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2024-06-06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共15篇)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1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茂名

身材:171cm56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6岁

培训认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计算机信息管理

工作年限:2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xx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东莞深圳

个人工作经历:

20xx年09月-20xx年03月广州市爱喜软件有限公司网络维护员

(负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及日常网络故障的解决,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

20xx年7月-20xx年12月广州市红光制锁厂经理助理

(负责公司网络业务的推广和洽谈,网站内容的更新和动 态信息的发布,产品售后服务的跟踪,日常事务的处理以及协调部门与部门间的相关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历:大专毕业-20xx-07-01

所学专业一:计算机维护与应用(信息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xx年9月-20xx年7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维护与应用(信息管理)

20xx年9月-20xx年7月高州一中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优秀

国语水平:良好

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悉Windows98/20xx操作系统,了解windows20xxserver网络操作统,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操作系统。dos,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掌握基本的网络构筑与布线,局域网配置和小型网络架设系统。

掌握多种绘图软件,熟练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CorelDraw等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如排版,电子表格,数据库操作,制作幻灯片等。

能熟练多种网页制作软件(例如网页三剑客(包括DreamweaverMX20xx、FireworksMX20xx、FlashMX20xx)、freamweaver等,能制作常见网页,能熟练使用种类网络工具(如Ftp等),掌握动态 网页设计与制作,熟练运用HTML,JavaS cript,VBS cript,熟悉ASP等语言。

掌握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硬件问题。

详细个人自传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2

1 课程体系建设

1.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概述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 要了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分析岗位的技能要求,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所谓工作过程, 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系统化, 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 对已经确定的工作过程进行归类、整理或加工, 使其集中起来作有规则的排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完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总和, 是根据典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来构建课程体系并界定课程内容的[1]。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真实的职业能力, 步骤是从职业工作过程出发, 根据职业岗位群职责, 分解该岗位包括的典型任务, 分析典型任务对应的行动领域技能, 推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 组织和确定课程。

1.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行动领域分析

表1是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课程开发时得到的行动领域分析表, 表中列出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岗位群、典型任务、行动能力及其学习领域。

从行动领域分析表看出,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有信息系统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网络维护和企业管理。每个工作岗位都包括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 完成每个工作任务都可以需要2个或更多的行动能力, 为了获得这些行动能力, 需要一个或多个学习领域。从学习领域可以构建出专业的全部课程。

1.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总结学习领域包含的课程, 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图。其中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是各个工作岗位的行动能力基础, 数据库技术是课程体系的核心, 计算机信息管理各个工作岗位都涉及数据库方面的技能。在课程体系结构图的最上端是由编程技术和管理软件组成, 对应了信管理专业的两个能力培养重点“IT技术+管理软件”。

2 实训体系建设

2.1 顶岗+技能+考证的实训体系构成

实训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构建与课程体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2]。我们在实训教学中, 重视与企业的合作, 积级引入企业资源,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训教学, 建立了顶岗+技能+考证结合的实训体系。

顶岗+技能+考证结合的实训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训的目的是培养技能, 同时获得专业技能证书;二是指实训的形式包括在企业的生产性岗位进行顶岗的实习实训, 也包括针对岗位的技能培训。

图2是“2+1”人才培养模式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体系结构, 由课程情境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组成。根据实训的地点, 可以分为校内实训、校内虚拟实训和校外实训3种。其中, 校内虚拟实训是指在校内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进行的实训, 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实训时空限制的新型实训方式, 也是当前高职实训教学的发展方向。

2.2 课程情境实训

课程情境实训是在课程教学中进行, 我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一般都在机房进行, 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 一般专业课的实训学时都能达到50%以上。因此,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就要进行情境实训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完成情境任务, 训练职业岗位的单项技能。对于一些证书课程, 课程情境的设置可以结合考证的要求进行, 将考证内容融入实训教学。

2.3 课程综合实训

课程综合实训安排在每个学期的课程教学结束之后, 一般选取2门较为核心的课程进行, 每门课有1周的集中实训时间, 用于训练学生完成一个综合项目的技能。课程综合实训以培养技能为主。这两项与课程相关的实训是在校内进行的。

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前两年每个学期都设置了2门综合实训课程, 见表2。

2.4 生产性实训

和课程综合实训的时间安排类似, 生产性实训是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但是生产性实训的时间有两周。生产性实训原则上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岗位进行, 也可以在校内虚拟实训基地完成, 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熟悉高技能, 培养职业素养。

生产性实训是实训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生产性实训的开展需要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可以发挥内涵优势, 从实践IT技能和管理软件应用两个目的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建立多个校内外的实训基地, 落实实训项目。同时在专业设计中要结合课程体系对生产性实训进行整体设计, 让各个学期的生产性实训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由于生产性实训时间不长, 学生难以全面介入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 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和考证训练相结合的实训项目, 有效利用生产性实训的2周时间。

