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的灯谜谜语

2024-09-09

关于中国传统的灯谜谜语(共4篇)

关于中国传统的灯谜谜语 篇1

日落西山红霞飞(四字出行用语)——谜底:打的回来

申城客在狮城(称谓)——谜底:新上海人

救生员的职责(建筑名词)——谜底:落水管

个个背弓挎刀(字一,11笔)——谜底:第

欲以寸丝加诸身(三字口语)——谜底:想穿点

只有死路一条(商业凭证)——谜底:生活卡

牡(四字餐饮连锁店)——谜底:西堤牛排

雨过天晴观奇景(冬奥运动员)——谜底:张虹

刘邦传话在途中(四字股市用语)——谜底:季报行情

天子屡召见(上网行为)——谜底:上传视频

关于中国传统的灯谜谜语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舞蹈,审美特征,思考

中国传统舞蹈是一门发展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重要艺术。其丰富的表演形式, 多样的表演手段, 深厚的文化内涵, 促使越来越多的文艺热爱者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针对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的思考, 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项针对舞蹈艺术的思考与探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文艺学术界以及其它文艺研究者对中国传统舞蹈审美特征的研究作了详细介绍与探究。

一、传统舞蹈的类型

(一) 传统古典舞。传统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种类, 它是一门发展时间较长的传统舞蹈艺术。中国的古典舞蹈正式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其是立足于几千年文化发展史的基础上, 结合舞蹈艺术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古典气息, 古典艺术感的舞蹈种类。传统古典舞又被称作“戏曲舞蹈”, 它包含了一些戏剧艺术中的元素与文化, 是中国传统舞蹈中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舞蹈。

(二) 传统民间舞。传统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中的另一个重要种类, 它是一种最贴近于民间生活, 最为普遍的、常见的民间舞蹈种类。民间舞是立足于民众生活, 民间文化环境创造而来的一种舞蹈艺术, 也是中国传统舞蹈中最广泛, 最普遍的一种舞蹈类型。民间舞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其舞蹈动作及内涵也相对比较简单。传统民间舞在民间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民用来表演助兴, 因此该舞蹈种类也算是最为大众化, 民间最普遍的一种传统舞蹈。

(三) 传统芭蕾舞。传统芭蕾舞在中国传统舞蹈中并没有十分长久的发展历史, 究其根源芭蕾舞是源自于欧洲的一种舞蹈艺术, 其根本并非是在中国。然而“中国传统芭蕾舞”是一种立足于欧洲芭蕾舞, 又融合了中国现实的文化艺术的产物。它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成长, 发展起来的一门舞蹈种类。因而又算是中国传统舞蹈中的一种。

二、传统舞蹈的审美要求

(一) 对舞蹈动作的要求。对于传统舞蹈的审美要求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对舞蹈动作的要求。舞蹈动作是舞蹈表演中的主要表演内容, 表演动作的到位程度, 举摆力度直接关系到舞蹈表演的质量。因而, 对于舞蹈动作的要求也就成为了对传统舞蹈审美观的一个重要评价内容。如今的各类舞蹈表演, 观赏者首要的审美要求便是对其舞蹈动作进行评判, 舞蹈动作的规范程度也大体上决定了舞蹈表演的质量。另外, 舞蹈动作的到位程度也是观众对舞蹈表演者表演技艺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因此, 对于舞蹈动作的要求, 也就成为了对传统舞蹈审美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 对搭配音乐的要求。传统舞蹈表演中的另一个重要审美评价标准是其表演搭配音乐的质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都会有相对的音乐作为其背景配乐, 而搭配音乐的合适程度也直接关系到舞蹈表演的质量。如今的舞蹈表演中, 其配乐的适宜程度是观赏者对其舞蹈审美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舞蹈节目中, 在舞蹈配乐工作中都会有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工作, 力求使舞蹈表演获得最好的配乐效果。舞蹈的配乐还能够为整个舞蹈节目表演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节目氛围, 更好地契合舞蹈节目的表演。

(三) 对视觉效果的要求。对于传统舞蹈审美的另一个标准是其舞台视觉效果。舞蹈表演的视觉效果是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被舞蹈观赏者直接观看的一个表演形式。因此, 其视觉效果的好坏也就决定了观赏者对其舞蹈节目的评判结果。如果舞蹈节目能够展现出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 便能博得众多观众的青睐与喜爱。这对于传统舞蹈审美的判断标准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四) 对舞台配景的要求。针对传统舞蹈审美的另一个判断标准是舞蹈节目舞台配景的效果, 舞蹈节目在表演过程中都要有相应的舞台背景作为其陪衬, 而且舞台配景也对舞蹈节目的表演起着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在舞蹈节目表演前, 都会搭建质量较高的舞台配景, 以保证舞蹈表演的顺利进行。所以, 舞台配景也就是传统舞蹈审美评判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舞台配景尽管并非是舞蹈节目表演的主要内容, 但其对于舞蹈节目的衬托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舞台配景的质量也客观上决定了观众对于舞蹈质量的印象。

