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母亲读后感

2024-07-15

寻找母亲读后感(精选13篇)

寻找母亲读后感 篇1

近日,读了韩国女作家申京淑的一部小说《寻找母亲》,引发了我对母亲的追忆与思考,寻找母亲读后感。

有人说《寻找母亲》书中的故事是琐碎的,而我想到的是这本书里面的妈妈,和国籍无关,她同世界上许多妈妈一样,为子女为家庭操碎了心,日日夜夜地在忙碌,而家人却习惯了这种与生俱来的关怀,很少去过问有关妈妈的一切。以至于有一天当家人发现妈妈丢了后想要发个寻人启事时,甚至不确定妈妈的出生年月。太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了接受,而妈妈则把付出当成了终生的使命。想要写母亲的故事,只能是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即便是伟人的母亲,相信也是琐碎的片段。无法想像母亲的故事,能有几人会被刻画成具有传色彩,读后感《寻找母亲读后感》。因此这种琐碎,应该是正常的本来面目。而作者能从这种琐碎里提取浓重的爱的符号,着实是令人敬佩的。

“像织毛衣一样在‘编织’小说”(王安忆语)。“织毛衣”应该与琐碎没有必然的联系。这里之所以“像织毛衣”,应该是从叙述风格和小说的编写结构上来讲的。是否能在脑海里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女子低垂着头,眼睛也不眨巴一下,只因为她的手里捧着编织毛衣的活儿,不用去问这个毛衣织给谁,但一定是每一寸里都融汇了最为细腻温柔的情感,缜密而灵巧,深怕打错了,说不定还会由于过度地投入,而习惯性地努起嘴来。

另外,这个故事按照几个家庭成员的追忆片段组成,从“自我”出发,来描绘自我心目中的妈妈来,于是就被他们描绘成了不同版本的几个妈妈形象。然而,这些影像的交错和重合,恰好是作者想要刻画的最为真实而平凡、丰满的妈妈的形象。

当初读完这部小说,心里的感觉道不出来,就像自己的妈妈,知道母爱深厚,而且一直想用文字来写点什么,但是“琐碎平凡”得不知从何写起才好。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的细腻文笔以及娓娓道来似的故事,才会如此地细水长流般地流淌在我内心最温柔的河床里吧?

中文版韩国小说《寻找母亲》 作者:申京淑 翻译:薛舟 徐丽红

寻找母亲读后感 篇2

关键词:《羽蛇》,女性,生存空间

“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一篇随笔的篇名。在这篇随笔中, 她提出一个寻找女性及其文化传统的问题。徐小斌《羽蛇》就是一篇追溯女性文化传统的小说。作品绘制了一部宏大的女性家族史, 跨越了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到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 叙写了五代女人的孤独生活史。作品选择细腻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意图通过讲述女性抗争的命运史来表现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共同宿命:无依无靠、孤独漂泊。

一、母系家族:复制与颠覆的矛盾

女性主义批评家主张返回到“俄狄浦斯情结”形成之前的状态, 来重建“母权制价值观”, 意图“用这种理性化了的母性引语来探求一种强大的文学母系血统, 也用来否定批评话语中的敌对方法” (1) 。徐小斌曾谈道, “实际上, 我写了母女之间一种真实的对峙关系, 母女说到底是一对自我相关自我复制的矛盾体, 在生存与死亡的严峻现实面前, 她们其实有一种自己也无法正视的极为隐蔽的相互仇恨。 (2) ”

《羽蛇》以几对母女关系来传承女性家族心灵史的内在矛盾:玄凕与若木;若木与羽、绫、萧;梅花与安小桃;沈梦棠与金乌;孟静与亚丹、绫与韵儿。她们都是美貌而聪慧的女子, 倾城的美貌却映衬着她们惨淡的人生。玄溟, 一名没落的贵族小姐, 从小将女儿若木打扮成自己当年貌美、识大体的大家闺秀, 有着出惊人的相似的执念和强势;羽如若木般, 有着同样叛逆的性格, 甚至更为乖戾, 杀死弟弟来意图获取母爱;梅花与安小桃有着机智巧谋, 同样踏上小偷的路途, 安小桃比母亲更甚, 成为一个聪慧的小偷美女;沈梦棠与金乌同样秉性, 执著于自己的理想, 愿意付出一切, 甚至是生命等等, 这无疑是一种属于母系特性的复制。然而, 母女之间的复制相伴随的是相互的控制与反控制。如玄溟她一手操纵女儿的婚姻大事, 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女婿的认同;若木在被母亲发现与男孩玩“性游戏”时, 母亲转而变得恶毒暴戾, 而若木用死的决绝来反抗母亲的惩罚, 这件事成为母女之间永远的隔阂, 无疑是女儿对母亲强权的一种反抗。羽作为若木第三个女儿, 由于弟弟的出生和夭折, 而若木恶毒与冷漠地对待, 她选择了逃离, 方式比若木更决绝, 以赎罪的姿态完就自身的生命。母女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自我复制与颠覆的张力, 作为母亲血缘延续的女儿, 在宿命中沿袭着她们母亲的显性特性, 但在这过程中出现过与母亲相背离的性格甚至可以说是偏执、乖戾, 是母亲性格的隐形面——对命运的最原始叛逃本能。母亲的显性与隐性面通过血缘遗传在女儿身上, 以更为执著而决裂的方式不断地裂变成长着。在针锋相对的母女关系中, 无时不表现出来自女性最原始本质内在的矛盾冲突。

二、生存空间:男权世界下的异化

“一个女人只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定命, 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是人类文化整体, 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 (3) 在小说中, 有着原始意蕴的名字总是带着某种神秘的隐喻:羽蛇, 象征着太阳的图腾;金乌, 金色的乌鸦, 是太阳的别称;若木, 古老的神话中太阳旁边的树等等。但太阳, 自古以来象征着阳刚的男性, 那么男性就是权势、地位等的代名词。作者以男性权威的模式来力图建构属于女性的话语世界, 强调羽蛇是太阳, 是属于女人的阴性质的, 可以看出这个阴性太阳的家族史与中国男性历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希望重构与男权世界相对立的女性世界的权力话语。

