,由于我的一位室友,他常说一些法律方面的故事,从那时起我觉得法律还是挺有意思的,对法律也不是那么的抵触了,也开始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同时室友也教我学习法律的方式、方法,不知不觉我也喜欢上了法律这门学科,成绩得到了提升。大四我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然后考上了法院,成为了一位法院的工作人员。

回想少年的梦想之旅,虽有挫折,却无比幸福。一个小小的梦想支撑自己一路走来,因为梦想的陪伴,让我一路成长。现在我是法院的一名书记员,我想成为一名好法官,看来我又要开始我的梦想之旅了!

正能量励志故事: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格局就好比一个人的眼光,有的人只在方寸间斤斤计较,所以他的成就必然是有限;若一个人能有较宽广的格局,不以现阶段的成败来论英雄,争千秋而不争一时,那么短暂的失败和困顿,则成了最好的激励要素。

眼光短窄的人,只看见眼前繁花美景,却不知镜花水月是不可凭恃,若能把格局放大,眼光看远,即使是一时的不如意,却因为有所因应和准备,反而造就日后成功的本钱。

《壮子・逍遥游》里提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就好比是大鹏鸟,在飞上万里的高空时,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准备,就像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小小的芥草可以把它当做船,但是放个杯子就会粘住不动,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所至。

格局小的人就像是两条虫,“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小聪明的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又怎么知道其所以然呢?清晨的菌类活不过晚上,哪里知道日月的长短呢!寒蝉也不会懂得春秋,这就是短寿。

我们常会以“井底之蛙”或是“以管窥天”来形容格局、见识不够大的人,但是我们有时也会不自觉掉入自以为是的陷阱里。有远见的人愿意花时间和空间来等待成功的机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需要的是一个可供挥洒的大舞台,不是一个可以屈就的方寸之地;但是就因为格局较大,就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就因为要有所成就,所花费的功夫也较别人来得深。

正能量励志故事 篇4

童年曾是他的梦魇

李愫生,原名李钢,常用笔名李愫生、雪侠。1980年7月出生于古城河北邯郸一个小镇的医药世家。家族几代人都是行医为生,在当地很有威望。可是到了父亲这一代,却从了商。李愫生小时候,家教极其严格。3岁时,父亲不准他攀椅子、跳沙发;上小学后,不准他看电视,偶有犯忌就会遭到训斥。父亲脾气不好,经常和母亲起争执。虽然不知道父母为什么吵架,但每次看到母亲流泪的脸,李愫生都很伤心。后来,隐约有闲言碎语传到他的耳朵里,说父亲在外边有人了,本就对父爱感知甚微的李愫生愈加感到不幸。

1991年年底,母亲因肺癌去世,这对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冷遇中度过的李愫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第二年夏天,一个陌生女人来到了家里。父亲问李愫生的意见,他什么也没说,他觉得这是父亲的家,父亲有权处理家里的一切,而自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孩子。

李愫生的童年里,没有一个长期交往的小伙伴,他每天沉浸在书籍和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正是天真烂漫、贪玩好动年龄的小男孩,却一整天一整天几乎一言不发,抱着那繁体竖排、纸卷发黄的厚书一字一句地读,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者,就在日记里写写划划,谁也不懂他记了些什么。他还喜欢用笔在画册上涂鸦,除了树,还是树,一棵孤枝刺向天的树。没有鸟,没有云,天空低了下来……

中学时,李愫生读的是寄宿学校,李愫生的心情开朗了一些。当时,李愫生是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当地这所重点中学的。由于成绩的优异,李愫生担任了多种职务,学科代表、板报组长、文学社团负责人、团委委员等,并且以“雪侠”的笔名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成为名盛一时的“全国十佳校园作家”,他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外出闯荡的艰辛和收获

1996年是李愫生很重要的一年。那年,16岁的李愫生毅然决然远离故土,孤身到郑州求学,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这一去便是十七年,后来他定居在了郑州。

李愫生为了求学与生存,他一直在不断地找兼职、做家教和写稿子。经常做兼职回来晚了,因为气候的突然变化,被雨雪淋湿或被风吹……最困难时,有一段时间,他每天的生活费只有两毛钱,买一个馒头就是一天的口粮。而这时候,自尊心极强的他总是躲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默默啃自己的馒头。有一次,他甚至有了卖肾的念头。在医院咨询过后,因为某些相关法律条文规定,没有成功。所幸,一个月后,他收到了一笔稿费,状况终于好转。现在想起来,都很后怕。

