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的代沟

2024-07-05

父母与孩子的代沟(精选8篇)

父母与孩子的代沟 篇1

序:我当了半年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与家长的电话联系以及上门家访中,我明显地感觉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父母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指导孩子,而孩子则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父母。由此产生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沟”。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而在这些难念的“经”中最普遍最能引起共鸣的可能就是子女和父母之间难免的矛盾。由于两代人经历的社会背景及双方在知识修养、生活阅历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人生的许多方面产生了距离。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年轻时,不理解父母,和父母争;等自己为人父母后开始理解父母,反省自己年轻时的言行,又渐渐地发现自己开始看不惯已长大的孩子了--本该温暖的家,像总有解不完的“结”;亲人之间,像总缺乏和谐的步子,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伤感和失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代沟,即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正是这种心理距离常常引发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冲突的结果或者一方屈从于另一方,或者两败俱伤,给两代人的关系带来更大的裂痕。当代青少年与父母的代沟冲突较为普遍,双方各有许多难言之隐。

代沟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是当代青少年与其父母所独有,或者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晚辈超越长辈的标志之一。尽管年青一代的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但他们代表着时代进步的趋势。因此,青少年与父母的代沟现象并不可怕,既不要夸大,也不要贬低,只要正视它,就能加以弥合。代沟给不同家庭的成员带来的情感影响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家庭因两代人之间只有相互埋怨和排斥,而有些家庭因为两代人之间常能保持必要的沟通,相互之间注意尊重、理解、求同存异,代沟并不是那么明显,整个家庭始终能保持较融洽的气氛。由此可知?quot;代沟“虽然是一种难免的客观存在,但其跨度强梢缘鹘诘模跣∷峭耆赡艿摹?br> 相对来说,低年级的小学生生活是安定的,内心是平静的。但进了中学后,情况便会发生变化,安定的生活就开始动荡起来,内心也不那么平静了,此外,在这个阶段里,他们对知识和成人不像过去那样依赖了,对现实的看法不像过去那样单纯了。总之,在认识上出现很多混乱,他们也渴望有人指点迷津。但又不轻易泄露秘密。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期,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缘故。这个时期的少年心理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善于发现自己。童年期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主要集中周围的世界。进入少年期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认识自己、塑造自己的需要,从外貌、性格特点到别人难以觉察的内心世界都要进行自我审视;开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气质、性格的某些特点有所认识;开始从对比别人以及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有的研究者指出:正是从这时起,他才要求了解自己,开?quot;想到自己”,真正发现了自己。

第二,有了成人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生理方面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少男少女最忌别人不把他当作成人看待,同时避免和儿童有关的一切事物,甚至儿童时的用品都成了避讳的对象。如刚进初中,背书包的方式也跟小学生截然不同;试图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如果父母仍像以往那样继续把他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遇事反复叮咛,包办代替,他便会厌烦、反感,进而产生拒绝,对抗行为。

第三,在成熟与幼稚这间游荡。少男少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但其盲目模仿还明显地存在着歌星的影子,某些形象生动、很容易引起他们模仿。此外,少年们的行为动机也比较简单,这也是他们有时会异想天开地爆出冷门的原因。

第四,强烈要求独立,却仍紧紧依赖于父母。少年期的孩子,思维的判断力、独立性在增强。他们对父母的话,不仅听不进去,有时还会提出批评意见,甚至有意无意地顶撞父母。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以及矛盾冲突也就因此而起。然而少年毕竟还不是成人,他们在心理上有的时候仍然摆脱不了小孩子的幼稚行为,有好多地方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对此父母老师在充分尊重、信任他们的同时,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第五,既封闭自己又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少男少女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坦率纯真,他们感到自己是成人了,要表现出一种自尊,很多问题不愿再像儿童那样无所顾忌地刨根部底;他们有话不想对人说,把话儿埋在心底里;他们有了自己的秘密,写在日记上,开始锁上自己的抽屉,希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一句话,他们不肯再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了。但是,少年紧闭心扉并不等于他们真的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他们在封闭自己的同时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这些在生活中与之最接近的人们的理解。