(一) 畸存

在作品中, 母爱栖息在男性权威世界中, 女性越想维持母性的神圣, 越不得不依靠男性的权威。因而母亲化身为男性权力的代言人, 母女关系不可避免从继承相依转而为对立反抗, 矛盾焦点转而成为控制与反控制, 复制与颠覆的胶着状态。“‘母爱’可以毁掉女儿的青春、心智和爱情, 因为‘永恒的母亲’已经成为正确的象征, 在毁掉女儿之后在公众面前赢得掌声。” (4) 这里, 母爱变成了魔咒, 成为辅助男性权威压迫女性的精神枷锁。玄溟因婚姻的不幸, 被丈夫冷落、守活寡, 在家道中落时代替丈夫主掌大权, 拉扯着一对儿女。在封建家族的传统下, 玄溟毅然成为男权的象征, 成为家中权威的象征;若木因孤僻高傲的心性, 被丈夫嫌弃, 转而将母爱变成强势对女儿的压制。当玄溟将象征“母权”的纯金挖耳勺送给若木, 若木变将“母权”的专制蛮横以更加可怕暴戾的方式付诸于对羽的身上。母权的自我复制和沿袭, 就是“病态的女巫式的变形的生命, ……本身就带有毒剂, 拥有伤痕累累的灵魂, 使虐待成为生存的条件。” (5) 玄溟对若木, 若木对羽, 昭显着对母爱神圣的颠覆, 母爱最终成为母权, 这是母爱寄存在男性权威下的生存畸变。

(二) 叛逃

“孩子都有强烈地回到母体中的愿望……但同时, 也包含着对母亲的恐惧, 这种恐惧首先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和独立意识的那种依赖关系的结果, 为了摆脱这种恐惧, 就必须割断与母亲的联系” (6) 。“生而为女”的命运, 让羽承受着对母亲的依赖和恐惧双重煎熬;随着母爱畸变成无可理喻的母权, 叛逃成为必然最终的结果。那么, “杀死弟弟”的隐喻是羽隔断母系血缘的唯一途径, 冷漠、孤僻成为羽拒绝异化的母爱, 亦是拒绝男权世界的控制。其他“儿女情感”亦是一场对男性世界的叛逃, 如金乌选择追寻母亲的足迹, 其实是延续母亲特立独行的心灵追逐, 杜绝于男性世界的自由;安小桃继承了母亲的智慧与美貌, 但以美貌迷惑男性, 玩弄感情, 抓住男性的弱点来赢取叛逃的胜利等。那么叛逃后的结局如何?羽的命运诠释了属于女性的最终归宿。羽因“失爱”而“反叛”, 为“救赎”而“逃离”, 开始了一生寻“爱”之旅。命运途中, 羽希望金乌能给她最纯真的母爱, 但“金乌”也在“失爱”中追寻母爱;“西覃山”, 羽用生命和鲜血去换取那副精美绝伦的刺青, 因为女性始祖夏娃受诱惑偷食禁果, 让人类生生世世背负罪孽。那么羽的救赎意义是为了偿还对男性世界的最原始的罪孽。然而, 对“金乌”的追逐和对“圆广”的献身, 只不过是在寻找暂时的母爱替代, 最终羽做了脑部手术终将成为男权世界下的俘虏。但如此无灵魂的妥协最终让羽沉默失语, 死亡成为她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可见, 叛逃不过是一场游戏, 依旧指向对现实的无奈回归。

三、最终归宿:孤独漂泊的双重隐喻

萨里·J·肖尔茨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女性个体与她身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放置在文化背景之下去理解, 教育将女性被改造为淑女的行事作风, 女性的天性也随之被抹杀殆尽。在社会的约定俗成的关系中, 女性被标上“贤妻良母”, “相夫教子”等光环, 而女性只能朝着这些光环去改变自身的角色意识, 取而代之的是性别意识的优势地位。男权世界下的女性是按照男性权威的统帅而慢慢形成所谓的女性气质, 而天性使然的本真却在现实中慢慢地退去。因而, 为了顺应社会的规约, 女性不得不戴上面具, 生存在男性权势之下;若不认同或违背这个规约, 那么就如真性情的羽一般, 注定飘零孤独的命运。天性使然的羽, 从一出生以来就不被世俗认同:不被父母喜爱, 不被姐妹喜爱, 不被老师同学喜爱。甚至在爱情面前, 她依旧保持坦坦荡荡的“天性”, 而不被男人喜爱:“无论是我, 还是那个你很爱的人 (烛龙) , 还是所有的男人, 都很难进入你的世界。不, 不是很难, 是根本不可能, 哪个男人也不敢要你, 你让男人恐惧”。 (7) 让男人恐惧的恰恰是, 羽与生俱来的尚未被世俗污染的“女性”本真。为了寻求心中的母爱, 她犯下男性世界公认的罪责“杀死弟弟”。但在作品中, “杀死弟弟”只是挑战男性世界权威的比喻, 这也成为她一生的为之赎罪的缘由。一生在寻爱, 一生在赎罪, 羽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然而, 献出生命并不能让羽获得女性最真的爱, 获得男性世界的宽恕。究其缘由, 独独是她身而为女性, 保存着真女性的特点, 才惨遭男权文化的谴责与折磨。叛逃的最终结果是:无所依靠, 注定飘零。而作品中称之为“正常人”的女性, 她们戴上面具, 最终与面具合二为一, 获得男性文化的认可, 却缺了女性之真, 畸存在男性权威之下。心的丢失, 同样造就了她们心的无所归属。女性的最终归宿:孤独漂泊, 不仅是生的孤独漂泊, 更多的是是心的无所依靠。

作者从女性视角描写女性命运史, 以神秘化的隐喻方式来呈现出一幅女性在爱与被爱, 救赎与被救赎中之间痛苦挣扎的心路史, 展现女性家族史的自我觉醒与挣扎, 反映当代女性无力无助无奈的飘零宿命。因而, 其昭示的对女性本性情的追溯与探寻, 试图找回属于女性的“我们母亲的花园”的精神世界, 却是值得深思的。

注释

1[1]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22:259.

