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2024-08-22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共13篇)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1

关键词:移动应用软件;智能终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即APP软件)开发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作为一门新的技术,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程。根据我校的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讨论。

1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依赖于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主流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公司的Windowphone;Google公司的Android;Apple公司的iOS等。不同的硬件环境具有不同的移动操作系统,需要不同的软件开发环境。常见的移动应用程序有三种类型:1)原生应用程序:原生应用程序是某一个移动平台(比如iOS或Android)所特有的,使用相应平台支持的开发工具和语言(比如iOS平台支持Xcode,语言为Objective-C或者swift,Android平台支持Eclipse或者Androidstudio,语言为Java),原生应用程序外观和运行性能是最佳的。2)HTML5应用程序:HTML5应用程序使用标准的Web技术,通常是HTML5、JavaScript和CSS。这种只编写一次、可到处运行的移动开发方法构建的跨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运行。但存在一些重大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会话管理、安全离线存储以及访问原生设备功能。3)Hybrid应用程序:把HTML5应用程序嵌入到一个的原生容器里面,集原生应用程序和HTML5应用程序的优点与缺点于一体。另外,微软公司最近开发了Xamarin系统,它是用C#开发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原生应用程序,一次开发,多平台交付。下面对三项技术做一个对比总结:我们调研了北京地区的一些高校,各高校设置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课程名称不尽相同,选择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不同,内容也不同。我们学校最先选择的该课程是J2ME开发。然后,学校在小学期(又称为第三学期)安排了Android开发。为了不和小学期课程内容的重复,我们选择iOS开发平台,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2传统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情况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移动应用开发与传统的PC应用程序的开发的区别在于:一方面,采用交叉编译环境,真机调试比较麻烦。调试另一方面,软件开发技术发展太快,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前期的实践教学相对单调,缺乏实际应用的体现。在实践教学,我们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实验室给学生进行简要讲解和演示操作,按照开发控件(组件)进行安排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相对偏少。这样,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较少,积极性也不高。

3移动应用系统实践教学改革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从各方不断地调整实践教学,具体做了一下探索与改进:

3.1实践课程内容改革

首先,移动应用程序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硬件资源。移动终端的硬件平台多种多样,每个平台具有丰富的外部设备资源。这里的外设设备资源是指传感器、无线技术、麦克风和摄像头等。智能手机中最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加速度传感器能测量手机的加速度;陀螺仪提供精确的角度信息,利用它可以判断手机在哪个方向上旋转了多少度;磁力传感器是指南针类应用用来判断地球北极的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检测环境的亮度;指纹传感器通常被用作一种安全措施,苹果iPhone的多款手机都配置有指纹传感器。加强用软件控制硬件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传感器,去获取一系列的参数,通过网络和控制系统,控制一些外设。比如,利用无线技术(蓝牙、局域网等)进行小汽车控制、机器人控制等。其次,加强移动应用程序利用服务器端的提供的API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目前单机版的APP越来越少,许多的APP都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像百度、数据聚合等提供大量的API接口,鼓励学生利用这些API接口开发一系列的应用程序。最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开发。游戏产业是移动应用开发的一个最新热门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iOS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鼓励学生进行游戏策划,并利用APP实现它。

3.2多样化实践教学形式

首先,引进社会培训公司参与实践教学。目前,社会上IT培训机构很多,实力也比较强,比如:达内、千峰、火星时代、蓝色互动、蓝鸥科技等。他们的教学体系、实验内容、项目实践等很有特色,他们一直关注着该方向的前沿技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校和达内教育集团合作,利用他们优质的培训教师和实践的开发经验,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是我们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公司研发项目中,让他们接触到移动应用开发最先进的理念和开发技术。利用校企合作合作模式,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实习的有机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过程处于突出位置。最后,科研竞赛项目形式。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按照软件工程的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安排,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入企业项目和教师科研题目,学生根据兴趣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选择项目实践课程。另外,社会上移动应用开发的竞赛也比较多,组织竞赛的部门有:教育部门、科技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积累项目了经验,提高了协同工作能力。这样,丰富了学生实践课程形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实践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首先,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课程,采用项目验收式评价。我们不断调整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一方面是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方式的调整,不断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实践考核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实验室教师组成验收小组,小组每个成员针对自己所完成的内容进行答辩。其次,强调实践过程的评价。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实验功能和性能的实现非常重要,考虑到整个实验过程的复杂性,我们更强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态度,培养学生科学、认真负责的精神。最后,严格要求实践报告的撰写。撰写实践报告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和素质,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项目的报告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课堂知识,增强了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项目研发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我们对学生的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比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更高,学生对实践教学评价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5结语

移动终端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地快速更新。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作为高校计算机和软件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也不断的调整。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2

1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依赖于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主流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公司的Window phone;Google公司的Android;Apple公司的i OS等。不同的硬件环境具有不同的移动操作系统,需要不同的软件开发环境。

常见的移动应用程序有三种类型:1)原生应用程序:原生应用程序是某一个移动平台(比如i OS或Android)所特有的,使用相应平台支持的开发工具和语言(比如i OS平台支持Xcode,语言为Objective-C或者swift,Android平台支持Eclipse或者Android studio,语言为Java),原生应用程序外观和运行性能是最佳的。2)HTML5应用程序:HTML5应用程序使用标准的Web技术,通常是HTML5、Java Script和CSS。这种只编写一次、可到处运行的移动开发方法构建的跨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运行。但存在一些重大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会话管理、安全离线存储以及访问原生设备功能。3)Hybrid应用程序:把HTML5应用程序嵌入到一个的原生容器里面,集原生应用程序和HTML5应用程序的优点与缺点于一体。另外,微软公司最近开发了Xamarin系统,它是用C#开发i 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原生应用程序,一次开发,多平台交付。下面对三项技术做一个对比总结:

我们调研了北京地区的一些高校,各高校设置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课程名称不尽相同,选择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不同,内容也不同。我们学校最先选择的该课程是J2ME开发。然后,学校在小学期(又称为第三学期)安排了Android开发。为了不和小学期课程内容的重复,我们选择i OS开发平台,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2 传统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情况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移动应用开发与传统的PC应用程序的开发的区别在于:一方面,采用交叉编译环境,真机调试比较麻烦。调试另一方面,软件开发技术发展太快,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

前期的实践教学相对单调,缺乏实际应用的体现。在实践教学,我们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实验室给学生进行简要讲解和演示操作,按照开发控件(组件)进行安排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相对偏少。这样,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较少,积极性也不高。

3 移动应用系统实践教学改革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从各方不断地调整实践教学,具体做了一下探索与改进:

3.1 实践课程内容改革

首先,移动应用程序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硬件资源。移动终端的硬件平台多种多样,每个平台具有丰富的外部设备资源。这里的外设设备资源是指传感器、无线技术、麦克风和摄像头等。

智能手机中最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加速度传感器能测量手机的加速度;陀螺仪提供精确的角度信息,利用它可以判断手机在哪个方向上旋转了多少度;磁力传感器是指南针类应用用来判断地球北极的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检测环境的亮度;指纹传感器通常被用作一种安全措施,苹果i Phone的多款手机都配置有指纹传感器。加强用软件控制硬件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传感器,去获取一系列的参数,通过网络和控制系统,控制一些外设。比如,利用无线技术(蓝牙、局域网等)进行小汽车控制、机器人控制等。

其次,加强移动应用程序利用服务器端的提供的API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目前单机版的APP越来越少,许多的APP都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像百度、数据聚合等提供大量的API接口,鼓励学生利用这些API接口开发一系列的应用程序。

最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开发。游戏产业是移动应用开发的一个最新热门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i OS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鼓励学生进行游戏策划,并利用APP实现它。

3.2 多样化实践教学形式

首先,引进社会培训公司参与实践教学。目前,社会上IT培训机构很多,实力也比较强,比如:达内、千峰、火星时代、蓝色互动、蓝鸥科技等。他们的教学体系、实验内容、项目实践等很有特色,他们一直关注着该方向的前沿技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校和达内教育集团合作,利用他们优质的培训教师和实践的开发经验,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是我们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公司研发项目中,让他们接触到移动应用开发最先进的理念和开发技术。利用校企合作合作模式,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实习的有机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过程处于突出位置。

最后,科研竞赛项目形式。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按照软件工程的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安排,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入企业项目和教师科研题目,学生根据兴趣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选择项目实践课程。另外,社会上移动应用开发的竞赛也比较多,组织竞赛的部门有:教育部门、科技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积累项目了经验,提高了协同工作能力。这样,丰富了学生实践课程形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实践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首先,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课程,采用项目验收式评价。我们不断调整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一方面是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方式的调整,不断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实践考核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实验室教师组成验收小组,小组每个成员针对自己所完成的内容进行答辩。

其次,强调实践过程的评价。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实验功能和性能的实现非常重要,考虑到整个实验过程的复杂性,我们更强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态度,培养学生科学、认真负责的精神。

最后,严格要求实践报告的撰写。撰写实践报告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和素质,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项目的报告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课堂知识,增强了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项目研发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我们对学生的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比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更高,学生对实践教学评价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5 结语

移动终端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地快速更新。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作为高校计算机和软件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也不断的调整。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

摘要: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应用程序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开设了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这门课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分析了移动应用软件运行的平台和开发技术,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改革,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详细论述。内容上,利用手机上丰富的传感器开发应用程序,利用开放API开发网络应用程序,引导学生开发手机游戏等;形式上,联合社会培训公司参与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引入实践教学中。最后,对该门课程的实践成绩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移动应用软件,智能终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骆嘉伟,李玮,殷樱.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3):136-138.

[2]胡忠望,莫家庆.基于Android的移动应用开发研究[J].软件导刊,2014(11):18-20.

[3]罗怡桂.基于问题解决的移动应用系统实验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377-379.

[4]苏含江.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开发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54,56.

[5]廖龙龙,路红.《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58-61.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敏捷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

1 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需要敏捷开发

1.1 传统开发和敏捷开发的区别。传统开发方法即生命周期方法,又称结构化范型。它采用结构化技术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瀑布模型是传统方法代表,该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定义为六个基本活动:计划制定、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代码编写、上线测试和运行维护,并且规定它们由始至终、相互衔接的固定顺序,犹如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敏捷开发则是把大项目划分为多个互相关联,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单独测试,均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软件可一直处于使用状态。敏捷开发由几种轻量级的软件开发方法组成,如极限编程,Scrum,精益开发,特征驱动开发,动态系统开发方法,水晶开发等等。[1]

由此可见传统开发模式在结构层次明晰,但流程上较为固定,对各个阶段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对软件的实施结果可预见性差。而敏捷开发化繁为简,各模块独立性强并能单独部署,所见即所得,提高投资的可靠性和回报速度。

1.2 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特点。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说: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2]创新的目的是对老旧的流程进行改进和革新,从而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创新,一类是管理创新。而技术创新是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创新。