第六,有时很孤独。少男少女面对身体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外部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世界,感到惊奇和迷惑,在迷离困惑中,他们渴望与人交往,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帮助。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沟通,他们自然会产生孤独感。

总之,少年期限变化之大,时间之短,矛盾之多,影响之长久,是人的一生中其他时期不可比拟的,父母老师应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加关心和引导,使之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顺利度过这一过渡期,消除“代沟”。

关键是两代人双方共同的努力。具体地说:

为人父母者,应正视自己的年龄特点,正视孩子在长大,正视自己与子女在生理、心理和需要等方面上的差异,懂得孩子从对父母的依赖性中摆脱出来,应学会独立生活与独立判断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家长,应正确把握家庭的教育功能,重视孩子出现的独立意识,积极地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允许他们自我摸索,也允许他们犯错误,关心而不管死,尊重但不放纵,疼爱但不溺爱。

作为子女,首先要自觉地尊敬父母,深刻地体会父母生儿育女的不容易,重视父母真实而宝贵的人生经验,虚心地听取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正确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即使父母的意见有错也不要公开顶撞,可以用温和而委婉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看法,使他们在得到尊重心理的满足时平心静气地分析并最终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

其次,多与父母谈心,缩短感情距离。如上所述,父母和我们由于在生活环境、社会责任、社会地位上的差别,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上代人往往较传统、实际、保守,原则性旨,思考全面,顾虑多;而年轻人则较多地与时代接轨,开放、易接纳新事物。作为子颐怯χ鞫赜敫改腹低ǎ赏ü感摹⑻致鄣确绞剑鼋舜讼嗷チ私猓〉眯湃危锏礁星楹托牧榈娜谇ⅲ?quot;代沟“也就可以彼此跨越了。

再次,三思而后行。青年人思想开放,敢做敢为,勇于冒险,这对自己并的学习和生活有积极作用。但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不可如此”血气方刚“,相反地要学会冷静,遇事三思而后行,并善于反思反省,这样不仅可避免因冲动产生的不愉快,而且还可以博得父母的信任而尊重你的意见,从而产生亲密、和谐、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父母与孩子的代沟 篇2

这篇文章出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 摘选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一书, 是一篇社会科学方面的随笔, 阐释了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及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二.说大纲

大纲对阅读的要求是: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整体把握阅读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受到感染和启迪。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三.说学情

学生对从理论上来分析父爱母爱的文章从来没怎么接触过, 这篇哲理性的心理性的议论性的随笔, 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西方式的思维方式和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及译作的语言风格接触较少, 对语句的解读有一定的障碍。

四.说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 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 将“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知识目标)

2.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 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培养探究意识, 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能力目标)

3.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 体悟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 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情感目标)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难点:理解成熟的爱的内涵。

六.说教法学法

阅读法、交流法 (心灵对话) 、探究法

七.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 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 以便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2.思考你与父母之间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题)

(幻灯片2———小诗) 我们首先来看一首诗“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父母”。

从呱呱坠地那天起, 我们就接受着父母的关爱。相信大家有许多值得珍藏到永远的记忆。今天将跟随美国哲学家弗罗姆来重新解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相信大家今天的阅读定能受益终身。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的发展过程

2.理解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在孩子成熟的爱的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体悟爱是一种能力, 发展自己爱的能力

三、初步感知:

纵观全文, 看看本文写了一些什么内容。 (阅读方法:速读, 一目十行, 抓住过渡句, 筛选文章主要信息, 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

提示:抓住过渡段 (即第四段“同爱的能力发展密切相关飞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及文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给予分析把握。

明确:本文阐释了一个人爱的能力的成长过程及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四、研读品味:

(一) 了解一个人爱的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

1.阅读1-3段, 完成下表 (前后同学讨论, 用最专业的话来作答)

(幻灯片) 答案一

1、婴儿期:无爱的意识;2、八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3、八至十岁:有爱的观念;4、少年时代:创造爱, 有成熟的爱。

答案: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成熟的爱。

2.品读哲学语言, 理解两种爱的原则, 结合自身深化理解:

按照哲学家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家和社会家弗罗姆的观点, 在座大多已经告别或即将告别“六一”要作为“五四”的主角了, 我们应该属于爱的哪个能力层级?实际是这样的吗? (交流自我认识, 可以畅所欲言, 即使是检讨式的, 也应给予肯定, 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爱的能力, 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提示:应该属于“克服自我中心, 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 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爱比被爱更重要,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 即能创造爱的阶段, 而不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完全建立在别人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因为爸爸给我买了一直想要的OP音乐手机我喜欢老爸, 父亲节时我孝敬他一朵郁金香, 表达我无尽的最爱。这段时间找妈妈要篮球, 到今天还没到手, 回家懒得跟她说话。有这样的现象不?因为被爱而去爱或因为你能满足我的需要我爱你, 这都是天真的孩童式的爱, 不是我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特点。

(幻灯片) 孩童式的爱——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你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小结:从爱的发展过程来看,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 它是一种能力, 需要我们主观去发展的一种能力, 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的一种艺术。

(二) 理解母爱父爱在构成孩子健康成熟的灵魂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话题导入:在孩子爱的能力发展过程中, 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 是什么? (第四段过渡句: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爱的对象的发展) 这对象就是母亲和父亲和我自己, 文题也告诉我们父母之爱在孩子爱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

1.感受母爱

第一步: (跳读1-6段, 重点第5、6段) 找出体现母爱特点的语句, 精读并结合实际仔细体味)

自我感受———母爱不仅是孩子, 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母爱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爱是一种祝福, 是和平

母爱是无条件的爱和关心, 生活上的安全感

实例:汶川地震血奶孩子的母亲、高考送考坚强的母亲、为儿子捐肝的暴走妈妈

母爱特点———本质:无条件 (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 我只要是我, 我就会被母亲爱)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 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幻灯片) 母爱本质———无条件

第二步:探究母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吗? (讨论)

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 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 也都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意识, 孩子会给她慰藉和希望, 这其实就是母爱的条件。母爱是一种潜意识的, 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 但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空虚正是因为她期待孩子的慰藉而造成的, “成龙成凤”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2.感受父爱——— (合作讨论)

第一步:自读6-8段, 看看父爱与母爱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特点, 结合实际有理有据的分析。

父爱———父亲代表思想世界, 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 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 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 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 因为你同我相像”。

父爱特点———本质: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 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亲的惩罚

———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 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 可能会失去父爱

援例———红楼梦里贾宝玉, 《西江月》两首词是塑造宝玉形象的基本构图: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时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因为叛逆, 不愿历练仕途经济, 与父亲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背道而驰, 被呼为“混账东西”“孽障”。当他在外流荡优伶, 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 淫辱母婢;不乐意与贾雨村等官僚阶层周旋, 可谓数罪齐发, “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 以绝将来之患!”说着, 便要绳索来勒死。

(幻灯片) 父爱本质——有条件

第二步: (阅读8-10段) 研讨“父母之爱”对孩子爱的成长的作用

第8段:中心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孩子有什么要求?

对母亲———生活上的安全感, 最终脱离母亲自己独立

对父亲———宽容、耐心, 指导正视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产生自信心, 成为自己的主人。

孩子最终会脱离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 自己是自己的父母, 跟父母爱自己一样爱自己, 跟父母爱自己一样爱父母, 爱他人, 这就是我们成熟的爱。

第9段:自读体会成熟的爱的内涵。

中心句“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一个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 从爱他人中学会爱自己, 既有爱自己的能力, 又有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

(幻灯片) 男子半蹲给老人当凳子

感悟:小时候总被大人这么抱着, 长大了, 我们自然应该回报, 可是这么理所应当的一幕, 竟让人感动万分。我们学会给予长辈的太少了。

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 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真的, 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 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父母的爱, 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偿还的。

五、小结:

移民父母与子女的文化“代沟” 篇3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双方的理解和包容,站在彼此的立场作一个换位思考,彼此尝试着进入对方的文化观。诚如本文作者所言,“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汇中,求同存异”。

