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桥之美课案设计

2024-05-05

课文桥之美课案设计(精选10篇)

课文桥之美课案设计 篇1

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整合设计中,有一项是桥的教学系列:《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以及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两篇文章,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从知识到审美,从课内到课外,再用课外的事例来检验课内知识,这样,对桥的文化更加深了理解。

《桥之美》是带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与《中国石拱桥》这篇规范的说明文不同。《中国石拱桥》从桥梁专家的角度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形式、结构、成就、发展等,让学生获得知识。而《桥之美》从画家的角度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写作目的不同,采用的写法也不同。这篇美学小品文,作者吴冠中以画家的眼光品评了桥之美。课文先抓住说明对象总的特征,即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然后通过具体丰富的例子验证了桥之美,文章语言画面感很强,极富诗意。

当初选这篇文章作重点研讨,一是这篇文章语言很优美,师生都很喜爱。二是桥在从化并不少见,著名的桥有街口大桥、神岗大桥、流溪河彩虹桥等,容易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桥之美。因而,准备阶段,我除了上网下载风雨桥、索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图片外,还专门带着数码相机去拍一些从化有名的桥。最有收获的是在离街口城区不远的流溪河山庄荔湖桥发现一大群白鹭在湖面活动。以前在从化电视上看见山塘水库有很多白鹭,已深为从化自然环境的优越感到自豪,想不到这么近的地方也有白鹭,景色这么美。白鹭悠闲地在觅食、栖息、飞翔,那情景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灵感一来,觉得白鹭在我的图片中应占很重要的地位,桥有了白鹭就会更有生命力,我可把它引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事实上在课堂里也这样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学习, 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化的青云公园情人桥、街口大桥等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很有亲切感,因而对桥之美的理解也发挥得非常好。

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说明性的美学小品文,了解一些美学常识。

2、学会与文本对话,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理解文章内容 。

3、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与文本对话,品赏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

【教学难点】

品赏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

【教学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读课。多媒体展示各种桥的图片,直观形象,方便学生欣赏桥之美。

《桥之美》涉及绘画与人生,是一篇耐人咀嚼的小品文。文章意蕴丰富,描写生动精彩,有很多新奇之处,适宜鉴赏性朗读。在朗读中贯穿课文内容的把握、对课文美点的鉴赏、对课文意蕴的深究,实施美育渗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设计意图

收到的效果 一、情境导入:

艺术大师罗丹说:我们的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你留意到我们周围事物的美了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图片上的桥美吗?说说你的看法。

(多媒体出示从化青云公园的情人桥 ,让学生议论评点。)

小结引出:桥,并非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是充满魅力而又极具美感的。在画家眼里,桥的美又在哪里呢?让我们随着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桥之美》,一起来对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探求美的欲望。

把我们的审美与画家的审美联系。 学生果然很熟悉这座小桥,能用自己的观点评价桥的美,还注意到桥与周围景物的联系、配合。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思考:

1、这篇写桥的文章和《中国石拱桥》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可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和阅读感受等方面谈,畅所欲言。)

学生谈完后,老师着重指出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

《中国石拱桥》说明为主,以科学、平实的语言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知识,而《桥之美》侧重于写景、抒情,诗意的语言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文中列举了哪些桥作为例子说明桥之美?

(让学生按顺序找,并给找到的桥一个名称。)

明确:课文提到的桥有小桥流水人家 (诗中桥)

乌镇芦苇石桥、江南乡间石桥、长桥、山区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桥、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文学作品中的桥)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

不限制学生的回答,有道理即可。

教师总结时强调从语言上去比较,因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品赏诗意的描写性文字。

找准这些桥,为下一步围绕这些桥而进行的品读感悟作好准备。 部分同学还没有显示自己的朗读个性。

学生的回答各个方面的都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生基本上能找到这些桥,并能给它一个名称,但有时需教师适当的.提示。

三、品读感悟

选读自己喜爱的描写桥之美的句段,边读边在文中写桥之美的地方做上记号。

研讨:你能理解画家为什么说它美吗?如不理解,你的疑问是什么?

