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2024-06-26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精选6篇)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篇1

评报告

根据《xx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和xx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的要求,对照评估方案及标准,我校细致扎实地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于XX年5月。教育集团现有xx总校和xx分校(原北街小学)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782㎡,校舍建筑面积14841㎡。现有教职员工159名,学历达标率100%,普通话达标率100%,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83名,省、州级骨干教师8名,省级教学骨干4名。在校学生3773名,58个教学班,服务半径覆盖12个社区,辖区内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无一辍学,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是xx州、市的示范性小学。XX年以来,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壮大为自己赢得了种种荣誉。学校先后被中国教育协会命名为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获得州、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州、市教育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先进集体,省、州、市科技示范校。15名教师在国家、省、州、市教学比赛中获奖,58名教师接受了国家级培训。2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州、市各类竞赛中获奖。XX、XX年,学校在州、市教学质量检测和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均名列前茅。

教育集团设有党支部、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少先队大队部和工会等处室。每个校区有一名主管副校长,内设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和工会,协助副校长搞好分校区的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教育集团现拥有3个多媒体教室、35个电子白板教室、3个电子备课室、1个图书馆、3个学生微机室、2个红领巾广播站、600平方米的地下文体活动室和形体室等配套的教学设施。并接通了11套校讯通设备,建成了10m光纤xx小学网站,开设了《健康教育》、《成长快乐》、《中华大家庭》、《阅读欣赏》等校本课程。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中国象棋、围棋、器乐、乒乓球等兴趣小组和《少年文摘报》记者站,并定期开展活动。

二、办学条件

(一)学校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17782平方米,生均占地4.71平方米,与《标准》规定小学校园用地面积生均15平方米,有一定差距。

(二)学校建设用地

.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4841平方米,生均3.93平方米,与《标准》规定小学校园用地面积生均不低于5.66平方米相差1.73平方米。绿化面积6275.2平方米,运动场地7578平方米,其中有4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无直跑道和环形跑道,无法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

2.学校各类用房

(1)学校彻底消除了危房,教室、课桌凳充足,完全符合“一无两有六配套”要求。学校现有普通教室60个,平均每个54平方米,达到《标准》规定数。

(2)教学辅助用房:微机室3间,18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1个,276平方米,多媒体室43个,体育器械室1间。体育活动室一个,637.2平方米;地下体育室1个。

(3)办公用房:有教师办公室40个,总务仓库1间。会议室2个,350.05平方米、少先队队部一个,73.9平方米。

(4)生活用房:传达室2间,21平方米;门房2间;除校园设置厕所外,每层教学楼也设有厕所,蹲位186个,不符合《标准》规定。

(三)设施设备

.学校已有的辅助用房已配齐了桌、椅、凳、架,课桌椅共有2920套,其中双人1800套,单人1120套,配齐率100%。学生人人有符合要求的课桌椅,班班有符合要求的黑板、讲桌和照明设施。

2.实验教学仪器按照《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要求配备齐全,教学仪器达标率100%,仪器总值155万元,生均448元;现有微机150台,生机比为24:1,达不到《标准》中小学生机比12:1的要求。

3.体育、卫生器材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备。

4.学校现有图书59366册,生均16.5册。总价值28万元,生均80元,有视听设备、音像资料,达到《标准》要求。

5.学校两个校区都设有校门、围墙、校牌、旗台和旗杆、固定宣传栏,硬化了操场,栽植了花卉,布置了文化墙,亮化了教室,育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

6.教育信息化配置

(1)有计算机网络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微机室计算机。

(2)学校35个教室配备有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符合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服务教学的教学资源。

三、师资配置

.教师配备

学校有教职工159人,师生比为1:23.8,其中专任教师157人,占教职工总数98.8%.省、州级骨干教师8名,省级教学骨干4名,学校无专职管理人员,有工勤人员2人,占教职工总数1.2%,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52人,专科83人,中专19人,高中4人,学历合格率为100%,但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心理咨询、科学等专职教师。

2.教师职称结构

学校初级职称比例38.9%,中级职称比例50.9%,高级职称比例1.2%,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校长从事教育工作24年,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职称。

3.年龄结构

学校35岁以下教师75人,占教师总数的47.5%,35-50岁教师66人,占教师总数的41.2%,50岁以上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的11.4%,年龄结构偏大。

4.其它配备

学校配备兼职卫生技术人员1名,没有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四、学校管理

.办学理念及规划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至上、优质服务”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按照“管理求规范,质量求提高,环境求优化,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从细节管理入手,通过学习和反思,彰显办学特色,让校园、教师、学生尽显和谐之美。

学校制定了《xx小学教育集团发展规划》。经过不断的努力,使学校形成具有鲜明的“管理求规范,质量求提高,环境求优化,特色求发展”的学校文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本学年,学校坚持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把握“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主旋律,抓住机遇,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用制度管理学校,用创新经营学校,用品牌打造名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2.科学管理

学校各种规章制度齐全,符合学校实际,制度制定依靠广大教师,于教师。落实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校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校舍设施养护、维修及时,利用率高,校园环境等管理到位,学校杜绝了乱收费现象,合理开支,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机构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了消防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演练,建立了安全档案,近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

3.班子建设

依据学校管理理念,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组建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领导队伍。一是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坚持政治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笔记,强化每个成员的宗旨观念、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管理能力,转变工作思路,端正工作作风,倡导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二是学校领导根据各自分工,解决份内工作,大事通过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或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决定。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校务监督委员会,财务监督小组,对学校的政务公开情况、经费开支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学校领导工作联系制度。每周五上午三、四节课,由校长主持召开分管副校长、各处主要负责人会议,会议中由分管副校长汇报上周工作,提出下周工作思路,并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由校长统一协调,开展下周具体工作。每个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年级、一个教研组,深入基层,推门听课,并协调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执行谈话诫勉制度。学校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如果教职工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工作态度问题,以谈话方式解决,及时改正。

4.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忠于职守,敬岗爱业,依法执教,极大的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强化了广大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校发展的教师层出不穷,形成了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是重视开展业务培训。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各种方式的培训班,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吸取先进经验,注重校本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向身边先进教师学习,及时撰写教学心得,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和老师共成长。培训经费使用达公用经费的5%以上。

三是重视对教师的考核。为督促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方案、细则,切实加强对教师业务的督促和评估,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提升,促使教师自觉学习风气的形成,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四是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221”工程和巡校、巡课制度。即校长包两个校区,分管副校长包两个年级组,教导主任包一个年级组,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认真评价,并要求校领导班子成员做到了提前半小时到校,推迟半小时离校,进行巡校、巡课。

