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4-06-06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共13篇)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

夏 君 天津市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

《管理纵横》

考勤管理是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职工出勤的依据,也是支付工资及发放各种福利待遇的凭证,加强职工考勤管理工作,严肃职工出勤考核管理制度,防止弄虚作假现象发生,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面的合法权益是各用人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考勤管理工作,是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关键问题。员工考勤管理现状

随着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加强,考勤管理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通过考勤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改善单位的精神风貌,提升单位的整体形象。随着劳动者法律,法规意识的逐步增强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劳动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维权,用人单位依法进行科学劳动用工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考勤管理制度,减少劳动者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是每个单位的基本社会责任。考勤制度虽然很重要,但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严格的考勤制度也不可能没有弹性的部位,没有高度自觉的人,这些部位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管理者在为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员工绩效而加强职工考勤管理的同时,单位也需要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在加强考勤管理的同时也要收获很高的整体形象,考勤管理对于单位和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考勤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 2.1 认识上有偏差

虽然考勤管理对一个单位和每个员工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遵守考勤等制度本是天经地义,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特别是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人认为上下班早与迟是小节,无关紧要,还有人认为,上班时间聊聊天能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玩玩游戏听听音乐能缓解压力、陶冶情操,而抓考勤,就是舍本求末,是纠缠细枝末节,很多人对考勤管理非常反感,不遵守不配合,所以就很难出台好的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办法,很多好的考勤管理制度也不能很好的落实下去。

2.2 表率作用未能整体发挥

科级以上干部是一般干部的榜样,上级是下级的榜样。有的科级领导对考勤管理工作时紧时松,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不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干部职工,而且已身不正,其令不通,对下属批评也好、教育也好,难以理直气壮,没有好的表率

作用。

2.3 督查不到位

在考勤管理中,上下级之间相互打掩护,而考勤管理者往往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愿做简单的登记、统计等工作,不愿深入了解、真正掌握在岗情况。由于查处问题护短、解决问题退缩、处理问题手软,考勤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2.4 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和制度尚未形成

目前考核是对缺勤达到一定比例的部门进行扣分处理,这样一来,为了部门利益,考勤的准确性就出现了偏差。有些部门为了不扣分,对迟到、早退、病事假等一系列情况都不据实申报,给勤劳工作的干部职工在心理上造成不平衡,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考勤体系,调动不了职工的积极性。改进措施及建议

3.1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细化考勤员选聘及管理条款,并适时制定考勤员管理办法。油田现行规定中只有“考勤员必须责任心强、大公无私、坚持原则”原则性要求,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有必要细化现有条款,同时探索建立考勤员选聘、激励及退出机制,明确考勤员的准入资格和强制退出条件,强化考勤员队伍建设,及时清退不合格考勤员。二是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其他用工纳入考勤制度管理范畴,实现制度适用范围的全覆盖。同时,结合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其考勤方式做出明文规定。也可在油田范围内使用格式统一员工考勤表,并根据不同用工类型约定统一的考勤记录方式。三是在制度条款中对考勤资料的保存期限、方式和责任人作出规定。四是分析研究自动化设备配备和数字化管理对考勤工作的影响,在制度层面上对于门禁刷卡、指纹识别等新兴考勤记录模式进行引导和规范,指导各单位更好地利用先进设备实施考勤管理。

3.2 全体人员提高认识,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纪律 加强对考勤管理规定和相关制度的学习宣传,使全体干部提高对考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做好考勤管理当成落实“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培养更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各单位要明确兼职考勤人员,支持考勤人员的工作。考勤人员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敢于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以身作则,严格考勤。

3.3 强化过程监督和责任落实

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因此要进一步抓好考勤管理工作,在进行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狠抓制度落实,强化过程监督和责任追究。建议在现有监督检查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员工考勤工作巡查机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结果与所在厂处当人力资源系统评先选模资格挂钩。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将相关问题予以张榜公布。同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制定考勤工作奖惩细则,对严重失职和弄虚作假人员进行党纪、政纪处理。

3.4 逐步推进考勤公示制度化 将考勤结果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避免暗箱操作和人为因素干扰,促进人力资源工作公信力的树立,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同时,可对公示周期、公示方式,以及公示相关证据资料留存等做出明确规定,促进该工作方式在全油田推广。此外,还可对考勤公示后续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公示结束后,劳动者可对本人的出勤状况进行签名确认,为考勤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结语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2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神经中枢”。但当前由于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 在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着多头管理, 责任不清;库存物资资金占用量大;采购不规范, 采购成本及流通成本高;储备不合理, 易形成库存积压;各单位各自为政, 互相之间难以横向挑拨物资, 在出现生产急需时难以保证;内部相对封闭, 与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供应信息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作为经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资管理, 如何合理地配置使用物资, 对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降低成本, 加强资金周转, 增强企业盈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不到位

(1) 物资计划工作。企业物资供应计划是搞好物资供应工作的基础, 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每个企业都必须准确、认真的制订物资供应计划,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计划的实现。供应计划一般由需用单位按生产计划安排及相应的消耗定额指标要求提出物资消耗计划, 报矿供应科, 供应科汇总后结合本矿仓库的库存情况, 编制矿物资需求计划, 上报局供应处。局供应处根据各矿上报情况及总库库存情况, 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 编制全局物资需求计划。

(2) 物资采购工作。物资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和责任心较强的工作。供货的及时与否、质量的优劣、价格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和经济效益能否顺利实现的有利条件。物资采购工作一般由局供应处根据已编好的物资需求计划, 并按预先划分的采购权限, 分解采购任务, 再由有采购权的采购公司、编制采购计划, 并分别实施采购及相应的结算等业务。