表3列出了“2+1”人才培养模式下前4学期我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安排。每学期都安排了不同的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的选取也凸显了“IT技术+管理软件”的两个能力培养重点。表中有3个实训项目与资格证书挂钩, 在2周的实训结束后, 可以安排学生参加证书考试。通过生产性实训不仅延伸和扩展了校内的课程学习, 训练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考证工作。

各个学期的生产性实训, 既为学生在毕业前增添了宝贵的从业经验, 也有助于企业对学生的了解, 能直接促成合作企业安排就业或推荐就业。因此, 有必要认真规划和组织生产性实训, 使之成为实践技能培养的有力手段和促进就业的助推器。

2.5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实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 顶岗实习更是促进就业的有力手段。教育部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中指出, “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 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 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就业能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采用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 第5个学期就是顶岗实训学期, 将安排学生参加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工作。顶岗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尽早体验岗位工作环境, 零距离对接岗位工作实际以便于毕业时及早适应社会, 适应工作。

3 就业推进机制

3.1 以赛促学就业机制的意义

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在专业建设中要充分进行以赛促学的规划, 建立以赛促学的就业推进机制, 使技能竞赛成为学生的经常性活动,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通过举办多种技能大赛或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全国级技能大赛, 既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又可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竞赛, 可以选拔出技能强手,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同时获奖者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带动其他学生的进步。

3.2 实施以赛促学的几点建议

举办竞赛可以有针对性, 如结合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或考证进行, 既可以由专业或学校举办, 也可以校企共办。通过举办和组织竞赛, 还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而企业也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学生, 寻找合适的人才。

要注意加强竞赛的宣传和策划, 保证学生的参与面。我们在专业建设中, 围绕“IT技术”和“管理软件”两方面, 开展了数据库设计大赛、管理软件应用大赛、网页制作大赛和电脑组装大赛等,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教学团队建设

4.1 教学团队的组成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 是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通过校企合作, 由本专业的教师和来自企业的专家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2 现有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途径

现有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3]。一是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项目中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 积累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三是通过校企合作科研, 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同时, 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四是选派教师到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或企业进行短期培训, 在短期内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五是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 获得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 也有利于开展学生的考证培训工作。

4.3 兼职教师队伍的组建途径

选调企业的能工巧匠充实师资队伍是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一个直接措施。但这往往受到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时学历结构的限制, 企业的能工巧匠未必达到高职院校的师资学历要求。引进兼职教师是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聘请企业技术、技能人员作为兼职专任教师, 优化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是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一个难点。可以采用两种做法化解难题:一是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由企业推荐合适人员, 学校考察后, 通过企业聘任其承担专业课程, 以保证其授课时间。另一方面是根据兼职教师的时间安排特点, 安排不同形式的课程。不能保证整学期授课时间的, 可以安排其承担专业课程中实践性强的部分内容, 形成双师授课模式。或者可以安排承担课程综合实训的教学任务, 因为课程综合实训一般只有1周的时间, 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相对能得到保证。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物色兼职教师时, 也可以从IT技术和管理软件两方面寻找。设有培训部门以及包含培训工作的企业, 相对能够提供较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深圳黎明网络有限公司和中科红旗有限公司是两家著名的IT公司, 金蝶软件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管理软件供应商之一, 这三家公司均有专设的培训部门或培训分公司, 通过与这些公司的全面合作, 我们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有力地促进了实训教学以及职业证书的考证工作。

5 结语

专业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力和持续发展力的核心命题, 同时,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依赖路径[4]。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围绕“IT技术”和“管理软件”这两个能力培养重点, 加强校企合作, 大力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 建立全面系统的实训体系, 搭建多样化的技能竞赛平台, 建立以赛促学的就业推进机制,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稳定的教学团队, 全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何燕.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 2008 (20) .

[2]潘陆益, 胡燕燕.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 2005 (6) .

[3]孙宁玲.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6) .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3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思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近些年来比较重视的一门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怎样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比较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使得我国的大批企业蓬勃兴起,这种现状一方面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被拓宽,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对就业者的各方面技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加上近些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施行扩招的政策,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专业在开设和施教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完善教学的课程设计体系,推动课程的合理化,才能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课程的专业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目前的教学现状

1.缺乏实习实训类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知识和专业技术储备的人才,技能型人才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对象,但是,就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上,过分看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反而忽视了对实习实训类课程的设置,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口头表述,背离了创新教育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太过落后和枯燥,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习热情,而且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很到的教学限制,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与高职人才的要求相悖,不利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学习内容不断增加。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增加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负担,学生学习的课程数量不断增多,课程的内容和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可否认,高职院校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初衷是希望将压力变成动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显然学校并没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改革不但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有效地把握,而且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削弱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没有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偏失。

