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老双轨制

2024-05-29

什么是养老双轨制(精选10篇)

什么是养老双轨制 篇1

2012-02-16 18:37:11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按现行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单位缴费基数的20%,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其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

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按企业单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同,分别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1.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

按现行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单位缴费基数的20%,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其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

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等。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什么是养老双轨制 篇2

2012年07月06日04:19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钟良我要评论(7)字号:T|T

一直饱受社会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有望在深圳市破冰。

通过新一期深圳市政府公报公布的《深圳市2012年改革计划》显示,今年深圳将力推22个改革项目,其中包括研究探索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既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统一,又体现公务员职业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养老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上形成了多轨制,造成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企业员工和社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严重不平等——公务员不交养老金,退休后却能领到工资替代率达80%左右的养老金,公务员群体比事业单位的额度还稍高一些。而企业员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只有45%左右。

据本报记者了解,2008年,新成立的国家公务员局将全国唯一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任务交给深圳市。而深圳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亦随着公务员分类管理体制改革而深化——从易到难,分别从聘任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到委任制公务员逐步推进。

据了解,深圳市对聘任制公务员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目前深圳全市逾1800名聘任制公务员全部参加,聘任制公务员购买养老保险的标准为每月工资的18%,其中单位缴10%,个人缴8%。购买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缴费工资的1%,由单位缴纳。考核合格的,由财政每月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交职业年金,待退休后领取,按2008年出台的方案,缴交比例暂定为8%。

与此同时,深圳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进人员的养老制度改革方案在今年4月已经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2010年7月13日之后新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员,取消退休制度,基本养老和社会养老直接接轨。其中,个人按工资的8%缴交养老保险,政府按13%的比例缴交。政府为个人储备职业年金,标准为月工资总额的8%,若超过社会平均工资3倍以上,超过部分按9%缴交。

深圳市人社局局长王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经测算,在几个参数大致确定的情况下,(改革后的事业单位职员养老金)和现行的退休待遇大致相当。在此基础上,深圳将全面总结聘任制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经验,正积极向国家争取委任制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改变以在职工资为基数核定退休工资并由财政统包的做法,实行社会养老加职业年金的办法。其中,财政缴交职业年金将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而职业年金将与公务员奖惩情况挂钩。对于仍

在职且未到退休年龄的委任制公务员,财政对其改革前工作年限补缴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再整体过渡实施新制度,并使待遇水平大体相当。

取消养老保险双轨制方向明确 篇3

从“单位保障”转向“社会保障”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胡晓义介绍,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逐步推开的,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是“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冲击了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为平衡不同企业的退休费用负担,广东等地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随着企业用工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企业大规模覆盖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当时,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许多企业发不出退休金。有的企业用卖不掉的产品抵退休金,有的干脆不给办退休。在此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扩面,并提出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任务目标,解决职工“领不到养老金”这个最突出的矛盾。企业职工养老从“单位保障”迈向了“社会保障”。

在这个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胡晓义认为,“单位保障”模式实际上是企业自我保障,覆盖面窄、基金规模小、共济性差,难以适应企业竞争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改革,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实现了由企业自我保障向社会共济的制度转变,使社会保障的责任从企业自负转向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担,有利于均衡企业负担、促进公平竞争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比较“双轨制”下的待遇水平不能简单化

养老“双轨制”,是造成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的原因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胡晓义认为,比较待遇水平不能简单化,要作全面、具体的客观分析。

其一,待遇计发办法和调整机制不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本人历年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挂钩,有的职工缴费工资低,缴费年限短,退休后养老金也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退休费以退休前基本工资为计发基数,其职业特点决定,这通常是本人职业生涯的最高工资水平。调整企业基本养老金,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物价上涨、职工工资水平增长、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调整次数多但幅度小;机关事业单位目前调整基本退休费和退休生活补贴是与在职人员调整工资或津补贴同步的,频次低而波动较大。

