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2024-08-28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精选13篇)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篇1

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是陶行知在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

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育。

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示课件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想究其原因是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在孩子们面前透着一脸的“霸气”,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篇2

巴黎公社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诚如马克思所述,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 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 在其政治实践中, 公社彻底拒斥了原有的国家机器,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恩格斯对此有精辟的总结,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 ——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 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 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 它对所有公务员, 不论职位高低, 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六七法郎。这样, 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议机构的代表规定限权委托书, 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2) 恩格斯继续谈道, “这种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的情形, 已经在《法兰西内战》第三章中作了详细的描述”。 (3) 在《法兰西内战》第三章中, 马克思谈道: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 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 它既是行政机关, 同时也是立法机关。警察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 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 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人员。所有其它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 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 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 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 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 (4)

由此不难归纳出公社在政治制度上的主要特征:其一, 普选制, 其成员由巴黎各区普选产生的代表组成;其二, 受命代表制, 其代表须对选民充分负责、积极回应, 随时可被撤换;其三, 议行合一, 公社并非议会式的, 而是兼管行政和立法;其四, 摒除特权、力求平等, 公社废除了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 仅支付其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

公社委员阿尔蒂尔·阿尔努在数年后回忆自己当选时的情形时谈道, “我赞成最彻底地实行强制委托;我认为不应该由候选人阐述他的思想让选民接受, 而应该由选民表达他们的意愿, 让候选人考虑这些意愿是否与自己的想法一致, 他的良心是否允许他支持这些愿望并使之实现。” (5) 可见, 受命代表制在当时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 也是不少代表所真心认可的政治理念。

马克思对公社代表制的评价

如上所述, 巴黎公社践行的是受命代表制, 主张代表听命、受控于选民, 积极回应选民, 且后者可随时将其撤换。那么, 马克思究竟如何评价这一代表制度呢?在第三章中他谈道:

公社是法国社会的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 因而也就是真正的国民政府, 而另一方面, 它作为工人的政府, 作为劳动解放的勇敢斗士, 同时又具有十足国际的性质。 (6)

马克思无疑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极为失望, 他甚至讥之为“议会清淡馆”。在他看来, 这种机构不仅无助于捍卫人民大众的利益, 反而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阶级压迫和政治欺骗的工具。与之相反,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 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7)

那么公社是如何避免以往代表制度的弊端、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利益代言人的呢?

首先, 公社的代表制度有利于民众对代表进行控制, 从而促使代表恪守其责任。由于人民可随时撤换不称职的代表, 行使权力的代表们由人民公仆变为人民主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其次, 公社实行政务公开原则, 有利于民众对它进行监督。“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 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 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公众。” (8) 第三, 公社代表均由民众从自己的人群中选举产生, 有利于增进代表与被代表者的联系。最后, 所有的公职人员均以同样的方式产生, 整个政府机构完全由人民的代表来执掌。

“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的口号, 因为它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 即常备军和官吏。公社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至少在欧洲是阶级统治的通常赘瘤和必要伪装的君主制度的否定。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但是, 无论廉价政府或‘真正共和国’, 都不是它的终极目标, 而只是它的伴生物。……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 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9)

显然, 对马克思而言, 公社的受命代表制度对于破除传统官吏、实现廉价政府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而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 公社的这种代表制度有利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有利于增进他们的利益。如果说公社的实质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受命代表制度则是其实质的实质。事实上, 正因为代表均由普选产生, 选民可随之对之撤换, 公社的政治制度才鲜明地体现了民主的本义——政治平等。 (10)

简短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不对巴黎公社赞赏有加。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其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但是, 它终究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尽管它的精神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赢得了胜利。

