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2024-07-05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精选8篇)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篇1

国防教育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建立和巩固多形式、全方位、综合型的国防教育阵地,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然而,由于国防教育工作涉及部门多、考评标准不细致等因素,出现了教育场所不够健全、教育阵地辐射对象范围小的窘状。为此,各级在依法加强领导和推进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国防教育阵地建设,使国防教育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需求。

打造立体化媒体宣传阵地。依托各类媒体开展国防教育,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快,群众乐于接受,有利于对群众进行分散教育、渗透教育、互动教育和融入教育。要注重借助地方党报党刊及相关政府信息网站,推出诸如“双拥天地”、“后备军之声”、“国防论坛”等栏目,加强国防政策法规宣传,及时传递国内外军事动态信息,增强国防教育的导向性。每年“八一”、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庆节及征兵等重大节日,利用媒体举办“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新闻人物”、“军人好妻子”等优秀人物评选活动,借助地方双拥共建组织,举行“爱我国防征文”、“国防知识竞赛”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增强国防教育的互动性。近些年,各级国防教育机构大都建立了专业性很强的国防教育网站,主动协调地方政府网站、商业信息网页及新闻网站,适时与国防教育网络平台实施有效链接,实现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强。创新专业化课堂教育阵地。前些年,省军区系统成功探索了依托民兵训练基地、青年民兵之家和民兵政治教育课堂为主要场所的国防教育阵地建设,这些教育形式在新形势下仍有可行的意义。如今,城乡同筹发展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省军区系统要善于整合军地国防教育资源,借助农家书屋工程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如教具、模型、图表、国防书籍等,为农家书屋建设注入“兵”元素。可以指定一些“远程教育中心户”、民兵党团员科普骨干担任国防教育小教员,在远程教育课堂上开办多种国防教育小讲座,也可在科技知识传授时穿插进行一些国防知识课,使群众在学习科技文化时接受国防教育。利用城乡涉军活动巩固教育成果,以知导行,充分利用民兵集训、拥军演出、送军属牌、军民共建及参观军营等时机,请老英雄、老革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作报告,更好地巩固教育成果。

拓展系统化社会教育阵地。青少年学生是国防教育的重点,教育、人武、学校要和驻军能力配合,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引导学校在宣传栏开设“国防园地”,组织国防教育主题队会,开办少年军校及军体技能知识比赛。把国防教育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双拥模范城”结合起来,与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红色旅游”结合起来,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结合起来。把国防教育不断延伸到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努力扩大覆盖面;运用文学、影视、音乐、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刊播和演出反映国防教育题材的精品力作,发挥大众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巩固程式化传统教育阵地。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纪念馆,历来是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向社会进行国防教育的理想阵地。近年来,各地都积极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当地旅游文化开发,捐资修复各类革命纪念场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利用革命文物,委托纪念馆、博物馆或军队史展览室,建立国防教育中心或革命传统教育室,生动形象地实施国防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瞻仰、参观活动,向广大群众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教育的民族凝聚力;在烈士陵园组织入党、入团、入队宣誓仪式,或集体婚礼、少先队日、共青团日等,让环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能增强国防意识。

省军区首长到茂名检查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茂名日报讯(许巨滔)3月11日上午,省军区副司令员倪善学少将带领工作组到茂名市检查国防教育基地和茂港区武装部的建设情况。副市长陈亚春,茂名军分区领导唐胜利、张火强、张鹏飞、刘卫芳等陪同检查。工作组一行先后深入到茂名市国防教育基地和茂港区武装部检查建设情况。在市国防教育基地,倪善学对首期建设工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工程抓得紧,质量抓得好,相信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建成后,能够很好地促进茂名市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队伍的正规化、规范化训练,实现军地共用,平战结合,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综合能力。随后,工作组深入到茂港区,与茂港区有关领导进行了座谈,听取了有关区人武工作的情况汇报,并详细了解新建办公大楼的规划、设计以及办公设施配套等情况,并就整个大院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意见。倪善学指出,建设人武部综合办公大楼,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一班人情系国防和抓好人武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定决心,省军区党委对茂港区人武部办公大楼建设十分重视,希望各级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做好武装部新办公楼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区武装部新办公楼按时保质完工并投入使用。(下大力抓好领导干部国防教育 强化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党政领导干部担负着参与领导和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我省把领导干部作为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坚持抓经常重实践,建机制保长效,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富民强省与兴武强军的统一。

