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怀念母亲的读后感

2024-05-19

读怀念母亲的读后感(通用8篇)

读怀念母亲的读后感 篇1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怀念母亲》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怀念母亲》有感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怀念母亲》。母亲,这个词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饿不能再熟悉了。但是,有谁真正关爱过母亲呢?母亲给了我们无限的母爱,而我们却没有发现在母亲背后隐藏着的辛酸。李羡林爷爷的母亲在他六岁时就离开了他,李羡林非常悲痛,心如针扎,如到割。但是有什么用呢?他的母亲不会再回来了。母亲,是伟大又渺小的。因为,在我们沉浸在浓浓的母爱里的时候,母亲给了我们很多好处,但是我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忘了母亲,然而,母亲和你一起吃苦时,却把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都留给你,母亲是伟大的。我们每天都能见到母亲,可我们没有留意母亲,我们没有失去母爱,却也没有珍惜过母爱!一旦我们失去母爱,就会觉得我们对母亲很愧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得!当我们每次在外面玩,不回来时,母亲就在窗户前向外张望,盼望着你能早早地回来。而且还做了丰盛的晚餐。但是,我们对这些都一顾不屑,我们不止有一个母爱,我们就是母亲的身命,母亲的希望。我们的祖国,是孕育中华人民的地方,也是教给我们不要忘记耻辱的地方。当李羡林爷爷远离祖国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凄凉里还夹杂着怀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是伟大的,而伟大的背后隐藏着的正是母亲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怀念母亲》我读了《怀念母亲》一文,更深有体会。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这一句话回荡在我的心灵。作者因为他母亲的去世而日日以泪洗脸。因为他曾立下决心,等自己攒到钱,就伴母亲过下半辈子。可是,还没等到作者毕业,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当老师说道作者的母亲濒临死亡时,脸上还满怀笑容,盼着儿子回来时。我顿时热泪盈眶,心中不断涌动着:世上的母亲不都是一个样儿吗?嗯,是啊!此时此刻,我仿佛也看见了作者的母亲微笑着,盼着儿子回来看她一眼。《世上只有妈妈好》一曲萦绕耳畔。其实不仅季羡林爷爷的母亲有着伟大的母爱,我的母亲对我也怀着同样无私的爱。

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39度半。我难受的样子吓得妈妈魂飞魄散,立刻送我去医院,在抱往诊室的途中,一滴温热的水珠落在了我的手腕上。我感受到了,那并不是水珠,而是妈妈为我,为我而流的泪珠。我不再觉得难受了,因为我已经坠入了母亲的爱河之中了,便悄然入睡。当我醒来时,朦胧的睡眼中隐约地看到母亲的脸。慢慢的清晰起来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眼里布满血丝,似乎一整夜没睡。我轻轻抽动了一下嘴唇,说道:“妈,睡会儿吧!”妈妈笑了,笑的那么灿烂,笑的那么欣慰,笑的那么幸福!

母亲!作者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怀着海洋般的母爱。对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啊!

读《怀念母亲》有感2

当“我”发脾气时,我母亲就会跑出去,为的就是不让“我”看见她的泪水;当“我”说不想活时,母亲安慰“我”当“我”看着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时,母亲就挡在“我”的面前,不想让“我”做傻事。母亲有肝病,但没有告诉“我”,就是为了不让“我”担心。后来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跟“我”决别时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母亲昏迷时的最后一句话仍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满成年的女……”

今天,我再一次被感动了,当我合上书时,眼泪顿时从眼眶中流了出来,我被那不离不弃的母爱震撼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它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刻画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让人可歌可泣。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我想这是对母爱最好的诠释吧。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在我因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时,妈妈的鼓励,让我走出了少年的阴霾;在我为梦想而奋斗时,妈妈的守护,给我带来了继续的勇气;在我因不懂事而闯祸时,妈妈的批评,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那一回,我和妈妈还有妈妈的朋友们一起去爬七角山。妈妈叮嘱我不要钻进草丛里,恐怕里面有蛇。我不听,偏偏带着小伙伴们在草丛里捉迷藏。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正在自鸣得意的时候,小腿上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我扒天草丛一看,天啦,我的小腿上有两个带血的牙印,一条蛇正在逃走。我吓得哇哇大哭。妈妈听到哭声,把我从草丛中抱出来,这时,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妈妈的脸色变得惨白。妈妈一眼看出我被蛇咬了,她蹲下身子,抬起我的小腿,用她的嘴使劲吸着我的伤口,把污血一口一口地吸出来吐掉。她的朋友们叫她不要这样,因为这样她也会中毒的。但是她不听,她只说了一句:“他是我的儿子!”便又低下头,一口一口使劲地吸着我的小腿。这一瞬间,我的心底升起一股暖流,妈妈,您让我感觉到了做您的女儿是多么的幸福!

妈妈,感谢你,谢谢你那不离不弃的爱。今后的人生路上,我会懂事些,用亲情的温暖,为你撑起一片快乐的天空;我会努力学习,用知识的力量为你打造一个幸福的“世界”!

