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24-06-14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4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精神,依据《广东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标准》,围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重点,结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的实际,加强我院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成长。现特制定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计划如下:

一、通过入学教育对11级新生进行入学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前后学习中的巨大落差、生活需要完全自理、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与异性交往的困惑等常见心理问题,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走访宿舍、个别谈心等活动,克服学生心理障碍,进行有效的教育辅导。

二、通过具有特色的“体验式”课程培训,加强11级新生间的沟通、融合与认识,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尽快为新生班集体打造一个关系融洽、协作共进、团结友爱,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级团体。

三、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或训练,针对大二学生进行受挫教育,让学生在模拟的或现实的挫折情景中锻炼和学习,战胜挫折,实现目标,1

提高处理挫折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铸就过硬心理素质。

四、做好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克服过高的欲望,以免错过机会。同时,择业时要有安全心理准备,不要被陷阱蒙蔽,以防上当受骗。

五、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贫困的家庭无法选择,人生的价值可以创造”为主题的贫困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以及班级帮扶等形式鼓励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调整心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六、积极组织、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特色活动。凡学校举办的心理测试、咨询、专题讲座等活动,都积极做好宣传、组织学生按时参加。同时,要联系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的实际,开展“感恩教师节”、“十大感恩家信”的感恩教育活动,开展新老生交流会、“电影文化周末”等活动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七、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心理测试。特别是对新入学学生,对有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里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同学及时发现,做好心理咨询和沟通,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走出心里困境。同时注重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将心理咨询、谈话记录、家长来访等记录在案。

八、11级各班选举产生心理委员,并进行新老生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交流会。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从心理委员那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九、指导各班级有计划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一、创先争优主题教育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基层党组织做到“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做到“五带头”,这是标准,更是要求。这是党员队伍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之所在,更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在科学发展的新时代里的继承和发扬。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我院团委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平台、多项资源,在全院范围内,充分培养和发现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性作用。通过各项评比与表彰,一方面,宣扬了先进事迹,树立了优秀典型,发挥了优秀党员的引领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更极大地促使广大学生党员加强自律,不断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锻炼中争做优秀,争当先进。

1、创先争优团支部评比与表彰

在学校“奉献、创新、领先、和谐”的活动主题指导下,根据校团委的相关要求,在基层团组织中开展“创先争优示范团支部”创建活动。我院团委深度挖掘,并广泛听取意见,最终,研究生团支部以其在课堂学习、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世博志愿服务等多方面具有突出的成绩,获得学院推荐,申请为示范群体建设方向的团支部。

2、世博志愿者评比与表彰

根据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的整体安排,结合校团委关于“青春世博行动”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评比表彰活动的各项具体要求,我院团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逐一考评、比对评选条件,在全院第一、第二批次的所有世博志愿者中落实各个奖项。经过多方协商,最终确定了学院推荐名单。经由学校确认,我院上海世博会绿地公园片区轮值主管、同济大学世博志愿者绿地公园片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张金亮同志,因其

突出表现荣获同济大学世博志愿服务五四奖章。200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郑盈妤荣获同济大学世博志愿服务优秀个人称号;2009级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魏薇荣获同济大学世博志愿服务标兵志愿者称号;2009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月茹荣获同济大学世博志愿服务明星志愿者称号。此外,我院2009级本科生团组织与研究生团组织获得同济大学世博服务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世博会总结工作的相关要求,根据校团委的统一部署,评选表彰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以及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优秀团队。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充分酝酿,逐级推荐,经学校确认,2009级本科生干若琳、2009级硕士研究生金炜、李斯睿和李清林三名同学被评为上海世博会优秀志愿者;研究生志愿者团队为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优秀团队。

3、同济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及标兵评比与表彰

根据校团委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认真开展2010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及标兵的评选工作。我院团委在广泛听取党团员群众综合意见的基础之上,参照评选方法,按照评选条件,加强审核,严格把关,产生推荐名单。我院共1人被评为同济大学优秀学生标兵,1人被评为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12人被评为同济大学优秀学生,5人被评为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0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集体、09级社会学班集体和09级研究生集体被评为同济大学先进集体。

