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类节目拍摄现场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2024-09-12

访谈类节目拍摄现场主持人的注意事项(共7篇)

访谈类节目拍摄现场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篇1

景别:以中景、近景为主,辅以特写画面。中景和近景比较有利于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被访谈者身上,有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于谈话内容,而且可以较好的表现被访谈者和记者的神态和手势。被采访对象手势比较少时,用近景;手势较多时用中景,甚至全景保留被采访者动作的完整。为了便于后期编辑,中景、近景、特写、全景都要有一定比例。拍摄反打镜头时,注意反打镜头的焦距和画面景别和被采访对象一致。

角度:斜侧面为主,3/4人面像,要完整再现人物的两只眼睛,一般视线方向应向着记者方向,防止人物左顾右盼,视线游离。领导致词、郑重声明等采用正面拍摄。

高度:人物访谈的拍摄,一般用平拍,不要仰拍。

背景:背景环境简化,选用简单背景或者采用小景深虚化背景;如果访谈环境可以增强气氛、交代人物身份、有利表现主题时,注意保留背景环境。如果采访在被采访者办公室进行,背景比较复杂时,果断与被采访者沟通,换一个简单背景。其它镜头:

空镜头:存在于被采访环境中,于谈话主题没有明确关系也没有明确冲突的事物的镜头。

反打镜头:倾听谈话对象的反应镜头;

插入镜头:与谈话内容相关的事物,话筒,台标等。

过肩镜头:前景人物保留1/3左右;镜头焦距不宜太短,防止前景人物和主体人物的变形和大小差异;前景人物明显高于主体人物,不适宜采用过肩镜头。

电视访谈节目一般场景固定,画面变化少,但是应该根据谈话内容来改变拍摄方式,必要时,该推的推,该摇的摇。

麦克风的位置:手持时,站在受访者左边则用右手拿,站在右边用左手拿,放在桌上应该顺着受访者目光角度放置,让台标较好呈现。应该拍摄真实的镜头,不得已时,摆拍尽量要自然,不能轻易看出是摆拍的镜头,可以要求被摄体做某些动作运动来拍,这样可以减少被摄体减少紧张1、2、3、4、5、正式开始拍摄前,主持人先与被拍摄者闲谈几句,以消除被摄者的紧张情绪; 前期准备,要尽量地搜集,整理材料。

精心拟定话题,为访谈的成功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必须在访谈当中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魂运转,不断理清思路。要学会对谈话各方的调度。

语境的具体性:

1、和什么人谈话(who)

2、在什么环境下谈话(where)

3、谈什么(what)

4、怎么谈话(how)

采访的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 提问组织策略:

1、精度:问题要提在节骨眼上,提在关键之处

2、角度:与众不同

3、坡度:有起伏、单一问题与整组问题,组与组的问题之间要有内在逻辑关系 提问艺术

1、提问艺术的基础——理解

关于专访的准备和了解过程,对谈话内容的理解问题。

2、提问艺术的纽带——感情

正因为访者和被访者或传者和受者之间在“感情上、观点上一致”或“有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时,对方才会自然地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视为知己,从而达到传者的传播目的。

3、提问艺术的核心——交谈

“面对面的交谈为迅速交换信息提供了最充分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双向的交流是易于做到的。因此,人们就会有机会来评判自己发出的符号的效果,加以纠正、解释、补充并回答反对的意见。”——(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访谈的起、承、转、合

起:问题的提出。“运用多种人际吸引因素,在短时间内与被访对象建立良好关系,消除对方可能有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使在进入正题前的‘寒暄’中的具有‘接近点’的轻松话题打开局面。”——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承:问题纵向展开和深入。交谈中的理解和应变能力。

转:问题横向交替和转换。对问题的充分设计和思考。

合:问题的结束。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结束提问。

访谈类节目拍摄现场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篇2

一、访谈类节目是舆论场所

整个访谈节目过程就是一个舆论论坛, 主持人如何发挥自己才能使自己拥有话语权, 并且去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舆论环境?节目主持人怎样控制这种环境, 且起到引导民意、一步步诱导、最终达成共识。在访谈节目的规程中, 要掌握二要素:一是在同一个空间内人群的密度较大, 所以加大人们交流的频率, 接受更多的不同意见, 取决于主持人的掌控能力。二是这种舆论场地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它不仅包括空间上的开放还包括信息的开放。在讨论的过程中, 气氛紧张时主持人的小小幽默就可以化解, 让谈话变得活跃起来, 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一般电视访谈节目都要具备这二种基础条件。

二、主持人必须拥有引导能力, 现场反应决定成败

在访谈类节目中, 主持人的引导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要在多种观点中树立正确的主导观点, 并且在节目关键时刻揭露出事情的本源, 同时可以快速地汇拢大家的意见并且找到共同点, 引导并且鼓励社会观众正确认识问题, 并且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拥有引导舆论的品质, 这是对节目主持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在访谈类节目中, 节目主持人更看重的是怎样创造出一个现场氛围, 而且尽量引导各种舆论的方法。在节目开始之前他们就要策划节目应该如何展开, 明确主要的启发性思想, 给出正确的引导方向。不能任由嘉宾反客为主, 所以要掌握主动权, 而不是无所作为, 任由事态恶性发展。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掌控能力, 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各持观点, 激发潜在活力

一个空间内只有存在相互吸引且牵制的力时, 就会产生“场效应”。这也就表明在谈话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见解, 放在一起寻求一个共同点。单一的观点或趋势不会引起更多的兴趣和思想碰撞, 所以节目主持人就必须慎重选择, 在各种观点碰撞的情况下, 最终发展到什么地步, 决定因素在于节目主持人的掌控能力。

2. 交流调节, 找到共同之处

各种意见差异的产生, 作为主持人应该缩小差异而不是去扩大, 进而找到共同之处。因此交流不仅可以发现分歧, 也能进行谈论分歧, 找出真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在城镇集市上把持有不同意见观点的人聚集到一起, 准备自由辩论, 各抒己见, 然后参与者在对答问题的时候就会彰显出真正的道理来。因此, 他曾调侃自己是思想的“接生婆”。所以, 在谈话类节目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求同存异”。不了解存在的异处就很难找到共同的出口。只有交流和理解才能找到共同之处, 这不是在埋没差异, 回避问题, 而是直视差异, 互相理解, 最终找到共同之处。相互交流谈话不一定能够消除差异, 但是它为找到共识制造了条件。人们借助不同的思想交流, 认识别人也丰富了自己。所以,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调控能力就是在聚拢民意, 寻求理解, 找到共识。

3. 掌握方向, 整合言论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同时导致了言论的不集中。这样状况下社会更多的是需要交流的途径, 由于经济条件差异, 生活环境不同以及信息感受程度不同造成了舆论的分散不集中。大众传媒的有效传播, 为我们展开了真实的生活下不同领域各个方面的美好。即便他们的向往和担忧、他们对外界环境观点存在差异, 也能通过这种方式使信息集中, 找到共同之处。节目主持人调控力的努力目标始终是促进和谐, 使群众相互理解, 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导向。舆论引导大众的契机就是在访谈类节目中形成一个舆论场所, 使民意汇总, 从而促进民意聚拢。很多东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把看起来片面的的观点综合起来, 你会发现能使一个问题变得更透彻, 更加完整, 更加深入。