坚持岗位大练兵活动。学校每学年定期开展研讨课、展示课、公开课、新调入教师研磨课、教学新秀研讨课、校级优秀课评选、“五课”教研活动等岗位大练兵活动,做到了全员参与,全科参与。

请进来,全员培训。学校定期邀请各学科专家来校为教师做学术讲座。XX年11月、XX年7月邀请省实验小学特级教师讲学团来学校讲课,全体语文、数学老师参与了教研互动活动。XX年3月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翟海霞教授到我校做了《打造卓越教师》讲座。

走出去,与强者共舞,在实践中磨炼。我校紧紧围绕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扎实开展外出培训。两年来,我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共派遣了100多人次到上海、广州、北京、江苏、天津等地轮流外出学习培训。培训归来后汇报学习心得体会,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有力的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与名校结对。我校积极拓展与xx名校省实验小学,全国名校江苏南通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借船出海。XX年,我校与xx省实验学校结成了友好交流学校,派遣教师前往省实验小学学习交流。XX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校长带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等一行四人赴江苏省南通市商讨教育教学交流工作,与南通市四大名校之一的城中小学结为友好交流学校。XX年11月,派出两位教师赴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影子”式培训,两位教师回校后对我校语文和英语教师进行了二次培训。XX年5月,将派语文、数学各一名教师到南通城中小学培学学习;我校准备邀请南通城中小学专家到我校传经送宝。

“123”提质工程。对新上岗、新调入教师、转型教师实施“123”培养工程,即一年站稳讲台、两年规范教学、三年教有特色。同时配备校内骨干教师对这些教师进行三对一教学辅导,由一名教导主任、一名骨干教师、一名同年级业务辅导老师同时帮扶一位新上岗教师,使新上岗教师尽快进入角色,胜任教学工作。

骨干引领。骨干教师是我校教育工作的排头兵。我校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每学期每人两节示范课,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同时每周二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细节等方面培训,我校12名省州级骨干教师,每学期承担24节观摩示范课。通过“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从师德、师能、师艺等几方面来塑造教坛新秀,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

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业务,缩短探索过程,少走弯路,快出成绩,更快脱颖而出。我校“青蓝工程”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以教学相长为宗旨,通过师徒之间的“传、帮、带”,推进名师建设,为创品牌学校作出贡献。凡新来的教师,均须参加青蓝工程,拜一位本校同学科有经验的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主要由各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具体由教研组组长推荐,结合被指导教师的意见,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帮扶内容分四个方面:一是阅读指导;二是教材分析指导;三是听课指导;四是评课指导。XX我校有四名教师参加了“美丽园丁教师培训基金会的”培训活动,这四位同志回校后制定“青年教师牵手计划”。

由于我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做到了组织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激励到位,所以解决了教学有规、教学有技、发展有智的问题。

5.教师评价

评价方法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学校、个人、同事、学生、家长多元参与的考核原则,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评价与特殊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学校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估工作。并对教师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教师要依评估成绩为参考,分析工作的得失,确定下的工作目标,为自己确定新的工作起点。

6.后勤管理

后勤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后勤工作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全面管理。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帐。教育局每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划拨一定经费用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对学校的投入逐年上涨。学校有严格的财经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符合上级部门规定,明细账目清楚,会计、出纳实行分设,支出单据做到“三经手”,杜绝白发票入账,定期向职代会公布账目,做到民主、公开、透明。教职工工资及补贴按月足额发放。

7.安全管理

由于我校师生人数众多,校园狭小,又地处闹市,所以安全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每个班子成员,教师牢固树立了“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xx小学安全教育八条》和《12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而且经常通过法制报告会、主题班会、征文、知识竞赛、手抄报、晨会、例会,进行行为安全、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安全、自救方法知识教育,进一步健全了校内外值勤制度和楼层值勤制度、防水、防火、用电安全制度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我们还制订了《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校园安全紧急预案》、《校园安全防火制度》,校园内实行安全首问制和首遇处置制度,全天侯电子监控学生活动区域,从而保障校园安全,杜绝了安全隐患。多年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五、教育教学

.德育工作

学校在狠抓学生常规教育,养成行为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子。坚持开展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活动。每年的三月,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坚持开展每学期的社会公益劳动。每学年邀请、司法、交警专业人员来校,对学生做法制、安全教育报告。请68206部队对五、六年级学生军训。通过创建“两个共同”示范校,在学生中开展“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教育。在育人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鲜活的时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实行“全面看待学生,全方位评价学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了相关措施。大胆改革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一是进行成果展示的考试,主要在平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二是分项考试,等级评价。三是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由学生共同评价,结果由教师用语言表述在操行评语中。四是发挥《家校联系手册》作用,每月进行一次家校联系,采用学生自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的多种方式,使学校与家庭、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畅通、有效发挥、紧密联系,保障了家长对课改的促进作用。五是使用《学生素质教育手册》,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用写实的方法反馈在学生的评价手册中,这种“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六是转变评价理念,由以往的师评生转为现在的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每学年由学校印发评价表让学生自主评品。七是学期结束时,从品德、学习、劳动、纪律、体育等方面评选出班级的十项“小能手”和学校的十项“小能手”,并予以奖励,每学年获奖率达到60%。

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争取社会、家长的力量,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我校还组织专门人员编写《家长培训材料汇编》,在每学期的家长会期间发给家长,为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一些资料,做一些指导。

2.教学工作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

学校依据《xx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开足开全全部课程,并根据实际设置了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一年级开设《地方史》、《健康卫生》并纳入课程表;二、三、四年级开设《阅读欣赏》、《中华大家庭》、《健康教育》、《成长快乐》并纳入课程表;

五、六年级开设《成长快乐》、《中华大家庭》并纳入课程表。每周一上午第三节课为班会时间,周三为兴趣小组活动和文体活动时间。

(2)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执行上级制定的统一作息时间,保证学生“两操一活动”。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实行课外作业总量教务处干预制度和年组长、主管校长把关负责制,实现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的总体目标。严格遵守上级关于规范招生行为的要求,不违规招生。严格考试管理,没有公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行学生综合评价制度。没有违规订购国家和省颁布的教学用书目录规定以外的教材、教辅资料。做好了部分学科循环使用教科书工作。

(3)课堂教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始终把此项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上课、听课、评课。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构建创新教育新模式,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扎实搞好“向40分钟要质量”工程,抓好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改进教学常规要求,并具体细化到计划、上课、备课、作业、辅导、测评、听课和总结七个常规环节的规范要求之中。狠抓教学工作,各教研组认真制订学期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磋教法学法,每学期每个教研组都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课改示范课、研讨课,充分发挥已有各级教学骨干的辐射作用,对新教师采取“传、帮、带”活动,向新教师提出“一年过关,二年上水平,三年出成果”的“123”奋斗目标,切实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以及科研能力。通过课堂展示,业务培训,结对帮教,苦练内功,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使一部分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学骨干。同时,为有经验的老师创造研究课、展示课的机会,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使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做到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确保教学行为的改革和学习效果的统一,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4)教学监控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坚持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要求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至少40节,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强化教育教学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阅、班务日志,掌握教学状况,发现问题即知即改。巡查教师周二碰头、周五交接,主管校长周一、周三教师例会上通报检查情况,及时提出改进要求。

