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我的学校》

2024-05-24

小学作文《我的学校》(共13篇)

小学作文《我的学校》 篇1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笔直的大树,他们就像边疆卫士一样守护着我们的校园。图书角边也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紫色的、白色的、黄色的。把学校里装扮的绚丽多彩。走进班级,同学们写的古诗和老师们亲手做的手工版让我激动不已。上课了,老师讲课的声音洪亮亲切,笑容和蔼可亲。同学们坐的非常的端正,双眼注视着老师认真听讲。

下课了。同学们有序地排队下楼到操场上去做锻炼身体的广播操,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整整整整齐齐的做操,每个同学都很认真,没有一个同学说话。在这样的学校里,每天的我都很快乐。因为有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老师,还有懂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同学。

小学作文《我的学校》 篇2

一、导入引人入胜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要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我安排了“我是学校的小导游”这一环节,学生对此兴趣盎然,个个畅所欲言,说说“当参观的小朋友来校参观时,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在充分肯定学生谈到的有关礼仪、环境布置等方面后,很自然地引出我们现在最要做的,也是最要紧的是了解我们的学校,那么“你想了解我们学校的哪些内容?”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学生说出一些内容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课堂自主开放

1.自主选择实践伙伴

以八人为单位,让学生自主选择交际搭档,调动交际的积极性,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调整,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快乐的合作氛围。

2.自主选择交际内容。由于本次实践活动主要是参观校园,我按学校各处室的位置分了四个路线,第一条线:电脑室、舞蹈房和实验室。第二条线:校长室和会议室。第三条线:教导处、德育处和教科室。第四条线:教师办公室。刚一分完,各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我想去看看舞蹈房和实验室,你们呢?”有的说:“我知道校长室在哪里,我带你们去。”我想,只有学生自己想看什么,想了解什么,他才会用心去参观,才会从他独特的角度去参观。

3.自主选择实践方法

在活动之前,我一再引导,他们要用眼睛看一看,用嘴巴问一问,用脚走一走,用脑记一记,用心想一想……由于每个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方式不同,我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活动中,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尝试,留下参观的痕迹,去获取成功的快乐。

当进行口语交流时,我听学生说:“我看到了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我向王老师了解了学校的过去,听王老师讲了学校的变化。”说出来的内容非常详实,这样的活动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能力全面培养

口语交际,要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性,让他们在“动”中学,在“动”中能。

1.培养鉴赏能力

在活动准备课上,当我提出要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八人一小组,每个小组要推选一名小组长时,教家里热闹起来,在学生自主选择和老师小范围调整相结合的前提下,活动小组很快就确定了,但小组长的竞争却异常激烈,有的说:“我经常去逸夫楼帮老师领粉笔,我熟悉楼里的情况,我们组应由我领头。”有的说:“我是学舞蹈的,我可以带同学们参观舞房。”还有的说:“我爸爸是教师,我认识很多教师办公室,我来当我们组的组长。”就连平时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也表示要领大家去参观体育运动小区,就这样,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积极争取中,孩子们都能用语言清楚地表明自己的优势所在,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真是难能可贵。

2.培养组织能力

当各个小组的组长确定下后,我让他们好好思考,准备怎样带好自己的组,当然也可以请别人提建议。第二天,我用一个晨会课请他们讲讲自己的想法,好几个组长都说到要让组员守纪。有一位小组长还说参观前要跟组员开个会,讨论一下参观时向老师提些什么问题,同时明确参观时的要求。瞧,他们想得还蛮周到。这个过程学生们能够用语言表述的也很清晰。经过这样一次一次的锻炼,你能说他们的组织能力会没有提高吗?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就有了强烈的参观学校的愿望,心中有了那么多的疑问,自然就迫切地想去参观自己的学校。由此,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怎样参观?参观时注意什么?怎样用语言说清楚?低年级的学生能解决得了这些问题吗?课后,我深深感到,小学口语交际活动要让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有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创新不断闪现

在学生参观完我们的学校后,分组进行了交流汇报,汇报的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建议下由学生自主选择,结果是内容丰富,异彩纷呈。

1.说说“我的家”

这是由学生通过小品的形式,带校外朋友来参观自己的学校,小品的主角就是“小导游”。学生们演得虽然不那么精彩,语言还不是那么流畅,但下面的同学们却看得有滋有味,因为这些小品的内容就是学生经历过的。

2.画画“我的家”

学生用手中的彩笔,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看到的学校环境、室内布置一一画下来,再把它们按实际参观线路张贴出来,组成一幅参观路线图。这可是一项不小的综合工程,一个小组接不下这活,还邀请了另一个小组才得以完成。当学生们把作品拿出来后,并能根据图画有序说出“家”的情况,孩子们收获了无尽的快乐。

3.设计“我的家”

在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的时候,我设计了“你心中的未来实小”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美好愿景,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新性思维得到发展。