(3) 仓库管理定置不到位, 缺乏科学管理, 人员责任心不强, 造成对库存物资品种、规格摸不清, 只是了解个大概, 对每份合同需要的原料品种、数量计算不精, 使之原料剩余, 长期堆放不用, 造成浪费。

(4) 在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物资时, 由于每年计划价格调整, 而物资明细账未做调整, 影响了材料成本差异的正常分配, 出现物资明细账有吨数, 而金额是红字, 或有金额, 吨数为红字的异常现象。另外, 异常明细账又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调整, 使物资账表面上看不出问题, 而明细账则较混乱。

2、市场经济行为不规范

企业对物资采购的执行过程缺乏控制, 使素质偏低的采购人员进行盲目采购, 有的甚至违纪、违法进人情货, 在采购中捞好处, 吃回扣, 造成物资亏吨、以次充好、或质次价高, 降级使用;有的不能用, 就长期堆放, 风化、结块, 造成物资账面价与实际市值价相背离, 既造成无故浪费, 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安全及其他工作, 又影响了企业资产的真实性。

3、企业多头采购, 价格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 交易市场上的物资价格高低不一的现象突出, 不仅不同厂家的同一种产品存在着几种不同的价格, 甚至同一个厂家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地方的市场上也有几种不同的价格;另一方面企业的多头采购, 难以控制采购价, 更无法控制在最低的价格限额内进货。这种滥定价、滥采购, 漏洞多、弊病大, 不仅搞乱了物资供应的市场秩序, 也浪费了企业采购资金, 增大了成本。

4、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各个单位各自为政, 不顾全局利益, 越权重复采购, 有些单位物资积压, 另一单位却采购不到物资, 失去了统一管理、灵活调控的优势。二是有些单位报采购计划时, 粗估冒算, 以多取进, 造成计划不准。三是层层设库, 增加了进厂物资的流通环节和在库时间, 无形中增加了储备资金、保管费用、保管及其他人员和总工作量, 减缓了库存物资的周转, 达不到市场经济下物资处理的经济批量。

三、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对策思考

物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企业今后的努力的方向:

1、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为了准确掌握煤矿生产物资总需求, 合理组织货源, 有效使用流动资金, 发挥规模经营优势, 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物资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部门管理工作的基础, 它是依据仓储量、使用量、渠道、价格等制定的, 是以季度计划为准执行的, 是考核计划执行情况的主要依据, 通过计划管理, 发挥物资供应部门的主要渠道优势, 规范市场主体物资计划采购行为, 提高供应环节的经济效益, 及时均衡地保证煤炭企业生产的物资供应, 实现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根据需要, 物资计划内容按时间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调整计划;按资金来源分生产用料计划和各类专项资金工程用料计划。计划管理是物资部门采购和供应工作的基础, 根据计划管理进行有计划的采购和供应, 加强归口管理、净化采购渠道。

2、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

采购管理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一环, 做好采购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一是建立规章制度。要以“计划严谨, 采购及时, 质量保证, 价格合理, 降低成本, 保障供给, 堵塞漏洞”为主要目的, 制定比较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强化内部监督和管理。二是要规范采购, 控制采购成本。物资采购环节应当以管理价格为中心, 对价格实行分级分权管理, 大宗物资采用招标采购, 由供应部门、财务部门、管理使用部门等共同考察, 坚持“先厂家, 后批发;能批发, 不零购”的原则。三是加强对供应厂商的管理。企业通过对供应厂商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比较, 选择生产质优、价廉、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厂商, 建立供应商档案, 资质评定等, 结成长期的供需合作关系, 避免“人情货”。

3、建立物资供应信息化管理与控制系统

目前, 国有大中型煤矿应该采用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运行体制, 对物资采购进行比价、招标、定点等方式来保证物资的供应价格、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这就要求建立信息化物资管理控制平台, 根据煤炭生产企业需用物资的特点, 把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成本和资金管理等纳入物资信息化管理中, 形成全面覆盖物资供应业务链的管理系统, 达到全面跟踪物流业务过程的目的。而且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查询来监督业务过程, 加大职能部门依据计划进行业务活动的责任, 减少管理成本。

4、加强物资仓储的管理

根据生产计划和统计资料的预测, 企业仓库中应经常保持一定合理的物资储备, 加强仓库物资管理, 坚持实行“隔离式”验收法, 凡入库物资供货单位一律回避, 由仓库、专业职能科室和用料单位联合组织验收, 层层把关, 杜绝假冒伪劣物资进入生产环节, 堵塞物料进厂中弄虚作假的漏洞。强化仓库物资现场管理, 做到“三清、两齐、四相符”。“三清”是指数量清, 材质清, 规格清;“两齐”是指库容整齐, 码放整齐;“四相符”指帐、卡、物、金额必须相符一致。做到“五五摆放”, 帐物、帐实相符, 日清月结, 每月盘点, 年终清查, 对发现有盈亏、变质、损坏、规格混串等情况, 应及时查明原因, 落实责任, 并提出整改意见。

5、加强生产部门的物资管理

各生产部门根据当月生产计划, 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制定当月物资领用计划, 对物资领用计划进行严格审核, 避免物资领用过程中多领、重复领用物资的现象。同时, 煤炭企业要制定物资消耗考核办法, 对各生产部门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做到“三到位、一及时”, 即现场管理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兑现及时。各生产部门也要建立严格的材料奖惩制度, 明确各种物资的考核指标, 层层分解, 逐级落实、逐级考核。

四、结语

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物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控制, 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传统的以“计划配给”为中心的企业物资管理模式逐渐丧失了活力,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企业物资管理模式并使其顺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是我国企业今后的努力方向。相信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 中国企业将在物资管理领域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 在计划、采购、使用、储备等各重要环节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 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摘要:众所周知,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 我国企业的物资管理模式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的印记, 按产量指标粗略制定物资计划、仅向少量指定供货商采购物资、无限量加大物资库存等现象屡见不鲜。为此, 对企业物资管理进行创新就成为了目前我国企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物资管理,采购,思考

参考文献

[1]、万晓, 周宁.我国商业连锁企业的物流系统配送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3 (6) .