通过期初、期中、期末阶段质量检测,分析检测成绩,查找薄弱年级、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薄弱教师,召开多层面座谈会,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及时改进完善教学制度。以前我校实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备课方式。但随着年轻教师的增多,这一制度已不合实际。今年,我校规定10年以下教龄教师自主手写教案。10年以上教龄教师采用“资源共享”的备课方式。

努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我校总校已实现电子白板“班班通”,给每位英语教师配备了新式复读机,其他学科教师也配备了充足的教学仪器,我们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并进行记载,作为教师业绩考核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理解了知识,增进了教学效果。我们的原则是宁肯用坏,勿教放坏。

建立毕业班工作指导机制。六年级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主要领导和主管教学的校长紧紧抓住六年级工作不放松,定期召开教学情况分析会,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学科牵头教师汇报会,以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召开优秀生座谈会,及时为尖子生鼓劲加油。学校主要领导坚持深入毕业班一线,准确把握毕业班的工作脉搏,使毕业班复习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航向。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对各个阶段的复习进行了精心安排,提出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三轮综合复习狠抓规范,利用周考及时循环巩固的具体要求,使得复习环节连接紧密,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并举,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学校加大了对毕业班的学生管理,通过细化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做到人员到位,管理到位,严抓狠管,发现不安定苗头,及时化解,确保了毕业班的稳定和毕业班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中,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对于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教导处经调查后上报主管校长批准,暂停或取消其授课资格,并及时调整教师。

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建一个包容的、支持性的、充满关心的环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成为学生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分享他的快乐,化解他的苦恼,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经常与班级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成绩。

(5)素质教育。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按时按计划有序开展,学校组织了“棋类”、“器乐”、“舞蹈”、“球类”“阅读”等多个校级专业兴趣小组,统一时间准时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经常性地举办培训班、专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以及典型推广等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少儿艺术节”,不定期开展学生“才艺展示”活动,这些次活动,充分展示孩子的才艺,放飞心中的希望。尤其是创建书香校园的一系列读书活动,不仅师生的参与积极性高,而且也获益颇多。学校规定2---4年级每个班级每周在书香苑安排一节阅读课;此外还开展了读书竞赛活动、手抄报活动、读书心得评比等,师生们参与积极,热情高涨,在活动中发现了部分特长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学校图书室的图书的更新与流通,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活动的质量。我们对本校艺术教育各个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总结。这些异彩纷呈的兴趣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每年举办春季、秋季运动会,坚持每天做两操,安排阳光体育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体质达标率为87.3%,由于学生身高过低或过高、体重过重现象普遍,因此体质健康达标率不符合《标准》中规定的98%以上。

(7)学生评价

在育人活动中,我校改变了以往只看学生文化课成绩做法,特别是改进了学生的评价制度。实行“全面看待学生,全方位评价学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了相关措施。大胆改革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一是,进行成果展示的考试,主要在平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目的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学习,鼓励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去发现,并及时和学生共同讨论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展示学生的学习收获,最后综合评出以“小作家”、“小博士”、“运动健将”、“小歌星”等为主要内容的十项小能手,学校进行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二是,分项考试,等级评价。这些考试可平时进行,可随复习进行。方式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这种评价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是,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由学生共同评价,结果由教师用语言表述在操行评语中。四是,发挥《家校联系手册》作用,每月进行一次家校联系,采用学生自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的多种方式,使学校与家庭、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畅通、有效发挥、紧密联系,保障了家长对课改的促进作用。五是、使用《学生素质教育手册》,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用写实的方法反馈在学生的评价手册中,这种“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为学生创造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广阔天地。六是,转变评价理念,由以往的师评生转为现在的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每学年由学校印发评价表让学生自主评品。七是,学期结束时,从品德、学习、劳动、纪律、体育等方面评选出班级的十项“小能手”和学校的十项“小能手”,并予以奖励,每学年获奖率达到60%。

六、学生发展

.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

2.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常规教育和德育教育。具体做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教育。坚持开展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教育学生按时参加升旗仪式,倾听国旗下讲话,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倾听英雄事迹,感悟身边人的故事,传递正能量。每年组织三、四、五年级的同学到红园路、团结路、xx街,擦洗隔离墩,清扫街道,培养了劳动观念,增强了社会主人翁意识;请司法、交警专业人员来校,做法制报告和安全教育报告,增强守法意识;参观68206驻地部队军营,加强国防知识教育。在学生中开展“两个共同”思想教育活动,增强民族团结思想。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通过班队会、演讲会教育学生说真话、讲诚信,从小做一个诚实的人。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观看影片,集中开展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禁毒宣传教育,使小学生远离毒品,不沾毒、不染毒。

3.艺术教育也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为加强艺术教育管理,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由校长担任组长,成立了艺术教研小组,提出了“以活动促发展,以发展树名校”的奋斗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艺术实践为抓手,融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为一体,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艺术教育资源,开拓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4.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如:“英语口语比赛”、“我与好书交朋友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数学竞赛”、“智力七巧板竞赛”、“书法绘画竞赛”、“科技创新制作竞赛”、“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竞赛”。为了扩大参与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在让选出学生参加竞赛的同时,其他学生在班内参加测试。

5.加强“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争取使每个受教育的儿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做到开学有计划,转化找方法,中间有检测,结束见成效。努力通过学“潜能生”的转化,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七、存在的问题

.教师队伍整体比例不平衡,缺少心理学、科学等学科缺少专职教师。

2.学生活动面积小,班额大,无法满足师生同时做操的要求。

3.由于我校独生子女多,大部分学生经济条件优越,对家长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今后我们要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创设更多的素质教育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努力的方向

.继续加强对“高效课堂”的探索,寻求最适合的教法,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依此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分配教师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结构。

3.实施教学工作规范化,德育工作日常化,后勤工作标准化的“三化”管理。

通过本次自查自评,对照《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细则》12项核心指标、28项普通指标要求,我们认为学校基本达标。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精细化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下,我们学校的明天会更美好!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篇2

