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2024-07-28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精选13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1

今天听了姜丽老师上的《大鹿》这节音乐课后,姜老师课堂上那从容的教态,扎实的基本功,真的是让我受益非浅。《大鹿》是二年级上册的一堂唱歌课,歌曲是一首法国的、具有童话色彩的儿童歌曲。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爱。歌曲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紧凑。第一句描绘了大鹿在家的情景,表现大鹿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非常惬意的生活;第二句是一个情绪上的转折句,表现大鹿在见到好朋友小兔被猎人追赶时,心理情绪的一个逐渐转变;第三、四乐句,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节奏相对紧凑,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追来的紧张心情和大鹿不怕风险、乐于助人的决心。

我感觉姜老师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谈谈几点自己浅薄的观点。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姜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例:

1、学唱歌曲之前,由森林中的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歌词学习中,以故事的发展状况来一句一句引出歌词,既方便记忆歌词,又让学歌词的环节很流畅。

3、通过故事情节让学生表达不同的情绪,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情绪的唱法,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创编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音乐,体验快乐。

二、构思新颖、独特。

姜老师在设计整堂课教学时,运用了情境法来贯穿课堂教学,让学生快乐地感受音乐后,不仅掌握了难点旋律的哼唱,同时也被激发起了学习的兴趣。整节课充满了童趣,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很好地为解决歌曲的演唱起到铺垫作用,显得比较有效性。

姜老师还将小兔因猎人的追赶,寻求大鹿的帮助这个故事情节先后顺序贯穿始终,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在这节课中,姜老师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在进行创编活动这一环节,分组创编并展示,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而已。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

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2

【正式开讲】

第一站:识字苹果园。

1.在识字苹果园里, 有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11个生字宝宝, 请小朋友看好了, 上面可没有标注拼音, 就是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它! (黑板上画好几棵苹果树, 师把准备好的生字苹果贴到这些小树上, 提示孩子不可以告诉别人)

2.了解学生课前识字情况。师:苹果挂好啦!全部认识的, 请把小手举起来!只要认识一个字宝宝的, 就可以把小手举起来!

第二站:写字小花园。

1.明确写字任务。师:现在羊羊邀请我们进入第二站。小花园里, 我们要会写8个生字。

2.课件出示8个生字。师:请孩子们观察字形, 看看在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 在田字格里书写时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先在小组里交流。

3.学生汇报字形观察情况。

4.师指导写字。师:那老师和小朋友来把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各写一个。先看“琴”字。书写时六根琴弦都在上半格, 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两个王字大小也要相等。下边的“今”要把撇和捺拉得特别长, 像把小伞一样。最后点、横折居中线上。老师写完了, 请小朋友动笔吧。注意做到“三个一”。

5.接着我们再写这个“戏”字。作为一个左窄右宽的字, 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又字的大长腿给收起来, 变成一个大点。右边部分注意笔顺:应该是1笔小横、2笔大斜钩, 3笔撇要穿插到左边, 最后4笔点收尾。好, 你们开始动笔。

6.师巡视, 并选出两份漂亮的作业展示。谁来夸夸这两位小朋友哪里写得好? (师引导从结构、笔画谈)

7.小结:在写字小花园里小朋友们都做到了认真观察、耐心书写, 祝贺你们成功获得了下一站的门票!

第三站:词语游乐园。

1.瞧, 羊羊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有意思的词语呢!请小朋友赶快读一读吧!

2.结合词语畅谈生活乐趣。师:自由说说自己喜欢哪一项?师随机点拨两个词语———

(1) 练书法。

(1) 你平时是怎么练书法的?

(2)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艺术瑰宝。老师这里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书法作品。瞧, 这是楷书, 这是隶书……它们有的横平竖直, 方方正正;有的却弯弯曲曲, 如同一幅画。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 足足练了十八缸墨水!所以说“练”是需要时间的, 练是需要努力的。这个练就是我们说的勤学苦练。

(2) 养金鱼。

(1) 你养过什么?怎么养的?