2[2]贺桂梅.伊甸之光——徐小斌访谈录[J].花城, 1998 (4) .

3[3][法]西蒙波娃, 桑竹影, 南珊译.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23.

4[4]贺桂梅.伊甸之光——徐小斌访谈录[J].花城, 1998 (4) .

5[5]西慧玲.女性悲剧的解锁者——徐小斌系列女性小说探析[J].当代文坛, 2001 (5) .

6[6]艾弗洛姆, 孙月才, 张燕译.人之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87.

帮母亲寻找初恋 篇3

“慧儿,你不是说晚上回来吗?都7点多了,怎么还没回来?”母亲的声音里透着兴奋。“我做了你最爱吃的松鼠桂鱼,给嘉嘉包了荠菜馄饨,还为宋平准备了啤酒……”

“妈,我晚上在单位加班,我们就不回去了,菜您自己吃吧。”我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啊,妈。”

“没事,没事,工作要紧,你就好好地干活吧,别惦记我。”母亲赶紧安慰我,可是我却听出了她声音里饱含着的失落。

我慢慢地放下手机,心里突然一阵感伤。我知道,今晚母亲又要一个人对着满桌的菜黯然神伤了。自从父亲因病去世后,我就越来越感受到母亲的孤独和在精神上對我们的依赖。原本性格外向、开朗的她,变得不爱说话了。一个人吃饭,总是草草了事,只有我们回家的时候,才是母亲最快乐的时候。一大早就去菜场买菜,忙活一整天,做出满满一桌子我们爱吃的菜。等我们到家,又忙着端出水果零食。看我们一边吃,一边指指点点地夸这个菜好吃,那个菜对味,母亲的脸上就会流露出开心的微笑。

其实,我很明白,那都是因为母亲太孤独了。我们回家,给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快乐。但是,我们不在的时候呢?看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抽时间陪陪母亲。

周日,当我们一家三口突然摁响了门铃,母亲打开房门,脸上满是惊喜。宋平扎着围裙,提了满满一袋子菜进了厨房,留下我和嘉嘉陪着母亲看电视、聊天。

母亲的快乐不言而喻,一边看电视,她一边不时地对着电视节目发表意见。当电视里出现一档情感类节目时,母亲却突然不说话了。电视屏幕上的老太太,年龄要比母亲大,她上电视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寻找当年的初恋。当主持人问她,家里老伴同不同意她寻找时,老太太特别自豪地说愿意。她说寻找初恋,其实也没别的意思,主要是年龄越来越大了,在人生所余不多的日子里,想再见一见当年的恋人,毕竟,初恋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她想给自己的记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发现母亲的表情起了变化,仿佛被勾起了什么心思。我的心里突然一动,难道母亲是想起了自己的初恋?

我知道母亲的初恋,还是在初中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母亲抽屉的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子很年轻,20岁不到的年纪,一身海军制服,非常神气,看着特别质朴、忠厚。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母亲的高中同学,也是母亲的初恋。

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服气,总觉得他没父亲帅气,但母亲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人好。”我不知道母亲对他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只知道当年母亲因为家境不好,不想拖累他,所以母亲最后拒绝了他。他后来从部队转业还来找过母亲,想重新开始,但是这时候母亲已经和父亲结婚了。据说,他后来也很快结婚了,但是,夫妻感情并不好,最后还是离婚了。

看着母亲若有所思的表情,我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么多年,母亲并没真正放下过对他的感情。

晚上回到家,听到我说要帮母亲找初恋,宋平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慧慧,你真的要这么做吗,知道会被人怎么说吗?”我平静地说:“我都想过了,和母亲的幸福相比,别人的议论算不了什么。宋平,说心里话,你觉得我妈现在幸福吗,快乐吗?要是换成你妈,你愿意看她天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吗?”宋平想了想,点点头:“确实,儿女再好,也比不上身边有个能知冷知热的伴儿。再说,我们也不可能天天陪在妈的身边。”我握住了他的手:“有你支持和理解,我就放心了。”

我知道母亲的初恋,那位于叔叔从部队转业后就到了一家军工厂担任保卫科科长。于是,我找到了这家军工厂。一切都很顺利,听说我是于叔叔老同学的女儿,人事部门给了我于叔叔的手机号。

当我和于叔叔面对面地坐在茶馆里时,我觉得他比我还激动。“你母亲现在好吗?”“她身体还不错,就是精神上很孤单。”我真诚地看着他:“我知道您和我母亲当年是很好的同学,所以,我希望您有空的话能和我的母亲见见面,聊聊天,叙叙旧,能让她快乐一点。”于叔叔连连点头道:“我会的,我会的。”

春日的午后,我摁响了母亲家的门铃。看着站在我身后的于叔叔,母亲一下子愣住了。她的表情变得很复杂,既有久别重逢后的惊喜,又似乎带着一点不相信。直到我把于叔叔让进了门,她才回过神儿来。

我主动进了厨房,把空间留给母亲和于叔叔。那天,于叔叔留下来吃了晚饭。临走的时候,于叔叔对母亲说:“今天为了给我做饭,劳你们费神了。下个周末我请你们吃饭吧。”我借口下周单位事多要加班推辞了,悄悄地冲母亲使了个眼色,终于母亲有点害羞地答应了于叔叔的邀请。

不久,母亲和我进行了一次长谈。“慧慧,妈知道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妈好,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妈重新接受了于叔叔,会被周围的人怎么议论?”我摇摇头:“都什么年代了,连我做女儿的都不在乎,您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我心疼地搂住她:“如果觉得和于叔叔在一起幸福,您就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我会永远支持您。”母亲默默地点点头,眼神是那么清亮。

我的心里不禁一热。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其实,父亲是个知识分子,性格一直有些清高。结婚多年,家里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一手操持。而父亲,除了读书写作,对其他的事情都不在行。我还记得小时候,只要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家里立马儿就乱得像锅粥。母亲还常常要支撑着病体给父亲洗衣做饭。女人结婚,其实不就是要找个能让自己靠一靠的肩膀嘛,不就是在累了痛了的时候能有个人给自己一点关心和呵护嘛。虽然母亲表面一直开朗、乐观,可是谁又知道她的心里到底有没有一点遗憾呢?