读《怀念母亲》有感3

我早就听爸爸说过史铁生这个名字。今天,我看到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马上对它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我仔仔细细地把这篇课文从头到尾地读了一遍,说实话,我是含着泪水把这篇课文看完的。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是啊,母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同时,我也深切地感悟到,这篇课文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怀念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再联系我自己,不禁使我浮想联翩:我想到了我的任性、我的矫情、我的恣意妄为。更使我汗颜的是,我的母亲也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的妈妈长得很漂亮,同时,又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她对我可关心了,有时甚至令我心烦--因为在我心中,妈妈是一个很絮叨的.人。

记得去年夏天的一天,早晨起来一看,外面已是阴云密布,我匆匆忙忙地吃了几口饭,背上书包就要走,妈妈一把把我拽住了,拿着一把雨伞就跟我絮叨上了:“赶快拿着把雨伞,今天有雨,要是被雨淋着感冒了,那可就麻烦了!”我心烦意乱地对妈妈说:“妈妈,没事,你看你就是这么烦,你不见我上学晚了吗?”说着,我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挣脱了妈妈的手,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出家门。妈妈望着我远去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到了学校,一上午没事,虽然天仍然阴着,可是始终没有下雨的意思,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嘿嘿,妈妈你看,我说今天不会下雨吧,你就是不信,你还让我带雨伞呢,多亏我没听你的话,否则,最后受累的还不是我?”谁知,六月的天就象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下午刚上了两节课,只听外面雷声阵阵,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滂沱大雨。下课了,我和同学们都象一群出笼的小鸟一样,恣意玩耍。哪知放学时,我可傻眼了--别的同学都被自己的父母接回家了,眼看他们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冲进了雨幕中,我想,妈妈是不是也会来接我呢?可望眼欲穿,始终令我失望。我急得差点要哭出声来了。正在这里,只见茫茫的雨幕中出现了一个人影。我的眼睛顿时一亮--是不是妈妈来接我了?正在我犹豫的时候,对面的人影对我喊着:“小玲,小玲--”我一听,果真是妈妈!当时我不觉一阵心酸,顿时热泪盈眶。我带着哭腔地喊道:“妈妈--”这时,妈妈已经冲到我的面前,连忙把雨衣披在我身上,心疼地说:“我说让你还着雨伞吧,你偏不听,这不,知道后悔了吧?我说你呀,就是倔强,你这下知道了吧--这叫‘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听,我妈妈不是又絮叨上了吗?不过,我还是非常感激我妈妈的,否则,我真不知道,我那天真不知道该怎么从令人绝望的雨幕中“逃生”……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突然,老师的一句话把我从遐思迩想中拉了回来,我努力地使自己从回忆中醒悟过来。于是,我郑重地端起课本,和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起来,不知为什么,我竟朗读得如此声情并茂,以至于读着读着,我的眼泪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读怀念母亲的读后感 篇2

一、“泪”———抒发着无限的悔恨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 就是‘母亲’, 最美好的呼唤, 就是‘妈妈’。”但季老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不可能发出那美丽的呼唤了。其实, 在过去的16年里, 他已经很少享受那美丽的呼唤了。母亲的去世给他留下了无限的悲痛、悔恨、愧疚。“一想到母亲, 就泪流不止, 数十年如一日”, “泪”成了他思念母亲最真的语言。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 到城里去往。中间曾回故乡两次, 都是奔丧, 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 仍然回到城里。”离开家的日子里, 季老便寄人篱下, 不能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 无法感受母亲的抚慰。1933年初秋, 在季老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传来噩耗:“母亲弃养, 只活了四十多岁。”他从北京赶回济南, 又从济南赶回清平, 两天的旅途颠簸, 他终于回到了8年未曾回过的故乡, 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 看见母亲的棺材静静地躺在简陋的屋子中央。他抚棺大哭, 一直哭到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哭。离家8年, 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 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但季老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母亲。当时季老离家是身不由己, 但他暗暗下定决心, 等他大学毕业, 将立即迎养母亲, 让母亲不再孤苦伶仃, 不再缺衣少食。可是今天, 母亲走了, 永远永远地走了, 他的愿望没能实现, 怎能不使他悔恨万分呢?他痛苦得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 随母亲于地下。夜里他枕着母亲枕过的枕头, 想到母亲在这枕头上想念儿子时不知流过了多少眼泪, 想着, 想着, 那不可名状的自责、无可挽回的遗憾、与日俱增的思念, 怎能不使他悲痛万分呢?“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 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 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 就泪流不止, 数十年如一日”。

回到北平后, 季老仍旧昼夜思念自己的母亲, 常常在夜里醒来, 失声痛哭, 不能自已。1933年12月24日, 他在日记里写道:“晚上又想到母亲, 又大哭失声, 我真不解, 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1934年5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整8年, 在短短一生中占多长时间, 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回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 不能瞑目!呜呼, 茫茫苍天, 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 夜里失眠。”1935年11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好几天以前, 房东太太就对我说, 她的儿子今天回家, 从学校回来, 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她有点沮丧。她又说, 晚上还有一趟车, 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 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 真想哭!”他后悔, 真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 什么地位, 什么幸福, 什么尊荣, 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只能抱终天之恨而片刻不得安宁。

二、“梦”———架起了思念之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 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 不知道为什么, 母亲频来入梦。”日日有所思, 才夜夜有所梦, 白天不能复现的母亲, 在梦里来了。他多想留住这美丽的梦啊, 留下母亲清晰的形象, 然而, 他无法留住梦, 留住母亲, 当他哭着醒来的时候, “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 在泪光里, 幻出母亲的面影。”这是多么失落与无奈呀!