二、学院团组织建设1、2010年共青团组织统计工作

通过大范围、多层面的数据统计,对我院党团员情况、团组织情况、团干部队伍情况等有了更为确切的数据信息,这对我院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团组织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010年共青团年鉴工作

为充分展示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风采,我院团委积极配合校团委,完成《2010年同济大学共青团年鉴》的编纂工作。通过组织结构、特色活动、大事记等多个方面的文字和照片记录,不仅准确、凝练地回顾了我院今年团工作开展情况,而且彰显出我院团委作为一个新成立团委的蓬勃朝气和奋发活力。

3、依托校园文化平台,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

在第二十一届“青年杯”院际辩论赛中,我院辩论队一路过关斩将,并以优异的思辨能力、辩论技巧和沉稳的辩风、台风,荣获此次辩论赛亚军,200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匡蓓同学荣获“决赛最佳辩手”称号。

在“中华颂·2010经典诵读大赛中,我院2010级社会学专业张冰玉同学凭借对《相信未来》一诗的深情朗诵,荣获二等奖,学院团委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中智杯”大学人文经典知识竞赛同济大学选拔赛中,由我院2009级本科生贡博维、黄声涯、李飞和2010级本科生张雯琳同学组成的“沧海队”闯入决赛,勇夺第三名的佳绩。

在首届“同星同秀” 同济人才艺大赛中,我院共推荐了十余位参赛选手,表演形式多样,民族舞、街舞、京剧、歌曲演唱等。最终,由2009级社会学专业李东朔同学组织的大学生舞团Everlast以《Everlast假面》的表演荣获五等奖。

在校团委共青志愿服务大队的统一组织下,我院积极响应为云南元谋、四川李庄的失学儿童所举办的爱心义卖活动。号召和组织我院师生尽自己所能捐书捐物,奉献爱心。爱心义卖活动不仅向失学儿童表达出我院师生的一番心意,更借此平台,促使广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切实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三、特色工作

繁荣校园学术文化,推动学术科技创新,为本科生搭建“培养学术精神,展示学术风采,共享学术成果”的舞台,进一步增强本科生的社会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我院团委所秉承的精神和原则。围绕学术特色,我院开展了“瞻世济国——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学术交流周”系列活动、第四届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等学术活动。结合学院的特色资源与学院学生的特点特质,开展了“同济校友年度捐赠——同舟表情拼图游戏”活动、同济大学Vs华东师范大学校际友谊辩论赛以及彝族民俗文化展等活动。

1、瞻世济国——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学术交流周9月25日下午,“瞻世济国——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学术交流周”系列活动开幕式在综合楼举行。

近年来,依托学校和学院的多种资源,学院师生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项目,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幕式上,2007级社会学系周毓文和2008级社会学系臧晓露同学就他

们所参与的项目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在场师生分享了项目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此外,来自上海大学2008级社会学系的张广楚同学就第四届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在学术交流周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为本科生搭建一个发表观点、交流切磋、展示才华的平台。引导本科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切实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力求打造出一个属于本科生的学术活动品牌,使之成为促进本科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

2、第四届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

第四届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于2010年6月份正式开始筹备、规划,主办学校为上海大学。9月份,各所学校的宣传、征稿活动全面展开,同时名师巡回讲座也拉开帷幕。我院有幸邀请到上海财经大学盛邦和教授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关于“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讲座。

同济大学分论坛论文答辩于10月30日举行。复旦大学马磊老师以及我校社会学系王甫勤老师担任答辩老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五名学生参与答辩。我校共投出稿件6篇,作者分别是:2007级社会学系刘一舟,2008级社会学系孙哲远、仇晓璐,2009级社会学系贡博维、史俊鹏。其中,仇晓璐同学的论文《没有什么能伫立其间》荣获三等奖,刘一舟同学的论文《对山东酒场的社会学思考》荣获优胜奖。

