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2024-08-26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精选8篇)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篇1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草稿)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分为四级:2~5米一级,5~15米二级,15~30米三级,30米以上四级。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凡不适于高处作业人员,如,年老体弱、女工怀孕、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严重近视等病症的人员,均不得登高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等保护性措施进行工作。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安全设施的安全情况,跳板的端部应拴牢,防止踏翻。

4.高处作业区要划出禁区,加设围栏,并悬挂“闲人免进”或“禁止通行”的标示牌。

5.高处作业如无安全可靠的设施,必须使用安全带,但不许用一根绳子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使用。

6.不准沿着拖拉绳和缆绳及其它斜绳攀登高空。要沿着马道、梯子和其它安全坚固可靠的攀登物登高,严禁用吊装升降机载人。

7.高空作业地点,如有冰块、霜雪,须打扫净,并采取防滑措施,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大雾等天气,一般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8.不准站在不坚固的结构上,不准在墙顶上和高空梁、管上行走,如必须在其上面走动或经过,则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9.夜间登高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10.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暂不能用的工具必须放置稳妥,工具材料不能上下扔掷,须经马道运送或用绳索吊运。

11.一般情况下避免上下双层垂直作业,必须时,上下层的中问要设置隔离设施,下面工作人员戴安全帽,无隔离设施不许在下方操作并逗留。

12.靠近输电线路作业时,要注意空中电线,要距离普通电线1.5米以上,距1OKV以下高压电线在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送导体材料触碰电线。

13.进行高空处焊接、气割作业时,必须事先清除火星飞溅范围的易燃、易爆物品。

14.杆、柱等物体端部,有可能滑脱时,不准做安全带的生根点。

15.安全带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带应定期检查及进行荷重试验,必须使用具有合格标志的安全带。

(2)棉、维纶安全带、绳、网要防止接触高温。

(3)使用安全带,应详细检查有无损坏,附件是否齐全,不要凑合使用。

(4)安全带的拴挂,只能高挂低用,不宜低挂高用。安全带应拴在人的垂直上方,应尽量避免采取低于腰部水平的拴挂方法。

(5)安全绳要挂在安全牢固的构件上,不得拴在尖锐的棱角上。或专为挂安全绳而设的钢丝绳上。

肇庆金三力机械有限公司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篇2

国内外对公路施工作业控制区布置、交通事故成因、安全分析、控制措施以及交通仿真等方面已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为作业控制区的控制管理与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缺乏国内外相关规定在安全性及通畅性两方面的量化对比,也没有指出各影响因素对安全性及通畅性及对作业区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

因此本文对国内外规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vissim仿真模拟了两种规程的封道效果,对其安全性和通畅性进行了量化对比,指出JTG H30的改进空间和优化方向。

2 仿真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选取设计速度120km/h,坡度为0,单向交通量1400vph,大车率40%的路段进行仿真模拟。

如图1所示为仿真路段和监测点位置示意图,仿真路段中作业区长度500m,封闭外侧车道,封闭车道宽度3.75m,其他各区域长度及速度设置按两种方案分别设置。监测点位置设置按照每个区域均设监测点,区域内点间隔100m的原则进行设置,其中1-17点在警告区均匀分布,20-24点在工作区均匀分布,18、19、25、26点分别在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终点。

两种方案设置如下:

(单位:m)

中国规程方案限速措施采用一次限速,在进入警告区400m处限速60km/h,在终止区终点处解除限速。

美国规程方案限速措施采用NDOR合流控制策略,进行逐级限速,首先在进入警告区805m处进行第一次限速,限速104km/h,在距工作区152m处(进入警告区1415m处)进行第二次限速,限速64km/h,在终止区终点处解除限速。

3 方案对比分析

通过限速和封闭车道的方式来提高作业控制区的安全性,往往是以降低车道的通畅性为代价,因此,本研究从安全性和通畅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安全性对比

本研究选取了美国Sivanaga S.Yadlapati等人提出的最小安全距离MSDE(Minimum Safety Distance Equation)这个道路安全性指标。它综合考虑了前后车辆的距离和速度差2个因素对事故风险性的影响。它代表的含义为[1]:

式中:VLVF分别表示前后车速度,PRT、h、f、g、分别表示反应时间、车头时距、路面摩擦系数、道路纵坡。

得到的MSDE的值越大,表示路段的安全性越高,反之越低。

对两种方案得到的MSDE结果进行对比可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通过图2可以看到:a.警告区初期,由于两种方案交通组成及车辆的速度是一样的,因此两种方案的MSDE值相似;b.作业区,由于道路条件、长度、交通组成及车辆到达的速度一定,因此安全性相同,另外缓冲区与工作区连成一体,仿真软件中无法区分,反应在上图中即两种方案在缓冲区和作业区MSDE的值相近并且在整个作业区MS-DE的值保持不变;c.车辆通过工作区之后,危险即解除,车辆重新进行变道和加速,由于两种方案下游过渡区的长度很相近,因此在工作区之后两种方案的安全性均逐渐提高并且曲线相近;d.美国规程方案由于在警告区进行了分级限速,避免了速度急剧下降,另外上游过渡区较长,车辆的变道平缓顺畅,因此在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安全性明显高于中国规程方案;e.由于驾驶员看到减速标志后会产生减速行为,减小前后两车的车头时距,造成安全性降低,因此两种方案在设置减速标志的地方MSDE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减速前后速差越大安全性下降越大,速度稳定后安全性变化不大。

可以看到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是两种方案差异最大的区域,因此对两种方案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的平均安全性进行对比如图3所示,美国规程方案的安全性明显高于中国规程方案,警告区高出38.9%,上游过渡区高出140.0%。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a.美国规程方案在警告区长度较中国规程方案短2.1%,限速采用逐级限速,但是安全性却高出38.9%,虽然后续路段的长度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但初步可以断定限速对于安全性有较大影响。b.美国规程方案在上游过渡区封道方法相同,长度较中国规程方案长128.9%,安全性高出140.01%,虽然警告区安全性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但初步可以断定上游过渡区长度对于其安全性有较大影响。

3.2 通畅性对比

作业区行程延误是指车辆在作业区单位长度内实际行驶的行程时间与以畅行速度通过作业区段的自由行驶时间之差[2]。延误时间的值越大,表明延误时间越长,道路的通畅性越低,反之越好。

根据VISSIM仿真输出的延误时间数据,对两种方案的结果进行对比可得到如图4所示结果。

图4为两种方案中随机选取的200辆车的延误时间总和的对比图。由图可以看出,对于同一路段的施工作业,在同样交通量的情况下,两种方案的延误时间有很大的差别,中国规程方案的延误时间高出美国规程方案177.5%。两种方案仅在警告区限速和上游过渡区长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初步断定两者对于作业控制区的通畅性存在较大影响。