五、兴趣特别盎然

口语交际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他们爱学、乐学、要学。遇到这样的交际活动,小朋友们都积极地、好奇地问:“这次上什么内容?“要做哪些课前准备?”有时他们还结合其他课程,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定主题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积极主动性就更高了,他们还能利用网络和手机微信下载一些相关图片和资料,向大人们了解有关情况,课堂上饶有兴致地向同学们作介绍。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也不能不看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之风。

我的小学作文五字教学法 篇3

一、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我十分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每一堂阅读课,我都精心设计教案。备课时圈定精彩语句、段落,课上和学生一起诵读、赏析、感悟,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除了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我还向学生强调要自主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一是列举书目,如推荐《优秀作文选》《故事大王》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刊物,并举办一些阅读方面的小比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二是为使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我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交流体会;三是在教室设置图书角,让学生从家里轮流带图书放到图书角,这样不仅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而且也实现了资源共享。我还要求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读到的好词佳句记下来,并分门别类,定期在班上进行展评。

通过广泛阅读,学生词汇量不断增加。一些学生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摘抄成册,在班上传阅。对自己喜欢的篇章,有的学生还能背诵下来。我趁热打铁,举办了朗诵会。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被其中展现的意境所感动,情感得到了升华。有了阅读积累,写作就有了良好的准备,也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看

有的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究其原因,一是不知道表达什么,或者表达的内容缺乏新意;二是不会表达。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观察生活,不关注生活中的人与事所导致的。为此我经常告诉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乐趣,并在头脑中储存起来,还可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写作文做准备。

小学生因年龄小,生活阅历少等原因,往往对生活观察的不够仔细,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实情感。为此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细节,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思。并把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比如,我让学生在假日里跟父母上街购物,注意观察商场环境和交易过程,并把自己挑选商品的过程和感受记下来;我还带学生到博物馆上实地作文观察课,让学生观察展厅,了解展品,以此作为习作素材。渐渐地,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了。

三、说

我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说话上做了许多探索。首先,引导学生幻想,让他们说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东西,以丰富想象;其次,让他们叙述往事。随着表述的展开,一些记忆会随着深入的叙述很自然地浮现在脑海中,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搜索作文素材和锻炼写作思维的过程;再次,通过开展郊游等活动,创造轻松的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和交流,使思想得到碰撞,提炼出新颖、有益的观点。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变得勇于表达、善于表达了,而且表达也变得更有层次和条理了。

四、练

练笔是作文教学关键的一环,是前面工作的归宿。只有日积月累、多写多练,才能写出好文章。我鼓励学生天天练笔,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由于所写的内容很广,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学生有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写的是他们身边的真实的事情,流露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对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我的训练要求是不同的。如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对个别写作较差的学生,我侧重说写训练,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从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到会说几句连贯的话,最后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对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强调要说好、写好“片段”,要求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直至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对个别写作较好的学生,我的要求则较高:让他们在审题、选材、表达、修改等方面加强训练,做到能展开想象,表达有条理,内容有重点,中心有思想,有真情实感。

五、评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我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注意挖掘文中的亮点,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给予及时的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受到鼓舞。

我还尝试把作文的批改权交给学生。这样做,可以避免教师所做的批改,学生很少认真去领会,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的现象;也可避免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无意中常会拿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学生作文的现象。我的做法是:首先,提出批改标准,如书写认真、标点符号正确等;其次,让学生交叉批改;再次。允许讨论、争议;最后由老师验收,并进行一对一指导。这样做,能使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印象深刻,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学生对作文更感兴趣,也提高了写作文的自觉性。

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总能走出一条行之有效,对学生有所帮助的路子。

我的学校小学作文 篇4

黄岩实验小学是黄岩所有的小学中规模最大的学校。它分成两个校区,共有61个教学班,学生3080人,校园占地面积61亩。

黄岩实验小学不仅规模最大,而且设施非常完善。

学校有6道3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和体育錧。操场的正中间有一个主席台,边上有个升旗台。每周一,庄严的五星红旗在这里冉冉升起。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材应有尽有。它是同学们锻炼身体、休息玩耍的好去处。

学校也有650平方米的大型图书阅览室。橙色的墙壁、褐色的书柜,橙褐相间,十分美丽。一排排的书柜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很多书,琳琅满目。这儿是知识的海洋,是学习的天堂,常常使同学们学得不亦乐乎。

学校教室的教学设备都是现代化的。讲台上有个投影仪。老师上课时打开投影仪,插上电脑,屏幕上就放出许多资料,使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师上课的内容。

学校还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三个计算机教室,一个中心机房,红领巾广播系统 ……

我的学校小学作文 篇5

这不算什么,学校里除了上课用的之外,还要有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是孩子们的亲自劳动的结晶,班级与班级之间要有种植比赛,看谁的庄稼长的好,长的旺,收获的果实多,打的粮食多。这子们要知道食物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当然也有要娱乐活动。

