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元旦的作文

2024-09-06

快乐的元旦的作文(通用17篇)

快乐的元旦的作文 篇1

一、交流感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介绍自我(出示老师的姓“苏”,指导学生由“苏”字联想人物,地方,事情。)

2.出示机器猫(多啦 A 梦),请学生交流对它的认识。

【一开始就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既激发了兴趣,又为后面想争得奖品打下了情感基础。气氛空前活跃。】

二、进行游戏———纸儿复原记

三、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上课就是“玩”

游戏开始。

1.组织学生举起课前发的纸跟老师学(将纸一撕为二,重叠再撕,如此三次),将一张16K白纸撕成8份。(学生的头脑中已塞满了?号)

2.组织讨论交流自己怎样做?想问什么?(小手举得高高)

3.宣布用意及比赛规则(3 分钟之内,将纸复原者将获得机器猫玩具)

4.比赛开始(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拼的方法,同时播放《命运》的音乐渲染紧张气氛。教师巡视并制造一些小麻烦)

5.师宣布:时间到!(学生几家欢喜多家愁)总结比赛情况,组织谈谈自己是怎么样拼的,拼了多少块,自己有何收获?(小手再次举得高高)

6.同学们,刚才的游戏使我们得到了那么多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这份快乐永留心尖呢?

7.生交流选择———写。(及时指导学生写,写好之后组织交流评价)(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育的本质应该以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根本意义所在。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

四、读文,明确日记概念

1.同学们,我们玩了这么长的时间,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项新内容好不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日记”,那么什么是日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32页,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段话。看谁先知道什么是日记?

2.学生读文交流。

3.板书:日记 当天的事

五、读懂例文,明确日记的格式

1.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132 页的例文,看谁能发现例文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2.学生读文交流,师板书:

3.过渡:你会把我们刚才那段话变成一篇日记吗?

4.学生交流

5.指导写“日记”的注意点

⑴写日记虽然简单,但要把它写好还需做个有心人,下面请同学们听听“日记博士”给我们的指点。

⑵出示幻灯片

⑶指名读

【谨听名人教诲,与名人对话,是每个孩子无上的荣耀。扇起孩子的崇拜的激情】

6.再读体会日记的趣味性,然后交流有趣的地方。

⑴有趣的作品最适合我们小朋友的胃口了,但如果我们每经一事都有自己的收获,那往事就变的有意义了。

⑵冠军谈收获

⑶其余谈得失

过渡:好!太棒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心灵收获用笔写在纸上,去珍藏这份生活的甜蜜。

【作文情境能让学生“发现事实事理的真际”,获得“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叶圣陶语)。作文情境犹如演员的“小品”,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萌生惊异感、质疑感、自由感等,带来感知的敏捷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认识事物的颖悟性和灵活性。境能造情,情能生境,情与境相因相生。乐境生乐情,哀境滋哀情,学生置身情境之中,情感体验自然真切】

六、练习整理日记(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1.播放一段轻音乐,学生整理日记的结尾 (自己的收获)。(多媒体出示)

2.小组交流。(可适时)

3.全班交流。(各组推荐人选)

4.师总结。

反思: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文字……”可见充实的生活体验是学习习作的源头。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提起作文,不少学生感到无米下炊、无从写笔。究其原因,小学生生活确实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捕捉素材,因此咬着笔头冥思苦想,一脸茫然。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把生活浓缩到课堂或把课堂扩展到生活,写生活作文、活动作文,激活写作源头,才能在身临其境中情动而辞发。情境作文教学法,既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又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新奇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是解决学生认为作文难的好办法。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在情境活动中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 篇2

放眼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些作文教学的误区,不时地在我的身边重现:不写真实的生活,只是照搬别人的文章;不追求心口一致、情理一致,只是信奉所谓的完美、高尚;心里话只能在心中诉说,呈现于纸张上的多是空话、假话、大人爱听的话。

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始终认为,“说真话”是写作中的第一需要。因为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写真话才能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能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搞乱,孩子们在写作中就会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

为此,让孩子在真实的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成了我不变的追求,那怎样在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心怀纯真的童心真切地感悟生活,我会引导他们用独特的童眼不断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给他们创设最宽松的环境,要求他们把自己的那些特别的认识实话实说地写进自己的作文,并且以欣赏的态度接受这份来自于孩童世界的本色情感。

