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2024-05-12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共8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篇1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的有效培养,一味的题海战术以适应高考的大容量、快节奏。本文针对此现象主要分析了有效教学的特点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辅导 教学评价

数学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决定了高中数学注定成为学生和教师为追求考试高分的沉重负担。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偏离了教育的初衷,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忽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建构,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的有效培养,只强调快速大量做题,以适应高考的大容量快节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教学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致使社会及家长对数学教学的批评和责难日益增多。

数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

一、教学理念有效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阵地数学知识中最普遍的形式是概念,概念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逻辑地导出定理、公式、法则的出发点,是数学应用的着眼点和回归点,所以数学概念的学习应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相应地,数学的应用才是数学学习的归结点。

二、教学方式有效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工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过程有效

课堂提问灵活、有效。教师的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合作,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教师的提问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探索的空间,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热烈的课堂气氛,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更是无从谈起了。

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了解世界。而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解题策略的掌握,思想方法的运用,这其实并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活动体验、感悟了多少。要想在教学中要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就要精心设计练习。

四、教学辅导有效

教学辅导不仅在课堂上,课后也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训练。所以选题是关键,教师应搜集和编制双基训练题,中等解答题,适当布置一些附加题,针对班级情况确定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课堂的关注,练习的面批、订正等。

应采用先练后批再评讲的方法,教师做好试卷分析工作,针对题型进行发散,举一反三解题,通性通法,各类题型的多种解法,保证学生基本掌握重点讲解学生易接受易想到的方法,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

五、教学评价有效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篇2

一、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水平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 高中数学课程同样如此.但是, 高中数学教师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引导, 会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带来很多制约因素.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师队伍的素质, 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 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知识, 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并且在实际教学中真正以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 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其次, 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一般的普通高中都有数学教研组, 这是加强数学教师之间交流的良好平台. 数学教师之间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彼此的交流, 就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研组可以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再次, 数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 高中数学教师更要认识到学生经常会就一些问题提出多角度的解决方法, 其中有些方法是教师也没有想到的.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创造和谐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 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 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 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 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师生关系和谐, 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 心情舒畅, 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 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 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 很难形成创新意识, 这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营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三、进行求异创新

有些数学问题, 若运用常规方法, 则解题过程繁杂、冗长, 甚至难以下笔, 但若能抓住题目特征, 引导学生寻求简捷、巧妙的解题方法, 让学生置身于求新、求异的思维情境中,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好处.

比如:“已知双曲线2x2-y2=2, 过点A (2, 1) 的直线L与所给双曲线交于两点P1、P2, 求线段P1P2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 .对于此题, 学生极易按常规方法设出直线L的方程 (斜率为k) , 把直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去y, 设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 (x1, y1) 、 (x2, y2) , 则可求得x2+y2=f (k) , 设P (x, y) , 则, 再由直线方程求得y=g (k) , 由x=f (k) 与y=g (k) 消去k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事实上, 动笔后便会发现运算很繁, 不敢再往下计算.那么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呢? 学生跃跃欲试, 但苦于没有玄机良策.此时, 教师可做点拨性提示, 引导学生抓住“线段中点”这一条件, 分析线段P1P2的端点的坐标与中点P的坐标的关系.便能发现:可直接设点P1、 P2、P的坐标分别为 (x1, y1) 、 (x2, y2) 、 (x, y) , ∵P1、 P2在双曲线2x2-y2=2上, ∴有2x12-y12=2, 2x22-y22=2, 两式相减得2 (x1-x2) (x1+x2) = (y1-y2) (y1+y2) , 若L的斜率为k, 则k= (y1-y2) (x1-x2) , 又∵x1+x2=2y, y1+y2=2, k= (2x) ÷y, 又∵P (x, y) 在直线L上, y-1=k (x-2) , 从而y (y-1) =2x (x-2) 即2x2-y2-4x+y=0 (*) ;若L的斜率不存在, 此时中点P的坐标为 (2, 0) 满足方程 (*) .故所求点P的轨迹方程为2x2-y2-4x+y=0.