学校要定期举行各种比赛,让一些有爱好的同学有所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有数学考零分的作家,可以有不学外语的优秀生,当然,无论你爱好什么,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学汉语,即使学不好,也没关系,但一定要学。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是陈旧的讲授法,而是现在正推行的自主学习法,有人说:学习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从发现问题中,挖掘学生的潜力。

学校也需要有栅栏似的的院墙,或者像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样,是镂空的墙,也就是说,学校的空间与外界是相通的,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学校的课程除了以上这些,开设一些为社会服务的项目,让人人都是雷锋。

我的学校小学二年级作文 篇6

当我二年级进入这所学校,就被这里的环境,教学质量所吸引。这些都不是我要讲的重点,今天我要讲的是二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那年,黄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有一天她备课到很晚,第二天早上,她就发高烧了。可是还坚持来给我们上课,我们都不知道老师生病了,所以就马马虎虎混过了一节课。可是老师这节课不是混过去的,而是挺过来的。当时我们不知道老师心里有都难受。

吃过午饭,我们班的麻烦事就来了。听说是因为严旭没有经过金昶荣的同意拿了他的铅笔,所以两个人打起来了。黄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严旭你和金昶荣都有责任。首先严旭你不该没经过他的同意就拿他的铅笔,你也不该动手打严旭。你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希望你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他们两个告诉老师知道错了,都像对方道歉了。老师欣慰地点了点头。

我的学校文化观 篇7

我们的学校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 如何能在风口浪尖站稳脚跟, 我想规划要先行!结合学校历史发展过程、教学文化特色和办学思想理念等我们将学校文化建设定位为三个板块。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竹文化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扬州市竹西小学位于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邗沟畔, 创立于1946年, 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学校现占地32亩, 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有教学班36个, 在校学生近1800名, 专职教师102名。2006年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2007年被授予“中国书法特色学校”的称号。2013年暑假, 学校校安工程结束, 学校现占地44亩, 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独特的地理优势使竹西小学秉承了积淀深厚、光耀千秋的竹西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课程, 什么样的课程, 决定着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近年来, 结合学校“竹文化”, 竹西小学选择了将写字特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竹西小学是中国书法特色学校、全国硬笔书法教学实践基地, “写端正的字, 做有节的人”是学校的校训。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之一, 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然而, 在键盘敲击逐步取代手写, 在智能手机和网络平台逐步取代纸笔的今天, 传承和发展书法教育, 还有没有意义, 能有多大出路?竹西小学师生用他们的行动和实践做出了坚定而响亮的回答——用竹文化濡染孩子精神气质的底色。

学校利用德育教育的活动平台, 通过一系列书法特色教育活动, 熏陶竹西小学的学生像竹一样经霜而不凋, 历四时而长茂, 集坚贞、刚毅、挺拔、生机、清幽、高洁于一身。在竹西小学个个学生都知道“写端正的字, 做有节的人”, 每位教师都谨记“树清白人生, 做有节君子”。

“舞文弄墨, 墨香流韵”——墨文化

基于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竹西小学以全新的办学理念, 推行学校“规范化、特色化、精致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汉字书法文化研究氛围, 形成集传统与现代、情趣与奥妙、课内与课外于一体的教育风格。引领学生“舞文弄墨”, 创设炼意砺志、倡学兴问、滋品导行、探美求新的文化, 通过汉字、汉语、汉学的熏陶, 使学生深深爱上中华文化。学校也努力践行着墨香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练就一项本领——端正地写、写漂亮的字;培养一种兴趣——探究汉字书法艺术;磨炼一份毅力——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激发一种情感——热爱中华文化;塑就一种人格——做事有“根”、做人有“节”。从而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 探索出了一条学校特色发展的新天地。

“竹西佳处, 墨香流韵”。一走进扬州市竹西小学校园, 浓郁的书墨气息便会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石上镌刻的“墨香”二字, 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长廊中的师生书法作品熏陶着每个莘莘学子;中国名家作品、地方书法精粹在佳竹楼和润竹楼墙壁上诉说着历史, 彰显着文化;新竹楼面, 小苗习作, 清新又大气;后院布置了以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为首的中国名家及扬州“八怪”的作品。同时, 学校充分利用橱窗、红领巾广播台等创设浓郁的墨香氛围。学校书法橱窗每月更换, 包括师生的优秀作品、汉字小谜宫、书法演变史等趣味盎然的书法园带来的是师生同乐, 教学相长。“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竹西小学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浓浓的墨香气息, 每一层楼, 每一面墙都体现着竹小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高洁向上的人生志向。