其二,待遇对比有多种口径。总体水平对比企业退休人员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具体分析: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全部是国家统一制度规定的待遇,此外,一些企业还发放统筹外项目待遇和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退休费是国家统一制度规定的,其水平与企业同类人员大体相当,而退休生活补贴占退休人员全部待遇的比重过大,而且地区之间、单位之间差距很大。这需要与工资制度改革统筹考虑,合理调整工资和退休待遇的结构。

其三,人员结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比重大,在职时平均工资收入较高,工作年限也长于企业一般员工的平均缴费年限,因此其总体平均待遇水平比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高一些是正常的;关键是差距要适当,差距过大,特别是同类人员之间待遇差别过大,就应想办法调整。

养老保险最终要“并轨”

胡晓义说,目前,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差距问题的解决。

一是从开始,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对反映差别较大的企业退休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在这几年调整待遇的过程中一直给予倾斜。同时,对退休早、养老金偏低的高龄退休人员,也一直给予适当照顾,并已形成一定机制。二是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国务院确定山西、浙江等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政体制改革紧密相联,需要同步推进。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一步提高职工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胡晓义表示,制度的最终统一,也就是“并轨”,这个大方向是明确的。

实际的推进,要考虑两方面情况: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养老制度已实行60多年,从以往的经验看,对这类“老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才能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减少社会震荡。另一方面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需要继续改革完善。所以,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

什么是过渡养老金 篇4

过渡性养老金的作用

其实,从基本作用来说,过渡性养老金和其他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一样,都是为了保证我们国家的老人的晚年生活能够有一个基本保障,让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更为幸福一些,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国家成为老有所依的国家。那么过渡性养老金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呢?其实,在小编看来,过渡性养老金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因为对于这部分夹在中间的人来说,如果国家不提供这部分过渡养老金,那么他们在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金额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肯定是偏少的,这种不公平就容易出现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提示:综上可以看出,过渡性养老金其实是对某一批人来说的,是对那些在统一后的新制度实行之前参加了工作,并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但是却在新制度之后退休的人们所实行的。过渡性养老金其实属于社会养老金的一种,能给予人们晚年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

一、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一)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

(三)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二、计算享受比例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1.2%;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25)×1%。

三、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享受比例。

举例

钟某1967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调入本市并按规定缴交养老保险费,9月退休。其1990年的缴费工资为400元,1991年为500元,1992年为700元,1993年为800元,1994年为1000元,1995年为1150元,为1300元,为1500元,为1700元,为1900元,为2100元,为2400元,为2800元,为3100元,为3600元,为4000元,201~9月的缴费工资为4200元,则:

一、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一)计算自1967年1月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指数:1967年1月至1992年7月共307个月缴费指数均为1;1992年8月~12月5个月的缴费指数=700/494=1.4170;1993年各月的缴费指数=800/679=1.1782;1994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000/881=1.1351;1995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150/1023=1.1241;19各月的缴费指数=1300/1209=1.0753;19各月的缴费指数=1500/1378=1.0885;19各月的缴费指数=1700/1532=1.1097;19各月的缴费指数=1900/1726=1.1008;20各月的缴费指数=2100/1920=1.0938;20各月的缴费指数=2400/2162=1.1101;20各月的缴费指数=2800/2352=1.1905;20各月的缴费指数=3100/2162=1.2963;20各月的缴费指数=3600/2661=1.3529;20各月的缴费指数=4000/2706=1.4782;年1~9月的缴费指数=4200/2706=1.5521。

(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1×307+1.4170×5+1.1782×12+1.1351×12+1.1241×12+1.0753×12+1.0885×12+1.1097×12+1.1008×12+1.0938×12+1.1101×12+

1.1905×12+1.2152×12+1.3529×12+1.4782×12+1.5521×9)/477=1.0715。

(三)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706元×1.0715=2899元。

二、计算享受比例

享受比例=30%+(25+7/12-25)×1%=30.58%。

三、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篇5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昨天表示,事实上总理已经就养老金并轨一事给出了时间表。