不管什么节目都拥有自己的宗旨, 它们会有自己的价值观, 自己的精神需求, 节目主持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名公众人物, 首先必须坚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更要维护好社会群众的根本利益, 然后依照电视节目的根本宗旨去完成整个目标。但是有些主持人为了出名, 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进行虚假报道。对此, 结果不管什么形势下的大众传播媒体, 都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 绝不能包庇, 接受这样的做法。这不仅仅是危害到国家的利益, 同时更不利于社会长足发展, 本质上也损害了媒体自身价值。■

摘要:我们主要从心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度出发, 分析在电视访谈类节目这个“舆论场”下, 心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需要掌握的“场控制”能力, 进一步阐述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发挥怎样的引导舆论的作用, 以及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领袖能力。

关键词:谈话节目,主持人,场效应,控制力

参考文献

[1]李强.广播体育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 (09) [1]李强.广播体育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 (09)

[2]徐增展.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类节目初探[J].阅读与写作.2011. (05) [2]徐增展.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类节目初探[J].阅读与写作.2011. (05)

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提问艺术 篇3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提问艺术

访谈类节目最早在美国出现,起名为 “TALKSHOW”,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脱口秀”。由节目名称我们可以看出,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之间通过谈话的形式,就预设的话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并通过这些形式展现一定的主题,从而让受众从中获取与主题有关的信息。

一、访谈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自1993年东方卫视的《东方直播室》为标志,我国的访谈類节目开始出现,迄今已经经历了21年的发展历程。这21年的发展,让我国的访谈类节目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从目前我国访谈类节目的现状来看,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时期。当然,已经步入成熟期的访谈类节目,在逐步走向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障碍。访谈类节目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访谈类节目发展的瓶颈。而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

二、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提问艺术的作用

对于访谈类节目而言,主持人的提问,在推动节目进展,引导访谈方向,聚焦访谈重点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具体来说,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缓解嘉宾紧张情绪,制造更好的谈话氛围

访谈类节目具有真实性特点,同时也具有不可预知性,对于被访谈嘉宾来说,难免会出现一些紧张情绪。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可以通过自然的、有梯度的提问,让嘉宾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渐入佳境。同时,主持人恰到好处的提问,还可以拉近与嘉宾的距离,缓解嘉宾的紧张情绪,让嘉宾产生亲近感,这样就会在心态上更加放松,让交谈更加顺畅,从而达到实质意义上的人际传播效果。

(二)可以把握时机,制造高潮,吸引听众的收听欲

访谈类节目以语言作为最主要的表达形式,对于听众而言,关注的不仅仅是谈话的内容,还有谈话内容的展现方式。因此,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可以通过高超的提问技巧,恰到好处的制造包袱,并通过访谈抖开包袱,制造出激起听众兴奋感的小高潮,从而增强节目的可观赏性,吸引受众的收听欲。尤其是很多的谈话类节目还有与现场嘉宾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很难在事前预估准确,因而需要主持人在现场进行把控。

(三)可以把握访谈节奏,引导访谈方向,更好的展现节目要彰显的主题与本质

从表面上看,访谈类节目的形式好像非常随意,但一个节目,如果主题不鲜明、挖掘的深度不够,就会严重影响节目要传递的信息,从而影响节目的质量。作为访谈类节目而言,无论是要彰显所交谈的事件中表现的主题,还是要表现被访谈对象的人物身上所蕴含的正能量,都要靠交谈这一形式来实现。当然,如果节目要表现的主题与本质彰显太过着急,就会导致节目落入生硬与僵化的俗套,因而,要化有形于无形,要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主持人有较强的现场掌控力,通过恰如其分的提问,引导访谈方向,从而更好的展现节目要彰显的主题与本质。

三、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提问技巧

(一)根据交谈对象的个性特点,针对性的提问

访谈类节目的特点是每一次节目的被访谈对象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如果被采访对象是商界精英或是政治人物,提问应该以节奏感强、富于跳跃性,厚重感的问题为主,这些问题要与时代紧密联系,要保持严肃性。,主持人需发挥探究新闻真相的媒介功能,话题层次深入,抽丝剥茧般地接近新闻主题,最终才能实现了节目的传播主旨。因而,在访谈中,提问犹如一个挖掘的铲子,将采访的主题通过层层挖掘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既定主题的更多信息展现给了观众,取得了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

(二)时刻保持积极思考的状态,掌控访谈现场

访谈类节目具有较强的可变性与不可预知性,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要时刻保持积极思考的状态,在应对现场的各种可变因素。同样是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面对面》访谈节目为例,该节目的访谈对象是一些高端人物,这些人物来自于不同的领域,因而每一期的话题设置与访谈内容不同,主持人总是能够根据嘉宾的身份特点与话题来展开引导,对整个节目的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把控作用。比如在2015年以拉萨市交警支队负责人为访谈对象的一期节目中,主持人通过方向把控,将整个访谈的主题控制在了“民生”这一范围内,通过深入浅出的对话,让整个节目的结构非常紧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这段访谈中,主持人一直处于非常积极的状态,这种积极既有语言上的引导,也有态度上的把控,从而较好的把握了整个访谈的节奏,让访谈按照事先设置的话题来展开,较好的向广大听众传递了各种节目信息。在该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所表现出来的现场掌控能力,对整个访谈的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艺术对节目品质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一个媒体行业从业者来说,借助各种机会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自身职业发展要求,是一个媒体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光泽.浅谈情感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心态素质培养[J].理论界,2011(11).

[2]李家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对语境化线索的领悟与创设[J].考试周刊,2009(14).

访谈类节目拍摄现场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篇4

一、绪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电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开播的频道、设置的栏目越来越多。随着访谈类节目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受众对访谈类节目欣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他们不仅要求话题具有新思想、新观点,还要求主持人的风格具有个性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任何类型的节目都应充分发挥其个性,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这一点对于形式比较单一的访谈类节目尤为重要,而主持人又是谈话节目的主线,其个性就决定了节目的整体个性。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拥有一名主持人该具备的学识、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应拥有自己的个性。

近几年来,大部分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在迅速下滑,此类节目经常出现“节目雷同,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主持人的个性没有凸现出来。访谈类节目虽然各有不同的卖点,但访谈的基本思路差不多,一般都是邀请明星畅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不管名人是上《艺术人生》还是上《鲁豫有约》,基本的成长经历都一样。比如《艺术人生》中成龙一期,就有受众反映,成龙成名之前的一些武行经历,他本人好几年前就曾经说过,观众都已经知道了,并且其中一些早已能够耳熟能详。很多明星重复地在不同的节目中做客,把讲过很多次的故事重新拿出来讲一遍。

面对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以及网络的竞争,中国电视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电视台“门面”以及形象代言人的节目主持人,①其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关系着电视节目价值的实现。节目主持人只有在节目中显示出“个性”风格,才能取得他人无法代替的竞争力,这种“个性”不仅仅包括主持风格、语言,更是其自身成长经历和情感感悟的一种体现。谈话类节目又被称为“主持人的节目”,这种类型的节目赋予了主持人广阔的表现空间来充分展示自我,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个性鲜明、独具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节目的影响、提升节目的品味。

二、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和现状

1、访谈类节目在国内的发展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吴郁对访谈类节目下的定义是:“访谈类节目是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 ①徐 苗.《解读电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年2月.P156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1]这一定义基本上是对现象的描述,显得过于琐碎。

中国播音学奠基人张颂先生说:“电视访谈类节目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有时还有场外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某些话题,在轻松、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展开即兴、双向讨论的节目。”[2]曾经也有人说它叫“口述历史”,即一个主持人加上一个嘉宾加上一个小时等于一段历史。