竹西小学的校本课程以书法为核心, 致力打造醇厚的墨香文化, 学校坚持写字和做人相结合, 推动学校特质发展。学校重视挖掘写字的育人功能, 书法家故事演讲激发了学生的恒心毅力, 书法名篇的欣赏让学生体会了人文之美, 书法的“结构避让”使学生悟出了做人的“避让与谦逊”, 书写章法的“平衡、和谐、稳定”的关系, 培养了学生和谐达观的健康人格。

“明理有节, 知行合一”——理文化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 年轻时一心想成为圣贤, 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 他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 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 但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 从此不再相信朱派学说, 从而提出了在历史中影响深远的“知行合一”的“心学”, 这就是著名的“格竹穷理”。秉承“写端正的字, 做有节的人”这一精神内涵, 我们提出:“明理有节, 知行合一”, 这也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不谋而合。基于学校的这一文化特质, 在管理上我们将高高在上的“办公室管理”改革为知行合一的“行走式管理”;在教学上我们提出“回归教育本真,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主张, 践行以真实、朴实、扎实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培养身心健康、品行端正、习惯良好、乐学善思、明理有节的社会“真人”。我们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努力实践“开好每一门课程、成就每一名学生、幸福每一位老师”的教育目标, 追求“返璞归真”的教育质态。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品性的形成, 对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重要的作用。

竹西小学秉承“写端正的字, 做有节的人”这一校训, 以办一所“一切为了儿童”的学校为价值追求, 以竹文化、墨文化、理文化为学校文化基点, 近几年办学水平逐年提高, 办学特色逐步彰显, 社会美誉度不断攀升。学校先后获得“中国书法特色学校”“全国硬笔书法教学基地”“全国科普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首批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健康促进 (金牌) 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五五普法先进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定点联系学校”“邗江区质量最优学校”等荣誉称号。

小学作文《我的学校》 篇8

自从18岁参加工作,他就在一所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一干就是26年,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

26年中,母亲和岳父先后去世,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有人说他“太不近人情”。

26年中,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他总是小病忍着,有时病得实在熬不住了,也要上完课才去医院。

26年中,有的同事调走了,有的同事改行了,但他选择默默地坚守。

26年来,他不但实现了“做一名好老师”的梦想,而且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云南省劳模等荣誉。

他就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前卫中学教师顾绍林。

“农村学校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对我是一种磨炼”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无论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不管工作内容多么枯燥,都应当满腔热情地去面对、去担当。

——摘自顾绍林工作日记

在顾绍林的初中学生眼里,顾绍林很傻!

1983年,15岁的顾绍林放弃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毅然选择了一所师范学校。

在顾绍林的中师同学眼里,他傻得无可救药!

1986年,18岁的顾绍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玉溪师范学校,他放弃了可以留在城里的机会,选择了家乡条件艰苦的前卫中学,当了一名初中数学老师。

在前卫中学教书的第一年,顾绍林教数學,还当一个班的班主任。第二年,他除了教数学和当班主任,还主动承担起了物理教学的重担。

“当时的前卫中学,哪称得上学校。”顾绍林介绍说,当时的学校就办在供销社摇摇欲坠的楼上,只有8名教师和几间破破烂烂的教室,“校园”里杂草丛生不说,每天上课都能闻到浓烈刺鼻的农药味,“你可以想象当时学校的生源和教学质量是个什么样子”。

虽然条件艰苦,但顾绍林爱着自己的事业。在前卫中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顾绍林所教的班级,贫困学生差不多占了一半。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辍学,顾绍林便三番五次地去家访,甚至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替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当顾绍林得知有的家长责骂或体罚学生时,他就苦口婆心地做学生家长的工作,改变学生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只有对学生真情付出,以学生为本,学生才会尊重你。”顾绍林认为,上初中的孩子,常常出错是十分正常的。当教师,尤其是当班主任,承担着为学生纠错、导航的责任,一次、两次地教育学生,不可能见到什么效果。因此,在顾绍林15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总能以豁达的胸襟耐心教育出错的学生。

“顾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那是没得说的。”顾绍林的学生唐清说,“受顾老师的影响,我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我读中学时,家庭很困难,如果没有顾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的父母是残疾人,无法供我读书。在我快辍学时,是顾老师找了好几家单位拉了些赞助,我才顺利地毕业。”现在北京当村官的李华(化名)在电话中说。

……

26年来,顾绍林帮助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功夫不负有心人,26年来,顾绍林所教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因顾绍林十分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班级中同学们团结友爱、和谐进步,所教的班级几乎都成为学校的文明班,其中一个班还被评为“云南省先进班集体”。

“顾绍林一家一直挤在学校一套4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里,直到2002年才建新房。”前卫村村民徐敏说,像顾绍林这样的老师已经不多了,“他工作26年来,教过1 700多名学生。他的学生有的已经当上了领导干部,有的已经当上了老板,有的已经成为大学教授,有的已经成为部队军官,如果他想发财或调走,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但顾绍林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甘守着清贫的生活!

