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2024-06-22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通用11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1

------岳西县红杜鹃学校唐俊峰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本次说课,我将以下分五部分向大家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鸦片战争》是必修一第10课内容,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我国教材中的近代史,有一个范文澜、胡绳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有两条线索,第一条就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所以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二、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内容: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鸦片战争爆发背景和林则徐虎门销烟。

(2)掌握《南京条约》内容以及其附件对于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图表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战争背景和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

(2)通过补充香港被侵占和回归的史料,让学生知道我国现在的强大和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三、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重难点。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为什么英国要不远千里来侵略我国?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本节课的难点是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以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会迷惑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兵多将广,而且又是主场作战,又有人民的抗英,为何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而且后面是只要是一打必败,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着重分析解决这个疑惑。

四、下面进入 学生学情分析。根据我们红杜鹃学校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大多学生在初中时的历史知识掌握不太牢固,同时高一的孩子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限,基本不具有全局史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近代中国历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去整体分析理解,通过补充历史过程史实和引导分析讲解,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点。

五、接下来是关于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引导讨论法,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和补充的图标图片等史料去分析掌握和理解本段历史。

六、最后教学过程部分。

首先是导入新课:

这一部分我将采用问题导入: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为什么是1997年7月1日0点?引导出《南京条约》的签订是香港被割让的开端,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部分,一、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对比。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前言及第一目虎门销烟,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的形势对比,引导学生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综合国力等方面得出认识。

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另通过PPT展示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前中英贸易额的对比,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国现在也在禁毒,而且力度非常大,如果有人走私毒品到我国,然后被我国没收,会不会引起战争?禁烟是清朝的国事内政啊,一个国家政府会不会公然为“保护鸦片走私”而进行战争?这时就应该让学生讨论探究,“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从而师生共同分析出得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三、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在讲鸦片战争的过程时,首先通过展示和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个鸦片战争的情况。然后引导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及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通过口诀“五亿港元”来帮助学生记忆条约内容。

同时讲述南京条约时,要学生思考条约中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分析完南京条约,再分析书中《历史纵横》部门提到的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租赁房屋居留权等条款的具体意思和对中国的影响,在讲到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时,要先向学生清楚阐述一个概念: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分析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够从逻辑上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课堂上希望能够补充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过程,但是这些史实过程的补充表述不好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是清政府或林则徐导致的战争,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学生正确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去补充讲述这些史料,在这个方面还是有些困惑的。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2

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 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既要关注史料的多样性, 还要关注对史料解读的完整性、深刻性、启发性。文字史料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上有其优势, 但图像史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提高思维想象能力以及增强情感价值观教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图像史料从形式上分为图片史料和影视史料两大类。图片史料是指“将实物等不能变为文字的材料, 用图片的形式反映的史料”。所以, 图片史料在内容和数量上都是巨大的教学资源库。

二、实施依据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理念,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个性而全面地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这些文件为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情境教学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而图片史料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实践证明, 在课堂上运用图片史料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师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参与、探究历史,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教学效果较好, 而且在此过程中, 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得到增强, 有助于其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实施策略

教师在使用图片史料时, 首先应该掌握其主要特点, 然后根据一定原则对其进行筛选, 为其有效使用做好铺垫, 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

1. 特点

图片史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直观性, 它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某一历史场景的片段。例如, 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解放战争”时, 展示教材上P78 页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 年在重庆谈判时拍的照片来导入新课, 从照片上两个人的穿着、表情、站位等细节, 可以推断出当时谈判的氛围还是比较和谐的, 而后来国民党却撕毁协议, 挑起了内战, 这里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设置了一个悬念,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图片史料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大, 这一点一直被大家所忽视, 其实只要深入挖掘, 每张历史图片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就会被发掘。如教师在讲授三大战役时, 展示教材上P80 页《三大战役示意图》, 从图中学生既可以了解到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顺序、地点、解放军的进攻路线和歼灭、改造国民党军队的数量等这些显性信息, 而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战略战术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等更深层次的隐性信息。