给出示例: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品味理解: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让学生依靠文本,尽情畅谈。可单纯说自己的感受,也可结合自己掌握的绘画或者美学知识来说,更可提出自己的疑问,深入理解吴冠中文章人生小品的特色。)

小结:桥之美表现在哪里呢?(出示几幅图片重现桥的形象小桥流水人家之桥、芦苇石桥、江南乡间石桥、南京长江大桥,风雨桥。)

美点赏析:文章第4段

板书归纳:

芦苇石桥(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令人销魂)

桥之美 长桥卧龙(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形式独特)

──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从第5段开始,桥之美的含义丰富了,由桥的形式美说到了内涵美,要引导学生发现。然后,再出示一系列的图片加深印象《清明上河图》(有桥的局部图)、索桥、钱塘江大桥、街口大桥、神岗大桥,从课文的桥说到学生熟悉的当地的桥,图上标上课文提示性的关键语句。 这也是自由开放的活动,好像范围很阔,但师生交错地说,将很有意思。

让学生有话可说,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指导学生学会归纳。

直观形象,方便理解。从课内到课外。

用课外的、学生熟悉的桥引证课文的美学观点。

学生能说自己理解的话,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多数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的叙述能力还需训练,个别同学能理解,但表达不出。

如有时间,让学生归纳效果会更好。

学生好象对精美的图片兴趣较大。特别是本地的桥,眼神流露出兴奋、自豪。 四、赏美活动

出示从化的流溪河山庄荔湖桥的图片。图片上有湖水、长直桥、湖边住宅、背景还有山,其中最显著的中间部分有一大群白鹭在栖息、觅食、翱翔。

让学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和得到的启示谈谈自己对这幅图的看法。

教师启发引导:画面上的桥也许不美,但平静的湖水,宁静的住宅和山配合着桥给人多么舒适的感觉,特别是一群白鹭给整个画面增加活力,使画面更美。白鹭能悠然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那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才是最美的。 进行审美活动,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理解美的深刻含义。

强调21世纪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生的想象能力还算丰富,从化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能影响孩子们。 五、小结归纳

桥之美的含义:(关键句)

1、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2、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源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3、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4、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形式美 内涵美) 让学生从文本中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领悟桥之美的深刻含义。 如时间充裕,让学生去归纳效果也将会更好。

六、拓展延伸

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文章具有人生小品的特色,有人说:人生如桥,学了《桥之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或认识谈谈。 从生活中桥的联结、沟通的作用,赋予桥这个词语以联结、沟通的意义。 学生也是有话可说,阐明的意义较大。 七、学习总结

《桥之美》是一篇说明性的美学小品文,作者吴冠中以画家的眼光品评了桥之美。课文先抓住说明对象总的特征,即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然后通过具体丰富的例子验证了桥之美,文章语言画面感很强,极富诗意。

要学会品赏文章的语言,能用自己的知识和体验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总结,掌握方法。

【本课教学成功之处】

1、准备充分,制作的图片吸引学生,比单纯由文字去说效果更好。

2、师生配合较好,放得开,拓展延伸不离文本。

3、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师的特长去设计,展示师生的特色。

4、教师导的技能有了进步。

不足之处:

1、朗读活动还不够充分。

2、能让学生说的最好不直接由教师推出答案(担心时间问题)。

《桥之美》教学设计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赏析本文优美、意蕴深刻的语言。

3.学习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方法及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准确、生动、精练的课文语言的品评,使学生体验美的形象,激发审美的情趣,促进务实、向上、求美的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

品析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难点:

发现美、欣赏美的方法及情趣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学生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识字释词,对课文作批注,初步感知课文。

2.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图片资料,或依据课文内容绘制几幅图画。

3.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导言。古有赵州桥、卢沟桥,今有繁华都市的立交桥;近有家乡的公路桥、独木桥,远有天宫的“鹊桥”。提到桥,人们想到的大多是桥的交通作用,可是,在画家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每一座桥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吧!(板书课题:桥之美)

2.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等形式多样的石拱桥,现代社会中的乡间小桥、精巧别致旋转式的立交桥,雄伟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等。让学生在感受桥的交通作用的同时,感受“桥之美”,感受人类文明的无穷智慧。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训练。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进行片段朗读,注重朗读的语气、语速、轻重音的把握,教师指导点评。(因为本文偏长,适宜片段朗读,重在训练朗读技能。)

(3)检测。(多媒体显示)

识字:

纤细 飞瀑 孕育 相处 脂粉陡坡

释词: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

2.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1)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3)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3.小组合作探究,明确:

(1)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3)画面的结构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构成映衬、和谐。

三、研读与赏析

1.教师: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重点研读第四段。(学生出示绘制的四幅画面)

