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2024-06-27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精选12篇)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1

生活中我常常会想,什么是幸福?读了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之后才明白了什么是幸福。也加深了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

说到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体验,但,这种解释就象已经有人反驳的那样,我们很多在当时觉得很苦的经历,在后来却很可能是一种“幸福的回忆”,可见,体验似乎也不能代表一切幸福;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解释,目前对于这种理解我还没找到反驳的理由,因为我的经历还不足以真正理解这种解释,也因为我相信那句“知足常乐”,更相信精神的力量;还有人说,幸福是各种满足达到和谐的一种状态,似乎这种解释有一种时代精神,但本身多种满足都得到就很苦难,更不用说达到和谐状态,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理想的解释;另外,从心理学上讲,幸福是一种环境与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这种解释虽然有点生硬,但应该是比较科学的。

纵然个人有个人的幸福观,但幸福与教育的关系还是有着一些普遍规律的。

首先,教育与所有一切人的幸福有着密切联系,关于这点,《幸福与教育》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一直在过分强调理性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也一直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性”,甚至就连很多伟大的先哲们都在极力主张“扼杀”人的“野性”,对于这一点我以前很是习以为常,认为教育或人就应该是这样的,不然我们还怎么跟动物区别呢?现在看来,我并不了解人,也还不具备把教育当作是一项人的事业来思考的能力。我们一直都在追求一种“身心二元”的境界,企图把人打造成一个纯精神的实体,可若没了身体,精神又何以称为实体呢?难道我们想要毁灭自己不成?!没了身体的支撑,幸福又从何而来呢?!这种幸福之于教育,就象轻烟之于飓风,飓风要想吹动轻烟是很容易的,但别忘了飓风也很可能把轻烟吹散,散得不见踪影,散得一干二净。

其次,教育与部分人幸福的关系,尤其是与农民子女幸福的关系,更值得我们当代人的关注,因为这些操作起来比较现实,同时,这一问题也更具有时代紧迫性。教育有一种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伟大功能,尤其在中国教育“筛选装置”的前提下,作用显得更为突出。旧中国科举制度下,下层人民只能通过科举来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虽然这条路很是狭窄,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诱惑”还是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们朝着自己的“幸福”之路奔去,整个社会也在一个动态的循环系统中向前发展着。直至今日,很多人也都在教育的“分配”机制下安于现实,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从这种角度看,教育应该是社会的“减压阀”。

然而,随着时下出现的“资本集中”现象,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失衡,农村教育功能正在全面受损,在教育扩招的形式下,城乡教育呈两极分化趋势,并且越来越严重。城市中的学生集政治、经济、文化资本于一身,越来越多的人正大踏步地朝着教育金字塔的顶端迈进。而农村的孩子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家庭背景的限制下,无奈地向金字塔的底端滑去。。。我想,这样继续下去,“金字塔”很可能变异为“哑铃”,而哑铃的两端如无限制的壮大下去的话,很可能是会断裂的,而作为社会基础建筑的教育如果瓦解的话,社会又会怎样呢?教育,还农村孩子以幸福吧!另外,既然心理学上讲幸福是一种环境与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我们的教育一方面在创造一种让学生得到幸福的环境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承担起学生正确“幸福尺度”的教育呢?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2

杜威勤于思考, 著作颇多, 主要代表作有《哲学之改造》、《民主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等, 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全面阐述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是其教育思想的总纲, 也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齐名的教育著作。

一、《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主要教育信条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共分为26章, 约含3个部分。1至9章论述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0至21章阐述民主教育的性质和优越性, 22至24章重点在于重新解释课程、教材以及教法, 25、26章论述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道德论, 全书采用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的视角对一系列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论证, 论述了许多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的一些教育信条, 其中成为全书主线且贯穿始终的应当算以下三个信条了。

(一) 民主教育

顾名思义, 民主教育就是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 那么, 这种教育具有怎样的内涵呢?就杜威的论述, 人人能够共享利益、能够自由交往、能够协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的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社会。在民主主义社会里, 科学、产业、国际贸易、移民等都十分发达, 个体之间没有种族和阶级的隔膜, 反而存在更多的接触点和互惠点。以民主主义为原则和灵魂的教育是与阶级教育、贵族教育、国家主义教育截然不同的, 即以民主为核心, 教育活动中的各个基本要素都要具备民主思想和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民主教育以民主作为重构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价值规范, 民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其归宿点。因此, 让个体现时过上完满的民主生活也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核心。