而于叔叔就完全不同了,虽然他不善言辞,却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他对母亲的好,就是实实在在的一粥一饭,一针一线。

我还记得有次母亲不慎得了感冒,他特意送了中成药过来,还有自己做的清淡小菜。看着母亲把药吃了,菜也吃了,他才放心地离开。这不正是我希望母亲拥有的生活吗?有个人,在她身边,牵着她的手,陪她说话;在她生病的时候,给她端茶倒水,说几句暖心话,让她不再孤独、寂寞。我终于明白了母亲当年的那句话:“他人好。”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多少相知和了解。

一年以后,母亲和于叔叔终于走到了一起。周围的反应风平浪静,并没有母亲先前担心的轩澜大波。也许是于叔叔的为人让大家都接受了他,也许是大家都能理解老年人的黄昏恋。

领证的那天,我们全家在饭店吃了一顿,算是恭贺他们的新婚之喜。饭桌上,于叔叔很郑重地敬了我一杯酒:“慧慧,感谢你把你妈妈送到我的身边,让我的晚年重新变得有意义。”我则真诚地对他说:“于叔叔,应该是我谢谢你。因为有你,我妈的生活才重新变得充实而快乐。”

现在,每逢周末,我总是尽量抽出时间一家人回母亲家。回到家里,于叔叔总是在厨房里忙忙碌碌,母亲则在一边不时地给他搭把手,帮他擦把汗。等菜都上桌了,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唠家常。于叔叔还会得意地拿出他和母亲外出游玩时拍的照片给我们看。母亲则在一边给我们讲解,这张是郁金香节拍的,那张是桃花节拍的……每每此时,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觉得我又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娘家,仿佛又回到了父亲健在的那些日子。责编/马冲冲ma-ch-ch@163.com

只为寻找母亲的足迹散文 篇4

哦嗬,就是从这里,就是这座山岗上,您,还有我,我们一起在这里驻足;在这里听风,在这里张望,在这里说话,在这里感受戈壁的浩大无边。妈妈,您在这里接受春风的拂煦,您在这里和老天爷说话,您在这里怅望家乡;您说过的话还在今天的风里鸣响,还在我耳畔播放。

您说您小时候的苦难,您说您的父母的慈祥,您还说起姐妹在一起的事情。我看到您脸庞上升腾起一朵红晕,像是回到了六七十年前的模样。

妈妈,我记得那天好天,风是暖风,不似今天的这般寒凉。你微笑着面向群山,面对无垠,问我一些这里的方位事情。我能知道多少呢?我只能简单地把能知道的指点给您,我只能把我的粗浅理解告诉您。回头,是小城。我说这城只有不到50年的历史,比儿子的年龄大不了多少,过去它们还是荒芜的牧区,是野鸡野兔的家园,是国家把这里变成了城市,有了人烟。我说那个尖尖的山头是狼心山――狼心是什么样的,谁也没见――北边,青山头,或许,跟家乡的北山能联到一起吧。那边能看清的就是发射航天员的地方,是人飞天的地方,跟敦煌壁画里飞天的人一样模样;戈壁就是我们面前的样子:远看平坦坦的,走进来才知道它沟壑纵横、上下起伏;远看没有一点生机,走进来才知道它也有它的生气,长着这些活活的生命,跑着能在这里生存的动物。哦,您看,那边就是弱水了!它多像一条纱巾从天上飘下来,系在戈壁的.腰间,系在青山的脖子上。别看它们现在水波潋滟,一到夏天便干涸了,有时候几个月没有一滴水下来。河这边是铁路,河那边是公路,是回家的路,是通向各地的路……

妈妈细细地听说,风把她浓密的头发卷起来。哈哈,70多岁的母亲还是一头少见白色的头发,这让我极为不平:“您看,我的头发都有些稀疏,有了白发,您咋没把好的头发给我留传……”“到是想给你呢,到都像你爹了呢。”妈妈把头发拢了一下,昂扬的身材更显高大。

“我们家在哪里?从这里走过去是不是不远啊?”妈妈突然问我。是的,这一段妈妈经常念叨着家,念叨着过去的故事。小城里桃花杏花开放的时候,妈妈多次说想回去种地:“过去我一个人一天割2亩麦子呢,现在那点儿地,放在过去啥劲都不费就种好了。”我说您到底不是过去了,您虽然能干,也不能一个人再家呆着。不但我们不放心,连个说话的都没有,那可不好受。妈妈是父亲去逝10天后就随我到小城的,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期间回去过几次。现在,自觉身体不错些,就又“蠢蠢欲动”了。妈妈的心我是懂的。在土地上劳作了一辈子,离开土地,离开劳动,那也不是一般的难受。但是生活既然把人推到了需要儿女们照料的时候,又不得不屈服于时运的安排。

“哦,家大约是那个方向吧。距离也近不了吧,这跟我们在车站上坐车差不了几步,还那么远呢。”阳光正好偏向西方,家,应当在太阳的下方。顺我指出的方向,妈妈长久地眺望。妈妈,您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您是截弯取直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您的爸爸妈妈身边吗?您是回到了家里,回到了我崇敬痛惜的父亲身边吗?您思念着他们,您牵挂着他们,他们是您的魂您的神啊!骤然离去,骤然离开,对您的情感冲击有多大,对您的心情伤害有多深,儿子从没想过啊!妈妈,我只想着跟您在一起,让您生活的舒服些,让您吃得丰盛些,其他却很少想到。这莫不是儿子的不孝和罪过?妈妈,您在想些什么?

