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对后世的影响

2024-09-13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对后世的影响(精选11篇)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对后世的影响 篇1

哈姆莱特是一个刻画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以“忧郁的王子”而闻名于世。由于《哈姆莱特》具有悲剧的深刻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对人类生活的高度概括性,以及悲剧艺术和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和完美性,400年来,它一直震撼着各国读者的心灵。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研究它,甚至为它耗尽毕生的精力;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作家崇拜它,将它视为艺术创作的典范和依据,光是有关评论研究《哈姆莱特》的文章和专著的目录索引目前就有20000条之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哈姆莱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它的剧本仅在1979~1985年间,就出版了92版次。

这一著作不能只读一次;应该一读再读。它和畅销小说不同,它是无穷尽的宝藏。《哈姆莱特》会随你的年纪的增长、人生体验的深刻丰富,而变成另外一个《哈姆莱特》。

--------《一生的读书计划》

《哈姆莱特》中的鬼魂申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延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 “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莱特的 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中国大百科全书》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法国著名作家 雨果《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 别林斯基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对后世的影响 篇2

首先我们谈到对于牧溪禅画的发展和传承, 在上文中也提到牧溪对于日本的某种意义上的画史其实是在比在于中国的意义更加重大, 牧溪的禅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墨画, 之后他的作品在日本水墨画界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少不了在当时的日本禅宗的流行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那个时代的日本似乎到处都有很多禅宗有关的活动。而且日本的一个地理环境, 它是一个岛国, 被海洋包围, 河湖资源十分丰富, 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但它纵贯热带、温带和寒带3 个气候带, 再加之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 气候变化较大, 四季也很分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似乎就会对牧溪的山水墨画有一种亲切感。但牧溪的山水墨画的奇妙魅力不仅因为这个, 在那片散开的云墨画中含有的是大自然的一种苍茫与远寂。另一点可以从牧溪的禅画对禅宗的一种影响。禅宗又名佛心宗, 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在宋元明文化风靡日本是, 禅宗传播十分快速尤其是在武士阶层迅速传播。禅宗其宗旨是追求佛、道和儒学的三教统一。而牧溪的禅画正好会有一种对大自然的崇尚追求, 朴素追求的情绪, 他主要是追求一种“韵外之致”的物外的艺术境界。正好与禅宗的一些理念不谋而合, 在水墨山水之画的色彩、形式减弱而将意蕴和味道加重的一种表现形势也不谋而合。

禅宗所蕴含的很多意境都是中国人民以本身民族精神对于外来佛教的一种完美结合的结果, 而道释的人物画中所描绘的一种形式更是深深受到禅宗这种意境的影响, 或以神韵、或以法相、或以意、或以形、或以色、或以墨、为主要的表现形势和含义。还有法常是有自己及其粗简极富的风格, 加长洗练的水墨形势, 这种形势似乎更加独具一格。他的水墨禅画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画院风格摆脱, 对于文人画用笔更放达的吸收, 没有过多的修饰, 主要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意的创作方法。而牧溪在禅宗佛下独立成长并不断发展, 并开始给元明水墨禅画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 比如在文人写意画作中对禅宗画的吸收与学习以及再延伸并发展, 牧溪开始是对生活日常的物品写意, 之后他不再围绕这一单一主题题材, 开始尝试各种写生, 不断扩大自己的绘画范围。

在牧溪的画作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些许石恪和梁楷的水墨简笔画感觉, 正是这种继承与发展, 才是牧溪的画作更加具有神韵, 淡淡清幽之中也有些许含蓄之道, 简单寥寥几笔却十分写实, 观者看后都会回味无穷了, 一些人也认为牧溪对沈周、徐渭、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画家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牧溪在绘画上的造诣可谓可圈可点, 他不仅对禅宗画派起到发展与推广的作用, 更是成为人们更好了解禅画的重要桥梁。其本为一小小画僧, 课他的小小禅画似乎含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历史记载, 他曾为官几年, 但最终为奸臣陷害, 所以他归于田园生活。我国相关书籍对于牧溪的记载很少, 由此他在中国画派的地位可能并不突出。但是, 像牧溪这样一位禅画艺术家以及他对禅画的延伸, 对现在画意的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更体现出很不同的时代特征。

在中国的画史中我们可以了解的牧溪的资料少之又少, 但他的人生经历进而对他创作经历的影响有更多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欣赏的部分, 然而在日本却别视为国宝, 牧溪禅画中的禅意文化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本次介绍即以此为目的, 希望更多人了解牧溪, 欣赏到不同韵味的禅画。

摘要:牧溪身在佛门, 性格却洒脱不羁, 画史中对他生平的记载甚少, 却都记述了一件足以影响他后半生的事件, 就是他曾“造语伤贾似道”, 因言获罪, 避于丘氏家直到德佑元年 (1275年) 才在古稀之年再度露面, 期间是否笔耕不辍, 是否还有作品问世, 无人可知。牧溪的画题材十分多样, 但是都流露出弄弄写意和禅意, 无论是花鸟还是人物或是风景, 都在以平静统一的前提下, 在朴素间体现禅文化的深刻。画作简单, 但是其内涵的本意能将所有读画者带入深远的境界。

关键词:中国绘画史,水墨画,牧溪

参考文献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浮世绘 篇3

佛家曰:“浮世尘缘,一生一灭,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瞬便是永远。”凝望一幅幅浮世绘,你是否会悟到这“一瞬便是永远”呢?

The Japanese 1)woodblock print: an art form whose impact was as revolutionary in Japan as 2)Gutenberg’s printed books were in the West, and an art form that had tremendous impact on modern Western 3)Impressionism. While the paintings of the Impressionists Monet, Van Gogh, Degas are 4)glittering treasures of Western culture, their inspiration wasn’t Western at all. The real source of their new vision was not in France, not even in Europe, but in a countr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in Japan.

By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isolation, Japan was once again trading with the world. In the 5)bustling capital city of Edo, later to be known as Tokyo, artists and artisans were busy creating items for trade. In Edo most woodblock prints were things to be admired and then thrown away, like comic books or newspapers today. And so, 6)discarded prints were sometimes used to pack 7)ceramics for export to America and Europe. This is how Japanese woodblock prints first found their way into the oriental 8)curiosity shops of London and Paris.

In the mid-eighteen hundreds Western art was in a crisis. The realistic school of painting in Europe had reached sort of a dead end. The 9)newfangled technology of the photograph produced a picture far more realistic than any artist could ever hope to paint. And so, in search of inspiration for a new direction in their art, painters would gather to 10)marvel at, and collect, the latest Japanese imports.

The Japanese woodblock print offered a 11)strikingly different model for what art could be. Not photographic, but stylized and impressionistic. They emphasized the surface pattern of the print rather than try to create the illusion of space beyond the flat surface of the canvas. In Europe these prints helped bring about a revolution in art. We need to investigate what was behind the creation of these prints.

“e” means picture, and “Ukiyo” floating world. What was this “floating world?”

It was a place that looked a bit like this, Gion, the geisha quarter of Kyoto. In Edo, the 12)geisha and lower class 13)courtesans could be found only in the 14)Yoshiwara also called Ukiyo, the floating world. One 15)samurai described his experiences in the floating world thus:

Living only for the moment,

gazing at the moon, the snow,

the cherry blossoms and the maple leaves,

singing songs, drinking wine,

16)diverting ourselves and just floating,

floating.

Caring not a 17)fig,

for the problems staring us in the face,

and floating like a 18)gourd in the river current.

That is what we call the floating world.