(2) 师小结:爱护它, 照顾它才叫“养”。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

A看来这些词语里, 有太多太多生活的乐趣!老师真想和你们再读一读!师生同读。

B观察词语发现构词特点。师:词语读了这么多遍, 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自由谈, 师相机出示词语分解图。每个词的第一个字都表示动作, 叫动词。第二个字表一种东西或者事情, 叫名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就组成了一种全新的很特别的词语。今天羊羊邀请大家来词语乐园, 就是为了让你们认识这种非常非常特殊的词语! (要板书出来吗?)

C体会动词词意发生的变化。师:这种特别的词语还有更特别的地方呢!请大家到羊羊迷宫里看看这几组词语: (出示迷宫图片, 里面有2组词语:拉二胡/拉起手;下象棋/下楼梯) 这两个“拉”和两个“下”, 意思一样吗?

D学生汇报, 师相机讲解, 辅助出示二胡图片。拉: (1) 指弓与弦的摩擦; (2) 指连接在一起。下: (1) 指方位; (2) 指往下走。

点拨:很多汉字都具有一字多义的现象, 我们的动词宝宝在和名词交朋友的时候, 意思的变化就更丰富啦!

E拓展延伸。瞧, 羊羊迷宫里还有好多这样的动词宝宝呢!请你跟小伙伴讨论讨论下面这些动词的意思一样吗?你还能说出更多吗?

(出示:跳:跳舞, 跳高……

吃:吃水, 吃糖, 吃鸡肉……

打:打球, 打人……你还能说出更多吗?)

F总结过渡:小朋友在词语乐园里的表现太精彩了!今天我们对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朋友以后说话写作文可要准确运用好动词哦!

第四站:背诵小天地。

1.最后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地进入到背诵小天地吧!羊羊把这些词语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小儿歌, 看谁最先把它背下来!准备时间:1分半。

2.师逐步删掉儿歌中的词语, 引导学生一步步背下来。

【总结全课】课件播放羊羊们在乐园里唱京戏、玩滑板、学画画、学烹饪的快乐场景, 师在情境中鼓励小朋友课外多学习本领, 做一个多才多艺, 勇敢活泼的孩子。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师:老师完胜呢!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师:老师去商场购物,看到这些福娃很不错,老师想买一些。如果我买2盒,会有几个福娃?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5?也就是表示2个5。(出示点子图)那么5?就等于10。

师:买3盒呢?会有几个福娃?4盒?5盒?10盒呢?算式怎样表示?

二、探究建模

1.观察后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和谁有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2.编制口诀

师: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呢?看来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对!口诀就是让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口令。熟记口诀,我们就不用每次算乘法时还用加法或看点子图来计算了。有谁知道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吗?

师:真厉害!你刚才第一句说的什么?

你知道“一五得五”说的是这里的哪个算式吗?(板书:一五得五)

这里的“一”和“五”指的是?“得五”的意思是?

师: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口诀前面。那5?=10和2?=10,编制口诀的话,前两个字是?3?和5?呢?(师板书:二五、三五)

师:如果让你们来编制剩下的口诀,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出来吗?

哦!信心满满,那我们赶紧来试试吧。翻开课本52页,请补充完整例1。

3.记口诀

师:大家自读5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了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师:现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先记住5的乘法口诀。同位互记口诀,展示评价。

4.师生对口诀

师:都背得挺熟练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对口诀,现在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比赛,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说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啊?

师: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1.P53第5题。

2.P53第2题。

3.P52第2题。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5的乘法口诀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长对口诀。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 一五得五 5?=5

2?=10 二五一十 5?=10

3?=15 三五十五 5?=15

4?=20 四五二十 5?=20

5?=25 五五二十五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4

《过新年》是一年级孩子们在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首歌。上节课学生们领略了很多国家是怎样过新年的,这节课我会带着我的孩子们过一个真正的“中国年”。

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结合着中国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本课教学完成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并且对这一课有了新的想法。

