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诗

2024-06-2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诗(通用9篇)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诗 篇1

基于以上理解,我对《芙蓉楼送辛渐》的教学主要分成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对诗句内容的简单理解和积累,一方面是发现送别诗的一些基本特点。在这个理念下,我设计了这一课的教案,且先后进行了几次比较重大的修改。

第一次设计,我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能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人的心情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对比的方法发现四首送别诗写作方法上以及感情表达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我选择了《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送柴侍御》这三首诗与本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送别诗一般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但是在表达的情感上各有不同。

但回顾小学阶段学生学过的诗歌,应当说,古诗借景抒情的方法学生接触得比较多,在许多诗词中均有涉及。送别诗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在学习不同的送别诗时也有涉及。由此可知,这两点知识已经不是学生要学习的新知,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在上网查找了一些和送别诗有关的资料后,李叔同的《送别》这首歌启发了我。在这首歌词里,出现了许多送别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在小学阶段的送别诗中多有出现。是不是可以把送别诗的意象作为一个学习重点呢?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送别诗的意象,了解意象与送别诗之间的联系,还可以运用这些意象帮助学生学习新的送别诗,同时也能总结出此类诗的特点,让学生对送别诗的学习从零散、粗浅走向集中与深入。

那么,用什么方法学习呢?我采用的策略是为学生提供送别诗的意象,让他们找到意象与送别之间的关系,并用诗句来佐证。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先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再集体交流完成的。我选择了八种景物作为学习的内容:长亭、古道、明月、芳草、柳树、兰花、酒、落日,首先让学生判断这些景物是不是送别诗的意象,再从课前搜集到的送别诗句中找到例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适时补充和送别诗的意象相关的资料,加深了学生对于意象与送别诗之间联系的印象。比如,对于柳这个意象,可以为学生介绍它的最早出处———《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的习俗的形成———最早出现在汉乐府古曲《折杨柳》中,在唐代“灞桥折柳”成为一种风俗;还有柳和送别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柳”“留”谐音,柳的生活习性,《诗经·采薇》的经典性等。在课堂学习的最后一部分,我出示了李叔同《送别》这首歌的歌词,让学生寻找其中出现的送别的意象,在歌曲的欣赏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起初我对自己的设计还挺满意的,但我区的陆霞老师听完我的课后,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把我给问住了:仅凭一两句诗的佐证,就能说明此意象与送别 诗之间的 联系吗 ?陆老师的 话让我冷 静下来。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我采用的是一种演绎的学习方式,学生是通过个别的例子来作出判断的。这样的判断并不能令人十分信服。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那么,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来学习“意象”这个主题呢?既然“演绎”这条路不可行,我决定反“演绎”之道而行之,采用“归纳”的学习方式,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送别诗,让他们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有些景物反复出现,从而引出送别诗的意象,进而思考这些意象与送别诗之间的联系。教师再提供资料,进一步充实学生的认识。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把课堂调整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仍然是对于本诗的学习,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诗人的心情及其所表达的情感;第二部分是借助归纳的方法发现送别诗中的意象,了解意象与送别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是尝试运用意象写一两句表现离别之情的话。

课后,陆霞老师对我的课作了点评,她认为我的课堂“和过去的诗歌教学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表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过去的诗歌教学,基本局限于对一首诗的学习,也有涉及到多首诗的,但是都是以其中的一首作为重点,其他诗是作为辅助或者拓展阅读出现的。而这堂课进行的是群诗的阅读。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一类诗的特点。

其次,表现在对教学重点的取舍上。一般的诗歌教学,注重教学生学一首诗,把了解诗人的生平、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提高一步的做法是不仅教诗歌本身,同时也教给学生学这首诗的方法。而本课教学把此类诗歌看作一个整体,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一类诗。本课很好地切入诗歌中的一个要点———意象进行教学,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第三,表现在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归纳法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发现了送别诗的意象,同时也进行了一场思维训练。教师不仅仅是在教“意象”这个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生学方法、用方法。

但是,陆老师认为在课堂中仍然可以看到过去的诗歌教学的影子。如,在第一部分,我仍然花了不少的时间来教学《芙蓉楼送辛渐》一诗,舍不得对教材进行简化处理,使得课堂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产生了脱节的现象。这是受“教教材”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的表现。