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的主要切入点为“提升客户感知”:移动应用创新的技术难度均不复杂,关键在于想法新颖不新颖。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创新应用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地理定位、私密性、便捷性等的特点,来改善客户感知,如基于LBS的服务、即时通信、移动商务、应用商店等。而基于客户感知方面的需求往往是要求能短平快实现和解决,这就契合了敏捷开发的特点。

(2)创新需紧跟潮流并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互联网环境的迅速变化,如何将app或业务快速推如市场成为创新应用成败的关键,也就是我们说的敏捷度。敏捷开发精神强调程序员与业务管理者之间的直接沟通、紧凑而主动的团队协作,充分发挥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通过软件版本的频繁交付,因此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的快速变化。同时,创新性移动应用的最大特点是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在开发中,采用依托于敏捷开发的核心精髓的循环迭代流程,能帮助开发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尽可能贴近市场需求。

1.3 传统开发模式无法支撑移动互联网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特点对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提出了如下要求:能够“随即而动”响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能够正确快速的接应需求迅速进入开发状态,代码和软件维护的便捷性以保证7*24小时不间断服务,能够迅速提供产品并不断完善。而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将很难实现以上要求:

(1)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有时因顾客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顾客和开发者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大多数情况下软件开发过程需求还会不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瀑布开发模型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敏捷拥抱变化,允许变化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在敏捷开发中,变化与增加新功能是没有矛盾的。

(2)传统方法开发软件的过程,往往是顾客与开发团队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开发过程中顾客的参与度不高。这也是传统开发模式下最终交付软件与顾客预期存在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而在敏捷开发中,要求顾客和开发团队一起开发,保障软件和客户目标的一致性。

(3)传统方法学不同开发阶段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团队成员参与度不高,不利于软件整体维护。敏捷开发强调简单设计,合作开发,团队每个成员都从开始接触客户到需求分析,程序设计以及编码、维护工作,全程参与全部承担。

(4)传统方法往往要到最后才能得到可执行的产品,而敏捷开发很早就可以得到可执行的产品。

1.4 结论。因此,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我们必须采取敏捷开发的模式。

2 敏捷开发实践

2.1 项目介绍。本次创新开发实践的项目名称为“微信客服”。微信由于“一对一”私密性与互动性,在客户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一方面可安全高效地完成用户业务咨询需求,另一方面让用户能感知到自己互动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人。通过微信渠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对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客户粘度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将“微信”作为客户服务的一种渠道是比较大胆的创新探索,为规避投资风险,同时从节约开发成本方面考虑,采取创建小型虚拟团队以极限编程模式进行开发。

2.2 项目实施流程。

(1)与客户沟通,制定开发计划。项目组成立后,程序员团队立即与客户进行沟通,并从“客户感知”的角度出发共同确定系统需求,拟定功能模块,形成简单需求文档。同时制定开发计划:实现三个迭代周期:第一个周期完成话费查询、积分查询、营业厅查询这三个模块;第二个周期完成业务定制、促销活动、在线客服这三个模块;第三个周期完成自定义菜单、后台管理功能两个模块。

(2)结对编程,提高质量。团队成员按照功模块进行简单分工,两两组队,使用基于团队开发的工具如GIT,SVN,共同完成同一功能模块。结对模式是团队成员中进行新老搭配,老成员负责编写代码,新成员负责系统测试及代码走查,以保证代码的准确性性和可读性。

(3)共享代码,共同维护。使用GIT版本管理工具,保证代码的同步更新和合作开发,保证所有成员具有相同的阅读权限,每个成员不仅需清楚自己所编写的代码,也要了解其它队员代码编写情况,同时赋予每个成员都更改代码的权利,任何问题的出现都由全团队成员一起讨论、修改,这样,即使因某个团队成员的离开也不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开发进程。

(4)持续集成、测试。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测试会,邀请客户一起进行测试,在这过程中注意客户的反馈意见,及时变更部分需求,积极进行编码测试,保证开发的质量和避免风险的发生。

2.3 效果和效益评价。整个系统经过一个半月的迭代开发,到最后一个版本发布时,整个系统早已稳定运行。团开发充分注重了安全性、易用性及灵活性,同时敏捷模式使客户对系统所提出的任何要求均按质按量全部实现,获得了客户的高度好评。

如按照原来的流程进行开发,客户必须一次性整理需求,且中途无法变更,导致需求搜集时间过长,拖延开发周期。同时采用传统开发模式,通常采用一次性交付软件的方式,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新产生的需求,必须增加投资进行解决或实现。

由此可见,通过敏捷开发的方式,即有效的提高了客户感知,也大量的缩短了开发时间成本和投入成本。

参考文献:

[1]Alistair Cockburn,敏捷软件开发[M].苏敬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2]王蕾,曹希敬.熊彼特之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J].科技和产业,2012,6.

