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

2024-09-11

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精选8篇)

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 篇1

一、英国在印度的侵略据点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讲到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时说:“英国在 亚洲集中力量侵略印度,以马得拉斯和加尔各答为殖民侵略据点。”(第23页)此说有误。与课本配套编印的 《世界近代现代史地图册》第4页“英法对印度的侵略”图,在右下角的图例中,标有“――”符号的地点为“ 英国主要侵略据点”。在此幅地图中,除东部沿海的马得拉斯、加尔各答外,西部沿海的孟买也标有“――” 符号,与课本产生了矛盾。应当说,地图正确,课文错误。

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积极在印度展开殖民扩张活动。从17世纪30年代起到90年代,先后侵占了三个据点, 这就是马得拉斯(1639年)、孟买(1668年)和加尔各答(1696年)。在这三个地点成立管区,由英国省督管 辖,作为进一步侵略印度的基地。建议历史教材将“以马得拉斯和加尔各答……”一句改为“以马得拉斯、孟 买和加尔各答。”

二、明治维新年代

教材讲到明治维新时说:“推翻幕府统治以后建立起来的明治政府,就开始采取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措施,来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上册第131页)

这一说法存在两个问题:1.以睦仁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早在推翻幕府统治之前便形成了,“明治”这个年号 是在1868年九月初八开始使用,不能把年号的使用与新政府的形成混同起来,这是两个不同概念。2.这个说法 与上文有矛盾。第130页说:“(1868年)5月,倒幕派的武装力量占领了江户,又经过一年的内战,幕府的.残 余武装力量全被消灭了。统治日本长达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了。”据此,德川幕府统治被推翻是在1869年 (“又经过一年的战斗”)。但大家知道,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在于以哪件事 作为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应当说,1868年5月,倒幕武装力量占领江户就标志着幕府统治的结束。事实上, 江户被占领以后,德川庆喜宣布投降,结束了德川幕府265年的封建统治。

建议教材作如下修改:1.将“德川幕府被推翻了”这句话移到“占领了江户”之后。2.鉴于教材没有明确 提到明治维新开始的年代,在“明治维新”这个子目的课文中,一上来应增加“1868年”这个年代,同时将“ 建立起来的”几个字删掉。这样,上下文的矛盾便可解决,也可避免新政府是在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才形成的误 解。

三、是“普军”还是“德军”?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49页:“1871年1月,它(国防政府)同普军签订巴黎投降和前线停战的协定 ”,“24万人的军队作了普军的俘虏……”,“……答应对普鲁士赔款50亿法郎……”。同书第155页:“为了 增强反革命力量,梯也尔乞求普鲁士放还法国俘虏……”。以上这些引文中的“普”、“普鲁士”应一律改为 “德”、“德国”。在本章教材中,编者第一次将普鲁士改称“德国”的地方是:“5月10日,凡尔赛同德国签 订了屈辱的和约……”(第155页)。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德意志帝国的皇位是1871年1月18日(教材只提月份,没提具体日子)。课文说,“ 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了”(第137页)。所以,从这个时间以后,“普鲁士”这个国名应被“德国 ”代替。“国防政府”签订停战协定的具体日子是1871年1月28日,此时距威廉一世称帝正好10天。所以,从此 以后的历史事件提到德国时不能再使用“普鲁士”这个国名。

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 篇2

1. 历史学科本身联系的需要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整体。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我们要从整体出发, 把中国或世界上的某一国家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考查。研究中外关系的发展史, 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 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革命、改革、对外政策, 及其双边或多边关系;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 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日趋激烈,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世界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只有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来考察, 才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近代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往日益频繁, 联系日益密切,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再也不可能维持与外部世界的隔绝的封闭状态。自鸦片战争后, 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中国社会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都同世界形势的发展息息相关。如19世纪末,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殖民地的掠夺, 这种现象反映在中国, 就是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中国强占租界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又如在一战期间,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洲的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这就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 使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又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声炮响, 给黑暗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再如一战后, 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分赃会议, 会上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 这直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导致了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 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之, 一部中国近代史, 就是在动荡变幻着的世界形势下谱写而成的。在教学中, 做了这样的安排, 就使学生所学的中国近代史不再是孤立的, 而是同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着的, 从而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所学的内容, 这样做又使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弥补我们世界史教学的不足。