四人小组交流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1)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2)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3)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在以上活动进行的同时,多媒体显示:

(1)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桥的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2)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纳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3)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性和生命。

(4)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以上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

教师: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诉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意蕴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

请同学们赏析,体味以下句子的情味。多媒体显示:

(1)矛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明确以下几点(多媒体显示):

(1)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也是不会做“深呼吸”的。这只是人们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明了作者已全身心的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景物来烘托了。

(3)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同一支乐曲是一个整体。

(4)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就吸引着画家们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四、拓展延伸、升华美感

1.比较阅读,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与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本文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然后,通过举例,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价值。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文字极富表现力。《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说明对象鲜明:石拱桥;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语言:平实、准确、严密;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等。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多媒体显示:

2.联系实际,畅谈“桥之美”。

教师:有形的桥,既为人们的交通提供了便利,又增添了自然美感。殊不知,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一座无形的桥,那就是“真情”与“友谊”。上世纪七十年代,“乒乓外交”,小小银球就架设了一座中美外交大桥。你和同学产生了矛盾,老师从中调解,老师为我们架设了一座友谊之桥。

活动: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以小组为单位,畅谈生活中“无形”的桥,升华“桥之美”。然后派代表发言。

(提示:可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邻居之间、爸妈与爷爷奶奶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国与国之间等建立友谊或是由隔阂、矛盾到建立真情的事例来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之美”。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希望同学们开启心灵的慧眼,去发现、去欣赏大千世界的美吧!

六、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与反思: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语言优美,意蕴深刻,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因此,本教案重视了朗读训练及训练的指导,采用了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目标上看,重视了美文的朗读训练及美段美文的赏析,重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励与熏陶。如:让学生动手描绘文中的画面,畅谈生活中的“桥之美”。

从教学过程看,重视了学生预习课文的自主学习环节,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利用多媒体信息的能力,为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桥的古今演变、发展及外形的美感,从而引出课题“桥之美”。接着,检查字词的掌握、训练朗读,又着重赏析美段美句,并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比较阅读”,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属说明文,可风格迥异。前者语言朴实、准确,侧重介绍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后者侧重在审美的角度,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优美性,值得一比。畅谈生活中的“桥之美”也是亮点,拓展了学生思维,升华美感。关于这一环节,教师作了许多相应提示尤为重要,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开启了学生发现美的慧眼。

《桥之美》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作对比。

2、认识桥之美,进而欣赏美,感悟美。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赵州桥的结构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对于桥,桥梁专家看桥更重视它的结构。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写桥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那么画家是如何欣赏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桥的世界──《桥之美》。

二、文本解读

1、画家眼里的“桥之美”:

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绘画的形式美就是要注意块、线、面的搭配。(出示“小桥流水人家”的图片)画面的构成要有块、线、面的搭配,桥在画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不同环境中的“桥之美”: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些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形式的桥?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铁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等。

3、赏析、品味“桥之美”:

⑴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⑵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这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⑶ 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了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他似乎也具有生命力。

⑷ 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写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4、我看“桥之美”:

⑴ 文章中写到的这些桥,作者都认为它们美吗?有没有作者认为不美的桥?你认为呢?

⑵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请说说你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

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

同学们回去找找自己身边,或者旅游途中的风景照,或者利用网络或书籍寻找一些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等的照片,给各自查找到的图片配上一段说明文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的事物,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欣赏这大千世界吧!

【板书设计】

桥之美

吴冠中

乌镇石桥──舒畅──—开阔疏朗

江南石桥──销魂──—刚柔相济

长桥卧龙──满足──—灵动和谐

风雨桥──欣赏──—安详自在

桥之美 教学设计 篇4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学年的学习,对于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主旨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对于语言的品味和鉴赏方面却有一些欠缺,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美,用“另一种眼光”(即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我们身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

2、学习作者表达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课前准备

1、分小组绘图,以第四段为依据。

2、布置设计制作桥的模型并指定一人朗诵《再别康桥》。

3、设计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要求大家注意画中“桥”出现的频率并思考“桥”在画中的作用,引出本文。(投影)

二、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要求弄清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齐读并识记重点词语:(幻灯1)煞(shā)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之意。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失之毫厘,差(chā)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前瞻后顾:既往前看也回头看,比喻前后兼顾,全面考虑。

三、课文学习第一环节:发现美

名言 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幻灯2)