其实,刚开始时,家里给他寄过钱的,但都被他退了回去。他永远都记得父亲说过的话,“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你毕业后还得回来求我给你找工作!”李愫生的心深深痛了一下,他知道父亲还是小有能力的,曾帮别人的孩子(也是大学生)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第一次掉下了眼泪,李愫生暗暗告诉自己,即使客漂异乡孤独一生,也不会再回这个“家”。他的心彻底冰冷了。他心底里,本质最排斥的,还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母亲的去世。

1997年,李愫生参加了由河南省公共关系协会举办的公关培训班。这是一个教会他公关礼仪和策划创意的地方。多年后的今天,沉入回忆中的他仍有无限感念。这是他在大千尘世中、人生阅历中,所经历的第一所社会大学和驰骋职场前的第一个演习台。李愫生相信自己一生都会得益于这一年间所接受的最好、最职业的公关、策划、创意训练。

培训结束后,素质表现出色的李愫生被省城一家知名广告公司聘请为文案策划。对于现代男孩子来说,那样一种浮华沉浮、各色人等的综合性行业,不可不待,因为它会教会你怎样待人接物,它会让你的智慧得到最好的实践,它会让你见识各色各样、尤其是有“钱”阶级的众生相。李愫生在这里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才是适度而恰到好处的,更了解了广告、策划行业的真知,也完成了自己经济上与人际关系上的原始积累。

在学业与工作兼顾的同时,李愫生从不敢忘记丰富自己的阅历,他阅读书籍的范围开始广泛起来。李愫生想成长为一名有深度和理性的青年。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他还在广播电台、报社、出版社做过兼职。

在都市文化里徜徉

李愫生一直在寻找文化与市场的平衡点,想把文化与经营、策划联系得更紧密一些。2000年下半年,大学毕业的李愫生从一位文化界的朋友那听说河南省文联的一家文化类杂志要改版,需要人手。当时,出版界还没有一份辛辣、幽默风格的都市文化刊物,李愫生拿着厚厚的策划书和该杂志主编长谈了一次,思路不谋而合。

仅仅因为对文化的挚爱,也有主编对他的赏识,李愫生和该杂志走到了一起。对于当时只有20岁的李愫生来说,在那样一个体制内的省级事业单位,或许一切都太快,或许他还太年轻,一些谣言此伏彼起,有人说他是某领导的亲戚,有人说要敲掉他的工作,还有人怀疑他的工作能力,但事实证明李愫生工作没多久就成为了该杂志的主力编辑和策划者之一,一切流言扉语不攻自破、风停水止。他以“雪侠”的笔名在这里工作得如鱼游水。

极其偶然和戏剧的是,2000年10月24日,李愫生作为全国最年轻优秀的儿童诗人被邀请参加了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海燕出版社、《儿童文学》杂志和《中国少年报》社主办的“全国儿童诗人2000年太行诗会”,或许是峰回路转,这给当时刚改版、一切都是空白的杂志带来了转折,会上作家、名流众多,李愫生凭借自己的公关礼仪和才华横溢的气质,终于获益匪浅,天遂人愿。

为了推动“文化的平民艺术性”和“普通人与时尚的对抗”,让文化与市场结合得更紧密,李愫生跑遍了整个省城。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华北水利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等二十多家高等院校举办了演讲报告会。当他体力和精神都恢复过来,想从一个较高平台切入市场时,李愫生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2001年7月,李愫生联合河南信息广播电台推出了“中国歌曲排行榜”,实施媒体互动、强强联合策略。该节目每天推荐一首来自于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优秀侯榜单曲,经由读者听众投票的方式,每月选出10首上榜歌曲。为此,李愫生还组织成立了艺术俱乐部。该活动同样走得姿彩飞扬,风声水起……他总是想到什么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在成功举办这些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后,他在省出版界和文化界赚足了名声。

工作之余,李愫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学创作。他在《读者》《青年文摘》《女友》《爱人》《小说月刊》《国际日报》(美国)《大华商报·作家文苑》(加拿大)《澳洲侨报》(澳大利亚)《美人鱼》(丹麦)《中华日报》(泰国)《普觉》(新加坡)等国内外数百家媒体发表作品,并被多家报刊转载。有部分作品被改编、搬上影视屏幕。2009年10月,澳大利亚《澳中周末报》[世界华文作家园地]为其推出作品专版。

李愫生在河南省文联这家杂志,一直工作了十年,组织策划了很多文化艺术、明星活动,也因此认识了众多文化、娱乐圈的好友。2011年9月,身为杂志常务副主编的李愫生,停薪留职,离开了河南省文联,去了现在所在的某家出版集团。