[2]、阎光伟主编《物流信息技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1

[3]、李炜, 建立高效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优化[J]北京:石油商技, 2002, (4) :20-2.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青年员工;人文关怀

近年来,随着企业选人用人机制的不断改革,员工队伍已逐渐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青年员工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成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如何加强对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激发青年员工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促进青年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以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

一、加强青年员工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注重人文关怀是维护青年员工队伍思想稳定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内部改革的深化,社会经验不足、工作任务重、收入相对较低,加之住房、医疗、子女养育等实际问题,青年员工往往感到工作生活的压力较大。同时,受拜金主义、腐败、分配不公等负面社会因素影响,部分青年员工易出现思想情绪不稳定,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心理失衡等现象。

另一方面,青年员工更加注重自我发展,渴望在企业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而价值评价的现实化和趋利化,使得大多数青年员工把高收入和取得较高管理职位看作是成功的标志,主人翁意识淡化,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弱化。青年员工的个人主观认识,往往与现实存在较大的落差,导致一些青年人才受利益驱使而流失。面对这种现象,就迫切需要加强对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满足其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维护青年员工队伍的稳定。

二、如何加强对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

加强对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有利于企业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其思想上的困惑与矛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有利于帮助青年员工开发个体潜能,树立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青年员工全身心投入岗位工作。

(一)加强沟通交流,注重心理关怀。

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沟通交流是增进员工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也是调节心理、纾解心情、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可通过建立专题网站、QQ群和微信群等方式,发挥网络媒介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增强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渗透力。通过召开座谈交流会,听取青年员工心声,了解其思想动态;在企业实施重大改革或员工生病住院、家庭出现困难矛盾、工作出现变动等关键时刻,及时谈心谈话,做好沟通交流,让员工的心里话有途径倾述,消极情绪有地方稀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青年员工各种心理状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员工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让员工学习心理知识、了解心理现象、缓解心理压力,培育青年员工乐观、豁达、宽容的品格。

充分发挥团支部作用。最贴近青年员工的基层团支部组织,要积极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头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大事,提高思想认识;要做好与青年员工的沟通交流,主动关心支部每一个团员青年的成长进步,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团组织汇报反映;要发挥团干部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青年员工主动服务企业,传播正能量。

(二)丰富文化生活,提升能力素质。

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针对青年员工的兴趣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受青年员工欢迎的、寓教于乐的各类文体活动,如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各类体育比赛等,在丰富青年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掘和发挥青年员工的潜能和优势,帮助青年员工树立信心,增加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广泛征求青年员工意见,为青年员工量身定制各类培训讲座,如职场礼仪、计算机实际应用、业务培训、岗位廉政风险教育等,为青年员工提供汲取知识的平台,提高文化素质水平,促进青年员工全面发展。组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员工加强学习、钻研业务,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开展“师带徒”活动,通过导师言传身教,对青年员工进行专业技术“传、帮、带”,形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发挥青年员工的聪明才智,增强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三)建立长效机制,激发员工热情。

建立表彰激励机制。时刻关注并发掘青年员工的优势,完善职业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职务等员工成长通道,为青年员工提供更多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平台。通过选树青年技术能手、评选表彰优秀团员青年,增强青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企业要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发掘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评价高的优秀青年人才,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员工的工作热情。

面对新常态,加强人文关怀是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青年员工队伍稳定,激发青年员工工作热情和活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应高度重视对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将其纳入企业党政工作计划,真正发挥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珠.对青年员工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意义和途径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5,5(19).

[2]秦建新.注重青年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9).

[3]潘秀娟.工会要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科技视界,2014(11).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的通知 篇4

各单位、各部门:

宝冶集团新修订的《劳动纪律管理规定》已于2013年2月26日发布,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现将加强员工考勤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人力资源部全年不定期组织抽查各单位(部门)员工的考勤情况,检查结果将在公司内网上进行通报,并根据宝冶集团《劳动纪律管理规定》和公司《考勤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对于迟到、早退员工,每次减发工资100元。

2、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实事求是地记录员工工作时间。对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要坚决予以纠正;对屡教不改员工,要及时向人力资源部反馈。对考勤记录不实的单位(部门)将予以通报,并纳入年终考核。

3、人力资源部要加强对各单位(部门)劳动考勤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定期对劳动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及时整改;对情节严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人力资源部

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5

一、我市精

神残疾的总体情况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病的总患病率为13.4‰,全国有1600多万精神病人,其中三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有攻击意识,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隐患(摘自2007年6月18日《中国妇女报》)。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市有精神残疾2600人左右,其中持证精神残疾616人。这616人中,属一级残疾的有42人,属二级残疾的有142人,属三级残疾的有415人。住院接受治疗的病人约37人。据市疾控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目前有精神病患者883人。

二、我市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早在去年,我市就已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口计生局、残联、团市委、妇联等单位任成员的平湖市精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卫生局成立了相应的办公室,负责精神病防治的日常工作开展。

(二)落实措施,工作启动。毋庸讳言,相对于兄弟县(市区),平湖市的精神病防治工作起步得较晚。按照《平湖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实现精神病防治工作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就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为此,市精防办确立了分步实施的工作计划,按照先办好专科门诊,待条件成熟后,再设立专科医院的工作思路,已经明确由市红十字医院先开设精神病科门诊。专科门诊开诊正在接洽筹备当中。开诊后,将有效地方便患者就医,降低就医成本。