通过这种训练, 学生能获得巧妙的解法, 求新、求异的思维意识更坚定,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四、重视解题教学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而且能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 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 通过解题教学, 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创造性的想象, 独特的知识结构, 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 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五、注重社会实践

数学课是一门比较单调的学科, 尤其是纯理论部分很难吸引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选择一些与数学问题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仔细观察, 并从中寻找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采取独立或者合作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此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案例, 促使学生在认识这些案例的基础上, 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进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篇3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种最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合作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更是新世纪人类生存的需要。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面临极好的机遇。

二、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然条件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也很单一,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创造力的提高、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与人合作意识的增强有诸多不利因素。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就已提出的一种处理教学中的个体差异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优势、弱势和已有的知识基礎等,然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高中数学教学又为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舞台。

三、下面是我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器官去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让每个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做到全方位地实施分层教学,确保全体学生的基本水平,正视每个学生的原有水平,提高现有水平,发展不同水平。

1.了解学生,对学生分层。根据班级学生几次考试的数学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学生自愿报名进行分层共分ABC三个层次。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差生”一词,我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竞赛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基础组。同时我对学生讲明分层不是给学生贴上一张永远不变的标签,主要是便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包括:学习任务的难易,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目标的高低,学习方式的选择等等,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分层情况会有很大变化,因此我还告诉学生这种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是一种流动式的分层办法,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2.分层备课,分层授课。把学生分层的目的,在于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依照教学目标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应遵循的原则有:①严格控制教学内容,不增加难度,不降低要求,力求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②教师因教的内容不同或学生差异而有层次地设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③明确“分层”不是“分家”,教学过程中仍然不时有“共性”的问题产生,应当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对同一层次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问题产生,引入竞争,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3.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测试。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也是分层布置的,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给A组同学布置的作业经常是那些高考题或者是与高考题难度相近的题目,这可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优良的学习效果;给B组同学布置的就是那些中等难度的题目,给C组同学布置的当然就是那些课本上的基础题了!同时我还鼓励低一层次的同学做上一层次的题目,这样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辅导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课外直接对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由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C组的同学由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无形中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初探 篇4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论述分层教学理论的定义与指导思想,并详细阐述了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策略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上主要表现为教师“一言堂”或者优等生与教师间问答的互动,而后进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思维锻炼,往往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根据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需要教师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一、分层教学理论的定义

学界一般把分层教学定义为:教师按照学生已有的潜力倾向、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理想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科学的评价理念把学生划分成知识水平接近的群体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合理的分层措施及集体成员间的互相作用中,各个群体均得到提高与发展。也有人称之为能力分组教学、分类指导教 学。它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测试分数划分成水平不同的小组。实施过程中采用: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 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的实施方针。

二、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循序渐进、因材 施教”为原则,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过程也要有相应的差异。根据差异,将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并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一个老师的 “教”努力适应全体学生的“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和反馈上都要区别开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 相应的进步。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兼顾每个学生,缩小学生之间差距,取得整体进步。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师备课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 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 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 课时充分考虑。

2.学生逻辑智能进行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情况做到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可以做到 有的放矢,对学生做到显性和隐性的分班分层。显性分层是按照学生现有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能力即逻辑智能进行分班;隐性分层是根据学生的内部分层,对同一个 班级内部的学生按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高低进一步进行分层。对于这些情况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要求进行分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前预习成为教学流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数学阅读理解能 力有所提高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前预习时,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指导,设置不同的预习要 求,从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习效果。比如,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同 学,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完成练习题;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 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的同学。

4.布置作业进行分层

当 某节课或者某知识点教学完毕后,需要通过训练来巩固,因此作业布置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从过去的作业布置情况来看,如果采取“一刀切” 的课后作业方式,那么就会出现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分为三个等级:(1)A 组学生为基础性作业,以课后练习题为主;(2)B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同时布置可供选择的拔高题目;(3)C组学生除了完成基础性作业之外,还应适当完成 综合型题目。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需精心、谨慎,一般以20~30分钟之内完成为宜,否则将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影响作业质量。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5.学生的考试进行分层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直接地 反应近阶段教学工作的成效,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来说,借助考试可以发现基础知识掌握的欠缺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方式运用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将考试设置为月 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月考中,主要设置基础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近期的基础知识运用情况。期中考试教师可以设置两套不同难度的试题,按照学生的实际情 况进行选题测试。期末考试实行统一试卷测试,考查学生一学期个人能力的变化,之后再对分层进行重新调整。