没有生身母亲, 我们就无法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养身之母, 我们就不能生活长大。远离故土, 置身异国, 获得最多的就是“孤寂”了。“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 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夜深人静的时候, 最是想家的时候。“我不开灯, 只沉默地站在窗前, 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 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 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 故乡的老朋友, 心里有点酸酸的, 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 是甜蜜的, 浓浓的, 有说不出的味道, 浓浓地糊在心头。”虽是孤苦, 但对远方的惦念却涌起浓浓的爱意, 原来他心底里有非常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依靠, 那是他将来归属的地方。他的心里开始温暖起来, 思乡的情感也更加浓烈, 因为他深爱着故乡、亲人、老朋友。虽然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 与祖国的距离远了, 与亲人的接触少了, 心中有忧愁、有思念, 心里感到有点凄凉,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 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 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 感到他们无处不在, 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 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 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

时间就是情感的催化剂, 有的可能渐渐淡忘, 可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爱与日俱增, “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我仰躺在沙发上, 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自然本无意, 但与此刻“我”的心境融合, 它就带着太多悲戚苦楚, “心里思潮起伏, 又想到故国了”。思念带着温暖, 思念更是一种折磨, 时时刻刻撕扯着他的身心。“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祖国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身在海外十一年, 作者遭遇过多少苦难与艰辛, 挫折与委屈啊!祖国母亲怎能不频来入梦呢?二战爆发后, 作者便同家里断了联系。一个人孤悬海外, 祖国的抗战情况怎样了, 家里的情况怎样了, 甚至那条名叫“憨子”的小狗和院子里那两棵海棠花都频来入梦。难以排解的思乡之愁, 数不尽的不眠之夜, 剪不断的离愁别恨, 使他的精神痛苦万分。

三、“真”———平平淡淡写自传

季老在《留德十年》的《楔子》中说:“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 因为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 让自己的幻想纵横驰骋。我写自传, 只写事实。”遵从这一原则, 写《怀念母亲》时, 季老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 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段来“保存自己当时的感情”。这样一种组织语言材料的方式, 是服从于整本书作为回忆录的性质的。

《怀念母亲》一文初读平淡无奇, 甚至感觉跳跃性比较大。读过一些相关作品, 了解了写作背景, 慢慢走进作者的心灵, 再回头去读, 渐渐读出了味道。季老学贯中西, 文通古今, 对如何写散文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曾说,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 “真”就是真实, “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现在, 为了自传“只写事实”, 他在写此文时尽力取“真”而去“情”, 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可是在文章“平”和“淡”的背后, 隐藏了更深的“情”。季老一生埋首躬耕于古文字这片坚硬的土地, 开掘出一部部丰厚的典籍, 他偶尔到散文这片田里散散步, 便留下不少性灵文字。季老一生宁静淡泊, 从他的散文中, 我们却又读出了一个善感而多情的季羡林。他曾为一茎古藤被砍断而暗自垂泪 (《幽径悲剧》) , 他曾为身边小动物的病亡而“内心颤抖” (《老猫》) , 他曾为异国他乡偶然相识的少年魂牵梦萦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母亲早逝使少小离家的他今生无法膝前尽孝, 这成为他“永久的悔”;去国离乡时亲老、妻少、子幼, 本以为两年即可回国, 却因为战乱被阻留异国他乡──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怎不是他异国十一年中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

于是, 季老感叹:“我一生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生我的母亲, 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朴实的语言, 拳拳的爱国之心与恋母之情明月可鉴, 永无绝期。

【王崧舟点评】

文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世连着作者, 今生皈依读者, 但它自身毕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语言是它的肌肤、结构是它的骨骼、思路是它的血脉、情意是它的灵魂。一切细读, 文本是唯一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因此, 触摸作品的语言、解剖作品的结构、梳理作品的思路、体悟作品的情意, 是再自然、再正当不过的事儿了。在本案例中, 一个“泪”读尽文本的全部温度, 一个“梦”读尽文本的全部深度, 一个“真”读尽文本的全部风度, 这是在充分沉入文本之后才会做出的切身体察。好好读文本, 读出文本的“这一个”, 永远是细读文本的金玉良言、金科玉律。

简论《怀念母亲》蕴含的思想感情 篇3

一是思念生身母亲的锥心之痛。

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到城里去求学,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远远低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但这丝毫没有降低他对母亲的爱,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他“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母亲去世时,季羡林悲痛欲绝,这是儿子对于母亲深厚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发自内心的汨汨真情。

后来他到德国留学,母亲总是夜里“频来入梦”,“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每每梦到母亲的时候,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真想扑到母亲的怀抱,可是,他没有捉到一个完整的梦。这种感受把作者思念母亲的痛苦推到了极限。

季羡林思念母亲的感情经不起外界刺激,一触即发,房东太太盼望儿子归来的神情,让他“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其实,作者心里时刻在流泪,只是碍于男人的面子,把流泪思念母亲的感情隐藏起来了。

季羡林通过母亲去世、梦境和房东太太三个片段,把自己思念母亲的感情写得入木三分,力透纸背。读者朗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是思念祖国母亲的复杂味道。