一、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1977年邓小平提出恢复教育督导制度的构想以来, 1983年教育部提出《建立普通教育督导制度的意见》, 直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 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 标志着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开始成立。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教育督导制度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教育改革发展逐步完善。”[2]国家的教育督导政策一直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的重要指导方针, 总结国家颁布的有关教育督导的政策文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文件和重要的教育方针政策, 能够清楚地看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督导评估政策的发展脉络。

从表1呈现的文件当中, 可以总结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的发展历程,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1991年-2000年)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督导评估政策

原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指出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 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保证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这部法规是这一时期督导评估的指导性规定。“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教育督导制度对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教育评估指导。这样, 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第一次法定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 从此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3]1996年颁布的两个文件也指出在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 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1998年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和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 以及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都提出建立和完善“两基”督导检查和巩固提高复查制度, 建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制度和对地方教育督导行政工作的督导检查作用。

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教育督导评估的特点主要以行政监督为主, 对“两基”工作即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督导检查为主。

2. 第二阶段 (2001年-2012年) :由普及向均衡转变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政策

国家教育督导团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基础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规定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督导评估机制, 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实施。2002年, 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首次提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办学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 研究制定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将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2010年《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规定:“建立和完善对县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2012年颁布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指出, 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 开展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域的督导检查和评估认定工作。

这一阶段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政策的关键是在“两基”督导评估制度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 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强有力的手段。

3. 第三阶段 (2012年之后) :进一步深入推进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政策

国务院2012年颁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规定:“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 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在相应方面的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县域公众满意度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省级政府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本省 (区、市) 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的“制定教育督导条例和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的要求, 国务院于2012年10月1日起颁布实施《教育督导条例》, 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完整的关于教育督导的法律法规。

从《教育督导条例》颁布以后,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相关政策也会在该条例的指导下, 在各个县域内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落实。

二、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的发展特征

1. 政策发布机构等级逐步提高

从表1中可以看出, 由最初的国家有关教育的部门, 包括原国家教委、教育部, 到有关教育督导的行政机构, 再到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 政策发布机构的等级逐步提高。由此可以得出, 教育督导评估, 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背景下的督导评估,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 体现了督导评估政策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政策实施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

“教育政策是一个涉及不同层级、不同内容的复杂政策系统, 因此教育政策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 多元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也应该是不相同的, 多元主体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4]教育政策的主体包括决策主体、咨询主体和执行主体三个方面, 在我国, 由于教育督导评估的教育行政类别的不同, 一直以来, 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施主体是由中央、省、市和县四级构成的, 在中央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的督导评估一直被认为是政策实施的主体。《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指出的把“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的重要参考”, 即让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以及其他群众, 都来参与其中作为共同的主体, 体现了咨询主体地位的提升, 有利于主体的多元发展。

3. 政策的内容由宏观到微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内容除我国教育督导政策中督政和督学相结合的内容以外, 由原来的侧重于“督导”, 即对下级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 到现在的督导和评估相结合, 提出对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状况评估和对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 并且更加具体地提出了评估的4个方面和17项指标, 要求结合不同的省情作出督导评估。全方位更具体地指出了督导评估工作从哪些方面来做, 体现了政策内容由宏观到微观的发展。

4. 政策程序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的方式

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政策提出的经常性督查、专项督查或综合督导, 一般采取的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和程序, 很少给学校自身评估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见留下足够的空间。考虑到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保证督导评估质量的原则,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 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 即县级自评、地市复核、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

5. 政策的结果处理更加公开公正

在结果的处理方面, 由原来的“可以向社会公布”, 到现在“应该向社会公布”, 以及在督导评估法律责任中, 由原来的“行政处分”, 到现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都能体现出教育督导评估逐渐走向公开、公平和公正的道路。

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的走向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走向法制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的法制化建设体现了我国“依法治教”的原则。依法治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立法、教育普法、教育司法、教育守法、教育法律监督和教育法律救济等方面。依法治教要求全部的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该遵守或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2012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教育督导条例》是我国首部教育督导法规, 标志着教育督导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下一步需要做到的就是在《教育督导条例》的指导下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个省和“教育督导责任区”的不同实际情况, 制定出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范围内的教育督导评估政策, 实现教育督导评估政策的法制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政策走向科学化

从督导人员的专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培训机制的不断完善, 到督导评估指标的不断具体和细分化, 并逐渐要求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 再到督导评估方式与具体的真实情境相结合, 都体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导的科学化发展。除此之外, 还要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推动各地区域内建立督导评估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数据和结果, 不断提高督导评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只有走向科学化的督导评估指导, 实现督导评估中硬件和软件的共同发展, 才能保证督导评估的客观性和严肃性, 更深入地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 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走向参与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也是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始以公众满意度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 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督导评估的相关信息, 广泛听取教师、员工、学生、家长的意见, 吸收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督导评估, 将公众参与机制引入其中, 使得督导评估的结果能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 “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民众对教育管理的民主参与, 带动社会和公众形成参与公共教育权力的观念和意识”[5], 逐步缓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矛盾,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走向人本化

教育的发展最终指向的是人, 也就是说教育政策的终极价值在于人的价值。教育政策主要有四种价值———政治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并且有一种由低到高的等级秩序。我国的教育政策一直以来都强调了前三种价值, 忽视了人的价值。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 应该在追求前三种价值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价值。因此,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也应该在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前提下, 实现人本化的发展, 更好地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愿望和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行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孙绵涛.教育政策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芦雷, 许鹏.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历程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9) .

[4]范国睿, 孙翠香.教育政策执行检测与评估体系的构建.教育发展研究, 2012 (5) .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篇3

目前,国家已完成了对江苏、浙江、四川、河北、湖北等省部分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并正在陆续展开。我有幸参与其中部分省的督导评估工作,结合本人督导评估的经历,谈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标准的认识。

总体来说,《办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标准是“一个门槛”“两项评估内容”和“一个重要参考”,其中,“一个门槛”是指所有申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必须通过省级办学基本标准;“两项评估内容”包括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评估;“一个重要参考”是参考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评价。而校际间均衡水平的评估是本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

1.省级办学基本标准

“一个门槛”是要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必须首先达到本省(区、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这样要求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出现低水平均衡的现象,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这既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要求,又照顾到各省的办学差异,允许各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应本省省情的办学门槛,进而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如河北省规定了生均占地面积等10项省级办学标准,并具体规定每个学校10项指标中至少有8项达标,且不达标的单项指标值不低于省定标准的60%,才视为达标。浙江省根据本省实际,重点规定了生均用地面积等8项指标。(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各省按照国家的要求,重点设置了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配置方面的指标,指标数不超过10项。各省指标设置和指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以生均建筑面积为例,河北省和浙江省的标准和设置方式也不一样,河北省按学段统一规定,小学生均建筑面积≥5.2m2;初中生均建筑面积≥6.4m2。而浙江省则根据学段和学校规模设置相应的标准,以完全小学为例,最小的学校(6个班)生均建筑面积≥7.09m2;最大的学校(36个班)生均建筑面积≥4.71m2。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省办学标准既体现出国家标准的导向性,也体现出了各省办学的差异性,有利于调动各省的办学积极性,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各省统筹把握申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通过省级办学基本标准的具体门槛,国家一般不作硬性规定。