4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JTG H30规定的交通组织方案在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的安全性及作业控制区通畅性均低于上游过渡区长度较长、采用逐级限速的美国规程方案。(2)限速措施,包括限速值和限速措施对警告区安全性影响较大。警告区仅设置一块60km/h的限速标志牌,车辆减速梯度较大,不利于行车安全。增设标志牌,施行逐级限速可以使车辆限速在较长的距离内分阶段完成,较大幅度的降低车辆的减速梯度和制动减速度。(3)上游过渡区长度对上游过渡区安全性及道路通畅性影响较大。适当增大上游过渡区长度,由于驾驶员收到警告和提示信息的时间提前,处理信息和减速操作时间提前,车辆可提前采取减速措施,车辆换道距离也得以增加,使得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增加。另外增加过渡区长度也可以防止大量车辆减速造成的局部堵塞,减小行程延误,提高通畅性。

因此,根据以上结论,在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区养护管理时,要提高警告区安全性和上游过渡区安全性可分别通过改变限速措施和上游过渡区长度得以实现。当道路堵塞严重时,可适当增加上游过渡区长度减小延误时间,提高道路通畅性。根据不同的需要改变作业区的设置,提高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

摘要:文章选取了中国行业规程JTG H30和美国规程MUTCD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在作业区长度和限速方面的区别,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两种规程方案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安全性和通畅性的量化对比,找到影响作业区行车安全和通畅的主要因素,对JTG H30进行相关因素的优化并比较优化效果,指出JTG H30的改进思路和优化方向,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JTG H30奠定基础。根据研究结果,通过不同影响因素的改变,解决养护维修作业区相应的安全性和通畅性问题,提高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关键词:养护维修作业区,交通组织,微观仿真

参考文献

[1]王强,王显璞.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限速控制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28(153):124-129.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篇3

1嫁接苗生产需要的设施设备

1.1育苗设施

1.1.1育苗场地与环境调控设施除了海南等非常温暖的地区外,冬季和早春西瓜嫁接育苗必须在保温性和透光性好、空间较大、便于操作的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并且应配备必要的加温设备和保温设施,如电热线、热风炉或用锅炉进行循环热水管道加温,保温设施包括保温被等温室外覆盖保温材料、温室内多层帘幕系统、多层塑料薄膜覆盖等。电热线加温建设成本低,近年来部分地区采用空气加温线取代苗床底部加温。从而避免了基质上燥下湿,并可降低棚内湿度。燃油热风加温升温快,但耗油量大,运行成本高,采用燃煤热风炉加温可降低成本。采用锅炉进行循环热水管道加温,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加温均匀,能够在整个嫁接育苗过程中动态控制,但建设成本高,适合面积较大的集约化育苗场。如果在育苗季节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可考虑在育苗场地内增挂补光灯补充光照。

1.1.2苗床可在固定苗床和移动苗床上育苗,为了增加育苗面积,大型温室提倡采用移动式苗床育苗。苗床建设应有配套的排水设施,在塑料大棚内可以做高畦作为苗床用。由于嫁接用砧木、接穗和嫁接苗育苗过程中对环境要求不同,因此苗床管理宜采用分区育苗,即将砧木育苗、接穗育苗、嫁接苗分别放在不同苗床区域管理,以便更好调节温度,有条件的育苗场应设置单独炼苗用的苗床。

1.2育苗容器

砧木育苗可选用50孔硬塑料穴盘、60孔一次性穴盘或直径8~10cm营养钵,大孔径穴盘和营养钵有利于培育大苗、壮苗。但进行断根嫁接苗培育时,因营养钵空间和基质利用率较低。不推荐使用其培育砧木苗。接穗育苗可选用72孔穴盘、塑料方形平底盘,或直接在棚内利用基质或营养土做畦,用以播种接穗。穴盘或营养钵重复使用应进行消毒处理,用2%漂白粉充分浸泡30min(分),清水漂净备用。

1.3基质的选择与消毒

对刚起步进行嫁接苗生产的育苗工厂和育苗大户,推荐购买商品育苗基质进行育苗,从而避免自行配制基质进行育苗的风险。大型集约化育苗工厂可自行生产和混配育苗基质,可用草炭与蛭石以体积比2:1配制。每m3基质加入多·福·锌5g或30%恶霉灵水剂100g消毒,以防止苗期病害,同时混入0.8kg氮、磷、钾含量为20:10:20的育苗专用肥或1.2kg的15:15:15三元复合肥,肥药一定要混合均匀。也可根据不同地区育苗实际自行配制育苗基质,如武汉市洪北种苗有限公司所采用的配方是草炭7份,珍珠岩2份,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1份,充分混匀后即可。

1.4嫁接过程中用到的器具

刀片:用双面刀片,将其纵向折成2片即可,刀刃变钝时要及时更换。嫁接签:多以竹片制成,一端削成弧形渐尖,径粗与西瓜下胚轴粗细相同,约3mm,以不撑破接穗下胚轴为宜。嫁接夹:有些地方为了使砧木与接穗切面紧密贴合,在嫁接部位用塑料嫁接夹固定。

1.5育苗设施的杀菌消毒

育苗场地、拱棚、棚膜、保温被(或草帘)及整个生产环节所用到的器具,都要用40%甲醛50倍液喷雾消毒,用药剂量为30mL·m-2,然后封闭48h(小时),再通风5d(天)待甲醛完全挥发后即可开展育苗工作。

2砧木、接穗品种的选择

砧木选择的原则为亲和力好、抗逆性强、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宜于做西瓜嫁接砧木的作物有葫芦、南瓜、野生西瓜。生产上常用的葫芦砧有京欣砧1号、京欣砧冠、京欣砧优、甬砧1号、甬砧3号、FR-将军、拿比砧等;常用的南瓜砧有京欣砧4号等;野生西瓜砧有勇士等。西瓜接穗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如早春红玉、早佳(84-24)、京欣系列等。

甜瓜嫁接易发生不亲和现象,对砧木要求很严格。目前甜瓜嫁接生产中所采用的砧木主要是南瓜砧和甜瓜本砧,如京欣砧3号、甬砧2号、新土佐、科鸿砧1号(甜瓜本砧)等。接穗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栽培实际选择适宜品种。

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枯萎病生理小种可能具有差异,宜选择抗病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如海南省西瓜嫁接生产过程中近年来发现葫芦砧木对枯萎病抗性下降,因此生产中葫芦砧木嫁接比例逐年下降,而采用南瓜砧木进行嫁接的比例逐年增加。

3砧木、接穗的浸种催芽及播种管理

3.1砧木和接穗播期的确定

根据幼苗出圃日期确定砧木播种日期,以湖北武汉为例,如嫁接苗在1~2月出圃,则提前45~50d播种,如在3月出圃,提前35d左右播种,4月出圃提前25d左右播种。具体播期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采用顶插接和断根嫁接,葫芦砧以第l片真叶展开时嫁接为宜:南瓜砧以第1片真叶露心为宜,即接穗出苗后2d,在子叶将展未展之际嫁接。以此推算,葫芦砧木应较接穗提前5~6d播种,南瓜砧木应提前3-4d。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可增加砧木与接穗播种的间隔时间。以确保嫁接时砧木大小合适。