其次,在作文前的指导和成文后的互评过程中,我会给足时间让学生尽情交流。作文之前,是让他们交流题目、素材和思路;成文之后,是让他们走上讲台真实评价小伙伴的作文,评价的过程中,被评价者和倾听者可以随时从评价内容、语言、动作,甚至是语气、神情等诸多方面和其交流。在前后多次多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一边享受着展示了自我的兴奋和喜悦,一边沉浸在被别人欣赏和欣赏别人的激动和幸福中,他们享受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成功,而在这享受的过程中,对作文的兴趣会滋生很多很多。

第三,我会鼓励孩子写“现在进行时”。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现在进行着的、刚刚发生的事情,孩子们最容易表达、最善于记叙的也是现在进行着的感情活动。所以,我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写当前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从刚刚经历的生活中提取素材,引导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引导他们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力求让作文成为孩子们表达生活的需要,让作文与生活一样真实。

快乐的元旦联欢作文 篇3

中午午休时候我们班就开始布置教室,黑板上写上了三个醒目的大字——元旦节!桌子也分成了两半对摆着,不一会儿联欢会正式开始了,同学们个个拿出自己的特长,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弹吉他,还有的吹笛子和弹柳琴……热闹非凡,最吸引我的就是玩萝卜蹲的游戏,我是红萝卜,这个游戏考验人的反应快慢和和手脚嘴配合的灵敏度,经过无数次的较量,我的舌头似乎都打结了,但是最终我们队还是赢得了胜利,蒙眼睛话鼻子的游戏也很好笑,虽然鼻子眼睛都画的歪了,但是大家还是很用心,看见一副副歪鼻子的画,同学们不禁哈哈大小笑!就在一片欢乐喜庆的笑声中很快联欢会就结束了,这个联欢会真正快乐的不是结果,而是享受这其中的过程!

让我们用最美好的心情去迎接20xx年的到来!

快乐的元旦联欢作文 篇4

精彩的节目开始了,同学们表演了跆拳道、乐器演奏、小品、三句半、歌曲等。我和岳梓铭表演了相声《吹牛》,和赵雅琪、李芮莹表演了舞蹈《新娘嫁人了,我不是新郎》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许冠云、刘铭琪表演的双簧,他们配合默契:一个说,一个演,一会儿说头疼,一会儿说脚疼,一会儿说背疼,表演者忙得 不亦乐乎,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同学们参与最多的节目是抢板凳。我吸取了前面同学的经验,在跑的过程中把屁股对准凳子,随时准备要坐下去。同学们高呼着给我加油,只听见“铛”的一声锣响,我不负众望,准确无误地坐到了凳子上。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掌声淹没了我们的笑声。

快乐的元旦联欢作文 篇5

今年元旦联欢会节目丰富多彩,一共有17个节目。内容有开场舞《魅力校园》、交通指挥操、合唱《感恩的心》和科普剧《大王岭历险记》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百色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的交警阿姨们表演的交通指挥操和学校同学表演的科普剧《大王岭历险记》。

“立正!”随着总指挥阿姨的一声叫喊,交通指挥操开始了,只见交警阿姨们笔直的站在舞台中央,为我们规范地表演了各种交通行为手势,动作非常完美,看上去帅极了!同学们都对阿姨们专业的表演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我还学到了不少的交通行走知识,以后可以指挥爸爸妈妈开车哩。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大王岭历险记》啦,同学们表演得可精彩了,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充满奇妙的科幻世界里,仿佛看到了小朋友们在大王岭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心的玩耍、说笑,一起去探险,快乐极了!故事还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从小做个爱护动物的小公民。

丰富的积累是快乐作文的源泉 篇6

关键词:丰富,积累,快乐作文

学生作文必定来源于生活, 但是它与之又迥然不同。作文的赏析性、艺术性和独特性让作文有了生命和活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操千曲而晓声, 观千剑而识器。”句中“千曲”“千剑”均指广博的积累;“操”、“观”均指锻炼。而在扎实作文教学的同时, 积累的重要性要提起每位语文教师的重视。大量的课外读物中, 内容广博、知识丰富、语言优美, 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学生在进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有意识地积累, 不断地丰盈自己的语言宝库, 只有这样, 久而久之, 才会在自己的写作中得心应手, 字字珠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从丰富的积累开始。

