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2024-06-02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精选5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篇1

▲咳嗽

生病,是一件痛苦又无聊的事

用拇指与食指掐眉心,喝白开水,再一根一根地抽烟

大声地咳嗽

上火的夜,越急越想咳

咳出的,都是歇斯底里的病语

▲以梦为马

现实,与一粒麦子的距离

有时很远,隔海的想象很美却很残酷

一些流速,只限于梦

譬如,山海关的列车在一秒钟

就可以抵达

另一个,春暖花开的世界

▲爱情玫瑰

已经有十五天了

这被连绵阴雨湿濡着的.,十五朵玫瑰组成的一束爱情

开始枯萎

阳光晴好

她打开窗,一阵迎头风

撕落第一张暗红的叶瓣┅┅

▲三月未

妻看报纸说;明天又要下雨了

我说;该晒的,趁今天的晴好阳光都晒一下,连同父亲那句发霉的遗言

说着说着,空气

又潮湿起来

三月未,阴睛不定的天

一些泛滥毫无流向┅┅

▲小生物

雨水止住时,星星都漫上来

草间湿湿的小昆虫,都无一例外地翘起小脑袋

今夜,我躬下身子

亲近它们,亲近这些微微的小生物

聆听它们从远方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篇2

一、断句的重要性

1.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 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 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 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 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 断句断错了, 极有可能误解古文原意。

既然古人都如此重视断句, 说明“断句”自有它存在的意义, 特别是它在文言文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今人也不能将其忽视, 甚至要将其好好地“传承”下去。

2.断句是对文言文水平的全方位衡量

从教师的层面来讲, 很多地市都在举办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师的“断句”水平成了比赛组委会对语文老师的“硬性要求”, 这也足以看出断句对考查教师文言文水平的特殊功用。

从学生的层面讲, 2004年, 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包括翻译、断句等) 。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8年,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中更是在第一题的位置上出现了断句题, 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成了很多高考文科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断句能力, 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准确地断好句, 不仅要综合运用古汉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等, 还要对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讲文言、读文言确实不容易, 这不容易有种种原因, 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原因就是对古代的‘名物’不熟悉。”[1]因此说, 断句能力的高低, 实际上是文言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断句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大有裨益

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 强调熟读成诵, 心口相应。而断句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断句的过程, 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断句的规则, 反复回读, 不断体会, 而这一过程是极其难得的。学生平时“粗略”地读, 和断句当中的“有意识”地读, 阅读的体验与效果的差别是明显的。学生在断句过程中, 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 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 反复阅读、回读, 反复推敲, 反复琢磨, 当把句子断准确的时候, 也就相应地弄清了文意, 而文言文的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断句如此重要, 那么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文言断句”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五本教材, 以及与必修相配套的五本读本, 总共只有短短的一篇《非攻》, 未免显得有点“吝啬”!

二、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1.关于“量”

(1) 断句训练的“量”不宜过大

古书情况复杂, 能读懂是很不容易的。《曹世书妻传》载:“时《汉书》始出, 多未能通者。”[2]足见其难“断”,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 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 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3]可见, 有些文章连“大家”都尚且“搞不定”, 更何况是高中生呢?

所以, 如果不分难易搞一刀切, 认为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都应该“先断后讲”, 势必会造成学生因畏惧而厌学, 同时也会增加师生的负担, 这和我们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 文言断句也不能浅尝辄止

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和五本阅读读本中, 在“断句”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 在苏教版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中选取了一篇文章《非攻》让学生断句。这是教材编者“有意为之”, 从中也能看得出教材的编写者对训练学生断句的“初步尝试”。但五本必修教材加五本阅读读本中只选了一篇, 似乎未免太“谨慎”了。既然断句有其功用, 那我们的“胆子还要再大一点”。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我以为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材可以各放一篇, 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必修一和必修二, 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多, 可以各放一篇让学生“尝尝鲜”“适应适应”。经过一个学年的文言文学习, 学生的积累丰富一些之后, 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让学生重点训练, 反复体会, 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五本必修教材共计选8篇文章让学生断句, 从“量”上讲, 应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如果必修课本中限于篇目数量, 无法增加断句篇目的训练, 在阅读读本中也完全可以大胆加入一些相关篇目。这样, 不仅老师授课时多了一种选择,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这样的“断句”训练,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关于“质”

“质”与“量”永远是一组辩证关系, 教材中断句训练的篇目还要讲求“质”。我国古书众多, 不是随便拿来一篇就可以放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 所选的文言文要讲求一定的“含金量”。所谓“含金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 所选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所选文章要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要让学生学习后有所得, 包括文学上、语言上和价值观上。第二, 所选文章还要考虑到学生文言文水平这个“实际”, 难度不能过大, 难度过大, 便是“无效”, “无效”之后, 还谈什么“质”?因此, 断句篇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实际, 要选择那些符合高中生阅读难度的文章才行。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选文的总体要求是“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浅易”二字是我们选文的基本要求, 如果选文过难过深, 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 这样的设计就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对培养文言文语感, 提高文言文水平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除此之外, 文言断句的篇幅也不宜太长, 以免产生审美疲劳, 以短小精悍为好。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首先, 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 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有帮助, 早已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 其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其次, 这篇文章“文不甚深”, 一些实词和虚词等文言知识点的难度均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之内”, 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且篇幅不长, 短小精悍, 有较强的故事情节, 学生也相对比较感兴趣, 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断句是比较合适的, 文言断句, 遴选的就应该是这类文章。

3.关于“序”

高中语文教材中断句的选择还要讲求一定的“序”。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具体的要求就是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仍以苏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一要选初高中能够衔接的篇目让学生断句, 文不能“深”, 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比如《师说》等;必修二、三可以适当加大一点难度, 可以叙议参半, 比如《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等;而必修四、五可以逐渐继续加大难度, 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史记》当中的一些经典选段等, 甚至在必修五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读读 (当然不能多) , 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中的经典选段等等。

但不管怎样, 文言断句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实际”,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 由低到高的过程, 那么教材文言断句的编排也应遵循这一过程。

断句的功用毋庸置疑, 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浅尝辄止”。一篇不选是不可取, 每篇必断也是不科学的。无论是“质”还是“量”, 我们都要把握好选文的“难”度, 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尺”度,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断句的功用, 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多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

[2]曹世叔妻传.后汉书选译.李国祥, 等, 译注.许嘉璐, 审阅.成都:巴蜀书社, 1991.