那具体什么叫做养老金并轨呢?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是分为三块的,一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是职工、三是城乡居民。第一项与后面项的并轨才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这种退休金多桂枝,导致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差距越来越大,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指出,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金双轨制”退休制度,“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达3倍之多”。

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今年将出方案 篇6

2014-05-17 07:01 来源:中国青年报我有话说有139人参与

本报西双版纳5月16日电(记者王亦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皮德海今天在“中国社会化养老爱晚工程2014版纳论坛”上表示,对于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社会反应很强烈,今年要拿出方案,继续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

据皮德海介绍,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19亿人,覆盖率为79.7%,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最大的养老保险计划。

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情况有没有缺口?皮德海表示,“无论从总收入和总支出算账,还是从增缴收入算账,都是没有缺口的。”他透露,2013年职工养老保险数据显示,职工养老保险总的收入将近2.25万亿元,支出1.84万亿元,当期结余是4000多亿元。

皮德海坦言,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还有两亿多人游离于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离人群全覆盖还有很大距离。2013年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交不起费而中断的有36043人,去年中断人数为近年来最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还不高,难以在省与省之间调剂。如果按省来计算,2013年有19个省的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收支缺口合计达到1702亿元,全国算账没有缺口,分省算账有缺口”。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皮德海表示,要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双轨制问题,今年将要拿出方案。要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应保尽保,尽快把没有纳进来的两亿多人纳进来,使我国的养老保险能够更公平、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篇7

个人账户是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产物,试点地区早在 1992年即开始为职工个人建立个人账户,在全国普遍推行是在 1995年。城镇各类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在加入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由所在单位会同辖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主要功能:

一是职工在职期间,逐月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企业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的保险费金额及其二者的利息;

养老金并轨的筹划方案是什么? 篇8

养老金世界统筹这一政策方针固然已经提出多年,可是连省级统筹也没能完全实现。社保基金审计陈诉中表现,制止底,世界有17个省尚未完全到达省级统筹的“六同一”尺度。

省级统筹以及世界统筹的首要阻力,在于央地之间的好处博弈。金维刚指出,20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4万亿,但一半以上齐集在东部几个省市,中西部很多地域呈现养老金出入缺口,必要中央财务转移付出举办发放。

在有些地域根基养老保险基金出入失衡,必要中央大量补贴的同时,经济发家省份则形成了高出千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却因为未实现世界统筹,中央不能调度行使。

在养老保险补贴方面,多年来也形成了处所依靠中央的名堂,中央和处所两级财务对根基养老保险的补贴资金为1851亿元,个中中央财务占86%。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受国度发改委委托,今朝正在起草养老保险世界统筹方案。该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对《财经国度周刊》记者暗示,方案最大的难点,在于回收什么样的要领,既能镌汰发家地域对付“被统筹”的阻力,照顾其好处,同时又能让欠发家地域受益,并担保他们的征缴起劲性,停止完全依赖中央转移。

在实现世界统筹时,应在中央成立调度金,让有结余的省份拿出一部门放到中央形成基金,然后这个基金就可以用来分派到养老保险基金亏空较量严峻的省份。

不要把全部的基金结余都收到中央来,那样发家地域就没有起劲性。也不能让不发家的省份就等着中央发钱,该当要替换起本身征收养老金的起劲性。“养老保险世界统筹,要害就是设立好鼓励机制。”

统筹的另一层寄义,是以财务为主,同一个人所得税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形成百姓养老金。云云,纵然因为收入过低而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也可以或许获得一份基本养老金,其本质相等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住民社会养老保险,可是其程度会进一步进步。

什么是养老双轨制 篇9

2014年04月12日 02:28

来源:经济观察报

备受诟病、由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养老金“双轨制”也许很快就要画上句号了。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徐延君随即回应称,所谓“养老金按工龄补齐保险”仅是意见,尚无定论。