电视访谈类节目对我国电视观众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设立了《电视台的客人》栏目,请王进喜、时传祥等名人到演播室讲话,70、80年代电视中就出现过各种形式的类似访谈节目的座谈会,谈论人们关心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访谈类节目登上了我国的电视荧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访谈类节目在我国各地电视台逐渐发展起来。1993年1月28日,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国内第一个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成为在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访谈类节目。①从此,引发了电视访谈节目的浪潮,全国各个电视台纷纷来模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访谈类节目将近200个,展现出了如火如荼的竞争姿态。访谈类的同类节目太多,除了央视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之外,各大电视台这些年相继推出了《鲁豫有约》、《天下女人》、《锵锵三人行》、《咏乐汇》等知名访谈节目,其他不知名的访谈节目大概也有上百个。

2、访谈类节目在国内的现状

类似于《实话实说》等平民性访谈类节目已经不大受欢迎,比较受欢迎的大多都是名人、明星类访谈节目。比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等,其他访谈类节目虽然定位各不相同,但是都拿明星嘉宾来刺激观众的眼球。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明星却是有限的。于是《艺术人生》的观众越来越少;因为大家可以经常在其他访谈节目中看到成龙、李连杰、徐静蕾、周杰伦、刘德华等明星名人。通常在采访明星之前,节目组都会跟明星本人或者经纪人仔细沟通,对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节目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若是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好,观众便可以领略到精彩的言语碰撞,说不定可以在有限的领域内挖到一些猛料,这也就是同样是访谈类节目但有的节目却能独树一帜的原因。有一位观众说:“现在访谈类节目太多,我觉得首先应该结合社会上百姓当前关心的热点话题去访谈,其次就是主持人应该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主持风格,不能模仿他人,应把眼界放的开阔一点,放眼各行各业和不同国家人士,用 ①李强.《现代传播》北京.[J]新闻时事.1998年(02).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自己的个性风格去主持一档节目,只有这样才会吸引观众的目光,使节目永远处于不败之地。”①

三、以《鲁豫有约》为例分析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

1、与嘉宾进入话题的方法与技巧

①以情感人

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担负着节目的“主持”工作,她应该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鲁豫有约》中的鲁豫坦诚、自然,以情感人,给人一种毫无掩饰的真实感。她招牌式的微笑和谦和的态度,是降低嘉宾心理防线的“有力武器”。鲁豫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使节目一开始就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鲁豫在采访于丹教授时是这样开头的,①她说:“因为要采访于丹教授,编导就先去采访了《百家讲坛》,那个制片人说,鲁豫要采访于丹得好好做功课!把我吓得,我想不会让我把《论语》从头再背一遍吧!然后我一想,你平时,包括在讲《论语》的时候,脑子里面想到的观众也会有像我这样的,就是说也有初学者,也会包括他们,对吧?”于丹教授说:“不,如果我要给你这样的人讲课,那之前备课我会比现在要紧张十倍!因为《百家讲坛》的制片人给我的任务是面对十五岁的中学生,我要让他们喜欢听,不仅听得懂而且还要愿意听。那你想想,你比十五岁的孩子肯定要深刻的多吧?尽管你长的很像十五岁!”我想无论是嘉宾还是观众都是特别喜欢这样进入话题的,因为她独特的语言魅力打动了观众。如果在节目开头没有“亮点”,就很难向受众一点点的挖掘人物性格。

鲁豫主持一般多在“情”字上做文章,访谈富有浓厚的感性色彩。她用平和、安静、关爱而富有人文色彩的提问开启嘉宾的情感之门。

在采访徐静蕾的那期节目是这样开头的:②

开场白:徐静蕾是中国影坛的玉女派掌门人,从演员到导演,她走着一条与别人不同的路线。关于她的故事还要从她的小时候讲起。小时候的徐静蕾又淘气又胆小,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她,她的童年是和自己的奶奶一 ①.王婷.《电视访谈节目创作散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p16.陈鲁豫.人气《鲁豫有约》[M].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年9月.p221 ②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起度过的。

静蕾:奶奶可能是全世界我觉得最亲的人。小时候,我爸爸特别厉害,奶奶总是护着我,所以我觉得在奶奶那儿特别容易找到安全感,或者说是很温暖的那些东西。

鲁豫:你跟我一样,我小时候也觉得最亲的人是奶奶。你是奶奶带大的吗?

静蕾:对,幼儿园我只上过很短一段时间,大概五岁的时候我才开始上幼儿园的,我基本上小时候都是跟奶奶在一起的。

鲁豫是一位说话特别温柔的主持人,与嘉宾交流更像在一起随便的聊天。访谈的过程中富有感性色彩,节目一开始便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受与嘉宾交流,极富有情绪性,而嘉宾往往因为鲁豫的感性与之有共鸣,所以真诚地敞开心门,说出他|她的故事。

鲁豫在做节目时一直努力营造“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氛围,使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鲁豫采访现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志老人的时候,是这样开头的:①“来,梅老您坐在这儿,我们打扰您休息了,您是不是一般中午都要睡一会儿啊?”一个让被采访者特别和谐特别舒服的谈话就此开始了。梅老的回答是这样的:“不要紧的,我怕配合不好。”这样的提问,使节目一开始就锦上添花。在节目中邀请的嘉宾,经常是一些有过特殊经历的人。因此在节目开头,主持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嘉宾的情绪,让他们渐渐打开话匣、敞开心扉,才能使谈话自然而然地展开。整个节目展现出温婉平和的色彩,访谈始终在亲切、温馨的氛围中进行。鲁豫在与嘉宾交流过程中的眼神,透露出的是最真实、自然的交流。在节目中她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无论是什么职业的嘉宾到了她那儿,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说故事的人”。

②自降“身价”

访谈类节目突出的是参与性,它需要的是茶馆式的聊天、唠嗑,要求主持人是一位与普通老百姓长得差不多、穿着也差不多的人来充当整个节目的主线。这种平民化的形象增强了主持人在嘉宾、受众面前的亲和力,弱化了主持人与众不同的感觉,强调了自我形象与访谈风格的一致性。对于这一点,长相一般的崔永 ①.陈鲁豫.人气《鲁豫有约》[M].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年9月.p106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元有着绝对的优势:眼睛小,嘴巴歪。他知道化妆可以稍加掩饰这一不足,但他并没有这样做,用他自己的话来评点就是:“(在节目中)上衣不太好看,裤子比上衣还难看,上衣和裤子加起来也没有鞋难看。难看是难看了点,但是,咱们老百姓‘邻家的儿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话不能和他说呢?”①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一定不能骄傲自大,必要时还要适当的自降“身价”。在这样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节目中,主持人需要更多地扮演一个“人”的角色,甚至全身心地融入到述说者的情感世界中,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嘉宾及受众的距离。节目开始先使倾诉者对主持人产生信任感,嘉宾才愿意在回答问题时更乐意把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当主持人真正把观众作为节目的主体,不是端着架子教训他们,才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访谈类节目最忌讳是那种居高临下来提问的主持人,人们大多喜欢的是朋友式平等的交谈。只有面对这样的主持人,嘉宾才会有更强烈的倾诉欲望,节目效果才会更好。

2、高超的提问嘉宾方法与技巧

①真诚的态度

访谈节目贵在真实,应视真实性为灵魂和生命。访谈类节目的真实性从思维方式看,主持人要突破“编导”节目的思维模式,应该树立起“还自身和对方以真实状态”的节目理念。③主持人在提问嘉宾时要摆正态度,一定要真实、真诚。即不要去追求自身高大形象而影响交谈,也不要去模仿他人,而是以平常心态进行交谈。

鲁豫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她像是一位虚心请教的学生,常常以“有一点儿,我不太明白„„”这样的语言来提问,正体现了她谦虚真诚的态度,让人对她肃然起敬。《鲁豫有约》播出过《我要减肥》的一期节目,采访了一个胖男孩,从小因为肥胖,他遭遇了不少尴尬和歧视。接受采访时,胖男孩比较拘谨,情绪上也比较紧张。鲁豫洞察到这个情况后,就有了以下这段采访:①(《鲁豫有约》之《我要减肥》节目)

鲁豫:我觉得,小的时候你要胖,没人觉得不对,人都觉得特可爱。到了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不好了。

男孩:小学二三年级吧,买一条皮带。那会儿去的是百货商场。去了三趟,老是不够长。人说多大的小孩子啊?