日本的版画(浮世绘),不仅在日本产生不亚于古腾堡的便携式书籍之于西方的革命性影响,还大大影响了现代的西方印象派。尽管印象派大师莫奈、梵高、德加的作品成为了西方艺术殿堂里闪闪生辉的宝物,他们的创作灵感却完全不是源于西方。他们新视觉的真正源头不在法国,甚至也不在欧洲,而是来自地球的另一端的日本。

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与世隔绝后,日本在19世纪中叶重新与世界建立起贸易联系。在繁嚣的首府江户(即后来的东京),艺术家和工匠们都在忙于创作作品以进行贸易。这里大部分的版画就像今天的漫画书或者报纸一样,先是受到人们的青睐,随后就遭丢弃。而被丢弃的作品有时会用来包裹陶瓷制品,然后出口到美洲和欧洲。日本的版画最初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走进伦敦和巴黎的东方古董店的。

18世纪中叶,西方艺术界正经历一场危机。欧洲现实主义绘画流派有点走进了死胡同。新流行起来的摄影技术拍出的照片,真实感远超任何一位画家所期望绘画能达到的程度。因此,为了找寻新的艺术方向的灵感,画家们把注意力放在令他们惊艳的新近从日本进口的物品中,并开始收集这些东西。

日本的版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式。它不像照片般写实,而是有固定格式并基于印象的。画家们着重强调的是作品的表面图像,而不是试图在平白的帆布上创造出空间的幻觉。在欧洲,这些版画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那么它们究竟是基于什么来创作的呢?

“e”代表绘,“Ukiyo”是指浮世。那什么是浮世呢?

(现在的)新桥,这个京都艺伎聚居的地方就有点像浮世。(当时)在江户,艺伎和下层的妓女只居住在吉原,也称为浮世的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个武士这样描述他所体验的浮世:

生命只是活在当下,

凝望着月亮、白雪、

樱花、枫叶,

唱着歌,喝着酒,

放纵着自我,任意漂浮,

漂浮。

了无牵挂,

烦恼纵在面前闪现,

就如流水中的瓢一样漂浮。

这就是浮世。

杜甫对后世的影响 篇4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圣”乃至高无上者,这足以说明杜甫的诗坛地位之高。杜甫在世时应该是像圣人般享受着崇高的礼遇、为世人所追捧的吧。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诗圣杜甫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苦难坎坷常伴左右,用“悲惨”一词形容毫不为过。杜甫早年就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也是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追寻的目标,然而仕途坎坷的他并未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作为一个诗人,他的诗文在当时也并没有得到很高赏识。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不受欢迎,并非诗写得不好,主要原因是杜诗的内容和风格与当时的时代审美相悖。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整体是乐观积极的,人们喜欢歌颂大好河山的诗、歌颂理想的诗、表现创造力的诗,欣赏像李白那样孤傲、浪漫的诗人,而杜甫诗大多都是抨击现实、揭露黑暗的。还有格调上来讲,盛唐的诗人更喜欢明快的,乐观的,高昂的诗,杜甫的诗比较沉郁,比较委婉,比较浑厚,比较低回。与时代审美趋向的错位使得杜甫的诗在他生前没有获得很好的赏识,影响力也就及其微弱。杜诗的影响是在杜甫去世后才发挥出来的,“诗圣”、“诗史”的盛誉也是后人给予杜甫与其诗。

杜甫死后,中晚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韩愈为代表的一批当时的著名诗人,开始极力推崇杜甫,韩愈和白居易的诗文中也都有杜诗的影子出现。白居易、元稹等人领导的“新乐府运动”中,杜甫作为这一次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苟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第一个把杜甫与圣人的圣联系在一起的,是宋代大词人秦观,他在《韩愈论》一文中说杜甫的诗和圣人孔子的思想一样是集大成者。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而杜甫更广泛的影响是,杜甫的作品将律诗从文字上的游戏变成了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对后来的诗人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杜甫的诗被称为一代“诗史”,是因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他的诗不仅是自己抒发情感的载体,也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在诗歌创作上,杜诗是唐代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杜甫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光是律诗他就写了九百多首,占了一大半。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被认为是“千古七律第一”,全诗之中句句皆律,字字之中字字皆律,诗律诗的最高境界。杜诗不但是对以往艺术传统的集大成,也是开辟了律诗创作的一种新的规范。此外,杜甫对语言的锤炼更是达到了极致。杜甫有诗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正是秉着这样的创作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句句千古佳句。流传至今的一些成语中,甚至有些就出自杜甫的诗。例如,“别开生面”一词就出自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历历在目”一词出自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诸如此类的成语不在少数。这种对语言艺术的极致追求,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杜甫一生可谓受尽苦难,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忠君报国的远大志向,他在自身饥寒交迫的处境下仍能发出“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声,出于他对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他深受政治家的推崇,改革家也学习他对穷人的悲悯,文学家学习他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

鲁迅也曾评价过杜甫:“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可诗圣杜甫的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而且,诗圣杜甫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中国,还名扬海外。美国现代诗人雷克斯罗斯说杜甫是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亲切”。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

贝多芬对后世的影响 篇5

贝多芬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贝多芬生活在18世纪70年代和19世纪30年代之间,他是古典音乐的忠实实践者,又是浪漫主义的强力开拓者。

贝多芬一生都经历着坎坷磨难,然而苦难孤寂的生活没有打垮他,他始终坚定地守望着自己的信念,在孤独并失聪的境况下,顽强地遵循着自己艺术的箴言,创造出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巅峰,无人比肩!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在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上:将高度浓缩的音乐动机进行扩展,又保持全曲的严谨统一;扩充了展开部,使其成为烘托作品内在的矛盾、动力的张扬和戏剧性冲突的重心;将谐谑曲(Scherzo)引入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取代了具有宫廷典雅气质的小步舞曲;并将人声加入到交响曲中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

(2)在钢琴奏鸣曲上: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奏鸣曲结构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在钢琴力度对比、戏剧化因素、不同音区的色彩变化上做出了重大发展,使之成为与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齐名、在音乐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品。

(3)在音乐表现上:解放了音乐艺术,表达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实质,作品展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欢乐的精神历程。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动机展开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而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的文论对后世的影响 篇6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影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本科生院制

2016年6月

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的后世影响

摘要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时期的伟大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逻辑学家、文艺理论家,在众多领域中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为切入点,研究其文艺理论及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从两个方面:模仿论、悲剧理论入手,阐释亚里士多德在这两个方面的开创性和影响力,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做进一步的联系和整理工作。

一、模仿论

就像谈论哲学不可能避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一样,谈论文艺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便是文艺的本质,即文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也是古希腊的文艺思想家竭力去解决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的“模仿说”,认为文艺的本质即模仿,但是他的模仿说又所创新。他强调模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即“诗比历史更具哲学意味”,文艺创作需要虚构而非照搬现实。由于本文的侧重点在于亚氏文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所以不再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详细叙述,而以点论方式阐述。

紧随亚氏之后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想家贺拉斯是罗马古典主义的奠基人,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诗艺》中找到和亚氏很明显的承继关系。贺拉斯的古典主义以“合氏”为文学的最高理想,也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原则。在他看来,为做到“合氏”,作品需要符合理性、符合规则、恰当得体,再次基础上需要作家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虚构,同时还需要进行刻苦的训练和学习。他认为诗人可以从事创造性的创作,而不仅仅是模仿客观现实。然而创造性的作品其本身必须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的整一性”原则,即各个事件必须服务于整体的情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贺拉斯说:“我劝告已经懂得写什么的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吸取活生生的语言吧。”而亚氏强调,文艺模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但是并非对照搬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

