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2024-07-24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篇1

【单元导读】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古今中外流传着无数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还要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帮助他人,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和热爱生活的人。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结合注释,来理解全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一首古诗《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和好友汪伦离别时写下来的。在千年以前交通工具非常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别诗成了诗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常用的表达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送别诗,看看作者和好友分别时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二)预习要求

1.通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同桌交流已懂的知识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情检测 1.初读题目

师:自己读题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一首送别诗,知道送别的地点、人物)2.自学古诗

回忆方法:我们都用过哪些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学习古诗的好方法(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看图、想象等方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3.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预设:比较难理解的词语。西辞、烟花三月、下

教师总结归纳: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地方,在这繁花似锦、柳树成荫的季节里,孟浩然就要乘船去扬州了,李白就要和他的老朋友孟浩然分离了。

指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不舍。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生试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比较难理解的词是“孤帆”。

教师总结归纳:孟浩然所乘的小船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船消失了,只剩下滚滚东去的江水。

③情感升华,再读古诗

学生配乐自由读,教师指名读整首诗,读出浓浓的深情。

(三)课堂练习1.读、背古诗。

2.把整诗的意思讲给同桌听。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二)预习要求

1.自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全诗的意思。2.同桌交流已懂的知识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情检测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①学生试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教师总结归纳:这清晨如酥的小雨把细小的尘埃湿润,让柳叶更加清新。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学生试说这两句诗的意思。②教师总结归纳:这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野草,所以王维劝元二再喝一杯酒。元二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3.再读古诗,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本课的两首诗都是送别诗,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预设:①都在春天送别。在这美好的季节中,送别了朋友,更让人伤感。②两首诗中都有“故人”“尽”。无论在诗的开头还是结尾,老朋友都已离去。③都有描写景色的诗句,有表达情感的诗句。

④两位老朋友去的地点不同。一南一北,路途遥远,牵动朋友的心。

(三)课堂练习1.读、背古诗。

2.积累有关人间真情的诗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王维

烟花三月

柳色新 孤帆远影

无故人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想象“烟花三月”的情景,简要介绍扬州在古代的繁华景象,由“孤帆远影碧空尽”来引导学生体会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导学《送元二使安西》

一、二句时,我边朗读边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初读古诗后,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安西的凄凉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我补充了安西的图片来辅助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句的意思:我伫立在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从中可以体会出诗人目送朋友远行的惆怅及对朋友的依恋之情。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句的意思是:朋友,请再痛饮一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从饱含深情的劝酒中,可以体会出朋友间的那种依依不舍与牵挂。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zhāo(朝阳)shě(舍得)朝

舍 cháo(唐朝)(宿舍)shèɡēnɡ(打更)更 ɡènɡ(更加)2.近义词。

辞——别

孤——独 故——问

唯——只 3.反义词。

辞——聚

朝——夕 轻——重

新——旧 故——新 4.古诗中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好朋友饯行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

友恋恋不舍之情。搭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汛期、清波漾漾”等词语。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们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各式各样的桥,你们见过搭石吗?这是一种极简易的桥,却又有其不凡之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搭石》,去领略小溪间的搭石桥吧!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学习的收获及自己不懂的问题。(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什么是搭石。

明确:搭石就是用石头搭成的桥。(2)作者是如何写搭石的?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明确:先介绍什么是搭石,后写摆搭石的人。人们走搭石,最后指出搭石是乡亲们美好情感的纽带。

2.整体感知

(1)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后,说一说搭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明确: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①引读: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走亲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

②一次又一次“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不便、麻烦、辛苦。(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心灵美。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人来走搭石? 学生:上了点年岁的人,即老人。

②当他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时,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畅谈,教师总结:助人,这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4)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抢路吗?动作是怎样的?

明确:没有;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来。

②理解“协调有序”。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质疑探究,总结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搭石以及它的作用,欣赏到一行人走搭石的美景,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质疑探究

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举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谦让美,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这平常的小事却感动了我们。

(2)我们该怎样去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然后齐读。

2.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

(2)“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本来就应该)换个词语说就是“应该”。

(3)课文讲老人走搭石时,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从中可以体会到一种村风、民风,道德的美。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山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任人走、任人踏”,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明确: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

(3)反复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提升情感。

(三)课堂小结

在农村山野溪流中,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块,一次次理所当然的搭石,是那么平常,但作者没有粗心放过,反而用笔写出了一篇滋润心田的文章。这不仅是因为作者仔细观察生活,更主要的是他善于捕捉生活中平凡而精彩的美的事物。作为我们小学生,也应记住美就在身边,只要善于发现,我们的生活将会美得无与伦比。

早早摆好摆搭石及时调整点面结合紧走、协调有序搭石

走搭石由表及里互让、背老人任人走,任人踏赞美搭石联结小路与情感借物喻人











话搭石

溪里有间隔的一排石块

《搭石》这篇课文结构清晰,重点描写了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反映家乡人助人、和谐、谦让、敬老等美好品质。本课的教学,我要求学生紧扣文本语言,反复诵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美。同时,采用引读、对读、表演读,变成诗歌形式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协调有序”,体会到“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的节奏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默契。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 文中看得见的具体的“美”有:“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文中看不见的心灵“美”有:①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忙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③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④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作者就是通过这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乡亲们的美好心灵。

1.多音字。

zhǎnɡ(涨水)fā(出发)涨

发 zhànɡ(头昏脑涨)(头发)fàjiē(结果)结 jié(结论)2.近义词。

懒惰——懒怠

平称——安稳 满意——满足

唯独——唯一 谴责——斥责

协调——调和

平整——平坦

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3.反义词。

懒惰——勤劳

平稳——摇晃 满意——失望

谴责——赞许 无名——著名

美好——丑恶

大概——确切

理所当然——岂有此理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在汛期,家乡的人们都会在小溪里摆上搭石。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搭石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搭石联结着家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5.课文中心。