3.2种子消毒处理

集约化育苗场应在播种前对种子所带病菌进行检测,最好选用不带病原菌的健康种子。对可能带有病毒病和细菌性果斑病的种子应在播种前及时进行种子处理。对带有病毒病的种子,将干种子置于72℃恒温干热条件下处理72h(不含在处理前将种子逐步升温处理降低含水量的时间),可有效钝化病毒。对可能带有细菌性果斑病的种子,可用100倍福尔马林浸泡种子30min,或用300~400倍春雷霉素浸泡种子30min,或用1%盐酸浸种15min,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浸泡30min,或苏纳米1:80(与水的体积比)浸泡种子15min,再用清水将种子彻底冲洗干净后催芽,

3.3浸种催芽

用清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冲洗干净后在室温下浸种,南瓜砧2h,葫芦砧8-24h,西瓜、甜瓜6-8h。浸种后捞出,搓洗去种皮表面黏液并沥干水后,于恒温箱内(28-30℃)催芽,没有恒温箱的可用“控温仪+电热毯+棉被+棚膜”进行保温催芽。无籽西瓜的发芽适温为30-32℃。

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挑选种芽播种,未发芽的继续催芽,以确保嫁接时砧木大小一致。催芽时注意

nlc202309020825

8~12h通风1次。南瓜砧木约需要催芽20h,葫芦砧木约36h,西、甜瓜约需20h,不同砧木和接穗品种发芽时间具有较大差异,应根据不同品种出芽情况灵活掌握。对于发芽率低的无籽西瓜和砧木可采取种子促萌技术,以提高种子发芽整齐度。

也有的地方在浸种过程中不消毒,浸种完毕后将种子捞出摊在水泥地上。待种子种皮发白后,用咯菌腈拌种消毒,再进行沙床催芽。沙床催芽是将种子装入网袋平铺在沙床上,种子厚度不超过2cm,上盖2cm厚的消毒黄沙,拱膜盖平保温保湿。用控温仪控温,白天控制在28~30℃。晚上20-22℃,注意观察沙床温度和湿度。沙床湿度控制在70%左右(手捏沙土时指尖出水但不聚成滴)。

3.4砧木播种育苗

露白的种子直接播种于50孔穴盘或营养钵中,播种深度1cm左右,注意将种子平放。胚根朝下,以减少“戴帽苗”。采用顶插接法砧木1穴播种1粒,断根嫁接法砧木1穴播种2粒,断根嫁接苗生产不推荐使用营养钵培育砧木苗。播种后用蛭石等轻基质覆盖,播种覆盖作业完毕后,用95%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洒苗床,并均匀浇水,水量不宜过多,约为饱和持水量的80%,然后搭建小拱棚,覆膜保温。

播种后采用变温管理,以白天28℃、夜间18℃为宜。应尽量降低夜间温度,以防幼苗徒长,连阴天管理以降低育苗区域温度和控制苗床湿度为主。当70%的种子出苗时,用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加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倍液喷洒1次,并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此期温度过高易造成小苗徒长,温度过低时会造成子叶下垂,根系腐烂或猝倒。齐苗后再喷洒1次。预防苗期病害。要特别注意连阴天温度管理不要出现昼低夜高逆温差。幼苗出土后容易“戴帽”,应及时人工摘除,一般在早上湿度较高时进行较为容易。使用葫芦砧木时,可在嫁接前3-5d去除真叶生长点,使下胚轴增粗。

3.5接穗播种育苗

接穗种子推荐撒播于塑料平底盘之中,塑料盘底部均匀铺1层厚4cm左右的基质,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密度以种子不重叠为宜,然后覆盖1cm厚蛭石。也可采用72孔穴盘。每孔播种5-7粒,覆盖基质后浇透底水,用95%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洒苗床,覆膜保温,以白天28℃、夜间18℃为宜。出土后注意及时脱帽。

4嫁接

4.1嫁接前的准备

采用顶插接和断根嫁接,葫芦砧以第1片真叶展开时嫁接为宜,南瓜砧以第1片真叶露心为宜。接穗出苗后2d,在子叶将展未展之际嫁接。嫁接要在温室或棚内进行、并适当遮光,温度控制在20~25℃为宜。嫁接前要搭建嫁接棚,规格可根据苗床大小和穴盘宽度而定,棚宽应尽可能充分利用苗床空间,棚高一般在0.9m。棚架上依次覆盖棚膜和遮阳网。嫁接签、刀片、嫁接夹等工具都要用75%医用酒精消毒。嫁接操作应在操作台(桌凳皆可)上进行。高度以嫁接时方便省力为好。

嫁接前1d用72.2%霜霉威盐酸盐700倍液+医用硫酸链霉素400万-500万单位(稀释至15kg水)的混合液喷洒砧木和接穗,直到叶片滴水为止。为预防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嫁接前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加春雷霉素600倍液喷淋。采用断根嫁接时。要准备好盛有消毒基质的50孔育苗穴盘,浇透底水,并在每穴中心打1孔,深度1cm左右,以备断根嫁接后将嫁接苗回栽入穴盘。

4.2嫁接操作

4.2.1顶插接

(1)剪去南瓜砧木子叶。以南瓜为砧木时由于南瓜子叶较大,为避免对嫁接成活率产生影响,可在嫁接前1d将砧木2片子叶各剪去一半。葫芦砧木子叶较小,无需采用此工序。(2)去除砧木生长点。(3)插入嫁接签。将嫁接签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叶柄基部成45°左右斜插5-8mm,嫁接签稍穿透砧木表皮,露出嫁接签尖。(4)削接穗。用刀片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1-2mm处开始斜削1刀,切面长5-7mm。海南文昌等地是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5mm左右开始斜削1刀,此时接穗子叶尚未展平:浙江温岭等地是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1cm左右削2刀,即将接穗削成楔形。(5)将接穗插入砧木中。取出嫁接签,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入砧木插孔内,同时使砧木与接穗子叶交叉成“十”字形。温岭等地在嫁接后用嫁接夹固定砧木与接穗,使切面紧密贴合。武汉和文昌等地嫁接后不使用嫁接夹。(6)移入嫁接棚。将嫁接后的穴盘苗迅速移入嫁接棚进行嫁接后的管理,嫁接棚需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嫁接可以单人操作,完成所有嫁接工序,也可分组完成,分组时可采取3人1组,2人嫁接,1人削接穗。嫁接时力求达到“3个一致”,即嫁接签粗细与接穗下胚轴一致,嫁接签插入角度与接穗切口角度一致,接穗切削速度与嫁接手速度一致(分组操作情况下)。

4.2.2断根嫁接

断根嫁接是在顶插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嫁接方法,这种方法去掉了砧木原有的根系,在砧穗愈合的同时诱导新根产生。

4.2.2.1断根嫁接法的优点

(1)发出的须根根系面积大,水分养分吸收能力强。嫁接苗定植后生长快。(2)嫁接速度快,可将育苗程序进行分解,特别适合集约化育苗生产。(3)断根嫁接可有效解决由于砧木徒长而导致的嫁接苗徒长问题,生产的嫁接苗整齐、商品性好。断根嫁接方法与顶插接法基本一致,只是在嫁接时将砧木根在距子叶下方5~7cm处切断,嫁接完成后再将嫁接苗回栽到穴盘基质中。(4)断根嫁接苗对低温的适应性更强,早春定植后缓苗快。(5)采用断根嫁接技术,砧木用50孔穴盘播种时每穴2粒,可有效节约育苗空间,提高单位面积苗床的生产率。以1hm2育苗温室为例(按照有效育苗空间75%计算)。采用断根嫁接每茬可生产136万株嫁接苗,而采用顶插接只能生产94万株。