(二) 教育无目的

“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 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许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教育无目的, 那么,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杜威是否真的认为教育无目的呢?实际上, 杜威从未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目的, 他认为教育不是为未来完满生活做预备, 而是生活的需要, 因此教育目的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 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教育, 而不应当在教育之外给教育限定以其他的外在目的。同时, 杜威认为, 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教育目的堪称良好的教育目的, 首先, 教育目的必须以个体特定的固有的活动和需要为依据;其次, 教育目的是要能够转化为与个体的活动进行相互协作的方法;最后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终极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兼顾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实现了直接与间接的统一, 他的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三)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造

1.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天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准备说、展开说、官能训练说这三种传统观念的更正与挑战。关于教育即生长的理解, 杜威如是阐述:首先“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 教育即是不断生长”“不能把生长看作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 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其次“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由此可见, 教育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历程, 在个体的每一时段都以增加生长的能力为目标, 而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生长能力。

2.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说:“教育就是连续不断地重组经验, 这种重组, 既能增加经验, 同时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而所谓经验, 即涵盖了所有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包括行为的做出以及行为所导致的之于行为者的结果, 杜威为了更好地诠释经验这一概念, 举出了一个较为生动的例子, “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向火焰, 这一行为本身还不是经验;只有当这个行动和这个孩子所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 才是所谓的经验。”由此可见, 经验包含主动与被动两方面的因素, 是两者的结合体。并且经验的改造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相结合, 也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经验改造方能促使个体的成长, 而教育就是这样一项改造经验的活动。

二、《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现实意义

《民主主义与教育》集结了杜威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近三十年的心血, 是其所有教育思想的总纲, 因此, 书中所提出的一些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 “儿童中心说”充分尊重个体的需求和兴趣

杜威虽然并不是“儿童中心说”的首创者, 在此之前, 夸美纽斯提出“种子说”、“园丁说”可以说是儿童中心说的萌芽或雏形, 之后, 卢梭发现了“儿童”, 要求将儿童当儿童看待, 强烈反对把儿童当大人或小大人看待, 这可以说是杜威儿童中心说的渊源。杜威在秉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 不仅成为儿童中心说的忠实拥护者, 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教育活动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和起点, 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当然, 儿童中心说并非对儿童放任自流, 而是尊重儿童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拓展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儿童中心说并没有贬低教师的地位, 反而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充分地认识儿童的世界和生活, 并且充分地了解社会的需要, 才能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 以便给予儿童的生长以真正的引导。同时, 儿童中心说并非高扬个人主义, 否定社会的作用, 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如果说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那么, 社会就是教育活动的归宿点, 即教育不仅本身是社会生活, 教育最终也是为了社会生活。

(二) “从做中学”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杜威认为人有制作、交际、表现和探索四种本能, 因此, “从做中学”是符合人的本能要求的, 这也是他所倡导的教育基本原则之一。由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强调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 这种教育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杜威“从做中学”的理念强调以经验、学生、活动为中心, 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机会, 并且能够在自身参与的活动中更好地发展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做中学”又可理解为在经验中学习, 即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究知识,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 我们不应该把身体活动看作是和精神活动毫无关系或是对精神活动的一种干扰”, 因此, 作为学生, 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教师, 应当遵循儿童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 创造一定的活动环境, 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 引导和刺激学生参与活动、解决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求知欲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三) 提倡师生全情投入的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强调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及个性发展, 着重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这种参与主要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目的在于形成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往与交流,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同时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责任心。《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提倡的“儿童中心说”是参与式学习的理论支撑, 而“从做中学”则是参与式学习的重要途径与实施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处于整个活动的主宰地位, 这样势必限制了学生的行动和思维, 而体现“儿童中心”的参与式学习则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有更多动手和思考的机会, 学习不再是灌输与被动的事情, 而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当然, 参与式学习最本质的内涵是思维的参与, 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行动上, 只有当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们能够亲身考虑问题, 并有解决问题的急迫感时, 他们才会主动寻求解决之道, 这才算真正在思维。因此, 参与式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较高的, 它要求教师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由于“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因此, 学生在参与式学习中应具有时刻将潜伏在内心的创造欲与求知欲爆发出来的觉悟。虽然在教育的不同阶段, 参与式学习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具有差异性, 但从总体上看, 参与式学习是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 在这种参与中, 双方互为师生关系, 共同成长, 双方彼此忘记谁是教师、谁是学生, 师即是生, 生即是师就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三、结语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3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美术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这一点是李镇西老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的地方。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4