在分析公社失败的原因时, 不少人指出, 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对面临的严重局势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出现重大分歧, 围绕成立救国委员会及其职权、组成问题产生多数派和少数派, 并在5月中旬一度濒于分裂。他们由此得出结论, 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 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不可能紧密团结革命队伍, 采取正确斗争策略, 去夺取胜利。毛泽东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谈道:巴黎公社何以失败这样快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 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 (二) 对敌人太妥协太仁慈了。因此, “我们欲革命成功, 必须努力集中行动一致”, “有赖于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党来发号施令”。同时不能对敌人仁慈, “我们对敌人仁慈, 便是对同志残忍”。 (11) 很显然, 他的这种认识受到了列宁思想的影响。巴黎公社的失败既激发了无产阶级领袖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联想, 也促使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应当俱备的条件。在《国家与革命》中, 列宁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怎么办?》中, 列宁明确提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 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12) 正是凭借政党理论和灌输理论, 他成功取得了俄国革命的胜利。国共两党也先后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 通过强势政党来引导革命、发动其他阶级、争取革命胜利。

革命的成功和秩序的维持需要权威, 需要有力量的组织, 需要有组织的宣传机器。但是, 在受命代表制下, 公职人员缺乏独立性和领导力。诚然, 他们对选民的意愿有充分回应, 对自身的责任亦不乏清醒认识, 这样避免了他们由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主人。但是, 这样的代表制无法提供稳定和力量, 无法形成具有统慑力的权威和秩序, 因而也就很难有效面对国内外的强大敌人。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在后来取得成果,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列宁对马克思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他看到了一个先进、强势的组织对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重大意义。尽管无产阶级的政党仍然宣称代表人民大众, 但他们却拥有极大的独立性和组织力, 他们不再是人民的“传声筒”、“受命者”, 而是成了他们的领导核心。这究竟是对马克思代表观的背叛, 还是对其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政权的夺取和巩固需要权威、精英、组织以及意识形态的灌输, 但所有这些又都必须建立在人民大众的平地之上。如何使得人民的公仆不至于变为人民的主人, 并同时防止人民代表组成的政府软弱无力、权威扫地, 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伯奇, 朱坚章译:《代表》, 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出版公司, “民国”六十七年版。

[2].张福建:《代表与议会政治》, 《行政暨政策学报》, 第四十五期, “民国”九十六年十二月。

[3].Hanna.F.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4].John Dunn, Democracy:the unfinished journey, 508 BC to AD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Gordon S.Wood, 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1776-1787, 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Press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9

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书笔记 篇3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的许多教育著作值得我们去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创造的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我对其中印象比较深的部分做出简要介绍:

一、教育最终目标

在《学生的精神》一文中,陶先生将学生的精神大致分为三种:学生求学需具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品质的学生,即我们的教育最终目标。就如同我校教学楼上悬挂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的宗旨不是教出一批做题的机器,而是真实的社会的人。现在的学生以独身子女为多,在家中已然形成“惟我独尊”的架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以及应对挫折的精神。这些孩子的想法往往比较偏激叛逆,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的确任重道远。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师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方法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其乐无穷。

二、学做一个人

“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命分式的人。”初读到这句话,有种吃惊和羞愧的感觉。随着陶行知的思想我试想:“我自己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即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独立的思想、要有独立的职业。表面上,这三种要素似乎很容易就做到了,但是,扪心自问,真的做到了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真实正常的道理,搁现在如果一个人是因为这样而优秀并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便会被歌颂、被崇拜,因为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我羞愧,虽然努力生活,但是也经常做梦生活中能有馅饼掉到我手中。陶行知劝我们常想:“中国有几个整个的人,我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这样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陶行知指

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生活是教育的海洋。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第一就注重健康,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四、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在做上教,在教上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他说:“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以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任何事情脱离了实际不去操作实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这种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给我们指出了教育发展的道路,明确了做才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唯一的出发点。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提出了把教学作为一件事,在总体方面提出了怎样教、怎样学、怎样做,提出了总的教学方向,却没有提出在什么时机,什么状态下去教去做去学。陶行知之所以能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其他长期和研究及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陶行知一生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影响很大。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美国人也称他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重要人物。”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描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论点,基本上用三句来概括,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陶行知借鉴这种理论,经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五、爱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