4.2.2.2断根嫁接主要工序(1)砧木断根。在砧木子叶节以下5-7cm处用刀片将砧木胚轴切断。(2)去除砧木生长点。(3)将嫁接签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叶柄基部成45°左右斜插5-8mm,嫁接签稍穿透砧木表皮,露出嫁接签尖。(4)削接穗。用刀片在接穗子叶节基部以下1-2mm处斜削1刀,切面长5-7mm。(5)将接穗插入砧木中。取出嫁接签,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

入砧木插孔内,同时使砧木与接穗子叶交叉成“十”字形。(6)剪去南瓜砧木子叶。要将砧木子叶剪去一半,嫁接前后皆可,以免相互遮光,也可采用先削去砧木1片子叶后再进行断根插接。葫芦砧木子叶较小,无需采用此工序。(7)断根嫁接苗回栽。将嫁接苗插入到装满基质的50孔硬塑料穴盘或70孔一次性塑料穴盘中,移入嫁接棚内进行嫁接后的管理。嫁接棚需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4.3嫁接后的管理

4.3.1温度、湿度、光照管理嫁接后1-3d昼温保

nlc202309020825

持28-30℃。夜温23-25℃。春季育苗如温度过高可采取遮阳降温或膜上喷水降温,保持温度在32℃以下。光照管理上,白天覆盖遮阳网遮光,清晨傍晚可适当见光,时间要短。保证嫁接苗不萎蔫。嫁接后4-6d温度适当降低,昼温26-28℃,夜温20-22℃。应适当通风透光,并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加大光照强度。嫁接1周后伤口愈合,逐渐加大通风量,温度管理逐渐恢复正常。其后温度管理随着嫁接苗生长逐渐降低。昼温控制在22-25℃,夜温18-20℃。当西瓜苗长至1叶1心时,夜温可保持在16-18℃,这样有利于雌花分化。早春育苗时,如遇低温雨雪天气或连阴天气,应及时加温保暖、适当补光。

4.3.2除萌蘖嫁接时砧木虽已抹除真叶和生长点,但仍会萌发新的萌蘖,影响接穗生长发育。嫁接后应尽早、反复多次去除萌蘖。

4.3.3病虫害防治嫁接苗对土传病害有抗性,但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潜叶蝇、菜青虫等,除挂设黏虫黄板和蓝板进行物理防治外,可选用10%吡虫啉1000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3000-4000倍液等进行药剂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疫病和炭疽病等。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或用72.2%霜霉威盐酸盐400-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细菌性果斑病可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5嫁接苗的出圃与运输

5.1出圃标准

达到出圃要求的壮苗标准为:子叶完整。茎秆粗壮,嫁接处愈合良好,接穗真叶2-3片,叶色浓绿。根系完好,不带病虫。即嫁接苗达到2叶1心或3叶1心时可以出圃。

5.2运输计划

运输前要做好计划,买方要做好定植前准备,买卖双方注意天气预报,选择天气状况较好时运输,减少运输环节对嫁接苗质量和活力的影响。

5.3嫁接苗锻炼

嫁接苗出圃前1周逐渐降温锻炼,以白天22-24℃、夜晚13-15℃为宜,并适当控制灌水量。嫁接苗通过降温控水进行锻炼,可提高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锻炼不可过度,更不可控水过度。以免降低嫁接苗培育质量。另外,育苗期就应当将炼苗时间计划在内,保证嫁接苗有足够的苗龄。

5.4嫁接苗的包装与运输

嫁接苗育成后,应及时包装运输。运输嫁接苗的容器有纸箱、木箱、木条箱、塑料箱等,应依据运输距离选用不同包装容器。包装容器应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长途运输中的颠簸。远距离运输时,每箱装苗不宜太满,装车时既要充分利用运输空间,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隙。防止嫁接苗呼吸热伤害。在装箱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破坏嫁接苗根系,以免影响其定植后的缓苗生长。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篇4

和检查制度

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煤矿三大规程之一,是采掘工作面施工的法规,是现场技术管理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坚决遵照执行,规程措施的落实必须经过编制、审批、学习、签字、实施、复查、补充、再贯彻十个环节。

一、现场技术会诊

作业规程编制前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相关技术部门人员和区队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确定采掘方法、顶板管理、支护方式、通风防尘、瓦斯管理防火注浆等重大安全技术问题。

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撤除、过断层;掘进工作面开门、贯通、预透等情况时,由专业副总带领采煤专业人员及区队技术员进行现场勘察、评价并制定具体措施,由区队技术员编制补充措施。

二、编制

1、由生产科下达作业规程编制业务联系单,然后由地质部门提供地质说明书;测量部门提供详实测量资料;生产科编制支护设计;通风区编制通风设计及通风设施、设备安装和避灾路线;机电科编制供电设计和机电设备安装管理;运输区编制提升运输设计及安全设施、设备安装与管理;各专业副总负责审查自己专业所提供的资料。

2、最后由区队技术员汇总各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完成作业规程的编制。

3、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

规程》、采掘技术管理规定和上级有关指令、文件规定为依据,不得与之抵触。

4、规程、措施按规定时间编制完毕,并交生产科,否则一次罚款100元。

三、审批

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全、通风、提运、机电、煤质、区队对作业规程进行会审,并提出会审意见,按会审意见修改规程后,经生产、安全、通风、提运、机电、煤质、专业副总、总工程师签字后生效。

四、学习、补课、签字

投产前三天由区队技术员组织全区干部、职工进行规程学习,并由专业人员、劳人科负责监考考试,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分,对于不合格者对其进行补课学习后再补考,合格者方可在作业规程上签字,否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五、实施

1、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提前三天,由区长组织全体职工,技术员向职工、干部传达贯彻,经考试合格、签字后方准进入工作面作业。未听取的要进行补课,做到人人皆知,考试不及格的要停工学习,直到补考及格后,方准下井工作。

2、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3、技术、安全部门要经常深入现场,检查规程的落实、执行情况,对不认真贯彻、执行作业规程的停止作业或按违章处理。

六、复查、补充、再贯彻

作业规程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各专业人员每月复查一次,复查意见经总工程师签字,区队技术员按复查意见对作业规程进行修改补充,并将修改部分进行传达学习,保证全员参加,一人不漏。

生产科

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篇5

一、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

1、高处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目前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械共同施工生产,上下左右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造成不安全因素多。

2、施工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变化大。建筑施工行业的每一项工程都有一定的工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但这个时间是相对短暂的,每一部位的作业也是短暂的。这就容易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产生临时观念,对施工中出现的防护设施落实不到位等安全隐患麻痹大意,认为凑合凑合就能过去了。而每栋建筑物从地基打桩、主体工程到屋面装修,不同时段的不安全因素要随工程的进度而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施工安全防护设施也要不断地改变、补充和完善,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人员流动性和施工季节性明显。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高空作业多,劳动对象的规模大以及工人须经常露天作业,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临时工和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大,人员流动性强。据统计,目前施工工地中农民工约