祖国对于在国内的公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生存空间,没有思念之情,但对于海外游子来说,祖国就是母亲,甚至比母亲更为重要。郁达夫在《沉沦》一文结尾写道:“祖国啊,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就是祖国对于海外游子的重要性。祖国贫穷,她的儿女在国外一定会受到各种欺凌;祖国富强,她的儿女在国外则能受到尊重。《怀念母亲》中虽然没有写到由于祖国的贫穷而导致作者的痛苦,但却写到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季羡林在文章第一句话里,这样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他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第一次离开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动听的乡音,亲爱的同学朋友,“住在(德国)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陌生的环境,难懂的语言,怪异的人群等等,这些都不能慰藉他孤独的灵魂。他的喜悦、他的希望当然只有潜意识里的祖国的山山水水、芸芸众生。每当他闲下来的时候,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祖国来了,进入他的视野,给予他安慰。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这是远在异国他乡之人的感受,作者的亲身体会,心灵的复杂阐释。对于作者来说,是思念祖国的娓娓叙说,排解心灵惆怅的滴滴记述;对于读者来说,是理解海外游子的文字。作者与读者之间只有通过这些话语,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读者才能体会身在异国他乡的同胞的心情。

身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这种感情,正像我们偶尔出差,在外地想亲人一样,真挚、迫切、归心似箭。“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季羡林说到做到,他学成回国,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母亲。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不同于一般人的《怀念母亲》,他的视野更开阔,角度更高,他把怀念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交织在一起来写,道出了母亲即祖国,祖国即母亲的普遍真理,让我们没有海外经历的人感受到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性,让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4

(一)六年级 163班 李高阳

今天,我又读了一遍《怀念母亲》。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老爷爷,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文章以散文和日记的形式诉说了华人对生身母亲和祖**亲的无限思念。

季羡林老爷爷六岁就离开了生母,寄养在叔叔家。六岁啊!大家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概念。我们六岁在干嘛?在妈妈怀里撒娇,讨价还价买零食吃,跟爸爸嚷着买玩具……季羡林老爷爷打六岁起就再没见过母亲,再没感受过母爱是什么滋味。

读大学,父母相继离世,他的世界更孤独了。在他初到德国时,便一直思念着母亲和祖**亲。这种怀念一直很强烈,这种怀念令他不得安然入睡,正如他日记中“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就这样,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季羡林老爷爷渡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看完文章,我慢慢的合上书,心潮澎湃:季羡林老爷爷是怎样在欧洲渡过十一年的呢?我们从小时候到现在一直有父母宠爱着我们,关心我们。一旦我们磕着了或是碰着了,父母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可我们呢?可曾为父母做过什么?可曾也想着珍惜这幸福的生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父母老时才懂得去关心,不然我们就会抱憾终生。不要再等了!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好好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吧!

语文老师的话:

李高阳同学是我班的学习标兵,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为班上同学树立了榜样。这篇考场作文语言朴素率真,一气呵成,在读中能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扪心叩问,突出了感之主题:“不要再等了!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好好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吧!”

读《 怀念母亲》有感

(二)通过这次研究季羡林爷爷,再回首读课文《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我的思潮更加起伏,更加被文中季羡林老爷爷 对母亲对祖国那份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所感动。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季爷爷对自己没有为母亲尽孝的自责自愧和对祖**亲的眷恋。季羡林爷爷六岁就离开生母,到城里去住,与母亲是聚少离多,回来的两次都是奔丧,极少有与母亲相聚。而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季羡林爷爷是泪流不止,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心中满是无尽的懊悔,抱着终天之恨,恨自己没能陪在母亲身边,恨自己连母亲临终前都没能见上一面,甚至想随母亲于地下。从季羡林爷爷如此悲伤的心情可以看出,季羡林爷爷的一片赤子之心。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嘴上一大套,整天说孝、孝、孝,但却总不付之于行动。即使是在母亲劳累的时候给她们敲敲背,在她们口渴的时候递上一杯温暖的茶水,在他们孤寂的时候陪他们聊聊天,也是少有人能做到。有的人,母亲向他们送去关切的话语,他们却埋怨母亲唠叨;有的人,总向母亲要这要那,只要哪稍不顺心,他们就破口大骂;有的人,从来都不关心母亲,只关心着自己,不知道母亲养育他所付出的苦和累,即使母亲生病了,他们也漠不关心,更别说为母亲垫付医药费,陪床伺候。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伟大的、无私的,她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母亲给我们的恩泽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感谢母亲,关怀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母亲呢?

作为一名小学生报答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其实很简单。做好自己的作业不让母亲操心;考出好成绩,让母亲开心;帮助母亲做家务;为母亲夹菜,盛饭 …… 只要让母亲省心,让母亲开心,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报答。

文中,季羡林爷爷留学国外,心中却皆是对两位母亲无限的浓浓思念 ,每到夜晚 ,他的心中思念着祖国,思念故乡 的亲人 思念得实在难受,凄凉,有时,当思念之情异常强烈时,他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立刻都烟消云散,恨不得立刻回到祖国。从中可以感受 到,季羡林爷爷对两位母亲的无限热爱。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表面上很爱国 ,其实骨子里是崇洋媚外,喜好国外的生活。有的人旅行国外,心里却被国外的生活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最后,竟对国外恋恋不舍,怎么也不肯离去,有的甚至改国籍,定居国外。还有的人免费被派出国外去深造,学成后而不回国报答祖**亲,却成为了白眼狼。这就是人们所谓的“爱国之情”吗?