2.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渗透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渗透世界近现代史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有利于学生提高驾驭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理解。进入近代史后, 全球化程度加深, 资本主义的扩张打破了封闭的中国, 把还处在封建末期的中国卷入了世界。这时期的中国史每一件大事都有列强的影子,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横向的世界史知识, 即时代的大背景简明扼要地介绍给学生。有的则需要做个小专题来讲。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英俄对华侵略的方式和特点都有很大的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就要结合世界历史中“英俄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和两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深度、广度”来理解,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又如, 19世纪第二个十年, 欧洲列强为什么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日本却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这也需要我们把目光放入世界近现史中, 放入一战这个大背景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内容的方法

1. 重视和利用好新教材各章的导言、引言内容

新教材的编排已注意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认识, 为此, 教材在每一章节的引言中都叙述了有关阶段的世界背景, 还在涉及中外关系、中外战争的教材正文中补充叙述了相关国家的历史背景, 这样的知识能让学生学到与全球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历史, 但由于课本篇幅有限, 深化的内容还是要求教师多下工夫, 将所涉及的内容提纲挈领地介绍给学生。

2. 还要进一步挖掘教材, 找出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和结合点

如下表所列的部分内容:

三、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在渗透世界近现代史内容中要注意的问题

1. 补充内容不要过细、过繁

应从大角度、大背景、理解性知识入手, 要“点到即止”, 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如讲到“中苏关系恶化原因”, 只要指出赫鲁晓夫上台后“苏共二十大”全面否定斯大林,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出现问题。至于苏联国内斗争就不要展开讲述。

2. 课堂上所增加内容要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

由于课时有限, 在课堂教学上增加内容就很有限, 可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 课前或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小论文, 让学生去翻查有关教材、书籍。如讲到“抗日战争”一章, 可让学生编制二战的大事年表;讲到“建国初期的艰难及抗美援朝”时, 可让学生写小文章“美国的霸权政策”等。这样学生会很有兴趣, 而且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注意从时事热点导入课文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时事, 时事热点是明天的历史, 今天的时事是历史的因结下的果。全球化的今天, 所发生的时事热点多多少少都和中国有联系。学生有了解中国历史的渴望也会关注祖国的发展, 也有了解世界发展的渴望, 但由于信息来源渠道少和自己的知识有限, 他们对时事信息和历史的联系更有强烈的求知欲。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关注时事, 搜罗资料, 把时事热点和历史知识联系起来, 把中国历史知识融入世界历史知识, 融入时事热点来讲, 这样更能吸引学生,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用今天的中美贸易摩擦导入讲鸦片战争的影响, 也可以六方会谈导入朝鲜战争, 只要教师用心, 巧妙运用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这样的课才能打动学生, 才使历史知识活起来, 才能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现代意识, 也符合现在的高考考查方向。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以激发, 历史这一学科就不难学, 教师也就不难教了!

参考文献

[1]周鼎勋.高中历史新大纲体现了时代精神.

[2]叶正书.新的教学观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

[3]单文彬.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新的教法.

[4]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 (11) .

世界近现代史创新习题设计 篇3

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②托古改制③冲击传统主流思潮④反对君主制度和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著名诗人但丁,采访了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科学巨著《哈姆雷特》,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图为某学者的演讲例子,由此可知,该学者力图说明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

A.欧洲近代科学发展B.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欧洲封建教会权威的衰落D.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文艺作品的特点包括()

①写实性②世俗性③宗教色彩④反神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是指()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市民阶层形成和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6.20世纪初,中国某报刊文章的署名有:亚卢、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志革、血儿等,这反映出()

①该报刊是一份进步报刊②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巨大影响③法国革命对中国的巨大影响④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康有为、严复等人最有可能不满意的是()

A.伏尔泰B.洛克C.孟德斯鸠D.卢梭

8.伏尔泰评论某国政治:“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B.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