占50%-70%甚至有的高达95%。同时,高温和严寒等施工环境使得工人体力和注意力下降,雨雪天气还会导致工作面湿滑,夜间照明不够,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二、建筑施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变化多端”等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这些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死者家庭带来灾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行业违法承包现象普遍。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方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物料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单独承包也时有发生。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存在违章指挥和盲目施工行为。而建设方和建设主管部门对这种违法分包行为往往未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整改,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内容不能切合实际,并且不能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内容得不到落实,不能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等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施工单位对员工教育培训造假,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存在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无具体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整改到位等,特别是对存在重大隐患或由于条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护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视。

3、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事故调查,施工单位从上到下各级人员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在检查安全隐患时走过

场,不能真正做到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对安全检查不重视,甚至存在项目经理不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只是口头上强调安全,但真正落实到工作上却应付了事,有的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重视,认为是小题大做。有的企业法人对法定安全责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安全措施、防护不到位,安全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等等。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行业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力量,给建筑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一方面由于企业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各项措施执行得不到位,使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检查、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受到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的影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建筑施工的了解甚少,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违章作业时,并不清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往往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5、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监理工作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建设方、施工方的违法、违纪行为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不及时向有上级汇报等等,致使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6、安全监督不到位。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

三、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建筑行业来说,只有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的要求,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二是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重点检查工地用电、塔吊、物料提升机等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检查“三宝、四口、五临边”中的楼梯口、进出口、洞口、井口和预留管道口等安全防护工作。

三是建立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建筑施工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深基、高空、负重、临边”作业等特点,每天开工前班组长履行交底制度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实行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做好交底记录。交底双方都应履行签名手续,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四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不整改的相关责任人要严厉处罚。五是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首先农民工进场要有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施工现场要建安全生产宣传栏、事故案例警示图片、安全生产的醒目标志等,使新进场的农民工能感受到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坚持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农民工上岗前,要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把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放在首位。公司、项目部、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后,要严格考试,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上岗后,遵章守纪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事故及不良操作行为等,都要记入个人安全档案。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和制止各类不良行为和安全隐患。第三建立健全常年培训计划。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阶段性和临时性强的特点,制定常年培训计划。做到现有员工定期培训,新来员工随时培训,重点岗位重点培训,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2、监理单位

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施工质量隐患往往导致施工安全事故,而不安全因素又可能造成质量事故,从某种角度上讲控制质量就是控制安全。所以监理单位在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应介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违章操作,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施工过程,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

3、政府部门

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施工企业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方案并严格执行,严禁擅自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或者简化工序流程,严肃作业纪律。二要定期开展建筑施工场所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要重点围绕分包、转包、挂靠施工队伍管理以及拆迁、地下施工等安全生产薄弱环节,采取拉网式检查的方式,深入查源头、查隐患、查“三违”,督促各级各类施工企业强化施工基础管理,有效扼制高坠、坍塌、机械伤害等易发事故。三要强化执法联动与执法信息互通,进一步拓宽群众与社会监督渠道,加大违法违规行为、重点违法企业的曝光与打击力度。

高空作业吊篮安全操作规程 篇6

1、现场操作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现场操作人员首次上机操作前必须经过学习,对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熟悉了解,并在安全技术交底书上签字。

(2)有关施工安全技术,现场操作安全措施规定,劳动保护及安全用电、消防等要求,应按国家及地方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规定为准,严格执行。电源必须接地配备漏电开关。

2、操作规定

(1)吊篮应有专人操作、保养、维护。

(2)吊篮至少有两人操作,应在互相配合下进行安全操作并应系扣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3)在现场使用中,距离整机10m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电线。

(4)平载重量不得超过额定载荷(包括载员重量)。

(5)当发现平台倾斜时应及时调整,保持水平两边相差不超过15cm。

(6)平台在正常使用时,严禁使用电机制动器及安全锁手刹车,以免引起意外事故。

(7)平台悬挂在空中时,严禁拆装。

(8)当上限位装置作用后,应降低平台上限位开关脱离限位块。

(9)平台内载荷应大致均布,以防两端受力不匀和平台倾斜。

(10)吊篮使用应符合有关高空作业规定,在雷雨、大雾天气及六级以上大风时不准使用。

(11)吊篮使用结束后,关闭控制箱及总电源,并将提升机、安全锁用塑料纸包扎,防止雨水渗入。

(12)吊篮不适用于酸碱液体、气体下使用,不得不用吊篮时应将提升机,安全锁与腐蚀性气体、液体隔离,并小心使用。

(13)安全锁的钢丝绳不能弯曲,不能有污物、不能接触油类,严禁砂浆杂物进入安全锁,安全锁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安全锁不得擅自拆封。

(14)提升机的钢丝绳严禁有油污砂浆、杂物粘附,如发现开裂、乱丝、变形等现象必须立即更换,如提升机发现异常噪声,应立即停止使用。

(15)操作人员不准酒后作业,严禁赤膊、赤脚进入篮内,并不得在篮内打闹、嬉戏。

3、紧急时的安全措施

(1)工作时断电,首先关闭电源,防止来电发生意外,如需平台下降回地面,则小心同时松开两个电磁制动器,使平台缓慢下降,直到地面。

(2)工作时断绳后的处理。首先,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撤离工作人员派专业人员进入篮内,先将断的钢丝绳从提升机内退出,再将上面送下的钢丝绳穿入提升机在安全锁不打开状态下向上升,看能否正常工作,然后小心松开安全锁,再开车下降到地面后,严格检查后才允许重新使用。如钢丝绳不能退出,则用安全锁锁牢钢丝绳,并用加固钢丝绳固定好工作平台,再打开提升机进行修理。

一、操作规则

1.高空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不能有恐高症高血压等不适应高空作业的疾病。

2.操作人员须经过正规培训,持证上岗。

3.上岗前必须熟悉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本设备的性能。

4.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配齐独立于悬吊平台外的安全设施(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以备突发事故。

5.严禁在吊篮内使用登高类物品或攀栏跨越。

6.不得超规定任意加长篮体(最长6米)或超载施工。

7.操作人员上岗前如感到身体不适或饮酒不得上岗。

8.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是安全因素之一。如天气恶劣(雷雨、大风、大雾)应停止高空作业。但若在高空作业时,突遭雷雨天气或停电情况下应手动释放吊篮回到地面。

9.高空作业时篮体及施工人员身体应远离高压电线10米以上。

10.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语,车辆行人需绕行。

11.悬挂机构支点以外的受力臂不得超出1.5米的使用极限。

加强绳要拉紧。

12.整体悬挂机构安装使用期间必须每天派专人检查,尤其是配重块不能减少(单梁不得少于300公斤/动力臂3.9米)。

13.钢丝绳必须使用本公司的专用绳,其他绳禁止用。

14.钢丝绳安全时不得有拖地现象,剩余钢丝绳应放置在悬挂机构左右。吊篮使用前若有钢丝绳断股或多处断丝现象,严禁继续使用,应更换新绳。

15.我公司的安全锁是专用特定的,不能做其他用途,更不能用其他型号的安全锁代用,否则视为违章操作。

16.提升机是密闭部件,不能轻易的拆卸。如需内部定期换油,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防装配失误造成损失。

《高空作业建筑吊篮安全操作规程》!