我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来美国留学的新侨。我们这代移民的后代,或者出生在美国,或者很小就来到美国。因此,在我们这两代移民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文化隔阂。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吃着不同的饭,讲着不同的话,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行为习惯。

同住不同食

我来美国两年半以后,让我母亲把3岁半的儿子乔尼卡带到美国。儿子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家,连久未见面的父母都不认识了。当时我正在读博士,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儿子来了两个星期就被送去托儿所了。在托儿所里,他看到的都是金发碧眼、肤色不同的孩子,听到的是不知何意的语言,吓得嚎啕大哭。中午吃饭时看到的食物,不识为何物,亦不知如何吃法,儿子拒不进食。第二天中午,我只好亲自去托儿所喂他吃饭。

没想到,自从吃了美国饭,儿子就不吃中餐了。早上吃热狗,中午吃汉堡,晚上吃比萨饼和鸡块。芹菜、黄瓜、胡萝卜、菜花一律生吃。美国食品多是微波半成品,连做带吃只需十几分钟,简单方便省时间,我便乐观其成。

我是顿顿离不开中餐。母子中西餐不同调,很少能在一起就餐,减少了家人交流的机会,也减少了讲中文母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不吃中国饭开始,到不讲中国话,以至到最后,儿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被美国化了,成为典型的“香蕉人”。

同族不同语

一次,儿子看到我从信箱里取出一个大号信件,他说“好大一本信啊”。为了提高儿子的中文水平,我送儿子去暑期中文学校。他把写汉字当成画画,画得很好看,却不知是何意。一个夏天也没学会几句中文。美国朋友说,这是老师没教好,而我觉得儿子自己不肯学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从那以后,我就打消了再送儿子去中文学校的念头。

我当时要找教书工作,为了创造英文语境,开始与儿子完全讲英文,养成直接以英文表达的习惯,而不是将中文译换成英文。当我的英文语感形成了,大学聘书到手了,儿子的中文也快忘光了。

儿子读中学时要修外语课,学校里正好开中文课程。我觉得这是把中文当作第二语言来学习的绝佳机会。儿子却说他有他的选择,我们不能强加于他。结果他选修了四年西班牙语。后来因为对日本的动漫感兴趣,儿子又自学日文。唯独对中文知难而退。

我与母亲在家里讲中文,儿子自练西班牙语和日语,我们之间只能通过英语来沟通。有一次,儿子指着正在吃的饼干对姥姥说:“Twomore(还要两块饼干)。”姥姥一听,兔毛?秃毛?还以为饼干中发现兔毛了呢。为了能与外孙沟通,60多岁的姥姥也开始学英文单词。

还有一次,儿子问我:“我听许多人说ArmyTofu,那是什么意思啊?”我实在想不出来军队和豆腐有什么关系。最后才弄明白,他问的是阿弥陀佛!同是华裔,一家人却讲两国话,感觉很别扭。

同宗不同俗

儿子每次吐痰都吐到纸上,拿在手中,直到看到垃圾桶,才丢进去。这是在托儿所学的。当儿子回国看到“不许随地吐痰”的宣传画时,感到很惊奇,说这还用宣传告诉吗,在他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和儿子一起看电视,他笑得前仰后合,我却感觉不到任何可笑之处。问他笑什么,他要么说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要么就是说我没有幽默感。我知道这实际上是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个传媒载体,如果语言不通,很多习惯俗成和价值观念便难以解释,难以传承了。对我的“望子成龙”、“养儿防老”观念,儿子认为我这是不对的,他是独立的人,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他。上中学时,他对我说要更多的自由。我说,美国的孩子最自由了,你还要什么?他说要做他自己,要按个人的意愿,实现个人的价值。

在“9•11”事件发生后,老师立即在课堂上打开电视让学生们看即时新闻。当听到电视新闻里说“这是恐怖主义对我们价值观念的攻击,是对我们的民主制度的攻击”时,儿子义愤填膺,热血沸腾,自此开始参与政治活动。他为美国总统候选人做义工,为加州州长候选人阿诺•施瓦辛格做义工,为州众议员、市议员、学区教委做义工。在阿诺当选州长后,儿子还受邀参加了州长的就职典礼。