鲁豫:谁让你穿带皮带的裤子?你不会穿松紧带啊。

①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男孩:穿不进去。后来人家说实在不行,你把他带过来吧,咱们量量。只能拿一个成人皮带。

主持人鲁豫的谈话就像是拉家常,但是真诚、质朴。鲁豫表露出对嘉宾的尊重,用这种方式引导嘉宾顺利展开话题进行讨论。鲁豫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从小对语言非常敏感,所以她的提问方式与众不同。

②超强的能力

一个主持人提出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节目的成败,要想准确恰当的提出问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构架。主持人在台前得体的话语决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内涵和学识的体现。受众的文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主持人就应做到精、深、博,既是杂家又是专家。精辟的语言来自于自身文化的积累,主持人要是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就会出现语言贫乏,提出的问题就会特别的空洞。

在采访于丹教授时,鲁豫首先从观众偏爱的话题入手,而后以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普遍看法作铺垫,引出了于丹的观点。引导于丹以跟朋友聊天的状态,自然、真诚地谈出了自己对生命以及对生活的理解。鲁豫提问时既考虑到照顾、引导于丹,又考虑到了观众的可接受程度,与于丹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的同时,成功地把访谈内容展现给了观众,完成了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②在鲁豫的引导下,于丹的回答既有对主持人朋友似的推心置腹,又可以面向观众,让观众更多的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但是鲁豫遇到的访谈对象并不都像于丹教授那样,有的访谈对象面对主持人和观众时不免有些紧张,有的时候对主持人的提问还会表现的特别茫然。这时,主持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便可使谈话摆脱尴尬的局面。主持人想让观众有信服感,必须要做到口齿伶俐,表达清楚。所以,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必须要锻炼好自己的语言基本功,把话说好、说顺、说巧。主持人还要加强思维逻辑,用准确的思维把头脑中的语言整理出来,在访谈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在语言表达的把握上应注意语言的分寸。很难想象一个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主持人,在节目冷场时可以妥善的解决。临场应变能力也是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主持人在提出问题时,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场面,比如因为事先准备不充分,对采访对象的风格把握不准,不做临时处理的话,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鲁豫采访李彦宏的那场谈话中,受访者对事先没有涉及的问题避而不答时,主持人则是即兴发挥转变不同的提问方式,巧妙地找出问题答案,使节目顺利的进行。总之,主持人只有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提高主持节目的能力,才能更加自如地驾驭节目。

3、与嘉宾交流的技巧与控制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①善于倾听

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谈”、“说”、“聊”,忌播、念、读。它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场所,作为主持人要“鼓励人们说话和说实话”,要学会耐心倾听别人说话。①倾听的目的,在于引导、启发嘉宾以及现场观众进入谈话的氛围来交流思想,进而达到访谈类节目“用谈话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逼近人物心灵”的目的。

《鲁豫有约》的制片人樊庆元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跟鲁豫合作也五年了,她是一个天生的主持人,特别可贵的一点就是会听,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话的时候一句都不说,静静听着。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听讲者,她曾经说过,访问一个人,要读一米厚的书和材料。因此,她会让你觉得她是一个对手,一个朋友,一个知道你真相的人。这时你谈话欲望特别强烈,你想说出她不知道的东西,想纠正她某些对你的看法,就会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3] 鲁豫在采访的过程中,喜欢运用一种体贴、温柔的态度来拨动嘉宾的心弦。比如《“神奇教练”马俊仁》那期节目,鲁豫从马俊仁对弟子的感觉出发,简单的说了一句“你觉得都是小孩儿”,便触动了嘉宾的心弦,使其自然轻松的说出了多年堆积在心里的话。鲁豫的每期栏目都有充满人情味的话题,她具有很高的“倾听”艺术,在采访过程中,她提问后常常就像一个晚辈或朋友,全神贯注地聆听经历过人生风风雨雨的长辈或者友人对过去的追忆。但是,鲁豫的倾听并不是一言不发地呆坐着,而是在每一次倾听之后,她会通过获得的信息和灵感进行成功的追问,引导嘉宾说出自己真实的故事。她在主持的过程中如行云流水,在倾听式采访中,她给嘉宾一个较为开放的谈话空间和叙述的自在感,这样更有利于节目的顺利进行。国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善于倾听,如美国谈话类节目《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主持风格就是“满怀兴趣和同情的倾听”,他们敢于表现,并且能够从容的调侃,他们在节目中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②

②风趣幽默

在主持节目时,有的主持人会以幽默调侃的方式变严肃的话题为轻松的话题,用的是幽默风趣的方式控制节目的气氛。主持人应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幽默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当属于个性风格一类,它让受众感到一种氛围、一种有意味的可笑。法国哲学家伯格森在《笑----论滑稽的意义》一书中就说过:“我们请读者注意的第一点是:在真正属于人的范围以外无所谓滑稽,景色可以美丽、优雅、庄严、平凡或者丑恶,但绝不会可笑。我们可能笑一个动物,但那是因为在这个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人的态度或表情。我们可能笑一顶帽子,但我们所笑的并不是这片毡或者这些草帽辫,而是人们给帽子制成的形式,是人在设计

①这顶帽子的式样时的古怪念头。”我相信热爱主持行业的所有人员都会非常熟悉崔永元,对他都非常了解,他就是幽默派,嘉宾不被他搞笑是不可能的。比如在《实话实说》的一期节目“广告知多少”中,在介绍嘉宾李盾时,崔永元问他“广告多了还是少了?”李盾一口气罗列了广告无处不在的许多现象,崔永元瞅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个空儿友好地打断他说:“李先生的诉苦大会如果我要不及时打断,今天大家就②要在这里久坐了。”(源于《实话实说》之李盾那期节目)李先生立刻明白了主持人的意图,以简短的话语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与其他爱搞笑的人不同,崔永元制造搞笑,语言非常简练,爆发力强,这也是他与嘉宾交流常用的技巧。

③善于质疑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素质,要有质疑的态度,就如白岩

[4]松所说的:“把主持缩得更小,把人放得更大。”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主持人王志,他“犀利”、“质疑”的风格给受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观众说:王志外表看着忠厚实际上却是刁钻的人。不可否认,王志主持的亮点正是他尖锐但却不失真诚的语言。下面是王志专访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时的对话,中间有这样一小段儿:(来源于《面对面》之姚明那期节目)

王志:最佳新秀这件事儿你觉得遗憾吗?

姚明:有些遗憾。

王志:什么遗憾?

姚明:就是让别人拿去了呗。

王志:你觉得公平吗?

姚明:这是公平的。

王志:那是公平的,还有什么遗憾?