(三)构筑网络,队伍初建。全市已建立覆盖各个镇(街道)的精防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已落实11名专业技术人员,并参加了国家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业务培训。可以预见,我市精防专业队伍将得到有效加强,业务水平将有较大提高。

(四)制订政策,提供保障。一是除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精神病人实行应保尽保外,2006年,平湖市又实行生活不能自理重度残疾人补助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人每月每人100元的补助,是低保对象的,每人每月200元补助。全市616名持证残疾人中,享受低保的有161人,享受生活不能自理补助政策的有15人。二是酝酿制订针对精残病人的补助政策,将根据精神病人残疾程度、家庭情况给予不同标准的经济补助。该政策将提交市政府同意后,颁布实行。

(五)依托协会,自我管理。早在2003年,平湖市残联就成立了精神残疾人亲友会,是嘉兴市较早成立精神残疾人亲友会的县(市区)之一。亲友会已成为市残联联系广大精残人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反映广大精残人呼声的重要渠道。

关于重申加强员工考勤管理的通知 篇6

各部门、各分公司:

为进一步强化劳动纪律,公司于2004年3月重新修订并下发了有关考勤、休假、加班管理规定(粤盈通通[2004]61号文),但近期经查个别部门(员工)存在考勤偏松,代人打卡、上下班时间不打卡,多报、超报、虚报加班时间,未经批准休假等情况,针对上述不按规定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情况,公司再次重申严格考勤管理制度,对查出的考勤出入较大的部门及负责考勤的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在月度绩效考核中进行惩处,有关违反考勤管理规定的员工按粤盈通通

[2004]61号文规定执行。同时对加班界定如下:

1、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由于紧急任务、突发事件处理导致工作时

间延长的;

2、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急需上报材料、有专项工作任务安排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导致工作时间延长的;

3、节假日、双休日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或出差的;

以下几种情况不做加班统计:

1、2、参加会议、培训(含正常工作时间外)导致工作时间延长的; 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未完成本职工作范围内工作的而导致当日工作时

间延长的;

特此通知,请严格遵照执行。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7

关键词:基层,档案管理,思考

档案资料准确反映一个单位从筹建以来各个时期各项工作从无到有、各项基础建设由弱到强以及各种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写照。一部图文并茂、设置科学、资料收集整理全面、完整、准确、及时、保存完好的档案资料, 不但是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而且对事业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 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基层单位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基层档案管理工作者, 笔者认为当前各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从等方面阐述了笔者对加强档案管理的一些思考, 希望能对各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一、加强档案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一) 档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史料价值, 为事业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服务

档案资料是各单位一部割不断的历史, 是单位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真实记录和历史再现, 图文并茂的展现了一个单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 是后人了解单位过去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做好档案工作对事业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 更具有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规划未来的参考价值。因此, 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齐全、完整、真实、准确的档案, 可以为管理层及时了解单位整体状况、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提供准确依据, 档案已成为单位管理层加强管理的重要参谋。

(二) 加强档案管理是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档案是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基础, 是综合办公部门的基本职能之一。加强档案管理正规化建设, 建立一部真实和完整的档案资料, 是加强单位基础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同时,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对于本单位各部门、项目及专项工作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二、关于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无必要的软、硬件设施

据了解, 目前各基层单位, 由于办公用房数量不足、资金短缺或无此项经费、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等等因素所致, 多数单位没有设立专用档案室, 也没有功能比较完备的进行档案采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的必要工具和设备, 在客观上给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带来一定的难度。或者未配备符合要求的档案装具及防磁、消毒、计算机等设备, 给档案安全保管带来一定的隐患。

(二) 无明确统一的规章制度可循

一是无明确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多数单位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制度, 少数单位即便有制度, 但是, 在日常管理中抓落实不够。二是对采集档案资料无明确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使档案资料的采集和保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应该收集什么, 如何收集, 如何保管, 心中无数, 往往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或判断, 这样采集到的一些资料也往往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更谈不上分类、立卷保管。三是无具体的人员管理和必要的档案移交制度。由于档案管理责任不明确和人员岗位调换频繁, 常常存在着人员岗位进行变换但档案资料不及时进行移交, 或根本就不作移交的现象, 往往是资料随人走。

(三) 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基层单位档案工作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成本才能正常运作, 当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为单位带来相当于或者是大于其投入成本的效益时, 领导层就会逐渐忽视档案管理工作, 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正处于这样一种趋势。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 档案意识不强的问题。对档案管理往往是需要资料时感到重要, 不需要时变得次要, 工作忙起来时不要。

三、关于加强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档案具有知往鉴来的重要意义, 要把档案管理纳入基层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认真抓紧抓好。二是要准确把握档案管理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管好档案、用好档案这一工作主线, 找准工作切入点, 使档案管理服从和服务于工作大局。三是各基层单位应在业务改革和发展的同时, 重视档案的管理与利用。要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 加强对应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和利用, 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准确的档案资料库, 为事业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服务。

(二)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正规化水平

一是制定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使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强化档案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二是严格档案工作规范。认真落实档案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档案工作法律法规, 比照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进行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三是建立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应将档案管理工作实绩, 列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 进行评比。同时建立激励机制, 开展责任追究, 奖优罚劣。

(三) 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一是加强业务指导,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在上岗前, 应经过实习锻炼,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员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 达到具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二是加强业务交流,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应定期组织开展参观、学习、业务座谈, 知识讲座、专题征文、检查、评比等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 开展档案业务学习和交流, 取长补短, 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三是加强联系沟通。要密切保持与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 及时报告工作情况和信息动态, 积极争取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8