一、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是写作之源, 只有汩汩清泉的喷出, 学生才会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和轻松。而源头的纯净和清澈就是课内外的读物。博览群书会让学生的知识面, 语言的流畅性、准确性和优美感增强。《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 在读中积累, 在读中感悟, 在悟中享受, 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

1. 课内外结合丰厚学生的阅读量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这对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的资料补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应注重在备课时的资料搜集, 在课堂上恰当地补充相关的资料, 让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又能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和知识的兴趣。可以说,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如果是恰到好处的补充、引用课外资料 , 对于语文教学无疑是 “锦上添花”之笔。教材是施教的基础, 但仅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 我们现在提倡大语文观, 要求学生身在课堂知天下。这就必须以文本为基础, 辅以课外读物, 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式的阅读方式。现在的辅助学习手段已经从书籍、报刊拓展到互联网。广阔的互联网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可以畅游和课文相关的资料海洋。

2. 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 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会到人家的经验, 接触到人家的心情。”小学课本中的课文以写人和写事的文章居多, 文章中在生动具体的描写中, 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对于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是养成情感的时候, 教师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如我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中, 导入环节设计了对比提问的环节: “父母记住自己生日的请举手!”“都谁记得父母的生日!”学生们的举手人数大大的反差, 让每个学生真正陷入了和文本一样的沉默中。在教学中把父母对自己的爱放大, 拓展环节中让学生交流“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并在回家作业中让学生也去做爱父母的一件小事。第二天, 家长们都感慨自己的孩子长大了, 懂事了, 情感丰富了!有人说, 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空旷的土地, 往里种啥便长啥。如有可能, 我们何不种下一颗情感的种子呢?

二、在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个丰富的大舞台, 有美丽迷人的一年四季, 有柴米油盐的家庭琐事, 有喜怒哀乐的生活调料剂……但是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一个人的情感体验不同, 生活经历不同, 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各具风韵, 这就要求教师能结合生活实践, 捕捉交流切入点, 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 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1. 从观察中入手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说作文的环节教师要善于倾听, 对于学生述说的于生活中不相符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 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对自己有困惑的现象多与人探讨, 并能借助书籍去解决疑惑, 寻求答案。在此基础上, 养成留心身边人、事、景、物的兴趣, 让日记成为自己最忠诚和喜爱的朋友。说真话, 写真事, 抒真情成为自己的“生活”。并让学生能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整理和对比, 感受自己的情感变化和成长的快乐。

2. 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再积累

我们为学生了开展“故事大王”“新闻畅谈”“文学美文我来读”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积累语言和创新思维的环境;利用“六一”庆祝活动, 为学生开办了“诗歌朗诵”、“小品大赛”等活动, 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自己创新更加增强了学生对于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兴趣和信心,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还组织了部分学生参加了全国小学生“故事大王”风采大赛, 各级各类演讲比赛, 积极组织学生作品投入各级各类的书刊杂志活动这些活动和成绩无不增加了学生的信心, 他们发现原来语言积累有这么多的好处, 有这么多骄傲的事情, 便会更加热情的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积累和展示当中。

总之, 语言就是一枚金钥匙, 有了它, 就会开启写作兴趣之门;有了它, 学生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有了它, 文学的魅力之花就会在学生心田绽放。

谈高中学生的快乐作文 篇7

关键字:发散思维;课外作文;沟通;交流;分享

很多教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考试作文和平时作文的区别: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元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所说的给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提供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他们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们写;给他们提供一个情境,让他们自由地去发挥。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何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呢?一是运用多向思维。开拓学生思路。拿到一个作文题,学生往往囿于习惯思维,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即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那个方面,以致落入窠臼,步人后尘。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论,深入发掘题目的含义,从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二是运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即打破传统的思维程序,把问题作反向思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会翻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三是运用侧向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避开众人注目的正面。从一般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鲁迅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而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思想。教师要告诉学生:你们的眼睛是最好的“摄像机”,只要处处留心,这架高科技的“摄像机”就能随时随地拍下无数亮丽的风景,才能体会快乐。

语文教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我认为课外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一个好途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一定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应该注重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相统一,有更多的机会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丰富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聆听生活中的声音、绘出好看的图画,才能有乐可言。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教师要热爱、要率先垂范,经常“下水”作文,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不亲自“下水”试一试,怎么能体会写作的艰辛与快乐呢?师生之间平时要多交流、多沟通,分享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灵的共鸣,学生才能体会到“乐”字之所在。