姚明:那有样东西你可以竞争的,你没有拿到那肯定是有些遗憾的。从这段一问一答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王志在与嘉宾交流的过程中就是想把事情探个一清二楚。首先是从遗憾开始,再问公平吗?其实这正是观众都特别想知道的,姚明说很公平。王志又问,既然公平,还有什么遗憾?他的这几个问题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以及姚明的回答,让我们从中看出姚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正是由于王志质疑的态度和犀利的语言引领,电视观众们才能如此直观地接近事实的真相。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与嘉宾交流时这样的对话其实很简单也很平常,就像是朋友在一起闲聊。但是放到采访的现场,那种特殊的语境和嘉宾的反应结合在一起,就会变得特别具有穿透力。一名成功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一点就是有质疑的态度。《鲁豫有约》曾给观众带来很多快乐和感动,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目的变化并不是很大,一直都是在让嘉宾说话,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带给观众的总是最完美的结局,这样显得过于单调和乏味。但我所说的质疑、犀利并不是要主持人无所顾忌地刻薄,甚至是“暗中使坏”、“做圈套”等,这都是有悖于谈话节目的宗旨,与嘉宾交流的技艺应该融在节目的进程之中。

4、体态语言的准确运用----得体

“体态语言,又称‘人体语言’、‘行为语言’,它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指的是用表情、手势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从个体行为的部位和表现力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表情语、手势语和体姿语。”[5] ①得体的表情语

作为电视传媒,主持人可以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来有效地配合有声语言进行信息的传递。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语言。正如美国学者尼伯伦格.卡来罗所说:“在所有‘非言辞沟通’的范围中,最不易产生争论的,就是脸部表情。因为这是最容易看到的表情,而且让人一目了然。”[6]不同的节目主持人,表情语的运用方式也大不相同。《鲁豫有约》中的鲁豫始终微笑着提问,微笑着倾听,显得亲切又自然;《快乐大本营》中的主持人谢娜始终有一张像早晨阳光那样的脸,显得热情、活泼、大方。《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主持节目松弛、自然,富有亲和力。在众多表情语中,表现力最强的就是目光语。主持人无论是面对观众还是面对镜头说话,都应注意与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目光的交流,准确的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情。此外,主持人还可通过眉毛的起伏变化来传达内心的想法,当然也可以通过嘴巴笑的程度表现内心的感情,这些都是观众可以最直接体会到的表情语。

②得体的手势语

手势语是人体上肢传递的信息,也是表现力极强的体态语。主持人的手势语一般用的都比较频繁,运用的是否得体特别的关键。很多初次上镜的主持人,对于手势语运用的方法会显得很茫然,眼睛看着镜头手却不知该放在哪里?手好像成了多余的东西。有的直接插在口袋里,会觉得不够自然;有的自然下垂又晃来晃去,又觉得不自在,于是频繁的更换手的位置,给观众紧张、不安的感觉。如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何使手势语运用恰当得体呢?首先: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主持人平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言行举止自然典雅,手势语也一定会得体;其次,可以学习表演和朗诵。平时看电视多注意演员表演时手势语的运用,分析与有声语言的内在联系。好的训练办法之一就是朗诵诗歌,自己可以设计一些手势来练习。”[7]鲁豫在体态语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适当的肢体语言就会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③得体的身态语

身态语是人的各种身体姿势所传递的信息。对于主持人来说主要是掌握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古话说的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一首歌里也提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主持人的坐姿不能很随意,在两个主持人共同主持时,还应注意“坐相”和“站相”的配合与协调,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在和嘉宾合作主持时,她总是侧着身子微笑着注视对方讲话,身体稍微像外侧倾斜,恰当地表示一种谦和、礼让的姿态。在表情和体态的运用方面,鲁豫表现的很好。在节目过程中,鲁豫始终微笑着提问和倾听,坐的特别端庄,偶尔露出惊奇而不过分的神情。在摄像机的关照下,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在所有观众面前,而同样处于摄像机关照下的嘉宾也绷紧了他敏感的神经,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谈话者的心情。

虽然访谈类节目追求的是随意、轻松的气氛,但节目主持人无论是从主导全场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维系现场气氛的角度考虑,都应当适可而止地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样才会显得大方得体,才会得到大家的喜爱。[8]

四、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个性风格对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影

1、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影响访谈类节目的风格

纵观当今媒体界,只要是功成名就的节目主持人,都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走进千家万户的。那么什么是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呢?所谓“个性”,是指人们如何表现(行为和举止)和思考(感知和思维方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风格”一词的,“它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9]由此可见,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也就是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主要特征,包括有声的和无声的。

一般而言,电视访谈类节目风格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相关。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鲁豫因她的机智和沉稳的气质,成功塑造了一个邻家女孩的亲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切形象。在栏目中她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她的亲切自然打动了所有的人,她的个性风格使其节目轻松、随意,赢得受众的一致喜爱。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也是一个真实的普通的人。当有人向崔永元问起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有没有风格时,他说“我认为所谓风格就是你自己,节目中的人和生活中的人没有不同,否则就是装饰成分。强调个性、自我,可能会有缺点,但这些缺点也可以当作特点来看。访谈节目要塑

[10]造一个真实主持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与一个普通人没有区别。”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过人的机智和幽默,为节目打上鲜明的印痕,成就了《实话实说》简单、诙谐的平民化风格,使广大观众所喜爱。同样,《艺术人生》感人、随意的节目风格,与主持人朱军的个性风格密不可分。可见,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直接决定了一档栏目的好坏,要么是儒雅严谨型,要么是聪慧幽默型,都将个性魅力与风格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2、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可能深化访谈类节目的内涵

访谈类节目由于现场对话的内容往往是即兴发挥,不可能事先准备好每一个谈话细节,因此就不可能像其它一些类型的电视节目那样,可以完全按制作者的设想完成。有的主持人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对每一个环节都特别熟悉,对每个问题的提出也信心百倍,可是在谈话现场总会不尽如人意,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情况。但往往这些“出人意料”却是谈话节目的亮点所在。

即兴主持是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生命所在,只有在即兴的谈话中,主持人和嘉宾的个人魅力才能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著名主持人鲁豫、杨澜的访谈节目中,观众常常可以看到,主持人抓住谈话中闪现的情感、智慧的花火,使话题层层深入,令观众看的也特别深入。

因此,在具体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自身素质,自身风格,对节目内涵的深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至高境界。

3、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有利于打造访谈类节目的品牌

鲁豫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小对语言很敏感,常被夸“有语言天赋”,其个性恬静、亲切。《鲁豫有约》是一个准确到位的品牌名称,显示出诸多特色要素,特别是凸显出了节目的个人化色彩,“有约”两字给人温馨、亲切的感觉,做一个具有私人聊天风格的节目刚好合适。《鲁豫有约》充分尊重了鲁豫的个性特点,为她提供了发挥个人优势的空间。鲁豫的记忆力超强,看一遍提纲基本上就能记住所有该问的问题,再加上她亲切自然随和的提问方式,使观众感觉《鲁豫有约》这个节目也特别的亲切。

说起杨澜,大家都知道她是高级知识女性的代表。她说话柔中带刚、干练、睿智。她访谈充满理性,穿着职业化。她一般以嘉宾的成功为主线,着重于展示嘉宾成功所具备的特别素质,总结语言充满理性、富有哲理。杨澜做《杨澜访谈录》的采访对象基本为政界名流、金融巨头、演艺界精英等在世界上或是各自国 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家有卓越贡献的人,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大人物曾经均做客《杨澜访谈录》。[11]杨澜的睿智与嘉宾的高端使《杨澜访谈录》这个栏目就是高端访问,使整个节目品牌具有高端化。