在导入环节,我先向让孩子们听听鞭炮的声音,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声音,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孩子们说:“是鞭炮的声音,结婚的、开业的、春节”,“是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外国人是怎样过圣诞节的,近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中国人是怎样过新年的。你们在过年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啊?小手一个一个的举起来,都想来说一说,有人说,我最喜欢放烟花、放鞭炮;也有的说,我最喜欢到游乐园玩,还有的说,去拜年;最后有人看见书上的小朋友了,就说敲锣打鼓„„“是呀,过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咱们一起来学习歌曲《过新年》,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初听歌曲《过新年》,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在复听时,我示意大家为歌曲来伴奏,用手敲拍桌面,模仿敲鼓面的动作,等我示范后,孩子们听着音乐敲击“鼓”面,兴趣就更高了,教室里呈现出了过年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首先在情感上:通过歌曲《过新年》的学习,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现过新年的热烈喜庆气氛,并通过东北舞秧歌步的学习表现过年时的愉快心情。其次,在知识上:学习歌曲《过新年》,认识中华民族打击乐器鼓与镲,并熟练掌握《过新年》的节奏,完整演唱歌曲。最后,能力上: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并且将学会的节奏运用到其他歌曲中。这三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好,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热闹欢快的场面和热烈喜庆的气氛,并且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认识了民族乐器鼓和镲还有鼓。在学习歌曲的环节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让孩子从听辨鼓和镲的声音开始,认识了鼓与镲,之后用小鼓和小镲一起配合,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咚咚咚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孩子们从节奏的认识,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歌词,然后很自然的就将歌词加入到歌曲的旋律当中了,所以歌曲学习的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和自然。孩子歌唱的声音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强调,以小儿歌的形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好听的,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正确演唱歌曲。

本课设计符合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综合性音乐活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是

创编歌词这一环节,需要老师用艺术性的语言更深的拓宽孩子们的创编思路。

评课记录

今天刘老师上的课是二年级的一节音乐课——《过新年》。这节课一开始,刘老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以带学生去过新年的形式导入。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开始,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课堂气氛热烈。从这堂课开始学生讲新年习俗和故事,到中间玩歌词接龙、听唱,最后器乐、舞蹈伴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能动性,积极性高,气氛热烈。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很到位。

二、重难点攻克到位。虽然这堂课上有些学生有点激动说话或者兴奋的表现,但是所有的重点和难点都搞定了,比较顺利。

三、需要加强的部分:刘老师是个敢于在公开课镜头下批评指正学生的老师,展现了课堂真实的一面。一说要扣苹果了,学生就全部昂首挺胸坐的很端正了。只是一节课下来扣掉的苹果比加的苹果多好几倍。其实反过来采用给表现好的学生加苹果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三个学生乐器伴奏的时候节奏打的不一致,主要是钱可丁同学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5

瓯海区茶山第一小学

尹玉龙

今天,我听了潘建丹老师执教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5》的公开课,总的感觉是: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例。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

这是一节关于第五单元的复习总结课,在教学中,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本次的教学目标:

1、认识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含义;

3、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本单元要掌握和学习的词语很多,但是如果能够抓住规律,一以贯之,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潘建丹老师正是做到这样一点。

首先,潘建丹老师做的情境导入很好。她紧密联系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一课《从现在开始》,以“万兽之王”的来信为开端,引导学生进入游览和参观森林王国的游戏情节,这使学生有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激情。

其次,潘建丹老师教学程序设计也很好。这主要体现在把这个去森林王国游览和探险的过程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分为不同的关卡,每个关卡的通过都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潘老师巧妙地把语文园地的各个板块设计为不同的关卡,而后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去克服,尤其是那个锦囊妙计(“合作是通向彼岸的桥梁”)的使用,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也就是俗话说的“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这点紧密结合了这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对于实现这一单元教学的价值观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在这一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潘老师特别注重知识的拓展和方法的授予。比如第一个板块“我的发现”中,潘老师很用心地把通过部首认识同类字含义的方法拓展到“提手旁、口字旁、三点水、走之旁”等部首的同类字上,真可谓是“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以鱼”。对于“我会读”这一板块,潘老师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识读词语,还在此基础上对个别常用词语的反义词、同类型词等进行了挖掘,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潘建丹老师在整堂课上始终面带微笑跟学生交流,使学生在很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上完这节课,潘老师的肢体和表情语言传递给了孩子们信心。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之下积极发言,即使错了也会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这一点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老师的深切关怀。