1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讯在着诸多弊端。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他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因此企业要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求,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

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并要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将统计信息字下面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有个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又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做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围观的要求。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企业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四是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3超前预测,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以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基本依据,要通过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完整的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能收集、整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关的外部环境信息,只有通过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调整、改制和延伸再结合其它信息进行计算,对此,分析,然后才能据此进行科学预测。所以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工作,发挥网络的优势,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还要强化原始记录管理,改进统计报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提高收集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适应性。迅速为企业管理者嘬出新产品的开发,提升指标,成本系统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决策提供依据要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统计资料,从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内因与外因,环境和条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挖掘出质量更高,效用更大的统计信息。利用科学的预测和估计。彻底解决统计的滞后性,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

4系统分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统计数据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有深入搞好统计工作,才能为领导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才能为指定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高经济效益,为严格考核奖惩提供供广泛而详细的资料。随着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规模运营,统计工作必将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工作。企业统计工作室企业进行信息交流的载体。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可以是企业准确掌握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不断地从市场中捕捉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动态地抓好管理工作,还要通过不断的强化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核算和统计监督,以便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

5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9

来源: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时间:

2008-01-16 08:56

嵊州市民政局 史 萍

去年底止,嵊州市有民办养老院17家,床位755张,主要分布在甘霖镇、鹿山街道等7个乡镇(街道),已成为嵊州市公办敬老院的有力补充,为嵊州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民办养老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竞争正在加大,竞争从起步阶段的环境竞争向服务竞争过渡。如何提升民办养老院的管理服务水平,让老年人在这里安享晚年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值得我们作点思考,引起重视。

一、现状分析

我市第一家民办养老院于2002年7月依法登记成立,目前为止已发展到17家,合计注册资金投入440万元,占地面积9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50平方米,实际入住老人近千人次。民办养老院解决了部分家庭瞻养老人的困难,开辟了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局面。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养老院规模偏小。平均每个养老院投入注册资金25.9万元,床位44.4张,入住老人21人。

2、养老院入住率偏低。养老院入住率为47%,其中入住率最低的仅为6.7%。

3、法人代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养老院17名法人代表中,高中学历的4人,大学学历1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2人。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36岁,平均年龄48岁。

4、养老院覆盖面偏狭窄。全市有21个乡镇(街道),17个民办养老院只分布在其中的7个乡镇(街道),且都在城区周围。

5、养老院管理尚需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由于民办养老院创办时间不长,许多工作尚在摸索阶段,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也需要不断完善,养老院为老年人服务的精神文化生活尚显单调。

二、几点想法

1、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要根据养老服务业的实际,组建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功能。采取持证经营,明码标价,公开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提高养老院工作人员,特别是法人代表的业务素质,加强行业自律。

2、制订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养老院的规章制度要上墙,工作人员持证、佩证上岗。要突出对入住老年人的健康检查和保健服务,并对老年人要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医疗护理保障。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饮食起居照料。要通过各种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养老院与入住老年人要签订入住协议,告知老年人的权利和义务。对患有老年痴呆等对他人人身安全有威胁的老年人,要劝其到专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是对老年人最好的保护。

3、健全监督机制,提升管理水平。要公开投诉电话,加强对入住老年人的回访,对养老院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对不文明不规范的服务行为要进行媒体曝光,接受社会监督,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养老服务示范活动,争先创优,树立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养老院的管理服务水平。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入住率。过去一提老年人进养老院,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这位老年人在家一定过得不是很好。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新的养老理念,转变传统观念,让老年人自愿去养老院,让老年人在养老院感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愉快与舒心,安享晚年。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0

一要准确界定城市管理的范畴。从全国各地来看,城市管理的范畴各不相同,根据城市人民政府的需要而界定职责。业界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城市管理凡是城市里面的一切人和物,即城市里面的一切活动都在管辖范围之内,所谓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狭义的城市管理仅指市容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我市的城市管理历经20多年的不断发展、改革,其范畴应该基本确定下来,不能“城市管理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这其实就是城市管理实践中许多问题管而不好、管而不到位的症结所在。所以既不能无限地扩大化,也不能肆意地缩小化,才能使城市管理部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同时,还应将管理与执法监察二者正确地区分开来,管理是一个大概念,执法监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换言之,管理是全能“运动员”,执法监察是单行“裁判员”,虽同在一个场上,但分工不同,因此,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特别要消除“执法监察”就是“城管”的片面认识,既要看到它们的相同点,又要掌握它们的不同处,各尽所能,完美结合,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要建立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过去,我们致力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全市树立起了“大城管”的概念,即城市中的每一个部门和单位,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市民都有城市管理责任,都有义务去维护环境,但许多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如义务保洁责任制、“门前四包”责任制、积雪清扫等制度的落实等,全民参与意识还不强,尚须进一步建立。在各职能部门中强化了“小城管”意识,如突发问题上,规划、建设、城监、工商、公安、商务、卫生实施联合执法;路面管理上,城监、绿化、环卫“三位一体”、无界式管理;小区街巷整治上,城监、社区、物业站相互配合。但因局限于部门利益,无制约机制,“大合唱”的气氛还不够浓厚,协调、配合精神还要进一步加强。在城管执法队伍内部,形成了城市管理“排头兵、马前卒”和“抢险队、救火队”的共识,建立了“人定车巡”、错时管理、专群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上的无缝对接,但一些盲区、漏洞却仍然存在,影响精细化、常态化水平,须不断完善和创新。同时,对城市管理主责部门和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应明确界定,对应的奖惩机制也应建立起来,实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