3.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大院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求教师也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自己和完善自己,加快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这种思想本身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很多教师在施行该思想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过度重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却忽视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和系统化,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的“求新求异”上,显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做到系统的掌握。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路

1.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就业,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相关的课程,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就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将课程的设置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加有针对性和应用价值,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对本专业的就业信息进行相关的跟踪性社会调查,认识到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展开对课程的设置,使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打破课程的界限,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地整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对课程的改革必须要以岗位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构为要求依据,建立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来设置课程吗,包括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领悟能力、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等都要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了解,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以及所要面临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等方面做好系统的课程内容整合,以知识结构为基本框架,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和專业素质进行培养,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培养,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把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实习实训当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增强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加深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革课程的教学形势,加强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传统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公共课组成,这样的课程体系比较古板和陈旧,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积极地改革实践,使之符合学生的就业要求,建立起由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所构成的新的课程设置体系,打破原先的课程自称体系的封闭状态,将专业课当作课程设置的中心,使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都围绕着专业课来展开教学,突出对实践课的重视,以专业课为核心,形成与其他课程横向衔接的发展态势,教师要根据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做到每一课程的设置都要相对独立,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逐步接触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也应当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实践实训练习的重视,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制定专门的实训计划,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录用需求,鼓励学生多考一些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边讲边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的讲解局限在了课堂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高职学生大多是一些文化基础课基础较差、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而选择进入高职学校的,这些学生本来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就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在毕业后取得与高等院校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就必须要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本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边讲边练的方式,将课本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学生的感性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到专业的教室去上课,让学生亲自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才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结构以及功能在头脑中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顺序。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训练方面,教学的思路首先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展开实践性的练习和训练,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要求比较高,进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走的是理论——实践——理论的路子,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必须重视起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实践——理论——实践的新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动手实践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理论课程,从理论课程中找到解答问题的思路,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3.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充分关注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类的人才,只有创新型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对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都在不斷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提倡学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统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也给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薇.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

[2]滕艳平,郑影.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优化整合[J].高师理科学刊,2007,3

[3]崇岩,廖锦玉.论面向岗位的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教育[J].科技信息,2008,30

[4]刘修生,胡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4

[5]杨馨,陆科.基于CC2005的高师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0,26

[6]罗汉云,宋勇.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08,25

[7]王金矿.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4

2000年9月~2003年7月 高州一中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悉Windows98/2000操作系统,了解windows2000server网络操作统,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操作系统.dos,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掌握基本的网络构筑与布线,局域网配置和小型网络架设系统

掌握多种绘图软件,熟练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CorelDraw等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如排版,电子表格,数据库操作,制作幻灯片等

能熟练多种网页制作软件(例如网页三剑客(包括DreamweaverMX 、Fireworks MX 2004、FlashMX 2004)、freamweaver等,能制作常见网页,能熟练使用种类网络工具(如Ftp等),掌握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熟练运用HTML,JavaScript,VBScript,熟悉ASP等语言

掌握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硬件问题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具备出色的领悟能力并乐于学习、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完美的卓越;作为参与者,我具备诚实可信的品格、秉承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作为领导者,我具备做事干练、果断的风格,有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协调能力,有较好的管理理念并注重集体利益、以大局为重,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思想开阔、思维活跃、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强。

座右铭: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求职简历 篇5

yjbys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韶关身材:167 cm 57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6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电子/邮电/通讯类:软件开发 电子软件开发(ARM/MCU...) 通信技术工程师/技术员

工作年限:1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

个人工作经历:/4-2007/12 中山智天数码软件 软件工程师

公司是MP3/MP4方案提供商.其产品MCU大多采用凌阳SPDA2000和瑞芯微26XX系列.我的职责是用对MP3/MP4软件进行开发和维护,以满足功能需求.因为想在广州发展,所以离开了中山.(具体工作有:用C实现MP3/MP4按键功能 I2C编程 驱动修改等等).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茂名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2007-07-01

所学专业一:信息与计算科学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7 茂名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能力及特长:

1、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

2、熟练掌握KEIL C软件平台,80C51单片机,DSP5402,I2C编程;

3、计算机能力良好,精通C语言、熟练MATLAB语言、汇编语言

,熟练掌握各种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LINUX。

4、熟悉LINUX编程(MAKEFIEL文件编写、GCC运用)

5、了解LINUX内核、LINUX驱动编写;

详细个人自传

毕业于茂名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大学时就非常喜爱电子软件技术,熟练掌握了8051单片机和DSP5402。我是一个积极上进、乐观大方、激情饱满的人。我的目标是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先从低做起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同时也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与企业双赢。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6