2. 筛选

了解其特点后, 教师还要对浩如烟海的图片史料进行筛选,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些筛选史料的原则, 即典型性、多样性和针对性。

A.典型性。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使用图片史料的重要性, 但有时使用的数量过多, 缺乏对图片史料的必要的解读和点拨, 一闪而过, 不但使学生感到视觉疲劳, 而且还冲淡了主题, 难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对图片史料进行筛选, 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趣味性、深刻性、启发性的素材, 以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益。

B.多样性。首先是图片史料类型的多样性。教师可以使用历史照片、历史漫画、历史地图、图表等素材,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不同史料的价值和特征。例如, 教师在讲解三大战役时, 既可以展示课本上的示意图, 同时还可以展示课堂上经过师生合作完成的图表, 图表包含了战役名称、时间、作战部队和指挥员、战役特点、战果等信息, 多角度对知识进行巩固。其次是图片史料视角、立场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选择对同一历史事件、人物或主题持不同见解的史料, 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又增强了学生的史学思维和素养。例如, 在讲解三大战役时, 教师除了讲解战役的重大意义外, 还可以出示一些由于战争而被破坏的历史遗迹和城市图片, 让学生学会从多视角辩证地看待问题。

C.针对性。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固有的认知结构以及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 了解学生的需求, 尊重其学习的感受,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 教师对图片史料的筛选还要从学情出发,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选择那些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够得着, 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素材。同时, 还要兼顾不同年级、班级、学生间的差异, 做到差异教学。

3. 应用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图片史料, 是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 教师要利用图片进行精心设问,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其核心素养。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 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图片史料中的人和物的大小、比例、表情、神态、关系、环境、特殊符号、数据、提示语等重要信息, 感受、体验当时的历史情境, 并结合所学知识, 巧设问题, 让其进行合理分析与判断, 挖掘图片史料背后的隐性信息。在此过程中, 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以及与其他同学、老师进行互动、合作、探究的能力, 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 教师在使用《三大战役示意图》时, 除了要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体验图片所反映的显性信息之外, 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其背后的隐性信息, 特别是中共取得胜利的原因。为此, 教师还提供了三大战役决战前《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从图中学生了解到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从1946 年6 月内战爆发时的430 万比130 万, 到1948 年秋决战之前的365 万比280 万……从数字上看国民党军队在决战前仍然占有优势, 而此时中国共产党却为何认为敌我力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决战时机已经到来并最终取利了呢?这似乎有点不符合正常的逻辑, 通过设问, 学生学习兴趣再次被激发。而后教师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9 页的“学思之窗”, 了解到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以来, 在1946~1948 年间, 华北和东北解放区、山东、冀中就大概有一千多万农民踊跃参军或者随军出征, 由此不难分析出, 中国共产党取胜的重要原因是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 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总之, 图片史料既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历史知识的必要补充, 更是历史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因此, 只要教师对其进行精心筛选、巧妙应用, 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建梅.创设生活化情境, 体验生活化数学[J].数学月刊, 2010 (12) .

[2]高艳红.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妙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09 (04) .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高国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 2011 (31) .

[5]叶小兵, 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09) .

[7]郭排行.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6) .

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 篇3

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内容。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光合作用”一节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光合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②叶绿体中的色素③光合作用的过程④光合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观察、设计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③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设计

(2)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内容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二课时安排叶绿素实验,第三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教师的过程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学手段: 课件、录像、投影仪

学法指导:

学生在学习完细胞,理解新陈代谢等相关知识后,为光合作用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课堂中运用课件演示实验,创设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海尔蒙特实验,提出问题:从这个实验可知柳树重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

教师指出,海尔蒙特没有考虑到空气是否也能起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引出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的直观性和已有知识降低了问题的起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新知识

1、录像演示普里斯特列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B钟罩内的小白鼠没有死亡?植物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教师指出:(1)该实验不能证明更新的空气中的哪种成份?