同根不同念

美国的教育对儿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教育注重与实际结合,强调动手能力。学习数学百分比时,老师让学生每天追踪股票行情,计算出增降的百分比,因此激发了儿子对股票投资的兴趣,刚刚成年就开了自己的投资账户。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老师在让学生写家谱时,必须写得与众不同才能得满分。我说:“家谱都是从祖先开始往下排,怎么发挥创造?还能倒着写,把你自己放在上面吗?”结果,儿子把家谱画成一棵树,祖先是根,他是叶,下面根深蒂固,上面枝繁叶茂。他还把泥土、树皮、树叶贴在纸上,终于绘制出一个别具一格的家谱,得到了满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造句作文时常常可以用画图来代替文字,于是儿子总是选择画画。后来在高中毕业画展中,他的画获得校外艺术家评审的一致好评,并获赠艺术学校的奖学金。有一次,我看到儿子笔下的中国红军竟然都长着大鼻子。另一次,他把孙中山与蒋介石混为一谈。我鼓励他选修了中国现代史课程,结果获得他有史以来最低的成绩。

我深感他与中国文化的疏离,让他参加了世界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儿子从自己的出生地上海,到父母的出生地辽宁,从首都北京,到苏杭“天堂”,一路追本溯源。他开始了解到,他的父母从土插队到洋插队,从在美国举目无亲到安家立业,走过了多么漫长的道路。而路再长,也切不断我们在故乡的根;离家再远,也隔不断我们与故土的联系;出国再久,也稀释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父母与孩子之间代沟英语作文 篇4

My mother and I are sometimes like cats and mice, sometimes like kangaroos and their babies. Why?

比如,我试卷出现了计算、漏题、错别字等现象,那时的妈妈就是那只生气的猫,我就是那只在逃跑的老鼠。还比如我在家调皮捣乱,妈妈就会瞪几眼,那时的妈妈就像猫准备吃了我这只老鼠,而我这只胆小的老鼠立刻奔回洞穴!

For example, my test paper appeared calculation, missing questions, wrong words and other phenomena. At that time, my mother was the angry cat and I was the mouse running away. For example, when I was naughty at home, my mother would stare at me. At that time, my mother was like a cat ready to eat my mouse, and my timid mouse immediately ran back to the cave!

虽然妈妈很凶,但她也很慈爱。每天早早地起床,给我做可口的.早餐;晚上,给我盖被子。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分享班里的趣事。这时,我就像袋鼠宝宝一样享受着妈妈的爱。

Although her mother is very fierce, she is also very kind. Get up early every day, make delicious breakfast for me; in the evening, cover my bed. I like to share interesting stories with my mother. At this time, I like kangaroo baby to enjoy the love of my mother.

这就是我和我的妈妈,她即严格又慈爱,我即怕他,又喜欢她!

与父母代沟作文800字 篇5

“你们不要说了,烦不烦人啊!”我扭过头不情愿地盯着爸爸妈妈,听着他们的喋喋不休的唠叨,你一言我一语的讥讽,我忍不住顶撞了一句……你说大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训我们呢?如果有一点不如大人意的地方,脸就阴下来了,就像刚入春时下毛毛雨的天空,略带一丝寒意,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这就是“大难临头”的征兆呀!接下来就是大声、激昂的训斥,我不屑的沉默着。然后是一阵阵“咆哮的吼声”,我无奈地摔门而去……