“我就想,回到家里该多好,我们那新建的房子空空放在哪里,多可惜。”噢,妈妈没有怪罪儿子。我提着的心放下了一些。我知道母亲是第一次到戈壁上来,就跟她再说知道的戈壁的历史。好多年前就有的,有人说是海底变的,是从沧海桑田的说法里来,没有啥根据的。但它跟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无边无际,都包容万方,都叫人都一种走进去的想法,都能在阳光正好的时候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

母亲的目光在我的介绍下从遥远处收了回来。但我知道,她的心已经走向远方、流连在了故乡。戈壁的无垠,连我都有走进去的冲动,更给了母亲心灵上极大的冲击。因为到了夏天,母亲已经悄悄地准备着将来的柏枝、玫瑰花瓣。并在一天似乎随意地跟我说:将来,把这些放我身边。

妈妈,4年的风尘没有淹没您的足迹,您和我,我们从公路上穿越铁路而来的足迹浅显又清晰;我们站立过的这片高冈庄重又高大。母亲啊,我看到寒风里卷着的您的头发;母亲啊,我听到轻风里传播着你的声音;母亲啊,我分明看着您还是那身红色运动装,那双黑色棉皮鞋,那只小巧的飞亚达……母亲啊,您别说这么大的儿子啦,怎么还管不住眼睛里流出的泪花……

妈妈,今天,雪迹斑斑。这雪里我还认得出您写下的语言。

妈妈,今天,河水凝固,冰下的水流里,我还听得到漂浮着您在岸边的呼唤。

妈妈,今天,寒凝大地,冷锁戈壁,这寒冷的博大里,我看得到您的步履、您一生的艰辛和对儿孙们的厚重奉献。

……

寻找家园读后感 篇5

学号:111627031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导师:夏岩

勇士——《寻找家园》读后感

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因为他没有失去信仰,因为他有着坚强的信念。这份信念,这种信仰,随着世事的变迁,它变的越来越坚定,即使身在阴霾密布的,或者万里无云,或者烈日当空的,或者大雪纷飞的环境中,它依然如此—坚定不移。勇士不仅仅追求的是肉体的上的存在,同时还追求着精神上的充实。他不是那种在恶劣的环境中,只有求生本能而忘记追求再次灵魂上的复活的人。当然在人生的阴霾渐渐散去后,他还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坚持的自己的信念,只不过这份信念中多了祥和,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勇士—我最近在读了《寻找家园》后,才正真认识到的一位美学家—高尔泰先生。

初次听说高尔泰,还是在罗丹艺术论课上听林老师说的,并推荐我们看看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这本书,当然当时是一脸的茫然,以为此人跟那些普通的学者一样,只是写写那些学术型文章。但是看了《寻找家园》这本书的前几章之后,深刻的感觉到自己想错了,这根本不是一本书,而是一部人生电影的再现,里面酸甜苦辣腥,五味杂陈。我在看了这本书后,感觉高尔泰老先生的人生,曲折丰富,幸酸幸福。也许我们这辈人是没有办法去再经历,即使可以那也经历不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无法复制的。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那个年代。那个年代正是我们的父辈们,提及的少之又少,有时候提及的时候也是只言片语。

高尔泰先生用文字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描绘的淋淋尽致,使我们感觉感同身受让我们感受着他童年快乐,但是快乐中带着那么苦涩,战争破坏了故乡,流离失所,在孩提时的高先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让高先生在以后的流放夹边沟的生活中依然是那样的坚强,让人感觉到他顽强的生命力,让人肃然起敬。在夹边沟的生活中,人与人相互揭发,陷害,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身心疲惫,但是老人家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不能身体活着但是灵魂却走向了死亡,只有拿起笔不断的写着,记录着,让自己的灵魂慢慢复活起来,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活着,于是他用各种办法把自己想说的记录下来,当然这个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中是冒着危险,但是正是这种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追求精神的复活,什么叫信念,什么叫信仰。阅读《寻找家园》并不是快乐的事情,阅读这本书是对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些警戒,让我们感觉到即使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时候,请你要坚持,坚持自己,坚定信念,坚定自己的信仰。

《寻找家园》是一个窗口,一个反映中国社会的真实的窗口,将政治大背景下的中国现实投射出来,从1957年高先生发表《论美》后被打成右派,在到后来的发配夹边沟,在夹边沟调到敦煌莫高窟工作,有幸免于在饥荒中饿死,文革中又被打到,平反后回兰州教书,84年被无端停课,不让带学生,又被南大聘用,直到最后出国定居美国。最后才能让这本书于大家见面。所以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仅仅是读它里面的内容,我们还要对它里面的东西做一些拓展,我们不是要知道高先生出过什么书,什么时候遭遇了什么不幸,我们是要学习到高先生身上那种勇士的精神,敢于面对生活,敢于面对挑战,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坚持活下去,坚持信念信仰。高先生也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扬弃“积淀”是高先生一直所坚持的中国现代美学,即使在这个战斗的道路上荆棘密布,他还是义无反顾坚持到底,这种勇士的精神,我想正是在他早年的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我们都知道人的精神是有个承受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承受的极限,人会崩溃。但是高老先生在夹边沟中过的这种在精神崩溃边缘徘徊的日子,周围的人,周围的事,让一些人慢慢迷失自我,失去了灵魂,等同于行尸走兽一样,用高老先生的话来形容:“是坐着等死的。”生存的尊严,人的行动自由,言论自由,甚至精神自由,都要受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压迫,不仅如此,还要瓦解你的意志,摧毁你的人格,直到最后你连最后一点尊严都被拿走,你还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文艺知识分子。这便是高老先生经历的,那梦魇般的二十年,伤疤依然血肉鲜红,《寻找家园》不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也不是为了害怕忘却而去纪念,而是为了将那一段苦难记录。正因为高老先生,我们有幸深刻的形象的了解那段苦难的历史。