祖国是我们华夏儿女 共同的母亲,我们可以放弃一切,就是不能放弃祖国,国家的尊严就是我们的尊严,我们应当捍卫我们可爱 的祖国,好好学本领,长大后像季羡林爷爷那样为我们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不只是嘴上说说。

读《怀念母亲》有感

(三)母亲是崇高的,母亲是伟大的,而祖**亲又培养了千千万万个花朵,今天我学了一篇,叫做《怀念母亲》的感人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小荷作文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没能孝敬母亲。

现在,我以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

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5

人生中有许多的喜怒悲哀乐,季羡林的童年也有喜怒悲哀乐,《怀念母亲》这本书里的有一回写了季羡林的寂寞,令我受益匪浅。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寂寞。

有一天,阳光明媚,爸爸去送货了,妈妈又去做生意去了,哥哥在帮妈妈的忙,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睡觉。过了许久,我醒了,发现家里没人,想看电视却发现停电了,真是个倒霉的日子。我在那里很无聊,就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我感到十分寂寞:心想“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该这么办呢?我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就这样我一直睡到了晚上,忽然,响起了铃声:“叮铃铃”我缓慢的开了门,啊!是妈妈和哥哥!我向他们倾述了早上所发生的事情, 妈妈听了,觉得我非常委屈,所以下一次都不敢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了。

读怀念母亲有感 篇6

在文中作者说他母亲弃养只活了40多岁。他伤心,因为他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实现。相比起来我和作者差远了,因为我从来就是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顾他人的感受,根本就没有想到孝敬母亲。记得在我过第6个生日时,母亲对我说“我现在没有钱,先给你买一个小蛋糕先吃吧?”可是我却说“不行不行……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定要以个大大的蛋糕。”现在想起来,我是不是有点太自私了,我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母亲的感受,而季羡林爷爷却时刻想到要去孝敬母亲。

我还知道,季羡林爷爷六岁就离开了亲生母亲,到城里去住,中间只回过故乡两次,而且都是奔丧。虽然我是一岁离开我的亲生母亲。但是我却可以多次和母亲相逢而且都是快快乐乐的,而且母亲还带我去公园玩,相比去起来我比季羡林爷爷幸福多了。还有季羡林爷爷离开母亲后,明天都在思念母亲。我虽然也思念母亲,但是我只是偶尔想一下。

读怀念母亲的读后感 篇7

一、在课前导入时融入,营造氛围

有教师在教学《怀念母亲》一课的导入环节使用“作者简介”,且以颁奖词的方式呈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个人,他曾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这是大会给予他的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在学生阅读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当时的录像,里面有一段季羡林访谈配音。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知道季老为什么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了吗?(生说原因)

师:同学们,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

生《: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是的,一篇是采访季羡林的《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还有一篇是季羡林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你们对季老先生了解吗?

(此处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与大家分享。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习起点,把握学情)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季羡林在80岁高龄时写的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

师:齐读课题。(生读)让我们恭恭敬敬地再读一遍。(生再读)

第二次读学生已不再像第一遍那样简单地读课题了,而是多了一份尊敬的语气。随后教师顺势过渡:怀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上述这样独具匠心的作者简介,拓展别人对季老的评价以及联系旧知,唤醒学生新旧知识的架构。这样的课前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瞬间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真实的作者形象。这样的作者简介势必会让学生的内心怦然心动,为学生空白的头脑注入有形的资料,增强直观感受及为下文学习中的感受、理解、体验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在背景空白点融入,亲近作者

“作者简介”用在何处才能让学生亲近作者,深入理解文本?在文本细读时笔者反复思考,季老经历的时代和背景与学生生活的年代与背景相差甚远,要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体会到作者对已逝母亲的愧疚。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时,笔者补充介绍了当时季羡林的背景:因家庭贫困季羡林被过继给他叔叔,虽然过继给叔叔了,但他内心对母亲是怎样的情感?母亲离世,季老为何如此痛苦、悲痛欲绝呢?他在自己母亲身边只待了没几天,为什么在母亲弃养的时候并过了这么多年以后,这种痛苦仍久久地萦绕在心头。此处拓展很有必要,在愤悱之时教师随即拓展季羡林的经历。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总是把家中罕见的白面饼子给我吃,而自己一生都以难以下咽的高粱饼子为伴。

上述看似平淡如水的文字中饱含一位母亲对年幼儿子的款款深情,而这一幕幕情景如缕缕春风时刻温暖着季老先生。此处补充复现作者儿时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为学生阅读课文、探究课文、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它对于语文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三、在情感的盲点处融入,彰显魅力

一次又一次地细读文本,一次又一次地被季老对母亲的爱打动。一个是对生身母亲的爱,还有一个是对祖国母亲的爱,学习体会季老先生这种丰盈的情感,走进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此时的“作者简介”用些什么,才能彰显它的魅力?在学习“怀念生身母亲,感受季老的悔恨”时,学生对季老的情感体验就是个盲点,教师不妨补充以下文字资料。

资料一: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了工作,立即赡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资料二: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 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 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有了这样的拓展,学生就能体会原来仅存在季老心头的几个碎片式的画面,一直温暖着他的内心。这样学生就会深刻地体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八个大字背后那沉甸甸的情感,为他的痛而痛,为他的哭而哭,和作者产生心理与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刻体会到季老丧失母亲的痛苦和对母亲永久的悔恨,走进文本深处、 理解文本的深意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让学生到课文的学习中去细细体会、感同身受,与作者产生共鸣,才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只有这样的拓展才是有效的!