(2)当其它人重复该实验时候,有可能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直到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蒙斯证实了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

2、学生介绍课前所做的萨克斯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

(1)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么?

(3)碘蒸气处理叶片,目的是什么?

(4)这个实验成功的证明了什么?

(5)高倍镜下观察“小蓝点”聚集的部位是细胞的什么结构?

学生经观察实验过程,分析问题,能够得出结论。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需要光

(2)产生淀粉的部位是叶绿体。

〔小结〕:(板书)

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课件演示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亲自重复萨克斯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重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

3、课件展示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A、这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1)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不仅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2)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气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

(3)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中释放氧的部位。

(4)进行黑暗和曝光对比实验,从而明克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B、这个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设计实验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设计要注意的问题:要有对照组和控制单一变量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简介同位素标记法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氧气到底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4

一、《课标》内容标准

高中历史必修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源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引导回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3、七三一细菌部队:看书中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 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阅读材料: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

材料二: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

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钠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钠》是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节,包括钠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能为后面金属元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为“物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率”的学习提供丰富的金属的感知性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本节是金属这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这一节即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钠单质的性质。

2、教材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本节的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金属钠的重要性质和保存方法,了解钠的主要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和相互讨论,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钠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敏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又具备了一定实验操作能力的具体情况,将教材中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的教学法施教。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取一些化学事实,通过思考、讨论、归纳出性质,这样的教学法能够把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把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而采用实验的方法对难点突破,能加深学生印象,记忆更加深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是大纲要求的四大能力之一。让学生做实验,目的是强化实验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能见度。学生亲自用小刀切开一块金属钠,观察表面情况,然后将一块用于燃烧;另一块投入水中,并且滴入酚酞试液。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非常美丽;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滴入酚酞试液后呈玫瑰色也非常美丽,这是可以提醒学生“美”无处不在,在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这时学生非常高兴和激动,此时提醒学生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学会正确观察事物的方法,深刻意识到实事求是、严禁治学才是科学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把思考题和实验中的观察要点制成幻灯片。

2、准备好学生实验用品:烧杯、Na、小刀、酚酞、镊子、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滤纸。这节课在实验中进行。

(二)、教学过程

1、从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初中学的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特点引入教学。导出钠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是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使学生对钠的化学性质有一个大体、初步的印象。明确这节课用实验验证上述推断。

2、检查学生实验操作的预习情况,钠的取用,镊子夹取,用小刀切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剩下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明确这节课要做的实验钠在氧气中燃烧,钠和水反应。

3、实验前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强调由钠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熄灭,要用细沙。

4、实验阶段

具体做法是:将幻灯片上的思考题和实验观察要点给学生展示出来。

A、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观察要点:颜色、光泽、沉在水底还是浮在上面?是否熔化?硬还是软?

B、钠具有那些化学性质

观察要点:(1)在空气中,Na有何变化,受热后,又有怎样的变化,从火焰的颜色、生成物的颜色进行观察。

(2)与水反应时,钠静止不动吗?有声音吗?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现什么颜色,点燃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在学生明确了观察角度和要点后,让学生开始做实验,然后请同学回答观察到的现象,但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器官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些化学事实,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某些方面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对实验中自己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无法解释的问题,他们期待老师的讲解。

3、分析总结:最后按钠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钠的保存和用途进行总结。

①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熔点、密度、硬度

②钠的化学性质

4Na+O2=2Na2O2Na+O2=Na2O22Na+2H2O=2NaOH+H

2③钠的保存、用途

总结钠的保存方法,应紧密结合其性质,并提醒学生钠的保存方法及理由,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结合钠的性质来理解记忆,逐步克服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方法。在总结Na的用途时,指出强调Na、K合金在原子反应堆里作导热剂,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作用于社会的情感。

4、作业:教材49页1、2题,巩固教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四、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简洁明了。

整个版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中两部分用于书写教学提纲,右边部分用于举例子。

五、教学反思与讨论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6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

课第一课时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Unit2 Heroes

Lesson4 Superhero(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lesson4 Superhero。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