每个人这一辈子都会经历很多事情,正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但是我感觉前面说的高老先生是曲折丰富,幸酸幸福的。正如高老先生可以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拿起画笔,画自己想画的东西。用文字和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苦难的二十年中,仅存下来的那一丝的尊严。那个时代的人,多的是无奈,为了明哲保身,为了生存,选择沉默不语,有的人甚至变成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变成别人利用的工具,而高老先生也不是全身而退,那种伤害深深的刻在他的内心中,犹如一把尖刀一刀一刀的刻上去的,刻的同时还留着血,更甚者在那个伤疤好的时候,还要把它跳开让鲜血再次喷涌而出。他听力不太好,但是每当周围只要有人说到高尔泰的名字的时候,他能立刻反映,清晰的感觉到有人在叫他。读到此处我们无不感觉到这种伤害已经刻入他的反射神经,他就像一直受伤的,筋疲力尽的狮子,但是在听到猎人的脚步声的时候,立刻惊醒,逃走。即使是风吹草动,亦是如此。这不禁叫人对高老先生油然而生一种怜悯之心,并仇视着那些出卖,背叛,利用高老先生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迁,步入晚年,定居异国他乡,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多的是对过去人和事情的包容。我们在《寻找家园》中看到,高老先生的姐姐,指着当年批斗陷害他父亲的人的时候,竟然失去了仇恨之心,很淡然的看着仇人,眼里看到的只是岁月不饶人,即使是仇人又能怎么样,岁月已经在一点点的腐蚀着他。所以我感觉《寻找家园》这本书其实非常沉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越往后读,我越感觉它使我有种压抑感,这中感觉来自对高老先生的漂泊起伏的伤感,还有通过他一个人经历,展现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的沧海桑田,倍受那个时代政治迫害。岁月这把刀在每时每刻都一刀一刀的雕琢人,即使作者面对自己的仇人,心里多的是一份宽容,也许这正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的结果,老了人的心境也静如止水了。

但是对于对待自己的事业,对带自己的信念,对待自己的信仰,高老先生始终矢志不渝,我们看到了《论美》发表后,他被打成右派。但是到后来的他扬弃“积淀”的中国现代美学。无不透入这位老人在苦苦的追求,也透视出老人家的战士精神。更难得的是老人家在《寻找家园》中,写出了人性在险境中种种微妙的博弈,是人性在险境中的真实的一面,也是人性让人们为之悲哀的一面。但是老人家却能坦然面对种种险情,我们知道被发配去夹边沟的人最后能回来的所剩不多,这也让我们对老人家为什么自称为“战士”,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

发配,流亡一直伴随了高老先生几十年,甚至在八九年老先生还被被捕入狱,但是一切的一切,没有将他的激情磨灭,有时候甚至将他的激情,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信仰,信念推到了顶峰。我们年轻的一辈人,真的应该好好学习,好好领会老人家所写的这本书的精髓。这是一本幸福与苦涩,血与泪,爱恨交错,读到最后还感觉到丝丝凄凉渗入骨髓,还有很多很多的无奈。但是书中还流入出坚韧不拔的气质,也告诉我们面对困境,终究有雨过天晴的一天,阴霾散去,柳暗花明,黎明会到来,正如老人家现在能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孜孜不倦的坚持。如果在困境中你迷失了自我,苟且偷生,灵魂泯灭,等你熬到黎明,你会发现你自己已经死在了深夜,灵魂已经被黑夜慢慢吞噬,即使到了黎明你已经跟行尸走肉无所区别,唯一能得到肯定的就是你还活着而已。

《寻找爸爸》读后感 篇6

皮诺曹的金币丢失后,他马上想回到仙女那去,可是他再也找不到仙女了。他看见了一块墓碑,知道仙女已经死了,他痛哭了起来,他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有只鸽子看见了他,问他认不认识皮诺曹,他说:“他就是皮诺曹。”鸽子告诉他:“他的父亲为了寻找他做了一条小船准备漂洋过海,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他。”然后鸽子告诉他:“他可以带皮诺曹找他的父亲。”于是,皮诺曹坐在鸽子的背上就飞走了,他们来到了海边。皮诺曹发现海边有很多的人,都十分的焦虑。因为今天海上要有大风浪,可是皮诺曹的父亲已经出海了。

这段故事好的词有:大事不妙、溘然长逝、复活、遗弃、漂洋过海、新大陆、焦急不安、二话不说。

佳句欣赏:你看见我孤零零一个,被所有的人遗弃了,你不觉得难过吗?

寻找失踪儿女的黎巴嫩母亲 篇7

第一次见到奥德特,是在联合国贝鲁特总部外的一顶帐篷中。奥德特和其他一些亲人失踪的贝鲁特人在这里安营扎寨,要求当局调查亲人的失踪。奥德特当时77岁,身材矮小,一脸的疲惫、无奈,她轻声细语地向我讲述了儿女失踪的经历。

“不要再找了”

1985年的一天,奥德特年仅19岁的女儿玛丽·克里斯汀、她22岁的哥哥理查德以及年迈的叔叔乔治一道开车回家吃午饭。路途中,3人遭到绑架;奥德特在家里等着亲人的归来,几个小时过去了,她焦急地望着窗外,等着儿女开的那辆橙色的大众汽车露面。

突然,奥德特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她冒着生命危险,找民兵组织的首领,四处打听儿女的消息。奥德特说,自始至终,民兵首领都说,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从此以后,奥德特再也没有见到过家人,一双儿女从此音信杳无。

5年后,内战结束了。奥德特又找到了民兵组织的首领,那时候这些人摇身一变,已经成了政府官员。奥德特说,他们面无表情地说,“别再找了。继续过你的日子吧”。

随着时光的流逝,理查德、玛丽·克里斯汀和乔治仍然活在人世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奥德特拒绝放弃。希望,是她一生中仅剩的财产了。

她一如既往地收拾儿女的卧室,仿佛他们当天晚上就会回家一样。奥德特摆好儿子的吉他、香烟和刮胡刀,整理好女儿的卧室,掸掉化妆品上的灰尘。

黎巴嫩当局建立起专门的委员会调查失踪案件。奥德特与他们先后会晤过3次,但她觉得,委员会的工作让她很失望;奥德特说,委员会从来没有公开过调查报告,从来没有调查过黎巴嫩发现的好几百个集体墓穴。