作者简介:金杰(1980-),浙江台州人,工程师,现供职于中国电信重庆公司。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4

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过传统电脑的使用率。截止2014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6.49亿,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1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85%,其中有8.1739亿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占全部用户的71.34%,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国占了4家(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一、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政策及现状

长沙软件产业基地是我国11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集聚了全省约90%的软件企业。2014年2月19日,湖南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7年建成一批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载体,培育一批移动互联网骨干龙头企业,建成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把湖南打造成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政策洼地和产业高地。2014年2月23日省财政厅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副省长黄兰香表示,湖南现在有两块响亮品牌,一是文化创意产业,二是工程机械产业。我们有一个梦想,下一步,要把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打造成湖南响亮的品牌。湖南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氛围正在初步形成。湖南省市区三级政府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政策,湖南有信心把移动互联网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湖南品牌”。

湖南已成为互联网大省,目前在全国移动互联网领域,近1/3的企业家是湘籍,为湖南发展互联网提供了人脉基础。2015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3家。

移动互联网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到达1200亿元左右,引进和培育120家骨干龙头企业,全产业链企业过千家、从业人数逾5万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大力推进芯片与终端设计制造、移动通信与网络设备、电子元器件及材料重点产业链培育。加快发展智能硬件、手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平台。长沙将以“衣、食、住、行、乐”为内容打造继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国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五城”——移动生活之都。

二、人才需求与就业分析

2014年移动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力。百度移动流量首超PC,天猫双11移动端交易额猛增至243亿;滴滴快滴上演红包撕逼大战,陌陌上市前夜遭网易炮轰。阿里巴巴、京东、陌陌、猎豹等互联网企业纷纷上市,融资千亿美元,网络营销大潮再次席卷全球。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出“互联网+”计划,更是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越来越多的行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都逐渐从传统市场转向网络市场,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广岗、互联网营销岗、手机应用APP(安卓)技术开发岗等岗位的人才最抢手。甚至有公司打出,“只要懂技术,肯努力,薪酬不是问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应用的人才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下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看2015年计算机的特别软件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开发的人才需求状况。

图1

企业招聘需求排名前10行业

从图1企业招聘需求排名, 可以看出,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成为招聘需求最大的市场。互联网计算机行业争相抢夺技术类人才,其中电商平台都希望第一时间抢占移动端入口,所以移动端开发工程师是非常热门的技术岗位之一,后端开发的要求也使得后台开发工程师相关职位炙手可热。同时,数据显示,互联网IT行业“霸占”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网上发布职位数首位,地位稳固;其中该行业在北京的人才需求量超过7万个,职位发布数在全国城市排名首位。

图2

平均薪酬排行前10的城市

从图2-TOP10城市平均薪酬排行可以互联网行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发展城市,而厦门、杭州与重庆近几年也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各大互联网企业为了引进人才也不惜开出较高薪酬。

图3 互联网行业热招工资排名前10职位

火热的互联网计算机行业里面热招职位工资排名TOP10可以看出,排名榜中有五个都被程序员给占领。互联网计算机行业技术人才广受追捧,移动应用软件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根据图4-爱布斯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岗位移

图4

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动App开发人才招聘环节中,由于Android开放性更强。

目前人才市场上对Android工程师的需求量更大,超过83%的雇主企业表示对此类人才有需求,紧随其后的是IOS工程师、塞班应用工程师、SE架构师等。

除了一线城市以外,移动互联网行业主要集中的城市有杭州、苏州、厦门、成都、重庆、武汉和长沙等。因为人才的稀缺和行业发展的迅速,使得一二线行业人才的薪酬差距逐年缩小,甚至部分二三类城市开出的“价格”要高于一线城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使移动App开发人才晋升为“稀缺资源”。

据估计,未来5年,由于传统的互联网业务将全面向移动互联业务转型,我国的移动互联产业目前急需移动互联的代码编写、研发、测试、UI设计等专业人才,人才缺口在150万人以上。据业内专家分析,移动互联网人才缺口大的原因,首先在于紧缺人才基本上在几大知名互联网公司并相对稳定,其次国内高校又没有对口专业,不能为市场输送满足需求的人才数量。很多IT、互联网行业的人才也纷纷转型到移动互联,移动互联的从业者薪酬水平涨幅也高于其他行业。

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对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因此移动应用开发人 4 才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移动应用开发岗位能力分析

1、移动应用开发市场现状

目前全球iOS和Android应用市场的规模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2013年全球移动应用商店下载总量达到1020亿,高于2012年的640亿。中国市场企业级移动应用快速发展,2013年市场规模为9.3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41.5亿美元,2013-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5.3%,到2017年将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2-3年是移动应用的高速发展阶段,预计2016年将达到建设高峰。

2013年全球移动应用下载量从2012年的640亿次增至1020亿次,营收将从2012年的180亿美元提高到260亿美元。其中,免费应用占总下载量的91%。2013年,应用内购买营收达到44.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7%,初步估计,2014年移动应用下载量达到1500亿次。到2017年该比例将提高到48%。免费应用在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内的比例为60%,在谷歌Google Play应用商店内的比例为80%。到2017年,iOS和Android应用商店将占到全球移动应用下载量的90%。2017年每部iOS设备每月平均应用下载量将从2013年的4.9次降至3.9次,每部Android设备每月平均应用下载量将从2014年的6.2次降至5.8次。

2、移动应用开发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整体移动互联网基础网络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促进移动应用的使用以及移动应用分发量的提升。截至2014年第3季度,中国3G/4G用户已达5.5亿,占整体手机用户的43%,随着4G的推广和逐渐普及,网络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数据资费也将逐步下降,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App的积极性随之提高,移动应用分发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中国移动网民数量的逐年递增,对移动互联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将呈现爆发性增长。人们对移动微博、移动阅读、移动娱乐、移动工作等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剧增,因此需要大量的移动应用相关从业人员。据工信部统计,未来3年内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与软件开发类人才需求量将超过100万人,其中移动软件开发、移动游戏开发人才缺口在45万左右,移动软件测试与维护、移动营销等岗位人才缺口在30万左右。移动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踊跃报考的热门专业。

4、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并未被单独列在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所以很多学校只是将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设置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不明确。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但由于时间不长,积累的课程资源很少,课程内容也比较浅显,可供学生使用的优秀教材还不多。移动应用开发作为新生的岗位,绝大部分教师相关项目开发经验欠缺,教学经验有待提升。

5、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建设方案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5

基于Authorware软件平台的实践教学课件开发

以公路工程常规试验实践教学为具体内容,利用Authorware软件平台,采用设计图标和流程线制作方法,论述课件模块体系构建思路、多媒体素材准备和制作技巧以及课件的.编辑合成与打包方法,从而形成交互式的实践教学课件系统.