姓 名:glzy8.com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7-1-7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联系电话:***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统计,科研人员,教师,班主任,教学·教务管理人员

应聘行业:不限

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

期望月薪:面议

自我评价

首先,感谢贵公司抽出宝贵时间来看本人的简历。本人性格乐观,注重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统计分析能力,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虽是一名应届生,但我会以一颗青春热情、认真负责、不骄不躁的心去对待每一次机会、每一分工作。

工作经历

河北某软件人才实训基地 2009-6至2009-7:测评师

所在部门:测评部

工作描述:在河北某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担任测评师一职,在河北理工大学办事处工作,在职期间主要负责河北省其中两个地区的招生相关工作。本人负责的这两个地区招生情况相当不错,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任务的将近一半。

通过这近一月的工作,使我体会到很多。首先,对于一份工作,要始终保持一颗热忱、自信的心;其次,还要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斗志要始终高亢,遇到困难相互鼓励,共同攻克。

最近任职公司名称保密2008-7至2008-8:实习生

所在部门:统计部门

工作描述:统计本地区的一些情况。

最近任职公司名称保密2008-1至2008-2:员工

所在部门:服装店

工作描述:负责为顾客提供一些本店的服饰,增加光顾的客户,提高顾客的信任度,使新顾客变成老顾客。

教育背景

2005-9至2009-7学校名称:河北经贸大学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取得学历:本科

校内活动职务描述

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万米长跑,暑期社会实践。

在校获奖情况

2009-2 校级一等奖学金

2008-9 在这一年里获两次校级二等奖学金,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2007-9 校级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2007-2 校级一等奖学金

2006-9 校级一等奖学金

IT技能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7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日益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与此同时, 就业市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不断发展, 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成为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面临着巨大的严峻挑战, 需要解决教学质量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差距, 需要为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培养专业技术扎实、创新能力突出, 符合复合型背景的人才。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为适应计算机信息管理就业需求, 需要对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变革, 形成一套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以此为企业和市场提供符合要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增强, 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信息管理专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需要, 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对于学习与就业的认知, 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市场为导向, 为企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过程中, 信息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专业内涵定位不清晰。目前, 市场与学生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疑惑, 而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内涵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造成多方认识的差异, 严重影响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目前毕业的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 普遍感觉到几年学习经历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很难同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高效的竞争, 致使学生学习和毕业后的迷茫。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对高职院校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内涵定位必须清晰。而如何准确定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内涵, 如何提高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 如何培养市场需求的兼具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成为高职院校在建设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为培养兼具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显然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对经济管理知识、会计知识、信息技术等需要有全面的掌握。但目前而言, 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复合知识背景, 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扎实, 水平突出, 但对于管理流程、会计知识知之甚少, 无法将财务知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 无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全角度的深入教学。如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提高教师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认知, 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等成为制约和影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关键性因素。

(三) 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目前,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 也即是参考或者照搬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 或者是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简单叠加。如此一来,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致使学生无法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融会贯通, 导致学生职业教学教育的低效率。由此可见, 在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方面, 需要解决信息技术课程、经济管理课程等多种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 需要提高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和完善性。

(四) 实践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素质。实践在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能够帮助学生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知识有效融合,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但目前, 高职院校在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缺乏实践教学, 几乎不存在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实践环节。致使学生对于企业经营流程、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企业信息流通、供应链运行等认识不足, 甚至出现认知误区。由此可见, 提高实践教学内容将是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中必须重视的环节。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高职院校不能奢求企业降低用人标准, 而在信息化时代, 企业只会寻求兼具信息管理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此, 高职院校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需求为指引,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灵活的教学模式, 提高产-学-研相融合的教学水平, 努力培养复合型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本文认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提高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加深学生认知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同时是被培养的对象。对于信息管理专业而言, 由于专业的抽象性和专业内涵的模糊性, 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认知出现偏差, 甚至迷茫。针对信息管理专业涉猎面广、与企业密切联系的特点, 高职院校应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突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 教师在核心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 加深学生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内涵、思想、特长、定位等方面的了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以复合型人才为发展目标。

(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强化专业知识结构建设。对于信息管理专业而言, 市场就业需求量大, 但同时对于人才要求较高, 企业多青睐于复合型人才, 也即是兼具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的人才。而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构成包括主干课程、特色课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等多方面。为此, 在以市场需求与就业为导向过程中,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突出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学和培养, 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对于经济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数据到经济管理领域的信息形成, 构建完整的信息管理教学知识链。在信息管理教学各环节中, 突出教学实践课程设计, 与时俱进, 提高学生和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能力。也即是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应用方法、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以理论结合实践、知识服务应用的全新教学模式, 以解决问题为宗旨, 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实践设计。