“其实只要挺一挺就过去了。”提起过去艰苦的工作条件,顾绍林说,“农村学校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对我是一种磨炼,我要感谢这种磨炼。”

“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教师应该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心,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

——摘自顾绍林工作日记

在江川县前卫镇,顾绍林的“典型”做法让一些人“无法理解”。然而在他的家人或熟知他的人看来,“习惯了,自然也就理解了”。

“2008年5月,顾老师的母亲患上了癌症,但主抓初三年级工作的他为了能让那一届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没有请假去照顾母亲,而是在医院请了一个护工进行护理。他利用周末去照料母亲时,还为学生批改作业。”该校杨秀兰老师介绍说,2008年6月,顾绍林的母亲去世了,“记得他的母亲去世那天,他和同事调了课,料理好丧事后又急匆匆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09年,顾绍林的岳父去世,他也没有去看望。“岳父去世那天,我多想去看望老人家最后一眼,送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啊。”顾绍林哽咽着说,“并不是我无情,而是孩子们的学习一刻也不能耽误。”

在前卫中学任教26年,顾绍林只请过两天假。一次,顾绍林在上课,他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直往下掉,感觉浑身无力,但他硬撑着为学生上完了课。“上完课后,想着躺一下就好了,没想到病情那么重。”提到那次请假,顾绍林自责地说,“学生们来医院看望我也会耽误学习,我要是不会生病该多好啊。”

那次住院,医生建议顾绍林至少要休息五六天,但两天后,他又走上了讲台。

“在我们学校,顾绍林是每天早上起得最早,也是睡得最晚的一个,他的为人师表是有口皆碑的。”校长黄绍和说,“顾绍林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时钟,鞭策着我们奋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在家人和朋友们的眼里,顾绍林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孝子。“26年中,顾绍林曾有18个春节都是把父母接来和他自己一块在学校中度过的。”顾绍林的妻子业萍介绍说,“他有时觉得亏欠家人的很多,总是尽量想办法去弥补。”

为了照顾好76岁的老父亲和不耽误工作,顾绍林把一间房子免费租给了一位外村人,“我这样做,一来是让老父亲有个陪伴说话的人。二来是如果老父亲生病,马上就有人通知我。”

因数学教得好,外乡镇甚至玉溪、昆明的一些学生家长慕名前往前卫中学找顾绍林帮孩子补课,有的学生家长送钱,有的学生家长送物,都被他婉拒了。有一位生意人还提出,提供场地,请顾绍林去开培训班赚大钱,也被他当面拒绝了。

对时下盛行的有偿补课,顾绍林说:“学生来找你补课,那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够好。我不管别人收不收费,但是我自己不能收,因为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农村的孩子需要好老师,在农村学校也有大作为”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自己所教的班级优秀还不行,应该让整个学校都优秀起来才行;只有自己优秀更不行,应该让学校的所有老师都优秀起来才行。

——摘自顾绍林工作日记

“要教书,就要教好,别让人家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这是父母对顾绍林刚走上讲台时的嘱咐。顾绍林说,“父母虽然不识字,但明事理,是父母的嘱咐激发了我‘一定要当一名好老师’的梦想。”

为了当一名好老师,顾绍林一刻也不敢懈怠!

“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顾绍林从中师学历起步,取得了本科学历。

在前卫中学,顾绍林是有名的“培训狂”。“2001年参加玉溪市首届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2003年参加云南省骨干教师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使他积累了扎实的基本功。

“顾老师上的数学课,通俗易懂,而且能调动我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万子榕说,“我从外乡镇转学到前卫中学,就是为了能听到顾老师的数学课。”

“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顾老师一直走在教改的前沿,在探索如何对农村学生实施有效教学方面,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前卫中学德育主任代四文介绍说,多年来,顾绍林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所教班级的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的磨砺,使顾绍林成为一名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敏锐的教学领悟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教育科研型教师。

因在数学教学上的业绩,在江川县前卫镇,当地人都亲切地尊称他为“土专家”。但顾绍林认为,“应该让学校的所有老师都成为‘土专家’才行。”

“顾老师在教学中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不尽。”2000年,在江川县九溪中学任教的杨秀兰老师本来可以调到条件比前卫中学好的中学教书,“说实话,我是想拜顾老师为师,才到前卫中学教书的。”

2002年,顾绍林被推举为前卫中学教导主任。面对“当时学校教学质量低,社会反响不好”的情况,顾绍林认为,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先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于是,他一上任,就认真抓教师的各类培训。

“上示范课”、“组织教师分批到教育发达的市、县学校学习”、“开展说课——上课——反思——评课‘一条龙’活动”……在常规教学管理中,顾绍林推行“以研促改,以改促教”改革,使一大批教坛新秀脱颖而出。目前,前卫中学已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20余人。