本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22 跨越海峡的生

命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谈何容易”“平安无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骼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骼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整体感知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毛主席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什么意思?围绕海峡两岸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进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学习的收获及自己没弄懂的地方。

(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交流初读所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读课文,你对生命桥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课文讲一位台湾青年为大陆青年捐献骨骼,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的故事。

2.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说说心得体会,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明确: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环境的幽美与清新,语言明快、轻松。

(2)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中醒来,打开窗子,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呼吸着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①教师先读,学生想象生活的场景。②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点评: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3)然而有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生活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4)指导朗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①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创设情境: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教师总结: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5)合适的骨髓对小钱来说多么宝贵,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径,然而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找到合适的骨髓不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6)读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安排反衬出移植骨髓必要性的紧迫性,更能扣住读者的心弦。(7)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钱有没有一线希望获得重生呢?

明确: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博士这样热心公益的人,还有许多自愿捐献骨髓的热心人,才会使像小钱这样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敬意。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能否成功?小钱能否最终获得新生?海峡彼岸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把镜头切换到宝岛台湾,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相信你对“生命桥”这个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质疑探究,总结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小钱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适的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我们在为小钱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海峡彼岸,有一位台湾青年,正无私地为小钱捐献骨髓,来抢救他十八岁的生命。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吧!

(二)质疑探究

1.默读3-6自然段,说说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所发生的一切,用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李博士正准备为捐骨髓的青年在余震中艰难地抽取骨髓,震撼人心。2.为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捐献骨髓,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帮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3.说说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人们竭尽全力拯救这个普通而宝贵的生命,从未轻易放弃。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来。

明确:“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但是„„但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4.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点拨:同学们,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最担心的是谁?回答当然是自己的家人;当突如其来的地震过后,我们最想见的人是谁——自己的家人。是呀,此时此刻,这位青年还没来得及见到自己的家人,对于他来说,哪怕是得到家人的一点点消息也是好的呀。

5.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余震的可怕?

教师点拨: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玻璃破碎,人们惊慌失措„„这一切让人感到多么要怕。

6.“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你能想象他们经过了多少次的努力,经过了怎样的努力吗?

点拨:围绕抽取骨髓的恶劣环境及其对生命的执著与坚定信念展开。7.此时此刻,他们会想到些什么? 教师引导:更深入地体会台湾同胞不顾亲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小钱的精神的可贵。

8.捐献骨髓的事例,并不止这一件,而作者却单单写了这件事,那么这件事例有什么特别让人感动的地方?

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以及感动的原因。教师点拨:这例骨髓移植手术跨越海峡两岸,有着深远的意义。

9.“小钱得求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及原因。

明确:感动,因为小钱得救了,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患有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最终得救了,很多人在这样的时刻会留下幸福的眼泪,这是一种感动。

(三)课堂小结

教师点评:爱心、血脉亲情、对生命的决不放弃;这不仅仅是一座生命桥,更是两岸同胞将要共同传承下去的生命火种。

(四)感悟写法

本文标题新奇,富有深意。故事真实感人,情节生动,一波三折。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文章中的气氛。结尾寄托了作者希望海峡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望!

生命垂危——期待骨髓跨越海峡不顾危险——抽取骨髓两岸同胞

的生命桥跨海奔波——护送骨髓血脉亲情爱心架桥——移植骨髓

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情感朗读。在教学中,我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朗读——体会——再朗读”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同时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体会台湾青年的危险处境和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台湾青年外表平静下的“心潮澎湃”。当讲到在余震中抽取骨髓,我让学生想象又一次余震发生时,手术室里的情景。通过让学生描述,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帮助他们把握相关内容,感悟人间真情。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3 “亲爱的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你让我的生活重燃希望,走进美好。我由衷地感激你,我对你的感激之情不能用语言表达,我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向你学习,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1.多音字。

n(困难)n(传说)náchuá难

传 nàn(灾难)n(传记)zhuàxiě(血淋淋)血 xuè(血脉)2.近义词。

灿烂——明媚

等候——等待 空旷——空荡

间隔——间隙 奔波——奔走

苍白——惨白 凋零——凋谢

绽放——开放 期待——期望

跨越——越过 沉着——镇定 3.反义词。

严重——轻微

希望——失望 奔波——悠闲

苍白——红润 幸运——倒霉

凋零——盛开 沉着——慌张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生命垂危的小钱在静静期待着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段(第3-6自然段):写李博士在余震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并连夜赶到杭州,为小钱做骨骼移植手术。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两岸同胞相距虽远,但血脉相连。5.课文中心

本文讲述了大陆青年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表达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23* 卡罗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遭、悯、咛、咐、吻”五个生字。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同桌互助中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遇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译成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深受儿童喜爱。知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吗?就是《爱的教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故事。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收获和感悟。

(三)学情检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理解词语的含义。怜悯、屏息凝神、嚎啕大哭、端详、目不转睛、恍然大悟。(3)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提供导读,理解感悟。

导读要求:

(1)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忧伤的?(3)我和同学们是如何做的?

(4)当我跑进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怎样安慰卡罗纳呢?