四、朗读形式多样化

在这一节课中,不管是学习生字,还是学习词语,潘老师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自由读、小组讨论、指名读、领读等,让学生对新鲜的词语产生兴趣,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掌握。自由读使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小组讨论使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了许多生字、生词的问题,指名读使学生得到了知识的共享,领读使学生得到了语音的规范和统一。

五、建议

潘老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和热情投入深深感染了我,在她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受到一些启发,对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这节课是很有意义的一节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希望她能够在此基础上能够探索出更加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方法和策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和精力,希望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方法给学生。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6

《彝家娃娃真幸福》评课稿

老师的《彝家娃娃真幸福》这课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听、看、体验、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积极的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身体各感官的参与活动,以及教师教态的亲切感,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童趣,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学习的较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表演,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性,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的活跃,且思维也比以前活跃了,这也就证明,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给学生空间,这样学生才会自由的发挥,上课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较好的深化三步了导学,根据磨课计划中的分工进行磨课,积极备课研讨会议,发布备课研讨记录,跟进教案评论,分析原因,反复研讨,不断打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像、画等融合一体的效果,丰富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识字既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制作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认读,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真正帮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课文的能力比较差,可通过出示多张创设情景。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7

一、盯住题目,解悬念之密

童话里藏着许多秘密,教师的任务是引出秘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探秘潜能,使悬念和奥秘在孩子心中自然地埋下神奇的种子。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和我一起写下课题,然后问:为什么这个故事要用“从现在开始”这五个字作题目呢?请学生自己去读读《从现在开始》整篇课文,帮助老师解开这个秘密。孩子们带着问题读得很起劲,我从他们的眉宇间感受到了寻找答案的认真和疑惑不解的苦闷。

读后,大家发现:这五个字的短语从头到尾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

“真是会动脑筋啊!你们发现了童话的第一个秘密——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短句就可以作为故事的题目。”孩子们喜不自禁,脸上写满了胜利者的喜悦。

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发现‘万兽之王’ 这个词语在课文里也重复出现了好几次,为什么不用它做课题呢?”孩子们听他这么一说,又陷入了疑惑之中。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读课文,这次只要求读动物们说的话。

读后,大家一番议论、交流,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在每个动物说话的开头都会用上“从现在开始”这五个字,这是选“万兽之王”的规定,也是这个故事中动物语言的显著特点,比“万兽之王” 更吸引人,因此用“从现在开始”做课题更好。

悬念以及揭示悬念所带来的“神奇”感受,让学习变得饶有趣味。

二、关注语言,解多元之密

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在谈到创造性人才的因素——好奇心的重要性时,明确提出,“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阅读童话正是极富创造性的过程。孩子们基于好奇心的观察、探索、询问、交流、操作,如能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就会逐渐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人格特征。

“不仅仅是题目,这篇课文里还藏着许多秘密。你能挑战一下,做个杰出的解密员吗?”我用充满诱惑力与鼓动性的话语,引得孩子们群情激动,跃跃欲试。

1. 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微

如果说朗读是从整体上感知童话的内容,解读词语则是局部的探微揽胜。一组又一组的词语,为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发现每一次动物说话,开头都是‘从现在开始’,一共有六个。”

“以前老师告诉我们,用词不要重复,可这篇课文却用了六个‘从现在开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猫头鹰很神气,他要学狮子大王宣布命令。”

“因为袋鼠当上大王太激动了,所以要用大王的语气来说话。”

……

“你们不但善于发现秘密,还善于思考秘密背后藏着的秘密。注意‘从现在开始’,咱们来当当故事里的动物,我们去读一读他们的语言。”

六个“从现在开始”是孩子们发现的第一个关于词语的秘密。以前老师教的,与课文中所不断重复出现的“从现在开始”,产生了认识上的错位,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乐趣。他们发现了六个“从现在开始”,更要去探寻六个“从现在开始”背后的秘密——语文课思维的过程有时比思维的结果更重要。

2. 从文辞解读到符号研讨

标点符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实现了标点由文法规则向审美变异的研究转变,从而提升了标点作为文本符号的价值。小小标点学问大,与文本的主题思想密不可分。这篇童话,也不例外。

“老师,我还发现,猫头鹰和袋鼠说完话之后的标点是感叹号,小猴子却是句号。”

“你可以当小老师了,发现了这么多。你们猜猜看,这是为什么?大胆猜!”