(三) 丰富教学方法,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在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 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以启发为目的, 以讨论、讲练、研究为手段, 以案例为形式丰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引入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模式, 提高和强化学生沟通、参与、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革新, 高职院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紧跟市场发展变化, 提高教师对于新技术、新理念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强化教师在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培养教师自我更新、自我学习的意识, 提高教师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

三、结语

总而言之,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改革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与时俱进, 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设计、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认知等多方面着手, 以培养兼具信息管理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为核心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 提高信息管理专业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CBE模式 计算机信息管理

CBE是英文(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CBE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模式传入我国后在不断的实践中证明具有很好的效果,各高校也在积极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关注行业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探索符合当前国情的教学体系。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现状分析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专业, 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社会和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既懂业务、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中国目前十分缺乏,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

1.理论实践结合不够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的实验室和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也可以聘请一些从事信息管理实践工作的专家或企业老师担任教学指导任务。在专业培养中应该着重突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专业定位尚需明确

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定位的模糊导致了社会对这一專业认识上的模糊和理解上的偏差,绝大多数企业对该专业不是很了解,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偏差,甚至是本专业的学生对这一专业也不了解。这说明信息管理专业的办学方向并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教育及宣传不到位、专业建设不够完善。

3.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应该既具备企业管理思想、懂得会计知识,同时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企业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但目前的现实是,谈到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不乏有很多佼佼者,但是同时了解企业的管理思想、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掌握会计知识的老师就很少了,明白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及财务知识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老师更是寥寥无几。

二、基于CBE模式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的需求标准只会越来越高,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能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制订教学计划,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

1.确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结合各高校实训教学的经验,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培养目标,开发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实现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企业资源计划即ERP系列课程,确定课程的名称、授课内容,合理安排其开设时间、课时,研究ERP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以及ERP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系列课程应包括:《ERP原理》、《基础会计学》、《ERP财务管理》、《ERP供应链管理》、《ERP成本管理》、《ERP提高应用》等。其中《ERP原理》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了解ERP的思想和ERP软件的作用。《ERP财务管理》等课程以模拟企业如何使用ERP软件进行下订单、生产、采购、入库、出库、送货、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通过模拟实验掌握ER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了解和体会在实施ERP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ERP提高应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真正贴近市场需求,对某些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使用的ERP软件进行具体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在使用软件时可以很快上手,它们形成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

2.制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由于ERP课程所包含的管理背景的复杂性以及对实践操作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ERP教学中所表现出的体现管理与技术的融合、体现强化能力培养的特点,成为研究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在基于CBE模式下,借助于实验仿真环境,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导向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效果。

3.加强实践环境建设

实施ERP实践环节,需要构建软硬件平台,尤其需要建设实验的软件平台,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贴近现实环境,ERP系列课程应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课程主要在ERP实验中心进行,以学生上机实验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实验方法。在每门实验课程开课前都编写有关该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验和老师进行实验检查。

4.注重师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课程建设,教师的培训也必须同步进行。教师的培训可通过三种渠道进行:

(1)与企业合作。把专业教师轮流送到企业中去培训,不仅可以避免教师高学历、少实践的现状,而且也能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变他们教学的思维方式。

(2)外出学习。派相关教师参加有关的师资交流会,研讨会,通过交流,学习其它院校教学实践的经验,更好地开展本校的教学任务。

(3)自己培训。由有经验的或接受过先期培训的老师对本校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使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三、结束语

近年来,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应重视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的研究,在一个全新的视野和系统的模式上重新塑造自身,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知识结构,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成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品牌专业,为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献群.基于CBE模式的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职教论坛,2013,23.

[2]李建荣.基于CBE模式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教育与职业,2013,23.

[3]涂春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7.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9

主要是以下信息:

求职动向:做一名软件开发人员。

资历:宿舍舍长。班长。团支书;

主修课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

荣誉与奖励:校级优干。校级奖学金;校数学建模三等奖。

政治面貌:党员

社会活动:三下乡先进个人。

社会实践:家教。C语言助教。进行人口普查信息录入工作获个先进,并在寒假进入市统计局进行统计处理工作。

应届生简历:信息管理专业 篇10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6年8月21日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74cm

体 重: 63kg

户 籍: 福建其他

现所在地: 福建厦门

毕业学校: 安徽理工大学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毕业年份: 20xx年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采购

IT-品管、技术支持及其它-软件测试-物流/仓储

职位名称: 企业管理,物流采购,计算机相关 ;

工作地区: 福建厦门 ; 福建泉州 ; 福建福州

待遇要求: (面谈)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大学英语四级 ; 普通话 标准

电脑水平: 熟练掌握电脑操作,OFFICE等办公软件,运用C,VB编程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xx年9月 - 20xx年6月 安徽理工大学 本科