(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出评价。

(3)课堂小结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春天般的温暖,他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卡罗纳生活在这样一个爱的集体里,心中的悲伤一定会被渐渐冲淡。爱,让人间充满温馨;爱,让每一个人不断成长。有时间的话,再读一读《爱的教育》中其它的故事。她会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四)课堂练习

把词语补充完整。

屏()凝()

()叮()嘱 嚎啕()()目()转()痛痛()()恍然()()

面容憔悴——怜悯 凝视第一次哭——安慰 鼓励

真诚理解相互关爱 卡罗纳课堂上第二次哭——抚慰 劝说放学时——围 目光关切放学后——手拉手回家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我让学生通过找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和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进入卡罗纳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感受他的悲哀。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学习的收获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似乎)o(号叫)sìhá似

号 shì(似的)o(号召)hà上课前——嘱咐jiànɡ(倔强)méi(没有)nɡ(强壮)

没强qiá

mò(没收)qiǎnɡ(勉强)2.近义词。

厉害——严重

去世——逝世

同情——怜悯

坚强——刚强 关切——关心

叮咛——嘱咐

依然——依旧

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3.反义词。

可怜——幸福

坚强——软弱 庄重——轻佻

悲哀——兴奋

关切——漠然

目不转睛——左顾右盼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卡罗纳的母亲去世,老师要求我们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卡罗纳到校后,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安慰他。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同学们、“我”和母亲都用行动表示对卡罗纳的关心。5.课文中心

本文主要讲述了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细心地安慰他,默默地关怀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24* 给予是快乐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自学自悟,在合作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点

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受。

三、教学难点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时候你是最快乐的?(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快乐的文章,看看文中的人物对快乐有什么新的认识。大家齐读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诵。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给予?谁又在接受别人的给予?(2)订正生字的读音,理解新词的意思。2.整体感知

(1)再读文章后,找出文中最快乐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段,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明确:第5、11自然段,湿润、喜悦、难忘。

(2)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明确:两次,看车时、坐车出去时。

(3)保罗以为开新车送小男孩回家,小男孩在小朋友面前神气一下。其实,小男孩是想做什么呢?

明确:想告诉弟弟自己将来也会送他一辆新车。(4)保罗知道了小男孩的想法后,是怎样做的? 明确: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车里。

(5)小男孩想给予弟弟一辆新车。大家再读读,小男孩还想给予弟弟什么? 明确:生活的勇气,生活的希望、信心。

(6)这种令保罗出乎意料的感受文中还有吗? 明确:保罗以为小男孩也有这样的一个哥哥,其它小男孩也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7)目睹了这一切,保罗心里会怎么想?

明确:保罗两次猜测小男孩的想法,保罗每次都以为小男孩只是想着自己,没想到小男孩每次想到的都是弟弟,他对弟弟的爱深深感动了保罗。

(8)“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明确:这是课后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在篇末点题,揭示中心。这个不寻常的圣诞前夜,保罗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激,也将关爱送给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正是因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繁衍快乐;乐于奉献,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3.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四)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________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________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五)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出乎意料的希望浓浓的情意给予是快乐的经过坐上新车兜风郑重地承诺闪光的心灵只奉献不索取

结局——共度难忘夜晚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在自读自悟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让学生抓重点段落来理解“获得”与“给予”的过程,从而受到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思想教育。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快乐)i(为人)lèwé乐

为 yuè(音乐)i(为何)wè起因——男孩羡慕新车piāo(漂浮)漂piǎo(漂白)o(漂亮)pià2.近义词。

兴趣——兴致

神气——得意 宽裕——富裕

湿润——潮湿 羡慕——爱慕

希望——期望 3.反义词。

宽裕——贫苦

神气——沮丧 湿润——干燥

给予——剥夺 希望——失望

羡慕——不屑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7自然段):写一个小男孩十分羡慕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圣诞礼物。第二段(第8-11自然段):写小男孩请求保罗送他回家,以告诉弟弟他以后也要送一辆这样的车给弟弟作为圣诞礼物。

第三段(第12-13自然段):写这个夜晚让保罗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5.课文中心

本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震撼了保罗的心,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歌颂了小男孩只求奉献

不求索取的美好品质。语文园地六

一、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向别人表示感谢,能安慰别人。

2.学会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积累古诗和成语故事。【过程与方法】

学生试做,师生探讨交流订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恰当地表达感谢和安慰别人。

二、教学重点 看图作文训练。

三、教学难点

学会感谢和安慰别人。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口语交际”。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这一单元,我们围绕“爱”这个主题学习几篇描写人间真情的课文。这节课,让我们也化作爱的天使,来学习感谢,学会安慰吧。

(二)交际指导

1.再现课文情境,模拟对话。

(1)师:假如有一天,小钱跟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他们会说什么呢?

①分角色模拟对话。

②指名上台对话,其他学生评议。

(2)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怎么安慰他。

(3)教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烦恼的事时,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安慰;别人碰到了困难,送去一句安慰的话,伸出援助之手,是多么温暖人心啊!

2.模拟生活情景,进行口语交际。(1)课前搜集一些生活情景,如:

情景1: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钥匙忘记带了,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今天偏偏迟迟不回家,这时,邻居的阿姨回来了„„

情景2:放学了,天气突变,狂风骤雨,我站在校门口的大厅里,冷得瑟瑟发抖,焦急地望着天。这时,爸爸顶着风,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雨伞和外套„„ 情景3: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去玩,只有莉莉坐在座位上,趴在书桌上,闷闷不乐。原来这次语文单元测试,她考得极不理想,正难过呢!