战争遗忘症

内战结束后不久,黎巴嫩议会通过一项大赦令,目的是保护民兵组织成员免受战争罪指控。但是,大赦令事实上也等于彻底扼杀了就流血事件展开真正辩论的希望。

确实,黎巴嫩的战争遗忘症并不仅仅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自从我10年前到黎巴嫩工作以来,我看到有关内战冲突的记号几乎被彻底抹去了。那时候,弹痕累累的大楼经常让我震惊;现在,更让我吃惊的是,被保存下来、用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战争残酷的大楼寥寥无几,仿佛那场战争从来没有发生过。

黎巴嫩既没有正式的战争纪念碑,也没有官方指定的纪念日。直到几年前,恶名昭彰的萨布拉和夏蒂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的遗址不过是个垃圾场。不愿意挑起人们对战争的回忆,黎巴嫩政府对失踪者的调查不过是蜻蜒点水,一带而过。

一些黎巴嫩朋友告诉我,从字面上看,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在人们心里,仍在无声地继续着。宗教派系之间的紧张关系,仍然是黎巴嫩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很多黎巴嫩人认为,不认真反思战争爆发的原因、查明战争的真相,永远都无法解决问题。

对于奥德特来说,揭开战争真相内幕的一天,注定是迟到了。奥德特在上访的帐篷中住了1495天,她放弃了家庭的舒适,和其他失踪者的亲属一道在帐篷中忍受酷暑和寒冬的折磨;去年5月,她在帐篷外过马路时,被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撞死。奥德特苦苦寻觅25年,到死也没有找到答案。

(摘自BBC中文网)

《寻找家园》读后感 2 篇8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记录了高尔泰先生那颠沛流离历经苦难的一生.以前零星的读过一些有关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的书,也从家里老人口中得知一些那个时代的事情,而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带给我的震撼远远不及高尔泰先生这本以第一人称讲述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震撼与惋惜.这本书在读后压抑而痛心,据说在大陆出版的这本书是删节版,但是删节版也足以让我震撼与惋惜.经常读着读着我会放下书思考,在只有麻木的劳作、互相猜疑与揭发,没有任何书籍、音乐、家庭的温暖、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我会怎么样?我有那样的毅力坚持下去吗?当这样的经历过后,我会有怎样的心态?如果没有那些时代,现在又会是怎么样?

家里有个姥爷,今年80多岁,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出生地主家庭的他经历过战争、文革、土改、下放等等。当他在跟我们讲述这些往事时,平静的就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平静。现在的高尔泰先生也在异乡过着清苦平静的生活,在“反右运动期间”被发配大夹边沟农村劳教,在差点饿死的关头被派去画庆祝十一的油画而保住一命,文革后期,在五七干校劳动的高先生被派去画毛主席标准像而在物质匮乏的时期不缺吃穿,高先生的妻子蒲小雨说他画画时都能逢凶化吉,写文章时就会有灾难临头,在被迫流亡到海外时,也因为画画有了能安身立命的根基,但是为了生存下去而画出的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不是高先生的本意,所以在星云上人用丰厚的报酬挽留他们的时候高先生毅然的拒绝了,也拒绝了朋友去纽约“有更多机会”的邀请,抗拒了金钱与名利的诱惑,追随自己的内心,在新泽西州的海洋郡杉谷湖,买了栋林中小屋,与妻子小雨过着“再一次逃亡”的生活,而这次“逃亡”,却得到了内心的平静。

他们原本不该受的苦难,当这些苦难过去,回首往事他们虽然痛心但却没有耿耿于怀,怨天尤人,内心的伤害用于无法弥补但却是保持一份宽容的态度,甚至

寻找心愿石读后感 篇9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什么是习惯的力量。

辛苦找到的“心愿石”被习惯扔石头的年轻人扔进了海里,因为习惯,他失去了许愿的机会。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就很难以改变。因为习惯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它支配着人的行动,而人却没有意识到。坏习惯会给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好的习惯则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将会使我们受益终生。当某些不良习惯稍有露头的时候,就应该坚决并彻底改变,否则我们将深受其害。

寻找“心愿石”读后感(二)

故事中的年轻人很可怜。因为他在海边找了很久却被自己一不小心扔进大海,真是可惜。不过最可惜的是他已经被失败的习惯所支配,早已习惯好放弃,所以当机会真正出现在眼前,反而毫不珍惜地扔掉了。

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呢?常常喊着没机会,又常常看着机会从自已眼前白白流失?

学习上也有很多机会环绕在我们身边。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进步,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这些并不是你表现好一天就可以得到,需要我们长期坚持。老师表扬不表扬一个样,都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已的学习逐渐进步了,老师看自已的笑脸也越来越多了。

《寻找鱼王》读后感 篇10

传说中的鱼王就藏在山的深处,在一片蓝色的雾气里忽隐忽现,连同那些生命不可说的秘密,在瑰丽的月色下,等待这男孩的到来。这是版面说的一句话。《寻找鱼王》里说的是:在干旱缺水的大山深处,鱼成为了一种稀有而奢侈的食物,捕鱼和吃鱼则同时象征着不同寻常的本事和身份。正是怀有着这一与鱼有关的的身体的精神的双重向往,《寻找鱼王》里的少年主人公要立志要当一个捉大鱼的人。

读了《寻找鱼王》我的感受是:儿童时期一切都是足够鲜明的。世界还是新的,这本书的有些感受和最初的记忆是很难忘怀的,永远都难以褪色的。

我永远都忘不了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他们有的善良,有的凶狠,但想鱼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孕育之物,想拒绝其中的某一个人也不行。不得不与之相处。书中那些可爱的人,可爱的动物,我们可以引为朋友,但有一些人而要远远躲开。

《寻找鱼王》读后感二

《寻找鱼王》还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民俗场景,比如以前过年借鱼的故事、木鱼的故事,那曾经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而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却相当陌生。

一天一个鱼王教他的儿子捕鱼,鱼王很奇怪,他的捕鱼技术很好,为什么他的儿子却都不好,因此他非常懊恼。一个过路人说你一直手把手的教,不让他们走弯路,那他们缺少实践、没有教训,积累不了经验当然技术不好。

由此可见,没有教训的人与没有经验的人一样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要吸取平时在学习中的错误,积累经验,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假期路上读完。八岁的少年出门求艺,正如十八岁的“我们”出门远行。他寻找会捉大鱼的“旱手”,我们寻找能上天揽月的立命和安身——在广义的层面上,我们都在寻找一个返归内心的自我,并在找的路上不断质疑,否定,反思,再出发。由此,这个事关成长的少年故事,与其说是找鱼,不如说是找“渔”,在个体与世界的双重镜像里建构起山水间的波澜不惊。

您童年时关于鱼的记忆是什么?