又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正在电脑上津津乐道地听着许嵩的歌,嘴里也低声哼哼着。这时,妈妈走了过来,一下就把音响给关了,然后就开始了她的“长篇大论”了:“你听到是什么歌?哼哼唧唧的,一句也听不懂,有什么好听的,比我们那个年代的歌难听多了……”我就跟她争了起来:“你这就是与父母代沟作文,你根本不懂!还是网上说的好,三年一与父母代沟作文,你的思想早就老了!”“唉,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啊!你这就是在叛逆期,什么都不听我的,你要听就听一些经典的歌曲,别听这些又唱又说的……”我也当仁不让:“你也不看看,有点少人在听许嵩、周杰伦的歌,也就是你们还在听那些所谓的老歌……”唉,现在的大人啊,真是的,一点也不理解我们,我们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明明就是与父母代沟作文在作祟,而大人们却认为是我们叛逆。唉!真是没法和他们沟通了!无意间,我看到了一篇关于叛逆与与父母代沟作文的文章。我仔仔细细的阅读着,突然心中一紧,发现了自己观点上的错误,找出来自己实际上的不足。我坦诚地对妈妈说:“有些件事我做的的却不对,请妈妈在给我一次机会吧!”妈妈理解地看了看我,说:“这件事我也有些方法上的不恰当,我应该支持你的爱好”我们互相承认了错误,就这样,我们家的叛逆与与父母代沟作文的问题就被我解决了!

我多么希望:所有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与父母代沟作文或叛逆问题的家庭,都能找找自己的不足,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想一想,这样才有益于家庭的和谐幸福!为什么不能和父母交朋友呢?为什么不能与父母交心呢?父母们可都是为我们好呀!

如何解决父母之间的代沟 篇6

--------架起两代人理解和沟通桥梁

解决“代沟”关键在父母

首先,要走出现代家庭的教育误区。有的父母特别苛求孩子,一不满意就体罚孩子,造成孩子暴躁、憎恨的心理;有的父母放纵孩子,家庭中孩子的行为没有可以遵守的规则,这样的孩子很任性,又特别依赖他人;还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孩子外表很坚强,内心很软弱。因为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才觉得孩子难以管束,无法沟通。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做民主的父母,尊重孩子,这样才可能构筑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父母要通过学习跟上时代

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是好的,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与孩子说话的关键是“说什么”,有的父母与孩子谈话一说就崩,以后孩子就再不愿与父母说心里话了,这说明找孩子说话的形式不能解决父母与孩子的冲突。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只是“代沟”的表面现象,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一位女大学生爱上了修房工人,父母坚决反对。父母反对的原因是这种爱情不符合传统社会价值观,而女儿认为“爱是不需要理由的”,这是一种现代爱情价值观。两种价值观碰撞,仅仅靠多说话、多沟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价值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的,孩子是在变迁了的社会中建立了新的价值观,如果父母用旧的价值观与孩子去沟通,孩子是听不进去的。惟一的办法是父母不断去学习,跟上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在发展。过去的文化传递方式主要是父辈模范文化,孩子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父辈的言传身教。现代社会的文化传递是“平辈模范文化”,孩子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平辈。而将来的文化传递方式是“子女模范文化”,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全社会进入一个学习的时代。

要让孩子找到幸福感

与孩子沟通父母首先应该称职。比如要喜欢孩子,经常与孩子亲近;与孩子一起解决困难;考虑孩子的感受,善于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按照孩子的能力为孩子设计目标,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家庭中有确定的行为规范准则,让孩子有所遵循。

此外,父母还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现代社会孩子面临的压力很大,有学习的压力、发展的压力、与父母冲突的压力、与同学交往的困惑等。现在全社会都有成功焦虑,成功的标准又很单一,对孩子来说,考试成绩好、能上好大学成了成功惟一的标准。而实际上,一个人的成功标准不是惟一的,人最大的满足是精神满足,片面强调考上好大学,孩子自己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寻不到幸福感。社会在转型期价值观混乱,孩子自我选择价值观出现困难。父母应该了解孩子,才能沟通好。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宽容。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对孩子的不安、不满和不同观念不要紧张,要善于接纳。孩子有很多行为的背后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是父母没有发现。比如孩子们喜欢看《大话西游》,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是个没有本领、喜欢说教、胆小怕事的人物,孩子们不喜欢。《大话西游》中,唐僧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人物的对白跳跃,孩子们看了觉得刺激。这从传统观念看,是对经典的亵渎,但从另一方面看,青少年的创造力又多是在打破权威后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话西游》并非一无是处。