怀念我的母亲庐隐 篇8

小时候,我家住在市区一条河边的小街上,那里来往车辆不多,挺安静的。有一天,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迎面走来一群陌生的人,是附近一间中学的学生。当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一位女同学突然大声说:“庐隐的女儿!”我回头一看,他们全都注视着我,友好地微笑着向我点头。

我的母亲庐隐,是“五四”时期蜚声文坛并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是1921年参加我国著名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时的惟一女性。在群星璀璨的“五四”新文坛上,她是一颗光彩耀人的新星。

1921年2月,在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母亲发表了她的处女作《一个著作家》,控诉金钱世界,歌颂纯真的爱情。之后,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母亲创作出版了《海滨故人》、《曼丽》、《归雁》、《象牙戒指》、《云鸥情书集》(与父亲李惟建的来往书信)、《灵海潮汐》、《玫瑰的刺》、《女人的心》、《庐隐自传》、《东京小品》、《火焰》等多部作品。

只是,母亲走得太早了,她去世时我只有三岁,没能留下更多清晰的记忆。正因为这样,我从青少年、中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对母亲的挚爱,竭力去了解她。从母亲留下的作品里,从许多评介母亲的文章中,从亲朋好友及母亲当年的学生们对她的追忆中,我对母亲的形象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母亲庐隐,原名黄淑仪,学名黄英,笔名庐隐,闽侯县南屿乡人。母亲的父亲是清光绪时的举人,后放缺湖南长沙知县,但才3年就病逝于任所,于是6岁的母亲不得不随着她的母亲,到北京投靠时任农工商部员外郎兼太医院御医的舅舅。后来,母亲就在北京的一所教会学校读书,继而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母亲师范毕业后曾到安庆一所女子中学教书,1919年重回北京,以旁听生资格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国文部。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她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经常参加群众性的集会和游行活动,被推为“女高师”学生代表,积极参与了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为人生”、“为社会”的文学研究会活动,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母亲去世时父亲才27岁,是上海中华书局一名编辑,年轻而贫穷

1934年5月14日,悲凄的氛围笼罩着上海的中国殡仪馆,母亲的入殓仪式正在举行。

礼堂里摆满了花圈,在正中一个素色大花圈里,安放着母亲的遗像。她紧抿着嘴唇,那双睿智的眼睛里似乎含着淡淡的忧伤。

母亲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头部裹着白丝棉,身上盖着鹅黄色的锦被,脚前放着一个十字架,两边燃烧着五对高高的白蜡烛,惨淡的烛光微微摇曳着,烛光下是母亲那瘦削而苍白的脸庞。

凄婉悲切的旋律回荡在礼堂的上空,仿佛在幽幽地述说着我的母亲的早逝和不幸。母亲生前的亲朋好友们来了;喜爱她作品的读者们来了;爱戴她的学生们来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在愁云凄雾中送母亲最后一程。

父亲双眼红肿,默默地、痴痴地沉浸在极度的哀伤里。

我和姐姐穿着白色的孝衣,戴着尖尖的白头巾。10岁的姐姐已经懂得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在哀哀的哭泣里呼唤着“妈妈——”。而我,一个3岁的孩子,还不明白死亡的真正含义,但周围那沉痛的气氛,一张张悲戚的面容,一声声低低的抽泣,强烈地感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紧紧依偎着父亲,睁着茫然的双眼。

下午,时钟指向六点。遵照母亲临终前的遗嘱,在肃穆的气氛中完成了基督教的入殓仪式。悲痛的人群向母亲致最后的告别礼。

母亲的生前好友、著名的文学史家刘大杰先生的夫人李辉群把我揽进怀里,怜爱地抚摸着我,问道:“瀛仙,你的妈妈呢?”我用食指压着嘴唇,作了一个示意小声的动作,我说:“妈妈睡着了。”这个小小的细节是后来我从父亲那里知道的。

母亲去世时,父亲只有27岁,是在上海的中华书局的一名编辑,年轻而贫穷,无力抚养两个孩子。为了安排我们姐妹俩的将来,父亲和母亲的朋友——当时中华书局总编辑舒新城先生,邀请了母亲生前的好友及在天津的上海银行任经理的哥哥黄勤,聚集在南京路冠生园餐厅。大家协商,一致赞成姐姐薇萱由舅舅黄勤抚养,母亲的著作版权归薇萱所有;而我,跟随父亲生活。

一年后,我们告别了长眠的母亲,离开了上海这块伤心之地,投靠乡下的亲友,在凄风苦雨中开始了我和爸爸的漂泊人生。后来,祖父母和姑姑也回到四川,难得的团聚带来了久盼的天伦之乐。可仅过半年,家庭又遭惨变。在父亲患伤寒住院治疗期间,祖母和姑姑相继病故,祖父也因中风被送到上海的九叔父家。当时,这一切不幸的变故都瞒着重病中的父亲。待他大病初愈回到家时,早已是人去楼空,家散人亡了。