三要抓紧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在此前提下的管理才是卓有成效的。从城市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有时甚至处于无可奈何的局面。目前,最集中、最突出的是,部分路段无下水设施,如新华东路,夏天臭气熏人,冬季结冰污黑,虽实施了污水简易集中收集和废土填埋,但收效甚微;沿街洗、修、售车店大多室内狭小,无法开展业务,未配备、安装水循环利用的设施,污水乱流,物品乱摆乱放,占道经营;废旧物品回收分布全市,分散收集、整理、运输,经营无序,再生利用率低,对周边环境污染大;部分居民区无便民服务市场,街巷内摆卖,便民但产生噪音、垃圾、阻塞交通。禁卖,商贩、居民都有意见;建筑垃圾围城、乱倒,与没有建筑垃圾消纳场有直接关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更是无从谈起。这些问题的集中存在,不仅使管理无法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还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应加大规划建设力度,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模式,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建立车辆加工、销售、修理、清洗、美容为一体的专业市场、便民服务市场和集中回收、统一管理的再生资源市场、建筑垃圾消纳场,对下水设施情况摸查后集中改造。基础扎实了,处于末端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体现和拓展建设成果。

四要不断改革管理手段。城市管理内容庞杂,对“物”的管理还是源于对“相对人”的管理,做到情、理、法相结合,是最基本、最传统的手段。情,就是人性的柔情,人文关怀,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被管理者着想,在不影响环

境的前提下,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而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理,就是讲道理,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们、引导他们应该如何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将会导致的结果和要承担的责任。法,是冷酷无情的,是迫不得已才采取的手段,也是短期内获得成效的最直接手段,但目前,这一手段是最软弱无力的,主要原因是法不健全,如城市容貌标准、店招店牌规范、户外广告设臵、建(构)筑物立面改造清洗、夜景亮化等,究其达到一个什么样子就算规范,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再如宠物饲养等,谁是主责,谁来配合,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当前,急需建立一部城市管理的规章,因为“人治”难以弥补“法治”的缺陷。同时,要不断引入一些辅助手段,提高创新力度,如“野广告”清理中的市场手段,“门前四包”落实上的奖惩机制,吸引市民参与的举报投诉平台,以及“数字城管”信息系统。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全面提高管理成效。

五要进一步创新拓展教育途径。作为城市主体的市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要力量,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织部分。一座城市,无论建设的多完美,设施多完善,人不爱护,不按规范行事,城市的文明指数就不会提高。目前,我们的教育引导方式,大多借助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户外公益广告,相对单

一、呆板,没有从说教式中解脱出来,要么

曝光不良行为,要么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对好的方面进行褒扬,舆论造起来了,氛围形成了,但其间市民究竟受到了多少教育、启迪,提高了多少素质,随处可见的种种不文明便可窥见一斑。只有让市民实实在在参与进来,亲历亲为,切身感受,才会收到效果。要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能看的见效果的活动,如市民义务清理垃圾死角、“野广告”,上街参加交通协管、城管协管,以及各类志愿者活动,让其体会艰辛,纠正违规,对比自我,可能会产生触动,鄙视丑陋,增强荣辱感,从而规范和约束日常行为;社区可组织一些如入户“面对面”交流活动,“心连心”救助活动,“手牵手”教育活动,小区最好(差)楼栋、楼栋最好(差)单元、最好(差)住户评选活动等,让居民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感化,提高文明素质。

六要重视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由于现阶段的城市管理仍处于“人盯人”的原始阶段,而管理标准却在不断的提高,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长年累月奋战在马路上,一直以来缺乏集中的再教育培训,再加上原本底子薄、基础差,使队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无法跟管理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管理对象的复杂性,要求队员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坚定理想信念,否则就会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或出现“吃拿要”等行为;管理内容的广泛性,要求队员必须掌握多学科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保工作;思考延伸;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26-01

前言

电力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工业特点与其他行业有些不同,它讲究技术的高密集,资金的集中性,并且它是产供销一体的模式。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国家公安机关安保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企业中,其安保工作类似于普通企业的安保工作,但是究竟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需要根据现实问题,进行电力企业安保系统的强化,以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安全。

一、关于电力企业安保工作的分析

只有实行电力企业的相关安全管理,才能保证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质量,才能确保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进行,电气企业安保工作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它不仅与电气企业的效益挂钩,而且与国家经济安全也密切相关。时代的发展,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实现了逐渐趋同,在此大潮流下,电力企业安保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为了在复杂的电力安保系统中找到有效方案,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从电力企业的相关运行环节来看,它的重要生产设施是变电站、输电工程、以及发电站等,这些都是该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它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重点对象,总之,为了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我们要加大电力企业的安保管理程度,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关于电力企业安保工作的加强

为了有效实现电力企业安保程序的有效进行,为了实现电力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安保系统,确保日常用电的各个步骤都能正常运行,以保证企业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安全意识的提升

一般来说,要实现安保工作的有效管理,需要提高对安保工作的相关意识,提升其重视程度,只有改变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理念,才能实现电力安保系统的建立健全,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汲取先进的电力管理知识,与市场经济形势相接轨,紧跟国家潮流。电力安保企业的高层,要提高对电力安保系统的重视程度,意识到电力安保工作是关系要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建立健全相关的电力企业安保工作的法律法规,并且将这些法规落实到实处,以有利于企业员工的有效遵守,有利于实现日常电力安保工作的相关环节的正常进行。在此环节中,我们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企业内部安保管理工作的健全。积极做好企业电力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员工企业安保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其责任感,确保员工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开展各种电力企业保护工作的宣传活动,确保企业员工能够参与到电力安保保护系统这个大环节上来。与此同时,企业安保系统要紧随市场发展的动态,将先进的安保工作管理理念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员工安保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组织员工安保工作交流活动,利用趣味教学调动员工的相关环节学习积极性,在此环节中,我们要积极开展一些网络教学互动方式,进行实例分析,提高员工的电力安保工作能力,促进其安全意识的提升。通过加大企业宣传法规与安保措施的建设工作,实行企业日常安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安保部门的建立健全