一、抓好经常性学习教育,筑牢谋发展不忘强国防的思想根基

湖南是一片崇军尚武的热土,历来有保家卫国、复兴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近代以来,诞生在这里的一大批仁人志士、革命领袖和元勋的英雄业迹,鞭策激励着三湘人民。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形势,全省各级更加重视抓好领导干部国防教育,进一步强化国防观念。

深入进行国防理论学习教育,做到“发展不忘国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等国防理论学习,作为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课程。全省县以上党委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国防理论学习。省委中心组每年都邀请军队专家作国防教育理论专题讲座,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审定主题和方案,并带领常委“一班人”和全体省、厅级领导干部参加。目前,全省80%的党政领导干部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国防理论教育,正确认识到了战争与和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了“国富不等于国强,富国必须强兵”的思想。

大力开展国家安全形势教育,做到“安宁不忘危机”。各级着眼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利用党委议军会、国动委例会等时机,组织学习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事斗争准备的指示要求,深入进行国防安全形势教育,全省每年举办形势报告230多场。通过学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及时了解了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的威胁,认清了湖南所处的军事战略地位和战时担负的任务,进一步深化了对“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理解。

坚持抓好国防法规和革命传统教育,做到“履职不忘武装”。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等法规列入领导干部法制学习计划,使领导干部明确了国防职责任务,强化了“抓好武装是政绩,抓不好武装是失职”的观念。每年国防教育日和重大纪念日,都组织领导干部瞻仰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参观秋收起义、芷江抗日战争受降旧址等国防教育基地。今年国庆节,省五套班子和各界代表4000人在湖南烈士公园隆重集会,唱国歌,向烈士敬献花篮,大家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激发了“建设强大国防、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二、注重在军事实践中磨砺,培育爱军尚武助打赢的意识和本领

军事实践是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我省注重通过组织参加军事演练、抢险救灾等军事实践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在军事活动中培育爱军尚武意识。各级军事机关组织开展的各类军事活动,广大领导干部不仅都能按规定参加,而且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主动参与,国防观念在活动中得到升华。特别是通过参加授衔仪式、授旗仪式、入队宣誓等活动,更加激发了爱军尚武的光荣感。前年我省举办庆祝建军80周年阅兵活动,省和14个市(州)主要领导参加检阅,在民兵预备役部队兼职的210名领导带队接受检阅,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军事培训中掌握国防知识和技能。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对国防知识技能缺乏系统了解,我省把这方面学习融入到各种军事培训中,通过第一政委集训、过军事日、参观见学等形式,组织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掌握现代战争防护技能。目前,全省领导干部有70%了解信息化战争知识,90%掌握防空袭、战场救护、轻武器使用等军事技能。在参与重大军事行动中提高支前保障能力。我省战时担负着保交护路、兵员动员等重要任务。各级把参加军事演习、动员演练和抢险救灾等行动,作为锻炼提高领导干部支前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在组织和保障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抗击雨雪冰冻灾害、重大事故抢险救援等行动中,各级领导都亲自组织动员,亲自协调保障,始终靠前指挥。在总部前不久组织的“跨越-2009”军事演习中,我省迅速启动国防动员机制,部队机动沿线的360名各级领导跟踪搞好保障,确保了参演部队在湖南境内任务的圆满完成,领导干部支前保障能力也得到全面提高。