父亲收拾起简单的行装,带着年幼的我离开了故乡,到偏远的资中县一所中学去教书,我们住在山脚下的一间小平房里。邻居是父亲学校的同事,他们一家都很善良,常常关心和照顾我这个失去母亲的孤独孩子。

母亲去世后,父亲对我更是百般关爱,把对妻子的深深情爱都倾注在女儿的身上。我长大后,渐渐知道了他们的故事。

1928年的春天,父亲在北平瞿世英先生家里认识了我的母亲,从此开始了频繁的交往。每逢星期日,父亲都要从西郊的学校跑到城里来与母亲相见,或泛舟北海或月下谈心,颐和园的水榭,圆明园的古迹,西山幽静的小路,常常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感应着彼此的心灵。那时母亲29岁,已是著名的女作家,带着年幼的女儿寡居生活。父亲只是一名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21岁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差距、社会地位的悬殊、生活经历的天壤之别等原因,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的中国,即使是在知识分子阶层里,他们的相恋也遭到了家庭亲友的强烈反对,尤其是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各种冷嘲热讽、明枪暗箭从四面八方像暴风雨般向他们袭来。母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矛盾之中,在她的生命里,已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与苦难,她实在没有勇气再向这强大的封建势力挑战与抗争。然而,父亲却锲而不舍地、热烈地、诚恳地、再三地向母亲表白自己的真情。母亲心里的防线渐渐崩溃了,她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自从认识你以后,我的心似乎有了一点东西——也许是一把钥匙,也许是一阵风,我觉得有一个美丽的幻影在我面前诱惑。”

母亲是这样描述父亲的:“他是一个勇敢的、彻底的新時代的人物,在他的脑子里没有封建思想的流毒,也没有可顾忌的事情,他有着热烈的纯情,有着热烈的想象,他是一往直前地奔他生命的途程。在我的生命中,我是第一次看见这样锐利的人物。而我呢,满灵魂的阴翳,都为他的灵光一扫而空。”

1929年的春天,父亲与母亲相识一周年的日子,母亲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知道宇宙从此绝不再暗淡了”,“展开你伟大的怀抱,我愿生息在你光明的心胸之下”。“让我们放下人间一切的负荷,尽量地享受和谐的果实吧。”

母亲在自传中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不固执着悲哀了,我要重新建造我的生命,我要换个方向生活,有了这种决心,所以什么礼教,什么社会的讥弹,都从我手里打得粉碎了。”

他们终于冲破了封建世俗的重重障碍,幸福地结合了,我便是他们爱情的结晶。由于母亲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坎坷,她的人生观涂上了浓厚的悲观厌世的灰色。自从与我父亲相识相爱之后,她对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如同大地回春,一切都有了希望。和父亲共同生活的四年,是她生命中最快乐的四年,爱情的滋润,使她迎来了创作上的丰收。在她去世前的最后一两年里,她憧憬着继续写作的前景,期望自己六十岁时,将有一两本经典性的杰作。她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火焰》,是以“一·二八”战役为题材的,反映十九路军奋起抗日的英勇事迹。这部小说在各杂志社发表以后,人们欣喜地评介:庐隐的创作风格改变了,走上了一条新的开拓之路。

nlc202309040518

就在母亲的创作事业进入最旺盛的时期,死神突然从天而降,在生孩子的难产中,被一个庸医误施手术,酿成了悲剧,匆匆夺去了她三十五岁的宝贵生命。

正如刘大杰先生所说:庐隐死得真冤枉,在一个科学文明物质文明极高的上海,她被一个没有科学知识的医生杀死了。死得这么年轻、这么悲惨。

然而,就在母亲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悲愤已极的父亲要去控告那个害人的庸医,母亲却劝阻了他。她拉着父亲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算了,不要去告了。告他又有什么用呢?何苦再去造成另一个家庭的不幸呢!”

我的母亲,这是何等慈悲的心肠,何等伟大宽广的胸怀啊!

我心中的不解之谜:家中为什么没有母亲的作品

在学校里,有不少老师和同学都知道我是庐隐的女儿。他们常常向我借母亲写的书,可是我总是让他们失望,因为在家里我竟找不到母亲的作品。但这件事我没有问父亲,更没有问继母。我的继母是我小学里的老师,对我很好,在我们三人之间有一种没有约定的默契,那就是从来不谈及我的生母。我不愿在父亲面前提母亲是怕他伤心,不在继母那里提母亲是怕她多心,而他们也不向我提起生母,恐怕也是怕我伤心吧。

家里没有母亲的作品,是我心中不解的谜。

抗战胜利以后,父亲去上海安葬我的祖父回来不久,我偶然在他书桌的抽屉里看见一份手稿。《怀念庐隐》这几个字使我猛然心跳,我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轻轻关上房门。

这是父亲在上海为我母亲扫墓后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开头写道:“白杨萧萧难以寻,亲书碑刻字犹新,坟前伫立招君魂……”通篇满溢着无限思念与眷念。