C.实施开明专制的普鲁士D.大革命后的法国

9.著名社会主义史学家饶勒斯说:“接近1789年时,巴黎资产阶级是市内财产、生产与消费的最高主宰者……除去几百家名门显贵外,连贵族本身也沦为资产阶级的房客。”这说明()

A.资产阶级社会地位高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不成正比

D.贵族的社会地位已在资产阶级之下

10.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说:“拿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裂。”该观点()

A.正确指出了拿破仑帝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B.正确指出了拿破仑称帝的复辟本质

C.“洋为中用”,为反对帝制寻找历史依据

D.缺乏常识,因为拿破仑没有破坏共和

11.下图是18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的政治漫画,其意图是呼吁( )

A.联合起来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B.联合起来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C.加强中央集权,谋求发展进步

D.联合起来抵抗法西斯扩张

12.下图为晚清末年的中国某一历史教材的片段,其文曰:“花旗皇帝,通国公举。四年一任,是为民主。花旗之民,丰衣足衣。既无乞儿,又无盗贼……”该教材所持的观点是( )

A.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赞赏日本的立宪君主制

C.赞赏美国的总统选举民主

D.赞赏德国的总统选举民主

13.一个普鲁士商人从柏林去瑞士要换十次货币,办十次过境手续,缴十次关税,其税金往往要超过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从根本上说明()

A.从柏林去瑞士路途遥远 B.国际经济竞争严峻,关税壁垒严重

C.国家分裂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D.普鲁士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14.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面临相同的历史任务,即实现独立和近代化。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其原因有()

①日本是在推翻了旧王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则依托旧政权②中华文明承载几千年的文化负担,而大和文明以学习其他文明为常事,文化负担小③日本最高统治者支持改革而中国最高统治者则反对④日本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人没有这种要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

15.1902梁启超发表文章提到:“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这说明()

A.梁启超在中国首次竖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B.梁启超最早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C.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潮

D.梁启超较早地在中国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16.现代人已经很难体会到“家书抵万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古典诗意了,其主要原因是()

A.世风日下,人心不古B.新式通讯工具的发明和普及

C.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现代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商品化

17.梁启超有诗曰:“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动犹自由。今日车与舟,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这说明()

A.工业革命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B.工业革命破坏了中国的经济格局

C.不正确利用科技成果,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D.梁启超反对西方工业文明

18.19世纪末,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共同原因是()

A.小农经济大量存在B.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他国侵占

C.完全依赖殖民地 D.资本大量用于信贷

19.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解读,唯物思想家、帝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就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下列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证明上帝造万物的荒谬/证明弱肉强食的合理性/证明自立自强的紧迫性

B.证明弱肉强食的合理性/证明自立自强的紧迫性/证明上帝造万物的荒谬

C.证明自立自强的紧迫性/证明上帝造万物的荒谬/证明弱肉强食的合理性

D.证明上帝造万物的荒谬/证明自立自强的紧迫性/证明弱肉强食的合理性

20.1903年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记载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发展情况,说美国“红黄黑白种,一律平等视”、“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这表明()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实施改善了美国的人权状况

B.梁启超高度认同美国的民主精神和共和政体

C.美国贫富悬殊,阶级矛盾比其他西方各国更突出

D.美国工业生产高度集中,是一个典型的托拉斯帝国

2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工人运动出现了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的新特点,其根源是()

A.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B.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有了本质变化

C.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有着不同的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两地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程度不同B.两地民众觉悟的程度不同

C.两地现代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D.两地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不同

23.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记得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噩梦终究成真。“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A.德意结盟B.法俄结盟C.英法结盟D.英俄结盟

24.1918年德国史学家发表了《西方的没落》一书,这反映了()

A.一战后,德国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反思

B.一战后,社会主义已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

C.一战后,欧洲的殖民体系全面瓦解

D.一战后,西欧已不再是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力量

25.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

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的干涉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6.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决议表明,美国获利最大。这主要表现在()

A.确立了对华“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B.取得了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优先权

C.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地

D.取得了压倒英国的海上优势

27.罗斯福新政被称为“3r”改革,即recover(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form方面的内容是( )

A.实行美元贬值B.整顿金融

C.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立法D.兴办公共工程

28.右图为1914~1937年美国经济表现图,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有( )

