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2024-08-24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精选8篇)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篇1

广大市民朋友们:

文明城市,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代表着每一个市民的文明形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幸福和美义乌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件造福市民、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作为义乌的市民,我们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我们要积极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参与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赤岸镇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阵地,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为此,我们向各位市民发出倡议:

一、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者

请大家要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强化秩序观念和公德意识,树文明礼让、文明出行的良好风气,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

请广大市民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助人为乐,遵守交通秩序、公共秩序和网络秩序。全力支持、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努力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

三、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监督者

请广大市民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并做到以身作则,摒弃乱丢乱扔,不乱丢乱倒垃圾,不向河道池塘倒垃圾,不随意焚烧垃圾,落实门前责任制,自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庭院整洁、周边通畅,做好垃圾分类,对各种陋习,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决予以劝诫和制止。

四、当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志愿者

请广大市民朋友热心公益,积极积极组建或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踊跃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家人一起积极参加学雷锋、讲道德、守秩序、文明劝导等各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志愿者活动。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让我们携起手来,“积小德为大德”,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繁荣的家园,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赤岸镇人民政府宣

5月15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小贴士

01

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02

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而造福广大市民群众。

03

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04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是不是终身制的?

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不是终身制的,实行动态管理,创建成功后每年要接受中央文明办对该城市公共文明程度(包括城市的公共环境、人际交往、公益行为等)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测评和明查暗访,并且通过三年后中央文明办的文明城市复查考核才能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05

“全国文明城市”主要评判依据是什么?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06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打造哪八大环境?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07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上)。

08

对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面貌有什么要求

1)无违章搭建现象,门前责任制落实到位;

2)无违规违章占道经营现象,卫生状况良好;

3)无盯人拉客、盯人散发小广告现象;

4)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广告牌和单位名牌现象。

09

对市场环境有什么要求?

1)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无损坏花草树木;

2)柜台、摊位摆放整齐有序,无占道经营;

3)无乱张贴、无乱涂写、无乱设广告牌;

4)亮证经营,证照齐全,无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无强买强卖;

5)公共消防设施功能完好,消防通道无被占用、无堵塞,消防安全制度健全。

10

对村庄环境有什么要求?

1)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无随地吐痰、无损坏花草树木;

2)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

3)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垃圾箱房(桶)完好、整洁;

4)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干净无破损,照明灯完好、无缺失;

5)住宅楼有符合标准的防盗、消防设施;

6)有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

11

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有哪些

1)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3)在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不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保持安静、良好的秩序。

12

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

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2)车辆、行人不乱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3)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严重交通阻塞;

4)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13

公共设施维护方面,市民应该怎样做?

要爱护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雕塑、窨井等公共设施,不能人为弄脏、损坏。

14

市民应该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助关系

1)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地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3)家庭关系和睦、单位劳动关系和谐、社区人际关系融洽;

4)孤、老、残、弱者得到志愿服务。

15

卫生环境方面应避免哪些不文明行为?

1)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张贴、吸烟;

2)破坏城市公共设施、损坏花草树木;乱倒乱排污水;

3)违章搭建、乱拉乱挂;建筑工地、生产经营场所噪音扰民;

4)占用和侵占城市道路乱摆卖;

5)乱设广告牌和单位铭牌;

6)宠物扰民或任由宠物随地大小便现象等。

16

公共秩序方面应避免哪些不文明行为?

1)不遵守交通秩序,车辆乱停放、闯红灯、不礼让在斑马线上通行的行人,行人乱穿马路、翻越护栏,摩托车、出租车随意调头,机动车随意进入河源文化广场、沿江步行道、绿地等;

2)不遵守市场秩序,违规违章占道经营、乱摆卖,销售一些不卫生食品、不健康书籍和玩具,一些行业存在的宰客现象等;

3)不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在公共场所吵架、斗殴,办事不自觉排队随意插队,出租车、摩托车争抢客源现象等。

17

如何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公民?