2.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评估指标

《办法》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重在评估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反映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

在实际的督导评估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依据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计算小学和初中的综合差异系数,从而进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水平评估;(2)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完全中学(不含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以及民办学校)。(3)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是小学、初中8项指标差异系数的平均值,只要综合差异系数达到标准,就视为通过,而不看具体每一所学校在8项指标上的差异系数。(4)综合差异系数不达标就“一票否决”。

3.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指标

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办法》共设定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入学机会(20分),如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残疾儿童入学情况、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情况等;二是保障机制(25分),如建立推进均衡发展责任机制、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情况、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情况等;三是教师队伍(35分),如教师定编情况、绩效工资落实情况、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等;四是质量与管理(20分),如择校问题解决情况、课程开设情况等。以上四个方面内容满分100分,共具体涉及17项评价指标。评估结果达到85分以上的县,作为通过国家教育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标准之一。

考虑到各省(区、市)的教育发展差异,可结合实际,在17项指标外,适当增加指标。如浙江省根据实际删除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指标,增加了“建立扶持困难家庭学生机制”等5项指标,共21项指标。河北省则增加了“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两项指标,共19项指标。各项指标的赋分,也由各省(区、市)统筹考虑,自行确定。

4.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评价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宗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因此,县是否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也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诉求,必须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等不同群体的意见,以作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认定的重要参考。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篇4

近几年来,XX学校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我校依照《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方案》《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和河口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的要求,对照方案及标准,学校细致扎实地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十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生均占地面积

学校现占地面积有57895㎡,按照学校目前在校生数1020人计算,生均占地面积为小学53.9㎡/生,中学59.3㎡/生,符合云南省小学生均≥19㎡,中学≥20㎡的标准,此项学校已达标。

二、生均绿化面积

学校现有绿化面积为5850㎡,按照学校现有学生数,生均绿化面积为小学生5.4㎡/生,中学6㎡/生,符合云南省生均绿化面积小学生≥4㎡,中学生≥5㎡的标准,此项

生均≥30册标准计算,学校目前小学部生均29册,中学生生均31册。此项学校已达标。

九、学生与教职工之比

学校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小学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47人;中学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60人。在校生1020人,其中小学部在校生477人,中学部在校生543人。其中小学部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10:1,中学部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8:1。符合云南省学生与教职工之比小学生≤19,中学生≤13.5的标准,此项学校已达标。

十、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小学部47人、中学部60人。其中小学部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7人,专科学历28人,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98%;中学部本科学历44人,专科学历16人,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73.3%。符合云南省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小学生≥75%,中学生≥70%的标准,此项学校已达标。

第二部分: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评情况 A1.入学机会(总分20分,学校自评为19分)B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

学校一直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工作,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中。学校因此建立了《XX学

入学时,按照正常适龄儿童一样,正常予以办理入学手续。同时,组织教职工、学生对残疾儿童进行关爱与帮助,教师关爱,同学互助,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目标。此项分值为3分,学校自评为3分。

B4.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此项不属于学校工作,由县统筹。分值4分,自评4分 B5.小学入学率达9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在99%以上 此项不属于学校工作,由县统筹。分值4分,自评4分 B6.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3%以下 控辍保学一直是政府及教育部门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学校也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专门制定了《XX学校控辍保学实施方案》,每年针对流失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工作,对确定为辍学的学生,由班主任进行家访劝返;对偏远的地区则采取电话联系,或者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若此无效,则由学校统一组织控辍保学小组,深入村寨,入户劝返。3年来,我校多次前往莲花滩乡各村寨进行劝返工作。虽经学校各种努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因举家外出务工无法取得联系。此项分值为3分,学校自评为2分。

A2.保障机制(总分25分,学校自评为25分)B7.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值为3分,学校自评为3分。

A3.教师队伍(总分35分,学校自评为34分)B14.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

学校积极响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并制定了《XX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总则》《XX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XX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绩效工资考核细则》《XX学校班主任、中层管理干部考核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措施,确保将教师绩效工资落到实处。此项分值为3分,学校自评为3分。

B15.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生师比分别为小学≤

26、初中≤21

学校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小学教职工50人,任课教师教师47人;中学教职工64人,任课教师60人。在校生1020人,其中小学部在校生477人,中学部在校生543人(截至2017年9月)。其中小学部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9.54:1,中学部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8.48:1。其中小学部教师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28人,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95.7%;中学部教师本科学历44人,专科学历16人,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73.3%。此项分值为10分,学校自评为10分。

B16.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近三年,学校交流进校长、副校长3人,并建立有“河

结。近几年,学校开展了教职工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红歌向党合唱比赛等专题活动,同时学校还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修养与发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都在教师学习之列。此项分值为5分,学校自评为5分。

A4.质量与管理(总分20分,学校自评为20分)B19.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学校按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严格执行,设置一至九年级的课程。开学前由学校教务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落实课程计划,安排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坚持做到“五要五不准”:要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准随意增减科目;要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准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要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准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要坚持按规定的考试要求,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此项分值为2分,学校自评为2分。

B20.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85%以上

学校近几年建立健全了“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坚持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落实好责任制,实行学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科任教师包学生,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同时政府、学校、家庭三级联动防护网络,严防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外出务工,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牵手摸清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情况和流向。另

6分。

B23.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省、州、县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初中的史、地、生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根据省、州、县相关文件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7小时(含课间休息)。家庭作业严格控制,小学部、中学部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和2小时。学校教师不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习班。也不强迫、诱导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不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和报刊杂志或自行编印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购买。此项分值为4分,学校自评为4分。

学校自评总分为98分。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个别学科师资不配套,没有专职教师,只能由其它科任教师兼任,导致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

2、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在基础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学校围墙问题亟待解决。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篇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校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为宗旨,以加强学校建设为重点,均衡配臵各类教育资源,推进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威政教督„2013‟1号文件要求,我校认真对照《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细则(试行)》的内容,对全镇各学校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罗布镇幅员面积164平方公里,辖11个村2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148人。本年初全镇有完小17所,小学教学点11个,教学班156个,在校学生4218人,教职工251人;有普通初级中学1所,教学班26个,在校学生1774人,教职工91人。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入学机会