阮莉静

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文后,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做一位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很多年以前我们就已经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如果你的这桶水一直不更新,不增加,那么它很可能被蒸发,即使留下一些也只能是混水、腐水。

如何使这桶水始终清洁不腐,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读书学习。不管你是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吸取新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是啊,袖长方能善舞,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汲取知识,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坦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去亲近学生,感召学生,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其实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与是否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想想自己平时缺少阅读,总是为自己找到若干个理由:工作繁忙,还要备课,还要上课,还要„„总想着明天吧,从明天开始我认真读书。可到了明天呢,又想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还是明天吧。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我的计划也就“明日何其多”啦。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5

王学慧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认真阅读该书后,感悟颇深。本书分绪论和七个章节,介绍了教师的幸福人生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的幸福人生。这本书里有许多意蕴深长的人生哲理。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在我刚踏入工作的一年中,慢慢懂的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人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学生都吸引着我,我对自己工作有一份责任,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渐渐的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教师只有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才能真切地把快乐带给学生,把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才能有效地影响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近几年来,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比较低的。这就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因为我们很多人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背负着各种负担与压力,从而身心疲惫。的确,在现实社会中,教师背负了太多的数字。然而,教师的幸福指数不是能用数字来体现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延续教育的活力,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在很多时候,凭我们的力量要改变环境是很难的,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进而超越现实、改造现实。在办公室内,我们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关心,平等相处,就会忘却烦恼,摆脱疲劳,心情舒畅地工作。用平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一切,我们就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幸福。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带着微笑去面对我们的同事,你就会觉得天是蓝的,生活是快乐的。

读了肖教授的书的第二章“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从中让我找到了消除症结的良方妙药,那就是积极地心态能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更重要的是肖川教授积极心态16字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是啊,作为教师,好好调整自己,学会接纳现实,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你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工作才刚刚起步,不敢说能有多大的成就,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能够做到的,这说明,自己能行,我学会了“悦纳自己”、喜欢自己,我完全可以成为出色的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纵然自己勤奋、付出、努力,但没有领导的关注、同事的帮助、家长的配合、家人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也难成为今天的自己,我真诚的对众多给予我关爱、帮助的人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为着这份感激、为着这份谢意,我理应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我在心里默默地加油——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其实,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做一个永远面带微笑的人吧,那就是幸福!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篇6

读完《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感受很多。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他拥有知识的程度。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拥有对学生的管理权,拥有学生羡慕的独立和自由,理应比学生获得的幸福感多很多。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们也同样羡慕学生无虑的生活,羡慕学生拥有的简单而充实的快乐。

教育服务时代,工作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职业面临激烈的生存竞争,教师的幸福归宿在哪儿,究竟还有没有,这让教师们日渐迷茫。应该如何认识并创造我们的“幸福人生”。

一、我对幸福感悟: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心境,贵为天子未必就比贱若乞丐适意。所以,幸福与否,全在于我,全在于心。看淡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你也就有了一颗宁静的心,有了一份立身处世的从容。

幸福是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体悟。幸福是内心深处的一坛陈酒,由里及表,向周身蔓延出浓郁香味,幸福是心灵方舟停靠时的踏实感、归属感和愉悦感,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你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她时,殊不知她就悄悄栖落在你肩头,只是由于你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她的存在,人们往往过分追逐未知的飘渺的幸福,而对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视而不见。

幸福可以是一种平淡,能享受平淡的人便是享受着幸福的人,人生之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并不仅仅是刹那的快感、瞬间的精神刺激,它应化为一种获得成功后的情感积淀,储存于我们记忆的深处;幸福源于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意味深长的东西,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性灵、安定的心境、开朗的心情、悠闲的良心,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感知到幸福;幸福是一种信仰,二、“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关涉到学校发展的一个核心话题,其幸福指数的高低突显出教师生存状态的好坏。

教师的真正意义的幸福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这可以是学生取得进步后的一张张稚气的笑脸的回报,可以是学生一句简单的问候,也可以是学生毕业后的一张薄薄的贺卡与一次简单的造访。