3、同济校友年度捐赠——同舟表情拼图游戏

由同济大学校友会主办,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协办的“同济校友年度捐赠——同舟表情拼图游戏”活动,于11月24日中午在音乐广场举行。

此次活动以“万水归海,一帆乘风”为主题,通过描绘心目中的同济表情的形式展开。活动期间,组织者身着蓝色同济校服,在音乐广场积极募捐,并对捐款者回赠纪念品——奋力划桨的同济人,同时让路过的同学在贴纸上画出心目中的同济表情,写上对同济的祝福,然后贴在拼图展板上,以此彰显本次活动的主题。

此次活动富有成效,得到了广大同济人的大力支持,收集到丰富多彩的同济表情和祝福语,并募得了大量善款。

4、同济大学Vs华东师范大学校际友谊辩论赛

10月18日晚,由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和同济大学辩论协会共同举办的“同济大学Vs华东师范大学校际友谊辩论赛”在综合楼1402室顺利举行。

这是一场被看作为上海市高校辩论队新贵与上海市高校辩论传统强队之间的辩论博弈。我校派出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匡蓓,经济管理学院杨皓、姜佳培,外国语学院戴

宏林四名选手。双方就“生活中更需要激情,还是理性” 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

本场辩论赛吸引了两校众多同学前来观摩、学习,是一场成功的高校间辩论交流,同时也为两校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感受辩论的机会,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

5、彝族民俗文化展

11月15日至21日,在综合楼举行了彝族民俗文化展览。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从彝语彝文、社会制度、传统哲学、文学艺术、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工艺等多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彝族的民俗文化。此次展览是由2009级社会学系邓世碧同学发起的,旨在通过民俗文化展的形式宣传彝族特有文化,并以此为出发,探究当今社会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平台,是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施展才华、汲取力量的广阔天地,是深入一线、服务群众的火热熔炉。我院团委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结合学院资源,契合专业特色,鼓励和带领我院学生在假期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切切实实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围绕“青春志愿行,精彩世博路”的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我院共推出3支品牌团队。三支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前期筹备、中期调研和后期总结,都取得了丰厚的实践锻炼成果。经学院审核与推荐,学校综合检验与评定,“宗教信仰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社会实践团队获得市级优秀团队称号;院系罗鹏部教师获得市级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志愿者井冈山社会实践弘扬世博精神”项目团队获得校级优秀团队、“农民工流出背景下河南省范楼村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困境及对策”项目团队负责人李清林荣获校级先进个人称号。此外,2009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清林以该项目调研成果,荣获由壳牌中国集团资助、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2010年壳牌大学生能源—新农村建设社会调研项目”三等奖。

围绕“泛舟学海之外,践行青春华彩”主题,我院此次共推荐一支团队参加2010年同济大学假日小型社会实践。该项目团队以2009级本科生为主,研究方向为校园宿舍对学生人际关系构建的功能。研究内容以宿舍文化中的人际资源与人际关系建构方面入手,力图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强化宿舍文化乃至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时,以“创先

争优”活动为出发,进一步探究如何让党员或者宿舍楼中的先进分子在寝室文化的建设中更好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以寝室为单位,架构起党员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有效平台。

五、科技创新

1、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根据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相关要求,我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结合专业所学,深度挖掘社会科学类学科调研方向,从实际出发,关注社会民生,有所侧重地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经过学生报名,学院组织专业教师队伍进行答辩和考核,共有三个项目代表学院参加此次“挑战杯”科技竞赛,实现了学院在“挑战杯”领域零的突破。

2、SITP 5期深入调研

我院共有3个项目通过SITP五期审核,分别是“旅游开发浪潮下如何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世博志愿者精神传递之探究”以及“在大型活动环境下志愿者激励体制的调查研究”项目。目前,三个项目均已深入开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完成了初步的调研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两纲”教育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与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立足教育,重在指导。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充分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2、多种途径,扩大宣传。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对特殊学生,少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三、主要工作:

(一)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确立不同目标,开展心理辅导课教学,帮助学生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调节方法。同时,了解并掌握需要更多心理关注的学生信息。