快乐的元旦晚会作文 篇8

吃完午饭后,我跑到自己的房间,穿上了我最喜欢的裙子,让妈妈帮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上学了。

来到学校,我们开始布置会场,我登上自己的小凳子,在黑板上画啊画,画了将近一个小时吧,刚画完节目也要开始了。

第一个登台表演的是自拓同学,他表演二胡独奏,你看他动作娴熟,乐曲优美,非常动听,音乐把我们带到了美妙的世界。接下来同学们纷纷登台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

终于轮到我了,我喊着节拍,one,two,three,恰恰one,one,two,three,恰恰one....一边喊我一边跳起了拉丁舞,摆胯,扭臀,换重心......拉丁的技巧让我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就像一只白天鹅在湖水里游啊,跳啊!多美妙呀!。

一个快乐的元旦作文 篇9

元旦的前几天,老师就开始让我们装饰教室了。同学们有的吹气球装饰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有的买来了拉花装饰黑板和灯棍,还有的把墙上贴满了贴花,今天,老师又用拉花在黑板上摆出了四个大字“欢庆元旦”。这就是我们欢乐的场所,花一样的教室。

元旦联欢会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全班同学齐唱“新年好”。同学们的节目可真是丰富多彩啊!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讲故事,还有的猜谜。整个教室充满了同学们的欢笑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李昕璇弹得古筝。她弹得曲子悠扬,婉转,动听。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教室里一点动静都没有了。一曲完毕,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又热闹了起来。这时,数学老师拿着一沓试卷走进来,笑着说:“同学们,同学们,发奖了,发奖了。”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叹息声“呜,呜,呜。”

快乐,作文教学的永远追求 篇10

一、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全仗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这里说的主动精神,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的、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自主探究和发现要比被动接受快乐。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得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学习就是依靠发现,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的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極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技巧,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发生的,其智力功能和发展价值是相通的。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乃至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此,否则它就成了别人嚼过的馍馍。长期以来,教师是在做学生的事情,剥夺了学生探索发现的乐趣,结果教师“喂”得津津有味,学生却饥肠辘辘。

二、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要率先垂范,经常“下水”作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不亲自“下水”试一试,怎么能体会得了写作的艰辛与快乐。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的说。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老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

三、分享成功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

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把握时,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者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学生就摘到了“桃子”,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大多数人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

此外,搭建展示平台也十分必要。比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本,写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供交流;班级可以设论坛、劈专栏,既可以评论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级可以出优秀作文选,让优秀作文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供人传阅;学校要有文学社、广播站,搞辩论、办演讲、设沙龙,让有写作专长的同学一展风采。总之,机会要多,舞台要大,才可以形成强力磁场,展示才华,调动兴趣。

在真切体验中快乐作文的研究 篇11

基于以上思考与认识,我们于2009年9月申报了课题《在真切体验中快乐作文的研究》,经县教科室推荐、市专家组审定,市教科所批准为重点课题。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真切体验”与“快乐作文”。“真切体验”是学生为快乐作文而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或能力,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包括为写作引路的阅读体验,为写作积累的实践活动体验,为作文升格的修改反思体验。“快乐作文”是学生“以我手写我心”,自由而尽情地在真切体验基础上开展写作的一种活动。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这样的方式展开:一是课题组成员必备一本专用的学习笔记,收集、梳理和借鉴相关的现代有效作文教学理论,从文献研究入手,拓展研究视野,尽可能使研究既有一定的高度,又有一定的深度。二是调查分析学生乐于作文或苦于作文的主要原因,对影响有效作文教学或导致写作教学低效、无效的典型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寻找解决对策。三是行动研究,将教材35个单元的写作内容分配给研究成员来进行教学研究,一个单元的写作教学可以一人上研究课,课题组研讨,也可以同一教案多人施教,或同课异构教学,来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四是个案研究,对典型课例或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五是总结反思与推广成果,推荐课题组成员参加优课评选及论文比赛活动,提高课题组成员驾驭课堂的专业素养,推进有效作文教学的实施。

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如下基本成果:

一、初步构建了在真切体验中快乐作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及变式

1. 基本结构:回顾阅读一交流实践一自主写作一互修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要求,主要是通过教材中35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及其他练笔达成的。单元写作内容或要求与本单元的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在单元作文教学时,教师结合单元写作短文,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为学生写作立意、谋篇、表达提供范例或启示。当学生有了写作的要求、有了写作的题目或材料话题,教师便引导学生获得写作的“源头活水”,即设计好实践活动方案,学生自主参加实践活动体验,并在课堂上进行素材交流,提取典型材料写作。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后,教师选择一篇或多篇印给学生,师生互动修改,为学习小组互改作文作示范。学生作文互改升格后,可以写反思总结得失,也可以课外再练笔,巩固本单元训练要求。

2. 基本模式的变式探索

对七、八年级学生写作的引导,宜以教材单元中的“引写”知识短文为抓手,并结合回顾本单元课文的阅读体验,倡导并采用不同的写作引导方式,比如教师预设问题导读式、学生生成问题质疑式、文段对比阅读式、文段扩展式等,使学生明白本单元写作训练的重点。对九年级学生的作前辅导,开放性和灵活度要大些,不仅仅是让学生领会本单元课文中值得借鉴的创作技巧,也可以让学生介绍有关的课外美文的写作特色,师生的交流方式可不拘一格。为写作积累素材而开展的实践活动,三个年级学生,虽然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体验的深刻度不一样。在活动形式上,要呈现多样性,比如口语交际活动、体验观察活动、专题研究活动、实践操作活动等。在作文互改反思体验的环节中,对起始年级学生要提供修改作文的示范,以扶为主;对高年级作文特别是优质作文,要融入艺术的欣赏,让作者获得成功的自豪与快乐,其他同学从中借鉴,蕴蓄来日的提高。

有的作文命题要求学生写回忆性的文章,有的命题要求写议论文,就不一定为临时写作而开展创造素材的体验活动,可以依托平时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以及观察万物、阅读书本获得的信息。学生作文实际上是对平时体验活动的检索、择取、运用。有的文题要求写说明文,学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体验活动,这样才可能把说明的对象说准确、说清楚。在修改反思中,针对不同文体,教师要提出不同的文章修改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来修改。

二、带来了作文教学的新变革、新优势

首先,在真切体验中快乐作文,激发了教师导与学生写的积极性。比如,学生作文的定题,在师生真切体验活动中确立,立意、谋篇、选材等,也是在师生真切体验中发掘、筹划、取舍。真切体验式作文教学创设了开放、互动的导作环境,产生了有利于学生写作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其次,在真切体验中快乐作文教学立足于体验活动过程的生成,师生全程参与,优势互补,师带生,生促生,大家共享活动的成果,如写作的中心、思路,方法的互相启发等,有利于学生用满腔的激情去写真切的人生。

第三,在真切体验中快乐作文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阅读体验、实践活动体验、修改反思体验最终都要落在写作活动上,写作也因它们而绽放出精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比如,多留心生活,思考生活,语言的清泉就会汩汩冒出。这与语文学科的规律,与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课程理念,与当今注重活动选拔人才的观念,与学生的多元选择愿望,都是相一致的。

三、学生的作文兴趣与能力明显提高

我们在实验前对实验班级学生的作文兴趣与能力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经过三年的实验,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再调查。以某实验班(56人)为例,两次调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写作兴趣越来越浓,轻松度、快乐感有所增强;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课内外的阅读中习得丰富的写作题材,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这样的意识与能力增幅较大;自改作文的习惯与写作速度也大有改观。

经过三年的实验,我们对实验班和同年级非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对比调查。以某实验班(56人)和某非实验班(58人)为例,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统计结果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善于在生活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而且文章有真情,表达有创意;初步学会了自改作文并反思,以求来日提高;写作速度、写作乐趣及写作的成就感方面,优势明显。

四、推进了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作文教学能力

小学元旦快乐的作文 篇12

20xx年1月4日 星期日 阴 快乐元旦节 甘肃省靖煤公司二中小学部二(3)班 杨淇 “喂,喂,喂……小武?我是杨淇。” “对,是我。” “元旦快乐!” “你也元旦快乐!” “请你到我家来玩儿,好吗?” “好,我马上就来。” 我高兴地挂断了电话,坐在沙发上等小武。 1分钟,2分钟,3分钟…… “砰砰砰……”一定是小武来了。我兴奋地打开门。“哇,真的是小武,你还带着小毅!” 我们一个拿了一件“兵器”冲向院子。 看,我们玩得多开心啊!我们一会儿玩儿“三英战吕布”,一会儿玩儿“智取生辰冈”,一会儿玩“三打白骨精”,一会儿玩儿“奥特曼”……可把我们玩儿美了。 真是一个快乐的元旦节。