家庭教育要实话实说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不能分辨是非的时候,父亲一种说法,母亲又是一种说法,孩子感觉父母的教育可能都是口是心非,父母管教态度一致了,孩子才不会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怀疑。此外,许多孩子常常抱怨,父母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却做不到。这里就有一个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另一个原则问题———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实话实说,否则沟通是无效的。

别有意无意地给高三孩子施加压力

解决的办法是放松孩子的心情,最好让孩子与朋友、家人等聊聊心里话,倾诉对她很重要。同时,家长不要说些诸如你必须得好好学、考不上大学会如何如何之类的对孩子不起任何作用的话,再不要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增加压力了。”高三阶段基本没有新知识了,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很重要。

对学龄前儿童要立规则

家长之间必须要统一规则,且规则制定后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认同哪些?反对哪些?什么原因反对?最初的规则可以简单一些,让孩子容易接受。比如: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晚上几点入睡、一天可以吃几个冰淇淋等。家长可以做些奖励承诺:孩子按规则坚持一周会获得什么好处,坚持两个月会得到什么奖励。如果实行下来,孩子会慢慢觉得与大人们达成协议很有意思,规则会顺其自然演变成良好的习惯

想让孩子听话,家长需要注意的是:

1、积极倾听,而不用下命令、警告或谎骗的方式。

2、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多说“我”,少说“你”。用叙述自己的感受和对孩子的希望来代替对孩子的指责。

3、了解孩子的思维规则和考虑问题的规则。

4、对孩子所说的话要负责,不要使用不能实现的诺言和威胁。

5、把话说得越清楚越好。

6、两代人之间要有一段固定的谈话时间,家里要有一段轻松的时间。

给青春期的孩子找个成长伙伴

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篇7

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程,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睡眠、起床、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好规矩:不随地大小便,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

良好的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但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在修养,体现了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意识。父母给孩子的第二件礼物就是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文明的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良好的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才能同别人友好相处,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家风不断向孩子灌输好的道德习惯,如孝敬长辈、尊敬老师、关爱他人、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公众场合不喧哗吵闹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孩子的成材直接相关。凡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差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父母给孩子的第四件礼物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专心认真,勤于做笔记,善于独立思考,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珍惜时间等。

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接触到新鲜事物,要善于观察;遇到问题要勤于动脑,能独立思考和解决;富于想像和联想,能从不同角度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特别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良好的劳动习惯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要不断向他们灌输热爱劳动的思想,要求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帮爸爸妈妈做饭、洗碗、拖地,家在农村的孩子还可以干一些田间地头的农活等。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干成什么,但至少要不断向他们传递劳动观念,使他们具有热爱劳动的意识。

父母强项与孩子的短板 篇8

他說,孩子明年就要中考了,别的成绩都不错,就是语文特别差,尤其是作文。他本人是我们地区的一个知名作家。我笑着说,写作不正是你的强项吗?你可以亲自教教他啊。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一直在教他,老师布置他写的作文,我一篇篇地读,给他提出我的建议,有时还亲自帮他修改。”可是,他再次长叹一口气,“他对我的建议根本不屑一顾,越写越差,简直不可教也。”他无奈地摇摇头。

他还带了几篇孩子的作文,让我看看。我粗读了一下,写得确实不得要领,但其中也偶尔会冒出一两个亮点。作文纸上,红笔批注特别醒目,全是很严厉的批评,很多地方,打着红红的“×”。

我问他,这些都是你批改的吗?他点点头。我说,你批改的地方都很专业,但问题在于,你是以你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孩子,而且,你看看,全是批评,没有鼓励,更没有表扬,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他达不到你的标准和要求,这会让他产生严重的颓败感,因而对作文慢慢失去信心,对你的辅导产生抵触情绪。

最后我给他总结了一句话:正是他的强项,有意无意间抑制、打击了孩子,反使孩子的作文成了短板。

类似的事例很多,不是因为父母强,孩子就必然弱。但如果父母因为自己的“强”而看不到孩子的亮点,或者压根儿就不给孩子学习和磨炼的机会,孩子就永远也不会自立和进步。

(易茗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月15日)

上一篇:高中作文素材:哲理故事下一篇:*县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