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篇4

我们满怀喜悦与梦想跨入了21世纪,身为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我们“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要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关,而是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新世纪里,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潮流。在新形势下,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在《国难与教育》一篇中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目的,在与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不是真的教育。我们一定有了真教育,才能对付国难。20xx年中国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国人不仅没有被灾难打垮,反而越挫越勇,让我们看到了团结在一起的力量,让我们身为中国人而感到十分骄傲。5月19日14点28分,全国上下为四川遇难同胞集体默哀3分钟,民众自发涌上街头广场,为死者默哀,为生者加油,鼓励他们好好活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这短短的3分钟里面,我们会把悲痛化为力量,力量从天安门前迅速地散发至全国人民的心头上。在这一刻,我们都同样流着悲伤和振作混合而成的泪水。再这一刻,全国人民的心都紧紧连在了一起,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在这一刻,陶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大放光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他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发明家,不做一个教书匠。1943年11月,《新华日报》发表的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一文,热情讴歌创造精神,鼓励人们要有“大无畏之斧”,“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向着创造之路迈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道理很简单,其一,教师不是隐者,他们也活在这现实的社会中,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和品质。否则,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应有一种清晰的辩证观,即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关心和奉献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应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启发学生懂得这种辩证关系,使之把学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单纯利已的功利目标上。其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陶行知先生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改“教授法”为“教学法”。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都启示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将来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已成为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将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内含十分明确,即大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书呆子”。联系我们的教育工作,很显然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师生之间关系的家长制仍未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虽然我们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动学习,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教科书、课程标准及作息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课堂上教师的居高临下、学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匆匆忙忙赶进度的压力下,学生并没有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殆尽,从何谈创新?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陶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今学生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和成就感,这种兴奋感和成就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攀登新的高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书笔记 篇5

假期里细细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着这本书籍,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的精辟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观点。细细的品味着陶公爱的教育理念。暖暖爱意从字里行间流入到我的心里,冲击着我的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马可连柯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是陶行知对教育无限的爱的最真实的写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是陶行知对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营造出和谐、亲切、温馨而且乐观向上师生关系。陶公“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即被陶公那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教育机智深深地折服,更由衷地敬佩先生对学生的那种信任和尊重,也就是那种对孩子深深的爱。

总之,通过拜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深切感受陶行知先生有很多关于教育的理论很精辟,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有着深刻的实际意义。我觉得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还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理论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讲学习到的理论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用生活中真真实实的体验引导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生活。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篇6

关键词:知行合一,陶行知,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 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部主任、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先生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序时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 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1]然而遗憾的是, 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行知先生其人, 而不知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 在他们看来, 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显得更容易一些。而“知行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钥匙, 认识了“知行合一”就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世界。

一、“知行合一”由王阳明首次提出

大凡讨论知行关系, 想要建立知行观的人必有一个动机, 那便是“行”。“行”是“知”的归宿。陶行知先生研究“知行合一”, 创立生活教育理论, 他是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熹提倡的“知先行后”, 其也强调“行”。只可惜, 朱熹所推崇的认知方式——“格物”, 禁锢了人们的手脚, 使人不能行动。按照此法去实践的人终日只在书本上遨游, 以至于终身不能行动。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说,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 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 做知的工夫, 待知得真了, 方去做行的工夫, 故遂终身不能行, 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 其来亦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是对病的药”[2]。王阳明先生认为造成知而不行的原因是知行分离的认知方式。“知行合一之说, 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 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 遂致终身不行, 故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 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细思之, 当自见, 无徒为此纷纷也”[3]。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 是致良知的手段。其目的是获得真知去指导行动而后又获得真知,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对中国思想理论的独特贡献, 然而它始终只在致良知的阶段, 他所说的“知”、“行”统一于人的内心活动, 这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 但也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 还不够彻底。