李愫生想用自己的文化、娱乐资源,真正地为社会做一点儿事情。除了文化出版,李愫生联系了上百位明星艺人,做青春公益行。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世界慈善大使全国冠军总决赛”活动中,李愫生与《人民日报》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石英先生、中央电视台资深导演李东平、著名演员电视剧《水浒传》阮小五扮演者张衡平,一起被隆重聘请为全国总决赛评委及颁奖嘉宾。在活动期间,连续数天,李愫生带领大赛选手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去烈士陵园向红军英魂献花,为贫困学生爱心募捐,参与众多公益活动……在“2012世界慈善大使全国冠军总决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捐献20万元善款给赤水市两河口乡的贫困学生,并表示将继续资助该乡100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直至大学毕业。活动结束后,因为善心与爱心,李愫生被聘请为“世界慈善大使全国大赛”终生评委与爱心大使。

过往的这些荣耀对如今的李愫生来说只是过眼的云烟。这些年,从事媒体出版、写作、明星文化演出的李愫生做了不少善事,他还常常召集一些文化圈、企业圈朋友一起,赴边远贫困地区了解情况并进行捐助。从失学的孩子到四川地震,李愫生没少捐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在6月底结束的“2013世界慈善大使”郑州赛区活动上,李愫生说:“世界不缺少爱,缺少的是爱的接力。不一定非要有钱人才可以做慈善,汇水滴成汪洋,做慈善的人多了,受苦的人就少了。一个人的爱再大也是有限,只有叠加各方的爱才能爱传天下。”目前,李愫生和朋友们一起正在筹备的“百位明星-青春公益行”,还有他今年继续担任评委的“2013世界慈善大使”全国大赛活动,他希望能带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帮助。

用爱化解家庭矛盾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经历过家庭童年变故的李愫生,也早已原谅了家人。回忆起那时,继母经常和父亲吵架,一如他生母在世的样子。李愫生对家、对人生充满了不安全感。家里除了爸爸、他和妹妹,又多了继母带来的哥哥和弟弟。复杂的家庭关系,常常烽火四起,迫使他必须面对。他度过无数个思母成痛的夜晚。但心底最深处的善良,让他原谅了他们。

1999年春天,因为家里的矛盾,继母带过来的弟弟因一时赌气,服毒自杀,没有抢救过来。那时,距离哥哥和嫂子的婚期还有10天。继母悲伤欲绝,要和父亲离婚,哥哥婚也不结了,要带着继母离开我家。李愫生被叫了回去,家里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继母怒气冲冲地要父亲承担罪责。看着孤独苍老的父亲,李愫生发现原来他一直很在乎他。为了父亲,他跪在继母面前,祈求她的原谅,求她不要离开,他愿意做她亲生的儿子。在亲友的劝说下,事情终于平息下来。

在那一刻,李愫生已经不再是小男孩。忽然之间,他就谅解了父亲多年的苦楚。也许,父亲和母亲当年的包办婚姻本就不该开始,他想用爱来救赎这个支离破碎的家。继母在他们家丢失了一个儿子,这是她心里的刺。李愫生想弥补她,拼命地对她好。

2001年,才参加工作的他,工资并不高,除了必要的生活费用,其他都补贴给了家里。为了让继母开心,他还经常给继母买吃的穿的,带继母出去旅游散心。他一直觉得,他们家欠着继母一个儿子。虽然,有时他也很累,也脆弱,但他不想放弃自己的善良。

2004年,继母因为多年前的胆结石手术不成功,后遗症并发,在送去医院的路上,腹部每隔一会儿就会绞痛难忍。继母的亲生儿子为了省钱想再带继母去别家医院看病。李愫生当即大怒,斥责哥哥:“不用你出钱。再换医院,你觉得咱妈还能撑住吗?”看着痛得面色发白的继母,眼含泪花,他只想让继母早点住院,先止住痛再说。继母在郑州住院近两个月,李愫生不分昼夜、精心伺候。继母终于被他的真心感化。继母一直觉得对不起他,他却劝继母千万别放在心上。他说,他早就原谅了他们,也没想过恨他们,恨会让自己的心变得丑陋。

时至2013年,一直在做慈善的李愫生,觉得首先要爱家人,才能真正爱别人。如果家人你都做不到宽容、慈悲和爱,对朋友、陌生人,你能做到真正的爱吗?因为对家人的爱,从小家李愫生更理解了大家,也更懂得了对生命和社会的爱。

因为这些爱,李愫生也变得素食主义。他有一套奇怪的理论,觉得素食可以清新人的肠胃和心境,而肉食让人变得浑浊。只有素口,才会素心,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也许正因如此,才使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真和善良,才使他赢得了众多知心朋友,写出了很多感人的文字。

上一篇:端午节的来历作文下一篇:心旷神怡的怡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