五、如何把握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1、慎重考虑主持人个性风格,使之与节目定位相协调

电视栏目定位包括,功能定位,受众定位,形式定位,风格定位。[12]功能定位基本可归结为两种:一为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如《对话》、《鲁豫有约》。另为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如《超级访问》。受众定位主要是根据受众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来区分。例如,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受众定位是年龄在25—38岁的都市女性。

所有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都存在差异性,在做节目策划时,最先应考虑的是主持人个性风格与栏目定位是否协调。主持人个性风格若能与栏目定位一致,便会使节目有质的突破。观众从鲁豫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自信、是睿智、是优雅,这就是她独特的主持风格。她的主持干净利落、亲切自然,与《鲁豫有约》节目定位相当之吻合,她的主持风格更可以用“自然去雕饰”和“从容大气”来形容。《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给人的感觉就是邻家大姐、亲切大方,她能把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描绘得有声有色。张越做过教师,知道怎样抓住受众的心理;她也做过自由撰稿人,懂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加上她聪明的头脑,使之文化底蕴相当之深厚。同时,她有能力将自己的睿智自然清楚地向受众表达出来。因此在她的主持下,《半边天》节目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观察、记录、探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主持人个性风格若没有与栏目定位一致,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记得央视曾经推出一档由倪萍主持的访谈类节目--《聊天》,但这档节目没有火起来,主要问题就出在了主持人身上。我们都知道倪萍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节目主持人,但她的风格却不适合做访谈类主持人,在《聊天》中倪萍谈话有点像背诵表演,并没有“脱口秀”所应有的感觉,留给观众的感觉是故意煽情。因此在一个访谈栏目创立最初,必须慎重考虑选择主持人,尽量使主持人个性风格与栏目定位相协调。

2、发掘、培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为谈话类节目注入活力

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主持人可以使访谈节目的魅力大大提高,但是这种风格又不是随便几天就可以塑造出来的。在我国,个性风格成熟、稳定,并得到观众一致认可的主持人是相当少的。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有必要注重发掘和培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现湖南卫视的主持人陈鲁豫,最开始在央视表现并不出色,后来到凤凰卫视后,很快便光彩四射,她的个性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现在湖南卫视,她的风采仍是众人都抵挡不住。当年杨澜在央视主持《正大综艺》时,展现出的是活泼、机灵的风格。后来又主持了《杨澜视线》、《杨澜工作室》、《天下女人》等一系列节目后,其知性、优雅的风格才慢慢成熟。在电视经营过程中,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尤其是电视访谈类节目策划初期,应充分重视主持人个性风格对节目的影响,应培养主持人个性的风格,为谈话节目注入新的活力。

六、结论

通过《鲁豫有约》中鲁豫的访谈,更多的是揭示人的内在精神、品格,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善良和互助的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的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社会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由此而来,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个性风格。①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曾在杭州大学讲座中说:“主持人首先是个人,然后是个文化人、电视人,最后才是个节目主持人。”[13]一个主持人只有首先明白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要性,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突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个性风格来做节目,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受众心目中永远不倒的“偶像”,才会使自己的个性风格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

目前,大部分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在迅速下滑,只有与众不同的节目才能受到观众的注意。作为连接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桥梁”的主持人,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想得到受众的认可与喜爱,就必须把自己与节目有机的融合起来,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主持风格,只有这样,才可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才有吸引观众的魅力。正如学者俞虹所说:“当节目主持人和节目产生了不可替

[14] 代性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参考文献

[1]:李强.《现代传播》北京.[J]新闻时事.1998年(02).从《鲁豫有约》看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风格

[2]: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p106 [3]:王婷.《电视访谈节目创作散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p16 [4]:张婧婷.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如何深入及如何吸引受众[J].大众文艺(理论).2009(03)[5]: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07 [6]:潘伟.从《鲁豫有约》看谈话类节目主持人[J].新闻采编.2006年(04)[7]:张泽群.《脱口而出—浅谈电视谈话节目》[M].1996年5月.P49 [8]: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08 [9]:王春玲.浅议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J].潍坊学院学报.2008(1)[10] [11]:张静.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运用[J].大众传播.2010年(02)[12]: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委员会.《主持人技艺训练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p147 [13]: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30 [14]:李松.《现代汉语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P23 [15]: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P209 [16]: 解 晶.对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看法http://.2011年2月10日 [17]:徐 苗.《解读电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年2月.P156 [18]: 潘知常.《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3月.p78 [19]:王群、曹可凡.《节目主持语言智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p26

致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来不及感叹,在平顶山学院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了尾声。回想起自己刚进大学时那傻傻的样子就好想笑,也许有的同学毕业时会说大学给了自己知识与能力,而我却要说大学给了我再一次生命。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四年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对我而言,是青春蜕变的四年,在此,谨对培育我的母校、教导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们致予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厚德、博学、求实、创新,是我们学校的校训,母校也正已实际行动向众人展示它的与众不同。学院创建于1977年,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位于中国重要能源、“中国曲艺城”、“汝瓷文化之乡”、“魔术之乡”的平顶山市,坐落在新城区平西湖畔,依山傍水,花木繁茂,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我爱我的母校!

我的论文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凝聚着亲爱的段老师的许多心血和汗水。段老师要指导十多位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工作量特别大,她还在百忙之中抽出大量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她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她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段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段纳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我要感谢的是我大三时的专业老师娄艳阁老师,她在实践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迪,在论文中涉及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娄老师的教导对我整个的论文写作,有特别大的帮助。我还要感谢我的好友们,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访谈类节目拍摄现场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篇5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内功,控制力

在大众传播媒体中, 播音主持类的节目一般包括新闻、 娱乐、体育、生活、法制、财经、艺术等。对于新闻类的节目, 资源是第一位。在中国网络通信与通讯技术不太发达的过去, 全球性的新闻媒体都掌握在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与英国广播公司 (BBC) 这样的新闻大亨。而对于其他人物访谈类节目来说, “人” 比“事”更加重要。

新闻类节目需要的是客观、冷静的陈述表达;娱乐节目需要的是幽默、调侃的风趣活泼;体育解说要具备激情与过硬的专业知识……每一种节目属性都限定了主持人所需具备的特质与素养。

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 即兴演讲、逻辑思辨等能力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对于访谈类节目来说, 良好的“控制力”, 即对自我、访谈对象、环境、时间等等的控制, 更是主持人“内功”的体现。

从白岩松的“东方时空”中看到, 睿智冷静的交流是多么地流畅而具深度;从杨澜的“杨澜访谈录”中看到, 敏锐的观察和智慧的思考是那么地具有亲和力;从崔永元的“实话实说”中看到, 自然真诚, 又能深入浅出和善于引导是多么地平实而又充满力量;从朱军的“艺术人生”中看到, 根据情境用诗意的煽情使大家落泪是多么地令人动容……

如何有效、持续、生动地将话题展开, 是主持人必备的内在素养。在“我”与访谈对象、观众之间搭建一个三线一面的立体平台, 需要诸多的质素。

一、自我情绪与心理状态的准备与调控

在节目进行之前, 主持人有必要为自己预留一段时间, 进行身心调整。因社会性的人在生活中, 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情绪的印记, 同时也要对节目的设计路线、访谈的思路手段, 以及最后的终极落脚点进行充分的准备。如果主持人不进行必要的心理准备, 就算是职业性的主持人也未必会有良好的开场。