1.本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课是高一必修模块一第二单元第四课的阅读课型,本单元围绕“英雄”展开,涉及中西方文化中的许多英雄人物,内容丰富,十分重要。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在英语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探讨,并且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启发式阅读,学生能理解文章大意;2)掌握与主题有关的一些词汇,表达方式;3)学生的阅读技能可以得到提高。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自主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superhero及其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不屈应对各种挑战的精神。

3.重难点

重点:重点词汇及表达方式的掌握;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解决问题

难点:熟练运用英语表达看法,交流观点。

二、学情分析

优点:大多数学生来自较优秀的中学,基础好,基本功扎实;对本课主题很感兴趣,有深入了解的欲望

缺点:创新能力不强,快速反应能力较差

三、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当前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及高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为达成前面所说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应采用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愉悦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学,这里所提到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的有机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法: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我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方法应主要是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以及创新学习法。这些学习方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更增进了感情,一举三得,应用于阅读课尤为必要。

四、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通过导入有关超人以及主人公的一些图片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Step2:Presentation Task1:Words and expressions 通过对一些词汇及表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语言点,且有助于接下来的阅读部分学习。Task2:Skimming 在阅读基本无障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相关阅读技巧快速略读文章,主要是集中注意力,抓关键词,找出段落主旨句等方法。回答一道与段落大意有关的习题,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快速找到主旨句的能力。Task3: Scanning 要求学生通过查读的方法解决几道判断题,同时提醒学生应当注意具体的有关信息,而不必通读全文。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Task4:Careful reading 在精读练习中,我会让学生精读一遍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我所给出的表格中的信息填写。精读过程中,有必要对语言点进行系统的学习。Step3:Group work Discussion:我们能从superhero的事迹中学到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用英文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应对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Step4:Reflection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加深印象,巩固所学。Step5:Homework 布置同学们写一封信给自己的朋友,内容就是告诉他关于Christopher Reeve的故事。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巩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Step6:Blackboard design 居中写上本课的标题,黑板左边板书一些重点词汇,语言点等,右边填写作业的布置。

五、教学反思

1.首先我认为鉴于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2.把阅读和练习结合起来,形式多样,收效明显。

3.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只局限于阅读,但又不显得繁杂。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7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基本确定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它的签订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高潮,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初步确立。《马关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恶果。

(1)条约使日本割去中国台湾等大片领土,这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它直接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疆土的野心,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

(2)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财政经济的危机,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而列强则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马关条约》还为列强勒索大宗赔款开了恶例。

(3)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群起效尤,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从此,列强以条约为“依据”,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沉重打击,直接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极为沉重的枷锁。帝国主义通过这一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这个条约也是清朝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朝统治者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慈禧太后还明确表示,此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毫不掩饰地讨好外国侵略者,甘心充当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巨额赔款,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摊一两白银,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款,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清政府把每年的2 000多万两赔款强迫各省分摊,遂使广大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社会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外债永无还清之日。

使馆界的设立,成为中国的“国中之国”。

大沽等炮台的拆除,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扎外国军队,便于帝国主义随时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清政府也完全处于列强的军事控制之下。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黄海海战 ②丰岛海战 ③威海之战 ④辽东之战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①④

2.甲午战争后,新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今天成为直辖市的城市是()

A.重庆 B.沙市 C.苏州 D.杭州

3.清朝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是在()

A.《马关条约》中 B.《南京条约》中 C.《辛丑条约》中 D.《北京条约》中

4.《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C.使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能力提高

1.有诗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推断,诗中“去年今日”是指()

A. 1893年4月 B. 1894年4月 C. 1895年4月 D. 1896年4月

2.《马关条约》各项规定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B.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C.日本可在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商埠

3.下列有关《辛丑条约》及其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赔款数额居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首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使中国北方地区国防门户大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三)延伸拓展

1.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软弱可欺

B.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D.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2.《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

A.为日本所独享

B.为参加“干涉还辽”的俄、法、德所享有

C.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是()