二、“知行合一”指引陶行知走上教育之路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 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近郊的小村庄, 1910年, 陶行知先生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 在校期间, 他开始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 信奉“知行合一”。他还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陶知行”, 目的就是为了发愤求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到, “人民贫, 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 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 非教育不除;精忠, 非教育不出”[4]。这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用他所信奉的“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表达。因此说, 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认识了“知行合一”, 认识了教育的功能, 才使得他走上教育之路。

1914年秋, 陶行知先生自费赴美留学。在此期间, 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范金豹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中写到:“实用主义哲学属于‘行动的哲学’, 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5]。王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杜威先生对知行关系论述之后讲:“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做是学的起点, 即“先行后知”, 这点是王学与杜威之学的不同之处, 可他们都注重“知行合一”。由于曾师从杜威先生, 所以此时的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又多了一层认识。1917年, 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行知”, 并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至此, 陶行知先生真正的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

随着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 其教育思想也在逐渐的成熟。1917年, 陶行知先生回国之后, 提倡实用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到处碰壁, 使得他认识到了杜威先生的洋教育理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必须要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于是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什么是生活教育》里说:“‘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 杜威先生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曾给生活教育下过定义,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 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6]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 “活”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 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开来。

四、生活教育理论是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针对知行分离的认知情况而提出的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杨国荣先生说其过程是通过本然之“知”指导“行”而获得明觉之“知”。明觉之“知”即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王阳明先生认为“本然之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理。因此, 他提出“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里虽然有行动的因素, 但它只停留在致良知的阶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深刻的认识之后而形成的。起初, 陶行知先生也认可“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的观点。直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碰壁之后, 他开始对知识的源头进行新的思考, 并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对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进行了批判, 提出了“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这正是他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关于知识源头的观点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得来的。

生活教育的教育方法之“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里写到:“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他在《在劳力上劳心》中又说:“昨天我讲<教学做合一>的时候, 曾经提及‘做’是学之中心。那末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 才能明白教学做合一。盲行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 它是在“行动”的阶段。“教学做合一”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因此,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 “知行合一”奠定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先生通过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认识, 使得他走上了教育之路, 并通过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进而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 为中国教育之改革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也必须认识“知行合一”, 认识“生活教育理论”, 学习陶行知先生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以便日后为中国教育尽自己之精力。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王阳明著、王学典编译.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 2007.

[3]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等编译.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4]陆建非.陶行知教育名著 (大学生读本)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5]范金豹.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N].中国教育报, 2004-10-14.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篇7

上周末,读了学校发的《新教育》上关于陶行知的教育小故事,说实话。我只是粗略地浏览下,就以感慨颇多。

报纸上多次提到”温和地,语重心长地,耐心地“等字眼,这些词语,让我感受到陶行知先生首先是位温文尔雅的先生,是位亲切的老师,是位可以谈知心话的叔叔。他的人格魅力让你不由自主地想亲近他,望着他那和蔼可亲的样子,聆听他那和风细雨的教诲。真的好羡慕陶先生当时的学生啊,他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担心挨老师的”横眉冷眼“,他的教育方式如春风细雨般,但会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记忆深刻。如《烧扑克牌》,《不要做井底之蛙》这些小故事,无一不体现出这种教育方式。

其次还深深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陶行知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他不仅爱孩子,还爱生物,”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从心出发,爱上孩子,世上所有的孩子都足够可爱,都是落入凡尘的精灵,憨厚天真。用爱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眼中透出光亮,让他们感受希望。没有差孩子,只有缺少爱的精灵。这是陶先生为我们讲述的”爱满天下“的高尚教育情怀。我们的心应该放在眼里,放在手心里,让可爱的学生可以摸得着、看得见。我们心与心的沟通,构建起美好的生活。