1、预备年级:针对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突出对新环境的适应。

目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内容:开展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自我意识培养”、“自我情绪调

节”、“人际沟通与同学相处”等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2、初一年级:强化自我认识、树立自信、培养学习好习惯。

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掘自身潜力,提高心理调适

能力,以积极、乐观地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内容:围绕“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自我认同感的激发”、“人际交

往技巧的探索”、“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指导”等

主题展开教学。

3、初二年级:依据德育室计划,结合大队部“青春营”活动,开展“青春期”

主题辅导。

目标:从心理、生理两个层面帮助学生积累“青春期”相关知识,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更快适应自身变化,从容应对“青春期”心理困扰,在自我感悟的过程中体验自身成长,感受创造的乐趣,树立理想和

目标,为自我选择与发展做准备。

内容:主要针对处于青春期学生的认知、情绪、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开设以学生的自我塑造、青春期同伴交往、亲子沟通、自主学习管理、自我选择等主题的辅导活动。

4、初三年级:考试、考前心理辅导

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缓解考试焦虑;根据自身情况,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内容:考前心理辅导、“光明链”心理互助活动

(二)开展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1、心理咨询室定时向学生开放,进行常规的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引导与帮助,排解心理困扰。

2、设立心理信箱,以便学生利用书信方式和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

3、关注特殊学生,积极配合德育室、班主任老师,对家庭状况特殊或潜在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以及随班就读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建立个案、定期进行个别辅导,给与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融入校园生活。

4、认真做好咨询记录,针对特殊学生情况,建立个别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与老师、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引导学生。

5、运用心理测评系统,对新预备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综合以往资料,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

(三)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样活动,扩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把普及教育与

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平台,使心理辅导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生活。

1、组建并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利用“人际交往”拓展课、团体辅导、心理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挖掘自身潜能,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增强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详见“心理社团活动计划”)

2、结合学校教育进程、心理辅导、心理社团活动的开展,继续每月一期心理刊物编辑和每两周一次心理广播,进行有专题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传递学校心理辅导活动的信息,反映学生心理自助互助的交流情况和学习成果。努力使月刊及广播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形式更生动、内容更丰富,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3、组织、开展首届“心理周”活动,搭建学生自助互助交流平台,使学生更加关注自我,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变化,强化心理健康意识,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增强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详见“心理周”活动方案)活动时间:初定为第16周(12.14-12.18)

活动内容:心理健康知识展板宣传、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心理电影播放、心灵故事及“心灵漫画”评选、心理小报评比、心理剧本评选、心理剧表演等。

4、利用“光明链”有利教育资源,开展“手拉手心连心”学生心理互助活动。

5、关注特殊学生,结合学期特点,组织随班就读生开展活动,使其感受关爱,融入校园。

6、及时更新、丰富校园网“心灵驿站”内容,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构建家校沟通平台。

(四)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注重家长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详见:“家长学校”相关计划)

(五)结合科研,虚心学习、认真探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听课活动和课题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真正使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并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中;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归纳、总结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和问题,通过个案积累、分析思考,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四、各阶段工作安排

9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工作思路。

2、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工作

3、心理月刊主题:新学期心理调适、师生沟通、心理社团成员招募宣传

4、制定心理社团活动计划,招募心理社团成员

5、学期计划、心理社团成员招募宣传等

10月:

1、心理社团初建,完成成员分组,开展培训和团体辅导活动

2、制定和完善“心理周”活动方案

3、心理月刊主题:结合校“共成长”主题教育

4、对预备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11月:

1、“心理周”活动准备工作

2、心理月刊主题:“心理周”活动宣传

12月:

1、组织开展“心理周”活动

2、组织开展随班就读学生迎新活动

3、心理月刊主题:“心理周”活动 1月:

1、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整理及完善

2、心理咨询及辅导个案整理

3、心理月刊主题:寒假生活规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4

教师教育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教务科全力组织好我院的教学工作,以骨干校建设为统领和抓手,把骨干校建设任务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以质量工程建设为锲机,坚持“高等性、职业性与师范性”三性融合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与改革,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常规教学工作抓牢规范特色 1.实施效能提升工程,保障常规工作实效性。

结合学校目标管理制度的实施,教务科按照我院总体规划和教务处的教学工作计划,在充分讨论、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务科教学工作计划和学期目标,各个教研室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教研室工作计划和目标,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制定了各自的工作计划。教务科每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周工作计划,并利用每周例会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通过周报月结快速总结、反馈,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2.加强监督管理,教学秩序规范有序。

教学常规追求规范是我院教学管理的一贯做法,我院在保持教学秩序规范特色的基础上,采取定时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是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本学期教务科组织教研室主任加入到教学检查队伍,配合教务科专兼职人员每天值班,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二是继续执行调课、停课审批制度;三是实行院领导、教务科、学生科多层管理,定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为教学常规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四是通过召开各年级学生座谈会、安装院长信箱等途径及时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一学期来我院教学常规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任何教学事故。3.强化课堂教学组织,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质量。

每周末由教务科专职人员负责检查和统计教师上课情况和学生出勤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通过期中、期末检查及平时抽查,《教学日志》和《课程教学情况记录》得到有效使用,保证了教学常规落到实处。

4.规范操作,期中和期末考试工作务实高效。1

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多、学制多、科目多,学生成分复杂,我们抓住考试环节,以考风促学风,按照学院教务处的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大学院统考、二级学院统考、教研室考试等三种形式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从教师命题、监考、阅卷、统分到审题、制卷、安排考场、巡考等都严格按照要求和制度进行,各个环节组织严密,对违纪学生及时通报,有效促进了学风的建设。

二、实施重点带动工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稳步推进 1.专业建设

为适应骨干校建设要求和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我院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为龙头,实施重点带动工程,努力建设教师教育专业群。一是组织骨干教师认真学习、讨论各类文件、政策,了解专业的发展要求,明确改革的方向;二是紧密结合骨干校建设关于质量工程的要求,积极做好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申报等工作,10月份我院申报的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背景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立项项目,拉开了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13年1月份,《中国教育报》以“春华秋实育桃李,十年磨砺铸辉煌”为题对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情况进行了报道;三是11月份两项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校级课题完成结题;四是加强了与幼儿园、小学及相关企业的横向交流,努力建设校企(园校、校校)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9月份完成了新一届校企(园校、校校)合作工作委员会的换届调整工作,为我院今后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利用暑假完成了6个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对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11月份与东营市明星艺术公司签署技术服务合同,迈出了与社会合作办学创新性的一步。本学期还立项了两项横向课题,促进了校企之间的合作;五是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学前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为基础,探索多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本学期明星艺术团在10月份完成团员选拔工作,与东营市明星艺术公司合作对艺术团成员进行训练,并承接了大量社会演出,为同学们的技能训练提供了新的平台,13年元旦进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参加元旦新年晚会的演出,给学校带来了声誉,这是我校学生第一次走进中央电视台,被我校评为2012年十大亮点工作之一;六是完成了五 2

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省教育厅的备案工作。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本学期我们加大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一是按照《教师教育院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全院的教学工作计划中;二是进一步修订了《教师教育学院精品课程管理办法》;三是组织教师利用暑假及平时积极准备精品课程建设,为下一步评选院级精品课程做准备。本学期完成了《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录像工作;四是利用暑假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初等教育专业的活动课和选修课部分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自编讲义工作正顺利进行。3.团队建设

教师教育学院把团队建设当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一学期来除继续加强省级教学团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外,各专业都制定了本专业团队建设的规划,同时形成了一些特色团队,如艺术团团队、体育运动队、专升本教学团队等。本学期还对教研室进行了调整,确定了11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实训室,聘任了19位新的教研室主任,促进了教师间的融合,加强了教研室的管理。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本学期还聘任了5位专业带头人和40位骨干教师,有效推动了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三、突出特色,教研室建设长足发展