为了确保企业安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需要进行相关电力安保环节的完善,其中要确保安保部分的建立健全,这种电力安保机构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企业安保工作的管理秩序,对电力安保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专业性的分析、解除,以确保企业电力安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此过程中,企业安保部门要及时更新管理观念,积极汲取电力安保优秀管理思想,进行相关人员安保素质的提升,在电力安保中,积极与公安部门相互配合交流,这样有助于公安部门,有效实现企业周围环境的稳定性,以利于治安秩序与稳定企业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此环节下,要做好企业安保部门的内部协调工作,及时收取相关信息,实现安保部门总体系统的有效沟通,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及其相关部门,进行安保信息的协调、处理工作。严格规范企业内部运行设备的稳定性,确保其的使用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加大电力企业各个环节的掌控力度,保证发电站、变电站等相关环节的设施管理,完善安保工作制度,确定每个工作人员的有效参与。在具体电力运作中,要根据电力系统运作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应急安保工作程序的确立,以保证用电高峰期的顺利进行,在此环节中,我们加大安保队伍的管理工作,确保安保人员具备相关的素质,明确岗位需求与职业,并能进行有效配合协作。各个领导阶层应该起到带头羊的作用,以身作则,确保安保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确保日常良好的安保秩序。为了有效实现安保队伍的有效建设,我们需要定期展开相关培训,以提高安保人员的积极性与相关职业素质,及时补充相关的电力安保知识,促进安保工作的可持续运行。

3、安保工作的注意事项

为了实行安保工作的有效运行,各个电力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进行电力安保系统管理,及时制定安保应急预案设置,确保日常安保漏洞的填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电力安保安全意识贯彻到电力安保的整个环节中,确保日常的安保队伍建设,相关设施准备,严格的值班制度以及信息报送制度,确保日常电力安保工作的顺利运行,实现电力安保企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要加强对外包队伍人员的监控力度,以有效避免不法分子潜入。在此环节中,加强安保企业入门管理工作,确保外来人员的严格盘查,进行危险爆炸物等的安全排查。实现是企业重点电力设备的定期安全监察,做好积极的电力安保巡逻工作,及时保证电力主设备、油库等的积极管理,确保日常安保系统设施的有效运行,及时进行安保队伍保卫管理建设,确保相关环节电力安保工作的顺利运行,有利于实现电力安保程序的效率、质量。确立电力安保部门内外部协作,确定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避免出现危险情况,以确保电力安保企业的顺利运行。

4.关于企业与地方共同建设的建立健全

为了确保企业电力系统安保工作的有效运行,需要积极与地方相关部门进行共同建设,以确保整体协调性。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安保系统的正常开展,有利于确保企业四周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与当地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确保相关环节的和谐统一。企业要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联系,确保事故发生时的有效解决,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要实现与周边居民的融洽工作,以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企业与当地经济建设的有效和谐,以确保社会经济建设综合效益的提升。

三、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安保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安全,需要引起我们的积极重视。电力企业只有改善传统的电力安保观念,才有有效实现日常电力安保系统的建立健全,才能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效接轨,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综合发展,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卿会,马荣芬.供电所安全管理三要点[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8).

[2]任光璞,李悦仁.全方位推进安全保卫工作[J].农业发展与金融,1997(10).

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12

(一) 教学管理思想落后

目前, 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下产生的模式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相当多的高校教学还是单纯的停留在教师满堂灌, 学生满楼跑的传统模式, “僵化、死板”等特点的存在是与教学管理思想落后密不可分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 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理论不够明确, 不成系统, 反映到规章制度的建设中, 缺乏从规章制度建设的整体考虑, 使制度本身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甚至相互抵触, 而很少有知道长期工作的恒常性的规章制度。而且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的程序, 在制度的条文内容上多为原则性的, 语言多为描述性, 缺乏具体明确、定量化的规范, 不能及时地将改革成果以及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有益经验上升一个层次加以理性化, 形成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 致使日常工作流于浅层次的经验型管理模式。

(三)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落后

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领导人员具有高职称、高学历, 基层工作人员年龄大、学历低;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背景的管理者比例偏低, 基层教学管理经验匮乏, 管理角色定位适应性缓慢等等。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 教育理论水平比较低、教学管理的调查研究意识比较弱、主动创新能力还比较差。

(四) 教学管理激励机制落后

高校教学管理岗位与教师岗位或其他行政岗位相比, 在地位、待遇、学习进修机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个人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而且目前的薪酬体系并不是与各部门、各岗位的业绩直接相关的, 因此有的管理者往往会偏好于较低的工作强度与较多的闲暇时间, 或者是偏好于工作中过多的自由度等。另外教学管理工作量大, 任务重, 难度高, 管理者往往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 自我评价较差。

二、解决高等学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 改革教学管理思想

当代高校教学管理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才能实现高校的民主科学管理, 才能把握高校教学管理的本质和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 才能激励教师为实现高校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而奋斗, 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在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本质属性, 充分认识和肯定教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

(二) 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

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包括对师生、管理队伍和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是组织运行教学工作的规则。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是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 并使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必须加强院校教学立法进程, 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管理法规体系, 充分体现教学管理制度的完整性。