A.A段时,美国已拥有世界经济霸权

B.B段的发展得益于一战

C.C段状况表明罗斯福新政是富有成效的

D.D段发展是美国奉行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结果

29.一位法国作家回忆其青年时期,其中一节的主题是“1942年在巴黎念大学”。下列哪些情节最可能出现在这一节叙述里()

A.德国首相正在巴黎从事友好访问,两国政府希望加强学生的交流

B.作家花钱买了一架新的收音机,收听来自德国的广播,学习德文

C.一家报纸揭露日前德国首相与斯大林签订的和平协议的详细内容

D.作家计划在年初前往非洲,参观埃及的金字塔遗址

30.下列关于《联合国宪章》的表述错误的是()

A.签订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

B.是在1945年春旧金山会议上制定的

C.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

D.中国为制定《联合国宪章》作出了重要贡献

31.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起诉日本法西斯战犯犯有“违反人道罪”,主要依据是()

A.其推行“征服满蒙”的武装侵华方针

B.其扶植汉奸政府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

C.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并使用化学武器

D.其利用谍报人员窃取中国的军事机密

32.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二战)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于是所有我们这些国家,一个接一个都被卷入可怕的漩涡中了。”丘吉尔这样说的主要意图是()

A.批评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B.痛斥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政策

C.以二战前的绥靖政策反证遏制苏联的必要性

D.以二战前的绥靖政策反证对苏联宣战的必要性

33.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二战中德国的欧洲盟国包括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西班牙等国

B.柏林墙的修建不仅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二战后欧洲分裂的象征

C.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D.德国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是造成当前欧洲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原因

34.1967年欧共体成立的时候,英国政界的主导态度是()

A.为了实现英国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在欧洲市场的自由交流,应该积极加入欧共体

B.要借助现有的法德矛盾,推行大陆均势政策,维护自身欧洲霸主地位,不应该加入欧共体

C.欧共体的成立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体,英国不加入将会被边缘化

D.英国拥有英联邦国家的广阔市场,加入欧共体将失去对这个广阔市场的独享权

3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不包括()

A.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削弱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D.发展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

36.二战后初期美国教社会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骂马克思主义就有被解雇的危险;辛辛那提棒球队红队一度改了名字;就连“美国小姐”候选人也必须说明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麦卡锡主义B.杜鲁门主义C.凯恩斯主义D.冷战思维

37.史学界认为:“二战后西方世界普遍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继续和发展。”“发展”在这里主要表现为()

A.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资,刺激经济发展

B.把社会生产完全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

C.实行一定程度的企业国有化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38.匈牙利事件给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主要是指()

A.苏联出兵镇压匈牙利的国内事件,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

B.匈牙利事件导致匈牙利政权性质发生剧变

C.社会主义模式不是唯一的,应该走自己的路

D.社会主义改革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39.赫鲁晓夫对美国总统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赫鲁晓夫此言的主要意图是

()

A.巩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

B.回顾美苏合作反法西斯的历史,加深友谊

C.美苏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D.力争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40.下边两幅图反映出()

A.二战后初期欧洲国家的普遍衰落,经济上依赖美国

B.欧共体的成立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C.不断壮大的西欧逐渐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西欧的发展壮大促使西欧与美国的关系由依附变为竞争

41.二战后新加坡能够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主要经验是()

A.抓住了西方向亚太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遇

B.积极开发和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

C.利用其地理优势,从20世纪60年代起首先发展出口主导型经济

D.经济与环境、社会与人的素质协调发展

42.“冷战”结束后,中国等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的国家的外交政策体现的共同理念包括()

A.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B.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D.不同文明的存在必然造成国家冲突

43.西方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实行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一19世纪早中期的西方国家普遍推行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的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主张让“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自由竞争)所造成的市场“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其余的让“看不见的手”——市场自由竞争去发挥作用。

(1)联系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早中期西方资本主义普遍推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

材料二罗斯福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认为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对经济发展也起重大作用。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1975年之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了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的经济理论与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何异同点?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的经济理论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

参考答案:

1.A2.A3.C4.A5.B6.D7.D8.A9.C10.C11.C12.C13.C14.D15.D16.C17.A18.D19.A20.A21.C22.C23.B24.A25.D26.A27.C28.B29.B30.A31.C32.C33.B34.D35.D36.C37.C38.A39.D40.D41.D42.C

43.(1)历史条件:西方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加强自身地位;而传统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

(2)积极影响:建立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消极影响: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破坏了生产力。

(3)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

(4)相同点:维护市场自由竞争原则,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不同点:国家应当积极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可以避免失业和经济危机,使经济有序发展。历史背景:受经济危机打击,胡佛政府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无法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 篇4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规律与认识

1.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时期的历史。从资本主义产生到19世纪初为第一阶段,以反封建作为核心,属资本主义的童年期。19世纪初期至70年代,为第二阶段,即工业资本主义的前期,这个时期以工业革命为开端,迈出了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第一步。在该阶段资本主义力量迅速超过了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成为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主流。1857年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改造世界的过程。马克思更为明确地指出殖民主义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历史使命。它使世界第一次连为一气,纵然手段残暴,但从宏观上看毕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大进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世界近代史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以提高发展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垄断为生产组织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现代经济模式终于形成。与经济相适应的是出现了以美、英、法为典型的民主代议制国家,这实际上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参见刘宗绪《浅谈世界近代史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总字383号)。

2.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是封建社会(或殖民地)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旧的.封建(或殖民制度)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革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制度下的一切桎梏,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发展资本主义,完成这个任务,就完成了它所做的一切。但是,一切腐朽、反动势力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因而这场革命充满了曲折、艰辛与反复。新事物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充满着蓬勃生机,战胜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

3.世界近代史上,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虽然各有特点,但总的说来,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即:通过国内资产阶级革命,战胜旧的封建势力,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英、法等国;通过独立战争,打碎殖民枷锁,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美国;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如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结束四分五裂状态,完成国家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德国和意大利。

4.发生在手工工场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资产阶级具有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力量,能够去制定反封建的纲领,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并以此去领导革命。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下层群众的要求。当时的劳动群众主要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农民人数最多,但是农民显然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革命中,当资产阶级提出反封建的纲领和土地法时,农民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农民斗争便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手工工场工人不是近代意义的产业工人,他们大多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因此手工工场工人也还不具备工人阶级的政治特点。尽管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但还不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城市平民大多数是小资产阶级群众,包括小业主、小商贩、小作坊主、帮工、学徒、个体工匠等等。他们也深受封建税收的盘剥,在城市中易于接受先进思想,同农民一样具有自发的反封建性。城市平民很自然地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在革命进程的每一关键时刻,广大人民群众都挺身而出,挽救或推动革命。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充分的显示。然而广大城乡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的,有的是在资产阶级的直接发动与

世界现代史作业 篇5

一、题目:

通过阅读以下书目,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评析,题目自拟。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甘地主义”;

4)、凯末尔革命与凯末尔主义。

二、阅读书目:

1、布莱克等:《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保罗.肯尼迪等:《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3、斯图尔特.休斯著:《欧洲现代史(1914-1980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1914-1991)》,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李宗禹:《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6、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甘地著:《甘地自传》,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0、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11、戴维森著:《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

版。

12、斯塔里夫阿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

13、彭树智《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三、要求:

1、一律用方格稿纸,(其他如信纸和打印稿一律不收),字数1500字左右;

2、要求结合史实,有论述、评价、分析;

世界古代史论文 篇6

1 双语教学的内涵

所谓双语教学就是指用本族语(母语)和一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龄阶段通过教学和环境,

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从而掌握母语以外的一种通用的语言,熟练地在不同人群之间和不同领域中进行交流和沟通。

就目前的国内教育水平说,双语教学的第二语言选择基本上是英语,即中英文式双语教学,或者说英语讲解渗透至课程的`讲授中。

但是,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

英语只是学科课程学习的媒介、工具和手段,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不是课程的主导,而是汉语教学的辅助性、服务性语言。

2 世界古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2.1 世界古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20xx年8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要求。

世界古代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学的实施是提升本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世界古代史课程主要涉及希腊语、拉丁语、英语等语言的使用,这就为双语教学提供了多种选择,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双语教学中语言的选择通常是英语。