二、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对悲剧进行比较完整定义的文艺理论家,他在《诗学》中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指出了悲剧的模仿对象、模仿媒介、模仿对象、模仿目的。此外,他提出悲剧艺术的六个必要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情节是悲剧的中心,即“情节中心论”。悲剧情节的安排需要做到完整、有一定长度、有紧密必然的联系。悲剧的根源在于悲剧主角的过失。悲剧的效果是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即“净化说”和“怜悯和恐惧说”。贺拉斯在论述悲剧的社会效果时提出寓教于乐的理论。他承认并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诗歌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社会的规范,同时也提供了乐趣。这无疑是对亚氏悲剧效果论的肯定与继承。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对人有教育功能,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快感。贺拉斯在此基础上的“寓教于乐”则是在强调诗的教育和娱乐功能时,主张用诗的娱乐性推动其教育功能,同时又以诗的教育功能规范娱乐性,避免诗歌过于土俗。

文艺复兴时期的特里西诺是意大利著名的剧作家和理论家。他在创作风格上完全摆脱了中世纪的“圣迹剧”的传统,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新式悲剧作家。他对亚里士多德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怜悯与畏惧”说,进一步阐释了悲剧能引起恐惧和怜悯的深层心理根源。发展体现在在悲剧的要素中,特里西诺将“性格”提到了重要地位。他主张性格塑造应坚持两个原则:美化原则和激情原则。这里的激情原则就是要充分注意表达悲剧主人公感染观众的激情。特里西诺的这些观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意大利另一位戏剧理论家明屠尔诺明屠尔诺反对文学创新,强调遵从古代范例。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认为悲剧的内容应是壮丽和严肃的;悲剧人物应是伟大有名而又善恶并存的;悲剧的效应 生净化作用。

卡斯特尔维屈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是《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可以说,他的主要文艺思想都是以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阐释为基础展开的。在评论和阐释中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情节中心说”,卡斯特尔维屈罗提出情节安排的“三一律”要求:第一,情节安排必须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即为了增强戏剧表演的可信性而将情节安排在同一个地点;第二,故事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表演的时间应该椅子,不超过一天的时间才能增强戏剧的可信性;第三,故事情节的行动碍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应该只有一个或两个。“三一律”是在阐释《诗学》时提出的,然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虽然提到了对情节整体性的要求,但是他并没有对故事情节的时间和行动有明确的要求,可以说是对《诗学》的一种“误读”,然而这种解读是具有创造性的,因为他的“三一律”突出了文学的真实性,对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他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情节中心说”提出了“性格中心说”。他把通过行为表现性格看成是悲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悲剧的作用上,他认为悲剧的功能应是娱乐大众,即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这些观点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人的权利的关注。

明代武术体系对后世武术的影响 篇7

明代是一个开明的时代,中国武术在此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跨入了历史的新阶段。流传至今的武术典籍论著,作为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形成明代武术的理论体系;开放的社会促进风格迥异的各个武术流派的构建和彰显,形成明代武术的技术体系;十八般武艺名称和内容的具体化,形成明代武术的器械体系。明代武术体系的形成,对后世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明代武术体系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朝代。无论是前期对蒙古残余势力的作战,还是中后期的抗倭斗争和抵抗满洲统治者的斗争,都离不开对武术的需求。明代经历了明太祖、成祖两朝的外显和宣宗之后的内敛,明代的社会经济也在这两种不同的统治政策下发展前进,至明代中后期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农村和城市的依附劳动者开始逐步摆脱人身的控制,获得了更为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市民阶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步走上了历史舞台,并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武术在经历了宋元两朝出于统治者的需要被禁止后,在明代则作为“强兵护国”的一个重要手段。用来抵御倭寇的侵略和加强对内统治的武举制的实施与推广,为众多的社会习武者提供了一条晋升之途。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由长期稳定发展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在此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北方敌对势力与朝廷对峙;日本“倭寇”一度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扰。这些军事问题的出现,成为明代及其军事家面临的重要威胁。因此,在这一时期,军事的需要为武术发展提供了最大驱动力,武举制的推行和武学的建立为武术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制度保障,日本刀法的传入促进了中日武技之间的交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军事的重视必然引起对武艺的重视。在军事训练和战争实践中,产生了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剑经》等一批武术及军事著作,涌现出戚继光、程冲斗、俞大猷等著名武术家、军事家,成为武术实践与理论的先行者。

明代也重视准军队或民兵的武艺训练。明太祖推行“立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为民”的武艺训练体制。此举在促进军队中武术本身的发展之外,也大大推进了广大民间的尚武之风。军队武术家与民间武术家的广泛交流,促进了军事武艺与民间武艺的融合。民间武术结社的发展与民间秘密宗教聚徒习武的出现,为民间武术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加快了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明代中日文化的广泛频繁交流,影响了明代刀法技艺,提高了自身刀法的演练水平和技击能力,成为武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 明代武术体系概况

武术体系指若干相互联系的武术理论、套路演练、技击格斗、器械方法构成的有机整体。明代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技术体系、器械体系。明代武术体系中的积极因子,为后世武术所借鉴和吸收。

2.1 明代武术的学科体系

2.1.1 武术理论体系

第一,以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明代各派武术无不强调武德。武德成为习武之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仁是贯穿于整个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在孔子看来,爱人之心即仁。仁的精神对武术的深刻影响不仅确立了习武者在日常的非武术生活中的做人意识,而且为处理武术专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提供了指导。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爱人精神与推己及人的换位思维方式,提醒习武者在人格上尊重对手,这正是传统武术家们长期提倡的习武做人原则。仁也被视为游侠的品格特征。他们侠义相随,肝胆相照,能急人所急,往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宋代的理学思想影响中国的时候,“仁”的伦理观体现为万物合一,以诚敬存之。万物对生命的倾向,构成了天地的“仁”。从而渗透到明代武术理论体系中,成为武德的核心。

第二,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明代武术,由于门派较多,自然风格各异,技术方法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反其道而行,主动示弱,在武术技战术方面,表现为进道若退、后发制人。俞大猷《剑经》说,“技击的关键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是对相反相成的技击原理最好的诠释。

第三,气为武术的本体。先秦时期开始用被视为宇宙本原的“气”来说明武术本体,在明代武术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庄子用气来表示万物之本源:“气变而有行,行变而有生。”“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本根,是武术生命的精髓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明代何良臣《阵纪》中载:“气有勇怯,其勇怯不能凭识。能作其气,而张其胆,则胆与气俱用之矣。”进一步将胆与气结合,来阐明“气”在在明代武术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此外,五行学说、八卦理论、太极阴阳学说等,在明代成为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到了明代以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各大家思想理论日趋成熟,且出现大融合的局面,他们共同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

2.1.2 明代主要武术典籍

明代由于对武术的重视,军队及民间尚武之风兴起,涌现了大批武术理论与实践者,在构建理论体系的同时,著书立说,产生了许多武术与军事名著。明代武术典籍是在明代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相关理论的成熟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完整体系。以下主要典籍,成为后世研究武术的重要史料。

《纪效新书》是一部革新军训、以应实战的兵书,系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562年撰成,是历来研究武术的重要文献。《武编》介绍了明代以前各种武术器械和各派拳术练法以及各派武术的情况,由明代军事家唐顺之所编。论述了武术技击实战变幻莫测,而万变不离其宗。《阵纪》,明代何良臣著,阐述了练武与练胆之间的辨证关系。与戚继光的“胆大艺更高”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气堂集》,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著。有剑经、射法,其中剑经为俞大猷“学荆楚长剑,颇得要法,著为剑经”。《江南经略》,明代郑若曾著。在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刊行。郑若曾指出,“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古始以来,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武备志》,明代茅元仪费时15年,参考兵书2000余种编写而成,是军事理论、军事技能、武术训练的集大成者。《耕余剩技》,明代军事家、武术著作家程宗猷于1616—1621年成书。主要介绍了少林棍法,包括理论、动作图解及动作线路,是享誉武林的一本名著。

这些典籍论著是对历代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身体训练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武术选材、武术训练、兵器制造、兵器使用的高度概括;同时是对武术拳械套路、动作图解、动作路线的详细介绍。武术典籍体系的形成,使武术理论更加专业化、明晰化、规范化;使武术套路得以传承,武术体系日臻完善,武术理论更趋于完整、系统、连贯,标志着武术进一步走向成熟。