1)语言美,心灵美;

2)谦虚礼让,虚心进取;

3)谈吐文雅,自然大方;

4)衣着得体,举止端庄;

5)作客文雅,遵纪守时;

6)讲究卫生,注重健康;

7)文明通话,提高修养;

8)公共场所,文明礼貌。

18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涵是?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篇2

一、文明与文明城市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许多老城市面貌一新, 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中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8%提升至2012年的52.57%, 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6.9亿, 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 这是英国用了200年、美国100年和日本50年达到的城镇化水平。据有关预测, 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 这意味着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作生活, 这将带来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带来城镇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为此,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 (J.E.Stiglitz) 教授认为, 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古今中外的城市在发展中也都患上了各种棘手的“城市病”。我国城镇化量的积累的速度值得称道, 但其带来的城市病很多。城镇化发展“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突出, 导致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巨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 中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达95%以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 中国就占了16个;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每年200多万个癌症死者中, 有相当比例与环境污染有关;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经济收入总额的10%左右。

既要大力推进城镇化, 又要破解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 各国学者在反思城市化进展, 提出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城市的发展, 同时预言新的“城市范式”诞生。20世纪末以来在中国广泛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 正是这样一种与21世纪人类城市发展趋势相吻合、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城市新范式、城市新模式。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 是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方位的考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 进一步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扩大城市的知名度,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树立起现代文明城市新形象。正因为如此,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竞争已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践中, 有少数城市对全国文明城市标准的认识不够全面, 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因此, 各个城市应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 引导城市走出发展方式误区, 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重经济增长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轻公共服务、人文环境及市民素质的投入和培育

近年来, 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已基本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 不少城市的领导干部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 把增长看作是城市发展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结果, 唯GDP、唯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方式, 给城市带来了发展的“经济病”、“社会病”、“生态病”, 城市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还没有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其主要职能, 还没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时, 政府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追求GDP作为自己的首要的不可动摇的目标。

2. 城市建设管理千篇一律, 城市缺乏灵魂和个性

一部电视剧引发故里之战。河南永成、安阳和安徽州争曹操;重庆奉节和四川彭山全民动员找刘备墓;河北正定、临城与四川元氏夺赵云;甘肃康乐、陕西米脂、山西忻市抢貂蝉;湖北嘉鱼、河南商丘、湖南岳阳、浙江义乌, 以及安徽潜山、庐江、南陵三县争“二乔”的闹剧不断上演。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 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 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 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然而, 象征城市灵魂的城市精神, 缺少个性、高度雷同的比比皆是。比如:

武汉精神: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

上海精神: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昆明精神:春融万物, 和谐发展。

3. 文明城市创建千头万绪, 工作缺少创新, 特色不突出

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 (城区) 创建的基本情况, 共设置了9个测评项目、36项测评指标、近400项具体工作。特色指标分为创建工作集中宣传、工作创新、荣誉称号和城市整体形象4项。可以说,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千头万绪, 任务十分繁重。

然而, 仅仅按照测评体系的规定动作完成是不够的, 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特色指标失分也会较多。因此, 城市在文明创建工作中, 要结合自身特点, 把某些指标做到极致, 并通过创新最终形成城市文明创建特色, 从而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形成比较优势。

三、全国文明城市竞争战略选择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成功案例, 用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点评、总结, 提出全国文明城市竞争战略的策略。

1. 运用集中化竞争战略, 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领全局

广州市:作为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全国唯一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广州居住人口超过1500万, 外来流动人口达712万人。广州地区媒体发达, 市民素质高, 参与意识强, 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具有很高期望。正如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所言, 广州市克服重重困难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本身在全国就具有较强的先行探索意义。

广州市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多年不间断创建, 历届市委政府把工作重点聚焦在“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上, 以此统揽全局工作;二是把“市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把创建重心聚焦在市民需求上, 从满足市民需求入手, 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把人民满意作为评判标准, 把创建活动变成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幸福工程”。

2.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

福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 如何切中城市脉搏?毫无疑问, 福州把“人文文化”作为城市最大的亮点, 在较好地完成文明城市100多项指标的同时, 突出城市个性, 把“人文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极致, 从而形成福州市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参加各种各样的评比, 城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福州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呢?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说得好:“文明城市建设必须切实植根本土文化。立足地方历史文化基因, 自觉把人文文化作为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融汇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在弘扬中推进传承, 在创新中引领时尚”。