1、请同学说出学过的有关“桥”的诗词。

2、展示有关《天净沙.秋思》的画面,请同学用语言描绘“桥”在画面中的作用。

3、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画家眼中的“桥”美在何处,并找出相应的事例。讨论,明确:

作者观点:我之爱桥,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所起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事例

正面举例:

1、乌镇苇丛上的石桥

2、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

3、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

4、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5、《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6、乡间的小桥

以上从正面举例说明“桥”美在与周围环境和谐。反面举例:

1、南京长江大桥

2、钱塘江大桥

3、成昆路上的直线桥

以上从反面举例说明“桥”与周围环境不和谐,因而不美。(幻灯3、4兼板书)第二环节 欣赏美

1、展示大家绘制的四幅画。(幻灯5)

请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要求: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的角度来判断。

2、文中美句欣赏(幻灯6)

本文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还用蕴含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请举例。

名言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别林斯基(幻灯7)小结(幻灯8)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章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作者并不用科学、平实的语言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三环节 创造美

1、现场绘制或设计制作桥的模型,然后进行作品展示。由老师准备统一的工具,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进行评比。

2、诗歌创作及朗诵。(幻灯9)请以“桥”为题,即兴创作一首短诗。要求:

A、突出“桥”的象征意义。

B、通过“桥”,联想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名言 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济慈(幻灯10)

四、美的陶冶

1、欣赏诗朗诵:《再别康桥》,投影相关画面与文字。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展示歌词。(幻灯11)

五、布置作业

摘抄诗歌《再别康桥》或歌词《北京的桥》。

1、学习欣赏美,用“另一种眼光”(即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我们身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

桥之美教学设计 篇5

这篇美学小品的作者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文中具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我们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文章的语言也极具个性色彩。此处,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从独特的角度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同时,也让我们读者能够从美术工作者的独到的视角,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焕发着美的灵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

2、了接课文的说明顺序,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和略带说明的文字。

3、提高审美情趣,用美的眼睛去欣赏。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

教学课时:

1.5课时。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会写生字,准确注音。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桥画面,学生感知,要求学生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自己的感觉,引出画家眼中的桥之美是什么样的。

二、课文朗读与初步整体感知

1、师生互动朗读课文。

思考:作为画家的作者,他眼中的桥之美美在何处?

2、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互动交流:

教师引导与预设: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三、内容探究

1、寻找“桥之美”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学生自读课文,作圈点勾画。

班级交流:

(1)芦苇石桥、细柳拂桥、长桥卧龙、风雨廊桥、清明上河图虹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铁路桥——欠缺配合。

2、描述“桥之美”

重点研读课文第四第五段。

教师出示研读提示,学生认真研读课文。

(1)师生互动,研读文章、品析语言: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赏析要点:

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学生用以下句式来概括阅读感受:

我喜欢,因为它在,给人一种的感觉。

(2)学生自我函咏,交流展示。

教师预设与引导:

例如:江南乡间石桥与溪流的搭配,令人销魂;

水天一色的长桥,没在长桥与水面的配合,像一篇史诗;

广西云南山区的风雨桥,美在廊亭、激流的配合,令人驻足;

清明上河图中的桥,美在两岸街头的生活图景与桥的配合,构成了丰富的画面;

山间索桥,美在山岩、树丛急流与索桥的配合,获得了生命力。

3、比较“桥之美”

同样是写桥,本文与《中国石拱桥》一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预设与引导:

《中国石拱桥》:介绍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在语言上用科学、平实的语言进行说明。

课文《桥》教学设计 篇6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势不可当、狞笑、没腿深、放肆、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学生想象,换位思考,入情入境,体会老汉党员形象和父亲形象,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具准备】

课件、洪水录像、背景音乐班德瑞《神秘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由生活中的桥谈话导入课题,让学生感受不同姿态的桥都有它独特的美,而这种美都是通过视觉感知的。(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桥)

师:是的,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桥,这样的桥造型美观、壮观、古朴,这样美是我们用眼睛去看到的,但有这样一座桥,它的美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章——桥(板书)。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

质疑:文章以“桥”为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生质疑)

二、通读全文,学习字词。

1.请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认读三组字词

咆哮 势不可当 狞笑 没腿深 放肆

你拥我挤 疯了似的 跌跌撞撞 乱哄哄

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

3.你能发现这三组词语分别是写文中的谁?(洪水、村民、老汉)

三、研读交流,重点品悟。

(一)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

1.通过情境创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同学们,见过山洪爆发的场景吗?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可拍——大、猛、狂)(播放山洪视频)