三、依靠党管武装平台深化,营造谋武装抓武装用武装的良好氛围

党管武装工作是深化国防教育的重要平台。我省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领导干部强烈的国防意识转化为做好武装工作的实际行动,做到“感情上特别厚爱,精力上特别投入,政策上特别倾斜,保障上特别到位”。

转化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自觉行动。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国防教育中重点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围绕建立和完善“四个体系”,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目前,我省建立了各级应急应战动员指挥体系,协调省内27家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与军事部门共同进行军事项目综合研制,每年为部队培养300多名急需人才。最近,专门召开了全省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会议,研究制定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转化为给部队和后备力量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各级把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国防教育成果的重要方面,坚持议军不流于形式,现场办公不走过场,特别是涉及军事斗争准备的工作,要人给人、要物有物、要经费保障经费。2005年以来,全省各级出台了35部地方性军事配套法规或政策,投入30多亿元用于国防公路建设、军事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民兵训练,帮助驻湘部队解决建设用地1000余亩。

转化为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富民强省作贡献的强大动力。各级在国防教育中,注重强化领导干部围绕发展建武装、用武装的意识,坚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用兵练兵,实现国防教育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针对湖南自然灾害较多的实际,组建了全国第一个民兵舟桥团和30个民兵抗洪抢险突击团,在重点林区组建了81个民兵森林防火分队,在每个县(市、区)组建了一支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地方领导都兼任了相应职务。近些年,民兵预备役人员有310万人次参加重点工程建设,290万人次参加抢险救灾等任务,建立民兵扶贫示范点5110个,带动560个村近12万人脱贫致富。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领导干部带头接受国防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 为确保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有效落实,我省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

健全完善政策制度机制。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始终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谋划、来规范。早在1988年,省委就下发文件,提出要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近些年,又制定完善了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意见和办法,对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时间、内容、形式和方法作了规范,明确了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使领导干部国防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完善检查考评机制。各级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纳入目标管理,明确了检查标准、考核细则。从2000年开始,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提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增加了国防知识内容,对新招聘的公务员岗前培训安排军训;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国防知识学习和履行国防职责情况,列入党委、政府工作成绩评定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在考查、评价干部素质时,注重其国防素质考评,并作为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

健全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建立了定期评选表彰制度,对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领导干部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宣扬。近些年,我省先后有12人被评为全国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36人被广州军区评为“国防之星”,350人被省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武委会好主任”,有力推动了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

南省军区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纪实

场场生动的国防教育报告会、一场场精彩的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四月初,记者在湖南省各地深刻感受到了国防教育的浓厚氛围。这是该省军区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组织及个人积极性,走开国防教育社会化路子所呈现出的喜人局面。强化服务功能,纠正“四种认识”

去年初,湖南省军区组织官兵上街散发国防教育宣传材料时遭遇尴尬,市民对宣传材料爱理不理,有的接过宣传材料就扔掉,还有人说国防教育关他什么事。这种现象引起了省军区党委“一班人”的关注和思考。

针对“无用论”、“事不关已”、“恐惧害怕”、“和平无事”等“四种模糊认识”,他们协调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对症下药,通过分组学习、党校培训、形势报告、议军会等多种形式,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国防教育。他们还将学校的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全省90多所大专院校、500多所高级中学落实了军训,40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国防教育活动。此外,他们还在全省150多个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开展了国防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国防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安全形势,自觉克服和平麻痹思想,为国防建设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拓展教育思路,抓好“四个结合”

为增强国防教育的效果,他们积极拓展国防教育思路。充分利用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开展群众性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并着重抓好“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分散教育与集中教育、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专业教育与共同教育”等“四个结合”,促进了国防教育社会化、经常化。

结合北京奥运会,开展以“为国争光、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群众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开展以“维护国家安全,共筑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通过图片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据统计,2008年,该省共组织国防教育报告会、讲座538场,国防教育演讲479场,在城乡设立宣传咨询站1836个,举办国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专题展览等921场,印发资料50多万份,发送国防教育手机短信900多万条。同时,积极开展“爱国拥军、情系国防”典型宣传活动,共评选表彰了44个党管武装先进单位、24名党管武装好书记、好主任和首届十佳“爱国拥军之家”,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热情。

创新教育手段,实现“四个转变”

清明节前夕,老红军刘爷爷带着全家人来到长沙市展览馆路的国防教育一条街,看着电子橱窗里展示的国防教育图片,刘爷爷感慨地对儿孙们说:“你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要立志献身国防事业啊”!