(2)小组合作交流:一人交流,其它点评。

(3)各组的优胜者到讲台进行口语交际,其它学生认真倾听,当好评委。

(4)小结:平时我们肯定碰过不少类似的事情,要学会表示感谢或安慰,倾诉情感。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习作指导。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出示图片)先仔细观察,再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二)指导习作 1.观察图画

要先看清楚图中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然后合理地判断他们的身份、年龄,想象相互关系。

2.推前想后

合理想象画面之外的内容,如: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她们是怎样认识的?老奶奶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让学生积极思考,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

3.练习评议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相互评议,之后再在全班选择几组进行汇报,集体评议。注意要肯定那些内容完整具体,表达生动有趣,想象合理丰富的同学。

4.学生写作 5.修改完善

6.如果不想写这幅图,你也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其它有关爱

心奉献的事情。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二、导学过程(一)我的发现

1.读学习伙伴的说话,你发现了什么? 2.先小组内展示,再个性展示。

3.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但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还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二)日积月累

1.读古诗。自读——指名读——齐读。2.说说诗句大意,想象画面。3.自读并尝试背诵。

4.在小组内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

(三)成语故事

1.学生自由地小声读《杏林春满》这个故事。2.读题、解题、字词质疑。

3.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4.说说“杏林春满”、“誊满杏林”各是什么意思? 点拨: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满”或“誊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5.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成语来历的故事吗?

点拨:程门立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四)拓展延伸

1.学生练习讲成语故事。

2.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其它成语故事,课后还可以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3.读更多的成语故事,并选择一个写写感悟。4.比赛课外积累古诗词或自己仿写小诗。

本次教学内容的设计,我依据新课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的储备状况,侧重了以下几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篇2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Special

First part:Mother’s Day.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单词及短语alive, hero, take care of, experiment, fill, upside, scientific, method.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中心话题“Mother’s Day”, 及配套的PPT课件和图片来直观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amily的含义。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alive, hero, take care of, experiment, fill, upside, scientific, method的用法。

2.What day is Mother’s Day?Mother’s Day is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every year.

3.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Give presents to their mothers, or make a special breakfast for their mothers.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视频。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Mother’s Day”。整个单元的设计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学生通过关注家人、亲情和沟通, 主要是感恩教育。通过课堂项目和故事, 学生复习已学词汇和学习新词汇, 熟练针对这些话题进行交流。

六、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部分词汇, 并预习了本课。通过前五个单元的基础学习, 对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帮助。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Mother’s Day”, 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 但理解不够深刻。所以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挑本单元的重难点讲, 单独板书, 重点强调。尽可能多地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教学, 来加深学生对本来陌生事物的印象, 从而提高记忆能力。

七、中考考点分析

alive, hero, take care of的用法。

八、教学过程

1.听故事, 看图片answer me the question.How do you like the story?

2.导入新课, 看视频, 画出重点。

3.展示重点和难点。

(1) People give______gifts______ (礼物) to their mothers.

(2) In England people__celebrate_____ (庆祝) “Mothering Sunday”.

(3) In North America, people do___special____ (特别) things for their parents.

(4) They also try___to help______ (帮助) mothers all day.

(5) Their mothers are still_______. (活着的)

(6) In the______ (17世纪) they began to use machines.

4.根据句子意思和汉语提示填空:

(1) It was amazing that the little baby was still. (活着的)

(2) These soldiers are______. (英雄)

(3) We should______ (照顾) our mothers when they are old.

九、板书设计 (略)

十、教学反思 (略)

十一、布置作业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篇3

(宽阔)的广场 (尽情)地唱 ( 堆 )雪人

( )的城市 ( )地说 ( )雪景

( )的棉花 ( )地问 ( )雪仗

4.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块儿。(8分)

立刻 特别 著名 非常

美丽 有名 马上 漂亮

三、句子积木。(14分)

1.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6分)

(1)周末我们全家去公园玩

(2)多么好的景色啊 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2.把下列词语排列成句子。(4分)

(1)小柳树 一身 浅绿色 穿上 的 衣服

(2)雪地上 在 雪仗 打 堆 小伙伴们 雪人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 )地吃起葡萄来。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我们怎么能责怪它呢?

四、运用学过的知识填空。(请填序号)(6分)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④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1.小刚懂得的知识并不丰富,却经常吹牛,妈妈笑他是____。

2.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好比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田野献上( )的果实,枫林举起( )的旗帜,蓝天飞着( )的鸽子,大海奏起( )的乐曲。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长 颈 鹿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长颈鹿。

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它全身浅黄,身上长满棕黄色的斑纹,它们要是站在树丛中,很难被人发现。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脖子长长的,真像瞭望台。眼睛又大又机灵,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长颈鹿的头上还有一对美丽的角。

我长时间出神地望着长颈鹿,舍不得离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长颈鹿的样子。(4分)

2.长颈鹿全身浅黄,身上长满了棕黄色的斑纹。它的脖子( ),眼睛( ),还有一对( )的角。(6分)

3.这篇短文主要说了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3分)

(1)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

(2)我舍不得离开长颈鹿。( )

(3)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 )

七、写话新天地。(13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根据本课的特点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诗歌之美。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大胆想象。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5、通过学习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6、课外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诗票对照,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查阅课文中描述的历史人文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喜欢邮票吗?小小的方寸之间蕴藏着许多秘密,不知在其中你是否也发现了许多美丽的色彩。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喜爱美丽的集邮册吗?赶快打开书来读一读。

2、老师提要求:看准生字,读准音,要读流利。

3、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着重指导能力不强的学生。

4、[出示投影]

神圣 庐山 琢磨

轩辕 敦煌 歌颂

不朽 硕果

5、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评选出“识字能手”。

6、老师随机检查生字掌握一般的学生。对每组评选出的“识字能手”,给予奖励。

7、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学生初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出示挂图):

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邮票上都有什么图案。

2、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大面积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其他画面来表达)

4、老师小结,引出下一环节:

是呀!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从这些缤纷的邮票中发现了什么

5、分小节朗读诗歌,你从诗歌中了解到什么?