这部书写了我的童年,也写了许多人的童年。特别是大山里老渔人的故事,我想是尽可能地还原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苦乐实情。

我生活在海边,少年时代关于鱼的记忆,有一部分与书中写的完全不同。但是后来我到大山里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才有了书中所写的那些经历。现在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在现代物质流通的便利中生活,早就习惯了看超市中的鱼、冰箱里的鱼。他们大概很难想象在交通隔绝的大山深处,常年不闻鱼腥的山民会怎样渴望一条鱼。鱼对于深山里的人,有时真的会成为很神秘的一种向往。

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哲学意味,“旱手鱼王”老头儿一生隐姓埋名、寡居深山,“水手鱼王”老婆婆隐居在水边,守护水根……您最喜欢哪个人物?这里面包含着您对生命哲学怎样的理解?

讲述者只想好好说出自己的故事,说出尽可能完整的故事,而不会过多地考虑什么“哲学”之类。这个故事只要真正完整,没有遗漏,应该有的一切元素,特别是思想元素,也就包蕴其中了。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悟性,当然他们的理解力会相差很大的。

我不会忽略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他们有的善良有的凶狠,但像鱼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孕育之物,想拒绝其中的某一个也不行。他们和我们一块儿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就不得不与之相处了。书中的那些可爱的人,可爱的动物,我们可以引为朋友或知己,但有一些则要远远地躲开。

《寻找鱼王》读后感三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本书,其中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数《寻找鱼王》这本书了,为什么我最喜欢这一本呢,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刚看到题目的时候,我以为《寻找鱼王》就是去找寻罕见的大鱼,但读过后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本文讲述了一段失传已久的大地故事。它是一个男孩生命之初的奇幻旅程。男孩生活在大山里,那里一年下不了几场雨,祖祖辈辈都很少吃到鱼,逢年过节时只有富家人才会吃到,普通人家只能摆上木头鱼当看鱼。现代的我们则不同,我们在现代物质流通的便利中生活早就习惯了看超市的鱼,冰箱里的鱼,我们大概很难想象在交通隔绝的大山深处常年不闻鱼腥的山民会怎样渴望一条鱼,鱼也许对于深山里的人真的会成为很神秘的向往。

男孩的爸爸在年轻时就想当渔夫,可是当渔夫必须要找到“鱼王”,“鱼王”是会抓鱼的人,可是鱼王并不好找。鱼王分为两种?,一种是“旱手”,一种是“水手”。男孩也想捉大鱼,他的爸爸很支持他,带他去见了“旱手”鱼王和“水手”鱼王,在与他们生活中知道了水也是有根的,最后男孩知道了真正的鱼王并不是人,而是保护着水根的一条大鱼,而老太太正是守护着真正鱼王的人,如果鱼王死掉了,那地球上的水就会枯萎。同时,他也见到了鱼王,并和老太太一起守护它。给我带来了震撼,鱼王对于大自然的保护让我很敬佩。

《寻找黑骑士》读后感 篇11

《寻找黑骑士》写了小猫们到了该交朋友的年龄了,他们去交友会上交朋友,三宝先交了朋友,叫山姆,三宝和他玩得很快乐,三宝用一个字来比喻朋友是“棒!”两个字是“很棒!”,三个字是“棒极了!”。

二丫交了个朋友叫艾娃,艾娃说二丫太土了,一点都不时尚,怎么才叫时尚呢:毛要像我这样黑,说话声要像我一样,走路姿势也像我一样,名字要改成艾丽斯,全身的毛一道黄一道黑,一道黄一道黑。

胖头交了个酒肉朋友,所谓的酒肉朋友就是只有吃喝睡的朋友,胖头和他在一起,没几天,胖得都看不清脖子了。

最后,他们都跟这些朋友绝交了,而笑猫、老老鼠和三宝决定离家远行,寻找他们的真正朋友――黑骑士去了。

寻找黑骑士读后感 篇12

这本书讲的是小猫们到了该交朋友的年纪了,他们到翠湖公园的小树林交友会上去交朋友,他们都交到了好朋友。

有一天三宝告诉笑猫,他决定离开家去找他的好朋友黑骑士,然后三宝和球球老老鼠一起去找黑骑士了,球球老老鼠让其它的老鼠去收集关于黑骑士的信息。三宝他们找了几个地方终于他们找到了黑骑士也就是调琴师的导盲犬。然后他们就成了好朋友。

《寻找鱼王》读后感 篇13

这个寒假,我读了张炜写的《寻找鱼王》这本书。书中描写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民俗场景,主要是讲述一个八岁男孩的学艺经历,字里行间充满了奇幻冒险的色彩,这本富有中华传统文化传奇故事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寻找鱼王》这本书描写了有一个住在大山深处的男孩,在他们那里,鱼是格外珍贵的,男孩也特别想捉到鱼。男孩的父亲就拜托一位“鱼王”亲自教授主人公捕捉大鱼的技巧,男孩拜这位“鱼王”为“干爸”。老人死后男孩又到“干爸”所说的老太太家中学习,老太太教会男孩憋气、游泳的功夫。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男孩发现了传说中的鱼王。从而明白一直存在于传说中的鱼王是守护水根的守护神。

通过阅读《寻找鱼王》这本书,书中主人公学习如何捕捉大鱼的经历让我回味无穷,也使我明白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要不断努力,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一篇:家庭火灾自护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