(五) 对舞蹈编排的要求。舞蹈编排也是对于传统舞蹈审美特征的另一个重要评判标准。舞蹈节目的表演质量最主要是依赖于于前期舞蹈编排的效果, 无论是舞蹈节目的具体动作, 还是动作的顺序都需要一个完整的舞蹈编排来实现。而且舞蹈编排的过程, 也相当于世舞蹈表演的一个彩排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能有效发现舞蹈节目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校正, 能够从整体上对整个舞蹈节目有一个总体地印象概括, 从而更好地编排整个舞蹈节目的布局。舞蹈节目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 其前期编排的质量优劣一览无余。可以被众多的舞蹈观众直观地看到, 是好是坏, 表演一开始便可得知。因此, 舞蹈编排也就是舞蹈观众对于舞蹈节目的审美判断的一个基本衡量尺度, 也直接关系到观众对舞蹈节目的认可度。

三、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前景

(一) 要坚持发扬和传承传统舞蹈。传统舞蹈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从最初国家成立时期开始, 就一直存在于社会的发展史中。经历了多年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舞蹈势必会与如今的现实社会产生一些差距与距离,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传统舞蹈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就会影响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传承和发扬传统舞蹈艺术, 将其精华与内涵都能够吸收应用, 争取让传统舞蹈艺术在现代文化社会能够绽放更大的光芒。传统舞蹈不仅能够丰富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 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 要将现代文艺与传统舞蹈相结合发展。传统舞蹈尽快有其巨大的历史内涵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其与现实的文化社会还是存在着不同之处的, 在某些地方还是不能与现代文化社会相兼容, 这就要求在继承传统舞蹈的过程中要将其与显示的文化相结合, 以促进其更好地与现实社会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舞蹈尽管不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 然而彼此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有效地发掘出现代文艺与传统舞蹈之间的共同点, 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保证传统舞蹈在现实社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总结

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史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与神秘气息的, 其巨大的魅力与文化气息也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热爱者。针对传统舞蹈审美特征的思考, 能够让我们对传统舞蹈的艺术魅力了解更加深入, 能够更好地发掘出传统舞蹈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能够让更多的人们对这么流传已久的瑰宝艺术产生喜爱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舞蹈审美特征的探究与思考, 能够促进中国传统舞蹈的更好发展, 让这门传世艺术更好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仝妍.试析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1, 01:30-33.

[2]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3]韩瑾.当代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4]何俭.从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看现代舞的创新意识[J].湘南学院学报, 2009, 06:83-85+98.

关于中国传统的灯谜谜语 篇3

近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 计划用3年时间, 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

(一)

传统村落风雨飘摇

古村落亦称传统村落, 是指聚居年代久远, 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丰富多彩、价值独特, 它们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精粹和各个民族的“DNA博物馆”, 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 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据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2012年进行的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结果显示, 2000年到2010年, 仅10年时间我国自然村总数就从363万个锐减为271万个, 平均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 而珍稀的传统村落从2005年的5000个, 锐减到至今已不足3000个, 且其中不乏一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和没有被列入保护范围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原来所具有的代代相继、传承至今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急剧裂变, 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也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险。”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指出, 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 传统村落和留存农村特色文化的符号将消失殆尽, 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乡土中国将彻底消失。

从2012年开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 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落加以保护, 还将建立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保护性数据库。

(二)

百亿专项基金支持

不久前, 四部门又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 (下文简称《意见》) , 提出在未来3年内, 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 使其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 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注重村民生产生活的真实性, 合理控制商业开发面积比例, 严禁以保护利用为由将村民全部迁出。

中央财政还将统筹农村环境保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及美丽乡村建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 分年度支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此外, 传统村落认定不搞“终身制”, 建立退出机制。财政部公布, 将投入100亿的专项基金支持传统村落保护。

注重村落价值完整

《意见》强调, 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 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 是此次行动的主要任务;注重村落价值的完整性, 挖掘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 同时注重村落空间、历史的完整性, 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时期的风貌, 防止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同时, 改善中国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也是重中之重。时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 部分村落要统筹污水、垃圾、道路等项目的相关治理, 但不能盲目高标准, 要切实适应地方需要。