“如果没有顾老师半年多的精心辅导,杨秀兰、吉红老师就拿不了全国数学说课比赛的一等奖。”曾在顾绍林的辅导下获得玉溪市讲课赛一等奖的李庆华老师说,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顾绍林还经常应邀到峨山、元江、华宁等县上示范课、研讨课,把他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中青年教师。

在顾绍林的带动和帮助下,前卫中學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学校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学校连续几年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在辛勤耕耘和默默的奉献中,顾绍林也获得了玉溪市首批数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

我的学校作文小学二年级 篇9

然后就来到了综合楼。一楼是副科老师的办公室,二楼是科学教室,三楼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这就上我们班“大本营”所在地。我最喜欢一楼的生态养植园。那里有许多小动物,兔子、猫、狗、仓鼠……我都非常喜欢。

最后就来到了教学楼。一楼是二、三年级上课的地方,二楼是三、五年级上课的地方,三楼是五、六年级上课的地地方。它也是教师最多的一个楼。

我的学校小学生作文 篇10

校园的春天显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瞧!被春雨滋润过的小草,炫耀着自己的新装;桃花绽出了美丽的笑脸;可爱的油菜花在春风姐姐的催促下跳起了舞,美丽极了!

夏天,高大的槐树枝繁叶茂,就像一群高大的巨人在为我们遮挡太阳。蝉在树上有气无力地叫着,好像在说:夏天,太热了,好希望秋天快点来。

珊珊来迟的秋天,在风姐姐的伴奏下,校园里那金黄的叶子跳起了“丰收舞”,恰似一只只可爱的黄蝴蝶。一阵香气迎面扑来,菊花也开放,这位娇小的姑娘穿着美丽的蓬蓬裙也来赴宴了。

冬天,霜爷爷给光秃秃的树枝做了一件白色衣裳,让大树不再寒冷。冬天,大雪把操场上的每个角落都封得严严实实的,为大地穿上了银白色的外衣。同学们在堆雪人、打雪仗,尽情地编织着快乐的白色童话。

浅谈我的学校德育“四字”经 篇11

【关键词】学校德育 四字经

教师(包括领导与员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情系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兴衰,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何让中学生“既智又强”呢?靠的是教育者,特别是校长、主任、班主任的汗水浇灌、心血滋润。笔者从事初中校长多年,如果要问:我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呢?回答的是:狠抓这部“爱严勤正”“四字”经。

一、施之以“爱”,用爱心感化“问题”生

当前,经济大潮席卷五湖四海,人际间的贫富界限日趋分明。有的是日进万贯的大老板,有的是养口糊生的打工仔。前者的子弟在学校财大气粗,盛气凌人;后者的子弟在学校捉襟见肘,自卑感油然而生。后者的部分学生,有的觉得世道太不公平,仇恨社会,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拜金主义严重,经不起金钱引诱,―心丢进“钱井”里,也想辍学下海捞金;有的经不起花花世界影响,思想受腐蚀,灵魂被扭曲,见到别人的财物,或顺手牵羊,或存心偷盗。如此种种的学生,学校无所不有,给德育工作带来难题。面对现实,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呢?下面试举几例谈谈。(例中的名字均是化名) ˉ

案例一:

李英,女,“三只手”,行为不端,三天两头乱拿女生的牙膏、肥皂甚至是卫生巾等日用品。班主任苦口婆心对她教育,但昙花一现,水过鸭背,收效甚微。班主任多次向学校提交处分她的报告。对此,我进行冷处理,加强调查研究,发现李英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她与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靠政府救济、邻居施舍、亲友拼凑维持,朝不保夕,度日如年。破落的家庭,把李英折磨得痛苦不堪。然而她又是个聪明好学的好姑娘,酷爱读书,有升大学、干大事的远大抱负。但在冷酷的现状面前,她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不能满足,为了生存与发展,她只得靠一个“偷”字来应对。情况摸清后,身为人父、校长的我,心情十分沉重,不但不责怪、不抱怨她,反而对她十分同情和怜悯。一方面,我根据报告提供的事实,把“受害人”召集在一起,落实她们所失去的物品,并全部由我予以照价赔偿;另一方面,我召开行政会,决定动员全校师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在大会上,我率先慷慨解囊,为她献上了100元的爱心……一花引得百花开。在全校师生的关怀下,她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也改掉陋习,一反常态,成为学校的文明礼貌之星。

案例二:

刘明龙,男,初三学生,头脑聪明,单亲子弟,缺乏母爱,自暴自弃,性情暴躁,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班主任劝他退学。我得知情况,主动介入对他的教育:与班主任配合默契,看准他生日那天,邀请部分领导及教师、学生代表为他召开生日晚会,我还特地为他买了个生日蛋糕,以示祝福,并亲自发音,让全体师生合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从中感受到老师的亲情、同学的温暖,陋习改了,脾气柔了,性格开朗了,成绩蒸蒸日上,最后考上县重点中学。