1)

吊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上岗。吊篮必须由专人按照操作规程谨慎操作,严禁未经培训人员擅自操作吊篮。

2)

严禁吊篮超载作业。

3)

使用双机提升的吊篮施工时,应有二名人员操作。施工及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系好安全绳(带),不得穿着硬底鞋,塑料鞋或其它易滑的鞋子,吊篮内严禁使用梯、凳、搁板等凳高工具,严禁在吊篮中奔跑、纵跳。

4)

安全绳应扣在独立救生绳(安全绳)上,独立救生绳严禁固定在吊篮篮体及悬挂机构上;

5)

正常施工时,吊篮内载荷应尽量保持均匀,严禁将吊篮用作起重运输和进行频繁升降运行。

6)

施工人员必须在地面进出吊篮,严禁在空中攀缘窗户进出吊篮或攀登栏杆。

7)

严禁吊篮悬空拆装。

8)

操作人员在吊篮升降运行时应经常注意各机件的运行情况,如发现提升机发热、噪音、钢丝绳断丝、安全锁失效、吊篮两端升降速度不匀、限位开关失灵、操练开关失灵等不正常情况时,应及时回降到地面进行检修,完好后方可继续施工,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9)

施工工期较长时,必须制定吊篮定期检查制度。操作人员每天启动吊篮时应按规定对各机件进行检查。吊篮久置后使用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锁、提升机、电气系统故障或发生断绳等重大事故后,必须由专职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任意拆卸检修。

10)

悬吊平台在正常使用时,严禁使用电机制动器及安全锁手刹制动,以免引起以外事故。

11)

每次使用前,均应在2米以下高处运行2~3次,吊篮工作一切正常后方可运行;

12)

吊篮使用结束后,应关闭总电源及控制箱电源,并将提升机、安全锁用塑料纸包扎好,防止雨水渗入。

13)

工作现场环境:

距吊篮现场10范围内不能有高压线;

在雷雨、下雾、风力大于5级等恶劣天气不能使用;

电焊火花必须保证不伤及钢丝绳;

环境温度-20℃~+40℃;

电源电压偏离额定值

±5%。

使用安全规则

1、新安装、大修后及闲置一年或停置二个月以上的吊篮。使用前必须按安全检查要求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正常并经验收后方可正常交付使用。

2、相邻安装的吊篮间最小间距应大于0.5米

3、每天使用前必须按日常检查要求进行检查,并进行空载运行,确认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每天工作结束后,按日常要求做好维护保养。

4、吊篮内载量应尽量保存均匀,严禁超过额定载荷。正常施工时,工作载荷应不大于额定载荷的80%,严禁长期满载使用或用作起重运输进行频繁升降。

5、悬吊平台在升降运行中,应保持钢丝绳垂直状态,钢丝绳不得有折弯、鼓起和沾附砂浆杂物。严禁在升降中使用安全锁制动或进行施工作业。

6、作业完毕或过夜时,悬吊平台应停放在最底层位置,并可靠固定。

7、施工现场严禁利用吊篮或钢丝绳作为电焊起弧或接线回路。利用吊篮进行气焊作业时,严禁在悬挂平台内放置氧、乙炔瓶等易爆物品。

8、吊篮在正常施工作用期间,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并进行维修保养。

9、检修或跟换电器件时应切断电源,吊篮维修必须严格遵守地面维修原则和由指定专职人员进行,严禁非指定专职人员擅自拆检和在空中拆检时,维修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10、吊篮在使用、检查中发现故障、变形、磨损、腐蚀、损坏及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由专职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损坏零部件,经检查测定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吊篮“带病”运行

一、对吊篮设备采取的事故防范工作:

1.吊篮设备出库前须对以下零部件进行安全性能检查,确保合格后方可出库投入使用:

1)限位装置、制动装置

2)安全锁

3)升降装置(含手动升降装置)

4)钢丝绳防松装置

5)电器安全装置

6)紧固件是否松动

7)焊缝是否裂纹

8)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有卡阻现象

9)减速箱及传动装置有否足够的油量

10)负载试验应按核定载荷的125%进行(均布载荷)

2.吊篮设备应经法定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每天作业开始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并做好检查记录。

4.吊篮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应定期检查:

1)实际工作二周后,应对钢丝绳按GB5972中2.4.1和2.4.2的规定进行一次检查。

2)非常设的吊篮每六个月应进行下列内容的安全性能检查:

a)解体各部件,检查其锈蚀及受载零部件的磨损、变形、损伤情况;

b)电气装置、个元器件的可靠性。

5.维修保养

1)作业时,吊篮发生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专职人员进行检修。

2)不允许在空中检修吊篮。特别情况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方可进行检修。

3)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

4)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做好悬吊平台、钢丝绳的清洁工作。

5)应按说明书规定牌号的润滑油对运动和摩擦部件进行定期加油。

6)吊篮应采取防雨、防水措施。

7)吊篮拆除后,应将各种绳索、电缆线盘整好,并妥善存放。

8)自锁钩每次使用后,应在弹簧处加防锈油。

9)钢丝绳报废应按GB5972中2.5规定执行。

二、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

1.停电导致无法作业时(包括因电源电缆断线而导致的停电)

停电时,可通过手动操作使作业平台在小范围内升降。

1)切断控制箱电源(将漏电断路器开关拨至OFF),将电源电缆的插头拔下。

2)到达位置后,必须将电磁马达制动器拧紧(还原),拆下手柄。

2.钢丝绳出现异常时

如主钢丝绳发生扭曲、乱丝而卡在提升机中,或有塑料纸等异物卷入提升机,提升马达将发出杂音,并且上升下降变得不规则,甚至会突然停止。此时必须立刻停止运行设备(包括手动运行),立刻通知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注:一般情况下,吊篮设备发生故障,吊篮操作人员须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吊篮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高处作业吊篮操作规程

为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使用方必须严格遵照如下操作规程使用高处作业吊篮:

1、吊篮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18岁以上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合格,持有效证件,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后才能上岗;

2、设备用于涂装工程的,采取防护措施后方可投入使用;

3、每天使用设备前,吊篮操作人员必须按高处作业吊篮日常检查表所载项目进行检查;

4、乘坐吊篮的人员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将其挂扣在安全绳上;

5、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及物品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6、严禁将吊篮当作材料及人员的垂直运输工具使用并严禁超载;

7、设备发生故障时,须立即停止使用并修理;

8、吊篮在升降时吊篮操作人员须密切注意电缆线是否挂卡在障碍物上;

9、施工场所风力大于5级(相当于风速8~10.7m/s)以上,应停止吊篮使用;

10、每天下班停用时应将设备停放至地面,使安全锁摆臂处于松弛;