立档调查项目启动

《意见》还要求, 各传统村落负责部门要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挖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开展研究教育等实践活动, 发展特色产业及旅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强调, 各部门要建立保护管理机制, 做好村落文化遗产详细调查工作, 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统一设置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志, 实施挂牌保护;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探索建立传统建筑认领保护制度。

长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奔走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冯骥才认为, 盘清村落的文化家底, 为传统村落建立档案是一个历史性的使命, 能够使其真正拥有确切身份、履历和档案化的图文依据, 使保护工作有所凭借。

(三)

调查之后重在落实

虽然《意见》提出各地要开展立档调查, 但重要的是如何落实。

冯骥才认为, 建立档案只是第一步, 能够榜上有名的村落数量仍是有限的, 因此这项摸底调查工作仍要继续做下去。要有专家帮助政府制订科学的、严格的保护标准, 让保护有具体规则可循, 而不是凭感觉行事。凡是认定为应当保护的传统村落, 都要签署保护承诺书, 必须有严格的立法和执法的过程。要建立检查监督的机制, 确保不因人为因素导致保护工作停摆、走样。

“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而有之, 它还承载了村规村俗历史记忆等一整套基因。”冯骥才说, “如果仅按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 那可能不是文物就可以拆了, 如果只保护非遗而不留村落, 那非遗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阶段, 可能各界保护的意识都在加强, 但喊来喊去, 停留在口号阶段是不够的, 保护也不是就放着不动。必须有切实的操作手段和路径方法, 必须有操作主体、负责主体, 否则保护就变成了一个有原则性却无具体规则的空话。”

可参照“社区营造”之举

岁月的冲刷, 很多建筑年久失修, 钱从哪里来?即便筹来了维修的钱, 维修后的传统村落, 又不能变成一个个无人居住的“博物馆”, 这又该怎么办?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者姚远认为,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传承文化遗产, 归根到底是在保护中让当地居民受益, 改善当地民生。比如可参考日本、台湾等地社区营造的做法, 即发动居民共同发掘传统村落的乡土特点。”

“社区营造”, 也就是组织引导“村民自保、私保公助”, 将乡土建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由农户出让经营权, 或由村集体以屋基置换建新居的形式, 获取乡土建筑的产权, 再由集体出让经营权, 由企业或个人来经营管理, 以加快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但需明确要求所有者不能随意拆毁乡土建筑, 享受补助者在乡土建筑的使用、管理、开放、展示和处分等方面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村民“自保”有困难又需要抢救保护的乡土建筑, 通过单体出让、整体出租使用年限等方式, 允许企业和个人租用或购买产权实现保护利用。

还有专家指出, “村民自保、私保公助”的基础是把传统村落保护要求写入村民公约, 约束村民无序的建设行为, 提高村民热爱遗产、自我保护的意识, 把注重增加村民的经济利益和尊重维护村民习俗的文化权益作为保护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确保村民在保护开发中获取收益, 让开发利用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社会共享。

树立大保护观是长久之道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保护传统村落, 必须树立大保护观。既要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同时又不能总是只盯着那些传统村落本身。传统村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现代村落过些年也会成为传统村落, 过度地厚此薄彼, 到头来是谁都保护不好。从现在开始, 对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规划, 通过一定的制度规定和补贴措施, 让广大农民树立一种长期观念, 确保住房的设计和建筑质量尽可能完美, 改变那种20年、30年就推倒重建的做法, 真正让人住得舒服, 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关于中国传统的灯谜谜语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国民性,探索

一、关于现代化及其道路的探索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军事, 科技, 航天, 经济, 政治制度等领域的现代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具有空间特性也具有时间特性。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地理空间, 由于资源条件和周边环境的不同, 现代化的选择模式就会不同;同时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会有所不同。

因此, 讨论现代化的问题既离不开某国的空间位置更离不开其历史和传统, 不同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不同的精神文化沉淀和物质的积累, 这就决定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的不同, 从而现代化的路径也将是不同的。按照基本达成共识的理解, 现代化的内容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主要体现在生活的丰裕、收入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二是精神层面的现代化, 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变革;三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主要表现是社会制度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现代化建设应是物质、精神、制度等层面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三者缺一不可。

回首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清楚,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西方殖民大炮的轰鸣下开始的,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曲折而反复。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恰好相反,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变革的不同发展过程。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划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 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 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 逐渐认识到社会文化是整套的,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 决计不可能, 最后要求人格的觉醒。