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教育知识以两种方式增进我们教师的幸福:第一,它给我们教师开辟了享乐幸福的新源泉;其次,它给我们教师提供选择一切其它乐趣的线索。教师的幸福是一种来自其课堂实践的创造性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丰富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空间的拓展范围和其对教育的理解程度。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能力拓展自己的课堂空间,仅局限于班级课堂,而无法走进省市级课堂及更为宽广的社会课堂,那他势必无法获得丰富的课堂经历,这就会降低教育幸福实现的指数。另外,随着教育技艺的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师会逐渐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从而会提高我们对教育幸福的敏感程度。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7

李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 着实是后生可畏。他自2006年起开始写教育时评、评论和随笔, 已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上海教育》、新华网和中青网等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 他倾心为教育鼓与呼的激情令人钦佩, 他敢于担当教育责任, 唤醒世人教育良知的做法更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笔者认为, 时评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论深刻, 不回避矛盾, 敢于直言, 能痛快淋漓地切中时弊。这一点在《审视与反思》这部书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书中这样的文章很多, 例如《不要把校长当做‘官’来做》一文, 作者就指出, 在一些地方的学校衙门化倾向严重, 校长“官本位”观念严重, 对上唯命是从, 对下训导众生, 更有甚者对老师喊出“杀无赦”的狂言。这种现象的存在, 将让校长离教师越来越远, 成为孤家寡人, 最终学校的发展状况不言而喻。再如《谨防学校民主评议形式化》, 作者列举了在基层学校调研时发现的民主评议工作存在的把关不严、质量不高、功能弱化等现象, 并历数了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检查督促不力、“好人主义”作祟, 警示学校领导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民主评议工作, 将民主评议作为加强民主管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来抓, 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类似的文章书中还有很多, 相信读者会从书中得到更多的警示和教育。

时评类文章还在于能给读者以启迪, 激起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并能给读者一把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钥匙。《审视与反思》中的文章在对教育现象深入剖析的同时, 其建议也是切实可行的。例如, 书中《莫让期末密集检查累坏学校》一文就针对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各种评比检查泛滥、影响基层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这一现实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剖析, 提出了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剔除那些指导意义不大、形式主义的检查或评比;推广“集团作战”式的联合检查, 以减少学校开支, 节省时间, 让学校腾出更多的时间、更多地集中精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再如, 《给中小学生补上理财教育这一课》一文, 针对理财教育的缺失给孩子带来的诸多消极影响, 作者提出了理财教育的主阵地在家庭, 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习惯;同时学校也不应该缺位, 应将理财纳入课程体系, 积极开发理财校本课程, 让中小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较为实用的理财知识和技能, 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和本领。教育是理性的, 怎样才能做到理性的教育?教育需要反思, 怎样的思考是深刻的?读罢这部书, 相信读者自然会有所感悟!

另外, 纵观全书, 可以说作者思考是多方位多角度的, 作者的触角已触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说, 这部书几乎是一部教育方面的微型百科全书。如果你想做一位明智的教育管理者, 不妨看看教育时评和学校管理篇:《警惕权利在校园中的异化》, 《为校务公开“冷热病”把脉》, 《让学生“议事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条条建议, 言辞中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那就读读教育随笔篇:《警惕教师偏好下的教育不公》、《目睹“生活作业”之怪现状》、《教师在校园内吸烟当止》……相信作者的不少观点都会给你一些有意的启示;如果你想了解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就可以翻开学校风采篇:《学生‘语录’挂上墙》、《课本剧表演带活了素质教育》、《‘模拟法庭’活动促学生愉快学法》……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活动便会赫然展现在你的面前。对于读者而言, 只有立意深刻、理念新颖、叙述实在, 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精妙的艺术。这部书在艺术上是追求精妙的, 一个个题目别出心裁, 生动活泼, 一下子就吸引住读者, 如“荒唐!学生罚款披上‘爱心捐款’的马甲”、“检查评比与‘贾府的茄子’”、“给学校领导小组‘减肥’”……这部书的语言也亦庄亦谐, 流畅生动, 还巧妙地引用了许多名诗名句, 增添了语言的魅力。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艺术上的追求和造诣。