6、将全班交流的结果在读书笔记中作摘抄。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7、指朗读优秀的学生进行师范朗读,大家来点评。

8、小组内互相朗读点评,评选小组内“朗读优胜者”和“朗读进步者”。

9、全班进行“朗读大比拼”,一人读群人评,评选“朗读快乐之星”。

10、老师小结:同学们在五彩的世界里,快乐的长大。

三、课堂小结:

五彩的邮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用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讲授新课:

(一)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

2、随机抽一组学生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

(二)认识新生字,记忆新生字。

[出示投影]

你认识这些生字吗?

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三)学习生字的书写方法。

出示这三种结构的生字:

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蔚乘”的写法。

(老师范写)

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

[出示小黑板]

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罗斯福集邮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认识11个生字,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2个生字。

2.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罗斯福先生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3.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4.引导学生模仿罗斯福先生语言风格朗读他的两次语言描写,体会他表达的意思以及罗斯福先生坦诚、诙谐的性格。

5.指导学生参与集邮活动,鼓励学生畅说个人的感受,参与名人的观点讨论。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邮票是时代的一扇窗口,集邮可以培养我们健康的生活情趣,拓展我们的视野。我们班有同学集邮吗?

2、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位总统也和你们一样,有着同样的爱好,(出示课件)他就是罗斯福总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4、谁查到了有关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5、罗斯福为什么会对集邮产生这样大的兴趣呢?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想法。

6、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研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找出有关语句,做出标注。

2、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你最想了解哪一个方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自己的体会。

4、四人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语和句子,谈感受)。

5、相机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罗斯福为什么喜欢集邮?

6、相机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找出令你感动的词、句子谈谈

(2)重点理解:

从来不买价格昂贵的邮票

把自己的邮票捐给伤员,一直到去世

请不要忘了我是一个集邮者

7、指导学生读课文。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段

9、还有哪些让你感受深刻的段落?相机学习4、5自然段。

想想人们被罗斯福的什么精神所感动?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10、课件出示罗斯福的话:集邮者得到的益处是这样得多,以至于很难讲清楚这种业余爱好的最大益处是什么。但不论怎么样,集邮所提供的欢乐,证明我们的爱好是可取的,我们得到的足以抵偿我们付出的代价。

集邮给罗斯福先生带来了哪些欢乐?

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欢乐?

11、模仿罗斯福的语言风格试读一下。(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篇5

他非常喜欢花和植物。有一次,我来到他家,发现他家全是植物——花草。哦,难怪我每天都能闻到阳台上的香味。看门口,哇!阳台上,客厅里,卧室里。到处都有彩色的花,看起来很漂亮!当他看到是我时,他急忙跑了出去。他有点不好意思,说:“不好意思,我在种花,没注意到你来了,没时间招待你。请见谅。”我说:“不要紧,我在看花!这里的花真的很美,是吧?那是什么花,多长多美?”“哦,那是茉莉。”“原来这是茉莉,好美!”“喜欢就送给你。”“真的吗?谢谢。”“好了,不要再说了。来看看我的‘秘密花园’。我觉得花等不及了!”“好吧。”阳台上什么都有,太神奇了!后来我了解了他,他教我种花。我发现他真的很好!

同时他也很喜欢带孩子。有一次,爸爸妈妈出差,家里没人。但是,我要去上学,所以我不顾弟弟的哭声,把他留在家里。他的哭声几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我下楼,觉得很愧疚。来找我,用担心的眼神看着我,对我说:“是因为我弟弟没人照顾吗?别担心,我会好好照顾他的。可以安心上学了。”我半信半疑地答应了。放学回来,看到家里很平静,没有哭声。当我走进去的时候,哥哥正在和吴叔叔玩游戏,我放下了心。我去找吴叔叔,对吴叔叔说:“谢谢吴叔叔!”我看到他笑着说:“好孩子,不客气。”然后他离开了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篇6

一天,当奶奶去街上买苹果时,她突然看到一个小女孩悲伤地哭了。奶奶走到小女孩面前问:“你为什么哭?”有人打你吗?”小女孩说,“我父母去世了。“老太太把小女孩带回家了。

几天后,小女孩和白发老太太熟悉了。她不在的时候帮她洗衣服。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小女孩的手断了。老妇人看到小女孩的手断了,赶紧找了些酒精棉,轻轻擦了擦伤口。

奶奶见小姑娘快要哭了,就把嘴凑到耳边说:“小姑娘,好好哭吧!哭出你所有的伤心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篇7

1. 主动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 巩固单元重点词句。

2. 通过自主整理、相互推荐、擂台挑战、自选练习的合作交流, 辨析并应用举事例、列数据、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 在教师的引领下运用“联系实际, 深入思考”的阅读方法, 整理自己的阅读经验。

【教学设计】

一、课前复习

1. 为学生提供出题指向和分值建议, 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整理, 并形成一份练习卷 (实例附后) 。内容和分值建议如下表。

2. 课前由学生自主选择同伴交换练习题。

3. 要求学生拿到同伴出的练习题后, 仔细读一读, 有疑问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单元测试分析发现, 学生大多能理解主题但缺少联系自我的深入思考, 能辨别说明方法但应用不够熟练主动, 对“联系实际, 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很多学生都还停留在“教师指哪里, 我就想哪里”的非自主式思维水平。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 本课的复习设计以“单元整理我出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 利用出卷形式进行知识整理能大大激发高年级学生语文复习的兴趣, 明确的出题建议为他们的自主整理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根据书写情况来决定选择顺序的做法能强化学生认真书写的意识。