二年级作文:快乐的元旦 篇1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元旦又来了,我家也出了新鲜事儿——在家里开元旦晚会。

开晚会前,先“装饰”一下家。我到街上买了许多彩球和五颜六色的花,还有许多彩带。回家后爸爸和妈妈齐心协力的把这些漂亮的东西挂好,没过多久,我们家就像宫殿似的。

晚会开始了,我当主持人站在前面,带着微笑对着大家说:“晚会正式开始,下面由漂亮妈妈演唱——【感恩的心】。”妈妈一边演一边唱,我也情不自禁跟着唱。之后大家都鼓起了掌。接着哥哥朗诵了一首诗,大家直夸好。最后一个节目是由我和爸爸表演的小品—双簧,爸爸在前面表演,我在后面说词儿。表演完后,大家一个劲儿的喊:“妙,妙,再来一个!”没办法,我讲了一个笑话,大家笑得前仰后腹,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了今天的晚会。

快乐作文课的四要素 篇14

一、多媒体激发兴趣

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但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 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 再现情境, 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如, 教学片段作文肖像描写时,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肖像描写要适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特征方法时, 我选了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肖像的两个片段, 先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肖像, 再借助多媒体显示闰土的两幅画像, 比较两者的不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之感, 有效增强了感染力,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二、动机激励热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 才会出现学习热情。”我们可从成就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

1. 采取各种办法, 让学生的作文获得发表的机会

如, 一方面可积极地开展指导和组织学生向校刊、报刊的投稿活动, 另一方面可自编学生作文选辑。这样一来, 能够鼓励学生“冒尖”, 给写作比较突出的学生提供了写作平台, 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就感, 同时带动写作的风气。

2. 从语言的交往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培养写作兴趣

一是组织学生与兄弟学校联欢, 让他们结识新朋友, 然后可通信联系, 沟通心灵。二是组织学生编写手抄报、墙报等, 进行展览、观摩,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相互学习。三是重视课堂教学的指导。总之, 让学生在实际需要中进行写作训练, 缩短“枯燥作文”与“快乐作文”的距离。

三、诵读培育真情

高质量的诵读应是诵读者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把握, 进入例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欣赏境界。

每次我准备让学生写作文时, 我都要范读几篇相关的优秀例文, 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带给学生一种强烈的美感享受, 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例文, 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强烈的探究心理和学习欲望。

如, 在续写《孔乙己》这篇作文时, 我就先让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和说话时的神情、语气、情感、方式等,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自行组织分角色朗读。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形式,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并且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四、娱乐释放快乐

娱乐作文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改为“节目”, 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并使学生在融洽、合作的氛围中充分体验写作的乐趣。在娱乐作文的实践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节目”的主持人。“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全面提高”是娱乐写作教学的主要特征。

中国写作学会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快乐作文》杂志执行主编成占民一直倡导愉快教育、快乐作文。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发生浓厚的兴趣, 应设法让学生在作文这件事情上不断有成功的体验, 即“成功教育”的体验。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成功, 然后是教师的成功, 学校的成功, 教育的成功。可见, 快乐不仅是目的, 还是过程。应当在这个过程中,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 才能让作文真正快乐起来。

摘要:快乐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没有快乐的作文课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快乐不仅是目的, 还是过程。应当在这个过程中,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 才能让作文真正快乐起来。

新课标下的快乐作文初探 篇15

关键词:快乐作文;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84-01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多年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让我“悲喜交加”。“悲”的是很多学生谈“作”色变;“喜”的是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探索,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取得了很多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快乐作文”是我这几年一直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就观察、交流、放收、评改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追寻“快乐作文”中的一些感受。