“猫头鹰说话用感叹号是因为他神气极了,课文里有这个词。”

“袋鼠当上大王很激动,所以说话也是感叹号, 课文里有‘激动’这个词。”

“小猴子不神气也不激动,他很冷静,所以他是句号。”

……

“没想到小小的标点符号居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它还能与前面的提示语联系起来!拿起语文书,我们一起来演演神气极了的猫头鹰、激动的袋鼠和冷静的小猴子。”

用猜一猜的方法解密,没有对错的界限,只有准与不准的区别。孩子们通过猜一猜,联系课文,从标点符号中获得了潜在的语言信息,与文本要传递的意义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效应,在与教师、 文本的对话之间获得了更有厚度也更有趣味的阅读体验。

三、拉大缝隙,解语用之密

学生的模仿力是惊人的,尤其是面对他们喜爱的作品。每当读完一个故事,他们总会沉湎其间,回味遐想,产生许许多多的“如果”,在脑子里进行第二次创作,久久“难以自拔”。因此,我常常对童话文本进行切割开发,拉大缝隙,鼓励学生续写、仿编故事,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

课上到这儿,让学生复述故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我不这么处理,我的课堂始终要带给孩子们“柳暗花明”的“惊奇感”,让他们在“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之中,体验到探寻与创造的乐趣。

“猫头鹰习惯白天休息,夜里做事,他就让动物们也——(生答:白天休息,夜里做事);袋鼠习惯跳着走路,就让动物们也——(生答:跳着走路)。 他俩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你们知道吗,一开始呀, 小猴子也发生了这样的错误,他想到自己当了万兽之王,又神气又激动。”我神秘的提示让孩子们情绪高涨“。你们知道一开始小猴子想宣布的命令是什么吗?”我边说边出示小猴子爬树、吃桃子和用尾巴荡来荡去的图片。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天天在树上爬来爬去!”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

……

“除了小猴子,原本小熊、小白兔等等也要轮到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他们也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要宣布的命令。你们来猜猜,他们又会宣布怎样荒唐可笑的命令呢?这是老师最想知道的秘密。”

孩子们在小组里讨论得不亦乐乎,五分钟后争着开始交流。

小鱼儿神气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在水里生活!”

小蛇娇声娇气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拥有苗条的身材,优雅地扭着走路!”

……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8

歌曲《过新年》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第三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歌表演内容。《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2/4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2)能力目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体验、表现新年的节日气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学生之前收集的资料以及收集的具有春节特色的物品如贺卡、窗花、年历、灯笼等开展探究性活动。了解与中国文化艺术有关的风俗,感受中国年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了解外国人过年的方式和习俗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1、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教学中紧紧围绕“过新年”的主题,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课堂上由于学生年级比较低,识字量有限,我恰当适时的教读两遍歌词,辅助学生初步熟悉歌词内容,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大家读得真好。谁会模仿敲锣打鼓的声音?(请个别学生学一学)教师出示:咚咚咚咚锵学生自主念——教师念——加演奏姿势念。师:我还能让锣鼓声变得更好听呢?(教师在琴上演奏出着一乐句的音高)你能来唱一唱吗?(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模仿)用手势区分两个咚咚咚咚锵的不同音高,让学生反复练习。再出示“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师:这里还有这么多的锣鼓声请你一一来模仿一下。(让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将这两个锣鼓声唱准)接着 谈话:小朋友的锣鼓声敲得可真好听,好象过年一样热闹,老师高兴得都想唱出来了,你愿意为我用锣鼓声伴奏吗?(老师演唱“过新年呀……喜洋洋呀……”让学生接唱。)谈话:你们的锣鼓声敲得真动听,真热闹。想提前来过个新年吗?那让我们先作好准备,听听歌声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学生边听音乐边简单布置教室,教师逐一出示歌词)