欧阳晓红

备受诟病、由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养老金“双轨制”也许很快就要画上句号了。

“并轨方案已完成,包括前期各大部委如财政部、发改委等亦达成共识;也许还会进一步修改、论证,届时再上报国务院。如无意外,并轨方案年内可以出台。”4月10日,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高层人士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将其列入2014年重点工作中。其实,养老保险“并轨”是个老话题了,早在2008年中国就推行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改革,但囿于各种原因,改革一拖再拖。

那么,此次改革真的能冲破利益藩篱,由“双轨”变成“一轨”,实现“一个锅”吃饭吗? 并轨方案“玄机”

“双轨制并轨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是一致的,主要差距体现在补充养老保险方面。”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即为职业年金。

而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曾表示,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

实际上,现阶段不难看出,并轨改革的“玄机”在于职业年金。上述接近人社部高层人士说,并轨改革后,在制度上,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基本养老金是一样的。如此,机关事业单位较改革之前的退休待遇有很大差距,意味着改革导致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显著下降,这显然不可行。于是,国家会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群有一个过渡性政策安排——如建立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公务员、全额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年金资金来源由财政保障;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解决方案或是“财政支出+单位自筹”。

“对于财政落后地区,中央可进行转移支付,届时的情况是全国统一实施养老金并轨改革,不再搞试点。”上述人士说。

有媒体报道称,人社部已完成的养老金并轨方案之核心内容是根据公务员的现有工龄,经过计算补齐相应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在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方案出台后,养老保险补齐的年限至少15年,需要补齐的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将形成庞大的支出,而目前公务员退休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

但是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徐延君随即回应称,所谓“养老金按工龄补齐保险”仅是意见,尚无定论。

“养老保险改革的顶层设计尚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单独推进某一项政策,都很难实施,要看方案如何定,如果需要其他部委会签,则一并上报国务院,具体时间不好定。”上述接近人社部高层人士说,“但年内方案应该可以出台。”

事实上,去年10月,人社部养老司召集7家国内外学术机构及专家召开顶层设计闭门会议,但是这些机构递交的7套方案尚未公布。“人社部目前的并轨方案并未从中择优选择,或综合其优点产生一套新方案,那7套方案只是作为参考。”上述接近人社部高层人士说。

牵一发动全身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无疑是养老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1992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率先纳入社保体系,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仍由国家财政和单位按退休前工资70%~90%的比例支付。这样的“双轨制”延续了20多年。

并轨改革涉及诸多具体操作技术细节问题。上述接近人社部高层人士说,比如,这关乎不同类型群体——改革前的保障与参与养老保全制度后,所出现的待遇差如何解决?包括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制度改革,哪些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哪些是差额拨款?涉及单位缴费的,是由单位筹集还是财政补贴?

此外,还涉及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如何确定的问题。目前其基础性工资占比较低,大部分都是补贴金,那么,改革后的退休金是以基本工资为计发基数,还是全额均未确定。“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需要拿出相应的职业年金,这些增加的钱由财政支出或企业自筹;但是另一方面,参保的人也要承担一定的缴费比例,而对于从来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实际上就是降低了工资待遇,而这部分减少的钱又从哪儿补呢?那么,这又涉及工资分配的调整。

以一位月薪8000元的机关单位公务员为例,并轨后参保的话,单位需缴纳工资的20%即1600元,个人按工资的8%需缴纳640元;此外,还需缴纳职业年金,这既可能完全由单位承担,也可能是“单位+个人缴费”,取决于并轨方案最终如何确定。

业界曾测算,机关事业单位并轨改革后,养老保险总费率或高达44%,如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费率20%,职业年金8%;个人缴纳个人账户资金8%,职业年金8%。这些钱由谁出、怎么出,都是难题。