世界古代史课程开设于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经过高考的复习和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听说阅读能力。

与此同时,第一学期还开设有公共英语,可以作为学科课程中双语教学的辅助学习。

从师资力量上来说,世界历史专业的教师都是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业教师,学位毕业论文中,

英文原始资料的搜集、翻译和使用比例都超过80%,具有较好的英语读写听说翻译能力,能够较好地驾驭世界古代史课程的双语教学。

2.2 世界古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

首先,选取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英文材料,布置课前预习,使双语授课更有针对性。

在上课之前明确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根据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划出并翻译专业词汇;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英文材料,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双语教学授课过程中,合理安排中英文授课的比例和难度,使英语教学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世界古代史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侧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因而双语教学的课堂授课必须要以汉语讲解为主,英语作为补充说明。

在双语教学中讲透英语词汇的含义,这种含义的讲解要牢牢结合历史史实,不能只看字面意思,简单地做出翻译。

整个历史事件讲解完,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词汇和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对事件进行英语复述和表达,

鼓励学生用英语多说或者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在识记历史史实的同时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力求模拟恢复真实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形成理性认识。

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通过英语纪录片、经典战争原声电影、原声演讲、原声英语对白等还原古代世界的战争场景,增进教学效果。

最后,布置作业巩固教学成果,对双语教学的课堂讲授做出总结。

根据授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本节双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自我评估和总结。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依据总结改进教学,对双语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3 世界古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

3.1 世界古代史课程双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首先,尽管在概念上明确双语教学不等同于英语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

英语学习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双语教学会下意识地转向英语教学,尤其过于纠缠词汇和语法的应用。

世界古代史课程在授课时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英语词汇语法的纠正上,忽略了历史史实的讲解,专业知识和英语讲解时间比例分配不合理。

甚至有些学生,仍然按照英语学习的步骤,本末倒置,简单地把历史的学习当成英语的翻译。

其次,学生英语水平有限,这是影响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但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原始资料的理解差异较大。

学生在预习中虽然搜集了不少材料,但是由于自身英语能力的限制,对材料可用性的筛选效率太低,

加上对世界古代史课程中的史实了解不透彻,往往效果事半功倍,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在双语教学的学习中压力较大,进而丧失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

第三,缺少系统、专业的教材。

不少教材依托专业英语,以专业英语的教材为教科书,实际上是加大了双语教学中英语的学习难度。

专业英语不仅要求熟练掌握历史背景史实,更要求对历史史实更为准确的英语表达,其严谨性、科学性、准确性、专业性更为突出。

现阶段双语教学达不到专业英语要求的层次和能力水平,泛泛的使用专业英语的教材会加大教学的难度。

此外,目前还没有出版和现阶段双语教学水平相吻合的教材,教师教材的选取较为混杂,授课难易程度不好掌握。

最后,教学方法、模式较为单一。

在世界古代史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基本上遵循传统的历史填鸭式授课方法,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

浅析世界近代史的阶级特征 篇7

本文就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特征, 作一概括说明。

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

本阶段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 亦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封建制度的衰亡, 是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心内容。

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 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 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 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再者, 正是从16世纪开始, 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 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16-18世纪, 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海外贸易长足进步, 海外贸易垄断公司 (如东印度公司) 陆续建立。18世纪, 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 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 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阶段:蒸汽时代 (或称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

1.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 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扩展到法国、美国, 随后是德国、俄国、日本。而各国工业革命主要是*从英国引进机器进行的。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特殊地位, 使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世界工厂”。

2.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影响

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对社会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 (1) 以农业和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农业文明) 向以工业和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工业文明) 转变; (2) 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 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 工业资产阶级将成为新的执政者; (4) 出现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潮流; (5) 殖民扩张加强, 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至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本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

第三阶段:电气时代 (或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1.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 使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 实现了工业化。

2. 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生成力的惊人发展, 汽车、电力、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 于是垄断组织 (超大规模企业或大型企业群) 应运而生, 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业大国就是有力证明。