学生有了前面的双基教学做铺垫,也就为很好的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便利。学生们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敲鼓、耍手绢、扭秧歌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烘托了《过新年》的欢快、热烈气氛。通过视、听、说、唱、舞结合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体验,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本节课始终以音乐为主线,以节奏训练为主体,以情境教学为重点,满足现代学生的审美需求,从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聆听中寻找锣鼓节奏,并进行模仿。在教学节奏时,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节奏谱,让学生拍击并念出节奏,继而与老师进行歌词接龙的游戏,逐层递进让学生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歌词与锣鼓节奏。

3、运用谈话法、合作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这两种方法在本课中主要体现在学唱歌曲和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上。

4、教学中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再模仿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如:分小组汇报等音乐实践过程中,表达了过新年的喜庆和欢乐的心情。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环节上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请学生模仿敲击锣、鼓的声响,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为课堂增添了光彩。欢快、热烈环境的渲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音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进行了愉快的唱游教学课。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体现了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用肢体语言来模仿“敲鼓”的动作,在掌握歌曲简单演唱的同时也学会了鼓的演奏技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把握住音乐教学以听为主,突出节奏入手为基调,给学生创设充分感受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使他们在欢快热烈的情绪中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情感熏陶、情绪感染。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9

《雪花》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情感为主线,从感性入手,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学唱歌曲,从而用美的歌声去表现歌曲。围绕教学目标,我主要从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上去突出创新。

一、变换问好形式,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音乐课中,我们对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设计都应注重去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就拿师生问好来讲,问好是每一节课都必不可少的,而长期不变的问好形式,只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成为一种习惯,也因此会淡化学生的学习激情,埋没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雪花》一课中,我尝试着改变了与学生的问好形式,变换了问好的速度。开课时,我用了两种不同的速度来问好,一种是行板的速度,让学生用柔美的声音去演唱,体会抒情的情绪。另一种则是用小板的速度,让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去演唱,从而体会活泼、欢快的情绪。这样采用对比的形式问好,不仅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保护了学习激情,而且为后面有弹性的歌唱奠定了基础。

二、使用电教媒体,给学生以情境感染。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便、直观形象等特点,它通过图象、文字、音响等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形象思维的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优于其它一切教学手段。因此,我在《雪花》这一课中,借助了一些电教媒体的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加上简洁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课中,我以情感为主线,处处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

1、在发声训练中,我采用画面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观察静态和动态画面的不同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有针对性地用柔美和有弹性的声音分别练唱不同情绪的练声曲,为后面的歌唱做好铺垫。

2、在新课导入中,让学生回忆飘着雪花的冬景,并伴有柔和的音乐背景,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思维上充分感受严冬的气息,使其沉浸在特定的意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畅谈各自的感受。

3、艺术处理。当孩子们在学完一首歌曲时,思维已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若要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必须对其再进行一定的思维刺激,才会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因此,我在进行艺术处理时,让孩子们边听歌曲,边看滚雪球、堆雪人的场景图片,以此去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一节看似常规的唱歌课,在经过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后,似乎对其润色不少。学生不仅兴趣浓厚,学得轻松,而且很自然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主体意识,成了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10

一、导入

提问季节带出旅游话题,今天呀,老师也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坐上小火车一起出发吧谁先来模仿一下火车开动的声音?

(节奏练习)1 2│ 3─│

呜─── 2│ 3─│ 呜───

32 │54 32│1─ │ 轰隆 隆隆 隆隆 隆隆 隆 54 32 │54 32│1─ │ 轰隆 隆隆 隆隆 隆隆 隆

告诉老师小火车将我们带到了哪?

教师:你听得真认真!这首歌曲还表现了山谷里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是„„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山谷回音真好听》。老师:那同学们知道回音是怎样形成的吗?师介绍回音的形成。

二、回音游戏

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地方可以产生回音? 教师:我们来玩一个回音的游戏吧!