这样的课前准备使学生提前进入复习的兴奋状态, 也奠定了复习课堂“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基础。在此环节, 教师事先浏览学生出的练习卷, 发现问题和亮点是掌握学情、推动课堂讨论的关键。)

二、课堂讨论

教学组织:今天这堂复习课, 同学们是绝对的主角。首先要请各小组快速确定角色任务, 分别是优秀推荐手、擂台挑战手、学习评点手、汇报小助手。

接下来, 我们要对第四单元的学习整理进行汇报评点, 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优胜。出示五线谱小组评价表:

(一) 优秀推荐纠错词

教学组织:标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在字词巩固时也十分有效。下面, 我们请各组优秀推荐手来向大家汇报同伴对字词的整理成果。当然, 我们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经验, 或者对前一组的汇报作出补充和提醒。你们的发言会为小组竞赛赢取宝贵的第一分。

1. 各组优秀推荐手针对单元词语的整理标注进行汇报, 可以向大家汇报同伴字词整理的经验,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大家补充要注意的读音或容易写错的字词。

2. 汇报小助手根据同伴发言在实物投影中进行展示, 学习评点手负责为发言的小组加分。

3. 教师随机进行讨论的调控和点评, 如有必要, 可以根据课前发现的问题采用追问或补充的方式强调一下需巩固的字词。在以下的范例中, 表示易错字, 表示同偏旁字组成的词语, “表示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点评:六年级学生对于字词的复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往往忽略经验和方法的提炼。通过标注的方法可以实现形近字的对比、构词分析、字谜创作、同音字比较等纠错方式的整理, 清晰直观。优秀推荐的方式能促进交流表达, 还能强化记忆。

采用小组合作分工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己分配优秀推荐手、擂台挑战手、学习评点手, 汇报小助手的角色任务,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活动中各取所需、各展所能, 保证了交流与学习的实效。借鉴电视节目“星光大道”的五线谱评价方式, 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较好地保持了学生复习状态的兴奋度。)

(二) 试题擂台会评点

教学组织:通过优秀推荐手的介绍, 我们对本单元的字词进行了有效的复习。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单元主题, 大家都有不同的思考, 也设计了不同的练习题。老师收集了你们设计的几道试题, 考一考各小组的擂台挑战手, 答对一题将为你们组加2分。当然, 小组成员都是他的援兵。

1. 教师出示事先收集的练习题 (如下例) 。

小明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标注很正确。 ( )

(拟人)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 白桦为裙, 还穿着绣花鞋。

(夸张)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 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天山南北, 传到白山黑水之间, 传到大河长江之南, 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设问) 这种汽车是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轮子的呢?也是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压缩空气。

(比喻) 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 各组擂台挑战手快速应答, 出题同学作点评。

3. 各组学习评点手负责记分, 答题正确得1分, 答题错误扣1分。

(点评:对六年级学生来说, 语文复习首先要做到分层对待, 让不同的学生都在课堂中获得提高;其次, 语文复习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 从能力培养着手, 以自主式的整理、合作式的发现促使学生复习习惯的养成、复习经验的交流和复习能力的提升。

《单元整理我出卷》的模板设计题型明确、指向清晰, 既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复习整理, 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复习的需要。打擂台的学习交流形式极富挑战性, 再加上计分翻倍的奖励机制, 让人印象深刻, 能有效强化复习重点。)

(三) 小试身手争优胜

教学组织: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竞赛, 第×小组已经领先了。接下来的10分钟,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同伴所出的习题来做练习, 你所得的分值都可以为小组加分。

1. 学生在10分钟内自选同伴出题的内容完成练习, 交由出题人批改后得到相应的分数。

2. 教师对挑战题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右图为××同学对本单元阅读方法的整理结果。

3. 小组评优与课堂总结。

(点评:10分钟内自选同伴出题完成练习可以为小组获得相应分值, 其中整理阅读经验可以获得加20分的奖励机制很好地调控了复习课堂的学习氛围, 再次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 促使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分层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轨迹出发点评阅读要点, 尤其要注意与课文学习的对应性。)

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主整理

出题人:____ 答题人:________

一、抄写本单元词语, 并用符号标注 (5%)

二、看拼音写词语 (难词、易错字、有特点的词语) (10%)

三、选择题 (阅读说明文片段, 辨别说明方法)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题 (考查词句理解和本组课文主要内容)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检查课文积累、联系生活思考单元主题) (1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题:总结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者运用说明方法来写几句话。 (加分2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篇8

【单元概述】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列强先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殖民主义道路,他们通过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奴隶贸易等手段,迅速积聚起巨额财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也带来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与落后,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印度的章西女王和拉丁美洲的玻利瓦尔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课标要求】

1.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2.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知识结构】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能力提升】

1.资本积累的血腥本质。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而这些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掠夺。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对亚非拉地区的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这些罪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殖民掠夺、种族灭绝和“三角贸易”。马克思曾经这样描述资本原始积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印度爆发反英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印度反英大起义发生在1857-1859年,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这样大规模的起义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各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更为迅猛。一方面,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棉花作为原料,英国本土不盛产棉花,印度却是一个产棉大国。英国可以利用宗主国地位,从印度进口大量的廉价棉花。但印度本国也以棉纺织业的发达著称于世,因此不愿意把大量棉花运往英国,这就是一个矛盾。另一方面,英国棉纺织商品急需寻找市场,于是英国人就把眼光瞄准了地广人多的印度。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严重冲击了印度本土的棉纺织业,使印度大量的棉纺织工人失业。这样,英国和印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印度反英大起义。