作 者:张甘林 张鹏 张省侠 邹艳琴 郭红兵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刊 名:硅谷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软件 Authorware 实践教学 课件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6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市场巨大,但是也有不少经验需要累积。下面是澳环总结的关于app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

1、信:解决信用问题。用户看到你的移动APP开发,凭什么相信你呢,万一你乱扣费呢?万一有病毒呢?下载安装是有时间成本和风险成本,澳环认为让人要相信你,是入门的第一步。信任问题渗透到APP开发的很多环节。例如UI设计,ICO图标、产品说明等,都要传递你是可值得信赖的。

2、快:解决用户快开快关。APP开发最大的价值是碎片化的时间应用。澳环建议移动APP开发要让用户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例如在等公交车,他可以在几分钟内就玩上一会,车一来就关,一上车站稳就继续。你不能让应用一关一开之间得等很久,或要重头开始,否则就是很糟糕的体验了。

3、易:界面讲究易上手,让用户很容易自学习。不要让用户去费力摸索。有一款室内逃脱的应用,设计太深奥,没人可以玩超过2分钟。这方面,有很多视觉引导的案例可以学习,例如一个小图标,做得让用户觉得想按一下,或是是滑一下,这就是设计的不同。

4、简:要简化流程,每简化一步,用户会感谢你的。手机界面太小,每多一步,用户都会感觉难度翻番,以至于有些流程过多,最后都忘了前面是如何操作的了。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7

现如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5年Android设备已经达到13.7亿部。市场的发展迅速与庞大的需求量,促使Android的就业市场急需大量的设计和开发人才。与此同时,也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的推动之下,我国各大院校都积极的开设了Android相关的开发课程。国内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量的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Android移动开发产业的发展。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其主要是对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系统性的传授,而我国各大院校在对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的授课过程中还是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技能传授为辅助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导致了很多院校学子在毕业之后还要去花费钱财去培训机构进行实践学习。

很多企业因为人才的缺乏会直接与各大院校签订就业协议,由院校为企业定点委培具有高技术和高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对于各大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而言,能否提升学生们的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的实践能力直接决定着院校的发展。

2 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问题

2.1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偏离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矛盾比较显著:毕业生就业越发困难,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校的角度而言:教学内容有些过时的理论,缺乏训练环境,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与行业之间缺乏沟通,学校对企业的关于人才需求方面的认知程度较低。

2.2实施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因为授课的较多,课时的安排较少,因此导致教师仅能专注于课本教案的教学,缺乏基本操作的演示的时间,对于操作的细节讲解不够充分。而且现如今各大院校都存在的严重的试验机陈旧现象,在这种有限的实验条件下,且学生的基础薄弱,导致学生们难以完全掌握课程内容,更谈不上进行实践操作。

2.3教师培训和再教育体系的不健全

因为高校与企业间的存在的种种差距,导致Android开发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不愿从事的Android开发专业的教学,因此Android的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此外,Android开发的专业行业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快,Android开发课程的教师需要更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但由于各大院校普遍不重视Android专业基础课堂教学的发展,使得老师缺少参与培训学习机会。

2.4实验室投入不足,设备简陋

设备性能和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买到好的设备往往需要更多的投资,对于很多学校来说,不愿意在教学设备上花费过多,这就导致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实验室的更新和发展跟不上学校的扩招的速度,而且学校中的一些Android开发实验室中从事Android研发的专业设备都落后,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Android开发技术的步伐。

2.5陈旧的教学模式

现如今对于Android开发技术的实验教学案例存在着严重的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而且学校的知识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上遵循实验指导书步骤来进行,缺乏探索。目前,Android开发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在实践中,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采用者板书的形式,通过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被动的接受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互动环节,使得多媒体教学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真正的意义。

3改革Android开发技术的教学方法

Android开发技术的学习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实践中,学生通过运用知识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不能让学生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过程中,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来把理论实际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然而,目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非常满意的结果。

3.1分层教学

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之前可以根据等级不同,来进行教学分类测试。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主要以老师的引导为主,积极的开展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其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首先以课本教学为主,在课本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的讲解以及演示过程,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模仿演示。在阶段学习完成之后,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小组的开发试验,来强化学生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和个人动手能力。

3.2淡化理论,强化技能,拓宽范围

随着Android的移动开发专业知识和Android开发专业产品相关技术的普及发展,一些Android的专业知识来开发在一定范围的普及。Android发展历程的Andrid作为一个移动开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更倾向于应用层面,教学内容应淡化理论、加强的技能、拓宽范围。

4结论

随着Android设备的普及使用以及Android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学生们的实践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高校应当积极的加强对于Android开发技术实践课程的安排。通过对专业教师的福利待遇的改革以及加强教师在培训的基础上来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的实验设备,从而保证学生们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Android开发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峰.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系统研究与开发[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

[2]邹绍武.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中数据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吴志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教学研究[J].电子制作,2014,21:114-115.