A.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要求夺取更多殖民地

B.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只剩下中国这一块殖民地

C.《马关条约》的刺激

D.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4.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主要的表现是()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B.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四)模拟练习

1.《马关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够反映出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

A.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辟内河新航线

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A.旅顺 B.大东沟 C.舟山 D.威海

3.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A.美国已经取得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有人统计,从1885年5月到1895年5月的10年间,三海工程共挪用了海军经费436.5万余两。再加上颐和园工程所挪用的860万两,清廷大修园林所挪用的海军经费总数达到了1 300万两。

──引自《晚清海军兴衰史》

材料二 当时,北洋海军的主力是七艘战舰,即“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以上购自德厂)、“致远”、“靖远”(以上购自英厂),共花银778万两。

──引自《晚清海军兴衰史》

材料三 1887年3月14日,日本天皇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元,聊一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1893年,天皇决定每年拨内帑(内帑:皇室府库)30万元,并要求国务大臣、枢密顾问官及贵众两院议长在此期间每月从薪俸中拿出十分之一,两院议员则主动献出薪俸的四分之一,全部用作造舰经费,以加速扩充海军。

──引自苏小东等:《中国近代海军一百年》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统计数字,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三,你对中日两国海防情况有何认识?

(3)1894年发生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你如何看待这一结果?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如何通过图片了解历史信息

“左图右史”“所象于图,所理于书”,说明图片对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人物、文物、场景的图片,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融入历史之中。一些当事人所作的具有讽喻时政意义的漫画,也可以让我们从当时人们的角度接近历史,理解历史。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图片,从中找到有效信息呢?

首先,看清图片的题目。题目往往可以为我们提供图片的时代背景、反映的主要内容等信息。例如,本节课教材中引用了“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这幅图片,就可以直接从题目上得到这些信息。其次,关注图片上的细节。看图和研究文字材料一样,都要求我们通过仔细阅读找到隐藏的信息。还是看教材上的这幅图片,主画面上代表各列强的众多大小人物,手中握着各种各样的利刃,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将代表中国的巨龙按倒在地,进行肢解。看到这些内容和细节,不知大家能否感到切肤之痛,为我们祖国饱受欺凌而痛心疾首。而这样的感受和效果,可能是文字材料所无法达到的。

(二)例题解析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进行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解析:本题答案为C。从题干来看,题目要求的是“有利于列强对华进行经济扩张”,而此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经济的发展,它们此时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寻找资本输出的场所。因此,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就满

足了列强此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学习拓展

阅读、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台湾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编辑整理成一个大事年表,并以“海峡两岸,骨肉相连”为主题,在班里组织一次

演讲比赛。

(四)自展才华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日本曾两次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战争期间,都发生过日本军队有组织地对平民进行集体屠杀的事件。请搜集相关资料并认真思考,这种野蛮行径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资料

窃以为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社稷安危,在此一举。举人等栋折榱坏,同受倾压,故不避斧钺之诛,犯冒越之罪,统

筹大局,为我皇上陈之。

何以谓弃台民即散天下也?天下以为吾戴朝廷,而朝廷可弃台民,即可弃我,一旦有事,次第割弃,终难保为大清国之民矣。民心先离,将有见土崩瓦解之患。„„故谓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日本之于台湾,未加一矢,大言恫喝,全岛已割。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法人将问滇、桂,英人将问藏、粤,俄人将问新疆,俄、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启,有一不与,皆日本也,都畿必惊;若皆应所求,则自啖其肉,手足腹心,应时尽矣,仅存元首,岂能生存?