11、每天下班停用时,应切断电源、锁好电箱门以免他人擅自使用。

12、不允许在悬吊平台内使用梯子、凳子、垫脚物等进行垫高作业。作业人员必须在地面进出悬吊平台,不得在空中从窗口出入,更不允许从一悬吊平台跨入另一悬吊平台。

13、吊篮不允许作为载人和载物电梯使用,不允许在吊篮上另设吊具

14、若在工作中发生工作钢丝绳断裂、提升机异常声响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沉着冷静,立即停机并撤离悬吊平台,严禁继续下行。设备故障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15、吊篮下方地面为行人禁入区域,需做好隔离措施并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16、吊篮平台栏杆四周严禁用布或其他不透风的材料围住,避免增加风阻系数和安全隐患。

7、钢丝绳不得弯曲,不得沾有油污、杂物,不得有焊渣和烧蚀现象,严禁将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作为电焊低压通电回路。

18、吊篮使用过程中,提升机、安全锁内严禁进入砂浆、胶水、废纸、油漆等异物。每天使用结束后,应将悬吊平台降至地面,放松工作钢丝绳,使摆臂式防倾斜安全锁的摆臂处于松弛状态。关闭电源开关,锁好电气箱。露天存放应做好防雨措施,避免雨水进入提升机、安全锁、电器箱。

19、其他有关施工安全技术、现场操作安全措施、劳动保护、安全用电等要求,请严格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篇7

1 播前准备

一是地块选择。选择地势高爽、排灌良好的沙土、砂壤土田块, 保障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周边无环境污染, 统一布局, 集中连片种植, 避免重茬, 杜绝水田包旱地、旱地包水田。二是品种选择。选用优质泰花5号种子, 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GB4407.2-2008) 要求。三是整地起垄。整地要求地平土细, 垄作栽培, 垄宽73~80 cm, 高15 cm, 垄面宽45~50 cm。播种前2~3 d完成起垄。四是种子处理。晒种:剥壳前晒种2 d。选种:选双仁饱果、饱粒作种。药剂拌种[2]:播前用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375~450 g/hm2、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0 m L/hm2对水3 750~4 500 m L均匀拌种仁, 晾干即播, 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五是施足基肥。有机肥:用优质草杂灰45~60 t/hm2或水粪37.5~45.0 t/hm2, 耕翻前一次性施足。无机肥:用高效复合肥 (15-15-15) 375~450 kg/hm2、尿素45~60 kg/hm2, 施后起垄。

2 适期播种

春播覆膜栽培为4月10—15日, 露地栽培为4月20—25日。夏播一般为5月15日至6月15日, 具体根据茬口情况, 能早则早, 抢早播种。播种深度为3~4 cm, 播后切忌踩压。播种密度:春播垄距73~75 cm, 穴距18 m, 每穴2粒、3粒相间播种, 种植15万穴/hm2, 成苗30万~33万株/hm2;夏播垄距75~80 cm, 穴距18~20 cm, 种植13.50万~14.25万穴/hm2, 每穴2粒、3粒相间播种, 成苗29.5万~31.5万株/hm2。播种墒情:垄内0~1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最适墒情的确定方法为:手抓耕层一把土, 捏起来能成团, 站立后自然掉落在地上能散开。

3 覆膜技术

选用宽90 cm的地膜。春花生先播种后覆膜, 夏花生先覆膜后打孔播种。覆膜时需注意边覆、边拉、边压, 拉一定要拉紧, 压一定要在垄的两边每隔50 cm、垄中央每隔100~120 cm左右压实一堆土[3,4]。出苗时注意放苗, 收获后一定要清除田间残膜, 避免和消除白色污染。

4 田间管理

一是破膜提苗。春播覆膜栽培在田间50%幼苗顶土时, 破成直径3~4 cm圆形孔, 将苗引出膜外。二是清棵蹲苗。露地播种花生于齐苗期进行, 并注意扒土时以看到子叶节为宜, 切勿过深过浅。三是追施苗肥。五至六叶期, 用尿素45 kg/hm2, 对水18.0~22.5 t逐穴点施, 注意促黄补瘦。四是中耕松土。露地花生生育前期, 每次大雨后结合人工锄草进行中耕松土。五是培土迎果针。植株多数果针入土前, 趁墒情适宜时, 将垄沟或花生有效结荚范围以外的细土培壅于植株周围10~15 cm半径的有效结荚范围, 培高垄面3~5 cm[5]。六是清沟理墒。每次大雨后清沟理墒, 确保雨止田干、墒无积水。七是控旺防倒。主茎高度达到33~35 cm (或主茎复叶数达13~14张) 时, 用花生超生宝900 g/hm2对水750 kg进行喷雾。

5 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病害包括苗期根腐病、茎腐病及中后期叶斑病、锈病。根腐病、茎腐病可选用健康无病种子及抗菌剂拌种处理;发病初期, 用50%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25 kg/hm2对水15 t灌根。叶斑病、锈病于发病初期, 用等量式波尔多液750 kg/hm2均匀喷雾。

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蛴螬等。防治地老虎以农业防治为主, 地老虎为害集中在苗期, 可于每天早晨进行人工捕捉, 连续3~5 d。防治蛴螬, 一般于播前采用吡虫啉种衣剂拌种, 如果特大量发生, 可于幼虫1龄、2龄高峰期, 用48%毒死蜱乳油3 000~3 750 m L/hm2对水26.25~30.00 t逐穴点浇。蚜虫采用黄板诱蚜器诱杀成虫。药剂防治, 可用40%啶虫脒水分散性粒剂75~105 g/hm2对水750 kg喷雾。

主要草害种类包括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及马齿苋、小藜等阔叶杂草。在防治上, 苗期、开花期结合松土, 进行人工锄草, 中后期进行人工拔除;播后芽前, 用72%都尔乳油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覆膜栽培于播后覆膜前喷雾。

6 收获

泰花5号等中小果品种饱果率达80%以上时收获。饱果特征:鲜果壳硬化, 颜色转青, 网纹清晰, 内果皮白色的海绵组织收缩, 籽仁饱满, 皮薄、光润、呈现品种固有色泽。

7 档案记录

对花生一生使用的全部投入品、田间操作管理和主要天气状况进行建档记录, 并将记录保存2年以上。

摘要:在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 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 对泰花5号花生的播前准备、适期播种、覆膜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田间档案记录进行了介绍, 以便在高产的同时, 保障泰花5号花生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花生,泰花5号,高产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参考文献

[1]谢吉先, 季益芳, 王书勤, 等.花生新品种——泰花5号及高产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 2005 (1) :21-22.

[2]谢吉先, 王书勤, 陈志德.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 2012 (6) :95-98.

[3]王勤波, 徐红丽, 吴瑞敏.郑州市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4) :51-52.

[4]马尚明, 吴璇, 李奇锐, 等.黄土丘陵区花生地膜覆盖种植结果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 (S1) :77-79.