1、小学2012年校内外适龄儿童总数为3510人,其中在校适龄儿童3503人,入学率为99.8%。2013年校内外适龄儿童总数为3122人,其中在校适龄儿童3091人,入学率99%。

2、初中2012年13—15周岁人口总数1436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1419人,毛入学率98.8%。2013年13—15周岁人口总数1235,初中阶段在校学生1774人,毛入学率143.6%。

3、农村留守儿童 1388人,入学1380 人,入学率99.4 %.4、本共发放贫困学生生活补助1740人,全镇“一补”学生覆盖率为41.25%。

(二)保障机制

1、办学条件

我镇制定了《罗布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2010年“两基”迎国检以来,我们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了投入力度,逐步缩小辖区内学校间的差距,使我镇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总面积21151平方米,生均5.01平方米,合格校数13个。

(2)生均体育运动场馆总面积15302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3.63平方米,合格校数0个。

(3)小学数学科学(初中理科实验)仪器配备共计319100元,生均75.65元,合格学校11个。

(4)音体美器材配备共计856800元,生均203元,合格校数11个。

(5)学校共有计算机 40台,每百名学生拥有1.05 台,合格校数 0 个。

(6)学校共有图书56926册,生均13.5册,合格校数3个。(7)初中教学及辅助用房总面积12296平方米,生均6.92平方米,合格;体育运动场总面积1210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0.68平方米,初中理科实验仪器配备240000元,合格,音体美器材配备合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 3.95台,共有图书328000册,生均18.48册,合格。

2、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镇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时到位。“营养餐”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年人均工资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并能按时、足额发放。

3、学校标准化建设

对照云南省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我镇1所中学,16所完小中,有1所学校已达标,我们将采用逐校补短板方式,在2016年前完成所有学校标准化建设。

4、学校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规模适中,边远山区三年级及以下学生就近入学,三年级以上的集中入学,有利于强化薄弱学科教育,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小学45人以下班级数占全校小学总班数的95%,初中50人以下班级数占全校初中总班级数的0%;并计划在今后五年内,完成青龙小学、郭家小学、新田小学、簸火小学的选址重建,其中郭家小学已完成选址征地工作,届时大班额现象将不在存在,并能很好的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队伍

1、教师基本情况。

(1)小学:全镇小学2012年底有教职工265人,校长11人,专任教师265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178人,中专及高中学历68人,学历达标率99.3%。持有教师资格证人数264人,岗位合格率为100%。自2009年以来新招聘教师18人,其中本科3人,专科15人,学历合格率100%,均参加过新教师岗前培训。2013年底有教职工251人,校长11人,专任教师251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178人,中专及高中学历56人,学历达标率99.3%。持有教师资格证人数251人,岗位合格率为100%。自2009年以来新招聘教师25人,其中本科6人,专科19人,学历合格率100%,均参加过新教师岗前培训。

(2)初中:初中现有教职工91人,专任教师91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26人,大专65人,持有初中教师资格证人数91人,学历达标100%。

2、师生比为1︰16。

3、教师管理。

(1)师德建设:学校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了师德学习和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实行严格管理,同时,学校以德育人,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2)教师培训: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员培训、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国培计划、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普通话培 训等各级各类培训。

(3)绩效管理。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方案(试行)》,并在全体校长和部分教师参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每年按照既定的方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4、教师城镇交流。

多年以来,我校积极邀请县二小、三小送教下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促进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积极组织全镇优秀教师,村校联动,实行送课到校,促进村级教师的成长。另外还积极组织、选拔优秀教师参与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学科课堂教学竞赛。

(四)质量与管理

1、规范办学行为。

我镇各学校均按国家和省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虽然专业的音乐、美术、信息、英语、体育教师缺乏,但我们克服困难,采用“一师多课”的形式把课程开齐开足,开课率100%。落实“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无办重点班现象,无利用节假日、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现象。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全科合格率为70.09%。

2、落实阳光体育活动。

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认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小学2011年学生身体健康率95.38%,2012年为96.19%,2013年为95.19%。初中2011年学生身体健康率为90.12%,2012年为92.43%,2013年为92.45%。

三、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和取得成绩。(一)、科学布局校点,打造标准化校舍。

近年来,随着生源自然流动和减少,我校重新调整和布局辖区内校点,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力争6年内把辖区内校点收缩到16个。同时,以校点布局为契机,努力打造标准化校舍,现已打造完成顺河村中心校、青龙村中心校、簸箕村中心校。拟在2013-2016年间修建完成簸火村中心校、罗布村中心校、郭家村中心校。在2017-2020年间修建完成庙坪村中心校、新田村中心校、黑龙村中心校、桃坝村中心校。在2020年前全镇11个村中心校标准化校舍改造全部完成。

(二)、改造薄弱学校设备,提升办学水平。

“薄改计划”现已实施了全镇11个校点,下一步将继续争取上级的投入,使全镇学校在体育、科学、音乐、美术、数学等方面的教学器材(包括图书)和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达到标准化配备,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办学水平。

(三)、构建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为进一步优化网络教育资源,实现云端教育资源共享,我校现已启动互联网校校通工程施工,2013年首先在8个村中心校实施网络光缆传输,3个村中心校暂时实现无线网络到校。计划全镇所有校点在2015年前实现互联网络全覆盖。预计全镇学校每年的网络费用将达到8万余元。此外,随着电子白板、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的配备和安装,在三年内逐步实现互联网班班通。

(四)、抓好教育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巩固“两基”成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采取落实责任、宣传发动、贯彻好党的惠民政策等措施,使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0.4%以下,小学生升入初中直升率达到9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

2、为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臵,我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支教文件,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目前已有三位教师申请到偏远学校支教。此外,我校出台《教师流动管理办法》,对教师相对集中的罗布、顺河、簸火小学实行教师支教制度,提倡、鼓励教师到我镇偏远学校支教1至2年,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同时,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艰苦地区补贴标准,修订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评发放制度,提高偏远学校教师待遇。

3、定期开展教学扶贫交流活动。镇中心校每年都要在偏远学校巡回开展送教到校活动。同时,村与村之间,校与校之间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共同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4、大力探索教育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施 “访学”活动和“以培代奖”的教师外出学习活动,开阔教师视野,让我镇教师从名校和名师身上看到自身的差距,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5、努力探索高效课堂。在教学中全面推行我镇研究的“两辅一主〃六步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示范课引路、评优课激励、研讨课提高、常态课指导的“四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加强教育科研,认真开展好学校教研组工作,大力表彰在教学研究中作出贡献及取得成果的优秀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同时,针对实际做好课题申报研究工作,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有研究。