──引自康有为:《公车上书》

(二)历史随笔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旅顺大肆屠杀中国无辜平民。短短4天时间里,共有约两万人惨死于日寇的刀枪之下。

当时亲身经历这场大屠杀的目击者、英国海员阿伦曾撰写了一部回忆录《旅顺落难记》,如实记述了他亲眼所见的日寇暴行:“我立的地方极高,望那池塘约离我一丈五尺,只见那池塘岸边立满了日本兵,赶着一群难民逼向池塘里去,弄得逃难的人挤满了一池。只见在水里攒头搅动,忽沉忽没,那日本人远的放枪打,近的拿枪上的刀来刺。那水里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池塘里的水通红一片。只见日本兵在岸上欢笑狂喊,快活得了不得,似乎把残杀当做作乐的事。那池塘里活的人,还在死尸上扒来扒去,满身的血污„„我不忍再看,回头逃走„„一路上那枪声、喊声、哭声、临死的哀声、行凶者的狞笑声,嚷个不绝。满地血肉模糊,残肢断体,铺满道路。”“这种屠灭人类的罪状,这种奸淫掳掠的凶恶,我临死也不会忘记的。”

日军在旅顺灭绝人性的暴行,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公愤和谴责。英国伦敦《泰晤士报》报道了日军的残暴行径;美国报纸也痛斥日军的兽行,指责“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野兽”,“日本人今脱掉文明之假面具,显露野蛮之

高中物理必修说课稿 篇8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力作用的效果来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能区分矢量和标量,能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计算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共点力间夹角的关系,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共点力的合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等效的物理思想来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例理解力的合成与合力的概念;教学的难点是: 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二力平衡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什么是共点力,并通过归纳总结区别合力与分力,并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再进一步联系生活,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归纳总结和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二力平衡,来引导学生学习合力的概念,强调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代数相加、减;进而让学生探究力的合成满足怎样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观察及归纳总结。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投影(展示自然界的平衡之美)让学生体会到力与平衡的现象随处可见,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提出问题(什么是共点力)让学生阅读课本在回答问题,教师利用实例讲解共点力的概念,强调几个力的延长线会交于一点 就是共点力。

教师复习初中“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回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分力、合力的基本概念。教师举例(墙上挂画,一个人提一桶水与两个人合提一桶水等)并作出受力分析的示意图,指出各个作用力并不在同一直线上。怎样进行力的合成?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供学生:橡皮筋,测力计,直尺,白纸等让学生阅读82页的实验探究,并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讲解探究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区别,合力与力的合成的区别。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体验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力大小及夹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掌握矢量不同于标量的计算法则。

教师给出例题(水平向右力F1=45N;竖直向上的力F2;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让学生分析回答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在进一步的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承前启后意味着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而所谓提纲挈领则是与新课程内容设置的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大家知道,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主线,就在这样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这种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两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尝试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分类在,生产社会中的作用,领悟分类在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中的意义,体会科学探究的价值。

3、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三个模块,即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意义。

模块1: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含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

【问题情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地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比如垃圾的分类。

【提出学习任务】在2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分类的意义。

【学生学习活动】1、1观看垃圾分类广告,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

1、2感受广告内容,认识分类及分类标准的重要性;

1、3举出生活中分类的实例,讨论生活分类的意义

设计意图:以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形成思维的发散,感受生活中的分类所带来的便捷,并且通过对大量对分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分类标准的理性认识,为更好的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做好了铺垫。

模块2:从生活到化学——分类的方法

【问题情境】拉瓦锡对元素是如何分类的?

【提出学习任务】任务1:对拉瓦锡元素表中已学过的元素进行重新分类;

任务2:对一组化学物质的探究分类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分组汇报,学生的分类形式会有多种。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得出分类的概念。我让同学对一组化学物质的探究分类活动是想要学生明白,其实分类它本身并不是重点,而是我们如何根据分类对象的特点去寻找分类方法才是关键。

模块3:分类的意义

问题情境: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提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和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同时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对于两种方法的特点,要求学生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独立完成,教师可通过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概括。

五、板书设计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对同样的事物按照不同标准进行重复分类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物质进行分类

六、教学评价方式

本节课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纸笔评价: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说课稿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专题四《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及其确定依据、教材处理、教法和学法、课堂设计、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八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众所周知,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是贯穿本章始终的核心观念。