教师:现在我们这间教室就是个美丽的八达岭长城,谁来对着山谷说话,谁来当回音?学生1 教师:还有哪两位同学表演得和他们两个不一样。教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感谢这几组同学的精彩表演。现在请同学们评一评。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教师:不错。非常好!观察生活非常仔细。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下面呀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北京非常著名的景观——北京天坛回音壁(出示课件)

三、乐理小知识:

强在音乐当中用F表示,弱则用P表示。(集体重复一下)来!集体用手拍出一个强的声音来,再拍一个弱的声音来。再来一个由弱到强,再来一个由强到弱。(随老师的手势)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瞧你们不但能够表现强和弱而且还能够表现渐强和渐弱了。

现在咱们就利用强和弱这对好朋友 和老师玩这个回音游戏,好吗? 教师:注意,现在老师的原声有变化了!(教师唱旋律唱名)教师:12 34 │ 5─ │ 生齐:12 34 │ 5─ │ 教师:i6 i6 │ 5─ │ 生齐:i6 i6 │ 5─ │

三、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学会歌曲,并能用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师:回音游戏玩得真带劲,现在老师又想唱了。现在我要为大家献上这首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再唱:瞧,有的同学已经情不自禁随着唱起来了。那我们就来个师生合作。当我唱“啊”时,你们唱一下我的回音。提醒一下,回声应该是

弱的。教师操作:出示《山谷回音真好听》的歌谱。

教师:同学们想试着唱一唱吗?,咱们就来唱一唱。随琴慢唱。

(大家唱得不错,注意唱完啊 还有一句回声,不要着急唱下一个。也就是老师范,来一起来唱一下回音部分。再来一次。)集体再来演唱一次。

1、师生接龙唱。这一次同学们演唱,老师来给你们当回声。

2、男女生接龙唱。男同学演唱,女同学当回声,交换。

3、集体演唱最后一遍。

4、四个人一组小声练习一下。

5、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歌星特别多,哪位小歌星想来单独演唱一遍歌曲。1-2位,再一起来。

6、这首歌曲比较简单,能试着唱一下歌谱吗?哪位小识谱能手能先来试试。一起来。慢速,再来。

7、编一编

师:同学们面对美丽的大山谷,你的心情如何,学生发言,对,此刻老师真想对着大山说出我的心里话,想听吗?听好了,今天我要把心中的话唱出来。“我爱同学们,你们是最棒的!”听到老师的心里话了吗?对,老师的心里话就是,同学们,你们一定还有很多的话想对山谷说,你们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把你心中最想说的话,用歌声表达出来。看看哪个小组合作最棒。

哪个小组愿意把愿意把自己的歌唱给山谷听听?

四、小结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11

教学目标:

1.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2.学会《划船》这首歌,并大胆、自信的演唱。

3.了解并体验民族传统文化——赛龙舟,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1.体验音乐的速度、力度的变化;

2.学会《划船》这首歌,并大胆、自信的演唱。教学难点:

按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划船》歌。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放《划船》歌的音乐)

师生问好。

二、随着琴声动一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随着琴声动一动》,仔细看,音乐有什么变化?他们是怎么表演的。出示课件。老师放音乐,学生聆听。生:

师:有轻重、快慢之分。

师:请小朋友起立,我们一起来表演吧!耳朵注意听音乐!(学生站起来随音乐做动作,老师弹琴伴奏。)

师:小朋友反应真快,下面请小朋友随着音乐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三、新授: 1.导入:

(1)师:看到小朋友做得这么高兴,我也想动一动了!你们看,我在干什么? 生: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划船》这首歌(2)听划船

师:小朋友听了这首心情怎么样类? 生:

师:请小朋友带着开心的笑容跟老师一起来划船。在音乐中加入划船的动作。(3)画船:边画边听音乐。

师:小朋友这么开心,老师也很开心。所以我想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们选两个小朋友上来画一条船,音乐一响就开始画,音乐一停就不准画了!看哪一组最遵守纪律,画得最好!其他小朋友跟我做,注意听音乐!(课件放划船的音乐)

师: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画各有所长,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船。小朋友看到了这么美的船,听到这么美的音乐,高兴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2.学唱歌曲: 1)师带唱 2)试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轻轻的唱一遍!哇,唱得真棒!3)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师:小朋友,在演唱时要注意休止符的停顿。先听我唱一遍,你们也来试试!4)发现难点,突破

(1)小

船 划

呀!(师击掌)

师:小朋友跟我一起念念!

(2)学唱这一句,并配上动作。

师:你们会划船吗?哪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表演一下!我们为他伴唱!他做得好不好?为什么?还有没有比他做得更好的?