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以新的历史面貌和姿态重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经过反复的曲折探索, 我们摒弃了大跃进的激进, 打破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 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和寄托。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物质制度层面的文明, 还要建设精神人文层面的文明, 目标已经明确了, 但执行路径该如何选择?即中国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什么?是重点着力于体制、制度的变革?还是重点着力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或是重点致力于人文思想的创新?从长期看, 应当是三者综合推进, 协调发展;但任何的发展和推进都需要有一个突破口或是切入点,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这个点在哪?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对现代化的实质亦或是对真正大国的主要标志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和视角。现代化除以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政治制度为内容外, 还因该包括人的现代化, 而真正的大国, 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种文化, 甚至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归根到底,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文化, 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把我们的民族, 我们的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交付予什么样的后代手中, 即重点在于文化和人。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 “就是指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沿传下来的, 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说, 就是指中国独特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文学艺术体系。”必须指出, 传统文化绝不是一种静止的文化, 就像历史一样它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它具有生命力, 经过世世代代它依然会以不同的形式潜在于社会和人的头脑中, 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成熟, 以此延至未来。中国有着悠久历史, 然而大部分的历史停留在封建社会和农业文明中, 历史在给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精神文明财富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思想上的包袱, 积淀的文化不可避免的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都影响着我们的国民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学, 但并非只有儒学。儒学着重于伦理和政治。从西汉开始, 就强调以仁德治天下, 把宗族伦理拓展到整个国家的治理, 后来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公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体现了宗法、伦理与政治统一, 完全符合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 即使是自己的东西也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 这就是与时俱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华, 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 如做人的道理“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朴实无华的人生信条, 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理想, 都是各族普遍适用的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可珍贵的思想, 还有对事物的整体辨证思想等。但是, 这些精华在上世纪被破坏得体无完肤, 正如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所言:如今的中国人除了外表没有变化, 已经不像中国人了。在某种程度上讲, 我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没有很好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民性进行改造, 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及某些优秀的部分, 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所在, 正如不懂得历史我们如何迈步, 没有了显著的文化特色, 何言我们为中华民族?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 传统并非都不现代。

不可否认, 传统文化中仍有糟粕没有消除, 而这些糟粕也正是国民性改造的重点, 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可以成为国民性改造的催化剂。

传统并非不现代, 现代不必完全摈弃传统。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 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 是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 既相反, 又相承。在历史上任何时代, 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努力去解决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这一个矛盾解决好了, 达到暂时的统一, 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经济就能繁荣。”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性并不矛盾, 如果没有传统的参与, 现代性的方向容易迷失。另一方面传统自身也需要调整、重建、变异和改造。而在这过程中, 如果没有不同的文化为参照系, 不大胆移植和嫁接世界各国的文化, 我们的现代化不仅是孤立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西学进行理性的批判改造, 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创造性的结合才是真正的王道。章太炎先生曾说过“只佩服别国的学说, 对着本国的学说, 不论精粗美丑, 一概不采, 这是第一种偏心”。如果能找到恰当的结合点, 以中国传统为主, 将东西两种文化巧妙地创造性的结合, 以此推动国民改造和现代化进程, 不失为一条正途。

人是历史转变的决定因素, 也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人的思想的改造在整个社会改造中具有决定意义。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个体和群体组成者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能动与主导作用不可否认。早在20世纪初叶, 梁启超等文化先驱们就意识到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的现代化最终离不开国民性的改造。

各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表明, 现代化从来就不可能孤立地进行, 而总是和各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既定的文化和社会关系模式, 往往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而这种思想观念又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

因此, 在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几乎无法摆脱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现实境况、制度及价值观的制约, 我们似乎只能在传统文化的范围内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审视并建设现代化。有史以来, 在中华大地上, 中华民族就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智慧和力量。建长城, 凿运河, 抗击异族侵略, 勇攀科学高峰, 发达的伦理道德文化等等, 无不确证了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战天斗地的民族意志。这些罕见的民族品质, 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特别是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的道德资源, 对培育现代精神文明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 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培养四有新人, 到三个代表, 科教兴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党员先进性教育, 三讲, 八荣八耻, 和谐社会, 实质都是国家在探索对国民改造的尝试, 与此同时, 也是在输出一种价值观。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 这个强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 有为世界所接受的价值观, 而不是现在的西方文化的主导。

上一篇:观沧海拼音版下一篇:物业服务评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