人人都要接受教育, 因此对于“教育”, 可能人人都能谈上两句。但是真正能谈到点子上的人却不是很多。可是《审视与反思》这部书里的时评、随笔等文章, 可以说是篇篇直击要害, 读后让人回味悠长。笔者认为, 只要能启迪读者智慧, 激发读者灵感, 鼓舞读者上进的就是一部好书, 而李磊老师潜心而著的《审视与反思》就是这样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8

关键词:知识构建;学生生成;归纳比较

如何才能上出一节好课,如何来评定一节好课?国家课改专家组成员、全国优秀教师余文森说: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那如何来评定一节复习课呢?余教授说:按照教学心理学的要求,复习课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复习绝不是简单的“旧事重提”,将已教知识重述一遍,而是在整体知识背景下对所学知识的重新组织和构建。它通过对照、比较,寻找联系,将原来彼此分散的、彼此分割开来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将知识“竖成线,横成片”,或“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从而形成由点、线、面筑成的立体式的知识结构网络。从新课程和“指导——自主学习”角度讲,复习课强调两点:①独立性和个性。要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地、富有个性地构建知识网络。②“活”性。要通过知识的比较和应用将知识激活、学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升华。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一边读余文森老师的书,一边陆陆续续地听了一些复习课。听课、评课、读书、思考,周而复始,一个不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的过程,我对数学复习课有了更多的感受、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听了本校两位优秀老师上的复习课,感触颇深。一位上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该老师非常开放,课堂上的生成全部由学生中来,教师只是起着引导者的作用,特别是她的设计,先由学生总结归纳本章知识,再由学生板书知识点,进而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理解与应用,整个黑板设计基本上都是学生的生成,但是关键处教师加以彩色粉笔突出,对于四种解法的联系,该教师非常巧妙地进行了串联,很醒目,可见老师的功底不一般。另一位上的是反比例函数的中考第一轮复习课,该老师同样课堂上自己讲得相当少,只是适时插上几句,流程很简单,让学生做8道热身题,进而在讲解题目时对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增减性等知识点在题目中予以渗透,最终让学生归纳比较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用几个例题巩固提高应用,题目的解决都由学生进行口述说明。这样的复习课让我们听课的老师真正看到了学生“原生态”的学习,即学生是怎样通过阅读、思考、质疑、交流等活动学会知识的。

一本好书,总是给人以启发。我也深深知道,这些启发与心得,必须要在实践中去尝试、总结与完善。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第二十中学)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9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打开幸福之门的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这学期,我又一次拜读了北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预专业发展》这本书,对幸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什么是幸福?幸福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肖川老师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幸福的涵义,他说,幸福就是母亲的关怀,是温馨的礼物,是婴儿的笑脸,是沉甸甸的麦穗,是平静的馨香,是收到的康乃馨,是神秘的巧克力,是绿色的生活,是林间的小路,是远离尘嚣的净土,是自由的跳跃,是轻柔的抚摩,是置身事外的安闲,是不经意之间的感动,是重温听潮的时刻,是手中的希望,是开满鲜花的原野,是知识的启航,是一生的信仰,是更多的时间,是温优美妙的梦,是充足的食物,是丰富的宴飨,是腰里的银钱响当当,是寄托在纸上的希望,是专心地倾听,是真诚的分享,是自己的感觉,是搏击险滩,是勇于攀登,是独立的梦想,是下一步的欲望,是朋友的关怀。我深深感受到,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内心的体验,只要我们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

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孩提时代的“教师梦”,变成了现实,终于成了我钟爱的事业。当年是祖辈父辈的身影把教师的形象勾画得神圣又亲切——“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使我认定教师是天底下最伟大、最可亲的人。胡晓斌老师、徐月芳老师、杨玉娟老师、金爱群老师等等,他们都是我终生铭记的恩师,我就是在他们的关怀培育下成长的。于是,我告别学生时代,跨进了教师行列。

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应该说胜过世界上的一切馈赠,这对于给予者和接受者而言都是一种幸福。多少次,我和孩子们的心如此贴近,一起快乐学习新知识,一起解决有趣的难题。课堂上,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传递着师生间的默契与和谐,这份和谐是属于我和孩子们独有的。这些难道不是幸福吗?