二、对访谈对象反应的判断力

语言除了使信息内容清楚或模糊的功能外, 也反映了说话者对他人观念及感觉负责的意愿程度。2001年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节目中, 谭盾与卞祖善争论后拂袖而去引起了轩然大波, 如果当时主持人在解读到了嘉宾的情绪反应后能迅速给予一定的调节或转移, 也许谈话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三、沟通气氛的把控

沟通气氛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访谈类节目中, 对访谈对象的心理反应做出恰当的评估才能更好地把控沟通气氛。比如, 对方语言表达当中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 对方对你的回应是迟疑的还是立刻的……

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重视表达。“重视”看起来是多么的简单又平常, 但在实际中我们却经常对别人的回应不够重视。与重视表达相对应的是倾听, 虚伪的倾听以及自恋性倾听、选择性倾听、隔绝性倾听等对沟通气氛有着相当负面的影响。

另外, “赞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赞同”表示你对对方的信息表示认可。如果对于对方的信息, 经常表现出不欣赏以及不尊重, 大多用反驳或者漠视回应对方, 那么这显然是不肯定信息的类型。何时赞同、赞赏、赞美, 是一门主持人必备的“内功”修炼课。

访谈过程中, 人与人的关系大多是三向的, 即主持人、 嘉宾与观众。首先是主持人与嘉宾的双向信息交流, 然后逐渐再扩展到与观众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也就是说, 主持人不仅仅起着引导话题、调动气氛、激发他人参与欲望等一系列的组织协调作用, 他自己也必须成为感性的“一元”参与到这多元的环境中来。将自己置身事外, 只为完成任务, 没能够展现活生生自我的主持人, 将是蹩足而又缺陷的。

四、个人风格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风格评说 篇6

1.《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的风格

陈鲁豫在凤凰电视台的形象定位是清新、时尚、知性的, 她的主持风格也是亲和、自然的, 在她的节目中, 处处表现出的是机敏和智慧, 这个特点在她的《鲁豫有约》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人物访谈可以很好得发挥她的个性特点, 节目的亮点和看点也在于鲁豫的挖掘能力和交锋中的锋芒智慧, 综合来看, 鲁豫对访谈对象和节目的掌控能力属于比较上乘。

1.1 王小丫做客《鲁豫有约》

2008年12月31日的《鲁豫有约》节目中, 请到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作为嘉宾。同样作为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以睿智、知性著称的两名主持人在节目中有了非常精彩的碰撞。

可以看到, 节目中作为嘉宾的王小丫, 并不像她在节目中那样的注意吐字归音, 比如节目进行时, 她说道:“后来我明白了…””明” (ming) 发成了“民” (min) 音:形 (xing) 象发成 (xin) 像等, 但是她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缺点, 在节目中主动地谈及她的普通话还不是那么标准。总之, 在节目当中, 王小丫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 她可以根据《鲁豫有约》的受众范围、节目特点等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副语言的状态, 可谓机智、大方、得体。

2. 王小丫与朱军在《艺术人生》

2.1 关于《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用艺术点亮生命, 用情感温暖人心, 探讨人生真谛, 感悟艺术精神。”作为节目宗旨, 以“正直品质、极端制作”作为核心理念, 以人文关怀的精神, 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事件, 以强大的制作班底制作完美节目。

2.2 主持人朱军及其主持风格

可以说, 《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底和儒雅、平实、真诚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在与嘉宾交谈时, 朱军真诚、平实的主持风格容易营造出平等民主的交流平台。真诚是交流顺畅的秘诀。每一次谈话他都在用自己的心情、人生经验、特有的感悟来介入节目。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 感觉到这个栏目不以发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 而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他们聊人生, 聊感悟, 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 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 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但是也有人对《艺术人生》节目中朱军的煽情和嘉宾的“泪水”提出质疑, 对朱军的窥视和探秘提出了质疑。

2.3 王小丫与朱军在《艺术人生》

王小丫曾经几度出现在《艺术人生》栏目中, 这里主要分析的是王小丫作为嘉宾在《艺术人生》2006年特别节目———“理想2006”中与主持人朱军的交流。《艺术人生》的受众是相当广泛的, 从精英白领、知识阶层到家庭妇女, 大家都比较熟知朱军和《艺术人生》。《艺术人生》可以称是央视老牌的综艺访谈节目, 在这期节目中, 王小丫身着黑色套装, 端庄大气的发型, 并不像是在《鲁豫有约》或者是《人物》栏目中那样的居家打扮, 反而更像是刚从《开心辞典》的演播室走出来一样。节目一开始的话题是王小丫的招牌动作:“下嘴唇习惯性地向上一抿, 然后伸出右臂, 一放, 一收, 一抓, 马上就喊, 请听题。接着, 又故作高深, 报以短暂的沉默, 随之就拉高声音问:确定吗?这是一套惯用的动作, 却不知弄得多少嘉宾额头冒汗, 胆战心惊。”接着, 朱军谈到了王小丫的发型有些变化, 求证是不是通过征集观众意见决定的。这个问题既能抓住受众的视线, 也无形中与嘉宾王小丫拉近了距离。

3. 结语

本文以王小丫为例, 介绍了她在《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四档访谈节目中作为受访对象, 根据节目主持人风格和节目风格的不同做出的不同表现。我认为, 在访谈节目中, 《艺术人生》用艺术点亮生命, 用情感温暖人心, 探讨人生真谛, 感悟艺术精神。往往一个好的嘉宾会成就一个好的主持人, 而一个成功的主持人也可能造就一个好的嘉宾, 但前提是两者之间的风格必须相适合, 或者说两者之间可以有契合点。这几期节目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还是比较成功, 应该是很受观众的喜爱。王小丫在不同节目中的不同表现为我们学习编导、学习播音主持的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一个优秀的主持人, 不是造就一个优秀的节目就可以称为成功的, 因为很少有主持人在他的主持生涯里出现在一个节目中, 重要的是, 调整自己的状态, 在养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展现出主持人独特的气质、修养、处事态度、审美观点的同时, 适应不同类型的节目, 可以驾驭不同的栏目, 才可以称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主持人。这些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需要加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节目主持语言智略》王群、曹可凡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播音主持艺术论》张颂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荧屏艺谭》高鑫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访谈类节目拍摄现场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篇7

访谈节目起源于talk show, 音译为脱口秀, 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 展示说话的意思。脱口秀节目在西方发展了30 年, 上世纪90 年代以后引入中国。访谈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沟通技巧与谈话能力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节目的接受程度, 可以说, 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必备的手段与素质, 更是集中体现了一个主持人的文化内涵与知识储备。《非常静距离》 作为安徽卫视与东方风行传媒公司联袂打造的访谈节目, 自从2009 年开播以来, 主持人李静幽默辛辣与随意自然的风格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李静也因自身出色的表现获得了 “最佳脱口秀主持人”的荣誉。本文结合主持人李静在节目《非常静距离》 中的表现, 对访谈类主持人应具备的沟通技巧与言语艺术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掌握技巧, 融入环境

访谈节目主持人在与嘉宾沟通的过程中即兴发挥, 灵活地转变提问手段, 能够有效地增强与嘉宾的互动, 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环境氛围。主持人在节目访谈中会遇到不同经历、性格各异的人, 这就需要主持人以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贯穿全场。有的嘉宾适合一针见血的提问式, 有的则适合委婉迂回式, 而无论其形式是理性严谨还是生动活泼, 都需要主持人注重嘉宾的感受, 主持人要在访谈过程中对嘉宾的观点做出迅速的判断与回应, 并且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将对方引入对节目主题的表达中。对于一些容易紧张的嘉宾, 主持人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制造一些桥段, 避免出现冷场, 可以有效地控制整场节目的节奏;对于发言很长的嘉宾, 主持人要巧妙地引导, 提炼出所要表达的重点, 控制整场节目的节奏。