自我评价:

工作认真、勤奋,有很好的组织管理和策划能力,能吃苦,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有很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精力充沛、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很强的团队意识。掌握了较强的ERP、供应链、企业管理、国际贸易流程等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熟悉财务管理会计。

联系方式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11

关键词:高职;信息管理;双证融合;工作过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6-0000-03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onWork process of Dual-card integration

Xiao Fei1,2

(1.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Computer and Software Institute,Wuhan430205,China;2.Wuh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Institute of Computer and Software,Wuhan430205,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wo-card integr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work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job requirements will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develop an ability to meet the business requirements of jobs for the typical tasks of the support for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Two-course system permits the integration,the country'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thods combined talent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computer for the major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building.

Keywords:Vocational;Information management;Dual card integration;Work process;Course system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教育部评定的“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武汉市重点建设专业。本文按照双证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对现有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进行了解构,力求创建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全新课程系统。

一、双证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因此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到课程改革的范畴是必须而且是必要的。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这种思想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它是通过对现实的职业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在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由于课程的开发是在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遵循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即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发展过程而开发的,这种课程开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完成工作岗位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这一点看,它的目标与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双证融合培养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是在内容上紧紧围绕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重组,其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开发的出发点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人才质量的基本规格和主要要求,是评价和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依据,也是深入思考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个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课程的过程。因此,构建这种课程需要通过广泛细致的调研为基础,从专业面向的岗位分析入手,进行职业描述。调研的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去向等。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指通过行业、企业专家访谈会确定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并对其进行描述。

学习领域转换是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准确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给出学习目标、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习评价方法和基准学时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得到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实施体现,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学习情境设计的合理性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反馈进行验证,实施一段时间要对所设计的学习情境重新整理,检查所设计的学习情境是否达到了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

三、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实施、部署、维护、使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圈和武汉都市圈区域信息化服务和信息系统开发行业,并辐射全国相关行业密集地区。

(二)职业描述

基于上述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等相关职业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华中地区特别是“武汉•中国光谷”及武汉“1+8”城市圈内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岗位要求、顶岗实习学生反馈意见及毕业生调研回访、行业专家访谈会等方式确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及职业岗位主要有四类:信息系统研发、信息系统实施部署、软件公司技术支持、信息系统管理维护。职业岗位(群)描述如图2所示。

(三)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交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得到社会、企业对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并与相关企业专家合作,参照国家对企业信息管理师职业岗位的要求,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如表1所示。

(四)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领域构建要求将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使其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过程的要求。下面以信息系统研发工作岗位为例,针对该工作岗位进行学习领域设计。如表2所示。

下面以《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学习领域为例,说明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如表3所示。

(五)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一个项目化、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以《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学习领域为例,按照软件开发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境设计。

1.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课程学习情境描述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课程学习情境描述如表4所示。课程的进行是使用具体的.net项目贯穿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使学生具备分析、设计、实现信息系统的能力、文档设计和管理的能力、使用具体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的能力,最后完成企业信息管理师实训平台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训。

2.课程实施

(1)为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学生分成项目小组来完成指定的任务。

(2)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课程需要“双师结构”教师,教师要具备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及相关行业的经验,能够按照课程目标设计项目任务,并控制项目的进程。

(3)课程实施强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引导教学过程的展开,学生需在企业信息管理师实训平台上,构造虚拟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情景,完成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训,达到企业信息管理师(三级)的要求。

3.课程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求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来分析学生能力发展的状况。《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按照各学习情境的考核标准衡量和检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性评价以完成企业信息管理师实训平台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训,达到企业信息管理师(三级)为评价标准。

四、结束语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一贯非常重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各种保障。数年来,学院在课程安排、师资培养、实训环境、课程考核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与国内外先进教育机构的合作,构建了双证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构建双证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落实就业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现了高职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重要手段,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41-43

[4]杨理连.基于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导向式高职课程开发的再思考[J].职业教育技术,2008,(28):50-52

[5]贾勤,刘雪飞,孙岩岩,张毅,张英奇.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74-77

[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2009B238)

武汉市属高校2009年度科研课题(2009K153)

[作者简介]肖菲(1977-),女,湖北武汉人,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数据库开发方面的研究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12

从现实中可以了解到各大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国家、社会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技术人才,同样的培养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一定要面向社会。现如今的社会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劳动分工密集,以及将各个职业进行细致的划分,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将学科进行严格的、细致的划分形成专门化。但是社会所需要的是驯化专业的人才,并且驯化专业的学习已经太过落后,不能起到为社会输送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发散性思维的人才。由于教育将学科进行严格的细分,从而导致了专业教育出现工具化、市场化等弊端日益明显[1]。因此文章对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名校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究。