(三)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管理者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适应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需要;教学管理者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管理者要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理论的知识, 同时, 现代化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又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除了应熟悉教学管理的基本过程以外, 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相应提高管理人员待遇, 为教学管理人员创造继续深造或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因此, 教学管理人员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人为本的精神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去。

(四) 创新教学管理激励制度

教务管理工作多属于日常事务内容, 不会立竿见影地出成绩、出效益, 易被忽略和轻视。因此, 高校应该建立奖惩动力机制, 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在物质和精神上予以动力支持。在物质上, 可以由工资制转向薪酬制。工资制缺乏动力激励, 而薪酬制则体现了优劳优酬、多劳多酬的分配原则。当然, 在采用动力机制的同时也要采取制约机制, 如将薪酬的某部分与教学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挂钩, 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予以相应的惩罚等。而精神动力主要体现在职业发展机制上, 高校可以在职务类别上进行科学的划分, 建立职位结构划分体系, 明确高、中、基层教务管理职位的名称和数量;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人员轮岗和升迁制度等等。这样既可以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又营造了用人、育人和留人的工作氛围。

摘要:高等学校的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维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 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本文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两个方面谈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教学管理,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覃业飞, 陈先华.谈高等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要求[J].高等论坛, 2005 (2) :103—105.

[2]卞粉兰.高校管理工作初探[J].科教文汇, 2006, (9) :23.

[3]张雪妮.论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8—10.

[4]王宏.高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刍议.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 (1) 。

[5]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探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6) .

关于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3

一、我市房地产税收管理现状

目前我市房地产税收征管格局是,市区(东区、西区、仁和区)范围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契税、土地增值税和非专业房地产经营单位及个人销售房地产涉及买卖双方的各项税收均由市局第二直属分局负责征管。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地产涉及的营业税及附加、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由各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征管。从2004年4月契税由委托代征恢复为自征以来,市局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要求,加强部门配合,严格执法。契税、土地增值税大幅增长,2005年入库契税4737万,较2003年增长4倍。同时,在房产交易中心设立征收窗口,与房管部门联合办公,实现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二手房交易业主缴税、办证。由此看出,目前我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管格局初步形成,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房地产税收涉及环节多、税种多、控管难度大,我们离总局、省局就一体化管理工作总体目标和要求还有差距。

二、当前房地产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问题

1、契税征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契税征管是房地产税收管理的关键环节,取得土地或房屋权属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及时掌握该环节的交易双方信息,有利于控管销售方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购买方契税税源和将来转让时土地增值税清算时土地成本支出等扣除金额。尤其是掌握了买方取得土地或房屋权属的有关信息后,可以进一步跟踪了解下一步房产开发信息,获取预期税源情况。现行契税“先税后证”管理办法很好地从源头上控管了契税收入,但由于契税申报不规范,致使不能及时掌握契税税源和销售方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税源状况。

2、征管信息利用率不高

房地产开发、转让、保有诸环节涉及税种多。目前,我市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的征管格局决定了不同环节,不同税种的主管税务机关不同。不同税种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等税制要素不尽相同,但税收征管所依据基础信息大致相同。要提高各税种税源监控力度,各征收机关必需充分掌握各税种征管中的基础信息,并加强信息传递,实现信息共享。如:开发商到第二直局代购房人申报买方契税时,第二直局就应将对应的开发商销售不动产情况及时传递给主管税务机关,便于及时核查开发商营业税、城建税是否申报,以加强控管。目前,在征管过程中,第二直局与市区三家主管局之间就各自掌握的征管信息传递不够,没有形成对房地产各项税收征管合力,税源监控不太理想。

3、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

如前所述,信息共享对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重要意义。人工、纸质的传递固然能实现信息共享,但由于房地产税收征管过程中生成的信息量大,要确保信息收集完整和传递迅速,需要系统的征管软件做支撑。目前,契税征管软件主要功能是开具税票,查询功能尚不具备,不能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另外,由于目前市局还未实现征管数据大集中,短期内要实现房地产税收信息网上传递、共享还有一定难度。

三、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对策

1、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契税征管

房地产一级市场契税征管在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契税征管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规范契税申报工作,重点是要求纳税人按契税条例规定必需在房屋、土地权属转移合同之日起10日内,向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以此加强契税源控管。其次是通过契税申报资料收集房屋、土地使用权交易信息,及时掌握交易房屋、土地使用权属的单位或个人名称,土地座落位置、价格、用途、面积等信息。如果是权属转让,要掌握卖方销售不动产涉及的营业税、城建税等税源状况。同时,对取得权属一方要跟踪了解其下一步的开发计划。另外,签于我市前几年契税征管中的遗留问题,契税征收机关应主动到市国土部门了解土地出让、转让的相关信息,清理契税税源。

2、建立健全机制,确保信息共享

我市房地产税收主要由第二直属分局和三个区局负责征管。要实现对该行业税收的有效控管,必须发挥二分局与主管税务机关各自优势,整合征管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征管合力。在目前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第二分局与三个区局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不久前,市局已下发了文件,就信息传递内容、时间等内容做了要求。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但还需进一步明确责任,尤其是要具体到人,每个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传递和接受工作。把信息传递工作纳入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其次可定期召开四家信息交流会,沟通情况,交流经验,集中大家智慧,为加强税收征管出谋划策。

3、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房地产税收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房地产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十分庞大的工作,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也不能坐等观望,停滞不前。应当结合我局实际,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首先,统一契税、工商税收征管软件,完善查询功能,充分利用征收信息。其次,实现与国土、房管部门的联网,及时掌握房屋、土地权属变动情况。最后,实现数据大集中,各局在房地产税收征管过程中登录有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对房地产税收进行全程监管。

上一篇:杨天宗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校园广播栏目设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