3. 通过构建价值链,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佛山市: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 到当今世界的“制造业重镇”, 佛山所扮演的角色不断变化。佛山的地盘很小, 但佛山的实力很强。佛山以民营经济发达闻名, 一个地级市拥有30个专业镇, 并催生53个中国名牌, 众多的专业市场不仅辐射中国, 也影响世界。

佛山“富可敌省”, 但现在还不是全国文明城市, 这与佛山的文化有关。务实、低调的文化性格, 也常常让佛山人对“荣誉”和“称号”不那么热衷。所以吃苦耐劳的佛山人不缺财富, 却缺少包装:一间凌乱的作坊也许是一个制造名牌的工厂, 一位不修边幅的行人可能就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大佬。但过分随意的“朴实无华”一旦蔓延扩散, 成为一种群体行为, 必然弱化市民对城市形象的念想与呵护。

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我见 篇3

【摘 要】文章阐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指出了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等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对策

自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城市各级全面动员,鼎力推进,市容市貌得以极大改观,城市环境整体提质;群情高涨,人心思进,城市活力明显增强。至省级文明城市达标前后,已见高潮。但潮落后陋习卷土重来、依然故我的现象,却清楚地昭示我们: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能只是满足于硬件问题的解决,而忽视软件问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的重要!提高湘潭市全民礼仪素养事关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局和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局。

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距离2017年国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公共安全亟待加;交通状况有待改进;市容市貌必须改观;市民素养还需提高;等等等等湘潭市城市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广大市民的参与,是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因此,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只有充分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那么,如何做才能进一步增强湘潭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呢?本文将围绕如何创建文明城市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与市民互动

“创文对一座城市提出了很多综合性指标,必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广大市民也会感到更加幸福和自豪。”本人认为,从这点上说,湘潭市民对创文应该是非常关注与支持的。 对此,湘潭市委市政府给与了积极回应,加快文明创建步伐,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创建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今年,湘潭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后,主抓精美湘潭建设,推出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都是湘潭市民长期关注与期盼的。如沿江风光带,一二十年前就提出修建,但进展非常缓慢,而精美湘潭建设让市民感到希望就要成真。风光带的建成将对市民休闲、出行、市区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精美湘潭建设的推进,湘潭的变化会更快、更大。”本人认为,湘潭市委市政府不但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精美湘潭建设,而且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不断强化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关注城市建设与发展,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本人欣喜地看到,在精美湘潭规划公示方面,湘潭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湘潭市委市政府都通过微信、电话、报纸、网络等方式,向市民征求意见建议。本人建议,今后,这种宣传互动也要紧随项目的发展,对相关情况及时公示。

文明创建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湘潭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诞生了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很多历史建筑。但随着时间流逝,一些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本人认为,从考核评比上讲,这直接关系到文明创建的实际效果,而从文化价值上讲,这些历史人物、事迹、古迹是湘潭的魂、湘潭的根,也是最让湘潭人留得住乡愁的地方。我建议建议,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保护好城市古建筑。“保护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让他们积极参与、监督。”我建议,应将古建筑保护列入精美湘潭建设统筹考虑,达到新城市与旧风貌的和谐统一。

精美湘潭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是硬件条件,而提升市民素质则是软件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如何做文明市民的宣传,即文明市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并长期坚持下去,让市民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做好“人”的工作

近年来,围绕湘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常常深入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地,进行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热心创文的我,目前,还在就《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礼仪素养的路径和对策》等课题进行研究。“创文与每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民的参与率就是创建的成功率。”湘潭对创文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但市民对文明创建的认同感还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进行过创文知识讲座100多场次,本人发现,尽管湘潭通过宣传展板、文娱活动、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营造了创文的良好氛围,但很多人对创文是什么、为什么创文、创文跟我有什么关系、创文我该做什么等等问题,仍然不知晓、不理解甚至抱怨。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还是宣传没有到位。如何进一步增强市民创文的意识,进而支持创文,参与创文?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把一些人集中起来,重点宣讲什么是文明创建,市民应该怎么做,然后口口相传,共同进步。如同有的老师平时对评职称不关注,不在乎,不行动,临退休才感叹诸多。如果,我们事先做工作,讲清楚评职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不评有什么坏处,唤醒他们的意识,然后让他们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并且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目标就能一步步地实现。