1.1 关于信息人才培养的研究

在十几年前,有人就曾经说过信息化的管理时代对于人才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和机遇,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就意味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主要靠的就是人才。由于我国国门的开放,与国际接轨,因此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时,一定要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对于国际化人才进行预测,这样才能有效地制定出培养人才的计划以及后续的效果评估,从而使得各大高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具备创新精神,符合整个大数据时代的需求[2]。由于是计算机信息管理,这就意味着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将多个专业进行融合,让其相辅相成帮助各大高校实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1.2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再局限于理论上的。因此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时,分为3个模块:理论知识的培养、实践中的培养以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培养[3]。这3个模块是一个整体,是属于一个流水线。本文探讨出“一宽一厚两注重”的模式,其中一个注重指的就是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个就是注重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一宽指的就是不能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当成一个狭隘的专业知识,应该拓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范围,通过大数据时代深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加强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一厚”指的就是在进行专业课理论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对教学计划根据课程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因此各个高校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标准都制定了专业的体系。

2.1 培养的目标

因为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为了顺应潮流,我国的各大高校需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加以完善,并重新进行定位,这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在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着的第一种模式是过分地强调IT技术,从而减弱了现代管理的理论;第二种模式是过分强调现代管理,使得IT技术减弱;第三种模式是将现代管理理论与IT技术不分轻重,相互融合在一起,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从这3种模式中可以看出来,各大高校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现代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使用等方面的培养,与现代的管理思想、数据的分析等结合在一起[4]。

2.2 初步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

首先各大高校应先让学生全面地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地学习经济管理类、理工类的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等知识。各大高校还应让学生认识到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流程,从而加强对企业在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中的认识;对于社会学科还应该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同时还要做到将其他学科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相结合。之后的重点就是掌握相关的管理类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企业中的组织结构,对于产品的生产运作、财务的管理以及在产品销售的管理信息等的基本知识也要进行一定的把握[5]。同时学校还应该组织学生在企业中参加相关的管理实习,参加社会实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举办相关的管理能力比赛,并且通过模拟、虚设的管理活动进行锻炼,为以后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掌握信息系统

各大高校应该安排学生学习信息资源的认识,掌握信息系统规划以及最为重要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深刻地理解信息管理的内涵,并且掌握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从而初步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能力。想要成为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掌握多门计算机编程所要运用的语言,对计算机软件能够进行熟悉的运用,并且能够独立地开发简单的、小型的计算机软件;学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装、调试等业务流程等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就是对于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的锻炼,并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能力,拥有创新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4 主要围绕主专业,设置辅助专业

由于大数据时代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应该除了开设一些国内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还应开设有关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相关课程,从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时,对特殊数据的处理、决策等都进行一定的掌握了解。同时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开设与之相关的企业信息系统构建、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等课程。

3 结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是一个将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统计学等学科糅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因此各大高校学生一定要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学会,并且灵活使用,转变传统的思考模式,积极创新,争取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具有的适应范围广、发展快速等特点全面地展现出来,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型的社会人才,带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锰,左建安,陈雅.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J].图书馆,2015(4):90-95.

[2]查先进,杨海娟.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6(2):21-29.

[3]刘婷婷,李长仪,张立涛.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8-50.

[4]管莹.基于市场需求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J].商,2014(16):19.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文简历写作 篇13

广州

龄:

29

户口所在:

湖南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高:

160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重: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软件:

工作年限:

7

称:

高级

求职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担任职位:

驻场维护工程师

工作描述:

驻场广州市委组织部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办公设备。

离职原因:

尚未离职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东北财经大学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0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个人简历 篇14

基本信息

姓 名:

性 别: 男

年 龄: 24岁

婚姻状况: 未婚

最高学历: 本科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居城市: 南昌

籍 贯: 江西南昌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薪资: 3000-5000元

工作地点: 南昌市

求职行业: 金融保险、证券、期货 党政机关、团体事业 信息产业、计算机 批发、零售、物流仓储 商业服务、律师、翻译

求职职位: 风险控制 资产评估/分析 信贷管理/资信评估 证券分析师 知识产权/专利顾问

教育经历

2010-09 - 2014-07 华东交通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专业描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所学课程: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统计学原理,统计应用软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ERP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库系统原理

2012-09 - 2014-01 华东交通大学 法学(知识产权方向) 本科

专业描述: 本专业培养能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所学课程:宪法,法理学,民法,经济法,公司法,刑法,行政法,专利法,专利代理实务

语言水平

英语:熟练 (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自我评价

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简历 篇15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需要将高校的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 我国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 需要重视“工学结合”, 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均要融入恰当的实践内容, 并且要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基于此,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当中, 已经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部分高校已经能够在结合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的情况下, 重视对该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1]。但是, 诸多高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当中, 存在着与其他专业的课程交叉较多, 目标不明确, 并不适合其在人才的课程实践。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并未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 甚至没有在本地区区域内进行调研就照搬其他一些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在教学课程的实践方面缺少科学性和针对性,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受到教学限制。