爱孩子,体现在欣赏孩子。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不可教的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伟大,还体现在他的无私奉献上,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家庭生活异常贫困的条件下,他依然用自己的稿费创办晓庄师范,依然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这样的奉献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叹!如今,当我再次进入校园,看着教学楼上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陶行知教育文集的教师读书笔记 篇8

暑期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整书由浅入深,虽是教育箴言,却如沐春风般感受字里行间的温暖,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

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必背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爱的教育,作为工作室的学员,一直深受乔利荣老师教温暖的数学影响。爱无处不在,爱温暖童心。

爱上自己教育工作,陶行知一个重要思想“教学合一”,在我看来,教与学的融合,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教师要爱上自己的所教学科。爱上它才能从心底想着把这份对学科的爱传递出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学习,在教学反思中自我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去学习,把老师教的方法与自己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内化成自己的方法。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这就需要老师学的更多,于我而言,爱上所教学科,才会本能的去充实,去完善。唯有芬芳才能散发芬芳,唯有爱自己的学科才会让学生体会你有这份爱,跟随老师的脚步,逐步爱上你,爱上这门学科。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爱溢于言表,教育理论便是最好的印证。乔利荣老师暑期让学生制作日历,看着孩子一个个精美的手工日历,我想正是因为他们爱着这份事业,才会想着如何让学生收获更多,在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温暖孩子的小学生活。

爱上自己的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有爱,师生关系便会更加和谐。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乐学,主动学习,不同方面都有所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着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让他们与自己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陶行知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认为:“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我想,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爱是默默无闻的,但爱也要大胆的表达出来。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并不成熟,有时真的“没心没肺”,但爱自己的学生,一直坚持着,学生终有那一刻的顿悟,用心去对待你。我的第一届学生,今年六年级了。尤记得一年级时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教室乱跑,被要求回座位后大声喊叫,着实头疼,每天就让他跟着自己,没有“自由”的他见我就说,“老师,我讨厌你”。对于那时刚工作的我来说,这句话无形中快浇灭自己的工作热情,但心底透着陶行知爱的教育那束光。

随着学习的深入,不仅有习惯的要求,还增加练习的要求,这个孩子依然抱着讨厌我的态度。但我依然彼此“陪伴”,作业的再练习让他更讨厌我,一个零食仅仅让他对我有个笑脸,彼此相伴已五年,有一天,主动找我,说“老师,虽然你有时对我很凶,但我很喜欢你,也喜欢数学”。那一刻的自己热泪盈眶。爱真的润物细无声。我也将继续秉承陶行知的那句格言,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对待他们。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篇9

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必须了解其三大原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通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 才能优化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课堂效率, 并不断地迎合课改进程, 最终实现我国素质化教育进程的完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缺失

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 伴随着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 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都趋于多元化, 其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但对比于教育先进国家而言,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依旧存在较多困境, 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缺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部分教学过程重形忽质, 教师职能并未完全转变, 学生也并未得以最大程度上的自主发挥, 让小学生成长课堂型人才, 而不是生活应用型人才.

笔者认为: 对于小学数学缺乏生活化的现象, 并不是没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而是其他影响过于严重, 导致教师创设情境却无法应用, 学生对于生活也缺乏一定的了解, 通俗点来说, 便是大部分的数学教师无法点燃生活化教育的导火线.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对策

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更加强调教师的“辅助”与“主导”过程, 让学生能够有兴趣、有联想、有思考地去学习数学.

因此,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把生活实际作为教学“导火线”, 其必须具备生活化、趣味化、探究化等特点, 才能让学生去感兴趣地接受数学教学, 更加认真、自主、合作地探究数学知识, 从而提升其数学综合素质.