3.辩证地看待殖民扩张。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持续了近500年。对于这种殖民扩张,传统的看法就是“一边倒”,认为这种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阻碍了当地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比如,殖民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瓦解了殖民地的旧式经济,用强制的方式使世界日益融为一个整体,在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美化殖民扩张。

【典例解析】

例1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些黑色货物”将会被贩卖到( )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

解析:根据“中段航程”、“横渡大西洋”、“黑色货物”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确定这位史学家所描述的事件就是三角贸易。三角贸易分为三段航程:首先,从欧洲出发,来到非洲;其次,把黑人奴隶从非洲运往美洲;最后,卖掉黑人后把金银或工业原料从美洲运往欧洲。因此,中段航程应该是到达美洲。

参考答案:c

例2在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B.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

C.加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

D.地处大西洋航道的中心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成为了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通过对印度和其他殖民地的掠夺,英国获取了巨额财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的发展准备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些有利条件,使得英国最终成为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参考答案:A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开启了近代殖民主义狂潮”的两个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是( )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西班牙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英国和葡萄牙

2.1700年,美国的黑人只有2.7万人,到了1820年则达到177.2万人。黑人在美国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自然增长

C.战争中难民的流亡 D.“三角贸易”

3.下列对“三角贸易”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

①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②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使非洲得到开发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三角贸易”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三角贸易”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A.准备了雄厚的资金 B.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c.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 D.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5.“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的是( )

A.英國垄断了黑奴贸易 B.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

c.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掠夺

6.下列有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B.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篇9

《古诗两首》

1、默写 作者 朝代

2、解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楼名 孟浩然:与李白是好朋友 之:去,到。

《送元二使安西》 元二:作者的友人 使:出使

3、诗所表达的主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最后两句诗所要表达的是诗人久久伫立在黄鹤楼上,深情地目送友人乘船远去时的惆怅和留恋。)《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最后两句诗句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酒桌旁劝慰的话是对友人的关切,愿友人一路顺风,旅途珍重。)

4、积累两首送别诗 《搭石》

一、课文理解

1、一排排搭石。。。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句子的含义。(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借物喻人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间 涨 俩 调

2、近义词:谴责——声讨平衡——平稳 协调——调和 大概——大致

3、反义词:谴责——赞许 慵懒——勤快 轻快——沉稳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一、课文理解

1、句子的理解

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的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生命,这也是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两个“静静地”不同的含义(小钱“静静地”是因为身患重病,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而台湾青年在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着,是因为他知道18岁的小钱正在期待着他的骨髓,他内心坚定,为了小钱他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为他人着想,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3)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必将一代代传下去。

(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脉

2、近义词:凋零——凋谢 沉着——镇定 奔波——奔忙 跨越——超越

3、反义词:红润——苍白 凋零——盛开 希望——失望 沉着——慌张 《卡罗纳》

一、课文理解

1、选自意大利人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上学期的《争吵》

2、资料袋对《爱的教育》一书的了解。(日记体儿童小说 原名《心》 序言:这部书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 同学的深厚而真挚的爱。)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没

2、近义词:怜悯——同情 叮咛——嘱咐 端详——打量

3、反义词:庄重——轻佻 严肃——活泼 热情——冷淡 怜悯——淡漠

《给予是快乐的》

一、课文理解

1、句子理解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愉快的。(这个不寻常的圣诞夜,保罗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正是因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

2、阅读链接

1)小短文通过写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栽花,把鲜花留给爸爸和高尔基给儿子写信,赞扬并教育儿子的事,说明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表达了高尔基对儿子及下一代的成长的关爱。

2)两者写作的区别:这篇小短文是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直接说明想法和观点。而《给予是快乐的》是通过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让人们去感悟,去体会,写得比较含蓄。

二、基础知识

1、近义词:

羡慕——爱慕 宽裕——富裕 惊叹——赞叹 湿润——潮湿

2、反义词:

给予——索取 羡慕——不屑 宽裕——拮据 湿润——干燥 园地六

1、日积月累背诵,了解诗所写的内容。

(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欢聚的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农村生活的情趣。)

2、青山 绿树 鸡黍 桑麻体现田园风光

3、成语故事

1)讲了董奉给热闹看病不求报酬的故事。

2)杏林春满的意思:表面说杏林茂盛,充满生机与希望。引申为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3)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篇10

可是,在燕子十二岁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奶奶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燕子伤心极了。这一天,燕子头上裹着一个白布,低着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看到这凄惨的场面,在场的人们都哭了。有的一边哭一边用手绢抹眼泪,有的默默地哭,有的甚至哭出声来。一位老爷爷走过去,把小燕子搂在怀里,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说:“孩子别哭了,会伤着身体的!”老爷爷说着说着自己也流下了眼泪。一位阿姨走过去,摸着燕子的头说:“我可怜的孩子,你奶奶虽然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孩子你要坚强啊!”姥姥站在一旁,脸上也写满了同情和怜悯,嘴里不停地说:“多么可怜的孩子呀!„„„”

送走了奶奶,燕子由于太伤心,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所以生病了。后来,我舅舅(是个医生)知道了燕子生病的事,就主动免费给她开药、打针,还给了她300块钱,舅舅对她说:“回去别忘了吃药,这些钱你拿去教学费吧。”左邻右舍也都伸出热情的手,有的帮她洗衣服,有的给她端上一盘热腾腾的水饺,有的„„由于人们的关爱,燕子的病渐渐的好了。

过了一些日子,燕子又被一个好心人收养了,她又有了亲爱的爸爸、妈妈。

爱!让她又拥有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爱!让她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成长。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小兰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一天,小兰的朋友小红来看望她,小红告诉她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小兰听了动了心,她也想出去闯闯,看能不能碰到什么好玩的事情。第二天,小兰收拾好了背包,就出发了!