以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等为例,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间的`转化,以及这些过程和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背景和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作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右;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因此,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内容编排

本节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分为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体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二、学生分析

知识方面:通过前面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这两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因此本节课从这两方面入手比较容易;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为本节课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能力方面的保证;

情感方面:学生有资源合理开发和应用的意识,通过这一节课的简单介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资源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习目标及其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要求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前面以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进一步加深水资源的利用、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方法和实质的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温故知新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四、教材处理

(一).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确定本课的重点为海水的蒸馏、海水中溴的提取和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由于蒸馏装置比较熟悉,因此难点是海水中溴的提取和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为了便于教学,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过程探究,突出规律方法揭示,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依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两部分。课堂教学中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快步走的教学设计。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易接受,我较多的采用多媒体,放大现代技术效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处于指引方向、启迪思维、设疑解惑的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知识,积极思考的主动学习状态中。

(二)学法

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勇于动手的有利因素,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身受用的方法。

六、教学内容及课堂设计

1.引课设计

从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从“海水是美丽的,也是富饶的”入手介绍海水资源的特点→提出问题:利用海水资源,要解决哪些问题。

2.关于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

实物呈现:海水淡化装置→实验演示(原理分析)

给出蒸馏装置,让学生自行组装完成整套装置。

多媒体呈现:海水化学资源概况→问题探究:海水提溴,海带提碘→实验→研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3.例题和习题的设计:设计一些与水的淡化,海水提溴、碘的综合习题起到及时反馈的作用,保证课堂训练到位。完成书后作业中镁的提取的题目,强调海水的综合利用。

七、板书设计

海水资源的利用

一.水资源的利用

直接利用

间接利用

二.化学资源的利用

溴的利用

碘的利用

三.海水的综合利用

八、作业设计

按教学要求让学生收集海洋资源及其利用方面的资料,撰写从海洋资源中提取镁、溴、碘等物质的小论文或制成PPT文稿,展示交流。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篇11

一、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而苏洵的《六国论》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作者正是通过论古来寄托自己的感慨,针砭宋代当时的外交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文言文教学要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新课标》和《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由于《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议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所以我制定的难点是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和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能力目标: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四、教法和学法

想要使学生实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我主张对课本中的文言文做到“字字落实”,对课本中的文言知识要切切实实掌握。因此,在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我选择了朗读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等进行学习。在学法上以朗读法讨论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这篇课文设计了四个步骤

(一)导入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我将苏洵大器晚成的求学经历故事制成课件,向学生展示,这样可以缩小学生与历史人物、文言文的疏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讨论,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重视积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归纳文言基础知识,可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教师适时点拨解惑,指导学生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这种归纳方法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常规工作。

(三)课文内容分析

在鉴赏文章时,我特别注重教学的出发点,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而不是从老师的教出发,教学的思路遵循学生的欣赏思路,我努力帮助学生习得鉴赏文章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步步深入,逐渐拓展。

第一步,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所感受到的这篇文章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是对课文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感性的。因为《六国论》特征明显,不足600字的文章,不枝不蔓,脉络清楚。

第二步,本文是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典范,我请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呈现出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的特点。在交流讨论内容时,带领学生完成文章结构图,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剥茧抽丝,一步一步有意识地感受文章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的特点。通过探求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探求文章是如何围绕论点开张评论的,感受说理的雄辩力量和艺术性,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学习这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议论文范式。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着重体会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感受逻辑的力量。

第三步,通过分析课文最后一句中四个“后人“的理解,引出写作背景,了解苏洵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第四步,文本探究:思考六国灭亡的教训在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借鉴意义。

(四)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将《六国论》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结构安排加以实践,写一篇小论文,这样让学生不仅学习,而且实践,既加深理解,巩固成果,又把“读”与“写”沟通起来,实现教学目标。

附板书

六国论

苏洵

弊赂秦而力亏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秦不赂者以赂者丧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上一篇:爱玩手机的爸爸作文600字下一篇:我有你我快乐的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