建立国防教育一条街,设置新颖的电子橱窗,是该省军区创新国防教育手段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主动贴近群众开展国防教育,该省军区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在电台、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上开设国防教育栏目,基本形成“广播上有国防之声、电视上有国防图像、报纸上有国防栏目、网络上有国防网页”的宣传教育格局。他们还依托公益设施开展国防教育,在社区、街道、农村设立的板报、墙报、阅报栏、电子广告牌等上设置国防教育内容。目前,该省在社区共设置灯箱式公益广告150个、张贴式公益广告1211个,长沙、邵阳、娄底等市均建立了国防教育一条街。他们还充分发挥湖南红色资源和区域特色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实现了“从室内转向室外,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呆板单调转向灵活多样,从少数人受教育转向多数人受教育”的“四个转变”,使全民国防教育在湖南这片红色热土上蓬勃开展起来。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军分区、人武部,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促进国防教育基地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在国防教育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经省政府、省军区研究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确定和命名一批“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命名对象及范围

主要包括革命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国防教育展馆、国防教育园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伟人故居、少年军校、军营、民兵训练基地等场所。

二、命名基本条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被命名的“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有明确的 国防教育主题内容,有相应的国防教育设施和手段,教育措施得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时代特色;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经费来源稳定,能保障基地维修、使用和正常运转;有明显的公益性和社会性,能够向军人和有组织的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能够经常开展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国防教育活动,并在当地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三、命名方法步骤

按照《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由县级国防教育机构严格按照条件进行提名,市级国防教育机构审查,省国防教育办公室考察,省国防动员委员会 研究提出初选方案后,报省政府、省军区审批,由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公布。

四、有关要求

(一)充分认识命名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基本依托。按规定搞好国防教育 基地的命名工作,有利于加强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并向社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抓好主题性国防教育活动。军地各级要充分认识命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命名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切实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国防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国防教育法》关于“烈士陵 园、革命遗址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所,应当为公民接受国防教育提供便利,对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实行优惠或免费”的要求,对有组织的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向社会免费开放,积极配合社会有关方面和学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热情周到地做好服务工作,保证国防 教育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三)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基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国防教育的整体水平。各级国防教育领导机构和国防 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防教育基地管理,帮助改善教育条件、手段和方式方法,保证基地在国防教育中发挥主阵地作用。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安徽省军区政治部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篇2

1 充分认识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互联网在提供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同时, 也夹杂着各种思想倾向的言论, 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 抢占网络宣传教育的制高点, 是新时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和发展的要求。互联网传播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 有利于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时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为企业宣传教育工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对外可以拓宽企业宣传渠道,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对内可以进一步深化学习型企业建设, 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2 如何利用信息网络平台, 开展企业宣传思想工作

(1) 利用信息网络平台, 加强企业对外宣传力度。网络宣传是企业对外展示的良好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网络可以低成本的对外宣传企业形象, 扩大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拓宽业务渠道, 为企业建立一个对外互相沟通的平台。

(2) 搭建思想沟通平台, 建立信息调研网络系统。由于网络用户身份具有一定的隐秘性, 职工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建立宣传思想信息调研网络系统, 有利于思想动态信息的快速反馈, 可以及时、准确了解职工思想动态, 依据形势变化做出正确决策。

(3) 把网络建成重要的政治理论学习阵地。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实时交互、空间广阔、多媒体运作等特点, 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获取信息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 使政治理论知识以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形式展示出来, 提高职工学习自觉性和趣味性, 把原来的强灌输、被动化教育转化为自主理性思维和自觉学习活动,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

