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情境,一份惊喜——《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2024-05-14

一个情境,一份惊喜——《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精选5篇)

一个情境,一份惊喜——《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篇1

在课上我准备了几只小鱼模型,让学生上来体验救小鱼的过程,弯腰,捧起,送回大海(贴在黑板上)学生重复了五次。让他谈感受。(学生说有些累)通过创设此情境,让学生体会这个动作小男孩,要重复上百次,上千次……让学生从做中感受小男孩执着的精神,善良的品质。

2、想象补白,强化情感

想象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推动着情感。

现在大家就是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们的心情怎样?(担心、着急、伤心等)不同的心情读出不同的感受。

下面的沙子要吸,上面的太阳要蒸,本来就只有一点点的水,很快就要干了!小鱼就要干死了。时间紧迫,情况危急,这危难时刻,小鱼们,你们在想些什么呢?

现在你就是那条被男孩救起,送回大海的幸运的小鱼,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通过几次想象补白,学生与小鱼的情感已融为一体,体验角色的

心理活动,强化感受,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入情,在共鸣中动情,在共鸣中生情。

3、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个情境,一份惊喜——《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片段】

师:小鱼的心里话被你们听懂了, 也被沙滩上的小男孩听懂了吗? (生答听懂了)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看课文的插图, 他在干什么?对!他正在救小鱼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2自然段, 从哪个句子看出小男孩听懂了小鱼的心里话?

生 (反馈) :“他走得很慢, 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 捡起里面的小鱼, 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 从这句话的哪几个词中知道的?

生:“不停”说明鱼很多、成百上千条, 如果动作慢的话, 小鱼就会干死。“走得很慢”说明小男孩是一个水洼一个水洼走过来的, 不漏掉一个水洼, 一条小鱼。而且要“用力”才能把鱼救回大海, 不然又会被海水冲上来。

师:你真会找, 能不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师:小男孩救小鱼时的动作都是怎样的呢? (生反馈:弯下腰、捡起、用力)

师:让我们也学着小男孩的动作来做做看。

教师先叫学生慢慢来, 再不断加快节奏, 学生们很兴奋地做着捡鱼、扔鱼的动作。大约过了50秒, 一些学生开始喊累了。教师站在他们中间微笑着看他们“捡着鱼”, 正欲开口询问, 此时意外出现, 一个男孩兴奋地喊道:一点都不累, 我很开心。一些早就收手的学生嘀咕开了。

只见教师像遇到知己般走到那个男生旁边, 摸摸他的脑袋说: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讲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男生被教师一夸, 一下子精神抖擞起来, 显出几分得意) 教师接着说, 有谁能告诉我, 这个男孩到底累不累?他又为什么开心呢?小组交流一下, 也可以再读读课文。

(此时那个原先一脸不屑的男生也认真地思考了起来, 并加入到小组讨论中。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 教师再次叫起原先的那位男生)

生:老师, 我想改正一下我原来说的。其实这个男孩子一个人要救这么多条小鱼, 真的很累。可是我又觉得他很开心, 因为他救了小鱼的命。

师 (没有作答而是将目光投向在座的众生) :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案例反思】

每次课堂出现“意外”的时候, 我们这些经验不足的新教师, 都会慌了神, 不知所措。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 并使之转化成“精彩”呢?我针对以上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细读文本, 心中有数

文本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要求读者寻找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 从而发现作品的意义。迁移到小语教学中来, 文本细读就是要抓住文本的细微之处, 见微知著, 读出文本所绘之形象, 读出文本所含之意蕴, 读出文本所指之精神。文本细读, 要读别人之所读, 更要读别人之所未读。文本细读能力的高低, 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文本细读的深度, 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度。这节课从那个“意外”的诞生到“精彩”的转变, 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教学这堂课之前, 对这篇文本解读之细。既看到了男孩虽然“累”但仍然坚持一条条地救着小鱼, 也看到了男孩因为自己能够挽救一条小生命虽累但却开心。因此在“意外”来临之时, 教师才能如此从容镇定, 并在这两者看似矛盾的个体——“累”和“不累”展开新的讨论, 激起更多的思维的碰撞。

(二) 情景相依, 相辅相成

针对低段学生的特点, 教师充分地利用教学材料, 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并让学生转换角色说说小鱼现在想说什么, 层层递进。在一个“蒸”字的教学上, 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蒸”字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 更是将情感推上了一个阶梯, 与此同时让学生说说如果我是小鱼, 我会说些什么。“好想回到大海, 我想要活下去”这样的呐喊从学生的口中发出来, 为课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也为“意外”铺好了路。