2.2 明代武术的技术体系

自汉魏起,就一直有村社习武自保及私人授徒习武的情况。两宋更为普遍,元、明时一些民间秘密宗教常聚众习武,这使习武活动带上了宗法的特征。宗法性和地域性,有助于独特技术套路与演练风格的形成。宋代以后武艺社团的出现和武艺与表演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套路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武术流派的发展。明代开始,中国武术形成流派或门派,在拳法和器械中,有了不同风格、特征与内容的若干派别;同时,在每一流派武术中,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拳械方法和内容。

戚继光曾列举“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合拳,猴拳”等十六家拳;郑若曾也列举了赵家拳、南拳、北拳、披挂拳、猴拳等十一家拳法。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已经有了由不同技术特点、风格和演练方法等形成的、内部有着严格的师承关系的武术流派。

明代众多的武术流派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外家拳法和内家拳法。外家拳法最负盛名的为少林拳法。少林尚武与少林寺始于同时,少林武术在明代更得以显扬。其技术特点迅猛快捷、刚劲有力。当时少林僧所习拳、棍、剑、鞭、戟等,以拳和棍最负盛名。明代王世性在《嵩游记》中说:“寺僧四百余,武艺俱绝。”演练时,“拳、棍搏击如飞”。郑若曾《江南经略》记载,“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于少林。”少林寺僧和少林棍也曾在抗倭战场上骁勇善战,大显神威。写下了明代少林武术保家卫国的新篇章,成为明代武术流派中的闪光点。

明代武术家针对少林拳“主于搏人,人亦得乘之”的不足,创编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顺势使力”的内家拳。内家拳在明代传承体系明确,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六合拳等。其特征是在拳理和身体素质上重视内功,在技法上强调由内及外,内外结合,表现出浓厚的道教色彩。“详推此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太极拳是明代武术中的重要流派。武术流派的形成在此阶段是以丰富多彩为主要特征。相对的地域性,纷繁的个体性共同构成了武术的技术体系。

2.3 明代武术的器械体系

明代武术已形成自己的器械体系。宋代已有“十八般武艺”的记载,但在典籍中记载具体内容则是在明代。明代谢肇所著《无杂俎》载:“十八般武艺即‘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镐、殳、杈、耙头、绵线套索、白打’”,只是概括其多,实际武艺及器械种类,远不只十八种。明代拳术的许多基本动作,已与今日无异。拳术理论已很讲究打练法或战术。棍法技术内容丰富,各具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剑经》棍法。枪法众多,枪术理论较为完备。有杨家枪、石家枪、少林枪、冲斗长枪等,最受推崇的是杨家枪法。弓射、弩射仍是武艺的重要内容。剑术虽退出军旅,但在民间仍在流行。明代刀法、刀式种类繁多,自抗倭战争始,受到倭刀法较大的影响,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武术兵器总结的结果。大浪淘沙后的成型兵器,不过仅仅是兵器的一级大类,在其每一类中还有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等,可以说武术的兵器分类绝非仅仅十八。

3 明代武术体系对后世武术的影响

3.1 明代武术体系对清代武术的影响

清代武术逐渐退出军阵格杀领域,军旅武术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民间武术逐渐兴盛,进入了多渠道普及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受明代武术理论典籍论著的影响,清代武术家总结拳技,阐发拳理,著书立说,推动了武术理论的发展。理论发展多方交融“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完善武术的整体观念。吴殳《手臂录》从程宗猷《耕余剩技》中探明程氏所传枪、刀武艺,总结了明代和清代的多家枪法诀要,是明清间枪法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枪经”。《拳经·拳法备要》系明代少林寺和尚玄机传陈松泉,再传张鸣鄂编撰而成。此书含《拳经》、《拳法备要》各一卷。包括身法、练法、拳法等秘诀、拳谱、备要。《苌氏武技书》为苌乃周创编。苌乃周技艺精湛,功夫纯青,桃李满门,授徒颇众。他综合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明清时代在民间流行的字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醉拳等诸家拳法。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运用古典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和祖国医学理论中的经络学说等,成为一个理论精湛,技术全面的独特拳派。《内家拳法》是黄百家受其父黄宗羲及清初明、代遗民志士影响,有感于文人不武,于是从王征南习内家拳,并撰此书,是明代内家拳史和技术体系的重要资料。《六合拳谱》出于明末清初姬龙凤,六合即“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研究早期心意拳传序及技术体系的重要资料。这些经典论著,都与明代武术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继明代武术体系的形成后,清代武术体系已日臻完善。在清代武坛,拳派林立,拳种丰富,逾百余个。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流派应运而生,但受明代流派影响,主要的流派仍然是以少林派为代表的外家拳和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为代表的内家拳。此外,武术理论和技术在发展中,创立了南、北两派。其武德、技击原则、武术本体等理论被继承了下来;武术器械较明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九节鞭、虎头钩、三节棍、手梢子棍、流星锤等。

清代民间武术日益兴盛,进入多渠道普及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武术强身保健、修身养性、审美娱乐等功能,与其自卫防身功能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拓广了武术发展的领域。武术孕育了儒士拳术大师苌乃周、武禹襄等,他们广泛摄取传统文化成分融入武术,丰富了武术技术内容,增多了武术锻炼形式,提高了武术文化趣味,由此诞生了门派众多的百多拳种。

3.2 明代武术体系对近代武术的影响

进入近代之后,武术受到了军阀混战动荡政局、东西方体育思潮交锋的影响。其发展有两个特征:一方面是以城市为中心,推动武术的普及与发展;另一方面,在近代文化思潮影响下,武术开始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但总体来说,仍呈较好的发展趋势,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近代人们对武术的认识,随着新旧思潮的交锋和体育界土洋体育之争的展开而逐步深化。武术体育观逐步确立,武术体育价值得以提倡,武术健身领域得到开拓。如精武会“以武德为皈依”强调精武精神。同时,武术的唯物史观兴起,是对明清武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民国时涌现了大量武术著作,具一定的学术价值。大致分为:借易理阐发拳械理法的论著,如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孙禄堂《八卦拳学》、毓慧《八卦转掌汇览》;沿承传整理传统拳械,姜容樵著述最多,先后编著二十多种拳械专著;依考据探求武术源流,主要有唐豪《少林五当考》、《太极拳研究》、《中国武艺图籍考》等;参西学普及拳术运动,有马良编《中华新武术》、吴志清编《查拳图说》,徐致一著《太极拳浅说》等四类。

辛亥革命后,各界人士纷纷倡导“强国强种”,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重视,武术会社和武术组织相继兴起。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称为“国术”。中央国术馆的成立,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层层节制的武术管理体系。有识之士在有组织地推广武术的同时,对武术展开整理和研究。这些仁人志士对武术的挖掘与整理,推广与普及作出的贡献功不可灭,但这些都离不开明代武术体系。近代武术发展中古老的中国武术被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促使武术从价值观到运动锻炼思想,从教习到表演和竞赛方式,都向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式演进。