小兰来到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小溪哗哗地流着,河水清澈见底,树木郁郁葱葱,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走着走着,小兰来到了一座小木屋门前。小兰敲了敲门,从里面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从衣着上看来很显然是苗族人。老婆婆见她说到:“孩子,有什么事进来说吧。”小兰进了屋,老婆婆问道:“你怎么孤零一个人在外面呀?”小兰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婆婆,老婆婆听了说:“你就在这儿住下吧,也好有个伴儿。”小兰每天都帮老婆婆洗衣、做饭,她们俩过得很幸福。

不久,冬天来了,天空中飘舞着雪花。小兰看着这美丽的雪景,禁不住陶醉起来,小兰看着看着突然想起昨天婆婆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呢!小兰赶紧抱起那堆脏衣服跑去河边洗了起来,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小兰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她不管那么多,只想让婆婆穿上干净的衣裳,过了好一会儿,衣服终于洗好了。小兰把洗干净的衣服拿回家,小兰正准备晾衣服的时候,老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她见了小兰,泪水止不住下流,老婆婆抱着小兰说:“你真是比我亲女儿还要亲啊!”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住着小兰和她的爸爸妈妈。

有一天,爸爸对小兰说:“小兰,我们村新搬来了一位苗族老奶奶。她已经80多岁了,孙子和女儿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没有亲人。你要多去陪陪和帮助这位年迈的老人呦!”小兰毫不犹豫的说:“嗯,好!”

一个晴朗的早晨,小兰锻炼完身体,看见老奶奶家门前有一盆脏衣服。她想起了爸爸妈妈说的话,知道这一定是因为老奶奶手脚不灵便,洗衣服对她来说十分困难,穿脏的衣服没人洗,因此才堆了这么满满一盆。想到这儿,小兰赶紧趁老奶奶不注意,想给她一个惊喜。就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和棒槌,到河边把衣服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回来。小兰正在晾衣服的时候,老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当她看见小兰和那些已经洗干净的衣服很高兴,放下拐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兰。”“哦!你知道吗?你的爸爸妈妈经常来陪我,他们向我说起过你。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你们这样关心、照顾我,真是比我的女儿和孙子都亲呀!太谢谢你们了!”老奶奶边夸小兰边摸着她的头,她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而明显了些,却更加慈祥、和蔼。

老奶奶的话,让小兰十分害羞:“这些事儿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我还会帮助您做更多的事儿,陪您聊天、散步的。”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他们却胜似亲人。因为,他们彼此爱护的的心是联结在一起的,永远不会分开。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今天,我刚走进教室,老师也步履匆匆走了进来。对我们说:“孩子们,老师昨天看报纸,上面的一篇文章让老师很感动。文章是这样写的:自从汶川地震后,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一位老奶奶也是一样,失去了最疼爱她的儿子和女儿。虽然老奶奶经济上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可老奶奶毕竟80多岁了,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亲人,她怎么也不肯相信这是真的。所以,请广大热心市民有空能去陪陪她。她家的地址是ΧΧ市ΧΧ路6号楼2单元501室。”听到老师念完文章教室里啜泣声一片。老师又说:“孩子们,我们不要哭,要用实际行动来帮助老奶奶,对吗?这样吧,我们分成8个小组,每个周末去一个组,好吗?”“好”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我被分在第一个小组里,今天就可以去帮助老奶奶了,我很高兴!

我们跟着老师来到老奶奶家,奶奶家很大,奶奶一个人在家很冷清,所以奶奶见了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我看见老奶奶旁边有一个盆,盆里有几件脏衣服,便拿到洗手池去洗,可因为天气很冷,我的手很快就被冻红了,可是我还是继续洗,没有因为冷就停下来。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力是因为我觉得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万一洗衣服时摔倒了怎么办啊!这时奶奶走过来对我笑眯眯地说:“孩子,你真好,虽然咱们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说完,我和老奶奶依偎在一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500字——胜似亲人

我的家住在一个村寨,我家邻居是一位老奶奶,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没有亲人。

这位老奶奶已过80岁,快90了,一直无儿无女,没有亲人的陪伴,可老奶奶却活得非常开心。

因为老奶奶经济上比较困难,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茅屋里,虽然老奶奶经济上比较困难,但她还是每次抽出一点捐出去,老奶奶可真是一个好人啊!

老奶奶腿脚有些不灵便,因为我妈妈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经常过去帮老奶奶做一些事,还让我过去帮忙,让我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外面跟别的一些朋友玩,见老奶奶家门没关,我便走了进去,见地上放着一盆衣服,我见老奶奶不在,便想:老奶奶不在,我帮她把衣服洗了吧!想到这我便把衣服拿起来,到小溪边,把衣服洗了,回到老奶奶家,我把衣服晾了起来,就在这时,老奶奶回来了,见到我这样,老奶奶眼睛湿润了。她走了过来,把她热乎乎的脸贴在我的脸上,我感到一阵温暖,她缓缓地说:“你们虽不是我的亲人,但却比我的亲人还亲啊!”听了这话,我有些不好意思,急忙说:“不用谢,老奶奶,这些事是我该做的。”

上一篇:按规律排序反思中班下一篇:海城七中2011-2012年控辍保学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