鉴于此,我对教案又进行了优化,把第一部分的教学简化为简单了解诗句意思,其他保持不变。

反思整个磨课的历程,有几点感触比较深刻:

1.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归纳法”的运用,要求学生必须有诗词的积累,因此要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情。

2.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能对学生的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以及在掌握这个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且有了发展。知识会忘记,但是思维能力是跟随每个孩子一生的。

3.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而突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简单清晰,这样才能有效实现。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 篇2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辛渐:诗人的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②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③连江:连着江水。

④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指江苏镇江一带地方。

⑤平明:天亮的时候。

⑥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⑦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孤:独自,孤独。

⑧如相问:如果问起。

⑨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⑩玉壶:玉制的壶。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说,(我的心)像在玉制的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绝不会因为在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解读翻译

秋冬时节的冷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

天亮时我送你离去,感觉留下的自己像楚山一样孤独。

如果洛阳的亲戚朋友问起我的情况,

请你告诉他们:我的心像在玉制的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篇3

那场雨 那颗心 那生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本诗大约作于第二次被贬时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系送别老朋友辛渐时而作。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描写了第一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诗作淡淡的孤独,淡淡的哀愁,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心上,此生难了的情愫有谁能懂?有谁能解?

那场透凉的雨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寒雨连江夜入吴”,虽是寂寂寒江,可刚才还是明月照高楼,现在江雨悄然而来,莫非这秋雨也因离愁而生。诗人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又因明日送客不能借酒消愁,一醉方休。已是寒夜,又加寒江,再来透凉寒雨,增添了更多的萧瑟秋意,黯淡离别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江的雨势连绵入吴,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心底无私天地宽啊。虽是寒雨透凉,但清爽,如同冰洁的心。作者听着雨声,看那雨景,始终有一种离愁萦绕心头,与老朋友相对无言,默默地平明来临。那场透凉的雨呀!请把离愁全部带走。

那颗冰洁的心

清晨,就要送走客人,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客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首先是孤峙的楚山,看楚山,心潮起伏,问楚山:你孤独吗?你的心像我一样冰洁吗?作者与楚山相依相偎,同病相怜。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逝去流水。作者与楚山一样的孤独,一样的被透凉的寒雨淋透,那样冰清玉洁。因孤独无人相识,也无人相知,更无人相诉,看着眼前的浩瀚而又洁白无瑕的江水,自然想起“玉壶”,千言万语只化作临别叮咛:“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真切袒露了坦荡的胸怀和坚贞的品格。“玉壶”已是因清澈见底而让人一览无余;“冰”更是因晶莹透明而让人表里皆悉。一颗如冰一般永远表里如

一、高洁清白的心盛入玉壶,还有什么见不得人、见不得事的呢?吴地本也如“玉壶”一样,是洁净之地,毫无污染。而一颗冰洁的心毫无瑕疵,多么清正廉洁、积极进取,高风亮节,冰清玉洁,此乃“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那生难了的情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篇4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基本教学: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能背诵古诗。

2、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古诗,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3、能力运用:自己会写离别赠言

第一课时

一、以情导入:

离别之际有没有让你牵挂的朋友,念念不忘的友情?你又有何话想对他(她)说呢?

二、学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4.学生个人诵读展示。

5.集体诵读 6.出示问题,初步理解

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 描述诗的意境。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第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后两句,写的是自己,但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在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也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本诗既写了朋友的离情别绪,更加写出了自己的高风亮节。

展开想象诵读诗,师生共评

7 背诵:(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三、积累训练

诵读,默写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篇5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注释]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辛渐:王昌龄的朋友。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

“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说: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独。寒雨:秋雨。连江:满江。夜入吴:夜晚秋雨入镇江。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平明:天刚亮。客:指辛渐。楚山: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

“洛阳”二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平明:清晨。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译诗]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反思 篇6

一、把握古诗的韵律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在初读古诗时,让学生自读三遍,要求读准字音,句子读通。在此基础上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同时穿插七言绝句的相关知识及朗读技巧,然后范读,指名读,师生互读等等。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我们应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声调节奏,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韵律美,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古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诗眼,把握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开拓想象,感悟诗人的内心。古诗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诗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熟悉和情绪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王昌龄孤寂的内心时,抓住诗眼“孤“来层层深入理解。首先通过词想象画面。如:让学生找出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引导说具体,再发挥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想象中理解诗的大意,避免了以往以词解词的教法,既淡化了诗意,又培养的学生的想象力。然后通过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引出《芙蓉楼送辛渐