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篇3

一、断句的重要性

1.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断错了,极有可能误解古文原意。

既然古人都如此重视断句,说明“断句”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它在文言文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人也不能将其忽视,甚至要将其好好地“传承”下去。

2.断句是对文言文水平的全方位衡量

从教师的层面来讲,很多地市都在举办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师的“断句”水平成了比赛组委会对语文老师的“硬性要求”,这也足以看出断句对考查教师文言文水平的特殊功用。

从学生的层面讲,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中更是在第一题的位置上出现了断句题,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了很多高考文科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准确地断好句,不仅要综合运用古汉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等,还要对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讲文言、读文言确实不容易,这不容易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原因就是对古代的‘名物不熟悉。”[1]因此说,断句能力的高低,实际上是文言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断句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大有裨益

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而断句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断句的过程,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断句的规则,反复回读,不断体会,而这一过程是极其难得的。学生平时“粗略”地读,和断句当中的“有意识”地读,阅读的体验与效果的差别是明显的。学生在断句过程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反复阅读、回读,反复推敲,反复琢磨,当把句子断准确的时候,也就相应地弄清了文意,而文言文的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断句如此重要,那么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文言断句”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五本教材,以及与必修相配套的五本读本,总共只有短短的一篇《非攻》,未免显得有点“吝啬”!

二、高中语文教材应增加“文言断句”

1.关于“量”

(1)断句训练的“量”不宜过大

古书情况复杂,能读懂是很不容易的。《曹世书妻传》载:“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2]足见其难“断”,“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3]可见,有些文章连“大家”都尚且“搞不定”,更何况是高中生呢?

所以,如果不分难易搞一刀切,认为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都应该“先断后讲”,势必会造成学生因畏惧而厌学,同时也会增加师生的负担,这和我们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2)文言断句也不能浅尝辄止

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和五本阅读读本中,在“断句”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中选取了一篇文章《非攻》让学生断句。这是教材编者“有意为之”,从中也能看得出教材的编写者对训练学生断句的“初步尝试”。但五本必修教材加五本阅读读本中只选了一篇,似乎未免太“谨慎”了。既然断句有其功用,那我们的“胆子还要再大一点”。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我以为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材可以各放一篇,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必修一和必修二,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多,可以各放一篇让学生“尝尝鲜”“适应适应”。经过一个学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的积累丰富一些之后,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让学生重点训练,反复体会,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五本必修教材共计选8篇文章让学生断句,从“量”上讲,应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如果必修课本中限于篇目数量,无法增加断句篇目的训练,在阅读读本中也完全可以大胆加入一些相关篇目。这样,不仅老师授课时多了一种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这样的“断句”训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关于“质”

“质”与“量”永远是一组辩证关系,教材中断句训练的篇目还要讲求“质”。我国古书众多,不是随便拿来一篇就可以放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所选的文言文要讲求一定的“含金量”。所谓“含金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所选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所选文章要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要让学生学习后有所得,包括文学上、语言上和价值观上。第二,所选文章还要考虑到学生文言文水平这个“实际”,难度不能过大,难度过大,便是“无效”,“无效”之后,还谈什么“质”?因此,断句篇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实际,要选择那些符合高中生阅读难度的文章才行。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选文的总体要求是“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浅易”二字是我们选文的基本要求,如果选文过难过深,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这样的设计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水平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除此之外,文言断句的篇幅也不宜太长,以免产生审美疲劳,以短小精悍为好。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首先,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有帮助,早已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其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其次,这篇文章“文不甚深”,一些实词和虚词等文言知识点的难度均在学生“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且篇幅不长,短小精悍,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生也相对比较感兴趣,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断句是比较合适的,文言断句,遴选的就应该是这类文章。

3.关于“序”

高中语文教材中断句的选择还要讲求一定的“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具体的要求就是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仍以苏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一要选初高中能够衔接的篇目让学生断句,文不能“深”,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比如《师说》等;必修二、三可以适当加大一点难度,可以叙议参半,比如《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等;而必修四、五可以逐渐继续加大难度,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史记》当中的一些经典选段等,甚至在必修五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读读(当然不能多),比如《文心雕龙》、《诗品》中的经典选段等等。

但不管怎样,文言断句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那么教材文言断句的编排也应遵循这一过程。

断句的功用毋庸置疑,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浅尝辄止”。一篇不选是不可取,每篇必断也是不科学的。无论是“质”还是“量”,我们都要把握好选文的“难”度,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尺”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断句的功用,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多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 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 曹世叔妻传.后汉书选译.李国祥,等,译注.许嘉璐,审阅.成都:巴蜀书社,1991.

[3] 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翻译的测试题 篇4

【试题答案】

为下列各文段加标点。

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0.为下列语段中的画线语句,加上标点。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 篇5

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动词、形容词经常作谓语。一般来讲,动词的前后都不能断开(省略句除外),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作谓语例外。文言语段中常出现一些对话或引文。古人常用“日”“云”“言”等几个字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发现了这几个字,后面即可断开。

二、借助虚词定首位

上一篇:长春版《走进童话》教学设计下一篇:真情告白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