创文亦然。不真正唤醒市民意识,万事空谈。如今时间紧迫,必须制定时间表,分块、分层,组织一批得力的人,做有渲染力的宣讲,然后一步步实施创文工作,才会有好效果。

首先,要组建一支创文宣讲队。尽量吸纳一些有一定理论水平、文明素养高的创文热心者、优秀代表,讲清楚创文的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

其次,一定要采取分块、分层的集中宣传方式,时间长短不一,人数不限。尽快对创文宣传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对效果不佳的再制定宣讲计划。宣讲要覆盖不同的对象,如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以社区为例,把所有居民集中起来不现实,那么可以要求一些居民代表参加,再由他们将宣讲的内容传达给其他的居民。

只要每个市民都积极参与,围绕创文工作,真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那么我们的市民就都将成为文明的市民。家庭是文明家庭,小区是文明小区,街道是文明街道,湘潭当然是文明湘潭了。“没有文明人,哪来文明城?!”

三、提高市民礼仪素养常态化

礼仪文化的功能是造就和谐社会,就个人来说,求人际和谐、家庭和睦,立足人际文明秩序之协调;就国家来看,求国强国泰,立足于社会大秩序之稳定。礼仪文化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同时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功能,譬如建立规范与秩序、培养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以及通过社会化过程来传递社会文化、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礼仪文化使人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规范内进行,使社会关系更趋和谐。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看,礼仪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湘潭市能否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全民礼仪素养事关全局。湘潭市如果有幸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提高全民礼仪素养的常态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女,汉族,湖南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田芸(1987-),女,汉族,山东沂水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讲师职称,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刘勇(1973-),男,汉族,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篇4

1、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什么重要意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品牌。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向心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争夺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每个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城市文明离不开市民的文明,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

市民要关注要知晓文明城市的创建;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具体要求有:不随地吐痰、不说粗话脏话,公共场合不吸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损毁公物、不乱涂乱画、不私搭乱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不翻越栏杆,自觉排队,遵守社会公德。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体指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6、嘉峪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宗旨:创建为民

创建靠民

创建惠民

嘉峪关市城市精神:艰苦创业

开拓创新

争先创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材料 篇5

移交后的铜陵市第二十中学,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正焕发着蓬勃生机。学校正逐渐向校园建设标准化,教学设备现代化,育人模式特色化的目标迈进。在铜陵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学校省级校安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加固工程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10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和2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正在全面建设中。学校积极融入铜陵市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大潮中,教育基础设施正在不断更新。

多年来,学校坚持依法办学,文化育人,教研兴校,特色立校,管理强校,多渠道培养人才的方针。对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拒绝有偿家教,加强党员教工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所有课程,以励志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近年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民生工程政策,所有学生都加入校方责任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均享受国家两免政策,特困住校学生享受生活补贴;高中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校资助覆盖率接近20%。

新学年的铜陵市第二十中学正积极投入到铜陵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当中。学校现拥有19个教学班,在籍学生近700人,教职工98人,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41人,先后有26名教师荣获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校风淳朴,学风浓厚,校园和谐。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农垦系统示范中学”、“安徽省家教名校”、“铜陵市绿色学校”、“铜陵市合格团校”、“2011铜陵市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13年,我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文明办的统一部署,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努力提高全体师生创建文明城市的意识。教育师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现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汇报如此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落实目标任务。

我校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的目标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根据实施方案对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检查评比,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定期召开行政例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关于做好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全体教职工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认识,教育学生自觉使用文明用语,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都能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创建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在校园醒目位置悬挂标语,并充分利用学校板报、校园广播、小报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步骤、重大意义、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环境。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周四训导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创文的重要意义,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举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讲座。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校师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并开展相互监督活动、争创文明标兵班及创建文明校园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更有效、更深入的进行创文宣传活动。