7、抓实常规管理和教学“六环”建设。强化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常规、“三室”工作常规、班务工作常规、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常规和安全工作常规,坚持把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保障学生在校学习、体育锻炼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领导带头抓实“六环”建设,认真落实学校行政领导及教师听课制度,实行推门听课。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1、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政治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职务晋升、评优奖励和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加大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力表彰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师。促进教师遵纪懂法、依法执教。

2、认真落实《云南省中小学校长守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长培训,重点提高校长贯彻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素质高的校长队伍。

3、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一是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二是新教师培训工作;三是抓好教师学历补偿工作;四是抓好教师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五是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六是认真落实“国培计划”。此外,通过各类培训,要求教师努力掌握多媒体教育手段,人人会制作课件,人人会使用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六)加快食堂改造步伐,实施好“营养改善”工程。随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我镇部分校点硬件设施欠缺,开餐条件落后,我校加快学校食堂改造步伐,改善学生用餐条件,现已完成了青龙村、簸箕村、新庄村、黑龙村中心校学生食堂建设。拟用三年时间完成11个村中心校的学生食堂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落实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学生餐饮质量。

(七)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我校现已建成顺河幼儿园并投入使用。下一步将继续创造条件,大力倡导和鼓励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在未来十年内每村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大面积提高幼儿入园率。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1、办学条件仍需改善。突出表现为图书室生均面积不足;学校美化、亮化还需进一步加强;校舍建设、维修资金缺口较大。

2、教师缺岗严重,学科配备不合理。表现为老年教师比例偏大,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缺少专业教师。

3、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孩子留守在家,使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家庭关爱和教育,这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1、争取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

2、平衡、优化教师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每年招聘新教师指标,解决学校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

3、积极探寻相关有效措施,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和监管力度。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自评报告 篇6

根据学校三年(2009~2011)事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积极营造和谐校园,全面提升和丰富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2009学年工作在全体教职工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下,已顺利完成《规划》制定的09学年工作任务,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 学校发展概况

学校创建于1950年,由姚家村小改建而成,校址坐落于界首乡姚家村。1968年更改为东亭公社五七学校,1980年更改为淳安县东亭乡中心小学,至2001年乡镇撤并,学校定为现名。

目前界首乡中心小学占地总面积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937平方米。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6人,教职工21人,小学高级职称1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有16人,其中大学本科有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荣誉1人,县级教坛新秀3人,优秀校长1人。

2006年我校撤并了洋田村小、坑口村小2所村小,新建学校食宿面积达1224平方米,总投资100余万元。2006年6月通过县办学水平的评估,被授予“淳安县二级学校”荣誉称号,荣获“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学校”称号。

2007年我校撤并最后一所燕上村小,完成学校布局调整,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共享。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对学校边坡治理、化粪池、无公害厕所、新建锅炉房、改水工程、操场平整、篮球场硬化、主席台、围墙和旧房内外墙粉刷改线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的目标。添置电教设备10个班,计算机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校园网1个,教学、电教仪器等基本达到Ⅰ类标准。本学年我校注重内涵发展,强调科研兴校,我校课题《“地域特色”综合实践的校本开发的实践与研究》被县教科室立项为县级重点规划课题。一年来教科研成果在县及以上中获奖的有7篇,其中市三等奖2篇。同年11月通过杭州市督导评估验收荣获“杭州市示范性小学”的称号,我乡也通过了市级教育强乡验收。

2008年对学校供电改换三项专项用电、食堂卫生设施贴瓷砖等改善。中心幼儿园通过教育局审核,被核定为“丙级幼儿园”。同年7月学校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荣获“浙江省标准化学校”的称号,11月我乡通过了省级教育强乡验收。本学年我校继续深化内涵发展,积极推进科研工作,挖掘地域文化,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提出《“橘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的实践与研究》被杭州市教科所立项为规划课题。一年来我校教科研成果在县及以上中获奖的有9篇,其中市三等奖3篇,县一等奖1篇。

2009年乡党委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20万元,新建200米环行塑胶跑道,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又增加综合多媒体教室1个、改建标准图书阅

览室,校园开通了智能广播系统,全部教室都安装了电风扇;各科室配备电脑,学校硬件设施已经走在农村学校前列。乡党委政府投入90万余元新建标准中心幼儿园,其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5平方米,户外绿化与活动面积达350平方米。各班设备设施齐全,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园所。同年11月我中心幼儿园创建“杭州市市示范性幼儿园”,我乡创建“市级学前教育先进乡”。本学年我校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努力打造品牌学校,提出“铸精品橘文化,育幸福橘乡孩”三年发展规划。我校课题《颂千年柑橘文化 扬校本开发之道---“橘文化”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被浙江省教育科学院规划2009年度立项研究课题,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又有了很大的进展。一年来我校教科研成果在县及以上中:其中杭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篇,县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篇,县级一等奖2篇。

二 目标达成情况

根据教育局督导室文件精神,对照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学校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认真完成了教育局8个具体指标,通过自查全部达标,自评等第为优秀。

我们把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分解为12个具体指标,通过自查全部达标,自评等第为优秀。

三 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完善制度建设

目标管理责任到部门,每学年都制定学校十大学年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并张榜公布落实责任。实行行政干部 “五个一”制度(行政会议轮流主题发言制;年度工作述职制;一年作一次学术报告;一年上一次“东晓学堂课”;一年跟踪一个后进生)。三个“高一格”(在遵守职业道德和维护学校荣誉上高一格;在政治业务学习、教学业务水平上高一格;在维护团结为集体多奉献上高一格)、三个“定位”(工作宗旨定位在真心诚意为师生服务,为人民办好教育上;工作目标定位在合教师心、调教师力、兴学校事上;工作支点定位在爱教师、利教师、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上)。做到严格监督、自觉遵守,班子队伍成为一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领导集体。学校管理步调一致,政令畅通,工作有序,班子成员在教职工中享有较高声誉,有较强凝聚力。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三年来,学校先后修改了《学年度教育教学考核细则》、《教代会的重大事项议事制》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学校还推出了“年级组长负责制”、“教研组长负责制”,将落实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深入推进“大阅读”、深入开展“品牌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作项目通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来抓落实。从中层领导、直接管理责任人到第一线的教师定岗定责,系统的确定了各条线的岗位职责。到学期末将进行岗职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与教师的学年考核以及评职、评先、评优融为一体。

1、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面对我校教师结构年龄严重失调,专业教师严重缺乏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强化教师形象建设工程,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解读教师职业和事业精神,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坚决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及有偿家教等不良现象。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师德创优活动”,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评选。三年中学校无体罚现象,无管理不善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无师生违法现象。制度实施中造就了新一代二小人,在制度中促进了二小发展。