3.3 明代武术体系对当代武术的影响

明代武术典籍论著,成为今日武术理论研究中极具参考价值的史料。明代拳术、器械中的许多基本动作,已与今日接近。如步法有进步、退步、闪身步、偷步、斜进步、跳剪步、跃步等;步型有高四平、中四平、低四平、雀地龙(仆步)、顺弓步、拗弓步、横档步、半马步、独立步、跪步等;平衡跳跃动作已有金鸡独立(提膝平衡)、二起脚(腾空飞脚)等;技击法则有横拳、短拳、顶肘、劈靠、搬采、擒拿、跳腿、弹踢、扫腿等。刀、枪、剑、棍等器械的演练方法及风格特点,亦被当今武术所借鉴和吸收。明代拳术实战理论已很讲究打练法或战术。其进退虚实、相反相成、谨养治气、正合奇胜等技战术理论对当代武术施与影响,也成为当今武术实战技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武术,虽内容庞博,流派纷杂,风格万千。但明代武术依然如影随形,渗透到武术的一招一式当中。明代武术体系,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当今武术体系则在发展中更加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潮流中,武术理论逐渐繁荣;武术运动蓬勃发展;武术事业蒸蒸日上。武术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整理,普及推广。经寻根探源,史海钩沉,现存“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种。武术体系经历明、清、近代的发展,体系更加完备。无论从理论、技术、器械方面,都有较大的充实、扩展与延伸。其理论典籍,套路演练,技击格斗,器械方法,风格体系,都建立在明代武术体系的框架之上。所以说,明代武术体系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换句话说,武术体系在明代得以建构,而在今天得以彰显。

4 结语

正如伍绍祖先生所述:“中华武术,溯其历史,源远流长;穷其内容,博大精深。”自明代开始,武术经历了从明代的格杀搏斗、技击防身;清代的强体保健、卫国修身;近代的内外兼修、天人合一;到当今的回归人性、休闲健身,这一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华武术在传统文化中传承,在技击实践中演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健康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成为当今人们修身、防身、健身的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明代武术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明代武术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兵器体系。研究表明:明代武术为清代武术、民国武术以及当代武术所借鉴和吸收,并对后世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武术体系,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明达,习云太,等.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孔子.论语[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3]老子.老子[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4]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谭华等.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苏东坡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篇8

东坡为何能入选?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奋励有当世志”(苏辙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屡次冒着杀头的危险上书皇帝。他既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为官一任(有时甚至是几天)造福一方也是这种责任感的体现。

二是“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高度的独立自由平等的人格精神。

三是勇敢、正直、善良、豪放、豁达、宽容的高尚品德。

四是敬业、精事、博学、善思,卓然不群的超世才华。

林语堂先生说:

(苏东坡)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复旦大学黄玉峰教授讲:

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份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份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份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份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份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与程朱比,苏轼多了一份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苏轼是中国文化人完美个性和品格的化身,苏轼是人类的骄傲。

我认为,苏东坡是中国最优秀的词人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学者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书法家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画家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官员之一;是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士)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楷模之一。

中国如果少了苏东坡,历史会少些亮点,文化会少些趣味,性格会少些幽默,情感会少些温暖,自夸会少些底气。

苏东坡的核心价值观——精神——是什么?

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烈先生的概括是:爱国爱民、奋励当世的崇高理想;求实求真、探索创新的认识追求;信道直前、独立不惧的处世原则;坚守节操、潇洒自适的生活态度。

我原先则总结为:善良、无私,一心为民;正直、无畏,直言勇为;博学、善思,敬业精事;坚韧、宽容,人格完美。

不论怎样概括、归纳、总结,简而言之,东坡精神就是代表人间理想、人生最高境界的三个字:真、善、美。

东坡是中国历史上身居高位、久经仕宦中少有的一个“真”人。他本质纯真,说真话,表真情,言真意;心口一致,言行一致。

他心地善良,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着无私的大爱。由于大善所以大真。他也知道讲真话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但是他说:“吾不言,谁为言之?”有些话必须得有人说,别人都不说,他就必须仗义执言,不计利害。惟其大善,才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才有舍生取义的道德力量;惟其大善,才有宽如高天大海的胸怀。

东坡是美的化身。他心灵美、性格美、品德美、才华美、言行美、形象美、诗美、词美、书法美、绘画美。

古人讲,人生要有三立:“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是中国人衡量一个人的一生的价值标准。就是讲第一,你品德好不好?是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第二,你做了什么好事?做了什么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建立了什么功业?第三,你有什么好的、有价值的思想和言论被大家认可接受?流传下来没有?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个不断积累、丰富的过程。苏东坡给我们留下了4800多篇文章、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几十个成语和《易传》《书传》《论语说》等极有分量的学术著作。

从立德上,苏东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是真善美的化身;从立功上,光是一个杭州西湖,每年产生的旅游收入和生态效益就应该是数以十亿计,更别提其文化效益了。

苏东坡是眉山的骄傲,四川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也是人类的骄傲。

宋代咏梅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篇9

宋代由于社会、审美、宗教、经济、领导因素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文人们形成了恋梅、赏梅、咏梅之风。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1991-,第一版)约4000卷,60册,共收诗约二十五万四千首,梅花题材之作(含梅画及梅花林亭题咏等相关题材)占1.85%,计四千七百首。《全宋诗》11万余位诗人中有六百多人都作梅花诗,令人称奇。《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一版)收词计两万零四百首,其中咏梅词1120首,占5.6%[1]。宋人文学创作中咏梅风气是一种特殊并且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对后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物质层面的影响

(一)咏梅诗词作品数量可观

宋代所形成的这种咏梅风气,为后代留下了许多的咏梅篇章。据今人程杰调查;现存宋代咏梅诗词是宋代以前咏梅诗词的50倍[2]。宋代咏梅作品数量之多,十分罕见。在宋代,咏梅诗词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咏梅专题联章组诗多。如宋初林逋“孤山八梅”,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首开七绝联章咏梅之方式。苏轼以文坛盟主, 有《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都是十首以上的组咏,对宋咏梅之风盛行影响较大[3]。后人在咏梅时,总是或多或少的有宋代咏梅诗词的影子。黑格尔说:“每一门艺术都有它在艺术上达到了完满发展的繁荣期,前此有一个准备期,后此有一个衰落期” [4]。在宋代以后,虽然也不乏写梅的高手,如元代的王冕,它的《墨梅》就是一首咏梅佳作。但是从整个时代来看,宋代的咏梅篇章数量之多、质量之好,无与伦比,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精美的一笔,给我们的诗词宝库里留下了吟咏不断的千古绝唱。

(二)咏梅题材的繁复繁衍

除了大量的咏梅诗词以外,咏梅创作的繁荣更是赏梅情趣内涵的拓展及创作活动的外延。宋代是历史上赏梅、品梅的兴盛时期,不仅有大量的咏梅之作,还出现了许多的栽种梅花的专门著作。南宋范成大为“中兴四大诗人”著有《梅谱》,记所居范村之梅十二种“江梅、早梅、官城梅、古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蜡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艺梅的著作,它的地位不言而喻。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周师厚著有《洛阳花木记》,记载“杂花八十二品”:“黄香梅、红香梅、(千叶)、腊梅(黄千叶)、紫梅(千叶)。”“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5]。品梅专家南宋张俊曾孙张功甫著有《梅品》一书;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分上、下两册,收录 100幅图,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情态的木刻画谱,也是中国最早的木刻图籍。因宋时画像俗称为喜神,故名。分别描绘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梅花的种种形态。南宋初黄大兴,字载万, 号岷山耦耕, 蜀(今四川)人。其选录唐五代至南北宋之交的咏梅词410多首,编10卷《梅苑》, 为现存最早的专题咏物词选, 也是现存保存较完整的宋人选宋词的最早选本[6]。这些著作都为后代留下了不少植梅、赏梅、画梅、写梅的趣闻佳话。为后代留下了许多关于梅独特的历史。