分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宣传材料。如学校宣传图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调查问卷等等。通过这些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对创文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又把这些知识带入家庭,影响他人,服务社会。

开展“小手牵大手 共向文明走”等宣传活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倡导学生能将校园中的文明言行带出校门,带进社区,带进家庭,使广大家庭成员也能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来。

二、积极开展,强化督查。

学校对创文工作强化督查,力求实效。我校对领导班子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分工,加大对迎接创建工作的检查力度,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检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改进和推动管理工作,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规范学校管理 创建和谐校园 提高文明素养。

1、强化管理育人意识,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在学习中小学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进一步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教师岗位职责、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功能室部管理职责以及教师、学生管理办法等,为依法治校奠定基础。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做好师生安全工作。学校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做好安全工作。成立了行管领导安全巡查组、值周教师安全疏导员、设立了学校保卫科,聘任了专职保安,加强了师生在校活动安全教育、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及校外人身安全教育,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3、规范教学管理,实现教学育人。学校认真执行部颁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首,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行政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4、规范学籍管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加强学籍管理,着力落实常规教学工作。学校在新生入学、分班等工作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规范操作程序,各类学籍资料管理有序。学校认真执行教育局制定的招生政策,坚决执行学区招生方案,坚决执行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政策。

5、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多方并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常规制度,如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试卷命题竞赛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阅卷流水制度等,对各个教学环节严格把关。学校还坚持检查每一天的常规教学,不放过任何一项教学活动。严格按教育局统一作息时间进行教学,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坚决杜绝学校教师乱办班、乱补课行为,通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逐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市教育局批准的竞赛活动。学校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

6、切实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坚持校务公开,严格落实有关收费制度。学校始终把规范执行一费制做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对学生的收费项目必须按照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核实公示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认真执行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各项规定,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不扩大收费范围。各班的课本,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征订。学校不准任何教师为学生或者向学生推荐征订规定以外的教辅材料和学习用品。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校的各项收费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现金坐收坐支。

7、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良好师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既要靠教育,又要靠规章制度约束。我们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加强了过程考核,逐步建立了以奖优为主和以罚劣为主的激励机制。同时,我们建立健全教师日常师德档案,并将其作为评估、检查、总结和改进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依据,将师德考核列入教师全面考核的核心内容,坚持“师德第一”。常抓不懈的师德教育,使我校教师不断调整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我们坚决实施教师师德和业务培训制度,所有教师必须具有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教师资格,每年暑假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师德规范和校纪校规。

四、丰富德育活动 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1、发挥少先队活动德育优势,抓好常规育人活动。近年来,学校进一步规范管理,要求少先队组织好升国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引导;开展好班队会活动,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选拔好文明礼仪督察员,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监督、引导;落实好各项评优表彰,树立广大 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促进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整体提升。学校开展了“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系列教育活动,各班开展以“争做校园文明小使者”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班队会,出一期“争当四好少年”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了“走文明路,行文明车”的交通安全知识宣讲教育。加大交通规则的教育力度,促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秩序、排队候车和依次上下车、文明骑车行车、礼让座位、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等良好交通习惯。开展了“我与文明找差距”活动。组织师生寻找自身与文明的差距,也动员全校师生为学校创建出谋划策,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2、开展好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学校坚持开展 “文明礼仪教育月”、“爱国教育月”、“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法制安全教育月”等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有效的对青少年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每年三月份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活动,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学生在社区内做好事,加强了雷锋精神、事迹的宣传,受到了社区的一致好评。此项活动结合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4、安全教育常年不懈。安全教育一直是我校少先队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每年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灾减灾、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橱窗向广大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并根据《遇险紧急疏散预案》,积极开展安全疏散演练,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每年四月份我校开展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陵园活动,加强了对学生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敬献花篮、纪念碑下宣誓、瞻仰烈士陵园、参观革命英烈事迹展览馆,使广大学生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了现在要好好学习,准备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6、学校每年组织秋季田径运动会,为广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阳光体育训练成果的平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7、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我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刻苦学习,努力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8、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不断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巩固实践活动成果,重点开展以下系列活动:

(一)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以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为契机,对未成年人基本生活能力和待人接物进行培养训练,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美德少年星级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树立一批道德先进典型,引导全区未成年人在广泛参与道德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大力推进美德少年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采取媒体报道、网络展示、互动交流等方式,为未成年人树立更多可敬可学的身边典型,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把学雷锋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之中。

(三)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载体,在未成年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引导他们认真学习美德少年事迹,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身体力行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价值追求,增强道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争做有道德的人;

(四)将“日行一善”、“ 文明小博客” 和“学雷锋”活动相结合,把活动贯穿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之中,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探索运用网络媒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9、学校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安排部署全体师生经典诵读和中学生必背诗篇,并参加了市局组织的诵读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0、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上学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的入学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11、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组织中小学生通过文字编排、美术设计、手工劳动,精心制作节日小报。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可采取个人、小组、班级、家庭等方式,发动学生通过校刊校报、手抄报、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形式创造性地编辑各具特色的小报,并进行评比表彰。

五、建构立体德育网络,拓宽德育平台。

在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与社区、关工委的联系,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进一步拓宽了青少年德育工作渠道,丰富了德育活动内容,延伸了学校德育活动效果。

今后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的成功经验,严格对照教育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找出差距,增添措施,立足行业特点,进一步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工作重心,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继续努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 篇6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局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加快我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步伐,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为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以唐卫选校长为组长、张红军同志为副组长、各小学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认真学习《 教育局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为搞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其活动内容广泛,既有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民族法制等领域的建设,又有物质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市民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可培养敬业创新,契约诚信、责权对等意识,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学校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宣传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全方位、立体化、高密度的宣传和培训,在我

校迅速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新高潮,提高了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并能按期完成。

三、明确目标任务,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到了关键时期,结合本地实际,要以目标为动力,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强化健康教育,重点抓好师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使其达到标准。进一步做好传染病和病媒生物防制及食品卫生规范管理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创建省级园林绿化城市,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的良好途径,各校要重视学校环境的绿化工作,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花园式学校,增强环境育人的效果,培养学生爱护花木,维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是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要树立节能减排环保意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及时有效地处理好校园内的垃圾,加强对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师生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在宣传活动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1、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召开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宣传栏,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

浓厚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舆论氛围;各校还可根据学校的实际举办征文、演讲比赛、发《公开信》和《倡议书》,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鼓励师生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队,有效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广大师生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2、我校将原有的创卫宣传栏、墙报、黑板报、橱窗迅速更换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栏并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形成制度。

3、我校在学校醒目地方悬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横幅。

4、为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引向深入,举办四城了联创知识讲座8次,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人心,并鼓励全体师生自觉地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

5、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爱护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等活动,使师生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6、在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活动中,并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课堂”等活动,给家长致信、发倡议宣传资料等形式,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深入家庭和社会,营造深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了健康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篇7

近年来, 盐城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统揽全局, 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发展中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用户规模和运营效益均持续提升。截至2010年, 盐城移动用户规模超过370万, 运营收入20亿, 连续保持20%左右增长率, 创造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超过5800个, 为地方就业做出了有力支持, 是目前盐城市增幅最高、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

栉风沐雨多年, 盐城移动始终围绕“让用户满意”的服务宗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2009年, 盐城移动大庆路沟通100店成功跻身“全国青年文明号”之列, 成为中国移动江苏公司10个“全国青年文明号”之一。回眸盐城移动文明单位建设之路, 记者看到了该企业所呈现出的独有的亮点。

组织领导给力提升创建水平

身先士卒, 矢志践行。为打造良好的团队执行力, 盐城移动领导坚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促进企业效益提高和形象提升的有效途径, 将创建工作摆上公司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工作目标管理之中。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员工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专门建立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 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 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事宜, 并制订创建工作办法、年度计划和三年规划, 实现创建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化;每年召开全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创建工作显性化。积极组织参加全区创建工作, 加强协作互动, 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创建”格局。