(4) 建立由点到面的实时宣传通讯平台。现阶段,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 任何个人、团体和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进行信息传递。手机自带的短信功能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 使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 它在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3 加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应注意六个方面问题

(1) 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工作原则, 把宣传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激励斗志的作用, 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坚持从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必须要坚持联系实际, 要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 了解他们的需求, 使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能够更加贴近干部职工, 服务于干部职工。

(3) 加强阵地建设与传统宣传思想教育方式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不能丢弃那些好的传统思想教育方式, 勿视“面对面”交流的作用, 不能只注重在网络上开展工作, 抛弃了传统的会议和课堂系统灌输、个别谈心等工作方式。因此要防止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全盘网络化的倾向, 必须坚持运用现代化手段与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相结合。

(4)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扩大知识面, 增强教育平台的实用性。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影响面广、容易存贮、便于查阅、传输速度快、易接受等优势, 最大限度的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信息, 扩大知识覆盖面, 使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自觉的、自主的、自动的利用网络去学习, 使网络学习长期化和经常化。

(5) 加强网络监管和道德建设, 养成文明上网行为。网络是信息的大熔炉, 很多的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同时在网络中快速传播。所以在建设网络宣传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 一是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严把信息传播和发布关口;二是要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 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三是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大力倡导文明上网行为。

(7)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是要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好、技术精宣传思想教育队伍, 宣传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知识, 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知识;二是要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教育队伍建设, 把那些政治敏锐、责任感强、拥有一定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吸纳到队伍中来, 参与到宣传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工作中去;三是要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和系统操作技能。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以及网络技术能够为企业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哪些有利的条件, 并从六个方面介绍了网络阵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荣成市加强“红色教育”阵地建设 篇3

抓活“微动员”,激发红色教育主动性。在日常教育中,立足于学生“仰慕英雄、喜闻趣事、求知欲强”的特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契机,激励动员组织优秀学生走上讲台,担当“小讲师”,就自己所知的英雄故事、红色影片,以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开演讲和讨论,把“课间十分钟”变成不定时“小讲台”,将红色教育传承活动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力推红色教育活动普及化、接地气、提神气。

抓实“微活动”,丰富红色教育多样性。充分利用身边红色资源,组织学生走进边防哨所、消防大队、警卫兵营,实地感受红色传统魅力,教导学生树立报国理念,提升精神内涵。依托革命实践教育基地等红色阵地,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在“学先烈、忆传统”中唱响革命歌曲,升华爱国境界。发挥权威效应和亲情作用,积极邀请老军人、驻地老党员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红色课程。同时,号召各学区编排参与度高、传承性强的红色文艺节目,促进校园红色资源创新发展。

(通讯员:杨 震 陈 霞)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篇4

同志们:

刚才,**同志、**同志、**同志分别从不同角度就贯彻落实XX文件精神、深化“五爱”阵地建设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讲的都很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关心下一代工作站位高、措施实、效果好、亮点多、氛围浓,在推进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政高度重视,领导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多次就加强基层关工委工作、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关工委组织党的建设等下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社区未成年人“五爱”教育阵地建设连续六年列入全市民心工程。近几年,***书记对市关工委的工作批示就有近**次,***市长也多次对市关工委工作、华夏未来工作作出批示,协调解决问题。***同志、**同志出席今天的会议,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关工委工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从市委、市政府到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形成了以上率下、领导有力、保障有力、协调有力、成效显著的大好局面。

二是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关工委工作始终。

在市委组织部大力指导下,**各级关工委建立了功能性党组织,市关工委内设部门建立党支部,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五爱”阵地、“五老工作室”,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在发扬和践行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中感

召、引领、激励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使关工委组织成为服务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红色堡垒。这些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党建带关建的成功尝试。