以“负数”为例, 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以及配音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 例如, 上海多云0 ~ 8℃、南京阴有小雨 - 5 ~2℃、杭州阴天 - 3 ~ 6℃等. 首先, 采用游戏化教学, 安排几位学生踊跃参与“天气预报”的播报, 先预热教学课堂氛围; 其次, 把几个城市的温度用中文汉字书写, 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思考, 师: 哪个城市的温度是最冷的? 此类, 看似一个生活化的问题, 但对于个别学生依旧存有疑虑, 教师让学生进行举手表决, 让不确定、不知道的学生举手, 让其大胆发言, 说明理由, 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 让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刻温度的印象; 最终, 师: 你们有谁会用数学的表达方式来书写南京和杭州的天气吗? 解释其中这个符合“- ”的意义. 教师提倡各组学生推荐会的人, 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 选其书写最快, 且解释“- ”最为正确的学生为优胜小组.

整个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看似简单易懂, 但却直接地实现了教师对于温度的教学以及“负数”教学的引导, 使其更具备印象化, 从而更好地为“负数”教学作下情境铺垫, 让教学更加生活化, 让学生学习更加易懂化, 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2 实践生活化数学问题

所谓实践课堂, 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的实施. 对于这种认识, 无须去否定, 但想要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生活化应用, 则需走出课堂的教学实践, 如此, 才能让学生把所学所知直接运用到生活中.

以“找规律”为例, 教师利用多媒体与课本进行“找规律”的一些诀窍、典型案例分析等, 让学生对于“规律”有了初步认识.随后, 教师有序地组织学生去操场,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进行两组实践“规律”活动. 其一: 让班级学生进行10人一组, 以变化各自身高, 相互列队, 直接激发了学生之间的想象力、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 出现“高低、高低. . . . . .”、“高高、低低. . . . . . ”、“低高高. . . . . . ”等规律, 让其他小组学生进行“找规律”比赛, 哪组学生最先找出规律, 教师给予一定的小奖励; 其二: 结合学校的路灯, 让学生进行“一小步”与“一跨步”的测量路灯之间的步数, 结合每组学生的相关实践数据, 教师进行归纳与分析, 解释其中的“规律”特点, 让学生了解任何规律是构建在一个参照体系中的, 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参照体系, 那么有规律也变得无规律.

为第二课时“找规律”课堂教学以及训练习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晴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 .

[2]倪晶.联系生活, 回归数学之本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教育科研论坛, 2008 (10) .

[3]吕秀俊.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12) .

[4]刘玉萍;刘振梅;张乐江.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8) .

[5]叶亚军;周虹;彭志敏.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文学界:理论版, 2012 (10) .

读书笔记 陶行知 篇10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全集》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1.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这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1)生活教育的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3)生活教育七大原则: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提出: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结合其他教育名篇,可以确定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进性原则;全民性原则;终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4)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第一,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

第二,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第三,要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 第五,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

第六,要培养一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他们是一批“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

第七,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2.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

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1)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首先,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其次,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民、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2)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

首先,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其次,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在其他教育篇章中,也不时可以看到陶先生关于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比较。比如说: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人才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传统教育把教育和训育分离开,生活教育却把智识与品行,思想与行为,课内与课外,做人做事与读书相联系;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

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 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 篇11

陶行知先生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他认为“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班主任的工作仍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下面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深入了解学生,搭好师生沟通的桥梁。

深入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勤写、善观等方法。

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时,首先向学生询问有什么新的打算,能否适应新老师、新环境,对老师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学习是否跟得上,以此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消除学生对我的陌生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今后的进一步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情况,征求家长对我工作上的意见。最后我还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该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师生的沟通、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小事做起、注重榜样的激励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示范,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名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教师虽不能称名人,但也应如此,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有目的地选择榜样,树立榜样,强化榜样的形象和作用。其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垂范,如见到地上有纸屑,教师要首先拾起来,教师首先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其二,如奥运会期间,我经常组织学生收集图片资料及收看电视,了解奥运健儿如何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其三,抓住各种时机(晨会、班队课),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献身科学;其四,还常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其五,找个别学生谈心,以爱心、热心感化学生,使他们从榜样中吸取力量、获取源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

教育家陶行知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无法交流。这样的教育,封锁了学生的情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凡事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根本不可能有创新。因此,创新教育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会给学生带来敢于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和我能创新的自信。