李静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就特别能够控制住全场的节奏, 其生动诙谐的主持风格在谈话环境中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 其偶尔的玩笑, 能将嘉宾和观众都逗乐, 使得嘉宾和观众都能够很快地融入节目中, 不会显得拘谨, 节目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使访谈变成轻轻松松如朋友般的交谈, 真正做到了与嘉宾的良好沟通。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语调、语气及情感表达, 都体现在节目的沟通中, 所以主持人应该尽量掌握一些老百姓常用的口语,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良好的沟通与交谈应该是朋友之间那种天马行空, 在谈天说地、言语交流间逐渐产生认识并进一步地了解。此外, 主持人在节目访谈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言语形态与行为的运用, 主持人的眼神与手势、服饰都与节目有着直接的联系,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使得观众与嘉宾产生更加良好的沟通。

二、善于倾听, 产生共鸣

善于倾听代表的是尊重与修养, 体现的是真诚, 无论是嘉宾还是观众都喜欢真诚, 当嘉宾能够体会到主持人在用心倾听的时候, 才会感受到主持人的真诚, 从而消除存在的戒备心理, 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主持人只要在面对观众与嘉宾时, 言语间流露出真诚, 即便是出现失误观众也不会计较, 相反, 只是口若悬河, 即便是辞藻优美也打动不了观众和嘉宾, 实现不了心理上的真诚沟通, 称不上合格的主持人。

倾听是访谈节目主持人工作的关键环节, 体现的不仅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修养, 代表的是一种负责的工作态度, 是对受访嘉宾的尊重与鼓励, 是谈话类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节目录制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干扰情况, 主持人一定要聚精会神, 在认真聆听的同时获取嘉宾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抓住访谈关键, 挖掘出与嘉宾和观众能够产生共鸣的话题, 从而形成良好的交谈与互动。可以说, 倾听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访谈氛围, 使现场的沟通与交流更为顺畅, 可以使谈话更有价值, 节目更加精彩。

访谈类主持人一定要善听、会听, 将自己真实地融入到与嘉宾的交流中, 既让嘉宾感觉到真诚, 又为节目挖掘出很多亮点。只有会听才有驾驭全场的能力, 听是整场节目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田亮自从和叶一茜结婚一直备受媒体关注, 两人对外力求避开家庭生活被曝光, 而在 《非常静距离》 节目中, 田亮对李静能够敞开心扉, 分享了从恋爱到婚姻的过程、生活中和孩子的点点滴滴, 甚至在节目现场与李静分享孩子的照片。李静作为主持人的同时, 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 所以当田亮、叶一茜在说到衣食住行包括孩子话题的时候, 能够迅速投入到同样的话题中, 一起分享与交流, 双方能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莱辛在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中说:“处境同我们最相近的人的命运才能最深刻地打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主持人丰富的生活阅历是财富, 更是构成知识的重要部分, 可以有力地增加主持人的真实感与可信度, 在一期节目中黄磊提到, 有一次他在家将鸡蛋和排骨炖在一起, 李静就说了句 “元宝肉”, 这种访谈感觉是和多年的朋友在家里聊天一样随和, 正是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里, 黄磊才能够在节目中谈起一些别人不曾知道的事情。

三、培养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与受访者、观众交流的主要方式就是说话, 因此将说话称为艺术丝毫不过分, 这句话既为主持人的工作进行了定位, 又更好地为主持人的语言修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 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简单地理解为说话, 而应当将说话作为艺术不断追求, 并为之不断地努力以寻找新的方向。主持人加强说话的修养, 是应该从艺术的高度去提升的, 从而不断提高主持人的说话水平, 提高语言艺术环境的质量。

别林斯基说:“风格是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合中按上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 作为访谈节目主持人, 对语言的要求不仅仅是字正腔圆、声音动听、用词优美, 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主持人由于生活经历、栏目内容、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一些因素的影响, 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风格与个性, 有的主持人说话时妙语连珠, 有的诙谐幽默, 有的深沉稳重, 有的不紧不慢……这些便是主持人的个性化言语风格。《非常静距离》节目的成功, 主持人李静功不可没, 李静一直坚持用自己的语言习惯与嘉宾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她的节目中, 很少听到客套话, 都是一些日常用语, 而且诙谐幽默, 极具智慧。幽默属外来词, 来源于本世纪20 年代林语堂先生由英文的“Humour”的译文。主持人的幽默感是可以顺利进行对话的纽带, 主持人的语言中带有适当的幽默, 可以帮助主持人与嘉宾实现自然交流, 使受访者可以畅所欲言, 并且能够拉近与现场观众的距离。

作为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 可以不用出口成章, 但是一定要以真实的状态出现在观众面前, 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基础上, 形成观众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说, 一个缺少个性的主持人是没有魅力的, 而语言魅力在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中更占有重要位置。

四、结论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越来越渴望平易近人、具有人情味的东西, 访谈节目就是在技术为主的社会中回归人本观念的事物之一。访谈节目不但能够给人们提供可以沟通、交流的桥梁, 而且给社会转型期间人们浮躁的内心带来些许平静, 作为访谈节目主持人, 无论是温润如玉的委婉风格, 还是快人快语的犀利风格, 都是个性化的体现。主持人是访谈类节目的关键和重心, 沟通能力与言语技巧是主持人工作素质的综合体现, 李静在 《非常静距离》 中体现出来的言语艺术非常值得访谈类主持人学习与研究, 从李静在节目中的访谈技巧可以探求出一名优秀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作为访谈节目主持人, 无论是温润如玉的委婉风格, 还是快人快语的犀利风格, 都是个性化的体现, 但万变不离其宗, 都要符合时代的需求, 适合当今观众的欣赏口味与欣赏习惯。

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这句话的意思是, 读书与行路是人们获取知识、能力、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 两者不可缺一。从一定程度来讲, 主持人承担着大众传播的角色, 是新闻工作者, 而从其所需要掌握的语言艺术来看, 主持人又是艺术家, 因此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知识的储备, 还要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渗透到谈话中, 这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成功的必要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性格的嘉宾以及观众的不同问题时, 发挥自如, 胸有成竹, 走入佳境, 将节目做好。

摘要:主持人作为访谈节目的中心与灵魂, 其语言风格与沟通技巧决定了节目的质量。近年我国许多媒体出现了风格独特挖掘受访者内心的访谈类节目, 《非常静距离》作为安徽卫视打造的金牌娱乐访谈节目, 自2009年开播以来, 以主持人李静极具特色的深度访谈, 选取娱乐圈最热门的话题, 抢占了深夜零点收视档, 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李静作为本档节目的主持人深受观众的喜爱。本文对访谈类主持人的沟通技巧与语言魅力进行了分析, 并且以《非常静距离》中李静的主持功力为研究对象, 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养成正确的沟通技巧与言语艺术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沟通技巧,语言艺术,李静

参考文献

[1]樊秀丽,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百度文库.

[2]宋玥璘, 浅析访谈类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塑造, 《新闻传播》[J], 2014.

[3]徐平, 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问话艺术, 《视听界》[J], 2015.

[4]孟思涵,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西部广播电视》[J], 2013.

[5]尹淑君, 试论人际传播中主持人的沟通能力, 《理论界》[J], 2010, (4) :156-157.

上一篇:动作词语下一篇:高考100个文言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