(三)咏梅诗词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入宋后的咏梅文学首先表现出物色征逐、追求赏心悦目的主动意态和情趣。如林逋在《孤山八梅》中描写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幽雅形姿,体现出闲静淡泊的隐者意趣,奠定了梅花作为人格写意的审美发展方向。至宋咏梅丰盛时期,梅花不仅是一个清新芳菲的审美对象、更逐步被赋予君子“比德”品格的意义和思想价值,从而上升为崇高的文化象征。宋咏梅作品运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它们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内涵和表现手法。文人们想尽妙法,从各种各样角度写梅,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写梅。宋人大量发展起以物类聚、渲染烘托、旁敲侧击、横斜取势的手法,林逋首开此例。宋著名画家杨无咎(字补之,号清夷长者)的《御街行》:“破寒迎腊吐幽姿,占断一番清绝。照溪印月,带烟和雨,傍竹仍藏雪。”即为咏梅侧面烘托描写一例。宋人咏梅有白描、设问、比兴、象征、比较、比喻,写了千姿百态的梅花,塑造了梅花这一崇高的形象。又用了亦物亦人、人花一体、追新求异、侧面烘托、以物寓情、造境铺色、以宾衬主,将自己和梅花融为一体。用精炼的语言将梅临寒傲雪的高洁品格写了出来,同时将自己对梅的情感写得淋漓尽致。

二、精神层面的影响

在上古人们的心目中,梅即被视作和羹,意谓梅是上等的调味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梅的审美态度不断改变、审美意趣不断拓展。到了宋代,梅的外观、标格逐渐凝定了下来。中国文人向来重神不重形,宋代所形成的咏梅风气,使梅花的自然品格和人文品格得到了高度赞扬。梅花不仅仅是一种用来赞咏的植物,它最终上升为重要的文化象征,更重要的是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象征符号。

(一)赞扬梅花凌寒独放、传递春信的.品格

梅的美在于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美的象征。它奇特的自然属性,符合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和理想追求。梅花丰富的内涵――报春而不媚春,自傲而不狂妄,高尚而不俗气,有追求而不霸道,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的体现,文人爱梅就有了双重的意义。如陆游《梅花》一诗:“玄冥行令肃冰霜,墙角疏梅特地芳。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了知一气环无尽,坐笑千林冻欲僵。力量世间谁得似,挽回岁律放春阳。”梅花凌雪吐艳,寒冬飘香,更送来春的生机和希望 。这与君子所推崇的高洁品性、兼济天下的气节相符合。

(二)讴歌梅花孤高亮节的清姿神韵, 寄托君子的“比德“理想

张先,字子野,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梅苑》收录其《汉宫春. 蜡梅》中赞扬梅花“更孤标俊格, 非雪凌霜“,”应为是、中央正色, 东君别与清香”[7]。从以上咏梅词盛赞梅花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看, 就体现出中国古代君子“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志向抱负和感时伤乱、救济时艰的社会责任感, 表达作者梅品即人品,物人同一的气节操守。

(三)借咏梅寄寓词人的身世家国之感或身世飘零之悲与爱情友谊之象征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借孤单落寂的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表达其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的苦闷,通过梅花自然代谢描写梅花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用人格化的梅花抒发自己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如表达情思的词作,洪适《临江仙》:“相思凭过雁,飞送一枝梅”。

观沧海的意思和对后世的影响 篇10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观沧海原文、拼音及解释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拼音】:

guān cāng hǎi

观 沧 海

cáo cāo

曹 操

dōng lín jié shí ,yǐ guān cāng hǎi 。

东 临 碣 石,以 观 沧 海。

shuǐ hé dàn dàn ,shān dǎo sǒng zhì 。

水 何 澹 澹 , 山 岛 竦 峙。

shù mù cóng shēng ,bǎi cǎo fēng mào 。

树 木 丛 生 ,百 草 丰 茂 。

qiū fēng xiāo sè ,hóng bō yǒng qǐ 。

秋 风 萧 瑟 , 洪 波 涌 起 。

rì yuè zhī xíng ,ru chū qí zhōng ;

日 月 之 行 ,若 出 其 中;

xīng hàn càn làn ,ru chū qí lǐ 。

星 汉 灿 烂,若 出 其 里 。

xìng shèn zhì zāi ,gē yǐ yǒng zhì 。

幸 甚 至 哉,歌 以 咏 志。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对后世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美声发展 美声特征 影响

在欧洲,歌唱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古希腊的日常生活中,把歌唱放在重要的位置,如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记载了歌颂太阳神阿波罗的合唱。后来通过各种神灵发展出了希腊的喜剧和悲剧。基督教源自犹太教,在历史上犹太民族比其它任何民族更重视演唱与演奏,在《圣经》中的《旧约全书》有着充分的体现。犹太教中的领唱成为了后来的独唱形式。西方声乐中各种民歌、歌剧、轻歌剧、音乐歌剧、歌曲以及民间歌舞等,品种、形式多种多样,人们从各种歌唱的形式风格中,总结产生出各种唱法。美声唱法在西方声乐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直至今天西方的美声唱法依然独领风骚,经过漫长的发展。发声方法越来越科学,表现力越来越丰富。

在欧洲,歌唱始于四世纪。教皇圣·西尔维斯特在罗马建立了第一所正式的圣咏学校,这时就有了系统的声乐训练,在拉欧蒂契教法会议上宣布除唱赞美诗外,音乐礼拜的全部活动要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歌手组成的圣咏队来担任,这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正规的歌唱训练。但是圣咏学校的发展并不稳定,直到公元6世纪本尼迪克特教派的教皇格列高里一世大力支持和资助圣咏学校的发展,在拉特伦附近建了两幢房子,把有天才的孩子送去接受九年的音乐训练,这种体制得到很大的发展,并从这所学校派出一些老师到欧洲各地进行辅导,在教堂和修道院中保持这类学校逐渐成为一种风气并且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

自五世纪到七世纪,很多的教皇关心宗教仪式和宗教音乐的修改,在本尼迪克特的大力协助下,继承了犹太教的领唱制度之外,还把五世纪流行于耶路撒冷的童声合唱引入了西欧。在九世纪后期的《音乐手册》中就有用男童唱最高声部的记载。当时人们喜爱高音,但不允许妇女唱歌,使用童声是最好的补充。

中世纪的圣咏较为简单。用童声唱高声部非常容易,但到了十六世纪后期,童声的作品已经满足不了这些作品风格的需求,就使假声歌手成为了替代者。早在八世纪就盛行假声,随着摩尔人对西班牙的入侵,假声歌唱的艺术也被带到了西班牙并在那里得到了高度发展。有一个时期假声歌唱是西班人的专利。

自十八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中期,美声——这种唱风就盛行于意大利。美声来自意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的意思。Bel canto在西方音乐界的定义和我们的理解不同,西方对Bel canto的理解是指由作曲家罗西尼(Rossini),多尼采蒂(Ponizetti)贝利尼(Bellini)等人那个时期的作品和歌唱艺术,它包括了那个时期歌唱的风格、技巧、内容、形式以及歌唱的方法,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气息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善于调节和运用共鸣、音域宽广等为其特点。这种演唱风格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而我们说的美声唱法是指舞台剧、清唱剧、音乐会的唱法。美声唱法实际上不只讲声音,在它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过各种不同的现象,有一个时期只讲声音既不注重歌词,也没有“味儿”:有一个时期以炫耀技巧为主,脱离内容:有一个时期也曾改变过要以内容为主等。美声应该是“声情并茂”的歌唱,而不是为声音而声音的歌唱。

意大利在14世纪和15世纪曾是欧洲的文化中心。它较早建立了资产阶级文化。当时的一些新文化思想尚不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和了解。于是新兴资产阶级便利用新文化运动来表现他们的理想、愿望和利益,新文化运动很快波及到欧洲各国,这使意大利的艺术广为传播。16世纪初。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意大利新歌剧,这大大推进了声乐艺术的向前发展。美声唱法也逐渐得到完善。佩里根据意大利最早的歌剧《达芙妮》,1600年写出了歌剧《犹丽狄茜》。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利用意大利人热衷于歌唱并有着浓厚的抒情气质,大胆地在演唱和训练上进行探索,声乐艺术逐渐向更细致复杂的方向发展,注重声音的优美和抒情性成为这一时期声乐艺术的显著特点。作曲家的创作,使歌剧打破了以往的唱法,歌剧中要求咏叹调和宣叙调相结合:要求合唱和重唱相结合:宣叙调需要用足够的气息支持。要求明亮优美的声音能穿透交响乐队送到观众耳中。歌剧的出现,使美声唱法趋于完善。由于依照严格的训练方法,当时意大利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演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从而不但促进了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与提高,也为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随着意大利新文艺的渗透,世界声乐界出现了几大流派如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等。引人注目的是意大利美声唱法学派开始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音乐样式随着歌剧的继续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劲的势头,以至成为欧洲声乐发展的一个大趋向。