1、热爱学生。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老师要主动亲近学生,积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帮助他们形成创新思维,他们的个性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索,创新。

2、要相信学生。只有信任人,才能唤起人的自尊。老师只有相信每一个学生,才能积极的鼓励学生,教育学生。当学生有不同看法时,老师要积极的给予肯定,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和谐的师生互动会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完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互动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打成一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发展,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能激活学生思维,释放学生对学习的潜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同学真诚地对话,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正确的`评价有助于更好地帮学生树立自信心。

教师可以采用评语形式,把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哪些能力给学生指出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实际是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学生觉的自己的目标明确了,就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3、师生之间的关系影响师生互动。

如果数学教师师德高尚、工作负责、知识渊博、关心热爱学生,师生感情就会很融洽,师生互动就会更和谐,学生可能会由喜欢数学老师转为喜欢数学。反之则不然。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只有以良好的教师形象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才会取得积极效果。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4、作业是老师与学生的纽带。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可以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回顾和总结,促使教师对每节课的总体设计、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关键。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篇12

那么,如何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小班幼儿的音乐教学呢?

1. 创设“生活”音乐环境,培养孩子节奏的感受力

几年的幼教生涯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只有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幼儿才能完整融合在老师想达到的目的中。四岁幼儿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性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还未萌芽。此时幼儿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和想象还有很大的限制,只有通过节奏才能去认识、理解音乐。当幼儿一进入小班,我就把节奏教学贯穿在一日生活里,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生活”环境。教小班第一个星期是最辛苦的,幼儿刚来园,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哭闹声、呼喊声奏响了一曲交响乐。于是,我拿起了铃鼓,有节奏地拍了起来,那一瞬间,哭闹声静了下来,伴随我的铃鼓声,孩子们踏着有力的步子向我走来,我拍起了X X X X |X X X X|,孩子们也都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个个拍起了小手,走路的步子更神气了,活像一个个帅气的解放军战士,此时,有力的走路步子也成了有力的节奏谱子,看,孩子们走得多好啊。要如厕了,厕所里传来的是孩子们洗手的哗哗声,此时,我拿起铃鼓,从上到下,哗哗哗地摇了一长串,孩子们看到了,觉得可神奇了,长长的节奏俨然成了孩子们此时最新奇的玩意儿,从厕所出来,孩子们也都学着我的样,小手举过头顶,从上到下,哗哗哗地摇下来,此后,每次如厕,老师只要做这个动作,孩子们便会哗哗哗地排好队去。瞧!节奏还成了教学的好方法。

2. 创设“生活”音乐环境,培养孩子情感的表现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歌唱活动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是直接运用人体发声器官进行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可以使人们直接体验节奏、音高、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真切感受歌曲的情感意境,从而达到培养音乐素养、感受音乐美的目的。

在歌唱活动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巧妙地安排了活动的结构和内容,增强了活动的游戏性,使幼儿自觉自愿地、快乐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去。在学习歌曲《我的好妈妈》的时候,首先让孩子们在娃娃家中玩游戏,有的小朋友当妈妈,有的小朋友当宝宝,当妈妈下班回家的时候,宝宝是如何做的,老师在这些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游戏中,再有感情地示范唱出来,孩子们听了就更加有劲了,也都能够更有感情地唱出来。在三八妇女节那天,孩子们为妈妈们表演了这个节目,还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动作,真的很打动人,妈妈们看着看着,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大家都感受到了歌曲的魅力。

3. 创设“生活”音乐环境,培养孩子音乐的想象力

陶行知教育读书名言 篇13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4、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教育名言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5、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7、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

18、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20、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21、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22、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23、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2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25、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6、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27、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 陶行知

2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29、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30、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

3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教育名言

32、教育是立国之本。

3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4、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35、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36、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37、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38、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39、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上一篇:浙江省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下一篇:融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