(一)》,这是前一天晚上王昌龄和辛渐在芙蓉楼饮酒话别的情景,结合一夜的寒雨体会此时诗人那种忧愁、孤寂的心情,指导朗读,同学们的情渐渐浓了。最后穿插王昌龄的生平资料,在他坎坷的仕途中,再次体会与好友分别时的心境,再读前两行,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

在理解后两句时,采用的换位想象,如果你是家中的某一位亲友,见到辛渐会如何询问?而诗人在与辛渐分别时只有一句嘱托,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再抓住诗眼“冰”和“玉”了解其特点,通过三次引读深入感悟诗人那种高风亮节、矢志不渝的品格。通过多元解读,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深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才能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有缺陷的课才有探讨的价值和改进的动力,通过实际教学,也呈现出了许多的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言和说话的口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课堂成为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而并不是单纯的我说你听,要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诗人。

2、要关注学生的感受,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思考的规律,应环环相扣,不露痕迹。如:让学生默读前两行,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这样提问显得有些生涩,破坏了学习这首诗的整体感。何不这样问:读着这首诗,你感觉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心境?引导学生抓住字词来体会,再出示《芙蓉楼送辛渐

(一)》再次抓词感受诗人的心情,这样就从整体到部分,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3、教学的主线要明确。理解后两句时,应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想,辛渐即将返乡,诗人可能会让他捎回什么去呀?,再插入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对诗人遭遇的了解中,就会明白诗人那种高风亮节,冰清玉洁的品格。最后作为了解王昌龄的边塞诗出示了《出塞》,我们的目的不要为了拓展而补充,而是要从多层次,多角度的了解诗人,即使两次被贬谪,但是仍然关心边关,心向祖国,这不仅是对诗人的多元解读,更是在学习一种文化,受到一种熏陶。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篇7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感悟诗人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教学难点:

抓住“冰心”“玉壶”感悟诗人高尚品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对诗游戏。(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导入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着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3、理解诗题。

4、背景介绍。

二、整体诵读,品评朗读。

1、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1)指读正音。

(2)指导读出节奏美;

指读、男女生共读。

师:我们知道,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能不能读出节奏来。指名读一读《芙蓉楼送辛渐》,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时是怎么停顿的,有没有读出节奏与韵律。

2、师范读,读出韵脚音调。

3、生试读,指读。

4、齐读古诗。

三、感悟诗歌内容。

1、自读自悟。学生结合注释仔细地读一读,和同桌交流哪些字眼让你看到了送别时的情景。

2、同桌交流。

3、课堂交流。

(1)“寒雨”看出送别时的天气下着雨。

(2)“夜”“平明”可以看出送别的时间。

(3)“楚山孤”可以看出诗人送别好友时的孤寂心情。

四、走进诗人感悟品格。

1、教学三、四两句,感受诗人高洁的.情怀。

(1)师:芙蓉楼一别之后,辛渐即将回到洛阳,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年迈的双亲、结发妻子、兄弟姐妹、友人)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回来?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遭贬谪?)

师: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只让辛渐告诉家人“一片冰心在玉壶。”这究竟是为什么?

(2)播放动画

通过了解了诗人的经历,请再读读这一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字词体会到的?(板书冰心、玉壶)“冰心”是什么意思?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由此可见,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就是要表明自己的信念。

师:多么正直的人,多么高洁的心啊!(板书:高洁)

(3)补充“玉壶”典故诗句。

3、归纳主题。

师:《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一孤一寒,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凄寒孤寂之情,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了诗人高洁的操守。同时“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成为了全诗的主旨所在,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

4、熟读成诵。

师:当我们理解了诗人与朋友离别的伤感,理解了诗人那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之后,让我们再一次跟随着这悠扬的乐曲吟诵这首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播放古诗新唱)

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8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下面为大家带来《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翻译赏析,快来看看吧。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翻译/译文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直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赏析鉴赏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反思简短 篇9

这三首诗虽主题各异,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伟大的品格。其中《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本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间的离情别绪,重写自身的高风亮节。在讲授中,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者听读,或者范读,或者领读,或者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经由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并且为学生理解、体味古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蔬菜生产关键技术下一篇:新华农场发展旅游业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