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既有常规工作,如教师任课安排、课堂教学、教学检查、各类考试、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手续办理等,又有大量的重点工作如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专升本、中升专辅导等,同时还有大量的临时性工作。我们能够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主要得益于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教研室主任的辛勤劳动。教研室主任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本专业特点做了大量凝心聚力的工作,把思想统一到为了教师教育学院的发展而努力上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期末,根据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我们认真对各教研室和教研室主任进行了考核,本学期的优秀教研室是:本学期的优秀教研室主任是:老师们克服困难,潜心研究教学工作,本学期在期末教学检查中,教学档案材料准备比较优秀的教师有:本学期学生评教分数超过92分的老是有:朱金芳、殷霏霏、西宪民、王鑫、3 宋文、宋宝林、尚华燕、曲家报、乔华瑜、刘敏、李娜(计)、江红英、黄林波、杜贞瑶、丁莹、崔敏。

四、强化内涵,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围绕十二五规划,以“行动研究”为依托,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校本研修”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1.落实顶岗锻炼,积极筹划教师进修培训,加快教师队伍转型和业务能力发展。本学期我们派出了60名教师到小学、幼儿园和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外派教师进修20余人次,其中3人参加了出国培训。

2.狠抓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院一直重视听评课活动。我们把听课评课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之中,作为掌握教学动态,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规约性制度,把教师参与听评课的情况纳入期末教师考核成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该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周四下午,各教研室认真组织教研活动,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3.做好教师课程负责情况及专业化发展情况统计。

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努力克服原来中师办学教师专业发展“小而全”的弊端,引导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确定1-3个主攻方向,做“深”、做“细”、做“精”,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一学期来,教师在科研、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和教学奖励62项,一大批教师在自己的领域中成为小有名气的教学名师,一些教师的事迹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宣传,如纪新伟、刘志刚等。4.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教师教育学院一直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了《教师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启动了新一轮“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组织了“教师教育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推荐4位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3位教师获奖。针对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们认真组织了评课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5.加强兼职教师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4

本学期我院在校生突破3000人,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学校公共课,教学任务繁重,部分课程师资短缺现象严重,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本学期共聘任兼职教师20人(其中外聘教授9人),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保障了教学的质量。

五、着眼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文化艺术节成效显著

实践技能训练一直受到我院的高度重视,是实现我院“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今年文化艺术节克服场地限制,与学校技能大赛相结合,在时间上从11月初宣传发动开始,到12月底结束,历时2个月的时间,共由九个比赛项目组成,1000多人次参与各类比赛,达到了历史之最。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严密,专门成立了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和秘书处,广泛组织发动。艺术节组委会和承办教研室精心组织,辅导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指导,学生听从安排,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从而使本届文化艺术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音乐教育教研室、音乐表演教研室、美术教研室、儿童文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室的老师在艺术节的组织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分项目负责人赵一蓉、王小红、毛金香、杜贞瑶、许丽丽、宋文、刘建玲、刘斌、赵玉文及相关教研室主任、老师牺牲大量休息时间,认真组织协调,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六、2013届毕业生专升本工作扎实推进

2012届毕业生专升本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2013届毕业生的专升本工作正在扎实有效地组织着。秉承“四早”方针,我们从上学期开始就利用周末及晚上的时间开始公共课辅导,5月份全面开始专业课辅导。本学期为了进一步激励同学们的斗志,我们开展了“榜样进课堂活动”,制作、张贴上届同学“励志语录”,组织经验介绍会,通过各种方式,把上一届的同学的优秀传统传给新一届同学。暑期辅导历时近1个月,22名老师参加了上课、值班,寒假又组织了为期2周的辅导。老师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换来的是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期盼本届专升本能继续取得一个好的结局。

总之,上下齐心,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取得了应有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如缺少高层次精品课程,有的教师安于现状,积极上进意识不是很强,工作创新不够,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等。在新的学年里,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开创我院教学工作的新局面。5

上一篇:干部职工满意度调查表下一篇:安全生产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