3. 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与不平衡性

1870年以后的三四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美、德最快、英、法相对缓慢, 俄、日自身比发展迅速、横向比相对落后。20世纪初, 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

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 篇8

四、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在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析上,新课标彰显了这一体系与一战后“和平”局面的关系,为我们理解英法的绥靖政策及二战爆发原因留下了伏笔;二是新考纲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等具体知识点变成了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与分析,增加了“非战公约”,删除了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内容。

从2005年以来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命题者因应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在试题命制上也多围绕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以2006年高考广东历史卷对巴黎和会的考查为例:

22.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本题首先创设了一个现行历史教材中没有的、历史上又确实存在的新情境:“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其次,命题者以所创设的历史新情境为基础,给出了四个分析结论,要求考生从中选择出正确答案。考生要选择出正确答案,必须综合运用现行教材中关于巴黎和会召开的原因,与会代表的希望、要求或目的,各国在和会中的地位、和会的结果与本质等相关内容才能得出结论。从本质上说,任何一个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都是有其目的的,也没有一个国家不希望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说,题中B、C、D选项的分析,不能从本质上解析题干所陈述的历史现象。社交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哪一个国家的代表敢因社交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议题与本国的关系不大,代表就可以不管?事关国家利益,仅靠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就能够实现?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形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决定因素是巴黎和会为英、法、美三国所操纵,在强权政治下其他国家没有发言权,也就只好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了。本题与新课程接轨,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材只是历史教学资源中的一种,要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等历史新课程理念。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理解和掌握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国罗斯福新政。(2)对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我们既要关注其实质和不稳定性,又要关注其在维护一战后“和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对英法绥靖政策和二战爆发的影响;结合现实,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建立的国际关系准则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重大影响。(3)结合现实,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价值。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俄国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十月革命胜利“对人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新政实施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和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3)在余粮收集制下,“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4)关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一些做法,对本国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第二,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相同的内容由楷体字阅读文字变为新课标教材中的宋体字正文、地位提高的有:(1)向社会主义过渡(即新经济政策)。(2)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具体内容。(3)“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征或表现。(4)英、法、美操纵巴黎和会的情况,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规定,国际联盟机构的组成和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问题。

五、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知识构建体系不同,新课标将教学大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纲目下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部分“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的内容简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从而为历史新课程下“一纲多本”的命题提供了灵活的空间;二是新课标、新考纲突出了反法西斯国家联合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教训。新课标对这一历史时期教学内容的安排,突出了对世界大战的因果关系的分析,强调总结世界大战给人类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和平意识,防止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

以对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消灭法西斯史实的考查来看,2006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考查了开罗会议的内容;江苏历史卷考查了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问题。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法案和对中国抗战援助的问题;江苏历史卷考查了美、英、苏三国联合对德作战和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的问题等。其中,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8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的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这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会自动地帮助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

禁运条款的制订不单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置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已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为。

我认为,美国商船应该尽可能地被限制进入战争地带。然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战争地带可能经常发生急速的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地确立;具体的立法可能妨碍根据经常和急速的变化作出调节。所以,更实际的做法似乎应由国务院和行政机构采取行动去划定战争地带的实际地理位置。限制美国船只进入这些地带的目标可以通过国会予以禁止来实现;由行政部门宣布,一切此类航行概由美国船主承担其风险,实质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参考答案:(1)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经常发生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2)相同:认为取消禁运、接受订货均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国防;支持英国。不同:在武器等物资的输出上,由废除禁运到采用租借的办法;支持英国的立场由隐晦到公开。(3)法西斯德国扩张威胁日益加剧;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法国沦陷,英国受到德国的进攻;美国认为德国是最大威胁。(4)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本题与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对能力的要求上,也体现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上。从能力的角度来说,本题所提供的材料是新的,而且文字叙述材料与表格材料混杂,阅读量较大,考生没有良好的能力基础难以做好本题。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考生通过解答本题,既能看到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又能认识到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战胜人类面临的挑战的重要意义。因此,本题很好地考查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所规定的“三维目标”。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从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角度认识“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2)从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3)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不同的角度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历史经验教训;比较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异同,从中寻找世界大战的相关规律,进一步总结历史的教训。(4)注意运用已学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果关系和历史教训的知识,评析新材料、新情境、新观点。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2)西班牙内战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3)德意日“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这样,在30年代初,欧亚分别出现两个战争策源地,初步形成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4)不列颠之战,“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5)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6)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7)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就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在联盟内部不时产生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在战争中互相配合,并赢得了最后胜利。(8)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9)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在战争爆发前,少数国家推行绥靖政策,……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成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的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第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在新课标中属于选修内容,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历史教材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凡是相同的内容,基本上楷体字阅读文字变成了宋体字正文,在形式上地位有所提高。但由于现行历史教材中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楷体字阅读文字内容多为战争经过或对一些事件的具体描述,因此对这些内容只要适当关注就可以了,不必死记,以免加重学习负担。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主要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新课标、新考纲进一步突出了美苏在战后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揭示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逐渐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二是新课标、新考纲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展现了二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三是新课标、新考纲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探求国际关系的演变。在知识构建上,历史新课标围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展开,承上启下,主题突出,整体感强。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变化同样在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反映。其中,2007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1.下列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概述不准确的是()