[4]刘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6:191-192.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8

开课单位:会计学院 开课学期:第3学年秋季学期 学 分:1学分 学 时:16学时(1周)适用专业:会计信息化(060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必修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平台,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围绕会计软件开发技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计选题,完善《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所开发的系统原型案例。

2、在以下设计课题中选择

商品进销存类:(1)商品采购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2)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3)商品库存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4)应付账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5)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6)采购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7)销售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8)库存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9)应付账款账龄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10)应收账款账龄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其它:(1)工资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2)固定资产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3)财务管理指标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3、自拟题目

在满足《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行拟定课程设计题目,经指导教师批准同意后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本课程设计原则上以各小组自行开发的商品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原型案例为基础,在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处理流程、计算方法、源程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作品完成后,要求学生提交以下资料:(1)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文档;(2)物理数据模型 PDM;(3)数据库文件;(4)源程序;(5)系统运行效果屏幕录像视频。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2、依据提交资料的完整性、软件运行效果、作品现场演示、系统文档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屏幕录像视频、纪律表现等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9

摘 要: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近几年,移动智能终端得到了普及,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智能终端缓解了培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培智学生;信息技术

一、存在问题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信息技术学科必须“以学习简单的通讯工具运用、计算机操作、互联网络运用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当前,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智障学生个体差异大,信息技术能力悬殊

由于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适应性行为障碍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起点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甚至伴有多重障碍,手部可操作性也不尽相同,这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更甚。

2.培智课堂超班额,智障学生自主探究难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培智班级的学生远超过8人的班额。在教学中,教师无法同时兼顾不同障碍的学生。所以在常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难以真正有效开展。

3.课堂注重操作训练,忽视智障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在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智障程度较轻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时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力。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节课经过教师精讲、学生练习,留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已经不多,对作品的展示、评价时间就更少。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学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可行性

移动智能终端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通常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各种功能。现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非常普及,语音识别、手写输入、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并不陌生。移动智能终端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使用比其他课堂具有更多优势。

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在网络教室进行,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可以为学生呈现各种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在使用和维护这些终端时更具优势。信息技术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移动智能终端接触更多,使用智能终端更得心应手。

语音识别、手写输入、指纹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应用能为智障程度较深的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使操作有困难的智障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无障碍沟通得以实现。

三、移动智能终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微课为分层教学资源,基于ipad实现学生异步学习

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技术、多点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用,以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化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培智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差异性不可避免,教师有责任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成长。教师将知识点按操作难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档。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挑战不同难度的内容。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以QQ为交流工具,移动智能终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腾讯QQ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懂、免维护和零费用等特点。它整合了多种网络交流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交互工具。在培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QQ群,学生运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联网。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随时在学习群中发布,教师在为信息技术基础差的学生补差过程中,群里的问题就已经被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了。教师的角色从讲授者、领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3.整合应用程序,为学生给出即时的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提倡把评价贴近培智学生的生活,即评价应注重平时的操作与实践,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最后得出的结论,或最后拿出来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揭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他们是如何解决困难的。如“印象笔记”就可以将课堂上的一个画面、一段视频保留下来,通过“多屏互动”上传到电视屏幕,供学生一起学习、评价,这样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的反思

通过上述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我们看到这些终端及其软件的确可以缓解目前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上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在智能终端使用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应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应打破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10

强大的多点触摸功能为智能手机用户带来了无可比拟的用户体验, 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智能手机的行业。基于多点触摸技术的移动App产品的策划、设计、开发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 移动App时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越来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移动终端发展的迅猛也导致了行业人才的紧缺, 移动应用市场需求推动着人才教育的导向, 一个完善的移动应用开发需要多专业的人员无接缝配合完成。而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实践领域, 基于移动应用的App时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已成为数字媒体专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满足就业市场对移动应用产品开发设计与策划人才的需求, 我院在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教学中设立了移动应用开发课程, 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堂讲授、设计实验、项目策划与实训、参加比赛等多种形式, 重点培养学生在移动平台上App策划与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App程序开发能力, 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与专业程序员的无接缝配合的能力, 使他们能接触目前最新的智能终端平台设计与开发, 从而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建设目标

我校围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积极探索适合移动终端应用设计与开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遵循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综合型设计与交互人才的办学定位, 使学生掌握移动终端的新理论、新产品及新的设计方法, 从而与程序员无接缝配合, 让学生具备进入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开发领域的策划、界面及交互设计能力。学校通过开展实践项目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 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移动终端的设计与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与专业程序员的无接缝配合的能力;并逐步完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不断探索面向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综合型交互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

1. 课程教学目标。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主要面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开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为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和较好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文科生, 在此前已经学过相关前续课程如:计算机基础、三大构成、媒体策划、视觉设计、交互设计、Flash快速原型等, 具备学习移动应用开发策划和设计的基础, 并兼具与专业程序员配合所需的先决技能。通过学习《移动应用开发》这门课程, 主要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悉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 了解移动应用开发的前沿技术及其相关应用, 掌握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的构建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创新思维方法, 具备策划一个完整的移动应用的能力。 (3) 使学生熟悉移动用户的使用流程与习惯, 掌握基本的移动应用的交互架构的构建方法。 (4) 使学生熟悉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与PC桌面设计的不同之处, 掌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要素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5) 使学生掌握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Flash+Adobe air结合的基本使用方法, 具备一定移动应用编程能力, 掌握利用该平台验证前期的策划、交互架构及界面设计的方法, 实现基本移动应用的完整性呈现, 具备与专业移动开发程序员无接缝配合的能力。