5 6 1 | 2 3 | 2 —

|

0 | 5)有感情地演唱:

师:假设我们变一下速度,唱出来会怎么样?我们试试!

慢慢地唱第一段,体会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快速演唱第二段,体会到一种急切、有力的感觉。

四、表现与创作:

1.加入动作演唱:(刚才小朋友的演唱非常不错,你们还能不能加入一点动作?哪个小朋友上来表演表演。你们为他伴唱。)

评价:他的动作作得怎么样?为什么?

五、音乐与相关文化: 1.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赛龙舟

师:小朋友,划船不仅好玩,而且还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活动。(课件显示图片)

师: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加?这是一个什么活动?为纪念谁?船是怎样的?站在船头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2.模拟赛龙舟: 1)出示乐器:

师:今天我也带了一件乐器为小朋友助兴,你们看,这是什么? 师:谁想来当鼓手?我们一起来为他伴唱 师:他敲得怎么样?为什么?(评价)3.分组比赛

师:一人敲鼓,其他人划船,要求动作一致。看哪一组最齐心!其他组成员伴唱。(给一两分钟时间,各组安排好动作和鼓手。)

六、课堂小结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12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时、半时和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的基础。

本堂课,陈老师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猜一猜、想一想、实践体验、交流”等活动中学习秒的认识,总的来看,陈老师这堂课具备以下亮点:

1、让学生在熟悉的事件中感受时间单位”秒”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世界中提升总结来的。张金凤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夜里12点倒计时”的事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时间”秒”在生活中的用处。

通过借”嫦娥一号”、”刘翔夺金”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热门事件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一方面能让学生接近”秒”的概念,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时间单位”秒”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的意识。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1秒”和”几秒”的长短。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陈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经念出发,组织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体验”一秒”和”几秒”的长短。如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走动的情况,听新年的钟声、数数、火箭发射的倒计时等,进一步巩固学生理解秒和几秒的长短,理解秒与分的联系。

3、精心组织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构建”秒”的概念,探究秒与分的关系,如观察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关系、口算比赛、说一说一分钟能干什么?等。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大鹿》评课 篇13

刘老师讲的《踩雨》是小学四年级的歌曲,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模仿了夏季初雨的声响,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意境。表现了孩子在雨中愉快嬉戏的场景。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沉浸在愉快合作、友爱融洽的气氛中,刘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采用创设情景法,启示谈话法,表演探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把快乐引进音乐的课堂。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成长。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和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一、教学成功之处:

1、摈弃传统的苦学,推行“乐学” 刘老师设计了“说雨——戏雨——踩雨”三个教学环节。孩子们在戏雨、踩雨的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大胆地参与表现,按照老师的要求,有表情的参与表演。这节音乐活动课充分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刘老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各种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孩子们熟悉歌曲典型节奏或旋律,感受歌曲的情境及特点,并巧妙解决难点。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美好情境 这节课的导入,刘老师用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律动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音乐课教师的情绪带动非常重要。情绪带动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对整堂课进行精心设计,力求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音乐美、创造美。整堂课气氛较好,学生反映良好。

3、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 在教唱环节中,刘老师先让学生聆听雨的旋律,旋律组合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创设情景,让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在雨伞上唱旋律,学生在听一听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还培养、训练了学生的旋律流畅感和终止感。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容易把歌曲唱会。学生学会歌曲以后,用声势自然的表演歌曲,使学生体验到踩雨的快乐,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不足之处 从教学效果来说,整个一节课都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师生的默契配合,给人一种很舒畅的感觉,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但是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比如学习歌曲的环节,比例有些失调,歌曲的完整感受对于学生相当重要。如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花了较多的时间分化、细化了歌曲,进行逐个攻破,给人的感觉比较零碎。歌曲的细节处理不到位,特别是一些生成的难点,虽然有所顾及但还是要解决彻底。

2、学生歌唱的声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环节中没有较好渗透这一方面。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要在这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常规教学中,我要充分重视孩子歌曲发声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在体验音乐的同时,更好的用歌声表达、表现音乐。

三、教学建议:

上一篇:诉讼仲裁法律服务合同下一篇:直营店开业筹备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