(三) 立足生本, 尊重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针对课堂教学的动态交流过程中由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教学, 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又保护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让他们的思维不受约束。这堂课中教师恰恰抓住了这点心理, 当“意外”出现时, 教师先是一句表扬, 提起了那些已经没有了精神的孩子们的兴趣, 将这个“意外”转变了个形式再次投向了孩子们, 从而再次将课堂推向一个高潮。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篇3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讲的是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多么有意思!课文中的小男孩却将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在他眼里,一条小鱼就是一条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小男孩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读了这篇课文,相信每个人的脑海里必须会闪出八个字:“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创造性地使用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新课标反复强调的。语文教学务必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进行学一篇带多篇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在学生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我想把第二段(2-6)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透过让学生分析小男孩扔鱼时的动作来体会小男孩救小鱼时的急切情绪,这样一种教法,比较常规、老套,而且这样教学,学生似乎还不能深刻理解小男孩的这一行为。于是我把文章的第一段(1自然段)也作为教学重点极度渲染。第一段写的是成百上千条小鱼困在水洼里,生命危在旦夕,也正是在这种危急的状况下,小男孩挺身而出,援救那些小鱼。有了这种特定的情境,小男孩的行为更让我们震惊,令我们感动。整篇课文围绕的是“在乎”一词,正确理解“在乎”,把握“在乎”在文本中的含义和重要性,这对整堂课的学习来说,是点睛之笔,是灵魂所在。昨日晚上,刮起了很大的台风,海里的小鱼挡不住巨浪的侵袭,被它带到了沙滩上,成了一群“浅水洼里的小鱼”。你此时情绪怎样?有什么感受?在这一刻,你就是这群可怜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了感受,也便会产生新的体验。这样的创设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

刻,学生的回答更深入,更精彩,更真心,对接下来小男孩的举动也就会更理解,更赞同。小鱼很在乎自己的命运,还有谁在乎谁呢,读过课文的小朋友肯定都明白,之后分析小男孩在乎小鱼的句子。其中,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学生已经进入情境之中,就像自己置身于海边捡着小鱼扔向大海,就这样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全班同学想办法齐心协力帮忙小男孩捡完这浅水洼里的小鱼,让他们回到海妈妈的怀抱,重新获得自由和快乐。此时,本课的主题“保护动物、珍爱生命”也升华了。孩子们纯真的爱心也得以自然地伸展。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篇4

在这节课中,我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都能通过阅读、理解,燃烧出思想的火花,这节课释放了孩子的情感,诵读比较到位。不足之处是在一些细小环节上如何有技巧地提问题能达到启发的效果还有待我的思索。我的教学目标就是想在引导学生们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

比如:究竟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这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在朗读3-6自然段时,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在乎”,“这条”。对大海来说,这一条小鱼只是他的亿万分之一,而对于一条小鱼,生命是他的百分之百。体会“在乎”让学生感悟到不仅男孩在乎,小鱼在乎,每一个生命不论大小也同样在乎,他们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同样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乎,会有更多的生命会释放出灿烂的光彩。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以文带文。我重点抓住小男孩救鱼的动作描写,让学生读、圈、悟,以体会小男孩的在乎以及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带文学习,以加深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想法固然好,但是课堂上却状况连连,听写念词和课件不对照,中间的预设“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句话,想着学生找不到,最后我补充给学生,结果课堂上学生说了出来,但和我设计的顺序不一样,于是只能进行临时的课件放映调整,使我的心情又紧张了几分。接下来的补充填空,“这条__________,

这条也________,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所有的小鱼____________。”学生被我的紧张所感染,也没有发挥好,有点冷场了,看着时间所剩无几,我心急如焚,却无所适从。结果课堂上我变得语无伦次,啰嗦繁杂,造成了严重的拖堂。下课了我的心情仍然久久无法平复。所以我在微信中感慨:课前紧张,课中口干,课后忐忑。

经历了这次课堂的历练,优点有:

1、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方法的引导,画句子、圈词语、感情读句子,并把方法及时在以文带文中进行运用。

2、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我觉得用重读词语、去词师生对读的方法,学生读书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学生能以诗的形式谈感受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见只要学生能深刻体悟文本的情感,便能自然而然出人意料的流露出来。

但更多地暴露了缺点:

1、缺乏课堂机制。心理素质太差,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足,这一切,究其原因是因为囊中羞涩,需要加强学习,而读书、博览群书是最好的学习。

2、在课堂设计上还不够大刀阔斧,比如课堂上的“一边……一边……”在本课可以不用练习,因为学生基本上都已掌握。今后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对教学过程删繁就简,一课学生有一得就行了。

3、在备课时要充分备学情,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上一篇:说起家风家教下一篇:单元整体识字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