美声唱法是17世纪以来意大利歌唱家们所有声乐演唱的统称。已被世界多数声乐家们所公认,并被视为最科学的歌唱方法之一。也是各国歌唱家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意大利美声唱法十分强调声音的美感,醉心于技巧性的突破。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美声唱法从声音来说,是真假声都用,是真假声按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的。从共鸣上来说。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它讲究的是音色优美和气息自如,音与音之间连接平滑匀净。

美声唱法特点可以概括为:元音纯正、吐字清晰、声区统一、音阶均匀、气息饱满、音调准确、音域宽广、强弱自如,句法完美以及声音的“通、实、圆、亮、纯、松、活、柔、深、拢”等。

(一)元音纯正:元音纯正是美声唱法的首要条件。无论是头声、胸声都要唱得干净、清晰,喉器稳定,口咽管道保持开放状态,保证吐字咬字自如,气流和音流的通畅,切忌喉音和鼻音。要求声音像金子般的纯真、铿锵有力,把元音清晰的发出来。

(二)吐字清晰:不能只追求嗓音的效果,

要在吐字清晰的情况下追求嗓音的效果。必须把字吐得完美无缺。把吐字分为两个部分——辅音和元音,把元音唱得圆润纯正的同时要把辅音唱得清晰。像说话那样唱歌可以使发音纯净,辅音清晰以及嗓音自然自如。

(三)音调准确:音调准确是美声唱法的另一个特点。“听觉不敏锐的人永远也不应该从事教唱工作,自己更不应该唱歌。因为最难令人忍受的莫过于波浪似的时高时低的嗓音”。没有准确的音调概念。也就无法从事于歌唱有关的行业。

(四)声区统一:发展声区,把真假声区逐渐统一起来,一直是美声唱法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技巧之一。“真假声”与真声、假声具有完全相反的特质,它柔和、松软、音量不大但很完美、很抒情,有弹性。把两个声区的特质诱发出来之后,再使声音集中起来,贯穿成一串大小不等但很均匀的、圆滑的、饱满的线条。各个声区之间转换毫无痕迹,声区统一,逐渐量变地从一个声区过渡到另一个声区。

(五)气息饱满: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也是连音歌唱的物质基础。重视呼吸在发声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讲究整体呼吸是声音发展的主要力量,要求全身放松,口鼻同时呼吸到模膈膜处。使声音结实、明亮,呼吸要深而不僵。让气息自然、流畅的流动起来。

(六)音质与音量:“寻求音质、音量自来”,即柔和、清晰、纯净的音质是获得音量的基础:是获得强度、灵活性和清晰吐字的先决条件。使声音强弱自如,有伸有张。

(七)共鸣:共鸣在歌唱中非常重要,吸气时自然打开共鸣腔体而形成了共鸣的通道,让声音通过腔体振起共鸣再发出声音,则音色会优美。在歌唱发声过程中,所有的共鸣腔体都要起作用。唱歌的主要声道是喉咽部上、下,这条声道通畅了,集中了,就有了共鸣。

(八)连音歌唱:连音歌唱是美声唱法的基础,利用共鸣在整个音域中的掩盖作用,均匀地统一声音,使声音饱满、通畅、贯通。大声时坦荡无比,小声时清撤见底,尤其唱半声时保持高位置的不变和口型的统一,使声音像丝绒般柔软、优美。

(九)声音的特点:美声唱法声音特点可以概括为十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深、拢”。“通”是指声音通畅,它是以气息通畅为前提的,同时参与歌唱的各器官都要打开,声音在歌唱器官中顺利通过,来实现声音的通:“实”是指声音结实,就是把声音唱到腔体里,声音有“心”;“圆”是指声音圆润,人的听觉非常灵敏,觉得圆的声音是悦耳的、丰满的、动听的:“亮”是指声音明亮,美声学派是追求美好音色的学派,不是追求音量的学派。有了好的音色,音量自然就有了,总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去追求音色的变化。“纯”是指音色纯美,“基音不纯,泛音也杂”是音色不纯的基本原因。“松”是指声音松驰、不紧张,心理要放松,思想要彻底解放,决不能有任何顾虑,心理状态总是积极又松驰。声音也就松弛了。从歌唱技巧来讲主要是“气儿”、呼吸要稳定,它是声音松驰的基础。“活”是指声音灵活、自如,它是歌唱者掌握美声技巧纯熟的体现:(1)音乐情绪变化灵活(2)元音、辅音变化灵活(3)声音力度、速度、强弱变化灵活(4)声音音色变化灵活。“柔”:指声音柔和,不能僵硬,要有一定的弹性。“深”:是指气息的位置要深,气息要沉下去。要有横膈膜和腹肌的支持,横隔膜要有弹性。“拢”:指声音要收拢、要集中,要聚成一“点”,不能散。

十七世纪六十年代随着阉人歌手的出现,使美声唱法得到空前的发展。这时期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被认为是歌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法国大革命兴起,较开明的中产阶级对阉人歌手和枯燥无味的严肃歌剧不再感兴趣,1861年韦卢蒂退出了歌剧的舞台,结束了阉人歌手统治歌剧舞台长达近两个半世纪的历史,并标志着歌剧史一个时代的结束。十六世纪后期,女歌手开始受到大众的崇拜,十七世纪女歌手开始崛起。到了十八世纪她们已强大到足以与阉人歌手分享舞台并与之争夺荣誉和待遇的地步。阉人歌手的走红使男高音第一次降到了次要的地位,女歌手的发展使他们逐渐成为了“歌剧女主角”,男高音们失去了他们自中世纪以来享有的重要地位。十九世纪后半叶,又出现了瓦格纳式的男高音唱法。在这个时代,角色的声部并不固定,可以随时改换男高音、男低音、男声和女声也可以互换,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由于十九世纪前半叶,歌剧的内容有了改变,在建立了戏剧性的高潮中,充分利用了乐队和合唱来弥补歌手演唱的不足,很多歌手因过分追求嗓音的响度以致于把它们用到了极限,从而导致滥用嗓音的盛行,造成了美声唱法的第一次衰落。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声乐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利用了科学对嗓音进行研究,把嗓音的研究推向一个较为科学的年代。也使声乐艺术进入另一个高潮,被誉为歌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时的歌剧舞台是繁花似锦,大量的男歌手涌现,出现歌唱事业中男女并驾齐驱的状态。

就声乐的发展来说,十九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而二十世纪则更多的是一个继承时期。歌唱的历史是一部文化史,欧洲声乐艺术发展至今,当代的一些歌唱家的演唱技术仍给我一个强烈完美的印象,美声唱法无疑被公认为是一种最科学的演唱方法。由此可见。欧洲声乐文化发展的产物——美声学派,它推动了人类声乐艺术文化向前发展。

在二十世纪的声乐发展上,科技的发展影响了声乐艺术。歌唱形式越来越丰富,出现了通俗歌唱,二十世纪早期的通俗歌唱与古典歌剧歌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到了二十年代末。电声的出现,欧美的通俗唱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主要以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来体现。同时还继承了严肃音乐一部分发声的状态。比如:真假声转换、高音华彩部分、跳跃技巧、连续跨越八度音区的声音表现等。如果不具备相当的美声演唱方法的功底,就根本无法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作品。也可以说就不能够叫做欧美通俗唱法。当然,欧美通俗唱法也是有很多种类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我们还是赞赏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去演唱通俗作品。