一、观察——乐中取材

众所周知,文章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入手,让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寻觅写作素材,积累素材,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取材,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挥笔。何为观察?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如何观察?要远“观”近“看”,处处留心,时刻注意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周围的景色,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感受生活。不断地培养他们具有一种在“平常”中挖掘到写作素材的能力。例如指导学生写《参观……》时,在作文前,我先把班级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参观的地方有小组自己决定,可以是某处花园、公园、工厂或者是访问敬老院等等;出发前提出这次参观访问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参观;最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进行参观,学生们兴趣盎然,兴奋不已,就这样引导学生,以乐引路,使学生在乐中求取材。

二、交流——趣中探路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不相同,他们对观察到的相同的写作素材,在“为什么写、怎样写”等思路也是不同的。学生有了第一手材料后,再组织他们分组交流。师生共同讨论,取长补短,以达到“相同”之目的。例如写《我佩服的……》,即能够表现学生高尚品德的事,对小学生来说,可以是亲眼所见,可以是亲耳所听之事。只不过有的学生对周围的人缺乏认识或了解,本来有些好素材很值得写,但他却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不知道该写什么好或怎么写。教师可适时结合学校的一些主题教育,利用晨会或班队课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再通过交流反馈,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有价值的好素材都列举出来,然后师生共同商讨,探索出一条“如何写”的路子。

三、放收——以吐为快

传统的作文训练,都是教师指定在同一要求、同一时间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这两个看似正常的“同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苦于“同一”的要求的压制,,学生的思路铺不宽,伸不长,又受困于时间的规定,他们的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采用“放纵拟草”,就是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心里话、说真话、不说空话、套话和大话。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起草。在“放”中开拓思路,学生有的写,有的多为后面的“删补评改”奠定“收”的基础。这样做,即方便了学生拟草,也为做好中段指导和评改作好铺垫。

四、评改——乐中求进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俗话说“谷子有了苗才能合理地剔留。”作文也是这样。在学生“踢跳咆哮”之后,再给他们订出具体的评改要求,让他们有依据地删烦去伪,把放出去的再收回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学生自我修改。就是让学生本人根据老师在“草稿”本上的批示进行“深加工”,把忽视了的情节再补上。第二,学生之间交换评改。“执事者迷,旁观者清。”学生从拟草到自改,对文章的语言、结构等都已经做了无数遍的默念,路子跑得越熟,不通之处就越难发现。交换批改的目的就是让“旁观者”去点破自己的“不通之处”。不难发现,学生在自改和互改环节中,那种认真、专注的神情和浓厚的兴趣让人一览无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所谈之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由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师范者和指导者,在关键的时候要“扶”孩子一把,平时应教给他们 “调、删、改、补“等好方法,让他们在草稿上下一番功夫。在学生修改后教师要及时到位的表扬那些自改态度比较认真和修改后有进步的同学。

快乐的元旦作文100字 篇16

过年是每个小孩子最盼望的,因为可以一家团圆,可以放烟花,还可以有压岁钱。

元旦那天,夜幕降临,我们有说有笑地来到楼顶,爸爸拿着火柴小心翼翼点燃烟花,我们走得远远的目不转睛地静静地盯着天空,“咝咝”烟花被点燃了,“砰砰砰的声音,只见火花四射烟花丛炮筒里飞出来,我们正想跳起来谁知到烟花不是往天上飞,而是往鸡笼飞,烟花把鸡笼炸烂了,里面的鸡吓得鸡飞狗跳“咕咕”地大叫,好像在说:“炸弹来了快跑啊,不跑就会备炸成烤鸡的!”有的鸡从楼顶直接跳到了一楼,有的鸡跑到房子里,还有的鸡跳近别人家,我们见了就大叫:“啊!鸡跑了,快抓鸡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子力把鸡抓了回来。原来,我们下去吃饭的时候妹妹把炮筒横着放,我们又没有注意到就发生了这件事。

因为这件事所以让这个元旦更加开心!