2. 课程教学内容。

《移动应用开发》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 依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将本课程分为基础理论讲解和项目实践两部分。其中, 基础理论讲解主要向学生讲授移动应用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 如基本流程、设计方法、创新特点和主流的应用开发平台等相关知识;项目实践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设计与开发小组, 并完成相应的移动实践项目。 (1) 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理论。本部分主要讲解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常用的移动开发平台及其开发技术, 使学生在了解各类移动开发环境和技术的优缺点基础上, 掌握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移动应用开发平台Flash+Adobe air的设计开发流程。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讲解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移动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法、移动应用设计与普通PC上运行的设计的区别, 使学生掌握移动智能终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掌握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策划、交互流程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运行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移动应用开发平台Flash+Adobe air, air实现跨平台应用, 使其不再受操作系统的限制, 并且能实现更低的资源占用、更快的运行速度和顺畅的动画表现。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前期课程里有Flash快速原型课程作为基础, 在学习该平台进行移动应用开发时, 更容易掌握基于该平台的移动开发流程和设计要点。首先主要讲授该平台的发展现状、基本架构、设计与开发流程等基础知识, 并以Android和i Phone智能移动操作系统为基础, 讲解利用该平台进行开发移动应用的基本过程及其关键要点, 使学生掌握基于该平台移动开发的基本设计流程与要点, 经过该课程的学习之后可以合作完成相应移动应用项目的策划、设计与开发。 (2) 移动应用课程的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教学是《移动应用开发》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学习相关的移动应用设计开发基础理论知识之后, 必须开展相应的项目实践才能学以致用、掌握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技巧, 从而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项目的开发内容及其难度系数组队合作完成。在项目实践教学开始时学生要明确实践项目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并规定每位团队人员的具体分工, 使得参与实践项目的所有学生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

3. 课程教学方法与创新。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 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 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结合启发 (比较) 式教学、组队进行项目实践及参加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 (2) 注重讲授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学习方法。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移动设计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点让学生掌握移动设计流程、设计开发的特点及相关工具的使用, 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3) 采用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案例。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特点, 设计交互流程清晰、界面设计良好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程序作为教学案例。结合专业特点及专业前期的课程设置, 选择合适的移动移动应用开发案例, 而且越是学生熟悉的应用, 了解得越透彻, 越容易掌握项目的用户需求和交互架构。案例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学生完成案例以后, 可以打包输出到相应的移动平台验证设计的功能和交互架构。 (4) 项目实践环节以赛促学。在项目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移动应用创新设计大赛, 以赛促学。比赛过程中遇到时间紧、任务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参赛团队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大量课余时间集思广益、互相合作, 最终都能成功解决,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加比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 移动App产品的策划、设计及开发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 已成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我校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重点研究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堂讲授、设计实验、项目策划与实训、参加比赛等多种形式, 重点培养学生在移动平台上App策划与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与专业程序员的无接缝配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对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具有长远意义。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 移动App产品的策划、设计及开发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 已成为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我校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重点研究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堂讲授、设计实验、项目策划与实训、参加比赛等多种形式, 重点培养学生在移动平台上App策划与设计能力及学生与专业程序员的无接缝配合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移动应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惠临, 潘地林.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实验研究综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2) .

[2]张琳, 容晓峰, 沈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2, (14) .

[3]廖龙龙, 路红.《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21 (12) .

[4]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4) .

移动通信实践的课程教学论文 篇11

一、授课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工程

这主要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以实际工程作为引导,在帮助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教师授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保证理论知识的有效发挥,在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中兴通讯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完成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组建,主要包括基站、RNC和核心网的组建。在课程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理论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有时新科技的发展还会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存在争议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书本知识,要懂得创新、懂得联系实际。

二、教学手段要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通信技术课程单从学生就业方面来看,是一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践性课程。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动手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如: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WCDMA的理解,把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与奥尔斯公司的物联网实验系统结合在一起。通过借助实际的通信设备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例如:带着学生与中兴通讯公司进行包括TD-SCDMA的软硬件配置、B328配置以及运行差错等在内的实践教学,以此来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脱节。

三、实践教学形式多样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通信技术大赛、项目开发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可以利用中兴通讯设备与相邻的高校开展移动通信TD-SCDMAS实践技能的比赛,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与多个企业签订实习的合同,让学生提前到实际工作中去历练,实践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结语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12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实践课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客观上引导学生向形式化、记忆型方式学习,如一些专业课实验大多是源于验证性和仿效性实验,购买一些实验箱或者实验板,学生按照事前既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操作,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性思维。

Android系统自推出以来,以明显的优势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尽管目前我国理工类高校开设了与Android开发相关的课程,如Java语言、Android开发环境、Eclipse编程、数据库等众多课程,然而相关的实验平台并未跟上,这导致目前我国Android工程师在学校期间动手机会不多,缺乏实际开发经验。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13

当重新以审视的眼光回顾十年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入新的研究阶段,在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称北师大)跨越式研究相关专家的引领下,学校敏锐地捕捉到移动终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意义,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科研团队明确这一共识后决定开展“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终端优势的实践

1.移动教学—教师空间的解放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操作多媒体设备,必须回到讲台上进行操作讲解,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平板电脑小而薄,重量轻,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师从讲台上解放下来,教师可以像拿着教科书一样,手持平板电脑走近学生,及时指导,还可以随时随地用手中的平板电脑进行操作和展示,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以英语课中复习新单词的游戏环节为例,游戏要求学生记住新单词的位置和读音后,根据屏幕上的缺失图片,快速反应站起来说出相应的单词。此游戏的目的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游戏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进行点评,操作电脑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也是经常拿着平板电脑走近学生, 利用平板一面讲解内容,一面操作电脑, 可以说其移动教学的优势贯穿了整节课堂。