2、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学校精致化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品质发展,做品质教师不是一句口号,必须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学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的,以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为抓手,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教科所的专家、教研室的教师指导课改、课题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去年11月又邀请了县教研室胡晓春主任和教科室夏主任来校为教师进行科研专题讲座,对全体教师作了如何发挥两个主体作用的专题讲座,增强了广大教师的科研信心,有力地推动课题研究。去年11月由学军小学牵头的“黄黎明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到我校,利用有利的资源,组织姜家片教师来听课学习,共享名师教学风采,使教师零距离接近专家、互动交流,给我校教师提供了交流广阔的空间。利用与杭州学军小学城乡帮扶结对工作,12月组织全体教师到学军小学开展教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亲临名校,感悟名师,体验名校先进理念,开阔了眼界。

我们抓了三个有效载体:一是开设“界首教师学堂”,开辟每周一晚上1小时学习空间、交流讲座,着力提高老师争做名师的欲望;二是开展“教学研讨课题化”,每次教科研例会活动要求教师带者自己的小课题来,在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小课题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开好一节研讨交流课、写好一份教学反思。通过教学研讨指导老师研究解决在教研中碰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科研能力,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三是借助教师发展月活动,为教师发展搭平台、建舞台,开展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同课异构等形式,着力提高老师的校验能力和表达能力;依托网络抓手,推出的电子备课,理论学习上网的举措。学校要求年轻教师至少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月至少一篇教育教学随笔、一个精品教案上传于博客网上。这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博客网,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写作热情,养成了每天上网浏览、阅读学习的好习惯。

为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学校制定了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校本科研制度。一年来,学校教科研全面开花,在各类论文和案例评评比中,有二十多篇论文获得了奖项;学校还被评为先进教研组、县教科研基地学校。

(三)完善品牌学科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而学校的人文精神更是学校活灵魂。一所好的学校应该具有独特的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2008年,学校进一步突出了校园文化特色,我们开展了校本课程品牌学科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品牌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教务处主题负责的工作小组,开展以柑橘文化为底蕴的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利用班队开展《万点橘化香,伴我同成长》少先队系列活动,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探源橘林文化,体验成长快乐”的体验性综合实践活动,《“橘子红了”作文节系列活动》;为了创建县绿色学校,积极开展 “唱响橘乡文化,关注家乡水资源”的创绿色学校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系列讲座、“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关注家乡水资源的清洁乡村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认真组织好“六一艺术展示周”、“品味书香周”、“科技劳技周”及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营造橘乡文化,展现界小少年风采,每学期通过《综合实践成果展》、《学生才艺展示台》、《梦里橘乡绘画展》、《橘林探香写作展》、《橘海神韵书法展》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创造的天分,时时处处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效。校门口橘文化展台”五大板块图文并茂,让人感到文化之风扑面而来。

(四)完善阳光学子成长

成功的教育是多种和谐因素的综合,学校精致内涵发展最终结果。学校办学思想端正,按规定开齐开足各门课程,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努力与新课程改革接轨。2008年起,学校提出了“以书香校园的创建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口号,把学生教室进行了改建,变成了简易的班级图书银行,真真实现让学生每天30分钟自由阅读、每天20分钟的美文欣赏(校园广播)、每周一次专题导读、每月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每年一届读书节的设想。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不超过6小时,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学生的体质逐年增强,近视率和新发病率得到控制。日课表、时间表活动安排表制定科学合理,严格按“三表”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探索自己的课程体素,形成必修课、活动课、选修课相结全的课程体系。一年来,应广大师生的要求,开展了“绘画、劳技、书法、实践活动、征文比赛”等一系列动手、动脑、动口的趣味性和益智性的特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作文竞赛、速算比赛、演讲比赛、电脑绘画竞赛等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校德育工作强化齐抓共管大格局,从学校行政到每一位老师,每天都在细心监督、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狠抓卫生习惯,形成了“活动育德、课程启德、读书养德、评比扬德、环境促德”的氛围。根据《小学生行为规范》把“责任、诚信、关爱”三方面进行细化,各形成了四个不同层面,不断落实。在德育工作机制上,我校建立了“一组五线”指挥工程体系:一是分管领导——班主任——学生,负责德育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和训练。二是教务处——任课教师——学生,抓课堂主渠道德育的实践与渗透。三是行政值

日——值周教师——副班主任负责核心素养的达标检查与评价。四是少先队大队——班级——学生,负责核心素养的“争章”考评。五是学校——家庭——学生,负责对核心素养成达的监督、指导。建立“少先大队”值周制,采取了学生干部、值周教师、行政值周领导三结合的方式,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做到天天检查、周周小结,提高了有效性。推行“副班主任制”,细化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的考核制度,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使每一位教师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文明水平:学校经常开展卫生大扫除,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在大扫除中,从学校行政到每一位老师,全员参与;开展了“拒绝零食、拒绝卡片纸、拒绝玩具”等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学校健康文明的学习活动中来;开展“爱护公物”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从爱校开始,学会爱家、爱国;开展了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在内的行为习惯培养活动,期待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开展了文明上下楼梯的路队训练、文明用餐教育,希望每一个孩子成为今后社会中文明的一员。

时刻关注着学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长期坚持“安全教育十分钟”晨间活动,由班主任老师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活动安全、溺水安全等,并教给他们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常抓不懈校园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定期检查校舍和教学设施,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建校以来无事故发生。

一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主题性的“环保家乡行”系列活动,“六.一”庆祝活动,读书节活动,假日小队基地实践等活动,“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毒品预防教育”专题活动,“卫生教育”既争做健康小卫士活动,“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活动,“我健康、我阳光”冬季长跑等活动。学校努力确立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行为强化监控体系,把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环保素养和心理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直面问题,寻找差距,认真总结,群策群力,形成了我们共同的愿景。

当然我们的工作并非十全十美,对照三年规划应达到的要求,2010年应注意的问题:

1、目前师资队伍老龄化,拔尖的教师较少,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上仍未要走出应试教育阴影。在新课程理念下,面对年老教师比例较高的师资现状,如何创造条件培养一批师德优、观念新、业务强、专业化发展水平高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教师先进理念和教学手段学习。通过校本培训、引进教育专家来园指导工作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掌握教育理论,精通岗位业务,教育实践能力,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

2、加强品牌意识、特色意识。持之以恒地在“精”字上下工夫,在“特”字上做文章,勇立潮头,勇于争先,大力提高办学知名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着力加强深层次的校本课程特色的建设,特色化教育的环境营造。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关爱下,界首中小在向特色化教育的进程中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各方面也已取得较好的成果,各项规划按计划初步达成。展望未来,我们会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下一个三年自主发展规划作调整和修正,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加大现代化学校建设力度,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品位。

上一篇:六年级作文读《老人与海》的感想下一篇:★我的爷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