2.请同学们从书本上找出这样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起来。

3.相机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体会洪水的可拍。(课件)

山洪爆发前:黎明的时侯,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简短、有力,同时为下文做好铺垫)

山洪爆发时: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声音大、速度快、势头猛)。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可怕、畏惧、胆战心惊)

4.了解洪水暴发时,村民惊慌失措的样子。思考:此时这座桥是一座什么桥?(板书:逃生桥或生命桥)

课件出示: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二)聚焦老汉,体会老汉大山的形象

1.面对可怕的洪水,村民惊慌失措!但有个人没有惊慌,谁没有?(板书:老汉)生找出关键句,师相机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思考: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呢?

3.品读老汉这危急关头,下的一道命令。请生找出来,读一读?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课件出示)

(1)此时情况危急,死亡逼近,老汉是怎样喊话的?(声音沙哑)

(2)哪一个标点引起你们的注意?有什么作用?(是啊,他的声音像大山一样坚定,铿锵有力。让我铿锵有力的读读这段话。)

(三)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形象。

1.“像一座山”的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是谁?(板书:小伙子)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书本1520小节,找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语,用标出来。

课件出示:

老汉的动作:“冲”“揪”“吼”“推”。【师板书】

小伙子的动作:“瞪”“说”“推”【师板书】

2.人物对比,感受老汉高大形象。

两个人的动作,似乎有点矛盾,令人费解。但是,如果你读了文章的结尾,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出示课件: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同学们,这是这篇课文的结尾。现在,你懂了吗?老汉与小伙子之间是什么关系?父亲跟儿子!

(1)品读第15小节,通过人物动作的词感受在大灾面前,老汉作为一名老党员,群众利益高于儿子的生命。这是一种无私、不徇私情的党员精神。

(2)品读第20小节,通过人物动作感受在生命岌岌可危的时刻,儿子的生命高于自己的生命。这是父爱如山!

师:可是一切太迟了,洪水吞没了儿子,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但村民安全啦。

(3)品读23-27小节,品读祭奠感受老汉光辉高大形象。

四、思维拓展,情感升华

1.领悟“桥”的内涵

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透过老支书的盯、喊、冲、揪、吼、推,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全村人为什么会如此拥戴他。木桥虽然被洪水冲塌了,但老汉却用他的血肉之躯为全村人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永不坍塌的桥梁,你们知道是什么桥吗?(生命桥)

人教版课文桥教学设计 篇7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的表达特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飞速上涨的洪水,感受情况的危急,领悟老汉的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1、收集洪水爆发的场面,准备《悲壮》的曲子,制作课件。

2、预习作业: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尝试理解。

教学过程:

一、感受洪水肆虐,孕伏情感,揭题

1、播放有关洪水爆发的短片,教师有感情朗诵课文一、二自然段。(幻灯一)

2、师小结过渡:如果是你遇到这种危急的情况,你会怎样做?今天咱们认识一位老支书,他又是怎么做?

3、板书课题:16《桥》,让我们走进那个村庄,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设计意图:创设课文所富有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然后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受老汉崇高的人格与精神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说说这场洪水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想想你从课文哪些语句的描述中感受到了紧急、害怕……找到并划下来读读,交流。

3、师小结过渡。

4、找找课文中的人们作出了怎样的反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用一个词形容人们的表现。(惊慌失措)

(设计意图:疏通课文,进一步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感受山洪的凶猛,时间之紧迫。为体会老汉精神奠定基础。通过想象危急时刻人们恐慌的表现,让学生进入情境,以更好理解课文中人们惊慌失措的表现,感受人们的心情及情况之紧急。同时为深入阅读文本,研读课文做准备。)

5、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找令你感动的.语句,结合当时洪水所达到的程度想想为什么感动?

(1)读悟: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联系洪水所达到的程度想想老汉为什么这么说?作为村支书他想到了什么?急着逃生的人们有没有听从他的指挥?从文中找出依据。

(2)引导质疑:为什么急着逃生的人们见到老汉会停住了脚步,听从老汉的指挥?启发想象受“拥戴”的老汉曾为他们做过什么?适时引导理解“拥戴”。

(3)小结:这就是他们拥戴的老汉——(读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随机板书:临危不惧

(4)读悟: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读着老汉的言行哪几个字印入了你的眼帘?“揪”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拉”吗?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老汉当时怎样的心情?老汉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时已出现了怎样的情况?你又觉得老汉是怎样的人?(板书:秉公办事)

小结:这就是他们拥戴的老汉(读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逼近。木桥前,齐腰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5)读悟: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引导读悟: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读着这话你想到了什么?