二、“严”字把关, “严”于律己树新风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经验告诉我:没有爱的严是冷酷苛求,没有严的爱是娇宠溺爱。为此,我要求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爱结合,以爱为主”;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严于律己,对学生言传身教。我对全体师生说,我当校长,就是全校的大班主任,还是各个班的副班主任。哪个学生有优点,我就表扬;有缺点,我就批评;我和同学一样,不迟到,不早退,如果学生发现我有这种违纪行为,也可以向我指出。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半点不作秀。我的表率作用,有如无声的警钟,又如一盏指路的明灯,影响、鞭策和培养了全体师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勤”字当头, 以“勤”树立表率形象

中国有句古训:“无爱不足以为师,非严不足以成器,少勤不足以毕功”。我当校长,除了对学生“爱”和“严”外,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还注意做到“眼勤、脑勤、口勤、手勤、笔勤、腿勤”。眼勤是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脑勤是碰到学生中的思想问题要多思考、多研究,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去打开学生的心结;口勤是多向学生嘘寒问暖、拉家常、侃大山、了解学生的性格品行;手勤是以主人翁的身份管好学校的清洁卫生,碰到学生做不好的卫生死角,我就亲自动手,为学生作示范;笔勤是及时总结教书育人的经验教训,把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闪光点记下来,予以表扬;腿勤是多到宿舍、教室、操场、社区看看,掌握学生表现的第一手材料,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四、“正”字为首,以“正” 立教树人

“正”有三层意思:一是老师行为正。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要真诚大方,不能有半点虚伪和瑕疵。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正”的重要性。二是师生关系正。领导也好,教师也罢,对待学生要少一点师道尊严,多一点平等民主;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正”的形象。教师的权威,要走“正”道,要靠自身的聪明才智、高尚情操、人格魅力来树,不能靠权威或师道尊严来立。三是对人公“正”。在处理学生矛盾的过程中,要一碗水端平,不能重此薄彼,不能护优生之短而揭差生的伤疤。

小学作文《我的学校》 篇12

去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理论培训, 经过一年的实践, 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分层教学, 树立学生自信心

《大纲》指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为其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进行补偿教学,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进行拓展教学, 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使每个学生均学有所得。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尝试, 勇于实践, 体验成功, 树立自信心。中职学校85%以上的学生在初中乃至小学都饱受“白眼”,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绩总在班中垫底, 是义务教育中的“失败者”, 因而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但面对学校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仍想好好表现一下, 因此, 老师要抓住这一心理, 上好第一堂课。首先, 老师要和颜悦色, 满面春风, 满足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觉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器重, 从而也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其次, 老师可以介绍美国哈佛大学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 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2],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 “天生我才必有用”, 学习英语就像婴儿学习母语一样简单, 以此来激励他们。但毕竟, 学生的基础很差, 程度也有差别。这就要求老师实施分层教学,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开始时可以把读一个新单词也当作一个问题, 叫C层同学来读或当众拼背, 叫B层同学背句子, 叫A层同学背诵或表演对话。摸清底后给每层同学制定课堂目标:10个单词、6个句子、1段对话。老师还可以在课外下工夫, 布置“特色作业”。如学完Would you like to order?后, 让C层同学调查人们最喜欢吃的西餐, 让B层同学了解它们的价格, 让A层同学在课堂上说出这些西餐的特色并“宴请全班同学”。平时, 还可以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作业, 如摘抄英文广告词、英文说明书、英文商标等;或者摘录自己曾经在英文报刊、杂志、词典等当中出现过的经典句子;收集自己喜好的名人名言、警句、谚语等。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乐趣, 从而不断加强自信。

二、竞争合作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

分层教学只是让每个学生有了信心, 学会了参与。怎样让C、B层同学收获更大, 并进入A层同学的行列中呢?《大纲》贯彻我国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英语课程的核心, 从学生发展及未来职业生涯需求出发, 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的同时, 提倡加强学习策略与共通能力的培养, 如自主学习、沟通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运用的能力等, 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场景下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的Unit Task则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具体体现。于是, 我采用了“小组竞争合作”的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性别、爱好、表现、学习状况等把全班分成了6个小组, A层同学任组长, 老师给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先让组长完成, 再让组长帮助其他组员在课外完成, 老师在下一堂课进行测验。如学完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后, 则由组长布置让C层同学讨论所需职位, 让B层同学讨论这些职位所需的品质素养, 让A层同学讨论招聘人将提出的问题, 然后共同布置一场模拟应聘会。这样, 同学们的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即只有小组所有成员都完成各自的目标, 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这是一种“荣辱与共”的交互方式。组与组之间参与竞争, 把每堂课答问的参与率、合作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 课后老师认真做好记录, 结合作业情况, 一周评比一次, 对第一、二名进行奖励。每月评出两名“优秀组长”。“万事开头难”, 但青少年喜欢争强好胜, 具有强烈的竞争与进取意识, 只要老师和组长们不泄气, 持之以恒, 为了共同的目标, 个个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一两周后, 便有学生说, “老师, 我以前从未在英语课上回答过问题呢”;或“老师, 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棒, 从来都没想过我竟然能在课堂上表演!”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兴奋的表情, 老师也很是欣慰。一个学期后, 同学们幡然醒悟, 哦!老师为了我们的整体提高, 真是用心良苦!