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篇8

本规程规定了安全优质金针菇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质量安全控制和生产档案管理。适用于以菌糠作家畜饲料前提下利用花生茎蔓主料栽培金针菇的安全优质生产。

二、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污染源、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场所作为生产场地,应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每季栽培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废菌料,对菇场进行消毒。

三、生产技术要求

1. 栽培设施。栽培设施建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的地方,应利于控温、控湿、控光和防治病虫害。可采用简易栽培棚、地沟拱棚、冷库菇房及人防工程设施栽培。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及配套设备等,不应对环境和金针菇产品造成污染。

2. 栽培季节。利用简易菇棚和地沟拱棚栽培金针菇,时间应安排在9~11月份,次年3~4月份结束生产。若采用冷库菇房及人防工程设施栽培,则可进行周年生产。

3. 品种选择及菌种质量要求。

①品种选用。选用经过出菇试验、适于当地气候及原料特点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金针菇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色型的品种。

②菌种质量要求。金针菇成品母种要求菌丝健壮、整齐、生长旺盛、粉孢子少、菌落均匀,在适温下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原种应菌丝粗壮、洁白、有浓密的细粉状菌丝;生产种要求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菌龄适宜,无老化现象。

4. 原辅材料。

①主辅原料。栽培金针菇的花生茎蔓、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要求干燥、洁净、无霉、无虫、无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花生在收获前1个月不能施用高残毒农药。主辅原料在使用前经日光暴晒2~3天,花生茎蔓粉碎细度为0.1~0.3厘米的应≥80%,其中地膜碎片含量在0.1%以下。

②用水管理。用水包括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等。喷水中不能随意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

5. 培养料配方和制袋。

①培养料配方。配方一:花生茎蔓65%,棉籽壳15%,麦麸12%,玉米粉3%,棉籽饼粉3%,石膏粉1%,轻质碳酸钙0.5%,生石灰0.5%。配方二:花生茎蔓50%,玉米芯20%,麦麸18%,玉米粉5%,棉籽饼粉5%,石膏粉1%,轻质碳酸钙0.5%,生石灰0.5%。

②拌料。拌料时料水比在1+1.25~1+1.40之间,以手紧握培养料时指缝间渗出1~2滴水珠为宜。拌好的培养料pH值在6.8~7.2之间。

③装袋。栽培袋一般为17厘米×33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筒膜,应提前将一端袋口折封,装袋时边提袋边压实,另一端袋口多留长2~3厘米,扎口系活扣,每袋可装干料400~450克,装袋要松紧适宜。

④灭菌。装袋完毕及时进行灭菌,防止培养料酸败,在0.15MPa蒸汽压力下灭菌3小时,焖3小时后将菌袋取出;或常压100℃蒸汽灭菌12小时,焖8~10小时后将菌袋取出。

⑤接种。当菌袋温度冷却至25℃左右时接种。将菌袋及接种用具放入接种室内进行消毒。一般500毫升瓶装菌种接25~30袋,每袋接入栽培种20克左右,用颈圈和消毒棉塞封口。

⑥发菌管理。培养室应清洁、干燥、通风、遮光,菌袋移入之前要彻底消毒。发菌时将菌袋摆放到床架上遮光培养。培养室自然温度在20~25℃时,经35~4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6. 出菇期管理。

①出菇前管理。早熟品种先开袋,晚熟品种后开袋,市场形势好早开袋,温度适宜时早开袋。开袋时先松口而不直接撑口。

当菌丝体表面有黄色水珠出现时搔菌最为适宜。搔菌时用搔菌耙或铁丝钩先将老菌種扒净,再轻轻把表面菌丝划破,但不要划得太深。搔菌后要把塑料膜筒拉直,整齐排放在床架上,应及时遮盖薄膜,防止菌料表面干燥。

②催蕾。搔菌和盖膜后,将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2~15℃,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揭膜通风1~2次,每次通风20分钟,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经7天左右菇蕾即可形成。菇蕾出现后每天最少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揭膜通风时要将膜上水珠抖掉,以免滴在菇蕾上引起病害。

③抑菌。现蕾后3~5天,菌柄1~2厘米长时及时抑菌。抑菌期间温度降至6~8℃,停止喷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加大冷风通气量,每次通风0.5~1小时,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11%~0.15%,增加光照强度(可用40瓦日光灯)。在上述条件下管理3~4天,子实体虽生长缓慢,但菇丛健壮、整齐、密集。

④出菇管理。抑菌后,将菇房温度调至8~13℃,最高不超过15℃,因温度过低子实体生长过慢,而过高生长不整齐、易开伞;适量向地面和空间喷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及时套袋促使菇丛直立伸长,结合保湿轻通风,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6%以下;以80~100勒克斯光照强度诱导菇丛整齐生长,而不发生扭曲。当菇房温度在15℃以上时,要降低空气湿度,加大通风。

7. 采收。当菌柄长14~16厘米、菌盖内卷呈小球形、直径0.6~1.0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手握菌柄,轻轻整丛拔出,勿折断菌柄。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以规范栽培管理技术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2. 病虫害综合防控。

①生物防治。优先选用微生物源、植物源农药制剂防治。应用中生菌素、多抗霉素等农用抗菌素制剂,可预防和控制金针菇多种病害。在无菇期或避菇使用多杀霉素、阿维菌素等防病,用苦参碱、印楝素等防治菇房害虫。

②物理防治。菇棚内安装黑光灯、杀虫灯、黏虫板等防治害虫。菇棚通风口封两层阻隔网,外层为防鼠的金属网,内层为0.28毫米孔径的防虫纱网,菇棚门口挂封窗纱。出菇期间进出菇棚应做到随手闭门,门口设置消毒防虫隔离带。

③化学防治。应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必要时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安全防治。如噻菌灵、咪鲜胺锰盐、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杀菌剂及氟虫腈等杀虫药剂,可在地面环境中选择使用。发现局部菌料受杂菌污染或子实体发病时及时进行隔离、清除和药剂控制,对症下药;对菇房内害虫设置糖醋药液或毒饵诱杀。

五、质量安全控制

安全优质金针菇,要求菇丛整齐挺直,菇柄粗细均匀、光滑无褐变、根部不粘连,菇盖呈小球状、未开伞、色泽光亮、无褐斑点、呈现品种应有的纯白或浅黄色,无断碎菇及水渍菇,无病虫为害症状。

1. 农药安全使用原则。严禁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及重金属制剂、杀鼠剂等化学农药;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中规定不得使用的农药;禁止在金针菇栽培基质中或在出菇期喷洒使用化学药剂;有限度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

2. 药剂防治注意事项。要求金针菇原基形成后至采收期不得在子实体上使用农药及生长激素类物质。在出菇阶段,要于无菇期或避菇使用药剂,以喷洒地面环境为主,最后一次喷药至采菇间隔时间应长于该药剂的安全间隔期。

3. 生物制剂使用原则。生物制剂与化学农药选择性搭配,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防止或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采取局部用药,防止发生药害。

4. 合理使用施药器械。根据病虫为害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施药方式和器具,配药时应使用标准称量器具。合理用药,禁止随意、频繁、超量及盲目施药防治。

5. 采后质量安全管理。采收应及时,采收人员应身体健康,无传染病。推行金针菇产品包装标识上市,应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六、生产档案的建立

1. 应建立安全优质金针菇生产技术档案。

2. 对金针菇的产地环境条件及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注:本规程为山东省农业地方标准。本文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花生茎蔓高效生物循环标准化技术及产业经济研究”(编号:2006BAD21B04)和“黄淮平原区农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编号:2007BAD89B09-14)项目资助。]

上一篇:高中数学“学科教改项目”参考下一篇:前列腺增生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