6.评价分层

最后对学生 的评价也要进行分层,以各层次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程度来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基准,根据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除了这 种横向的评价外,还需要进行纵向比较,对于各层次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让进步较快的学生升入高一层次,以鼓励低层次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因材施教。有利于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等因素综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教师分层 推进教学内容,培优辅差,进而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益。层次教学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更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

初探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汪 卫 国

(孝昌二中,湖北

432900)

【摘要】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根据数学学科及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数学,数学教学,德育,德育教育.有人认为学校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事,而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概括的自然科学,加之现行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没必要也不可行。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德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修订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很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高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有它独特的风格,我们要结合学科本身及教学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里,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在我们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ab),(nN)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年。因此,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具有时代性,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素材,创设一些新颖的教学情境、选取或自编一些应用题,教育学生关心地方和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比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晚上9点10分,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再比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自编了这样一道题:2000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政府正着手制定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预计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如果按当年我国经济增长率8%的年均速度增长,请问:(1)到2010年我国经济能否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如果能够实现,可以提前大约几年实现?(3)如果按今年2008年经济增长率10%的年均速度增长,请问只需要再过几年就能实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的目标?结果,同学们算出正确答案后,都惊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绝无仅有的,都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

当然,我们还可利用一些数学文娱活动给学生讲述我国古今一些著名数学家精忠报国的感人故事等。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养成深挖掘、勤思考、多联系的好习惯,数学教学中其实有很多题材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n*第1页

共3页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本身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辨证思想。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渗透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联系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学问,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相互联系、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普遍属性。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揭示普遍联系的规律,突显出数学知识的发展变化。例如,函数关系本身直接而具体地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三角形的三个边长与三个内角大小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复数与复平面内点的对应关系,等等。这些无不说明客观世界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同时,在数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不断发展变化的例子。如从平面几何上升到立体几何,从指数引入对数,从实数扩展到复数,从角度制到弧度制的发展,等等。由此可知,任何事物都是在永恒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论认识,还须回到实践中,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正确认识,才能反过来指导作用于实践。这是客观事物认识的普遍规律。数学中的许多公理、定理、推论、公式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把握住这一认识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归纳、检验、应用”这样一个认识事物规律的好习惯。例如,通过照相机的三脚架、三轮车的三个车轮等,使学生认识到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通过电线杆与地面、电灯线与天花板等来概括线面垂直的概念。学完解斜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原理应用于测量、勘察等技术中,学完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实践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而且可以指导作用于实践,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对立统一的观点

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中最核心的规律之一。一切矛盾着的事物相互联系着,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经过不断的矛盾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数学的内容及其发展也遵循对立统一规律。例如,原命题与逆命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没有原命题就没有逆命题,没有逆命题就没有原命题,当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与结论调换时,它们两者之间又可以互相转化。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向量的加法与减法等也类似。又如极限思想使有限和无限互相转化。比如球的体积可以通过取无限多个厚度相等的近似于圆柱形状的“薄圆片”的体积之和的极限而求得,球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取无限多个高等于半径的近似于“小锥体”的底面积之和的极限而求得。同时,数学中的很多解题思想和方法也是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寻求它们的转化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4、量质互变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后的必然结果。数学中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很多。例如:我们把一条定长的细绳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F1和F2两点,当F1F2小于绳长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画出的是一个椭圆。当F1F2逐渐增大时,画出的椭圆越来越扁,而当F1F2增大到