“小组合作”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 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 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提高自觉性, 发挥主动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纲》指出:教师要利用、开发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手段;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视听室或电子阅览室等, 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 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教学需要把真正的语言引入课堂, 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需要发挥电脑网络的多媒体功能, 为英语教学创设多源化、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如教I saw a terrible movie.时, 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网上观看Titanic, Harry Potter等英语电影, 在讨论时便觉得有话题可谈。在教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时, 老师在网上搜索各种关于交通的动感图片, 让学生一下便来了精神。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把自己浸入一个多媒体的全英语语言环境, 阅读各种英语说明文字, 聆听纯正的英语录音, 欣赏有中文解说的英语影片, 甚至部分学生还参加了网上的英语学习电子论坛, 订阅英语报刊, 参加英语竞赛, 寻找网上笔友等;通过网络, 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学习能力, 开阔学生的视野, 例如, 对于英语阅读材料中的生词, 学生可通过网络如洪恩在线词典直接查找生词;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挂在网上, 如洪恩在线 (www.hongen.com) BBC留言板上, 让同学、老师或他人为他解答疑难, 或者通过阅读、查资料等去解答他人的问题。

这样, 不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尝到了创造、追求知识的乐趣, 又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 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英语教师, 只有掌握好网络优势, 积累网络教学的经验, 英语教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他们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 真正称得上网络时代的主人。

四、鼓励性评价, 给学生永恒的动力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英语学习是一个积累和漫长的过程, 怎样让学生保持这一势头, 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呢?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十足的耐心、责任心与良好的方法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一样。首先, 老师在课堂上要热情洋溢, 不吝表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最好的激励法。如“Good”, “Perfect”, “Fantastic”etc.甚至可以对平时较差的学生说:“You’ve done a good job.”这种鼓励的话语, 加之教师温和的眼神, 会在学生的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 让学生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感觉, 从而“亲其师, 信其道”。此外,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及时、细致、到位。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如, 可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档案袋。放入档案袋中的, 可以是对教师提问的解答, 对英语阅读学习的记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与他人合作得到的启示, 比上一次有很大进步的考试试卷和对取得进步的反思记录等等。教师通过查阅档案袋, 可以看到许多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东西, 及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基础不同, 进步快慢不同的学生, 评价分析应着眼于个人前后成绩的比较, 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同时, 不失时机指出他们的不足, 以示激励, 让他们发现存在的差距, 向更高层次奋进。总之, 要让学生觉得, 老师时时都在关注他们, 鼓舞他们, 让他们拥有一股渴求知识的持久动力。

结束语

英语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也不能只单一的采用某一教法,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英语学习的动机, 改变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方式, 加强基础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将是我们英语教师值得终身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

[2]Howard Gardner.智力的结构.1983

[3]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我的学校作文小学生 篇13

走进我们的校园,图书馆与金鱼池便扑入眼帘。清澈的水在阳光的抚摸下,波光粼粼,如同一条多皱而润滑的锦缎,是不是有金鱼自由自在的来回游动。两三步后,便到了图书馆门口。缕缕书香,和上清新恬美的空气,在搭上几盆淡雅的兰花与空静的幽竹,让你不由自主地捧起一本书来静静的越读,周围是那么的宁静,如同置于无人的世界,多么奇妙!

图书馆旁几十米,是一条幽静的小路。是多么小的小路呢?三个人并排走路,刚合适,再没法容下下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路。路旁的大树宛如一把把翠绿的巨伞,高高的举在头顶,为我们遮阴。秋天,金黄、褐色的落叶铺了一地,放眼望去,柏油路变成了一条金黄色的小道,这又给校园增添了一番景色。

小路的尽头是宽大的操场。走在塑胶跑道上,用手轻轻触摸坚硬的地面,想起无数的人的脚步在跑道上起起落落,拍打着地面,它早已浸透了汗水;日晒,风吹,雨淋,没有消磨它的意志,反而让他变得更坚强,这不是我们的精神吗?

走上一级又一级的台阶,侧边就是体育馆·它如同一张巨大CD,记录着我们打踏进校园以来的一点一滴:从开学的第一天,接着的一次又一次的开学典礼与休业式,到最后的毕业典礼,都在这里举行。这是童年珍贵的记忆,如果能够再度回放,那比巫师的法术还要神奇,比无限的金钱更有价值,比最神奇的魔法还要让人惊叹

上一篇:1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靖州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2011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