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春游或秋游时,我满心欢喜地看着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中自在快乐的身影,享受着他们和我亲近的情意,一双双小手抢着把自己最爱吃的食物送到我的嘴边,一张张小脸争先恐后地凑到我面前眉飞色舞地向我述说着自己的“新发现”。节日时,精致的贺卡和小礼物象长了翅膀的吉祥鸟,悄悄飞落到我的案头,巨大的富有感浸没了平日的劳累与贫穷。读着这些贺卡上的留言,我感到了幸福:“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那个顽皮而不懂事的孩子。当您收到这张心意卡时,就想我又来到您的身边。您的教诲,是明朗朗的阳光,照在我的心田里,让我青春之花开放。”“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在今天这属于您的日子里,恭祝您节日快乐!青春美丽!”„„

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的大朋友。课间坐在教室里,看着他们嬉戏,玩耍。这时,总会有一群孩子围着你,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老师,你累吗?”“老师,你家住在哪里?”“老师,为什么数学那么难呢?” “老师,你的喉咙哑了,我给你‘金嗓子’,吃了你的喉咙就不痛了”“老师,请你吃一个苹果”我对着孩子们微笑,回答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份幸福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我幸福,因为我是老师。孩子们的真诚和信赖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老师的那份满足和甜蜜,也深深地激发起我强烈的责任感与工作动力。于是我倍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课堂上,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领学生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课后,我认真学习《做最好的老师》、《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教师的幸福生活与专业成长》为了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我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学习、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虽然这一切需要我付出很多的辛劳和汗水,也牺牲了一些娱乐时间,但我认为都值得!

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困难,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而且,一个人一个大脑,一个人一种思想,该会想出多少种问题?这里有真的、善的、美的,也有假的、恶的、丑的。学生中有的天资聪颖,有的生性顽皮。所谓幸福快乐,并不是没有困难,而是经过努力战胜困难后的那份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困难越多,而战胜困难后的幸福感也就越浓烈!当把一个顽皮儿童调教成一名有用之材的时候,当帮助一个后进生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并有了很大的进步的时候,那种快乐与幸福是用言语能够表达的吗?每每逢年过节,以往教过的学生回校探望我,或争先恐后打电话发短信问候我,跟我报喜,其中最多的就是以前所谓的“调皮生”“学困生”。08届的小嘉欣喜若狂地向我汇报他考取了建平中学。09届的小赟在感谢我六年级时对他的帮助和鼓励之后,告诉我他考取了中国刑警。09届的小静同样在感谢我六年级时对她的关心和鼓励之后,告诉我她考取了上海政法学院。09届的小杰每次节假日都向我送来祝福,他很感谢我对他不抛弃不放弃,使他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从一个自暴自弃的男孩转变成一个阳光自信的学生。12届的小杰,小林,小露,小雪,小兵,小丽,小霞,小帅等,他们是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虽然,我只教了他们一年,但我们感情深厚,他们都很舍不得我,所以,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13届的小夯,小斌,大宇,小宇,小雨,小杰等等,也都和我保持着联系。这其中,有些学生甚至和我联系,想再调回我班级。

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望着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仿佛看到一棵棵小苗正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茁壮成长起来,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我无悔自己当年的选择。三尺宽的讲台拥有它永不褪色的希望与丰盈,它永远都是最富生命力的。

读《提醒幸福》有感 篇10

你认为幸福需要别人提醒的吗?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时所提出的问题。有人说,我们都不知道幸福什么时候来,我们想提醒也提醒不了啊!你别以为人人都是先知,我们可没要无师自通的本领。其实,他没有说错,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提醒你什么会有幸福降临到你的身上,即使有人真的这样对你说,你并不会为这感到高兴,因为你的第六感告诉你,这个不是疯子就是骗子,谁会吃饱了撑着甘愿被人当成是疯子或骗子呢?这也许是没有人提醒你幸福的原因之一。

普遍的人认为,幸福是不需要提醒的,能提醒的就不是幸福了,难道不是吗?能提醒的只是:上课要专心、不要写太多错字、谨慎交友等等,仅此而已。其实,幸福无处不在,就看你对幸福有什么要求,要求越低,那么,你得到的幸福就越多,生活就会越精彩,反之,不仅是你得到的幸福越少,你的生活也会平乏无味的。如果你对它要求太高,别说你能得到幸福,你很有可能这一辈子连幸福是什么都不知道,这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对一些人而言,幸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句鼓励,都很可能被他(她)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现实中,我们都觉得这些人特傻,其实不然,因为

这些人往往比对幸福要求高的人轻松,压力没这么大嘛,有要求,自然会去追求,直到拥有它为止,不比那些人累才怪呢!