2.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平板电脑可以把视频、音频、动画、 电子书等多种素材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英语的知识时,不再只是“读”,只要轻触屏幕就可以随时听到或看到相关的教学资源。这种一对一数字化的学习,能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英语课上,针对课文的学习教师设计了三个环节,环节一是全班集体听课文的录音,完成听力练习一;环节二是学生自己听课文录音,完成听力练习二; 环节三是学生自己播放课文动画,跟着动画朗读课文。环节一的设计与传统教学中的方式一样,全班齐听共同完成习题,这种方式学生只听一遍,做题时容易出现答案拿不准的情况。环节二的设计使平板电脑的优势体现出来,教师把听力的录音和习题共同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听,完成练习二,学生可以在自己不会的问题上,多次反复听,直到听懂。环节三是针对“说”的练习,利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 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跟着读,对于自己读音不准或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习,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听读课文的能力。

3.即时反馈—提高课堂学习实效

课前预习的反馈:阅读课文、预习单词等预习作业学生到底做得怎么样,以往很难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通过数字化的预习,结果则不同。教师不仅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把学生的预习作业留存,作为以后的参考。例如:在某次英语课前教师发布提前预习本单元单词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读出本单元的单词。针对这项预习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平板电脑的录音功能记录下自己所读的单词,而后反复听自己的单词录音,觉得不好可以重录, 最后把自己觉得最好的录音提交给教师即可。这时教师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预习状况,随时听取某个学生的录音,选择录音效果较好的录音在课上播放,适当地做出评价。

课上即时的反馈:客观题检测反馈。 平板电脑上的授课平台能够即时地批改客观题的检测,而英语听力中多数是客观题, 教师可以发挥这一特点,设计习题,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练习时,教师可以实时监控所有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对学生的出错环节和准确率一目了然,在学生做完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统计全班的正确率, 这样就便于教师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和调整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这次教学中,听读课文这一部分环节一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优势,在学生提交完自己的答案后,教师通过系统统计出每一道小题全班的正确率,并把统计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 结果发现听力的第三小题出错的较多,在讲解时教师重点讲解这一小题,其他小题则一带而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主观题反馈:对于主观题的检测反馈, 除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打字输入外,还有另外一种检测反馈的形式,即利用平板电脑拍照投影的功能。本次课在听读课文的第二环节上,就用到了这一方式。针对听力填空的练习,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教师在学生填写答案的过程中巡视学生填写状况, 使用平板电脑的拍照功能把学生的正确答案拍下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统一讲解。

笔记共享反馈:提到笔记,传统的方式是记在笔记本或教材上,只能自己看到, 使用平板电脑不仅可以在电子教材上划出重点内容,而且可以在共享笔记中看到所有同学的笔记。本次课时,教师在讲解语法的这一环节就使用了这种方式。教师要求学生在电子教材上找出含有if的语句, 找学生读出自己所找的语句,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共享笔记边听边看同学们分享的笔记,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所找的语句总结出相应的语法知识。

4.分层拓展—丰富语言素材

很多时候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或比较陈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素材, 传统做法是把拓展材料复印发给学生,或者让所有学生一起阅读教师提供的素材, 很难达到分层拓展的目的。使用平板电脑, 可以将素材全部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在本次课的拓展阅读环节,教师提供三篇贴近学生生活和科技发展的文章,并把这些文章制作成电子书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打开书架中的“拓展阅读” 电子书,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阅读速度,选择一篇或者多篇文章进行听读练习。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解决学生的分层问题, 另一方面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获。

5.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以致用

平板电脑也可以用于小组的合作交流展示。通过平板电脑,可以把小组合作的成果用文字、录音、照片等方式传送到系统中,教师则可以利用系统平台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有时它也可以作为小组交流中的一种道具,比如本次课中小组合作部分的设计时,教师布置一个任务,设置商店的场景,要求小组两人中一人扮演销售员,一人扮演顾客,编辑科技产品使用说明的对话进行表演,在对话中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效与反思

“基于移动终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在学校开展两年多来,十几位试验教师积极努力钻研,精心研究上好每一节研究课,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实践、反思应用移动终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学校目前已经开展了近20节研究课,通过这些研究课,试验授课教师和其他科研团队的教师们共同思考、成长。而伴随着探索的继续,研究团队的试验教师们自身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自2013年以来,学校教师的课程多次获奖,其中一些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十年间,数十位网络班优秀试验教师累计完成网络环境下研究课、展示课等共10 578节;100多人次在国家级论文、综合课例、教学设计、课件评比中获奖;三人的网络课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收录,并在市教科研网站播出;11人次在课题年会上做专题发言;2人次作为课题组授课专家应邀到大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北京市海淀区做课堂教学或学校信息化管理经验介绍。信息技术教学也逐步成为学校的办学品牌之一,十年来吸引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 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广东、辽宁、天津等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同行到校参观、交流。此项研究给学校带来了很好的办学声誉,得到市、区相关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取得丰硕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首先,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平板电脑, 应该选择比较开放、易于设计学生活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们明确“不要为了用平板电脑来设计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思考哪一部分内容适合使用平板电脑来辅助教学,如何利用平板电脑的云课堂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既要做好师生使用平板电脑的操作培训也要教师在备课时注意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整合。再次,不断根据教师的需求完善教学平台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最后,应注意使用平板电脑时的其他问题,如教室及校园的网络环境,教室台式机及平板电脑的相关配置,平板电脑的管理制度等,保障师生正常学习使用。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3班家长会培训讲稿下一篇:公司中秋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