“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 这是用户们对盐城移动的直观评价。整齐的着装, 专业的接待, 温馨的问候, 盐城移动员工一贯的真诚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军人般素质也让人有口皆碑。据介绍, 这些年来, 盐城移动继承并发扬盐城新四军铁军精神,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教育和业务工作相结合, 提高创建水平。2009年起持续开展“弘扬铁军精神, 锻造亮剑团队”活动, 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工作融合, 逐层深入, 强化落地, 实现创建工作有载体、有目标、有氛围、有特色。活动至今评选产生“亮剑班组”50个, “铁军人物”22名, “亮剑团队”5个。

加强创新管理拓宽创建渠道

“创新是企业灵魂”, 盐城移动始终坚持这一发展原则, 系统性、互动性、持续性地推动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营造“时时是创新之机、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的创新文化氛围, 倡导全员创新、团队创新、持续创新;加强创新管理。制度上实现闭环管理, 内容上强化二次创新提升生命力, 范围上加强共创共享, 提升创新能力, 从而对创建成果起到了巩固作用。

现在办理移动业务实在是太方便了, 用户以自身感知肯定了盐城移动的贴心服务。据了解, 服务好社会、服务好用户, 是盐城移动一贯的坚持。近年来, 盐城移动紧紧围绕“业务与服务领先”战略, 把“便捷高效”打造成服务的基本特质, 给客户带来实惠和价值。不仅采取内外部检查相结合提高营销服务窗口、大客户管理、用户投诉、网络覆盖质量;还通过规范SP商诚信经营、统一短信平台代码、完善计费系统、遏制垃圾短信等创新手段, 积极维护消费者利益;另外推出电子营业厅、客户经理服务、便民服务点等举措, 实现全天候24小时就近服务;规范服务窗口, 服务行为做到“三声三心”, 服务规范实行业务首问责任、办理流程公开, 投诉绿色受理, 同时借力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岗位技能练兵,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践行企业责任创建和谐社会

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进程中, 盐城移动一直在履行着一个优秀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在倾力推动农村、生命、文化、绿色、志愿“五大”社会责任重点工程工作方面, 盐城移动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践行服务社会的承诺, 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积极助力农村发展

近年来, 盐城移动建设农村基站520个, 实现乡村移动网络覆盖率99%;实行“一村一店”计划, 设立乡镇营销部200多个, 村组服务站80个;推出农业信息及农业专家热线、网上农业营销平台等信息化服务, 畅通信息渠道助力农村致富;同时盐城移动还积极与本地的贫困家庭结成“牵手致富”对子, 帮助他们脱贫。

盐城移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关心下一代成长, 也是中国移动“正德厚生”的表现。盐城移动创新推出“家长网校”教育模式, 打造24小时互动教育新领域;推出“金苗通”服务, 为婴幼儿家长 (尤其是农村家长) 提供育儿、免疫信息;持续开展“零距离爱心站”工作, 助学盐城籍优秀学子;坚持开展中、高考义务服务等工作。义务献血、照顾孤寡老幼、扶危济困、帮助残疾、公益环保……在公司的积极倡导下, 盐城移动广大员工通过各类形式, 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得到了社会普遍好评。

甘做文明排头兵全力做好六大实事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 盐城移动率先而为。开展“文化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活动, 服务居民生活;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千家营业场所推出“绿箱子”回收废弃手机及配件;组织“红色文化”之旅, 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文明交通”义务宣传, 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倡导文明礼让、有序出行的良好风尚等, 融小家入大家, 构建和谐城市环境。

创建靠职工。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盐城移动提倡“激情工作、快乐生活”, 关注员工身体、心理的双重健康, 持续推动合理化建议、流程梳理“金点子”、员工文体娱乐、体能达标提升、EA P心理帮助、基层调研六大内部实事工作。2008年至今, 公司已征集员工合理化建议1100多条, 梳理流程42项, 开展基层调研300余场, 高度激发了员工们的主人翁意识, 有效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满意度, 从而提升了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探寻盐城移动的创建之路, 记者看到了那缀满枝头的累累硕果:员工素质显著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企业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资源整合水平普遍深入, 市场融合步伐加快;企业文化广泛渗透,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企业形象不断提升, 和谐建设效果显著。

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篇8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上一篇:娱乐场所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下一篇:工作纪律大整顿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