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2024-05-20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精选4篇)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篇1

茨沟小学 杨恩来

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254+687+313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1)揭示课题:

(2)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定律”)

(3)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57+62+138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A、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2.凑整训练: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3.教学例4:27+56+173+44

(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

(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

(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

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

三、自主训练

1.怎样简便怎样算。

77+255+45+23273+15+185+18

68+74+33+67125+21+33+48(1)分组完成。

(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

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

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

①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5+6+7……+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课堂小结: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

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

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茨沟小学 杨恩来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加法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本节课,我依据“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课题,设计并实施教学,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复习引入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伊始,通过提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表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2、自主探究中,遵循认知规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主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基于我班同学思维基础,教学时,我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算式88+104+96的两种算法,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的特点。接着通过对几组等式的观察,进一步验证这一定律。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推理——验证——总结这一思维训练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与发展。在学生发现理解了加法结合律后,又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

3、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习题设计则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的练习题,由基本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填空使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对定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辨析题“判断哪些等式用上了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明确了“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最后通过思维训练题,探索小高斯解题奥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篇2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30 例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凑整”的基本思想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会根据数据特点凑整。教材分析:

运用加法运算进行简便计算是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进一步感受简便计算的方法和价值。使学生对“如何进行简便运算”形成一定的思考方法,知道是利用哪一个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先看清题意再动笔计算的习惯。

学情分析:

让学生看图说出后四天行程计划的具体内容与已知数,并明确所求问题。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式并尝试计算,再通过交流各自的算法,使学生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 总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预设:

一、课前活动:(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前,编号1、2、3、4号)

1号和2号是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双人跳绳,3号

和4号也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俩也经常在一起玩双人跳绳,跳得相当熟练,配合得也相当默契。六“一”儿童节到了,班主任老师选派他们4人代表本班去参加比赛,可是老师不了解情况,却把1号和4号搭配为一组,2号和3号搭为一组,针对班主任老师的这一做法,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举例:15+12+5+8

二、复习导入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38=()+59 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85=717 85+632=()304+215=519 215+304=()

三、新知探究 1.设问启忆 同学们,在前面几节课里我们已经为李叔叔骑车解决了哪些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个星期还剩下几天?想知道李叔叔接下来是怎么安排的吗?

2.出示插图。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整理图意: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 城市C→D C→D 118千米 第七天 城市D→E D→E 85千米

3.观察、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4.尝试独立列式计算。

5.合作展示:

(1)呈现学生不同的算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115+132+118+85 ②115+132+118+85 =247+118+85 =115+85+132+118 加换交换律 =365+85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450(千米)=200+250 =450(千米)(2)师生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讨论第②种算法:在这种算法中,分别运用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把115和85、132和118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有什么好处?

(4)小结并揭示课题。把能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 方法:运用“加法运算律”)(5)评价其他不同的写法。

③ 115+132+118+85 ④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200+250 =200+250 = 450(千米)=450(千米)

说明:这两个算法也运用了加法运算律。前者可以省略有些过程。后者缺少小括号,作为口算也是可以的。

三、实践应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425+14+186 75+168+25 245+180+20+155 67+25+33+75(1)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

行简便计算。

2.对比练习比较下面的算式,有什么异同点?你喜欢计算哪个算式?为什么?

56+78+22+44(56+22)+(78+44)(56+44)+(78+22)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同桌互说用了什么运算律?

60+255+40 282+41+159 548+52+468 135+39+65+11 13+46+55+54+87 5+137+45+63+50

四、总结提高

1.小结启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

2.解决高斯的数学题。你能试着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1+2+3+4+„„+99+100 =(1+100)+(2+99)+„„+(50+51)=101 ×50 =5050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篇4

格式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序号 13 课题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P34例2(乘法结合律)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重难点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学具准备

学习

程 二次备课 激趣定标

一、激趣导入 主题图引入

(1)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

适时点拨 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4字母表示。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小组讨论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巩固应用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测评训练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60×25)×8=60×

2、P37/2—4

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

=30×(□×□)

125×8×40=(□×□)×□

上一篇:认识图形说课稿课件下一篇:《市场营销学管理》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