“如何从制度设计上取消养老保险„双轨制‟,取决多项改革能否同步进行。”金维刚说。在金维刚看来,从制度上根本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双轨制”问题,要吸取过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陷入困境的教训,今后应当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同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对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与调整机制进行改革。同时,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和实行过渡性的配套措施,妥善处理改革之后退休的人员养老保障权益问题,促进改革顺利实施。

按照上述接近人社保高层人士的话说,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并非降待遇。机关事业公务员已多年未加工资,缴费意味着工资减少;因此,决策层或考虑适当调升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弥补其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如果配套改革不到位的话,很难真正推动并轨。应该是各项工作平滑推进,因为很多政策需要研究,特别是部门之间需要协调。”金维刚说。

2008年年初的那次改革就是因为“单兵突进”,配套制度未跟上,进展缓慢。当时国务院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但至今无果。业界将试点无果原因归结于事业单位人员担心退休待遇降低而有抵触情绪。

养老金入市对什么是大的利好 篇10

记者:养老金入市的脚步声近了,您有什么看法?

叶檀:对于养老金入市,似乎是一片喊好声。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客观一点、理性一点。按目前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只能够买国债、存银行,现在收益当然很低,但养老金入市我觉得主要看两方面情况:

第一要看选择权,以美国401K计划(美国养老金)为例,是有选择权的。美国的401K计划是个人和公司结合,进行组合投资,若增值,个人收益肯定会增加。但从目前政策看,还不确定是否和个人账户有关,即使有收益个人也不一定获得更多。

另外,养老金入市收益率是不是一定会跟社保金一样平均年收益率达到8%?这是存在疑问的。我们知道中国的股民大部分是亏损的,养老金如果一定要获得盈利,会不会造成其他人的亏损增加?因为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就这样,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

毕竟没有一个市场是没有风险的,除非这个市场是为你设计的。

记者:其实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担忧,就是说如果赔了怎么办?

叶檀:赔了那就赔了,只能自认倒霉。这个风险是存在的,并不是为你设计了入市,你就一定不会赔,我也有这方面的担忧。

记者:从“广东试点”来看,这次养老金入市的消息有点突然,养老金入市提速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

叶檀:一是缺口大,去年年底公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称,有14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收不抵支,缺口高达679亿元。今年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张蕴岭透露,中国养老金亏空已达到1.6万亿。二是庞大的资金也带来极大的寻租空间。比如养老金存到哪家银行?此外,养老金入市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寻找投资机构等,这些都不是很快可以做到的,需要时间,需要准备。

记者:养老金入市消息出来后,市场走出了冲高回落的态势。你认为养老金入市将给股市带来哪些利好?

叶檀:利好是肯定的,目前来看,3.06万亿元养老金将有部分资金入市,即使只有30%,也意味着有近万亿的资金进入股市。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对养老金入市一片喊好的原因吧。

当然,不光是单纯的万亿资金进场这么简单,养老金入市可能还会起到一个撬动杠杆的作用。

现在A股不是要在国际市场找钱么,大量资金入市也会带来海外资金。以美国为例,401K计划出来后开启了美国股市大牛市。总的来说,对A股市场肯定是利好的。

记者:有分析认为,养老金入市后,其稳健投资的风格,会让市场投机的风格逐步改变为趋向价值投资,并就此认为大蓝筹会有机会。你认为养老金入市会利好哪些板块或概念?

叶檀:这个分析其实蛮奇怪的,资金入市应该不是改变风格的充分必要条件吧。如果说这就能让A股从炒作转变为价值投资,那之前社保资金入市、沪港通开通等不早就带来这种改变了。

要注意的是,养老金入市也是交给机构操作,未来肯定也有追高杀跌的,也有做蓝筹的,有些也会做基础配置。

至于利好大蓝筹,我认为说这些的人忘了,既然认为养老金入市会带来价值投资,为什么又会说利好大蓝筹呢?逻辑不通,如果真正是价值投资,那么自然哪家企业业绩好,分红多,就投资哪家企业?和蓝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上一篇:给客户的元旦祝福下一篇:2024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