三是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中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我常到**来,每次来都有很大的收获。看到老同志充满热情,干劲十足,为青少年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深受感动。我知道以元敏同志为班长的关工委班子点子多、办法多,你们率先创办了“手机报”、与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建立实训基地、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室,着眼助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服务中小学生课业双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了基金联盟,充分发挥华夏未来的品牌作用,等等。这里每一桩、每一件事都饱含着干好工作的劲头儿,都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坚持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关工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希望。

一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向深入。“两个确立”,一个是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组织上的;一个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思想理论上的。这两条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入持

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领会“十个明确”的深刻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深入领会“十三个方面”重大成就蕴含的重大思想观点。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与“十四五”规划的新任务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把中央的要求转化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具体工作部署,转化为抓落实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丰硕成果。要通过组织宣讲团、辅导讲座、媒体网站、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紧密联系青少年学习工作、思想情感、家庭生活的实际,进行广泛宣传,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二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46号文件精神是今天会议的主题,各项工作部署、工作要求都要围绕抓好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展开,**市委、市政府4月7日制定下发了文件,今天又召开了专题会议,提出具体要求,这是抓好贯彻落实的整体设计、系统推动、全面贯彻。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刻,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首个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文件,是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指南。《意见》的印发,充分体现了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关工委工作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对广大“五老”的殷切期望,体现了新时代新形势对关工委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对于进一步发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教育、引领、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对于教育引领广大青少年树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艰苦奋斗的远大志向,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关工委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希望**在贯彻落实中往深里抓、实里做,不断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成果。

三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各级关工委要抓住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契机,强化价值引领、立德树人,中国关工委已经启动了“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也下发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方案,这是“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版。**这几年在庆祝建国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先后在全市百万青少年中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党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级关工委要把开展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载体,紧扣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群体的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分层分类的活动载体和实践项目,注重贴近青少年、吸引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同时要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指导,推动活动顺利开展。

四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和宣传导向,充分认识宣传工作在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创办的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充分依托网络新媒体积极开展在线学习交流、网上主题党团课、网络话题讨论等线上活动,及时总结提炼宣传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感人故事,营造良好氛围。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支持,加大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

同志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关系到一个城市的长久发展,相信**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希望**关工委把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关心下一代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篇5

2012年11月

包头市第四十六中学

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自查报告

我校历来都把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及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首位来抓,倡导全体师生时刻树立“安全第一、法制进校”的工作思想,多方位入手,交警、公安、消防、卫生、工商、司法等多部门联合,为建设“平安校园”而努力工作。同时,我校全体管理人员定期对校园设施设备管理、平安校园制度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自查自检,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法制副校长聘任及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现聘任法制副校长两名:

王海忠:九原区检察院批捕科科长,2005年聘任; 王文治:九原区交警大队二中队队长,2008年聘任; 法制辅导员一名:

辛建忠:九原区兴胜镇派出所所长,2010年聘任; 三位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应聘至今,每年度坚持到校讲学、举办展览、进行管制刀具清查等活动两次以上,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师生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同时对学生家长的辐射教育效果得到突出体现。

(二)学校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落实情况

我校法制教育以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为主要教材,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讲义为辅助教材,以《思想品德》任课教师、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为主要师资,每学年法制教育课程可达60课时以上;学校领导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法制教育,制作教育展板、教师课时费用补贴、制作到校讲座人员纪念品、锦旗等,每学年可达5万元以上,各项制度得到落实,极大地保障了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法律进学校”等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积极主动与周边派出所、交警、工商、司法、消防部门合作,定期开展“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

每学年,以上驻区各部门都应邀到校开展相关法律的讲座、图片展览、劳教人员现身说法、交通、小法法律的普及等系列教育活动,师生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真正做到懂法、会用法、坚决不违法。

(四)学校法制宣传活动室、橱窗、展板等设置情况 我校现有法制宣传活动室一处,设在办公楼一楼阶梯教室,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各种普法讲座的开展。我校法制橱窗设于学校主广场南侧,共有专用橱窗3块,兼用橱窗8块,每月我校都由政教处进行法制教育橱窗内容更换,保证法制教育内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保证定时更新。