我最记得其中有一段,是写父亲将母亲的著作随同母亲一同入殓时的内心情感。母亲生前一直是边教书边写作,生活十分清贫,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遗产,而最宝贵的就是她用心血写成的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里面有着她最坦诚的思想情感和真实的心路历程;更有她对旧社会的怒斥和对封建势力的抗争,这是她毕生最珍贵的财富。父亲深深理解妻子的心,所以在母亲离开人世入殓时,将她生前出版的全部著作放在母亲入殓时的枕边,让母亲的著作永远陪伴着母亲,永远慰藉母亲那孤独的灵魂。

家里为什么没有母亲的著作,我终于找到了谜底。

家中“神秘的小黑箱子”装着母亲的《火焰》手稿,至今下落不明

1930年,父亲和母亲东渡日本,在樱花盛开山清水秀的环境中漫游、读书、写作、谈古论今,尽情享受着不受干扰的蜜月生活,并孕育着爱情的结晶。可当我还栖息在母亲的腹中时,他们就开始了动荡的生活。由于日本物价飞涨,难以度日,父母只好离开东京回国。后来,在杭州的西子湖畔生下了我。为了纪念难忘的东游,他们给我取名瀛仙。虽然,我们居住在如诗如画的西湖边,但美丽的湖光山色却填不饱辘辘饥肠。为了谋生,他们又带着襁褓中的我去到上海。后来,母亲死了,姐姐走了,我跟着父亲又离开了上海。

命运总是毫不留情地逼着我们东奔西走。即便是在父亲重新组织了新的家庭之后,生活也并不安定,时而东时而西,时而城市时而乡村,为了温饱到处奔走。在多次搬家的过程中,一只毫不起眼的小黑箱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自从我们离开上海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紧紧跟在父亲身边。父亲为什么如此珍视这只小箱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呢?对此我一直怀着强烈的好奇心。

一个星期天,父亲和继母去郊外为祖母扫墓,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翻遍家里的每个角落,终于找到了这只小黑箱子。展现在眼前的东西,让我在瞬间的呆怔之后,又有一阵惊喜涌上心头。箱子里全是母亲的遗物,有照片、书信和母亲最后一部小说《火焰》的手稿。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这样强烈地震撼着我。

母亲的作品很多,但留下的手稿却很少。她的文思非常敏捷,写文章无需草稿,一挥而就,略加修改即定稿。她的《象牙戒指》在《小說月报》上连载时,日军轰炸闸北,商务编辑部及东方图书馆都被焚毁,未发表的一部分也被烧掉了,因为没有底稿,所以只好重写。

《火焰》是在母亲去世后出版的,父亲特别珍视,为她留下了手稿。

从此以后,只要家里没有人,我就小心地打开这只小箱子,轻轻地抚摸,细细地翻看,一遍又一遍。

我常常对着母亲的照片,悄声地诉说心声。照片上的母亲时而微笑着,分享我的欢乐;时而露出愁容,分担着我的烦恼和痛苦……我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并没有离开我,她就在我的身边,理解我,呵护我,疼爱我。

成都解放后,我参军离开了家,再也没有看见过这只小黑箱子。“文革”中,我家被洗劫一空,这只珍贵的小箱子也在劫难逃,至今我们也不知道它的下落……

历史不会忘记我的母亲

1979年,早已在广东工作的我,有一个到上海出差的机会,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亲自去上海拜祭我的母亲,为她清扫坟前的落叶,献上鲜花和祈祷了。我马上给父亲去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很快我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激动与欣慰,他将记忆中永安公墓的地址告诉我。

在一个寒风萧瑟的深秋,我来到上海这座几分亲切几分陌生的城市。照着父亲信上的指点,几经周折,才在这经过巨变的大上海找到了过去是“永安公墓”的地方。惟一保留着的是那依稀刻着“永安公墓”四个字的石门。多年的风雨侵蚀早已是斑斑驳驳残缺不堪。沿着一条两旁种着白杨树的土路往里走去,不远处有一座大殿式的建筑,四周是一片菜地,放眼望去,没有坟墓,也没有墓碑。殿门紧闭着,周围空无一人,非常寂静,只有风吹落叶的沙沙声。我困惑地张望着。

不久,有人向我走来,问道:“同志,你是来看骨灰的吗?今天我们休息。”

“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接着又所答非所问地说:“我,我是从外地来的。”

“外地来的?好!请你等一等,我去拿钥匙给你开门。”

“不,不,我是来看……看四十年前的坟墓。”

他笑了:“四十年前的坟墓早就没有了。”

大概是他看见我怅然若失的神情,逐渐收敛了笑容,向我解释道:“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早已被……” 我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没有再听他继续讲下去,匆匆地告别了这位好心人。

但是,我并没有马上离去。我是这样的失落,这样的不舍,我在母亲曾经长眠的这片土地上,徘徊了很久很久。

这是一次没有墓地的扫墓,一次心灵深处的扫墓。

我知道,历史不会忘记我的母亲,直至她去世五十多年以后,她的著作还不断被编选和出版。1985年肖凤出版了她精心著作的《庐隐传》,1993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范桥、叶子编选的《庐隐散文》,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海滨故人庐隐》。还有多家出版社再版了庐隐作品的单行本和选集。

我亲爱的母亲,您安息吧。

上一篇:杜月笙简短有深刻道理经典精选语录下一篇:企业管理岗位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