1.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且与专业具有较低的相符度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时, 均未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 甚至已经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与本专业并不具有较高的相符度。如某些高职院校为了满足某些教师程序语言课程的教学需求, 在专业课程中开设了Java、ASP.NET、PHP等多种web开发类实践课程, 且不说与专业本身的教学目标有些相悖, 学生学完之后在短时间内容易混淆所学知识, 甚至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 并不能够收获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这种为了满足个别教师的教学需求而进行的课程设置忽略了专业本身的培养目标, 实在不可取。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1.3教师专业综合素质未能持续提升

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不仅仅对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亦对该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 要求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 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 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和时代精神[2]。教师自身要对与该专业相关的知识, 例如会计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均有所掌握, 且要能够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但是目前部分院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自身的惰性使得自己依旧停留在经验教学、习惯教学的模式下, 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 不愿去学习新知识, 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比较陈旧, 没有实用价值, 在求职过程中没有竞争力。举个简单的例子, 某些教师在讲授利用ASP.NET技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这门实践课程的时候, Visio Studio开发环境早已更新到2015版, 可我们的教师为了自己教学的方便依旧使用的是2010的版本, 尽管两个版本有部分使用技巧是一致的, 可是学生面对就业时就出现了脱节。

1.4实训教学基地不完善

当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基地并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资金、资源等均会受到一定的约束, 学校对于该方面教学资源、设备的配置并未予以高度的重视, 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一些重点专业建设中, 忽略了该专业的发展优势, 目前内蒙古地区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没有很完善的实训基地,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策略

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计算机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 必须要重视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 要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接受能力, 要促使学生能够在该专业所处的社会就业范围内, 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3]。高职院校要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一套完备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兼顾专科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全面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 考证课程进计划, 考核方式多样化。开发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课程体系, 首先由系部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认证讨论会, 按照岗位群的需要, 层层分解, 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 明确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目标时要突出专业特色, 要形成与学生实践能力相关的教学体系, 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然后, 再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学人员, 按照教学规律, 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 构成教学模块, 制定课程标准, 依次施教。

2.2重视实践教学课程

现今时代, 社会的发展当中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 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 更需要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4]。专业实践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能因人设课, 教师在每一堂实践课程当中, 要对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作出恰当的调整, 以避免该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偏向于形式化。例如教师既要指导该专业学生进行较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制作, 便于师生对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成果进行良好的把握。同时, 教师亦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小型的网页, 争取能够将其在校园网站上进行共享。另外, 学校亦应该尽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为该专业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实践机会,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5]。

2.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当中, 需要重视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当前, 该专业教师需要不断的适应信息技术的改革背景, 需要在教学当中选取恰当的案例, 进行深入的研讨, 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 便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指导[6]。如可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锻炼, 提高专业实际能力, 积累实际经验, 鼓励中青年专任教师取得软件设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经济师等社会职业资格和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学习, 相互讨论, 介绍经验;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 与老教师切磋交流教学经验。同时依托企业, 建立校企“互兼互聘, 双向交流”制度, 以服务换服务,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将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技术能手以及有实际工作经验, 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工作人员充实到专业教学队伍中, 实行“双导师制”, 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指导工作, 并聘请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来系举办讲座, 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行业知识, 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2.4完善实训教学配套设施

高校若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则必须对其实训教学基地进行完善。在此方面, 首先高校应该对其实践基础实验室及较为专业的操作实验室进行建设, 其次着重要在专业实训项目的科学设计、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备、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编写、学生探究创新、技能竞赛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围绕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要设计出一套与职业岗位符合的高度仿真的实训项目;根据专业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具有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业务水平较高的实训指导教师;此外, 高校亦需要建设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比较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岗位, 以及商务实验室等, 形成良好的实验室体系,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7]。

结论:综上所述, 当今社会对于高素质的、高能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逐渐提高需求, 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此方面,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必须要重视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完善, 亦要重视开展实践教学课程, 在提高该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以及完善实训教学设施的基础上, 将促使该专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蓉.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09 (13) :58-59.

[2]周文琼, 王乐球, 范路桥, 等.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ERP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1 (01) :55-57.

[3]王亚利, 韩卫媛.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2, 04 (30) :114-116.

[4]王伟东, 金义富, 张强.地方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3, 08 (22) :102-106.

[5]黄君.高职信息类专业数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 2014, 03 (23) :73-76.

[6]管莹.基于市场需求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J].商, 2014, 07 (16) :19.

上一篇:高中家校共育活动案例下一篇:三星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