第2页

共3页 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却是一条线段;反过来,当F1F2逐渐减小时,画出的椭圆越来越圆,而当F1F2减小至零(即F1和F2重合)时,画出的却是一个半径等于绳长一半的圆。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个典型例子。再如,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截面是一个圆面,当这个平面与球心距离增大时,截面圆减小,而当这个距离增大到与球的半径相等时,截面圆变成了一个点,即平面与球相切,再增大时,平面与球相离。又如复数abi的模a2b2,当b变为零时,复数变为实数,模变为实数a的绝对值a2a.这些例子,不仅生动地刻划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而且也揭示了数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科学态度教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的一些定理、性质、推论、猜想等都要进行严格准确的推理论证,一些文字、符号、图形的使用和表述都要求规范、精炼、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踏实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问答、作业考试中,都要做到言必有据、据理力争、精确无误,决不马虎大意、敷衍塞责,哪怕是一个字词、一个标点都不放弃,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完善过程,养成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另外,数学也是一门最能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科。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等毕竟有限,高中数学教学的任务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而要通过书本知识的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数学中很多题目的解法灵活多样,这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遇到难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怕失败,迎难而上,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探寻解法,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顽强毅力。

总之,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组成方面,提高学生德育品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作为承担高中课程教学主要任务之一的数学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既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赐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义务。我们要有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和周密、合理的计划安排,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结构,有针对性、有趣味性、有实效性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湖北省教育厅司法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第3页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篇6

漳州实验中学 吴志强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大多数老师中则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天经地义的。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世界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知识。”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性。再说数学教材具有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有利的内在的思想性,表现出科学和思想性的统一。所以寓德于数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应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数学家的事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 “等积原理”。(等积原理的内容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一千一百多年后的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才提出这个公理。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比法国数学家巴斯卡(1623—1662)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个“三角形”早四百多年。这些素材,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介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争先,为国争光。

另外,学习数学史还可以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精神。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讲演中说:“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或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因而,在介绍国外数学家的成就,特别是他们对数学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当年教会迫害的反抗精神等都应让学生知道了解。我们也看到外国教材中多有中国的《九章算术》、幻方、曹冲称象等的介绍。数学贡献是全人类,故而,进行德育教育仅限于中国数学史,以免太狭隘。再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著名德国数学家高斯的生平事迹,以让学生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这的德育素材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教师在德育教学时要注意途径的多样性。

1.利用创设情景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景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广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利用史料激励渗透德育。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教材中许多数学史料,能激励起学生由衷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利用数据材料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利用知识迁移渗透德育。数学知识具有思维性,抓住数学知识的广泛含义,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可以收到“治病”的效果。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事物进行推理,会使原本直线型的教育变得弯曲、生动且易使人牢记于心,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

5.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例如在上《椭圆》这一节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利用FLASH设计制作了关于“神舟”六号从发射到升空,然后绕地飞行的动画片,并配上了相关的解说词。这一刻,任何的言语都是多余的了。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也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德育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德育教学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教师不仅在课内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占有资料,动脑编应用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数学思想

高中数学教学首先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思想和意识, 使其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所在, 使学生从心理上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的自我暗示和要求。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意识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通过向学生介绍数学形成和发展应用的历程能够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全新认识和学习的动力。由此可见, 可在教学过程中以数学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一些伟大数学家的典故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下数学史的演变过程, 比如关于欧拉、笛卡尔、陈景润等数学家的小故事以及他们在这个领域所做的一些贡献等。还有数学与生活、工作的联系, 在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状况都可做一些介绍性说明, 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探索欲望, 同时使其在更高层次上树立数学学习的理念。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及其学习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理性认识,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正确灵活地应用数学思想, 不仅能达到化难为易的解题效果, 还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效度, 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与综合思考能力。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主观参与的积极性低。究其原委, 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情境普遍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 以灌输为主, 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兴致, 更不用说学习了。因此, 开课导入就变得十分重要了。趣味盎然、悬疑性又强的开课情境容易高度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要尽量提出一些学生现今无法解答, 存在认知困难又趣意浓厚的问题, 同时还要与教材和大纲要求相结合, 展示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逻辑性、巧妙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长期保持一个愉悦的心理状态, 而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心态。这样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 它是学生能够尽心学习数学的优良载体性因素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感, 学习起来就会兴致十足, 积极主动, 思维机制的运转自会加速, 由此便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是指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意愿上从被动变为主动。将过分依赖教师的学习方式变成自主式学习, 将重心放到自我学习探究上来, 把老师的引导当成辅助作用。注重自我创新, 深化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亦不容忽视。学生对数学新思想、新内容的学习理解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性教授。对学生而言, 新知识所涉及的数学新概念及术语、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新的思维模式等等都必须注重教师的导入式讲解, 有了教师大体性的论述和阐释, 学生就能形成新知识的大体框架, 也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方向。有了这个方向, 在进一步学习时就不容易出现走弯路、浪费时间的现象, 让大多数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高才成为可能。例如:教学必修课数学“平面上的向量”这一部分内容时, 教师应该着重从平面上的向量产生的知识背景及应用的前景等方面引入新知识, 让学生了解平面向量的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通过应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向量与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推理获得正弦、余弦定理等知识,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其中所蕴涵的应用平面向量的数学思维模式以及其在今后学习空间中向量与立体几何中的作用。