A.吸取两次世界大战教训,成功避免了战争

B.社会主义运动有曲折,有发展

C.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

本题从题干表面上看,是考查人们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似乎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联系不密切,但试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项内容既涉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又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B、C两个选项,实际上就是世界格局的变化,虽然它本身并不是答案,然而我们要排除或否定它,就必须从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证明了B项的认识是正确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证明C项的认识也是正确的。亚、非、拉美各国各地区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纷纷摆脱西方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或民族的独立,西方国家通过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而证明D项的认识也是正确的。二战后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则证明“成功避免了战争”是不准确的。由此可见,本题实际上考查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反映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对高考命题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主要史实和演变原因。(2)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正确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比较分析二战后苏联历次改革的异同及对苏联和世界的影响。(3)关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美苏争霸的角度,认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两伊战争。(4)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角度认识中国、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变化。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3)中国加入社会主义体系,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4)欧洲煤钢共同体(联营)……促使了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5)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6)(20世纪90年代,美国)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美国经济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持续117个月的增长。(7)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又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8)“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9)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已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10)华约组织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11)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此后,苏联大力发展核武器,美国也竭力保持自己的核优势,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12)以苏联出兵阿富汗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1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第二,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相同的内容由楷体字阅读文字变为新课标教材中的宋体字正文、地位提高的有:(1)联合国安理会。(2)欧洲煤钢共同体(联营);欧洲共同体。(3)赫鲁晓夫改革措施。(4)布雷顿森林体系。(5)“柏林墙”和“古巴导弹危机”。(6)中东战争。(7)两伊战争。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近现代科学技术部分

1.新课标、新考纲与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差异之处在命题中的反映

这里的世界格局的变化,是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而近现代科学技术,则是指整个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的科学技术成就。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有:一是新课标、新考纲突出了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及存在的问题;二是新课标、新考纲突出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三是新课标、新考纲在科学技术方面注意突出那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和深刻影响的科学技术成就及相关科学家。新课标对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进一步突出了主题,整体感更强。

高中历史新课程这一变化,反映在高考命题上,就是加强了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和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考查。近年来,有多道高考试题体现了这一特点。以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对欧洲联盟的考查为例:

2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理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D.实现了货币联盟

从上题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选择题的题干,还是试题所设计的四个选项,其指向都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因为“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格局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并存。欧洲联盟的发展或其采取的政治、经济举措,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在这一总的趋势下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

因此,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1)从宏观上掌握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及原因。(2)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认识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问题;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的角度,关注世界或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演变原因及过程。(3)分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影响;整合世界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关知识,辩证地分析其对世界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4)在掌握世界重大科学成果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从纵横、积极与消极方面分析科学成果的影响。

2.人教版历史新课标教材展现的新视点

第一,与现行历史教材相比,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内容在新课标教材中有新的表述,应引起重视的有:(1)欧盟扩大、统一货币欧元和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因而具有重大意义。(3)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起了生物学的一场革命”、“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欧洲科学界,特别在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

上一篇:院团委宣传部广播站2011年下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浅谈酒店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