感受到: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逼近,逼近。此时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意味着什么?

抓“推”导读。

小结:这就是他们拥戴的老汉(读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逼近,逼近。木桥前,齐胸膛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老汉言行思考这么做、说的原因,渗透阅读方法——透过字面思考隐含的意思。)

三、情感延续,铭记老汉精神

1、学生配乐激情朗读——课文结尾(最后四个自然段)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你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惊讶、敬佩)

3、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写)

(1)指名读。

(2)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写感受及想象送行者的言行加深对老汉精神的感悟。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拓展想象,补白课文中的空缺,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四、理解桥的含义,领悟老汉精神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用“桥”为题?你怎么理解这个题目?(1)指名说。(2)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摘录课文中特色句子。

课文桥之美课案设计 篇8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同时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

1、教学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前准备】

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轻缓而哀伤的音乐声中出示面色苍白的.小钱无奈地躺在病床上的挂图。

2、教师描述:

这是一个发生在杭州的真实故事。刚满18岁的年轻人──小钱,不幸患了白血病,眼看病魔就要夺走他的生命。(停顿)

3、教师继续描述:

所幸的是小钱得救了,是谁在这紧要关头挽救了小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自学生字词

1、各自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拼读一下,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

读准生字词:

移植 涓涓流出 余震 血脉 彼岸

突如其来 袭击 空旷 暂停 间隔 凋零

读准其他词语:

患病 骨髓 甜丝丝 红润 几经辗转 步履匆匆 绽放

3、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分组讨论:

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汇报。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了病床上,最先让你感受到他内心不平静的是哪一句话?

板书:

小钱

1、他才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⑴ 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你们了解白血病吗?谁来说说?

⑵ 含苞的花朵指什么?文中指什么?原本就像含苞的花朵,可如今花朵还没来得及开放,就要凋谢了。能告诉我,现在你的面前出现了怎样的一个小钱?

(痛苦,绝望,悲痛。)

⑶ 说话:

此时,小钱会想些什么呢?你呢?

板书:

骨髓

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⑴ 辗转是什么意思?

⑵ 如果是你,你会到什么地方找?

⑶ 通过这个“辗转”你可以想象什么?

师:是呀,多么累啊!谁能带着这种累的感觉把这句话读一读?

⑷ “这样的人”指的是怎样的人?(板书:台湾青年)找到这样的容易吗?为什么?

小结并过渡:同学们,在同一时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又是怎样来挽救小钱的生命呢?当我读到这一节时,格外感动。相信你们也一样,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3~7自然段,看看到底什么感动了我们。

⑴ 学生自由朗读。

⑵分组交流。

⑶ 小组代表汇报,声情并茂地朗读:

①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骨髓。

此时的台湾怎样呢?是啊,面对余震,本来大家应该想到什么,可这位青年呢?李博士呢?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过渡:当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时,李博士和那位青年又怎样做呢?

②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们为什么能如此镇静地面对这一切?结果呢?

③ 骨髓抽取后,李博士又是怎么做的呢?

小黑板出示李博士的行程安排:

慈济医院──花莲机场──台北机场──香港机场──上海机场──杭州机场──杭州医院(提示: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当时大陆和台湾没有直接通航)

作为当时已是60多岁的李博士来说,十几个小时的奔波,已是 非常疲劳,可他顾不上休息,又连夜做手术,他为了素不相识的人奔波劳累,是多么无私呀!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这位老人说些什么呢?

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④ 出示第7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台湾与大陆虽然被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学生再次齐读第7自然段。

三、拓展思维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行动,这是一次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小钱得救了。小钱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想:

1、他会感激谁呢?