树立数学学习意识, 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把握好师生扮演的角色都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三者链接好了, 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雪松.高中数学教学应培养的“四感”最佳心态[J].教育与探索, 2009 (4) .

[2]刘春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的认识与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3) :200.

高中数学思维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情境;问题;反思;教法研究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巧妙引导安排,设计思维情境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每堂课的开头。这是因为巧妙的開头,尤如战前动员,使学生精神振奋,迅速、自觉地进入思维的角色,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根据中学生爱类比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某些知识,一上课就由这种知识类似地推出另一种新知识;根据中学生对周围事物易作直觉思维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举出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归纳概括出所学新知识;根据中学生爱争论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出一定的问题,让他们充分讨论、分析和综合得出结论;根据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提供一些材料,让他们观察、思考,充分发现和解决问题等。

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自觉为学生提供训练思维的机会,对学生思维中蕴藏着的智慧萌芽,要倍加爱护,并积极引导.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习惯,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体会到自己“思维的成果”和“思维的快乐”。

二、恰当设置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精辟地指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层次和要求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作为数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课型要求等提出不同的问题,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设置适度性问题,培养学生敏捷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是否敏捷,一条重要因素就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度,这里所说的适度,就是指设计的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如果教学每节内容都能设计出适度的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思维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产生,教师再辅之以恰当的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敏捷。

(2)设置比较型问题,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事物,首先就得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比较,人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不可思议的.比较型的问题,与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求同过程是从彼此相关联的大量具体材料中抽出规律性结论的过程,从各种材料中寻求共同点的过程.因此,设计一些比较型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能力。

(3)设置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大胆创造,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随时注意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通过活跃的思维达到求异、求佳、求新.具体做法是:除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型问题,通过寻求问题的结论或条件或某种规律,来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4)设置互逆型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学生思维的发展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判断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强不强,依据之一就是考察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灵活不灵活。因此,要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整体逆向思维能力,我们在教学每一节内容时,除了向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维训练外,还应不失时机的设计逆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一个问题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或者从一般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展相互促进。

(5)设置迷惑型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思考问题,条条框框少,思想束缚性小。他们敢于怀疑成人的意见,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质疑,并能批驳别人的见解,尖锐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的“批判”往往是片面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使他们的“批判”思维趋于成熟、全面、正确,教师应机警地适时地设计一些迷惑型问题,迷惑学生。教学中,认认真真的出错,诱使学生“上当受骗”,展开争论。

三、常反思善引申,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勾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把问题所蕴含孤立的知识“点”,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拓展、联系,加强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进而形成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系统性。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常此以往,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善于将问题变更、引伸,即在分析问题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联想、猜想,试图对原题做点改造工作,这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又一常用方法。例如,教学生学习一个定理后,就思考一下其逆命题是否成立,或证或给出反例;对原命题采用减弱或更改条件或加强结论来造出新的命题并判断其真伪;将原题结论从特殊推广到一般(或由一般考虑特殊)等。可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及深广度。

总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以有关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数学思想,自觉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钱建英.激活数学思维品质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J].都市家教,2010年第4期

[2] 曾玉玲.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11期

上一篇:火影忍者2作文下一篇:挺起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