(五)学校校内局域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我校校内局域网于2011年全部建成,同时建成了学校主页,我校在校内局域网上特别开辟了法制教育专栏,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新,教师可通过办公场所进行在校浏览,学生可通过微机室进行在校浏览,今后我校将近一步扩大局域网法制教育力度,使师生在网络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校园、社会稳定,师生人生安全提供最优质普法保障。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篇6

为深化反邪教警示教育提高广大群众识别和抵制邪教的意识和能力。现将我村开展反邪教宣传阵地建设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在全镇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工作 的领导,专门成立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组织领导村内反邪教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村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村两委委员

成员: 安全干部

调解主任

生产队长

二、加大宣传力度,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得到不断提高。

1、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使人民群众明白什么是“邪教”,“邪教”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如可抵制邪教的一些基本方法。

2、利用形式多样教育方式,提醒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利用村内广播、反邪教警示宣传栏、标语等舆论宣传工具进行宣传、组织村民参加网上反邪教知识竞赛,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利用党员活动观看禁毒宣传片,进一步增强党员反对邪教的自觉性和警惕性,使党员干部成为义务宣传员。

三、加强防范工作,密切注意动态,使反邪教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1、进一步加强对村中反邪教工作的力度,及时掌握有关上级的对反邪教工作的要求,使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走上正规。

2、加大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抵制邪教、远离邪教,增强敏感性。

3、建立防治邪教的工作机制,搞好突发应急预案的处置,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落实责任制,对辖区内邪教活动要心中有数,切实掌握,做到早发现、早阻止、早处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村委会将不断加强村内对于反邪教警示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大村内对反邪教工作的管理力度,组织全体村民积极参加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做到村内无邪教,人人反邪教,使安乐村成为反邪教警示教育的优秀阵地,先进阵地。

建设传播中国智慧的重要阵地 篇7

建设“智慧国家”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而诸如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等分类项, 更是在各地区蓬勃开展起来。

“智慧国家”的建设既需要高精尖的实用技术, 更需要前瞻性的思想引领, 以及实践经验的交流, 既需要宏观层面的解读, 也需要一市一县、一企一乡、一院一校他们在建设发展中取得经验的推广。

通读《智慧中国》杂志虽说还有许多提升空间, 但已可圈可点。“智慧视野”高端大气有思想, “焦点智析”对当下热点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 “智库之声”对实际问题丝丝解析, “智慧人生”精彩纷呈给人启迪, “智慧创新”“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能机械”“数字生活”有经验有思路接地气, 使大政方针、高端思想有落实、有行动、有成效, “智慧金融”“艺苑百家”也是各有特色。

建议文章不要太长, 多的4000字左右, 少的千把字即可, 文章要通俗易懂, 尽量把专业性太强的词语化为通俗性语句。

国防教育阵地建设 篇8

摘 要: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创新能力的基础。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重点阐述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建设上如何发挥好保障、引领、催化、培育、配套、转化功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组织 科技创新教育 阵地建设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历史选择的必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外从事学术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依托资源,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拓展舞台的重要支撑,同时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年学子、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富有潜力和活力的阵地。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如何有效科学地进行阵地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科技创新活动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保障功能

健全的制度建设,是组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规章制度的建设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从宏观方面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引进管理等方面如何最大化培养、训练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理想、创新情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志。从微观方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如: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及建立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保障制度;组织人事与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对指导老师和参与科技创新优秀大学生的评价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具体要求,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化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深化团队建设,延伸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引领功能

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团队建设是其基本条件。团组织应当建立和加强“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团队[1]:即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指导教师、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将三支团队有效结合,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科技实践型人才。