2、除了台湾青年,小钱还会感谢谁?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心中,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板书:

生命桥

音乐播放《爱的奉献》。

四、作业

展开想象:假如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骨髓

小钱 台湾青年

桥之美教案 篇9

单位:潼南县梓潼初级中学校

设计者: 李春林

电话号码: ***

桥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能力: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2、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茅以升所写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作者以准确的数据、真实的例子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进行了说明,让我们对石拱桥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看来,桥梁专家看桥时更注重桥的结构。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写桥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地注明画家吴冠中,那么,画家又是如何欣赏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桥之美》这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

二、检查预习

1、熟读课文1-2遍后,根据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口吻(wěn)纤细(xiān)离谱(pǔ)...调色(tiáo)单调(diào)瀑布(pù)...煞风景(shā)煞费苦心(shà)驻足(zhú)...yùn育(孕)前zhān(瞻)后顾

2、解释下列词语。

驻足:停止脚步。审视:详细地看。审,详细、周密。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请写出文学作品中描写“桥”的诗词或句子,并注明出处。(要求至少举两个上下连贯的语句)(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卞biàn之琳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三、整体感知课文,交流释疑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桥的美

2、作者是怎样看待桥的美的?文中哪句话代表作者观点? 不过我之爱桥,„„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3、课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的美?(1)要求 先读出相关语句,1.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2.江南水乡细柳下的石桥 3.水天间的长桥 4.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a小桥流水人家——线与块、面组成对比美 b乌镇的小桥之美,美在与苇丛配合的开阔疏朗。c石桥与细柳配合显得和谐统一 d长桥与水面配合打破了单调感

e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的风雨桥(廊桥)——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

f清明上河图里的桥____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g田野的小桥,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h铁索桥,是山岩、树丛、急流的衬托,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 i铁路桥,有时险而美,有时险而不美

各例中桥的外观、材料、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都能与周围景物相对照而不失和谐。

(2)、请用“桥之美,美在_________”的句式来简要概括 示例:桥之美,美在小桥流水人家线与块面构成对比之美。

1、桥之美,美在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

2、桥之美,美在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

3、桥之美,美在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4、桥之美,美在风雨桥形式独特。

5、桥之美,美在它能用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

6、桥之美,美在它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

四、合作探究(语言赏析)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性语言,充满诗情画意,语意蕴涵丰富,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色彩。请从第4、5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这4句重点赏析)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答: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答: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又哪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答: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五、从作者对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审美原理?

1、景物的美,美在与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呼应,注意到点、线、面的搭配;

2、既和周围景物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例如:

一块草坪,像一块绿色的地毯,如果开上三五朵小花,地毯便活了。

六、总结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首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子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做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习了本文谈谈作者怎样来表现桥之美的?

以画家的眼光(点、线、面)

以文人的笔触(优美的语言)

七、拓展延伸

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

作者以他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欣赏“桥之美”,让我们明白除了从桥的历史、结构上去体会桥的特点外,还能从桥与周围环境的搭配上品味桥的美。

八、赠言

桥之美简案 篇10

设计教师:成都十二中语文组

周鸣

【教材分析】:

《桥之美》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桥之美》又是一篇说明性小品文,它与一般的规范性说明文不太一样,它的语言生动形象,带有一定的文学性,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文章先指出了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就是“桥之美”,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桥之美”。文章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表达富有个性,诗意的描写性文字和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魅力。因此,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能够以新的审美视角(从桥与环境的关联)来品味欣赏文中的桥之美。【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几个知识点即抓住对象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我觉得“抓住事物的特征”是最关键的然而又是学生较为薄弱的。抓住事物的特征必须首先要学会去观察,善于观察,然后经过感悟,才能发现美。经过研究课文《桥之美》,发现作者之所以能发现独特的桥之美,关键在于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觉:从桥与环境的联系去观察,而并非孤立地去审视桥本身,进而发现了桥美在桥与周围环境的融洽联系。因此,我想以让学生学习作者独特的观察方法为立足点,进而感悟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教学设想】:

1、结合本文所在的单元教学目标,抓住说明文读写之首要问题: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从观察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实际,(往往容易孤立地看待事物的特点)为切入点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核心问题:阅读《桥之美》,探究桥美在何处,以此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文章的学习,在充分的思维活动和感悟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3、本文虽是在说明文单元,但是《桥之美》是一篇文艺小品文。作者从桥与环境的联系去用独特的审美视觉和优美的文字来介绍桥之美,因此在本文教学设计中,我不仅想以文章为载体,教给学生从对象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去观察这样一种观察视觉,而且想围绕核心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情景,通过老师优美的语言,美的情感,通过引导学生的朗读,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享受桥之美,再以拓展训练,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核心问题充分带动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以开放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语文学习兴趣,将课堂学习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在学生自主体验中最大程度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生动语言、大量的事例说明“桥美在何处”的事理。2.在“桥美在何处”的思考和探究中,体验桥与环境的关联之美。3.学会用新的审美视角观察并描写事物之美。