快乐的元旦的作文 篇17

一、根据实际, 选择游戏

“玩”是儿童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是儿童的特权、天性。老舍先生教育孩子就有一条与众不同的章程:“应该让孩子多玩, 不失孩子的天真烂漫。”我们应尊重孩子的天性, 将“玩”引入作文课堂, 做到寓教于乐。但“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我们不能把写作当作儿戏, 随便选择游戏, 草率处理。我们提倡的“游戏作文”教学要义是“教学以提升儿童习作表达为目标, 教学过程要指向并服务于说话写作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片面追求学生玩得新奇玩得痛快, 也不是“做游戏+习作”那么简单, 更不是以松散、随意的嬉戏心态应付写作。因此,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 精选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要求和教学环境, 而又规模合理、难度适宜、操作简便的游戏,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 “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 它活动范围大, 需要的人很多, 我们在课堂上肯定无法进行。而“比比谁吹的气球大”、“我们都是木头人”、“夹弹珠”等游戏在课堂上易于操作, 又贴近儿童, 贴近生活, 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这样才能使游戏在教学中充满活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成为学生习作的催化剂和有力抓手, 促使学生在游戏愉悦的情态中提升表达能力。

二、形式多样, 丰富情感

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活动,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 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 还需教师灵活变化游戏形式, 丰富活动内容。如果游戏形式过于单一, 学生的兴趣就不够浓厚, 感受就不够深刻, 表达就不可能精彩。如我上游戏作文课《吹气球》时, 先让学生自己吹, 接着同桌比赛吹, 然后是四人小组比赛选出“小组精英”, 最后把各组“精英”分成两队, 获胜小组还可再表演一次。游戏进程一浪高过一浪, 学生的兴趣在这不同形式的吹气球比赛中被激发得淋漓尽致, 由“要我体验”变成了“我要体验”, 从而丰富了情感, 便会有感而发, 一吐为快。

三、适时定格, 观察体验

在进行游戏作文课时, 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玩的时候开心, 说和写的时候却似乎总和期望目标存在距离。有些老师以为让孩子玩得开心, 尽情体验, 就一定能为说写奠定基础。实际并非这样简单。游戏是为习作积累体验和素材的, 因此, 在游戏过程中要根据训练要求, 在需要重点观察、表达的地方暂停游戏, 做定格处理, 让学生边看边议边说。这样的“定格处理”符合孩子的学习心理规律:孩子思维以形象为主, 游戏全玩好了才让学生说说刚才是怎么玩的, 孩子眼前没有具体感性的活动场面, 他要从脑子中提取刚才的记忆, 会增加说话的难度。所以, 调控好游戏的进程, 适时定格, 是加强学生观察体验的关键。如上《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作文课时, 我不是一味地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玩, 而是在第一轮游戏后, 我让学生定住造型, 采访较有特色的三位“木头人”, 引导细致观察:“这些木头人动作怎样?神情怎样?他仿佛在想什么?”在多轮游戏中, 我经常有意无意地点拨:“你表演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心里有什么想法?”“哪位木头人的样子最酷?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位木头人?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样看似不经意的询问, 实则是对游戏的定格处理, 让学生在最自然、最活跃的状态下开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体验。最后再当堂播放学生游戏的全过程录像, 让学生重新体验。这样适当地分解游戏, 在不露声色的多次定格中, 游戏逐步从局部走向整体, 从简单走向复杂, 帮助孩子及时在大脑皮层记录活动印象, 捕捉情绪, 这极大地保证了观察、体验的有效性, 为学生的具体而真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也使教学目标在情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轻松达成。

四、“玩”、“写”结合, 愉快作文

游戏为习作的基础, 习作又是游戏的艺术再现。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 就不能激发学生习作的需求;反之, 游戏时间过长, 在学生对游戏产生疲倦之时再习作, 也必然不能达到目标。“玩”不应是“写”的配角, 学生还没有玩出味道, 还没完全放开, 教师就“鸣金收兵”, 让学生急于动笔, 这样玩得不快乐, “写”也不会精彩;而“写”若成了配角, 便失去了游戏作文的本真意义。我认为两者都非常重要。因此, 正确把握游戏和习作的相互关系, 把“玩”和“写”科学合理、有机而紧密地结合起来, 是游戏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在上《官兵捉贼》游戏作文课时, 完成每一个游戏环节后我都让学生说一说。一是老师和学生对话, “你为什么认定他是贼?”“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细缝, 一脸的坏笑, 贼肯定是他。”二是老师引导他们同伴之间对话, “我不是贼, 求求你别捉我。”“我是贼才怪。”……这些语言材料不断地刺激着他们的大脑皮层, 在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 不会感到困难。如果当时不及时地进行从玩到说, 从说到写的训练, 那么也许玩得很高兴, 写得不愉快。

上一篇:品牌文化塑造案例(服装-蒙妮莎)下一篇:小学三年级学生年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