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虽然在唱法上有很大的区别,但通俗歌唱借鉴了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通俗歌唱没有必要追求音量,它可以用扩音器来代替,还可以随意添加装饰音、变化节奏、随意使用伸缩处理以获得个人独特的演唱风格。欧美通俗唱法还会经常采用哑音、呐喊、装饰音、滑音、抽泣、假声包括一些气息上的特殊运用,来演绎歌曲的忧伤、悲泣、真挚、委婉、激情等等,利用肢体语言融合节奏的表现形式,还运用混声、和声、不规则人声,进行有声伴奏,使一些并不复杂的旋律变得富有色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加上一些歌手创造出高度炫技性演唱形式。使通俗歌手能在舞台上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在表演艺术上达到较高的造诣。

虽然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风格不一

样,美声唱法还是影响了通俗歌唱。通俗歌手必须具备了科学的发声方法,比如对气息、音调、音域、嗓音灵活等等的把握,才能在通俗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求对通俗唱法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规范了。如果通俗歌手能用美声的发声方法进行系统的声音训练,多接触不同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对通俗歌唱是会有很大得帮助的。英国的莎拉·布莱蔓和意大利的安德鲁·波切利就是最好的证明,莎拉·布莱蔓196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十三岁首度登上伦敦琴卡迪利剧院参加《我与亚伯特》舞台剧的演出,随后又加入了舞蹈团体“潘神一族”和“丑闻”,后来在新伦敦剧院参加《猫》的原创和演出。在嫁给当今最重要的享有盛名的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韦伯后,她开始演唱古典音乐很快暂露头角,她同歌王多明戈一同演出韦伯的《安魂曲》,并因《歌剧魅影》一剧而成为耀眼的音乐剧明星。这次演出的录音让她获得了当年葛莱美奖最佳新古典艺人奖的提名。1986年,在“英国女王陛下剧院”的演出使得这部名剧传遍了全世界,这次演出使得她获得了当年英国戏剧论坛奖的提名,两年后她将该剧带到纽约的百老汇。1990年,她又参加了劳埃·韦伯的新剧《爱的真相》的首演,担任剧中女主角露丝·薇柏一角。此外。她也曾在查尔斯史特落斯的儿童歌剧《夜莺》、韦伯的《歌舞剧》和《旋转木马》中演唱过。另外她还发行了许多跨世界的音乐专辑如“逝去的歌”、“卸降防备”、“末期的歌”以及“永相随”。专辑中的两首歌曲是她和近年来在歌剧界极受欢迎的青年男高音荷西·库拉一同演唱的。而主打歌“心相随”则是和意大利天王级的男高音流行歌手波切利与她一起合唱的。她近年来从事流行歌曲的演唱,发行了不少专辑其中《月光女神》在我国发行,受到很大的认可,1976年担任过流行乐团Hot Gossip主唱,1978年Hot Gossip的作品《I Lost My Heart-to a Satrship Trooper》登上英国流行排行榜第一名。她不仅在古典乐坛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流行乐坛里也成为了一颗璀灿的明星。安德鲁·波切利是1965年出生于意大利一个热爱音乐的农业家庭中。他从小就显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然而12岁那年,他在一次踢足球时发生意外而导致双目失明,从此音乐成为他触摸世界的唯一方式。30岁时,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波切利考到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门下。在学习期间。帕瓦洛蒂在歌唱上给过他重要的指导。1992年开始一连串机遇使他从一个酒吧钢谋琴师一跃成为国际歌唱巨星,在近10年的演唱生涯中,他不但在古典艺术歌曲中体现了很深的造诣,而且在古典音乐流行化演唱上做出了极大努力。1996年他和莎拉·布莱蔓合唱了《告别时刻》这首流行曲与美声的结合为他带来千万唱片销量的业绩,1998年波切利推出的《咏叹调》是国际上发行最成功的歌剧专辑,在多个国家的古典音乐排行榜上遥遥领先。在这张专辑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大胆与能力。所选唱的曲目全是传统男高音中最难唱和最富于技巧性的咏叹调。有普契尼的“冰冷的小手”(《艺术家的生涯》)、“今夜星光灿烂”(《托斯卡》)、威尔第的“美女如云”(《弄臣》)、比才的“花之歌”(《卡门》)等等。

美声唱法传入我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并逐步在我国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青年选手纷纷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如:幺红、廖昌永、戴玉强、吴碧霞等人在国际古典音乐舞台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国的民族唱法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己的唱法。民族唱法包括我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其中民族新唱法主要是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特点,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来的一种完美的唱法。这种唱法既有民族唱法的优点:又有美声唱法的特点。这种唱法使民歌歌唱演员的艺术生命线延长。同时,这种唱法又能自如地演唱民族歌剧的大段唱腔。现在我国声乐舞台上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民族歌唱家。如: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王宏伟……。

50年代的“土、洋”之争,发展到后来是“土、洋”互学。许多搞美声唱法的人,积极向民族民间唱法学习。了解熟悉各地区各民族歌曲的演唱风格,运用到中国歌曲演唱上,受益非浅。美声唱法经过了那段学习民族唱法的过程,自己本身不仅没受到损失,反而站住了脚。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承认和喜爱,还成了我国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屡屡获奖,为祖国争光。民族唱法通过向美声唱法学习,也得到提高和发展,声音更圆润,气息更畅通,由于运用了混声唱法,使高音区更圆润明亮,音域也扩展了。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宋祖英学习美声唱法之后: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成为了弘扬我国民族唱法并向世界传播民族音乐的优秀代表人物。

通俗唱法始于80年代初,主要是来自于专业文艺团体的如朱逢博、李谷一、成方圆、朱明英、毛阿敏等。80年代中期。各地区各种音像出版公司的建立和广洲、上海、北京等城市先后在一级宾馆开设“酒吧”、“舞厅”以及“音乐茶座”后,才开始产生一批批的专门演唱通俗歌曲的歌手,并且逐渐在这些场所专门演唱娱乐性通俗歌曲。还有些演员原先是从事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或演奏西洋乐器、中国乐器的。他们原来就有美声、民族唱法的基础。同时。通过中央电视台的“通俗唱法”大奖赛等。推出和认可了一批通俗歌曲演唱的红歌星。如:毛阿敏、韦唯、杭天棋、那英、解晓东、田震、李玲玉等。90年代,通俗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出现了新的发展,一种是朝着各种风格汇流、相融的方向发展。欧美风格、日本风格、港台风格的通俗歌曲。早以被我国人民熟悉、接受、掌握,使其与我国的通俗歌曲相结合,创作演唱了使人耳目一新的歌曲。以歌星崔健、孙国庆、刘欢、尹相杰为代表,这些歌星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能自如的歌唱,还有独领风骚的风格特色。而且,决不染指别人唱红的歌曲。这些歌星都有经济实力。有的自己创作词曲、配器、伴奏,甚至录音、制作MlDl,博才多艺。也有许多新演员他们在台上是通俗唱法,但平时声乐训练时也在学习美声和民族唱法。从事美声和民族唱法的年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常兼唱通俗歌曲,就是在演唱美声、民族的歌曲时,也常借鉴一些通俗唱法的手法。通过三种唱法各具特色的相互学习。我国声乐艺术出现了较多的形式,如民通唱法、民美唱法等。我认为这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只会使各自唱法更完善,特色更加鲜明。不论什么唱法。其利用科学发声都是符合科学规律的,这种声乐发展趋势说明了我国已经能很好地运用美声唱法。

上一篇:劳务分包管理规定下一篇:会计专业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