【核心问题】:阅读《桥之美》,品味语言,探究桥美在何处。【教学重点】:在语言品味中,探究、体验桥与环境的关联之美。

【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及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自制课件,营造氛围,突出重点。【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诗画导入,创设氛围。(2分钟)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来解释桥。那么,诗人笔下的桥是怎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跟随下面这些诗文走进桥的世界。老师课件展示,学生朗读有关诗文

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人笔下的桥,有的小家碧玉有阴柔之美,有的大气磅礴富于阳刚之气。今天,我们将一起来领略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放下画笔用文字抒写的他眼中的《桥之美》,你将感受到一个画家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审美视角。

板书课题:桥之美

(二)板书核心问题:阅读《桥之美》,品味语言,探究桥美在何处。(1分钟)二:解决问题

(一)、阅读活动:(5分钟)

A、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高度概括作者认为“桥美在何处”的段落并朗读。

C、师生交流并概括提炼中心句:

1、我之爱桥,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D、引导学生抓住两句话中的关键词初步理解中心句。(板书:桥、环境、形式作用),第二句与第一句在表达的内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E、再读中心句,体会关键词。

过渡语:作者在文中例举了很多座桥来说明“桥之美”这个对象的特点,让我们先走近课文第四段所写的桥来探究桥美在何处吧。(二)探究活动一:扣住语言品析第四段,探究、体验桥与环境的关联之美。(15钟)

1、齐读课文。

2、学生结合中心句中的关键词“桥、环境、形式作用”探讨作者认为桥美在何处。

3、学生交流,老师用不同颜色粉笔板书出学生的发言要点。桥 环境 形式作用 乌镇石桥 密密苇丛 鲜明对照 江南乡间石桥 细柳飘丝 刚柔相济 长桥 单纯明亮 面线相容 风雨桥 飞瀑激流 动静相生 过渡:能形成“鲜明对照、刚柔相济等”“形式作用”的要素是否只缘于桥?只缘于环境?都不是。而是缘于桥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那么这是种怎样的联系呢?请你用一个形容词去归纳。(浑然一体、融洽、和谐。。。)

4、归纳:桥之美,美在桥与环境的融洽联系。

5、听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头脑里勾勒以上这几座桥的形象,体验桥与环境的融洽联系之美。

6、老师PPT出示以上几座桥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摄影师镜头中的桥与学生想象中的桥是否一样。

7、PPT出示以上四座桥的图文,分男女生朗读来体验桥与环境融洽的关联之美。过渡:刚才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有身临其境感受到桥之美的销魂之感,我们仿佛还在这桥之美中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这一座座桥,正是与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才成为生活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很难想象在繁华的蜀都大道上修建一座古色古香的风雨桥,也难以想象在某个古镇架设起一座现代化大桥。

8、学生结合桥,环境、形式作用三个关键词体验文中其他如虹桥、索桥、小桥等桥的桥与环境的融洽联系之美。

过渡:对于“桥与环境浑然天成的桥之美”,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出来的呢?让我们再次漫步文中的桥。

(三)探究活动二:品味语言,体验桥与环境融洽的关联之美。(5分钟)

1、多媒体显示写“乌镇石桥”一段句子,老师启发品味语言。

提示:此段用了生动的描写(形容词、拟人)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桥与环境的鲜明对照中的疏密相间之美。

2、学生自己寻找一些充满诗意,语意蕴含丰富的语例,品读赏析,可用“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可以从用词,修辞,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多方面入手)

三、归结提升(1分钟)

小结: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作者从桥与环境的联系去观察,进而能抓住“桥之美”的特点,在文中例举了大量的桥,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桥之美,美在桥与环境的融洽联系。”这个特点。他从桥与环境的联系去观察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审美视角启示我们要善于去抓住世间万物之间的联系去观察,才能欣赏到独特的美,创造出独特的美。

四、反馈运用

A、仔细观察扬州二十四桥,抓住二十四桥与环境的关联,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二十四桥之美”。B、展示评议 五.作业布置

观察生活中的一座雕像或你熟悉一座桥,抓住物与环境的关联,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雕像或桥之美 【板书设计】

桥之美

核心任务:阅读《桥之美》,品味语言,探究桥美在何处。

桥 环境 形式作用(美)

上一篇:辅导员应聘自荐信下一篇:预防犯罪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