我觉得,幸福还是需要提醒的,你认为呢?

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篇11

关键词:我 真我 虔诚 爱 交往 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關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 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來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

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12]樊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125-140+206.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12

在认真阅读了《柯达伊音乐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思想》这本书之后,我产生了很多的想法,其中有反思与幻想,有学习与感悟。反思什么?中国当前的音乐教育。幻想什么?中国未来的音乐教育。学习什么?柯达伊教育思想和匈牙利的教学体系。感悟一词含义最深,既有感又有悟,感中国的音乐教育落后于世界水平太多,悟中国可以借鉴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来改变现状。

首先简单概述一下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发展历史,起初匈牙利是一个殖民国家,由此可想,这个国家存在着很多异国的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特指音乐文化,在过去很长时间匈牙利的文化深受德国与奥地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爱国音乐家都为了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进行战斗,很多作曲家去民间搜集音乐素材变成可以教学的内容,经过很多音乐家,教育家的努力,最后匈牙利形成了自己的音乐体系,并发展越来越好。

之所以拿匈牙利作为范例,因为我觉得中国的音乐教育与匈牙利过去的音乐教育状况很相似,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国家,但大多数人喜欢西方的音乐,大大忽略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这也是我们的国民为什么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大大低于全球很多国家的原因。从我身边的例子来看很多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学习英语,可以说在自己的母语还没有掌握的游刃有余的时候去学习另外一种语言,那么这样的结果是二者不可兼得,再有很多小孩从很小就学习钢琴,小提琴,从小耳濡目染的是国外的音乐,在意识上已经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至于现在中国大多数家长在让孩子选择学习乐器上,重西洋轻民族。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有义务学习并代代传承下去。

近年来中国对民歌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很多戏剧、地方民歌、少数民族民歌都被写入到教材当中,但对于中国的学生往往对民歌的学习没有兴趣,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柯达伊为了保护民族的民歌,去匈牙利各地方采集民歌,编写成适合小学生学唱的教材用书,得到了好的效果,但用到中国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就其原因我的思考有以下几点:1、从学生的年龄段来说,在匈牙利幼儿园已经就开始民歌的学习,在中国忽视了幼儿阶段的学习。2、从民歌本身来说,可能匈牙利的民歌带有很多的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将歌曲变成游戏,或通过情景表演,律动等形式进行教学都是比较容易的。而中国虽然也有朗朗上口的童谣让幼儿学习,但大多民歌比较偏于成人化,同时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认为可以学唱简单易唱的民歌,欣赏较难唱的民歌,学唱部分片段,或提取民歌特色编成一首简单易唱的歌曲进行学习。

其次在看了本书之后,我认为中国对待音乐的观念是有偏颇的,也许是受传统思想“歌舞升平”的影响,对音乐的定义和理解走入了误区,在柯达伊看来:“音乐史人类文化绝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一个缺少了音乐的人来讲,他的文化是不完善的”因此学校开展音乐课程是必要的,而现在大多数学校把音乐当成了副科,这也与传统思想“一心只读圣贤书”有关,学校只注重语数外,大大忽略了其他学科的重要地位。我们就讨论音乐学科,现状是音乐课不被学生重视,学生认为音乐课是放松的课,于是课堂纪律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教师的教学效果得不到相应的反馈,最后教师没有了热情学生学不到任何知识。其次音乐课常被主课老师占用,这样使得学生更加忽视音乐课的学习。在柯达伊看来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从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音乐的能力,热爱民间音乐积累民族音乐语言,建立民族音乐思维,这样讲民族精神,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在无形中渗透到了孩子的生活中,即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乐家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听众。柯达伊的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当音乐学院度过了她最初的、无成果的阶段之后,也办起了初级的和中级的教育,逐渐培养出了出色的专业音乐家,结果又发现,国内不需要他们,他们演奏得极好,但是没有听众,贫穷的匈牙利国家付出高昂的大家,结果为富有的外国培养音乐家……”结合我国想想看,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很重要,家长、教师学校都应该给予重视。同时对于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来说认为幼儿园教师是他们看不起的职业,其实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最难的,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最苛刻的,因为早期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它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热学基础训练下一篇:深圳某集团公司太阳能路灯项目商业计划书案例