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建设,首先以“优秀学生科研人才库”为平台,选拔具有一定科研素养、在科创活动中有成果且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科研人才到普通大学生中开展科技交流、沙龙讲座等,以朋辈模式指导和带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以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为补充,团组织在其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多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创新、提升社团的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普及力度,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促进科技活动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指导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建设一方面可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聘请在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方面有热情、有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入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库”,担任项目、竞赛指导老师或评委,明确导师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调动导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导师库”平台,牢固树立导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突破“知识传授型”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智慧开发型”教育观念,加深其对高校培养“双创”——创新与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是科技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保障性因素。目前在各高校直接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是学校各级团干和学生会、团学联学生干部。因此,要明确管理模式,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抓好四个环节“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的组织管理工作,早日实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网络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

3.营造科创氛围,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催化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庞大工程,营造科技氛围、培养科研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技的意识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多渠道深度挖掘成功科创团队和个人,发挥科技创新典范、科技类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营造科创氛围。通过“科技竞赛”、“科创嘉年华”、“学术沙龙”、“科研微课堂”等形式,拉近学生与科技活动的距离;利用网站、微信等多媒体平台的立体化宣传,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主动走入科研、亲近科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由“自发型”转变为“自觉型”,将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从“个别化”转变为“普及化”,形成人人关注科技、人人感受科技、人人参与科技的良好氛围。

4.落实点面结合,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培育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性、连续性、完整性与系统性的过程。因此在坚持“实践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的前提下,实施点面结合的创新训练,努力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既注意科技创新的群众性,又重点培育科创精品,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高端化是进行大学生科创教育的重要途径。

面:即面向大多数学生进行普及性、分层次的创新训练。鉴于大学生不同年级在个性特征、已有经验、知识结构和优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注重个体差异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性、阶段性,帮助年轻大学生确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建立创新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平台上,综合全程导师制,整合资源,开展从下往上金字塔式的“卓越科苗计划”、“学术节”、“创新论坛”的三级培养体制,并予以相应的创新学分认证。“卓越科苗计划”即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践基础培训阶段,主要加强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可组成科苗团队(一般5人/组),实施导师与科创团队的双向选择,减少学生科研的盲目性,增强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总结报告书等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学术节和创新论坛则是在卓越科苗团队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即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实践应用阶段,使学生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综合知识的融合,从依赖辅导到独立创新,从单纯模仿到个人创造,并结合专业和个性最终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

点:即面向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或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进行重点的引导培育。以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活动和各级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切入点,对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重点引导,独立完成课题的选题、分析、设计、研究、论文撰写;对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重点培育,给予场地、设备、经费、专家智囊团等软硬件支持,鼓励跨学科合作,对学生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论证、质量评估、成果评审和推荐等工作,指导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注重依托“挑战杯”等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赛事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2],打造科创精品,培育科创精英。

5.拓宽支持渠道,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配套功能

拓宽支持渠道,丰富阵地的配套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科技活动区和创新基地。在企业建立科技展区、交流培训基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验平台,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科创所需的仪器、材料、场所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可作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课外基地的延伸。二是加强校际合作,构建国内外交流互访平台,让学生“走出去、请进来”,鼓励跨学科合作,培育国际视野。三是加强产学研一体,构建成果的转换和孵化平台。其中,学生的创新活动要想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团组织必须在资金渠道、生产渠道、研发渠道、人事渠道、营销渠道及宣传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使得创新活动顺利开展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而让科研项目“落地”,加强科技创新的实际意义,将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6.重视市场观念,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转化功能

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往往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缺少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项目与社会、市场脱节,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或者只重视过程的刺激性和探索性,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将高校的科创成果看成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经历了从市场调查、选题、技术选择、项目方案、论证评估到最后转化投产的等一系列空间、时间及价值形态上的变化过程。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育人中的阵地建设就应当做好上述每个变化过程中的市场观念引导,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与市场的充分交流。利用学校大学生创业谷等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引导成熟可行的学生科技成果落户,并给予各项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技术成果的市场对接、与企业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和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陈薇娜,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三位一体”模式激励机制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2(24).

上一篇: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下一篇:写军训话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